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姓名 得分
一、 我會計算 (12分)
42-8= 70-7= 53-30= 46+7= 61-7-40=
9+32= 68-6= 84-8= 70+24= 8+42-20=
二、 我會填空(33分)
95 90
32
1、
2、10+8=24-=-2=-10=9+=+5=
3、56是由( )個一和( )個十組成。
4、一個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字比8大,個位的數字比1小,這個數是( )。
5、減數是10,被減數是42,差是( )。
6、把15 、98、0、20、51按從小到大排列,排在中間的數是( )。
1、3個一和6個十是( )。( )個十和( )個一是45。
2、個位上的數是7,十位上的數是5,這個數是( )。
3、最小的兩位數是(),再加上()就是的兩位數。
4、32十位上數是( ),表示( )個十,個位上數是( ),表示( )個( )。
5、比69多21的數是( ),比69少21的數是( )。
6、的兩位數是( ),的一位數是( ),的兩位數比的一位數多( )。
7、和39相鄰的兩個數是( )和( )。
8、(1)寫出1個個位上是6的兩位數。() (2)寫出1個個位上是0的兩位數。( )
(3)寫出1個十位上是4的兩位數。( ) (4)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這三個數( )>( )>( )
9、在22與30這兩個數中,( )最接近27, 6、40比( )大1,比( )小1。
二、選擇。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下列數中,( )比76大,比79小。
①89 ②58 ③76 ④78
2、()不是的兩位數,但比96大,而且是雙數。
①99 ②98 ③97 ④96
3、紅花有89朵,黃花比紅花少很多。黃花可能有( )。
①88只 ②25只 ③90只
4、同學們去澆樹,六年級澆了30棵,三年級比六年級澆的少一些。三年級可能植樹( )。
①32棵②26棵 ③30棵
5、2張1元,2張5角,5張1角組成()。
①3元 ②3元5角 ③10元
三、計算
1、小明和小芳一起做跳繩,小明跳了67下,小芳跳了48下。小芳再跳多少下就和小明跳的一樣多?
2、果園里有桃樹66棵,梨樹38棵。
(1)桃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 (2)桃樹比梨樹多多少棵?
3、同學們在收廢電池,小麗收了35節,小亮收了20節,小娟收了16 節。 他們3人一共收了多少節廢電池?
4、襯衣47元 帽子8元 褲子54元 鞋28元
①爸爸給小明買了一頂帽子和一雙鞋,一共用了多少錢?
②襯衣比褲子便宜多少錢?
③爸爸買一件襯衣,付出50元,應找回多少錢?
④你還能提出和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5、商店賣了38個西瓜,還剩20個,商店原來有多少?
6、慶六一要做一批紙花,已經做了38朵,還有20朵沒有做,這批紙花一共有多少朵?
1、由7個十和9個一組成的數是( ),一個一個的數,與它相鄰的兩個數是( )和( )。
2、7元=( )角 36角=( )元( )角 9角-4角=( )角 3角+5元6角=( )元( )3. 百位 十位 個位 這個數寫作( ),讀作( ),比它小3的數是( )。
4.一個數是24,另一個數是50,和是( );減數是8,被減數是68,差是( )。
二、開心選擇:a在正確答案的 里畫“√”
1、下面的數中,和80最近的數是:
56 79 832.100比( )大的多。
95 26 903.小花買橡皮用去6角,她付給營業員1元,應該找多少錢?
6角 1元6角 4角4.媽媽買了3盒巧克力,每盒8塊一共多少塊( )。
11 24 18三、輕松計算。
60+5 39-9 48-6 56-8 63+7 100-90 74-60 8+54 60+( )=87 ( )+7=61 ( )-20=16 69-( )=9 90-70+38 43-(3+7) 88-( )=40 ( )+26=38四、我會解讀。
關鍵詞:基礎教育;小學數學;教材指瑕
上學年筆者擔任一年級兩個班的數學教學任務。當一學年的教學工作落下帷幕,再一次翻開所使用的兩本教材時,很多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促使我思考、甚至使我迷惑的問題又一次躍至眼前。雖然在新課程標準之下,教材這個以前被死死抓住的工具已經被公認為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實際進行靈活運用。但不容置疑的是,學生、教師、教材是構成教學過程的三要素。其中,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資源。教材在學生接受知識、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仍然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在教師備課、上課,學生認知、練習、復習等各個環節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材設計的知識性、科學性、嚴謹性,是其稱之為教材的題中應有之義。
然而,筆者在一學年的教學過程中發現,人教版《數學》教材一年級上下冊(以下簡稱《上冊》或《下冊》)中存在幾處值得執教者思考、商榷的地方。茲撮要如下,希望能為教材的更加完善盡綿薄之力。
一、在《上冊》學過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內容后,第40頁練習六的第3題中設計了這樣的練習。(見圖1)其本意是讓學生區分“形”和“體”,將正方體與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區別開來,也就是將正方體作為與別的圖形不同的一個找出來,在教材配套的教參上也這樣指導教學。然而,一年級的很多孩子們卻直觀的看見除了圓形以外的其他三個圖形都是帶“拐角”的,所以主張“圓”應該是與其他三個不同的一個,筆者認為這種想法言之有理,未嘗不可。
二、同樣是圖形的問題。當孩子們認識了四種基本的圖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和長方形)后,在鞏固練習和拓展練習時,教材上出現了很多組合圖形,以加深學生對這幾種圖形的認識,并鍛煉學生區別這幾種圖形的能力。然而,面對現在孩子的認知水平,筆者認為有些練習設計不妥。比如,《上冊》第50頁第11題(見圖2),第一個圖形要求數出其中有幾個三角形,很多的孩子在剛剛認清楚三角形后只能數出6個三角形,而嚴格地說應該是7個三角形,因為還有下面四個小三角形組成的一個大三角形。而后面的兩個組合圖形里面都只有單個的圓形和正方體,并無合并后的圖形出現,所以,只有部分孩子能準確的數出并清楚地指出其中的7個三角形。這樣看來,此題的設計還需斟酌。要不,此題設計的組合圖形里不要出現組合后的三角形,要不,作為拓展直接將其作為學生的思維訓練內容。同樣的問題也出在《上冊》第120頁第8題以及《下冊》第96頁的第2題中。如不作合適的處理,此種練習題的設置將會使學生思維混亂,不知何時應該把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圖形算上,何時不能算。
三、《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中,設計了序數的概念,意在讓學生理解“幾”和“第幾”的區別,并能在生活中準確的表達。而第幾的界定具有相對性,同一個對象,從左數、從右數、從前、從后數,其結果是截然不同的。這是本節課的基本教學目標。而第116頁總復習第2題在設計練習時,一串珠子下,第一句話,也就是第一個問題為:“從左數,紅珠子是第 個珠子。”這沒有問題。而第二句話另起一行,直接說:“把第14個珠子涂上紅色。”這樣的問法是不嚴謹的,結果就是,從左數或從右數的第14個,哪個都行。數學語言的準確性沒有得到很好的踐行,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生當場就對這句話的準確性提出質疑,可見,此處若非不是刻意鍛煉學生的質疑能力,從“左”還是從“右”是務必要說清楚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更清楚的理解“第幾”,也能在平時的語言表達時更注意語言的嚴密性。
四、在《下冊》統計這一單元中,有很多的題目要求調查本班每一位同學最喜歡的水果、交通工具等。比如,第95頁第1題,第97頁第4題,第105頁第16題。可教科書上的統計圖相對于很多學校學生的班額設計偏小,使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統計時不能展開手腳,在調查過程中總有某一項超過10人,以至于條形超出格子,使學生無所適從。筆者認為,要設計此種實踐活動,在教材上格子就可以盡可能設計得多一點,比如,可以減少單元格的面積,將最多人數設計為20人。或者,以附頁的形式單獨設計統計圖,會使此項活動更具操作性,活動更有效,也不會使教材上的圖形成“聾子的耳朵”。再者,作為統計圖或者統計表之下的問題,第一個問題幾乎都是:“喜歡( )的最多,喜歡( )的最少。”可是,在學生統計的過程中,往往出現對好幾項喜歡的人數都同樣多的情況,以至于這個問題無法回答。筆者認為,雖然是初步認識統計圖表,但問題的設置可以更有新意,不必要只糾纏于這樣一個簡單的問法,反而在具體回答的過程中變得不易回答,甚至擾亂孩子們的思維。
五、《下冊》第104頁第13題(見圖4),小猴摘西瓜。其中兩個西瓜上出現了同一個算式“13-4+5”,這應該是一本教材不該出現的失誤了。在筆者看來,作為全國通用的教材,應該是嚴肅的,出現此種“失誤”之處,是不應該的。雖然“盡信書,不如無書”,然而,對于“教材”而言,還是應該不要“被質疑”的太多,而失去它的權威性。
六、《下冊》第一單元位置中,第5頁是“位置”(見圖5),本節課要求學生能用“行”和“列”準確表述自己所處的位置。然而,在主題圖后,小女孩帶來問題“你前面的同學是第( )組第( )個。”“你后面的同學是第( )組第( )個。”“你左面的同學是第( )組第( )個。”“你右面的同學是第( )組第( )個。”如此說來,“我”的前后左右都只有一位同學了。而嚴格地說,我的前面也許有好幾個同學,后面、左面、右面也是。就像第7頁第1題,筆者在班上也做過這樣的游戲。當說到“請×××后面的同學舉起右手!”舉起右手的絕不僅僅是這位同學后面的第一位同學。所以。前面的表述應改為“你前面的第一位同學是第( )組第( )排。”如此以來,更準確!
七、關于教材制圖。教材作為師生互動之主要工具,其圖形、數字等務必準確無瑕疵。而在《下冊》教材中筆者和學生一起發現了幾處不合理、甚至不正確的地方。
(1)在第96頁第2題的輪船圖上(見圖6),最高的綠色小“正方形”以及火箭頭上的小“正方形”學生用肉眼就判斷出它們是兩個不折不扣的小長方形,拿尺子一量,結果也是如此。而教材上這兩個圖形則用綠色涂色與其他的正方形保持一致,無疑對學生的判斷造成混亂。
(2)同一道題,即第96頁第2題中,有兩條小魚,每條小魚上畫有一只小黑眼睛。說它很小,則可以看成一“點”,再認真看,則是一“小圓形”,到底是“點”還是“圓形”。此話題之下也許有很多的議論,就跟“最小的一位數是1還是0?”這個問題一樣。對于一年級的孩子探討這樣的話題未免深奧,反而會因不能解釋清楚而混淆他們對概念的掌握。在筆者看來,不如將兩只“眼睛”畫的大一點,直接作為圓形來認識豈不更好。這樣就不會有課堂上炸了鍋的“圓形!”“圓點!”的叫喊聲。這也作罷,最重要的是當老師以“算小圓點吧!”來統一意見以便填完整下面的統計表并進一步回答表后的問題時,更有學生不能服氣,盯著兩只“魚眼睛”,怎么看都是“小圓形”。不是孩子哪里錯了,在筆者看來,此處制圖時,只需稍微“大”一點,利大于弊也。
2、樹上原有36只鳥,飛走了一些,現在還剩6只,飛走了多少只鳥?
3、有60個學生,3位教師去春游。每人一頂涼帽,買62頂夠嗎?為什么?
4、商店各種物品的價格如下。1枝鋼筆 小刀 文具盒 書包4元 3元 6元 11元(1) 明明買1枝筆 、一把刀、一個文具盒共用多少錢?
(2)小剛帶15元錢,想買一個書包,一個具盒,夠嗎?為什么?如果不夠它帶的錢買哪些物品正好夠?
姓名:
一、填空:
1、人民幣的單位有(
)(
)(
)。
2、1元=(
)角
1角=(
)分
5角7分=(
)分
36角=(
)元(
)角
20角=(
)元
100分=(
)元
3、1張
50
元可以換(
)張20
元和(
)張10
元;還可以換(
)張20元和(
)張10元。
100
元可以換(
)張50
元;或者換(
)張20
元;或者換(
)張10
元;
1張20
元可以換(
)張5
元。
4、買一只68元的足球。小紅付的錢全是10元,她最少付了(
)張10元;小軍付的錢正好,小軍最多付了(
)張10元。
5、在(
)里填上“>”“<”或“=”。
50分
5角
4分
4角
1元
9角
3角
31分
7元
7角
6元8角
7元
42分
4元1角
女鞋比男鞋貴一些,女鞋多少元?
二、選擇。
78元
54元
48元
50元
1、4張
5張
6張
2、一輛玩具汽車58元,強強帶的錢剛好可以買一輛玩具汽車,強強帶的錢中最多有幾張10元?
85元
8元5角
8角5分
3、一個西瓜的價格大約是多少錢?
2元8角
28元
2角8分
4、一個書包的價格大約是多少錢?
4張
5張
6張
5、有很多張1元、5元、10元的紙幣,現在要拿出28元,最少要拿多少張紙幣?
三、算一算,填一填。
1、(1)臺燈的價錢比書包貴(
)元。
(2)如果全用10元付錢買兩樣東西,至
少要
帶(
)張10元的錢。
2、40元
7元
22元
1元
(1)鉛筆盒比鉛筆貴多少元?
.
(2)小明買水彩筆找回3元錢,他付了多少錢?
(3)芳芳付了50元錢,找回10元,他買了(
).
(4)小云買了一個文具盒和一盒水彩筆,她最少要帶
(
)十元。
3、媽媽買一套衣服用去89元,買上衣用去50元,買褲子用去多少元?
4、媽媽去買菜,用去16元后還剩下10元,媽媽原來有多少錢?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你們一定進步不少吧,今天就讓我們來檢驗一下!
一、單選題
(共5題;共10分)
1.
(2分)
(2019三下·新會期中)
估算637÷8時,可以把637看成(
)
A
.
600
B
.
640
C
.
700
2.
(2分)
下面除法算式中,商最接近50的是(
)
A
.
155÷5
B
.
246÷6
C
.
357÷7
3.
(2分)
估算
798÷4≈(
)
A
.
175
B
.
190
C
.
199
D
.
200
4.
(2分)
(2019三下·臨河期中)
(
)的商最接近80.
A
.
612÷8
B
.
426÷5
C
.
322÷4
5.
(2分)
798÷2的結果接近(
)
A
.
40
B
.
400
C
.
1600
二、判斷題
(共3題;共6分)
6.
(2分)
(2019三下·商丘月考)
542÷9的商比較接近60.(
)
7.
(2分)
(2019三下·新會期中)
719÷8的商最接近90。(
)
8.
(2分)
(2019三下·增城期中)
362÷7≈50,是把362看作350來估算的。(
)
三、填空題
(共3題;共12分)
9.
(3分)
(2019三下·嶧城期末)
725÷8的商是________位數,商大約是________。
10.
(1分)
(2019三下·武漢月考)
181÷6的商大約是________,394÷8的商大約是________。
11.
(8分)
61大約是4的________倍
四、計算題
(共1題;共15分)
12.
(15分)
(2019三下·黔東南期末)
直接寫出得數。
63×40=???627÷3=
9.3-0.8=
6.7+2.3=
49×28≈???195×5≈????283÷7≈???807÷9≈
五、解答題
(共4題;共20分)
13.
(5分)
(2019三下·新會月考)
一本《少年百科》的價錢大約是一本《小獼猴》的多少倍?
14.
(5分)
(2019三下·高要期中)
水果店一共有316個蘋果,準備把蘋果裝袋進行銷售.
(1)
每4個裝一袋,大約可以裝多少袋?
(2)
每7個裝一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15.
(5分)
一臺微波爐的價格是563元,是一個電飯鍋價格的7倍,一個電飯鍋價格大約是多少錢?
16.
(5分)
6筐水果共重123千克,平均每筐水果大約重多少千克?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共5題;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判斷題
(共3題;共6分)
6-1、
7-1、
8-1、
三、填空題
(共3題;共12分)
9-1、
10-1、
11-1、
四、計算題
(共1題;共15分)
12-1、
五、解答題
(共4題;共20分)
13-1、
14-1、
14-2、
讀數
寫數
教學內容:教材第36頁例3及相關題目。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能夠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知道幾個十就在計數器的十位上用幾顆珠子表示,幾個一就在計數器的個位上用幾顆珠子表示。
2.讓學生經歷讀、寫100以內數的過程,加深對數位意義的理解。
3.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100以內的數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數位的意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復習導入
1.一個一個地數,從四十五數到六十二。
2.五個五個地數,從一百倒著數到三十五。
3.七十八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6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數是(
);(
)個十是一百。
師:同學們對于上節課學習的知識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借助計數器學習讀、寫100以內的數。
二、預習反饋
點名讓學生匯報預習情況。(重點讓學生說說通過預習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問題)
三、探索新知
教學例3。
1.教師出示例3扣子圖,讓學生自己數出每種顏色的扣子各有多少粒并指名匯報。(黃色四十粒;綠色二十七粒;紅色三十三粒)
2.用小棒和計數器表示這些數,明確讀、寫方法。
(1)四十
引導學生觀察左邊的小棒和計數器:4捆小棒表示4個十,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4顆珠子,在十位上寫4,表示4個十;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用0補足數位。寫作40,讀作四十。
學生在已經學習了40的讀法和寫法后,可以根據老師的提示完成后面的學習。
(2)二十七
引導學生觀察中間的小棒和計數器:2捆小棒表示2個十,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2顆珠子,在十位上寫2,表示2個十;7根小棒表示7個一,在計數器的個位上撥7顆珠子,在個位上寫7,表示7個一。寫作27,讀作二十七。
(3)三十三
引導學生觀察右邊的小棒和計數器:3捆小棒表示3個十,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3顆珠子,在十位上寫3,表示3個十;3根小棒表示3個一,在計數器的個位上撥3顆珠子,在個位上寫3,表示3個一。寫作33,讀作三十三。
小結:十位上是幾就表示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表示幾,相同的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表示的意義不相同。
3.借助小棒和計數器明確一百的讀、寫方法。
師:同學們,我們通過學習知道了紅色、綠色、黃色的扣子各有多少粒,那這三種扣子一共有多少粒?該怎么讀、寫呢?
(1)學生自己數一數,引導學生以十為單位,得出有10個十,即一百粒。
(2)明確100以內數的數位順序。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明確一百的讀、寫方法。
在計數器的百位上撥1顆珠子,在百位上寫1,表示1個百;十位和個位上1顆珠子也沒有,寫0占位。寫作100,讀作一百。
4.總結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寫數時,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個位上寫0。讀數時十位上有幾個十就讀“幾十”,個位上有幾個一就讀“幾”。無論是讀數還是寫數都要從高位開始。
四、鞏固練習
1.同桌合作,完成教材第37頁做一做第1題,一個讀數,一個在數位表上寫數,兩人輪流。
2.完成教材第37頁做一做第2題,同桌互相檢查訂正。
五、拓展提升
1.寫出所有個位上的數字和十位上的數字相加等于7的兩位數。
16
25
34
43
52
61
70
2.用1、3、5三個數字中任意兩個數字組成兩位數,把組成的兩位數寫出來。
13
15
31
35
51
53
六、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你們通過今天的學習學到了哪些知識?
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說一說,教師幫助有疏漏的學生補充。
七、作業布置
教材練習八第5、6題。
復習上節課所學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教師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側重點地調整教學方案。
強調以“十”為單位。
學生總結的讀法與寫法都是不完整的,需要老師進行整理。
板書設計
讀數
寫數
寫作:
4
讀作:四十
寫作:
2
7
讀作:二十七
寫作:
3
3
讀作:三十三
寫作:
1
讀作:一百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教學教師充分引導學生完成了讀數、寫數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幫助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提示進行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評估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想一想,填一填
(共5題;共29分)
1.
(8分)18+2=_______
36+4=_______
69+1=_______
64+6=_______
29+1=_______
48+2=_______
98+2=_______
46+4=_______
2.
(12分)口算
70+7=_______?????60-40=_______????32+8=_______
7+6=_______????15-5=_______?????69-69=_______
21-20=_______????57-7=_______?????4+5=_______
16-9=_______?????30-20=_______????40+50=_______
3.
(1分)體育器材室有一些足球,同學們練球拿走32個,還剩18個,器材室原來有_______個足球。
4.
(6分)算一算.
15萬+21萬=_______
16萬-14萬=_______
12×3=_______
40萬-3萬=_______
22萬+19萬=_______
17萬+53萬=_______
5.
(2分)_______比50少5,比38多6的數是_______。
二、計算題
(共5題;共18分)
6.
(5分)
7.
(2分)60比_______多15,35比_______少27。
8.
(5分)你知道它們分別代表什么數嗎?
9.
(5分)先在里填上適當的數,再合并成一個算式,并計算出答案.
合并成的算式是?
10.
(1分)看豎式計算.
_______
三、生活趣味園
(共5題;共18分)
11.
(4分)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78-60=_______
86-30=_______
96-45=_______
38-21=_______
12.
(4分)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41-2=_______
16+82=_______
59-9=_______
26+7=_______
13.
(3分)計算
34+4=_______
5+44=_______
48-6=_______
14.
(4分)比一比,算一算。
8+24÷4=_______
36-28÷4=_______
(8+24)÷4=_______
(36-28)÷4=_______
15.
(3分)口算
(50+13)÷9=_______?????90-9-60=_______?????7×(26-20)=_______
參考答案
一、想一想,填一填
(共5題;共29分)
1-1、
2-1、
3-1、
4-1、
5-1、
二、計算題
(共5題;共18分)
6-1、
7-1、
8-1、
9-1、
10-1、
三、生活趣味園
(共5題;共18分)
11-1、
12-1、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