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冬瓜栽培技術要點范文

冬瓜栽培技術要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冬瓜栽培技術要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冬瓜栽培技術要點

第1篇:冬瓜栽培技術要點范文

關鍵詞:冬瓜;宏大1號;施肥水平;產量;化瓜

冬瓜在浙江省象山縣栽培面積較大,也是該地區菜農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但在生產中經常出現施肥過量或施肥不平衡現象,既造成冬瓜產量和品質不高,又造成肥料的浪費。2009年浙江省象山縣丹東街道農業技術推廣站開展的“冬瓜新品種‘宏大1號’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經象山縣科學技術局立項實施后。為探索不同施肥水平對宏大1號冬瓜經濟性狀的影響,特進行此試驗,以期為宏大1號冬瓜的高產高效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為宏大1號冬瓜,由象山縣丹東街道農業技術推廣站、象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和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共同育成。商品有機肥由象山龍邦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生產,含N 8.2%,P2O5 3.5%,K2O 3.9%;尿素(N 46%)、過磷酸鈣(P2O5 16%)、硫酸鉀(K2O 48%),在丹城市場購得。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4級施肥水平即4個處理,1級:每

667 m2施商品有機肥18 kg、尿素1.8 kg、過磷酸鈣2.4 kg、鉀肥1.2 kg;2級:667 m2施商品有機肥12 kg、尿素1.2 kg、過磷酸鈣1.8 kg、鉀肥1.2 kg;3級:每667 m2施商品有機肥6 kg、尿素0.6 kg、過磷酸鈣1.2 kg、鉀肥0.6 kg,每個處理施肥時對相同水量;以不施任何肥料為空白對照。商品有機肥、磷肥、鉀肥均作為基肥,翻耕后在細耙前一次性施入,充分入土。尿素為追肥,分4 次進行,第1次在植株成活6~7 d后對水施用;第2次在坐果前施;第3次待幼瓜長至4~5 kg時穴施;第4次在定瓜施,4次用肥比例為5∶25∶50∶20。小區面積40 m2,東西向,四周設保護行,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

1.3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09年3月25日在象山縣丹東街道中家河村袁寶全承包田里進行,前作水稻。采用小拱棚地膜覆蓋育苗,4月15日定植,定植苗齡21 d(2葉1心),定植前7 d進行通風煉苗。雙行“品”字形種植,株距0.9 m,每個小區種植冬瓜9株。定植時覆蓋窄幅薄膜(0.6 m)。其他管理同常規。田間定點觀察瓜蔓生長及化瓜情況。8月21日采收,實測成瓜個數、單果質量和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施肥水平對產量性狀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2級施肥水平下小區結瓜數最多,達9.7個,單果質量較大;1級施肥水平下單果質量最大,為43.6 kg。綜合來看,2級施肥水平下的產量最高,1級次之,3級為再次之,空白(CK)最低,4個處理折合667 m2產量依次分別為6 761.7, 5 597.8,5 426.0,2 766.4 kg。

2.2 各施肥水平瓜蔓生長情況觀察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施肥水平下,宏大1號的瓜蔓長勢表現不同。在1級施肥水平下,苗期生長較好,坐瓜期開始表現過旺,定瓜后更旺,后期仍有過旺表現;2級施肥水平下,整個生育期瓜蔓生長正常,且不早衰;3級施肥水平下,生長后期植株出現早衰。

2.3 各施肥水平對化瓜的影響

生產上,化瓜對冬瓜產量的形成影響重大,尤其是前期出現的化瓜。從表2看,1級肥料處理的化瓜最為嚴重,平均每株達到1.44個,其次是空白對照(CK)為0.84個,2 級與3 級基本接近,分別為0.77個和0.66個。因此,前期肥料豐足,以致瓜蔓旺長,或者肥料欠缺,造成瓜蔓生長弱勢,均會引起化瓜。

3 小結

宏大1號在本試驗設計的不同施肥水平下,以2級(667 m2施商品有機肥12 kg、尿素1.2 kg、過磷酸鈣1.8 kg、鉀肥1.2 kg)施肥水平下的產量最高,說明2級施肥水平可以滿足其冬瓜整個生長期的生長需要。1級(每667 m2施商品有機肥18 kg、尿素1.8 kg、過磷酸鈣2.4 kg、鉀肥1.2 kg)施肥水平下,瓜蔓生長過旺,前期化瓜嚴重,影響坐瓜,產量降低。3級(每667 m2施商品有機肥6 kg、尿素0.6 kg、過磷酸鈣1.2 kg、鉀肥0.6 kg,)施肥水平下,植株后期出現早衰,單果質量不理想,產量不高。

參考文獻

[1] 溫慶文,鐘霞,鮑衛東,等.架冬瓜的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05(2):6-7.

[2] 李貞霞.冬瓜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西南園藝,2001,29(3):27.

[3] 陳君茹.麥茬冬瓜栽培技術[J].河北農業科技,2005(5):12-13.

Effect of Fertilizer Level on Economic Characters of Hongda No.1 Wax Gourd

ZHANG Ruixiang1, LI Fangyong2, HU Lingshan3

( 1.Dandong Street Agricultural Technical Stations, Xiangshan, Zhejiang 315700;

2.Xiangshan Agro-technique Extension Center; 3.Nanchang University )

第2篇:冬瓜栽培技術要點范文

[關鍵詞]催芽根插抗寒性引種種子育苗

中圖分類號: S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學名

拉丁名:IdesiapolycarpaMaxim .

中文名:山桐子(別名水冬瓜)。

二、分類地位

大風子科(Flacourtiaceae),山桐子屬(IdesiaMaxim)。

三、分布與產地

分布于大別山及伏牛山以南各省區。河南有胸徑30-50cm大樹(或更大);見于新縣大別山及魯山縣的伏牛山東麓文殊寺。

四、形態特征

山桐子,為大風子科落葉喬木植物, 高8-21米; 樹皮淡灰色,不裂。性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疏松、肥沃土壤 ,耐寒、抗旱,在輕鹽堿地上可生長良好,適應性強,為速生樹種。山桐子的花序梗變化較大,長有的為30-80厘米,通常為10-20厘米,有的極為粗壯。樹干高大,樹冠廣展,花色黃綠,紅果累累,是良好的綠化和觀賞樹種,常作為庭蔭樹、行道樹應用,種子含油率高可代替桐油,故稱山桐子。

五、生態習性

山桐子多布于海拔500米以上的陽坡及林下[1],野外調查發現:陰坡也有,但長勢稍差。表明山桐子屬于喜光樹種,稍耐蔭。

原產地為微酸性棕壤土,引種地濮陽為沙壤土而稍偏堿,從引種苗長勢良好的結果推斷:山桐子至少能夠適應微酸性至微堿性的土壤。

濮陽同原產地大別山及伏牛山南坡的氣候條件相比有一定差別,尤其是冬春兩季差別最大。濮陽冬春兩季的氣候特點是:干燥、寒冷且多風少雨,氣象因子變幅大;而原產地少風多雨,氣候較為溫濕,氣象因子變幅較小。這為山桐子的引種工作有希望在我市獲得成功并推廣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依據。

六、生理及生長習性

經觀察,山桐子屬于中等偏速生樹種。就山桐子整個生命周期而言,該樹種實生苗前三年生長相對較慢,以后隨樹齡增長生長速度逐漸加快,5年后進入速生期。

頂端優勢極強:觀察發現,1—4年生山桐子苗主干頂芽最為飽滿,若無外界條件的破壞,則形成單軸主干。頂芽破壞后,側芽接干質量極佳,繼續保持原有的主干頂端優勢。

側枝輪生或近輪生。春秋兩季至少形成兩層枝條,且層間距離十分明顯,每層有枝條3—6個,均勻分布。因此樹冠結構均勻、規律:多級輪生或近輪生的側枝梯次上升組成了闊柱狀或近闊圓錐狀樹冠。

肉質根,直根系。根系發達。

在原產地,山桐子大樹下散生大量實生苗,其群落可做到自然更新。散落的種子發芽率低,而且隔年發芽。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根能萌生大量的不定苗。

漿果球狀,產種量高,平均每果產籽24粒。對大別山大樹觀察顯示:山桐子開花結果有大小年之分:大年花果繁茂,小年則結果稀疏;小年結果量僅為大年的1/20,甚至更低,幾乎無花。

種子被有蠟質,籽播育苗須進行除蠟催芽。一年苗平均高達35-55cm,最高可達1m以上;地徑平均達1.3cm,最粗可達2cm以上。留床二年苗平均高達2.5m,最高可達3m以上;地徑平均達2.8cm,最粗可達3.5cm以上。三年苗高可達4m左右。定植平茬的一年生苗平均高度1.6m左右(濮陽)。留床三年苗高度平均達3.8m,甚至4m以上;地徑平均3.5cm,最粗可達4.5cm。

據相關材料記載,樹齡23年的山桐子大樹,樹高可達15m,胸徑達50cm。[1]

山桐子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2]花期來臨之時,滿樹散發著誘人的芳香;而8-10月,圓錐果序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由青綠變為黃、桔黃、橙紅直至鮮紅,滿樹紅果頗為壯觀,觀果期長達三個月。

因此,山桐子是集觀葉、觀果、觀樹型、遮蔭及芳香于一體的優秀園林樹種。

經試驗,山桐子的肉質根極易產生不定芽,因此除種子繁殖外也可根插繁殖。還可枝插繁殖。

七、引種栽培技術初探

(一)引種栽培技術一:

育苗包括種子育苗和根插育苗。

1,種子育苗:

山桐子種子育苗做為引種繁殖工作的第一步始于2004年。2004年的秋季從大別山采集山桐子的果實,凈種干藏,于2005年春進行了常規播種,出苗率極底。經觀察發現,山桐子的種皮含有蠟質。于是對2006年所采種子經過除蠟后再次播種,出苗率達60%(于新縣當地播種)以上。當年平均高35—55cm左右,最高達1m以上;地徑平均達1.3cm,最粗可達2cm以上。

種子育苗技術要點如下:

1.1,采果: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序為鮮紅色時為最佳采摘時間。

1.2,凈種:要求果序未脫水前進行。揉爛漿果,除去果皮及碎屑。種子細小,直徑約0.6mm。

1.3,貯藏:分干藏與沙藏。干藏即種子晾干后裝入布袋(透氣防霉);砂藏要點是:先做除蠟處理,稍晾后與適當比例的濕沙混合,貯藏越冬。

1.4,催芽:干藏種子于催芽前進行除蠟,而后用溫水浸泡24小時后沙藏催芽。濕藏種子在沙藏期間要注意保持沙床的適宜濕度。當40-60%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

1.5,播種:最好條播,播種的關鍵是覆土的厚度為種子直徑的1.5倍,過厚易悶苗,過淺易回芽。因此覆土時宜細致、均勻。

1.6養苗:從出苗至4葉期最為關鍵,如遇干熱風及強日光照射時,應適當遮蔭。

2,根插育苗

山桐子根插成苗率很高。原產地山桐子大樹或林下多有根蘗苗生成,并形成單純群落。山桐子為肉質根,根部易產生大量的不定芽,從而發育成為新的植株。

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2.1,采穗:最佳時機為秋季落葉后至當年土壤封凍前進行。從母株上挖取種根。插穗最合適的粗度是0.5-2cm,插穗的粗細直接關系到苗木的強弱。低于0.5cm(如0.1cm)的細根也易產生不定芽,但發育的苗木過弱,只宜擴大繁殖量時采用。

2.2,制穗:插穗長度一般要求8cm左右;剪口要平滑;插穗不得劈裂,皮部無撕裂現象。

2.3,貯藏:方法同泡桐、楸樹等肉質根育苗技術。關鍵有二:一是制穗后貯藏前要將傷口晾干;殺菌消毒再行貯藏,效果更好。二是貯藏期要保持沙床的適當濕度:關鍵是寧稍干而不可過濕,否則爛根。

2.4,苗床選址是關鍵:要選擇在易排水的地方,根插苗早期最忌積水。

2.5,養苗:

每段山桐子插穗大多可產生2個不定芽或更多。苗木移栽時,分剪即可獲得多數分株苗。若直接養大苗,則在4葉前保留最壯苗,其它自基部剔除。

試驗表明:插穗最適宜的粗度為1-3cm,當年苗高可達1m左右,最高可達1.5m,較籽播苗長勢好。

(二)引種栽培技術二:

移栽包括起苗和剪根兩方面。

1,起苗要點:

1.1,由于山桐子根較脆,應深挖,防止扯根和撕皮;

1.2,為根插育苗提供較多的種根;

1.3,使根系圓滿,提高移栽成活率。

2,剪根的目的:

2.1,剪去根傷部分,使剪口平滑,利于傷口愈合;

2.2,由于山桐子是直根系,第二年于剪口處可促發長勢均勻的多數細根,提高一級側根的數量;

2.3,剪去過長根,利于定植,防止“窩根”導致樹勢削弱;

2.4,提高二次移栽的成活率。

剪根于定植前起苗后進行。

八、引種推廣可行性分析

第3篇:冬瓜栽培技術要點范文

一、老姆登茶葉生產概況

老姆登茶園發展于60年代,從勐庫、雙江、昌寧一帶引進茶種發展至今,老姆登茶區現有茶葉種植面積2800余畝,可采面積約1200畝,集中成片600余畝?!袄夏返恰辈杵放瓢l展于1997年,由怒江州經濟作物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當地茶農掛鉤,實行“公司+農戶+基地”的管理模式創立起來的。

1.采制技術

老姆登茶葉鮮葉采收后,適度攤涼2~6小時進行加工,茶葉加工工序為:殺青揉捻初炒做形足干揚風篩分人工揀剔勻堆包裝。

2.老姆登茶葉的品質特點

干茶外形美觀,條索緊結重實,兩頭完整,有鋒苗,均勻純凈,光澤油潤,栗香濃郁。內質:香氣清高持久,滋味濃醇鮮活,收斂性強,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嫩勻黃綠明亮,具有“飲茶之腹,過喉爽快,口中留有余甘”之感,是不可多得的上乘飲品。

3.老姆登茶葉生產管理取得的成效

3.1茶葉產量、產值穩步提高,促進了茶葉產業的發展,提高了茶農的生活水平

老姆登茶葉生產開發采用“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把生產、加工、銷售連成一體化服務,與農民形成互惠互利關系。15年來,茶農獲直接收入375萬元,實現銷售收入750萬元,實現稅收21.8萬元,上繳財政收入30萬元,上繳鄉村管理費15萬元,銷售優質干茶15萬斤,扣除成本創利72萬元。

3.2 茶葉質量有了明顯改善,基本改造完各項基礎設施

過去一度存在的干茶顏色偏黃,外形不美觀,含水量過高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了,現在的產品質量和信譽較好,產品各項指標都能達到標準,在怒江境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老姆登茶廠距銷售地六庫鎮約130多公里,茶廠占地面積約1.5畝,建有簡易廠房3間,內置整套綠茶加工機械設備,場所清潔、衛生、安全,遠離村莊,遠離了生活污染,周邊還建有其他五個小型初制加工作坊。

3.3 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為生產有機茶創造了有利條件

茶園采用傳統管理,嚴格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每年中耕除草3至4次,秋茶采摘結束后重修剪一次,結合冬耕和春耕追施有機肥2次。茶園里間作水冬瓜樹,水冬瓜樹不僅起到了遮陰的效果,還有蓄水保土的作用,落葉可以回歸土地作有機肥,茶糧間作園間套復種豆科植物,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促進了茶業朝著綠色、生態、環保的方向持續發展,營造了發展綠色農業的良好氛圍。

二、老姆登茶葉生產存在的問題

1.茶園管理粗放,可投產茶園面積小,產業規模偏小

老姆登茶葉原料生產基地有茶園2800多畝,可目前能投入生產的茶園僅1200余畝,其中集中成片、茶樹密集的僅有600余畝,其余都零星分布,茶糧間作,整個茶區茶園管理粗放,完全屬于自然生長狀態,畝產不足30kg,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著產業的發展。

2.基礎薄弱,加工環節結構不合理

茶葉加工作坊過多,布局和結構不合理,現有機械設備老齡化嚴重,缺少新型、名優茶加工機械設施。

3.產業化程度低

龍頭企業難以發揮帶動作用,產業化程度低,產品的單一性已不適應市場的多元化、多樣化特點。產品品牌在國內、省內的市場影響力小,市場占有率低。

4.技術和資金投入不足

由于茶樹生長速度緩慢,新建茶園投產需要五年左右,建園時間長使茶園成本投入較大,導致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難度較大,茶園建設發展速度緩慢。

三、老姆登茶葉發展思路和目標

老姆登茶葉生產與發展總體思路:以市場為導向,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以提升產量、質量、效益為目標,依托科技進步,全力打造“老姆登”特色品牌,推動怒江茶葉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提高茶葉產業綜合競爭力,促進茶葉產業可持續發展。

2012年及今后5年目標:新發展良種茶園2000畝,改造中低產茶園2000畝,茶葉年產量達50噸以上,茶葉總產值達560萬元以上。

四、老姆登茶葉發展對策和措施

在工作中把握好“注重創新、激發活力”,“注重實際、走地方特色”,“注重效益、促進增收”三個原則,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老姆登茶葉發展對策

1.1深入調研、合理布局、科學制定發展規劃

老姆登茶葉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正確引導,根據新情況、新市場、新消費趨勢的要求,進一步理清思路,深入調研、合理布局、科學制定2012年及今后5年茶葉產業發展規劃和茶葉產業功能區規劃,認真做好項目申報和實施工作,全面啟動怒江州“十二五”計劃中的“10萬畝茶葉基地建設”項目實施和項目申報和項目實施工作,推進茶葉產業健康發展。

1.2 實施“提升傳統農業、加快特色農業、推進現代農業、啟動休閑農業”的峽谷農業發展模式,推進轉型升級

1.2.1老姆登茶葉基地提升轉型。一個廠沒有充足的原料保證,始終沒辦法提高品質和降低成本,始終沒辦法在短時間內使產品的產量達到某一程度。做好優良品種引進和本地良種茶繁育基地建設項目,開展茶葉機械化修剪、采摘的試驗、示范,通過集約項目、集成技術、逐步提高老姆登村茶園集約化、現代化水平,推進規?;N植、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加快老姆登茶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茶葉綜合生產與產業竟爭能力,推進茶產業建康發展,以基地來帶動周圍群眾共同發展。

1.2.2 提升改造老姆登茶葉加工廠。實施老姆登茶葉初制茶廠優化改造和啟動名優茶加工廠改造工程,做好茶葉生產清潔化、智能化成套加工流水線建設試點工作,進一步提高茶葉質量安全水平。茶廠優化改造是提高茶葉質量安全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結合各茶廠實際情況,科學地、合理地制訂年度茶廠優化改造計劃,采取“淘汰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的措施,建設一批標準化、規?;?、規范化茶廠。

1.2.3提升“老姆登”品牌。出臺“老姆登”證明商標專用權使用許可制度,全面使用“老姆登”證明商標,發揮品牌增值效應,緊緊圍繞“老姆登”茶葉品牌建設,集中力量,統一組織企業參加各種茶事活動,利用雜志、報刊等各種媒體宣傳推介怒江茶葉,進一步樹立怒江茶葉形象,擴大影響力,力求獲得促銷成效呈現,增強產銷對接能力。從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從市場、價格、信譽、農民收入等方面都能為怒江州填補一個空白,大大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更有力帶動周圍群眾大力發展生產。利用“老姆登”證明商標來規范和管理,加大品牌保護力度,推進新一輪品牌提升。

1.2.4促進老姆登茶葉市場。充分利用“老姆登”在怒江州內的知名品牌商標,組織召開“老姆登”證明商標命名大會及茶產業發展推進會,組織參加早茶節、茶博覽會、省市農博會等茶事活動。加大媒體宣傳力度,宣傳怒江茶葉,創造條件啟動茶葉功能區、休閑觀光等建設,促進茶文化、觀光旅游與茶葉產業經濟發展,提升老姆登茶葉市場功能。

1.3 圍繞“強科技保發展、強生產保供給、強民生保穩定”的發展思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進科技進步

1.3.1開展標準茶園創建活動,實施茶樹良種化工程。公司建基地,以基地帶動農戶,制定老姆登村標準茶園創建活動實施方案,開展創建活動,結合老茶園優化改造,引進適宜怒江各地帶生長的“云抗10號”等優良品種,啟動1~2個標準茶園示范區創建工作。

1.3.2推廣應用無公害茶葉生產技術,提升茶園管理水平。按照安全、優質、高效的目標,應用無公害茶葉生產技術,建設無公害茶葉基地,確保茶葉產品生產的質量安全。

1.3.3加快改造和完善機械裝備,提高茶葉管、采、制的機械化水平。茶葉機械裝備依托怒江州農機部門農機補貼政策,茶葉采摘方面引進先進的名優茶葉采摘機械設備,組織開展茶葉機械采摘示范與推廣,名優茶機械化采摘技術試驗,緩解采茶勞力緊缺矛盾,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茶葉加工方面,引進先進的名優茶加工設備,進一步研發老姆登茶葉機制技術,推廣茶葉熱風殺青、清潔化加工等技術。茶樹病蟲害防治方面,依托怒江州植保站開展統防統治工作試點,引進先進防治機械和配套設備進行試驗示范,組建統防統治隊伍,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提高效益和安全水平。

1.3.4改變經營狀況,促進產業化發展。從改變怒江州茶業行業生產經營分散、規模小、不利于發揮綜合規模效益入手,把生產、加工、銷售連成一體化服務,要與老百姓形成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機制,要為農民提供信息,培育市場,開拓能力,進行產品深加工。通過改變,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收入,為老百姓脫了貧,致了富,帶動了農戶發展商品生產,培育了“龍頭企業”與農民之間的互惠互利關系,讓農民得到了實惠。

2.老姆登茶葉發展的技術措施

2.1發展壯大老姆登茶葉生產基地

堅持“以改為主,適當發展”原則,重點抓好品種更新和基地改造工作。

2.1.1改造低產茶園。老姆登村現有茶園中,有200多畝老茶園是在60年代開始逐年建設起來的,大部分茶樹的樹齡是30~40年,根據茶樹生物學特性已處于成年期,樹冠已形如饅頭,采摘面小,茶園缺株斷行分布成簇狀,衰老枝、寄生物分布廣,萌發的茶芽小,抗病能力弱,營養葉過剩,樹體養分供求分散。這一時期,如果水、肥、剪、采、保等管理配合得當,一般能持續高產穩產10~20年,因此,加強農業技術措施管理,建立合理的采養制度,不斷采用輕修剪和深修剪交替進行的方法更新采摘面和樹冠。同時,配套相適應的肥培管理制度,促進新梢迅速生長,以保持旺盛的樹勢和育芽力,使茶葉產量持續上升。另外,有小部分茶樹已處于衰老期,樹體出現了向心生產趨勢,新梢活動逐漸向下轉移,以至根頸部形成新的骨干枝進行更新,根系也發生更新現象,吸收根減少,側根開始死亡,根頸部也陸續形成不定根群,茶樹生機衰退。這個時期可以利用較強的再生能力,經過人力更新,仍可復壯,構成新樹冠,可多次更新,直到死亡。此時期的農業技術措施,主要是在深耕改土的基礎上進行重修剪或臺刈,剪去衰老枝條部分,促進新的骨干枝形成,切斷老根,刺激新根發生,從而復壯根系和樹冠,達到茶葉產量回升的目的。

2.1.2實施茶樹良種化,引進繁育良種茶苗,發展良種茶園。茶園改造和新茶園建設都需要苗木,根據集中連片,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利用先進的栽培技術,適合茶園各種機械作業的原則和要求建200畝良種茶園,培育母本園。從選擇地塊、整理、深挖、施底肥做起,選用適宜怒江各地種植的優良品種如“云抗10號”、“雪芽100”、“長葉白毫”等密植,采用鋪草覆蓋以抗旱保苗,加強管理以培養壯苗,合理施肥以加強營養,低位修剪以矮化樹勢,治蟲防疫加強茶園植保工作,采養結合持續高產的栽培技術要點進行良種茶園的建設。

2.1.3改造茶糧混合園。老姆登村有部分茶園由于在幼苗期管理不善,嚴重缺株斷行,導致茶樹分布稀疏,茶農便在園中套種玉米等糧食作物,可是這兩種作物的產量都很低,沒有達到高產高收入的目的。對這一類型茶園進行農業改造,補種優質茶苗的同時,對老茶樹進行重修剪、深耕施肥等技術改造,逐步將茶糧混合園轉換為純茶園。其次,改變間作作物,以套種矮桿的、固氮的豆料植物,合理間套復種。

2.1.4加強幼齡茶園的管理。1999年開始逐年投入建設的茶園中,大部分茶樹還處于幼齡期,這一時期的管理好壞,對茶樹的高產、穩產至關重要,如果茶樹因管理不善,造成樹勢衰退,以后即使加強管理也很難恢復樹勢。因此,要以護苗、全苗、土壤耕鋤、合理施肥、定型修剪和打頂輕采的栽培技術要點管理。

2.2加強茶農、從業人員的科技培訓,切實抓好科技服務工作

為增加茶農專業技術知識,提高從業人員科技素質,提升茶葉加工技術、茶樹病蟲防治技術、茶園栽培與管理技術,全面進行茶葉技術推廣工作,需要組織和協助舉辦各種茶葉科技培訓班,切實抓好科技服務工作。辦好茶葉技術培訓班,一要以培育新型農民為突破口,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原則,采取送出去、請進來和專業人員下去等形式來開展。以加快知識更新,提高科技人員服務能力,提高從業人員素質,促進產業化發展為目的,根據生產季節的農事特點,經常深入田間地頭,采用實地講座的形式,幫助廣大茶農解決生產上遇到的問題,做到哪里有需要就服務到在哪里。二要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及時了解茶葉生產情況,注意收集生產上的第一手資料,做好面上各項技術服務指導工作,同時還需要組織茶農開展種植經驗、技術信息、市場信息交流活動,發放茶葉栽培技術資料。三要積極幫助茶農引進名茶加工機械,修剪、采摘、耕作、初精制機械。爭取扶貧單位和各級信用聯社對茶葉企業、經營大戶的支持,發放專項扶持貸款等工作。四要推行崗位承包責任制,鼓勵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產品開發工作。基地建設需要優秀的科技人員,鼓勵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產品開發工作。

2.3加強培育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

老姆登村已經成立了茶葉生產合作組織,今后的工作重心,就是需要加強培育茶葉生產與經營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之間的聯系。農民生產出來產品,公司把它變成商品,再將商品變成貨幣,貨幣再投入生產,周而復始,循環不斷,只有這樣,產業才具有生命力,公司才能生存,培育一個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很關鍵。依托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為公司、種植農戶、龍頭企業提供市場、品種、價格等信息服務。

2.4建立茶葉質量檢測體系,嚴格執行國家茶葉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

建立茶葉質量檢測體系,杜絕衛生質量不符合各項標準的產品上市銷售,規范管理,嚴格執行國家茶葉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

總之,在市場需要和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迫使我們必須走科學辦廠、科學種植、科學管園、科學經營的科學管理化道路,培訓農戶,讓他們真正成為管理的能手、種植的能手。要從引進優良品種、科學管理茶園、機械設備改進、完善基礎設施著手,要全面實施品牌戰略,要從人力、物力和財力多方面投入前提下,加強科技力量建好基地,在當前面臨的農業結構調整中,老姆登茶葉要發展,必須依靠科學,科學種茶、科學管理、科學經營。

參考文獻:

[1]《茶樹栽培學》.

[2]《茶樹病蟲害管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 | 视频在线亚洲 | 久久手机精品视频 | 免费欧洲毛片a级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免费天堂 |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美女视频 | 久草在线国产 | 久久视精品 | 麻豆一区 | 日韩经典欧美精品一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国产区香蕉精品系列在线观看不卡 |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 欧美在线一二三区 | 自拍偷拍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 正在播放的国产a一片 | 大片国产片日本观看免费视频 | 台湾香港澳门三级在线 |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看高清 | 久久这里一区二区精品 |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 男人天堂新地址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97 |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美女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免费看 | 午夜免费片在线观看不卡 | 特级毛片aaaa免费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亚洲一级成人 | 免费成年人在线视频 | 夜夜春夜夜夜夜猛噜噜噜噜噜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网站 |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 免费a级黄毛片 |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