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語文集合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但在中職學校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厭學已成為一種較普遍的現象,直接導致實踐活動課在開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麻煩:學生參與度不高,教師上課時候,要不就是寂靜無聲,要不就是教師自導自演,非常疲憊,嚴重威脅到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進程,最緊要的是無法實現課堂教學的預期目標,更不要說教學改革的終極目標了。
那么,如何提高中職學生參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積極性呢?筆者認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不能單靠教師教授知識,但也不能完全沒有教師的“教”。這里的“教”指的是教師在開展活動前后要采取有效措施,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充分的指導,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當中。
一、明確主題,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中職語文新教材每個單元都是根據專業方向、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安排活動內容,創設活動情境,設計活動項目。教科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但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教師可以有選擇性地使用這些材料,只要是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文素質且又符合學生生理、心理及認知水平的素材,經過精心設計都可以呈現出生動有趣、具體實在的語文綜合實踐課來。在設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經過教師適當地指導,學生可與教師商量后,自主決定活動內容,明確活動主題。如在學完《長江三峽》后,經過師生討論決定結合學生們的專業(導游專業)開展一次“我當導游贊家鄉”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明確活動主題的過程中,始終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位置,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接下來尋找景觀、走訪、調查研究等環節學生均能認真完成。
二、變換形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
寓教于樂,啟智于趣,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主要特征。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中,為了避免活動形式單一,枯燥乏味,要盡可能地變換形式,使活動形式新穎多樣,才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積極地進行語文學習的再實踐,從而在活動中主動感受、體會和理解,以展現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特長。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一)社會調查
社會調查打開了一片廣闊而充滿新鮮感的學習空間,使長期處在課堂學習中的學生感到異常興奮。連平時缺乏學習熱情的學生也自告奮勇要承擔一些調查任務,學生們的表現力自然地流露了出來,社會調查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二)角色扮演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模擬情境,扮演角色。如“模擬招聘”中,學生根據活動主題和要求,認真進行“角色扮演”。從前期策劃、簡歷制作到會場布置、用人單位面試等都要親力親為,雖然事先要做大量的工作,但學生們在角色扮演中既能加深對角色的理解,又培養了創造、合作交流的能力,更在活動中激發了學習熱情。
3.小組競賽
小組競賽是組與組之間的積極競爭。在“成語接龍”、“青春詩會”等活動中可采取此形式。這種活動一方面可增強同學的競爭意識,培養集體榮譽感,激發好勝心,也直接激發同學的學習熱情。在熱烈的競爭氣氛中,同學們的思維高度緊張,沒辦法不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在熱烈搶答的氣氛中,一些原本不自信的學生也躍躍欲試,因此而找回了自信,由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
三、激勵評價,鼓勵學生主動參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自信心。而“激勵性評價”就體現了這一要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能積極參與活動、主動擔當任務、極力配合組員、想出了一個好的辦法、提出一個新的問題、完成了一項重要的采訪、搜集到一份資料,教師都要進行表揚和鼓勵,這樣,學生的自信心會大大加強,會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但要注意的是激勵不等于表揚,批評也是一種激勵,對學生的不足要委婉地指出,并對其提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進步發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勵。
跨文化并不是簡單的不同文化的交流,這其中涵蓋了很多要求,所以跨文化交際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不同文化下的民族所有的民族特色、民族信仰、民族習慣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這種各民族文化的語言和和交際就形成了不同的模式。文化的載體包括文字,圖畫和語言,到其中重要的和最能體現文化的載體就是語言,語言涉及到日常生活,是非常形象的文化符號,也可以說在進行語言學習過程中,其實也是對民族文化的學習。進行跨文化交際時,首先要借助的也是不同民族的語言,從而來進行進一步的民族文化學習。跨文化交際過程中,首先要擺正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心態,保持著尊重與虛心的態度進行文化交際,對于文化一定要懷有的態度。同時更重要的是對于一些民族中的習俗要做到尊重,尤其是對于一些有宗教信仰的民族,進行跨文化交際時,一定要重視他們的民族信仰,避免由于不了解他們的文化信仰而導致的交際矛盾。
二、高職院校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現狀
1.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培養忽視跨文化交際能力。現在我國對英語教育正在逐漸進行改革,由以往理論知識的考核逐漸的轉向為對學生英語實用能力的培養,但這樣的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現在的高職院校對學生英語質量的檢測還是依靠學生英語A,B級的通過率,這樣的要求雖然可以起到對學生英語學習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但也使教師在教學中將教育重點放在與英語A,B級相關知識的學習上,忽略了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也缺乏力度,使得很多學生缺乏跨文化交際知識的學習,這樣的教學現狀也制約了英語綜合型人才的培養。
2.學生缺少進行跨文化交際的環境。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實用型人才,因此學生進行的英語教育的學習也多是能夠運用到職業需要的英語,這樣的實用英語可以直接和國外的客戶進行良好的溝通,但這樣的英語和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習都需要一定的環境,尤其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學習,除了基本的民族語言和習俗的學習,更需要有機會去和不同民族文化的人進行直接溝通。但現在的高職院校所能給學生提供的環境卻是非常有限的,學生缺少機會去進入外資企業進行實習去強化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樣的情況則限制了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長期發展力。
3.學生缺乏跨文化交際能力。教育部門曾針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對高職院校學生做過一份調查報告,但這樣的調查顯示出的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卻非常不容樂觀。
三、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強化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原則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而不是簡單的進行改革,一定的原則將會讓學生更好的去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強化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方法
1.創新教學觀念,合理的設置課堂內容。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應當是面對社會需求,而不是簡單的局限于課堂知識。實用英語中占較大部分的就是商務英語,這也是很多高職英語學生就業后所要接觸的專業,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進行相對應的課程改革,強化學生實用英語的學習。
2.根據教材進行適當的文化交際知識拓展。在進行課堂學習時,教師應當重視到的是,學校所安排的教材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簡單的語法和單詞,更重要的是要從文章本身來向學生傳遞出國外文化習俗。現在的英語文章很多都表現了國外的風景,歷史事件和現在時代下人們的觀念,這樣的文章學習可以有效的讓學生了解到不同于母語背景下的文化。對于這樣的課文學習,教師可以采用啟迪式和自主式教學,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啟發,同時讓學生有興趣可以根據課文去自主探究一些國外文化,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對跨文化知識的理解。
3.教師在詞匯的講解中也可以重視不同文化的講解。細節體現重點,國外有很多詞匯中都能表現出民族文化特色,在進行商務交流中,有時候詞匯的合理運用可以有效的拉近與國外客戶的距離。同時要注意到的是,英語詞匯中有些單詞的所表達的詞義和我國有很大的不同。同時商務英語中要求學生盡可能的掌握更多的專業詞匯,所以學生對詞匯的重視性也比較大,教師可以有效的利用這樣的要求讓學生在詞匯中體會到不同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