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衛生查驗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今天的會議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會議,_天前,《_報》在頭版有一條消息,說___市在迎接一場特殊的考試,而今天就是一個考分揭曉的會議。剛才當_廳長念到通過這次檢查,___市基本達到省級衛生城市標準,建議省愛衛會上報省政府授予___市省級衛生城市稱號的時候,全場都報之以長時間、熱烈的掌聲。這個掌聲確實表達了大家一種興奮的心情,一種收獲的喜悅,同時也是對省委、省政府對___市創衛工作高度重視,給予支持的感謝;也是對潘省長對___市創衛工作的直接關心、指導,對專家組不辭辛勞,嚴格公正檢查、指導的感謝。我自己感到,通過這么長時間的努力,幾多辛勤,幾多汗水,幾多收獲,證明___市委、市政府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決策是正確的,也證明___市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尤其是區縣、街辦領導班子是有戰斗力的,是能打硬仗的,也證明我們從事創衛工作的這些同志是能夠在關鍵時刻沖得上去的,是敢干事和能干成事的。當看到清云同志從潘省長手里面接過這個驗收鑒定書時,我從內心來講,要對全市各級領導干部、黨員干部和市民們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_同志對下一步工作進行的表態講話講得很完整,尤其是剛才_省長的講話對___市在創衛工作中做出的成績給予了高度的肯定,特別是對___創衛工作的初步經驗做出總結,是非常切合實際的。對下一步創衛工作提出的要求很全面,很有針對性、指導性。在這里,我重點講幾點意見:
一、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認清目前創衛的形勢。在這里我講兩句話:第一句話是我們取得的成績是初步的,第二句話是我們目前創衛取得的成果是階段性的。從初步性來講,通報稿中有一句話很關鍵,陜西省衛生城市檢查團認為:___市已基本達到省級衛生城市標準,大家要聽清楚,是基本達標而不是完全達標。我們可以看到,通報情況的九個部分中每個部分都有若干條建議,所以我說是初步的。說階段性是指我們更高的目標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目前只是通過了省級衛生城市的基本標準。我想對下一步工作我們大家要有一個清醒地認識,就是任務更艱巨、標準更嚴格、要求更高,大家一定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充分認識目前我們創衛的形勢。剛才潘省長和清云同志都強調了我們不能松勁,要再鼓干勁。
二、對當前來講,我們要特別強調___市的創衛工作在思想上切不可松懈,在工作上切不可松勁。兩個都是不能松,我想應該這樣分析,一個是從現狀來講,目前的創衛工作,從我們的領導層到各個區縣、街辦,到每一個創衛工作者,再到每一位老百姓,還都處于一個壓力和強力的態勢之下,遠遠沒有進入自覺狀態,我們每季度都有檢查,排在后面的獎金就沒有了,連續三次名列后進就要免職,這就是一種壓力,創衛工作還缺乏嚴格的機制保障;第二是從整體上講,___市的創衛工作還處于一種相持階段,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比如說占道經營,你今天不管了,明天就又出來了,亂搭亂建和“六小”,稍不小心就要出漏子,稍一松懈就有可能反彈;第三是指我們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都與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要求的設施標準差距很大,比如說廁所、垃圾桶、垃圾處理、綠化、人均綠化面積,這些差距都很大,達不到國家標準的要求;第四,在十一五期間,我們要實現城市遠景建設三步曲,要創建國家衛生城、環保模范城和山水園林城,現在第一步才走到中間,遠沒走完,所以我們切不可松勁,這不是咬牙說的,是必須辦到的,當前的成果僅是初步的、階段性的。
關鍵詞:藥品微生物 食品微生物
新組建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和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實施統一監督管理。食品藥品檢驗所的檢驗人員,由先前的單一藥品檢驗改為食品、藥品全部檢驗。只有發現并掌握二者檢驗的異同,才能更好的開展檢驗工作。本文對日常工作中發現的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和食品微生物檢驗的異同,作如下概述。
1.檢驗標準
1.1藥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一部/二部 微生物限度檢查法。
1.2食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1.3比較 藥品標準近些年來五年更新一個版本,為能及時反映當前科學發展水平,通常在新版藥典出版之后,下一版藥典出版之前出版增補本。食品標準無固定更新周期。
2.實驗室環境
2.1藥品 微生物限度檢查應在環境潔凈度10000級下的局部潔凈度100級的單向流空氣區域內進行。檢驗全過程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防止再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響供試品中微生物的檢出。單向流空氣區域、工作臺面及環境應定期按《醫藥工業潔凈室(區)懸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測試方法》的現行國家標準進行潔凈度驗證。[1]微生物限度檢查應有單獨的潔凈實驗室,每個潔凈實驗室應有獨立的凈化空氣系統。涉及實驗室監控菌株的分離鑒定、樣品陽性菌株的分離分析、方法驗證中的陽性菌操作等實驗活動,應在專門的陽性菌實驗室進行。陽性菌操作不得在供試品檢驗用潔凈實驗室內進行。[2]
2.2食品 實驗室環境不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布局應采用單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實驗室內環境的溫度、濕度、照度、噪聲和潔凈度等應符合工作要求。一般樣品檢驗應在潔凈區域進行,潔凈區域應有明顯的標示。病原微生物分離鑒定工作應在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進行。[3]
2.3比較 二者對陽性菌和病原微生物的實驗室環境都有嚴格的限制。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對環境潔凈度、懸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有明確的要求,而食品沒有要求。
3.培養基
3.1藥品 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的培養基應進行培養基的適用性檢查,計數測定用培養基進行促生長能力的檢查,控制菌檢查用培養基進行促生長能力、抑制能力及指示能力的檢查。
3.2食品 培養基的制備和質量控制按照GB/T 4789.28的規定執行。
3.3比較 培養基質量是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的重要環節,藥品對培養基有適用性檢查,食品對培養基有質量控制。二者計數所用的培養基也有區別,應當引起注意,如藥品細菌計數一般用營養瓊脂培養基,食品菌落總數測定用平板計數培養基;藥品霉菌及酵母菌計數用玫瑰紅鈉培養基,食品霉菌和酵母計數用孟加拉紅培養基。
4.抽(采)樣
4.1藥品 一般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其抽樣量應為檢驗用量(2個以上最小包裝單位)的3-5倍。抽樣時,凡發現有異常或可疑的樣品,應選取有疑問的樣品,機械損傷、明顯破裂的包裝不得作為樣品。凡能從藥品、瓶口(外蓋內側及瓶口周圍)外觀看出長螨、發霉、蟲蛀及變質的藥品,可直接判為不合格品,無需再抽樣檢驗。
4.2食品 食品的采樣應根據檢驗目的、食品特點、批量、檢驗方法、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確定采樣方案。采樣方案分為二級和三級采樣方案。應采用隨機原則進行采樣,確保所采集的樣品具有代表性。
4.3比較 食品與藥品對抽(采)樣都有明確的要求。食品的采樣更加復雜和嚴格。不同類型的食品的有不同的采樣方案,采樣過程遵循無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來污染,樣品在保存和運輸的過程中,應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樣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數量變化,保持樣品的原有狀態。
5.方法驗證
5.1藥品 當建立產品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法時,應進行細菌、霉菌及酵母菌計數方法和控制菌檢查方法的驗證,以確認所采用的方法適合于該產品的檢查。若產品的組分或原檢驗條件發生改變可能影響檢驗結果時,技術方法應重新驗證。
5.2食品 食品標準中沒有方法學驗證實驗的規定。
5.2比較 微生物檢驗結果易受實驗條件的影響,特別是樣品中含有對微生物生長有抑制作用組分時,影響尤為突出。進行微生物檢驗時,應保證在檢驗條件下的樣品濃度不足以抑制污染微生物的生長,確保檢驗結果的有效和準確。食品微生物檢驗由于沒有引入方法學驗證,若加工過程中添加防腐劑等抑制微生物生長的添加劑,可能會影響食品本身所含微生物的檢出,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影響。
6.動物實驗
6.1藥品 控制菌檢查標準中無做動物實驗的規定。
6.2食品 某些致病菌的檢驗需要做動物實驗,如:致瀉大腸埃希氏菌、肉毒梭菌、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6.3比較 動物實驗對檢驗者的操作技能要求較高,動物實驗的開展對評估致病菌對人體危害具有重要意義。
7.儀器設備
7.1藥品 標準中規定生化實驗用傳統方法。
7.2食品 標準中規定生化實驗可用傳統方法或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系統。
7.3比較 微生物檢驗中的生化實驗對檢驗者的操作技能要求較高,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系統提高了鑒定水平,提升了檢驗效率和質量。
8.總結
通過對比食品和藥品微生物檢驗各方面,可以發現二者既有相同點又有各自的特點。如藥品的方法驗證和標準按時更新是食品所沒有的,食品的全自動微生物生化檢定系統和動物實驗是藥品所沒有的。如果二者在標準制定過程中能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二者的檢驗能更上一個新臺階。作為食品藥品檢驗人員,要掌握二者的異同,以便更好的開展檢驗工作,保障人民的食品用藥安全。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附錄Ⅷ C 79-88.
美術創作中色彩的微差,表現為色彩之間微小的變化,使色彩具有了非凡的魔力;建筑設計中的微差,表現為憑借相鄰要素相互之間的連續性以求得和諧;教育行為中的微差,來自對教育中諸多實際問題看似細微、實則關鍵的差別的關注,來自將教育中的諸多實際問題拆解成簡單易懂的“微型思考”進行設計構想。
眾所周知,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特征和基本精神,是彰顯一種人本化、個性化的教育理念與行為,一種基于每個學生特點與差異、充分尊重每個學生主體性、為了每個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育理念與實踐。然而,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小班課堂特色表現在哪里?小班化教育優勢如何凸顯?如何真正落實“幸福每一個”的人本化教育理念?
小班課堂,如果僅僅是為了增加師生交流頻率而采取“小組合作學習”“師生、生生之間的活動”,則遠遠不能詮釋小班化教育的精髓。教育思想、行動中的微差,讓我們逐漸明晰并接近理想的教育境界――不僅追求小班化的教學形式,更關注小班化的教學實質;不僅詮釋小班之“形”,更挖掘小班之“神”;不要小班額的大班化教育,要的是小班額的小班化教育。
微差是一種思想,體現了對小班教學品質的認識。教學理論之前加了“小班”一詞,意味著“小班教學”相較于“教學”而言,有其不同的本質屬性和豐富內涵。經過幾年的教學研究、培訓和實踐,小班教師對小班教學倡導的諸多理念已不陌生。然而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教師還不能自覺地用教學行為來落實這些理念。小班教學理念的真正落實,必然需要小班教師長期積累經驗與認識,并以具體的、細致的教學行為、教學經驗和研究數據來解釋、發展小班教學理論。微差,給予我們對小班教學本質屬性認識的方向和對小班教學理論建構的基礎,找到小班教學與傳統教學之間細微的差別,并且將小班教學的宏觀理念與小班教師的微觀感受聯系起來,構建屬于小班自己的理念大廈。微差,引導我們聚焦于具體教學行為的改變,引導我們對小班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做細致的研究: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什么樣的教學行為不能充分發揮小班教學的優勢?這些引導我們在完善小班教學策略的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反思。
進行微差教研的目標,一是尋求教研主題的草根化和系列化。教研主題聚焦于實踐中的真問題、小問題的研究。為了鼓勵和吸引教師更深入地參與到研究實踐中來,教研主題定位于一線教師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然后按照不同的內容、不同的維度進行分類。二是追求教研內容的真實性和生成性。在教研活動中,教師們非常關注教學常態下發生、發現的真實性、關鍵性的教學問題。處于周而復始、機械重復教學工作中的一線教師,往往會忽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核心性問題。然而,這些核心性問題恰恰是教師提高教學效率、開啟教師實踐智慧的關鍵因素。關注教學中的基本問題,觸及教學中的核心問題,聚焦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形成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量。三是謀求教研形式的務實性和創新性。有效的教研首先要摒棄以往那種“一人臺上講,眾人臺下聽”的單向培訓形式,讓教師在自主建構中化“聽”為“說”,通過真實問題、真誠互動、多輪反思和成果分享,讓教師切實感受到學科教研和互助研討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我們提出“問題聚焦―拆解分析―行動研究―形成共識”的微差教研范式。“問題聚焦”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教師需求,二是自上而下的區域教學發展需求。了解教師需求,既可以通過學期初的調查問卷,也可以通過個別教師的訪談了解。“拆解分析”主要通過調查問卷、聽課訪談等方式了解問題現狀,初步分析產生根源因素,尋求教育理念支持。“行動研究”主要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課例研討,采用“頭腦風暴”關注教學細節,探求問題解決的途徑。“形成共識”主要通過區域教研展示、學科經驗介紹推廣研究經驗,完善教學策略。
【關鍵詞】 康腹止瀉片;微生物限度檢查;培養基稀釋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microbial limit test of Kangfuzhixie pills.Methods Culture medium diluted method was used. Results Culture medium diluted method can eliminate the pills′ inhibiting effect on bacteria,fungi,yeast and examine designated microbial species.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accurate,feasible and suitable for microbial limit test and quality control of Kangfuzhixie pills.
Key words:Kangfuzhixie pills; microbial limit test; culture medium diluted method
康腹止瀉片是由木餾油、老鸛草粉、黃柏干浸膏等藥材經加工而成的中成藥片劑。本品味特異,具有化滯止瀉功效。用于飲食不節或水土不服導致的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等癥。處方中的老鸛草、黃柏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1,2],若用常規法對其進行微生物限度檢查,結果將不能真實反映樣品的污染情況[3]。為此,根據《中國藥典》2010年版的有關規定[4],對康腹止瀉片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進行驗證,以確定其是否適用于本品的微生物限度檢查,從而準確有效地檢出樣品中污染的微生物[5]。驗證表明,采用培養基稀釋法對本品進行檢查,可使污染的微生物能被順利檢出,常規法則可用于控制菌的檢查。該方法簡便、快捷、準確、可行,能有效控制康腹止瀉片的質量,并可為同類藥品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法提供科學的實驗依據。
1 儀器與試藥
1.1 菌種
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大腸埃希菌[CMCC(B)44102]、枯草芽孢桿菌[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F)10123],均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黑曲霉(ATCC16404)購自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
1.2 培養基
營養瓊脂培養基、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營養肉湯培養基、改良馬丁培養基、改良馬丁瓊脂培養基、膽鹽乳糖培養基。
1.3 供試品
康腹止瀉片(批號41EA1),大幸藥品株式會社。
2 方法與結果
2.1 菌液的制備[4]
2.1.1 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
取新鮮培養物接種至營養肉湯培養基中,培養18~24 h;培養物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制成每1 mL含菌數為50~100 cfu的菌懸液。用于控制菌驗證時制成每1 mL含菌數為
2.1.2 白色念珠菌 取新鮮培養物接種至改良馬丁培養基中,培養24~48 h;培養物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制成每1 mL含菌數為50~l00 cfu的菌懸液。
2.1.3 黑曲霉 取新鮮培養物接種至改良馬丁瓊脂斜面培養基中,培養5~7 d,加入0.9%無菌氯化鈉溶液3~5 mL,將孢子洗脫。然后,用適宜的方法吸出胞子懸液至無菌試管內,用0.05%(體積分數)聚山梨醇的0.9%(體積分數)無菌氯化鈉溶液制成每l mL含孢子數50~100 cfu的孢子懸液。
2.2 供試液的制備
取樣品10 g,加入pH7.0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至100 mL,用勻漿儀打碎,搖勻,制成1∶10的供試液。
2.3 驗證試驗
驗證實驗所用培養基均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附錄“微生物限度檢查法”要求,進行培養基適用性檢查,且均符合規定。
2.3.1 細菌、真菌及酵母菌計數(平皿法培養基稀釋法) 在確定適合的檢查方法后,驗證試驗至少應進行3次獨立的平行試驗,并分別計算各試驗菌每次試驗的回收率。
試驗組:各取1∶10供試液1、0.5、0.2 mL和試驗菌液1 mL,分別注入平皿中,立即傾注相應瓊脂培養基,每株試驗菌平行制備2個平皿,按平皿法測定其菌數。
菌液組:取試驗菌液1 mL注入平皿中,立即傾注相應瓊脂培養基,每株試驗菌平行制備2個平皿,測定所加的試驗菌數。
供試品對照組:各取1∶10供試液1、0.5、0.2 mL,按試驗組操作,不加菌液,測定樣品本底菌。
計算各試驗菌株的回收率,結果見表1。表1 計數驗證菌各菌株回收率結果
由表1可見:黑曲霉的回收試驗,當供試液為1 mL·皿-1時,3次試驗的回收率均即可達到70%以上;白色念珠菌當稀釋至0.5 mL·皿-1時,3次試驗的回收率達到70%以上;而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3個菌株的回收率試驗,要稀釋至0.2 mL·皿-1,3次驗證的回收率才能均達到70%以上。因此本品的細菌計數、真菌及酵母菌計數均可用培養基稀釋法檢查:細菌計數用0.2 mL·皿-1,真菌及酵母菌計數用0.5 mL·皿-1。
2.3.2 控制菌檢查法的驗證 本品為含有藥材粉末投料的口服制劑,控制菌應檢查大腸埃希菌和大腸菌群,驗證大腸菌群檢查法時,采用大腸埃希菌作為試驗菌。
2.3.2.1 大腸埃希菌檢查法的驗證 取1∶10供試液10 mL及大腸埃希菌菌液1 mL加入100、200 mL的BL增菌培養基中,按大腸埃希菌的檢查法進行檢驗。
2.3.2.2 大腸菌群檢查法的驗證 取1∶10供試液1 mL及大腸埃希菌菌液1 mL加入不少于15、30 mL的膽鹽乳糖發酵培養基中,按大腸菌群的檢查法進行檢驗。
由表2可知,試驗組均檢出大腸埃希菌,因此本制劑的大腸埃希菌和大腸菌群均可用常規法檢查。
4 討論
本品含有木餾油、阿仙粉、黃柏粉等成分,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驗證試驗結果證明,本品對革蘭陽性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藥典收載的除去供試品抑菌作用的方法有培養基稀釋法、薄膜過濾法、離心沉淀法等,或幾法聯用。由于本品是中成藥,推斷其抑菌作用不會太強,因此嘗試采用培養基稀釋法,通過擴大培養基的使用量,使供試品在培養基中稀釋,結果各規定菌株的回收率均達到藥典要求;控制菌則用常規法即能順利檢出試驗菌。培養基稀釋法操作簡單,不需要特殊儀器設備,只需增加培養基量,即可很好地消除本制劑在試驗條件下的抑菌作用問題,因此本方法簡便快捷、準確有效,能很好地控制康腹止瀉片的質量。表2 控制菌驗證結果
參考文獻
[1] 金晴昊,崔京浩,郭健鵬.老鸛草的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5,16(9):840-841.
[2] 金建玲,欒永娜,華國強.含小檗堿中藥的抑菌活性與小檗堿含量的關系[J].中醫藥學報,2005,33(5):19-21.
[3] 許華玉,杜鵑,湯楊.藥品中微生物污染檢測方法驗證的必要性[J].中國藥品標準,2005,6(4):262,46-47.
【關鍵詞】 醫務人員; 手衛生; 對策研究
Status Survey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the Hand Hygiene of Medical Staff/YANG Guo-sheng,DONG Ming-yu,LIN Fang-fa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0):136-138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hand hygiene status of medical staff,so as 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of medical staff.Method:Medical staff were adopted the hand hygiene train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3,and hand hygiene inspection data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were collected at the same tim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grated data,hand hygiene compliance of medical staffs in hospital were investigated.Result:The hand hygiene status and ATP detection of medical staff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after training were significant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aining(P
【Key words】 Medical staff; Hand hygiene;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First-author’s address: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Fuwai Hospital,Beijing 10003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0.046
醫務人員的手污染是造成患者交叉感染的重要原因,做好手衛生是控制醫院感染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和途徑[1-2]。手衛生是有效控制醫院感染、減少耐藥菌傳播的主要措施,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高低直接影響手衛生效果。如果醫務人員不注意手部衛生,很容易造成醫院感染,甚至可能造成醫院感染的暴發。據報道,通過手傳播造成的醫院感染占所有原因感染的30%[3]。為深入了解本院醫務人員整體手衛生現狀,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本院在全院范圍內開展了手衛生培訓與考核,旨在加強醫務人員的感染防護意識,提高手衛生的依從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在2012年9月-2013年12月由醫務處、感染控制處組成院內感染管理小組,對全院臨床醫師、護士、技師進行手衛生調查、培訓和考核。參加調查的醫務人員情況具體如下:內科233名,外科245名,醫技科室75名,共計553名。
1.2 方法 調查的主要內容是正在進行診療、護理操作的醫務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手衛生的執行情況。每位醫務人員參與調查后統一進行培訓,培訓之后再接受手衛生知識考核,須完成試題筆答、操作考核及效果檢測三個步驟。
1.2.1 筆試及操作考核 重點考查醫務人員對《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的掌握程度,對洗手指征的掌握,對手衛生操作要點的掌握。考核期間,通過詢問醫務人員,了解手衛生現狀及影響手衛生效果的原因。
1.2.2 效果檢測 采用ATP快速檢測、傳統微生物培養檢測兩種方法。通過采集醫護人員手掌部位的皮膚樣本,分析檢測數據,進行手衛生效果評價。檢測時間:(1)培訓前;(2)培訓并按照規范流程洗手后。ATP檢測是一種快速檢查手部清潔程度的方法。工作原理是依據所有生物體中均有ATP存在,通過檢測ATP間接地證明生物體的存在;檢測值
為提高手衛生考核參與率,工作人員將高級職稱人員安排在工作地點進行現場考核,住院醫師安排在指定場所集中考核,以最大限度地方便臨床醫務人員參加考核,提高參與率。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及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影響手衛生的因素分析 從試題筆答結果看,筆試合格率為100%。其中影響手衛生的因素具體如下:仍有少數人認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護理同種患者不會導致交叉感染、沒有必要洗手、接觸同一患者不需要洗手等。與此同時,在手衛生考核間歇針對本院手衛生相關問題詢問臨床醫護人員,也了解到由于目前醫務人員工作量大、醫院配備的洗手池數量有限等原因也會直接影響到工作人員的洗手依從性。
2.2 干預前后醫務人員手衛生檢測效果比較 ATP快速檢測的數據經配對t檢驗分析顯示:不同科室醫務人員培訓前后的ATP檢測值均顯著下降(P
圖1。培訓前,ATP檢測平均檢測值(63.8±5.4),并有13名檢測不達標,達標率為97.6%;培訓后,ATP檢測平均檢測值(8.3±1.5),達標率為100%。結果顯示,培訓前后的ATP檢測平均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檢測結果看,醫技科室因平日接觸儀器等原因,手部衛生狀況稍差。總體來看醫務人員手部清潔度較好,檢測值均能達標,培訓后均維持在檢測值達標線以下,且較培訓前明顯改善。
傳統微生物培養檢測結果分析發現:培訓前經細菌分離培養僅5名檢測結果為陽性,有表面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膠黏羅斯菌等菌落,其他人員檢測結果均陰性;培訓后檢測結果所有人均為陰性。
3 對策
3.1 加強手衛生的培訓及管理 宣教培訓是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基礎和前提[4],尤其是培訓手衛生管理的必要性、醫務人員手衛生的重要性、洗手指征、洗手及消毒的方法步驟最為重要,因此本院將手衛生工作納入“三基考核”之中。結合目前本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為增強醫務人員預防院內感染的意識、掌握手衛生知識,現定期在全院范圍內組織培訓、檢查與考核;并逐步完善醫院的手衛生管理措施,有步驟地組織全院學習,開展多種形式的手衛生宣教,提高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對手衛生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筆者還制作院內手衛生宣傳手冊并發至病房、手術室、門診等各科室,通過醫院內部網絡將宣教材料發至各科室學習。同時,將手衛生工作納入醫務人員考核內容,對新上崗的醫務人員進行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3.2 制定切實可行的手衛生管理制度 依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操作性強的手衛生管理制度,并加強監督、監測與指導,使手衛生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3.3 加強監督管理 監督管理是提高手衛生依從性的重要環節[5]。行為教育干預和有效的手衛生監測能更好地促進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使手衛生依從性能持久,減低醫院感染[6]。一方面,通過檢查洗手液、手消毒劑消耗情況,觀察、統計分析洗手率,督導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另一方面,采用定期/不定期的檢查方式對手術室、供應室、重癥病房等重點科室、重點崗位的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檢查,隨機對醫務人員的手進行ATP快速檢測,確保檢測指標在合格范圍內;并按規定每月采樣做細菌培養,將監測結果上報感控處,并反饋至被查科室,對存在問題及時指出,必要時給予處罰,對改進情況進行跟蹤、督查、落實,做到持續改進。感染管理人員定時不定期地進行洗手考核,對手衛生結果進行抽樣監測,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必要時通過醫院信息簡報進行公示。
3.4 改進手衛生設施 基礎設施是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必備條件。通過本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調查發現:導致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差的原因包括工作忙、工作量大,個人對洗手沒有足夠的重視,洗手池數量偏少,沒有針對洗手的獎懲,水龍頭開關不方便等。根據考核中了解到的影響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主要原因,醫院在必要場所增加洗手池,有效減少醫務人員洗手往返時間;并在所有水池旁配備洗手液、擦手紙巾并在對應墻上張貼六步洗手法示意圖,增加洗手設施的可及性、方便性、實用性;同時,在各病區走廊配備快速手消毒液,方便醫護人員在接觸患者前后以及接觸患者環境、物品后進行快速手消毒。只有基礎設施完善,才能為預防醫院感染打好堅實基礎。此外,還應加強對保潔的監督,督促保潔人員及時刷洗洗手池。通過采用以上措施,有效地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
4 討論
感染管理是醫院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反映了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7],而手衛生又是醫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最簡單卻最未能有效的環節。在醫療護理過程中,醫生和護士是具體的操作執行者,與患者接觸較為頻繁,如果醫護人員在各種操作前后不重視洗手,手上殘留細菌隨之帶到醫療器械或其他患者身上,可能會形成接觸-污染-攜帶-傳播的過程,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加強手的清潔與消毒,能預防醫院感染的發生。
眾多研究表明,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可有效預防醫院感染發生,醫務人員常需頻繁接觸不同患者,手便成為散播微生物的重要傳播媒介。因此,保持手衛生成為預防醫院感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提高醫務人員洗手效果,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臨床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非常差。醫院感染與醫護人員手衛生是密切相關的[8]。手在臨床工作中的帶菌狀況已有相當多的研究報道[9-11]。普通肥皂、洗手液洗手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方法,盡管衛生部對洗手指征有明確規定,醫院感染管理處也反復強調洗手的重要性,臨床醫生護士對洗手要求也有明確的認識,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執行不到位。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醫生在查房、換藥過程中從檢查開始,到最后結束,自始至終不曾洗手;門診醫生也經常僅僅在接診最后一個患者后才洗手;護士在靜脈點滴、肌內注射等操作過程中,也往往忽略了兩例患者之間需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這一環節,經常是完成整個病區護理操作后才洗手,而且洗手也很難按六步洗手法進行規范洗手。在調查中筆者還注意到醫護人員在去衛生間前、喝水用餐前、下班前都能做到認真洗手,在診治患者的過程中卻忽略洗手,表明醫護人員對洗手的認識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缺乏對患者的保護認識,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缺乏,在實際工作中也有人采用戴手套取代洗手。
醫院院內感染多為接觸性傳染,主要是通過侵入性檢查和治療以及患者或醫務人員的手使細菌移位而導致感染[12-14]。調查顯示:由醫務人員洗手不徹底導致細菌傳播而造成的感染占醫院感染的30%[15]。采用肥皂加流動水洗手,可使手上的細菌數量減少60%~90%,基本達到清除細菌的要求。同時,由于洗手簡單、方便、經濟、有效,因而促進和提高醫務人員洗手的依從性,對控制和預防院內感染具有積極的意義。
當前,醫院感染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醫療護理的質量。因此,醫院管理者應不斷加強對醫院感染的管理,預防和減少感染事件的發生,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和醫療護理的質量,有效保障醫療安全。筆者認為應重點提高醫院工作人員的感染防控意識、健全醫院感染預防管理制度、加強感控的專業知識培訓,并進行嚴格的無菌消毒,以減少醫院院內感染,從而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
重視醫務人員的手衛生情況,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是控制醫院感染、確保醫療安全的重要手段[16]。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不僅要加強本院醫務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更應注重對實習生、進修生、工勤人員進行手衛生知識的普及和教育。持續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需要尋求更多的途徑、采取全方位的措施,并通過加強手衛生管理減少院內感染的發生率,提高醫療質量。
參考文獻
[1]許秀香.基層衛生院醫院感染面臨現狀及應對策略[J].中國醫學創新,2012,9(4):108-109.
[2]熊涓,張梅芳.淺談醫院感染管理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8):121-122.
[3]韓黎,朱士俊,郭燕紅,等.中國醫務人員執行手衛生的現狀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2):140-142.
[4]葉劍,章雪影,鐘玉居,等.教育干預對醫務人員手衛生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35):107-109,112.
[5]邢麗華.手衛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健康大視野(醫學版),2012,20(9):1099.
[6]蘭祥玉,王衛紅.連續行為干預對醫護人員良好手衛生習慣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5):50-51.
[7]陳洪艷.醫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8):159-160.
[8]丁璞.規范護理行為控制可控的醫院感染[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0):74-75.
[9]楊曉君.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9):1847-1848.
[10]尚少梅,王宜芝,鄭修霞,等.促進護理人員洗手行為依從性的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6):507-510.
[11]董明駒,史莉,楊富強,等.醫務人員洗手依從性管理與醫院感染[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3):508-509.
[12]明淑蘭,廖常菊,鄒雪梅,等.綜合醫院ICU醫院感染目標性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0):150-151.
[13]呂亞Z.醫院感染管理的關鍵環節探討[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1,22(6):102-103.
[14]張俊芝.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患者的護理與預防策略[J].中國醫學創新,2012,9(8):70-71.
[15]牛秀成,張素德,周素琴,等.醫務人員洗手技術與手再污染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998,8(2):88.
關鍵詞:空氣微生物;監測;評價;調查
中圖分類號:X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1-0013-01
前言
城市環境空氣中的微生物主要以氣溶膠的形式存在于大氣環境中,是城市大氣生態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生存環境的不同而各異,環境空氣中的微生物隨處擴散,其污染影響著生物體的健康,尤其是人類的健康[1-2]。目前有不少研究對空氣微生物污染進行了調查與評價,主要涉及大中型城市,如上海,蘭州等[3-4];對小型城市地區的微生物污染調查鮮有報道。隨著沿海經濟的快速發展,江蘇省鹽城地區化工園區的崛起,該地區大氣微生物污染現狀如何?是否威脅這當地人類健康?相關的研究甚少有報道。本研究對該地區4個采樣點進行了環境空氣微生物污染狀況調查,并采樣《大氣微生物污染級別劃分標準》對其結果進行評價。本調查將為合理開發資源,有效控制大氣污染提供基礎信息。
1 研究區域
江蘇省鹽城市地處中國東部沿海中部,江蘇省中部,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市域面積1.7萬平方公里,其中市轄區面積4921平方公里。鹽城地處北緯32°34′~34°28′,東經119°27′~120°54′之間。江蘇省鹽城市環境空氣4個采樣點進行空氣中細菌和霉菌狀況調查。
2 研究方法
2.1 樣品采集
2016年5月和7月分別對鹽城市4個采樣點進行環境空氣細菌和霉菌狀況調查。
2.2 微生物污染狀況評價方法
根據《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 第3部分:空氣微生物撞擊法》GB/T 18204.3-2013,利用空氣微生物采樣器(JWL-6型)采集各采樣點環境空氣中細菌和霉菌樣品[5],并利用中科院生態研究中心指定的《大氣微生物污染級別劃分標準》進行微生物污染狀況評價(表1)。
2.3 數據處理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
3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鹽城市環境空氣4個采樣點監測結果表明,4個采樣點中,指示植物葉片含硫量均值介于1038~3448 mg/kg;根據葉片含氟量均值評價,含氟量介于131~575 mg/kg(表2)。細菌監測結果顯示75.0%的測點污染評價級別為較清潔,25.0%的測點污染評價級別為輕微污染;霉菌監測結果顯示75.0%的測點污染評價級別為清潔,25.0%的測點污染評價級別為較清潔。鹽城市環境空氣微生物污染狀況整體較好,尚未出現污染級及醫生的狀態。
近年來,隨著城市快速的發展,工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大氣污染,PM2.5污染不斷加。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而PM2.5具有吸附微生物的功能,從而導致空氣中微生物污染濃度不斷增加[6],細菌和霉菌是環境空氣中最為常用的微生物指標,空氣中細菌和霉菌濃度越高說明空氣微生物污染越嚴重,需要環保部門加強監測與管理力度。建議鹽城市政府進一步調整優化工業產業結構布局,鹽城市環境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強鹽城地區的環境空氣污染治理和監測,進而減少微生物污染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威脅。
參考文獻
[1]孟紫強,胡敏,郭新彪,等.沙塵暴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現狀[J].中國公共衛生,2003,19(4): 471-472.
[2]闞海東,宋偉民,蔣蓉芳,等.大氣微生物污染對居民呼吸系統疾病影響的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 1999, 15(9):817-818.
[3]宋凌浩,宋偉民,施瑋,等.上海市大氣微生物污染對兒童呼吸系統健康影響的研究[J].環境與健康雜志,2000,17(3):135-138.
[4]張麗華.蘭州地區氣挾微生物季節性變化規律的研究[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1996,31(3):236-238.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加豐富,急性胃炎的發病率也在升高,同時出現年輕化趨勢。了解、預防、治療急性胃炎同等重要。急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導致的急性胃黏膜炎癥。臨床常分為單純性、糜爛性、腐蝕性和化膿性,其中單純性最為常見。致病因素很多,有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精神神經因素、外源性刺激等引起。引起發病的因素很復雜,化學或物理的刺激,細菌、病毒及毒素均可引起。化學刺激主要來自烈酒、濃茶、咖啡、香料及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急性腐蝕性胃炎可由誤服強酸、強堿或其他腐蝕劑導致。物理刺激如過熱、過冷、粗糙的食物,均會損傷胃黏膜,引起炎癥性改變。進食有害細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本文運用流行病學方法對平頂山市地區2011年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患急性胃炎小學生的致病因素進行分析,發現生活習慣是本地區小學生急性胃炎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12月收治急性胃炎患者358例,男191例,女167例,年齡7~12歲,平均9歲。臨床癥狀表現為上腹痛,劍突下或臍周壓痛,呈陣發性或持續性鈍痛,伴腹部飽脹或不適。惡心與嘔吐,嘔吐物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覺舒服,嚴重患兒直至嘔吐出黃色膽汁或胃酸。脫水由于反復嘔吐和腹瀉,失水過多引起,皮膚彈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癥狀。嘔血與便血,少數患者嘔吐物中帶血絲或呈咖啡色,大便發黑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無發熱、咳嗽等其它伴隨癥狀。性別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2.15,P>0.05)。
方法:查閱門急診病歷、住院病歷,對患者一般資料、患病經過、診斷進行分析,尤其是患兒發病前的各種誘因。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結果
化學因素:誤服有毒物質如農藥、高錳酸鉀26例,口服退熱藥物對胃黏膜的損傷2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
物理因素:生活習慣不規律如不吃早餐、喜歡喝冷飲吃冰淇淋、喜歡吃麻辣串、喜歡吃零食、飯后劇烈運動、熬夜等168例。其中男88例,女80例。
生物因素:誤服污染細菌或毒素的食物如進食前不洗手、校園周邊的不潔小吃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
精神神經因素:精神、神經功能失調如期末考試前精神緊張、與同學關系緊張2例。其中男0例,女2例。
外源性刺激:腹部外傷如同學嬉戲時誤傷、誤服異物2例。其中男2例,女0例。
應激狀態:重癥患兒如先天性腦血管畸形腦出血1例。其中男0例,女1例。
本次研究與急性胃炎有聯系的6個因素經t檢驗、X2檢驗,其中生活習慣X2M~H=3.86~6.23,P
討論
急性胃炎是生活中常見病,病變為彌漫性或胃竇部黏膜的炎癥。黏膜充血水腫,胃黏膜表面有滲出物及黏液,部分可見點狀出血或不同程度的糜爛。嚴重者黏膜下層水腫、充血。臨床癥狀常表現為上腹痛,劍突下或臍周壓痛,呈陣發性或持續性鈍痛,伴腹部飽脹或不適。少數患兒出現劇痛。惡心與嘔吐,嘔吐物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不適感減輕,嚴重患兒直至嘔吐出黃色膽汁或胃酸。脫水由于反復嘔吐和腹瀉,失水過多引起,皮膚彈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癥狀,嚴重者血壓下降,四肢發涼發麻。嘔血與便血,少數患者嘔吐物中帶血絲或呈咖啡色,大便發黑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說明胃黏膜有出血情況。患兒急性胃炎發病后,嚴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學習成績,祛除致病因素后常可以自愈,故預防急性胃炎顯得更為重要。本研究分析了平頂山市地區2011年小學生患者的致病因素,結果顯示,生活習慣是本地區急性胃炎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預防措施:①飲食調節:進食前要洗手,提高早餐質量,拒絕生冷食物,不可暴飲暴食。學校周邊的小吃零食要注意飲食衛生。劇烈勞動、運動后不要馬上進食,應先休息一會兒。進餐前不要大量喝水或飲料。家長和老師要加強教育宣傳。家長可根據患兒不同體質進行食療如桂花心粥、鮮藕粥、桔子蜂蜜飲、枸杞藕粉湯、桔皮粥等。②勞逸結合、調養精神:適當運動可增強體質如散步、游泳、爬山等。家長不要給孩子安排太多課外學習。有熬夜習慣的孩子,家長要督促按時睡眠。③中醫調理:食滯胃脘型,可飯后口服山楂丸,療效顯著;暑濕犯胃型,可口服藿香正氣軟膠囊,易于服用,效果好;寒邪犯胃型,可口服香砂養胃丸;胃熱熾盛型,可口服黃連素片,效果明顯;肝郁氣滯型,可口服逍遙丸。
[關鍵詞]丹參溢心膠囊;抑菌作用;微生物限度檢查法
[中圖分類號]112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1)09-0041-02
為探討丹參溢心膠囊微生物限度,我們對該藥品的微生物限度檢查進行了細菌,霉菌和酵母菌計數方法及控制菌檢查方法驗證。
1、試驗材料
1.1試藥與培養基
營養肉湯、營養瓊脂、玫瑰紅鈉、改良馬丁培養基PH7.0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均來源于中國生物制品檢定所)氯化鈉分析(汕頭市西隴化工有限公司)。
1.2樣品
丹參溢心膠囊,批號為2010021,20100418,20100719由云南文山特安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編號為1,2,3。
1.3儀器
電熱鼓風干燥箱(型號:DG101-1A,北京市永光醫療儀器廠);隔水式電熱恒溫培養箱(型號:PYX-34×40,上海市躍進醫療器械七廠);電子恒溫水浴鍋(DZ-KW-4,上海科析試驗儀器廠);電熱手提式壓力蒸汽消毒器(型號:YXQ1280,上海醫療用核子儀器廠);電子恒溫水浴鍋(DZKW-4,上海科析試驗儀器廠)。
1.4陽性對照菌
枯草芽胞桿菌[CMCC(B)63501],大腸埃希菌[CMCC(B)44102],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CMCC(F)980003]。均由云南省食品藥品檢驗所提供。
2、實驗方法與結果
2.1供試液的制備
分別取供試品10g,加入PH7.0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至100ml,45℃水浴15分鐘混勻,制成1:10的供試液,取2ml加入8mlPH7.0氯化鈉一蛋白胨緩沖液混勻,制成1:50的供試液,取1ml加入9mlPH7.0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混勻,制成1:100的供試液,備用。
2.2菌液的制備
①取經36±1℃培養24h的大腸埃希菌,枯草芽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肉湯培養物1ml,用0.9%氯化鈉溶液稀釋到10-5-10-7。②取經26±1℃培養18-24h的白色念珠菌的改良馬丁液體培養物1ml,用0.9%氯化鈉溶液稀釋到10-6。③接種黑曲霉的新鮮培養物至改良馬丁瓊脂斜面培養基上,23-28℃培養5-7天,加人3ml0.9%氯化鈉溶液,將孢子洗脫,吸出1ml,用0.9%氯化鈉溶液10倍稀釋到10-51ml。以上三種使成每1ml含50-100cfu,經活菌計數備用。
2.3回收率測定
2.3.1
直接接種法每組平行試驗2份①試驗組取供試液1ml,加入各菌液1ml,立即傾注相應的瓊脂培養基;②菌液組取上述菌液1ml注入平皿后,立即傾注相應的瓊脂培養基;③供試品對照組取供試品1ml,立即傾注相應的瓊脂培養基;④取稀釋液1ml注入平皿,立即傾注相應的瓊脂培養基,作陰性對照。大腸埃希菌,枯草芽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平皿注入營養瓊脂培養基,37℃培養48h,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平皿注入玫瑰紅鈉培養基,置25-27℃培養72h。結果見表1。
2.3.2培養基稀釋法平行試驗2份。①試驗組取1:10,1:50、1:100供試液1ml,分別注入5個平皿中,每皿0.2ml,加入枯草芽胞桿菌菌液1ml,立即傾注相應的瓊脂培養基;②菌液組取菌液枯草芽胞桿菌1ml注入平皿后,立即傾注相應的瓊脂培養基;③供試品對照組取供試品1ml,分別注入5個平皿中,每皿0.2ml,立即傾注相應的瓊脂培養基;培養。結果見表2。
2.4回收率的計算方法
試驗組回收率=(試驗組平均菌落數-供試品對照組平均菌落數)÷菌液組平均菌落數×100%
2.5控制菌檢查法驗證
本品為口服制劑,按2005年藥典標準檢查控制菌是大腸埃希菌,平行試驗2份。①供試液對照組:取1:10供試液10ml接種于100ml的膽鹽乳糖增菌液;②試驗組:按方法①再加入1ml相應的陽性對照菌,混勻;③陰性對照組:按①取樣后,膽鹽乳糖增菌液中加1ml金黃色葡萄球菌;④陽性對照組:取1ml大腸埃希菌加入100ml膽鹽乳糖增菌液中。于36±1℃培養24h。取上述培養物0.2ml,加入含5mlMUG培養基的試管內,培養,用MUG培養基作對照,分別于5h和24h在360nm紫外線下觀察。沿管辟加入靛基質試液數滴,觀察。試驗結果:供試品對照組未檢出大腸埃希菌,陽性對照組檢出相應的陽性菌。陰性對照組未檢出大腸埃希菌,結果表明可用常規法進行檢查。
3、討論
丹參溢心膠囊是由三七、紫丹參、燈盞細辛等組成,主要用于活血化瘀,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從表1、2可見,樣品對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回收率大于70%。證明其對上述4種菌無抑菌作用。枯草芽胞桿菌有抑菌作用,在1:10稀釋級回收率均不過20%,1:50、1:100稀釋級回收率均大于70%,故1:10稀釋級應采用培養基稀釋法測定該樣品的微生物限度,在1:50、1:100稀釋級可用常規方法測定。
根據上述結果,丹參溢心膠囊在生產工藝,組成成份及原檢驗條件不變時,微生物限度檢查細菌數測定用培養基稀釋法,霉菌和酵母菌數測定用直接法,控制菌用常規法測定。
參考文獻:
[1]中國藥典[s],一部,2005:附錄71-74
[2]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中國藥品操作規范[M],北京:中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335-341
[3]杜鵑,范兵三,高茶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研究[J],中國藥事,2006,20(3):156-158
[4]陸蓓,凌明,栓劑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的驗證[J],中國藥事,2006,20(3):167-168
[5]孫玲蘭,雙黃連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驗證[J],中國藥師,2008,11(1):102-103
[6]吳瀟,烏洛托品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檢查[J],中國藥師,2007,10(12):1261-1262
[7]張雪原,林曉輝,三種醫院制劑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的建立[J],中國藥師,2008,11(8):1004-1006
[關鍵詞] 基層衛生院;檢驗誤差;分析與控制
檢驗結果在臨床診斷、治療、觀察病情等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檢驗質量直接影響醫療質量。相對于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基層衛生院臨床檢驗是薄弱環節。目前,實驗室診斷已經成為現代醫學極為重要的部分,越來越多的疾病依賴于精確的檢驗結果才得以做出正確診斷及治療評價。各級醫院都越來越重視檢驗工作的質量。筆者從事多年基層衛生院檢驗工作,對檢驗過程中易發生的檢驗誤差管理有較深的體會,現將基層衛生院常見的儀器設備硬件、管理及操作程序、人員素質方面易導致的檢驗誤差及其控制方法,總結報道如下:
1.儀器、設備、試劑致檢驗誤差及控制方法
由于對儀器各部位的名稱和功能原理及顯示信號的含義不是十分了解,而且在同一實驗項目更換不同廠家所生產的試劑時,沒有依照試劑說明書上的要求改變不同的參數,致使實驗結果出現系統性的誤差。加上儀器保養不善及儀器內部一些零部件老化,損耗,沒有及時發現而引起的實驗結果差錯。或所用試劑與儀器設備的要求不符,有時會對儀器造成一定的損害。為避免以上出現的差錯,對于高檔儀器,應規定專門的負責人,相對固定操作人員。每個操作人員應熟悉儀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點、測定方式和方法,各種信號顯示的含義,簡單故障的排除方法。建立操作卡片,從儀器的開機至關機(包括暫停)的全過程,每一步驟均應按照操作卡上的指導進行。并對設備進行正確認識,建議在常規工作中使用的儀器日間不必關掉電源,每日10h左右的工作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儀器應有日常使用記錄、質控記錄和質控圖、故障及排除記錄和維修記錄。定期對各種儀器做日常維護,并嚴格按照各種儀器的維修要求去做[1]。
2.檢驗標本采樣與處理易導致誤差及控制方法
在血液標本的送檢中,有的血液標本沒有按實驗室的要求加入特別規定的抗凝劑。如:測定血液黏稠度要用肝素抗凝。凝血酶原時間測定應加3.18%枸櫞酸鈉抗凝,在血液標本中有的抗凝劑比例不恰當,如血沉血標本,有時沒有按抗凝劑:血液應該是l:4的比例操作。或者有使抗凝劑量少而血液量加大的情況,就會引起血液凝固或實驗結果偏低的現象。或抗凝劑用量多而血液用量少使血液稀釋引起實驗所得結果偏高。血標本被稀釋或溶血在病人正在進行輸液的同一側胳膊上采靜脈血就會造成血標本被稀釋,一旦采完靜脈血后沒有將注射針的針頭拔下就直接將血注入試管中,且速度過快,將會由于壓力大將血中紅細胞破壞因而引起血標本溶血。在尿液標本的送檢過程中對于一些需要特殊檢驗的尿液標本因與一般體檢一樣送去了隨機尿樣,至使漏檢率大幅度升高。比如:對于有病理性蛋白尿及糖尿病的患者送樣,就應留取餐后2h尿更有利于病理性蛋白尿及糖尿病的檢出;對于有的需檢查尿膽原的患者,就應留取下午尿標本更會有利于尿膽原的檢出。需要做尿液分析的尿標本如果不新鮮或是誤用加了防腐劑的標本來做尿液分析,就會導致結果出現不應有的異常情況。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應向患者詢問是否當前服用了大量維生素C等藥品,這是因為大量服用維生素C就會使葡萄糖,亞硝酸鹽,膽紅素及潛血呈現不應有的陰性結果。因為堿性尿會造成蛋白試紙的假陽性,在進行蛋白質試驗時要注意pH。高比重尿液可能會降低潛血反應的敏感性,次氯酸鹽及尿道中微生物過氧化物酶可能將會引起假陽性的結果。在大便標本的送檢過程中標本量太少或因特殊原因未采到有病變的標本,而是不小心取了正常部分的標本來送檢,結果將會使本應異常的報告反而按正常結果出具報告。血液細菌培養標本的送檢過程中,在抗菌治療后和發冷發熱后采集了血液細菌來培養標本。而正確的采血時機應當在患者發熱期間越早越好,或最好在抗菌治療前,當然以正在發冷發熱前0.5h.為宜。當在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采集時,沒有注意時間限制而隨意留取標本。正確的標本采取應是患者自然咳痰:需要患者清晨留取,留取標本前要用清水漱口3次,然后再用力咳出。如果咳痰較困難的可用霧化蒸氣吸入的辦法以利痰液咳出。不應在用抗生素時間不長之后留取尿樣標本。正確的標本收集應該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停用抗生素5d之后留取尿液標本;尿液在膀胱內應停留6h以上,使細菌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來繁殖[2]。
3.檢驗人員責任心與心理因素易導致檢驗誤差及控制方法
由于對已稀釋標本的最后結果沒有乘以稀釋的倍數,或將病人姓名張冠李戴,或者拿錯病人的標本;誤將―份病人標本當做了兩份病人標本來加樣;有時也會將同―病人標本拿來重復加樣,填寫檢驗報告時不小心將結果寫錯;或沒有仔細核對檢驗報告與這個病人的病情是否相符;有時沒有將漏檢的或漏填寫好的報告查對出來。這些由于檢驗人員疏敷而出現的差錯,科室領導應對其批評教育,并指出應改進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由于心理因素造成差錯的部分檢驗人員,要仔細分析失誤原因,是否有心理負擔,其中生理疲勞可能與心理因素有關,因為情緒的好壞,及對工作是否有興趣,都會使檢驗人員生理產生疲勞[3]。其中消極情緒是心理疲勞產生的重要因素。生活上的失落感、工作中人際關系的不協調、或事業上的挫折感、對簡單工作的單調感及長期從事一定工作有了厭煩感,這些都容易導致檢驗人員在工作中產生心理疲勞,這類檢驗人員遇事易煩躁,因而在工作中容易出現差錯。
參考文獻:
[1]劉興中.鄉鎮衛生院臨床檢驗中常見的差錯及控制方法[J].中外醫療,2008,27(2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