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滁州西澗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言絕句。
2、作者任滁州刺史時,游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詩里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還蘊含了詩人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與憂傷情懷,也就是作者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
(來源:文章屋網 )
1、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2、虞集的《聽雨》: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
3、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4、韋應物的《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巴山楚水②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③。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④爛柯人。
沉舟側畔⑤千帆過,病樹⑥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⑦歌一曲,暫憑⑧杯酒長精神⑨。
【注釋】
①酬:答謝,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見贈:送給(我)。 ②巴山楚水:古時四川東部屬于巴國,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屬于楚國。劉禹錫曾被貶到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詩人被貶之地。 ③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棄置,拋棄,擱置。 ④翻似:倒好像。翻,副詞,反而。⑤側畔:旁邊。 ⑥病樹:枯朽的樹。 ⑦君:指白居易。 ⑧暫憑:暫且憑借。 ⑨長(zhǎnɡ)精神:振作精神。長:增長,振作。
【品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禹錫于敬宗寶歷二年(826)冬,罷和州刺史后,回歸洛陽,途經揚州,與罷蘇州刺史后回洛陽的白居易相會時所作。
當時淮南節度使王潘在揚州設宴招待劉禹錫、白居易兩位詩人,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擊盤,吟詩一首,題為“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劉禹錫長期被貶的不幸遭遇鳴不平。劉禹錫回憶往事,感慨萬端,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答謝白居易。
詩的首聯回首往事,抒發感慨。劉禹錫因積極參加順宗朝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運動而遭受迫害。他先被貶朗州,再貶連州,調夔州、和州,未離謫籍。“巴山楚水”泛指貶地。劉禹錫沒有直率傾訴自己無罪而長期遭貶的強烈不平,而是通過“凄涼地”和“棄置身”這些富有感彩的字句的渲染,讓讀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長期謫居的痛苦經歷中,感覺到詩人抑制已久的憤激心情,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詩的頷聯,劉禹錫運用了兩個典故。一是“聞笛賦”,指曹魏后期向秀的《思舊賦》。向秀的好友嵇康和呂安為司馬氏所殺,向秀經過兩人舊居時,聽到鄰人吹笛子,其聲慷慨激昂,向秀聞音而嘆,寫了《思舊賦》來表示對故友的懷念。另一個是“爛柯人”,據《述異記》所載,晉人王質入山砍柴,見二童子對弈,他觀棋至終局,發現手中的“柯”(斧頭的木柄)已經朽爛了。王質下山回村,才知已經過去了一百年,同時代的人都已經死盡了。“懷舊”句表達了詩人對受害戰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鄉”句抒發了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世變遷的感嘆。用典貼切,感情深沉。
詩的頸聯,詩人以“沉舟”和“病樹”自比,固然感到憂傷,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向榮。面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浮沉,詩人表現出豁達的襟懷。
詩的尾聯,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似乎寫得很平淡,說的是酒席上的事情,其實點睛之筆,不能忽略。“長精神”三字,含義深刻,表現了詩人意志不衰、堅忍不拔的氣概。
【考點預測】
1. 理解典故。“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中的兩個典故,分別用來表現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 描述畫面。請發揮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說“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3. 品味詩句。頸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為人所稱贊。試從詩人的思想感情和蘊含的哲理兩個角度,說一說你的理解。
【真題鏈接】
1.(2010貴州畢節卷)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回答問題。
【甲】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乙】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甲)詩中“左遷”的意思是 ;請概括(甲)詩首聯的意思: 。
(乙)詩中“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兩句詩運用了典故,涉及的兩個人物分別是 和 。
(2)請你簡要分析(甲)(乙)兩詩在情感方面的異同。
2.(2011青海西寧卷)
(1)“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這句詩在寫法上的突出特點是: 。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句在詩中的本意是什么?后人運用此句的比喻義又是什么?
3.(2011廣西柳州卷)
(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寫詩人回顧自己二十多年來遭貶流放的經歷。
B.頷聯寫詩人回到故鄉聽著幽幽笛聲而勾起對舊友的懷念。
C.頸聯寫詩人對待世遷、仕宦沉浮的達觀態度。
D.尾聯點明了酬答白居易贈詩的題意。
(2)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詩的標題看,這是作者劉禹錫寫給好友白居易的回贈之作。
B.詩歌借用兩個典故把自己對親朋凋零、世事滄桑的傷感表達得委婉、含蓄。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解釋:選自唐代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意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運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蘊涵哲理。現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曉》
2、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臺城》
3、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船撐出綠蔭來。——《春游湖》
4、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羌村三首·其三》
5、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觀獵》
6、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行行重行行》
7、吊影分為千里雁,辭跟散作九秋蓬。——《望月有感》
8、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9、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贈衛八處士》
10、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夢游天姥吟留別》
11、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滁州西澗》
1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
13、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南逢李》
1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15、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寒菊》
16、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
17、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鳥鳴澗》
18、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梅》
19、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不須多。——《詠石榴花》
20、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漁歌子》
21、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餞別王十一南游》
22、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題破山寺后禪院》
23、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月下獨酌》
24、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金縷衣》
25、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
26、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憶江上吳處士》
27、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江村即事》
28、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滁州西澗》
29、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秋風辭》
30、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春思》
31、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臨安春雨》
32、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夜喜雨》
33、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早梅》
34、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錢塘湖春行》
35、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春霄》
36、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春》
37、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題李凝幽居》
38、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西江月》
39、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秋夕》
40、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登樓》
4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天凈沙》
42、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春行即興》
43、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在鄰家。——《春晴》
44、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
45、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望岳》白發悲花落,青云羨鳥飛。——《寄左省杜拾遺》
46、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獨步江畔》
47、錦江春*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登樓》
48、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子夜吳歌秋歌》
49、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秋風引》
50、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贈孟浩然》
51、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浣溪沙》
52、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題破山寺后禪院》
5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
54、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元日》
55、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
56、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湖上》
57、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送春》
58、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春宮怨》一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秋日行村路》
59、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游湖》
60、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賦得古原草送別》
61、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聽蜀僧浚彈琴》
6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
63、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山中答問》
64、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月夜》
6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66、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夜喜雨》
67、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旅夜書懷》
68、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立春偶成》
69、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送上人》()
70、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
71、不要人夸好顏色,要留清氣滿乾坤。——《墨梅》
72、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村居》
73、春*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春夜》
74、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
75、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
76、春*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游園不值》
7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早梅》
7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清白調》
79、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相思》
80、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憶江南》
81、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
82、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
83、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曲江對酒》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教育事業有了明顯的發展。自2000年以來,我國財政教育支出逐年穩步增長,2008年比2000年增長4.08倍。然而,從總量上看還存在偏低的問題,2000年至2008年,教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平均比重已達14.97%,但占GDP的平均比重僅為3.11%,遠低于世界4.9%的平均水平,甚至落后于經濟欠發達國家4.1%的平均水平。
為適應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管理的要求,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財政部于2004年制定了《中央經濟建設部門項目績效考評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要求對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由各種專項資金安排的行政事業類項目、基本建設項目和其他類項目,運用一定的指標、方法,對項目建設和營運(使用)績效進行綜合考評。財政支出項目績效評價是一個基礎性的評價種類,也是開展整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基礎和開端。選擇財政支出項目績效評價種類中最基礎、最具代表性的基本建設項目作為試點和探索研究的起點及重點,對逐步推廣我國財政支出績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杭州市教育基建支出及績效評價現狀
(一)杭州市財政教育基建項目支出現狀分析
1、存在的問題
作為沿海發達城市,杭州在教育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近年來,杭州市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強,2005-2009年,杭州市財政的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總額達319.35億元,平均年增長率達18.82%,為杭州市教育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使杭州教育的面貌在近幾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同時,由于歷史的原因、教育大背景的限制,在教育基建支出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育支出總量短缺
近幾年杭州市教育基建項目支出在總量實現了較大增長,給學校的校區搬遷、擴建,更新基礎設施等給予了有力支持。然而由于中小學仍普遍反映教育經費的增長仍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教育經費捉襟見肘,限制了教育基建項目的開展,使得學校在改善教學條件方面仍不能達到最優效果。
第二,教育基建項目支出結構不合理
不管是全國范圍的教育支出,還是杭州教育支出,都存在著高等教育的財政撥款遠高于義務教育,使得高等教育基建支出遠高于義務教育基建支出,在結構上存在嚴重的缺位和越位。
第三,教育基建支出效率有待提高
鑒于教育的特殊性,教育的成效相對于支出往往有較長的時滯,同時其外部性使支出和成效很難一一對應,這些客觀上要求提高教育基建支出效率更多地依靠對特定支出項目的事前評價和對支出的事中規范。然而事實上,各個學校在提高教育基建支出使用效率時,主要依賴事后相關機構的考核,而考核指標往往只粗略地對資金使用和落實情況、是否出現違規等進行評價,缺乏對項目計劃本身是否科學、投入后是否出現資金使用浪費以及項目預算本身是否已經精簡等更具體的考核。這樣很容易導致教育基建支出在投向和使用上的低效率。由此看來,只有變目前的事后考核為科學的事前預算安排,嚴格的事中執行監督和事后的執行結果評價等一整套體系,才能真正改善教育基建支出效率低下的現狀。
2、解決問題的思路
以上主要提及了杭州教育基建支出面臨的種種困境,隨著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也為教育基建支出走出困境提供了思路:
第一,引導教育投資主體多元化,解決教育支出總量不足。雖然目前杭州財政投入占整個教育投入的大部分比例,但是存在發展其他投入主體的廣泛前景。一是鼓勵個人、企業增加對教育的投入。調查表明,現在家庭支出中相當比例的支出用于中小學教育,隨著家庭教育支出的增加必定會鼓勵個人加大教育投入,彌補政府教育支出不足。二是引導社會捐贈加大教育資助,使社會捐贈發展成為教育支出資金的重要渠道。三是鼓勵銀行加大對教育貸款的優惠措施,使銀行貸款發展成為彌補駕馭經費不足的一個重要途徑。
第二,鼓勵社會中介機構參與對學校教育基建支出的審核和監督。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逐步完善,一些項目評估、財務管理、財務審計等中介業務也得到了迅速發展。針對教育基建支出的特殊性,這些中介機構的發展為教育基建支出投向的確定,資金使用過程的規范性監督以及教育成效的評價提供了支持,有利于提高教育基建支出的績效,因此,政府部門應努力引導社會中介加入到教育支出審核的隊伍當中。
(二)杭州市現行教育基建支出績效評價現狀分析
總體來說,杭州市教育在近幾年得到了很大發展,財政以及其他各種社會力量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使杭州市教育在硬件和軟件等方面都有明顯改善。隨著教育的發展,教育支出績效評價體系也逐步完善,財政部門每年都會對各中小學的包括教育支出在內的財政教育支出使用效率進行評價和考核,通過考評對學校進行評定,激勵各所學校形成良性競爭的氛圍。盡管如此,目前的教育基建支出體系還存在一些不足,鑒于客觀評價教育成效的重要性,不斷完善教育基建支出績效評價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通過重點調查杭州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學,我們發現杭州市現有教育基建支出評價發展主要存在以下不合理之處:
第一,重“合規性審查”,輕“績效評價”。在績效評價工作中,由于一些具體數據在取得上的困難或者支出項目本身不可細分,杭州市財政部門對教育基建支出的評價主要集中于財政支出分配情況,忽略了財政支出后教育系統的作用過程和運行結果,突出表現為:現有對教育基建支出的評價僅關注于財政預算目標的完成情況與執行過程的合規性,而對支出后的經濟型、效率性及效能性評價的尚未開始實施或僅僅開始探索。如果這種情況得以持續,將不利于公共財政資源的真正使用目的,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重“經濟理性”,輕“教育理性”。杭州市對教育經費投入僅有的一些績效考核指標一般是借用經濟領域通用的財務規則設立指標,進行經費使用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評價。這種評價模式符合現代經濟性、效率性原則,具有簡單、操作性強的特點,但容易忽視教育特有的規律。對于教育育人等目標的實現,僅僅依靠經濟領域中財務規則來設計評價指標是不科學的,也很難對基建支出實現的績效進行全面、中肯的評價。
三、構建杭州市教育基建支出評價體系
由于大部分學校是事業單位,學校的經濟運作方式是按章辦事,很少考慮財務管理成本,也極少有人去關注各種投入的產出效益。但是,近年來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教育一方面是社會公益事業,一方面也具有產業的性質,也需要講究效益。教育基建投資是一種生產性投資,而任何投資都應該考慮投資收益。對教育基建支出進行績效評價,不僅能夠了解教育基建支出的現狀,也是提出改進意見的重要途徑。因此,對教育績效支出進行適當的財務成本管理控制,追求教育財政支出的績效,不僅直接影響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也關系到學校的持續發展。因學校只是教育資金的使用單位,本身并不直接承擔風險,很少有人關心績效,所以容易導致大量的資源浪費。績效評價通過對出入學校基建項目的現金流和“教育產成品”進行分析,直接關注到學校的內控和管理制度,有助于對其中暴露的一些問題加以總結糾正,研究解決對策,提高基建資金的管理使用水平。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基建項目績效績效體系具有積極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教育基建支出績效評價原則
1、全面性和特殊性相結合
績效評價的內容需要全面體現學校是如何掌握和使用教育基建資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配置效率是指財政、教育部門對基建資金的分配是否合理,使用效率是指學校對經費的管理使用是否有效。
2、價值導向和激勵
教育基建支出的績效評價應當具有以一定的價值導向性。評價的目的不是要減少對教育的投入,而在于通過考核使資金發揮更大效益,促進教育事業發展,引導學校重視評價結果,按照評價的內容和標準開展各項工作。
3、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
績效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把經濟指標引入學校評價,但并不是說要用經濟效益作為主導型的衡量指標。教育更多的是體現一種社會服務功能,因此不能忽略學校教育的社會評價效益,而需要從多種效益的相互結合中達到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4、兼顧短期效益和長遠效益
對學校的績效評價,不僅反映了當前學校所擁有的能力,更要包含未來的發展前景。一項高效的教育基建支出,不僅需要滿足當前的教育需求,也應該為將來的發展留足空間。如果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僅僅滿足了眼前需要,而缺乏對未來的適應能力,是談不上高績效的。有的教育基建項目投資數額大,周期長,績效的發揮有明顯的滯后性,短期性的評價就不能作為評價主體。
5、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定量計算是通過選擇一系列的數量指標,按照統一的計算方法和標準,評定支出的效益狀況。定性分析是評價者運用自身知識,參照有關標準,對評價對象作出主觀評判。實際評價過程中,支出執行的結果有的可以用定量化的指標來計算;有的則不能用定量的指標衡量,單純使用定量和定性的發放勢必會影響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性,兩者的有機結合非常重要。
6、兼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教育基建支出評價的指標體系設計需要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全面性,但是設計又不能過于負責,否則會給有關信息數據的采集、整理和計算帶來困難,弱化其可操作性和應用性。
7、規范性和穩定性并重
由于已有的評價對學校產生導向性作用,績效評價本身就應具備內容上的規范性和一定時期的穩定性,以使得不同時點的評價具有可比性。
8、兼顧公平和效率
績效評價的效率原則是指評價的核銷應以效率為準則,效率原則促使教育資金使用主體合法、合理、合規、高效地運用教育基建資金。公平性不僅包括橫向公平,也包括縱向公平,以解決目前財政教育支出中存在的地區差距、城鄉差距等問題。
(二)教育基建支出績效評價主體
財政部門是教育資金分配的源頭,把握著資金流量、流向、流速三個關鍵關節,資金分配的結構性主動權掌握在財政部門手中,而且評價的最終結果也為財政部門進一步提高支出效率提供了依據。教育部門是學校的主管部門,學校工作都是在教育部門規章制度的約束和監督下進行的。教育績效評價結果使教育部門更清楚地了解本地教育的運行,為提高教育競爭力指明了方向。受教育群體是教育支出的課題,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教育者最大限度的發展,支出績效如何,受教育者最有發言權。此外,社會公眾是教育產品外溢效應的影響者,他們對教育支出績效作出第三方的觀察和評價。
財政教育部門的定位應當是操作者或執行者,在一種相同的公共利益導向下,這幾者之間不存在重大的目標沖突。
(三)教育基建支出績效評價指標
本文按照反映學校基建資金籌資落實情況、支出和利用情況以及產出效益為依據構建指標體系。
1、反映基建資金籌措落實情況的指標
(1)財政資金到位率。該指標主要是評價財政資金到位情況。計算公式為:財政資金到位率=實際到位財政資金/計劃到位財政資金。
(2)配套資金到位率。該指標主要評價學校對財政資金的配套能力和籌措能力。計算公式為:配套資金到位率=實際到位配套資金/計劃到位配套資金。
(3)資金到位及時性。該指標主要評價學校籌措的基建資金是否及時到位。
2、反映基建資金支出和利用情況的指標
(1)投資完成率。該指標主要評價學校自基建項目的累積投資完成情況。計算公式為:投資完成率=累積投資完成額/項目預算數
(2)結余資金占用率。該指標可用于評價基建結余資金的占用水平和合理程度。其計算公式為:結余資金占用率=累積基建結余資金/項目實際投資額
(3)項目管理指標。該指標主要評價項目在建設施工過程中執行各項制度的情況,包括立項目標完成情況、管理組織管理和制度執行情況、工程實施進度情況和實施內容完成質量情況等。
(4)基建資金支出合規情況。主要用于評價學校基建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是否按相關的支付法規執行,是否存在浪費、違規等情況等。
3、反映基建資金產出效益的指標
(1)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影響。指項目的實施是否有效推動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
(2)辦學條件改善情況。指項目的實施是否有效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實現增加教育資源的目的。
(3)項目設施設備的利用效率。指完工項目的實際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一、
導語
古詩詞 是我國傳統文化 寶庫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而意境則是古詩詞 的生命。
二、
正課
1、
什么是意境呢?
明確:意境也叫意象,是作品中通過形象描寫體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是一種 主觀情思。表現在詩詞 中就是詩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畫面等。即景 中有意,意中有景。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為我們創造 了一個怎樣的意境呢?《錢塘湖春行》又為我們創造 了一個什么樣的意境呢?(這兩 上問題由學生自由回答)。
2、
如何把握詩詞 中的意境呢?一般可從下面三方面入手:
⑴描繪詩詞 中展現出來的圖景圖畫。這個環節主要抓 住詩詞 中的主要景物和關鍵詞 (包括色彩詞 、季節詞 、形容詞 等 )用自己 的語言再現詩詞 中的畫面。描述時一定要忠實于原詩,語言力求簡練有詩意。展示材料1和材料2:(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洞庭湖(劉禹錫)
滁州西澗(韋應物)
湖光秋月兩 相知
獨憐幽草澗邊生,
潭面無風鏡未磨
上有黃鸝深樹鳴
遙望 洞 庭 山水色
春潮帶雨晚來急
白銀盤里一青螺。
野渡無人舟自橫。
解析1、這首詩抓 住“湖光、秋月、無風、白銀、青螺”這些意象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湖光山色、寧靜優美 的山 水畫。前兩 句用擬人手法寫了洞 庭 湖的美麗寧靜;后兩 句用比喻手法描繪了洞 庭 湖與君山相映成趣的優美境界。
解析2、這是作者任滁州刺 史時所作。詩中描繪了一幅境幽深,有動有靜的山水畫。前兩 句清麗的色彩與動聽的鳥鳴交織成幽雅的景致;后兩 句描繪出扁舟自橫的畫面。
⑵概括詩中景物所營 造 的氛圍。這個環節要扣緊景物特點及情調,用一個詞 或一個四字短語來表達。如孤寂清冷 、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蒼涼 悲壯等 。如李清照 的《醉花陰》營 造 的是一個“孤寂清冷 ”的氛圍;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營 造 的是恬靜優美的境界。再看材料3《秋夕》營造 的是什么氛圍?(學生互動,發言自由)。
秋夕(杜牧)
銀燭秋月冷 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 涼如水,坐看牛郎織女星。
解析3:營造 出失意宮女生活孤寂幽怨的氛圍 。一“冷 ”一“涼 ”暗示了秋寒。
⑶分析詩詞 中所表現的思想感情。首先可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送別、懷古、詠史、愛國憂民、思鄉思親、詠物抒懷、哲理言志等 等 。可讓學生各舉一例加以說明。
其次,借助注釋和標題 ,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表達 的詞可以有;愉悅、歡快、激動、哀傷、贊美、惜 別等 。答題 時,一定不可簡單答之,而要結合詩詞 的具體內容答出為什么是這樣,即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展示材料4和材料5:
春怨(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除夜(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涼。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解析4:這首詩通過“打黃鶯兒”這一細節,表明了因為它的鳴叫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 夢,表達 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 之情。
解析5:表達 了作者思念 故鄉親人的感情。
三、
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通過如何把握詩詞的意境來閱讀古詩詞,相信同學們一定有所收獲。
[關鍵詞]小學語文 母語 張力
[中圖分類號]G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5(a)-0172-01
小學語文教學面向的是兒童,“童”言無忌,無忌的童言,本是創新的種子,她會在“口無遮攔”的狀態中迸發出思維的火花,為母語教育增添新的亮色,提倡小學語文“言語童子功”要訣別機械接受和平面復制庸俗、保守的言語行為,要追求主動、特色、有內涵和有品位的旨趣,釋放言語主體內蘊的智慧、精思、情感和才學,要使個體一生可持續發展。
1.在自學中質疑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從一年級開始就手把手的教,教師習慣了,學生也習慣了,到了中高年級仍然慣性地前行著,教師在前,學生跟著走,亦步亦趨,學生的思路總是中規中矩,老師所提問題已經應接不暇,哪有時間質疑?學習就是這樣,有人講了,你也不知道哪個地方有疑,哪個地方有阻,有疑的地方,老師和同學會幫助破解,學生早就養成了學習上的依賴性,所以,教學新課前我們要保證學生的自學時間,讓學生先有充分的自我質疑、釋疑,進行個人質疑后,然后小組內部解決疑問,著重培養學生自我解疑,提高學生的質釋能力。“時間留白”思維才有空間,落實“積極語用教學觀”才有可行的實施途徑。
如:《小露珠》(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課前自學片斷:
1.1課前自學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這個小故事說給比你小的朋友聽一聽。(2)猜一猜,小露珠還會遇到誰?它們會說些什么呢?(3)讀課外資料,用科學知識說說小露珠是怎樣形成的?
1.2課上質疑
生1:書上說:“早哇,像鉆石那么閃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葉上的小青蛙對小露珠說。”小青蛙的視力是很差的,它能看到的大多是動的東西,它是怎么看到“閃亮”的呢?生2:是早上,你看圖是那么光艷,說明還是好天,天那么亮,小青蛙能看不到嗎?生3:最主要的是因為這是“動”的露珠,因為青蛙“蹦”到大荷葉上,露珠一定是動的,一動青蛙就看見了。生4:看到這樣的小露珠,說不準青蛙眼前一亮――閃亮!以為是豐盛的早餐呢!生5:說到早餐,我想到了“‘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桿上的小蟋蟀對小露珠說。”這一句,“小蟋蟀”為什么看到的是透亮了――因為它看到是草葉,“透”過露珠看到了它的早餐――草葉。生6:小蟋蟀還可能想:露珠洗去了灰塵,草葉吃起來更爽,所以內心透亮透亮的。……
這樣的質疑打破了教參上“小動物之所以喜歡小露珠是因為因為小露珠的美麗”這一定論,從思想教育上來說,這樣的“頭腦風暴”似乎是偏離了主題,想達成既定的學習目標幾乎就是失敗,但學生的思想獲得了充分解放。翻看現在的小學語文,我們會欣喜地發現,教科書越來越遠離意識形態的鉗制,向“綠色生態”方向發展,語文教師不僅要用活教科書、開發課程資源,語文教師更要成為學生的語用榜樣,教師今日語用之修煉就是學生明日語用之造化。這種造化,功德圓滿,學生這座金礦就會釋放潛能。
2.在想象中創新
從語用動機與語用行為的關系來看,積極語用首先就是一種由情感所助推的自覺語用。小學語文,是從言語內容到言語形式均是洋溢著言語主體個性化審美活力的表現性語用。很多課文在行文中跳躍大,給人留下空白,給人充分的想象空間,此時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去填補和充實,充分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發揮合理想象;許多課文給人們留下了廣泛的想象空間,要引導學生多種角度的合理想象,進行二次創造,實現藝術審美,教師可以更多地采用直觀形象的方法,生動激情的語言,把教材中的一些知識,情景再現,還原為學生獨立探索創新的過程,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社會的進步,讓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重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在解決重點及難點時,可設置懸念,把疑難寓于趣味之中,排解學生的畏難心理,引起對重難點的關注,帶來探索思維的自覺主動進行。
關鍵詞:鄉土樹種;資源利用;蘇州市完美的植物景觀,必須具備科學性與藝術性兩方面的高度統一,既要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適應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出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及人們在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1],但是現有的一些植物景觀的設計上僅突出藝術性,而忽略了其生態因素的研究,致使植物改善環境的功能受到削弱,甚至還有一些景觀設計既沒有實現科學性,又沒有帶給市民以美的享受,形成設計上的敗筆[2]。有時為了追求短時間出效果,大量從外地引進樹種,尤其是“大樹、古樹”。這些嬌貴的樹木,增加了開發成本以及日后的養護成本,所以園林工作者的工作除了要滿足有關藝術的展現以達到給人以美的享受外,還要掌握花木的形色味生態特點和生長栽植的基本規律[3]。這其中要求植物必須適應當地的氣候土壤條件,所以鄉土植物材料比較適宜,并占據著獨特的優勢。結合以上現代綠化行業注重藝術美而忽略植物生態性的這一發展背景,現實調查情況及專業需求等諸多因素,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1自然概況
蘇州地處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交接地帶,四季分明,北緯30°47′~32°2′,東經119°55′~121°20′,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1100mm,一年中以6月份降水量及降水日為最多,常年平均月降水量為l61mm,降水日13天。12月份月降水量最少,為37mm。12月份降水日最少,平均為7天;蘇州季風更替明顯,冬季盛行西北風及東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春秋季是夏季風與冬季風交替季節;受北亞熱帶濕潤季風影響顯著,年平均氣溫為15.7℃ ,1月均溫2.5℃。7月均溫28℃,溫暖濕潤。自然植被屬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地帶。復雜的地形和溫暖濕潤的氣候,為鄉土樹種的繁衍和森林植被的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但由于受人類頻繁活動的影響,天然植被反分布于交通不便的山坡谷底和地形陡峭的地段。
2 鄉土樹種的概念
鄉土樹種即當地土生土長的樹種,是與當地的自然條件,尤其是氣候、土壤條件達成穩定平衡,對原產地環境具有天然適應性的樹種。當然鄉土樹種還應包括處于同一氣候帶的周邊地區有自然分布,經過長期引種栽培,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并能完成其生活史的樹種,之所以包括這部分樹種是因為它們在經過長期的馴化栽培后,已完全適應當地的環境與氣候,成為當地植物區系的重要組成部分[4]。
3 鄉土樹種應用現狀:
根據蘇州大學萬志剛、顧福根等同志的調查統計結果表明,目前蘇州市綠化樹種共140余種,其中常用樹種共有123種,偶見樹種17種。常用樹種中,有喬木68種,灌木50種,木質藤本5種,喬木、灌木、藤本在數量上依次遞減。合理的城市綠化能將人與大自然有機地協調起來,將歷史文化內涵充分體現出來,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但目前蘇州市綠化應用的樹種類別、樹種配置、樹木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樹種單調、盲目引種、地方特色不明顯、生態功能不突出等。
蘇州地處東太湖丘陵地帶東側。適宜的水文、溫熱條件造就了豐富的鄉土樹種資源。如楝樹、櫸樹、樸樹、楓楊等等,包括一些經濟林木和野生樹種,如板栗、柑橘、楊梅、鹽膚木、山胡椒等樹,這些樹種長期適應當地的氣候,對養護管理條件要求不嚴、造林容易、成本低、抗逆性強,不會因突發性的自然災害而大面積死亡[6],可以把它們引進城市,構筑具有地域性植被特征的城市綠地系統,提高植物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綠化景觀的親和性。目前應用于城市綠化的123種常用樹種中有105種鄉土樹種,如銀杏、梅、石榴、楝樹、楓楊等鄉土樹種已成功地應用于綠化工程中,效果良好;但適生于蘇州地區的鄉土樹種很多,如冬青、杉木、苦櫧、化香、白鵑梅、鼠李、烏飯樹、扁擔木、四川山礬等許多鄉土樹種在綠化中沒有得到運用[9],一旦這些鄉土樹種,尤其是植物資源在綠化上的利用得到重視,能極大地豐富蘇州市綠化樹種的多樣性[8]。
合理引種外來樹種是豐富綠化植物多樣性的有效途徑[7]。從目前的外地樹種引種情況看,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蘇州吳中區引進的假檳榔和散尾葵,樹姿優美,夏季的景觀效果良好;但它們適生于熱帶,在蘇州生長不良,每年冬天要進行保暖防護,失去了綠化功能[10]。為使綠化樹種的多樣性更加豐富,可以考慮擴大引種更多的外地樹種,但一定要考慮到被引種樹種對不良土壤條件、氣候條件、環境條件等應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同時對病蟲害有一定的抗性。
4 調查方法
篩選鄉土園林樹種的原則,一是本地原有自然分布的種類中篩選。二是注重樹種形態的觀賞性,包括樹形、樹干、葉、花和果的形態、色彩、氣味或個性風格。三是注意生物多樣性,考慮生態、物種和景觀多樣性。四是考慮物種保護和科普文化教育,特別是本地區有分布的且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和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種類。根據確定的選擇原則于2011年09月組織專業調查隊伍對蘇州植物資源(以喬灌木為主)較為豐富的地區進行了外業調查,主要地點在姑蘇區、新區。采集標本,記錄其生境、組團形式;野外拍攝觀賞植物形態,請教當地具有豐富經驗的林業專家和老師,了解園林綠化鄉土樹種的分布和利用等情況,通過內業標本鑒定,文獻資料查閱,統計整理,編制《蘇州地區鄉土樹種圖譜》 的內容之一。
5 蘇州園林綠化鄉土樹種資源
在此次的調查過程中,常綠喬木占18種,常綠小喬木20種,常綠灌木2種;落葉喬木16種,落葉小喬木39種,落葉灌木25種,花灌木5種。在此調查的區域內常綠闊葉樹在喬灌木中的百分比是22.5%。
6 總結
首先,引進樹種的馴化及本土樹種的優越性。蘇州地處亞熱帶北緣,地帶性植被為常綠闊葉林,但目前在綠化上應用的常綠闊葉林樹種比較單調,只有香樟、桂花、廣玉蘭等幾種,其它如殼斗科、山茶科、金縷梅科的常綠闊葉樹種資源利用較少,綠化植物群落的組成結構簡單。近年來,大量引種了樂昌含笑、棕櫚等外地樹種,綠化效果較好。但從目前的外地樹種引種情況看,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吳中區引進的假檳榔和散尾葵,樹姿優美,夏季的景觀效果良好,但它們適生于熱帶,在蘇州生長不良,每年冬天要進行保暖防護,失去了綠化功能;又如廣濟路上的行道樹杜英在蘇州成活率低,生長勢極差。由此可見鄉土樹種的開發及利用具有極大的潛力和其優越性,所以不管是園林綠化行業的從業人員還是政府相關部門都應對鄉土樹種的開發利用上予以關注。
其次,發展空間大。鄉土樹種的多樣性主要包括種類多樣性和數量多樣性兩方面。從已發表的文獻來看,目前國內鄉土樹種應用普遍種類不多、數量不大,難以形成一定的規模。可見長期以來很多城市綠化建設不注重鄉土樹種的開發,而是盲目追求景觀效果,這也說明鄉土樹種在豐富城市植物種類多樣性和數量多樣性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最后,景觀持續性強、地域性強、文化特征明顯。與國內相比,國外有很多城市雖然植物資源相對貧乏,但由于非常重視對鄉土樹種的保護和利用,運用鄉土樹種營造的地帶性森林植被,城市植物景觀內容豐富,城市色彩十分迷人。由于鄉土樹種具有生態效益高,觀賞性佳,文化性強,管理方便等特點,對豐富營造植物景觀素材,強化區域特色景觀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我們應充分重視鄉土樹種的大規模開發利用,使寶貴的物種資源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高潤清.園林樹木[M].北京:氣象出版社,2011
2 郭淑英.園林花卉學[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3 張金玉,周蘊薇.鄉土樹種在植物造景的應用性狀探析[J].北方園藝,2007(4)
4 王浩.城市生態園林與綠地系統規劃[M].北京:中國出版社,2003
5 趙春林.園林美學概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3
6 郭風平.中國園林史[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2
7 唐.鄉土樹種在城市綠化中缺少利用的原因 [J].中國園林,2004(6)
8 潘標志.生態園林綠化中鄉土樹種的應用分析[J].江西林業科技,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