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多媒體設計范文

多媒體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多媒體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多媒體設計

第1篇:多媒體設計范文

我在進行詩歌鑒賞教學時,就曾引導學生作這樣的設計

設計要求:請同學們自選一首詩或詞,再根據詩或詞的意境選擇相應的樂曲,選擇合適的畫面來作為欣賞背景和底色氛圍,并要說明這樣設計的緣由和基本思路,然后在課堂上交流。

有一個學生是這樣設計的:

詞作:清•張惠言 《木蘭花慢•楊花》盡飄零盡了,何人解,當花看?正風避重簾,雨回深幕,云護輕幡。尋他一春伴侶,只斷魂相識夕陽。未忍無聲委地,將低重有飛還。疏狂情性,算凄涼耐得到春闌。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稱清寒。收得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繞花山。看取青青池畔,淚痕點點斑斑。

設計:這首詞有種空靈蘊藉之美,表現它的風格應用一種輕柔的曲子,例如用古箏演繹的《漢宮秋月》。關于圖畫可以用楊花的實體,用動態的畫面描摹出楊花的輕盈之美。

解析:上闋寫的是直到楊花零落殆盡,也無人理解,無人把它當作花看待,只得一春苦覓伴侶,最后也只是在夕陽里才和其他落花相識。這里可采用夕陽作背景,突出楊花命之飄忽。 下闋寫楊花雖命運多舛,但不因之改變自己的疏狂情性,即使凄涼的“耐得到春闌”,也和梅雪相伴。這里可用梅、雪作陪襯,以襯托楊花之清風亮節。

教師反思:這樣的設計,表現了學生的獨到感悟和理解,其設計的準確性和可行性是顯而易見的,也富有創造性,符合創造學習的基本精神。 以前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總是注重教師自身的教學努力,忽視甚至無視學生的存在與參與,認為學生的參與沒有多大的價值,其實,教學不應該是教師的一言談,而是師生互動的雙向配合,課堂教學不只是老師的專利,不能僅著眼于教師的單向操作,而應轉化為甚或原本就是老師和學生的共性提高和同步互進,它應是一種互動性極強的協同式教與學交融方式,援引一句老話“教是為了不教”,教學不應只是老師教、學生學的問題,而應是老師教學生如何去學,這其中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地去介入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應是一種必要的嘗試。

第2篇:多媒體設計范文

所謂多媒體,即多種信息媒介的綜合。多媒體技術不是各種信息媒介的簡單復合,而是一種把文本、圖形、影像、聲音、視頻、動畫等形式的信息結合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數字信息技術。在當今信息社會,以計算機科學為標志的數字多媒體技術給廣告設計和傳播帶來了新的氣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數字多媒體技術的推動下,廣告推廣戰略也從單純的品牌推廣階段向更加細化的市場推廣階段轉化,開始注重和選擇區域媒體、行業媒體以及更加細化市場定位的媒體,數字多媒體廣告運作和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和人性化。數字化多媒體時代的廣告視覺傳達效應越來越受到關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播效應好,視覺傳達樣式多樣

傳統媒體廣告的信息傳播是從媒體向受眾單向流動,其訴求策略和表現形式因此受到限制。傳統的媒體主要包括報紙雜志等紙質媒體、廣播、電視、戶外媒體等形式。它們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只能傳達有限的內容。隨著20世紀末數字化多媒體廣告的出現,孕育著各種新的視覺樣式的形成,視覺表現方式也更加生動和更具滲透力。數字多媒體將印刷、廣播、電視、網絡、電子出版、計算機通信等各種信息媒體聯成一體,對聲音、影像、文字、數據等進行一元化高速處理,全方位立體地為用戶提供雙向信息系統。例如,網絡對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使網絡廣告在視覺傳達的形式手段上豐富多樣;多媒體電子顯示屏以不同的姿態出現在戶外、商場、機場、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廣告場所,車載電視廣告也出現在公交車和地鐵,它們以新穎時尚的姿態,發揮著各自的投放優勢。人機互動的觸摸式計算機平臺也廣泛使用在展廳、書城、醫院以及企業的宣傳介紹中。這些新興的廣告媒體樣式,不僅豐富了廣告的傳播媒介,拓展了傳統視覺傳達的層次,并且獲得了較好的傳達效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上海外灘游輪上的巨幅LCD顯示屏廣告,不僅因其尺寸大,而且因其良好的黃金環境,在黃浦江上移動的視覺吸引,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給來到外灘的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形成了外灘獨具一格的廣告風景線。隨著數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成熟和進步,在不久的將來,在廣告領域將會有更多的視覺傳達樣式,給人們帶來更多新的視覺體驗。

二、交互性好,體現人性化視覺傳達效應

數字化多媒體具有形成人與機器互動、互相交流的操作環境,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對信息交流方式和過程進行調整,滿足人們的參與感。受眾不再僅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擁有更大的選擇自由和參與機會,無論從形式上或是內容傳達上都給使用者更多的關心與服務,是人性化設計的體現。交互式廣告的真正意義在于體現了用戶、廣告客戶和數字化多媒體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就是說,數字化多媒體提供高效的廣告環境和資源,廣告客戶則可以自主地進行廣告投放、更換、效果監測和管理,而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廣告信息及其表現形式。也只有建立了三者之間良好的互動關系,才能實現交互式廣告最和諧的環境,才可以讓交互式廣告真正成為大多數企業都可以采用的營銷策略,廣告的價值也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互動式數字多媒體廣告不僅使用在商業廣告運作中,甚至在非商業廣告運作中也得到使用。例如,博物館、醫院、書城、旅游景點設置的人機互動的觸摸式計算機平臺有助于幫助人們按需要獲取信息。

三、技術先進,給廣告設計提供更大創意空間

人類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帶來藝術的巨大變革。數字化多媒體技術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必將產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幾乎可以使一切藝術想象變為現實,給新時代的廣告設計師們帶來創作上更大的自由度和創作空間,使作品呈現出異彩紛呈的藝術效果和視覺感染力。數字印刷技術、國際互聯網、數字電視電影、多媒體電子屏幕、數字攝影攝像技術,提高了廣告視覺傳達的科技水準。運用電腦操作的彩色噴繪技術,使廣告視覺傳達作品的畫面幅度加大,形象更真切感人;電腦及其相關軟件在廣告視覺傳達創作中的運用,使廣告創作從二維平面到三維動畫,從視覺藝術到視聽交互,從虛擬現實空間到可以由用戶選取交互點的虛實結合的交互廣告媒體。毫無疑問,廣告視覺傳達將會在不斷運用高科技及其新媒體中得到發展。

四、形成跨媒體傳播的整合傳達效應

數字化多媒體廣告使現有的各類相互獨立的媒體走向融合,形成一個全方位的、整合各種傳播媒介的跨媒體平臺。其實質,即統一所有的信息源與傳播媒介,將全面的信息與內容通過各種媒介,及時、快速、低成本地傳遞給最大范圍的受眾,以發揮不同媒體之間的協同效應。跨媒體信息在不同媒體之間的流布與互動,包含兩層含義:其一是指相同信息在不同媒體之間的交叉傳播與整合;其二是指媒體之間的合作、共生、互動與協調。例如,國際互聯網不僅具有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新聞媒介傳達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還將傳統的、界限分明的語言、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傳播形式結合在一起,具有多媒體、實時性、交互性傳播廣告信息的獨特優勢;互動電視除具備一般高質量彩色電視接收功能之外,將廣播電視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三者完美結合起來,實現了雙向通信功能。就廣告傳播媒體而言,21世紀是媒體整合的世紀,是媒體創意的世紀,人類真正進入了以數字化多媒體傳播為特征的信息整合時代。

結語

廣告設計是科學與藝術相融合的交叉學科,目前,數字多媒體廣告形式在我國已逐漸具備了社會影響力,其地位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并且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預測,數字化多媒體廣告形式將成為21世紀廣告視覺設計的主流,甚至成為中國廣告業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參考文獻:

[1]胡飛.基于網絡媒介的交互設計研究[J].華僑大學學報,2003.3.

第3篇:多媒體設計范文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演示系統在信息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其豐富的表現力、生動的視覺及聲響效果,大大增強了所演示信息的吸引力。但是,多媒體作品的創作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不僅涉及到美術、傳播、教育、心理等多方面創作因素,而且更需一種能方便地將圖、文、聲、像等多媒體信息按某種特定要求編合在一起進行表現的方法。為節省多媒體作品的創作時間,需要一種相對簡單、集成、高效的創作工具來輔助多媒體作品的創作開發與演播。

本文簡要分析了目前流行的多媒體創作工具的特點,提出了一種多媒體創作工具的功能結構、設計方法及實現技術,最后給出一個用visualbasic語言編寫的播放多媒體信息的程序例程。

一、現有多媒體創作工具的類型

目前,最流行的多媒體創作工具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1.描述性語言式

該類工具開發作品的思想是,按書的結構方式將每個標題的開發過程視為一本"書"的組合,每一屏被指定為一頁,在每頁內可有多級的對象,設定好各頁與各頁中內容及其之間的動作,然后使用指定的編排設計語言進行作品設計。這類工具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美國asymetrix公司的multimediatoolbook工具,其編排設計語言為openscript。這類工具的最大優點是開發時的彈性較好,面向稍懂編程的用戶,另外價格較低,易于接受;缺點是整體運行速度慢,雖入門較易,但要掌握其機理需費一番苦功,特別是對多媒體資源的訪問,openscript主要通過mci函數調用,必須在腳本里顯式地寫出有關調用,且語法和序列并非全直觀,又缺少提示,這點足以使非程序員怯步。

2.交互性圖標式

這類工具主要是讓用戶直接在畫面上安排所需的元件,定義出元件本身的動作以及元件和元件之間的關系。其工作方式是采用一種形象化的方法在微機上制作多媒體作品,通過選擇精簡的形象化圖標,構成應用程序結構的流程圖,然后再往結構中添加內容,流程圖定義了多媒體元素的流動過程。這類工具很適合沒有程序設計經驗的用戶,因此在短時間內就可開發出一套交互式的多媒體系統。這類工具中,著名的有美國authorware公司開發的authorwareprofessional及美國aimtech公司的icon author。其主要用于開發事件驅動的、需要高交互性的教育、訓練模擬以及導覽系統。這類工具不足之處是價格一般很貴,靈活性方面受現有系統的限制。

3.時間流程式

該類工具較適合于開發簡報系統,它在多媒體顯示上具有較強的時間前后順序,以圖形、文字信息為主。比較著名的有action工具、powerpoint、harvard graphic工具等。該類工具對多媒體信息的支持基本上是通過ole外部方式進行的,因此,演播多媒體時磁盤i/o動作頻繁,系統開銷大,運行效率低。

上述三類多媒體創作工具開發的運行環境是基于windows 3.x,可處理的音頻文件格式為wav、mid;靜態圖像文件格式為pcx、bmp、gif、tga、jpg、tif、wmf、dib等;動態圖像格式為avi、fli、flc等。

二、多媒體創作系統的功能及設計方法通過以上分析,可看出多媒體創作系統一般具有如下特點。

1.易于入門,無需專業級程序員的編程經驗,但熟練掌握不易。對某些特定的簡單要求,往往要通過熟練掌握后所得到的使用技巧來實現。另外,對時效要求高、常修改的內容,修改也不甚方便。

2.支持許多硬設備和許多文件格式,可生成含有圖形、圖像、文本、聲音、動畫、視頻元素的復雜產品。

3.具有流程控制能力,可為上述元素提供導引框架。

4.雖包含了圖形編輯、動態編輯、數字式動畫、視頻編輯等多項工具,但多媒體數據的制作能力不如專用軟件功能強、精美。

當前,處理多媒體信息的專用軟件資源比較豐富,文字方面有wordfor windows、wps等;圖形圖像方面有photostyler、photoshop、coreldraw等;動畫方面有animator、3ds等;視頻方面有video for wind

ows、adobe premiere、quicktime for windows等;聲音方面有soundsystem、waveedit等。

對用戶而言,已掌握了多媒體處理專用軟件,還得學習創作系統中的功能較弱的媒體處理工具,是某種意義上的重復。用戶要求在媒體素材設計上精雕細鑿,媒體作品演播時靈敏高效。因此,我們的設計原則是,利用現有功能強大的多媒體處理工具,采用系統集成與軟件編程相結合的方法,縮短開發周期以創造最佳的軟件。既兼顧一般要求,又滿足用戶演播的特定要求。在方法上綜合描述性語言及圖標式創作工具的優點,以及軟件編程開發在系統彈性和擴充上靈活、應用范圍廣、用戶具體要求明確、軟件資源節約的特點,克服現有創作工具靈活

性弱、受現有系統限制的不足。

所設計的多媒體創作系統各模塊主要功能如下。

·文本編輯:這是一個文本編輯器,它將所要演播的文字底稿逐行輸入,形成文本文件。

·劇本編輯整合:提供一種方便、高效、直觀的圖、文、聲、像數據集成的編輯手段,按用戶的設計要求,對各種媒體數據進行編輯整合,制成各媒體對象的進出入效果(如閃爍、飛行、旋轉、淡入淡出、大小、定位等等),最后形成一個劇本文件供演播時調用。

·圖形圖像處理:圖形圖像部分掛接photoshop或photostyler軟件,處理多種位圖文件,包括wmf、tif、bmp、pcx、tag、gif、dib、jpg等等格式;統計圖形方面提供制作各種二維、三維統計圖形的手段。

·劇本演播:將劇本編輯整合處理形成的劇本文件直接調入演播,可按自動播放方式或導引、單步控制播放方式進行播出。對動態圖像播放可控制暫停、繼續。

·二維動畫處理:掛接animator二維動畫處理軟件,處理并形成fli、flc格式動畫文件。

·三維動畫處理:掛接3ds三維動畫處理軟件,制作并形成flc、fli格式的動畫文件。

·視頻處理:掛接video for windows、quicktime for windows、adobe premiere軟件。對質量要求一般的視頻影像,經電視、vcr或影碟機播出,通過視頻捕捉卡,處理形成avi、mov格式的視頻文件。而對質量要求高、需全屏顯示的視頻影像,則使用專用數字視頻采樣壓縮工具生成mpeg、dat影像文件存于cd-rom中,播放時,使用mpeg視頻解壓卡,將影像文件從光盤中調出,實時解壓縮,滿足全屏幕、全運動、全彩色的視覺要求。

·聲音處理:主要掛接soundsystem或waveedit,處理mid、wav格式的語音文件,并能使用cd-audio音碟資源。

·地圖標繪與動畫處理:主要處理點陣、矢量地圖的標繪及基于地圖的簡單動畫,如箭頭、飛機、艦船、車輛等運動目標沿軌跡運動、閃爍、變化過程等,并形成ate自定義格式文件,供演播時調用。

·外接演播工具:主要外掛其它各種多媒體創作工具的演播軟件來播放其制作的作品文件。如掛接powerpoint的pptview程序,掛接authorware的runapw程序。

三、多媒體創作系統設計技術的實現

我們在靜態圖形、圖像處理上,使用windows api編程技術,結合ole方法;在多媒體數據處理方面,充分使用mci接口,將各種媒體的編演融合一體。

編程語言采用visualbasic及visual c++語言,同時充分利用第三方廠家提供的這兩種語言的用戶控制對象來解決圖、文、聲、像等多媒體演播時可能存在的效果限制問題。

1.圖、文、聲、像的編輯整合功能

具有高效方便的圖、文、聲、像等多媒體數據編輯整合功能是多媒體創作工具的特點。我們提出了以下這種基于表格方式,以頁操作為主的多媒體數據編輯整合的實現方法。

表格形式如表1。

首先將文字底稿調入并自動填入到上述表格中,然后,用清屏方式來定義屬于同一頁的文字,并定義好該頁的背景色、字體、前景色以及該頁正文出頁方式,根據需要還可定義出該頁正文所在行的操作方式、條件及其位置。系統還提供缺省的版面布局供用戶使用。

表1

定義好一頁的文字以后,就可定義與該頁有關的多媒體信息之間的有機關系,可選擇聲音文件、動畫文件、視頻文件、統計圖、地圖標繪動畫數據,并定義這些媒體的播放位置、觸發條件及進出場效果等。

另外,還可嵌入播放其它著作工具的作品并融合到播出中。這種編輯方法使整個格本形成一個前后一貫的大表格,前、后、左、右滾動可直觀方便地瀏覽全部劇本,操作非常簡便,整體性好,每頁隨時可進行修改,并可隨時察看每頁效果。

2.多媒體數據訪問的實現

(1)采用windows api處理多媒體數據

我們使用bitblt函數實現圖形圖像的變化,mci接口處理音頻、視頻、動畫、cd-audio數據的播放。

windows 3.1中的mmsystem.dll動態連接程序庫提供了大約一百多個具有多媒體處理能力的api函數,其mci函數提供了與設備無關的程序接口,應用程序可以通過mci命令訪問符合mci控制標準的多媒體設備,mci接口覆蓋了多媒體的主要領域,因此可以滿足大多數應用系統的開發需要。由于mci的設備無關性,更換設備時只需更換mci驅動程序,無需了解每種多媒體產品的細節,系統升級十分方便,提高了應用系統的開發效率及靈活性。

在系統開發中,主要用到的mci多媒體設備類型及驅動程序如表2。

表2

其余的mpg、dat等視頻格式的設備類型及mci驅動程序視其產品提供的mci驅動程序而定。

(2)利用用戶控制對象vbx進行編程,處理圖、文、聲、像等多媒體數據

目前有眾多知名廠商開發出各類vbx控制對象,支持visual c++、visual basic,vbx有可能成為標準文件格式。這類功能強大的vbx控制對象是開發多媒體系統,提高開發效率,縮短開發周期的有效武器,使我們對復雜的圖文特效及外部設備的控制都交給了控制對象去處理,大大減少了編程的工作量,而且準確性、高效性大大地提高。

開發多媒體系統常用到的vbx主要有:支持mci接口的mci.vbx(microsoft公司);支持flc、fli動畫演播的vbplay.vbx(autodesk公司);支持圖文播放效果的fxtools/vb(imagefx公司)、knife.vbx(imageknife)、mhpicture.vbx(microhelp公司);支持圖形、圖像、文字播放效果的fximage.vbx、fxlabel.vbx;支持mov視頻播放的qtmove.vbx、qtview.vbx。

四、結束語

多媒體創作系統的開發與通常的應用系統開發有一定的差異,既要有豐富的編程經驗,又要充分了解多媒體的特點。

善于利用多媒體集成工具,就能在應用系統開發中作到事半功倍。完成多媒體作品相當部分的工作量在于圖形、圖像、聲音、影像素材的準備,其技術及藝術含量都很高。而多媒體創作系統,其目的是便于用戶高效地使用創作工具按某種構想,將圖、文、聲、像等媒體進行導演、創意及包裝。

目前,多媒體創作工具種類越來越多,隨著多媒體技術應用發展的深入,開發多媒體的技術將越來越先進、越科學、越方便、越有效。

本系統應用范圍廣,適用于需經常制作多媒體作品的教育、軍事、旅游等部門。

以下是一個用mci.vbx控制對象來播放多媒體數據的函數實例(visual basic編寫,對mpeg視頻以realmagic mpeg解壓卡為例),可看出用控制對象處理多媒體信息的方便高效性。

const mci_mode_not_open=524

sub closemedia (byval mediatype)'關閉媒體

select case mediatype

case "video","sound","animator"

if not mmcontrol1.mode=mci_mode_not_open then

mmcontrol1.wait=true

mmcontrol1.command="close"

end if

case "graph"

image.picture=loadpicture("")

image.visible=false

end select

end sub

sub openmedia(mediatype as string, medianame as string)'

打開并演播媒體

if not mmcontrol.mode=mci_mode_not_open_then

mmcontrol.wait=true

mmcontrol.command="close"

end if

select case mediatype

case "graph" '圖像

image.picture=loadpicture(medianame)

image.visible=true

exit sub

case "sound" '聲音

tt$=ucase(right$(medianame,3))

select case tt$

case "wav"

mmcontrol.devicetype="waveaudio"

case "mid"

mmcontrol.devicetype="sequencer"

end select

case "animator" '二、三維動畫

tt$=ucase(right$(medianame,3))

select case tt$

case "flc","fli"

mmcontrol.devicetype="animation1"

case "mmm"

mmcontrol.devicetype="mmmovie"

end select

case "video" '視頻

tt!=ucase (right$(medianame,3))

select cast tt$

case "avi"

mmcontrol.devicetype="avivideo"

case "mov"

mmcontrol.devicetype="qtwvideo"

case "mpg"

mmcontrol.devicetype="mmaster" ' reelmagic設備名

case "dat"

mmcontrol.devicetype="mmaster" ' reelmagic設備名

case "cdi"

mmcontrol.devicetype="mmaster" 'reelmagic設備名

end select

end select

mmcontrol.1049079981.htm=medianame

mmcontrol.wait=true

mmcontrol.command="open" '打開設備

mmcontrol.notify=true

mmcontrol.command="play" '演播

第4篇:多媒體設計范文

關鍵詞: 多媒體展覽 符號學 信息傳達 麗水世博會

中圖分類號: TP316.5 文獻標識碼: A

英國結構主義學者特倫斯·霍克斯博士說:“我們生活在符號學的世界里,而且是生活在處處都是符號的世界里,對這種處境的日益增長的意識已經使現代人的視野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多媒體展覽設計方興未艾,呈現出不可逆轉的勢頭。多媒體展覽以信息的有效傳達為設計目的,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多種符號學元素進行組合,作品形式多樣,極具時代感,為參觀者在接收信息的過程中帶來集視、聽、觸等多重感官效應集于一體的體驗感受。

符號學與多媒體展覽設計

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把符號劃分為“能指”與“所指”兩個組成部分,即符號的二元構成。“能指”是指符號的物質層面;“所指”是指符號所承載的意義,“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系構成了符號的意義。在多媒體展覽設計中“能指”即是展示現場中所有的構成要素,包括聲音、文字、圖片、影像、色彩、造型、肌理等,甚至還包括與展示作品進行互動的參觀者本身。“所指”則是指這些構成要素為了實現特定的展覽目的而進行信息的傳達。在此基礎之上,任何形式的多媒體展覽作品都可以被視為一個復合的超級符號系統。在展示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符號學的元素已經滲透到作品中的方方面面,如果展覽設計作品中失去符號學的元素,那么與此同時也就失去它的文化內涵。

二、符號學在多媒體展覽中的應用

在展覽空間中,符號的運用是一種對展示空間分解、重構的過程。把空間作為展示的載體,把符號作為傳播的手段。下文以韓國2012年麗水世博會中部分多媒體亮點展項為例,理解和分析在傳播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符號學元素。

麗水世博會的主題是“生機勃勃的海洋和海岸”,其愿景是:通過保護海洋與海岸生態系統,重返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軌道;通過合理開發海洋資源,帶動人類社會綠色增長新引擎。在這個主題的基礎之上,各國的展館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將多種符號學元素進行重組整合,為參觀者帶來多樣性,并極具時代感的多媒體展項。各展館展項各具特色,運用色彩、聲音、燈光、造型等多種符號元素,以不同的呈現形式,從不同的角度向參觀者傳達了麗水世博會主題的含義,使參觀者通過本屆世博會的展項對“海洋”與“生命”有了多感官多角度的認知與感受。

2.1色彩符號

現代色彩大師約翰內斯·伊頓在《色彩藝術》中提到:“色彩就是力量,就是對我們正面或反面影響的輻射能量,而無論我們對它覺察與否。”在多媒體展覽設計中色彩符號是一種最為有力的視覺語言,可以在信息傳達過程中使參觀者產生直接而有力的視覺印象,因此色彩符號在多媒體展覽設計中的作用不容小覷。

以麗水世博會中阿根廷展館為例,設計師選取藍色為展廳主色調,結合沉入式的透視造型,模擬海底世界的效果。參觀者從阿根廷展館入口進入的過程中,隨著深邃的藍色逐漸布滿眼簾,內心仿佛也變得如海水般清涼。進入展廳前經過的通道寬闊空蕩,與墻壁的藍色相結合給人的感覺猶如大海般空靈與浩瀚。(如圖1)阿根廷場館借助色彩符號將麗水世博會主題“生機勃勃的海洋和海岸”完美而生動的詮釋出來,引導人們對海洋的觀念與情感進一步升華。

圖1阿根廷展館內部藍色通道設計

2.2造型符號

相對于其他的符號元素來說,造型符號是通過視覺被人們直觀接受的一種符號。造型符號的創造性使用對于提升展示設計的藝術感染力,擴大交流空間,加深展示內涵有很大的幫助。

阿根廷館在表現“海洋”這一概念時,運用沉入式的透視造型符號表現海洋的深邃。展館的內壁被設計成波浪形的抽象曲面造型,無數條弧度一致的波浪曲線均勻而有規律的附著在曲面墻壁上,除此之外,在造型上再也沒有多余的裝飾物。(如圖2)墻面上弧度簡潔優美,方向一致的波浪曲線造型給人以安定但又有韻律感的視覺感受,線條與線條之間留出的縫隙給人帶來一種奇妙的聯想:此刻雖然身處展館但似乎已經穿透碧波蕩漾的海面到達暗流涌動的海底去感受海洋的深邃于浩渺。這種恰當的造型符號表現為阿根廷展館增添獨特的意味,使參觀者的感受更貼近作品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圖2阿根廷展館內部墻壁設計

2.3光影符號

多媒體展覽設計中,光影符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現手段。光影可靜可動,既用于調節展示空間的色調,也可配合聲音制造出極具感染力的節奏,在營造氣氛方面可以達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阿根廷館展廳內流動的藍色光斑與波浪式的抽象建筑內壁相結合,伴隨著館內輕快的音樂,仿佛為參觀者再現了陽光下波光粼粼的海面,使整個場館的氛圍變得如海水般靈動,參觀者在游覽過程中仿佛沉浸在大海的無限與深邃之中,感受自身與海洋的息息相關。

對多種光影符號進行組合運用是麗水世博會中場館中一種比較新穎的展示設計形式。瑞士館內展項以“奇幻”為視覺刺激點,借用虛擬光影變化的多樣性,以抽象的展示形式向參觀者呈現了生命起源的奧秘。跳動的光線和旋轉的影像從展廳四周投射到玻璃反射的場景中,同時抽象的光斑影像從展廳頂端投射到地面水池的中央,光斑伴隨著音樂節奏緩慢跳動并向周圍擴散,當水面被充滿后光斑通過水面的白色漂浮物質反射到展區側面的玻璃介質上,并由下而上的生長擴散,最初的光斑象征生命的起源,展區特殊的玻璃材質間相互映射產生的奇幻畫面則暗示生命的多樣性與生機勃勃。(如圖3)設計師將生命的主題賦予光影之中,運用玻璃介質材料的特殊性與光影虛擬技術相結合營造出一個奇幻的氛圍,讓觀眾透過光斑感受生命的生機與美好。

圖3 韓國2012年麗水世博會瑞士展館展項

2.4聲音符號

聲音符號作用于人們的聽覺,屬于人們感性思維的層面。在多媒體展覽設計中,聲音符號不僅能從不同層面表達設計師的創作意圖和真實情感,同時與其他設計符號的也能不同程度地引發參觀者豐富的想象,這些情感、想象都是多媒體展覽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感性要素。

阿根廷展廳內設計了分時段的探戈舞蹈表演,雖然舞臺面積僅占展廳的一小部分,但是設計中對于聲音符號的運用,以及聲音與光影等符號元素的巧妙組合與表現,使得這個小小的舞臺成為展廳的亮點,吸引大量參觀者駐足。(如圖4)該展示作品是由舞者、光影以及貫穿始終的音樂所構成。當舞者靜止時畫面是一片平靜的水面,隨著背景音樂奏響,舞者開始移動舞步,水面開始出現碧綠的波紋。當舞者的舞步迅速移動時,水面被激起水花,同時現場的聲音也變得慷慨激昂與舞者以及投在舞者身上的光影配合的天衣無縫。在這件展覽作品中設計師用聲音符號回報參觀者眼前的畫面以生命和現實感,為參觀者呈現出一幅在海面上舞蹈的畫面。當然這些都是舞者與投影畫面融合的結果,但是通過空靈的聲音、流動的光線、深邃的色彩、逼真的影像與輕盈的舞步等多形式的符號元素的結合,使參觀者不僅從視覺上感受到大海的生意盎然,同時與變化多變的聲音符號相結合,也讓參觀者從另一個角度上感悟到生命的勃勃生機。

圖4阿根廷展館探戈舞蹈表演

三、結語

在多媒體展覽設計中,所有的符號或符號系統都是作為信息傳播的物質載體出現的,時下,多媒體展覽設計呈現信息載體的多樣性,展示形式的生活化、時代化的趨勢,強調更強的開放性及參與性,追求信息傳達的效果、效益、效率。韓國2012年麗水世博會中各展館為參觀者呈現了不少成功運用符號學元素的多媒體展覽作品,為多媒體展覽設計中如何運用符號學提供了思路。此外,如何使符號學元素發揮更好的效用,還需要我們在多媒體展覽設計的實際過程中的不斷探索,賦予它更多的生命力和意義,讓它擁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李四達,《數字媒體藝術的符號學解讀》,2009

[2] 陳靜 毛白滔,《展示·符號·傳播展示空間的符號性表達》,2011

第5篇:多媒體設計范文

多媒體課件的總體設計:多媒體課件的總體設計主要包括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對象的分析、課件素材的準備與制作、選擇合適的多媒體制作工具、設計規劃與建議等幾個方面。

一、怎樣設定教學目標:

教師對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置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根據明確的教學目標對課堂內容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到這些內容和環節都應該是為教學總體哦目標服務的,設計課件的教師或者設計者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情況:年齡、基礎、層次等,教學課件的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要符合學生的自然狀況,這樣的教學目標才可以充分發揮目標作用,進而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對教學目標的設定還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體現出差異性,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群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有所提高。

二、分析教學對象:

教學的對象是全體學生,在對學習理論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對學生充分的尊重,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積極地為學生建立起學習檔案。通過對相關數據的比對分析,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透徹的了解,對學生的學習提出合理化的建議。開展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仔細的分析可以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同時還擴大了教學規模,真正的促進了因材施教和教育規模的擴大之間的統一。

三、課件素材的準備與制作:

1、 素材的準備:

多媒體課件的素材可以是多方面的,教材文本、圖片、動畫等都可以用到多媒體教學課件中來,通過對這些素材的設計使課堂真正的豐富起來,在課堂上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中對教材內容的學習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豐富學生的教學體驗。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一個成功的教學課件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2、圖像與音、視頻的制作:

"多媒體素材"是多媒體課件中用到的各種聽覺的和視覺的材料,也就是多媒課件中用于表達一定思想的各種元素,它包括圖形,動畫,圖像,文本和聲音等.

一般來說,電腦圖像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基于像素的位圖圖形;一種是基于數學方式繪制曲線的矢量圖形。位圖根據分辨的大小決定了圖像的大小和品質,低分辨率的圖像如果放大的話,就會變得比較模糊。矢量圖則可隨意放大而不會改變其清晰度。

設計者可以通過現有的素材結合自己的設計思路采用相關的圖形軟件來進行設計,比如:Photoshop、coreldraw、Visio Viewer 2010等都是比較容易上手的工具。

三、選擇合適的多媒體制作工具

“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選擇一個合適的多媒體制作工具是成功設計課件的一個重要條件。如今多媒體制作工具琳瑯滿目、層出不窮,根據多媒體課件的不同應用層次以及開發多媒體課件的方法,可以使用下面幾種常用的軟件。如課件寫作系統PowerPoint、Authorware、方正奧思等;處理圖片和動畫的軟件Photoshop、3DMax、Director、Flash等;網頁編輯軟件DreamWaver、FrontPage等。這些軟件各具特色,有的軟件簡單易學但功能相對較少,交互性差,如PowerPoint,這類軟件適合以演示為主的科目。隨著網絡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課件也可采用網頁的形式來設計。這個時候Macromedie的網絡三劍客(DreamWaver、Flash、Fireworks)就是設計者的最佳選擇。利用DreamWaver可以把Flash創作的動畫、Fireworks制作的圖片直接插入網頁,文件小、下載快,同時交互性也比較好。

四、設計規劃與建議:

1. 創設良好的交互性:

信息的交流是多媒體課件運用中的特點,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運用目的就是要在課堂中創設一種交互的環境。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對課程進行自主的選擇,這樣的形式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創造性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課件的制作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性,充分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精心設計教學課件。再有,課件的交互界面也要設計的充滿了友好氣氛,在課件的設計中要考慮到,可以隨時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調整教學課件,還可以采用窗口和菜單相結合的設計風格進行設計。現階段,有很多課件融合進了近來非常流行的人工智能技術,對這種課件的開發也會有助于良好的交互性的實現。

2、對于情境的創設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

在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與學習目標相關的情境,學習情境要盡量與生活相關,與現實相關,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積極的解決,學習情境的創設可以幫助學生積極的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對課件情境進行設計時,要注意情境要充分體現對教學內容的把握,還要充分體現出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分析,另外,情境的創設可以有條理的虛構,但是要做到盡量真實、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這樣,學生在對情境的感受中就可以獲得一種新的學習體驗,從而調動學生去探索發現新的問題。

3、關于課件制作的一些建議:

教學課件中包含著為學習者提供的大量的學習資源,對于課件中的內容在設計的時候可以采用色彩漸變、圖形漸變、位移平移等多樣化的方法進行制作。在課件的顏色搭配上要注意文字顏色和背景顏色要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學習的重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件的界面可以選擇隨時獲取信息的窗口,更好的實現學習的交互性。另外,課件還可以采用窗口與菜單相結合的世紀風格,實現演示和顯示切換的最大化實現。

總之,隨著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課件對于教學工作的幫 助與優勢日益明顯,而且處于高速發展變化之中,需要認真加以研究探索、改進完善 的地方還很多。我們不僅要加強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教育理論進修等諸方面的學 習,而且必須努力從教學實施過程與學生學習進程兩個層面上進行深人的探索和分 析研究,逐步擴大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整合應用的范圍,提{教師掌握計算機新技術 應用的能力,制作出符合實際教學要求的課件作品。

參考文獻:

[1]周旭,江福西,建立教學網絡信息庫,中國電化教育,1999,03

第6篇:多媒體設計范文

以教學大綱為依據,解決學生的“雙基”能力。明確課程每一章節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有助于教師確定教學計劃,進行教學設計。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扎實為實踐和自學打下基礎,使應用得心應手。學生各項技能的提高依賴于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熟練和領悟,學生只有在熟練掌握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才能融會貫通,因此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強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教學主線,以提高學生能力為重點,使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掌握堅實的網站制作和網頁設計基本知識,具備較強的實踐技能。以工程實踐能力為導向,突出學生的應用能力。工程實踐是工科課程教學的最終落腳點,實踐是工程的基礎,實踐體現了人才的培養質量,因此實踐教學是工程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根據課程的特點和新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工程實踐”能力為導向,在實踐環節融入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使教學和項目實踐與專業能力培養相結合,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以加強學生的應用能力為目的,進行教學改革與教學實踐,構建更加科學實用的實踐教學體系。以創新能力為驅動,拓展學生的思維。做網站和網頁就是一種創意,而創意是創新能力的體現,它是學生通過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熟練網頁制作方法,觀摩不同類型的優秀網站,深刻理解網站主題之后產生的靈感,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從工程領域的應用角度來看,創新能力是工程專業的根本。創新教育是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是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形成主動學習精神、鍛煉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以創新能力培養為驅動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是本課程教學的重要理念。

二、“多媒體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存在的問題

課程存在的問題往往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調查和反思,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方面分析“多媒體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原因。

1.內容多、課時少,學生缺乏應用能力。

網頁設計涉及圖像處理、動畫設計制作、網頁設計編輯及基本程序設計等多方面的能力培養。課程共計72個學時,其中理論36學時,實踐36學時,存在教學內容多與課時少的矛盾。教學中只介紹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這三個軟件涉及到網頁制作的內容,會導致軟件學習不深入,學生缺乏應用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能深入分析所涉及軟件功能,提高學生應用能力,是課程學習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2.重視個人能力的培養而缺乏團隊能力培養。

個人能力和團隊能力在網站開發中缺一不可,一個優秀網站的開發是網頁設計者個人努力與團隊協作共同作用的結果,團隊成員在協作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相互促進。但在目前教學過程和考核要求上,過多強調網頁設計者個體的能力,忽略團隊的構建和團隊協作的影響力評估,教學模式不能體現團隊協作在學習中的作用。網站項目是在團隊的環境下完成的,實際工作環境中學生與人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是不可缺乏的,但目前課程的能力目標與工作需求有些脫節,對此沒有要求。

3.課程教學設計單一,學生缺乏工程實踐操作能力。

從課程設計層面來看,“多媒體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目標偏離工程需求,教學設計拘泥于傳統的教和學,缺乏工程實踐環境,因此造成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得不到強化。教學以傳授知識和應試為目的,根本談不上利用工程實踐過程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習慣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課程實施層面來看,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主體地位,重理論傳授、輕實踐訓練,知識結構相對分散,缺乏工程意識,學生掌握不到工程實踐所需的技能,缺乏工程實踐操作能力。怎樣在有限的教學環境中將工程實踐的技能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去,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操作能力,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三、“多媒體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設計實踐

以課程理念為指導,結合教學中存在問題,實踐中采用“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模式,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進行規劃設計,建立充分調動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的學為主的教學系統。教學設計注重轉變學習參與方式,采用教學策略改變學習態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一)教學內容設計要知識與技能相結合

教學內容是為完成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學習的知識、技能、思想和行為的總和。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后進行的選擇與安排就是教學內容設計。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具備技術性和實踐性都較強的特點,教學要在完成知識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學時間有限,因此要優化教學內容,在“以教學大綱為依據,解決學生的‘雙基’能力”理念的指導下,設計每個案例包含部分知識點和操作技能,由案例建立起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間的聯系,在內容設計上實現知識與技能的結合,縮短學時數。課程開設對象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學生已具備部分網頁設計基礎知識,圖像處理可以直接講案例和技巧,不用太多地介紹工具欄,以此為教學起點進行教學內容設計。課程教學內容設計以培養“雙基”能力為目標,以工程實踐能力為導向,將網頁工程的制作流程作為教學順序。教學內容注重工程實踐導向的系統性和實用性。為增強教學效果,以基于真實工程實踐設計制作的“走遍內蒙”旅游網站建設項目為例,項目包含八個子項目,每一子項目分別涵蓋大綱要求的若干知識點。項目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提煉和重新整合,難易可行,貫穿于整個學期的教學,解決了內容多課時少的問題,所有子項目建設完成之后,網站建設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二)教學方法設計要以應用為導向

1.運用案例教學法轉變學習方式,增強學生的拓展思維,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案例教學法是以實例為研究基礎進行問題探究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適用于網頁設計課程教學,是有效實施教學策略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案例分析,由淺入深逐層展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生進行案例分析的過程是對教學內容主動理解的過程,通過讓學生自己設計解決問題方案實現知識與能力轉化。網頁設計強調創新性,案例分析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拓展學生思維,使學生具備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從而在熟練掌握之后有自己的創新思想,實現創新能力培養。例如,將“走遍內蒙”旅游網站的子項目作為教學案例,上課和實踐地點安排在機房,切屏講解,邊講邊練。課堂上分三個階段進行能力培養。第一階段進行案例效果展示,教師通過分析項目、提出任務、示范操作、講解理論,讓學生從模仿操作起步,逐步掌握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第二階段進行相關作品鑒賞,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領悟、轉換、組合等發現行為,掌握各知識點及其應用。從而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鞏固學生的“雙基”能力。第三階段布置能力拓展案例,增強學生的拓展思維,培養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在鞏固舊知識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案例難度,學生自己分析任務、設計制作,教師在巡回檢查過程中對完成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提示和個別指導。案例分析強調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主動性,案例效果激發學生興趣,案例導入知識點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建模。通過任務分析,討論制作方法、實際操作和歸納總結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增強課堂的學習效率,解決課時少的問題。

2.運用工程實訓教學法,加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提升專業能力。

工程實訓教學法是將課程知識應用于工程項目實踐中,以項目實踐訓練的方式鞏固和提高專業知識的教學方法。課程實施中進行工程項目實踐訓練是學生參與工程實踐、提高應用能力的有效渠道。工程項目實踐拉近教學場景和工程實踐場景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設想到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與現實工程專業能力的差距,形成主動鉆研精神,培養工程實踐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方法與模式,因此在實踐教學環節以工程實訓法展示項目開發的方法與過程,培養學生在實踐方面的專業能力,構建工程實踐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目前學校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校企合作培養,二是學校按通用規范和行業標準培養。以現有的條件我們選擇后者實施,將實驗項目“平面愛好者”網站模塊化以工程實訓的方法分步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實驗網站建設與教學同步進行。模塊一是項目分析、策劃、構思。由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平面愛好者”網站需求,策劃制定設計方案,撰寫方案。培養學生的網站規劃能力,表達能力,與客戶溝通能力及文書寫作能力。模塊二是項目素材收集、制作,學生通過收集網站所需文字、圖像、多媒體等信息,并利用工具軟件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設計制作圖片、動畫。培養學生素材制作能力。模塊三是網站網頁制作與美化。學生可用表格、層或DIV+CSS布局網頁,設計網站首頁、導航、菜單,使用行為和JavaScript實現特效等,以培養學生的網頁設計制作能力。模塊四是網站上傳、管理與維護,培養學生規范操作能力和網站維護能力。團隊協作可以促進能力目標形成,協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通過小組或團隊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學習資源與他人分享,通過研究、討論等互動方式完成學習任務,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三)考核方式設計要注重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進行過程中,為引導教學前行或是為更好達到教學目標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定。即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動手能力、實驗過程、作業等進行全過程質量監控和評價,因此形成性評價是基于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持續觀察、記錄而做出的更全面具體的發展性評價。學期中的檢查實驗屬于形成性評價,它的意義在于:一是通過檢查評價實驗了解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習態度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得到關于教學內容的問題反饋,進而確定問題所在環節并且修正,逐步達到教學目標;二是促進學生掌握網頁設計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的基本技能。網頁設計與制作涉及多軟件、多方面知識和操作技能及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培養,因此期末考核中設計理論和實驗分別考核,并在實驗考核中引入形成性評價。實驗考核成績=實驗成績平均分(×60%)+大作業成績(×40%),理論考核成績=理論考試成績(×70%)+平時成績(×30%)。考核設計中為拓展學生思維,作品有創新,鼓勵學生積極創作,設置大做業成績占實驗成績的40%。實踐中大作業通過集體評價的原則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即學生本人對任務做出歸納性總結,評價由其他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由學生評價作品的優缺點,教師通過提問和學生共同探討作品的設計和制作問題。教師根據評分標準給出大作業成績。實驗成功的成就感為后續學習營造了積極的學習氛圍。考核設計中平時實驗成績在期末總評中占比重較大以激勵學生認真完成實驗目標和要求,保證實驗質量。采取這種考核方式,全面評價學生的能力,實現預期的能力培養目標。

四、結語

第7篇:多媒體設計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審美設計

一、課件制作前的資料收集

1.遵循美的規律

在教學中,必須考慮到學生學習是由他人傳授的知識,而不是直接與客觀事物打交道。在選擇資料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主導作用,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抽象與具體的關系,使資料能夠滿足教學過程中的由簡到繁,從淺入深的需要。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逐步地提高興趣,做到寓教于樂,而選擇資料的過程,成為教師教學設計的一種美的藝術。

2.符合學生特點

應當把學生作為審美標準的出發點,使學生與將要教授給他們知識(包括教材上的)的關系變為一種和諧的、具有審美性的關系。這就是說,要求教學活動能在審美上引起精神愉悅,使學生在學習環境和學習活動過程中都帶有審美性質。

3.服從教學需要

審美的教學設計是為了如何讓學生更有興趣、更投入地學習知識而設計和實施的,服從教學需要也就成為了教學審美設計的另一個關鍵。如何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如何根據重點難點選擇資料,都要服從教學任務的需要。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在服從教學需要的基礎上,努力發掘教材中的審美意象,挖掘美學意蘊。

二、課件制作中的審美與求美

1.風格選擇

對于一個多媒體課件,在制作過程中首先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確定一種主色調,形成一種風格。整個課件的各個板塊、頁面都應基本符合這個風格。主色調的搭建能使課件具有統一感,形成主體風格,給人一種舒適、穩定的視覺效果。最應避免的是兩個畫面間色彩反差過于強烈。

在確定課件的風格時,應當考慮到課件的主題,即根據課件的內容為它安排合適的主色調。如科學類的課件多使用藍色為主色調來突出它的學術氣氛;講解文言文的課件多使用棕黃色為主色調來突出內容的古典感覺;生物類的課件多使用綠色為主色調,帶給觀者輕松、鮮活的視覺感受。

2.素材處理

文字、圖形圖像、視頻、動畫是出現在課件中的主要視覺素材。文字是課件中最基本的元素,它的使用貫穿在整個課件中,呈現教學內容條目、表述概念、講解注釋等都要用到文字,對它的處理與修飾顯得尤為重要。首先,一個頁面上不應該放過多文字,如果課件的頁面上密密麻麻地擠了一屏幕的文字,會使人失去閱讀的興趣。應保持文字的塊狀結構,在醒目位置安排核心文字即可,并增大段落的行間距,最大限度地方便學習者閱讀。其次,文字所使用的字體也應當形成統一風格,不應使用過多字體。標題類的文字可以使用藝術字體進行修飾以增強美感,而正文文字就要盡量少使用藝術字,以避免由于藝術字修飾性而導致的文字模糊,使觀者審美疲勞。除了以上兩點外,文字應當選擇什么顏色也是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在課件中加入統計圖、柱狀圖等圖形素材,有助于客觀科學地理解課本內容,加入表述實物的圖像等又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在課件中是不可缺少的。動畫在多媒體課件中應用廣泛,對于文理科課程,動畫有著不同的應用。在理科類課程中,思維和概念的理解是主體,動畫常用來創建模型,演示抽象的、沒有直觀經驗的過程。視頻和動畫帶給觀者的信息量遠比文字和圖像帶來的信息量大,所以在安排視頻和動畫出現時,頁面上不應再安排其他視覺素材,讓學生專心觀看視頻和動畫。

3.布局安排

頁面布局首先要做到的是:各素材間搭配協調,配合默契,同時突出主體。根據“構圖的1/3法則”,即人們對頁面的觀察重點往往位于頁面左上部。因此,應將頁面上的主體內容放在畫面的左上位置,以吸引觀者的注意焦點,并適當地在主體內容上添加動畫、閃爍等效果,以突出主體。同時,簡化次要內容,減少其占用的空間。畫面過空、過于擁擠,都會影響視覺效果,使人失去閱讀的興趣。因此,各素材間首先應保持距離,文字間增大行間距,圖片與文字間保持空白帶,在保持畫面平衡的前提下適當留空。就如同成片的綠地中錯落的小徑,會給觀者帶來舒服、透氣、和諧的愉悅感。

三、教學過程中的效果及改進

課件頁面設計的工作基本結束后,下面要做的就是在反復運行調試以及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帶著探究的態度親自體驗、操作課件,并思考:研究按鈕處在什么位置會方便使用?頁面布局是否美觀又科學?頁面上是否展示了足夠的信息量?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并解決這些問題。對課件的不斷調試改進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但卻不能因此忽視其重要性。這種“查漏補缺”的過程,有助于教育技術工作者找到設計中不易察覺的不足,有效的改進,對提高課件質量有很大幫助。

一個優秀的課件既向學生傳遞了教學內容,又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的多媒體課件。教學中多多思考、多多實踐以上幾點,將有助于做好課件的審美設計,提升課件的表現力。

參考文獻:

[1]孫俊三.教育過程的美學意蘊[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3.

[2]潘克棟.淺談多媒體課件的色彩與布局設置[J].科技廣場,2004(11).

[3]曹躍球.多媒體課件中視聽信息的處理藝術[J].網絡科技時代,2002(1).

作者簡介:

第8篇:多媒體設計范文

關鍵詞:展示設計;多媒體技術;展示空間;室內設計;交互技術;3D影院

展示設計是在既定的空間范圍內看著的創造性的藝術設計活動,強調空間的設計感與觀眾的參與感。因此,展示設計的特點決定了其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效融合必然可以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進而提升展示空間的層次與效果,更好地吸引受眾,留給受眾難忘的影響。對于主體是“商品”的展示設計而言,引入多媒體技術不但可以提升設計空間的交互感,而且帶動了設計作品的整體質量的提高。

1 展示設計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價值

從展示設計的本質訴求來看,其力圖創設一種既定空間范圍內的情境或環境,為“商品”、“產品”的展示提供便利的條件,同時吸引觀眾的注意,引領觀眾自覺的參與其中。所以,展品與觀眾是展示設計的兩個核心要素。展示空間的搭配、素材的選擇與技術的運用,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突出展品的吸引力,從而誘發觀眾的熱情與參與感。因此,適度科技手段的引入與應用是展示設計新時期的主要發展趨勢。多媒體技術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現實價值十分重大,這一點毋庸置疑。

首先,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正好為展示設計所用,正好能夠凸顯出展示設計的展品與創意空間等內容。由于展示設計是一種新型的設計樣式,在屬性劃分上很難準確定位。一般來說,大型的展示設計可以歸結到建筑設計的范疇,而小型的展示設計則歸屬室內設計的范疇。多媒體技術作為信息時代的技術主流,自然能夠為展示設計提供全新的思路與實踐方案,這也是廣大設計師的共識。多媒體技術能夠將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元素融為一個整體,創造出復雜、多變與豐富的意境,這恰恰是展示空間設計所需要的。比如,基于多媒體技術的3D影院,就能夠在展示空間內創造多元化的“劇情”,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在博物館、小型影院、規劃館等展示空間內,3D影院技術已經被大量應用。

其次,多媒體技術作為信息載體為展示設計搭建了通暢的“通道”,使展示空間與設計更加“人性化”,更具“魅力”。多媒體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在定量、定性的區間內展示與傳遞海量的信息,而且信息的搭載主體豐富多彩,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例如,地面與桌面的互動技術,已經在展示設計中被廣泛應用,業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地面互動技術是指在展示空間內設立專門的“互動區域”,當觀眾與參觀者走到互動區的時候,地面虛擬的場景就會與人產生互動、交流,從而實現空間與人體的對接。桌面互動技術與地面互動技術的內涵基本一致,只不過信息載體換成了桌面。這就說明,多媒體技術能夠將展示空間與人連接起來,形成“人機交互”的效果,最終將信息傳遞給觀眾,突出展品的特性、優勢與空間的動感。

所以,多媒體技術能夠將具體空間的實物、實體變成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虛擬場景或情境”,這本身就是科技的“魔力”。展示設計為突出展品、展示空間的特性,必須要引入多媒體技術以凸顯設計的功能與展品的吸引力。在此基礎上,新時期的展示設計已經大量應用了多媒體技術,產生了諸如交互技術、虛擬技術、3D/4D技術等分支,為展示設計的進步注入了強大的能量。

2 多媒體技術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現況

前面已經提到,多媒體技術衍生而來的新技術已經在展示設計中廣為應用,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就目前的情況看,多媒體技術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可以簡要總結為如下內容。

其一,虛擬場景或情境的創設。多媒體技術最為廣泛的應用就是能夠運用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與網絡技術創設出虛擬的、多樣的場景或情境,為受眾提供視覺、感覺、聽覺等全方位的享受。具體到展示設計,在固定空間范圍內虛擬出的場景或情境,可以拓寬觀眾的眼界、激發觀眾的興趣。

例如,幻影成像技術就是虛擬技術的代表。具體的,這項技術利用光學錯覺原理,將電影中用馬斯克攝像技術所拍攝的影像與布景箱中的主體模型景觀合成。按劇本演示故事的發展過程,繪聲繪色,虛幻莫測,配有聲、光、電等特殊效果,成像立體,仿真性強,結合半景式的場景設計,往往可以營造出時空穿越的景象,讓人印象深刻。此外,球幕投影技術也是多媒體技術在展示設計中應用的典范,也可以創造出畫質清晰、色彩艷麗的虛擬空間,吸引觀眾的興趣。

其二,交互技術的應用。基于此多媒體的交互或互動技術是展示設計中經常用到的,也是最能引起觀眾興趣的新技術。時下流行的互動魔鏡、電子翻書等,都是這種技術的代表。此外,前面我們提到的地面、桌面的互動場景設計,也是基于交互技術實現的。

其三,立體動感影院技術的應用。包括3D影院、4D動感影院等,都是這種技術的典型代表。立體動感影院最好的優勢在于其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激發觀眾的參與感與興趣,進而傳遞展品的信息,實現空間場景的多元化互動。

綜上所述,新時期的展示設計需要更加注重科技手段的應用,更加彰顯空間感、創新精神。多媒體技術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既可以提升展示空間的“效能”,同時也可以更好的傳遞展示信息,引領觀眾參與其中,可謂“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 傅興.數字與物質重構下的信息空間設計――應用多媒體交互技術對展示設計的影響[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03).

[2] 王曉鳴,張育芳,李暉.淺析交互式虛擬展示設計[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08).

[3] 魏長增,傅興.多媒體交互技術在展示設計中的運用[J].包裝工程,2010(18).

[4] 王彤暉.展示設計的綠色革命――解析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示設計[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10).

第9篇:多媒體設計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舞臺設計;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J8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170-01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促進了舞臺表演領域優化與完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將舞臺設計帶到了新的高度,并有效體現出舞臺視覺效果,發揮出舞臺設計自身的藝術性與藝術價值。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多媒體技術在舞臺設計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多媒體技術對舞臺設計的實際作用

(一)表現性。在舞臺設計的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直觀地表現出藝術創作過程,突破傳統舞臺表演中的局限性與表現力缺失問題,實現舞臺藝術作品的展現。同時,借助多媒體技術,賦予了表演作品的生動性,呈現出動態化表演效果,將傳統靜態展示轉化為動態展示,強化舞臺場景的真實性,進而達到舞臺節目與演出氛圍的渲染。

(二)敘述性。一般而言,在影視作品中要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非線性敘述性,實現空間和時間上的轉換與跨度。隨著舞臺表演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在實際演出過程中,通過對時間、空間的變換強化表演的直觀性,呈現出倒敘場景與插敘場景,進而使得舞臺表演達到影視作品中的表演效果。

(三)經濟性。在傳統舞臺設計中,為了實現舞臺場景的變換,一般要通過實物布景方式進行場景變換,這種方式由于人工換景成本較高,使得舞臺演出過于呆板和單調,無法滿足現代化舞臺設計和舞臺演出的實際需求。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利用多媒體通訊技術實現場景轉換,提高舞臺背景轉換的靈活性和流暢性,以達到一氣呵成的效果。

二、多媒體技術在舞臺設計中的應用

(一)引入大屏幕,提高設計效果。在進行舞臺設計的過程中,為了達到預期設計效果,設計人員可以引入大屏幕,其低電壓功耗小、使用壽命長等使用優勢,在保證舞臺設計效果的同時,還可以有效降低舞臺設計成本,具有極高的經濟性特點。特別是在一些大型文藝活動中,高亮度、全色化大屏幕可以營造出活躍、動態的舞臺氛圍,為觀眾帶來極高的視聽感受與藝術效果。

(二)引入虛擬技術,實現舞臺互動。在進行舞臺設計的過程中,為了增加整體的舞臺效果,設計人員可以引入虛擬技術,借助虛擬場景實現演員與觀眾的實時互動,為舞臺交互性創造有利的條件。在實際表演中,設計人員在虛擬場景布置中,要適當加入聲音元素,強化舞臺場景的立體感,營造出3D電影的立體效果,進而達到舞臺設計的預期效果。

(三)創新信息技術,強化舞臺效果。從本質而言,技術創新作為未來多媒體舞臺的發展趨勢,可以為觀眾呈現出更為生動的視聽效果,并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優化與創新,推動舞臺設計的進一步發展,為舞臺設計的深入改革注入新的力量和動力。特別是現代化3D技術與4D技術,其立體效果和設計思維的延伸,逐漸成為未來多媒體舞臺設計的主要發展潮流。除此之外,O計人員還要對多媒體技術表現形式進行創新,改變傳統創作手法與創作思路,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將新的思路更好地展現出來,使得舞臺設計從有限的物理空間擴展到時空變幻的無限空間,進而將舞臺設計推入新的發展高峰。

(四)強化預示性,保證設計質量。在進行舞臺設計的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為舞臺設計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并推動舞臺設計和舞臺表演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由于多媒體技術具備一定的預示性,在舞臺表演過程中可以創造一系列虛擬場景,實現模擬表演效果。對此,設計人員可以從多媒體技術的預示性入手,在舞臺表演正式開始之前,利用舞臺場景、聲效以及燈光等元素,借助模擬表演對表演時間和內容進行把握,降低演出過程中對人力、財力與物力的浪費。這可以幫助編劇和導演在彩排階段了解整體舞臺呈現效果,并根據實際需要對舞臺設計內容和設計結構進行調整,合理規劃演員位置,進而不斷強化舞臺表演的最終效果,實現舞臺設計的作用和價值。

三、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多媒體技術在舞臺設計中的應用分析,從表現性、敘述性、經濟性等方面入手,分析多媒體技術對舞臺設計的實際作用,并提出引入大屏幕,提高設計效果、引入虛擬技術,實現舞臺互動、創新信息技術,強化舞臺效果、強化預示性,保證設計質量等有效措施,不斷完善和優化舞臺設計結構,進而保證舞臺表演的最終效果。

參考文獻:

[1]沈忱.淺析多媒體互動技術在舞臺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6,(09):66-68.

[2]趙婧.論多媒體技術在演播廳和戲劇舞臺設計中的應用[D].北京舞蹈學院,2015.

[3]張雅.數字技術在舞臺設計上的應用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淫模 | 国产精品不卡无毒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一区网站 | 日本免费人做人一区在线观看 | 99久久国内精品成人免费 | 美国一级毛片∞ | 18性欧美69| 久久免费特黄毛片 | 农村三级孕妇视频在线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久草看片 |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不卡 |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 久久亚洲在线 | 国产三级久久 | 未成人做爰视频www 窝窝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毛片1级 | 高清欧美性狂猛bbbbbbxxxx | 日本免费网站视频www区 | 另类毛片 | 欧美黄色网络 | 亚洲综合视频 |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同学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二区中文字幕 | 我要看欧美精品一级毛片 | 欧美一做特黄毛片 | 欧美一级性视频 | 亚洲免费观看网站 | 国产美女又黄又爽又色视频免费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视频 |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99 |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福利视频在线午夜老司机 | 欧美高清日本三级人妇 |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 |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牛人盗摄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美女被强行扒开双腿激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