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運動生物化學論文范文

運動生物化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運動生物化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運動生物化學論文

第1篇:運動生物化學論文范文

摘要:生物化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命過程的化學變化規律和命本質的學科,其知識體系龐大,內容抽象復雜,是一門教師教、學生難學的醫學基礎課程。難學、難教和學好、教好成為響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生物化學教學質量的突出矛盾。影響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生物化學教學質量的因素。

一、教材因素

1.1教材內容抽象、枯燥、乏味、專業性過強,涉及的化學結構式、反應過程復雜、難記,代謝過程僅有文字敘述,學生難以理解。

1.2學生因素

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生源主要是初中畢業生,他們基礎差,缺乏扎實的生物學、化學知識,學習目的不明確,厭學且學習方法不當。如有些學生想學但學不會;有些學生則能聽懂教師的講解,卻看不懂書本內容。

1.3教學大綱因素

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多,但學時少,且課程安排銜接不當,如化學與生物化學同時開課,導致生物化學第一節課涉及的氨基酸結構式等有機化學方面的知識,學生還沒有學到。

1.4教師

由于教材的權威性,專業知識的嚴密性,使教師教學受到制約,對枯燥難記的概念、化學結構及代謝過程必須按教材講授,以保證生物化學知識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完整性,限制了教師的課堂發揮。

1.5教學方法因素

生物化學教學缺乏直觀的教學用具,傳統教學方法難以動態表述代謝物化學結構的變化特點和代謝過程的化學變化。而: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個別教師制作課件存在困難,課件制作水平不高,只是將文字、圖片羅列出來,難以動態展示代謝過程的變化規律,教學效果不好。

二、提高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生物化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2.1注重教師個人儀容儀表,樹立文好教師形象

黑格爾說過:“教師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師的言行舉止、儀容儀表、教學風格、人格魅力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一位儀態大方、教態自然、語言幽默、親切和藹、關愛學生的教師,會很快贏得學生的認可和喜愛,有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2重視生物化學緒論講授,激發學生學習募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講解生物化學緒論課是教師介紹本學科專業知識的第一步。如果教師使用傳統教學方法,照搬教材,講解缺乏新意,學生很快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學習興趣。生物化學緒論雖然不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其內容十分豐富,是全書學習的指南,可以幫助學生村立學習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筆者對緒論中“生物化學”概念采取“望文生義”教學法進行講解.讓學生用已知的生物學和化學知識,分析未知的生物化學概念,并得出以下知識點:生物一研究生命的本質(研究對象一生命體)-一生命現象(健康、疾病、死亡);化學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化學反應(新陳代謝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從而總結出生物化學的概念(生命的化學)、研究內容(生命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代謝過程)、學習生物化學的意義(掌握代謝與健康、疾病、死亡的關系)及方法。

2.3明確學習目標,提高教學效果

學習目標的展示應少而精,重點突出,并結合學生實際聽課情況,由易到難,由淺及深。鼓勵學生記住知識的結構和提綱,準確把握知識的點(要點、重點、難點、疑點)、線(主線)、面(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只有從知識的點、線、面入手,結合教材內容,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氨基酸代謝一章時,圍繞蛋白質是體內主要的含氮化合物,引導學生注意氮的代謝途徑,總結出蛋白質分解代謝的主線:蛋白質(N:16%7氨基酸(基本單位)墮墨墨堡旦氨(劇毒)塑墼堡尿素(肝臟)_堡一排出。明確本章的學習內容、學習重點為氨基酸脫氨基作用的方式、氨的代謝。論文下載

2.4精心組織教學,集中與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美國教育學家約翰洛克說過:“教師的教學技巧在于集中與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教學中起引導作用,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對教師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的考驗。教師應觀察學生的聽課狀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的交互性,采取提問、討論、多媒體教學等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集中與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2.5引用生話實例,輔助赦學

生物化學教材中的生活實例很少,且與專業知識聯系密切,缺乏趣味性,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教師應采用貼近生活、通俗易懂、趣味性強的實例,以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化學知識。例如:三羧酸循環是生物化學中的核心代謝過程,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代謝過程十分復雜為此,筆者在教學中,利用磨盤可以將豆類磨成豆粉,再加水制成豆漿的實例,形象地將三羧酸循環(機構)比喻為磨盤,乙酰輔酶A比喻為黃豆(大分子物質),Co’、0比喻為豆漿(小分子物質),進而理解三羧酸循環的主要作用就是氧化乙酰輔酶A中的乙酰基。再例如:生物氧化中H20的生成是通過呼吸鏈來完成的,十分抽象且難以理解。筆者在講解呼吸鏈的概念時,通過多媒體動畫將呼吸鏈比喻為接力比賽:呼吸鏈(接力賽)是指代謝物(起點裁判員)脫下2H原子(2H++2e)(接力棒)經遞氫體和遞電子體(4名運動員),按照一定順序(1、2.3、4棒),最后傳遞給激活的氧分子(終點裁判員),生成H,0(獎品)的全部體系(體育項目)。使學生理解了呼吸鏈的組成(遞氫體和遞電子體)、受氫體(氧分子)、呼吸鏈在生物氧化中的作用(2H++0一H2(})。如果將2e遞給氧分子(終點裁判員),不是最后的遞電子體(細胞色素氧化酶)(第4棒運動員),則違規,生成H20:(無獎品H1O)。并結合煤氣中毒進一步闡明呼吸鏈在生物氧化中的意義。

2.6指導學習方法,掌握記憶硯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傳授生物化學知識的同時,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積極思考與總結,抓住問題的實質,尋找記憶規律,將復雜的生物化學知識、代謝過程盡量簡化,突出重點、難點,達到觸類旁通、掌握重點的目的。例如:學生反映很難記憶8種必需氨基酸,為此,教師總結了很多記憶方法,筆者認為諧音記憶法最簡單、直接。記憶方法如下:到圖書館一纈(借)異亮(~)亮(兩)苯丙(本)蛋(淡)色(色)蘇(書)賴(來)。

第2篇:運動生物化學論文范文

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導作用

1.1教師在接受新的班級生物化學教學任務前,先通過班級輔導員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學習習慣。在緒論課的講授中,多正向鼓勵學生,樹立學生學好生物化學的自信心,不要先入為主的對學習生物化學課程存在畏難情緒,幫助學生克服自學過程中的心理障礙。

1.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的科學方法,學會“粗、細、精”三個閱讀層次結合。粗讀理解章節層次結構和大意,細讀把握所學內容的內涵、外沿和相關知識間的聯系;精讀思考教材滲透的知識要點。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注意標注出疑點,難點和關鍵點,以便在教師講授過程中提高關注度,更有針對性的聽課。

1.3教師在課程開始前,針對講授章節內容精心設計出預習提綱,在提綱中,結合不同的生物化學代謝異常病例和相應臨床檢驗科室所測項目和指標的實際編擬一系列與講授知識密切相關的層層遞進的新穎而有趣的問題,營造問題情景,使學生在課前有自學的任務可循,看書不盲目。

1.4講授課程結束后,針對當堂講授課堂內容,布置學生適量的課后復習作業。作業來源可有三條途徑:①教材章節后習題;②總結性的題目,如《糖代謝》中列表比較糖的三條分解代謝途徑;《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列表比較復制與轉錄的異同點等;③歷年資格考試和自學考試相關的原始題目。三條作業途徑難度上層次漸進,使學生能牢固掌握知識點,并學會靈活的應用。

2合理利用課程相關資源,選用優質的教學方法,充分保證生物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2.1教師在學期初針對授課的專業和層次做出詳盡的教學計劃,安排出學期課程的進度,做到對教學內容運籌帷幄、胸有成竹。教師平時就提前多積累相關的教學資源,比如里程碑意義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探索建立過程、酶和底物誘導結合的動畫媒介,各類代謝病人的臨床癥狀、DNA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模型、臨床檢驗科出具的報告結果單、現實生活中的公共安全事件熱點問題等,這些內容可以使學生將抽象的生物化學結構和模型具象化,能緊密的將生物化學的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相聯系,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如在講解蛋白質的化學元素組成中,氮的含量恒定,平均為16%,可作為定氮法的依據來測定蛋白質含量,但不法分子利用該原理在奶粉中加入含有大量氮元素的三聚氰胺,提高了待檢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三聚氰胺對人體有毒害作用,長期攝入會造成生殖、泌尿系統的損害,引起腎臟、膀胱、尿道結石,甚至可進一步誘發膀胱癌[1]。在講解肝生物化學中,可給學生展示臨床上肝炎病人的體檢報告單,分析如ALT,AST、A/G等具體結果,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2.2做好教學課件,集中學生注意力。結合筆者的多媒體教學經驗發現,課件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能起到教學輔助作用,節省課堂上大量的板書和板畫時間,加強了習題訓練[2],同時將一些平面掛圖所不能展現的空間模型和代謝過程變得立體化和連續化,以保證教學質量。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課件,能提高教學質量。但須注意的是,課件中幻燈片閃過速度教快,課件的制作質量等對于教學效果也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對重點內容要結合板書和反復強調,課件的放映質量和顏色搭配等都要做到綜合考慮和衡量。

2.3因課施教,因勢利導,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采取不同教學方法,保證教學質量。教學是一門獨到的藝術,有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總結記憶教學法等,而課堂是多種教學方法穿插結合的綜合體,只有將多種教學方法高效結合,靈活運用,才能更好的保證教學質量。在講解蛋白質的分子組成單位-氨基酸講解中,采用諧音速記教學法,制導學生記憶8種必需氨基酸時可編成口訣“攜一兩本單色書來”分別代表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賴氨酸;2種酸性氨基酸記憶“天寒地凍谷子酸”代表天冬氨酸和谷氨酸;3種堿性氨基酸記憶“來京一族”代表賴氨酸、精氨酸和組氨酸[3]。在講解酶加快化學反應速度的機理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這部分內容時,引導學生將活化能比做跳高的欄桿,運動員則是一個個的底物分子,欄桿降低,則通過的人數必然增加,所以降低活化能可以使活化分子數增加,反應速度加快[4]。在講授動態生物化學代謝內容時,采用總結記憶教學法,要求同學們以檸檬酸循環為中心構建完整的代謝網絡圖。還有,在講述DNA復制、轉錄和翻譯時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5]。

3強化綜合性的實驗課教學,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學習效果

3.1科學觀念,統籌安排,在教學計劃中安排理論和實驗學時配比。教師在完成授課計劃過程中,合理規劃理論和實驗學時數,在保證理論教學的前提下更多設計和開設實驗。比如在《酶》的教學章節中,之前教學共8個學時,理論教學6個學時,將酶的專一性和部分酶動力學性質研究如溫度、pH的影響結合在一起開設實驗2學時。但結合教學實際,筆者在教學中將理論縮減為4個學時,增開激活劑、抑制劑對酶促作用的影響研究實驗,使實驗4個學時,在實驗過程中結合實驗具體現象講解實驗原理,使學生對酶促作用的影響因素有更深的理解并加深記憶,實際執行后發現教學效果良好。

3.2合理劃分實驗小組,在實驗課、中、后做好各部分的計劃安排工作,保證實驗效果。在實驗課前根據學生人數和學習情況劃分好實驗小組。實驗課之前提前通知學生,并針對實驗內容布置實驗提綱,啟發學生查閱資料。熟悉與實驗內容有關的知識,對實驗內容有初步認識和整體印象,并培養主動學習能力。在實驗課中小組成員分工協同,共同完成實驗的具體操作,得出實驗結果,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每次實驗后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驗室的整理和衛生清理工作,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實驗中小組長參與協調組內人員共同完成實驗,協助教師管理實驗秩序,保證良好的實驗結果。

3.3規范實驗報告書寫,完善課程實驗考核方式,督促學生實驗能力的提高。要求學生在每次實驗過程中如實做好操作記錄,如反應中加樣量的多少,加樣順序和反應時間等,反應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科學客觀的完成實驗報告,強調實驗報告中的實驗現象討論和分析,對實驗中的具體操作所引起的偏差等做出小組的討論分析判斷,教師統一完成批閱后在之后理論課上做出總結。在課程學期末,設置綜合實驗能力考試,如選取代表性實驗5個,制成實驗考核試卷,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隨機抽取填寫部分試卷上的原理等空白問題,并完成相關實驗操作,填寫試卷上的實驗報告。通過實驗考核促進學生在平時的實驗學習中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實驗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鞏固,重視實驗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提高[6]。

第3篇:運動生物化學論文范文

化學工程專業個人簡歷表格

基本信息 ? 姓名: xxx 先生 身份證: 610104197612313*** 照片 民族: 漢 目前所在地: 成都 年齡: 30 歲 戶口所在地: 成都 婚姻狀況: 未婚 ? ? 求職意向及工作經歷 人才類型: 全職 應聘職位:

化學工程類、 理科類、 生物工程類

工作年限: 3 職稱: 中級 求職類型: 全職 可到職日期: 一個星期 月薪要求: 面議 希望工作地區: 北京市上海市成都 個人工作經歷: 1996-XX,西北大學化學學院 1997-1999擔任過院報編輯,校學生會學習小組干事。 1998.10-1999.5從槐米和蕎麥皮中提取蘆丁工藝研究 1999.2~XX.6從蕎麥皮中提取纖維素,對纖維素與馬來酸等接支反應,合成纖維素的衍生物 1999.9~1999.10河南洛陽中原油田分析測試中心實習 XX.9-XX.12四川自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 XX.9~XX.12四川自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環氧樹脂車間實習工作 XX.1~XX.7四川自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環氧樹脂車間實驗室擔任技術員,負責車間生產中間體的檢測,車間生產問題解決和部分應用產品開發(環氧樹脂稀釋劑,環氧樹脂灌封料和環氧樹脂模具) XX.8~XX.12四川自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工程中心環氧樹脂研究組,參與開發一種電子級酚醛環氧樹脂和新建車間的設計,申報材料的整理,前期實驗的總結等工作,并成功進行了中試。 XX.1~XX.8西安新興絕緣材料廠擔任技術研發和廠長助理工作,主要負責車間生產,新產品的開發和產品報批等工作。。 教育背景 畢業院校: sichaun daxue 最高學歷: 碩士 畢業日期: XX-7 所學專業一: 生物學類 所學專業二: ? 受教育培訓經歷: 本科 XX 年畢業于 西北大學化學系有機合成 專業 主要從事植物有效成分的分離和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碩士 XX 年畢業于 四川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專業 主要從事植物蛋白的功能研究 語言能力 外語: 英語 外語水平: 熟練 國語水平: 精通 粵語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本人具有較強和廣泛的專業知識基礎,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化工和生物制劑等工作經歷。參與完成多項國家和省市研究項目,并完成多篇科技論文,得到同事和領導老師的好評。 在化學方面,天然產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有機合成和高分子材料合成與應用比較熟悉。 在生物學方面,生物化學的基本操作技能(蛋白提取、分離、檢測(如:Western檢測,熒光分析檢測,蛋白基本性質的檢測等);植物體功能蛋白的分離和提取,多克隆抗體的制備),基本分子實驗技能(PCR,DNA/RNA的提取和大腸桿菌表達等)。對生物藥學相關的實驗設計和要求較為熟悉。 在儀器的使用方面,能夠使用多種儀器( 紫外光譜UV, 紅外光譜IR,原二色譜 CD, 熒光光譜FL,快速液相色譜FPLC, PAM2100葉綠素熒光,高效液相色譜HPLC等),并對主要分析儀器(核磁NMR,紫外光譜UV, 紅外光譜IR,原二色譜 CD, 熒光光譜FL等)的結果能夠準確分析。 在工作中,本人能夠盡職盡責,吃苦耐勞,有責任心和團隊集體精神。 在生活上,本人熱愛運動,喜歡羽毛球,籃球運動。寫作能力好,喜歡讀書,上網等休閑類活動。

閱讀延伸:簡歷寫作的七忌

不要像寫論文那樣準備厚厚的一本。企業看一份簡歷的時光個別不會超過5分鐘,沒有哪個企業引導會有耐煩讀你的;專著gps監控系統,要擅長捉住要點,建議長度不要超過2頁a4紙。

不要把那些跟職位和工作無關的興致喜好都一股腦地寫進去,比方游覽、看小說、唱歌、鋼琴九級等等,這些興趣愛好通常不會給你加分。

不要把在學校的各科成就單都附上,你是去企業應聘,不是申請出國留學。當然,假如你的學習成績特殊優秀,那你就寫上曾經持續幾年拿過一等獎學金或者成績全年級第多少名等,這就足夠了。

簡歷不要設計得過于富麗,這會讓用人單位感到你太會包裝本人,把功夫都用在了表面上,甚至以為你的簡歷是請專門的美術職員;裝飾出來的。

與應聘職位無關的工作經驗不要寫。根據用人單位的性質、對職位的要求,供給出足以向用人單位證明自己才能的背景材料就可以了。

簡歷中不要八面玲瓏地展現你的所有方面才干,這樣用人單位會抓不住重點。

第4篇:運動生物化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教學體系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Sports Somatic Scienc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HI Feng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somatic science experiment courses, in which experiment teaching is alienated from the practice of sports, and there exists a lack of interchange between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is thesis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of "one core、 two systems、three modules、four levels". These ideas will be of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further reform in experiment teaching.

【Keywords】Sports Somatic Science, experiment education, teaching system

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包括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與康復、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體育測量評價、運動營養學等十幾門課程,該類課程是培養體育專業人才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是體育專業教學計劃三大系列之一〔1〕。實驗教學是運動人體科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嚴謹的工作作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國大多數體育院校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實驗教學內容設置上存在諸多弊端,不利于學生對相關課程知識的融會貫通,背離了實驗教學的宗旨與規律,妨礙學生綜合認知能力、實際操作技能、創新思維素質與創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深化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實驗教學改革,建立科學合理的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體系,對于實現從知識傳授到能力培養的飛躍,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復合型體育專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2〕。

1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實驗教學體系的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體育院校實驗教學基本沿襲著蘇聯50年代的教學模式〔3〕,實驗教學偏重于驗證性和操作性實驗,學生多以機械被動地參與、程序化操作為主,實驗結果作為理論課的驗證。這種傳統的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實驗教學體系,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1實驗教學內容多數偏重于理論知識的驗證,脫離體育運動實踐

體育學知識具有實踐性強、實用性高的特點。而目前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實驗教學內容陳舊,多數是選用驗證性實驗來證實理論講授內容。忽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缺乏綜合性實驗和應用性實驗。不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1.2實驗教學內容按課程各自獨立,缺乏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

運動對人體機能的影響是由微觀到宏觀、機能狀態到形態結構、瞬時的動態變化到相對的穩定狀態。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醫學、運動生物力學、體育測量評價等不同課程,雖然自成體系,但是在體育科學知識鏈中密切相關,存在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而現有實驗教學內容按課程各自獨立設置,缺乏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不利于學生對相關課程知識的融會貫通。

1.3實驗課教學目的不明確,缺乏專業針對性

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社會體育專業等不同專業均開設有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不同專業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側重點應有所區別。而目前多數體育院校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實驗教學內容設置上均是按照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設置,忽視其他專業的培養特點。實驗課教學目的不明確,實驗項目缺乏不同專業的層次要求,不適應實驗教學與人才培養發展的需要。

1.4不同課程之間存在較多實驗內容和方法的低水平重復

由于現有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實驗教學從屬于理論課教學,導致各門理論課按照自身需要開設實驗。所設實驗內容和項目自成系統,相對獨立,很容易形成相近課程實驗內容的重復。例如臺階實驗這一實驗項目同時存在于《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測量與評價》三門課程教材中,造成實驗課開設混亂。

2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2.1更新實驗教學理念

實驗教學理念決定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定位的層次、建設發展的可持續性,決定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的方向與成效,決定人才培養的標準與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性,是實驗教學改革中首先要解決的重要命題。以“體育學大學科、側重應用性”為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理念,在體育學的平臺上組織實驗教學,注重生命活動普遍規律學習和研究方法的訓練,可以避免專業越分越細、基礎越來越窄的傾向,幫助學生養成整體、系統、綜合的科學思維方法。同時根據生命科學知識性強、技術方法先進,以及體育學知識實踐性強、實用性高的特點,注重實驗內容與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實踐密切聯系,充分體現現代化教育的鮮明特色,形成良性互動,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分層次、分專業、多模塊相互銜接的科學系統的實驗教學體系,可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綜合技能與專業技能的有機結合。

2.2整合不同學科實驗教學內容

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體育保健與康復、運動生物力學及體育測量與評價等課程雖然分屬不同的學科,彼此間相互獨立,自成體系,但是,它們在研究目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上卻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彼此均以人體為研究對象,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為基礎,從不同的角度探討運動訓練監測和訓練效果評價的科學體系,揭示運動與人體機能之間的關系。而以往該類實驗課的設置與相應的理論課程掛鉤,相近的課程彼此獨立,內容重復,學生難以對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群形成一個整體的清晰概念〔4〕。因此,整合不同學科的實驗教學內容,構建綜合性的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體系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依據,而且是現代體育科學發展的需要。

2.3靈活實驗課程設置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驗教學內容的不同,在考慮學科特點、專業特點、學生特點不同的基礎上,靈活設置實驗課。將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分成運動人體科學基礎實驗知識體系和運動人體科學綜合實驗技能培養體系兩部分分別進行授課和讓學生選修。運動人體科學基礎實驗知識體系中實驗課內容根據各課程教學計劃授課,實驗課和理論課教學進度保持一致;運動人體科學綜合實驗技能培養體系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分成體育教育模塊、運動訓練模塊、大眾健身模塊分別作為三門選修課供不同專業學生選修。在學生畢業論文階段,根據學生畢業論文研究內容開設創新性實驗。

3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實驗教學體系內容

以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為實驗教學目標,依據學科特點、專業特點、學生特點、培養目標與社會需要,按照“保證基礎實驗教學,全面培養學生實踐應用、創新研究素質與能力”的指導思想,遵循“務實創新、學有所獲、學能有用”的實踐應用原則整合、優化實驗項目,構建“一個核心、兩個體系、三個模塊、四個層次”的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實驗教學體系。“一個核心”是指實驗教學全面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為核心培養目標,“兩個體系”指運動人體科學基礎實驗知識體系和運動人體科學綜合實驗技能培養體系,“三個模塊”指體育教育模塊、運動訓練模塊、大眾健身模塊,“四個層次”指實驗教育體系分“基礎、綜合、設計、創新”四個層次構建(見圖1)。

圖1運動人體科類課程實驗教學體系

3.1運動人體科學基礎實驗知識體系

運動人體科學基礎實驗技術體系培養目標面向體育教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社會體育專業三個專業學生。通過該平臺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各類實驗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學會規范的實驗操作方法和技巧;學會觀察、分析運動人體科學現象和通過測量獲得數據,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掌握常用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以及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和實驗條件的選擇等,初步具備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該體系的主要實驗項目包括運動解剖學的形態觀察;血壓計、心率表等基本實驗儀器的使用等;常見運動損傷的檢查、包扎等體育專業學生應掌握的基本技能等。

3.2運動人體科學綜合實驗技能培養體系

運動人體科學綜合實驗技能培養體系根據體育教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社會體育專業三個專業學生所應掌握知識側重點不同,分為體育教育模塊、運動訓練模塊、大眾健身模塊等三個模塊內容。實驗教學重點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學有所獲、學能有用”。

3.2.1體育教育模塊

該模塊主要對象是針對體育專業的學生。通過該模塊的教學,培養體育專業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使學生具備新世紀體育教師應掌握的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方法,并能運用于實踐,即監測體育教學和指導業余運動訓練。其中綜合性實驗以《中學體育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項目或《國家體育鍛煉標準》規定的鍛煉、測試項目為切入點,以某個項目或項目的某個技術環節為線索,以問題的形式編寫;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實踐操作能力。設計性實驗可安排安排學生撰寫實驗設計、操作實驗、實驗報告,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的能力。創新性實驗結合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進行設計〔4〕。該模塊的主要實驗項目如表1所示。

3.2.2運動訓練模塊

該模塊主要對象是針對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通過該模塊的教學培養,使學生能掌握運動時人體內部生理生化變化規律,運動對機體組織的影響、運動時物質和能量代謝的特點和規律,以及運用運動生理生化的特點和規律為體育鍛煉、運動訓練科學化服務等理論及知識;考察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態度。該模塊的主要實驗項目如表2所示。

3.2.3大眾健身模塊

該模塊主要對象是社會體育專業學生及以有志于從事大眾健身行業的其他專業學生。實驗項目選擇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標準》和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SGETCERTIFIEDGUIDE》。通過指導學生完成人體形態、機能、素質、心理、社會適應各指標的測評,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人體體質的組成、各指標所反映的人體體質健康的意義,發展學生實踐操作能力;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和自主研究設計方案及實施加深對體質健康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鞏固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表3所示)。

4小結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是將體育知識與實驗能力培養相結合、基礎理論與運動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提高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質量,構建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實驗教學體系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因此應當深化實驗教學改革,不斷完善實驗教學體系,以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體育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琳華.創新教育與高師體育實驗教學改革〔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6(3):310-312.

〔2〕〔4〕姜濤,黃海,高新友等.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改革與思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25(3):116-120.

第5篇:運動生物化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運動人體科學;論文選題

中圖分類號:G80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612(2006)09―1231一04

本文對1982―2003年全國體育院校及部分重點大學體育院系、國家體育總局等30多個單位的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博士生研究生論文選題進行了分類統計和比較分析,并對其選題方向和特點進行歸納總結,以期為今后運動人體科學學科研究生的論文選題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共收集1982―2003年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論文505篇,其各專業的分布情況如下表:

1.2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搜集了研究生論文選題方面的文獻并進行了分類整理,獲得了相關資料和信息。

1.2.2數理統計法 對論文的題目、研究對象、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和特征等指標進行了初步統計,并對統計結果進行了數理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人體運動科學專業論文分布情況 運動生理方向的研究生論文數量占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研究生論文總數的46.34%(表1),這與以北京體育大學為代表的一批體育院校運動生理學科點開設較早、而其他學科點開設較晚有關,同時與80年代某些院校只設立運動生理專業碩士的現象也有一定的關系。數據顯示:運動生物力學方向的論文數量較少,90年代后有所增加,這主要是由于運動生物力學為一門較為年輕的學科,在我國的起步較晚;而運動解剖學方向的論文數量總數也相對比較少,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的3年中運動解剖方向的研究生數量急劇減少,其原因主要在于各院系的招生培養結構所致,該學科屬基礎理論學科,且與運動訓練相關性不大所致。

從圖形及數量分析可以看出,各研究方向在年代分布上,盡管呈現出一些波動,但總體趨勢是各研究方向的數量和總數都在逐漸增多。

統計結果顯示,近年來運動生理學研究生的選題方向主要集中在骨骼肌生理、疲勞與恢復、機能評定和心血管等范圍內,其數量占運動生理方向研究總數的55.98%,這與目前國內體育期刊上相關領域的研究方向與研究趨勢基本相符。其原因是骨骼肌生理,運動性疲勞與恢復,運動員機能評定及心血管等方向與運動訓練關系密切,這些研究可以解決運動訓練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進入21世紀后,內分泌功能的調解、訓練效果等與大眾健康、全民健身關系密切相關的問題也將受到了重視,其研究生論文數量必然有所增加。

2.2各專業方向研究生論文選題方向分析

2.2.1運動生理專業

2.2.2運動生化專業

如表3所示,營養是運動生物化學方向研究的一個主要方面,其研究生論文數量約占總數的1/3。在運動訓練中“沒有恢復就沒有訓練”的新觀點提出之后,人們開始逐漸著眼于營養學的相關研究,如何應用合理的營養手段來延緩運動性疲勞的產生,促進運動后恢復已成為體育科研領域中的熱點問題。但這些論文的研究對象多采用動物實驗,對人體的研究相對較少,而運動營養及合理的恢復段在運動員當中推廣使用,還須更多的人體實驗作為更直接的依據。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體育健身在我國的開展,近年來針對各種健身鍛煉項目的訓練效果的研究數量也在逐漸增加,呈現了與運動生理方向相一致的變化趨勢。

2.2.3運動解剖學

統計數據顯示,兒童少年體質現狀和生長發育規律及體育運動在人體塑造方面的作用是運動解剖學方向研究者們所關注的主要問題,其論文數量分別占該研究方向論文總數的37.14%和28.57%。涉及骨骼肌的形態結構與功能的基礎性研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其它方向的論文數量比例均相對較少,呈現出明顯的“選題分布極不均衡”的特點,這一現象說明運動解剖學知識領域廣泛,可供研究的問題相對比較多,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運動解剖學已經形成了較為固定的研究領域,這也是一個學科發展基本成型的表現。

2.2.4運動醫學

統計數據顯示,運動醫學方向研究生的選題方向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生理、訓練效果、骨骼肌生理及運動損傷等方向,各個方向的科研討論數量分布均衡,占其方向的百分比均在15%左右,且這些研究相對集中,與運動訓練實踐結合比較緊密,體現了科學研究服務于訓練實踐的基本指導思想,和運動醫學實用性較強的學科特點。

2.2.5運動生物力學

統計數據顯示,運動生物力學方向的研究熱點集中在對運動項目的某些技術環節的動作分析上,其研究主要是利用運動生物力學的手段輔以現代化技術手段展開探索研究,從而得到一些敏感指標、數據,并采用計算機評價系統進行分析、評價。其中涉及動作技術分析的占42.86%,而涉及計算機評價系統的研究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達到生物力學研究生論文總數的23.81%,體現了運動生物力學與計算機科學的聯系日趨緊密。隨著科學的發展運動生物力與數學、物理、計算機、醫學等學科的交叉將逐漸增多。

2.2.6 各專業方向選題特點的分析 從表2~6的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各方向的選題方向一方面呈現了各自專業的學科特點,同時各學科之間互相關聯,存在一些共同點。

從各自專業方向選題特點來看,運動生理方向選題中骨骼肌生理及疲勞與恢復的內容較多,尤其是在90年代前后,對肌纖維類型、肌纖維組成比例的研究很多,采用無損傷方法測定肌纖維類型,對延遲性肌肉酸痛以及骨骼肌疲勞后超微結構改變的研究,都是這一領域的研究熱點。

運動生化方向對運動員營養補充問題以及運動后恢復手段的研究得到越來越多的注視。“沒有恢復就沒有訓練”這一新觀點提出之后,營養及其他恢復手段成為競技體育中的熱門問題。

運動解剖學方向論文選題明顯集中在“兒童少年體質現狀和生長發育規律的研究”、“體育運動對人體器官組織形態結構影響的研究”和“骨骼肌形態結構和功能的研究”這3個方向,占論文總數的80%。

運動醫學的選題則集中在創傷、心血管、訓練效果及骨骼及生理四方面,而且分布比較均衡,各占該方向論文選題的13.04%、17.39%、15.22%和13.04%。

運動生物力學是相對較為獨立的學科,其選題集中在兩個方面:動作技術分析(42.86%),其次是計算機評價系統的研究(23.8l%);除此之外人體組織力學、動力學及身體素質等方面的論文選題也逐漸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注。

2.3各專業方向研究生論文的研究對象

統計數據顯示,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研究對象中動物實驗占到總數的41.05%。運動員只占到19.26%左右,位居第

三位的是體院學生,占12.26%。近年來,動物實驗的比重越來越大,而人體實驗在逐漸減少。

從科學研究的實際應用價值上看,人體實驗的科學研究通常具有更直接的實用價值。但是,由于人體實驗時,實驗條件不一,且實驗對象在實驗期間難以控制,作為受試對象的人本身個體差異較大,因此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會造成很大的困難。動物實驗的優點是樣本個體差異小,條件容易控制,測試結果更為準確,特別適合做一些機制性的研究。其缺點是動物與人的親緣關系太遠,有時候反映在動物身上的變化,未必可以在人體上得到重現。而且,動物采用的運動模型較為單一。從目前來看,常用的動物運動模式為大鼠(或小鼠)游泳,以及在動物跑臺。且不說這些運動模型的控制是否嚴格,從這些運動方式上看,與人體的運動畢竟有一定的差異。而且疲勞點如何確定的問題,一直是動物實驗論文中存在爭議的問題。

在實際操作中,如何將人體實驗與動物實驗的優勢結合起來,一直是研究生論文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好的選題不僅在于題目本身,實驗設計也是論文成敗的關鍵。

2.4各專業方向研究生采用的研究手段

2.4.1運動生理專業

2.4.2運動生化專業

2.4.4運動醫學專業

數據顯示,運動生理、生化、解剖和運動醫學方向研究生論文中使用的各種研究手段中,運動生化指標的測定占相當大的數量和比例。尤其與運動實踐結合比較密切的論文多采用生化指標對受試者進行評定,觀察受試者身體機能的變化。如:血乳酸一直是科學訓練所關注的主要問題。另外,血常規、血尿素指標以及以血清酶的變化都是運動訓練中經常涉及的問題。另外,在一些機制性的研究中,如運動性低血睪,運動性閉經或月經紊亂等問題,都需要對激素及激素受體輔助生化手段進行定性分析。近些年來,隨著基因分析手段的日益更新、先進,實用性的基因分析手段逐漸應用到了體育科學研究中來,例如對骨骼肌a―actin基因表達的研究,對β-腎上腺素受體基因表達的研究,對衰老過程中線粒體DNA缺失的研究等等,都是現代基因手段與運動實際相結合的有益嘗試。

在研究手段的選取上:運動生理學使用較多的是生化指際、生物電技術和常規生理指標,共占其研究總數的74.99%,近幾年來,借助生化指標檢測的研究數量逐漸升高。運動生化方向則是生化指標占絕對統治地位,達到總數的85.19%,充分體現了本學科的特點。運動解剖學則較多地應用身體素質指標、組化電鏡、生物電技術及常規生理指標等,所采用研究手段相對較多,且分布均勻,即運動解剖學的研究手段呈現多元化。運動醫學方向中應用較多是生化指標、常規生理指標和組化電鏡及生物電技術,占該方向研究手段總數的89.36%,體現了運動醫學監測過程中需要借助生理、生化手段的特點。各方向的研究手段呈現出互不相同特點,歸結原因在于不同專業研究的側重點不同所致。

動作技術分析系統是運動生物力學專業研究中最常用的手段,占生物力學各研究手段總數的42.22%,它是運動生物力學為運動訓練直接服務的最常用手段,在近幾年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數碼拍攝技術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也逐漸進入體育科學研究領域,其主要運用在計算機分析、評價系統中,這些先進、準確手段的引入對運動訓練和科學研究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4.6 除運動生物力學外所有專業不同年代研究手段的對比

表13顯示,80年代采用較多的是生物電技術、常規生理、生化指標,各占總數的28.87%、25.77%、25.77%,他們之間的分布相對均衡。進入90年代后,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一些簡單手段,如生物電技術和常規生理指標的應用比例逐漸減少,而生化指標等反應受試者機體機理的研究手段所占比例增大,達到總數的52.30%,體現了各學科研究的精確、精細化和定量分析的逐漸增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前沿科技手段,如基因技術開始在運動人體科學領域中應用。本文所統計的只是2001―2003年的研究生論文,樣本量相對較少,但其變化趨勢基本和90年代相同,這些變化趨勢反映了體育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研究手段的不斷發展,同時也反映了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學科水平的提高。

3 結 論

第6篇:運動生物化學論文范文

1.1運動性疲勞的分類

有關運動性疲勞的分類,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標準。一般認為:運動性疲勞在人體中可分為軀體性疲勞和心理性疲勞,目前在軀體性疲勞方面研究成果較多。但能被人們接受的有以下的幾種區分方法:根據疲勞產生的部位不同,將運動性疲勞劃分為中樞疲勞、神經—肌肉接點疲勞和外周疲勞;根據疲勞發生時間的長短不同,將運動性疲勞劃分為急性疲勞和慢性疲勞;根據疲勞發生性質的不同,將其劃分為生理性疲勞和病理性疲勞;根據疲勞發生部位的大小,將其劃分為全身性疲勞和局部性疲勞。

1.2運動性疲勞產生的生理機制

運動性疲勞產生的生理機制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運動醫學界對此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對引起疲勞的原因和機理,在運動生理學上目前還沒有完全取得一致的看法,仍眾說紛紜。一般認為,生理和心理負擔過重,必能引起體內機能的變化,開始是某些生理常數的變化,如呼吸、心率、血壓等復雜的生理、生化變化。一旦這些變化不能及時恢復正常,最終將導致訓練過度而產生疲勞。自從19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國學者對于運動性疲勞的生理機制提出過幾種假說。

“衰竭”學說理論認為:運動性疲勞的原因是體內能源物質的耗盡。最有力的證據是長時間運動中工作能力下降的同時常伴隨血糖濃度的降低,補充糖后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堵塞”學說理論認為:運動性疲勞是由于某些代謝產物在肌肉組織中堆積造成的。19世紀蘭克發現肌肉收縮期產生的某些物質的堆積使肌肉收縮能力下降。這些堆積物被判明為是乳酸等。弗萊徹和霍普金斯(1907)發現肌肉疲勞的同時,發現血乳酸濃度升高。

“內環境穩定性失調”學說理論認為:血液PH下降,細胞外液的水分及離子濃度發生變化,血漿滲透壓改變等都可引起疲勞。如哈佛大學疲勞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高溫作業工人因泌汗過多,迅速達到不能繼續堅持勞動的嚴重程度,且給予飲水不能緩解,必須飲用適當濃度的NaCl水溶液。

“保護性抑制”學說理論認為:按照巴甫洛夫學派的意見,無論是體力的或是腦力的疲勞,均是大腦皮質保護性作用的結果。

2運動性疲勞的測定與判斷

科學地判斷疲勞的出現及其程度,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根據疲勞的種類、疲勞的部位及程度,下述列舉的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形態變化:下肢圍度及體重的變化。

肌力:背肌力、握力及呼吸肌力量的變化。

神經系統機能:膝跳反射閾、反應時及血液反射的變化。

感覺機能:皮膚空間閾、閃光頻率融合試驗法。

循環機能:心電圖試驗法。

唾液PH變化:測試運動前后唾液PH值。

尿液測定:測定運動前后尿蛋白和尿膽元的變化。

腦電圖描記法:測定受試者運動前后腦電圖的Q波變化情況。

3運動性疲勞的消除

由于導致運動性疲勞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消除方法與恢復手段也因人而異。運動性疲勞的消除與體能的恢復過程存在于整個訓練競賽過程中。但通常要談的是運動訓練、競賽后的恢復過程。在消除運動性疲勞和恢復體力的過程中,主要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在運動時被消耗的能源物質在運動后得到恢復,而且是良好的恢復。在這方面主要是應用“超量恢復”理論。二是在運動時體內環境和神經、免疫、內分泌等系統平衡被打破,在恢復期中應盡快、盡好地得以恢復,從而提高機體的調節能力。在這方面主要是應用Sely提出的應激學說。恢復手段一般分為三類,即教育學恢復、心理學恢復和醫學生物學恢復。這里重點介紹和論述醫學生物學恢復手段與方法。機體在負荷之后,產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方面的變化,甚至發生生理病理改變。這樣,醫學生物學恢復措施就占有特殊的地位。目前被人們采用且有實際效果的方法手段有:

水療:包括淋浴、盆浴、蒸氣浴和水按摩。

理療:包括光療、蠟療、泥療及電療等。

按摩:按摩在運動前后均可采用。

針炙和拔罐:針炙是針法和炙法的合稱。治療疲勞的針法可以局部取阿是穴,也可以循經取強壯穴。治療疲勞的炙法多用艾條炙。一般取強壯穴。

拔罐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吸附于身體一定部位,使之產生瘀血現象。此法在法國稱為“杯術”,在前蘇聯稱為“郁血療法”,在日本稱為“真空凈血療法”。氧氣和負氧離子:激烈緊張的肌肉活動是以氧化不完全為特點的,大強度負荷運動后,給氧是必要也是必須的。常用的有高壓氧、常壓氧、氧艙、小氧瓶等。

此外,還采用營養、藥物等手段來促進運動性疲勞的消除與體力的恢復。

【論文關鍵詞】:運動疲勞產生機制消除手段運動生理學

【論文摘要】:運動性疲勞的產生與體能的恢復,是當前體育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問題,就運動性疲勞產生的機制、分類、判斷及消除手段進行綜述。

運動性疲勞是運動生理學領域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在競技體育運動中,疲勞的消除和體力的恢復與運動訓練有著同等重要的意義。自公然1880年莫索(Mosso)開始研究人類的疲勞以來,人們曾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疲勞的產生機制,研究消除疲勞的措施。但是由于疲勞的產生與消除是個十分復雜的問題,至今尚未得出一個公認的看法,本文擬就運動性疲勞產生的生理學機制、分類、判斷及消除手段進行綜述,以期為運動性疲勞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第7篇:運動生物化學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開放存取,開放存取資源,省級,公共圖書館



1、開放存取運動的興起及其發展現狀



“開放存取(Open Access,簡稱OA)是國際學術界、出版界、圖書情報界為打破商業出版者對科學研究信息的壟斷和暴力經營,通過Internet免費開放獲取科研成果的運動。其目的是促進科學信息的廣泛交流,促進利用互聯網進行學術交流與出版,提高科學研究的勞動生產力”。OA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術信息免費向公眾開放,打破價格的障礙;二是學術信息可獲得性,打破使用權限障礙[]。開放存取是服務于科學研究的學術交流系統,從國外發展狀況來看,其服務內容主要是數字化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專利文獻及圖書全文。OA最重要的服務方式是OA期刊和OA倉儲,還包括個人Web站點(personal Web sites)、郵件列表服務(listserves)、論壇(discussion forums)、博客(blogs)、維基(wikis)、P2P的文檔共享網絡(file-sharing net works)等多種形式[]。國外一些著名的OA資源包括: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開放獲取期刊名錄(DOAJ)、英國倫敦的生物醫學中心(BMC-BioMed Central)、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的公共醫學中心(PMC-PubMed Central)等。



從2004年開始,中國學術界就一直關注和支持著OA運動的發展。2004年,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在北京分別代表各自機構簽署的《柏林宣言》,2005年7月武漢大學舉辦的“中國大學圖書館館長論壇”上發表的《圖書館合作與信息資源共享武漢宣言》,都表明了圖書館鼓勵并積極參與學術信息開放獲取的立場和態度。目前我國提供開放獲取資源的平臺有:奇跡文庫(qiji.cn/eprint)是我國第一個OA知識庫,是基于程序的自動預印本平臺,中國國家圖書館與Google scholar合作,向讀者免費開放8000余萬頁電子文獻,所有由政府投資和自己出資購買的數字資源均實現免費向公眾開放,此外還有開放閱讀期刊聯盟( oajs.org)、中國科技論文在線(paper.edu.cn)、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預印本)(preprint.nstl.gov.cn/newprint/index.jsp)等。



2.公共圖書館利用開放獲取資源的可行性與有益性分析



2.1 可行性分析



在數字信息時代,信息資源的整合及合理使用是圖書館的職責,而支持研究成果以多種方式傳播更是圖書館的重要職能之一,發展和支持開放獲取模式發表作品的機制并向社會推廣這種機制以推動信息共享是圖書館的義務。公共圖書館應該積極利用自身先進的技術平臺和人員優勢,充分發揮其工作人員在信息檢索與信息服務方面的專業優勢,結合學科館員工作,創建主題/學科OA庫,促進圖書館服務從傳統以收藏、借閱為主向信息資源創建、組織、傳播為主的角色轉變,使其服務更具多樣性、針對性、競爭性,并可借此來擴大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和組織聲譽。



2.2 有益性分析



2.2.1有效的補充現有的館藏,克服現有的電子館藏尤其是外文電子館藏的不足。



公共圖書館一直受經費短缺的困擾和制約。隨著學術期刊數目的增加,訂閱費用大幅上升,文獻經費的緊張則更加劇了文獻保障的連續性和更新困難。針對這些矛盾,各圖書館主要采取消減圖書期刊的訂閱數量、實行館際互借、本地區協調采購及集團采購等措施減少采購壓力。OA將使圖書館獲得大量免費信息資源。將現有館藏與免費資源進行對比,結合讀者需求程度,合理調整訂購資源的采訪計劃,有效整合訂購資源與免費資源,做到既豐富了館藏又節約了經費開支。



2.2.2重新解讀公共圖書館服務職能,拓展服務范疇,提升服務質量



在傳統出版模式下,圖書館的主要職能是信息的收集與傳播,圖書館處在信息與用戶/讀者的中介地位。開放獲取環境中,用戶可自行出版其作品,信息直接面向讀者,讀者對信息享有較充分的訪問權、獲取權和使用權,打破了傳統信息交流過程中作者—出版社—圖書館—讀者這樣的流通模式,讀者可直接從網上獲取大量免費、高質量的學術信息資源,這使得圖書館的信息中介地位被明顯削弱。在開放獲取環境下,圖書館應重新定義其對信息收藏、傳播的職能,尤其應突出其信息整合職能,利用自身獨到的技術優勢與服務優勢,將各業務環節與多種資源充分融合,更好的發揮其公益性信息服務職能,做更廣泛、更專業的信息交流與咨詢,拓寬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范疇,盡量滿足讀者全方位的信息需求。在服務質量方面,整合OA資源、網絡資源、現有數字、印本館藏,為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經過采集、提煉并加以分析的決策性參考和定題服務。公共圖書館國外科技類文獻收藏普遍短缺,為科技工作者提供信息服務的力度相對較弱,應充分利用OA的學術資源,更好的為學術研究、科研工作提供服務,體現公共圖書館支持學術、支持科研的服務理念。



3 、我國公共圖書館開放存取資源利用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3.1 我國公共圖書館開放存取資源利用的調查



公共圖書館是圖書館的主要類型,各省級圖書館更是代表了該省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整體水平。為了解我國各省級公共圖書館對OA資源開發、利用的情況,筆者采用網絡調查的方法,于2009年11月10日—11月19日逐一登錄了我國31個省級公共圖書館網站和吉林省圖書館聯盟網站[],(在我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中,新疆地區實行網絡管制,網站無法訪問,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尚未建立自己的網站)。調查的目的是了解這些圖書館是否為讀者提供OA資源的整合與推介、整合的方式、數量及效果等。



在所訪問的31個公共圖書館和1個圖書館聯盟網站中,僅有5家網站對OA資源進行了揭示,占總數的16%。具體揭示情況如下:



(1)山東省圖書館,在其主頁“電子資源”欄目下的“在線資源”中,有外文期刊一站式專業服務平臺(測試版),直接鏈接到Open access開放存取資源一站式檢索服務平臺Socolar (socolar.com/)。(2)吉林省圖書館聯盟,在其主頁“數字資源”欄目下,“外文庫”子目錄下,有Socolar:open access開放存取期刊一站式服務平臺、Cnplinker:open access 開放存取期刊集成(cnplinker.cnpeak.com/index.jsp)和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的鏈接。(3)臺灣省圖書館,在其主頁“電子資料庫”欄目下的“西文資源整合查詢”欄目中,有“免費資源-Open access”專題,該專題中包含DOAJ、PLOS、PubMed等8個OA資源庫。

(4)天津市圖書館,在其主頁“網絡資源欄目”下,直接列出“開放獲取資源”一項,是此次調查訪問的網站中,唯一一家在主頁有OA資源鏈接的網站。該欄目中列有奇跡文庫,中國預印本服務系統(prep.istic.ac.cn/eprint),中國科技論文在線,e-Print arXiv 預印本文獻庫(cn.arxiv.org/),Open J-Gate開放獲取期刊門戶(openj-ate.com),DOAJ(doaj.org),HighWire Press(highwire.stanford.edu),PMC(PubMed Central)(pubmedcentral.nih.gov),BMC(BioMed Central)(biomedcentral.com)等9個OA期刊、OA倉儲、OA學科倉儲的資源,并在每項資源后列有詳細說明。(5)上海圖書館,在其主頁下方“各省市圖書館網站”下拉菜單中“公共圖書館”欄目下,有“免費電子期刊名和相應站點”欄目,該欄目中羅列了200多種外文免費電子期刊,并分類供讀者檢索。主要類別有經濟、情報圖書、計算機、目錄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福利、農業、新物理學雜志、人文學修養和習俗、人類學、生物化學、管理學、環境學、社會學、法庭與法律、婦女研究、生物化學等。



在所調查的網站中,沒有網站對OA的概念、使用規則、檢索途徑進行介紹和說明,沒有針對OA資源設置專題講座和培訓。五家對OA資源有所揭示的網站中,多數推薦的是外文OA資源,揭示方式主要是在二、三級類目下提供OA資源的鏈接入口,只有天津市圖書館一家是在一級類目下設有部分實用強的中文和英文OA資源鏈接,并對相關資源站點做了介紹。大多數公共圖書館并沒有在自己的主頁上對OA資源進行揭示、整理和推薦。與公共圖書館對OA資源的“冷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校圖書館對OA資源的積極參與并充分開發利用的“熱鬧”景象。據田峰[]的調查顯示,2005年只有7所高校介紹了OA期刊和DOAJ,并做了鏈接;2007年就有96所高校介紹了OA資源,同時Open access免費期刊檢索系統開通運行;據都藍、黃如花[] 2008年的調查顯示,被調查的107所“211”工程高校圖書館中,有72所高校揭示OA資源,占總數的69.2%。部分高校做到了OA資源和館藏資源的有效整合,并有不少高校把“開放存取”納入到用戶培訓內容中,對推廣和宣傳OA資源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3.2 我國公共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2.1公共圖書館界對OA資源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



從以上調查可以看出,我國公共圖書館對OA資源的利用情況并不樂觀。由于OA所涵蓋的學科范圍主要在自然科學領域,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讀者對OA資源的認知度也不同。醫學與生命科學的讀者對開放存取認知度較高,其次是物理、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的讀者,而經濟管理等社會科學的讀者利用開放資源的讀者非常少,這與OA主要在自然科學特別是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開展比較好有關[]。所以,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大學和科研機構才是學術信息的主要產生源和使用者。但是隨著OA期刊的高速發展,數量不斷增加,其學科范圍早已突破自然科學領域,涵蓋了政治、法律、經濟、文學、藝術、天文、歷史、地理、軍事、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等眾多科學領域,OA期刊的發展已趨向多元化[]。



3.2.2用戶的知識結構與認知的不同



對OA資源的熟知程度和利用能力與職稱和學歷也有一定關系。受計算機和外語水平的限制,相對比較年輕的中級職稱人員,具有一定的外語和計算機水準,接收新事物比較快,成為利用OA資源的先鋒。通過對利用過OA資源讀者的調查,發現阻礙讀者利用開放資源的原因主要是:(1)讀者對開放資源比較陌生,對獲取方式和檢索途徑缺乏了解;(2)圖書館工作人員對開放資源的分布比較陌生,對開放存取的概念認識模糊,沒有有效的對館藏資源和開放資源進行整合和利用,沒有對開放資源進行廣泛宣傳與培訓。



3.2.3 公共圖書館領域的人員意識對開放獲取資源利用會產生影響。



目前,我國開放存取的研究還主要是在圖書情報領域。圖書館成為OA資源的主要宣傳平臺,館員則成為OA資源的主要宣傳者和推廣者。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對OA資源理念的認知程度、資源分布的熟悉程度、信息檢索的熟練程度都將直接影響用戶對OA資源的利用情況。開放、共享意味著更快捷、高效的合作與發展。因此,應利用圖書館業內各種交流平臺,如:學會、年會、論壇、研討會、講座、培訓等,加大OA的宣傳力度,擴大其影響,讓各公共館充分意識到OA運動的特殊意義及充分利用的有益性,普遍重視起對OA資源的搜集、揭示、整合與使用,加強館內工作人員的相關知識培訓與使用指導,再由工作人員引導用戶使用,提高OA的利用率,讓OA資源從共享走向應用。



4、對策與建議



4.1結合本館實際,有針對性的收集,平衡館藏,形成學科資源特色



4.1.1調整外文期刊館藏建設和服務模式



外文報刊采訪工作必須改變原有傳統觀念,針對本館的學科范圍與用戶需求,在重視傳統紙質報刊文獻采集的同時,加強電子報刊的采選及OA資源的獲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OA資源和訂購資源的整合,即豐富館藏,又使文獻采訪經費發揮最佳的作用。



4.1.2調整中文學術期刊征訂策略



就目前我館所征訂的中文學術期刊與部分中文OA資源庫進行比對,對征訂工作有新的規劃和策略,合理分配訂購經費。在比對訂購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1)有了OA期刊,是否還要繼續訂購相應的印刷本期刊。(2)如何協調OA期刊相應的應刷本期刊的副本問題。



4.1.3科學合理的將OA資源與館藏數字資源進行整合、揭示



各公共圖書館可結合本館的館藏,綜合用戶的需求,以及現有設備和技術力量,將OA資源進行有效的重組和導航,便于用戶查詢。有條件的圖書館,還可在圖書館集成檢索界面上實現OA資源與網絡資源同時檢索,通過原文傳遞、館際互借等服務方式實現資源的完全整合。



4.2加強對用戶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



首先,重視OA資源的搜集與揭示,在圖書館主頁上設立“開放資源”專欄,除揭示所搜集到的國內外各OA資源的鏈接供用戶使用,還應開辟專欄,宣傳有關OA的相關知識,解答公眾的疑問,并定期OA的信息,使用戶了解OA運動的發展概況。其次,在OPAC中突出開OA期刊的列表和連接,方便讀者在檢索館藏資源的時,對OA資源進行同步檢索。



4.3加強圖書館工作人員有關“開放存取”相關知識的教育和培訓



圖書館工作人員作為OA資源的宣傳者和推廣者,應熟練掌握各學科OA資源的分布情況及發展變化趨勢,熟悉OA資源的檢索方法、瀏覽功能及獲取權限,結合各大圖書館開展的學科館員服務機制,有效的指導、幫助讀者利用OA資源,提升圖書館個性化、學科化服務的質量和形象。



第8篇:運動生物化學論文范文

醫學涉及生物物理學知識非常廣泛。為便于學習、掌握可把臨床醫學常涉及的生物物理學知識歸納為三類。其一,解釋各種生物物理現象的知識,包括闡明現象的實質、變化過程、規律和成因或機理等。其二,分析各種物理(嚴格講應是生物物理)檢測結果的知識,包括所檢測的生物物理信息的產生、產生機理、變化規律和采集方法,檢測手段及圖象形成的生物物理原理,檢測圖象的分析、歸納而獲取結論。其三,闡明各種物理因素的生物效應的知識,包括物理因素的性質、所激發的生物效應及其變化規律,生物效應產生的機理,對疾病的治療作用,對機體的危害緣由和防護等。

2要求知其所以然必須開物理課

科學知識可分為理論知識和經驗知識兩大類。生物物理學也不例外。常說對事物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其實前者就是只要求掌握其經驗知識,而后者則要求掌握其理論知識,從理論上把握事物。亦即不僅能認識其表象,還能闡明產生表象的內在實質,揭示表象運動、變化規律的機理。要求醫生能從理論上把握臨床醫學中常涉及的生物物理問題,就必須開設物理課,否則是不可能的。要求醫生從理論上解決醫學中涉及物理的問題越多越深,所需具備的物理相關知識越廣越深,自然物理課學時應越多。一直以來只講授純物理知識,不結合講授在醫學中的應用,即不結合闡明醫學中的生物物理問題,要學生自學解決是很困難的。應該既講授物理理論也講授必要的生物物理知識,才能做到學以致用。學生掌握臨床醫學常涉及的生物物理知識能適應如下四個方面的需要。其一,行醫需要。有了相關生物物理知識才能從理論上全面、準確、深刻分析、理解、掌握行醫過程中涉及物理問題的醫學理論、技能和方法,才能高屋建瓴,在理論指導下,以清晰的思路,全面思考,準確診斷、有效治療。其二,科研需要。臨床各學科多有涉及生物物理的課題。沒有相應的生物物理知識只能望而興嘆。反之則如虎添翼,可以在更寬的知識領域開展科研,為醫學科學發展作更多貢獻,提升人生價值。例如秦任甲教授就發現長期以來人們只從血流動力學角度分析和利用超聲多普勒血流頻譜圖,這里存在個缺陷。可能是有關人員不具備血液流變學知識所致。他率先提出,應該加上血液流變學才能全面、準確分析和充分利用頻譜圖的豐富內涵,可以把頻譜圖作為有效手段來研究在體血管紅細胞向軸集中的規律,并指導同行開展合作研究取得成果。其三,提高需要。工作中必然會遇到許多尚未掌握的涉及物理的醫學問題。這就得靠自學更寬更深的物理、生物物理知識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技能。在校所學將成為自學習提高的基礎。其四,思維需要。人的思維不外乎邏輯(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都是人在各成長階段學習積累起來的。大學是人的思維知識和能力形成的十分重要的階段。在學習、運用物理學、生物物理學過程中,在知識拓展的同時使物理的形象思維和數理邏輯思維得到尤其強的培養提高。數理邏輯思維是邏輯思維的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物理的這些思維能力的增強,使之在學醫、行醫和醫學研究中終身受益。一流名校能安排物理課近百學時,甚至還結合講授生物物理知識就是認同上述觀點的佐證。其決策者和努力學習物理的學生都是有遠見的。這正是一流名校要求學生從理論上掌握物理、生物物理,培養高水平醫學人才的體現。

3只求知其然則可開可不開物理課

3.1可憑生物物理經驗知識行醫

大量事實表明,一般醫生都是憑借物理、生物物理經驗知識而非理論知識來理解、闡明、處置醫學中涉及物理的問題。其在三類生物物理知識上的表現為:其一,對醫學中涉及物理的現象即生物物理現象不理解,無從解釋或者粗略地,含糊地理解或解釋。也有以打比方的方式來認識或闡明。例如用粥的濃稀來說明血液黏度大小,流阻大小,而導致血壓高低,極少見有醫生能用泊肅葉定律等相關知識做出理論解釋。其二,當用生物物理檢測進行診斷時:對他人的檢測,一般只憑檢測醫生的文字結論做出診斷,有時查看檢測圖象也只機械地與自己記憶中的正常圖象對比而作診斷,并不理解圖象是怎樣形成的,甚至不理解結論是怎樣依據圖象分析而獲得的;對自己的檢測,一般都憑借自己對檢測到的生物物理信息與記憶中的正常信息對比而作診斷,至于為什么能產生這樣的信息未必明了。其三,利用物理因素進行治療時,一般只知道某種因素或方法有療效或只會治療操作,對其療效產生的物理機理或不知或不全知。這些表明:一般臨床醫生的物理知識還只是經驗性的,并未上升到理論。但一直以來臨床醫生就依賴這樣的經驗知識不也診治好許許多多疾病?其中許許多多不也成為專家、主任和教授等高級醫生?這只能說要求不高時,醫生不一定非要多么寬深扎實的物理和生物物理理論功底才能行醫。事實上臨床教師,甚至生理學教師課堂講授和相關醫學書籍對許多涉及物理的問題也只講現象,并未從物理、生物物理理論上把產生現象的緣由闡明清楚,仍然只停留在經驗知識層面上。學生也只能承認如此,達不到理論認識的高度。這樣行醫必然缺乏物理、生物物理理論指導,對診治涉及物理問題的疾病往往思維明晰不起來,只能憑經驗了。按以上所述,醫生所需物理、生物物理知識的寬深程度伸縮性很大,高則要求具有較寬深扎實的功底,能適應前面提及的四個需要,成為物理理論型醫生;低則只要求具備中學物理基礎,對行醫過程中遇到涉及物理的問題能有所了解,成為物理經驗型醫生。

3.2對學生的物理要求依培養目標而定

就原則而言,對物理課的要求和學時安排都是由決策者根據各自專業培養目標的需要而確定的。但實際決定時必然受到決策者對物理、生物物理在專業中的作用和地位;醫生所需物理、生物物理寬窄深淺的認識程度的影響。鑒于各院校決策者的這種認識難免差異,醫生應具備的物理、生物物理的寬深程度伸縮性又很大,不同檔次院校培養目標顯然不同,導致其物理課學時明顯不同。一流名校為八九十學時以上。二流省(市區)屬醫科大學為六七十學時。三四十學時以下的出自三流學院,除去10來學時的實驗課,還能比高中物理加深拓寬多少內容呢?據悉,還有學院把這門課改為任意選修課,選修者不到5%,等同于取消。不排除有些院校對物理、生物物理在專業中到底能發揮怎樣的作用,需要安排多少學時為宜,并未作深入的調查研究,其學時數是隨意或參照同檔次院校而確定的,帶有一定盲目性。巧的是各院校安排學時多少與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高低是相吻合的。總之,鑒于醫生所需物理、生物物理的寬深程度伸縮性很大,對各院校的學時安排不必厚非。

4改革臨床醫學專業物理教學內容

4.1改革目標

無論培養物理理論型還是物理經驗型醫生,只要開設物理課就應該改革純物理的教學內容。一直以來絕大多數院校都只開物理課,講授純物理知識,絲毫不結合講授醫學所涉及的物理問題———醫學物理學問題。其結果必然導致:無的放矢,所學純物理知識不會應用,學而用不上等于不學;不僅使學生得不到把物理知識應用于闡明醫學物理學問題的訓練,還會造成醫學物理學知識斷層,很難適應前面提及的四個需要;使學生看不到所學知識的應用情境,使歷屆學生產生“物理無用論”,求知欲望低,學習不使勁,所學知識似懂非懂,很難用于理解學醫和行醫過程中遇到的物理問題。改革目的:必須破除思想上長期形成的只講授純物理知識,絲毫不與醫學中的應用相結合,改革也只增刪純物理知識,絲毫不納入最為實用的醫學物理內容的定勢思維,克服過去教學內容脫離醫學實際的現象。安排適當的學時數,以臨床常涉及的醫學物理學內容為主,輔以必要的物理學基礎,形成新的教學內容體系,以適應臨床醫學較高要求的需要,較好發揮物理、醫學物理在臨床醫學中應有的作用。

4.2改革途徑之一

沒有醫學物理學解決不了醫學中涉及物理的問題。不開這門課就如同過河斷了橋或知識斷了層,物理學很難跨越斷橋或斷層直接闡明醫學中涉及物理 的問題。開物理課主要為學習、運用醫學物理學打基礎。只開前者而不開后者就是無的放矢。物理學與化學,醫學物理學與生物化學在醫學中的作用與地位十分相似。設想只講授化學知識而不講授生物化學知識,學生能掌握醫學中涉及化學的知識嗎?有條件的應該開設物理和醫學物理兩門課,實現基礎知識與應用知識較完美的結合。這應該是物理教學內容改革的首選途徑。

4.3改革途徑之二

對于不便把物理課和醫學物理課分開開設的院校可以把兩者合拼開出。以臨床常涉及的醫學物理知識為主,輔以相關物理基礎。這門教材也可稱為醫學物理學[2]。學時多少都可以開。這樣就把基礎理論與醫學應用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有的放矢,學以致用,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效果提高,知識結構改善,增進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改革困難所在

5.1缺乏闡明醫學物理問題的知識

要把臨床醫學常涉及的物理問題納入教材并非易事。這些問題許多尚未能從理論上獲得闡明或者透徹闡明,還有待研究解決,構建起這些問題的較完整的理論知識,否則無多少臨床常涉及的物理問題可講授。不信,可從三個方面考察:其一,查閱生理學、心血管內科學等醫學基礎和臨床書籍;其二,聽聽醫學基礎和臨床教師講課。書中所寫,教師所講,涉及物理的許多問題都只陳述現象,或借實驗數據、圖表闡明,或籠統、粗略交代,或打比喻解釋,甚至含糊講授。這些充其量說也不過是醫學物理學的經驗層面上的知識,未能從本質上,機理上,亦即理論層面上闡明問題,回答不了為什么?其三,查閱期刊論文,可發現生物物理學的研究火熱得很,很多,但屬于臨床醫學常涉及的物理問題卻很少。總不能教材所寫,課堂所授結合醫學的內容盡是經驗知識吧?這就必須對寓于人體各臟器的臨床醫學常涉及的物理問題逐個加以研究,構建起闡明逐個問題的一系列理論,形成豐富的臨床醫學常涉及的醫學物理學知識體系,可供選擇講授。要達到如此,要經歷很長時間,付出許多艱辛勞作。秦任甲自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一系列論著成果。這還不夠,得依靠同行廣泛參與才能構建起這個知識體系。

5.2醫學物理問題如何通俗化

科研構建起的醫學物理的一系列論文形式的理論知識,還只是具備了課堂講授的素材。必須按照教材而非一般參考書的要求,使復雜、繁瑣、深奧、數學表達太深、醫學基礎要求太多等等而造成教師難以講授,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盡可能通俗、簡明、淺顯、形象、直觀,做到教師好教,學生好學。這些講起來容易,面對一個個具體問題要加以處理好時一定會遇到不少具體困難的。只要充分發揮群體的智慧,不斷深入探索,總有一天人們會造就一本內容豐富,基礎和應用知識恰當結合,適用的開創性教材。

5.3教師缺少醫學物理知識

第9篇:運動生物化學論文范文

在那三星期中,我如何的昏迷,如何的懦弱,明知于自己的心身有益的一根小小香煙,就沒有膽量取來享用,說來真是一段丑史。此時事過境遷,回想起來,倒莫明何以那次昏迷一發發到三星期。若把此三星期中之心理歷程細細敘述起來,真是罄竹難書。自然,第一樣,這戒煙的念頭,根本就有點糊涂。為什么人生世上要戒煙呢?這問題我現在也答不出。但是我們人類的行為,總常是沒有理由的,有時故意要做做不該做的事,有時處境太閑,無事可做,故意降大任于己身,苦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把自己的天性拂亂一下,預備做大丈夫吧?除去這個理由,我想不出當日何以想出這種下流的念頭。這實有點像陶侃之運甓,或是像現代人的健身運動――文人學者無柴可剖,無水可汲,無車可拉,兩手在空中無目的的一上一下,為運動而運動,于社會工業之生產,是毫無貢獻的。戒煙戒煙,大概就是賢人君子的健靈運動吧。

自然,頭三天,喉嚨口里,以至氣管上部,似有一種怪難堪似癢非癢的感覺。這倒易辦。我吃薄荷糖,喝鐵觀音,含法國頂上的補喉糖片。三天之內,便完全把那種怪癢克復消滅了。這是戒煙歷程上之第一期,是純粹關于生理上的奮斗,一點也不足為奇。凡以為戒煙之功夫只在這點的人,忘記吸煙乃魂靈上的事業;此一道理不懂,根本就不配談吸煙。過了三天,我才進了魂靈戰斗之第二期。到此時,我始恍然明白,世上吸煙的人,本有兩種,一種只是南郭先生之徒,以吸煙跟人湊熱鬧而已。這些人之戒煙,是沒有第二期的。他們戒煙,毫不費力。據說,他們想不吸就不吸,名之為“堅強的意志”。其實這種人何嘗吸煙?一人如能戒一癖好,如賣掉一件舊服,則其本非癖好可知。這種人吸煙,確是一種肢體上的工作,如刷牙,洗臉一類,可以刷,可以不刷,內心上沒有需要,魂靈上沒有意義的。這種人除了洗臉,吃飯,回家抱孩兒以外,心靈上是不會有所要求的,晚上同儉德會女會員的太太們看看《伊索寓言》也就安眠就寢了。辛稼軒之詞,王摩詰之詩,貝多芬之樂,王實甫之曲,是與他們無關的。廬山瀑布還不是從上而下的流水而已?試問讀稼軒之詞,摩詰之詩而不吸煙,可乎?不可乎?

但是在真正懂得吸煙的人,戒煙卻有一問題,全非儉德會男女會員所能料到的。于我們這一派真正吸煙之徒,戒煙不到三日,其無意義,與待己之刻薄,就會浮現目前,理智與常識就要問:為什么理由,政治上,社會上,道德上,生理上,或者心理上,一人不可吸煙,而故意要以自己的聰明埋沒,違背良心,戕賊天性,使我們不能達到那心曠神怡的境地?誰都知道,作文者必精力美滿,意到神飛,胸襟豁達,鋒發韻流,方有好文出現,讀書亦必能會神會意,胸中了無窒礙,神游其間,方算是讀。此種心境,不吸煙豈可辦到?在這興會之時,我們覺得伸手拿一支煙乃唯一合理的行為;若是把一塊牛皮糖塞入口里,反為俗不可耐之勾當。我姑舉一兩件事為證。

我的朋友B君由北京來滬。我們不見面,已有三年了。在北平時,我們是晨昏時常過從的,夜間尤其是吸煙瞎談文學、哲學、現代美術以及如何改造人間宇宙的種種問題。現在他來了,我們正在家里爐旁敘舊。所談的無非是在北平舊友的近況及世態的炎涼。每到妙處,我總是心里想伸一只手去取一支香煙,但是表面上卻只有立起而又坐下,或者換換坐勢。B君卻自自然然的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霧,似有不勝其樂之概。我已告訴他,我戒煙了,所以也不好意思當場破戒。話雖如此,心坎里只覺得不快,嗒然若有所失,我的神志是非常清楚的。每回B君高談闊論之下,我都能答一個“是”字,而實際上卻恨不能同他一樣的興奮傾心而談。這樣畸形地談了一兩小時,我始終不肯破戒,我的朋友就告別了。論“堅強的意志”與“毅力”,我是凱旋勝利者,但是心坎里卻只覺得怏怏不樂。過了幾天,B君途中來信,說我近來不同了,沒有以前的興奮、爽快,談吐也大不如前了,他說或者是上海的空氣太惡濁所致。到現在,我還是怨悔那夜不曾吸煙。

又有一夜,我們在開會,這會按例每星期一次。到時聚餐之后,有人讀論文,作為討論,通常總是一種吸煙大會。這回輪著C君讀論文。題目叫做《宗教與革命》,文中不少詼諧語。在這種扯淡之時,室內的煙氣一層一層的濃厚起來,正是暗香浮動奇思涌發之時。詩人H君坐在中間,斜躺椅上,正在學放煙圈,一圈一圈的往上放出,大概詩意也跟著一層一層上升,其態度之自若,若有不足為外人道者。只有我一人不吸煙,覺得如獨居化外,被放三危。這時戒煙越看越無意義了。我恍然覺悟,我太昏迷了。我追想搜索當初何以立志戒煙的理由,總搜尋不出一條理由來。

此后,我的良心便時起不安。因為我想,思想之貴在乎興會之神感,但不吸煙之魂靈將何以興感起來?有一下午,我去訪一位西洋女士。女士坐在桌旁,一手吸煙,一手靠在膝上,身微向外,頗有神致。我覺得醒悟之時到了。她拿煙盒請我。我慢慢的,鎮靜的,從煙盒中取出一支來,知道從此一舉,我又得道了。

我回來,即刻叫茶房去買一包白錫包。在我書桌的右端有一焦跡,是我放煙的地方。因為吸煙很少停止,所以我在旁刻一銘曰“惜陰池”。我本來打算大約要七八年,才能將這二英寸厚的桌面燒透。而在立志戒煙之時,惋惜這“惜陰池”深只有半生丁米突而已。所以這回重復安放香煙時,心上非常快活。因為雖然尚有遠大的前途,卻可以日日進行不懈。后來因搬屋,書房小,書桌只好賣出,“惜陰池”遂不見。此為余生平第一恨事。

細節點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同性videos在线可播放 |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云霸高清 | 久青草青综合在线视频 | 97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福利视频 |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 欧美jizzhd欧美精品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a |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 欧美日本免费观看αv片 |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 | 男女交性拍拍拍高清视频 | 久草国产在线播放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 | 亚洲看片网站 | www中文字幕 | 天堂素人搭讪系列嫩模在线观看 | 97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欧美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国产成人系列 | 日本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久草视频免费 | 国内免费视频成人精品 | 成人影院免费观看 | 521a久久九九久久精品 | 99手机在线视频 | 亚洲美女高清aⅴ视频免费 亚洲美女黄色片 |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男人的天堂成人 | 99在线视频观看 | 玖玖精品在线观看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 www.成人在线视频 |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 俄罗斯aa毛片极品 | u影一族亚洲精品欧美激情 va欧美 | 女人被男人躁得好爽免费文 | 怡红院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