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營銷大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廣告產品化
硬廣。在電視劇播放過程中,跟劇做硬廣仍然是目前很多公司的常規(guī)做法,因其比較靈活,可操作性強,便于配合企業(yè)季節(jié)性的營銷活動。
冠名、特約。由于許多客戶不滿足常規(guī)廣告播放,電視媒體便將廣告與電視劇播出緊密聯系起來,許多劇場的冠名、特約等特殊形式應運而生。一般情況下的冠名、特約至少都有一個季度,這樣也利于消費者認知、熟悉。
主題化合作。從2007年開始,安徽衛(wèi)視為了應對競爭的需要,對電視劇進行系列化編排,每次都會有一個主題,比如浪漫系列、母愛系列、暑期系列等。與此同時,許多企業(yè)也在尋求品牌傳播的新渠道,希望品牌內涵與媒體品牌能夠進一步融合,在此契機上,安徽衛(wèi)視連續(xù)與很多知名品牌進行了合作,效果也非常明顯,比如:旁氏浪漫愛春天、匯源檸檬蜜酷玩一夏等等。營銷活動化
深植入。隨著廣告時間的緊縮和企業(yè)更多的需求,電視劇廣告植入成為新一輪合作的新風潮。安徽衛(wèi)視今年就與愛瑪電動車合作了偶像劇《幸福一定強》的廣告植入,在許多場景中,愛瑪品牌與電視劇情節(jié)深度結合,如男女主人公在戀愛過程中騎著電動車的場景等。
幾乎所有成功的營銷精典,通常都是偶然之中生成的的必然之果。銷售無定式,具體用什么方法搞定一個項目,一件事,那是要看環(huán)境的,要看局勢的。而且,沒有局你也可以布局,沒有勢你也可以造勢,沒有機,你也可以造機。
但是這些依托什么?憑據什么?
說到底還是考量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關聯到眼界,執(zhí)行力,影響力判斷力。
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待就是不同的答案。
我們在做銷售的時候,就如同盲人摸象。
自己的觀察,自己的判斷僅僅是一個斷面,如同摸到大象的腿,然后得出結論,大象就是一根柱子一樣。這是極度危險的。這也是銷售為什么,做任何大單子前,要計算大局,要研判局勢,競爭對手,客戶,客戶以前有無合作對手等等。
當然,你、也可能會說:你作了20年的銷售,仍然感到平臺的重要。
我只說一句:人的差距是巨大的,你的20年的銷售體驗,只不過是其他的普通的銷售2-3年就應該領悟的。你的20年等于一般人的2-3年。
如果把銷售的概念擴大到人生的成功上來的話,我認為這個公式依然是成立的。
人生的成功=機遇(運氣)+環(huán)境(平臺)+勤奮+學識(技巧)
依然運用二八定律來說,有80%的人會因為沒有機遇而埋沒了才華,只有20%的人獲得了機遇。
也許“命”決定了你的富有程度,這么說的話,很多人會批評我唯心主義了。
還是那句俗話“大錢靠命,小錢靠掙”,你的勤奮加上不斷的學習,可以讓你不斷的積累財富,但要想成為巨富,卻并不是一個勤奮和技巧就能達到的。
其中的含義值得深思。
溫州人是中國最會賺錢的一部分人。他們那里普遍對運氣的認同非常強。
有不少那邊的客戶跟我說過,人要成功,第一是命,第二是人脈,第三才是學識。這都是一些賺過大錢或是正在賺大錢的群體所總結的經驗。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1、Please, Paul, pause for applause.
2、"Shall I show you the shop for shoes and shirts?" Shirley said to Shelley.
3、Do you agree, if you are free to come to tea with me by the sea?
4、Canners can can what they can can but can not can things can't be canned.
5、Bill's big brother is building a beautiful building between two big brick blocks.
6、Paul called from the hall that he had slipped on the floor and couldn't get to the door.
7、I'd buy my ties before the price begins to rise.
8、 A snow-white swan swam swiftly to catch a slowly swimming snake in a lake.
9、It is a fine thing to sing in spring, I think.
10、Famine and failure faced the frightened farmer.
11、I am amazed it is a craze these days to dance to music of Jazz.
12、In winter the weather in Wales is wild.
13、I know. You know. I know that you know. I know that you know that I know.
14、Mike likes to write by the nice bright light at night.
15、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
16、The sixth sick sheik's sixth sheep sick.
17、Dry august and warm doth harvest no harm.
18、The cuckoo comes in April, and stays the month of May; sings a song AT midsummer, and then goes away.
19、Money the best friend of the masses, the support of the classes, the aim of the lasses, the ruin of the asses.
20、Avery's army's armory.
21、"What ails Alex?" Asks Alice. "What ails Alex?" Asks Alice. "What ails Alex?" Asks Alice.
22、If assist a sister-assistant, will the sister's sister-assistant assist me .
23、Are Archie and Audrey's archery arrows as arty as Artie's archery arrows?
24、Ava ate eighty eggs. Ava ate eighty eggs. Ava ate eighty eggs.
25、All Al's sly allies lie. All al's sly allies lie. All al's sly allies lie.
26、The small ball did fall from the top of the tall wall.
27、Bill's big brother is building a beautiful building.()
28、I wish to wish the wish you wish to wish, but if you wish the wish the witch wishes.
1、共鳴——我們必須真正理解用戶的需求,而且要比任何公司都更加到位。
2、專注——為了做好我們決心完成的事情,必須放棄所有不重要的機會。
3、灌輸——人們的確會根據封面來判斷一本書的好壞。我們或許擁有最優(yōu)秀的產品、最高的質量、最有用的軟件,但如果以粗制濫造的方式展示出來,自然會被視為粗制濫造的產品;如果以既有創(chuàng)意又很專業(yè)的方式呈現,便可將我們期望的質量灌輸到用戶的腦海中。
蘋果利用這三大原則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按照市值計算),和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以下則是該公司成為全球最偉大營銷企業(yè)的十大絕技:
1、招募能與顧客產生共鳴的員工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對于人與科技的互動愿望有著獨到而精準的洞察力。喬布斯喜歡引用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話來解釋這種洞察力的重要性。“如果問人們,他們想要什么?他們會回答:跑得更快的馬。”換句話說,用戶的思維或許只局限于他們已知的東西,而不會跳出當下,思考其他可能。
所以,喬布斯和他的同事對于用戶體驗的思考,比用戶自己更為深入。喬布斯曾經說過:“蘋果的關鍵在于,我們要開發(fā)真正能令人興奮的產品。”對用戶而言,這是一種幸運。正是因為蘋果如此看重用戶體驗,才開發(fā)出了真正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
2、反復吸引用戶參與
這種對用戶體驗的癡迷,使得一本正經的市場調研顯得不再重要。然而,眾所周知,蘋果每年都會花費大量時間,仔細觀察用戶使用蘋果和其他公司產品的方式。在這種所謂的“參與式設計”或“實用性測試”中,蘋果將用戶體驗融入了產品的設計與開發(fā)流程,借此尋找不足與機遇。當然,喬布斯本人通常都是最重要的用戶,但這并不妨礙該公司在整個流程中系統性地引入用戶參與模式。
3、防止功能膨脹
眾所周知,工程師只想干有創(chuàng)意、有挑戰(zhàn),且令人振奮的項目,而商人卻只想干能賺錢的項目。任何有過科技行業(yè)從業(yè)經歷的人都明白,這兩類人存在與生俱來的矛盾。雙方妥協的結果就是產品適用范圍蔓延、功能膨脹,從而催生令人困惑、失去重點的產品。iPod誕生前的MP3播放器以及iPhone誕生前的智能手機,都存在相同的弊端。但蘋果的創(chuàng)新恰恰在于將這些產品進行提煉,讓它們回歸自己的根本目的,然后為其賦予簡單而有吸引力的使用方式。正如喬布斯所說:“減法使人進步。”
4、打造兼容性體驗
用戶渴望通過簡約而直觀的使用方式,將他們的設備作為一套系統來使用。蘋果深知其中奧妙,因此在推出一系列產品的過程中,先后以“數字中心”和“娛樂中心”來定位。無論是哪種理念,都可以在系統內實現軟硬件的兼容。當然,蘋果與其他公司的產品之間并不兼容。然而,Mac、iPod、iPhone、iPad與iTunes的協同效應的確為用戶帶來了巨大價值。
5、允許用戶在蘋果零售店內探索并為其提供與眾不同的體驗
零售店為蘋果提供了又一個展示設計實力的舞臺。用戶進入店內便可親身體會蘋果產品的美輪美奐和簡單易用,甚至可以感受到一系列產品相互連接后提供的大規(guī)模解決方案。
蘋果對零售店員工進行了精心培訓,讓他們鼓勵用戶親手嘗試蘋果的產品。用蘋果零售店前主管羅恩·約翰遜(Ron Johnson)的話說,就是展開一場“簡短、有趣而又為人津津樂道的”旅程。
最后,蘋果零售店還提供“天才吧”客戶服務,創(chuàng)造了又一個觸動用戶心靈的賣點。結果是:蘋果成為全美單位面積銷售額最高的零售企業(yè)。
6、突出品牌地位
蘋果通過三種方式實現了這一點。首先,該公司的獨特產品通過新穎而刺激的廣告與用戶展開交流。1984年在超級碗橄欖球賽中的Macintosh廣告就是絕佳的例子。蘋果將自己的獨立理念和地位,與計算機行業(yè)那些老態(tài)龍鐘的巨頭(例如IBM)進行了對比。1997年,該公司又憑借“不同凡想”廣告突出了自己的獨立地位,贊賞叛逆者和瘋子是偉大創(chuàng)意和發(fā)明的源泉。蘋果的目標市場不是大企業(yè),而是藝術家和以設計為導向的行業(yè)。
其次,盡管蘋果的產品開發(fā)要借助眾多品牌合作伙伴的幫助,但它還是一反常態(tài),拒絕了各種金錢誘惑,堅持讓用戶關注蘋果自己的品牌,而沒有突出零部件供應商的地位。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蘋果已經為旗下的眾多產品引入了英特爾、微軟、ATI等全新的軟硬件供應商,然而,該公司卻并未展開聯合營銷(例如,在設備外殼上增加英特爾的宣傳貼),盡管這已經成為其他科技企業(yè)的慣用做法。
最后,蘋果堅持在零售店中排擠其他品牌,也對該公司的品牌建設起到了很大幫助。
7、設計一套能夠持續(xù)為用戶創(chuàng)造價值的商業(yè)模式
要創(chuàng)造用戶價值就需要設計一套商業(yè)模式,確保這種價值能夠反復創(chuàng)造。聘請重視用戶體驗的員工和開設零售店,是蘋果創(chuàng)造用戶價值的兩個主要渠道。然而,iTunes同樣應被視為其商業(yè)模式的組成部分。盡管iTunes本身并未給蘋果創(chuàng)造太多收入,但iTunes桌面軟件和iTunes音樂商店還是增加了蘋果硬件產品的價值。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這種將硬件與內容相整合的方式,提供了巨大的價值,提升了用戶忠誠度,并增加了各項業(yè)務的收入。
8、必要時可以革自己的命
對于深諳營銷之道的企業(yè)而言,如果擁有更好的產品,便應勇于革自己的命。蘋果至少兩度為之:第一次,蘋果放棄了iPod Mini,轉而力推iPod Nano;第二次,盡管iPod仍然可以提供獨特的功能,但由于iPhone同樣具備音樂播放功能,因此有可能對iPod造成沖擊,但蘋果還是冒險了iPhone。很多企業(yè)或許都擔心新產品會對現有的支柱產品造成沖擊,但蘋果卻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你不革自己的命,其他企業(yè)就會革你的命。
9、不必成為全能型企業(yè)
很多企業(yè)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在選擇目標用戶和產品時猶豫不決。蘋果卻敢于大膽決策,將戰(zhàn)略集中于有限的產品線上,同時限制每一類產品線的產品數量。喬布斯1997年回歸蘋果時就引入了這一理念,一口氣將蘋果的產品線從15個削減到4個。這一戰(zhàn)略一直堅持到今天。幾年前,時任蘋果COO的蒂姆·庫克(Tim Cook)如此描述蘋果的理念:“多元化是很多商學院教授的傳統管理理念,但這不適合我們。”
憑借無與倫比的專注,蘋果將全部精力投入為數不多的幾款產品,為用戶創(chuàng)造巨大價值,從而在一眾科技企業(yè)中脫穎而出。這樣做的結果是:用戶知道能夠對蘋果報以何種希望,而且通常都能夢想成真。
10、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提供價值的生態(tài)系統
主動管理產品最能體現一個券商資管團隊的投資能力,尤其是在監(jiān)管層有意限制券商資產管理的通道業(yè)務的當前,優(yōu)秀的主動管理能力將是券商資管團隊脫穎而出的良好時機。
那么,當前券商主動管理業(yè)務表現如何呢?記者查詢Wind數據顯示,近一年券商資管主動管理能力差距較大,民生證券資管表現最好,近一年平均回報率達46.60%,而墊底的開源證券資管同期回報率為-36.28%。
值得注意的是,有當紅經濟學家李大霄坐鎮(zhèn)的英大證券在主動管理業(yè)務中表現差強人意,以-24.70%的平均回報率排倒數第4位。對于此業(yè)務表現較差的原因,《投資者報》向英大證券董秘求證,但直到記者發(fā)稿,并未收到相關回復。至于一向出言爽快的李大霄,這次卻稱不方便表態(tài)。
主動管理排名倒數第4
去年股市回調以來,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提出“嬰兒底”已筑,建議股民抱好藍籌股。抱藍籌股的建議是否正確還不得而知,不過英大證券資管團隊的主動管理能力有待加強卻有數據證明。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英大證券旗下主動管理兩只集合理財產品近一年來回報率為-24.70%,今年平均回報率同樣為負,虧損為23.21%。
具體來看,兩只產品成立于2012年3月29日的為英大金網領航1號混合型和成立于2013年5月30日的英大安之衡電力能源。截至今年3月25日,兩只產品單位凈值分別為1.0117元和0.9207元,總體回報方面,英大金網領航1號混合型為2.67%,而英大安之衡電力能源則為-7.93%。
《投資者報》記者查閱英大證券公司官網發(fā)現,英大金網領航1號混合型投資目標以固定收益類品種投資為主,同時輔以小比例的權益類資產,投資策略方面是采取積極主動的債券投資。該產品近一年總回報率為-18.02%,今年以來表現更差,回報率為-28.43%,和去年下半年以來火爆的債市行情大相徑庭。
上述產品說明中并未明確債券類具體標的以及固定收益類品種和權益類資產的比重,不過此前有媒體稱,英大證券的債券承銷項目幾乎全部來自國家電網公司。
無獨有偶,另外一只產品英大安之衡電力能源的表現則更遜一籌,近一年以來回報率下滑到-31.38%。該產品說明中指出,投資方向以權益類品種投資為主,在適度控制風險并保持良好流動性的前提下,以精選大電力、大能源類的優(yōu)質上市公司作為主要投資標的。
為何看重電力、能源公司?這和英大證券的股東背景相關。公司官網資料顯示,英大證券實際控制人為國家電網公司,通過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國能國際商貿有限公司、英大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掌握公司97.78%的股份。
“管理人英大證券作為國家電網公司的證券公司平臺,在能源、電力行業(yè)中有著得天獨厚的業(yè)務資源和行業(yè)資源。同時,公司擁有行業(yè)唯一的電力能源研究中心,對電力、能源行業(yè)的投資研究具備較強的實力。”上述產品說明中也向投資者闡述了這一原因。
然而英大安之衡電力能源成立之時,電力板塊收盤指數為827.81點,截至今年一季度收盤達到1187.60點,漲幅為43%,而同期英大證券該產品回報率卻為-7.93%。
《投資者報》記者向英大證券方面詢問具體投資上市公司標的情況,并未得到反饋。但是通過對比該產品存續(xù)期內電力板塊指數情況,不難看出,在行業(yè)板塊大幅上漲的情況下,自信滿滿的英大證券或許在個股選擇上踏空。
此外,上述兩只產品,英大證券均有自有資金參與,其中英大安之衡電力能源自有資金參與比重達20%,需要同樣和投資者承擔損失。
集合理財規(guī)模較小
雖然主動管理業(yè)務表現欠佳,但是英大證券資管在近年來受熱捧的FOF上表現不錯。英大安之衡系列3只FOF產品近一年平均回報率達到9.43%,在券商中排第5位。
FOF,即基金的基金,并不直接投資于股票、債券或者其他證券,而是借助于對其他基金的投資分散風險并獲取利潤。英大安之衡系列3只分別投向為產品嘉實資本漢能集團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三期基金,近一年平均回報率穩(wěn)健,均超過9%。
相對于多數券商資管在財富管理行業(yè)中增加布局,甚至有中小券商寄資管業(yè)務實現彎道超車而言,英大證券的資管規(guī)模并不算大,增速也相對較緩。根據公司年報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末,公司受托資產管理業(yè)務規(guī)模136.8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1.87%,其中定向業(yè)務規(guī)模121.4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3.45%。集合業(yè)務規(guī)模15.4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85.12%。
2015年全年累計實現受托資產管理業(yè)務凈收入0.7億元,同比增長54.72%,僅占總營收的5%。
2004年,尚未畢業(yè)的褚明理師從李國慶進入當當網實習,畢業(yè)后也順理成章留在了當當網。直到2008年底離開時,他曾在運營、市場等多個部門任職。時值國內電商網站迎來飛速發(fā)展,很多人對他的選擇都表示不可理解。而在當當網CEO李國慶看來這一切并不意外,“褚明理一進當當的時候我就知道他干不長,創(chuàng)業(yè)一直是他的夢想,我也非常支持他。至于什么時候離開,那只是時間的問題。”
回想起離開當當,褚明理笑著說,“當時真是說走就走了,真沒想好以后干什么,就是覺得自己要出去干點兒事業(yè)。”經過半年的緊張籌備,褚明理和他的合作伙伴們成立了派瑞威行互聯網營銷集團,定位也是他最熟悉的領域——電商。
全方位效果 瞄準高端客戶群
也正是憑借著對電商的準確理解,離開當當網不久的褚明理很快便談成了第一單生意——準確地說,是在公司成立前就談成了這單生意,合作方正是2009年勢頭最猛的兩家電商之一——麥考林。
當時的麥考林以目錄為主,網站銷售額很低,褚明理建議麥考林轉型做電商,并提出了轉型的方案。當年麥考林存在的問題是一直只賺“回頭客”的錢,很難吸引新用戶。褚明理認為是繁瑣的界面讓新用戶無從下手,經過派瑞威行的改造網站用戶體驗有了很大提升。由此,派瑞威行輕松地拿下了當時麥考林互聯網的大部分業(yè)務。
延續(xù)第一單生意的“高起點”,派瑞威行后期的服務也是瞄準高端客戶。企業(yè)年收益50億元以上的電商企業(yè)、年收益100億元以上的傳統企業(yè),才能入褚明理的“法眼”。在他看來,只有做高端客戶的生意,掙大錢,才能不被淘汰。
之所以定位于高端客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客戶更認同派瑞威行提出的“全方位效果”的理念。在褚明理看來,“如果把互聯網營銷僅僅當成銷售通道,這種思路會影響企業(yè)的發(fā)展。市場費用需要撬動銷售額以外更多的東西,包括品牌、影響力、流量、知名度等等。”而中小企業(yè)市場費用有限,廣告就是是為了拉動銷售,跟他們談品牌形象為時尚早。褚明理向《互聯網周刊》記者表示,今年派瑞威行最大的一個收獲就是扭轉了一些大客戶的投放理念,讓他們開始關注ROI以外的東西。
想要服務好戰(zhàn)略型客戶,掙大錢,并不是那么容易。“對于大客戶的服務并不是簡單的媒體售賣,我們要提供全案類的服務,這就需要我們有很強的策略能力和整合能力。”褚明理說道,“這還需要相關人才的儲備,并不斷地進行互聯網營銷的創(chuàng)新。”
規(guī)避自身難題 探索DSP整合之路
派瑞威行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2011年底,電商行業(yè)資金鏈斷裂,服務電商的很多公司也都因此受到波及,派瑞威行也同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日子真的很難。如果說我們那年10月份沒有拿到8000萬元風投,我們也會垮掉的。”對此,褚明理頗有感慨,“其實拿風投的時候也并沒想好為什么要拿這筆錢,拿了以后反而對公司有些負面影響,浪費掉了一部分。”在經歷了一些嘗試后,褚明理終于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派瑞威行的發(fā)展路徑。
近期,國內涌現出了一批標榜“大數據、精準營銷”的DSP產品。對此,褚明理卻表現得異常冷靜,只是低調地和品友聯合推出了面向電商的DSP產品。“我們并不是一個數據分析型的公司,技術不是我們的強項。”褚明理坦率地說。在眾多營銷公司標榜自己“技術支撐、數據至上”的今天,他的這番話讓記者頗感意外。在他看來,只有BAT的手中才握有海量的數據,而第三方DSP只能通過cookie抓取用戶信息,其精準度可想而知。與BAT的廣告平臺競爭,第三方DSP終究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經過對DSP市場的分析,褚明理發(fā)現在美國風生水起的“交易平臺”(Trading Desk),在中國卻尚未成型。Trading Desk一詞是借用了金融業(yè)中交易專柜的概念,是廣告商進行數字化廣告投放的工具,功能類似于DSP,通過對接多個DSP來進行廣告的優(yōu)化投放。
于是在今年年初,褚明理毅然決定將公司打造成全案類服務型公司——盡可能多地整合市場上的精準營銷產品,為客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由于團隊中缺乏技術性人才,褚明理此舉聰明地避開這塊短板,用其他公司的DSP產品作為自身的營銷利器。用他的話來說,“DSP、精準營銷只是手段,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整合各家DSP產品除了規(guī)避技術難題外,也很好地發(fā)揮了派瑞威行的優(yōu)勢。一個合格的“交易平臺”必須具備強互動和高服務這兩個特點。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都本著服務好客戶為最高目標,始終把客戶需求放在第一位。經過4年的探索,派瑞威行具備了豐富的廣告投放經驗,并積累了大量廣告投放數據,這一切都有利于派瑞威行去成為“交易平臺”。
考慮到集中交易的眾多優(yōu)勢,英大證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大證券”)決定實施集中交易信息系統建設項目,實現總部集中管理。由于集中交易信息系統對于數據和交易的安全性、系統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要求非常高,因此,英大證券把集中交易信息系統的數據中心機房作為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
雖然在建設之初就考慮到了機房安全,但在過去兩年間遭遇的8次停電仍然讓英大的數據中心遭遇了嚴峻考驗。
“其中兩次是無告知停電,總共停電時長達66小時。”英大證券信息技術部工程師張工說。幸運的是,這種一失萬無的考驗并沒有給英大證券帶來損失,數據中心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是什么舉措保證了英大證券安然度過這么長時間的斷電過程呢?
動力系統是數據中心機房的關鍵
數據中心不僅是數據存儲的中心,而且是數據流通的中心,它出現在網絡中數據交換最集中的地方,是整個集中交易系統的核心部分。而動力系統是數據中心機房的運行基礎,它保障著整個機房的穩(wěn)定運行,是數據中心的保護神,因此,在該項目的建設過程中,英大證券公司相關領導親自掛帥,對網絡能源設備的選型提出了極為嚴格的要求。
首先,UPS設備必須具有優(yōu)異的性能。例如,UPS設備必須是雙變換真在線式設計,以確保在不轉旁路的情況下,負載需要的所有電能均能由逆變器提供,并能夠保證在斷電后,UPS可以做到市電和蓄電池之間的無縫切換。同時,UPS設備必須具有電涌抑制功能,以免遭到雷電的沖擊而受損。另外,UPS設備必須支持直接并機的備份方式,以方便擴容;UPS設備必須具有良好的可監(jiān)控性,能夠通過監(jiān)控接口以及相應的軟硬件進行實時的監(jiān)控;UPS系統必須具有很強的穩(wěn)定性,穩(wěn)定性必須達到99.99999%。
其次,自動切換開關(ATS)要求具有較高的可靠性,能夠全力保護負載的安全運行,并需具有手動和自動切換功能以滿足實際運用的需要。負載自動切換開關設備(STS)要能夠用于兩路UPS輸出的切換,消除可能出現在UPS系統的輸出端與用戶端之間的“單點瓶頸”故障隱患,并具有故障“自診斷”功能。SPM終端配電柜要能夠提供安全、可靠、全面的電源管理,實時監(jiān)控支路負載狀況。
此外,數據中心設備眾多,發(fā)熱量大,而一些設備不能在高溫下持續(xù)穩(wěn)定運轉,這就要求設備供應商提供的空調設備要能夠安全、穩(wěn)定地把機房中溫度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英大動力系統解密
英大證券從艾默生網絡能源引進了2臺200KVA Hipulse系列UPS設備、1臺ATS、2臺STS、1套艾默生電源防雷系統(B級)、4套SPM服務器電源管理系統以及4臺Challenger M+系列機房專用空調系統(3臺CM80空調、1臺CM40空調),用于打造數據中心機房的網絡能源系統。
引進的2臺UPS設備組成“雙母線系統”,當2臺UPS系統都正常工作時,每臺帶50%的總負載,而當其中一臺出現故障或者進行檢修時,另一臺就向所有負載供電。在性能方面,這2臺Hipulse系列UPS具有非常出色的綜合性能。
引進的自動切換開關(ATS)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在市電線路出現故障時,能夠自動切換自備的發(fā)電機,向負載供電。另外,2臺STS用于兩路UPS輸出電源的切換,當其中一臺UPS不能正常供電時,能夠及時切換保證負載的正常運轉。
SPM服務器電源管理系統能夠提供終端配電管理和電源監(jiān)控,實時監(jiān)控支路負載狀況,把所有參數實時上傳到后臺監(jiān)控中心。
2、皮皮、球球、阿亮、聰兒
3、豆豆、熠熠、強強、淘淘
4、小沖、逗逗、馬虎、騰騰
5、彬彬、淘氣、小穎、壯壯
6、大樹、小鉆、小懷、阿長
7、小朗、樂樂、大勇、小智
一個圓柱形容器內放有一個長方形鐵塊.現打開水龍頭往容器中灌水.3分鐘時水面恰好沒過長方體的頂面.再過18分鐘水已灌滿容器.已知容器的高為50厘米,長方體的高為20厘米,求長方體的底面面積和容器底面面積之比.
把這個容器分成上下兩部分,根據時間關系可以發(fā)現,上面部分水的體積是下面部分的18÷3=6倍
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的高度之比是(50-20):20=3:2
所以上面部分的底面積是下面部分裝水的底面積的6÷3×2=4倍
所以長方體的底面積和容器底面積之比是(4-1):4=3:4
獨特解法:
(50-20):20=3:2,當沒有長方體時灌滿20厘米就需要時間18*2/3=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