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三字經解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不法商家以中獎為由誘人中招
文/劉英潮
隨著民間收藏熱的升溫,人民幣收藏市場的升值“神話”近來在各地流傳。不僅正在流通的人民幣搖身變成裝幀精美的“藏品”,身價暴漲,而且商家促銷方式更加離奇:用中獎信息“釣”消費者上門,用“豹子號”(錢幣編號后三位數字相同或者三個以上相同)、“百連鈔”等幣種價格暴漲的消息誤導人、擺出誘人的藏品升值潛力和所謂的每年高收益回購價格……
以中獎為由誘老人中招
天津市的王老先生不久前到設在一家高檔寫字樓的文化中心花了3000多元購買了一套人民幣紀念冊,回家后兒子一看就說他買貴了,而他找到商家要求退貨遭到拒絕。據了解,像王老先生這樣先是被告知“中獎”、然后稀里糊涂地買下藏品的不是個案。
所謂的“中獎”就是市民手機收到免費領取貴金屬禮品的短信。近期,有媒體對此事進行了暗訪。在天津市南京路上一座高檔涉外寫字樓內,一家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員在辦公室門口發放兌獎券,為前來領獎的市民安排“接待專員”。一位操著外地口音的年輕人用極具煽動性的話語,請人們領禮品前先聽一下有關文化藏品的“大喜訊”。隨后拿出被稱為“全國限量發行2000冊”的第四套連號人民幣,原價38800元,特惠價19800元,還有贈品。當調查人員發現所有紙幣的實際總面值僅為1680元卻標價十余倍表示不解時,對方拿出首套、二套人民幣升值的“傳奇”紀錄來解釋,還一再強調每年按10%的升值幅度來回購。
紀念冊升值經不起推敲
當調查人員以害怕個人信息泄露為名一再向商家們求證“中獎”原因時,幾位接待員忙解釋:他們就是通過短信群發的,“中獎面”相當廣。調查人員隨后發現所謂的“誠意”根本經不起推敲,作為免費禮品之一的“倫敦奧運會彩色銀章”經鑒定是贗品,其他銀制品也基本是鍍銀的,市場單價不過10元。
調查還發現有的禮品公司玩起了“文字游戲”,僅對紀念冊中的人民幣的實際面值進行回購,根本不是按銷售價格進行回購,更不會承擔消費者的損失。
據了解,禮品公司一般是大型寫字樓的短租戶,很難保證長期經營,用不了多久,人們就會發現商戶不見蹤影,而寫字樓不是商場,對此不負連帶銷售責任。
買賣流通人民幣屬非法
一些收藏業內人士也表示,第四套人民幣還沒有退出流通的情況下,近期確實存在炒作虛熱的情況。正是一些人抱著“等到第四套人民幣完全退出市場再收藏就沒什么利潤可賺”的投機心理被不法商家鉆了空子。什么“豹子號”、“百連鈔”價格被炒得很離譜。這種高價人民幣藏品買來就貶值,買時容易賣時難,只能壓在自己手里。
據人民銀行天津分行介紹: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為我國目前正在流通的法定貨幣。中國人民銀行從未發行過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連號”鈔票收藏品(冊),也沒有批準過任何單位或個人對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連號”鈔票進行裝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買賣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裸幣或未經過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裝幀品,屬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幣的違法行為。
淺解三字經(之二十三)
文/劉永生
【本經】
曰士農,曰工商,
此四民,國之良。
【譯文】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知識分子、農民、工人和商人,是國家不可缺少的棟梁,稱為四民,這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
【注釋】
士:知識分子。
工商:工人和商人。
良:優秀的,良好的。
好茶一口,香濃味郁,讓人回味無窮;劣茶一杯,氣淡味澀,使人敗興無趣。冷水泡茶無味,盡人皆知;過開的水泡茶,則茶湯苦澀難耐。只有水溫合適,方能沖出好茶,蘊出茶香,泡出茶味。茶葉的特質決定水溫。
一般來講,根據茶葉自身的特質,大致可分為高溫、中溫、低溫三種泡茶溫度:
第一種,高溫:90℃以上。
葉茶類:如水仙、凍頂烏龍等。
重揉捻的茶類:如鐵觀音、佛手等接近球狀的茶。
重焙火的茶類:色澤較黑、較暗的茶。
陳年茶類:任何妥善儲存的陳年茶。高溫方能出味。
第二種,中溫:80-90℃。
輕發酵的茶類:如文山包種茶。若焙火較重,應以高溫沖泡。
芽茶類:如白毫烏龍、高級紅茶、普洱等。最好現燒水沖泡,可使茶味濃厚醇和。
熏花茶:香片、包種茶、熏花。此類茶一定要加蓋稍悶,以利發香。
茶葉細碎類:因茶葉切碎后接觸水的面積增加,茶葉汁液溶解快,應該高溫沖泡的茶類切碎后則需以中溫沖泡。
第三種,低溫:低于80℃。
綠茶類:如龍井、碧螺春等。沖泡時不必加蓋,以免溫度持久,茶湯太苦。若仍覺苦味太重,可再適當降低水溫。
影響茶湯溫度的因素
1.溫壺與否
熱水倒入常溫茶壺,溫度一般要降低5℃左右。所以若不實施“溫壺”,水溫必須提高些,或浸泡的時間延長些。
2.溫潤泡與否
第一次沖水后,茶葉吸收了熱度與濕度,再次沖泡時可溶物釋出的速度會加快。所以,若經溫潤泡,再次沖水浸泡的時間要縮短。
3.茶葉是否經冷藏
冷藏或冷凍后的茶葉,若未恢復常溫就沖泡,應酌量提高水溫、延長浸泡時間,尤其是“揉捻”后未經“干燥”即冷凍的“濕茶”。
評價翡翠的“十字口訣”
因為翡翠綠色的名稱太復雜,又繁多,珠寶貿易界常用“濃、陽、俏、正、和、淡、陰、老、邪、花”10個字來評價,可稱之為“十字口訣”:
“濃”,指顏色深綠而不帶黑。反之是“淡”,指綠色淺,顯示無力。
“陽”,指顏色鮮艷明亮。反之是“陰”,指綠色昏暗而凝滯。陽綠即使淡一些,也令人有新鮮感,惹人喜愛。陰綠即使深濃,也不受人歡迎。
“俏”,即綠色顯得美麗晶瑩。反之是“老”,即綠色顯得平淡呆滯。
“正”,指綠色鮮艷純正。反之,綠色中泛有黃、青、藍、灰、黑等色均為“邪色”,邪色明顯降低價值,尤其要注意細微之間的邪色差別。
“和”,指綠色均勻而不花之意。如綠色呈絲條狀或有散點、散塊就是“花”,會不同程度地影響玉料或玉器的價值。
淺解三字經(之三)
[本經]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譯文]
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上的布來教育他。
[注釋]
昔:從前、古代。
孟母:孟子的母親,賢良有德。
擇鄰處:選擇鄰居住下來。
子: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人,后世尊為“亞圣”。
機杼:機,織機;杼,梭子。
日本客人外套不見對服務員動手
記者見到小張時,她正在打掃餐廳衛生。小張回憶說,打人的日本客人個頭在1.70米左右,是一名45歲左右的中年男子,當時身穿一件深紅色的上衣。
“當晚是這家北京郵航貨運公司在餐廳舉行公司年會,共來了41人。”小張說,晚會結束后,這名日本客人走到她跟前用不太熟練的中文質問說:“我的衣服,3000元錢”,小張大概理解他的意思是說“衣服不見了,里面有3000元錢”。
小張事先看到該日本客人的朋友幫他拿了衣服,遂向他身邊的男子解釋。沒想到這名客人重復又說了幾句話后,伸出右手一拳打在小張的肩膀上,小張馬上轉身去給酒店保安打了電話。
據小張事后了解到,她剛離開,這名日本客人又沖著一旁收拾餐桌的服務員劉阿姨大喊。劉阿姨向其表示不知道后,該客人把劉阿姨拉到跟前,沖著劉阿姨的左臉就是一巴掌。“我回來時阿姨已經被打得退到了后面的沙發上。”當時在場的廚師和音響師都看到了這一幕。據劉阿姨說,她被打后開始四處躲閃,但日本客人一直追著她打。
保安阻攔打人者出門也遭毆打
后來,酒店的經理也趕到了,小張再次通知了保安。打人者這時已到了大堂,徑直往門外走去。隨后趕到大堂的保安小賈和兩個同事試圖攔住他,在攔截中,小賈和打人者進了旋轉門。“在旋轉門里小賈被那日本人打了兩三拳,左臉都出了血。”小張稱,保安們一直追到門外。最后,那名日本人在門外的10多個同行者上來,護著他掙脫開保安上了車。“他是自己開的車,應該沒喝醉,而且衣服也沒丟,是他朋友幫著拿了,當時我們很多人都看到他上車后,有人幫他穿上了衣服。”小張說,其他同行者仍留在現場。
隨行人員向警方否認打人一事
小張告訴記者,事發后警察趕到酒店時,與打人者同行的人向警方否認了打人一事,“我在這工作4年了,從沒見過這樣的人。”小張說。
據了解,建國門外派出所的警察到現場做了筆錄,三名被打傷的工作人員均到北京醫院做了檢查,劉阿姨和小賈傷稍重,昨天沒來上班。
文/宋琳
昨日的“現玩”,就是今日的古玩;今日的“現玩”,就是明日的古玩。所謂“現玩”,就是指那些雖然不是古代器物,但是仍然會讓人們愛不釋手,且多多益善的有價值、有樂趣的小玩意兒。煙斗,就屬于這么一種有收藏價值的“現玩”。
煙斗,其實在歐洲早就是一種很普及的收藏品。從近代開始,有過留洋背景的人士開始逐漸將煙斗文化傳入中國。有些煙斗做工非常精致,有極高的工藝水平,具有一定收藏價值。不過,可供收藏的煙斗絕非普通煙斗,往往都是一些著名品牌,甚至是一些奢侈品。
通常看來,手工煙斗尤其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煙斗,升值潛力是機制煙斗無法比擬的。品牌煙斗一般都是手工制作,價位往往也較高。一個上好的煙斗,還應有出色的木紋,煙斗上有比較難得的木紋更具投資價值。
業內人士提醒,目前國內的二手煙斗交易不太活躍,大多在“圈內”進行。此外,也有部分二手煙斗通過網絡進行交易。
相關鏈接
煙斗的材料
石楠 石楠幾乎是煙斗的代名詞,是到目前為止使用最廣泛,也被認為是最合適的煙斗制作材料。石楠具有堅固耐用、木質細密、木紋漂亮等優點。
海泡石 海泡石是一種珍貴的多孔礦物,由海中微生物的軀殼沉積洋底石化而成。由于海泡石具有毛細孔,煙斗使用時間長了,煙油會均勻地滲到煙斗表面,在煙油和手汗的共同作用下,會散發出自然、深邃、高貴的棕金色光澤,沉淀歲月的痕跡。
花盆滅害六法
文/劉瑩
1.棉簽:花盆中出現小飛蟲時,可用三四根棉簽(棉花棍),飽蘸敵敵畏(以不滴下來為度),將柄端插在植株周圍的盆土中,把盆花用塑料袋罩上,飛蟲即可消滅。
2.洗衣粉:把一湯匙洗衣粉溶解在4升水中,每隔兩周噴灑花葉,可徹底消滅白蠅和細菌。
3.牛奶:將4杯面粉和半杯牛奶摻入20升水中攪拌,用紗布過濾后噴灑在花葉上,能殺死壁虱和它們的卵。
4.啤酒:把啤酒倒入放在花盆土壤下的淺盆中,蝸牛爬入就會被淹死。
5.大蒜:把一個大蒜頭搗碎,用一湯匙胡椒粉一起摻入半升水中,一小時后,把它噴灑在花葉上,可防鼠的侵襲。
6.煙蒂、煙絲水:將煙蒂、煙絲用熱水浸泡一兩天,待水變成深褐色,將一部分水灑在花莖、花葉上,其余稀釋后澆到花盆里,螞蟻即可消滅。
淺解三字經(之十)
本經
融四歲,能讓梨,
弟于長,宜先知。
譯文
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注釋
融:指孔融,東漢魯國人。
弟:(當動詞解)即悌,弟弟敬愛哥哥,名詞當動詞用。
長:兄長。
知:明白。
文/劉永生
【本經】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聲,宜調協。
【譯文】
我們的祖先把說話聲音的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種。四聲的運用必須和諧,聽起來才能使人舒暢。
【注釋】
平上去入:發音的四種聲調。
調:聲音和諧。
【感悟】
我國的古代詩詞非常優美動人,讀起來和諧順口,這不僅是詩詞本身的內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詩詞運用了平、上、去、入四聲的規律變化,所以使我們聽起來更加優美動人。
老人多玩7種游戲
文/田山
老了記不住事兒;手腳有時不利索;別人跟自己說話,老半天也反應不過來……這些都是大腦在退化的征兆。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發現,如果老人每天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智力游戲,幾周后,記憶力就會顯著提高。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辛西婭·格林博士介紹了7種游戲,能讓大腦變得更靈活,簡便易行。
1.念出顏色。用不同顏色的筆寫出表示不同顏色的詞,比如用綠色的筆寫“藍色”一詞,用黑色的筆寫“紅色”等。然后,大聲讀出每個詞語所用的顏色,比如上面例子中,正確的答案應為綠色、黑色。每天重復做這種游戲幾次,能增強大腦的注意力。
2.用7個詞寫小說。即只用7個詞語寫一段故事,盡量使內容清晰完整,如果還能引發讀者的一些遐想就更好了。這種游戲會增強你的敘事能力,提高大腦的創造性。
3.用左手寫字。挑一個閑暇的日子,強迫自己只用左手(左撇子的人用右手)來完成一些日常事務,如刷牙、梳頭和吃飯,甚至用左手來寫字等。這樣會讓大腦細胞之間建立起新的連接,一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左手會變得靈活,這就意味著大腦也更靈活了。
4.連連看。找出相同的符號有助于鍛煉人們視覺與大腦的聯系。最簡易的方式是將一副麻將打亂順序,依次排成方塊型,然后從中找到相同的牌并拿掉,盡量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記錄自己每次玩所用的時間,監督自己有無進步。
5.記圖片。找一張復雜的照片,仔細觀察1分鐘,然后將照片遮住,在紙上寫下圖片中包含的物品名稱,數量越多越好,這個游戲能充分鍛煉視覺的注意力。
6.做筆記。在任何有壓力或焦慮感的情況下,人的記憶力都會變得模糊,可以隨身帶個小本子,隨時記錄下一天中重要的信息,然后晚上用心回憶,并對照筆記看自己有無遺漏。
7.倒著數數。主要有以下3種方式:從200開始倒數,每次減去5,如200,195,190……;從150開始倒數,每次減去7,如150,143,136……;從100開始倒數,每次減去3,如100,97,94……這個游戲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居家風水,信不信由你——電飯煲應朝向何方為吉?
城市化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大趨勢,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伴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大量的農民涌入城市,成為城市建設的一支主要力量,而就是這些為現代化做出貢獻的人,他們的生活及其子女的入學卻成了他們心中的痛。90年代以來,以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為重要形式的城鄉人口流動成為我國社會最為重要和最為引人注目的現象,其持續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在我國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的多個方面日益顯露出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資料顯示,在全國大約 8000萬名農村進城務工者身邊,有二百多萬學齡子女同行。在社會學研究者那里,就像農村進城的外來務工者被稱為“社會弱勢群體”一樣,這些外來流動兒童被稱為“社會處境不利群體兒童”。這些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近年來愈發突出,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社會問題。
目前,打工子女的入學問題正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研究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就學工作,無論是對實施義務教育,還是對城市的兩個文明建設,以及關心幫助困難群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這些進城務工農民子女不能普遍就學,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程度將會大打折扣,進入新世紀后的中國又將會出現一批新的文盲。專家們進一步指出,如今,進城務工農民及其子女已日益成為城市人口中的重要群體,他們的就學問題解決得如何,直接關系到進城務工農民后代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水平,關系到城市未來建設者的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安全、穩定、發展和繁榮。因此針對北京市豐臺區取締打工子弟學校的情況,我們將運用社會學和人口學的有關知識,通過此次對有關情況的調查,旨在反映打工子弟的真實生活,反映下層民工和廣大市民的呼聲,為政府的有關部門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并引發對適齡兒童受教育權問題的思考。另一方面,目前的研究討論主要集中在打工子弟學校辦學現狀、存在問題和面臨的困難方面,而我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打工子弟學校解散后流動人口子女去向。以期引起社會各界對他們的全面關注。
二、 研究方法
1、 調查對象的選擇:
我們的這次調查采用實地調查的方法獲得定性的資料,同時結合收集定量資料。研究方法主要為質性法。我們選取了北京市豐臺區南苑打工子弟學校和師陶打工子弟學校,在有關人士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兩校二年級到六年級的16名孩子作為樣本,我們的調查樣本的構成情況見下表:
調查樣本構成情況表
年級 性別 男生 女生 合計
一年級 0 0 0
二年級 1 2 3
三年級 2 2 4
四年級 2 1 3
五年級 3 2 5
六年級 1 0 1
合計 9 7 16
2、資料收集方法:
A、實地調查的準備工作:
① 搜尋相關的文獻,增加對研究對象的了解,以及已有研究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建立嘗試性的一般結論以啟發進一步的觀察。
② 尋找篩選典型調查對象,設計非結構性或半結構性的訪談提綱。
③ 與調查對象進行正式的接觸并與研究對象建立適當的關系。
B、深度訪談與個案研究:
依據非結構性的或半結構性的訪談設計對每一個典型調查對象分別進行信息的重復收集,并對所收集信息加以分析、篩選和驗證。根據觀察、理論觀點的發展不斷完善研究設計和修正最初的結論。研究小組在2003年暑期進行了兩次大型的調查,這兩次調查我們采用了直接的半結構訪談的方式,使用了采訪機、數碼相機等采訪專用儀器,同時調查員經過專門的培訓并且在訪談前后邀請專業的督導老師進行跟蹤指導,最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調查成果。
3、資料的整理和分析:
全部的調查提綱資料及錄音、攝像資料由調查員核實后進行詳細整理,最后結合研究假設及研究內容加以分析。
三、 研究結果與分析:
作為對情況的了解階段,我們在史柏年教授的指導下,由海淀區行知打工子弟學校李素梅老師的帶領,于2003年7月7日下午驅車前往大興區怡樂打工子弟學校調查,該校現任校長岳老師是原豐臺區南苑打工子弟學校的校長,我們受到了該校老師的熱情接待,在同校長岳老師的談話中我們了解到:豐臺區南苑打工子弟學校原來有500多人,在解散后學生都已“去向不明”,現在僅有50余人來大興的這所學校就讀,而且這所學校也是危在旦夕,大興區對打工子弟學校的標準要求得很高,否則就會加以取締,但因為經費等原因,學校很難達到政府所要求的標準。岳老師還說,他希望所有“無校可歸”的孩子們都能上條件相對優越的公立學校就讀,但據他了解,這些孩子去公立學校的“幾道檻”無法逾越:其一,公立學校要求這些孩子在所謂的“入學資格考試”中兩門(語、數)都要達到90分以上,否則一律不會接受,但由于學習條件、學習環境等方面的原因,這些來自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基礎都比較差,很少能達到此類要求。其二,進校就讀需要家長必須出示一大批證件:暫住證、身份證、工作證……缺一不可,而且如果孩子在老家有監護人,一律不能就讀,除非父母都在北京,如此刁難之下,校門難進;其三,如果孩子幸運的符合上述兩個條件,那還不夠,公立學校可能會像承諾的那樣,免收贊助費讓孩子花一般的錢入學,可以后的費用就開始不一般了,餐費每頓7元到10元不等(打工子弟學校僅為2元),每年冬夏分別為170和130元的校服費,各種活動的服裝費應有盡有,很多家庭負擔不起,只好忍痛退學,另尋他路。最后岳老師還說,孩子的上學的問題,不僅關系到社會上普遍關注的受教育權的問題,還關系到社會轉型時期的方方面面。在結束對岳老師的采訪后,我們又前往豐臺區瀛海鎮,參觀了被強行解散的原豐臺區南苑打工子弟學校,由此開始了我們的正式的調查。
關于輟學在家的調查
2003年8月30日,我們調查小組來到了北京市豐臺區師陶小學,今年5月,央視《今日說法》已經在這里作了兩期節目,因而當地的居民還是很配合我們的工作。一位姓張的女士滿面焦急的找到了我們,把我們的調查員請到家里,和我們說起了她家的情況。
調查員:張阿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您家里的情況嗎?
張女士:我們家有三口人,是98年的時候從安徽過來的,這幾年一直在這兒(豐臺五里店)賣水果,生活過得很困難。我和黃凱他爸每月只能掙不到一千塊錢,什么都不夠用。
調查員:那黃凱他的學校(師陶小學)解散之后,您有沒有給他找過其他的學校,比如說附近的哪所公辦學校或者是私立學校呢?
張女士:我們小孩從非典時期學校停課就一直在家,后來聽說學校解散了,我就一直為他上學的事兒著急,找是當然找過,可是咱這附近沒啥學校了,上別的區上學又不放心,我和他爸又沒時間接他,孩子剛11啊,哪放得下心啊 。
調查員:那您家附近一所學校都沒有了么?
張女士:有一所“陽光紅”學校,據說也是打工子弟學校,租住的是貴族學校校園(私立學校),本來原來說好一年的學費是600,可是后來我帶孩子去他們又說至少收800,我覺得他們太不講信譽了,態度又不好。后來說著說著他們干脆連我們家孩子都不要了,真是家“黑校”!(張阿姨說完,一臉的凄苦)
調查員:您有沒有試過把孩子送到公辦學校呢?
張女士:怎么沒有啊,我去了大井小學四、五次,人家都不收,也不知道為啥,就好像我們的孩子少了什么似的,我又急又氣,可也啥子辦法都沒有!
(調查員將目光轉向站在角落里的黃凱,那孩子睜著一雙大眼睛,默默的看著我們。)
調查員:黃凱,你還想不想再上學了?
黃 凱:(聲音很大)想!!
張女士:這孩子上六年級,原來學習還不錯,人家的孩子明天都開學了,我的孩子還沒有著落,我都快急死了。人家都要歡天喜地上學去了,我的孩子可咋辦啊。(焦急得落下淚水)
…………
我們在采訪的過程中,我們的思路一次又一次被張女士焦急的傾訴所打斷,當我們問到打工子弟學校的解散和國家所倡導的九年義務教育是不是有矛盾時,她的情緒顯得特別激動,“當然矛盾啊,國家說不上學都不行,我的孩子現在沒學上,這能不矛盾嗎?”張女士希望孩子今后的學歷越高越好,也比較滿意孩子原來就讀的師陶小學。截止到目前,我們通過電話了解,小黃凱還一直失學在家。那么我們不禁要問,難道因為學校條件差就應該解散,導致現在孩子沒學上,這個責任到底由誰來負呢?當我們面對小黃凱那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當我們看見張女士因為焦急和痛苦而深深低地下的頭時,我們覺得打工子弟學校的盲目解散,苦了一大批孩子,苦了一大批家長,最終難免會苦了我們的教育事業。
關于返鄉就讀的調查
2003年8月30日中午,我們來到了北京市豐臺區五里店,在已經解散的師陶小學老師張夢、馬增利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一個農貿市場,在這里,我們遇到了已經返鄉就讀的蘇祥龍的家長蘇先生,他正在賣菜,和買主一分分的討價還價,看到我們過去,連忙算完帳,接受了我們的采訪。
調查員:蘇先生,能為我們介紹一下您家孩子現在的情況嗎?
蘇先生:可以。我們家蘇祥龍原來上二年級,在師陶學校的成績一貫很好,總是班里第一名,現在學校解散了,他只好回老家了。
調查員:有沒有想過在附近找一所公辦的學校或者是私立學校呢?
蘇先生:學校說是放假了,通知貼出來后,孩子在家等了兩個多月,現在快開學了,附近的,還要遠一點的學校都找過,可是人家不是不讓我們孩子進,就是學費太高了,根本就交不起,最后沒有辦法,只能讓他回家了!
調查員:那您覺得老家的辦學條件好還是這里的條件好?
蘇先生:當然是這里的好,這里有電腦,有校車接送,我們都不擔心,老師對我們家祥龍也特別好,他在這里一直都是班上一、二名,回去以后,我和他媽都不在他身邊,我們很不放心啊!
調查員:孩子現在在老家的情況怎么樣?
蘇先生:孩子回家以后特別想念北京的老師和同學,更想我和他媽,在過幾天就中秋節了,想親自給孩子買幾塊月餅都不成啊。(神色很憂傷)
調查員:如果現在師陶小學又開學了,或有其他合適的打工學校開學了,您愿意把孩子接回來么?
蘇先生:那邊學費都已經交了一年的了,不能退了,這樣折騰來折騰去也麻煩啊。
…………
據了解,2003年4月28日師陶的學生和學生家長當時得到的通知是學校由于“非典”原因暫時“放假”,誰知這假一放就沒有盡頭。我們來到已經解散的學校舊址,大大的校門,空洞的校園,只有一條看門狗在那里時不時的發出一兩聲嚎叫,我們相互的對視著卻又各自沉默著,心中如鉛一般的沉重!曾經書聲瑯瑯的校園,現在變得如此荒涼!在采訪的過程中,蘇祥龍的父親不時深深的低下頭。也許當時把孩子千里迢迢接到北京,是無法承受骨肉分離之苦,可現在,他們辛苦一天,回到家卻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我們相信,在北京的上百萬民工兄弟中,沒有誰不認為孩子是支撐他們的唯一動力的。而在所謂的“學校改革”中,讓這些高樓大廈的締造者工作之余面對的卻是“人去屋空”的冷清,我們的心沒辦法不受到震撼!帶我們去采訪的張夢老師就是原來蘇祥龍的班主任,她是這樣評價的,“那是個好孩子,學習又好,又懂事,我挺想他的”。我們不知道,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學校解散運動中,到底有多少人、多少家庭在蒙受痛苦,如果讓那些決策者蒙受這樣的痛苦,他們還會痛下“解散令”嗎?
關于平行轉入其他的打工子弟學校的調查
2003年8月30日傍晚,同樣在豐臺區師陶小學校外,我們在尋找原學校解散后平行轉入其他的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在一個矮小的雜貨棚外,一個大學生模樣的男孩子叫住了我們,他的弟弟恰好屬于這種情況,在這里,我們就用“大學生”來稱呼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孩吧!
調查員:能給我們介紹一下你們家的情況嗎?
大學生:我們家四口人,老家在河北,來北京快十年了,我今年19,在石家莊讀大學,我弟12,原來在師陶上六年級,現在在黃莊打工子弟學校上六年級。
調查員:你覺得師陶小學怎么樣?比如師資力量、辦學條件之類的?
大學生:我覺得挺好的。我弟弟說封校之前,學校新建了微機室,里面有20多臺電腦,可惜只上過一次機,那些電腦就給封了,還有4、5輛校車也全封了。
調查員:你覺得現在這個學校和師陶比起怎么樣?
大學生:我們這里的孩子、家長普遍認為人家師陶辦得挺好的,比有些公辦學校辦得都好。
調查員:這幾個月孩子都是怎么過的啊?
大學生:這封校一封就是三、四個月,他一直呆在家里,把學習都給耽誤了,老師來過幾次,平時他就自己看書。
調查員:你上大學前在哪里讀書呢?
大學生:我的小學是在老家讀的,中學來的北京讀,又回老家參加的高考,也挺不容易的。
調查員:不知你們家的經濟狀況怎么樣,你們會讓他上大學嗎?
大學生:我們家這個攤兒最近生意不大好,但我們會想辦法供他讀出來。
…………
在采訪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孩子家長的氣憤、無奈之情。我們所采訪的幾個平行轉學的情況中,家長普遍反映孩子在別的區的打工子弟學校讀書,交通安全讓他們無時不刻不提心吊膽,同時對師陶小學的贊許也不絕入耳。同行的兩位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學校解散的過程:師陶打工子弟學校被關閉是在非典正好猖獗的四月,事先政府沒有任何的通知,老師們都以為是政府為了預防非典才將學校關閉的,可是在關閉那一天,早上很早,張夢老師因為才動完手術還躺在床上休息,就聽見外面在叫集合,后來全校所有師生都被集合在操場上,很快就被帶出校門,其他所有的東西,包括很多老師的衣服,自行車,甚至三輛校車,幾十臺電腦都被落在學校里,一把大鎖就將老師學生們與學校兩地分開。我們不難想象,這種強行解散,是一種多么過激的行為!我們參觀了學校舊址,并不覺得條件很差,這樣的學校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進,經過政府的幫助,不難成為一所相當好的正規學校,就是這樣一所口碑極好的學校也要被解散,我們不思其解。
關于轉入公辦學校就讀的調查
2003年7月7日下午,我們調查小組一行趕到豐臺區瀛海鎮,在這里我們找到了在北京從事裝修工作的韓師傅,據了解,他的孩子韓強在打工子弟學校解散后轉入鄰近的公辦學校,而且是為數不多的順利轉入的孩子之一,到底韓強如何從所解散的南苑打工子弟學校轉入到現在的公辦學校的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選擇他作為轉入公辦學校的典型進行調查。
調查員:韓師傅,您在北京做什么工作,工作的待遇還好吧?
韓師傅:做裝修工作,工作報酬還可以。但沒有固定的收入,有時每月的收入在幾千塊,而當活不多時,收入又很少。
調查員:您在北京打工,您的家人呢?他們都生活得怎么樣?
韓師傅:我們一家三口都在北京,我老家在安徽,有5個兄弟,都在外地打工,他們都有孩子在打工子弟學校讀書,有些也像我們家,孩子的讀的打工子弟校被解散了,還得從給孩子找學校(長嘆一口氣)。還好現在順利把韓強轉入政府辦的學校,只要孩子能爭氣把學習搞好,就是我和家人再苦再累,也值!
調查員:您把韓強轉入公辦學校,就是出于讓孩子好好學習,爭取拿得好文憑的考慮吧?
韓師傅:是的。
調查員:您對打工子弟學校解散怎么看?
韓師傅:他們不能保證孩子在這些學校得到很好的教育,就沒有辦下去的必要。
調查員:您了解打工子弟學校解散后,教育部門的政策嗎?
韓師傅:不太了解吧,我問了有關的幾個人,在豐臺區,解散是分區域的,不同地區打工子弟學校解散的時間不同,原打工子弟學校的學生由學校附近的公辦學校或私立學校來接納,而且學生可以在不同的學校中進行選擇。
調查員:在韓強轉學的過程中,您認為這些政策執行得怎么樣?或者說韓強在轉入公辦學校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韓師傅:沒有遇到什么大的問題,但由于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較差,還是找了一些熟人; 200元每學期的借讀費可以接受,由于非典的影響,2003年2月份豐臺區打工子弟學校解散后到現在上半年的學費沒有上交;目前韓強由于在打工子弟學校中的學習不太好,因此他面臨這樣一種情況:能跟上則跟上,不能跟上則留級,這種情況我大體還是滿意的。
…………
調查員:韓師傅,非常感謝您這次與我們的合作。最后我們想了解您對于打工子弟學校的建設有沒有什么建議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