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醫學和生物科學的區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諾貝爾獎 青蒿素 瘧疾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志碼 B
文件編號: 1003 - 7586(2016)11 - 0039 - 02
1 中國首次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時事資料
2015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5日中午11時30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當地的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揭曉,中國藥學家屠呦呦榮獲了該獎項,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這是中國生物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世界級最高級大獎,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證明了傳統中醫藥是全人類寶貴的財富。
瘧疾是危害嚴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國家每年3億多人感染瘧疾。人類對付瘧疾的最有力的藥物源于兩種植物提取物:法國科學家19世紀初從植物金雞納樹皮上提取出的奎寧;我國科學家20世紀70年代從黃花蒿(別稱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
1971年,屠呦呦率領的科研團隊從黃花蒿中發現抗瘧有效提取物。30年后的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向惡性瘧疾流行的所有國家推薦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用直接得自黃花蒿的青蒿素制成口服片劑,制作簡便,價格便宜,又不易產生抗藥性。據WHO提供資料顯示,每天約有3 000個嬰幼兒童死于瘧疾,為此還研發了“雙氫青蒿素栓劑”,以方便兒童直腸給藥。
諾貝爾獎是科學研究中最具杰出成就的象征,對學生具有極大的感召力。因此教師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適時地引入該時事熱點,與教學內容恰如其分地結合,對課堂內容進行充實,不但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能讓學生真實感受到生物學與人類生活具有密切的關系。
2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與之關聯的知識點及使用策略
2.1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單細胞生物”
(1) 關聯點: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的,瘧原蟲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它的基本細胞結構是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組成,可以寄生在人體內,引起瘧疾寒熱往來發作,俗稱“打擺子”。從其結構到生活習性可以看出:瘧原蟲是單細胞動物。
(2) 使用策略:讓時事熱點恰當地誘感教育。
本節內容在國家課程標準中的要求是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蘇教版教材主要是以草履蟲為代表,介紹單細胞生物的結構和生理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結構簡單的生物同樣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因此,筆者選擇將這個時事熱點放在“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的教學環節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知道有的單細胞生物如瘧原蟲,可以寄生在人體內,讓人患病。這樣就對教材中列舉的“關系”進行了補充和完善。然后,談及屠呦呦40多年致力于研究青蒿素用于治療瘧疾,甚至在自己身上進行藥理實驗,導致肝臟受損,為全人類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學生無疑會敬佩科學家不懈努力的探索精神和為了科學研究的獻身精神。同時學生也會自動地產生民族自豪感,堅信中國人民只要努力也同樣能為世界作出巨大貢獻,產生認真努力學習的使命感。
2.2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五章第一節“生物多樣性”
(1) 關聯點:青蒿素提取自黃花蒿(又叫青蒿),是菊科蒿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在國內各省,為中國傳統中草藥,其有效成分青蒿素在抗瘧方面與傳統的奎寧類抗瘧藥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機理。目前,青蒿素用于瘧疾防治的價值已被人類認識和接受,世界衛生組織已把青蒿素的復方制劑列為國際上防治瘧疾的首選藥物。
(2) 使用策略:將時事熱點巧妙地改編入題。
學習關于“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的內容時,筆者采用先自學的形式,再通過一道題目來考查學生的理解程度,該題涉及該時事熱點。
2015年,藥學家屠呦呦用提取自黃花蒿中的青蒿素治療瘧疾,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種植黃花蒿利用的是生物多樣性中的( )
A. 潛在價值 B. 間接價值
C. 直接價值 D. 沒有價值
此題的正確答案是C,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筆者補充提問:自然界很可能還存在像黃花蒿一樣,能治療人類其他疾病的植物,等待我們去發掘和認識,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什么價值?(潛在價值)通過舉例說明直接價值與潛在價值的區別,讓學生能直觀的理解概念的內在含義。接著筆者繼續追問:如果人類不保護環境,很多生物可能在認識它之前就已經滅絕,人類將喪失寶貴的財富,這些生物的潛在價值將永遠無法被發掘和利用。
將時事熱點引入課堂教學不僅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學知識,還能比較自然地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筆者堅信課堂上不放過每一次真實而不矯揉造作的情感教育,最終能在學生的內心埋下“愛的種子”,總有一天當這顆“愛的種子”萌發時,學生會用行動展現出來。
2.3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十五章第一節“傳染病”
(1) 關聯點:瘧疾是4 000多年前古老的傳染病,至今仍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引發瘧疾的瘧原蟲,首先通過雌蚊(只有雌蚊才吸食人血)叮咬瘧疾病人,攝取含瘧原蟲的血液,瘧原蟲移至雌蚊的唾液腺,這樣的雌蚊叮咬他人時,瘧原蟲會沿唾液注入此人體內。進入人體的瘧原蟲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肝臟并繁殖,平均2~4周才成熟,然后離開肝臟侵入紅細胞,最后導致受感染的紅細胞破裂。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目前世界上仍有90多個國家為瘧疾流行區,全球每年發病人數達3億~5億,年死亡人數達100萬~200萬,其中80%以上的病例發生在非洲。
(2) 使用策略:把時事熱點充分融入課堂教學。
策略一:學習傳染病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從網上找到該時事熱點新聞的宣傳視頻,用來導入新課,也為后面的學習進行鋪墊。熱點新聞往往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知識本身產生好奇心,教師也要營造一些神秘感,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瘧疾”“瘧疾如何傳播”“青蒿素的發現和使用為什么被世界所矚目”……通過接下來的學習再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策略二:在學習“傳染病類型”這一知識點時,教師提供相關資料對瘧疾進行介紹,并引導學生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① 瘧疾的病原體是什么?
② 瘧疾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分別是什么?
③ 從傳播途徑來看,瘧疾屬于哪類傳染病?
④ 材料中提供預防瘧疾的方法分別是對傳染病的哪個環節采取的措施?
⑤ 非洲瘧疾盛行,你如果去非洲旅行,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預防瘧疾?
關鍵詞 企業圖書館 價值 價值管理
1 背景
華北制藥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化學制藥企業,主要產品430多個,有30多家子公司,擁有一支2 000余人的工程技術人員隊伍,其所屬的醫藥圖書館館藏面積543m2,收藏與生產、科研相關的化學、醫藥衛生、生物科學、化學工業、 食品工業等方面的文獻10萬余冊,是全國醫藥企業中規模最大的圖書館。但由于近年來書刊價格上漲等原因,造成經費緊張,書刊種類急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筆者把價值管理的理念引入圖書館管理中來,很好地解決了資金短缺的困難。
2 價值管理的概念和內涵
所謂價值管理,就是以提升企業生命價值為目標,在研究和決策中以價值為導向和判斷標準。以功能成本分析為依托,運用各種適用的方法進行價值鏈的系統分析、評價和創新。目前,價值管理的體系已經囊括了企業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人力資源價值管理、組織運行價值管理、產品技術價值管理、產品創新價值管理、信息資源價值管理等。價值觀念決定著經營戰略、目標、組織和決策、運營機制等方面,不同的價值觀指導下的經營結果也截然不同。目前,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它都受到十分廣泛的重視,應用在社會的各個管理領域,并取得了顯著的效益。企業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應該樹立起價值的觀點,應用價值管理技術。
3 企業圖書館采用價值管理的必要性
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圖書館一直參照公共圖書館的模式進行運作,費用由企業撥款,最后計入企業開發成本,從來沒有考慮效益、價值等問題,而是以規模、藏書量、資金投入數量等作為衡量圖書館的指標,而這些指標只要加大資金投入就能完成,而效益卻無從談起,以有限的資金購買無限的資源,無異于杯水車薪,致使大部分圖書館舉步維艱。企業圖書館生存在企業內部,是企業科技創新的主要力量,在管理過程中自然也應該考慮它的價值,而不應只是考慮規模和經費投入數量。也應采用企業管理模式進行管理。
4 價值管理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
長期以來,圖書館一直被認為是光花錢,不創造效益的地方,對它的管理一直停留在日常的以實物為主的管理,管理水平落后,不能適應科研生產對信息的需求。近年來,我們在圖書館管理中大膽引入了價值管理這一先進的公司管理理念,從采購、分類、文獻利用、讀者服務、文獻檢索、信息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方面都緊密圍繞價值這一核心,取得了顯著效果。
4.1 擴展圖書館保存文獻資源的方式
過去,圖書館一直以收藏印刷型的文獻作為保存文獻資源的主要方式,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使文獻得以儲存在高密度的電磁載體上,以數字化的形式再現信息資源。同時網上大量免費的電子資源中也不乏具有學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的資源,這些電子資源將逐漸成為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們在采集印刷型文獻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數字化形式的信息資源的采集。加入收費網站4個,查找到互聯網上有價值的免費期刊1 340種。現在圖書館既收藏有印刷版文獻,也收藏有電子版、網絡版文獻,既有收費資源也有免費資源。
4.2 實體館藏和虛擬館藏共同發展
圖書館藏書量一直是衡量一個圖書館規模和地位的標準,但是受社會發展和技術的影響,對圖書館的評價已不再把擁有多少實體館藏作為唯一或最主要的指標,而是日益看重圖書館為用戶提供文獻服務的能力。實體館藏除了印刷形的文獻外,還包括采購或自建的儲存在圖書館電子設備上的電子資源。虛擬館藏是指圖書館未存儲實際資源,但具有網絡使用權或建立鏈接導航的電子資源。由于經費的壓力,面對浩瀚的信息資源,大多數圖書館依靠自己有限的經費和實體館藏已無法滿足用戶復雜的信息需求,而網絡環境可以大大增加圖書館的虛擬館藏,擴大圖書館為用戶服務的文獻資源。對用戶來說,只要資源是可存取獲得的,無論它是圖書館收藏的還是網上免費的,信息本身沒有什么區別。轉貼于
4.3 優中選優,成本核算的采購方式
價格對經費緊缺的圖書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電子時代,出版物不再只有一種價格選項,而是有大量的價格模式。現有運作中的價格模式已經超過了50種。如,按并發戶數計費、按登錄用戶數計費、按時間流量計費、按IP范圍計費或圖書館聯合體購買的計費方式。出版市場不斷的改變導致了更多的靈活性。圖書館雖然難以控制所有的價格選項,但必須盡可能多的了解,以找到適合本館的價格模式。我們根據價值管理的有關原理,采用最適合我公司情況的按并發戶數計費的方式訂購了CNKI數據庫,每年費用2萬多元,一次繳費可以多次使用,并且根據這一特點,我們為全集團公司讀者開展檢索服務,使有限的費用獲得了無限的使用價值,為集團公司車間、子公司、分公司選擇課題、成果報批、項目立項提供了1 000多篇文獻資料,間接地創造了價值20多萬元。
5 具體工作內容
5.1 查找期刊原文
利用電傳、電子郵件等現代通訊設施,采取科學的檢索方式,了解全國各大圖書館的館藏,查找期刊原文,為我們所用,全年只花費1 920元的復印費、郵寄費和少量的通信費用,為廣大科技人員查找期刊原文465篇,涉及刊物50多種,如果這些期刊花錢去訂約需資金40多萬元。
在工作中為了統計記錄讀者查找期刊原文的數量,我們還建立了期刊原文登記數據表、期刊原文查找統計數據表,表中有期刊名稱、申請人、申請單位、服務方式、查詢結果、提供文獻單位等數據,采用Microsoft Access數據處理系統,統計查詢非常方便,便于對讀者情況、費用使用情況等數據進行管理。
5.2 尋找網上免費期刊
2002年,受資金的限制,我們圖書館共有125種期刊不能訂閱,為了滿足讀者需求,我們從網上檢索免費期刊1340種,這些期刊是世界衛生組織與Black?鄄well等6家大出版商聯合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免費檢索、瀏覽和下載的生物醫學雜志的信息。這些雜志囊括了美國、加拿大、印度、挪威、圣地亞哥等30幾個國家的生物醫學雜志,涉及十幾個語種。我們對其中795種英語語種的雜志的刊名進行了翻譯、分類和整理。經分類統計整理發現有86%的雜志(688種)可以免費查閱、下載最新現刊,其余分別在3個月、6個月、1年、18個月和2年后免費查閱、下載。對其中制藥相關的雜志進行了試查,結果顯示,有60%~70%的雜志可以查到最新現刊。至少有100多種與制藥密切相關的雜志是我圖書館未訂閱的,如《美國藥師》、《藥物治療雜志》、《藥物信息世界》等等。我們把這一信息提供給有關部門,并作為圖書館資源的一種形式,很好地解決了期刊品種減少的問題。這些刊物均為外文期刊,如果僅計算與制藥相關的雜志,以每種10 000元計算,大約需要100多萬元。
5.3 利用收費數據庫,提供文獻檢索服務
在數字和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對電子資源的收集比印刷環境下的收集更困難。電子出版物的類型越來越多,除了包括傳統的圖書、期刊、報紙、會議論文、工具書等文獻類型外,還包括數據庫、討論組、新聞組、郵件列表等新型電子資源類型。對于單位用戶,網絡數據庫有兩種收費形式,一種是鏡像,一旦購買,所有局域網用戶都可以檢索,但收費很貴,一般在10~20萬元左右;另一種是包庫,用戶有限制,但費用可以相對便宜,我們采用了這種方式,費用是3萬多元,但只允許五臺微機同時下載文獻,為了能充分發揮數據庫的作用,使物超所值,我們就盡最大限度地為集團公司各部門提供檢索服務,先后為新藥中心、維爾康公司、制劑事業部、109車間、105車間等數十家子公司檢索文獻5 000多篇,檢索、瀏覽、下載2萬多次,使僅僅花費3萬多元的費用卻發揮了數倍的作用。
6 結論
總之,圖書館不只是一個只花錢不創造效益的地方,只要加強管理,在企業發展中它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它蘊含在企業產品中的間接經濟效益將逐漸為企業所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