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書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全球最大規模的藝術博物館之一,其百科全書式的構想,讓她擁有全世界各地的不同藝術品。
在大都會博物館二樓的亞洲藝術館,跨過一個圓圓的月亮門(圖3),一座蘇州園林迎面而來,觀眾仿佛走進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這里陽光明媚,綠樹青草,雖無明月松間照,但見清泉石上流。園中曲徑通幽,靠墻處一亭翼然,旁邊是如精工雕琢般的太湖石,還有曲折的回廊和山墻,起伏的屋檐灰色的磚瓦。小巧的窗戶,映著外面搖曳的竹影。
由于大都會博物館董事、紐約著名慈善家布魯克·阿斯特夫人的慷慨捐贈和熱心推動,大都會博物館在中國蘇州園林局的協助下,在該館的亞洲藝術館中心地帶建造了一座室內的蘇州園林,旁邊還有一座明代風格的書房。
園林當中的亭子、假山、樹石,迂回曲折的走廊,以金絲楠木的柱子撐起的曲折屋檐,花園周圍各種風格圖案的窗口,透露出濃厚的中國風情。
在這座花園的四周,8個展廳所有的展品擁有一個共同的展覽主題——“中國花園:亭閣、書齋、退隱之地”。
進入“中國花園”特展的第一展廳,左邊滿墻就是一件巨型12屏相連的作品——清代畫家袁江的《九成宮圖》(圖4)。
熟悉書法的朋友知道,《九成宮醴泉銘》原為魏徵撰文,歐陽詢書,記述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醴泉之事。后歐陽詢所書《九成宮醴泉銘》被稱為天下第一楷書。
中國歷代許多畫家曾對九成富有過描寫,包括唐代李思訓、南宋趙伯駒、明代仇英,清代袁江、袁耀等。
大都會博物館此次展出的袁江《九成宮圖》,很可能是現存“九成宮”圖之中規模最大的一套。該作品為絹本,設色,分為12屏,全圖縱207厘米,橫579.1厘米。
圖中兩座奇峰巍然屹立,青綠色的大殿、亭臺樓閣點綴其間,隱約可見樓宇之內的人們。左面山峰之下,石拱橋上,一隊人馬持著旗幅,似乎在迎接皇帝的大駕光臨。
據大都會博物館1987年出版的書籍“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Asia”(《大都會博物館:亞洲》)介紹,畫家袁江可能在1723年之后被選為宮廷畫家,不過據中國的藝術史家考證,袁江留下的記錄不多,目前找不到袁江被選入宮中作畫的確切證據。他的畫風工整細致,設色艷麗。袁江在成年后活躍于家鄉揚州畫壇,為當地的富商繪制園林建筑畫。
此圖創作于1691年,而兩年之前的1689年,康熙皇帝曾南巡至揚州。作為揚州人的袁江,很可能借助隋唐時期皇家園林“九成宮”,襯托當時揚州的繁榮昌盛。
北京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介紹,故宮現藏袁耀《九成宮圖》軸,絹本,設色,縱189.7厘米,橫230.7厘米。故宮網站除了有圖片,還附有介紹文字:“以對角構圖為主,建筑在畫面中所占比重不大,但作者有意將建筑物安排在觀者的視覺中心,使其在山重水復的背景中頗為醒目”。
袁江以及兒子袁耀,為清代繪制山水界畫之佼佼者,被后人合稱“二袁”。
袁江的《九成宮圖》,所繪可以說是整個展覽之中最大型的一座中國式花園,需要騎馬才能盡覽沿途的景色。
據大都會博物館介紹,該畫于1982年入藏,為迪倫基金贈送品(The Dillon Fund Gift)。
元代錢選的《王羲之觀鵝圖》(圖5),在此次展覽中被選為宣傳冊的封面圖片。內容為王羲之站在竹木掩映的臨河亭子中間手扶欄桿,凝神觀察著河中的兩只白鵝。王羲之身后伴著書童。亭子側面、后面是茂盛的竹木。順著王羲之目光往前瞭望,右上角是碧綠的遠山,遠山前面的河畔,一片樹林掩映著房舍。中間一大片留白,是白鵝戲水的寧靜河流。
《王羲之觀鵝圖》于1973年入藏大都會博物館,原為王己千家族收藏,迪倫基金購買后贈送給大都會博物館。
錢選《歸去來圖》(圖6)與《王羲之觀鵝圖》構圖類似,左邊為林中茅舍,茅舍前面,兩名稚子張望歡迎。右上角是若隱若現的遠山,中間大片留白是河流。河中一船,船頭是歸來的陶淵明,船尾是搖櫓的艄公。錢選兩圖畫心左邊均有其題款。
兩幅畫的題款也有相似之處。在大都會博物館與耶魯大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方聞著作《形象之外——中國書畫,8至14世紀》(Beyond Representation,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8th-14th Century)一書中,包括顧氏藏品在內的近40件藏品,其中《歸去來圖》被認為是錢選的作品。但據策展人介紹,后來大都會博物館認為《歸去來圖》為仿作。
《歸去來圖》1913年入藏大都會博物館,美國人福開森先生(John C.Ferguson)捐贈,福開森長期在中國生活,是金陵大學第一任校長。
2004年11月21日,乾隆宮廷畫家徐揚《南巡紀道圖》在北京翰海秋拍中以1980萬元成交,徐揚這個名字也被大眾所熟悉了。1751年,徐揚作為宮廷畫家跟從乾隆帝首次南巡,其后畫出了氣勢撼人的12卷長卷《乾隆南巡圖》。如今這些長卷已經散佚到世界各地,大都會博物館收藏了其中的一卷(縱68.8厘米,橫1994厘米),是該館珍藏的兩件“南巡圖”之一,另一件是王暈的《康熙南巡圖》。
此次展覽展出了徐揚的一件小型扇面作品《仙山樓閣圖》(圖7),青綠山水畫就的遠山和近石,勢如雄獅猛虎,而亭臺樓閣、蒼松奇石,點綴其間,更有云霧繚繞,流水潺潺。尺幅雖小,卻氣象萬千,仿佛使人看到了袁江筆下巨幅作品《九成宮圖》的那種氣魄。
雅集,歷來是中國文人們熱衷記述的題材,東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記錄了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謝安等人的一場雅集盛事。據介紹,李公麟、文徵明、傅抱石等許多畫家都曾經以此為題材作畫,明代錢谷的《蘭亭修禊圖》就是其中之一。曲水流觴的良辰美景在畫家的筆下既浪漫而又富有詩意。此圖為王己千舊藏,迪倫基金購買后贈送給博物館。
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另一件著名的雅集圖,是傳為明代謝環的《杏園雅集圖》(圖8),該圖描繪了明正統二年(1437年)內閣大臣楊士奇、楊榮、楊溥及畫家等10人在楊榮的杏園聚會之情景。另繪童子9人、仆人5人、共計24人,其中有畫家本人的自畫像。
此件作品大都會博物館著錄為“傳”,也就是未確定作者就是明代謝環。
資料介紹,江蘇鎮江市博物館藏有一件《杏園雅集圖》,縱37厘米,橫401厘米。與之相比,大都會的《杏園雅集圖》,縱37.5厘米,橫1278.3厘米,也就是尺寸相對大了許多。本國于1989年入藏大都會博物館,由迪倫基金購買贈送。
文人雅集,山中聚會,正是“花園”題材的另一種獨特體現。
該展覽策展人何慕文先生(Maxwell Hearn)(圖9)指出,傳為北宋屈鼎《夏山圖》與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兩圖均為大都會博物館的珍貴藏品,將兩者并置展覽,讓觀眾可以近距離欣賞對照,機會十分難得。
《夏山圖》繪畫風格類似于收藏的《溪山行旅圖》,畫中樹木蔥郁,高山雄奇,很能體現山水的秀麗。本圖為王己千舊藏,也是由迪倫基金購買后捐獻給大都會博物館的。
郭熙的《樹色平遠圖》卻是另外一種風格。構圖不再講究飽滿豐富,整個畫面構圖簡練,近景的石頭樹木較為突出。本圖由顧洛阜先生捐贈。
“中國花園”特展的每個展廳的主題都不相同,第一廳的主題是“皇家園林”,可以欣賞“九成宮”:第二展廳是“亭臺和樓閣”,展品包括《呂洞賓過岳陽樓》、唐棣的《滕王閣圖》、徐揚的《仙山樓閣圖》;第三展廳為“郊外的寺廟”,展品包括《夏山圖》,倪瓚的《秋林野興圖》等;第四展廳為“文人雅集”,展品如《杏園雅集圖》等;第五展廳為“文人雅集和文人的書房”,展品包括《王羲之觀鵝圖》《歸去來國》、文徵明的《拙政園圖冊》(圖10)、王原祁的《輞川圖》等;第六展廳為“花園的花鳥”,展品如宋徽宗的《竹禽圖》等;第七展廳為“四季”,只有一套作品,即謝時臣的《四時皆興》圖;第八展廳為“歲寒三友”等,展出如荷花、梅花、竹子等題材的作品。
策展人的計劃是用近百件藏品呈現中國傳統的亭閣、書齋、退隱之地,探究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寄情于山水之中,似乎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最普遍的性情。無論是《九成宮圖》或《杏園雅集圖》,都深深地印證了這一中國傳統思想。每當仕途受阻,古代知識分子往往就退隱到鄉野之間,享受山水田園的樂趣。陶淵明就是最著名的一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無論得意還是失意,他們都可以享受著詩意一般的生活。
多年以來,跨國公司認為在華執行并不需要世界級水平,但是麥肯錫經過調研發現,中國正在從一個新興市場轉變為一個成熟市場。
在新興市場,管理者所做的大部分戰略和運營決策都取決于當地環境;而在成熟市場,卓越執行才是成功的基石,這就是世界級執行。
本書旨在幫助讀者理解世界級執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實現世界級執行。一些在華運營的跨國公司已經開始提高自身的執行水準,并贏得了市場,這些企業的成功方法將在書中一一呈現。
不久之前,在中國做得夠好就能贏。如今這已經不可能了,現在需要的是世界級執行。何杰明和華強森以他們對中國的深入了解為在華運營的跨國公司提供了有針對性的現實建議。
――通用汽車董事長兼CEO里克•瓦格納
《中國企業的下一個機會》
30年前,中國企業跨入世界,企業變大,世界變小;
30年后,中國企業融入世界,企業變大,世界更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企業戰略不應當簡單地被地理上的范圍所限制,企業戰略背后的邏輯應該是這樣的:既能應用在本土的區域范圍內,同時也能被應用在國際范圍內。企業在理解“區域”這一概念時,應當更有想象力,使用更多非地理的維度來對“區域”進行組合和分類。這個過程中,誕生了對中國企業轉換成長模式的要求。本書從全新成長模式至價值型企業模型的提出展開,圍繞著戰略、執行和文化三個重要的領域描述價值型企業在這三個領域的基本內涵,以及成為價值型企業的路徑。
在30年對西方發展模式的學習引進中,我們收獲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在新一輪周期發展中,中國大多數企業都要失去優質勞動力、廉價原材料的有事,世界是平的競爭不僅來自歐美強國,而且來自印度、越南、巴西等國家,中國 企業生存發展方式的轉型迫在眉睫。
《論渾人》
對同事冷漠的員工、恃強凌弱的職場惡人……不明理的上司。承認吧,每個辦公室都有粗魯、自私、根本不在乎自己踩了誰的員工。他們會把你氣得火冒三丈,大叫“渾人”!
《論渾人》不光反映了職場中存在的摩擦問題,還清晰地揭示了這一問題會如何打壓士氣、降低效率、敗壞公司文化。薩頓博士直面問題,聯手心理學家、組織行為學家深入研究,為打造清新的職場奉獻行之有效的策略。幫助公司將“渾人”查明之、消除之。讀到最后,你一定忍不住捫心自問,“我這個人,是渾人,還是解決渾人的人?”
《貿易打造的世界》
貿易常常給全球化和商品化帶來無法預測的后果,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展、突變,新觀念革命都與貿易相關。貿易將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人聯結在一起,貿易促成了全球化,貿易改變了各地的自然世界、社會世界。從某種程度上說,是貿易打造了今日的世界格局。
本書從市場準則的形成、運輸手段所開啟的觀念革命、致癮性食品的經濟文化、暴力經濟學等七個主題講述世界經濟創造中的盛衰消長,以及五百年的全球化積累下,21世紀的人們必須面對的嚴重問題。給我們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建基于1400年以來的全球貿易體系的世界觀。書中對什么時候由商人發動戰爭效率最高、貿易如何使鳥糞變成黃金、擁有最大艦船的明朝為什么未能贏得海上霸權、華爾街如何使美國的金融霸業落空等問題,都提供了別具洞見的答案。
《中國經濟改革30年》
在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金融領域的改革更能反映按經濟規律發展和與世界經濟接軌的客觀進程。《金融改革卷》的主要內容有中國金融改革30年概覽、多元化金融機構體系的形成與發展、金融業務的拓展與創新、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改革與發展、中國貨幣市場的培育與發展、中國資本市場的培育與發展、金融監管體系的建設與發展、金融宏觀調控體系的形成與演進、金融法制建設與社會信用體系的完善和中國金融改革展望等。
作者用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的理論進行分析,將思想性、史料性和邏輯性高度結合,客觀、公允地評述重大事件和政策,并提出了若干思路和建設。
《與龍共舞》
閱讀本書,您可以收獲:
1. 自我奮斗的勇氣。
杰克先生出身于美國普通工人家庭,經過不懈就讀耶魯和哈佛,奮斗至華爾街著名投行的高管。
2. 勇于挑戰人生的創業者精神。
杰克先生在不惑之年勇于放棄華爾街成功的職業生涯,來到一個全新的國度,白手起家,開創了一份全新的事業。
3. 定見未來的洞察力。
早在他人意識到中國將在未來的全球經濟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之前,他已先入為主。
4. 思考中國問題的全新角度。
20年華爾街工作經驗+15年中國管理經驗+18年與中國共同成長的經驗+客觀公正有洞察力的評價=一位真正的“中國通”。
作者:(日)大前研一著
王偉譯
編輯推薦: 這本書不是大前研一第一本談論創新及創業的書,卻是他第一本專門討論創業的書,書中內容來自他九年來在創業者商學院的授課講義。一般創業的著作比較偏重創業過程及創業后的管理,大前研一的重點則著重在創意的思考。看大前研一的書或文章經常會覺得這個人怎么會有這么多點子、這么奇特的想法,在本書中,我們將得到答案――因為他隨時隨地都在思考。
《最能賺錢的九個人》
作者:呂叔春編著
編輯推薦:富豪們首先是人,而不是神,他們的聚財手段多樣,但都獨具智慧,勇于開拓,能在商場競爭中開辟新的聚財之路。
經商對他們而言,只是數字,是道具,而不是金錢本身,因為他們手中的錢足夠花幾輩子,他們現存的努力也只是想在數字上贏得勝利。
在他們的財富背后,隱藏著一種更為根本的東西,那就是讓他們成名或賺錢的秘密,讓他們失敗后又重新崛起的教訓,與競爭對手巧妙周旋的制勝法寶,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的獨特的氣魄,正是靠著這些,他們才登上了讓人艷羨的財富頂峰。
《中國公司:下一個超級大國的崛起如何改變美國和世界》
作者:(美)費曉聞著韓偉等譯
編輯推薦:一個一度曾被貧窮和舊的思想體制搞得步履維艱的大國如何變成了有著超強活力的全球資本中心?中國三倍于美國的發展速度意味著什么?中國消耗了分別占世界總量40%的水泥和25%的鋼材又意味著什么?3億農民離開他們的土地遷到城市,完成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遷徙對世界有什么樣的影響?為什么幾乎全球所有的最大的公司都在中國有大規模的運作?企業遷入中國,對留在美國、歐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工人又意味著什么?
同時,是什么造就了不斷壯大的中國企業具有如此危險的競爭力?一旦中國有能力以一半的成本生產和制造目前只有美國和歐洲才能生產和制造的幾乎所有的一切,諸如計算機、汽車、大型噴氣式飛機等等。又將會發生什么?這些發展又如何觸及到世界每一個角落并且直接進入所有美國人的日常生活?
以上問題,《中國公司》一書提供了所有的答案。美國新聞記者泰德?費曉聞(Ted C.Fishman)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有關中國宏觀發展方向的生動畫卷。費曉聞首先描述了眾多低消耗的中國廠家爆發式的生產能力和13億消費者日益膨脹的胃口,兩者皆系外國資本史無前列地進入中國市場和中國內部強勁的技術進步所致。費曉聞穿行于紛亂繁忙的中國各地,足跡遍布中國的工廠、集市、街道、商店、鄉鎮和城市。在那里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們正在譜寫著中國式自由經濟的生動故事。在采訪了大量中國、美國和歐洲的工人、經理以及高層決策者的基礎上。費曉聞告訴人們中國將會怎樣迫使所有的人深刻反省自我,不管你是消費者、工人、公民,還是為人父母。該書及時的報導和精辟的分析將深刻改變讀者如何去思考美國的前途。
《換個策略 換個局面》
作者:李明智著
編輯推薦:本書幫你破譯了一個又一個在人生與商業游戲中獲勝的密碼。我十分希望你能立即好好讀讀這本書!精讀每一頁,認真思考每一個詞,體會每一句話,深入尋找每一個策略的思想珍寶。想真正擁有更多財富與成就的你,想實現更高人生價值的你,就從本書開始吧!本書是李明智老師獻給你的珍貴禮物。
《禪:直指人心的管理學》
作者:吳甘霖著
編輯推薦:禪宗管理學的三大核心價值:
1.將工作中的任何煩惱都變成修行的道場;
2.管好心靈就能管好一切,開發一流管理者的心智;
3.直指人心,打造高績效團隊。
不錯過此書的三大理由:
1.是禪宗管理學的奠基之作;
2.是一位有18年禪修經驗者的傾情力作;
3.作者有關課程在北大、清華高級總裁班深受歡迎,實現了禪宗智慧和現代管理的理想結合。
本書最適合三種人閱讀:
1.想在工作中享受人生的管理者;
2.想擁有輕松自如境界的管理者;
3.想獲得最大超越的管理者。
《農業循環經濟概論》
作者:任正曉著
編輯推薦:《農業循環經濟概論》在寫法上采取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總論與分論相呼應的方法,共分為理論概述與實踐路徑兩大部分、十三個篇章:
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為理論概述部分。系統闡述了循環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循環經濟的內涵、主要特征、評價原則與發展方式以及循環經濟的理論基礎;深入論述了循環經濟是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初步探索了農業循環經濟思想的形成發展、基本特征及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戰略;分析研究了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的內涵和特征、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構建及其應注意的主要問題。
第二部分(第五章至第十三章)為農業循環經濟實務部分,具體闡述了循環經濟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具體實踐路徑。
《薪酬體系設計實務手冊》
作者:孫宗虎 宗立娟 編著
編輯推薦:本書從企業的薪酬設計出發,按照不同級別和不同人員的崗位特點細述了企業應該如何設計出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薪酬體系,是一本關于薪酬體系設計的實務工具書。
本書內容包括企業的基本工資制度設計,獎金、津貼設計,員工福利設計,加班、休假、駐外期間員工薪酬體系設計,中高層管理人員薪酬體系設計,專業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薪酬體系設計,一線員工薪酬體系設計以及新進員工薪酬體系設計等。
《風險投資在中國》
李 錚
本書是2007年10月上市的新書,該書一上市便受到讀者的追捧。可見歷經近兩年牛市的大洗禮,國人的投資意識越來越被深刻地喚醒了。投資意識一旦喚醒就如火山爆發般不可抑制。
《成功投資理財的15堂課》在這種背景下適時出版了,出生時先天土壤肥沃,出生后沒有理由不茁壯成長,該書暢銷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外是因為沒有想到有如此龐大的投資隊伍。
該書作者深知普通人所知投資產品甚少,她對所有適合個人投資的理財工具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她不厭其煩地介紹,只是想告訴讀者:投資渠道有很多種,知道的理財產品越豐富,越有利于投資者的資產合理配置。
本書最大的可讀點在于作者從始至終灌輸著一個重要理念:組合投資。本書為讀者進行組合投資提供了便利、有效的實務指南。這不是作者的泛泛而談,而是體現了作者的一番深意,她在告誡讀者:不要把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里,要進行組合投資!
本書幫助每一個普通人成為精明的投資者,運用簡單而有效的投資策略,獲得最大程度的投資回報。
投資理財是一種神奇的工作,只要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它將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巨額財富回報。投資,你開始得越早,獲得的回報就越多,也就越早享受到舒適安全的生活。
合格的員工這樣工作
冰潔
每一個企業都渴望擁有優秀的員工。因為合格的員工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是推進改革與發展,創建和諧企業的基礎。對于“什么樣的員工才是優秀的員工”,不同的企業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標準。鑒于此,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合格的員工這樣工作》。該書的觀點是,合格的員工必須是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
它從企業最常見的要求中,選取了12個方面進行說明,這12個方面是:貢獻大于工資;出眾的職業感覺;現代的資訊意識;良好的職業習慣;高漲的工作熱情;嫻熟的談判技巧;強烈的創造欲;高度的責任心;持續而巧妙地學習;具有較強的團隊意識;符合制度的靈活性;尊重商業禮儀。
《合格的員工這樣工作》從幫助員工掌握相關的基本工作方法出發,明確了12個概念落實到具體工作中的表現形式。當員工做到了本書所講的思考什么、說什么、做什么、完成什么、建議什么……的時候,就可以成為企業的合格員工。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更加興旺發達,我們的自身價值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獲得更大的成功。
職場人士必備“功課”
王冰潔
當前,快節奏的工作頻率,高負荷的工作強度,多變換的工作環境等,容易使現代人的日子忙忙碌碌,每天在車龍人流間穿梭,于是“壓力”成為了現代人的口頭禪。
《你今天累嗎》以故事的形式來講解如何釋放心理壓力,學習控制情緒的技巧,根據科學的心理治療方法,一步步幫助讀者緩解壓力,輕松度過心理陰暗期。
找到壓力來源。解決壓力就像解繩結一樣,首要的一步就是找出繩頭,也就是你的壓力來源。而且,我們需要的是找出具體的壓力來源,而不是簡單的、概括的來源。因此,要列一個壓力來源表給自己。
學會暫停。在我們最憤怒和最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給自己按下“暫停”鍵,采用特殊的呼吸法,改善自己的心情。
擺正心態,降低自己的期待值。一個人不能總是成功,要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放低你對自己和別人過高的要求。然后你便會發現,世界豁然開朗。
學會轉移。當你感到壓抑時,可以適度地轉移你的注意力。如做點其他的事,聽聽音樂、看看書或唱歌等等。也可以多想想自己“過五關斬六將”的輝煌,少想自己“敗走麥城”的失敗,盡快擺脫壓抑的陰影。
集中注意力。不要徒勞地去想沒有意義的干擾,戴上“心靈耳塞”,專心致志于當前的工作,為自己創造“紛擾真空”。
換個角度看問題。任何事情都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看。我們雖不能控制事件本身,卻能控制對事件的反應。因為,一個人的心態是由他的思維方式決定的。
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助手
冰潔
齋號,中國有識文風雅之士將其書齋所取名號,常常也成為書齋主人的代稱。齋號名的形式,幾乎全是偏正式結構,后半部分表示建筑式樣,通常是一個字如亭、山房之類,前半部分內容,與文人自取別號相似。
堂號:
1、清代科舉,童生經縣、府、院三級考試合格成秀才,府考時取中前十名者被列為堂號;
曾聽鄉黨講述某地煤老板的故事。某老板有錢后,想讓兒子當作家出名,托朋友花兩萬元替兒子買了部書稿的署名權。出書后,老板喜不自勝,說:“別人是簽名售書,我兒子要簽名送書!”于是,簽送了兩萬本出去。
想念書的人缺錢,有錢的人缺失文化,這種現象,日益普遍。但兩種人群,均表現出了對文化的追尋和渴求。
中國人,歷來視念書為上等好事。早先在鄉間,“念書人”和“弄書人”均是對小小知識分子的代稱和尊敬。人們也常常用念書的好處來作誘餌。近日看到一出土民窯瓷器上,就書著這樣一句話:“家中無學子,官從何處來。”但孟母三遷似為一例外。為兒孫計,她完全沒有功名利祿的考量,而多的則是對后代品行操守的關切和愛護。
克己方能制勝,這是貫通古今的真諦。明道,取勢,乘時,均為中國古人從讀書中梳理出的生存智慧。七十二峰深處,真是有那么多讓人流連的風景。
俗話說:“開卷一樂”,豈止是一樂而已。世上的讀書人,無不有一種情結――對閱讀環境的追求和神往。南宋女詞人李清照《金石錄后序》說:甘心終于書舍之中,“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狗馬之上。”
一個寒窗弄筆,古人真的鼓搗出不少花樣兒來。比如竹石這兩種什物,和讀書本不相干,中國文人偏要將它扯進自己的閱讀生活,視竹石有緣。緣自對竹的虛懷和石的可人的喜愛和尊崇。
文人有緣的,還有書齋名稱和匾額,甚至到了敬畏膜拜的程度。史上名書齋和名匾額比比皆是,奇妙而精絕。但近世先生在北京繩匠胡同的書齋卻讓人難以忘懷。其書齋名為“無作官意齋”,并聯語“都無作官意,惟有讀書聲”。讀書,蘊育了一代代文人中的才俊豪杰,武能叱咤風云,指劍嘯天;文則花鳥怡情,嗜書曉理。書齋,這不起眼的所在,猶如一座廟,一個道場,一個形而上的精神棲息地。蒼茫書境,竟滋養著如此磅礴的江海文章!
書田無稅,詩海有魂。
“……誰?”驀地變的警惕。
那是一個青布包袱。想起楹羅所說的,她接下包袱:“是誰送來的?”
“有人叫我拿給你,”鳩兒回想一番,“怪事,這人從沒見過。”
“是不是穿著一身灰白色的衣裳,披著長發?”
“嗯。怎么,你親眷?”
“……沒什么。”一定是楹羅。她將包袱往后一放,帶著淺淺的微笑,“謝謝。”
“沒什么。”說罷鳩兒忙著伺候思秦去。
寢室里只有她一人。思奧睡了,怕鬧,只留了月明一人侍候。而那群女婢則是閑了無事不是托人買來絲線,繡些繡品偷偷拿了賣,當然也有為思奧裁衣裳的,剩下的就是去花園栽花。
還是難免的心悸。顫抖著雙手打開包袱。
是一根細細的鐵絲、一枝淡藍色的彼岸花(又名曼珠沙華,有效果)、數把鑰匙、以及一卷竹簡。
扯掉竹簡上的布條,慢慢地展開,放在低矮的木桌上。
那是一張簡明的示意圖。形狀是暗室的門。刻了無數條線,代表移動的方法。
伸出纖手,指甲泛著淡粉色,不加丹蔻。輕輕撫摸刻紋,食指點著線的輪廓,她蹙眉,抿嘴,眼神復雜。
夜又不知不覺地深了。女婢們回到寢室,繡花的繼續,然而栽花的都入寢了。
“也不知老爺怎么了,”瑞清繡著梔子的款樣,“派了那么多人監視著書齋。”
畫晴一顫,這幾天有些冒昧的行動已經驚動尉遲慮淵了。但是還是疑惑,他不怕引起別人的注意,知曉匣子就在書齋里么?
“許是……買了些名貴的珠寶吧,”她風輕云淡地說著,繡的海棠的紋樣也有些不自然,一處有點歪斜,“那次可是竊賊來了?”
“老爺不讓問,我們也不便知,”慕云歪斜著身子,身披淡色的夏被,“上次思孝小姐問,也不得而知。”
畫晴搖了搖頭,嘆口氣。望著窗外漆黑的夜,她咬了咬嘴唇,留下淡淡的紅印。時辰到了,得按錦曦的計劃一步步走。
“哎……”佯裝,腹部如刀絞般疼痛,預先在發邊抹上的清水起到作用,滴滴落下,宛若冷汗淋漓。
“怎么……”靈覓扔下手中的活計,來到畫晴身邊,“剛剛還好好的,怎么會如斯疼痛?”
“可能……瓜子兒吃多了……肚子痛……”猶豫半晌,編織謊言。她難以將謊話脫口而出,但半晌里連情緒都醞釀好了。
“要我陪你去茅房么?(……)”鄢裳道。
“……不……不用了。”她借助木桌站起來,捂著腹部,朝門口跌跌撞撞地走去。
等離開那片院子,雙手便自然下垂。回眸,無人,只有蟬鳴聲。
在花壇里拿出預先放好的包袱,提起它朝書齋走去。門果然被眾家丁把守。
側身躲在書齋墻邊,看著動靜。
門窗都被鎖住,跳窗是不可能的。
“不好了!”思孝的女婢如浠跑來,神色慌張而驚恐,一張娟秀的臉因為害怕而緋紅,“思奧小姐病情加重,嘔吐不止,剛剛還咯血……大夫說,恐怕明日就要香消玉殞……老爺叫你們都過去!”
畫晴渾身一顫。思奧要死了么?
正猶豫間,那群家丁都跑向思奧的寢室。
有一瞬間的懷疑這是不是局。
此時是最好的機會,此時不去恐怕再無良機。于是跑向書齋門前。
開鎖,輕輕拉上門。架子上的珍寶似乎調換了位置,五色繽紛,有些令人眼花繚亂。找到昨天擺放犀角的位置,如今這里擺放著白金鑄造的麒麟。移動它,書架發出巨大的轟鳴聲。
將彼岸花放在窗邊,它彌漫著愈發濃郁的花香,令人有些暈暈乎乎。她知道必須快,否則還沒有打開暗室的門自己就會被花香迷暈。
展開竹簡,第一步移動最上面的第二個石塊。
正準備移動,那石塊忽然閃耀著艷紅色的光芒,手指還未接觸就被燙傷。其燙無比。
那根手指通紅,恐怕不久就要起泡了。
毫不理睬。她盯著竹簡,沒錯,是那塊石塊。抬頭望著那門。
甩了甩長發,取下那根樸素的發釵,發髻已亂,就隨它去罷。烏色的長發隨著凜風飄揚。
忽然發現自己這樣做很不理智。
“敢問……”小心地試探著,“你是……”
“怎么,”她輕笑,慢慢地轉過身來,那狹長的眸子瞟過眼前無措的她,嘴角的笑容深了幾分,冷漠中帶著驕狂,“不認得在下了么?”
是楹羅。
長發不盤髻,依舊是一身寬大的男式衣衫。神情漠然得如錦曦,眉宇間都帶著與錦曦相似的憂戚,略帶一絲殺氣。容顏精致,卻不修邊幅,面色蒼白如雪。
“呵,”畫晴淺淺一笑,帶著頑皮的,“我的劍呢?”
“喏。”揚起纖長的手臂,那把玲瓏得只有中指長短的劍飛出,直插對面的樹干。(……)
“呼……”畫晴嚇了一跳,走到樹干邊去,頗費力地拔出那把劍。
借著月光細一端詳,劍上有一縷淡淡的紅痕。剛想伸出手指一抹,忽然警惕,驟然收回手指:“這是什么?”
“血。”面不改色。依然冰冷得宛若雕像。
“血……血?”喃喃,“誰的血呢?”還是難以接受眼前人是殺手的現實。
“劍利用完了,自然會還給你。”提起酒盅,淺抿兩口,“呵,它幫我殺了七個草菅人命的污吏。染上也很正常。”
她的身邊是無數個支離破碎的酒盅,身上卻不帶一絲酒味。彌漫著野薔薇的幽香。神秘而悠然。
“三……三個?”畫晴望著手中的劍,難以置信,在此之前它居然殺了七個人,在另一個殺手的手里……
“錦曦到底要你說什么?”扔掉手中的酒盅,隨著清脆的破裂聲酒盅墜落,抿唇,她的眸深邃萬分。
“他書齋暗含玄機,”她無精打采,捻著手中的白色細弱野花,“我發現了暗室的門,沒參透奧秘就被發現了……所以……跳進池子就……到這里了。”多處停頓。
“暗室的門?”示意她接著說下去。
“一塊石板,姑且稱它為石板,上面有許多形狀一致的石塊,可以移動。”
“是可以上下按還是左右移?”
“左右移。”
“喔……”楹羅沉思的神形絕美,凄冷的月光落在白皙的臉龐上,帶著詩一般唯美的意境,“這難辦了么……”
“你先回去。”她蹙眉,清冷的眸子盯著畫晴,“三更了。不回去會讓他們起疑心。”
“我……怎么回去?”擰干衣裙,重新盤起發髻。插上發釵。
“呵,”無奈地笑笑,輕松地拎起她的衣襟,一躍,進入尉遲家。走兩步就是她的寢室。女婢的寢室處在的那片院子家丁不得進入。
輕盈得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楹羅沒有多停留一秒,再一躍離去。
她長舒氣。定神,朝寢室走去。
“誰?”慘。又被發現。
“我……畫晴,”她朝那頭渾厚的聲音叫道,“出來撿手帕。”拙劣的謊言。
“是么。”僅是反問一句。她聽到那邊的腳步遠了。
“女婢沒什么可疑的。進來之前都是驗過的。那晚到書齋的不可能是女婢。”尉遲慮淵的聲音。
“是,是。”陳總管道。
又疏忽了。
那夜書齋發生的事甚至連思奧都不知道。女婢們都入寢,才沒有人發現她濕漉漉的衣裙。尉遲慮淵表現得沉靜如水,波瀾不驚,沒有宣揚,不知道又打什么主意。
幾日來思奧恢復些許,也沒什么心思接著學舞了。又忙著珠釵粉飾,打扮得花枝招展。本來就國色天香的美貌此時又錦上添花。一襲蔚藍上襦,寬大的袖口上是大麗蝶的紋樣,輕輕揮動,那蝴蝶呼之欲出,乳白純色的曳地長裙上帶著銀色的紋路。雍容華貴非凡絕俗,倒也令畫晴放心。
隔夜,畫晴去見錦曦。
錦曦不在。她的房里空無一人。
想起前幾日她的預言,畫晴猜測,她離開尉遲家,遠離尉遲慮淵的殺意了。輕笑,發現放在她梳妝臺上的小竹簡:
明日 書齋 動手 匣子 扔進 池塘 楹羅 接應
她是要畫晴動手了?
將竹簡收進袖子,有些慌亂地四周張望。走出房間,輕輕拉上門。
莫名的心悸。炎炎夏日她渾身冰冷。她的對手是黑白兩道全占的尉遲慮淵,她能不能活過明日還是未知數。
她有些疑惑錦曦是不是太倉促了。連如何進暗室都不知,就要動手了?
沉默半晌還是選擇相信她。無條件相信她。答應過要為她報仇。
反復端詳竹簡。尋找玄機。很遺憾的是,沒有任何可疑的。
女婢寢室里。她拿著大大小小的石塊擺成暗室門的樣子。
看著它匪夷所思的紋路,始終找不到一點頭緒。觸摸那些石塊,該如何擺動才好。心悸。
反復移動。始終不知該如何。
“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我在記憶中細細的搜尋著,翻找著……這不是孔乙己么?這不是十幾年前就死了的孔乙己么?只是白了,胖了些許。
“啪!”手中的青花瓷盤粉身碎骨。“天呢!”我不顧腳邊的碎盤子,趕緊到樓上叫掌柜的:“掌柜的,孔乙己的鬼魂回來了,孔乙己的鬼魂問我要酒、要茴香豆!”
掌柜的面不改色:“呵!孔乙己的鬼魂?大白天的你竟偷懶做夢?好,既然他的鬼魂來了,就讓他把欠的十九個銅板還了。”
“不,掌柜的,你還是先下樓看看吧。”
“好,好,好,我就下去一趟。唉……”掌柜的懶洋洋地在躺椅上伸了個懶腰,我趕緊替他將鞋子穿好。
“孔,孔,孔乙己?真的是你?”掌柜的也愣了一愣,然后驚訝地問道。
“是我。”
“你不是死了嗎?這些年都是音訊全無的,你從哪鉆了出來?還是閻王爺看你太可憐,把你從地獄放了回來?”
“先溫碗酒吧,這回我可有錢了,連著以前的一并付清。”說著,拍拍自己的衣兜,真的,叮叮當當的,看樣子有許多錢呢!
掌柜的堆了一臉的笑,端上一碗酒、一盆茴香豆:“孔老板吃好喝好啊!最近在哪里發財?”
孔乙己慢條斯里地說“那還是在幾年前,我什么事都不如意,有一天絕望至極,來到臨鎮的小河想自盡,正巧碰到洗衣服的張姑娘。”我捧起酒瓶咕嘟咕嘟喝下一半。“嘖嘖,好酒!”還說那張姑娘,她認認真真聽我說完之后,非但沒有取笑我,而是怪這世道不公,勸我不要因這點挫折自暴自棄,而是應該自謀生路,快快活活地好好活著。首先要學會關愛別人、熱愛生活。只要心中有愛,生活才會更加美好。”他抓起一把豆子就往嘴里塞:“嗯,好豆,比以前香多啦!”
“那是,那是,特地為孔老板準備的嘛!”掌柜的說,“然后呢?”
“然后張姑娘把我帶到她家,讓我在她的書房里寫自傳、寫小說。你猜怎么著?她還把我寫的書拿到她家臨街的書齋里,租給路人閱讀,每次五個銅板。現在我都當起書齋老板啦!哈哈哈哈!”
“恭喜恭喜!怪不得孔先生近來精神煥發,面色那么好。那那位張姑娘呢?近況如何?是不是與孔先生有什么喜事發生啊?”
“賤內前兩天剛給我生下一雙兒女,還是龍鳳胎呢!你說我還有什么不知足的?”
“哦,原來前幾天飯桌上的熱點人物就是您呀!他們說臨鎮的一個書齋里現在一書難求呢!”我頓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