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手術室凈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凈化手術室;溫度過熱;免費取冷;空冷器
中圖分類號:TU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01-0164-02
1 凈化手術室過熱
手術室一般位于建筑的內區,當整棟建筑都有空調系統時,手術部的維護結構基本處于恒溫狀態,不受外部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維護結構的熱傳導可以保證手術室在不開空調系統時,也能維持與周圍房間相同的溫度(例如冬季供暖18℃~22℃)。目前國內流行的凈化手術室平面布局為雙通道型,手術室為清潔走廊和潔凈走廊(設計溫度22℃~24℃),手術室內人員、燈具、設備散熱需要依靠手術室自身的凈化空調系統來調節。
下面以百級手術室(送風10000m3/h、新風1000m3/h)為例討論手術室的過熱情況。手術室得熱量為圍護結構傳熱Qw、室內設備人員散熱Q、得冷量為Qs,則手術室內熱量變化ΔQ為:
ΔQ=Qw+Q+Qs
熱量變化就是空氣處理機組要消除的負荷,下面逐項分析:
1.1 維護結構傳熱Qw
維護結構通過周圍房間的熱傳導維持手術室的室內溫度,使手術部溫度趨于平衡。
1.2 手術室設備人員散熱Q
手術部的熱負荷由醫療設備、燈具、人員的散熱組成,根據手術室級別類型的不同,百級手術室熱負荷一般估算為6kW,其中燈具散熱1.68kW,設備散熱1.5kW,人員散熱2.82kW。
Q=Q1+Q2+Q3
式中:
Q—總散熱量
Q1—手術室燈具散熱量
Q2—手術室設備散熱量
Q3—手術室人員散熱量
1.3 得冷量Qs
供暖季,一般空調系統無制冷能力,得冷量等于新風所提供冷量。以東北某地區為例:冬季新風干球溫度為-29℃、相對濕度為74%,回風溫度為24℃、相對溫度為50%,將新風預熱至5℃后,新回風混合后為干球22.1℃、相對濕度50.6%,計算得新風焓差為18.6kJ/(kg·干空氣),得冷量=-6.2kW。
則手術室熱量變化為:
ΔQ=Q-Qs=-0.2kW
即供暖季百級手術室有0.2kW的熱負荷,需要執行空調供熱模式。但在凈化手術室的實際應用中存在以下五個因素,使得手術室出現過熱的情形:
(1)為防止機組盤管凍裂,新風往往預熱到大于5℃才送入空氣處理機組;(2)由于系統老化,過濾器更換不及時等原因造成新風量達不到設計的標準;(3)《GB50333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中有減少新風量的趨勢,降低了通過加大新風量以控制手術室過熱的可能性;(4)空氣循環機組風機的散熱變相增加了手術室的熱負荷;(5)冬季一般采用的蒸汽加濕會造成手術室顯熱的增加。
綜合上述幾個方面,類比夏季制冷工況,在手術室過熱時,我們設定與夏季相同的送風溫度(一般為21℃),根據送風量的不同,百級手術室具有10kW左右的制冷能力,千級、萬級手術室分別有5kW、3kW的制冷能力,完全可以實現消除冬季手術室室內過熱的目的。
但在寒冷季制冷機組制冷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許多冷水機組在氣溫5℃以下就停止工作,所以需要尋找節能環保的替代冷源。
2 冷卻塔供冷方案
當室外空氣溫度低于一定數值時,可以直接利用空氣中的“免費冷源”直接或間接向空調系統供冷。對于普通空調系統,可以采用將室外新風直接引入的方式利用“免費冷源”;而凈化空調系統對空氣的質量有較高要求,需要在不增加新風量的情況下消除室內冷負荷,即間接“免費取冷”。間接取冷一般通過冷卻塔,根據各地氣候條件的差異,采用不同的冷卻塔供冷形式。
2.1 開式冷卻塔供冷
開式冷卻塔(簡稱開塔)直接冷卻噴淋水,得到15℃的高溫冷水,可以作為空調機組在過渡季和冬季等不除濕工況下的冷源。考慮冷幅為4℃,在室外濕球11℃以下(此時干球溫度在16℃左右)的環境下均可以使用此種方式取冷。
此系統效率較高,但是也存在以下問題:(1)開塔不能在0℃以下使用;(2)開塔冷卻的工質直接接觸大氣,水質較差。
如果將開塔冷卻的噴淋水經過板換得到清潔的冷媒水,則屬于開塔間接供冷。考慮板換帶來的換熱溫差,為得到15℃高溫冷水,系統可以在室外濕球溫度10℃以下,0℃以上的環境使用。
2.2 閉式冷卻塔供冷
系統等同于將開塔間接供冷系統的板換放置到開塔內組成閉塔,從而保證冷媒水的清潔的形式,系統運行溫度區間等同于開塔間接供冷系統。
在環境溫度低于0℃時,可以停掉管外噴淋水,只利用空氣冷卻管內工質,即采用空冷的形式,但會降低閉塔的換熱效率,并且也存在凍壞閉塔換熱盤管的風險。
系統適用于我國長江中下游冬季不易結冰的區域,以南京為例,每年有1~3月、12月的平均濕球溫度低于10℃,可采用此系統。
2.3 空冷器供冷
系統包括設置于戶外的空冷器、機房內的換熱器以及管路系統,空冷器中的乙二醇水溶液等抗凍工質經空氣冷卻后輸送到機房內,再通過換熱器冷卻蓄水箱中的冷媒水,此冷媒水作為凈化空調機組冷源使用。
由于空冷器的冷卻極限是環境的干球溫度,為得到15℃高溫冷水,環境干球溫度需低于10℃(濕球溫度約為6℃)。在我國北方地區,此系統有半年左右的可利用時間。以哈爾濱為例,每年有1~4月、10~12月的平均干球溫度低于10℃。
3 凈化手術室供冷系統
以哈爾濱某醫院的氣候條件為例,我們選取空冷器冬季供冷方案。系統如圖1,主要包括空冷器、換熱水箱、水泵等設備,還需要特殊定制的空氣處理機組與之配合。在傳統空氣處理機組中再加入一冷卻段,此段不能與夏季表冷段共用,考慮到冬季加濕比較困難,此段需位于加濕段后,出風口前。
圖1 空冷器冬季供冷系統圖
3.1 系統實施過程
3.1.1 系統包括兩個循環,分別是乙二醇水溶液循環和冷媒水循環,其中除空氣冷卻器(2)放置于室外,其他設備均放置于室內,做好保溫。
3.1.2 乙二醇水溶液首選通過變頻泵(3)輸送至空氣冷卻器(2),在其中通過換熱,得到室外環境中的冷量,然后流回換熱水箱(5)的換熱管內,進入下一個
循環。
3.1.3 經過換熱水箱(5)冷卻的冷媒水送入空氣循環機組(7)的換熱盤內,冷卻室內空氣后流回換熱水箱(5)中進行下一個循環。
3.2 系統控制過程
3.2.1 為便于空氣循環機組(7)制冷量的控制和節省乙二醇變頻泵(3)的泵功,需要控制出水溫度恒定,通過測溫點T1的反饋值調節乙二醇變頻泵的轉速。
3.2.2 通過測溫點T2得到的溫度反饋至調節風機(1)的起停,當T2高于設定值時,啟動風機(1),加速乙二醇水溶液的冷卻;當T2低于設定值時,關閉風機(1),這樣既可以保護管殼式換熱器不被凍裂,也節省了風機電耗。
3.2.3 為在不同數量的空氣循環機組(7)的情況下節省冷媒水變頻泵功,設定冷媒水循環系統的壓力采集點,根據空氣循環機組(7)數量的不同帶來的系統循環壓力的變化,調整冷媒水變頻泵的頻率。
為防止加濕后的空氣有凝水析出,所以冬季冷盤管內水溫要不低于15℃,按常規5℃溫差設定冷盤管進水15℃,回水20℃;按照乙二醇水溶液與冷媒水5℃換熱溫差計算,乙二醇水溶液進換熱水箱溫度為10℃,回空冷器溫度為15℃。此系統可在環境溫度低于10℃的環境中使用,溫度越低,空冷器換熱效果越好。
4 結語
位于建筑內區的凈化手術室與外界“隔絕”,存在冬季過熱的問題。
寒冷季節,大樓一般不提供冷源,冷水機組呈低溫保護狀態不能正常啟動。“凈化手術室供冷系統”可以從室外“免費取冷”,很好地解決凈化手術室冬季過熱的
問題。
以環境溫度為10℃為切換溫度,低于此溫度,可以使用此系統“免費取冷”,當環境高于此溫度時,手術室進入過渡季工況,可以直接開啟冷水機組制冷。
參考文獻
[1] 許鐘麟.潔凈室及其受控環境設計[M].北京:化學
工業出版社,2008:344-347.
[2] 李永安,常靜,徐廣利.閉式冷卻塔供冷系統氣象條
【關鍵詞】手術室凈化 空調系統
一、材料與方法
(一)項目概況
醫院手術部設有兩間普通手術室,兩間潔凈手術室,而潔凈手術室是由一間萬級手術室和萬級與百級切換手術室術構成的。
(二)設計原則
潔凈手術室以及輔助手術對空氣潔凈的要求很高,對于潔凈手術室而言空調凈化系統能夠根據不同部位對潔凈的不同要求進行潔凈區域劃分,從而合理進行凈化。而對于普通手術室對空氣沒有特別高的要求,就要提高房間的密閉性,所以需要利用正壓送風的方法進行通風,對于外界空氣不同的污染程度,要對新風進行不同程度的過濾。
(三)設計思路
潔凈室層流是指在側墻和頂棚布滿過濾器,在地面布滿回風口,在手術室形成平行的氣流流通方向,但有些手術室手術臺的面積較小,也要考慮實際情況采取一些潔能措施。現在醫院普遍使用重點保障關鍵部位的凈化的集中送風方式,也就是在手術臺上方的天花板上布滿過濾器,以達到最好的凈化程度,其他周邊地區凈化程度稍降一些。
(四)技術路線
凈化空調系統是采用三級過濾系統,能夠使過濾器發揮最好的過濾效果同時能夠延長過濾器的使用壽命,它是在經過初級過濾、中級過濾、高級過濾三個階段。同時室內還設有凈化空調循環系統和新風共用系統,能夠使手術室達到更高的凈化程度。有的手術室單獨設置新風共用系統,原因是(1)本地區外界空氣灰塵量很大;(2)降低成本減少消耗;(3)減少系統無交叉干擾以及污染的隱患。新風共用系統機組前后設置高效的紫外線殺菌燈,配有初級、中級、高級三級過濾裝配,設有新風段、風機段,高效地過濾段、送風段等裝置能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
二、結果
(一)空調凈化系統劃分
在四間手術室中,一號手術室和二號手術室對潔凈的要求分別是百級和萬級,所以要在一號和二號手術室各放置一臺凈化循環機組;公用區域包括輔助用房、潔凈走廊以及污染走廊,所以在公用區域可使用一臺循環凈化機組;潔凈手術室可使用一臺新風凈化機組,普手術室可采用新風機組正壓送風。每個手術室應設有獨立的排風設置。
(二)氣流組織
目前國內外潔凈室手術間凈化空調系統的工程設計方法非常多,其標準與成效著重點也不同,經分析研究,此工程設計使用獨立的新風系統潔凈手術間空調,從節能的角度考慮,增加了二次回風。該系統獨立法將手術間新風系統進行集中設置,與空氣循環系統分離,新風系統不對手術間的濕度起作用,潔凈手術間與其輔助區域由各自獨立機組承擔對溫濕度和潔凈度的作用。此系統的特點是能夠使整個手術間自始至終處于受控制的狀態,當某一手術間停開時不會影響到其余手術間壓力梯狀分布,從而導致手術間之間的定向流動被破壞。
(三)空氣過濾系統
室內的潔凈度主要依靠空氣過濾器,它的主要作用能通過自身的設置,分三個檔次,初、中、高來對空氣進行凈化。達到良好效果。一般是空調機組第一級過濾器對空氣中的大顆粒粉塵進行過濾,所以設置在風口。第二級是凈化系統,主要是防止污染空氣滲入,通過過濾器設置在系統的正壓段。第三級高校過濾器設置在系統的末端,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空氣的清潔,本項目設置新風機機組替代第一級過濾,經過初、中、高三級過濾。對空氣的凈化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正壓控制
保證手術室正常工作和非工作期間室內正壓所需要的新風量并不相等。本項目獨立設置新風系統,有利于室內正壓的控制。手術室正常工作時,保證房間正壓所需要的新風經循環凈化空調機組和回風混合后進入房間;手術室不工作時,保證房間正壓所需要的新風由新風系統單獨補給。在新風管道上采用雙位控制的定風量裝置,當手術室工作時,空調系統開啟,排風機開啟,新風管上的雙控閥實施調節,滿足室內正壓要求;當手術室不工作時,空調機組關閉,排風機關閉,新風管上的雙控閥開啟,讓新風進入室內維持正壓和有序的壓力梯度。采取上述方式形成有效的保障體系,既保證了手術室在正常工作期間整個手術部正常壓力分布和空氣的定向流動,同時也保證了手術室在非工作期間房間內的正壓,保持手術室的潔凈狀態。
三、結語
關鍵詞:手術室凈化空調系統 工作模式 系統維護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c)-0244-02
1 凈化空調系統的基本工作模式
1.1 系統的分類及組成
醫院手術室層流凈化空調系統按照設備設置情況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集中式、半集中式和分散式系統,在現階段大多數醫院使用的都是集中式空調系統。集中式空調系統由冷站系統和凈化系統組成,冷站系統為凈化系統提供熱源或冷源,通過熱水或冷水經過表冷器對空調機組的空氣進行加熱或降溫;凈化系統由空調機組和送回風管道系統組成[1]。
醫院手術室凈化空調系統的主要設備有空氣過濾器、循環風機、表冷器、加熱加濕裝置、溫度/濕度傳感器、壓力變送器、風量調節閥和監控設備等。空氣過濾器在系統中分為粗效、中效和高效三級過濾,實現凈化處理空氣的目的;表冷器和加熱加濕裝置主要用來調節空氣溫度和濕度,溫度/濕度傳感器用來進行監測,并將所測到數據顯示在監控設備上;循環風機的作用是為系統提供流動空氣,風量調節閥控制流動空氣產生風量的大小。
1.2 系統的設計原則
通常來說,醫院是結合利用通風系統和凈化空調系統共同工作,來實現手術室內的良好空氣質量與室內環境。醫院手術室內的空氣調節與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室內空氣調節不同,手術室內空氣調節更注重凈化作用,對空氣中的無菌、氣流流向、風速和適應手術室的溫度濕度等方面都有嚴格的標準要求,而層流凈化空調系統既能夠對醫院所有手術室進行統一集體控制,又能夠對單個手術室進行特殊單獨調節控制管理,可以適用于醫院手術環境的標準要求[2]。
手術室層流凈化空調系統的設計原則一般情況下要滿足以下三點需求。
(1)手術室的凈化空調系統應與其輔助用房的空調系統分開設置。
(2)對于I級潔凈手術室和II級潔凈手術室要分別采用獨立的凈化空調系統對室內空氣進行調節控制處理。
(3)III級潔凈手術室和IV級潔凈手術室可以多間手術室共用一個凈化空調系統,但系統的新風應該滿足既可以采用集中處理方式,也可以采用各個分系統單獨處理模式,形成各個手術室完全獨立的凈化空調系統。
潔凈手術室通常都是采用多機集中式空調系統,系統包括新風機組、多臺循環空調機組、排風機組等并將所有的機組集中安裝在空調機房中,最后由安裝在送風管末端手術室頂部的高效過濾器過濾后送入手術室內。
1.3 凈化空調系統各功能段簡介
醫院手術室凈化空調系統由空調機組和送風管道組成。空調機組根據項目需求安裝在空調機房中,設備存放于專門定制的機柜里,機組各個功能段的排序結構符合國家相關規定,送風管道由生產廠家負責安裝[3]。空調機組分為新風機組和循環機組,兩部分結構大致相同,其中各獨立的功能段作用如下。
(1)新風過濾段。新風機組和循環機組中都存在新風過濾段,其一般位于機組的最前端,主要作用是過濾掉空氣中較大顆粒的塵埃,主要由風閥、粗效過濾器、壓差傳感器和風閥控制器組成。
(2)預加熱段。預加熱段只存在于新風機組中,它的作用是在冬季將抽取到的室外空氣先進行預加熱,再送入新風機組其他功能段進行處理。
(3)新風回風混合段。只存在于循環機組中,在這里經新風機組預處理的新風和手術室回風充分混合后再經過循環機組的處理才能送入手術室內。
(4)風機段。風機段是由變頻風機、壓差傳感器、變頻器等設備組成。
(5)均流段。通常位于風機段后面,主要是起到均衡氣流的作用,另一方面還便于機組內設備的檢修與更換。
(6)冷卻、加熱段。一般指表冷段和加熱段。表冷器接通冷源時實現對凈化空調系統的新風、回風進行降溫冷卻處理;加熱段是當接通熱源時,實現對空氣加熱處理。
(7)加濕段。一般位于中效過濾段之后,主要作用是防止中效過濾器濕度太大而滋生細菌。
(8)中效過濾段。一般位于循環機組的末端,采用的是中效過濾器,主要作用是過濾掉空氣中直徑在10 pm以上的灰塵,還對末端的高效過濾器起保護作用。
(9)臭氧消毒段。一般位于循環風機中的風機段后面,作用是對風機中空氣進行消毒處理。
2 凈化空調系統的管理與維護
下面結合在層流手術室日常管理維護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對空調系統的管理與維護進行探討。
(1)遇到問題:手術室內溫、濕度在調節過程中波動范圍較大,無法滿足規定要求。
分析主要原因:①在溫度和濕度進行調節控制過程中,調節次序混亂;②控制手段落后,例如在夏季沒有進行充分除濕就開始降溫,導致室內溫度降低過快,實際溫度數值超標;③沒有對新風系統帶來的流動空氣進行有效地溫、濕度處理。
解決方法:首先對新風系統加裝溫、濕度控制調節裝置,增加定風量閥,然后對員工進行充分培訓,先調節濕度,再調節溫度,最后增加傳感器、變頻器等元件對手術室內狀況進行實時監測,根據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及時控制層流凈化調節空調系統。
(2)遇到問題:手術室內風壓偏離,不同區域內的氣流流向和壓力分布不合理,產生的正壓不夠穩定。
分析主要原因:層流凈化空調送風系統閥門控制出現問題。
解決方案:檢查各個定風量閥門是否使用正常,包括系統的新風支管、排風支路上的各個自動調節閥和手動調節閥;在中效過濾器使用滿一年、高效過濾器使用滿三年時分別進行更換維修,并調整正壓。若發現調節回風及排風量,壓差變化不夠明顯,則將回風量至于最大,調整新風支管的定風量閥門,實現壓差變化允許范圍內的平順調節。
(3)遇到問題:手術室內在夏季濕度偏高。
分析主要原因:由于夏季外界空氣濕度偏高,所以在使用空調系統送風時,要首先將新風的濕度除去,才可以使得手術室內空氣濕度保持在40%~60%。
解決方案:首先需要增設氟表制冷設備,對新風進行降溫除濕,將溫度降到18 ℃左右,與回風混合后進行二次降溫除濕,當濕度保持在允許范圍區間后,將空氣加熱至手術室要求溫度區間。根據經驗,控制冷凍水溫度在7 ℃以下時,空調機組具備較強的降溫能力,手術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都基本能夠控制在規定范圍之內[4]。
在日常工作中,還需要注意層流凈化空調系統的維護項目[5]。
(1)新風進口粗效過濾器,需要半個月清洗一次。
(2)由于手術室內存在類似被單、面紗等游離絮狀物,所以一個月要對回風口進行清潔維護一次。
(3)定期對手術室四壁、吊塔及儀器表面進行清潔,對于空調系統也有著一定的幫助。
(4)定期對水系統進行水質檢驗。
(5)對水過濾器進行定期拆洗,尤其是在冬季供熱停止后,要對使用熱媒水的管道進行沖刷。
(6)對空調水系統的壓力表定期檢查,如出現偏差較大情況,及時進行維修更換。
3 結語
醫院手術室內需要利用層流凈化空調系統排除有害氣體,引入新鮮清潔空氣,控制室內溫度和濕度,滿足人體衛生及手術的清潔環境,整個系統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及其細致,設立專業人員進行定期維護,是維持系統正常運行的有效方法。
建筑需要大量新鮮、潔凈的空氣來稀釋有害氣體,滿足人體衛生需求并補償室內的排風。
參考文獻
[1] 李秀玲.綜合醫院手術部潔凈空調系統設計思路探討[J].醫藥工程設計,2009(3).
[2] 齊研.某潔凈手術部凈化空調自控系統設計[J].硅谷,2010(9).
[3] 傅夢.潔凈手術部建設項目質量管理[D].天津大學,2006.
【關鍵詞】數字一體化;手術室;應用前景
一、數字一體化手術室功能特點
潔凈手術室系統與數字化系統的結合將是未來“數字一體化手術室”的發展趨勢。從醫院的需求角度來講,一體化手術室需滿足以下幾個特點:
(1)為保證醫院手術室五年內不落后,必須考慮到手術室將來的可拓展性和對設備的兼容性。
(2)實現真正的全高清:包括攝像主機的全高清、圖像記錄系統的全高清、手術室內視頻的全高清、手術室與示教室的視頻傳送的全高清、手術室與主任辦公室的視頻傳送的全高清。
(3)可以對手術室內的腔鏡設備、各主流品牌的手術床、各主流品牌的電刀等進行集中控制。
(4)為方便操作,需要中文的操作界面和原型化的控制界面。
(5)可以在手術室直接調用B超、X 光、CT、MRI、DSA 等圖片、也可以直接調用患者的病案。
(6)可以兼容并控制不同品牌的全高清內窺鏡的圖像。
二、基本功能介紹
2.1數字一體化手術室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組成部分。
①一體化手術室影音管理系統(SwitchPoint Infinity);
②一體化手術室集中控制系統(Sidne Suite);
③一體化手術室存儲系統(SDC Ultra);
④一體化手術室交互式示教系統(Telemedicine)。
2.2主要設備及基本功能。
①集成了內置攝像機的手術照明設備: 通過觸摸屏進行中央控制的手術照明設備、內置攝像機的室內照明的中央控制。
②手術室設備: 采用觸摸屏的中央控制:預編程的系統配置節省了手術準備和更替時間。
③手術床: 采用觸摸屏控制的可調性手術臺。
④檔案管理: 記錄手術中發生的重要事件。
⑤視頻轉播: 可靈活獲取圖像數據。
⑥視頻會議: 能夠在無菌區里使用的專業通訊工具。
⑦吊臂: 可以整潔和安全擺放設備。
三、一體化手術室的特點
3.1充分整合設備
無菌區的觸摸屏可實現這樣的整合,如常做的腔鏡手術中的光源,用這套系統后,調整光源時,就不必走到設備面板進行操作,而是通過觸摸屏,在上面點擊,即可調整光源的亮度。在觸摸屏上出現一個操作界面,與設備實物是一模一樣的。這給醫生帶來的最大的方便是,原來如何使用設備,現在就如何使用。一方面是方便,另一方面是把安全性考慮在里面,因為很多醫生要長時間的看腔鏡。同時,還可以得到實時的各種參數,這對手術室內的所有醫療設備的控制,如手術床、無影燈等很有意義。
結合計算機技術,從硬件和軟件上進行整合集成,這使設備的使用功能更加優化,更符合醫生在手術中對各種條件的需要,更適合現代各種類型的手術技術和手術室操作規定的要求。
3.2實現信息傳輸及存儲
在觸摸屏上,醫生可把手術的靜態照片或者是連續的錄像保存下來,同時還能錄音,得到聲音、文字和手術內鏡圖像的全部資料,以高質量的格式存儲在DVD、CD、計算機硬盤或者醫院服務器等多種存儲介質上,實現信息的傳輸和存儲,同時,觸摸屏可以多種格式與患者個人數據單元聯接。
3.3信息共享
因為網絡廣泛應用于醫院內的局域網來進行圖像的音頻和視頻交流,因此,在醫院的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瀏覽器,醫生即可看見手術室內的所有情況。這對于很多醫生來說,不需要換衣服、洗手就可以看到手術室內的場景。
手術醫生作為治療方案的決策者,其診斷、治療水平及術中疑難雜癥的解決速度,會直接影響病人治愈率。所以,醫療群體在手術過程中,還應能夠訪問為完成其診療活動所必須的醫療信息,如PACS (CT、MRI、X-Ray等)、HIS、LIS 等的信息資料 。
3.4實現遠程醫療會診
建立不同醫療單位之間、醫師和患者之間的聯系,完成遠程咨詢、診治、教學、學術研究和信息交流任務,形成醫學專家之間,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一種全新的診斷模式,這對醫院來說,無疑是很大的便利。
潔凈手術室是現代醫學技術與工程技術結合的產物,是醫院外科最核心的部分;它也是現代化醫院的一個重要標志,它體現了現代化醫院的設施水平、醫療水平和管理水平。現代化的潔凈手術室應該是潔凈化、數字化和人性化三者構成的有機統一體。數字一體化手術室在國內越來越成為一個火熱的話題,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提供專業的一體化手術室項目的廠家數量較少,需進一步發展。潔凈手術室系統與數字化系統的結合將是未來數字一體化手術室發展的必然趨勢。除醫療儀器數字化外,潔凈手術室自身就是一臺依靠數字化控制的設備系統,僅空調系統就要監測和控制每間手術室的溫度、濕度、壓力、通風量、新風量等參數,并要維持不同潔凈區域的壓差。潔凈手術室要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完善內部通訊系統,可確保術中醫務人員的信息溝通。為了直觀地了解有手術的房間使用情況,安裝全方位數字電視監控系統也是必要的。手術安排、人員安排、器材的消毒和消耗品儲備管理,以及每臺手術的全過程記錄管理(時間、人員、麻醉、手術信息)等,這一系列復雜的過程也要進行計算機綜合信息管理。通過在手術室內設立中央控制室,對這些設備和系統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整合成一個中央控制系統;這樣可直觀顯示并控制整個手術室內狀況,同時經過接口可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流。
四、一體化手術室的發展趨勢
一體化手術室通過整合手術室內設備、信息資源和醫院各科室資源,使原來的“信息孤島”變成了無處不在的信息中心,患者信息在此得到最佳融合,為提供高效手術服務奠定了基礎。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副院長張強先生認為,基于影像導航系統、虛擬手術系統和機器人系統綜合構建的手術室代表著一體化手術室的智能發展方向。
影像導航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微創手術的發展和進步。通過手術導航系統,醫師不僅可以直接看到傳統手術的暴露部位,而且能看到不易觀察的部位,如手術部位周邊組織內部的血管與神經。醫生可根據手術規劃指定的路徑,精確執行手術干預和操作手術器械。另外,將大型醫學影像設備如MRI、CT 與一體化數字手術室相結合,就形成了復合型手術室。復合型手術室能夠將實時MR/CT 影像傳送到外科導航系統中,并通過大屏幕實時顯示,為醫生提供最佳手術路徑及術中影像的動態變化。計算機技術和機器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催生出機器人手術室,以達芬奇為代表的手術機器人系統,以其高精度、穩定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為外科手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從術前掃描、術前處理、手術模擬、手術規劃制定出最佳手術方案,交由機器人按程序進行手術干預,手術全過程體現出一體化手術室在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生物醫學技術推動下的智能功能。
【關鍵詞】醫院工程 潔凈手術部 凈化空調系統 自動化設計
引 言
手術感染一直都是臨床治療中的難點,醫院潔凈手術部在凈化室內空氣方面的作用尤為顯著,可有效防止各類污染的發生且避免病菌的擴散。這不僅有助于醫院創造良好的手術條件,也為病人和醫務人員提供的健康的環境。高空氣潔凈度對于潔凈手術室而言是很重點的要求,空氣凈化處理有助于達到手術室潔凈標準的要求。因此,潔凈手術室對空調自動控制技術要求遠遠高于一般的舒適性空調。必須有完善的自動控制系統,才能保證空調系統的正常運行,使潔凈手術室可以達到技術指標要求。
1、實例概況
某醫院病房大樓潔凈工程處在5層手術部及6層重癥監護室(ICU)。具體情況為,百級、千級潔凈手術室凈化空調系統選擇一拖一形式,一臺潔凈空調循環機組供應一間手術室。萬級潔凈手術室選擇一拖三形式,新風集中預處理。4臺潔凈空調循環機組運用于潔凈走廊、污物走廊、輔助用房等。在重癥監護室、輔助用房之間建立獨立的系統,選擇1臺潔凈空調循環機組,新風自取,空調系統選擇一次回風方式。大樓潔凈工程設計的中央空調系統為獨立運行,選擇4臺風冷熱泵式冷水機組,冷水機組(內置冷凍水泵)集中布置于6層裙房屋面。
2、空調控制系統的監控設計
2.1空調循環機組
2.1.1配置構成:空調循環機組結構中要設計多個功能段,包括:風管、送風、表冷、電加熱、電極加濕等,選擇的是二管制。機組把冷熱盤管分布在正壓段,這對冷凝水的排出有促進作用,避免機內積水而造成滋生細菌,防止空調系統出現新的污染。考慮到實現空氣凈化的效果,對循環機組布置初效、中效2級過濾,同時對靜壓箱處布置高效過濾器。
2.1.2 DDC監控:采取空調循環機組監控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創造良好的運行環境,如:溫度調節、濕度調節、壓差調節、空氣處理等。采取的監控方法包括:(1)狀態監視方面。主要是檢查初效、中效、高效過濾器等元器件的具體狀態,也包括風機變頻器、過濾器等方面的情況。(2)溫度濕度方面。主要是對溫度、濕度進行調節,包括:①送風溫度自動控制。冬季時對熱水閥開度自動調節,維持回風溫度的科學性;夏季對冷水閥開度自動調節,維持回風溫度的科學性。②回風濕度自動控制。按照濕度標準要求對加濕閥有效調整,確保濕度能達到潔凈手術部要求。除濕控制一般包括:自動調節冷水閥開度、冷凍除濕機等。另外,結合溫度的要求應該對電加熱給予調整,通過加熱處理保證濕度滿足設定值要求。(3)壓差調節。對空調循環機組的新風支管需添加相應的裝置,通常都要安裝電動雙位定風量器,以持續把新風傳送到各個循環系統中,確保了新風量及正壓的條件。(4)空氣潔凈度。對空氣潔凈度的控制主要是設計過濾網,通常是利用3級過濾,即:初效、中效、高效等,保證室內空氣滿足標準的潔凈度。(5)風機控制。風機控制箱需添加手動/自動選擇開關,日常運行期間要保持在自動狀態。護士站則根據自動控制系統中的遠程控制對風機起/停進行操作。(6)聯鎖控制。電磁調節閥新風風門、風機起動之間的聯鎖反應。送風機開啟之后,開冷水閥和新風風門,調節冷水閥。風機中斷之后,新回風風門、電動調節閥、電磁閥自動關閉。通過這樣的控制流程來實現空調機組的有效監控。
2.2新風系統
2.2.1配置組成:此次案例工程里提到的手術室新風選擇集中預處理方法,一共布置了2臺新風機組。新風機組的功能段較多,如:風機、均流、中效、亞高效過濾、表冷、抽濕再熱、出風等,也選擇二管制。機組把冷熱盤管布置在正壓段,這對冷凝水的有效排除有促進作用,可避免機內積水造成的滋生細菌,放置空調系統出現二次污染。考慮到這增強系統的凈化空氣效果,對新風處理機組同樣設計了3級過濾,包括:初效、中效、亞高效等級別。另外,機組內配置特定波長的紫外線燈,有助于過濾網及盤管的殺菌處理。
2.2.2DDC監控:新風機組監控涉及到溫度調節、濕度調節、空氣潔凈度處理。新風系統的各類模擬量輸入(AI)、輸出點(AO)與數字量輸入(DI)、輸出點(DO)等。
采取新風機組監控能發揮出多方面的作用,但在控制時要嚴格按照標準操作,具體情況為:(1)狀態監視。對初效、中效、亞高效過濾器的具體狀況詳細檢查分析,同時觀察風機變頻器、故障報警、過濾器堵塞等方面的情況。(2)實現溫度、濕度的有效調控。①送風溫度。冬季對熱水閥開度自動調節,維持送風溫度處于標準范圍;夏季對冷水閥開度自動調節,維持送風溫度在標準范圍內。②送風濕度。考慮大醫院建筑內無蒸汽,且該區域冬季濕度偏大,手術室空調凈化系統冬季加濕選擇新風集中加濕后送入各循環機組的方式。要想達到Ⅰ級手術室、ICU的濕度標準,循環機組內要添加相應的電極式加濕器。 (3)空氣潔凈度控制。利用所分布的3級過濾網,保證空氣的潔凈度處于標準范圍。(4)風機控制。風機控制箱一般設計了手動/自動選擇開關,正常情況下都屬于自動狀態。由護士站利用自動控制系統遠程控制對風機起/停進行操控。(5)聯鎖控制。主要是電磁調節閥、新風風門與風機起動聯鎖。在送風機起動狀態下,開冷水閥和新風風門,調節冷水閥;當風機中斷運行后,新回風風門、電動調節閥、電磁閥則會自行關閉。通過新風機組與空調機組之間的相互連接,可以發揮出更好的調節作用,保證空調機組的正常運行。如果院內某一件手術室正在使用,則新風系統便會開啟運行;而當手術部關閉后,新風機組才會隨之中斷工作。
2.3風冷熱泵式冷水機組
此次研究的工程中,建立了一套風冷熱泵式冷水機組系統,由于該系統是獨立運行操控,可以給空調系統輸送必要的冷熱源。從現有的設計方案看,設計冷水機組的監控集中在以下兩種方式:(1)經過RS-232或RS-485/422串口通信,將其和冷水機組構成全部開放式的數據通信。通過凈化自控系統的協助運行下,中央站可隨意收集冷水機組內部數據,最后得到系統具體的參數指標,從而改善了冷凍系統內部的控制性能,減小了機組故障的發生率。(2)干接點的方式。這種方案是在冷水機組的控制箱內傳輸干接點信號,且與控制器的I/O點之間相互連接。
風冷熱泵、冷水機組的具體情況為:(1)冷負荷需求量。計算這一指標時要參照空調供水、回水溫度、供水流量等三方面的具體情況,對建筑空調需要的冷凍負荷量自動計算。(2)冷水機組臺數。控制臺數是要按照建筑所需冷負荷、差壓旁通閥開度等方面的情況自動調整,以保證系統運行后的能耗最小。(3)機組聯鎖控制。實現空調水蝶閥、起動循環水泵和開熱泵機組的開啟,以及停熱泵機組和關閉循環水泵及空調水蝶閥。(4)空調水壓差控制。根據空調供水與回水壓差,自動調節旁通調節閥,維持供水壓差恒定。(5)水泵保護。當開啟水泵之后,水流開關則會對水流的狀態進行檢測,在發生故障之后則會自行中斷系統。(6)機組定時起/停。按照之前安排的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對機組的起/停定時操作。(7)機組參數。主要指的是系統的運行參數,監測系統會完成多個參數的檢測,如:溫度、壓差等,根據參數指標情況判斷系統是否存在故障。(8)水箱補水。對進水電磁閥的開起與關閉進行自動控制,讓膨脹水箱水位處于標準狀態,出現異常情況后可及時報警。
2.4排風機的控制
設計排風系統時都要對結構上添加手動風量調節閥、止回閥。而手術室排風口要添加F8中效過濾器,別的潔凈區排風口帶F5中效過濾器。排風系統具備的相關功能與操控方法:
(1)風機控制。通常控制風機可借助于兩種開關方式,即:手動開關、自動開關。正常工作中的開關位屬于自動狀態,經過護士站利用自動控制系統遠程控制風機的起停。(2)聯鎖保護。這種保護分布的地方較多,如:潔凈手術室、潔凈走廊、污物走廊、重癥監護室等,都屬于機械定風量排風系統。室內排風機中添加了相應的延遲設備,能發揮出瞬間開門、快速調控的效果。 (3)過濾器堵塞報警。通常報警系統動作都是在中效空氣過濾網兩端壓差偏大時,以告知醫院人員盡快清理。
3、空調自動控制系統組成
根據現有的空調系統技術看,自動控制系統主要包括集散式控制、分布式現場總線控制等兩大方式,集散式控制系統則是運用最廣泛的。其主要包括:中央管理站、DDC控制器、傳感器、閥門等部分構成,從而實現了多個方面的控制管理效果。
中央控制系統主機分布在手術部的監控室里,DDC控制器則涉及在技術夾層,護士站設置了監控分站。與常規基本配置的空調機組相比,手術部的凈化空調機組工藝系統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在管理方面相對獨立寫,協調主要服務于手術部內醫護人員。因而必須在手術部單獨建立一個置監控室,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醫務人員對手術部的凈化空調自動控制系統,保證更加全面、可靠的凈化效果,在遇到異常情況時可對相關參數進行調整。
目的探討個體化舒適護理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接受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分為100例研究組和100例對照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個體化舒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入院時、出院時血壓及焦慮水平。結果研究組和對照組入院時收縮壓、舒張壓及焦慮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本次研究認為個體化舒適護理對減輕婦科腹腔鏡患者焦慮水平,維持血壓的穩定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舒適護理;腹腔鏡;焦慮;血壓
隨著現代護理模式的轉變,舒適護理逐步在臨床中進行推廣,研究指出舒適護理可以使手術患者在生理和心理得到滿足,減輕對手術的擔憂及應激反應。因此本次研究擬收集2014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受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探討個體化舒適護理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受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手術類型為異位妊娠、卵巢囊腫及子宮肌瘤等。按隨機號碼表法分為兩組,100例研究組和100例對照組。研究組平均年齡(32.2±4.4)歲,對照組平均年齡(33.2±4.2)歲,兩組人員年齡、手術類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入院后接受常規護理
(1)入院教育:責任護士與患者溝通,講解腹腔鏡手術過程、護理配合要點。
(2)基礎護理:給予吸氧,建立靜脈通道,根據醫囑用藥,做好術前檢查。術前禁食8小時。做好手術區備皮,清潔消毒。
(3)術后護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傷口有無出血、滲血、滲液,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
1.2.2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個體化舒適護理
(1)術前護理:在患者病房降低醫療器械的使用頻率。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將打鼾的患者單獨安排在單人病房。晚上巡視病房時做到輕開關門。
(2)術中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士向患者介紹手術環境及各種儀器功能,減輕患者陌生感和焦慮情緒。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耐心傾聽,使患者有被尊重的感受。對患者介紹成功接受手術患者的經驗,說明腹腔鏡手術優點。
(3)術后護理:向患者介紹手術后注意事項,自我護理知識和技能,組織病友會進行相互交流,使患者獲得舒適感。
1.3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入院時、出院時血壓及焦慮水平。焦慮水平采用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價[1],總分80分,分數越高,焦慮程度越高。
1.4統計分析方法
使用EconometricsViews6.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和對照組入院時收縮壓、舒張壓及焦慮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出院時收縮壓、舒張壓及焦慮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腹腔鏡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可加重患者的焦慮感,對神經、內分泌及循環系統產生影響。研究[2]指出手術前患者血壓波動會加大,會誘發高血壓危象、心肌缺血,延緩手術傷口的愈合。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后,缺乏家屬的陪護,加上手術室的緊張氣氛,加重手術對患者的心理刺激,造成血壓升高[2]。本次研究顯示接受舒適護理的研究組在出院時收縮壓、舒張壓及焦慮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我們認為在舒適護理的過程中使患者感受到醫務人員的對他的尊重,得到關心的體驗,降低陌生感。還有研究[3]指出相對于基礎護理,舒適護理更注重患者的舒適感受的和滿意度,更能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一種以人為本的護理核心。而且舒適護理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在護理過程中能夠更進一步拉近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距離,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舒適護理更能獲得患者的認可,使患者在住院期間處于滿足的舒適狀態,使其有信心面對手術。
[參考文獻]
[1]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等.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2006,204.
[2]陳素清.舒適護理模式在臨床中的運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20):644~645.
預約試駕、了解實時油價、查詢違章信息……過去可能要打好幾個電話加上瀏覽十多個網頁的工夫,現在都可以在同一個APP內解決。而這僅僅是行業在服務電子化上的其中一個嘗試。
在國內汽車市場進入微增長和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服務的創新成為每一個品牌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由此也催生了數字化時代的新型汽車售后營銷。
2億車主的后市場
今年5月,上海通用汽車別克eService易享關懷服務在全國別克品牌售后服務網點全面推行。該項服務集成視頻圖像識別、視頻監控、液晶顯示屏等先進技術與裝備,實現車輛維修保養全程可視化透明管理,為車主帶來涵蓋預約、接待、作業、交車以及回訪等環節的服務體驗。
踏入別克4S店之前,車主可以通過移動終端設備預約到店時間、預設車輛養護個性化需求;車輛開始維修后,車主可以通過LED看板遠程監督、查看車輛的實時維修進程;保養結束車輛離店后,微信、QQ群會適時將養護貼士推送給車主,解答日常用車的困惑或預防自檢技巧。
從2000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到黃金10年。汽車保有量從1600萬輛攀升到2011年底的1.04億輛,位居全球第二(次于美國)。如果按照每年平均新增2000萬輛車的速度,這意味著五年后保有量或接近2億輛。如此龐大的汽車后市場,讓“微增長”陰影籠罩下的制造商和經銷商們嗅到了商機。
早在3月,上海通用別克品牌就推出了iBuick智能手機應用APP,借助目前最流行的信息工具,為用戶提供從賞車、購車、用車和互動的“掌”上服務。
該APP包含iShop移動展廳、iCare別克關懷、iAsk行車助手與iGame互動中心四大功能模塊,用戶可以足不出戶就查看到別克產品的360度外觀內飾,了解車型亮點,還可查詢別克4S店的位置信息和服務熱線,實時聯動預約試駕及車貸申請。同時,iBuick還具備個性化的查詢違章、統計油耗、獲知洗車指數、記憶停車位置、愛車課堂以及保養、保險、年審換證提醒等功能。在互動游戲方面則可以通過拍攝照片渲染車身,設計出獨一無二的昂科拉、君越等車型。
與時俱進
在2010年以前,業內普遍預測中國要到2015年才能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但后來的事實證明,這一結果提早了5年。彼時,中國以1300萬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和銷售國。但不到一年時間,這份狂喜就被焦慮替代。2011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速從前一年的34%下跌到3%左右,習慣于高增長的人們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手足無措。再加上利好政策的退出和城市限購的實施,銷量下滑、庫存升高、產能閑置問題變得刺眼。高增長時期的粗放作風顯然已不適合當下的市場了,要贏得成熟的汽車消費者的青睞,企業必須精耕細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年我院收治的88例經手術治療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44例與觀察組44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21例,年齡19~75歲,平均年齡(45.7±3.1)歲。觀察組中,男25例,女19例,年齡20~75歲,平均年齡(46.3±3.5)歲。對比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干預。觀察組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管理進行干預,具體如下:(1)應用精細化管理提升醫護人員綜合能力;手術室中,臨床護理工作極其復雜,對醫護人員綜合能力要求極高,醫院需不斷接受新知識、新理念。醫院高層管理者需組織醫護人員學習精細化管理知識、理念,吸取精細化管理中的精髓。同時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案與操作流程,醫護人員在工作中嚴格按照流程執行,并培養嚴謹、認真、自我約束的工作態度,深刻認知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精細化管理的意義。(2)細分精細化管理職責、流程、制度;手術室精細化管理的核心是管理制度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者能力體現在使每位工作者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精細化管理的實施需對手術室中的各項操作實施細致化、標準化,如手術器械準備流程、制作手術物資備用表、手術室內行為規范、手術室中基本操作流程以及各班次不同時間段工作流程等。確保手術室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有章可循,并對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實施進行考評。(3)精細化管理提高護理質量;手術室作為給予患者實施救治的重要場所,因此每個細節的精細化管理無容忽視,對此可將手術室護理工作標準化、統一化以及量化管理等方式實施管理。例如,手術室各區域標識化,將標識細分到每個區域、器材等,加強手術室細節管理,確保手術室中器械管理、區域劃分等一目了然。(4)提高醫護人員服務質量,手術室護理人員需做到給予患者最滿意的服務、給予醫師最默契的配合,使其成為自身的工作理念。促使各科室護理人員提出細節護理的措施,最終總結并進行實施。要求護理人員在接倒換著后每個細節均要為患者考慮,如:健康宣教、眼神鼓勵、親切問候等,每一個細節均需體現護理人員的優質服務。
1.3療效評定
采用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選項包括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滿意率+一般率。醫院護理質量,從手術室設施、人員、安全、布局等4個管理方面評分,滿分100分;同時對手術安全情況,根據手術中不良發生情況進行測評。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使用SPSS18.0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運用%表示,使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中,滿意27例,一般15例,不滿意2例,滿意率95.45%;對照組中,滿意19例,一般12例,不滿意13例,滿意率70.45%。對比兩組滿意情況,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1.624,P=0.000)。
2.2護理質量與手術安全性對比
觀察組護理評分為(95.37±3.26)分,高于對照組的(86.12±5.9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671,P=0.00)。且觀察組手術中不良事件1例(2.27%),低于對照組7例(15.9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1.832,P=0.000)。
3討論
手術室是對重癥患者提供救治措施的重要場所,手術室中醫護人員的操作、手術設備、手術室環境等均與患者手術治療結果存在直接關系[2]。若手術室中人員、設備、環境出現任何失誤,會對患者治療效果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手術室護理精細化管理對于保證患者治療效果、生命安全等意義重大[4-5]。手術室護理精細化管理實施需要制定規范的章程,規章制度制定中不可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無論是器材管理、人員管理還是衣物消毒等均要嚴格按照精細管理制度實施,降低手術室護理過程中失誤發生率[6]。同時加強對于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培養,確保每一位手術室護理工作者具有滿足手術工作要求的職業素質以及職業責任心,從而有效執行精細化管理[7-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安全性、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管理實施精細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手術室現狀,對降低手術是護理錯誤發生率,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等起到積極作用。
作者:王素華 單位:江蘇省泰興市中醫院手術室
參考文獻
[1]代修玲,楊文麗.精細化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3):3-4.
[2]伍琳,孫艷杰,劉鈺鵬.立體定向手術室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z1):491-492.
[3]田美娟.分析精細化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3):262-263.
[4]林秀珍,叢麗霞,徐穎超.精細化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5):272-273.
[5]劉利平.應用精細化管理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研究[J].醫藥前沿,2016,6(2):314.
[6]衛淑華.試論精細化管理在門診輸液安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6,15(15):171-173.
摘 要:目的 探討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對促進腹腔鏡術后患者恢復的效果。方法 選取92例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行腹腔鏡治療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給予觀察組患者手術室精細化護理,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以及護理質量評分。結果 在腹脹消失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排便時間、術后進食時間及住院時間等術后恢復指標方面,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為(93.01±4.59)分,高于對照組的(80.01±2.3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394,P <0.05)。結論 患者行腹腔鏡治療的同時,給其配合實施手術室精細化護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護理質量較優,效果明顯,有較高的推廣價值。關鍵詞:手術室精細化護理 腹腔鏡 術后恢復 護理質量 術后排氣時間 腹部疾病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腹腔鏡技術由于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少、患者術后恢復的較快等被廣泛的應用在了對各種腹部疾病的治療中,并且此種微創手術方式已經逐步替代了開腹治療的方式。采用腹腔鏡治療其效果與護理模式密切相關[1]。手術室護理是對患者實施治療的關鍵,隨著研究的增多,有大量的研究結果顯示,對行腹腔鏡治療的患者配合實施手術室精細化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2]。本次研究選取了92例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行腹腔鏡治療的患者,詳細的探討了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對促進腹腔鏡術后患者恢復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92例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行腹腔鏡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確診為腹腔疾病。(2)患者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排除標準:(1)合并意識障礙。(2)合并凝血功能障礙。(3)合并對手術治療有嚴重影響的病癥。將本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26例,年齡29~53歲,平均年齡(41.55±6.24)歲,其中行行膽囊切除術20例,闌尾炎切除術12例,行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8例,行卵巢囊腫切除術6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19例,年齡28~54歲,平均年齡(42.01±6.59)歲,其中行行膽囊切除術21例,闌尾炎切除術11例,行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9例,行卵巢囊腫切除術5例。本次研究在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下進行。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繼續比較。1.2 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管道護理,保證各管道的暢通,還應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如發現異常,則需及時上報主治醫師處理。給予觀察組患者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具體如下:(1)制定手術室精細化護理流程。科室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成立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小組,并制定手術室精細化護理流程。對患者行術前精細化護理。護理人員要嚴格遵守相關規章制度對手術室環境進行清潔和消毒,保證手術室環境的干凈和整潔,護理人員的各項操作均應在無菌的環境下進行。護理人員還要對各手術器械和手術設備進行詳細的檢查,如手術刀具、治療設備等消毒情況是否合格,進一步保證相關儀器及設備性狀的良好運行,根據檢查的流程及步驟做好相關的標識,保證各設備及器械的有效性[3]。護理人員還要再次詳細檢查手術中需要用到的麻醉藥、鎮靜藥物、抗凝劑、抗生素等藥物,分類正確擺放,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做好保障。手術前,護理人員還應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還應多與患者溝通和交流,給予患者鼓勵,緩解患者對手術出現的恐懼、擔心、緊張等負性情緒,增強患者的歸屬感,促使患者更加積極的接受治療[4]。將手術室的溫度及濕度調整在舒適的范圍內。(2)術中精細化護理。手術開始前還應積極的配合麻醉人員對患者實施術前麻醉,并密切關注患者麻醉后的精神狀況及生命體征。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積極的配合醫師進行相關的護理操作,及時準確的向治療醫師傳遞需要的各種手術器械,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有效的處理使用后被污染的物品,護理人員還要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監測,避免患者在治療中出現呼吸停止、心率過快、心率過慢、體溫驟降等不良事件[5]。(3)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要對手術中所用治療器械、藥品的數量等進行清點檢查,對需要清洗和消毒的器械根據其類型對其進行歸類,并及時運輸至專門的消毒供應室進行消除處理,如還需要補充其他的藥物,則應及時做好相關的記錄,保證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穩定,對手術切口進行消毒,檢查其包扎完好性,之后再將患者送入病房,與病房護士做好相應的交接。1.3 觀察指標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以及護理質量評分。術后恢復情況包括:腹脹消失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排便時間、術后進食時間、住院時間等。采用本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對本組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調查,包括物質生活、心理、軀體、社會功能等,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高。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2.1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觀察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2.2 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評分通過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護理措施后,在護理質量評分方面,觀察組為(93.01±4.59)分,對照組為(80.01±2.33)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394,P<0.05)。
3 討論腹腔鏡是目前臨床上比較常用的一種微創手術,由于對機體組織造成的損傷較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較快等優勢近年來被廣泛的應用在了對腹部疾病治療的臨床上。但是在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前,部分患者對手術的擔心和恐懼,導致對手術效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6]。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了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過程中,給患者輔助實施手術室精細化護理手段,對促進患者術后恢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7]。手術室精細化護理是一種在降低護理及溝通成本的基礎上,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最大程度了節省了醫療資源。其是通過制定手術室精細化護理流程及制度,使護理工作更加專業化,使其更具有針對性,在保證了手術安全性的同時,還促進了患者術后的康復。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廣泛實施對手術室護理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本院在對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配合實施手術室精細化護理,通過術前制定手術室精細化護理流程,從術前、術中及術后對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在此過程中,還對患者輔助實施了心理護理,術前加強了對手術室及手術器械的檢查,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在手術中,通過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保證了各項手術器械的傳遞準確性,手術結束后,加強了對手術器械、藥品等的檢查登記,保證了治療的有效性[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腹脹消失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排便時間、術后進食時間、住院時間等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馬玉霞[10]等人在其研究中,通過對腹腔鏡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室精細化護理,患者術后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患者在行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時,給其配合實施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對促進患者術后康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為(93.01±4.59)分,高于對照組的(80.01±2.33)分,差異顯著(P<0.05)。江利華[11]在其研究中顯示,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在腹腔鏡手術患者護理中應用,護理后護理質量評分達到(94.14±3.72)分,高于常規護理組的(78.63±6.27)分,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在腹腔鏡手術患者護理中應用,對護理質量有顯著提升作用。綜上所述,患者行腹腔鏡治療的同時,給其配合實施手術室精細化護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護理質量較優,效果明顯,建議將此種護理方式應用在更多的臨床上。參考文獻[1]楊薇,許超,周方艷.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干預在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92-94.[2]周衛雪,孫晨霞,郭寧,等.精細化護理在腹腔鏡闌尾炎切除術患兒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10):36-38.[3]王倩.手術室精細化護理管理對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3):142.[4]張曉連.精細化溝通護理在老年闌尾炎腹腔鏡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5):830-832.[5]陳亞楠,陳華萍.手術室護理路徑對腹腔鏡手術護理效果及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10):99-101.[6]陳德英.手術室細節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及對護理質量評分、滿意度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0,27(5):126-128.[7]張夏懌.手術室護理路徑在提高腹腔鏡手術配合效率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20,45(5):682-684.[8]褚國城,周培萱.手術室干預性護理對腹腔鏡手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效果探討[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6):92-93.[9]王培偉,何宇文.精細化護理干預應用于經腹腔鏡腎部分切除手術患者的效果評價[J].醫藥前沿,2019,9(3):182-183.[10]馬玉霞,陳紅翠.手術室精細化護理管理對腹腔鏡術后患者恢復的影響分析[J].健康必讀,2019(10):136.[11]江利華.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對腹腔鏡術后患者恢復的影響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5):2134-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