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范文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

第1篇: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范文

關鍵詞:小兒心血管疾病;綜合治療;臨床分析

近幾年發現,小兒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不斷增加。在我國,心血管疾病是所有疾病中發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一類疾病,也是威脅著人類生命健康的最常見的一種臨床病癥[1]。因此,本文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50例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兒童,并對上述患者的綜合治療開展的情況進行回顧分析,獲得了較好的治療成果,現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2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患有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患兒中選出50例作為觀察對象。所選取的患者均符合下列條件:(1)上述患者的年齡均在5歲到10歲歲之間,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2)疾病類型:心力衰竭10例,心肌梗死21例,心律失常9例,冠心病10例;(3)所有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協議書。

1.2 方法

對本研究中所選取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兒開展綜合治療,主要分為對癥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健康宣教三個方面內容[2]。

第一,對癥藥物治療。對不同病癥的患者采取對癥藥物治療,同時應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情況。在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洋地黃等藥物時,若發現病情變化應及時停藥并進行相關處理。

第二,手術治療。對藥物治療無效或病情危急的患者,及時采取手術治療方法,并根據患者的病情與耐受程度制定針對性的手術方案。

第三,健康宣教。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在治療期間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及與疾病的防治與預后相關的知識,同時做好飲食方面的宣教。囑咐患者在用藥期間的注意內容,如發現心律失常等現象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3]。告知患者飲食與心血管疾病的密切關系,囑咐其進清淡不油膩的飲食,并戒煙戒酒,忌刺激性食物。另外,對出院患者也應進行相關指導工作,在發現病情變化時應及時就醫。

1.3 判定指標

選擇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作為判定指標,從患者體征減輕程度以及臨床輔助檢查結果的變化情況來分級,可分為有顯著效果、一般有效和無效三種等級[4]。有顯著效果:患者體征明顯減輕且臨床輔助檢查結果提示有明顯好轉;一般有效:患者體征與臨床輔助檢查結果均提示有一定程度好轉;無效:患者體征無明顯變化或出現惡化,且臨床輔助檢查結果提示無好轉。

1.4 統計學分析

根據所選取的50例患兒的治療情況,對比上述患者治療前后病情恢復情況,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所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采用X2和t值進行檢驗,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具有差異性,則統計學有意義(P

2. 結果

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后,所選取的50例患兒病情變化情況與治療前有著顯著的區別,詳細情況見表一。

根據上表所述,所選取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綜合治療之后,病情變化情況與治療前有顯著差異,統計學有意義(P

3. 討論

小兒心血管疾病是循環系統疾病的別稱,在臨床上,通常是指發生在心臟及供血循環系統中的一類病變的總稱,包括發生在心臟和血管(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及微細血管)中的任何機急性或慢性疾病。這類疾病的病因一般與動脈硬化有關,通常表現為局部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疼痛或功能障礙,在針對這些疾病的治療方面,大多擁有較為類似的治療手段。

綜合治療是指根據患者的具體患病情況和病情的發展趨勢,如具體情況、病理類型、病變范圍以及病理分期等,而制定的合理、高效、安全可行的一系列現代化治療手段[5]。在臨床上應用綜合治療法對心血管疾病開展治療,能夠有效的提高這類疾病的治愈率和預后恢復率,同時,在延長患者的生命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等方面也有著正面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心血管疾病的綜合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了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健康宣教等三個層面的內容,通過對本研究中的50例小兒心血管疾病患者開展綜合治療法的治療方法和療效進行全面的分析探討,發現這種方法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治療與恢復方面有著顯著的療效,值得在臨床上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呂宗霞,徐文利. 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工作的風險分析與對策[J]. 中國保健營養,2013,08:1856.

[2]黃幫華. 心血管內科臨床藥師工作的特點及切入點[A]. 中國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2010年臨床藥學學術年會暨第六屆臨床藥師論壇論文集[C].中國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2010:5.

[3]薛華. 論心血管內科的臨床用藥常見問題及合理用藥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3,19:265-266.

第2篇: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范文

【關鍵詞】 心力衰竭;丙種球蛋白;IgG抗體;心功能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0.103

在慢性心力衰竭中患者出現死亡的常見原因在于擴張型心肌病, 相關研究發現這一疾病會受到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影響, 因此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改善心功能是治療心力衰竭的重點[1]。丙種球蛋白可調節內皮細胞與白細胞粘附, 減少心臟細胞凋亡, 對心功能起到改善作用, 目前在臨床上應用廣泛。本院基于這一背景, 研究了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丙種球蛋白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共64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A與觀察組B, 每組32例。選取同期健康體檢正常者3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A中男20例, 女12例;年齡41~76歲, 平均年齡(59.3±6.2)歲;按照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 19例患者處于Ⅲ級, 13例患者處于Ⅵ級。觀察組B中男18例, 女14例;年齡43~77歲, 平均年齡(58.7±6.4)歲;按照NYHA心功能分級, 18例患者處于Ⅲ級, 14例患者處于Ⅳ級。三組患者性別、年齡、心功能分級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觀察組A采用傳統模式治療, 通過利尿劑、強心苷、多巴胺及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類藥物治療。觀察組B在上述基礎上另加用丙種球蛋白治療, 具體操作如下:對患者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 根據患者體質量每千克靜脈滴注400 mg, 連續滴注5 d。治療3個月之后檢測患者IgG抗體情況。

每位研究對象均取其肘靜脈血樣, 將3 ml血氧按照每分鐘3000轉的速度離心15 min將血清分離, 靜置在-70℃冷柜中保存待測。在患者入院24 h內檢測其超聲心動圖, 對患者心功能予以評估并測量患者心臟大小。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患者IgG抗體研究 統計兩組研究對象IgG抗體情況, 組間對比治療前后觀察組與健康對照組數值差異, 詳情如下:對照組研究對象IgG檢測平均值為(0.0299±0.0152), 觀察組A IgG檢測平均值為(0.0953±0.0455), 觀察組B IgG檢測平均值為(0.0303±0.0203)。

觀察組A在治療后與對照組IgG抗體診斷數值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心功能研究 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情況, 對比組間LVEDD與LVEF診斷數值, 心功能變化情況如下:觀察組A治療前LVEDD為(58.81±9.99)mm、LVEF為(36.77±11.05)%, 治療后LVEDD為(53.31±9.44)mm、LVEF為(38.06±10.77)%;觀察組B治療前LVEDD為(59.69±9.61)mm、LVEF為(36.13±9.97)%, 治療后LVEDD為(50.06±10.21)mm、LVEF為(46.16±12.19)%。觀察組A與觀察組B在治療前兩項診斷值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兩組心功能均有改善, 但觀察組B的LVEDD與LVEF診斷數值改善程度更大, 兩組治療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近年來, 臨床研究上進一步證明了患者自身免疫抗體對疾病的影響, 包含抗肌球蛋白抗體、β-腎上腺素能受體抗體、ATP載體抗體、ADP載體抗體等, 均具有較高的特異性以及敏感性, 對擴張型心肌患者者密切相關[2]。因此, 在臨床治療上發病機制的研究與病因、免疫等方面的干預成為了早期治療疾病的新靶點。

根據本次研究結果, 在治療后觀察組AIgG抗體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 但觀察組B治療后IgG抗體已經明顯低于觀察組A, 且與正常對照組差異較小。心功能方面, 觀察組A與觀察組B在治療前LVEDD與LVEF診斷數值差異并不大, 治療后兩組患者心功能情況均有明顯改善, 但相對之下加用了丙種球蛋白的觀察組B改善程度更大。

IgG抗體親和力較強, 廣泛存在于人體血液中, 在免疫球蛋白中屬于二次免疫應答的重要參與部分, 能夠參與心室重構與心肌損傷, 對機體免疫反應產生誘發作用, 從而加大心力衰竭程度, 因此治療上應抑制IgG抗體程度[3]。丙種球蛋白能夠對β-腎上腺素能受體抗體產生中和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心臟細胞凋亡程度, 對IgG抗體免疫吸附直至清除, 改善心肌重塑及心功能狀態[4]。本次研究結果表明, 通過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能夠通過對患者免疫機制的調節達到提升心功能的效果, 干預患者IgG抗體, 讓患者可得到更安全的治療, 并在短時間內心功能得到更佳改善, 對患者后期治療及預后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莫新玲, 謝福生, 侯廣道. 丙種球蛋白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及免疫研究.重慶醫學, 2013, 42(27):3249-3250.

[2] 陳惠香, 刁志英, 李明, 等.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對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B型利鈉肽及心功能的影響. 現代醫藥衛生, 2012, 28(18):2743-2744.

[3] 莫新玲, 謝福生, 嚴冬雪, 等.抗心肌肌凝蛋白重鏈自身抗體IgG亞類與慢性心力衰竭的關系.廣東醫學, 2009, 30(6):856-858.

第3篇: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范文

【關鍵詞】 冠心病;心理護理干預;治療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332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8-4387-02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冠狀動脈供應心臟自身血液,冠狀動脈發生嚴重粥樣硬化或痙攣,使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種心臟病。在護理工作中,通過對患者及家屬傳授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護理知識,調動患者及家屬積極參與醫療護理活動,認真分析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應,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護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住院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43-80歲,平均年齡(62.10 4.88)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44-79歲,平均年齡(61.90 4.79)歲,行心理護理干預。2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即包括常規核對患者的信息,根據醫囑按時按量給患者服藥或輸液,做好出院指導。實驗組病人入院后,評估病人基本情況及生活習慣、家庭、社會狀況及病人性格、興趣、信仰,入院后最擔心的事情等項目,以利于更好的進行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人性化護理。醫護人員以熱情親切的態度主動與患者溝通,介紹病房及周圍的環境,用穩重嫻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時,運用暗示、說服、示范、誘導等方法,讓患者學會放松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緊張心理因素,使患者對醫護人員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耐心解釋其內心存在的疑問,幫助他們調整心態,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②情緒疏導。護士針對每位患者制定不同的護理計劃,針對性疏導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緒,應向患者強調心理因素在冠心病治療中的重要性,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對于焦慮的患者,應耐心講解冠心病的知識,使其正確理解本病,穩定情緒,消除疑慮,自覺配合治療與護理。對于憂慮的患者,采用鼓勵性言語進行交流溝通,解除其負面影響,同時結合臨床上一些成功救治的病例,告知患者只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治療,就能有效地提高治療效果,糾正其恐懼、抑郁心理。

1.3 判定標準 2組患者經過治療后,根據病情進展進行隨訪2個月,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狀態特制問卷(ST-AI)其中包括狀態焦慮(S-AI)和特質焦慮(T-AI),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評分數據以 S表示,P

2 結 果

2組的患者各項心理指標變化見表1。心理護理干預后,實驗組的4項指標評分均優于同期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 論

3.1 冠心病目前是臨床上公認的身心疾病,也是現在的常見病之一,在得到明確診斷時,患者會出現明顯的心理變化,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變化。因此,治療冠心病不能局限在藥物治療上,應從病因著手做好心理護理,心理因素的心理效應能產生致病和治療,減輕心理因素對冠心病的影響,可減輕心理應激反應及并發癥。應指導病人加強自我修養,保持樂觀情緒,學會對自己健康有益的保健方法,消除社會心里緊張刺激,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達到治療的預期效果。

3.2 心理護理干預的優點。相對于常規護理,心理護理從人性化護理、適當的心理情緒疏導和患者家屬的心理指導著手,對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勝一籌。

參考文獻

第4篇: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范文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其并發房室傳導阻滯(Atrial ventricular block, AVB)多是由于右冠狀動脈阻塞所致[1],患者死亡率極高。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是應用機械方法直接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血管,恢復冠脈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具有創傷小、效果可靠的優點[2,3],能有效挽救瀕死心肌,改善房室傳導,降低死亡率。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行直接PCI治療的28例急性心梗合并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從術前術后及出院指導等3方面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和措施,均治療護理后痊愈出院,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科AMI合并AVB直接行PCI術患者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齡37~68歲,平均年齡50歲,下壁AMI15例,下壁正后壁5例,下壁右室8例。Ⅰ度AVB 20例,Ⅱ度Ⅰ型5例,Ⅱ度Ⅱ型3例。合并心源性休克4例,均符合以下條件:①缺血性胸痛≥30 min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②ST段在2個或2個以上肢體導聯抬高>0.1 mv或在相鄰2個以上胸導聯抬高>0.2 mv。③肌鈣蛋白T≥0.1。④胸痛發作至入院時間<12 h。

1.2 方法 。制定術前急救流程,術后嚴密監測觀察并發癥,做好細致的心理護理和出院指導。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①啟動急救流程,將患者安置于冠心病重癥監護病房(CCU),絕對臥床休息,持續吸氧,心電、血壓、呼吸、氧飽和度監測,建立靜脈通路。對Ⅱ度AVB患者按醫囑應用異丙腎上腺素維持心律,急檢心肌酶、肌鈣蛋白、血凝,一旦確診并符合手術要求者,迅速做好術前準備: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氯吡格雷和(或)拜阿司匹林,碘劑過敏試驗,觀察實驗結果陰性后,肌內注射地西泮、異丙嗪鎮定,送導管室行PCI。②心理護理。護士在實施急救的過程中,應運用鼓勵的言語和肢體語言鼓勵患者,穩定患者情緒,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避免患者情緒過分激動。

2.2 術后護理

①術后持續心電、血壓監測至少24 h,如患者主訴胸痛、胸悶、心悸或有心電監測ST-T的改變,應提高警惕急性冠脈閉塞的發生;觀察有無頻發室早的發生;觀察AVB的演變;觀察術肢情況,避免血栓形成。②應用臨時起搏器患者,術后應注意觀察心率和起搏頻率是否一致,每天更換穿刺處敷料,觀察有無滲血。③抗凝治療的護理,術后為防止支架再狹窄,應給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口服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治療[4],注射低分子肝素鈉時應捏起皮膚,垂直進針,拔針后按壓針眼5~10 min,以免發生局部出血。應用抗凝劑期間,要注意觀察有無出血傾向。④飲食應清淡,少食多餐,多飲水,以加速造影劑排出,不進豆漿牛奶等易引起脹氣食物。

2.3 出院指導

告知患者做好飲食、活動、心理指導。出院后1、3、6個月定期復查。

3 結果

28例患者均均順利完成PCI術,2例患者術中安放了臨時起搏器。21例患者恢復竇性心律,4例患者由Ⅱ度AVB轉為Ⅰ度AVB直至出院。

4 討論

右冠狀動脈阻塞容易引起房室結缺血導致AVB,越早治療損傷的心肌恢復越好。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已成為冠狀動脈急性閉塞有效方法,AMI合并AVB患者病情進展快,心電活動不穩定,存活心肌與壞死心肌區域易產生有利于折返激動形成的邊緣地帶,是導致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及使Ⅰ度AVB也不能忽視,應嚴密監護,特別警惕心律血壓變化。CCU護士應做好患者急救準備,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讓其感受醫護人員的支持,增加安全感,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生活方式,避免心梗復發。

參 考 文 獻

[1] 趙靚鴿,張桂榮.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與護理.護士進修雜志,1998,13(8):4-6.

[2] 顧晴.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后肺心臟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進展.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9A):29-30.

第5篇: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范文

【關鍵詞】冠脈介入治療;冠心病患者;需求;影響因素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壓力的增加,冠心病已成為我國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而冠脈介入治療是冠心病的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手段,但患者這方面的信息少,在術前會產生較強的應激反應。而這些應激反應主要以焦慮、抑郁為主的情緒障礙,因此患者會有不同階段的心理需求,滿足其心理需求,從人性關愛的角度深入關心患者內心真實感受,提高手術療效。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1年9月入住心內科首次備行冠脈內支架植入術的80例冠心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診斷①符合世界1979年WHO的冠心病診斷標準;②排除其它嚴重軀體疾病;③意識清楚,自愿接受調查并能夠獨立完成調查表的冠心病患者,患者年齡最大75歲,最小45歲,平均60歲。參加醫療保險47人,無醫療保險33人。

1.2 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患者需求問卷調查表,內容包括基本資料、患者需求項目。基本資料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是否享受醫療保險、月收入等。患者需求項目包括以下內容,每個需求程度分為1-4分,分為不重要、不太重要、重要、很重要。由調查者本人發放,向被調查者講明目的及方法,由被調查者本人完成,不理解內容的由護理人員解釋完成,問卷發放80份,回收率100%。最后根據需求項目計算百分比。

第6篇: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范文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45例均為2007年3月~2009年3月來我院療養的療養員。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68歲。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17例,冠心病21例,腦血管病7例。

1.2方法本組患者均于入院后2日內填寫問卷調查表進行自評[1]。然后在內科常規治療的同時加心理干預。兩周后患者作第2次測試。

2心理問題分析

2.1由于對疾病認識不清楚產生恐懼心理本組患者有7例患病后由社會角色轉變為患者角色,加之對糖尿病缺乏全面正確的了解,一度認為糖尿病是不治之癥并且治療的最終轉歸必然是心腦腎的嚴重并發癥,由此而來的消極暗示引起恐懼心理。臨床表現為對疾病過多的關注,怕見醫生,多疑等。

2.2對患病后的治療產生焦慮心理本組患者有6例對患病后需要改變的生活規律包括飲食的限制和運動的調整感到焦慮,同時治療的長期性以及由此產生的家庭負擔更是加劇了焦慮心理的發生。臨床表現為多慮、失眠、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

2.3患者角色的增強本組患者有3例由于過分關注病情,擔心血糖控制不佳繼發嚴重的并發癥,從而過分依賴藥物,希望能藥到病除,一旦病情反復便頻頻換藥。臨床表現為對自身病情“患得患失”,缺乏對其他事情的興趣,對周圍事物的疏遠感,甚至產生抑郁心理。

2.4患者角色的缺失本組患者有2例無視醫護人員的指導,不承認自己患病,認為自己平時生活習慣良好不可能患糖尿病或認為只是一時的問題,更有患者既不規律用藥也不調節飲食,從而導致病情迅速發展出現嚴重并發癥。臨床表現為拒絕服藥和治療,生活態度懈怠等。

3治療對策

3.1針對恐懼心理的患者加強宣傳教育,使其做好長期治療的思想準備;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給予充分耐心的解釋,引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建立與疾病斗爭的信心。

3.2針對產生焦慮心理的患者重點是解除焦慮情緒,加強心理疏導,有計劃地講解有關的醫學知識,鼓勵病人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自我病情的評估并制定相應的生活計劃;可以介紹治療效果較為理想的患者的經驗,給患者有力的心理支持[2]。

3.3針對過分關注病情的患者可以采取分步驟循序漸進的會談方式,對患者的自述給予耐心的傾聽,根據患者的陳述進行細致的解釋,引導患者堅持正確有效的用藥方法,堅定其與疾病斗爭的信心,使其能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的配合治療。

3.4針對角色缺失的患者主要的方法是宣教,用醫學知識客觀的使病人了解糖尿病的病因、癥狀、診斷及轉歸,既使患者能夠充分地認識疾病,又要讓患者接受醫務人員提出的治療措施,并積極配合治療,合理控制飲食和適當體育鍛煉,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4討論

由于糖尿病病期長、易反復,使部分患者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而長期處于焦慮、緊張、悲觀的情緒狀態時,人體血清胰島素含量會明顯減少,也可使血糖升高,加劇病情反復,產生惡性循環,對患者的康復極為不利。我們分析住院患者存在的心理狀態,并給予相應的心理治療,當緊張情緒消除,或使糖尿病患者感到安全滿足時,尿糖減少,穩定病情,有力地控制病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

參考文獻

[1]儲展明,季建林,嚴和.心身疾病的非藥物療法[J].中國行為醫學雜志,1993,2(3):2-4.

第7篇: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范文

【關鍵詞】 肺源性心臟病; 急性加重期; 低分子肝素; 酚妥拉明

中圖分類號 R541.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10-0041-02

doi:10.14033/ki.cfmr.2015.10.020

肺源性心臟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動脈的慢性病變引起的肺循環阻力增高,致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一類心臟病,在我國屬于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安全,尤其為急性加重期容易導致患者的死亡[1]。肺源性心臟病表現為喘息、發紺、呼吸困難、撲翼樣震顫、少尿、心功能失代償、心律失常、月經推遲等為主要臨床癥狀,患病率和病死率極高,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同時也給家屬帶來了精神和物質上的巨大負擔[2]。因此,制定針對性、有效的治療方案,對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研究266例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治療措施,探討應用低分子肝素聯合酚妥拉明療法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0年5月-2014年8月入住筆者所在醫院呼吸內科的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6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抽樣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33例,其中對照組男70例,女63例,年齡28~78歲,平均(46.2±4.5)歲,病程6個月~10年,平均(4.5±1.5)年;觀察組患者中,男68例,女65例,年齡30~80歲,平均(48.5±4.6)歲,病程6個月~11年,平均(4.3±2.2)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133例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案,如抗感染、祛痰、給氧、利尿、強心等措施。首先,根據患者痰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藥物,如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頭孢菌素類、篆喹諾露類、亞睦培南/西司他丁等進行抗感染、治療;給予口服祛痰藥物以降低痰液黏度確保呼吸道暢通,如2%~4%碳酸氫鈉10 ml霧化吸入,3~4次/d,使用氨茶堿、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支氣管舒張藥有助于改善通氣。必要時作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建立人工氣道;低濃度(25%~35%)持續給氧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適當應用利尿劑、強心劑或血管擴張藥,如給予毛花苷丙(西地蘭)0.2 mg葡萄糖液稀釋后靜脈緩慢推注進行增強心肺功能,選用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噻)25 mg進行利尿減輕心負荷、消腫,1~3次/d,氨苯喋啶50~100 mg,1~3次/d,一般不超過4 d。

觀察組133例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酚妥拉明進行聯合治療,即在患者腹腔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500 IU,1次/d;用5%~10%葡萄糖溶液250 ml將酚妥拉明15 mg溶解后進行靜脈滴注,滴速為9滴/min,1次/d。對兩患者用藥治療后效果進行嚴密監測,并做好相關記錄。

1.3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患者用藥治療后,無發紺,呼吸功能良好,心肺功能明顯恢復,且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下降明顯;有效:用藥治療后,患者的心肺功能、呼吸功能、血液黏稠度、發紺等指標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沒有達到顯效功能狀態;無效:治療前后,患者的各項功能指標改善不明顯,或與治理前癥狀一致。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指標比較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用藥治療一周后,觀察組患者三項指標(血液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均有明顯改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用藥治療1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肺源性心臟病亦稱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由于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胸廓畸形、肺血管疾病引起的肺動脈高壓最后導致的心臟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特點[3]。肺源性心臟病病程可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治療起來困難較多,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支氣管、肺疾病是造成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重要原因,以慢性支氣管炎并發阻塞性肺氣腫最為多見,占80%~90%,其次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重癥肺結核、塵肺、慢性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結節病、過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腫等。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是擺脫疾病的關鍵[4]。尤其是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如果不及時進行有效對癥治療,常會導致患者病情惡化,甚至出現死亡,給患者及親屬帶來嚴重傷害。治療肺源性心臟病應該遵循因人而異、對癥下藥的原則[5]。肺源性心臟病的治療一直是一個難題,始終困擾著患者。有不少患者反應,肺源性心臟病治療反反復復,副作用大,對治療失去信心[6]。其實,只要選擇適合療法對癥治療,并加強患者積極預防,疾病會逐步減輕和康復,這樣才能夠不讓肺源性心臟病再次復發。

肺源性心臟病作為呼吸系統疾病中一種常見的疾病,尤其急性加重期治療臨床治療常采用多種聯合手段進行治療,如傳統的積極控制感染、通暢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糾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心力衰竭等常規治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人體健康狀況,但臨床療效不太理想[7]。因此,不斷研究新型或療效更顯著的治療手段成為治療肺源性心臟病急性期的迫切希望。本研究中,觀察組133例患者在接受常規治療的同時,筆者應用低分子肝素、酚妥拉明進行聯合輔助治療,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肺源性心臟病感染后可導致血液凝集,尤其是急性加重期更危險,患者因供氧不足導致血液的黏度增加。低分子肝素治療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的最有效的藥物之一,具有防止血液凝集、防過敏的作用,且方便、快捷、毒副作用較小,通過腹腔皮下注射容易被人體吸收,能夠有效防治血栓的形成[8]。酚妥拉明是一種血管舒張藥物,具有擴張肺部血管、降低血液黏度作用,對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心臟功能恢復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低分子肝素與酚妥拉明聯合使用,對改善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癥狀療效更顯著。本文研究中,對照組僅接受常規抗感染、消炎、祛痰、利尿藥物、低流量輸氧等措施,臨床總有效率僅為50.38%;而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與酚妥拉明聯合治療,臨床總有效率為90.98%,遠遠超過對照組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總之,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療,不僅給予常規治療,而且還應該給予低分子肝素聯合酚妥拉明輔助治療,才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做到安全用效,值得不斷研究和借鑒。

參考文獻

[1]田兆敏,韓毅.慢性肺心病發病機理研究及治療進展[J].中國衛生產業,2011,8(8):118-120.

[2]鄧武鍇,鄭爾洪.馬來酸桂哌齊特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0):50-51.

[3]羅黎明,黃飚,陳志和,等.低分子肝素治療老年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46例臨床觀察[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0,28(1):37-39.

[4]王剛.低分子肝素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42例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0,16(24):21-22.

[5]湯紅志,周永安.酚妥拉明聯合血栓通低分子肝素鈣治療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6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2,33(3):24-25.

[6]鄒振宇,徐慧平.低分子肝素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10):138.

[7]馮再能.低分子肝素鈣對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肺動脈壓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6):523-524.

第8篇: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范文

【關鍵詞】 造影劑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高齡;水化治療;護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2.078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contrast 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in seni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patients WANG Na, DONG Hui, TONG Yan-qing, et 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nursing measure and experience in prevention of contrast 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 (CI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PCI) in seni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patients. Methods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was made on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86 CIN patients. Rehydration therapy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nd contrast media during operation were all applied properly. Vital signs were closely monitored. Detailed records were made on 24 h intake and output volume.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were given high attention. Results Among the 86 patients, there were 12 cases with postoperative complicated CIN, accounting for 14.0%. All the 12 cases received rehydration therapy. There were 8 cases with normal serum creatinine after 7~9 d of treatment, accounting for 66.7%, and 4 cases with normal serum creatinine after 3~4 d of treatment, accounting for 33.3%. Conclusion Proper implement of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postoperative nursing and enhancement of rehydration therapy are essential for occurrence and prognosis of CIN after PCI in senile patients.

【Key words】 Contrast 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Senile; Rehydration therapy; Nursing

造影┥霾。contrast 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 CIN)是指應用造影劑后2~3 d內發生的急性腎功能損傷, 同時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腎損傷[1]。隨著醫學的發展, PCI診療術己逐漸成為冠狀動脈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重要方法, 普遍的應用于臨床, 含碘造影劑應用范圍、用量逐漸增多, CIN發病率逐漸增高, CIN是醫院內獲得性急性腎損傷的第三大原因[2]。老年人患者的腎功能相對較差, 是PCI的高發人群, 因此預防造影劑導致的急性腎功能損害非常重要。本文共收治86例高齡(81~85歲)冠心病患者,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PCI)后并發CIN 12 例。本文對86 例高齡冠心病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行PCI 治療后預防CIN所應用的護理干預方式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3月在本科住院的高齡合并慢腎功能不全患者86例(年齡81~85歲), 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26例, 高血壓病18例, 慢性心功能不全8 例。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前查血清肌酐均>110 μmol/L, 1例患者經右股動脈路徑手術, 其余均經橈動脈路徑。診斷標準:血清肌酐的絕對值升高44 μmol /L或比基礎值上升25%, 同時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腎損傷。

1. 2 方法

1. 2. 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按標準方式行冠狀動脈造影及PCI 治療, 造影劑使用碘克沙醇為等滲非離子造影劑[通用電氣藥業(上海)有限公司], 用量150~460 ml。全部患者術前1 d檢測血肌酐、胱抑素C, 術后24、48、72 h 復查以上化驗, 造影劑腎病的患者在第5、7天再次復查上述檢驗直至腎功能水平恢復正常范圍。

1. 2. 2 護理方法

1. 2. 2. 1 術前護理 術前責任護士應主動向患者講述PCI治療術的目的、意義及可能出現的手術并發癥, 仔細講解述術前術后注意的事項, 并取得配合。讓患者認識防治方法, 如術后飲食以流食或半流食為主, 術后飲水的重要性等, 以增強患者的依從性, 并自主配合醫護的治療及護理。術前評價患者的化驗及檢查結果, 評價患者腎功能不全的程度, 有無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壓病、心力衰竭、貧血、脫水等, 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術前主動和患者及家屬交流溝通, 仔細講解水化治療目的及意義, 講解PCI治療手術前后注意的要點、配合事項。指導患者如何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

1. 2. 2. 2 水化治療護理 水化治療是一種方式簡單, 行之有效的安全方案, 經靜脈途徑水化治療可有效降低造影劑腎病的發生率[3], 其機制可能與水化治療能使腎血管擴張、增加腎血管血流量, 可腎小管內降低造影劑的濃度, 阻止形成腎小管內晶體, 可降低腎血管內滲透壓及粘度, 增加尿量, 可降低造影劑的腎毒性作用相關[4]。術前責任護士向患者仔細講述水化療法的意義及必要性, 可使少數患者避免因恐懼術后臥床排尿而不愿意多飲水。PCI治療術前給予生理鹽水500 ml 緩慢靜脈滴注, 避免因術前禁食水造成患者的體液不足, 術后引導并鼓勵患者大量飲水, 24 h 飲水量>1500 ml;術后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 補充液體使排尿量增加, 促進造影劑排出, 降低造影劑對腎臟的毒性。本院從術前12 h開始持續至術后12~24 h給予生理鹽水1.0~1.5 m1/(kg?h)的速度靜脈滴注, 總量以1000~1500 m1為宜, 以達到充分擴容的目的[5]。術后水化治療為前4 h的量為總量的1/3, 滴速不應過快, 并依據患者的心腎功能、水負荷的情況給予恰當的調節。術前選用留置套管針以消除患者的痛苦, 取得患者的配合。

1. 2. 2. 3 術中護理 應用等滲對比劑碘克沙醇造影劑并嚴格限制造影用量, 冠狀動脈造影術過程碘克沙醇總量在15~60 ml, PCI治療過程中碘克沙醇總量在135~400 ml, 手術過程中準確記錄造影劑使用量, 術前、術后血清肌酐的上升有無變化沒有顯著差異, 碘克沙醇作為等滲非離子造影劑對高齡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行PCI術中應用具有杰出的安全性[6]。

1. 2. 2. 4 術后護理 PCI術后首先注意觀察血管穿刺點, 并且觀看及記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及24 h尿量的情況、進食及進水狀況、術中應用造影劑的劑量, 以上觀察可助于確定水化治療的液體量, 并督促患者及時多飲水, 可以增進血容量, 稀釋血管內造影劑并使之排泄。向患者說明流食及半流食的必要性, 取得患者的合作。依據醫囑對患者進行水化治療, 一般為30~40滴/min的滴注速度。控制液體量及速度從而促使患者在4 h內尿量為600~800 ml, 詳細記錄患者24 h尿量, 對各種因素導致的排尿困難要及時處理。給予尿潴留者及時導尿處置。對尿量不足的患者通知醫師并予以及時的處理。術后仔細記錄患者心腎功能及電解質的變化[7]。術后24、48、72 h復查血肌酐、胱抑素C, 觀察患者的腎功能損傷的程度。密切觀看患者的病情變化, 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尿量, 增強病房的巡視, 對患者的主訴仔細聆聽, 對患者病情的變化應及時通知醫師, 特別觀察有無凝血系統差的患者導致鼻或齒齦出血。

1. 2. 2. 5 心理護理 術前由責任護士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PCI的目的、意義及可能出現術中, 術后的并發癥, 常見不良反應及相應的防治方法等。建議患者選用等滲非離子型造影劑碘克沙醇以有效減低對腎臟的急性腎損傷。術前準備時講解備皮、碘過敏試驗必要性以減少患者的驚恐感。取得患者的信任, 以減輕患者的心理擔, 術中時囑放松心情、避免情緒緊張而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從而導致心率、血壓異常[7]。告知術后肢體的制動, 穿刺部位的減壓及注意事項, 使患者配合避免發生不良事件。對于PCI術后發生造影劑腎病的患者予以更多關心, 創立醫患的之間的信任。護理過程中加強溝通的技巧, 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耐心傾聽、真誠答復, 使患者的依從性得以提高, 提升其戰勝疾患的信心, 協助患者調整最優的心理狀態從而益于治療。

2 結果

86例患者術后并發CIN 12 例, 占14.0%, 其中男8 例, 女4例。本組12 例均應用了水化療法, 8 例水療7~9 d血清肌酐恢復正常范圍, 占66.7%, 4 例經血液透析3~4次血清肌酐恢復正常范圍, 占33.3%。

3 討論

伴隨著老年患者冠心病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PCI術的普遍應用, CIN的發病率也隨之漸漸增多。目前國內外對于CIN 尚無特殊治療方式, 預防最為關鍵。CIN的發病機制包括:造影劑對腎小管上皮細胞直接毒性作用、活性氧介導的損傷、缺血缺氧損傷及腎小管的梗阻等[8]。CIN的傷害因素, 包含高齡、術前慢性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壓、心功能不全、大劑量使用造影劑、肝功能不全及腎毒性藥物使用等[9]。大量臨床研究證據顯示[10], 基礎腎功能差或慢性腎功能不全是CIN的公認的獨立的危險因素, 隨著原有肌酐程度的增高CIN的發病率上升。高齡冠心病的患者存在生理性腎功能的下降, 而且大多同時患有高血壓病、2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 從而導致PCI術后CIN的發病率增加。危險因素評估在預防CIN 中十分重要, 造影前應全面而詳細認識患者的病史, 患者要是合并多種危險因素, 在PCI術后出現CIN的幾率明顯增高, 進而發展為急性腎功能衰竭而進行血液透析治療[11-17]。12 例患者補液后后仍發生了CIN, 續監測血肌酐, 胱抑素C、電解質至少3 d 以上, 直至恢復正常范圍, 同時防止高鉀血癥, 記錄24 h出入量, 因此表明PCI術后大量補液并不能完全預防CIN 的發生, 但水化治療仍然被公認為預防PCI術后CIN的金標準[11]。

綜上所述, 水化治療及精心的護理能夠降低高齡冠心病患者行PCI術后CIN的發生率。對行PCI術后的高齡冠心病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 應該在其圍手術期積極采用水化治療方案并給予相應的個性化、系統化的護理, 可改善患者的預后, 使患者生活質量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 Stacul F, Aj VDM, Reimer P, et al.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updated ESUR Contrast Media Safety Committee guidelines. European Radiology, 2011, 21(12):2527.

[2] Jorgensen AL.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pathophysiology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 Critical Care Nurse, 2013, 33(1):37.

[3] Dussol B, Morange S, Loundoun A,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saline hydration to prevent contrast nephropathy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2006, 21(8):2120-2126.

[4] Luo Y, Wang X, Ye Z, et al. Remedial Hydration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and Short-term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ingle-center, Randomized Trial. Internal Medicine, 2014, 53(20):2265-2272.

[5] 吳承鼎, 朱萍. 水化治療預防對比劑腎病的護理進展. 當代護士旬刊, 2014(10):13-15.

[6] 李菲, 韓雅玲, 張進, 等. 碘克沙醇對行介入治療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腎功能的影響.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07, 6(6):407-408.

[7] 姚彥紅.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術后對比劑誘導的急性腎損傷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15(17):1606-1609.

[8] 高俊峰, 賈艷梅. 對比劑腎病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 臨床護理雜志, 2014(4):34-36.

[9] Sherwin PF, Cambron R, Johnson JA, et al. Contrast dose-to-creatinine clearance ratio as a potential indicator of risk for radio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orrelation of D/CrCL with area under the contrast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using iodixanol. Investigative Radiology, 2005, 40(40):598-603.

[10] Mcdonald JS, Mcdonald RJ, Comin J, et al. Frequency of acute kidney injury following intravenous contrast medium administr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Radiology, 2013, 267(1):119.

[11] 杰, 汪鳳華. 造影劑腎病的發生機制及其藥物預防. 世界臨床藥物, 2006, 27(2):90-94.

[12] 曾環玉, 張月華, 謝玉芳. 高齡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后預防造影劑腎病的護理干預. 嶺南心血管病雜志, 2013, 19(2):239-240.

[13] 曹佳, 谷沫麗, 王翠, 等. 預防冠心病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冠狀動脈造影后造影劑腎病的護理措施. 感染、炎癥、修復, 2013, 14(4):216.

[14] 王莉麗, 葉筱紅, 阮筱珠. 水化療法在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預防造影劑腎病的護理. 護理與康復, 2014, 13(5):448-450.

[15] 李敏. 老年冠心病合并腎臟病患者行冠脈介入術對造影劑腎病的預防及護理. 醫藥前沿, 2014(9):109-110.

[16] 付華莉.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療后預防造影劑腎病的護理干預. 醫學信息, 2013(27):378.

第9篇: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在主動脈球囊反搏(IABP)輔助下行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患者的護理要點。方法:選擇23例AMI合并CS在IABP輔助下行急診PCI的患者,加強IABP應用期間的病情觀察、導管護理及抗凝治療護理,落實并發癥的觀察護理。結果:20例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順利脫機。3例老年患者因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分別于術后第1,3,5天死亡。IABP應用期間發生并發癥4例,其中消化道出血1例,穿刺部位滲血及小血腫各1例,肺部感染1例。未出現腦出血、下肢缺血或栓塞、球囊破裂等嚴重并發癥。結論:IABP應用過程中應加強監測,認真落實各項護理措施,能確保IABP安全有效實施,最大限度地發揮IABP的功能,預防或減少并發癥,使重危患者度過難關。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球囊反搏術;心源性休克;經皮冠脈介入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12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發生率為5%~10%,其病死率高達80%~100%[1]。雖然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能持續完全開通梗死相關動脈,恢復冠脈血流,保護心臟功能,但對于存在血流動力學障礙的患者,其手術的風險將大大增加。主動脈球囊反搏術(IABP)作為改善左室功能的輔助治療方式,可在短時間內改善CS的血流動力學異常,有利于CS患者的病情穩定[2],與穩定型血管重建相結合,明顯增加高危冠心病患者在血管重建術中的安全系數和成功率,并使術后閉塞率下降[3]。但由于IABP術后存在一定的并發癥,因此細致全面的護理尤為重要。我院心內科2011年1月~2013年7月對23例AMI合并CS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急診PCI,效果滿意,現將護理方法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確診為AMI合并CS,在IABP支持下行急診PCI的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齡43~79歲,平均(65.5±9.8)歲。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例。廣泛前壁心梗13例,下壁心梗7例,下壁+右室心梗3例。患者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煩躁、皮膚濕冷、心動過速、收縮壓<90 mmHg等循環功能障礙的表現。心功能Killip Ⅲ級9例,Killip Ⅳ級14例。

1.2方法在DSA工作環境下,采用Seldinger技術經皮穿刺股動脈,根據患者身高選擇合適的球囊反搏導管,在X線透視下將IABP導管球囊留置于左鎖骨下動脈開口下方2 cm處和腎動脈開口上方的降主動脈內,球囊導管的另一端與主動脈球囊反搏機連接,采用心電圖觸發模式,同時根據患者主動脈內壓力波形,隨時調整反搏時相,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主動脈內血流動力壓。IABP術后監測患者血壓、心率,觀察神志、尿量等血流動力學指標并落實各項護理措施。當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基本滿意,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平穩,無異常心源性癥狀,逐漸減少多巴胺用量;血流動力學未受到明顯影響時,逐步遞減反搏頻率,由1∶1(1個心動周期:1次氣囊充氣)逐漸遞減為1∶8,如果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拔除球囊反搏導管。

2結果

23例患者均順利植入IABP,行急診PCI后入CCU監護治療。IABP應用時間為5~122 h,平均(70.8±28.4)h。20例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順利脫機;3例老年患者因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分別于術后第1,3,5天死亡。IABP應用過程中,出現消化道出血1例,穿刺部位滲血及小血腫各1例,肺部感染1例。未出現腦出血、下肢缺血或栓塞、球囊破裂等嚴重并發癥。

3護理

3.1嚴密觀察病情,重視患者主訴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神志、生命體征、有無胸悶胸痛情況。常規每小時作12導聯心電圖檢查,連續4 h,了解心電圖動態演變和有無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認真傾聽患者主訴,若出現胸悶不適、心悸、血壓下降等,及時報告醫師。本研究中4例出現頻發室早并短陣室速,予胺碘酮后得到控制,確保患者的安全及IABP的正常運轉。

3.2持續心電監護,嚴密監測血流動力學改變,保持最佳反搏效果IABP多采用心電圖觸發模式。應選擇R波振幅清楚的導聯為監護導聯,并固定好心電圖電極片,防止電極片脫落發生反搏終止。竇性心律在80~110次/min反搏效果最佳[4],心動過速(心率>150次/min)、心動過緩(心率<50次/min)、室顫等均可影響球囊反搏效果甚至停搏。因此,護理中要特別注意心電圖的變化,及早發現異常。嚴密監測IABP顯示屏中反搏壓、反搏波形、主動脈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壓等,做好詳細記錄;觀察患者神志、呼吸變化及外周循環情況,記錄每小時的尿量,準確判斷反搏效果。根據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尿量等決定輸液量和多巴胺的用量。

3.3管路護理反搏期間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取平臥位或低坡臥位,頭部抬高<30°。導管以寬膠布沿大腿縱向固定,穿刺側肢體伸直制動,避免屈曲,并用約束帶適當固定于床尾,協助患者翻身時幅度不宜過大,注意保護好導管,防止導管移位、打折及球囊壓迫左鎖骨下動脈或腎動脈。觀察導管外露部位刻度做好標記,并做好交班記錄。密切觀察左橈動脈搏動情況及左上肢皮膚顏色、溫度,留置導尿準確記錄每小時尿量,如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

3.4抗凝治療護理反搏期間IABP管道應用肝素鹽水(生理鹽水500 ml+肝素鈉6250 U置入加壓袋內,壓力保持在300 mmHg),每30 min沖洗測壓管道1次,以免血栓形成,注意嚴格無菌操作,每小時檢查穿刺局部有無出血、血腫及有無栓塞征象。

3.5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3.5.1出血及血腫由于穿刺引起的血管損傷、氣囊機械性刺激及應用肝素等,可發生出血傾向。注意觀察穿刺處有無滲血、血腫及瘀斑,若出現局部血腫,標記血腫范圍,以觀察有無活動性出血;注意皮膚黏膜有無出血點,觀察嘔吐物、排泄物顏色及咳嗽排痰情況,并注意神志、瞳孔、肢體活動、語言交流及血壓變化等,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建議患者清潔口腔時使用軟毛牙刷刷牙或漱口;避免挖鼻或用力擤鼻。每天遵醫囑抽取血標本,監測血常規、凝血功能,了解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計數及出凝血時間,如有明顯改變及時報告醫師。拔管后穿刺點壓迫止血后加壓包扎24 h,并用1 kg的沙袋壓迫6~8 h。本組患者中出現消化道出血1例,經禁食、制酸、保護胃黏膜治療后出血停止;穿刺部位滲血、血腫各1例,經局部加壓包扎后停止。

3.5.2下肢缺血或栓塞引起IABP術后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造成下肢動脈栓塞的原因是術后抗凝不當、IABP停搏時間過長、下肢活動受限等導致股動脈內血栓形成,可出現雙下肢疼痛、麻木、蒼白或水腫等缺血或壞死的表現。針對這些原因做好針對性的預防。定時沖管,儀器停止工作時要迅速查明原因,避免停搏過久(>30 min)而導致對循環的影響或血栓形成;拔除IABP導管時應讓少量血液從穿刺口處噴出,以沖出可能存在的血栓栓子,防止血栓沉積于股動脈內。同時協助并鼓勵患者進行肢體的主被動運動,每小時觀察患者足背動脈搏動情況,確定搏動處,在皮膚上做好標記,注意觀察皮膚的溫度、顏色和患者自我感覺情況,做好記錄,如發現肢體皮溫降低、發紺或蒼白、足背動脈搏動消失、肢體脹痛等,應立即通知醫師配合進行必要的抗凝、溶栓等處理。

3.5.3感染IABP為侵入性治療,加之患者病情危重,機體抵抗力下降等,感染是常見并發癥之一,表現為穿刺局部紅、腫、化膿,嚴重者出現敗血癥。嚴格無菌操作至關重要。每天更換穿刺處敷料,保持敷料清潔干燥,如有滲血及時更換,注意觀察局部有無紅腫或膿性分泌物。加強基礎護理,監測體溫變化,關注患者血常規、C-反應蛋白等感染性指標的情況,如果發現感染征象,及時通知醫師采血做血液細菌培養,以指導合理使用抗生素。術后遵醫囑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可控制其發生。本研究中1例患者術后48 h出現發熱,胸部X片提示肺部感染,經抗感染治療4 d后體溫正常。

3.5.4球囊破裂為較少見的并發癥,但也是嚴重的并發癥。發生的原因與球囊擴張時壓在鈣化的主動脈壁上有關,也與導管型號的選擇有關。主要表現為充氣管道內有血液反流,血液進入球囊形成血凝塊,導致IABP運轉異常及拔管困難,球囊破裂后可導致氦氣栓塞。因此置管前應根據患者的身高選擇合適的氣囊導管(一般身高≥185 cm者選擇50 ml的氣囊,165~184 cm者選擇40 ml的氣囊,<165 cm者選擇34 ml的氣囊),仔細檢查球囊是否漏氣;置管時動作輕柔,防止尖銳物觸及球囊;術后嚴密觀察反搏泵的工作情況及管道內有無血液回流,當球囊漏氣達5 ml時,反搏泵會發出報警停止工作,反搏波形消失。一旦發現球囊破裂,應立即采取頭低足高位,頭部降低30°,防止氦氣栓進入腦部形成栓塞,并立即通知醫師及時處置。本組患者未出現球囊破裂現象。

3.6心理護理AMI患者多有瀕死感,PCI術后入CCU持續心電監護、IABP的應用及多種藥物持續泵入、限制活動、無家屬陪護等,患者易產生緊張、恐懼和焦慮等不良心理。護士應主動關心患者,傾聽患者主述,及時了解心理狀態并予疏導,同時告知患者IABP治療的目的及安全性,以減輕患者恐懼、焦慮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3.7拔管護理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后,多巴胺用量<5 μg/(kg·min),且依賴性小,減藥后血流動力學影響小;如果平均動脈壓>80 mmHg,尿量>1 ml/(kg·min),四肢溫暖,末梢循環好,逐漸減少反搏次數[5],將反搏比例由1∶1逐漸改至1∶8,觀察30 min,生命體征仍平穩即可拔除球囊導管。拔管前停用肝素抗凝4~6 h,ACT降至200 s以下時拔管。拔管時應讓少量血液從穿刺口處噴出,以沖出可能存在的血栓栓子。拔管后壓迫穿刺部位20~30 min,再用繃帶加壓包扎,沙袋壓迫4~6 h,囑患肢制動12 h,臥床24 h,確保完全止血,同時觀察下肢血運情況并監測血流動力學變化。

4小結

IABP在AMI合并CS中的應用效果已在很多的臨床實踐中得到證實,其通過有效的增加冠脈灌注,改善左室功能,為CS患者進行血運重建贏得了治療時間并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兩者聯用進一步改善患者的預后。但IABP所帶來的并發癥危害并不亞于疾病本身,因此,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IABP的使用原理、報警系統提示,加強術后監測,認真落實各項護理措施,預防或減少并發癥,確保IABP安全有效實施,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高潤霖,胡大一.心血管病學[M].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2006:72.

[2]林明裕,鄭川允,陳艷仙.主動脈球囊反搏術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臟性休克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中的應用[J].中國心血管雜志,2007,12(3):215-216.

[3]Iakobbishvili Z,Behar S,Boyko V,et al.Does current treatment of cardiogenic shock complicating the acute coronary syndiomes comply with guidelines[J].Am Hart J,2005,149(1):98-103.

[4]楊春霞,馬小芳,方敏,等.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實施主動脈球囊反搏14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11,11(22):5516-5517.

[5]蘇丕雄,高杰,劉巖,等.高危冠狀動脈搭橋患者應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治療的時機選擇[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09,7(5):364-36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日韩美香蕉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国 | 日韩三级一区 | 亚洲 欧美 在线观看 | 久草久草在线视频 | 午夜性生活视频 | 日韩午夜免费视频 | 欧美成人xxxx | 男女性生活网站 | 久久艹在线 | 黄色a网站 |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看片 | 99久久精品国产9999高清 |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播放器 | 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 久草在线视频在线 | 国产成人丝袜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 亚洲国产www | 宫女淫春3在线观 | a毛片免费播放全部完整 | 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 性生话一级国产片 |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欧美性色黄大片一级毛片视频 |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免费看 | 欧美一级网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嫩草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男女免费在线视频 |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韩国演艺界 | 三级毛片子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在线观看一级片 |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 99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