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委員競選發言稿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班主任;素質;班集體;教育;育人網絡
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基層組織,學校各項教學和教育工作是通過班集體來完成的。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也是主要的教育者。因此,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探討的課題。筆者經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經驗,談談這方面深刻體會。
一、良好的素質,是做好班主任的前提條件
有人說,“一個好的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的班級”。我十分贊同這句話。因為,班主任工作特點之一是他的個體性和獨特性,在教育學生時,在特定的時間、空間和地點,班主任往往是通過個人活動來進行的。所以,班主任本身的言行、舉止、衣著外表都可以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對人的態度、處理問題的方法、學識水平都可以在學生心目中打上終身難忘的烙印。班主任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學生只有看到優秀品行在自己的教師身上活生生地體現出來,才會信服,才能激發他們內心的“真、善、美”的追求。所以,作為班主任,首先要積極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從而提高自己的素質。新時代的班主任應具備如下素質:
1、有崇高的思想境界
班主任要擁護黨的領導,熱愛教育事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遵紀守法,廉潔奉公,作風正派,做到師風正、師德高,虛懷若谷。如果心胸狹窄,心高氣傲,熱衷于個人權威,是不能搞好班主任工作的。
2、博學多才
一個班主任如果具有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素養,就會自然成為學生崇拜、欽佩的對象。記得有一次,有個學生在周記中這樣寫道:黃老師,你的班會課講得那么多、那么好,富有吸引力,你一定看了許多書,我長大以后也要向你一樣,博覽群書,做一名知識豐富的老師。可見,老師的才學在學生心中具有多么大的感染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
由于班主任工作十分瑣碎,許多事情都要面面俱到,在各種場合,面對各種情況,都要有較強的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要有自然大方風度。如果順時樂、逆時怨,稍有不盡人意,有意無意傷害學生,你的形象便會欠佳,難以在學生心目中產生有益的影響。即使你對學生有賞識,學生也會懷疑你的誠意。因為,你已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這對以后班主任開展工作難免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著名的教育家傅玄曾經說過,“治人之謂治,正己之謂正。人不能自治,故設法以一之。身不正,雖有明法,即民或不從,故必正己以先之也。”
事實證明,班主任只有具備良好自身素質,才能更好地為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條件。
二、良好的班集體,搞好師生關系,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體現
(一) 創建良好的班集體
1、作為班主任,要認真分析,了解和掌握班學生的基本情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性別、性格愛好以及身高、視力、知識水平加以重新組合,力求完美搭配。同時,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也樹立了威信,為建立良好的班集體奠定了基礎。
2、組建班委,落實崗位責任制,引入競爭機制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人幫”。要提高班主任工作效能,必須要選好班干。班干部不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也是班級學生中的模范。然而,在選班干過程中,有些班主任受傳統角色觀念影響,選擇的班干往往都是一些成績好、表現好的學生。而這些由班主任一人“定奪”或由班主任和學生提名,舉手通過的學生之中,許多成績好但缺乏自主管理意識和能力,他們不能完全勝任班委中的一部分職務,反而不美。所以,在組建班委時,應采用“自愿自薦,民主選舉”的原則,通過競選方式,根據學生的特長和個性來進行選用班干效果就截然不同。筆者每接一個新班或新學期伊始,就在班里發動:只要你有某一方面特長,或自己的個性符合擔任某種職務,都可以參加競選。愿意當或想當的都要寫一份發言稿,題目《如果我當上了……》,演講內容是為什么要當班干部?自己的特長和個性適合擔任哪個職位?怎樣當好班干部?在班會上,自愿參加競選的同學紛紛上臺發言。然后,再進行集體評議選用:發展全面具有魄力的當正副班長;愛好文藝、性格開朗活潑的擔任文娛或宣傳委員;成績優秀、能默默無聞工作、毫無怨言的擔任學習委員;工作積極、任勞任怨的擔任勞動委員……。這樣組建起來的班委文武雙全,動靜結合,運作起來富有朝氣。同時,引入競爭機制,能者居上,讓學生自己監督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真正發揮班干的作用。
(二)、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班主任主要工作內容之一。為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1、破除“師道尊嚴”的舊觀念
我們均有這樣的經歷:學生不聽家長的話,但是把老師(特別是班主任)的話奉為圣旨,言聽計從。學生不怕家長怕老師,見到老師就象老鼠見貓一樣,變成了“學生絕對服從老師”的錯誤傾向,根本談不上什么“平等”,這樣會對班主任工作帶來不利。因為,學生之中,許多不良行為不敢向老師反映;有許多建設性、創造性問題不敢向老師陳述。結果,培養出來的學生象一個模子鑄出來的――無創造性、無進取心。因而,作為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能在公開場合挖苦和諷刺學生,更不能施以體罰。對待學生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2、嚴而有度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這句話包含一個常識性的道理:培養人才必須高標準、嚴要求。但是,嚴格要求學生,不是指越嚴越好,而首先應該嚴而有“格”。如果嚴得出“格”,那么就變成了“嚴酷”;其次是嚴之有理,這種“嚴”,是建立在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并且為學生所理解;第三是嚴之有情,即這種嚴是出于對學生的真誠的熱愛和關心。
3、傾注愛心
俗話說:“無愛就無教育”。班主任要時時處處關心、愛護班里每一位學生,于微細處見真情:學生的作業本爛了,我就用釘書機把它釘好;學生生病時,寄一聲關切的問候;學生失敗時要真心的撫慰;學生迷惘時,要指點迷津……。使他們感到班主任慈母般的愛,同他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讓學生感受到班級有如春天般的溫暖,時時處處為他們著想。這樣,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有學不好對不起老師的感覺,從而更加刻苦學習。
以上做法,能真正使學生領悟“親其師,信其道”,消除師生之間隔閡,敲開學生心扉,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班主任開展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礎。
(三)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育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教育要“因材施教”。學生的思想、學習、品德、紀律等教育貫穿于班主任過程的始終。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應該深入準確地掌握各類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以及其發展狀況,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案,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秉賦都能充分顯露出來并得到良好的發展。這樣,才能合符教育的要求。
三、構筑“學校――家庭――社會”育人網絡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證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等“四有”社會主義新人,使學生成為“在家是個好孩子,在校是個好學生,在社會是個好公民”。為此,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方面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三者各有優勢,共同統一在整個教育系統之中。班主任既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也是學校聯系社會和家庭的紐帶和橋梁。為此,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幾點:
1、班主任要和科任通力合作,團結一致。因為,僅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所以,作為班主任,應多與科任溝通,了解和掌握班級的情況,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同時,班主任要加強學生尊師守紀教育,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各教師的積極性,為管理好班級出一分力。
2、班主任要主動協調好家長關系,利用“校訊通”平臺經常與家長溝通,要取得家長的信任,在主動協調密切合作中建立良好的道德關系,才能夠贏得家長的尊重、理解和合作,共同完成培養好學生這一目標。在建立這種關系中要避免兩種錯誤的思想:一是雞毛蒜皮之類的事情都要把家長“請”到學校來;二是向家長報“憂”不報“喜”,甚至“越位”去訓斥家長。這樣會容易使家長反感,很難讓家長配合學校教育的。
3、與社會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作用。利用社會上英雄人物、大眾傳媒等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教育。如抗“非典”英雄,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抗“非典”英雄事跡》主題班會;結合公安機關“嚴打”指示精神,加強學生進行法制意識教育;結合團支部組織學生去敬老院訪問,給學生進行尊老愛幼教育;結合校車安全事故給學生進行安全意識的教育等等。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法制意識、安全意識和道德觀念。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班主任工作雖然是一項十分煩瑣的工作,但是,只要我們平時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不斷學習和探索,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定能把班級搞好。
參考文獻:
[1] 《從教為師之道――師德讀本》廣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