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煤炭地質學范文

煤炭地質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煤炭地質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煤炭地質學

第1篇:煤炭地質學范文

【關鍵詞】煤礦地質 教學方法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8-0245-01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配合;同時, 一門課程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必須與課程特點相適應。本文結合煤礦地質課程特點,對煤礦地質的幾種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一、煤礦地質課程特點

煤礦地質是采礦工程、 通風安全、礦井建設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課程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由于煤礦地質課程涉及大量地質現象和諸多地質概念,使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對煤礦地層巖性、井下地質構造等的識別, 煤礦地質勘探成果資料的閱讀、分析, 使其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煤礦地質教學中理論知識要與煤礦地質問題相結合,使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煤礦地質課程教學的難度。煤礦地質課程的基本特點要求加強理論教學的同時要重視實踐教學;在加強知識教學的同時要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在教學中要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一切都要求合理選擇和正確應用教學方法。

二、講授法與研討啟發相結合

煤礦地質理論教學的主要方法應該是講授法, 課程中有很多概念與地質現象需要講解,然而講授不是單純的灌輸, 應該注重啟發與引導。在教師講解過程中,組織學習小組結合學習內容進行討論,而后由小組代表發言陳述討論結果,最后教師進行總結。經過這一個研討啟發過程,枯燥的地質概念就可以清晰地植入到學生的腦海中, 印象極其深刻。這種課程教學組織與實施突破了學科式教師“自導自演”的課程教學組織方式,教師從單向講授者的角色轉變為課堂教學的教練員和思維啟發者,變為教師編導、學生表演的和諧活躍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性。

三、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的應用

煤礦地質課程中有些內容比較抽象,用傳統的講授方法不容易講清楚,學生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在教學中,將教學錄像與多媒體、網絡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相結合,互相彌補,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按照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制作內容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課件集文字、圖形、圖像、動畫、實物照片、視頻、音頻等大容量的信息和豐富多彩的形象描述于一體,可有效地化解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教學更形象、更生動,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顯著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另外,建立網上答疑平臺,實現立體化教學,學生可以在任何時候提出問題,教師的回答可以為多個學生從信息共享中受益,增強了教學效果。

四、課堂實訓與野外實習相結合

煤礦地質課程中的礦井地質制圖部分,煤礦三大地質圖件的繪制與各種地質圖件之間的轉化是這一部分的重點和難點,如根據一些實際資料和數據編制底板等高線圖,繪圖過程復雜、繪圖步驟繁多,學生接受起來十分困難。要解決這些難題,需要進行大量的課堂實訓,設計針對性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技術要領和繪圖技巧,通過反復的練習,使學生掌握煤礦三大基本圖件之間的相互轉化與圖件繪制。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要全程參與,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踐, 獲得的感性材料豐富、深刻,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煤礦地質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要想讓學生學好、 學活、 學以致用,必須到野外及煤礦進行實習,以幫助學生鞏固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在實習過程中將煤礦生產中所用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情況融入教學內容中,使教學內容與煤礦現代化、自動化、信息化發展深度融合, 培養學生學習學科前沿知識的能動性。

五、結論

綜上所述,講授法教學是煤礦地質課堂教學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相互融合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十分必要;此外,課堂實訓與野外實習的實踐教學環節不可缺少。所謂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方法對所有課程完全適合,重要的是根據課程特點,將各種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組合并加以有效地利用,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常學軍.如何做好“煤炭地質”的教學及實踐 [J].成才之路,2007,(3):44-45.

[2]曾勇,郭英海等.突出精品意識加強“ 煤礦地質學”課程建設[J].煤炭高等教育,2006,5(3):108-109.

[3]陶昆,王向陽.煤礦地質[M].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5.

[4]呂炳森.對授好“ 煤礦地質”課的探討[G].煤炭高等教育,2002,(4)121-122.

第2篇:煤炭地質學范文

關鍵詞:煤炭利用,煤成分,醫學地質,潔凈煤技術

作者:張衛國

中圖分類號:F4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b)-0094-02

1煤炭的有害成分及利用過程帶來的危害

煤作為一種工業燃料,被廣泛地應用于工業生產,從而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產力,同時也推動了工業的向前發展。然而在煤的開采、洗選、運輸和利用過程中,煤中微量元素會發生遷移和轉化,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科學問題。從20世紀60年代末至今,煤中微量元素對環境可能造成的污染越來越受到重視,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規律是目前地球化學研究的重點之一。煤中含有許多潛在有害微量元素,這些元素雖然在煤炭的燃燒、加工利用(如洗選)過程中,從煤中釋放遷移出來,從而對環境造成污染,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煤中的微量元素特別是其中的有害元素是煤炭開采出來以后的主要污染物,有的滲入土壤,降低土壤功能、污染水質。用現有的分析技術手段可以從煤中檢測到66種元素,從煤樣品、燃煤產物和煤層氣樣品中檢測到86種元素(地殼中可供統計的元素共88種)。微量元素在煤里雖然含量很低,但是由于煤炭的開采量和利用量很大,從煤中釋放到環境中的有害元素可以長期累積,造成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危害。科學家們還十分關注煤炭在加工利用過程中微量元素的遷移與轉化規律,煤的開采利用過程正是空氣中有害元素的主要來源[1]。一些發達國家十分重視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對人類生產生活及生存環境的影響,隨著不斷對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研究更趨向于與環境評價相結合。目前由煤中微量元素導致空氣、水體和土壤受到污染,并危及植物和水生動物的情況已有報道。在我國,曾經報道過煤中微量元素直接影響人體健康的實例,如燃煤型氟中毒、燃煤型砷中毒和由于煤中硒含量超高引起的硒中毒。因此,搞清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賦存狀態和分布規律對于解決這些問題是必要的前期工作。

我國的煤炭開采的特點是粗放,開采粗放、管理粗放、回收粗放、加工利用粗放。礦區矸石山不僅占用土地,而且煤矸石風化后,潮濕空氣和淋雨把一部分有機酸溶解,形成酸化淋溶水,隨雨水匯積,造成河水被污染。90%的礦井瓦斯被直接排放到大氣中(每年約為100億m3),導致大氣污染。

我國近80%的電力能源、供熱、民用燃料、70%的工業能源、60%的化工原料都來自煤炭,燃煤年排煙塵量占全國總排煙塵量的80%左右。原煤的直接燃燒導致大氣污染,酸雨覆蓋面積已占國土總面積的1/3;燃煤產生的煤渣到處堆放,占用耕地道路。

2醫學地質與煤炭利用的相關研究內容

2.1醫學地質研究內容

醫學地質研究詳細內容包括:微量元素種類含量、大氣中的礦物灰塵、火山噴發物等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有機化合物的運移、調節和集中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放射性元素、微生物等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元素和化合物的致癌作用等[2]。顯而易見,煤礦開采,燃煤帶來的對人類環境和健康的危害與醫學地質研究的內容有著密切的聯系。目前,我國煤礦矽肺病人數已達40萬,并且仍以每年8000人的速度增長;還有大量的礦井粉塵排入地面污染大氣。

2.2燃煤對人類健康的威脅

我國能源結構決定了我國目前重要依靠煤炭資源作為工業燃料和發電燃料。在煤炭的燃燒利用過程中,幾乎同時伴隨著對環境的嚴重污染。煤中的部分元素在燃燒過程中氧化為有害物質,進入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類的生存條件;部分有害物質甚至可直接造成人體疾病[3]。中國部分地區燃煤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是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地方病,而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是中國特有的氟中毒類型[4]。

2.3粉塵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在煤炭的開采、加工、運輸和灰分處理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眾所周知,某些類型的粉塵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危害已經很長時間了。工作在大量煤粉塵中的礦工,肺部會受到嚴重損傷。煤煙中的粉塵也是有害的,因為燃料中的氧化硅附著在煙霧微粒上形成酸,如果吸入這種微粒則會侵蝕肺部[5]。20世紀50年代,倫敦因密集的化學煙霧,就是由室內燃煤取暖引起的。

2.4煤利用帶來的其他問題

人類的礦山開采活動是導致克山病的主要原因,陜北患區大都只有煤礦及石油礦,金屬礦很少,克山病的高發與當地巖性有一定相關性。克山病區分布在補給區和排泄區的過渡帶,或者地下水徑流滯緩排泄不暢的地帶,病區飲水礦化度、硬度和主要離子都比非病區低,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如Sr、Pb、F、Mo、Se均比非病區低,而腐殖酸和耗氧量則明顯增加[6]。

另外,煤中的微量元素汞由于流動性和易揮發性成為控制起來最具有挑戰性的毒物之一;石棉的塵粒也是對人體有害的,人類吸入石棉塵粒會導致石棉病、肺部纖維病和肺癌[2]。

3醫學地質的發展對煤炭科學利用的促進作用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日,環境污染、氣候異常日益凸顯,健康問題是人們的最關注的。醫學地質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課題在當今大環境下為地學界與生態學和環境學界研究的結合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它可以幫助、調節和根除危害人類達數千年之久的潛在的環境健康問題。

由于我國個別地區由于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在煤炭開采、加工和利用過程中有害微量元素對人類的危害更加嚴重,后果不堪設想[7]。煤中有害元素可能通過的環境地球化學食物鏈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影響,各種途徑的滲透,波及面廣,短期內不易發覺。盡管我國大多數煤田和礦區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并不高,As、F、Se、U、Hg、Ge等元素在多數煤中含量很低,但在某些地質條件下在煤中富集,造成危害。此外,我國煤田地質條件復雜多樣,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無規律不均勻,我國有些地區煤中也存在世界少見高含量的砷、氟、硒等有害元素[8]。因此,研究我國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富集成因機制,及其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醫學地質研究了煤炭中多種微量元素礦物成分以及粉塵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醫學地質著重解決的地方病多數與煤炭的利用有著密切的關系,使我們看到了煤炭不合理利用可能會帶來的嚴重后果;各種病因和致病機理的研究為煤炭科學合理利用提供了出發點和依據。

4煤炭科學利用的技術途徑

煤炭是我國能源安全供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煤炭工業仍處于大量浪費和粗放開發、簡洗加工、低效利用、污染環境和效益低下的狀況[9]。綜上可見,煤礦的不合理開采、不科學的利用給環境和人類健康都帶了巨大的危害。生產和消費安全高效的潔凈能源是未來能源發展的趨勢。發展潔凈煤技術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及改善對環境的影響是能源領域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重要技術途徑之一。

第3篇:煤炭地質學范文

關鍵詞:新媒體;課程教學;科研

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傳播手段,在信息傳播中具有快速性、多媒體性、交互性等特點。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為地方院校課程教學提供了便利,其在地方院校課程教學中的充分運用,對于促進高校功能發揮,促進高校教學改革,促進師生能力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一、有利于促進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功能的發揮

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類傳播的足跡由最初的線性推進,到現在各類媒體在數字技術平臺上的相互交叉與結合,逐步形成空間系統,媒體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數字新媒體的崛起與發展正在改變著人們工作與生活的方式,與信息多元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社會發展趨勢的關系越來越緊密,成為一種新的媒體服務形式。新的整合傳播特點、新的媒體經濟熱點、新的媒體文化趨勢,為社會發展構建了更有效、更快捷、多樣性、人性化的信息與交流的服務平臺,進一步推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增長,推進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的相互促進與共同發展。

高校作為新知識、新技術傳播和新技能培養的重要場所,對于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促進學校學科發展,提升辦學水平

學科建設是提升辦學水平、促進大學發展的重中之重,利用新媒體促進學校學科建設是當前學校發展的重要途徑。新聞傳播學是湖南科技學院重點建設學科之一,新聞傳播學十分注重理論基礎和實際應用的綜合性學科。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除了傳統新聞傳播學專業課程以外,更需要緊跟時展潮流,緊跟科技發展新動向,開設新媒體相關課程。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研究是當前新媒體研究的重要內容,是為適應這種發展方向,為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學發展進行積極探索的重要方式。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研究有利于促進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提升辦學水平。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科研能力

新聞傳播學是一門十分注重實踐和動手能力的課程。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學教育,將由傳授知識為主轉換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主,讓學生在網絡中利用搜索引擎自行查詢有關資料,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以及老師自己制作的一些教輔課件學習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利用在網頁中填寫實驗報告單等形式,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進

度,接受學生反饋的信息,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調控。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就是在運用網絡優勢的前提下,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學生在教師的指導與支持下,以科學研究的方法探索問題的學習過程。研究性學習是比較適合在網絡環境中進行的,網絡能解決研究所需的大量資源,能幫助學生進行小組協作學習,能使教師實現個別化異步指導,能使學生與校外專家、研究者建立有效、快速的聯系,能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網絡環境下得以實現。

四、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科研水平

西方新聞界的專家認為,在網絡時代,新聞傳播院系需要擔憂的不應該是學生會不會使用新媒體或網絡媒體,最應該擔憂的是:今天的新聞院系培養的學生還會不會發掘和講述新聞故事。熟悉和掌握越來越傻瓜化的新媒體應用技術是簡單易學的小手藝,而掌握古老的講故事的能力卻是需要高智慧和系統的知識訓練以及長期積累才能學會的。人們擔心,由于新聞傳播院系在教學和科研中對新媒體技術的過分追求,將會削弱新聞學的核心價值,培養的學生很可能只會成為別人原創性的新聞和影視作品的剪貼員或包裝工。新聞學的核心是傳授新聞價值和寫作技能。亞利桑那大學克朗凱特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道格拉斯·安德森教授是國際上研究新媒體與新聞學關系的權威學者,他指出:“技術是影響新聞傳

播學教育的最重要的變量。由此誕生了一代新記者和新編輯,這些新記者能夠嫻熟地從電子信息源中發掘出有價值的信息。我們必須培養我們的學生能夠充分運用技術給他們帶來的便利,但是,新聞傳播學院課程要強調的不是硬件,相反,我們應該教會學生學會如何利用新技術使自己盡快成為一個優秀記者和優秀編輯。”

現在,我國高校的新聞學科教師基本源于新聞相關的本專業

系列,大多“術業有專攻”,教紙質平面新聞的專心研究紙質平面,平時也只注意同報業界聯系;教廣播電視的只圍繞廣播電視的發展變化層面看傳媒,通常也只將注意力放在廣播電視行業;教傳媒的往往把視角投放在網絡傳媒系統。這種術業只專攻的研究現象在融媒體時代已經呈現出新聞教學相對滯后與傳媒人才需求的

窘態。

高校新聞學教師的知識重構、能力再造已經迫在眉睫,應著力重視新聞學科教師的跨媒體、跨學科、跨文化的思維觀的建構。首先,新聞學科專業教師要走出潛心理論教學的模式,參加“融媒體時代”的新聞“采”“寫”“編”“投”的社會實踐,多與媒體接觸,在媒體中做兼職工作,體會最切實的新聞實踐,了解各種傳播作品的信息分流和傳播風格,掌握技術性、實用性、變動性很強的新聞學科的媒介技術,而后將媒體的發展變化貫穿到理論教學中,使課堂成為融理論和媒體實踐的教學平臺。

專業的媒介技術是新聞教學的工作目標,但學科知識的融合、社會視角的切入、文化思索的層面,也是一名現代社會新聞學教師必備的素質。新聞的敏感、新聞的職責、新聞的深度挖掘往往來自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在這個時時變動的社會,新聞信息以各種產品方式,通過不同的傳播渠道進入大眾的視野,社會需求融合文化的新聞人才。新聞學教師的跨學科、跨文化的知識結構在新聞教學中對于培養學生的新聞思維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4篇:煤炭地質學范文

[關鍵詞] 坎地沙坦;美托洛爾;老年;高血壓;心臟病

[中圖分類號] R54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1-0071-02

老年性高血壓在臨床上較常見,而且容易并發左心室肥厚及心力衰竭,近年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如何較好控制血壓合并逆轉左心室肥厚、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次住院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當前醫學界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為此,本研究應用坎地沙坦聯合美托洛爾治療老年性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左室肥厚及心力衰竭,現將相關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門診就診或住院的年齡60歲以上合并左室肥厚、Ⅰ~Ⅱ級穩定的慢性心力衰竭的89例高血壓患者,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心肌梗死、心肌病、Ⅲ級及以上顯性心力衰竭、心動過緩、Ⅱ度及以上房室傳導阻滯、支氣管痙攣性疾病、肺心病等疾病。其中男53例,女36例;年齡60~78歲,平均(67.8±6.7)歲;Ⅰ級高血壓59例,Ⅱ級高血壓30例。將89例患者隨機分為坎地沙坦治療組(對照組143例)和坎地沙坦聯合美托洛爾治療組(觀察組146例),兩組年齡、性別和高血壓分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服用坎地沙坦(規格:每片4 mg,批號:H20041987,浙江永寧制藥有限公司生產)(4~12) mg/d;觀察組患者服用坎地沙坦(4~12) mg/d,同時服用小劑量美托洛爾(商品名:倍他樂克,規格每片50 mg,批號:H32025390,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6.25~25) mg/次,2次/d。定期監測兩組患者的血壓,根據血壓及心力衰竭程度等調整劑量。兩組療程均為48周。

1.3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和治療后12個月采用GE73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在標準胸骨旁左室長軸切面測量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及左室射血分數(LVEF)等,統計患者因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次數,分析治療效果。

1.4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治療后心功能改善2級或以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有效:治療后心功能改善l級,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無效:治療后心功能沒有明顯改善。其中有效數和顯效數合計為總有效數[1]。

1.5統計學方法

所有統計分析均運用SPSS14.0軟件進行,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58.14%,觀察組治療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3.48%,χ2檢驗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兩組患者IVST、LVPWT、LVDd和LVEF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IVST、LVPWT、LVDd和LVEF比較顯示,四個指標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 0.05)。治療前后對照組患者的IVST、LVPWT、LVDd和LVEF比較顯示,IVST、LVPWT有明顯的降低(P均< 0.05),LVDd沒有明顯變化(P > 0.05),LVEF有明顯的增高(P均< 0.05)。治療前后觀察組患者的IVST、LVPWT、LVDd和LVEF比較顯示,四個指標均有明顯的變化(P均< 0.05),其中IVST、LVPWT和LVDd有明顯的降低,LVEF有明顯的增高(P < 0.05)。治療后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IVST、LVPWT、LVDd和LVEF比較顯示,IVST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觀察組患者的LVPWT、LVDd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 < 0.05),觀察組患者的LVEF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 <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IVST、LVPWT、LVDd和LVEF比較(x±s)

2.3兩組患者再次入院次數比較

對照組患者因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次數平均(1.63±1.12)次,觀察組患者因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次數平均(0.86±1.07)次,t檢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因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次數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 < 0.05)。

第5篇:煤炭地質學范文

關鍵詞:礦井;通風;重要性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the geological work is around do well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of coal mine, based on service production line, in the coal mine production safety work play a decisive role, is an indispensable work in coal mine enterprises. To do a good job in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work, must catch good geological wor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e geological work, basic task,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geological research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Key words: coal mine; ventilation; importance

中圖分類號:F40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引言

礦井地質工作是煤礦生產、建設開發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地質工作研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煤礦生產發展。為遠景規劃、礦區總體設計和礦井設計服務的地質工作,合稱為煤炭資源勘探;為礦井建設和礦井生產服務的地質工作,總稱為礦井地質工作。可見,礦井地質工作是從礦井基本建設開始,直到礦井開來結束為止,這一時期所進行的全部地質工作。它貫穿于建井、開拓、掘進、回來,即礦井生產建設的全過程。

礦井地質工作的特點及基本任務

礦井地質學是研究煤礦生產過程中與地質有關的所有問題的學科,它是以地質學為主體,與采礦工程、環境工程、資源經濟等學科密切關聯的一門邊緣應用學科。嚴格的意義上講,該學科不具有獨立性,沒有自己特有的理論體系,僅僅是把地質知識應用到礦井生產中,解決礦井生產中的問題。

礦井地質的特點: 保證礦井生產建設的正常安全進行和高速發展;保證國家煤炭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合理利用。

礦井地質工作的目的在于從地質角度保證礦井生產建設的正常安全進行和高速度發展;保證國家煤炭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合理利用。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礦井地質工作需要完成下列任務:查明地質條件;提供地質資料;指導采掘生產;

組織礦井勘探;進行儲量管理;調查伴生礦產。

3、礦井地質工作的意義

礦井地質工作具有以下意義:

①礦井地質工作的重要性

地質體是異常復雜多變的,只有在充分了解地質情況的基礎上,礦井建設和煤炭生產才能達到技術合理,經濟高效,否則工作就陷入盲目,不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可危及安全。

②礦井地質工作的必要性

任何一項工程的建設,都離不開地質勘查。煤礦生產也不例外,從尋找煤田煤礦的規劃設計礦井建設煤礦生產(出煤),每個階段都需要不同精度、循序漸進的地質工作。

③礦井地質工作的迫切性

機械化采掘是煤炭工業發展的趨勢,是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具有高產高效、經濟安全、勞動強度低和回采率高等多種優點。但機械化采掘(特別是綜采)適應地質條件變化的能力低(據統計,我國綜采工作面開機率為29%),因此,在生產過程中迫切需要準確查明和預測地質條件的變化。

4、礦井地質研究工作的現狀分析

礦井地質學是研究煤礦開發過程中的地質問題和礦產資源經濟問題的理論和方法。它是以地質學為主體的邊緣應用學科。礦井地質學是正確進行礦井地質工作的理論依據,礦井地質工作是礦井地質學發展的基礎。

①煤礦安全高效開采地質保障系統的研究

煤礦地質安全保障系統其內涵為:采取以地質構造量化預測評價為先導,井下物探、鉆探相配套的工作面超前綜合探測的技術途徑。地質安全保障系統包括兩大主題,即生產地質保障和安全地質保障。具體就是說:一是準確地查明采區乃至工作面的開采地質條件,特別是采區和工作面內隱伏構造及頂底板條件,以保障綜采工作面的順利展開;二是有效預測和防治諸如煤與瓦斯突出、突水等礦井地質災害,以保障煤礦的安全生產。

總之,根據高產高效礦井機械化、集中化程度高的特點,以地質量化預測為先導,以物探、鉆探等綜合技術為手段,依托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實現地質工作的動態管理。為綜采工作面的開采設計和安全生產提供可靠的地質保障。

②井下探測技術的應用

井下探測技術的推廣應用、總結提高,促進了礦井地質學科的技術進步。當前主要應用的技術:無線電波坑道透視技術、瑞利波探測技術、地質雷達探測技術、井下直流電法探測技術、槽波地震探測技術、CT探測技術等等。

③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

[1]計算機的應用得到普及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應用,礦井地質工作中計算機的應用有了較大的進展。在資料的管理、物探數據及圖象的處理、動態的監測等方面都得到了應用。

[2]GIS在礦區的應用

GIS是以采集、計算、存儲、分析、管理和應用一切與空間地理分布有關數據的計算機系統。礦區的GIS可以將所有礦山測量的信息包含進去,經過數據處理,為礦區的生產管理、數據檢索、環境保護、事故處理和規劃開發等提供決策依據。將圖形數據和非圖形數據統一處理,直接為煤礦生產服務

④煤礦地質災害的研究

煤礦地質災害包括地面塌陷、井筒變型、軟巖巷道變形破壞、突水淹井事故、煤巖瓦斯突出等,深入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對避免或減少事故的發生、保障煤礦的安全生產、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⑤煤礦陷落柱研究

煤礦巖溶陷落柱是影響煤礦生產的地質因素之一。加強對煤礦巖溶陷落柱的成因、分布規律、對生產的影響及防治技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⑥煤系硬質高嶺土礦的開發應用

煤系共生硬質高嶺土礦資源分布廣,儲量大,質量較好,具有較大的資源優勢。

⑦礦井水資源化的處理技術

我國煤礦礦井廢水處理與回用研究起步較晚,且處理率較低。近幾年,中國統配煤礦總公司所屬各礦對礦井水的處理,尤其是深度處理方面的工作才逐步展開,環保工作者積極研究礦井水處理和合理利用的有效方法 。

⑧ 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等

近年來,對煤中有害元素的賦存與分布進行調查研究受到重視。我國也開始調查研究煤(包括煤矸石)中有害元素以及在洗選、燃燒等加工利用過程中的富集、變化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5、結論

總之,礦井地質工作在煤礦安全生產中起著重要的先導作用,做好礦井地質工作,對瓦斯事故、水災事故及頂板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從而保證煤礦安全生產,提高煤礦生產效率及經濟效益。在煤礦企業中,只有正確認識礦井地質工作的性質和特點,才能對本企業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決策,把工作開展的更好,因此,礦井地質既是一項專業技術工作,同時又同生產實際緊密相關,對煤礦安全生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先鵬.加強礦井地質工作實現煤礦安全生產[J]. 煤炭技術,2006,(07) 

[2]吳立新,張世榮.加強中小型斷層的預測促進煤礦安全生產[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2,(03).

第6篇:煤炭地質學范文

關鍵詞:環境地質學;專業特色;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

Exploration in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pattern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Sun Hongfu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faces a lot of changes with the developing of its content, methods and technology. The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pattern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had gradually formed through explor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idea.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geology;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heuristic teaching; case teaching

環境地質學是研究人類活動和地質環境相互作用的新興學科,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也是環境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環境地質學研究自然和人為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以及人類工程建設和資源開發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1]。環境地質學已經成為地質學、地理學、環境科學等專業的必修課或者選修課。環境地質學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內容涉及災害地質學、環境工程學、地球化學、地質工程學、城市環境地質學、礦山環境地質學、農業環境地質學、海洋地質學等多個學科。如何為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更好地講授環境地質學課程,成為一個新的挑戰。筆者在環境地質學的教學過程中,結合環境地質學的課程特點、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特色,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改革,不斷總結經驗和心得,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強調人地和諧理念和可持續發展觀

環境地質學課程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樹立人地和諧的理念和可持續發展觀。首先要認識到,地球是人類目前可以生存的唯一場所,地質環境容量是有限的,人類活動和地質環境是相互制約的,過度地索取必然會引起地質環境的惡化,甚至出現災難。要達到人地關系的和諧,必須以科學的人地觀為指導,培養全球性、長遠性和差異性的環境意識,珍視和充分利用環境質量與自凈能力,減少環境損失,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培養廣義性、有限性和稀缺性的資源意識,堅持節約利用、綜合利用和持續利用原則,充分發揮資源的多重功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水平;科學的人口意識、合理的生產意識、適宜的消費意識和正確的文化意識同樣非常重要[2]。另外,危害人類的自然災害始終存在,人類一定要充分認識這些自然災害(如洪水、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和火山活動),盡量避開或降低它們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的威脅。

2 體現專業特色

環境地質學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每個章節都可以單獨作為一門課程來講授。但由于課時的限制,不可能對每個章節都進行非常詳細、深入地講解,必須根據學生的專業特色和學校的特色,有選擇、有側重地講授環境地質學的各個章節。對于礦業類院校的地質工程專業學生,側重講解自然災害、礦產資源開發、能源開發和利用、表生地球化學異常與人體健康、環境地質調查等章節,用地質構造和地質演化的理論講解地震和火山的發生規律和分布特征,用礦床學理論講解礦產資源的成礦規律和礦石特征,用地球化學的理論講解地方病的發病機理和分布規律,將地質學的理論和方法融入到各章節的講解中。自然地理學專業要側重自然資源開發、土地利用、房地產開發等內容;人文地理專業側重城市規劃、旅游管理等章節。

3 結合學生的知識體系

環境地質學是一門拓展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興趣點的課程,適宜安排在第一學年。但是,由于各種條件所限,環境地質學有可能被安排在許多專業課之后的第二學年或者第三學年。由于某些專業課的內容與環境地質學的部分章節或知識點相同,勢必會增加環境地質學的講授難度。因此,教師在講授環境地質學課程之前,必須考慮不同年級學生在知識結構上的差異,有針對性地調整各章節的內容和深度。遇到與前期專業課相同的知識點,教師既可以有針對性地溫習之前學過的重要知識點,補充新的教學內容,也可以在相同知識點上增加深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為地質工程大三本科生上環境地質學時,環境地質學中的自然災害章節與學生前期學過地球科學概論中的知識點重復,此時,教師需要增加新的知識點,并增加難度。比如講到火山灰,不僅要講火山灰對人類和動植物的危害,對全球氣候的影響等基本知識點,還可以拓展到火山灰在層序地層學中的應用,火山灰具有延展性、瞬時性和等時性的特點,可以構成發育良好的區域等時面,許多含煤地層普遍發育火山灰,可以作為煤層對比的重要依據,能夠有效彌補生物帶法、常規標志層和沉積旋回法在煤層對比中的不足[3]。在講到河流類型的時候,可以與能源地質學中的煤炭沉積環境知識點結合起來,讓學生思考,哪種河流類型能夠形成巨厚型的煤田,還有哪些典型的河流地貌非常適宜煤炭的沉積等。只有緊密結合學生的知識體系,才能將環境地質學課程講得更生動,并且將課程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有機結合起來。

4 啟發式教學

環境地質學不僅普及知識、讓學生記住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全面思考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世界人口劇增、城市化不斷推進,各種環境地質問題不斷出現,這些環境地質問題的解決方法往往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查找相關資料,對問題不斷探索。比如許多化學合成殺蟲劑(如DDT)在害蟲殺滅、糧食增產和瘧疾預防等方面功不可沒,但同樣導致了嚴重的生態危機,危害人類健康,并毒死了大量鳥類、魚類和益蟲。現代農業到底能否離開化學合成殺蟲劑?化學合成殺蟲劑到底是毒藥還是仙丹?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需要學生發揮獨立思考的精神去探索。

河流具有強大的侵蝕和搬運作用,能夠導致河流上游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但我們不能就此否定河流的侵蝕和搬運作用。因為河流攜帶的泥沙會在下游形成三角洲和沖積平原,造福人類,入海口堆積的泥沙還能有效抵御海水入侵。因此,要通過教師的講解啟發和培養學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5 案例分析

20世紀初,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創造了經典的案例教學法,之后在法學、企業管理、醫學等學科的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環境地質學中也有很多經典的人地危機和人地和諧的案例,也可以借鑒這種成功的教學方式。從實際案例出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做到融會貫通,能舉一反三,理論聯系實際,從而增強知識,提高能力和水平。在選擇案例的時候,要盡量選擇一些影響范圍廣、貼近學生生活、絕大多數學生都了解的近期發生的經典案例,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案例分析的教學效果。例如,通過學生對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和我國大連漏油事件的分析,更深刻地理解能源開發和運輸中可能導致的生態和環境危機,并且深入思考如何正確面對和處理這種生態危機。在講海洋公約中“海域”的定義時,可以對中日領海糾紛案例進行分析,通過該案例的分析,不僅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領海基線、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等概念的真正含義,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聯合國海洋公約在解決領海糾紛方面的不足,同時提高學生的海洋意識。

6 結合科研動態和學科發展

環境地質學也是一門應用科學,它應用掌握的地質信息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減少環境的惡化,增加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有利條件[4]。但是,由于撰寫時間有限,大多數環境地質學教材中的某些知識點存在明顯的滯后和不足,特別是關于各種環境地質問題防治方法的相關內容,而該部分內容又是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內容。因此,非常有必要將與環境地質學相關的最新科研動態、熱點研究問題和學科發展動態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將自己和學院其他教師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介紹給學生。比如在講到土壤污染內容時,大多數教材都沒有涉及如何治理和修復被污染土壤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查閱相關的書

(下轉頁)

(上接頁)

籍和文獻,查找傳統和最新的土壤修復技術,以及各個修復技術的優缺點和這些土壤修復技術的應用情況。這樣,才能讓學生全面了解土壤污染和修復技術,同時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

7 多媒體教學

環境地質學中的許多內容需要借助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圖片具有直觀明了的特性,可以根據教學目的進行實時添加,比如在講解露天開采對地表的破壞的時候,很多學生對露天礦了解很少,僅僅用文字講述露天礦的占地面積等破壞程度,不能讓學生體會露天礦的巨大破壞性,如果將世界十大露天礦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學生就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地球表面的巨大傷疤”了。

視頻也是環境地質學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視頻能更直觀、全面地展示環境地質學內容,但是比較占用課時,所以課前要對平時收集的教學視頻進行精挑細選。教學視頻要畫質清晰、客觀全面、貼近生活、震撼心靈、引人思考。教學視頻的畫質清晰程度直接影響觀看者的情緒和興趣,高清晰的教學視頻能夠引起學生的觀看欲望,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學視頻的內容必須客觀全面,否則容易誤導學生,因此必須對視頻內容仔細篩選。介紹環境地質問題的教學視頻,最好有思想碰撞,學生看后能夠震撼心靈,并且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比如中央電視臺制作的“垃圾圍城困局”視頻就可以作為關于城市垃圾的教學視頻,該視頻介紹北京在城市垃圾處理過程中遇到的現實問題,通過視頻可以了解不同立場人(包括主張和反對垃圾焚燒的學者、垃圾焚燒廠附近的居民和城市管理者)的觀點和思想,該視頻能夠讓學生深切體會到,城市垃圾處理既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又是一個很難解決的技術問題和管理問題,引發學生對城市垃圾問題的深入思考。

參考文獻

[1] 朱大奎,王穎,陳方.環境地質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潘懋,李鐵峰.環境地質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7篇:煤炭地質學范文

關鍵詞:采煤 塌陷 成因 治理

采煤區塌陷是比較多見的地質現象,若不及時處理將會造成嚴重性的意外事故。煤炭企業需分析采煤區塌陷成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

一、采煤區塌陷的危害性

煤炭開采期間,因地質構造異常變化而造成了塌陷現象,如表1,這是危害采煤生產的潛在隱患。根據現場采煤狀況,塌陷既破壞了地表巖層的完整性,使固有地質系統遭到嚴重的破壞,不利于自然生態系統的持久維護。另一方面,采煤區塌陷阻礙了現場采掘流程的持續操作,降低了整個煤礦區的采煤效率。

表1:巖溶塌陷災變等級劃分表

二、采煤區塌陷現象的主要成因

“塌陷”是地質學比較常見的現象,其形成及發展與地質層結構變動有著密切的關聯,多數是人類外界改造活動帶來的相關變化。從地質學理論來說,塌陷是地表巖、土地等位置轉移形成的現象,進而在地表面出現坑、洞等構造。結合采煤區生產實況,塌陷現象的主要成因包括:

1.自然因素。地質運動對礦床結構產生強烈的作用力,破壞采煤區地質巖層構造,進而引發了區域性的塌陷現象。水文災害是自然界中最為常見的危害現象,其是由地質層構造異常運動引起的,并且隨著地下水運動流向而形成不同的破壞區域最近幾年國內水文病害的發生率持續上升,洪澇、水災等,這些都有可能造成地質塌陷[1]。

2.人為因素。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改造自然的活動越來越多,人為因素也是造成采煤區塌陷的主要原因。例如,地下排水管、污水管破裂、鄰近建筑施工等改造行為,引起的地下水位急劇變化等都可能引起地面塌陷。也有部分是生產作業造成,如圖1,大面積生產均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塌陷。

三、塌陷區綜合治理的方法

因社會對煤炭資源需求數量的持續增長,大規模采煤生產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采煤區出現塌陷現象也是比較多見的,基于安全采煤的相關規定,必須要對塌陷區做好綜合治理工作。

1.科學規劃。根據城鄉建設、農業、水利、交通、旅游等規劃,組織制定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規劃方案,解決塌陷對采煤造成的不利干擾。科學的規劃是塌陷區綜合治理的“龍頭”,也是搞好塌陷區治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2.水文勘測。鑒于水文運動災害的頻發性特點,很多采煤區開始強化水文資料整編工作。針對水文地質病害多發性特點,水利部門需做好水文資料整編工作,如圖2,從收集、整編、分析等環節全面開發資料的實用價值,綜合發揮出各類數據的利用價值。

3.依法治理。采煤業為社會工業化生產提供了大量物資,保證了燃燒原料的可持續供應。按照《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進一步明確各職能部門的工作目標、任務及責任,做到依法行政。

4.廣泛宣傳。大力宣傳實施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的意義,進一步提高礦山企業的環境治理意識[2]。并把保證金存儲作為采礦權人申請采礦登記、變更、延續和采礦權年檢,以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審批的必要條件,讓礦山企業對礦山環境保護工作更加積極主動。

我國地質儲藏了大量的自然資源,不僅體現了生態資源的可利用價值,也為社會經濟現代化發展提供物資保障。采煤區塌陷嚴重影響了采煤生產的安全性,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有助于提高煤炭開采的作業效率。政府與企業需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全面處理采煤區塌陷問題。

參考文獻:

第8篇:煤炭地質學范文

《地質學刊》2010年協辦單位名錄

《地質學刊》征稿簡則

大型蜥腳類恐龍研究

地質素描——背斜山及剖面圖

皖贛相鄰區新元古代構造演化探討

秦淮河河谷平原中部土壤汞污染分布特征及其影響研究

安徽蕭縣晚石炭世地層與植物群研究

江西瑞金白堊紀火山巖盆地的發現及其找礦意義

焉耆盆地原型盆地性質及構造演化特征研究

福建老鷹山礦區石墨礦床特征及成因

華夏龍譜(56)——炳靈大夏巨龍(DaxiatitanbinglingiYou,etal.,2008)

天津薊縣地區巖溶基本特征及發育規律

基于GoogleEarth和Geoserver的三維油田地理信息系統

地質素描——泥石流堆

計算機輔助沉積巖巖石分類和命名系統的設計研究

承壓水完整井Darcy流和非Darcy流水頭分布計算方法的分析比較

SPOT系列衛星的特點與應用

院士風采之十九——湯中立院士

中國農業地質研究及其成效

華夏龍譜(34)——蘇氏巧龍(BrllusaurussuiDong,1990)

鎮江諫壁鉬礦床鉬的遷移成礦機理初探

江寧五通群上部古羊齒及其植物化石組合

“全國同位素數據匯總與管理系統開發”項目成果獲得優秀

蘇北榴輝巖的巖石性質及其金紅石的嵌布特征

江蘇省溧水縣土壤環境污染預警預測方法探討

江蘇省煤炭資源回采率專項檢查工作全面展開

數據挖掘技術在地礦信息系統中的應用探討

近年來我國海洋災害損失及防災減災策略

酒樽石

ZC油田垛一段油藏地質特征及注水開發動態研究

價值連城的藍、綠色艷鉆驚現山東民間

基于GIS的空間數據和空間數據庫淺談

發達國家資源安全供應模式及其借鑒意義

贛榆礦管秩序專項整治顯成效

南京市露采礦山存在的環境問題與整治建議

淮安市巖鹽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對策

徐州市國土資源局完成礦山企業年檢工作

馬陵山申報地質公園的可行性研究

《江蘇地質》征稿簡則

蘇北新元古代魏集組毫米級碳質壓膜化石

江蘇常州地區第四紀重礦物地層及其意義

江蘇溧陽地震孕育和發生的地質因素剖析

徐州峒山鐵(銅)礦的成礦特征及找礦方向

南京湯山猿人洞穴的形成及發展過程

地下水流面三維實體模型制作系統(V1.00)

基于AutoCAD15的等值線圖的自動繪制方法

環境樣品中有機物分析的前處理技術

棲霞寺舍利塔

卸荷工程巖體非線性模型的研究與應用

無錫市人民大會堂地面塌陷治理設計與施工

江蘇地調院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審核

淮安芒硝資源開發現狀與發展對策

戎嘉余院士

南京市礦山尾礦資源與開發利用初探

關于“一江兩河”地區尋找新型陶粒建材礦產的建議

《江蘇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正式啟動

第9篇:煤炭地質學范文

通過對煤田地質的勘查技術進行分析,結合傳統的與現代的勘查經驗,出現了新型的煤田地質勘查技術,主要有遙感地質調查、地質填圖、高分辨率數字地震勘查技術、煤炭遙感技術以及復雜地形的勘查技術。

1.遙感地質調查遙感地質調查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被動遙感,通過運用飛機或者衛星承載的傳感儀器,在地面上接收到的反射或者輻射類型的電磁波,來快速的獲得目的物體的數據、圖像信息;二是主動遙感,指的是通過利用飛機或者衛星,在地面上反射部分電磁波,從目的物質身上獲得反射信息。

2.地質填圖通過對地質學的理論和方法,針對含煤區域,進行全面系統的地質調查分析,將所得到的地質信息繪制在地形圖中,構成地形地質圖。所填繪的內容主要包括巖石地層單位、褶皺、斷層和煤層等方面。

3.高分辨率數字地震勘查技術所謂高分辨率數字地震勘查技術,指的是通過運用數字的方式將高質量的地質信號進行記錄,并經過專業的計算機處理技術,進而獲得分辨率較高的地震勘探效果。高分辨率數字地震勘查技術,主要通過運用藥具、道具、采樣間隔、組合基距、高頻檢波器、高頻低價濾波以及恰當的井深等方面組成,對數據進行采集,并且在對數據進行處理時,要通過加強噪聲的衰減、壓縮、疊加和偏移子波長度,進而獲得高信噪比和高頻的寬帶信號。在進行地質勘查時,為了有效促進高分辨率數字地震勘查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完善,需要讓各部門對設計進行優化。使用這項勘查技術,能夠確保礦井建設的質量和效益。

4.煤炭遙感技術所謂煤炭遙感技術,指的是在煤田地質、煤炭工業方面,通過應用遙感技術。該技術具有很強的實時性、客觀性、整體性以及快速性等特點。在目前計算機技術普及的環境下,在進行煤田自然環境監測、中小比例尺填圖、煤礦區環境監測以及區域性的地質研究方面使用煤炭遙感技術,具有很明顯的成就。煤炭遙感技術的發展將會像物探鉆探技術一樣,日益成為煤田地質勘查的重要手段。另外,通過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煤炭勘查技術將會朝半自動化和半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逐步構成集網絡化、社會化和可視化于一體的科技信息產品。

5.復雜地形的勘查技術煤田地層大多屬于沉積巖層,比較復雜的地層主要分為力學不穩定性的地層與水敏性地層。導致地層出現失穩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技術人員在進行破碎地層時,只注重增加泥漿的比重和黏度,容易導致出現卡鉆。通常情況下,在地層鉆進過程中,施工人員運用的有全面系統的鉆進工藝、泥漿配置方案,能夠快速及時的處理孔內事故。對于比較復雜的地層,運用常規的方法不僅沒有很好的效果,反而還可能造成鉆孔報廢。在水敏性的地層中,進行鉆進,主要是為了抑制黏土的膨脹性,進行鉆進時,受到黏土的膨脹性影響,水泥容易出現不凝固或者凝固不穩定的現象,進而導致掃孔時,找不到原眼,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通過加大泥漿的比重,降低泥漿的失水量,并加入K+,用來有效的抑制黏土的吸水膨脹現象。

二、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美女视频韩国视频网站免费 | 久草免费在线播放视频 | 波多野结衣免费观看视频 | 美女被cao免费看在线看网站 |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视频免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不卡 |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孕妇孕交大片孕 | 久久五|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一区 | 极品美女户外勾搭无套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区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 手机看片久久青草福利盒子 | 日韩一级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 黑人巨大videos极度另类 | 欧美真人视频一级毛片 | 亚洲精品片 | 国产年成美女网站视频免费看 | 福利三区 |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 毛色毛片免费看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777 | 国产aaa毛片 | 精品国产高清不卡毛片 | 亚洲精品自拍视频 |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真人不卡免费播 | 成人欧美日韩高清不卡 | 手机看片在线精品观看 | 久久99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图片 | 色婷婷国产精品欧美毛片 | 国产第一夜 | 亚洲欧美日本人成在线观看 | 国产区久久 |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