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三維動畫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在這樣的大環境和新形勢下,有專家認為可以通過理論學習+實驗研究+項目實訓的教學模式,用專業術語解釋實際上就是“教材、教法、能力”三位一體教學模式能改變學生實踐能力欠缺的弊端。有研究表明,合格的動畫人才應該具備較好的產業適應度、文化知識修養;在專業技能方面有實踐操作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獨立學習能力、獨立創新能力;在個人品質方面應具有艱苦創業品質和強烈的責任感。這些方面的能力在“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中都能得到較好的鍛煉。“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我們在現代因素的滲透下,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模式與內容,構架出一套生態體系,它不僅可以為動畫行業培養創新型的復合人才,更可帶動創新設計教育改革,為當前創意文化產業輸出創新人才。因此對“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研究既有現實意義,更有戰略意義。
2.“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在動畫專業課堂設計的程序包括以下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理論學習(教材及案例)”。這個階段的學習,采用傳授接受式與案例分析的教學模式來完成。傳授接受式教學模式在我國廣為流行,它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認為知識是教師到學生的一種單向傳遞的作用。動畫教師在深入挖掘教材和深刻領會大綱的基礎上,依據教材以及其他參考資料向學生傳授專業課程基礎知識及要領。當然,動畫專業由于其自身的特點,純理論課程的知識并不多。第二個階段是“實驗研究(方法探索與實驗)”。當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學習后,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然后我們通過探究式與合作學習模式把理論知識變成實踐。教師引導學生用所學的方法分析并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或者脫離教材。這一過程是學生熟悉所學的理論知識,自己動腦理解和分析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是在教師德引導下,學生通過探究式和小組合作的模式,把理論變成實踐的一個探索與實驗過程。第三個階段是“項目實訓(綜合能力實踐)”。當學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實驗研究的經驗后,要想成為真正與市場接軌的動畫人才,還需要參與項目實訓的課程,這部分的課程要與市場接軌,與動畫公司合作并參與它們的動畫制作是最好的選擇。可是大部分院校都沒有這種合作的條件,所以我們可以采用工作室的模式,建立工作室制度,采用小組負責制,讓學生運用已經學習和初步掌握的方法,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按照市場動畫項目的制作程序,去嘗試獨立分析和解決現實的問題,并完成項目實訓的過程。
二、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特色
一、角色造型分類
在對三維動畫當中的人物進行設計的時候,不僅僅是要考慮到人物所表現在外部的形體,更為重要的是應注重塑造的角色內在的氣質以及性格。在角色造型的設計中,運用最為廣泛、最多的是實物類的造型,像動畫中的寫實類則可以劃分為兩種:一種是純寫實,如《小蛾蚌找媽媽》、《花木蘭》等,這種都是依據人物的原型,加上少部分的藝術修飾;第二種形體式的造型,如《大鬧天宮》、《人猿泰山》等等,對于這些角色的設計,與現實就有很大的差異。
二、造型要素符號化分析
作為將多項藝術綜合在一起的動畫藝術,它所使用的表現手段有動作、繪畫、聲音、性格等方面。在動畫形象的塑造中,這些動畫藝術的表現手段都御用不同的形式集于一體,表現形式的融合才將動畫藝術獨特的審美價值表現了出來。在互動化、動態化飛速發展的新時代,塑造出來的具有獨特視覺的的形象,已經逐步的被人們所認可;動畫形象也用它獨特的“語言”,已經影響了世界文化。從本身來講,動畫形象也屬于一個國家的文化,從另一個面講,也代表著民族應有的精神。所以,筆者認為,可以將三維動畫中所表現出來的角色視為對傳統文化傳承的系統符號的組成。作為三維動畫角色造型,是從人、社會以及自然中逐漸衍生出來的,并且分為了若干小系統,在配合上有機的結合,輸出一個完成的模型系統,最終讓人們來評價起功能性。
三、角色內涵設計要素
(一)性格要素
19世紀英國的著名演員麥克雷蒂曾經說過:想要測定出性格的深度,則需要探索他潛在的動機,真實的去感受他心中最細致的、精細的情緒變化,挖掘出字面下所隱藏的思想,從而真正的掌握住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的內心真髓。其中最關鍵的是要去了解角色、抓住基調,即角色最為本質、最為核心的方面、思想以及個性特點。動畫角色的創造是否能夠得到成功,關鍵取決于設計者對角色的實際理解以及感受的多少。實際上,想要準確的抓住人物性格的基調,主要是從動畫電影的劇本中、角色行為以及對話語言中進行摸索。高爾基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情節是性格的歷史。”正是由于每一個動畫形象都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動畫里面的角色才能夠有血有肉;只有角色之間進行相互的比較,才能夠真正的構建出屬于這一部動畫真正的靈魂。所以,筆者認為將角色的性格塑造完美,對動畫的影響是巨大的,設計人員必須要重視這一點。
(二)形體要素
在《符號形式的哲學》這一文當中,卡西爾表示:“各種符號形象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人類的文化。”而且雅各布森也說過:“人類以視覺、聽覺要素作為基礎,就形成了人類社會中最社會化、最為貼切以及具有豐富意味的符號系統。”而在三維動畫的設計中,角色造型就成為了最主要的符號。也可以說成,在動畫作品中,角色所具有的視覺符號、聽覺符號的意旨與設定的表現都是運用的造型符號的整體集中性。
(三)表情要素
對于表情的研究,所選取的參照物基本上都是在現實中實際存在,或者是在以現實為基礎,加以中和或者擴展得來的。(無論是人物,還是動物需要塑造的角色都如此。)在動畫表情的設計中,首先考慮的是角色的真實性(大量的參考現實實物),然后還需要考慮是否符合動畫表演的特殊性。動畫角色的表情設計必須符合角色的本身特征。這樣設計出來的角色才能符合所要求的表情。俗話說:“相由心生,而心靈的窗戶則是眼睛。”在動畫形象的表情研究中,需要充分的研究真人眼睛,在其中,我們發現了眼睛之所以不同的關鍵。試想一下,一個動畫人物的眼睛沒有任何的變化,那它就算不上三維動畫中一個鮮明的形象,最多能算做一個模型,或者是玩具。迪斯尼曾經說過:“觀眾喜歡關注動畫角色的眼睛,因為眼睛能夠傳播心靈的呼喊,所以想要讓形象具有說服力,必須在這方面的技術上投入時間和資金。”
(四)動作要素
理查德·威廉姆斯有這么一段話:“傳統的動畫作為繪畫藝術的發展,那三維動畫設計則可以作為木偶戲的發展,換句話將,既是具有高科技的木偶戲。但是兩者包含的角色塑造的動作、重量等方面,則是都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
在福建泉州有聞名于耳的提線木偶戲,強調的表演概念則是——傀儡意念。其中的傀儡意念指的是以專門的舞臺表現的語言作為其特點,運用準確的把握,作為傀儡戲自身具有藝術規律一種依據的獨特創作思維方式。而我們則可以借鑒這一種理念方式,從“角色的性格思維”這點出發,設計出角色的動作,這樣才能夠讓三維角色更富有生氣,并且貼切劇情需要。
(五)聲音要素
動畫形象的配音在三維動畫的創作中,是角色造型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配音與視覺形象的完美結合,才能構造出生動的形象。不論是哪一部經典的動作作品,除了讓人們眼前一亮的絢麗畫面,還需要貼切的聲音與之相配合,而且聲音也能夠留給人們深刻的印象。隨著三維動畫的發展,配音的重要性也逐漸的顯現出來,不再是以往的無聲電影了。
參考文獻
[1]張杰,陽富民,涂剛.嵌入式圖形系統Nano-X多線程改造.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5,26(1):259~261
[2]董士海.用戶界面的今天與明天.計算機世界,1997,23:80~81
[3]戴文華,焦翠珍.嵌入式系統下的圖形用戶界面設計.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23):349~351
[4]馮超.基于Linux的嵌入式圖形用戶界面的研究與開發:[碩士學位論文].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2007.
[5]武志強,康利剛.嵌入式三維地形可視化技術的研究與實現.計算機工程,2008,34(林業期刊9):251~253
[6]林銳,石教英.基于OpenGL的可復用軟構件庫與三維交互設計.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00.11,37(11):1360~1366
[7]袁亞莉,馬立玲,王軍政.基于ARM&Linux圖形用戶界面開發平臺的設計.嵌入式系統應用,2009,4:5~7
[8]王同洋,熊偉.嵌入式Linux中圖形用戶界面的研究與設計.微計算機信息,2006,22:90~92
[9]王行仁.建模與仿真的回顧與展望.系統仿真學報,1999,11(5):309~311
[10]李亞昆.三維動畫及運動仿真技術的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4.
[11]趙寧.嵌入式三維圖形系統的研究與實現:[碩士學位論文].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2006.
參考文獻
[1]胡西偉.基于三維動畫與虛擬現實技術的理論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5.
[2]王欣東.數字藝術三個發展階段之時間劃分探析[J].影視技術,2011-03-28:64-68.
[3]盧風順,宋君強,銀福康.CPU/GPU協同并行計算研究綜述[J].自然科學總論期刊計算機科學,2011,38(3).
[4]NickollsJ,DallyWJ.TheGPUComputingEra[J].IEEEComputingSociety,IEEEMicro,2010:56-69.[5]SandersJ,KandrotE.CUDAbyExample-AnIntroductiontoGeneral-PurposeGPUProgramming[M].Addison-Wesley,2010:8-11.
[6]方旭東.面向大規模科學計算的CPU-GPU異構并行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2009.
[7]岳俊,鄒進貴,何豫航.基于CPU與GPU/CUDA的數字圖像處理程序的性能比較[J].地理空間信息.2012,10(4).
[8]張舒,褚艷利.GPU高性能運算之CUDA[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14-120.
[9]ParentR.ComputerAnimation-AlgorithmsandTechniques[M].AcademicPress,2002:2-31
[10]徐鵬.軟件開發模型在三維動畫模型制作中的應用[D]:上海,復旦大學軟件學院,2009.
[11]劉姚新.基于GPU的實時繪制算法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7.
[12]LuebkeD,ReedyM,CohenJD,etal.LevelofD地球科學期刊etailfor3DGraphics[M].MorganKaufmannPublisher,2003:P3-83.
參考文獻
[1]孫巍:《交互式多媒體關鍵技術的研究》,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
[2]洗俊峰,趙小俠,鐘玉斑:《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南寧: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第9期
[3]王子凱:《交互式多媒體中的藝術形態研究》,北京:藝術與設計一理論,2009年
[4]康凱:《三維動畫在中國的發展及現狀分析》,長春:電影文學,2008年第9期
[5]葉華,程科,王謀:《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現狀和發展》,合肥:《電腦知識與技術》雜志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