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醫藥零售行業研究范文

醫藥零售行業研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藥零售行業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醫藥零售行業研究

第1篇:醫藥零售行業研究范文

同樣,就算是受互聯網直接沖擊較小的醫藥零售業,其“主流換檔”的速度之快同樣令人應接不瑕。行業格局、競爭態勢、主流企業等各個維度的均呈現換檔趨勢。

第一,商業規則“制定權”開始“換檔”。

在全國性的醫藥零售企業出現之前,整個“供應鏈”中的商業規則的制定權,尤其是商品的“定價權”,是掌握在生產廠商手中,品牌商品更是如此。隨著醫藥零售龍頭企業市場廣度和深度的不斷強化,“主流企業”不但開始左右著全國的零售競爭格局,同時也從品牌廠商手中奪取了供應鏈中的“商業規則制定權”。

“品牌廠商的二線產品”這一品類概念就是由此而生的,該品類最大的特點是:其一要為零售企業讓渡更高的利潤空間,其二是規格或劑型的差異化或獨家專享。該品類堪稱為主流企業“量身定做”。

第二,主流企業的“經營重心”開始“換檔”。

在以前,醫藥零售企業不論大小,基本上是以“開店、增強單店產出”等“內生式”的擴張來構筑競爭優勢和提高企業規模。而現在已經轉向為以“收購、聯營”等“外延式”的擴張為主要路徑。比如云南鴻翔一心堂在上市之后在全國范圍內大肆收購,而廣東大參林則主推“上市大聯盟”戰略來做大做強而達到上市的目的。

第三,行業競爭格局已經實現了換檔。

競爭的格局已經從 “區域諸侯”格局演變為“跨區布局”,并有向“全國寡頭”格局進化的趨勢。

1、五年前,尤其是十年前,從《中國藥店》、《醫藥經濟報》等媒介每年的“連鎖藥店百強榜單”前十強中,大部份是“區域諸侯”,如云南一心堂、甘肅眾友、重慶桐君閣等。就算是當初曾多年坐上全國頭號交椅的海王星辰,也只是布局于東部沿海省份而已。

2、而如今,能夠在醫藥零售圈起領軍作用的,大多為全國性跨區連鎖,如國大藥房、一心堂、老百姓等連鎖企業。這些企業具備了“倒逼”供應商對自身的渠道格局、架構搭建、經營方針、合作條件等企業經營及市場要素進行重新定位的實力與地位。

第四,“主流企業”面面觀。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經過近十年的“洗牌”,曾經的主流企業落寞的有之,原地踏步的有之,晉升新貴的更有之。就目前的市場格局、企業規模、發展潛力等維度而言,主流企業大體可分為三類:

1、國家隊:其代表企業為國大藥房、華潤系、上藥集團等。尤其是國大藥房作為中國醫藥集團下屬的國藥控股有限公司的旗下企業,依托國家隊的資源及資金優勢,十年之間,以上海國大藥房及深圳一致連鎖為基石,以收購為主線,如今旗下的零售藥店已經覆蓋了全國的過半省份;

2、新晉“貴族”:以云南鴻翔一心堂、湖南老百姓、湖南益豐、廣東大參林、濟南漱玉平民等醫藥零售行業的上市公司及準上市公司為代表。這類公司以IPO的融資或戰略風投帶來的資金,要么強化區域龍頭的強勢地位,要么構筑在全國范圍內的領軍優勢;

3、跨界者:以華泰基金、高盛為代表的資本大鱷。十年前,高盛投資的海王星辰在美國上市,并拿下了醫藥零售龍頭的位置。而如今,華泰基金收購常州恒泰連鎖,并提出了五年100億的宏大目標。這無一不體現資本大鱷“不差錢”的優勢與對該行業的垂涎。

第五,未來的“主流換檔”方向

市場競爭是永恒的主題,而市場競爭主體的“主流換檔”也會永不停歇。那么未來的主流或是新晉的主流企業會是何方神圣呢?

1、至少在五到十年內,現今已濟身主流的“國家隊”、上市公司依然會是醫藥零售行業的主流企業。就好象曾經的“領頭羊”海王星辰,雖然由于人才大量流失(尤其是CEO更迭頻繁),與供應商關系緊張等因素導致近年來業績停滯不前,門店不斷收縮,已經衰退為“二流企業”,但依舊是醫藥零售行業中舉足輕重的力量;

2、華潤系:在當下的醫藥零售行業,華潤系所占的影響力較弱,但千萬別忽視了華潤系“后發制人”的實力及水平。

目前而言,華潤系旗下的連鎖藥房遠不如同為“國家隊”的國大藥房,亦不如一心堂、老百姓、益豐等民營大鱷,甚至還不如一些區域龍頭連鎖企業。其一是其收購的連鎖藥店少且規模都不夠大,其二是旗下的連鎖藥店并沒有整合成一個整體,甚至業內人士并不知曉哪些連鎖藥房(諸如華源大藥房、蘇州禮安連鎖等)是華潤系所有。但千萬別忽視了華潤系的擴張與整合能力。

首先,華潤是一家最值得尊敬的央企,沒有之一。幾乎所有的央企都給公眾留下了“壟斷”的印記,其競爭優勢及利潤均得益于壟斷,但華潤是個例外。在華潤的產業中,在眾多充分競爭的領域內構筑起了領先優勢,如啤酒業的華潤雪花,零售超市業的華潤萬家,還有醫藥工業企業更是枚不勝數。

其次,華潤收購后的整合能力與效能也無出其右,如收購的東阿阿膠、紫竹藥業、華潤三九等企業,在其收購后均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成為了行業標桿。

第2篇:醫藥零售行業研究范文

>> 益豐藥房:行業領先的“大健康藥房” 輝豐農化“隱秘”上市 玉米新品種:益豐29 淺談晉豐公司管理創新之路 探尋精益化之路 順豐速遞借殼上市案例研究 曲折上市之路 功能茶上市之路 CFO談上市之路 醫院藥房精益管理的效果分析 咀嚼有益,唾液竟是“自助藥房” 豐益國際集團管控從FSSC開始 衡豐的精益化生存 豐益國際:“財務派”的IT漂流 豐益國際:集團管控從FSSC開始 供應:玉米、小麥(豐益糧油公司) 益泰:系統集成之路 豐田成本精益之路初探 走精益之路 強航空動力 精益物流之路多崎嶇?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經濟法律 > 益豐藥房上市之路 益豐藥房上市之路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曹昌")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2月17日,益豐藥房A 股上市儀式。

“什么時候能做到100億元,這個內容不知道能不能講。董秘提醒我,涉及數據的內容都要謹慎?!?月17日,登陸資本市場剛滿一個月的益豐藥房董事長高毅坦言,自己尚未習慣面對采訪。

2月17日,益豐藥房(603939.SH)登陸滬市主板,成為醫藥零售行業繼云南一心堂(002727.SZ)之后的第二家上市企業。緊隨其后,同為藥房湘軍的老百姓大藥房也已通過證監會審核,上市在即;同濟堂借殼啤酒花(600090.SH)亦在證監會審核中;海王星辰(NPD.NY)則已在海外上市。國內排名靠前的連鎖藥店加速登陸資本市場,且紛紛拋出巨大的增長計劃,快速搶占傳統市場,布局醫藥電商,成為各大巨頭共同的選擇。

連鎖藥房也有共同的煩惱。“以藥養醫”模式已是沉疴所在,醫院以超過一萬億元的藥品銷售規模占據著近80%的市場份額,新醫改政策能否實現醫藥分開仍是個巨大的未知數;提升藥店連鎖率是政策導向所在,但零散的單體藥店仍占據著60%以上的市場份額;傳統連鎖藥店尚未真正壯大,傳言網上開售處方藥,以天貓醫藥館為代表的醫藥電商又兇猛來襲。

在這個增長迅速且空間巨大的市場,連鎖藥店正迎來一波又一波的沖擊。

低價、可復制,益豐藥房“刀刀見紅”

高毅,1968年出生,湖南常德人。高毅大學專業是會計,一畢業就下海創業。1996年,28歲的高毅和父親、弟弟一起承包了常德一個鄉鎮的藥品批發站。

彼時的藥店高高的柜臺,老舊的店堂。價格高、品種少、質量難以保證是困擾購藥者的普遍問題,亦給后來者留下了機會。

兩個契機催生了益豐藥房。高毅說,一是有親朋好友在其批發公司買藥,比柜臺便宜40%,甚至60%,這就發現了零售藥店降價的空間;二是一個朋友的母親在其倉庫拆零區買藥,就像在超市里買東西一樣樣選,“我們為什么不能把這種倉儲藥品的方式帶到外面去呢?”

2001年,高毅在常德開了第一家藥店,也是中南五省的第一家平價藥房,打出的口號是“比國家核定零售價平均降低45%”,將行業內過去“高毛利低周轉”的方式轉變為“低毛利高周轉”的現款交易模式,行業毛利率從30%降到8%,之后又降到6%。

益豐藥房第二大股東、今日資本總裁徐新則認為,益豐藥房的開店模式也極具殺傷力。在早期,益豐藥房一般是在三四線城市密集開店,“往往是在一個縣城,就一條老街,益豐進去開一個旗艦店,再鋪兩三個小店圍起來,立即成為當地的第一品牌,其他的競爭對手就沒有機會了?!?/p>

刀刀見紅,差點要了一些同行和藥廠的命。2002年,益豐藥房的一家新店就曾遭遇一開張就被砸店的事件,也曾有供應商強迫益豐藥房取消供銷協議。

憑借強有力的低價策略和可復制的模式,益豐藥房迅速切開了市場,也帶動了整個行業的改變,平價藥房湘軍群雄崛起。在2014年的全國藥店前50強中,包括益豐藥房在內的湖南平價藥房占據5個席位。

“上市后,用融資的錢開新店,

自有資金將用于兼并”

2001年成立的益豐藥房無疑踩到了行業發展的爆點。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的統計,2001 年至2013 年,我國醫藥零售市場總規模(含零售藥店和醫療機構)實現了 16.26%的年復合增長,2013年達到 12645 億元,其中,零售藥店市場規模約為2619億元,占比為20.71%。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前10位藥品零售企業銷售額占零售市場銷售總額的14.4%。

行業高速成長,益豐藥房也從蝸居常德的一家門店,逐步發展到湖南全省,并進入上海、江西等地。2008年,今日資本的進入點燃了益豐藥房的爆發式增長。

今日資本以擅長投資零售行業著稱,作為京東商城的第一位投資人,其當前獲益超過130倍。此外,徐新還透露,趕集網、三只松鼠、唯品會等項目也讓今日資本收益頗豐。

連鎖藥店亦是今日資本瞄準的獵物。2008年,在接觸益豐藥房之前,徐新已先后考察了20多家連鎖藥店。當時的益豐藥房在行業內排名第19位,僅有70多家門店,即便在湖南,也不是今日資本的首選標的。

然而,“在湖南談過兩次之后,我就把高總拉到了上海去簽訂戰略框架協議?!毙煨卤硎?,益豐藥房中型藥店為主的業態模式、精細化管理模式以及高毅個人的魅力是其動心所在。

2008年10月,今日資本出資2億元入股益豐藥房,占其上市前總股本的31.67%。此后,益豐藥房加速擴張,其門店數量從2007年底的77家門店急速上升到2014年底的810家門店,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22.3億元,2014年排名行業第五位。

上市,更讓高毅感受到了資本的力量。2015年2月17日,益豐藥房成功募集資金凈額達7.25億元?!吧鲜幸郧埃疽宰越ǖ隇橹?上市后,用融資的錢開新店,自有資金將用于兼并,發展速度會快很多?!?/p>

高毅稱,“實體店以后的發展,仍是現有模式的裂變,對管理能力不構成任何挑戰,只需要培養更多的店長就行了。”

當《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問及益豐藥房是否具備兼并整合能力時,高毅表示,“以前收購只是練兵,表明益豐有并購整合的能力。”

益豐藥房曾分別于2011年與2013年收購上海開心人大藥房和新寶豐大藥房。招股說明書顯示,上海新開心人大藥房在被收購之后盈利能力由2010年的利潤總額77.98萬元上升到2013年的凈利潤837.79 萬元。

并購擴張也是其他連鎖藥店巨頭的戰略選擇。老百姓大藥房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其擬募集資金10.1億元,除新設直營門店外,也考慮并購其他零售藥店企業。相對于云南一心堂、海王星辰、國大藥房等巨頭2000家門店以上的規模,不論是益豐藥房還是老百姓大藥房,借力資本,加速搶占市場的戰略展露無遺。 益豐藥房董事長高毅認為,互聯網是趨勢,但目前因為政策限制,整個行業會如何發展還不明朗。

面對電商江湖,

目前重點推廣O2O模式

實體零售藥店仍在奮力拼殺,真正的風險卻來自無所不在的互聯網。截至 2015 年1月,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全國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資格證的企業已達368 家,其中獲得B2C模式的網上售藥資格的藥店由2010年底的 21家增至 270家。

醫藥電商的增速也遠高于零售藥店。中康資訊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網上藥店銷售規模約42億元,較2012年翻了2倍。相形之下,零售藥品2013年市場僅增長12%,同比下滑4%。

阿里巴巴、京東商城、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均已磨刀霍霍,紛紛進軍醫藥電商領域。其中,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天貓醫藥館2013年交易規模達20.4億元,占國內醫藥電子交易47.89%,同比增長172%。

目前,網售處方藥與醫保報銷仍是擋在醫藥電商面前的兩座大山。政策何時放開以及放開的力度,成為醫藥電商集體期待的行業風口,或將對實體藥店形成較大沖擊。

2014年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憑處方銷售處方藥”。20天后,一心堂、老百姓大藥房、益豐藥房等60多家醫藥流通企業集體上書國家食藥監總局和商務部,強烈反對全面放開網上開售處方藥。

“我們反對的是無條件放開網售處方藥,如果任何人都能在網上賣藥,這對用藥安全是極大的風險。行業內建議有條件地放開,讓有一定資質的企業來試點?!备咭惚硎?,“互聯網是趨勢,但目前因為政策限制,整個行業會如何發展還不明朗?!?/p>

2013年,益豐藥房啟動電商平臺,現已建成B2C 模式的益豐網上藥店官方商城,并入駐天貓醫藥館、京東商城開設旗艦店,也已實現在實體門店用手機支付寶買藥的 O2O(線上線下) 模式。

從架構來看,益豐藥房已在電商領域完成初始布局,但從其募集資金投入方向來看,電商并非其當前投入重點,高毅也未透露益豐藥房網上售藥的具體數據,只表示:“O2O模式不受網上售藥政策影響。這是益豐當前會重點推廣的政策?!?/p>

不論是高毅還是徐新,均認為益豐藥房電商戰略的挑戰來自如何尋找合適的電商人才。高毅希望兩條腿走路,“電商團隊,必須是既要懂得線上運營,又懂線下銷售的;既要到實體店中去找人,也要吸引新人?!毙煨聞t建議將電商團隊與原有團隊切割開,大膽地起用“80后”,甚至是“85后”,“他們才是真正的互聯網原住民,最懂互聯網思維?!?/p>

第3篇:醫藥零售行業研究范文

關鍵詞 產品整體概念 零售藥店

近年來,隨著新醫改政策下政府對醫療投入的不斷增加,在GDP增長為市場帶來的原動力以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需求推進下,中國醫藥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2001年~2013年,我國醫藥零售市場總規模(含零售藥店和醫療機構)實現了16.26%的年復合增長,其中2013年達到12,645億元,同比增長17.99%。

但在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零售藥店的銷售在醫藥零售市場占比一直處于劣勢。政策上逐步推進的基本藥物配送制度、國家要求的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零差率”銷售及藥品價格等問題,都直接影響制約著零售藥店的發展。2013年我國零售藥店市場規模2619億元,占醫藥零售市場總規模的20.71%,遠遠小于醫療機構藥房79.29%的占比。與此同時, 2014年,無錫惠潤、華潤醫藥聯合售賣三九醫藥、金象藥房連鎖與復美藥房連鎖被復星醫藥打包賣給國藥控股國大藥房有限公司,不少上市公司因毛利率低而放棄零售藥店項目。[1]根據《2013中國單體藥店發展狀況藍皮書》,至2012年底,全國零售藥店門店共423723家,比2011年減少65家。[2]零售藥店的發展開始力不從心。如何在嚴峻的市場狀況中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獨特發展之路,是擺在很多零售藥店業者心中的一個問題。

一、產品整體概念

作為研究企業市場活動規律的學科,市場營銷學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基礎理論解決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尤其是經典的市場營銷4P組合理論,從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四個企業可以控制的方面為企業的經營活動出謀劃策。在此,我們嘗試使用最為基礎的產品策略中的整體概念為零售藥店的發展提出參考建議。

在市場發展過程中,關于產品的解釋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產品即產品實物本身,有人認為包含產品的售后等外在服務項目。目前,營銷理論中大多公認的是美國營銷教父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產品整體概念。

他認為凡是能夠提供給消費者滿足其需要和欲望的任何有形和無形物品都是產品,[3]具體包括核心產品、形式產品和附加產品三個層次。核心產品是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基本效用和利益,即消費者希望從產品那里被滿足的需要。如患者購買感冒藥,即是希望能通過服用感冒藥及時快速地治愈感冒,而能夠快速及時治愈患者的感冒癥狀就是感冒藥的核心產品。這種核心產品是無形的,就像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述“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正是消費者的這種“無”形需要催生了無數“有”形的產品。為了滿足消費者的“無”形的需要,企業必須提供“有”形的實物來支撐,即萬物之“有”,也就是產品整體概念中的形式產品,包括產品的品牌、包裝、式樣、特色、質量等消費者能夠在產品實物中看到、感受到的部分。這也是企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重點。

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不同企業間的產品在核心產品和形式產品上已無明顯差異,為了突出企業產品的差異性,很多企業開始在產品銷售過程中提供免費送貨上門、安裝維修等售后跟蹤服務項目,這就出現了第三層的產品整體概念――附加產品。附加產品就是消費者能從產品中獲得所有附加服務和利益。未來企業的競爭更多的是從附加產品中尋找突破口,突顯企業的優勢,在競爭中與對手明顯區別,以使消費者主動選擇本企業的產品。

二、零售藥店的產品整體概念應用

(一)核心產品

零售藥店作為服務性的零售行業,其提供的核心產品,即消費者希望從零售藥店獲得的基本效用或利益,就是方便快捷的健康產品供應和咨詢服務,是在有形的產品實物基礎上提供的無形服務。零售藥店所提供的一切服務和實物供應都需圍繞消費者所需要的最為方便、滿意的實物供應和用藥咨詢服務展開,凡是能夠滿足消費者需要的產品項目都能獲得青睞,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深圳海王星辰等連鎖藥房在藥品供應之余致力于發展多元化健康產品供應,正是從消費者的基本效用出發,凡是能滿足消費者大健康需要的產品,包括保健品、有機食品、生活必需品,甚至是如北京同仁堂藥店在其店堂內提供名醫坐診服務等都屬消費者希望獲得的健康產品。

(二)形式產品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和欲望,即提供方便快捷的健康產品供應和咨詢服務,藥店需要配備種類繁多的藥品實物、豐富多樣的藥品陳列、整潔衛生的賣場環境設計、舒適安全的賣場氛圍等。國內部分連鎖藥店在店堂內設置專門的用藥咨詢區域和休閑區,提供免費的茶水、用藥健康手冊和健康知識講座視頻供消費者進行用藥咨詢和休憩,從實物上、形式上滿足消費者無形的核心產品需求。

(三)附加產品

為了能讓消費者感覺得物有所值,能夠從藥店獲得更多的附加利益和服務,企業可從消費者角度出發,為消費者提供眾多異彩紛呈的貼心服務,豐富產品概念,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免費服務項目。例如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定時用藥提醒、免費送貨上門、免費的血壓、血糖測量服務,長期舉辦免費的慢性病、常見病知識講座,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進行健康追蹤服務,免費的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服務,使用店家會員卡可到其他聯盟商家享受同樣會員服務等,讓消費者從中獲得實惠。

三、結論

產品整體概念是營銷學中常用的基礎理論,可以幫助企業在營銷過程中理解產品基本概念同時,啟發企業從競爭中獲得優勢,尤其是附加產品,更是未來企業競爭的重點。各零售藥店要圍繞消費者對健康產品的基本需要,提供消費者需要的產品實物和相應的咨詢服務,并附之以更多免費快捷的售后服務項目,才能在醫藥市場快速發展的今天獲得更多的發展動力和市場前景。

(作者單位為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藥學系)

參考文獻

[1] 海納百川.迎來重新洗牌的藥店零售行業[J].金融經濟,2015(3):57-58.

[2] 趙梅.新醫改和現代商業背景下零售藥店的生存現狀與策略[J].中國藥房,2015,26

(4):574-576.

第4篇:醫藥零售行業研究范文

關鍵詞:藥品流通;問題;對策

藥品流通,是指藥品從生產企業到最終消費者的全過程,包括藥品批發、零售和醫院藥房、消費者等環節。藥品是關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藥品流通業不僅具有一般物流的屬性,還具備藥品行業的特殊屬性,如安全性、有效性、專用性、質量的重要性等。藥品流通關系民生,課題組結合流通領域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探討合理的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我國藥品流通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藥品流通從計劃分配體制轉向市場化經營體制,醫藥流通體制改革正式開始于1984年,近三十年來,行業獲得了長足發展,藥品流通領域的法律框架和監管體制基本建立,藥品供應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多種所有制并存、多種經營方式互補、覆蓋城鄉的藥品流通體系初步形成。受國家政策調控,目前我國藥品流通市場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體系:行政化的藥品供應體系即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的供應體系,該體系占藥品市場份額的75%;市場化的藥品供應體系即零售藥店、私人診所、民營醫院的供應體系,它們占藥品市場份額的15%;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供應體系,占藥品市場份額的10%。

隨著新醫改的推進、醫保面的擴展和國民對健康剛性需求的增加,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近六年來,我國藥品流通行業銷售總額逐增長。從2005年的3000億元到2011年的9426億元,2012 年,我國藥品流通行業銷售總值達到11174億元。行業利潤率低下,2011年全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平均利潤率為2.2%,2012年的上半年為2.0%。

近兩年來,隨著國家各項藥品流通管理政策的密集出臺,藥品流通行業'十二五'規劃在行業內得到逐步落實,并購重組的加速,原有的多、小、散的行業結構有所改變,流通企業數量減少,行業集中度略有提高,市場集中度仍然很低。

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39萬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2607家,下轄門店14.67萬個;零售單體藥店27.71萬個;零售藥店門店總數達42.38萬個。

2012年,我國銷售總額100億元以上的藥品批發企業已有10家,比2010年增加2家;前100 位藥品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市場份額達64%,比2010年提高4個百分點。2012年,藥品零售市場規模總體增速減緩,前100位藥品零售企業銷售額占零售市場銷售總額的34.3%。其中,前5位企業占9.6%,前10位企業占16.3%,前20位企業占22.9%,銷售額超過40億元的只有3家。

2 藥品流通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藥品行業集中度差

目前,我國的藥品生產企業多數是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營銷能力的不足,需要借助經銷商的力量,80%都采用招商制。藥品流通一般為五個環節:廠家、總、區域、醫院和零售藥店、消費者等?,F有模式主要為底價制:藥企將藥品以市場價的3折乃至2折包給商,商再以底價拿到藥品后,參與招標或直接聯系的形式向醫院銷售。

藥品從廠家到最終的消費者,在國外成熟市場一般為2-3個環節,在我國經歷了5-6個環節。此外,廠家往往要設立辦事處,與各級批發商及醫院或零售藥店打交道,批發商和廠家辦事處又都可直接對醫院或零售藥店進行銷售。藥品流通環節越多,加價也就越多,藥品的價格就越高。相同廠家的同一種普藥,歷經不同的體系渠道,最終售價相差很大。藥品到了消費者手中有的價格已經翻了數倍,甚至幾十倍以上,導致藥價虛高。

2.2 企業間無序競爭嚴重

違規經營現象時有發生,比如帶金銷售、掛靠、過票等。究其原因,除了國家對藥品流通業的監管缺失外,其他可以概括為以下三方面:第一,雖然國家推行了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2000年頒布)認證,但準入規則虛化,退出成本很低,現有的醫藥工商企業仍然數量過大、規模過小,遠遠超出了藥品消費市場的承載能力,嚴重偏離"帕累托"最優狀態。過多的流通企業都要分一杯羹,導致過度和無序的競爭;第二,醫藥制度存在不少問題,哪怕是個人,也可以掛靠某家醫藥公司,通過過票以商業總的名義給醫院供貨;第三,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行政行為比較多,如藥品差價率管制、禁止二次議價的政策,各地政策不一以及地方保護等,遏制了藥企正常的價格競爭,同質化競爭下企業采用的最有效、最主要的營銷手段就是回扣。

2.3 公立醫院藥品的流通程序待規范

據衛生部統計,2011年,我國醫院總數為21979家,其中公立醫院13542家,占61.61%。公立醫院作為事業單位法人,財政撥款有限,約占醫院總支出的10%。政府補償不到位,醫院必須靠自身創收來維持生存和發展,加之自身運行機制的不完善,醫事醫療服務按項目付費,必然依靠藥品收入來彌補,一些基層醫療機構,為了生存對實行"零差率"的基本藥物加價銷售。2012年4月,國家審計署調查顯示,一些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后,仍購進和使用非基本藥物、加價銷售基本藥物。

公立醫院處于一種雙重壟斷的地位:從藥企與醫院兩者關系來看,醫院決定著藥品的進量甚至進價,嚴重占壓批發企業資金,即醫院可以看作處于買方壟斷地位;再從醫患關系來看,由于信息不對稱,醫患之間的委托關系,醫院又決定著對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數量及價格,所以醫院又可以看作處于賣方壟斷地位。由于醫院的強勢地位,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在面對醫院時,不能以價格、質量、服務和品牌來競爭市場份額。

三年來的新醫改也存在一系列問題,政府對公立醫院藥品采購價和購銷差價率的行政管制,即政府通過藥品招標確定醫院的藥品采購價,規定醫院只能在采購價基礎上順加15%作為藥品零售價,不允許醫院二次議價。省級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政府只招不采,且不論醫院規模大小、采購量多少、配送距離遠近、回款快慢都執行同一價格。中標的多是價格虛高的藥品,"低價藥品中標就死"。這些政策導致醫生吃回扣成為普遍現象,進高價藥、大處方、濫用藥直接增加醫生的隱性收入,增加了醫院的藥品收益。這樣,醫生和患者在利益上就處于對立面,加劇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削弱了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患者對醫生日益缺乏信任,醫患矛盾十分突出。 2013年1月央視曝光的"高州醫院回扣門"事件就是一個典型。

2.4 醫藥物流市場化程度低,技術落后

整個醫藥行業物流體系剛剛建立,由于藥品的特殊屬性,市場主體是藥品流通企業,年銷售額在30億以上的醫藥流通企業大多建有自己的物流中心,基本不將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已有的少數藥品第三方物流運行不夠專業,比如中國郵政試水的醫藥業務,雖屬"第三方",也具備資質,但在運作上基本類似傳統醫藥物流模式,難以上升到"物流"的高度。總體來說,物流設施設備不規范,商品信息標準化滯后,各節點企業沒有形成信息化網絡,加劇了藥品供應鏈的"牛鞭效應",不能較好地將藥品的采購、運輸、倉儲、包裝、搬運、配送等環節進行有效的集成和整合,藥品物流效率低、成本高制約了我國藥品流通的發展。

2.5 藥品零售發展面臨較大困難

政策及環境方面的影響:目前醫改政策總體對藥品零售業的發展不利,鑒于公立醫院改革、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服務的鋪開,來源于醫療機構的處方少,再加過去政策在建立醫保體系中,一直沒有把藥店納入醫保統籌等政策因素影響,尤其在醫改各項政策落實與推進比較到位的城市和地區,這樣的影響就更為明顯,具體表現為客流量的分薄與銷售額的下降。而經營成本如房租、人力成本等費用趨于上升。

從零售行業自身來看:行業連鎖化程度不高,缺乏采購配送能力;零售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多數藥店沒有專職的執業藥師,缺乏提供良好的專業服務能力;除藥品以外的產品多元化有待進一步拓展,總體經營管理水平較低。

藥店的高毛利時代已經終結,終端藥店面臨銷售增長難的階段。

3 構建藥品流通新模式的對策和建議

完善藥品流通體制、構建新的藥品流通模式是一個非常艱巨的系統性工程,涉及到醫藥流通體制、醫療保險、以及國家監管等多個方面,會觸及眾多的相關利益群體,需要全面兼顧國家、企業和消費者的不同利益,逐漸完善相關政策和規則,不斷探索、逐步推進。

3.1 深化體制改革,加強政府監管

藥品流通與醫改、醫保等密切相關,藥品流通中的不少問題是由于體制的原因形成的,有效的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國家也在不斷地通過試點、探索,對原有政策進行修正,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取消藥品差價率管制政策,政府只管藥品最高零售價。現行藥品差價率管制政策應考慮取消,只管最高零售價并動態調整,容許醫院合理的藥品利潤。同時扶持民營、外資興辦醫療機構,通過市場競爭降藥價。

改進集中招標制度。目前實行的公立醫院集中招標制度存在不少缺陷,如,量價不掛鉤、藥品質量體現不足等,關鍵是中標價遠高于零售藥店、私人診所、民營醫院的采購價,給回扣留下了巨大的空間。改革集中招標應朝壓低中標價格、招標過程透明、更加市場化方向努力。放開二次議價,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公立醫院以底價采購藥品,就是維持順加15%的加成比例,也會大大降低最終藥價;改進集中招標制度,讓人社部門會參與價格控制;也可以探索以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的方式。

加強對藥品流通領域的監管力度,規范市場秩序。各級政府衛生管理部門應管辦分開,對照國家商務部的藥品流通行業五項標準,強化監管職能,規范藥品流通秩序。深圳的做法是:衛生行政部門今后將不再舉辦公立醫院,工作重點轉移到加強醫療衛生發展規劃、資格準入、規范標準、服務監管等全行業監管上來,把辦醫院的職責交給公立醫院管理理事會和醫管中心。此外,還需要加大社會輿論監督,建立健全有關藥品的法律法規等。

醫生的績效考核方式和付費機制改革。建立以公益性為核心的績效考核體系,包括質量、效率、安全、環境、患者滿意度等,考核結果與醫院和科室的收入、醫務人員的收入及晉升層層掛鉤,從利益上形成實現公益性目標的約束和激勵,促進醫院和醫務人員規范醫療行為,減少醫患利益上的對立。在局部可以試點醫保付費機制改革,包括總額預付和按病種付費,在醫院形成內部控制費用的機制。

3.2 并購整合,提高行業集中度

近十多年,我國資本市場有300多家上市企業通過并購改善和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持續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實現了行業整合、整體上市和增強控制權等做優做強的目的。醫藥行業迫切需要通過并購整合,加快產品或結構調整,實現業務協同、優勢互補,減少同質競爭,打造醫藥行業全產業鏈,提升長期盈利能力。

國家政策加大對藥企并購的支持力度,降低并購交易成本,不只是少數大的企業集團,中型藥品批發企業提高并購的成功率。批發企業相對于生產企業,由于具有品種優勢,并購整合成功率更高。通過并購整合,減少流通層次和環節,改進原有的購銷方式,再造藥品流通模式。具體的改革思路有:

第一,后向一體化,以大、中型藥品批發商業為主,藥品生產企業參股的股份制醫藥銷售公司,廠家專注研發、生產,股份制醫藥銷售公司作為藥品區域物流節點,全權負責銷售給區域終端;第二,前向一體化,大、中型藥品批發商業兼并小型商業企業、代管醫院藥房、收購藥店,拓展終端網絡;第三,一些實力較弱的中小流通企業,對照GSP標準,或被兼并、或退出藥品行業、或轉型做終端藥品物流。

3.3 發展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

在我國,除了少數幾家大型的流通企業如國藥、上藥和華藥等,有能力建設省級物流中心、地市節點,發展全國性的物流配送網絡外,而大多數中小藥企不具備規模和能力。由于第三方物流集約化具有服務模式,可以帶來交易成本、倉儲成本、運輸成本、配送成本、管理成本的降低,規模化和集約化有助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從而加快藥品專業物流的信息化,大大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今年6月將施行國家衛生部了新版GSP,對藥品經營提出更高要求,中小藥企有限的資源更需要集中在推廣藥品、開拓市場方面,會借力專業第三方物流,第三方醫藥物流模式會成為一種主流。

筆者相信,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現有的物流企業,鐵路、公路以及以中國郵政等以第三方身份開展的藥品物流業務,針對醫藥物流的專業性提高后會成為主力;一些中小醫藥商業經過轉型、兼并重組,也會成為第三方醫藥物流的生力軍。

3.4 零售藥品連鎖經營進一步做大做強

藥品零售也因醫藥政策帶來一些機遇:目前政策逐步演變為規定社區衛生機構只能銷售基藥目錄產品,導致藥品品種短缺,一小部分患者回流到藥店;以人頭撥款的方式為主的醫??刭M,對醫院費用采取封頂制,將使部分處方和藥品回流到藥店;零差率政策將逐步降低醫院對藥品銷售的依賴性,處方外流也就成為必然的趨勢。

藥品零售行業自身也應向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批零一體化,作為藥品的集成供應商的批發企業,通過兼并或持股的方式介入零售;進一步發展連鎖和聯盟,提高信息化和物流水準,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加強藥店的布局規劃,完善分級管理;適度多元化經營,整合適合藥店銷售的品牌保健品、藥妝等,在非藥品品類發展自有品牌,在健康服務方面開展探索,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培養和吸引人才,除執業藥師外,還可引入坐堂醫生,提高專業藥事服務能力,誠信經營,力求顧客滿意;上規模的藥品連鎖集團和有實力的藥店可以加快藥品電子商務的探索,鼓勵經營規范的醫藥企業發展網上藥店,吸引新的顧客群體。

參考文獻:

[1]國家商務部:2011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2012,6)[EB/OL].國家商務部網站,http://.

[2]國家商務部:2012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2013,5)[EB/OL].國家商務部網站,http://.

[3]郭春麗:我國藥品流通行業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J].中國物價,2013,7.

[4]張玉龍等:論我國醫藥流通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0,7.

[5]左克源:完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的對策研究[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5).

[6]關艷萍:我國醫藥物流發展亟需解決問題及對策研究[J].消費導刊,2012,12.

[7]王清:我國藥品價格虛高的形成機制及其對策建議[J].市場經濟與價格,2012,10.

[8]何倩等:我國藥品流通體制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療保險,2012,6.

[9]程錦錐等:醫藥藍皮書《中國藥品市場報告(2012)》[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12.

第5篇:醫藥零售行業研究范文

一、商業領域中的聯盟

1、什么是聯盟

聯盟是指特定群體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在約定的時間內結成的團體。這種結合一般屬于自發性,不具有強制的約束力,以追求利益為最終目的。根據合作時間的長短,聯盟可以分為長期聯盟和短期聯盟兩大類,長期聯盟分屬于不同的行業之間,多為行業聯合體,例如家電去企業、醫藥企業會分別組成自己的家電聯盟和醫藥聯盟從而在社會資源配備、行業環境改造、行業進步等方面爭取各自的有利位置;短期聯盟多存在于行業內部,一般是行業內的部分企業結成一個短暫的聯盟和行業內的其他企業進行競爭,例如藥品采購聯盟就會和藥品生產、經營(批發)進行采購成本的競爭;家樂福供貨商聯合起來抵制家樂福的低價采購和入場費用。

2、聯盟的優勢及其在商業領域的成功運用

自從聯盟這種運作方式誕生以來,聯盟就為大家所喜愛,聯盟在市場競爭中有三大優勢:達到既定目標、在增加收益的同時減少風險、充分利用寶貴資源。具體說來就是:加強協調,整合聯盟中分散的公司資源,凝聚成一股力量,提高運作速度,分擔風險,使企業能夠把握伴有較大風險的機遇。加強合作者之間的經驗交流,保持在市場上競爭優勢。與競爭對手結成聯盟,可以把競爭對手限定到它的地盤上,避免雙方投入大量資金展開兩敗俱傷的競爭。通過聯盟可獲得重要的市場情報,使營銷領域向縱向或橫向擴大,使合作者能夠進入單方難以滲透的市場,有助于銷售的增長。一旦戰略聯盟管理有方,合作雙方將比單方自行發展具有更廣闊的戰略靈活性,最終可以達到雙贏。聯盟在商業領域中成功的范例不勝枚舉,比如:針對美國商務部展開的反傾銷調查,汕頭的十五家蝦制品企業積極組織起來,一致對外,從而在競爭中取得有利優勢;香港電訊盈科與IBM結成聯盟共同面對網絡經濟帶來的巨大機遇;浙江康恩貝、賽諾菲、英特藥業與杭州邦達物流有限公司組成醫藥物流,從而簡化以往藥品運輸中的繁瑣環節,貨物直接發送到客戶手中減輕沒能及時提貨造成的貨物毀損風險,從而取得合作雙方的雙贏。

3、醫藥領域中聯盟的發展狀況

藥品銷售作為商業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結成了大小不等、形式多樣的聯盟。分別有藥品研究聯盟、藥品生產企業聯盟、藥品批發企業聯盟、藥品零售企業聯盟等,目前這些聯盟多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經常是為了競爭而結盟,在競爭中面對利益而解散,例如在醫藥零售領域,部分藥品零售企業為了應對藥品平價超市進入后在區域市場造成的波動,紛紛結成價格聯盟,可在實際操作中面對藥價的整體走低,先后參入到價格大戰中來,聯盟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二、醫藥零售領域聯盟中的各方

為了準確的了解藥品零售領域的聯盟,我們首先來了解聯盟中涉及的各方。

1、供貨商

聯盟中的供貨商包括:藥品生產廠家、藥品批發企業。對于他們來說追求市場的占有率,提高利潤是其追求的目標。與藥品銷售企業(零售)和平共處是開展市場銷售的原則,在操作中力求區域,市場的穩定。

2、銷售商

聯盟中的藥品銷售商是指藥品零售企業,主要包括大型平價藥品超市、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對于他們來說結成聯盟主要有以下的原因:進行平價炒做、在老百姓中樹立價廉物美的正面形象;應對市場的變化,爭取最大的利益;建立強大的聯盟,在聯盟內互通有無,確保利潤的最大化;代表的只是部分藥品銷售企業。

3、監管部門

在醫藥零售領域負有監管責任的部門包括藥品局、工商、物價等行政部門。加強對行業規范管理以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辦事、確保老百姓的利益不受到損害并且人人享有健康醫療保證、促進醫藥商業良性發展、組織應對藥品零售領域放開后的挑戰是他們對藥品銷售行業進行監管的原則,因而只要聯盟是積極、正向且不觸犯原則的情況下,都是允許的。

三、正確認識工商關系,促進工商關系的良性發展

1、正確認識醫藥工商之間的關系

藥品零售領域的工商關系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合作伙伴。將合作伙伴拋棄組成的聯盟是一把雙刃劍,傷害著聯盟內外的雙方。采用報復性的措施將廠家的藥品撤柜,在對廠家造成傷害的同時,店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這是因為雖然可以尋求替代產品,但由于該品種(知名)的缺失,不可避免的對藥品的品牌造成不利影響。曾經有一知名連鎖企業和某合資企業因為藥品采購及相關政策未達成一致,因而停售該廠品種,但過了一段時間后面對消費者的懷疑,不得不和廠家重新達成一致。

2、相互協助,搞好協銷售工作

為了共同發展,藥店和供貨商可以在多個領域開展合作。比如相互做好產品的協銷工作。藥店在執行廠家的部分銷售政策的同時,廠家積極提供全方位的銷售支持,提高藥品銷售的附加值,從而在利潤有保證的前提下轉移消費者對于價格的依賴,為藥店經營擺脫當前的窘境。當廠家在藥店的心目中不可替代的時候,自然就不會有相互之間的不信任,也就可以成為事業上的好合作伙伴。這里需要做的是部分藥店和供貨商將金錢營銷觀轉變為服務營銷觀,藥品供貨商,可以更多為藥店提供經營上的支持。我曾經應某藥廠的要求赴某一藥品經營企業開展GSP認證工作,在此期間親歷了工商關系的融洽相處。

3、通過服務提高滿意度

包括消費者對藥店的滿意度和藥店對供貨商的滿意度。在這里我們要做好的是加強消費者對藥店的滿意度,而做好這需要藥店和供貨商雙方的努力。通過這種服務可以將消費者從我們不經意中培養的價格依賴中引導出來。筆者曾經在一次藥店巡查中就通過自己的服務為門店留住了業務,盡管當時藥品的價格比相距50米外的另外一個藥店的價格要貴。

4、結合藥品的特殊性,合理運用各種銷售方法,從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藥品是一種特殊商品,決定了我們在銷售是既要按造銷售規律辦事,有要兼顧藥品的特殊性,因而平價應該只是銷售手法運用中的一種,我們更多的可以采用陳列營銷、體驗營銷、行銷、服務營銷等手段,從而提高消費著認可以及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

第6篇:醫藥零售行業研究范文

關鍵詞:日本 零售業 數據

日本的“商業統計調查”是由經濟產業省經濟產業政策局調查統計部進行,統計結果向社會公開。這是對日本全國的批發業、零售業進行的全面、權威調查,其數據詳實、詳盡,是研究日本流通業的寶貴資料和基本數據。日本的財政年度是從當年4月1日起到次年的3月31日止,據此2007年度的統計數據是在2006年4月1日-2007年3月31日間發生的。本次調查是在2007年6月1日進行。

日本零售業統計的基本概況

(一)日本零售業統計調查

該項統計調查從1952年開始,到1976年的24年間每兩年進行一次。1979年以后,每三年進行一次。1997年以后每5年一次,但在其中間的第3年進行一次簡易調查。

本文所使用數據來自于2007年6月1日進行的商業統計調查速報。為了保持數據的原始性與準確性,文章照錄了日本使用的“日元”及“兆”數量單位,對其十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以揭示日本零售業現狀及其基本特征。

(二)日本零售事業所分類

日本原則上把“具有一定場所、銷售所購進來的有形商品的地方”稱為(批發業或零售業)事業所。零售事業所分為以下七種:銷售個人或家庭用商品的事業所;銷售采用少量或價格不高商品的事業所;銷售并修理同類商品的事業所;制作銷售事業所(前店后廠型,比如糕點店、面包店、盒飯店、豆腐店等);加油站;無店鋪銷售事業所;在辦公大樓、公司、工廠、團體、游園地等處設置的獨立的事業所。

(三)日本零售業的分類

按照“日本標準產業分類”,零售業依銷售商品的不同分為六類,分別為:各種商品零售業(產業分類編號55);織物、服裝、隨身物品零售業(56);飲料、食料零售業(57);汽車、自行車零售業(58);家具、家用器物零售業(59);其它零售業(60)?!捌渌闶蹣I”還可細分為:醫藥、化妝品零售業(601);農耕用品零售業(602);燃料零售業(603);圖書、文具零售業(604);體育用品、玩具、娛樂品、樂器零售業(605);照相機、照相器材零售業(606);鐘表、眼睛、光學儀器零售業(607);其它未分類的零售業(609)。

日本零售業的基本數據分析

(一)總體概況

2007年,日本共有商業事業所1470995家,其中批發業有334240家、零售業有1136755家。全年商品銷售額為545兆2506億日元,其中批發業410兆6789億日元、零售業134兆5717億元。商業行業就業人數共計1170萬6379人,批發業363萬9307人、零售業806萬7072人。日本流通業的W/R(批發業/零售業)比率為3.052,充分說明日本的流通環節多的現象。

(二)以就業規模分類的事業所數量

如果按就業人員多少來劃分零售業事務所,那么2人以下的有499000家、3-4人規模的有276000家、5-9人的有227000家、10-19人的有92000家、20-29人的有20000家、30-49人的有13000家、50-99人的有7000家、100人以上的有3000家。如果依照小、中、大規模劃分零售業事務所,4人以下的小型規模事業所有775000家、5-49人的中型規模事業所有352000家、50人以上的大型規模事業所為10000家。

(三)以經營組織形態分類的事業所數量

2007年,日本共有1136755家零售業事業所,經營主體可分為法人與個人。依照產業分類經營商品的不同,具體狀況為(以下內容括號內前兩個數據為法人事務所數量及所占比例;后兩個數據是個人事務所數量及所占比例):

各種商品零售業4752家(3972、0.7%;770、0.1%);織物、服裝、隨身物品166601家(93043、16.5%;73558、12.9%);飲料、食品389358家(158189、28.0%;231169、40.4%);汽車、自行車82738家(48064、8.5%;34674、6.1%);家具、機械器具98889家(45256、8.0%;53633、9.4%);其他零售業394427家(216727、38.3%;177700、31.1%)。

在其他零售業中:醫藥品、化妝品83938家(54499、9.6%;29439、5.2%);農耕用品13961家(7951、1.4%;6010、1.1%);燃料57883家(45866、8.1%;12017、2.1);書籍、文具48080家(25375、4.5%;22705、4.0);體育用品、玩具、娛樂用品、樂器29079家(15889、2.8%;13190、2.3%);寫真機、寫真材料3513家(1947、0.3%;1566、0.3%);鐘表、眼睛、光學機械20402家(12223、2.2%;8179、1.4%);其他未分類137571家(52977、9.4%;84594、14.8%)。

(四)零售業的銷售額

2007年,日本零售總額為1345717億日元。其中:法人事務所總銷售額為1227205億日元,占社會總銷售額的91.2%;個人事務所總銷售額為118512萬日元,占社會總銷售額的8.8%,具體數據為(以下內容括號內前兩個數據為法人事務所銷售額(單位:億日元)和所占比例;后兩個數據為個人事務所銷售額(單位:億日元)和所占比例):

各種商品零售業156237、11.6%(156039、12.7%;198、0.2%);織物、服裝、裝飾107149、8.0%(98436、8.0%;8714、7.4%);飲料、食品408101、30.3%(346750、28.3%;61351、51.8%);汽車、自行車155678、11.6%(148627、12.1%;7052、6.0%);家具、機械器具114977、8.5%(107804、8.8%;7173、6.1%);其他零售業403574、30.0%(369550、30.1%;34024、28.7%)。

在其他零售業里可再分為:醫藥品、化妝品84763、6.3%(78630、6.4%;6132、5.2%);農耕用品16814、1.2%(15574、1.3%;1240、1.0%);燃料127335、9.5%(121761、9.9%;5574、4.7%);書籍、文具45719、3.4%(38867、3.2%;6852、5.8%);體育用品、玩具、娛樂用品、樂器27543、2.0%(25307、2.1%;2236、1.9%);寫真機、寫真材料1765、0.1%(1593、0.1%;171、0.1%);鐘表、眼睛、光學機械9785、0.7%(9001、0.7%;785、0.7%);其他未分類89850、6.7%(78816、6.4%;11035、9.3%)。

(五)零售業的就業人數

2007年,日本銷售業總就業人數8067072人。其中:在法人事務所就業的有6407662人,在個人事務所就業的有1659410人(以下內容括號外的數據為法人事業所就業人數及所占比例,括號內的數據為個人事務所就業人數及所占比例)。

在各種商品零售業中就業人員有751785人、占零售業總就業人數的11.7%(2340、0.1%);織物、服裝、隨身物品零售業有579086人、9.0%(148435、8.9%);飲料、食品零售業有2373600人、37.0%(809916、48.8%);汽車、自行車零售業有460823人、7.2%(73779、4.4%);家具、機械器具零售業374004人、5.8%(112770、6.8%);其他零售業有1868364人,29.2%(512170、30.9%)。

在其他零售業里可再分為:醫藥品、化妝品409875、6.4%(72851、4.4%);農耕用品50452、0.8%(14458、0.9%);燃料333890、5.2%(35403、2.1%);書籍、文具418570、6.5%(165391、10.0%);體育用品、玩具、娛樂用品、樂器138192、2.2%(27552、1.7%);寫真機、寫真材料10607、0.2%(3416、0.2%);鐘表、眼睛、光學機械58584、0.9%(15152、0.9%);其他未分類448294、7.0%(177947、10.7%)。

(六)零售業就業人員構成分類

零售業就業人數為8067072人,按人員構成分類:個人業主與無薪家族從業者為806557人(占零售業就業人員總數的比例為10%);有薪職員495131人(6.1%);長期雇傭者為6287687人(77.9%),其中:在位正式職員與職工2311555人(28.7%),鐘點工與合同工3976132人(49.3%);臨時雇傭者163480人(2.0%);向外派遣、出差13584人(0.16%);接受外部派遣人員327801人(4.1%)。

(七)零售業單位面積的年均銷售額

2007年,不包括燃料零售業,日本全國每平方米的平均年銷售額為65萬日元。按照經營商品分類,具體為:各種商品零售業66萬日元;織物、服裝、隨身物品零售業47萬日元;飲料、食品零售業88萬日元;汽車、自行車零售業42萬日元;家具、機械器具零售業55萬日元;其他零售業58萬日元。

在其他零售業里可再分為:醫藥品、化妝品96萬日元;農耕用品80萬日元;書籍、文具51萬日元;體育用品、玩具、娛樂用品、樂器46萬日元;寫真機、寫真材料75萬日元;鐘表、眼睛、光學機械64萬日元;其他未分類40萬日元。

(八)單家事務所年均零售額

2007年,日本平均每個事業所的年均銷售額為:各種商品零售業329476萬日元;織物、服裝、隨身物品6431萬日元;飲料、食品零售業10481萬日元;汽車、自行車零售業18816萬日元;家具、機械器具零售業11627萬日元;其他零售業10232萬日元。

在其他零售業里可再分為:醫藥品、化妝品10098萬日元;農耕用品12044萬日元;燃料21999萬日元;書籍、文具9509萬日元;體育用品、玩具、娛樂用品、樂器9472萬日元;寫真機、寫真材料5023萬日元;鐘表、眼睛、光學機械4796萬日元;其他未分類6531萬日元。

(九)單個營業人員年均零售額

2007年,日本零售業平均每個員工銷售額2020萬日元。其中各種商品零售業為2507萬日元;織物、服裝、隨身物品零售業1599萬日元;飲料、食品零售業1695萬日元;汽車、自行車零售業2939萬日元;家具、機械器具零售業2520萬日元;其他零售業2042萬日元。

在其他零售業里可再分為:醫藥品、化妝品1999萬日元;農耕用品2644萬日元;燃料3771萬日元;書籍、文具1234萬日元;體育用品、玩具、娛樂用品、樂器1972萬日元;寫真機、寫真器材1373萬日元;鐘表、眼睛、光學儀器1358萬日元;其他未分類1617萬日元。

(十)各類型零售業賣場面積規模

2007年,日本零售業(不包括燃料零售業)賣場總面積為151103830平方米。具體分布為:各種商品零售業23073334平方米、占零售業總面積的15.3%;織物、服裝、隨身物品零售業為20883088平方米、占13.8%;飲料、食品零售業41653342平方米、占27.6%;汽車、自行車零售業3954741平方米、占2.6%;家具、機械器具零售業18781032平方米、占12.4%;其他零售業43758293平方米、占28.3%。

在其他零售業里可再分為:醫藥品、化妝品8422147平方米、占5.6%;農耕用品零售業1829648平方米、占1.2%;書籍、文具零售業4754477平方米、占3.1%;體育用品、玩具、娛樂用品、樂器零售業5815166平方米、占3.8%;寫真機、寫真材料零售業227471平方米、占0.2%;鐘表、眼睛、光學機械零售業1482945平方米、占1.0%;其他未分類零售業20226439平方米、占13.4%。

結論

狹義上的流通是由批發業與零售業構成,是國內流通產業的核心。通過分析上述十組數據可以說明以下兩點:

(一)零售店鋪林立且商業繁榮

2007年,日本共有零售事業所565251家,平均每萬人擁有44.24家零售事業所,也就是平均每226人擁有一家零售事業所。由此可見,日本零售店鋪林立、商業繁榮、流通發達,這就說明流通產業是現代經濟高度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人們生活水準高級化與多樣化的必然需求。

(二)零售業對GDP貢獻重大

2007年,日本零售總額為1345717億日元,占同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5154750億日元的26.1%,即日本流通產業總值占GDP的四分之一,說明戰后日本經過“流通革命”、“消費革命”、“內外價格差”、“規制緩和”等重大流通事件,日本流通現代化已經達到較高的程度。由于零售業覆蓋人群非常廣,現代零售業發展促進了國內的需求和消費,可以說零售業是整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參考文獻:

第7篇:醫藥零售行業研究范文

商品條碼是商品的“身份證”,能夠助力商品流通,實現產品在線銷售、產品分享以及食品安全追溯等,并且背后蘊藏著巨大的信息價值,是市場經濟主體發展情況的“感應器”和“晴雨表”,不僅能直觀反映市場情況,還能助力市場監管,為相關政府單位提供決策依據。通過分析商品條碼企業注冊數量和產品數量,“微觀”的商品條碼注冊情況能夠直接反映“宏觀”的市場發展情況,包括市場主體保有量和企業的產品研發、產品流通情況等,可為行業發展和政府監管提供參考。全國商品條碼各行業保有量分析截至2021年12月,商品種類共有1.5億多。將商品條碼注冊企業保有量按行業劃分,其中批發零售行業占比35.89%,食品飲料行業占比20.92%,農副食品行業占比10.86%,電工電器設備行業占比4.38%,服裝鞋帽行業占比4.10%,建材行業占比3.54%,化學制品行業占比3.06%,醫藥行業占比3.00%,日雜品行業占比2.73%,文教用品行業占比1.61%,倉儲業占比0.02%,其他行業占比9.90%,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見下頁)。

從全國各行業商品條碼注冊企業保有量來看,批發零售、食品飲料、農副食品占比合計接近七成,食品飲料和農副食品合計占比約三分之一,說明批發零售和食品類企業是市場的基礎,其中食品是關系“民生”的焦點,食品安全也是市場監管的重點。全國商品條碼每月同期對比分析截至2021年12月,全國新注冊商品條碼第一季度同比增長19%,從第二季度開始呈現負增長,全年同期對比累計增長率為-5.67%,增長率變化情況如圖2所基于商品條碼數據的市場發展分析重慶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陳震宇蔣蕓杉羅雪娟遼寧省標準化研究院呂錫源商品信息服務示。

12個月份中,增長率最大的為1月份的34.28%,增長率最低的為4月份的-23.65%。造成負增長的原因可能是:為應對疫情影響,各地推動就地經商辦企業,促使2020年全國增長率高達30%,以2020年和2021年的復合增長率來看,高達10%以上,遠遠超過我國GDP的兩年復合增長率。2021年全國性的注冊數據下降,只是在后疫情期間回歸常態化的正常現象。所以2021年全年的增長率曲線呈現先降后升的趨勢,說明我國市場發展從2021年4月份開始受到疫情的影響逐漸減少,市場經營活動逐漸復蘇至疫情前的水平,相關單位應及時把握市場波動情況,制定有效措施保證市場平穩高效增長。各省市和各行業商品條碼數據分析2021年全國有18個省市商品條碼注冊增長率均在-10%以下,各省市增長率情況如圖3所示(見下頁)。增長明顯且全國排名前七位的省市依次是:海南、貴州、寧波、武漢、、青海、新疆。特別是海南和貴州增長率高達30%以上,這與海南和貴州近幾年市場規劃與發展有關。

2021年,全國各行業商品條碼注冊企業保有量同期對比增減量如圖4所示。其中,批發零售行業、食品飲料行業、農副食品行業、醫藥用品行業增長較大,日雜品與服裝鞋帽行業出現不明顯的負增長。從以上變化可以看出,疫情影響下,食品與醫藥行業更為活躍,人們對基礎的食物和藥品的需求增加;日雜品和服裝鞋帽行業發展較弱,體現了疫情之下消費者對于購買日雜品和服裝鞋帽的保守態度,以及企業對于生產和銷售日雜品和服裝鞋帽的動力不足。從以上數據中可看出,充分利用挖掘商品條碼數據源,加強條碼技術推廣應用,積極拓展商品條碼應用領域,開展質量追溯技術研究,為保障食品安全、為服務民生、服務企業、服務政府監管提供準確有效的數據和技術支撐。

作者:陳震宇 蔣蕓杉 羅雪娟 呂錫源 單位:重慶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 遼寧省標準化研究院

第8篇:醫藥零售行業研究范文

關鍵詞: 九州通 戰略管理 醫藥物流 戰略協同

一、九州通初期發展與“九州通模式”

九州通醫藥物流集團創建于1999年,是一家以藥品、醫療器械產品批發、零售連鎖、藥品生產和研發以及有關增值服務為核心業務的中外合資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三家醫藥商業流通企業之一。2003年至2010年,九州通連續8年位列中國醫藥商業企業第3位、中國民營醫藥商業企業第1位,并連續6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 2010年,九州通實現銷售總額達220億元,總資產70多億元,下屬企業超過70家。

九州通所經營的主要對象--藥品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商品。藥品很容易受到國家以及地方有關政策的影響,特別是醫療衛生、醫療保障、醫藥流通體制改革的影響。而在我國現行“醫藥不分”的體制下,藥品終端消費量70%以上是通過醫院所屬的藥房供給患者。因此,醫院在藥品采購和銷售中具有絕對的話語權,所欠藥品供應商的賬期較長。同時,由于“以藥補醫”機制,也使得與醫院的藥品交易成為一種“高進、高出”的經營模式。但是藥品經過醫院銷售,回款周期長、資金使用效率低。為了在競爭激烈的醫藥流通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九州通在行業中率先開創了不同于上述經營模式的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模式。

九州通開創的毛利率低、費用少、庫存周轉速度快和賬期短的“快批、快配”商業模式,被行業內稱為“九州通模式”。 與傳統經營模式相比,“九州通模式”最大特點和創新之處主要包括市場化的價格形成機制、豐富的經營品種、快捷的配送速度和寬域的服務半徑、快速的資金周轉速度和良好的客戶服務體系?!熬胖萃J健彼槍Φ目蛻粢运幤放l商、藥品零售商和小型醫院診所為主,這部分群體對價格敏感、現金周轉需求高。九州通以現款現結的策略實現了原始積累。當1999年醫藥流通領域正式向民營資本放開后,九州通幾乎將所有民營醫院都發展成為了終端客戶。

得益于“九州通模式”的快速發展,現階段公司已與4200多家上游供貨商結成良好的合作關系、經營醫藥品種達14,000多個、擁有下游客戶60,000多家、取得了國內230多種藥品的全國或區域總經銷或總資格。毫無疑問,這些資源將為九州通的發展帶來穩定的成長優勢。

二、九州通基于戰略協同的業務創新

戰略協同是具有兩個以上業務單位的公司在確定長期目標、發展方向和資源配置的戰略管理過程中,公司擁有的技能、資源在企業內部通過溝通和交流的方式形成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在各個業務單位之間轉移和共享,從而獲得公司整體業績的提升。戰略協同包含兩個相互聯系的內涵:一是協同效應,即因為協同作用而獲得的好的結果;二是通過資源和能力的整合即一體化戰略,識別和實現協同效應獲得競爭優勢的動態過程。是企業戰略形態轉換、戰略體系在轉換進程中保持相互協調能力和處于相對和諧的狀態。

目前九州通在實現多元化經營中推出了零售連鎖店業務,物流信息技術增值服務等業務。這使得九州通在做醫藥物流的同時,能夠充分利用資源,獲得盡量大的乘數效應。

1、零售連鎖業務

九州通的成功離不開準確的市場營銷定位。通過早期的“九州通模式”,公司已形成覆蓋全國范圍70%的銷售網絡,這使得九州通成為國內醫藥商業領域僅有的具有全國性網絡的兩家企業之一。

九州通通過發展零售連鎖業務,正好可以利用公司的物流渠道優勢。目前,公司正在堅持以發展自營店為主、聯盟店為輔的策略。通過直營或者加盟等方式,穩步拓展零售連鎖終端網絡,并努力增加連鎖店的經營品種,如保健品、化妝品等。截至2010年底,公司零售連鎖藥店共708家,其中自營店較去年增加34家達到93家,加盟店減少55家至615家。同時,公司建立了“好藥師大藥房”連鎖品牌,加大打造獨立的醫藥流通零售連鎖品牌的力度。連鎖經營的業務模式鞏固和提高九州通的營銷網絡覆蓋率,為公司帶來了一定的口碑和利潤。

2、現代物流信息技術服務業務

由于九州通早期客戶群主要為藥品批發商、零售藥店、私人診所,社區醫院。這些市場雖然容量巨大,但是市場分散、需求復雜。為了充分開拓該市場,實現這些分散的、要貨量小的藥店、診所、小公司的藥品配送。早在2001年,九州通就開始進行現代醫藥物流流程以及相關物流技術的研究,并與國內外先進的物流集成商進行技術交流,探索將國內外先進的物流技術與中國醫藥物流的具體情況相結合的物流模式。醫藥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后,就必須建立自己的物流中心。九州通通過企業本身的信息技術,已在全國已建立起14家省級現代物流中心、25家地級配送中心。這為九州通積累了相當的經驗,提升了專業團隊。2009年,基于九州通的物流與技術研發團隊,組建了湖北九州通達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通過組建分公司,利用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為上下游企業服務,九州通變成了一個“平臺型公司”。醫藥物流信息管理系統業務也成為這個平臺的銷售對象之一。云南白藥原來是九州通的藥品供應商,現在變成了新興業務的客戶。2009年,九州通為云南白藥開發了醫藥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并為其提供了至今為止西南地區最大的現代醫藥物流中心規劃集成方案。類似客戶包括天津金耀集團、廣東眾生制藥等企業。截至2010年8月31日,九州通已與包括上下游共9家企業達成了為其開發、建設物流、信息系統的協議。協議達成業務價值約2600萬元。

3、電子商務B2B業務

近年來,電子商務來勢洶涌。傳統醫藥物流領域也不得不面對電子商務對醫藥市場的侵襲。作為行業內的技術先行者,九州通及早認識到了電子商務在未來企業競爭中的重要性。公司早在2005年就開始了B2B電子商務渠道的研發。由于九州通的B2B渠道價格低廉便于操作,卓越、當當、京東商城也開始從這里進貨,而這些業務量在去年高達幾百萬元。九州通還計劃在網站上為公眾提供健康咨詢服務,目前的設想是,為人們提供整個生命周期的健康咨詢服務,通過網上診斷,提供醫療服務。雖然這塊業務還在起步階段。但是在九州通去年約220億元的收入中,電子商務B2B網站的營業額已達近10億元,占銷售比例第二名??梢灶A見,在未來這塊業務將有很大發展空間。

三、結語

通過對“九州通模式”的解讀,本文分析了九州通醫藥集團在早期行業競爭中積聚的獨特優勢,包括市場、品牌、技術等等。雖然九州通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但是當前醫藥物流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具有國資背景的國藥集團、上藥集團以及一些地方性企業在不斷整合,提高規模。面對激烈的競爭,公司必須謀求新的戰略轉型。因此,如何讓這些優勢進一步發揮價值,將直接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生存和發展。

現階段,九州通通過多元化的業務創新,充分發揮了戰略協同效應,積極利用了各種優勢,取得了高速發展。相信在未來的競爭中,這家公司將走的更遠。

參考文獻:

[1] 高東坡,湯開律.九州通北京物流中心:現代化醫藥物流自主建設的典范[J].物流技術與應用 2011.2:44-46

第9篇:醫藥零售行業研究范文

2009年為什么要快速擴張零售連鎖企業的經營規模和如何進行經營規模的擴張?

努力提升零售連鎖藥店的經營規模符合目前藥品零售行業發展階段的需求,資本市場對藥品零售行業的青睞,促使整個行業規模的快速增長,連鎖藥店彼此間的合作、資源共享和兼并、收購、重組,以及風投資金的進入,都將促使連鎖藥店規?;瘮U張道路的快速發展。目前零售連鎖企業的發展因資本資金的進入而提速,競爭格局是快魚吃慢魚,肥魚吃瘦魚。零售連鎖企業的規模和利潤雙增加和資本資金的進入和扶持,是相輔相成的。運行順利,企業的發展將進入良性循環。

在目前新醫改政策形式下,零售連鎖企業即將面臨著來自國家重點扶持的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銷售的分流競爭,零售連鎖企業將面臨其主要銷售占比較大的品類,如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病類以及慢病所涉及的處方藥銷售所帶來的人流量和銷量,都將面臨格局的重新洗牌。同時,從目前零售藥店藥品銷售品類狀況來看,長期依賴醫保藥品的現狀非常普遍,目前多數零售藥店的醫保產品銷售占比一般都在40%左右以上,受制較深。隨著新醫改政策的執行力度加大,零售連鎖企業銷售規模的增幅將受到嚴峻的考驗。

在新醫改政策下,基層醫療機構重點用藥范圍主要是一些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藥并重的藥品,一般為低端市場用藥品類。因此,零售藥店要改變品類經營策略,重點抓住中高端市場藥品的銷售,著力提升其銷售占比。同時,也促使零售連鎖經營策略的轉變和調整,為零售藥店的轉型帶來了契機。藥店多元化經營和品類調整,增加與健康相關產品的銷售,營造符合“大健康”概念的經營思路,努力增加藥店的整體銷售額。

2009年零售連鎖企業如何增加銷售利潤指標?

零售連鎖企業規模發展促進企業整體實力地增加,而利潤指標的提升又增強了企業良性而持續發展的動力,為連鎖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后勁力量。同時這兩項指標又是吸引企業快速發展所需資金的重要指標,也是引進資金后連鎖企業快速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1、增加高毛利產品的銷售占比: 隨著PTO和特格爾等采購聯盟的蓬勃發展,類似這種形式的各種采購聯合體也越來越多,也為零售連鎖企業尋求終端銷售上量潛力大的品種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只要高毛利產品通過藥店的促銷銷售能夠快速上量,這樣的產品就有吸引力。在整體銷售額穩步上升的前提下,許多零售連鎖企業開始調整明年的銷售占比,一般從今年的銷售占比10%左右,調高到20%左右,同時,增加高毛利產品的品種類別和數量,重新規劃高毛利產品的品類結構。

2、增加非藥品類健康產品的銷售:多元化健康大概念的經營理念已經被大多數連鎖藥店所接受,尤其在目前新醫改政策引導下更是如此。非藥品類的健康產品中毛利率高的產品更容易尋求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 精品一精品国产一级毛片 | 女女同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曰本毛片va看到爽不卡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 特级毛片aaaa级毛片免费 | 国产美女做爰免费视频软件 | 小泽玛利亚的一级毛片的 |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 九九热精| 一区在线看 |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在线 | 国产91丝袜美腿在线观看 | 青娱乐色 | 九九综合九九综合 | 午夜黄色毛片 | 欧美一级特黄乱妇高清视频 | 国产一区私人高清影院 | 欧美视频一二三区 | 日韩城人视频 | 三级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巨乳激情 | 亚洲风情第一页 | 免费观看毛片的网站 | 草久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 国产区网址 |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 | 日韩一级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小说网 | 日日干日日操日日射 | 久久久久久极精品久久久 | 黄页网站18以下禁止观看 | 国产资源免费 | 国产女乱淫真高清免费视频 | 久草视频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