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混凝土質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強度檢測;內部缺陷;保護層厚度;回彈法;電磁感應;鉆芯法;非破損
在當今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應用非常廣泛,不管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還是磚混結構的建筑,都離不開混凝土。而混凝土質量的好壞,既對建筑結構的安全,也對建筑工程的造價有很大影響,因此混凝土質量檢測是整個檢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目前,對于普通工程,混凝土質量的檢測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混凝土強度的檢測
1.1 混凝土強度的檢測目前來說方法比較多,常用的有回彈法、超聲回彈綜合法、拔出法、鉆芯法。其中回彈法和超聲回彈綜合法都屬于非破損法。
回彈法操作簡單,并能較好的反映混凝土的均勻性,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對回彈法的技術規程也是反復修訂,至2011年編號改為JGJ/T23-2011。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應分批進行驗收。同一驗收批的混凝土應由強度等級相同、原材料、齡期、養護條件相同以及生產工藝和配合比相同的同種構件組成,且對抽檢數量有嚴格的規定。檢測完畢后,需對檢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其所代表的檢測批構件的強度推定值。
1.2 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是1966年有羅馬尼亞建筑及建筑經濟科學研究院首次提出的,1988年我國也批準了《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CECS02:88)。
相對于單一回彈法來說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可以減少齡期及含水率對混凝土強度造成的影響,彌補不足,提高測試精度。實質上,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就是超聲法和回彈法兩種單一的測強方法的綜合測試。
1.3 后裝拔出法是一種半破損檢測方法,是指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鉆孔、磨槽、嵌入錨固件并安裝拔出儀進行拔出試驗,測定極限拔出力,根據預先建立的拔出力與混凝土強度之間的相關關系檢測混凝土強度。被檢測混凝土的強度不應低于10.0MPa。由于對拉拔時混凝土中的應力狀態尚無定論,目前還只能用拉拔強度作為衡量混凝土質量的相對指標,當用拔出法推定混凝土抗壓強度是,則必須建立混凝土標準抗壓強度與拉拔強度之間的經驗關系。
1.4 鉆芯法是利用專用鉆機,從結構混凝土中鉆取芯樣以檢測混凝土強度活觀察混凝土內部質量的方法,也是一種半破損檢測手段。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有直觀、可靠、精度高的特點。試驗表明,對于齡期過短或者強度沒有達到10MP的混凝土,不適宜用鉆芯法,而且因為鉆芯時會對結構造成局部損傷,對鉆芯的位置及數量也有一定的限制,鉆芯后的孔洞需要修補,鉆芯機設備笨重,成本較高等問題的出現,造成鉆芯法有一定的局限。
2 混凝土內部狀況的檢測
在實際施工中,經常會因技術管理和施工的疏忽造成混凝土內部產生疏松、空洞、施工縫等問題,所以內部狀況檢測可以及時提出補救措施。現行的一般采用超聲測缺,根據聲時、振幅、波形等超聲參量的變化與結構混凝土的密實度、均勻性和局部缺陷的狀況來判斷。
2.1 如果存在缺陷,會出現超聲波收發通道上的介質不連續,聲波路程變長,所以聲速差異是判斷缺陷的參量之一。
2.2 第二個參量是首波幅度高低,因為各介質聲阻抗顯著不同,是投射的聲波產生不規則散射,造成超聲波的較大損失,繞射到達的信號微弱,使得首波幅度下降。
2.3 接收信號中的頻率成分的變化也是超聲測缺的一個研究方向,其原因是混凝土組織構造的不均勻性幾內部缺陷,使探測脈沖在傳播過程中發生反射、折射。
2.4 接收的波形也可以用作判斷缺陷的一個參量,超聲波在缺陷的界面上的復雜反射折射使聲波傳播的相位發生差異,疊加的結果導致接收信號的波形發生不同程度的畸變。
內部缺陷的檢測方法還有沖擊-回波法、聲發射技術、紅外線檢測技術、雷達波檢測技術。如果檢測到有缺陷,需要及時修補,一般采用噴射砂漿或灌漿補救的措施。
3 混凝土中鋼筋的檢測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對鋼筋保護層厚度有明確的規定,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將影響結構的耐久性。鋼筋的移位則會不滿足受力的設計要求,而主筋的直徑尺寸則會影響建筑的承載力和抗震度。因此混凝土內部鋼筋的檢測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檢測項目。
3.1 保護層厚度的檢測
保護層厚度是指從混凝土表面到鋼筋最外緣之間的距離。作用是保護鋼筋不被銹蝕(空氣中含水量,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護層越厚)。粘結錨固(鋼筋要通過保護層把均勻力傳到混凝土中,保護層厚度不夠的話,會過早出現裂縫,鋼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時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銹蝕鋼筋)。但是不能太厚,若超出設計規范要求,對于偏心受力柱的承載能力將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因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增大導致柱的偏心程度增加,從而降低柱的強度,一般在2.5%左右,大則5.7%,所以現行的施工規范對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有明確的規定,并要求了實際偏差范圍。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測一般采用非破損法,采用電磁感應法、雷達波法、半電池電位法來檢測。檢測面應清潔、平整 ,并應避開金屬預埋件。實測過程中若保護層厚度小于鋼筋探測儀的最小示值是應在探頭下附加墊塊。允許有±1mm的誤差。
3.2 混凝土中鋼筋直徑的檢測
鋼筋直徑屬于隱蔽工程,鋼筋的使用對建筑物的承載力及抗震度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了校核或對舊建筑的質量復查、修建擴建在缺乏圖紙的情況下,混凝土內部鋼筋直徑的檢測顯得尤為重要。一般都是采用數字顯示示值的鋼筋探測儀來檢測,鋼筋探測儀對鋼筋公稱直徑的檢測允許誤差為±1mm。檢測過程中,需結合鉆孔、剔鑿的方法進行,鉆孔、剔鑿的數量不應少于已測鋼筋的30%且不應少于3處(實測數量不到3處時應全部選取)。
3.3 鋼筋間距的檢測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質量;改進;措施
1 混凝土強度及其影響因素
混凝土強度是衡量混凝土質量的重要指標,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混凝土的和易性。所謂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拌和、運輸、澆筑過程中,便于施工的技術性能。包括流動性、黏聚性和保水性。影響和易性的第一個因素是用水量,用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其次為水灰比,水灰比影響混凝土的流變性能、水泥漿凝聚結構以及其硬化后的密實度,因而在組成材料給定的情況下,水灰比是決定混凝土強度、耐久性和其他一系列物理力學性能的主要參數。另外砂率也是影響強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細骨料占粗細骨料總量的百分數,要在保證混凝土拌合物具有的粘聚性和流動性的前提下確保最優砂率。
第二,水泥強度。根據受力形式的不同,水泥強度通常分為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抗拉強度三種。水泥膠砂硬化試體承受壓縮破壞時的最大應力,稱為水泥的抗壓強度;水泥膠砂硬化試體承受彎曲破壞時的最大應力,稱為水泥的抗折強度;水泥膠砂硬化試體承受拉伸破壞時的最大應力,稱為水泥的抗拉強度,水泥強度與混凝土強度成直接的正相關關系,其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第三,施工質量。雖然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原因在于技術因素,即在混凝土制作階段的影響,但是在現實建筑工程當中,施工質量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影響混凝土質量的重要因素。施工施工質量是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基本因素。在施工過程當中,施工條件如溫度、濕度、所選材料的特性、人為因素等影響都會最終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上。
2 控制混凝土質量的環節與措施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對于控制混凝土質量來說,難度也是比較大的,但是混凝土的質量是建筑工程質量的關鍵,因此必須進一步得到改進。下面將從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制備、澆筑和保養等關鍵環節來探討改進混凝土質量的措施。
(一)混凝土的制備
混凝土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加或不加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成型、養護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選料的標準直接關系到混凝土的質量。因此在制作混凝土之前一定要把好選料關,對選用的水泥品種、級別、出廠日期、強度、性能指標等進行仔細檢查,其質量必須符合標準規定;對于選用的砂、石必須作性能檢測與鑒定,以防止因材料性能不同而影響混凝土的質量。總之,選料是把握混凝土質量的第一道關,對于整個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的質量影響較大。
在混凝土的制作過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攪拌也對質量起著很大的影響作用。在大批制作之前一定要將所作用的原材料性能進行檢測、鑒定,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試驗的方法進行試驗、試配,既不能按照教條理論比例進行,也不可以在比例上過于靈活走樣。通過不斷的試驗確定最終的最優比例,以滿足混凝土對強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方面的要求。改變傳統依靠經驗進行配比的習慣性做法是改進混凝土質量最直接的辦法。此外,混凝土的攪拌是一項非常精細的工作,傳統制作過程當中忽略了攪拌的重要性,其實攪拌是否科學與混凝土質量也關系重大。混凝土攪拌涉及到攪拌機的選用、攪拌時間、投料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對于不同容量的攪拌機在投料量、攪拌時間上分別不同,因此在混凝土的攪拌工作上也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確定不同的方法。
(二)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制備成功之后,就進入影響混凝土質量的又一個重要環節,即混凝土的澆筑環節。所謂混凝土的澆筑指的是修建混凝土工程時,將混凝土拌和物運到澆筑地點,澆入指定部位,經平倉、振搗和養護等的施工全過程。這一過程中影響澆筑質量的因素有許多。首先在澆筑前,模板的標準高壓、位置、尺寸等指標是否達標;鋼筋和預埋物件的位置、數量等參數;以及模板的清潔、凈化以及孔洞、縫隙的處理;對不同材質模板進行不同的方式的處理;在不同環境之下進行澆筑時要考慮不同條件對澆筑的影響,在特殊天氣條件之下嚴格控制澆筑環境等等。
(三)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是水硬性材料,混凝土養護是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的一項重要工序。在混凝土強度增長期,為避免表面蒸發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分損失,使混凝土水化作用得到充分的進行,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等技術指標得到充分的保證,同時防止由于干燥而產生裂縫,必須對其采取一些養護措施。混凝土澆搗后,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則需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混凝土的養護目的,一是創造各種條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后暴曬、風吹、寒冷等條件而出現的不正常收縮、裂縫等破損現象。傳統的混凝土養護方法有自然養護、常壓蒸汽養護和高溫高壓養護等。混凝土的養護是保證其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卡,它對于混凝土發揮長期的作用起著很大的影響,因此也必須重視。
3 結論
要在明確影響混凝土質量因素的條件之下,從混凝土的制備、澆筑到養護全面地對混凝土進行質量管理,以科學的設計方案、規格為基礎,加上對條件的靈活應用和及時調整,通過不斷改進技術、方法和手段來改進混凝土的質量,從而最終確保建筑工程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關鍵詞】混凝土 質量 前期控制
一、混凝土質量前期控制必要性
混凝土是由膠凝材料(水泥)、細骨料(如砂子)、粗骨料(石子)及必要時摻入的化學外加劑與礦物混合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經攪拌成可塑性的拌和物,隨著時間的增長而逐漸硬化,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強度的塊體。由于混凝土是一種多相、分散型的復合材料,若其中一項原材料達不到要求或比例不合適,均會對整個混凝土造成影響,從而引起混凝土的質量下降,澆筑以后很容易出現裂紋,甚至坍塌的現象。混凝土質量的前期控制,是指根據設計要求的混凝土的合格質量水平確定合理的原材料組成和各生產工序的最優工藝參數,它包括混凝土組成材料的質量檢驗與控制,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確定與控制,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堅固,耐久,適用等性能。建筑材料的組成、結構、規格、使用及選擇,直接影響建筑工程質量。材料的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將影響一系列工程質量。因此,保證建筑工程質量,關鍵是正確選擇材料、使用材料和進行合理的材料設計。
二、組成材料對混凝土工程質量的影響1.水
混凝土拌合用水按水源可以分為飲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以及經過適當處理或處置后的 工業 廢水。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污水及沼澤水不能使用,對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工程不允許使用海水。對混凝土拌合及養護用水的質量要求是:a.不得影響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凝結;b.不得有損于混凝土強度發展;c.不得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加快鋼筋腐蝕及導致預應力鋼筋脆斷;d.不得污染混凝土表面。2.水泥
不同品種水泥具有不同的性能特點,應用時,應根據混凝土的質量要求,混凝土工程的特點與所處環境條件等,結合水泥的性能特點,綜合考慮,正確選擇適當品種的水泥與適當標號。水泥品種的選擇主要決定于工程使用性質、施工時氣候條件、所處使用環境、成本等因素。不同品種水泥或同一種品種水泥由于其成分的差別其性能也不盡相同,甚至相差很大。水泥品種的誤用可以引起很多工程缺陷;如抗凍性差、抗干縮能力差、易起粉、早期強度低、抗侵蝕能力差、抗干濕交替變化的能力低等。使用時如果不采取任何技術措施,很容易因控制不當而產生大的體積收縮引起開裂等工程質量問題。另外,水泥凝結硬化后由于水泥中某些有害成分的作用,在水泥石內部產生劇烈的不均勻的體積變化,在建筑物內部會產生破壞應力,導致建筑物強度下降、開裂、坍塌等事故。水泥的凝結時間、水化熱及強度等方面的性質,對混凝土結構工程的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水化熱高,會導致混凝土結構物形成巨大溫度應力,使混凝土開裂,給工程帶來危害。3.骨料
混凝土是一種復合材料,由膠凝材料和砂石材料組成,砂石材料一般占混凝土體積的3/4。粗骨料的強度、顆粒的形狀和表面特征、粗骨料的級配與質量將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變形和耐久性。細骨料的顆粒形狀與表面特征、粗細程度與質量也對混凝土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如骨料的含泥量太大,將增大用水量,降低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并增大混凝土的干縮。骨料的粒徑也將影響骨料比表面積的大小、新拌混凝土成型性能、硬化混凝土性能、施工設備的壽命。骨料顆粒越大單位重量骨料需潤濕的表面積越小,從而可降低拌和物用水量,當達到某一工作性時可以降低水灰比,其強度可以隨之提高。但粒徑過大,將減少粘結面積形成界面應力集中且運輸及施工中會增加離析的危險;同時大顆粒骨料,也可能阻塞鋼筋之間或鋼筋與模板之間的窄縫,澆灌時引起離析,也會降低工作性和混凝土抗拉強度。
三、防范原材料使用導致混凝土質量問題的措施1.水泥材料的使用
正如上文所述,不同的水泥品種,具有不同的特點,必須根據工程的具體環境條件合理選擇水泥品種,以滿足結構耐久性的要求。水泥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⑴優先使用散裝水泥。⑵運到工地的水泥,應按標明水泥的品種、強度等級、生產廠家和出廠批號,分別儲存到有明顯標志的倉庫中,不得混裝。⑶水泥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應防水、防潮,已經受潮結塊的水泥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⑷水泥庫房應有排水、通風措施,保持干燥。堆放袋裝水泥時,應設防潮層。防潮層應距地面、邊墻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5袋,并留出運輸通道。⑸先出廠的水泥先用。⑹應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費,作好環境保護工作。2.骨料的使用
施工中應統籌規劃,認真研究砂石骨料儲量、物理力學指標、雜質含量及開采、儲存和加工等各個環節。使用的骨料應根據優質、 經濟 、就地取材的原則進行選擇。可以選用天然骨料、人工骨料,或者互相補充。選用人工骨料時,有條件的地方宜選用石灰巖質的料源。骨料分為粗骨料和細骨料。骨料的質量要求包括:強度、抗凍、化學成分、顆粒形狀、級配和雜質含量。對粗骨料質量要求:(1)粗骨料最大粒徑:不應超過鋼筋凈間距的2/3、構件斷面最小邊長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對少筋或無筋的混凝土結構,應選用較大的粗骨料粒徑。(2)在施工中,宜將粗骨料按粒徑分成下列幾種粒徑組合:當最大粒徑為40mm時,分成D20、D40兩級;當最大粒徑為80mm時,分成D20、D40、D80三級;當最大粒徑為150(120)mm時,分成D20、D40、D80、D150(D120)四級;(3)采用連續級配或間斷級配,應由實驗確定。(4)粗骨料表面應潔凈,如有裹粉、裹泥或被污染等應清除。細骨料質量要求:⑴細骨料應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人工砂的細度模數宜在2.4~2.8范圍內,天然砂的細度模數宜在2.2~3.0范圍內。使用山砂、粗砂、特細砂應經實驗確定。⑵細骨料的含水率應保持穩定,在施工期間應根據天氣變化隨時測定,人工砂飽和面干含水率不宜超過6%,必要時應采取加速脫水措施。
參考 文獻 :
關鍵詞:混凝土;外加劑;質量
中圖分類號:TV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17-0149-02
1 混凝土外加劑概述
通常情況下,人們將在拌合過程中以及拌制前加入混凝土中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質統稱為外加劑。摻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劑的質量一般不得大于水泥質量的5%。緩凝劑、速凝劑以及早強劑能夠調節混凝土的硬化性能與凝結時間。引氣劑、減水劑以及泵送劑等外加劑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變性能,使其更加容易被泵送至指定地點。防水劑、引氣劑以及阻銹劑等外加劑被人們用來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為了改善混凝土的其他性能,需要在混凝土中摻入諸如著色劑、加氣劑、防凍劑以及膨脹劑等外加劑。
2 減水劑對混凝土的影響
2.1 影響混凝土的塌落度
一般情況下,從業人員會向混凝土中摻入一定量的減水劑以實現增大混凝土塌落度的目的,如此能有效改善新拌制混凝土的和易性。
經驗表明,未摻入減水劑的混凝土在1小時內損失的塌落度比摻入減水劑的混凝土要少,造成這種“蹊蹺”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摻入減水劑后還需要經歷拌制、運輸以及澆筑等工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現場需要采用加水恢復已摻入減水劑混凝土塌落度的方法,然而該種方法又會顯著降低混凝諸如強度等性能,從而有可能導致混凝土開裂、硬結異常等現象出現[2]。
為了有效解決摻入減水劑的混凝土塌落度損失的問題,建議從業人員采用分批分量摻入減水劑以及后摻法等方法,在上述方法中,分批分量摻合法不僅能夠有效避免混凝土塌落度損失問題,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生產成本,實現混凝土施工的利益最大化。
2.2 減水劑摻量過多對混凝土造成的影響
相關施工標準中規定,混凝土中減水劑摻量應為0.25%~0.75%,不過由于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實際施工過程中摻入混凝土中的減水劑的質量經常超標,而減水劑摻入量超標尤其是嚴重超標的后果非常嚴重。試驗數據顯示,當摻入混凝土中的減水劑的質量超出推薦質量的1倍以上,則混凝土的硬化與凝結時間將被大幅延長,并且混凝土早期強度將無法達到設計要求,某些情況下混凝土還會發生無法凝固的現象。
從業人員在實際作業過程中必須要嚴格依照國家相關混凝土外加劑摻量規定行事,在正式開展外加劑添摻工作前,施工單位必須要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混凝土試配工作,從而確定最佳外加劑摻量、保障混凝土的質量可靠。
2.3 氣體引入
在向混凝土中摻入減水劑后,混凝土內部含氣量會明顯上升。通常情況下,如果混凝土內部含有一定量的均勻氣泡,則混凝土的泌水量會大幅下降,和易性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的抗滲性以及抗凍融性,所以在混凝土減水劑摻入法在地下防水工程等對混凝土抗滲性能要求較高的項目中經常出現。
然而,近年來有從業人員發現,在某些情況下向混凝土中摻入減水劑非但無法提升混凝土的性能,相反還會明顯降低混凝土的抗折強度以及抗壓強度[3]。
通過進行大量的控制變量實驗,技術人員發現混凝土含氣量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非常微妙。實驗結論指出,在混凝土水灰比不變的前提下,混凝土中含氣量每上漲一個百分點,則混凝土的抗折強度會下降2%~3%,抗壓強度下降4%~5%。除此之外,當混凝土引氣量逾越6%這個臨界點,則混凝土的耐久性與強度等性能都會顯著降低,此時的混凝土已無法滿足工程的要求。
所以,引氣型減水劑具有較強的不穩定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不能使用引氣型減水劑,只要從業人員在使用引氣型減水劑的過程中注意將混凝土的含氣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即可。
2.4 水泥與減水劑的適應性問題
在某次混凝土拌制工作中,發現將少量減水劑摻入水泥中后,水泥硬結狀態發生異常變化,幾分鐘后,水泥凝固速度突然變快,出現所謂的速凝現象,通過分析最終確定了造成異常現象的原因:水泥中的石膏、混合材料以及礦物原料等物質不適應減水劑。鑒于以上情況,從業人員在發現混凝土摻入合格的減水劑后流動性變差或者出現速凝現象時,不能采用強行加水的施工方法,而是應當從水泥與減水劑適應性方面入手尋找解決對策,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混凝土成品的質量[4]。在復合使用不同品種外加劑的時候,必須要對其相容性予以高度關注,防止混凝土的性能受到不利影響,比如混凝土發生過度緩凝、假凝或者速凝的現象、達不到要求的塌落度以及導致較差的粘聚性、保水性、流動性等。
因此,在正式使用之前必須要做好相應的外加劑相容性試驗,確保其滿足相應的要求之后才能夠正式投入使用。
3 防凍劑與早強劑的作用
防凍劑在規定的溫度下,能顯著降低混凝土的冰點,使混凝土液相不凍結或僅部分凍結,從而保證水泥的水化作用,并在一定時間內獲得預期強度。含亞硝酸鹽、碳酸鹽的防凍劑嚴禁用于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含有六價鉻鹽、亞硝酸鹽等有害成分的防凍劑,嚴禁用于飲水工程及與食品相接觸的工程,嚴禁食用;含有硝銨、尿素等產生刺激性氣體的防凍劑,嚴禁用于辦公、居住等建筑工程。
3.1 氯離子對鋼筋的影響
混凝土中氯離子與堿活性物質超標會影響混凝土的性能,因此業界將氯離子與堿活性物質定義為有害物質。為了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強度,人們會在混凝土中加入大量的鋼筋,而混凝土中的氯離子會與鋼筋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加速鋼筋的銹蝕并釋放氣體,最終促使混凝土發生膨脹而出現裂紋,嚴重影響混凝土的外觀與強度。
現階段所使用的部分混凝土早強劑是含有氯離子的,所以為了消除或降低含氯外加劑對混凝土造成的不良影響,建議在使用含氯外加劑后及時向混凝土中摻入適量的阻銹劑。依據化學原理可知,氯離子在氧氣、水分充足的環境下與鐵的化學反應更加激烈,所以應當避免在露天混凝土中摻入含有氯離子的外加劑,如此方能最為有效地保障混凝土的質量。
3.2 摻量控制問題
外加劑超量摻入可能會對混凝土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經驗表明,如果摻入混凝土中的早強劑與防凍劑超量,極有可能會嚴重降低混凝土的性能。三乙醇胺是一種應用較為普遍的混凝土外加劑,大量試驗數據表明,如果三乙醇胺摻量大于水泥質量的0.05%,則必然會降低混凝土成品的強度,摻量超標越嚴重,對混凝土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也越大。除此之外,如果在未計算水泥中硫酸根離子含量的狀況下向混凝土中摻入硫酸鹽類外加劑,則可能會導致混凝土中硫酸根離子含量嚴重超標,從而降低混凝土成品的耐久性以及強度。
4 結 語
混凝土是現代建筑工程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對社會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為此,從業人員必須要積極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善于總結優秀的施工經驗,在向混凝土中摻入某種外加劑前必須要細致全面地了解該外加劑的各類性質,明確外加劑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在工作過程中保持嚴謹的精神,遵循相關施工原則與技術標準,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邦勛.高性能外加劑在混凝土中的應用分析[J].交通世界,2016,(3).
筆者從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結合自身工作經驗,根據經常出現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決之道,旨在對工程建設中混凝土道路施工質量的控制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混凝土;道路施工;質量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more and more quickly, concrete road pavement construction also more and more. Concrete road surface as a result of road level off, the wear-resisting degree is high, the dust of low noise characteristics and is widely applied in road construction. But, with the volume of traffic of the roads severe overloading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s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echnology, the use fixed number of year is much lower than the expected fixed number of year, a lot of problems have arisen, for the life of people bring a lot of inconvenience. And later maintenance also became a lot of cost, explore concrete road pav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lso of great academ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road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work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ofte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rete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lay a positive role.
Keywords: concrete;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O21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道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的質量要求
目前,混凝土在道路施工中的重要性日益顯現,而不能滿足需求的混凝土道路施工不僅會提高后期的維護成本,對于人們生活、工作都會帶來很大的困擾,此外,道路的問題也將會給城市的安全帶來一定的隱患。所以,在道路施工中深刻理解道路混凝土路面的質量要求是混凝土道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前提。
(1)路面的承載力要達標,承載力能夠抵消壓力,防止路面受到破壞;
(2)道路路面應具要有較強抗疲勞能力,以延長路邊的壽命;
(3)路面的高溫穩定性;
(4)凝土路面的低溫抗裂性;
(5)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力,決定著路面的行車安全。
2、混凝土道路施工中常出現的問題及原因
2.1混凝土路面裂縫問題
裂縫問題可以分為橫向裂縫,縱向裂縫,網狀裂縫以及反射裂縫,不同裂縫的形成原因有所不同,但都會對于混凝土道路造成極大的傷害。其主要形成原因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在施工過程中裂縫的結合未做到位;
(2)混凝土在選擇時對于環境沒進行充分的考慮,溫度使得其膨脹或冷縮幅度不一致;
(3)基層剛性收縮帶來的反射裂縫;
(4)水滲入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
(5)地基施工中的問題導致地基下沉形成的裂縫,此外,混凝土的質量問題也將導致混凝土道路的裂縫。
另外,混凝土路面裂縫問題還可以表現為施工時的接縫明顯,它會帶來路面不平整,行車不方便等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前后使用的混凝土不一致,接縫是碾壓不到位造成的。
2.2混凝土道路路面的斷板問題
造成斷板的原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1)混凝土在攪拌過程時水灰比的計量不符合標準,或者攪拌過程時由于不均勻導致的濃密程度不一致;
(2)切縫的位置和鋼筋存放的位置不一致,路基下沉程度的不一致也會導致斷板現象的發生。
2.3脫皮,起砂現象
造成脫皮起砂的原因主要是:
(1)水泥由于比較不穩定,水灰比過大,則會使表面的強度變小,使用時易導致起砂;
(2)在施工過程中,攤鋪時,下層表面潮濕或有泥土或灰塵等,降低了上下層之間的粘結力;
(3)面層厚度過小,小于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徑的二倍,使得碾壓成型比較困難。
2.4混凝土的蜂窩、麻面新現象
蜂窩狀混凝土施工過程混凝土,是最常見的質量問題,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
(1)砂石以及水泥計的用量在使用中取得比例不合適或者混凝土攪拌的時間不夠長,造成灰料最終出現不均勻的現象;
(2)在操作過程中操作手段不規范,沒有依據相關規程進行澆注,使得下料的高度符合要求,這就使得振搗效果不可能太好,以至于氣體無法排出,停留在混凝土中;
(3)表面清理的不夠干凈脫模劑在涂抹過程中沒有做到均勻涂抹。
2.5混凝土的凍脹現象
這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表皮凍脹以及混凝土基底凍脹。表皮的凍脹現象主要因為施工過程中沒有考慮外部溫度致使在零下5度中施工,這種保溫措施的缺乏使得混凝土出現凍脹現象;而混凝土板的基底凍脹則是因為在混凝土形成以后進入水導致的,因為本身在混凝土中已經含有應得水分,這些水分在冬季的時候容易出現凍脹把混凝土的基底移位。
3、混凝土道路施工中質量的控制
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質量控制應包括以下幾點:
3.1監理人員要工作要到位
第一,在混凝土需要當場攪拌時,一定要確保在場的機械滿足要求,并進行合理的復核;
第二,按設計面層厚度對中心樁和邊樁進行測量放線,設置時保證5米一個,對于彎曲段做好加密工作;負責拌合的場地在進料以前要確保硬化到位;
關鍵詞:混凝土;質量控制;階段控制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混凝土已經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建設之中,成為建筑工程最主要的施工材料。隨著我國城鎮化腳步的加快,混凝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混凝土組成較為復雜,材料來源廣泛,加工工藝也在不斷變化著,材料種類、性質、配比的變化以及加工生產過程中的不同都會使混凝土施工后的質量千差萬別。作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竣工投入使用后服務水平和使用安全。而現代建筑的技術要求也對混凝土質量的一致性有著很高的要求。在混凝土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同時,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問題也在困擾著城市建設者們。實際生產過程中,在原材料、施工人員、設備、施工環境和施工工藝等因素的影響下,混凝土往往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干擾混凝土的正常使用,進而對建筑質量產生影響。加強混凝土施工質量管理,保障混凝土質量水平,已經成為當代工民建企業研究的重點問題。從前期準備到加工生產,再到完工驗收,混凝土施工主要包含上述三個階段。由于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因素很多,要保障施工質量,必須對這三個階段分別施以嚴格的質量控制,進而達到整體質量控制目標的實現。
1 混凝土生產加工前期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加工前期的準備工作對于完工后混凝土的質量非常重要。要保障混凝土質量,就必須做好前期質量控制。混凝土前期準備工作包括設計混凝土配比、準備原材料以及配備生產加工人員。
1.1 科學設計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的配比對于混凝土性能有著決定性影響,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核心因素。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混凝土配比還決定著混凝土加工工藝,加工工藝要以充分發揮當前配比的混凝土各項性能,使混凝土質量最優化為標準。科學設計混凝土配比,通過各種組分的合理、適當搭配,實現混凝土性能指標最優化,是保障并提高混凝土質量水平的基本要件。在進行混凝土配比設計時,要充分全面地考慮混凝土的使用條件和使用要求,要以滿足建筑工程質量目標為目的進行配比設計。由于混凝土性能、質量的影響因素很多,單純依靠實驗室數據很難實現混凝土性能上的最優化。所以混凝土的配比設計工作,是以實驗室數據為基礎,再通過在與施工狀況相同的條件下不斷的調整水膠比以及不同的凝膠材料摻量之間的比例來實現的。通過這種方式取得的組成配比,才是最符合工程施工實際要求的混凝土配比。以此配比配置混凝土,才能確保混凝土材料的各項性能指標符合工程施工具體需要。
1.2 提高混凝土前期材料準備的規范化
膠凝材料、外加劑、骨料和水構成了混凝土的主體部分,它們的質量高低好壞決定了混凝土的質量水平與使用性能。因此,針對混凝土前期材料準備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主要是圍繞這四種材料展開的。嚴格控制混凝土加工材料質量,確保材料符合混凝土加工要求,是保障混凝土質量的重要措施。下面針對這四種材料的質量控制進行詳細討論。(1)混凝土膠凝材料的質量控制。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膠凝材料。水泥的性能對于混凝土加工特性、硬化性能及固化后的質量水平影響重大。一般情況下混凝土凝膠材料的質量控制就是針對水泥而言的。控制水泥質量,主要就是要控制水泥穩定性。在實際工作中,通常采取以下方式進行水泥質量控制:一是要確保水泥質量。水泥質量好,首先體現在性能質量穩定上。要選擇同一型號、不同批次下機械強度相同、組成一致性好的水泥產品;其次要選擇具有優良的抗凍性和抗硫酸鹽性、標準稠度低、強度符合工程要求的水泥產品;再次要綜合考慮水泥性能,要全面評估水泥產品的強度富余量、強度標準差、初終凝時間、外加劑適應性和經時坍落度損失率等技術指標,選擇綜合性能最好的水泥產品。(2)混凝土骨料的質量控制。骨料在混凝土各組份中承擔著對混凝土構件支撐和填充的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在選擇骨料時,要圍繞骨料的上述作用進行相關評價工作。影響混凝土骨料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骨料的強度、級配情況和粒徑分布等,另外,骨料中摻雜的泥土及其他雜質對于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來說非常不利,所以要嚴格控制混凝土骨料含泥量。在選擇骨料時,必須對骨料含泥量進行檢測。(3)混凝土外加劑的質量控制。混凝土外加劑的存在意義在于在對混凝土組成不造成較大影響的前提下使混凝土性能得以顯著改善。由于外加劑的作用非常大,所以在選擇及使用外加劑時要分外小心,嚴格把關,以免因為外加劑質量問題或使用不當給混凝土質量帶來消極影響。在外加劑使用前,要對外加劑減水率、泌水率、含氣量、凝結時間差、抗壓強度比、收縮率比等項目進行檢測,以保證外加劑質量合格及適用。(4)水的質量控制。水的用量是混凝土加工中波動最明顯的參數,其他材料的添加量,外加劑的使用,加工環境等都對水的用量有著很大影響。在實際工作中,要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并嚴格遵循配比規定決定水的用量。另外,混凝土攪拌用水要使用清潔無污染的水體,以避免水中雜質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1.3 加工人員的配備
加工人員的工作態度和技術水平對于混凝土加工質量非常重要。在實際工作中,通常的做法是使用新老搭配的方式,由一到兩名經驗豐富,技術水平較高的技術人員帶領新進員工進行混凝土混合攪拌工作。通過這種傳幫帶的工作方式,加強對年輕員工的培訓教育,使其更快的適應崗位需求。
2 混凝土生產加工環節的質量控制
2.1 嚴格控制混凝土各組分的加料量
混凝土各組份稱量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混凝土的配比,進而影響到混凝土使用質量與拌和物的和易性。要保障稱量準確,必須定期進行稱量設備的校準檢驗工作,確保計量精度。
2.2 嚴格控制混凝土混合攪拌與使用
混凝土混合攪拌的同時,往往伴隨著澆筑放料和進料,從而使得攪拌機中混凝土的組成、骨料級配與粒度等參數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要嚴格控制這個波動在允許范圍以內,保障混凝土配比的穩定。混凝土澆筑后硬化前,由于重力的影響,級配會產生局部變化。而隨著時間延長,混料中的水分逐漸減少,其水分在不同區域的含量與分布也會不斷變化。以上因素都有可能對混凝土固化后的質量產生影響,需要施工人員密切注意,及時調整,以保障最終的成品質量。
3 混凝土完工質檢階段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加工完成后的質量檢測有助于盡早發現質量缺陷,是保障成品質量、避免工程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線。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進行7天齡期的混凝土試件強度檢測。由于7天齡期同14天、28天、54天、84天齡期的強度有很好的線性關系,可以根據7天齡期的強度推斷出后續齡期混凝土的固化情況,從而為混凝土質量的提前預判,及早發現混凝土質量病害提供了條件。
4 結束語
隨著工民建筑工程的發展,混凝土質量要求會越來越高,施工企業要扎實做好混凝土加工三個階段的質量管控,切實落實管控措施,嚴格遵循施工標準,保障混凝土加工質量,才能夠在建筑行業脫穎而出,實現企業發展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邱應松.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J].廣西城鎮建設,2007(10).
【關鍵詞】預拌混凝土,質量影響因素,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TU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建筑工程行業不斷發展,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重要的經濟增長點,不僅僅對我國經濟的快速健康可持續增長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也對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注入了新的活力。預拌混凝土是整個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對整個施工質量的控制有著深遠的影響。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工程施工規模的不斷擴大,由于預拌混凝土的質量沒有得到控制,因而使得整體建筑工程出現很多質量問題,比如墻體開裂等,不僅僅造成了很多的資源浪費,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更有甚者,已經嚴重威脅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威脅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在新時期,加強對影響預拌混凝土質量的因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質量控制,對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加強對預拌混凝土質量控制的意義分析
混凝土的質量關系到整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關系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因而,作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加強對預拌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有著其必然性。筆者將結合多年的建筑工程施工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分析。
1、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客觀要求
預拌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環節,混凝土作為一種建筑材料,是一種商品,必然會在市場中面臨來自各方面的競爭,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建筑市場中獲得生存,獲得優勢的話語權,必須抓好每一工程的質量,而混凝土的質量是整個建筑質量控制中的基礎,做好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可以讓工程企業獲得更強大的競爭力。
2、保證工程質量,確保多方利益的必然選擇
在我國的建筑工程領域中,混凝土是最為常見最為基礎的建筑結構材料之一,預拌混凝土的質量和強度,不僅僅關系到混凝土在工程中各項性能的發揮,同時,也對整個工程的質量造成深遠的影響,質量控制不嚴格,容易產生豆腐渣工程,不僅僅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也會嚴重威脅著廣大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對預拌混凝土質量的控制,有助于保護居民的切身利益。
3、完善建筑施工工藝,施工方式的基礎性工作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也取得了迅速發展的契機,各種基礎設施的不斷修建,對混凝土的采用也越來越廣,混凝土的質量影響將滲透到我國建筑行業的各個角落和細節部分。同時,伴隨著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運用,我國的建筑工程行業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式也逐漸得到了完善,加強對預拌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將會進一步促進我國的建筑行業的發展,和施工工藝的完善。
三、預拌混凝土質量影響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
1、加強預拌混凝土技術合同管理
1。1預拌混凝土是個半成品,工程選用什么性能的混凝土必須明確。應根據圖紙設計要求、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施工工藝、混凝土運距和澆筑時間等,選用合理的原材料策劃設計開發并確定混凝土配合比。
1、2技術人員資質和團隊組織管理。技術人員需按國家要求持證上崗,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對隨機事件的處理,避免因處理不當產生質量事故隱患,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澆筑到結構中,保證澆筑的混凝土產品合格。
2、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2、1確保計量精度
配料系統是混凝土生產的重要部分,現在的商品混凝土一般采用計算機自動控制,當混凝土配合比或混凝土配合比編號輸入計算機操作系統后,電子秤對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進行精確計量。混凝土需嚴格按照試驗室簽發的配合比精確配料,這使混凝土的離散性大大減小。定期進行計量動(靜)校驗,以確保達到規定的計量要求。
2、2確定合理攪拌時間和攪拌制度
根據攪拌機類型、實際攪拌效果、運輸時間、坍落度大小等情況而設定攪拌時間,根據GB/T 14902-2003《預拌混凝土》標準要求,每盤混凝土攪拌時間(從全部材料投完算起)不得低于30S,在制備C50以上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或采用引氣劑、膨脹劑、防水劑時應增加攪拌時間,根據經驗不易低于90S。一次投料量,不同類型的攪拌機都有一定的進料容量,攪拌機不宜超載過多,以免影響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勻性,一次投料量宜控制在攪拌機的額定容量以下。
3、采取合理的運輸方式,規范運輸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在運輸過程中應保持混凝土的均質性,避免產生分離、泌水、砂漿流失、流動性減少等現象。混凝土應以最少的轉運次數和最短的時間,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筑地點,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澆筑完畢。混凝土的運輸應保證混凝土的澆筑量,避免間斷供應或現場等待時間過長而影響混凝土施工性能。對于采用滑升模板施工的工程和不允許留施工縫的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的運輸必須保證其澆筑工作的連續進行。
4、加強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得質量控制
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避免現場二次加水調整混凝土坍落度,易由混凝土技術人員采用添加減水劑適量調整后,視混凝土狀態合格后再使用。應合理控制混凝土振搗時間,避免過振漏振,跑漿等現象。澆筑混凝土后應及時養護,并嚴格控制拆模時間,過早拆模易造成墻體沾模起皮現象,頂板處易造成裂縫不均勻沉降等質量問題。在混凝土達到終凝前不得在其上面踩踏或疊放重物,避免混凝土終凝前后人為造成質量隱患。
5、加強對混凝土質量檢測,確保混凝土的強度
5、1嚴格把好質量堅持關
對原材料檢驗、配合比設計、計量、混凝土攪拌時間、坍落度及強度進行嚴格控制;不合格材料不準使用、計量不準的設備不準生產、不合格的混凝土不準出站,確保混凝土符合質量要求。
5、2做好事前控制,預防質量事故
通過原材料和混凝土的質量檢驗和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監督,及時掌握混凝土的質量動態,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處理,預防發生工程質量事故,使混凝土的質量處于穩定狀態。
5、3加強信息反饋
通過對檢驗資料的分析整理,掌握混凝土的質量情況和變化規律,為改進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保證混凝土強度、充分利用外加劑和摻合料性能、加強管理等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據。
6、要嚴格執行各種混凝土的養護措施
關鍵詞: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前言:目前,因為混凝土的結構需要的成本第、施工技術先進、有良好的抗震性、設計理論也比較成熟以及是適用范圍廣等突出的優點,所以在我國的工民建領域中得以廣泛的使用,并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要想抓好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關鍵就是抓好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而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好壞又是由混凝土的設計、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施工技術的精良、輸送過程的影響以及驗收等方面決定的,因為為了對混凝土質量進行全面的控制就必須從這些方面入手。由于混凝土的施工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工程,特別是在一些地質條件不太理想的地段,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必然會產生質量問題,而要對混凝土質量進行控制,就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從而解決問題,保證整個工程的順利完成。
1,認識混泥土施工工程將有可能產生的質量問題
在工民建工程中,盡管混凝土結構具有很多的優勢,但是仍然不能避免會產生質量問題,最常見的就屬露筋、麻面和裂縫了。所謂鋼筋露在外頭,不能被混凝土包圍,就是露筋,在施工的時候,如果工作人員沒有嚴格的依據設計方案和管理標準進行操作,就極有可能出現露筋現象。而麻面也是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一般是混凝土的表面出現缺漿和凹坑現象,它雖然對整個建筑的影響沒有露筋等大,但嚴重影響了建筑物的美觀,所以在施工質量控制時,這是需要多加以注意的。還有就是混凝土裂縫現象,它是最令人頭疼是質量問題,也是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關鍵問題,它的產生和建筑材料、施工工藝和混凝土本身具有的收縮等特性是密切相關的,對建筑的影響也是最大的,因而在施工質量的控制中它是必須要考慮進去的。
2,對混凝土施工工程進行的質量控制
2.1建筑原材料的質量監控
混凝土的成分主要包括水泥、砂子、石頭、水、化學外加劑以及礦物質原材料,這些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就形成了混凝土。所以,對原材料進行質量監控是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重要舉措,要對材料中的變化規律進行把握,找出相應的對策處理好可能會產生的問題。
因為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成分,所以在選用時,要根據設計樣書并且結合當時當地的氣候環境,挑選合適的品種和型號。為了保證工程竣工后不出現質量問題,所以挑選時要檢驗水泥的強度和相關的性能,使之達到質量要求。另外,骨料的質量也要嚴格的控制,當砂進場時,要做好相關方面的檢驗,知道含泥量的多少及其級別質地,保證有害物質在控制范圍之內,因為泥量和有害物質較大的影響混凝土的強度,所以更需要嚴格的控制。攪拌用的水質也需要檢查它的抗腐蝕性和有害物質的含量,必須在保證合格后在選用。至于化學外加劑的選用,要進行適配試驗,還要保證它的合格。礦物質混合材料也要經受質量監控,因為它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質,所以存儲要注意不要污染環境。
2.2對混凝土運輸過程進行質量控制
混泥土在運輸途中,可能會發生分離、砂漿丟失、泌水等情況,所以在運輸時間盡量的減短,這有利于保證它的均質性。在運輸途中,還要注意防范天氣的突變,不能讓它受潮變質,還要在混凝土初凝前,把它澆筑好。除了對運輸有要求之外,也要選用合適的運輸方法。運輸方法包括地面運輸、垂直運輸以及樓地面運輸,所以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選用最經濟的運輸發生,以便節省開支。
2.3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質量監控
對于技術復雜、施工難度大以及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結構,施工前需要制定好施工方案,審查處置措施,嚴格的執行設計要求,保證施工質量。其中,在澆筑混凝土時,要注意澆筑的時間順序,確保澆筑后散熱正常,并且在澆灌時,還要確保振搗方法正確,振動時間不要太長,以免產生裂縫,如果有特殊情況發生,還要盡快找出對策及時處理,如有必要,還要向上匯報。還有混凝土的內外溫度也要控制好,一般控制在25攝氏度以下是最好的,施工時,還要依據混凝土內部的溫度變化及分布情況對施工進行定性的指導,防止裂縫的產生。
混凝土的養護也是屬于施工技術監控的一個方面,養護主要就是對其溫度和濕度進行保持控制,它又分為自然養護和加熱養護兩種,可以在混凝土上覆蓋上一層稻草和塑料薄膜等,維持它的濕度,也可以對它進行灑水。為了防止在天氣情況驟變下,混凝土質量受到威脅,所以必須對它進行預防。總之,對混凝土內表溫差和濕度進行控制,并作出及時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它的質量問題。
2.4對混凝土施工隊伍的質量控制
加強對施工隊伍的管理,也是混凝土施工工程質量控制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因為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的甚至沒有取得相應的合格證書。所以在選用人時,就要注意考查他們的素養,還有從資格證書方面進行把關,以免有的是濫竽充數。對新進來的人員,還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培訓,讓他們了解施工流程,對常出現的錯誤操作有個底,增強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團結性,清楚自己的責任。對于施工現場,要經常的巡視檢查,經常采集數據并作出分析和總結,以便于人員的調動。還有制定人性化的規程制度,保證施工的有序有效進行。
3,對混凝土施工工程的驗收
工程結束后,必須收集好相關的資料和數據,根據混凝土結構實體質量、設計文件以及相關的標準和驗收規范,對工程進行驗收。監管人員要仔細的審查各個環節的工作情況,作出評估。
隨著我國經濟和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每年都有各種建筑在全國各地拔地而起,在大部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都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其質量的好壞對建筑工程的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運用科學的方法做好建筑混凝土質量檢測工作,保證建筑混凝土的質量,對確保建筑工程整體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的建筑工程中,很多因素都會導致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這就無形中增大了混凝土質量檢測的難度。不過,近些年快速發展的科學技術使混凝土檢測技術得以迅速發展,出現了各種現代化的混凝土質量檢測方法,但我國在這些先進方法的應用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因素和檢測方法進行分析研究,對提高我國混凝土質量檢測水平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影響混凝土質量的因素
在建筑混凝土的制作過程中和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諸多因素都會導致建筑混凝土的質量問題,從而對整個建筑工程產生重要的影響,下面就對影響混凝土質量的幾個主要因素進行分析探討。(1)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礦物摻和料以及化學外加劑等組成的具有堆聚結構的復合材料,這些原材料的質量高低直接決定了混凝土質量的好壞,如果使用不合格、不達標的原材料,混凝土的質量也不會好,因此保證原材料質量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重要因素。要特別注意的是混凝土制作中所使用的水,必須避免使用被污染的水或礦質含量過高的水,否則也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2)混凝土的制作技術及方案:不正確的混凝土制作技術及方案也會降低混凝土的質量,例如在混凝土配置過程中,如果砂子的含量超標,就會直接導致混凝土的強度不夠[1]。(3)制作混凝土的機器設備:機器設備的性能對混凝土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例如當攪拌機無法進行連續不斷的運轉時,就會對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凝結時間產生影響,從而降低混凝土的質量。(4)混凝土的運輸:在運輸過程中的運輸平整性、運輸時間以及運輸期間的質量維護等因素也會對混凝土的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在運輸工程中必須做好運輸防護工作,從而保證混凝土質量。(5)混凝土制作和施工人員的素質:混凝土的制作要靠專業的制作人員來完成,而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也需要工程人員的專業技術作保證。因此,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對建筑混凝土各個環節的質量都有直接的影響。另外,這些專業人員的工作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混凝土的質量。
3.混凝土質量檢測方法
在實際的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質量問題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因此必須運用科學合理的檢測方法來及時發現問題,將混凝土質量問題的影響降到最低,只用這樣才能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近幾年,我國在引進國外先進檢測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研究出了多種混凝土質量檢測方法,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3.1混凝土內部缺陷檢測
可采用超聲波法對混凝土內部缺陷進行檢測,其主要包括混凝土均勻性和混凝土結合面質量兩方面的檢測。對混凝土均勻性的檢測是通過超聲波在不均勻混凝土中的速度差異來實現檢測,即在某選定區域內均勻地布置若干檢測點,一般檢測點間的距離為20~50厘米,在測定每一個檢測點的聲速后,根據這些聲速的平均值、標準差和偏差系數就可以判斷各部位均勻性的優劣。而對于混凝土結合面的質量檢測,則是在選定的間距為10~30厘米的測點位置進行聲時、波幅和頻率的檢測,再將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和異常值判斷來確定結合面的異常情況。
3.2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
目前有回彈法、超聲波法、超聲回彈綜合法、鉆芯法和射釘法等多種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方法。(1)回彈法:是指通過回彈儀測定混凝土表面硬度,再根據硬度來確定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一種方法。回彈法檢測在實際的應用中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的優點,但其缺點是較易受設備、環境以及結構物材料等因素的影響,而且很難檢測出混凝土內部結構的質量缺陷[2],因此回彈法只適用于混凝土表面強度的檢測。(2)超聲波法:是一種既方便又靈敏的檢測方法,其可以采用“斜測”和“對測”兩種方式來對混凝土的質量進行檢測,主要用于檢測混凝土振搗時產生的氣泡以及泥漿的外漏。(3)超聲回彈綜合法:該方法是將“超聲”與“回彈”相結合的一種檢測方法,其結合了這兩者的優點,可真實全面的反映出混凝土的強度。其中的超聲波法可同時反映材料的彈性性質和內部構造的部分信息;回彈法可同時反映材料表面的彈性性質和塑性性質。但應用該方法時必須解決混凝土表面的懸浮木塊問題,否則會給混凝土強度帶來不良影響。(4)鉆芯法:該方法是先通過專用儀器設備對混凝土進行鉆芯取樣,再對取樣的鉆芯進行加工,最后通過抗壓試驗測出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鉆芯法優點是可直接測出混凝土內部的實際抗壓強度,但缺點是試驗期間較長,一般為一周左右,因此不適合要求迅速檢測質量的工程[3]。另外要注意,在進行鉆芯取樣時,鉆芯點要選擇在沒有鋼筋或預埋件的部位,并且芯樣要及時分析。(5)射釘法:該方法是先將一特制鋼釘射入混凝土,再通過試驗建立射釘外露長度與混凝土強度兩者的關系曲線,進而推算出混凝土的強度。射釘法具有操作簡單、速度較快等優點,但缺點是會對混凝土表層造成一定損害,而且在一些特殊的部位不能使用射釘法進行檢測,比如內部有鋼筋或表層有較大石子的部位。
3.3混凝土裂縫檢測
對混凝土裂縫的檢測也是采用基于超聲波的檢測方法。當裂縫為深度小于50厘米的淺裂縫時,采用跨縫測點和不跨縫測點同時檢測的方式,利用測點間聲值的差異就可計算出淺裂縫的深度。而對于深度大于50厘米的深裂縫,則要采用鉆孔平測法來進行檢測,即在裂縫的兩側分別鉆孔,孔深不能小于預計裂縫深度70厘米,然后將換能器從兩個鉆孔中同步同高度的向空中移動,并逐點讀取聲時值、波幅以及換能器的深度,當聲時值和波幅基本穩定時,換能器的深度即為裂縫深度。
4.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