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保健食品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實驗精品課程 報刊編輯 素質教育
課程是高校教育中最基礎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關系到學生在高校中的學習成果,也關系到一個高校在教育水平方面的成效。一門課程至少涉及六個基本要素:一是課程的目的;二是課程的理念;三是課程的知識體系;四是課程的教學模式;五是課程的教學資源;六是教師。這六個要素是相互融入、相互滲透,相互依賴、制約或促進的。
實驗課程是高校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實驗課程將這六個基本要素進行更多的豐富和創新,并融入更多現代化技術,它的開展有助于學生將課本中學習到的內容付諸實踐,進行實際操練,在實驗中學生更能發揮主觀能動性,有利于高校實踐及創新人才的培養。
但是長期以來,高校在教育過程中都更加重視課堂教學,在保證了足夠的課堂理論教學之后,輔助以實驗教學,因此實驗教學一直處于一個較為尷尬的位置,實驗教學師資隊伍也相應的處于一個從屬的位置,缺少更多學習、交流和提升的機會。與此同時,實驗課程的內容、教學大綱更是多年不變,缺少創新,缺乏與時俱進的精神。這些情況的出現都是高校忽略了實驗課程的重要性所導致的。
實驗課程的開展是理論指導實踐最直接的方式,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主動思考、創新以及動手能力。傳統的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在高校教育中處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要梳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根據專業的特點和需要,合理安排課程,徹底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切實開展實驗課程的改革和創新。從而培養滿足國家和地方建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精品課程建設是聚集優質的教育資源,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使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得到教學共享的一項教學創建活動。它的宗旨是培養滿足國家和地方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2003年4月8日,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各門類、專業的校、省、國家三級精品課程體系。建設內容包括:課程所在學科的規劃,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與手段建設,教材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
因此,實驗精品課程的建設更加有利于高校課程體系的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報刊編輯是實踐操作性強、同時需要學生創新能力的一門實驗教學課程,它是將理論與實踐很好結合的一門課程,如何將它建設成實驗精品課程,需要從教學內容、教學隊伍、教學模式、實踐平臺等多個方面出發。
一、從學生角度出發設置教材,使教材內容安排更加合理
實驗教學課程是為了讓學生將理論課學習的內容與實踐更好的結合,通過實驗操作掌握教學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識,包括報刊版面的設置與排版、報刊內容的選擇、色彩的運用、圖形與文字的配合等等內容。傳統的教材多是類似于說明書的形式,僅僅介紹各種控件及案例的操作方法,但是操作方法的理論依據、各操作之間的聯系與融合、整個版面的編排、設計等內容很少涉及,因此在實驗精品課程的建設中,教材作為重要組成部分,要首先進行改革。在教材的設置與安排上,可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用于介紹報刊編輯的基本設置和幾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文字、段落、圖片、圖像、色彩等的主要操作,讓同學們先熟悉整個報刊編輯的內容,也是進行報刊編輯學習的提前熱身。下篇則安排幾類重要的報刊實例,包括報紙的編輯、雜志編輯以及海報的編輯。每個部分介紹一個完整的刊物編輯過程,使上篇介紹的基本操作能夠與之更好地融合從而運用到完整的實際編輯當中,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才能讓整個報刊在編輯過程中更加合理、科學。整個教材完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編輯、設計,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這樣一來,使得整本教材在設計架構方面更加全面,內容安排方面也更加合理。
二、建立高素質、穩定的師資隊伍
報刊編輯學是一門操作性強、對排版、編輯、設計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的課程,這門實驗精品課程的教學需要一支高素質、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需要教師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同時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學校應更加重視對實驗課程教師的培養工作,以教學團隊為基礎,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給予老師更多學習、交流、提升的機會,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
報刊編輯課程涉及的內容很多,包括新聞理論、報紙編輯學、讀報評報、新聞采編、報紙編輯軟件操作技巧、版面設計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請研究新聞學、新聞采寫、設計等方向的老師與學生進行交流,為報刊編輯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與此同時,還可以與業界人士進行溝通,讓業界在報刊編輯方面有豐富經驗的人士走進課堂,用實際工作經驗和經歷進行教學,與學生面對面溝通,業界老師可以將報刊編輯工作中遇到的現實問題、課堂中可能不會碰到的問題與同學們進行交流,將業界的操作經驗和技巧傳授給學生,讓這門課程的實際指導意義和價值更高。
三、整合資源,構建創新性教學模式
實驗精品課程的建設,特別是報刊編輯這樣操作性強的實驗課程,必須要打破常規的教學模式,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整合教學資源。信息時代下,要充分利用網絡環境資源,進行課堂教學與網絡的結合。除了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搜集有關報刊編輯的資源、課件,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作為主要的載體,使得獲取海量信息、資源變得方便快捷;同時學生作品以及搜索的資源可以上傳至網絡服務器,最終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實驗室變成課堂,學生可以第一時間與教師進行互動,一改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打破傳統課堂模式的束縛。
現代化的實驗室建設整合了各種資源,將現代化的網絡技術運用的實際教學中去,模擬真正的報刊編輯操作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也能夠真實體驗到報刊編輯的工作環境,軟件操作、報刊打印都可以在課堂上完成。當電腦屏幕中的報刊真正呈現出報紙、雜志的模樣,便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編輯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更方便學生進行修改,在不斷地操練、觀察、修改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報刊編輯的過程,也更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從而達到更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過程中,實驗課程的實驗室環境也要進行不斷的深化改革,高校需投入更多的經費用于實驗室建設,包括實驗設備、環境條件等方面,提升實驗水平和質量,逐漸與業界實驗室接軌,用先進的技術、生動的教學來創造全新的教學模式和環境。
四、建立實習實踐基地,提前了解業界工作氛圍
實驗精品課程建設就需要搭建課堂與社會的橋梁,建立實習實踐基地,讓學生更早地也更快地了解到業界的工作環境,掌握操作技巧,提高能力。
報刊編輯課程需要了解新聞理論、報刊版面設計、報紙編輯軟件操作等,這些內容的掌握需要在實際工作中積累經驗來指導實踐,因此在課后需要為學生創造完備的實習實踐基地。學院可以與當地的報社、電視臺、出版社、雜志社等新聞類工作單位通力合作,為學生搭建學界與業界的橋梁,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實習實踐環境,和真正有報刊編輯經驗的人學習與溝通,從而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和求知的能力,培養主觀能動性,了解更多課堂上學習不到的編輯知識和技巧。學界與業界合作的教學模式,是實驗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學界和業界優勢資源的互補,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結合,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更有利于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創新人才。
五、提升管理能力,建立高效運行機制
實驗室設備眾多,隨著實驗課程不斷被重視,設備利用率提高之后,加強實驗室管理,定期對實驗設備進行保養和維修變得更加重要。這些細節得到落實才能更好地保證實驗課程的正常進行,及時解決實驗室建設、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建立更加高效的實驗室運行機制。
結語
實驗精品課程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培養高水平復合型人才,高校實驗教學改革必須要求學校至上而下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充分發揮學生在實驗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密切結合國家中長期發展綱要勇于創新,為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人才而貢獻力量;與此同時,不斷開拓教學團隊視野,吸取更多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高校實驗教學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優質的教學資源、一流的教學團隊、良好的實驗教學環境、高效的教學管理,只有這些教學資源之間優勢互補、不斷優化,才能為實驗教學改革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促進實驗精品課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基金項目:安徽大學教學項目《新聞傳播信息共享教學平臺的創新實踐》】
參考文獻
①馮婉玲、段遠源,《課程建設的內在規律與制度保障——兼清華大學精品課程建設案例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06(8)
②精品課程,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1058442.htm
③鄭家茂,《實施精品課程戰略加強教學內涵建設提升教學工作水平》[J].《中國大學教學》,2006(6)
④李佳恒,《普通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與對策研究——以天津中醫藥大學為例》[D].天津大學,2010
⑤劉艷,《高師院校“現代教育技術”精品課程建設現狀和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
⑥張良,《職業素質本位的高職教育課程建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⑦鄒綺文,《后現代課程觀下的精品課程建設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09
保健食品產業作為一個全球性的朝陽產業,其全球市場容量穩速上升。中國作為一個具有傳統保健養生理念的大國,對保健食品的需求量更是日益增長。據《2011中國保健食品市場趨勢觀察研究預測報告》分析,目前中國人均醫藥品消費僅為歐美發達國家的1/30~/40,人均保健食品消費支出僅為美國的1/20、日本的1/15。按照近幾年我國保健食品市場復合增長率30%的速度,加上人們越來越注重養身保健,預計我國將在近一兩年內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保健食品市場,2015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500億元。
保健食品的市場特點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將保健食品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營養型產品,比如蜂王漿,它能增加營養,改善體質,但沒有明顯的療效,應長期服用;第二類是強化型產品,比如蛋白質、鐵、鋅、鈣,這類產品不能防止營養素的流失,要經常服用;第三類是機能型產品,比如魚油甲鈣素,它對身體的某個器官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第四類是機能因子型產品,比如食用菌復方搭配保健食品,對身體的各個器官有保健及治療作用。
經歷了從風起云涌到逐步理性與完善的中國保健食品市場主要呈現出四個特點:1.產地集中:目前已批準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中,北京、廣東、江蘇、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占了42.79%,云南、西藏、青海、新疆、貴州5個經濟不發達地區的產品僅占1.25%;2.申報功能雷同:功能分布多集中在免疫調節、調節血脂、抗疲勞3項,約占全部保健食品的62.2%;3.重復開發多:集中在螺旋藻、褪黑素、魚油、靈芝、鯊魚軟骨、蟲草、甲殼質、銀杏等類保健食品;4.產品劑型以藥品劑型為主:主要采取膠囊、片劑、口服液、顆粒劑(沖劑)等劑型,這提高了保健食品的科技含量。
發展中存在的不規范因素
保健食品市場近20年發展中出現的種種亂象,說明保健食品產業在國內還是一個相當不成熟、不規范的產業。而這諸多的不規范現象主要表現在:
①醫保不分:藥品和保健食品是以“是否具有治療作用”區分的。保健食品的消費是一種保健行為,而放眼望去,市場上諸多廠家無一不是在宣傳上大放厥詞,一味強調產品的藥用效果。這種飲鴆止渴的行為同樣也嚴重影響了整個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
②信任危機:據調查,70%以上的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半信半疑。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保健食品市場“產品雜、廣告多、市場亂”,按照國家規定的保健食品27種功能分類,消費者投不信任票比例最多的是免疫調節、抗疲勞、調節血脂、營養素補充劑、調節血糖等產品。
③仿冒盜用:由于我國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時間短、速度快,連鎖經營和物流配送等現代化流通方式尚未建立,無法對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進行追蹤管理,一些不法生產經營者仿冒和假冒保健食品標識甚至盜用批準文號違法生產和經營。
④夸大其詞:在急功近利思想驅使下,企業往往將資金投入到廣告宣傳和市場營銷部門,一些保健食品企業往往花幾千萬元砸在廣告上,對消費者進行狂轟濫炸、死纏爛打。為了能使自己的企業“超常規成長”,到處挖掘“奇招、怪招”,大肆夸大產品的功效,宣傳自己的產品具有治療作用,誤導消費者。
⑤地方保護:地方保護主義者借發展地方經濟、特色經濟之名,迫使部分地方有關行政部門出于地方利益,擅自違法審批普通食品為“保健食品”,或批準違法廣告。這些地方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營養品”、“特殊營養品”、加藥的“食品”和自編批號的具有“功能”的產品,以及被他們默認的沒有任何批號的產品,嚴重擾亂了保健食品的市場秩序。
關鍵詞:黑果枸杞;開發現狀;存在問題;前景展望
中圖分類號:S5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216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亦稱黑枸杞。為琉科(Solanceae)枸杞屬(Lycium L.)多年生灌木植物。黑果枸杞果實是一種藥食同源的保健食品,也作為一味中藥記載于相關書籍中,果實顏色呈黑紫色,果味酸甜,是西部特有植物種。在營養方面,黑果枸杞與寧夏紅枸杞有著相似的營養成分。測定表明,黑果枸杞的果實含豐富的人體必需脂肪酸、酚類物質、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必需氨基酸,還含有豐富的常量以及微量元素。黑果枸杞中含有豐富的還原糖和花色苷,被稱為“花青素之王”[1]。近年來,黑果枸杞作為一種新興的農產品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對黑果枸杞加工技術的研究也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1 黑果枸杞特色產品的開發
近年來,黑果枸杞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小漿果類食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以及市場的歡迎。然而,對于黑果枸杞以及相關衍生產品的研發大部分還沒有進入正軌。目前,主要的特色黑果枸杞產品有黑枸杞果汁、黑枸杞復合飲料、黑枸杞泡騰片以及黑枸杞果醋等。
1.1 黑果枸杞果汁的開發
黑果枸杞果汁一般以新鮮黑枸杞為原料經多道工序制成濃縮原汁,再加入相關保鮮劑制成。目前,黑枸杞果汁的生產過程中需重點解決的問題是產品組織形態均一,避免出現渾濁、沉淀的現象。近年來,膠體磨、高壓均質技術作為1項新興技術逐步應用于現代食品工業。該技術能夠有效地進行分散、破碎、乳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陳晨等[2]利用該技術改良了黑果枸杞果汁的生產工藝,結果表明:在一定條件下利用此技術生產的黑果枸杞果汁有效成分保存最完整且口感更加純正。阮暉等發明了一種食療發酵黑果枸杞汁,發明者篩選出高產納豆激酶兼吡咯喹啉醌的2種菌株共同發酵黑果枸杞汁。該款黑果枸杞汁中,吡咯喹啉醌含量_到70ng/mL以上,而納豆激酶活力達到了445U/mL以上。
1.2 黑果枸杞運動飲料與復合飲料的開發
近年來隨著各類飲料產品的發展,以功能性飲料為代表的保健型飲品逐在市場上推廣開來。而功能性飲料中,運動飲料作為增長最快的種類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孫莉琴以靈芝和黑枸杞為原料,對靈芝黑枸杞復合型運動飲料的研制工藝進行了研究并確定了2種主料在調配中的最佳體積比,發明者通過響應面分析法確定了該飲料的最佳配方。該飲料口感酸甜可口,產品無明顯沉淀物質,品質達到了國家標準。王芳芳等以紅棗和黑枸杞為原料,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得出此復合飲料的最佳配方。
1.3 黑果枸杞泡騰片的開發
市場上的保健食品大多以方便攜帶、食用方便以及營養保存率高為目標進行研究和開發。泡騰片作為一種快捷高效并且能夠大限度保存營養成分的片劑,具備以上保健食品所需的特點。目前市場上主要的與黑果枸杞相關產品主要以黑枸杞干果為主,這類產品通常直接用開水或溫水以沖泡茶葉的方式飲用。然而這種食用方式具有花費時間長、干果營養成分利用率低等明顯缺點,而且溫度過高會對黑果枸杞中最重要的營養成分花青素造成嚴重破壞。付艷秋等發明了一種黑枸杞泡騰片的制備方法。發明者利用水浴提取法提取了黑果枸杞原料,以檸檬酸和NaHCO3為酸源和堿源作為崩解劑分別制粒,干燥后,采用壓片的方法制備而成。該制備方法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黑果枸杞的營養成分,具備泡騰片的多種特點。
1.4 黑果枸杞果醋的開發
黑果枸杞果醋是一類通過將黑果枸杞進行發酵而生產的果醋,該果醋最大的特點在于其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黑果枸杞原有風味,還保留了黑果枸杞的營養以及保健功效,為果醋增添了其所特有的醇香風味。陳海魁等通過正交實驗設計對工藝進行了研究以及優化,在該優化條件下所生產的黑果枸杞果醋不僅具有濃郁的醋香風味,還具備獨特的果香風味。
2 前景展望
黑果枸杞是我國西部地區新興的一類農產品,加強對黑果枸杞相關加工的研究,進一步發展黑果枸杞的深加工業,能夠大幅提高該產品在市場的占有率,還不僅能夠提高黑果枸杞的商品價值,帶動西部地區一系列以黑果枸杞為主要產品的本土品牌的崛起。利用加工產業提高產品的生產規模與附加值,降低產品的成本以提高該保健食品的性價比,進而提高品牌價值,通過品牌價值推動集約型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西部地區就業,使得該產業向著可持續發展的良性方向不斷前進。黑果枸杞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保健食品,其潛在價值與功效相較其他西部特色農產品具有獨特的優勢。
參考文獻
保健行業是指事前對人群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讓他們更健康、健美,并延緩老化現象或防患疾病于未然的產業。保健行業是全球性的朝陽產業,市場增長迅速。研究有效的保健食品,通過食品預防疾病、調節人體功能,可以減少社會巨大的醫藥費用,是利國利民的有效辦法。
在全世界范圍內,據不完全統計,全球保健食品已占整個食品銷售的5%,達上千億美元,而且每年都以相當速度增長。其中,近20年來,美國的保健品銷售額增長了36倍,目前年銷售額達750億美元,占食品銷售額的1/3;日本增長了32倍,近兩年的保健品銷售額為15000億日元,年產保健品3000多種;歐共體各國的保健品銷售額則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長。
我國自古就有藥食同源的養生文化,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藥補不如食補”。作為一個亟須培育的行業,保健品市場的需求潛力之大實在誘人。
中國保健行業協會的統計資料表明,國內整體的保健品市場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處于高速增長的態勢,年均增長率在15%-30%,遠遠高出發達國家平均13%的增長率。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保健品生產企業就多達3000多家,品種4000多個,年銷售額一度突破300億大關。
但受保健品市場混亂的秩序影響,保健品功效的公信力逐漸下降,1999年國家開始出臺各項政策整頓市場,從2001開始保健品市場呈現下滑趨勢,但受2003年非典的影響,公眾對保健的重視空前提高。
惠聰集團的保健品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到2004年全國保健品的市場容量恢復到了400億左右的規模。近幾年市場上新興產品不斷涌現,豐富了保健品市場,一大批品種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目前我國保健品年消費支出已突破500億元,成為新世紀我國工業的新興增長點之一。可見,我國保健品市場潛力是巨大的,預計2010年將達1000億元。
隨著城鄉居民的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水平,也隨著保健品市場規范的進一步完善以及外國保健品大舉進軍我國,保健品必將成為不可逆轉的健康消費新潮流。
二、國家對保健品市場的產業政策發展
我國保健品行業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20世紀80年代末期到1995年是保健品行業的第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由于保健品行業的高額利潤和相對較低的政策壁壘與技術壁壘、涌現出了大小3000多家保健品生產企業。
為了規范保健品市場,1996年以后,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有關保健品行業的制度規定。當年,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衛生部了《保健食品管理辦法》,該辦法對保健食品的審批、生產經營、標簽、說明書及廣告宣傳、監管等各方面進行了規范。
《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的出臺,再加上20世紀90年代后幾年的清理整頓,使保健產品走上了法制化、規范化管理,有了規范的標準,并迎來了行業的新發展。近幾年市場上新興產品不斷涌現,豐富了保健品市場,一大批品種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是,保健品市場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又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比如說保健行業居高不下的暴利、夸大其詞的廣告等現象非常普遍。
針對這些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又于2005年7月新出臺了《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該辦法的核心內容就是要嚴格保證保健食品的質量,新的保健食品如果不能提供詳細科研報告,將不能被最終審批,同時生產時必須符合GMP(產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標準。這將迫使生產企業下血本在產品本身的質量和技術含量上。《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還首次取消了保健食品注冊終身制,開始實行五年一審批的動態管理,這不僅將提高新進者的門檻,還將改變目前“只進不出”的局面,對現有批號產品加強審核。
為了對廣告中虛假宣傳的保健食品進行打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05年7月同時還出臺《保健食品廣告審查暫行規定》,要求保健食品廣告在之前必須通過審查。該規定對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審查保健食品廣告的工作程序和對廣告內容進行技術審查的條件做出了明確規定,制定了完善統一的審查標準。這份法規規定,今后保健食品廣告中有關保健功能的內容宣傳再也不得任意擴大范圍,不能含有不科學地表示功能的斷言或者保證,不能夸大保健食品的功能或者使用公眾難以理解及容易混淆的專業術語,將保健食品的功能神秘化。《保健食品廣告審查暫行規定》作為目前保健食品廣告審查最全面的規定,將保健食品廣告審查納入了國家行政審批范圍,加強了對保健食品廣告的管理,有利于保健食品廣告的逐步規范和完善。
作為一種新型的營銷模式,直銷方式也逐漸收到一些保健品生產企業的青睞,按我國入世承諾,我國應在入世三周年時開放直銷領域,因此,國務院于2005年9月頒布了《直銷管理條例》。直銷管理條例公布后,首先規范了市場秩序,保護了正規企業的合法利益,也清理了目的不純的企業,為保健品直銷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可能。其次,由于從此直銷有規可循,也維護和保障了消費者和直銷從業人員的利益。”《直銷管理條例》開始實施,標志著保健食品市場監管日趨成熟。
《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保健食品廣告審查暫行規定》和《直銷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的相繼出臺,使得我國保健品法規得以完善,市場也逐漸趨于規范化、法制化,新型的保健產業正在穩健地形成,我國保健品行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時期。
三、我國保健品市場消費對象分析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的改善,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和保健意識日趨加強,對保健品需求持續增強,我國保健品市場發展前景喜人。保健品的消費區域已由城市擴大到廣闊的農村,保健品的消費對象也由過去的老年、兒童及患病后康復為主,擴大到婦女、中年和少年。具體來說,保健品的消費對象包括:
(一)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對于保健的需求尤為突出,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全世界5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發病率為50%,55歲以上為80%,其中健忘、失眠、高血壓、高血脂、骨質疏松等疾病比較常見。隨著“老年化社會”的到來,也隨著生活水平以及保健理念的提高,為了抵抗衰老,老年人對保健品的消費需求也會逐步增加并且,“銀發族”對保健品的需求非常旺盛,購買力非常強。
(二)中年人
中年人處于家庭、事業雙重壓力下。近年來,由于飲食過度和過量的脂肪攝入,肥胖癥、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及癌癥等慢性病在中年人群中逐年上升,有利于預防和改善這些疾病的功能性營養食品受到了中年消費者的歡迎。另外,近年來,美容保健、滋陰壯陽類保健品大有后來居上的勢頭,已成為拉動保健品成長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中年人保健品市場也是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
(三)少年兒童
據統計,我國85萬所中、小學校中的1.76億在校學生中,其蛋白質、鈣、鋅、維生素A、維生素B的攝取普遍不足,缺鐵性貧血比例高達30%-40%。另外,少年兒童對健腦益智的需求也很大,因此,另一類不可忽視的保健品是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補充元素。
四、我國保健品市場的發展特點
目前我國生產的保健品中90%以上屬于第一代、第二代產品,且產品功能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減肥美容、免疫調節、抗疲勞、調節血脂、改善骨質疏松、改善胃腸道功能、延緩衰老、營養補劑(補充維生素)等功能板塊上。在衛生部準予申報的22項保健功能中,具有免疫調節、調節血脂和抗疲勞3項功能的產品占全部產品的2/3。由產品功能分布可見我國保健品行業的產品結構不合理,低水平重復現象屢有發生。而從市場反饋的信息來看,純天然、綠色環保型保健品具有更大市場空間,將成為未來保健品消費的主流。據預測,未來中國市場保健品的發展,產品功能將逐步分散,產品結構趨向合理。具體來講,我國保健品行業的發展呈現出如下特點。
(一)目前保健品企業二元化結構明顯
目前,我國共有保健品企業3000多家,年產值500多億元。其中投資總額在1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只占1.45%,投資總額在5000萬元-1億元的中型企業占38%,投資不足10萬元的作坊式企業占12.5%。這表明,我國保健品生產企業中,中小企業占絕大多數,成規模的企業仍舊較少。在目前市場上除無錫健特生物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南京老山牌蜂王漿有限公司、南京中脈科技集團公司、大連珍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幾家大的企業,其他更多的是規模不大、專業化程度不高的企業,甚至多數企業缺乏自身的生產能力,僅以委托加工、銷售為主,并且這些企業大部分出于維持生存狀態。
(二)產品同質同類化現象嚴重
在目前的保健品市場中知名品牌少,產品同質同類化現象嚴重。在目前的保健品企業中,除部分品牌企業是自我研發、自我生產外,絕大多數中小(約占95%以上)企業走的都是產品或自行設計商標委托代加工的運行模式。故大部分企業產品質量差,品牌式規劃發展少。
(三)產品的銷售區域性特征明顯
企業在產品的開發與推廣中,弱化全國性開發運營,而利用區域優勢,集中人、財、物優勢,做深、做透區域市場的運營模式非常明顯。近年來在區域的運作中,幾家大的區域性知名企業的業績都不錯。例如昂立在上海的年銷售額在2.3-2.5億,青春寶在浙江省的年銷售額在4億,老山牌蜂王漿在南京的銷售額在8000萬,九塊九牌減肥茶在江蘇的年銷售額8000多萬。這些企業幾乎都是憑借產品在區域的優勢公共關系、渠道網絡、媒體等地區的資源優勢,精耕細作、做深、做細區域市場。除“黃金搭檔”
憑借腦白金強大的廣告和品牌影響及網絡優勢強行鋪開的全國市場之外,很少再出現全國性的產品。
一、保健品產業發展迅速
由于人們的自身保健意識大大加強,使保健品的年銷售量上升了30%-50%,中藥類保健品銷量也大幅增加。面對市場的迅速發展,中藥保健品的市場潛力如何?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人類對自身的健康日益關注。90年代以來,全球居民的健康消費逐年攀升,對營養保健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在按國際標準劃分的15類國際化產業中,醫藥保健是世界貿易增長最快的五個行業之一,保健食品的銷售額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長。近年來,我國保健品產業發展十分迅速。
尤其是在2003年非典過后,人們的自身保健意識大大加強,使保健品的年銷售量上升了30%-50%,中藥類保健品銷量也大幅增加。面對市場的迅速發展,中藥類保健品是否具備了進軍國際市場的能力?我國保健品行業究竟存在哪些優勢和不足?在我國,中藥類保健品具有明顯優勢,如果能夠突破四大瓶頸,克服自身不足,完全有能力打入國際市場。
二、保健品發展的瓶頸
目前中藥類保健品市場尚存在四大問題,這些問題正成為阻礙我國保健品市場發展的瓶頸。
在我國保健品市場上,最嚴重的問題當數產品開發存在閉門造車和仿制抄襲的現象。同類產品中功效、性能相似的情況十分普遍。
有些企業事先不做產品開發應用研究,看到別人成功就進行模仿,結果導致了當前我國保健品的嚴重同質化。目前我國市場上僅“免疫調節功能”這一項產品就達1000多個,占全部保健品的1/4以上。
其次是規模小。目前中藥類保健品企業的生產規模與產業集中度很低,由于規模小,缺乏市場控制力,造成無序競爭,致使行業信譽度下降。
第三是科研滯后也是影響中藥類保健品發展的根本原因。科研經費投入太少,嚴重阻礙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組織技術創新活動。市場現狀
據國務院地區經濟研究所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一個年產值3億元的保健品企業,可以提供10000人就業,上交4000萬元稅收,降低5億元醫療保險費用。由此可見,其發展對社會的貢獻是巨大的。“保健品行業不好做了,成功的產品不多”、“錢很難賺!準備考慮轉行了”,經常有些保健品從業者發出這樣的感嘆。的確,廣告的狂轟濫炸、終端的鋪天蓋地、價格的高不可攀形成了對市場的過分超前掠奪,再加上急功近利似的圈地跑馬、高舉高打,漸漸的在消費者心目中原本美好的風景成為了一道道殘缺的記憶。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目前國內保健品的宣傳內容不符合國家規律、法規規定的達73.5%,其中對產品功能進行虛假宣傳的占42.1%,未經衛生部門批準,擅自宣傳產品具有保健功能的占31.4%。
不難看出,多數的保健品企業是缺乏長遠規劃的,他們滿足于市場的短平快,更不要說什么戰略布局了,在戰術層面上的爭奪,恨不得把所有的社會資源一夜間全變現為金錢。保健品由此催發的狂熱和不理智讓整個行業都飽受煎熬。
111 以往的傳統營銷模式由于渠道、媒體、人力等相應的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宣傳成了幾大巨頭比拼資金實力的演練場,不可否認的是,傳統營銷模式滿足了不同層面的消費需求,在方便購買和選擇多樣上使目標客戶的認知度較高,而且點多面廣對企業形象無形中也是一種暗示,更有利于激發潛在的購買欲,因此,目前看來,它還是一種較為主流的模式。但它必需改變那種粗放式“廣告+終端”形成的依賴性,而在售前、售中、售后服務上提升企業的創新精神和產品的獨特人文價值。
現在跟風、追隨的一些以服務為主導理念的營銷模式,諸如會務營銷、旅游營銷等等,以直銷和口碑,采取一對一、一對多互動溝通方式的營銷方式,迎合了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和對服務更高層次滿足的心理渴求,迅速占據了消費者的心智資源,在一些產品的運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于自身宣傳面窄,產品功能單一,產品價位奇高,相應的局限性非常明顯。對有限的消費者那種誘導、拉攏、許愿,并往往引發同行一窩蜂的行為往往讓人感到心理不怎么踏實,你想想,假如每個廠家都派出業務員對消費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名義上收集數據庫實際上采用跟蹤、拉攏的緊盯政策,那有多可怕。因而在保健品行業中,會務營銷也好,體驗營銷也罷等一些行行的直銷模式,并不能成為保健品營銷中的主流模式了。
要說今后的保健品怎么做,關鍵是心態要踏實,具有長遠的戰略目標和品牌理念,模式要創新。在宣傳方式上吸引眼球,引發關注的除了新聞營銷、事件營銷外,其它的手段也非常多,中國13億人口,70%以上都有亞健康癥狀,這么龐大的群體,不同的消費族群,城市農村帶來的需求差異,如何尋求創新,激活市場,真的可以大做文章。據統計,現代文明病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類,包括快節奏綜合癥、網絡綜合癥、空調病等,這方面也大有潛力可控。作為健康產業重要主體的保健品行業,專家預測保健品消費將由目前在GDP中2.5%的比重繼續增加,進而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由此,中國的保健食品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
順應趨勢,選擇可進入領域放眼世界,全球保健食品不但已占整個食品銷售的5%,達上千億美元,而且每年都以相當速度增長。美國目前的保健食品銷售額達750億美元,占食品銷售額的1/3;日本近兩年的保健品銷售額為15000億日元,年產保健品3000多種;歐洲的保健食品也有2000余種,銷售額以17%的速度遞增。
我國目前人均31元的保健品消費水平,僅僅是日本的1/12和美國的1/17。這些都足以證明,國內保健品市場有著不容忽視的巨大潛力。而且,隨著保健意識的加強,潛在市場一旦被“激活”,其釋放的“價值”能量將是幾何數的。毋庸置疑,保健品行業是朝陽行業。有這樣一組權威數據:全國31個省(市、區)都有保健品企業,生產最多的省(市)有110家,最少的僅2家,相差幾十倍,并且北京、廣東、山東、上海、江蘇、浙江這6個沿海省(市)的保健食品企業總數約占全國一半,而新疆、寧夏、、青海等中藥材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只有不到30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這充分說明企業分布及資源的開發利用都不合理。
2000年開始,保健品行業連續發生負面事件,媒體連續的負面報道,讓保健品行業再次陷入“信任危機”,從而導致行業崩盤。保健品迅速從巔峰跌落到谷低,2001年、2002年保健品行業銷售額持續下降。
如果說2001、2002年是盤整年,對于保健品行業而言,2003年則是一個復蘇年。
1.受“SARS”影響,銷售額回升
2003年,我國保健品市場呈現明顯回暖增長態勢,全行業穩步增長。
受2003年3月開始席卷全國的“SARS”影響,保健品行業銷售額在短期內急速攀升。全國各地均發生了“恐怖性搶購”,增強免疫力類保健品、維生素礦物質類、滋補類保健品是最大受益者,在華東市場甚至出現了復合維生素脫銷的罕見局面。2003年1-5月,營養、保健食品制造業市場呈現放大趨勢,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8.8%,利潤總額同比大幅增長,達到133%。
2003年下半年,盡管“SARS”退去,但被“SARS”壓抑的居民消費大幅度攀升,更由于“SARS”影響,消費者對于保健更加關注,下半年保健品消費較2002年同期保持了顯著增長。
盡管復蘇是受“SARS”影響,但對于壓抑了很久的保健品行業來說,增長已經成為事實。2003年全國保健品銷售額有望比2002年銷售額增長50%左右,年度銷售額將達到300億元。
2.成功新品閃亮登場
相對于2002年保健品行業全行業表現黯淡,鮮有成功品牌而言,2003年雖然保健品行業有不少品牌有良好表現。
上海健特推廣的黃金搭檔,經過2年多的推廣,目前已經進入穩定期,銷量持續穩定攀升,2004年超過同類進口品牌,成為復合維生素第一品牌已是指日可待。
“補腎”的“張大寧”、促進生長發育的“綠力”、康基“高之”、中脈“蜂靈”等新產品盡管由于營銷手法的原因,知名度不高,但都有良好的市場表現。巨能集團推廣的金巴開麥綠素,則在杭州首次運做成功。這些營銷個案均體現出市場回暖的趨勢。 二.保健品行業最新變化
1.政府主管部門變化
2003年3月7日,國務院公布機構改革方案,決定成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原屬衛生部管理的保健品劃歸SFDA管理,自2003年6月13日起,衛生部已停止受理保健食品的申報,10月1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完成交接、正式開展保健食品的審批工作。受非典、部門移交影響,本年度保健食品報批工作停頓了半年之久。
從長期看,SFDA接受保健品行業管理職責,有助于讓保健品行業更規范、更健康的發展。
2.跨國公司成為行業領頭羊
保健品市場在過去的20年中間,國外跨國公司一直鮮有涉足,市場被本土保健品企業牢牢占據,2002年在保健品行業陷入低潮之時,美國安利卻憑借獨特的銷售模式異軍突起,實現了年銷售額30億元的驚人業績,盡管安利的營銷模式頗有爭議。但不能否認,隨著跨國保健品公司進軍中國步伐加快,狼真的來了。
3.產品開始兩極分化
在2002年,因為競爭日益激烈,保健食品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
以功能訴求為主的產品,多用療程、買贈促銷等刺激消費者購買,這類產品價格越來越高;以營養補充為訴求的機能性食品或滋補品,價格越來越低,有成為日用品保健品的趨勢。
4.渠道細分、直銷比例增大
受傳統渠道費用高漲、競爭趨向白熱化的壓力,保健品廠商積極探索渠道多樣化,傳統的藥店+商超的銷售渠道快速分化,保健品連鎖專賣店、廠家直銷店、店中店、傳銷、電話銷售、會務銷售、展會銷售等多種渠道形式正在加速形成。
受渠道多樣化的影響,保健品銷售額中直銷比例日益增大,以上海市場為例,投放廣告、進入常規渠道的功能性食品,相當部分銷量同樣依靠直銷。
5.傳播方式日益直接化
由于傳統媒體效果弱化、價格日益提高,保健品廠商傳播產品信息的方法正日益扁平化,直接掌握消費者資料,定期針對固定消費群體進行傳播,已經成了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保健品行業變化趨勢
1.從產品到健康咨詢
傳統的營銷模式,主要通過廣告和終端促銷來進行售前的銷售推動,但這種模式的效果日漸式微。2000年以前,上海市場上依靠廣告轟炸年銷售額做到上億、數千萬的產品有不少,朵而膠囊、腦白金等都曾創造過輝煌,但近兩年來,同樣成功的案例已再無發生,顯示出傳統廣告轟炸模式日益衰落。
相比之下,2000年以來采用直復營銷模式的企業,如安利、天年、中脈、中華靈芝寶等企業都取得了驚人的銷售增長。鉑策劃的客戶康基生物是保健品營銷從產品到“服務”的一個典型案例,該公司從2003年開始將傳統的產品銷售導向,轉向提供“健康顧問”導向,在這種策略的導引下,康基全面革新了傳播、渠道、產品銷售方式,康基的戰略轉型顯出極大威力,只用了一年時間,康基就成長為“促進生長發育”第二品牌。
經過6年不成功的推廣之后,巨能金巴開在年初找到上海鉑策劃,經過鉑策劃對產品重新定位、重新研發概念,并導入服務營銷模式,目前在杭州已經取得樣板市場成功。巨能金巴開的營銷轉型,對于整合行業來說,無疑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康基、中脈、中華靈芝寶、巨能金巴開等在營銷上的成功,顯示出,保健品行業正在經歷著重要的轉變,鉑策劃相信:在新的環境下,掌握最終消費者、并向他們提供健康服務的能力,已經成為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
2.渠道分化成為必然
由于傳統渠道費用日益上升、競爭門檻提高、投入產出比日益下降,今后渠道將進一步分化趨勢。專業的保健品連鎖店、會議營銷渠道、電話直銷等渠道業態將進一步多樣化,直銷在保健品銷售中所占的比例還將進一步上升,鉑策劃認為:絕大多數新中小企業將被迫把資源投放在費用相對較低的藥店及直銷渠道中。
3.產品生命周期增長
由于市場環境趨于規范,實力廠家已經初步形成,保健品已經從“各領三五年”向長生命周期轉變。2002年5種保健品暢銷品牌腦白金、太太口服液、昂立一號、康復來、朵而等的平均生命周期已達近10年。
4.行業門檻逐步提升
隨著SFDA成立、保健品管理權移交,國家宏觀政策的不斷完善,今后保健品行業的門檻將越來越高,以往保健品產品注冊門檻很低,做幾個小白鼠實驗就能拿到產品批號,如今規定必須通過嚴格的實驗過程,才有可能發放產品批號。國家還規定,2004年3月底前,沒達到GMP認證的保健品將不允許生產和銷售。
此外,媒體費用、渠道費用的上升、優勢企業的形成、政府監管的加強,都導致保健品行業門檻提高,但保健品創業門檻較低的狀況在短期內仍不會改變。 四.對不同規模企業的建議
1.大規模企業:直面戰略轉折點
保健品行業中的領導型企業,有必要根據當前保健品行業營銷轉型的趨勢,考慮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只有形成了核心競爭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對于大企業來說,現在行業已經到了戰略轉折點,我們必須看清形勢,建立起企業的發展競爭策略。我們還能夠沿襲舊有的“暴利”思想嗎?我們還能繼續急功近利的做法嗎?如果還希望在這個行業內發展,我們必須做出改變。
總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競爭戰略,這些以前忽視的東西,將決定我們未來的命運。我們必須形成我們獨特的、難以模仿的核心競爭力——是我們的產品效果更好、成本更優秀,還是我們能夠更強地把握渠道和終端,還是我們具有更強的媒體運做能力,還是我們能夠更牢固、更強有力向消費者提供服務?
對于大企業來說,今天的競爭已經從營銷戰術的競爭,上升到營銷戰略的抉擇。堅持銳利營銷創新差異化戰略指導原則,將自己的企業鍛造成一個個性鮮明的企業,這是我們必然的選擇。
2.中小規模企業:戰術決定命運
對于中小型保健品企業來說,戰術遠比戰略重要,尋找適合戰術、堅持低成本快速擴張,擁有更靈活機動的營銷戰術技巧,是中小企業的必然選擇。
保健品行業門檻較低,重視營銷創新的特點,決定了中小企業只要看準市場、大膽創新、聚集兵力,同樣有機會創造營銷奇跡。“歸源”從廣州走向全國、康基在上海創造的“崇高”奇跡、巨能金巴開在杭州的成功(該項目由獨立事業部運做,投資不大),均能證明保健品行業仍然是中小企業創業的理想行業。
小企業不需要核心競爭力嗎?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堅持銳利營銷的聚焦原則,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同樣重要。 五.2004年保健品市場展望
2003年悄然逝去,保健品行業已經從2002年的谷低反彈。展望來年,我們相信2004年中,那些有創造力的企業,必然依靠創新營銷策略、依靠向客戶提供增殖服務,而成為率領行業走出低谷的領頭羊。展望來年,鉑策劃預計下列類別的保健品將成為市場熱點:
1.減肥產品
2003年受非典影響,減肥類保健品表現欠佳,但消費需求仍然旺盛,預計2003年壓抑的消費需求,將在2004年釋放。
2.調節血脂
調節血脂類保健食品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2003年仍然有不少廠家在契而不舍地努力,預計2004年降血脂類保健食品中間,將有產品突出重圍;同時2004年仍將有眾多廠家投身降血脂市場。
3.降血糖
和降血脂市場類似,降血糖市場潛力驚人。2003年在區域市場,已有品牌運做成功,預計2004年,將有更多降血糖產品進入市場。如果有大資本運做,將血糖市場同樣有潛力催生新的保健品行業領軍企業。
4.植物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產品作為減輕女性更年期癥狀的替代產品,同樣擁有廣闊前景。2003年在西安、上海等區域市場中,已經有一些產品成功運做成功,雖然成長并不順利,但該類產品仍不失為前景廣闊的產品。
【關鍵詞】益生菌產品;發展;研究
益生菌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強大的產品主要是各類有益微生物組成的復合活性益生菌,其廣泛應用于生物工程、工農業、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領域。
一、益生菌產品
在國外市場上,益生菌產品分為兩種:一是食品,二是膳食補充劑。含有益生菌的食品以奶制品為主,所用菌種主要為乳酸菌和雙歧桿菌,產品類型有液態奶和酸奶。國內的益生菌產品由生產商來把控,奶制品中未明確標明益生菌的活性及含量。在美國,含益生菌的奶制品的配方大多由生產商配置,美國要求酸奶產品至少要用保加利亞乳酸桿菌和嗜熱鏈球菌進行發酵,但對于活菌含量沒有要求。僅有California州和Oregon州規定了所有奶制品中益生菌的最低水平,非發酵的酸性奶要求為1×106cfu/ml。生產商建議在貨架期末酸奶和非發酵的酸性奶中益生菌含量應為2×106cfu/ml[1]。
雖然奶制品中益生菌含量比較高,但在含有初始菌種的環境中對益生菌數量的計量存在一定難度。產品中含不同種類的細菌和受損細胞混合在一起,加大細菌計數的復雜度。此外,奶制品中益生菌的活性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液態奶中的益生菌在整個貨架期相對比較穩定,而酸奶產品中的益生菌由于對外界環境中的酸或氧起反應,存活性降低[2],基于上述原因,產品中活性益生菌的含量可能會低于所規定的水平。
含益生菌的膳食補充劑種類主要有:膠囊、粉劑、口服液、片劑,在此基礎上添加了其它成份,比如:奶制品、非乳載體、低聚果糖、免疫球蛋白、發酵副產物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質。膳食補充劑產品不能代替普通食物或作為膳食的唯一品種,主要作為保健食品和天然食品在市場上銷售。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天然產品越來越受大眾的歡迎,市場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益生菌在臨床上的表現與每日的攝入量有關。益生菌生理效應的研究表明,每日有效攝入量為1×109~10cfu[3]。目前膳食補充劑中含有的活性益生菌基本都能達到此標準。但是對一般健康人群產生特定效果需要多少劑量,尚無可靠的藥理學資料,生產廠家無法給出益生菌的適應服用量。
二、益生菌市場現狀
在發達國家,益生菌產業是一個成熟度較高、發展速度迅猛的產業,它與維生素制劑、植物提取物類產品一起,構成三大保健品產業。其中,酸奶產品在益生菌類保健食品中銷量最高。除此之外,雙歧桿菌口服液、膠囊劑以及各種復方益生菌制劑等產品在全球范圍內銷量可觀。
采用現代化工藝生產益生菌產品始于20世紀60年代[4]。我國從90年代起開始發展益生菌乳制品,目前益生菌已被廣泛應用于食品、醫療、衛生等各個領域。在大中型城市,益生菌飲料銷售業績很好,據統計,國內益生菌類酸奶產品年銷售額能達到10億元以上人民幣,但是,這一銷量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益生菌作為新型的保健食品,也具有很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在發達國家已經非常成熟,廠商均具備雙歧桿菌菌種的知識產權,但國內益生菌保健食品處于發展初期,還沒有培養出高產的菌種,需要從國外進口,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益生菌保健品市場的發展。值得欣慰的是,我國科技部已將開發益生菌類保健產品列入國家重點扶持的“十一五”規劃重要產品目錄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益生菌類保健品產業將處于一個優越的市場環境,相信未來十年,該產業將持續快速增長。
三、益生菌產品存在的問題
在市場上銷售的益生菌產品種類繁多,但是相關問題仍然存在,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無法確定特定菌株的有效劑量,益生菌使用后有多大益處,是否要有活性,哪些菌株安全、穩定、有效。雖然益生菌可提高試驗小鼠活性噬菌體水平,但是對一般人群健康影響不得而知。
2、益生菌功效的科學理論缺乏,其特定功效不明確,消費者了解不到益生菌的效用,不知道什么是乳酸菌和雙歧桿菌,并且對細菌數的概念不清晰[5]。
3、標識問題。益生菌產品標簽必須向消費者傳達產品信息及功效,因為標簽上健康促進作用的聲明受法規限制。到目前為止益生菌產品未獲得FDA認可,益生菌產品含量的應用依據缺乏。
四、小結
近年來,國內外很多學者對微生態基礎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在實踐上取得了成效,益生菌產品被人們逐步認知、接受,益生菌市場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但是在發展中也產生了諸多問題,隨著國家政府部門的監管和督導,相信益生菌產品的開發與應用會有顯著成果。只要我們科學研制、合理使用,或許益生菌能夠在更多的領域發揮其功效。
【參考文獻】
[1]李曉瑜,包大躍.美國益生菌產品的發展狀況(綜述)[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1;13(1):43~45.
[2]Dave RI&Shah NP. Viability of yoghurt and probiotic bacteri-ain yoghurts made from commercial starter cuitures [J].Inte-national dairy Journal,1997;7:31~41.
[3]Sanders ME,et al.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cuitures in fluidmilk applications [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96;79:943~955.
虎奶菇又名菌核側耳、核側耳、核耳菇、茯苓側耳等,為木腐生真菌。該菌子實體和菌核均可食用或藥用,是一種很好的“藥食同源”真菌。據《本草綱目》、《千金要方》等有關典籍記載,它具有治療胃病、感冒、哮喘、高血壓等疾病的藥效。虎奶菇不論是菌絲體、菌核還是子實體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質元素等營養物質,營養價值高,長期食用可起到保健美容、延年益壽的作用,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因此,虎奶菇是一種極具開發前景的保健食品。
近年來,虎奶菇的人工栽培面積逐年增加,銷售價格居高不下。目前市場上鮮菇售價每公斤不低于50元,干品每公斤售價高達480元,人工栽培虎奶菇每袋成本1.2~1.5元,可產鮮菇0.1~0.2公斤,按市場價每公斤50元計算,每袋可獲純利潤3.5元左右,人工種植虎奶菇利潤可觀。同時,虎奶菇屬高溫性菌種,人工栽培可填補夏季高溫時節食用菌上市品種少的空白,是廣大種植戶種菇致富的好選擇。
二、虎奶菇的栽培要點
裝袋滅菌:配方一:木屑78%、麩皮20%、白糖l%、碳酸鈣1%。配方二:木屑39%、棉籽殼39%、麩皮20%、白糖l%、碳酸鈣1%。栽培料配制好再加水(料水比為1︰1~1.4)拌勻,裝入長17厘米、寬35~38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裝干料60克;裝料后常壓滅菌達100℃后,持續16~18小時。采用高壓滅菌時以147.1千帕保持2~2.5小時。達標后卸排場散熱,待料溫降至28℃以下時,打開袋口薄膜,接入菌種。每瓶栽培種可接種30~35袋,接種后袋口套環、塞緊棉花。
菌核培養:接種后菌袋排放在室內架床上發菌培養,溫度控制在25~35℃,低于15℃應加溫,超過35℃注意通風散熱。養菌期及時翻袋檢查,發現雜菌污染,立即揀出處理。后期袋溫上升,注意疏袋散熱,并加強通風換氣。一般經過30~40天培養,菌絲長滿袋后,開始出現菌索和菌核小結塊,4個月后菌核已逐漸長大。當菌核達到一定體積將脹破塑料時,除去棉塞將塑料套環向上移,再塞上棉塞,以利菌核繼續長大。若培養室內保濕條件好,除去棉塞和套環后,亦可敞開袋口培養。菌核培養不需光照,也不需噴水,對通風也無特殊要求。經過150天以上靜置培養,至培養基顏色變淺、變軟、變輕和菌核不再長大時,即可采收。
采收加工:采收后的菌核要洗刷干凈,去掉菌核表面附著的老菌皮、菌索和培養基碎屑。然后切片、曬干或烘干,再用高速粉碎機或球磨機碾成細粉,過120目篩,粒度以低于0.15毫米為好。菌核粉可加入米粉、面粉做成糕點食用,也可與燕麥粉、藕粉等制成食品,或與魚、肉等制成羹菜食用。子實體在蓋緣展時采收,鮮品應市也可干制。 (江西 方金山)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金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
關鍵詞:茶食品;概念;必要性;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飲茶習俗發源于中國,傳播于世界,茶葉具有保健功能已經廣為人知。但是由于嗜好不同,有的人不喜歡飲茶,卻又期望能夠利用茶葉的保健功能,因此茶食品應運而生。
1茶食品的概念
茶食品如果理解為含茶食品,則自元代以來我國就已有了含茶的食品。元代有一種“玉蘑茶”,用紫筍茶和炒米混合后磨成粉,調拌食用;還有“枸杞茶”,用枸杞和雀舌茶碾成細末后,拌以酥油,用溫酒調食。紫筍茶和雀舌茶都是我國古代名優茶,元代人將其加工成含茶的食品。如果理解為茶葉食品,則非常寬泛。自從神農嘗百草發現茶葉以來,茶葉就一直供作藥用、食用、飲用。摻茶作食物作飲料是茶食品,用于佐茶的一切供饌食品是茶食品,不用于佐茶而用茶制作的其他糕點和糖果類也是茶食品。與其如此寬泛,不如把茶食品專指將固態茶葉進行深加工處理、摻以其他原料、烹制而成的含茶食品,如茶菜、茶主食、茶零食、含茶飲料等。
茶菜是將茶葉作為主料或輔料烹調制成。茶菜中茶的味道與菜的本味相輔相成,色澤鮮艷能增進食欲,還可降火、利尿、提神、去膩,具有增加營養、促進消化、防治疾病等功效。我國臺灣省有清新可口的茶元寶、色鮮味美的祁門紅茶雞丁、別具風味的東方美人茶酒、茶香四溢的碧螺春茶比薩、清新美觀的香茶沙拉、營養爽口的凍頂烏龍茶豆腐。我國江浙地區采用西湖龍井茶制成“西湖龍井蝦仁”,用碧螺春茶制成的“碧螺春蝦仁”等,都別具一番風味。
茶主食是在原有主食的基礎上加入茶的成分再加工而成。主要有茶飯、茶粥、茶面條、茶面包、茶餃子等。茶飯、茶粥的做法是用水沖泡茶葉得到茶湯,再用茶湯來煮飯、煮粥。茶面包是取茶葉泡成的濃茶水和面,發酵制成面包。茶餃子是在肉餡內摻入烏龍茶包制而成。這些茶主食清香爽口,倍受歡迎。
茶零食是把茶與其他食材融合在一起,制成茶瓜子、茶糖果、茶果凍、茶冰淇淋、茶果脯、茶巧克力等。零食向來深受歡迎,尤其是女孩子,但是有些人擔心吃零食有引發糖尿病、肥胖、齲齒的潛在危險,因此希望有一種健康的零食。茶零食恰恰或多或少滿足了這樣的心理需求,既能滿足享受,又不損害健康。
含茶飲料是指用水浸泡茶葉,經抽提、過濾、澄清等工藝制成的茶湯或在茶湯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劑、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劑制成的飲料。包括茶可樂、茶汽水、果茶、濃縮茶汁等。
2發展茶食品的必要性
發展茶食品是必要的,主要的原因可能有兩方面:一是茶葉產業發展的需要,二是人們養生保健的需要。
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茶葉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是世界茶葉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盡管中國茶葉出口在不斷擴大,目前仍位于肯尼亞、斯里蘭卡之后,排在第3位。謀求茶葉的未來發展,加強茶葉深加工是必然趨勢。茶食品就是茶葉深加工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我國有些茶區生產的中低檔茶,由于內含物比例欠佳,香氣、口感不盡人意,往往沒有很好的銷路。但是中低檔茶葉的食用價值仍然存在,因此用其為原料提取茶葉有效成分,作為輔料添加到食品中,或者將其磨成粉末,或者提取濃縮液,直接添加到食品中去,制成營養豐富、茶香可口、品種繁多、風味獨特的茶食品,不僅有益于健康,還可豐富市場,更解決了中低檔茶葉的出路問題。
茶葉之所以受到人們青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茶葉具有保健功能。食用茶食品就是“吃茶”,從養生保健角度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吃茶”優于“喝茶”。傳統的泡飲方式,人們只能攝取到茶葉中的水溶成分,而茶葉中還有許多水不溶性或水難溶性的營養保健成分。如脂溶性維生素難溶于水,茶葉用沸水沖泡也難以被吸收利用。茶葉中能通過飲茶被直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蛋白質含量約為2%,大部分蛋白質為水不溶性物質,存在于茶渣內。因此,這些物質僅靠喝茶無法有效利用,而吃茶可以充分利用茶葉中的營養成分,更好地發揮茶葉的營養價值。
3茶食品的發展現狀
“吃茶”的飲食時尚已經漸漸盛行起來,在我國山西、廣東、福建、四川等地茶食品十分暢銷。茶飲料如康師傅綠茶、康師傅紅茶、統一冰紅茶,都已經成為消費者喜愛的知名品牌。在國外,茶食品更是大行其道,如茶末巧克力、綠茶口香糖、茶末豆腐、綠茶冰淇淋等都是市場上的暢銷貨。茶汽水等產品在歐美國家近年來銷售一直呈增長趨勢[1]。HTtP//:
福建天福茶食品是我國茶食品的佼佼者。其為天福集團旗下天仁食品廠自產自制的衛生、天然、健康的綠色茶食品,選料上乘、加工工藝先進、質量控制嚴格,具有低糖、低脂、低熱量的特點,且榮獲ISO9001、ISO9002國際質量認證。現有六大類50余種,包括糖果類、糕點類、茶果類、蜜餞類、炒貨類、沖泡類。曾2次被指定為亞太經合會(APEC)高峰會議大會用品及禮品,代表中國茶食品走上了國際舞臺。
湖北竹溪縣工業園區的梅子貢茶業有限公司,與福建沁園春茶葉公司合資開發有機茶食品,總投資2200萬元,建成全省首家茶食品科研樓和有機綠茶食品生產線。竹溪日產綠茶月餅可達500kg,批量上市。綠茶月餅色澤金黃、酥松可口,散發出綠茶清香,別有風味,成為消費者喜愛的點心。竹溪有機茶超微粉生產線、有機茶月餅、麻餅生產線和有機茶糖果生產線,年可生產有機茶食品800t,創產值5000萬元以上,帶動5萬茶農增收。
安徽天方茶業公司開發出富硒有機抹茶食品系列,天方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天方茶食品有抹茶香酥豆、綠茶泡米酥、紅茶酥、抹茶花生、綠茶白芝麻酥、綠茶花生酥、綠茶瓜子、綠茶餅干、綠茶夾心糖、紅茶夾心糖、茶香梅、茶香欖、茶香應子等,種類豐富,增強了產品市場競爭力。
在其他許多省份茶食品亦有生產。據統計,在2003~2007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批準注冊168個茶保健食品,覆蓋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但是僅占批準注冊的保健食品總數的4.4%,而且地域發展不平衡。注冊產品數量最多的地區依次為北京、上海、廣東和浙江等發達省市,這4個省市的產品數量總和約占全國批準產品總量的62%,其中僅北京地區的產品數量就占到全國同期批準注冊產品總量的20.8%,而新疆、、青海等地的注冊產品數量較少,所占比例不足10%,與北京、廣東、浙江等省市形成鮮明對比。茶食品地域發展不平衡原因諸多,有些地區自身不產茶,但主要的原因可能還是地區經濟水平差異[2]。
目前,中國茶葉深加工技術和裝備落后于發達國家,低級加工多,高檔產品少,產品附加值低。雖然我國近年茶食品企業在增加、種類在增多,但這些茶食品多數情況下只能在一些特殊場合,如部分茶館、茶莊才能買到,并沒有普遍進入一般超市。而且茶食品企業的宣傳力度也不夠,消費者還不充分了解茶食品。
4茶食品的發展趨勢
為了把握人們對茶食品的具體了解程度,筆者進行了市場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0%的人沒有聽過茶食品這個概念。雖然大部分人知道有茶食品,但是也僅僅了解茶味瓜子、茶味糕點等常見茶食品。并有60%的人表示,沒有打算主動去購買茶食品。可見茶食品作為新興產品,還未真正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但是,有專家估計,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茶葉消費將會以年均2%左右的速度遞增,21世紀將是茶飲料的世紀。同時,茶業的發展會從單純茶葉向多元化發展。目前茶葉深加工產品已占國際貿易近半數,“吃茶”勢頭強勁。
由于發展茶食品不僅充分利用了茶葉資源,還為人們提供了健康美味的食品,順應了人們對低熱量、高營養、保健化、便捷化、多元化的飲食要求,因此發展前景看好。比如,茶餅干、茶面包、茶葉面、香茶餅等自然清香、老少皆宜。紅茶奶糖、綠茶奶糖、茶糕糖等茶糖果色澤悅目、甜而不黏、油而不膩、清香鮮醇。茶果凍帶有淡淡茶香、可口、提神開胃[3-5]。茶瓜子不僅口感好,也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與養生意識的增強,茶食品企業的科技創新和宣傳引導,具有健康、便捷等特點的茶食品將會走進更多人的生活之中。由于充分利用茶葉所具備的“三降”(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三消”(消炎、消毒、消臭)、“三抗”(抗輻射、抗氧化、抗腫瘤)等多種保健功能,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將不斷提高。
5參考文獻
[1]于麗萍.茶葉保健食品的開發[J].蠶桑茶葉通訊,2009(2):39.
[2]李靚,林智,呂海鵬,等.2003~2007年注冊茶保健食品的情況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10):4835-4837.
[3]董青華.中國茶食及其搭配藝術[J].中國茶葉,2009(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