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防疫標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發展戰略;中小企業發展方向
世界經濟發展實踐表明:中小企業以其經營方式靈活、組織成本低廉、轉移進退便捷等優勢更能適應當今瞬息萬變的市場和消費者追求個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在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中,中小企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別很大的國家,中小企業的發展更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約1ooo萬戶,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和一些高新技術出口產品大多是中小企業生產的,中小企業產品出口額占全國出口總額的6o%;中小企業提供了大約75%的城鎮就業機會,我國從農村轉移出來的勞動力絕大部分被中小企業所吸納中小企業每年為國家繳納的工商稅收占總額的50%左右。在2o世紀90年代以來的經濟快速增長中,工業新增產值的76.7%是由中小企業創造的。但是應該看到,我國中小企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發展面臨著空前的困難,其思想觀念、技術裝備、經營管理組織結構等方面都存在著嚴重的問題。為了使我國中小企業能夠適應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要,充分發揮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首先明確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方向。
一、戰略目標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就是對中小企業的戰略定位,這種定位既要成為我國中小企業的追求目標,起到引導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作用,又要使其在運行過程中通過努力實現并能推動中小企業的逐步發展,是運行過程中的動態目標。就其目標而言.既要與我國國情相符臺,又要與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相統一;就其動態來看,還要與加入wto后的世界經濟形勢相統一。通過研究我們認為中小企業的發展主要應實現以下三個方面的戰略目標:運動狀態支持目標、中小企業運行結果目標、社會效益目標。
(一)運動狀態支持目標這主要是從外部環境來討論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企業的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必須在一個有利于其發展的大環境系統中才能成長壯大。特別是中小企業,由于它們是一個弱勢群體,更需要系統環境目標的實現才能達到自身運行的結果目標和社會效益目標。因此,運行狀態支持目標就自然構成戰略目標中最重要的目標之一。而具體要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1.政府扶持到位政府的政策扶持是一個關系到中小企業發展方向和系統目標能否實現的首要問題。由于中小企業資金缺乏、人才短缺、技術落后,很難與大企業相互抗衡,也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無法獲得發展所必要的資金、人才和技術,這就要求政府對其進行必要的扶持,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政府扶持政策到位目標體現在政府觀念的到位、政府身份的到位、政府扶持政策的到位。
2.社會服務到住由于中小企業的自我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差,一般很難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滿足資金、技術和人才的需要以及實現信息、培訓、市場、法律等方面的自我服務,故政府、社會中介機構都要采取措施,以便中小企業能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獲得所必需的各種資源和信息。
3.融資服務中介人到位中小企業發展中最大的難題是自有資金不足,而光靠自己的信譽和財產抵押難以籌集到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這就需要有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介人來協調銀行和中小企業之間的關系,鼓勵銀行更好地為中小企業服務。
(二)運行結果目標這是從中小企業內部機制來討論其戰略定位。運動狀態支持目標只是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建立了有利的外部經濟條件和環境,要從根本上促進中小企業獲得長遠的發展,中小企業自身還必須建立起良好的內部機制,具體要實現以下目標。
1.增加數量中小企業的發展首先在數量上要得到較快的增加。為了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我國工業化進程中的作用,在今后10年內應以每年15%~2o%的數量遞增為益。
聯想可稱之為人類設計文明發展的動力。聯想思維是將一個設計對象與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聯系類比,或者將兩個設計物相關性類比從而得到一種新的創造性的設計思維形式。聯想思維能幫助設計師從日常事物中得到啟發,從而促進設計思維的發展。設計者大腦中存儲的大量知識、經驗、信息通過聯想等聚合起來,進行再造或者創造性的突破。聯想思維的表達方式主要有夸張對比、借物喻人、形態重疊、圖形置換、移花接木等方法。它通過突破習慣觀念引起受眾的好奇心里、愛美心里等心里構想增加受眾的心里感受,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
2、逆向思維
所謂的逆向思維,就是拋棄常規的認知,從相反的方向去考慮問題,設計師在設計思維創造時,應該打破慣性思維方式,對“慣性和常理”持有一種“懷疑”的態度,方能使自己的設計別具一格。例如香港一家公司推出的三角形手表打破人們對手表圓形和方形的形象認知定式,一經上市便十分搶手。逆向思維需要設計師以事物固有形態和常規邏輯的相反面去表現事物,充分發揮其主觀聯系和想象。創造出反向、變異、矛盾的藝術物化形象。它找準事物的對立面,并且以對立面為基點展開構想,通過反常規的思維方式將頭腦中的創意表達出來。它常用的表現手法有:解構重組、圖底反轉、圖形悖論等。
3、仿生思維
今天,藝術設計對人類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設計師要關注最新的仿生成果,關注自然。在師法自然的仿生設計哲學指導下,創造人、自然的和諧共生。仿生設計的主要方式有:動物仿生、植物仿生、結構仿生、情感仿生、文化仿生等。常用的設計手法是:對自然形態進行形態的提煉或者神韻的提取、抓住自然形態的典型之處進行夸張、變形等融入藝術設計產品中。
4、整合思維
關鍵詞:官方標準;私營標準;食品貿易;SPS協議;EurepGAP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危機事件的爆發,迫使各國政府加強國內的食品安全管理并提高進口產品的衛生檢疫措施,以控制食品安全和保證動植物健康,重塑消費者的信心。與此同時,一些私營企業和社會團體為增強市場競爭力,亦制定措施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控制。為了防止各國的SPS(Sanitaryand Phytosanitary,衛生與植物檢疫)措施演化為貿易壁壘,烏拉圭回合于1994年通過了SPS協議,用以規范各國食品、農產品貿易中衛生與植物檢疫措施的使用,從而使成員的官方標準進入規范化進程。遺憾的是,私營標準(Private Standard)目前仍是不受國際規則約束的灰色區域,而且隨著私營標準的增多和影響增大,其對食品、農產品貿易的影響愈來愈大。私營標準范圍廣泛,且85%私營標準比官方標準嚴格(OECD,2006),這對發展中國家食品農產品出口帶來嚴峻挑戰。私營標準因而也成為發展中國家和SPS委員會的關注焦點。中國作為世界第五大農產品出口國,食品農產品出口不但受阻于發達國家嚴格苛刻的官方標準,而且不斷遭遇名義上自愿但事實上強制的私營標準的制約(如EurepGAP、BRC是果品蔬菜出口歐盟市場必須遵從的私營標準)??梢?,對發達國家官方標準和私營標準的研究已成為中國食品農產品貿易不可回避的課題。然而,國內在這些方面的研究還非常欠缺,對私營標準的研究則剛剛起步。本文通過對官方標準和私營標準發展趨勢及其與WTO規則間關系的研究,為我國企業和政府應對國外的官方標準和私營標準,擴大中國優勢農產品出口提供理論依據。
一、官方標準與SPS協議
(一) 官方標準及發展趨勢食品安全的官方標準是指政府部門通過制定法規、標準、加工和生產方法、檢測、檢驗、出證和批準程序、檢疫處理、統計、取樣和風險評估方法以及與食品安全直接相關的包裝和標簽要求,對國境內的上市產品(包括國內產品和進口產品)進行準人限制,以達到保護消費者食品安全、動植物健康以及保護環境的目的。政府采納的國際標準也屬于官方標準的范疇。官方標準是強制執行的準則,政府機關通過檢驗、檢疫等手段督促所有上市產品滿足政府官方標準的要求,否則產品將被退市,生產商和銷售商遭受處罰。
目前,發達國家的官方標準,呈現出越來越嚴格的趨勢,主要表現在:1.不斷加強對食品生產過程的管理規范和要求。如歐盟的《歐盟食品及飼料安全管理法規》提倡“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管理理念,要求食品生產標準化、過程透明化、產品追溯化,是對整個食品供應鏈控制最嚴厲的法規。2.不斷延伸標準的控制范圍和提高控制水平。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號稱世界上最為嚴格的藥殘禁用和控制標準,涵蓋302種食品、799種農業化學品,檢測項目也增至54782個,僅“暫定標準”一項就涉及到734種農業化學品、51392個限量標準、264種食品、農產品,分別是過去全部規定的2.8倍、5.6倍和1.4倍。3.對食品生產過程和出口企業進行嚴格管制。美國、日本和歐盟、韓國都實行食品出口企業注冊認證制度,出口企業的原料、加工、包裝、儲運等環節都必須嚴格符合衛生檢驗規則,生產過程必須實行HACCP管理,更為嚴厲的是,進口國還派專家實地檢驗認可,之后產品方可出口。4.不斷優化檢驗方法和提高檢驗精度。2005年起日本將鰻魚的檢測方法,從檢測顯性孔雀石綠含量調整為檢測隱形隱性孔雀石綠含量,檢出率從5ppb提高到2ppb。歐盟、日本將茶葉藥殘的檢測方法從湯茶法改為干茶法,檢出精度成10倍提高。5.延長產品的通關時間。2008年9月起,韓國將所有養殖水產品的檢測周期由原來的4天延長N8天,大大增加了倉儲等管理成本及鮮活產品的質量安全成本。
(二) 官方標準與8P8協議在國際貿易中,為保證各國食品安全的官方標準的規范使用,烏拉圭回合通過了《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檢疫措施協議》(SPS協議)。SPS協議是WTO框架下規范成員動植物檢疫措施和國際貿易行為的游戲規則(董銀果,2009)。SPS協議保證了各國采用法規標準等手段控制食品安全的權利,同時對各國的SPS措施制定提出了規范性要求:1.必須建立在科學依據之上。即采納國際標準(即國際法典委員會CAC制定的食品安全標準、國際動物協會OIE制定的動物衛生標準和國際植物保護公約IPPC制定的植物健康標準)或者經過科學的風險評估。另外,如存在科學依據,成員還可使用比國際標準更為嚴格的SPS措施;2.必須設立專門機構向WTO/SPS委員會和其他成員通報新頒布的SPS措施或對原有措施的修改,并留出適當時間供其他國家咨詢和評估;3.實行等效一致原則。出口成員對出口產品采取的SPS措施,盡管不同于進口成員采取的措施,或者不同于生產同一產品的其他成員的措施,但客觀上達到了進口成員適當的或同一的動植物衛生保護水平(ALOP),進口成員就應當接受這種措施(等效認可);4.必須對貿易影響最小化。在達到相同控制風險水平的情況下,各國應選擇對貿易影響最小的SPS措施;5.實行區域化原則。成員對于風險應遵從區域劃分的原則,不應因某成員境內的局部區域發生風險,而對整個國家的產品實行禁運。6.發展中國家區別對待原則。明確了發達國家應幫助、援助發展中國家提高國內的風險控制能力和控制水平。以上原則和規定確保各成員選擇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和實施適當的保護水平,努力實現各國官方標準確是科學依據支撐下為保護消費者和動植物群體安全所必須的水平,從而對貿易的負面影響最小化。SPS協議是目前規范食品安全措施最具權威的協議,極大地促進和影響著食品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
二、私營標準與SPS協議
(一) 私營標準及發展趨勢“Private Standard'’(私營標準)又稱“Private Voluntary Standard,縮寫PVS”、“Private Food Standard”或“Private FoodSchemes”等等,指非政府機構設立的,用于規范商業團體內部產品質量,滿足自身品質需求的自愿性標準、認證和措施。私營標準與官方標準或者國家標準是相對而言的。私營標準主要是在瘋牛病、口
蹄疫、二惡英等食品安全危機事件爆發后,個體企業、全國性聯合體及國際聯合體等非政府機構為應對食品安全危機所作的努力,其目的是增強市場競爭力。據聯合國貿發會議估計,目前全球共有400多個私營標準,而歐盟的私營標準占了絕大多數,其體系多樣,制定目標和關注范圍各不相同,主要關注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社會責任和動物福利等方面(董銀果,2010)。WTO/SPS委員會指出,目前食品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的私營標準有10多個,按其制定者不同可以分為個體企業、國家框架和國際框架下的私營標準(董銀果,2010)。
一般而言,私營標準發達的地區,官方標準也比較發達。這是因為私營標準起初是為了彌補官方標準的不足,實現產品的差異化和增強競爭力,后若被政府機構接受,即演化為官方標準,如HACCP。從私營標準與官方標準的這一關系來看,絕大多數的私營標準要比官方標準嚴格。OECD對零售商的調查問卷顯示(表1),85%私營標準高于政府的官方標準。英國的BRC標準與歐盟的食品安全法律相比,更是有許多方面超越了法律的基本要求,單是關于食品質量管理體系上就有十幾種要求超過了法律的基本條例,另外在工廠環境標準、產品控制和質量控制方面也有一定的補充和超越(表2)。又如英國農藥行動組織(PAN UK)規定在任何情況下,當某種植物保護產品未被授權在某種商品上使用或沒有數據能夠表明其殘留對消費者健康無損害,則在這種商品中的殘留不得超過0.01mg/kg,在實際操作中就意味著限量為零。另外,私營標準超越了食品安全的限制,其主要關注點是過程和生產方法(Process or Production methods,PPM),包含的范圍廣泛,如HACCP、動物福利、有機物、轉基因、追溯性、環境影響、勞工標準等方面。
從私營標準的發展來看,呈現出廣泛嚴格的趨勢,主要表現在:1.私營標準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和復雜。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使得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安全以及生產過程等提出更多關注,而供應商為保持市場份額甚至進一步擴大顧客群,也需要產品更加具有競爭優勢,同時政府對食品生產的監管力度也逐漸增強,這些因素都促成了私營標準的嚴格和復雜;2.私營標準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如歐洲的禽肉產業涉及的私營標準就有四種,即荷蘭的IKB(Integrate Keten Beheersing)、英國的ABM(Assured British Meat)、比利時的Certus和德國的Q&S(Qualitat and SicherhEit),但在供應鏈不同階段覆蓋面有所不同,這些標準大幅抬高了進口農產品的門檻。3.私營標準管理體系的方法是監測評價全過程的生產、加工和銷售行為,而不是終端產品的技術表現。比如全球食品安全行動(GlobalFood Safety Initiative)和EurepGAP對供應鏈的生產環境、過程和加工方法提出諸多要求;4.執行具有事實的強制性。雖然許多私營標準在形式上是自愿的,但是在實施執行中卻具有強制性。如EurepGAP是自愿性標準,目前成員已遍及歐洲12國的30家大額(Grace L.,2006),不符合的供應商被排斥在市場之外。私營標準還具有先入為主的特性,誰首先制定標準,誰就可以控制市場供應鏈,引領國際貿易的發展,排擠圈外企業。
(二) 私營標準與SPS協議私營標準在食品國際貿易中正呈現出擴大化使用的趨勢。它不僅作為控制食品安全風險的標準,也逐漸成為影響國際貿易中市場準入、產業供應鏈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因而,有人認為私營標準將成為管理世界農產品和食品供應鏈的最主要形式,而WTO將會成為第二權威,甚至是不相關的管理權威(Henson,2005)。目前來看,私營標準與WTO管理食品國際貿易的SPS協議還存在一定沖突。
1. 是否受SPS協議約束尚不確定。2005年7月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在WTO/SPS委員會上指出,其出口到英國超市的香蕉遭到私營標準EurepGAP的嚴格限制,使小生產者遭受經濟損失;牙買加等許多發展中國家都紛紛對此表示擔憂。于是SPS委員會介入調查是否能夠約束EurepGAP。SPS協議13條關于SPS的管轄范圍是“各國中央政府機構、地方政府機構以及非政府實體”。也就是說,如果EurepGAP被認定是該規定里的非政府機構,那么SPS委員會和歐盟委員會就有權利對其所引起的貿易糾紛進行干預和解決,但“非政府機構”在SPS協議里并沒有給予明確的定義;《TBT協議》把“非政府機構”界定為“中央政府機構和地方政府機構以外的機構,包括有執行技術法規的法定權力的非政府機構”。Lee(2006)認為,“非政府實體”并不是單個的經濟運營者,而屬于私營實體,他們受政府委托具有特定的任務,且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然而,EurepGAP作為一個自愿性標準,沒有任何法律效力,也沒有政府委托,與《TBT協議》中的定義并不相符。因此,WTO協議管轄下的歐盟委員會對此沒有任何裁判權利,這就使私營標準游離在國際規則之外。
2. 與“科學依據”和“透明度”原則存在沖突??茖W依據是SPS協議的首要原則,而私營標準型零售商,并控制了歐洲新鮮農產品87%的市場份卻違背了這一原則。私營標準,尤其是出于特定商業目的的私營標準是為了增強競爭力,吸引消費者的關注而設立的,一般不受政府的科學審查,也不必做科學的風險評估。只有它們要演化為官方標準時,才必須滿足科學依據的要求。寧波檢驗檢疫局在調查中發現,為滿足私營標準的要求,有的企業需定期將原料、樣品等空運到客戶指定的檢測機構進行檢驗,合格后產品方可出口,有的客戶對生產加工環境特別重視,每年要組織驗廠,有的甚至達15次之多,而這些都沒有科學依據的支持。
SPS協定規定各成員應確保所有動植物衛生檢疫法規及時公布。除緊急情況外,應允許在SPS措施公布和生效之間有合理的時間間隔,以便讓出口成員,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生產商有足夠的時間調整其產品和生產方法,以適應進口成員的要求。然而,以商業計劃為目的的私營標準通常是為滿足商業團體及消費者需求而建立的,為使產品更具吸引力,檢驗過程不透明且一般不公布產品檢驗的具體細節,這給供應鏈上的外國生產者帶來巨大挑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小生產者往往被擠出市場。Dolan and Humphrey(2000)研究了肯尼亞和津巴布韋的農產品出口英國四大超市情況發現,1992年肯尼亞將近75%的水果蔬菜出口由小生產者提供,到1998年則降到不足18%。
3. 等效性原則的不同理解與運用。SPS協議提倡成員達到相同保護目的的不同措施之間的等效認可。然而,私營標準對等效性卻有不同規定,EurepGAP、BRC等私營標準對于等效性的要求遠比官方標準嚴厲。例如歐盟官方標準遵從WTO/SPS協定中的風險結果等效性(equivalence of riskoutcome),強調的是結果的等效概念(戚亞梅,2009),也就是說,出口成員只要能證明自己的最終產品達到進口成員設定的官方控制水平,即使生產過程中實施的具體措施并不相同,歐盟也會要求成員遵循等效性原則接受出口成員的產品。但是,EurepGAP等私營標準遵從生產過程的認證(即Process or production methods,PPM),要求產品從生產環境、原料、加工過程到最終產品都必須滿足認證要求,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缺少。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從官方標準和私營標準的概念出發,闡述了官方標準和私營標準的發展趨勢和相互關系,分析了WTO/SPS協議對官方標準的相關規定,進而從管轄范圍、科學依據、透明度和等效性等方面分析了私營標準與SPS協議的沖突之處。本文認為,發達國家的官方標準和私營標準均越來越嚴格,私營食品標準比官方標準更為廣泛、更為嚴格。私營標準尚游離在SPS協議約束之外,而其在科學依據、透明度、等效性等方面都違背了SPS協議的原則。
中國是世界第四大農產品進口國和第五大出口國,食品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在亞洲、北美洲和歐洲。這些地區不僅是世界上官方標準最嚴格的地區,而且是私營標準最發達的地區。這對我國食品農產品出口帶來巨大挑戰。本文以為,目前應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政府部門,一是加強我國的標準化建設,鼓勵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學術團體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化活動,提高我國在國際標準中的話語權;二是建立權威的信息系統,通報主要貿易國官方標準和私營標準的發展趨勢,形成預警機制,為行業協會和企業提供及時的信息和相應的技術支持;三是成立機構專門研究我國貿易伙伴的官方標準和私營標準,特別是研究我國企業遵從的成本和收益,為企業提供指導;四是將企業外貿中遭遇官方標準和私營標準狀況通過特別貿易關注反映給WTO相關機構,通過磋商和對話解決貿易爭端。
行業協會,一方面作為政府與企業的橋梁,應積極幫助企業應對國外的官方標準與私營標準,為企業提供信息、技術和檢驗檢測等幫助,將企業在出口中遇到的困難反饋給政府;另一方面應積極建立和推進行業標準的發展,用私營標準保護中國的食品安全,且為官方標準的設立提供前提和依據。
對于企業而言,一方面面對變化了的國際市場需求,應盡快建立標準化生產基地,做到“源頭能控制、過程可追溯、質量有保證”;另一方面企業應多與政府部門和協會交流,將貿易中遇到的問題、建議和要求反映出來,這樣有助于在更廣泛的貿易平臺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聲音,同時可以得到政府部門的幫助。
參考文獻:
【關鍵詞】儀表安裝通病預防
中圖分類號: TE9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電氣儀表設備施工過程中協作單位多、設備配件品種多、數量大,對電氣儀表安裝質量的控制和管理相對來說難度大,在進行電氣儀表工程施工安裝及調試的過程中,電氣工程師根據有關工程規范和規章制度編制安裝及調試方案,嚴格遵守設計圖紙準確接線,及時采取合理的維護措施,確保設備安裝質量。
一、儀表安裝過程常見通病
1、取源部件開孔位置、開孔方法不符合要求
常見的問題有取源點開孔位置在設備、管線的焊縫及其邊緣上;在高壓、合金鋼、有色金屬的工藝管道及設備上用氣焊開孔;管道的防腐、襯里、吹掃和壓力試驗后進行取源部件的開孔與焊接工作。
2、儀表取源點遺漏或誤作他用
常見的問題有設計或施工時遺漏取源點, 將設備或管道上的取源接口當成其他用途的接口。
3、儀表安裝不平正、不整齊
常見問題有應垂直或水平安裝的取源部件、儀表和附屬設備安裝方位部平正, 有明顯的偏斜, 成對、成組、成排安裝的儀表高低不平, 前后不齊, 安裝方式不統一, 距離不均勻等。
4、法蘭壓力等級及口徑不配, 螺紋不對
5、儀表支架制作安裝缺陷
常見問題有支架結構、支撐點、固定位置不合理, 支架制作不統一, 碳鋼支架與不銹鋼儀表設備之間未加隔離墊等。
6、電纜保護管的安裝缺陷
常見的問題有保護管的彎曲半徑不符合要求, 買入混凝土的鍍鋅管管外涂漆, 保護管與檢測元件或就地儀表之間無金屬軟管連接, 在戶外和潮濕場所的分線箱, 電纜保護管從側面引進。
7、電纜敷設常見的問題為信號電纜與電力電纜并行敷設
8、控制系統安裝常見問題
DCS系統對接地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根據相關經驗表明, 在調試、試運階段, 很多熱控系統的故障是由于接地不當或接觸不良引起的。在接地系統中, 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是:
(1)連接頭未壓焊或焊接不牢造成虛焊。
(2)螺栓連接點因震動而引起松動。
(3)連接點因腐蝕引起接觸不良。
(4)地極電阻增大, 地極同電網斷開。當地極不滿足接地電阻時, 可采用諸如增加地極深度、使用復合地極、進行土壤處理等辦法降低電阻到規定的范圍。
(5)地線布線不合理。與產生強磁場干擾的電線或設備相距太近。
二、預防儀表安裝通病的有效措施
1、電氣儀表的選型
電氣儀表的選型主要是從儀表的類型、準確度及工作條件等方面因素來考慮,以選擇滿足實際測量需求的電氣儀表。
首先,儀表類型按其工作原理可分為磁電系、電動系、感應系和整流系等,被測量的性質可分為直流型與交流型,而交流又分為正弦和非正弦、高頻和低頻之分。選擇什么樣的電氣儀表要根據被測量的性質來定。比如對于直流量的測量,可采用磁電系和整流系儀表;對于正弦量的測量,可采用電動系和電磁系儀表等。
其次,儀表準確度的選擇要從測量需求考慮,根據實際測量需求選擇適宜的準確度。比如0.1、0.2級儀表可作為精密測量用表,0.5、1.0級儀表可作實驗室測量用表,而1.5級以下儀表則用于一般電氣測量。在實際測量中,既不能選擇準確度不足的儀表,也不能一味的提高準確度,應綜合考慮,在滿足實際測量要求的同時減少經濟投入。
最后,儀表的選型還應充分考慮周圍的環境和工作條件,如周圍環境溫度、濕度、機械振動和外界電磁場強弱等因素。
完成一項電氣儀表的選型任務,要根據經濟、合理并有利于計量、維修和管理的原則,合理選用電氣儀表。首先要根據測量要求,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抓住測量的主要方面,在工作條件、經濟投入、使用需求等前提條件下,選擇適當的類型和準確度,以保證達到使用需求的測量精度。
2、電氣的安裝步驟及其控制
為了電氣儀表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必須要對施工步驟進行合理的劃分。電氣儀表安裝工程是一項周期較長的工程,其在土建施工階段就要開始進行,要求土建部門進行必要的配合工作,明確預埋件、預留孔的位置、數量、標高、坐標、大小尺寸等,然后按照以下的步驟進行施工安裝:
(1)儀表控制室儀表盤的安裝與現場一次點的安裝
首先要對儀表盤基礎槽鋼進行制作。安裝時如購買的儀表盤帶有基礎槽鋼架,這一步可以省略。然后進行儀表盤、操作臺的安裝。同時要對土建預留孔、預埋件的數量和位置進行核對,并對管路進出控制室的位置和方式進行核對和安裝。
(2)工藝管路、設備的安裝
工藝管路、設備的安裝是指將儀表控制室的設備及儀表安裝后,進行工藝管路、設備及非標準件的安裝。在此過程中,要對安裝位置、數量等進行核實,嚴格按照預先設計進行施工,防止非標準件安裝出現問題。
(3)安裝用儀表的檢驗
這項工作可以在施工前就開始進行,目的是保障安裝使用儀表的完好性,同時也是對系統儀表的一次檢驗。
(4)現場儀表配線及保護箱的安裝
在現場儀表安裝后,要及時將儀表保護箱等保護設施安裝完畢,以防止其他施工部門施工中對已經安裝儀表的損壞。同時,進行儀表箱固定支架的安裝。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進行“兩步走”的方式進行。一方面配線人員對已安裝儀表進行配線和氣動管等的安裝,另一方面安裝儀表保護箱等,這樣有利于配線工作及各種管路安裝的便捷性。
(5)現場安裝工程的一次校驗
現場清理工作在現場工作全部完成后,要對儀表管路進行吹掃和試壓,進行現場安裝工程的一次校驗。
(6)系統的校驗和調試
在現場工作全部完成后,將現場系統與控制系統連接。這時就可以進行三查四定工作,對工程施工進行檢驗,同時進行施工工程的試運行工作。在試運行期間通過校驗和調試將系統完善。這樣,安裝施工及校驗調試就基本完成。在后期的使用過程中要不定期對系統進行檢驗以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3、電氣儀表工程的交收與調試
在整個工程施工完成后,電氣儀表系統就要進行交收和調試階段,這也是系統進入使用之前的最后一道程序。電器儀表系統檢查的主要內容是儀表是否存在損壞、儀表盤內的繼電器是否完好、電氣柜內部是否存在雜物、活動部位運轉是否靈活、機械有無損傷和電氣設備的外觀是否良好等。另一方面,還要充分驗證電氣設備安裝的位置是否正確、能夠良好運行、固定連接處能夠嚴密連接,以及二次回路的連接線端是否堅固和有序排列等,要確保盤間的母線和控制線能夠良好連接,電纜線的位置擺放正確,且符合接地的要求,以保證供電的主線路和配電線系統都符合設計的要求,以及系統的完整性。
最后,還要根據系統設計方案對系統中的每個部分進行有效地驗證,在存在缺陷和問題的地方,要及時進行合理的修正,同時要確保修正以后的盤柜線具有良好的外觀,電氣設備也要完全符合設計型號和規格,對于所作的任何改動都要在設計圖上進行標明。在調試階段,要注意檢驗系統繼電器的外觀是否完好,機械內部是否有污垢或者腐蝕物,能夠靈活運動的部分要保證接觸點的靈活性和連接的完好。具體的調試方法是:測試出繼電器三次的動作值,并取這三個測試值的平均數,要把測試的誤差控制在5%之內,利用測試平均值與設計數據進行對比,以得出最終的調試測試結果,并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
[1] 肖紅.淺析自動化儀表安裝技術及發展趨勢[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03)
【關鍵詞】智能電能表 時鐘異常 原因
在智能電網建設過程中,智能電能表是高級量測體系中的重要部分,不僅將對電能計量產生影響,同時也將對用電信息的采集和傳輸產生影響。但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智能電能表會出現時鐘異常的情況,不僅會導致用電信息采集受到影響,還會引發客戶對電費計量工作的投訴。因此,還應加強對智能電能表時鐘異常原因的分析,從而有效進行該類故障的預防。
1 智能電能表時鐘異常故障分析
智能電表需要對多時段的電量進行計量,并對與用戶用電有關的數據進行記錄,所以對時鐘有一定的準確性要求。就目前來看,智能電表擁有獨立時鐘芯片和電表芯片SOC這兩種模式,前一種擁有計時功能,芯片可與IC總線連接完成數據的讀寫輸入。SOC模式為智能電能表的專用芯片,對時電路RTC、MCU和液晶顯示器進行了集成應用,并采取數字補償等措施提高時鐘準確性。出現時鐘異常,就是智能電能表出現時間失準或日期不準的情況,液晶屏上會出現“ERR-08”的標識。
2 智能電能表時鐘異常原因分析
2.1 時鐘電池電路問題
智能電能表時鐘出現異常,可能與電池電路問題有關。在電池欠壓或電路存在設計缺陷的情況下,時鐘短路就會出現斷電的情況,繼而出現日期或時間異常的情況。電池電路設計是否合理,關系到電能表能否準確計時。在電路中,電源會經過降壓、整流和濾波處理。經過穩壓管穩壓,并經過二極管D10的處理,則能得到5.7V的電壓。經過二極管D11和D12,電壓則會被劃分為VDD和ZVCC兩路,并分別為數據電路和載波通信這兩路提供電源。正常的情況下,VDD電壓為5V,而時鐘電池電壓為3.6V,所以D9將對電池電壓進行截止,從而利用電源為時鐘供電。如果VDD電壓不超過3V,D9則處于導通狀態,能夠利用電池供電。如果液晶屏顯示“ERR-04”,表示時鐘電池故障。該故障產生的原因,可能由電路器件損傷、內部雜質等硬件短路、內部有原因引起。在高溫高濕或震動等條件下,電能表內部線路板可能出現新回路,繼而導致電池電路出現故障。如果制造工藝不良,導致助焊劑殘留在電路板表面或器件管腳虛焊,也會引起時鐘失準。此外,在電路存在軟件設計缺陷的情況下,也會出現這一故障。比如在停電后MCU無法進入休眠狀態,就會導致電池過度損耗。
2.2 時鐘軟件設計問題
在智能電能表時鐘PCB板的可靠性設計過程中,如果存在軟件設計缺陷,也將導致時鐘異常。比如在采用SOC模式的情況下,未能做好外部電容頻率曲線、晶振負載電容參數等內容的分析計算,就會導致時鐘出現異常。如果選用的計算補償數據算法并不科學,也會導致時鐘異常。此外,智能電表時鐘電路本身功耗較低,抗干擾性相對較差。比如在SOC模式下,負載電容和石英晶體就在電路中,較難進行外部干擾的抵抗。如果未能做好抗干擾設計,就會出現時鐘跑飛的情況。而在MCU與時鐘芯片進行通信的過程中,發生波形失真或外部干擾等問題,也將導致時鐘異常。
2.3 采集終端對時問題
對于智能電能表來講,采集終端為其主要的通訊設備之一。而在采集終端進行抄表運行的過程中,會自動對電能表進行校時。如果采集終端本身時鐘存在異常,就會導致電能表出現時鐘異常。所以,如果發現某個采集終端下屬不同批次電能表出現時鐘異常問題,還要對采集終端是否存在時鐘異常情況進行檢查。具體來講,就是要對采集終端的集中器參數F33進行檢查,確認其自動校時功能是否開啟。確認其處于開啟狀態后,要檢查集中器是否出現時鐘異常。比如在集中器存在時鐘超差問題時,其每隔15天將進行一次自動對時,從而導致下屬電能表出現時鐘超差問題。此外,如果某個用戶出現有規律的電能表時鐘異常問題,也有可能與采集終端時鐘異常有關。
3 智能電能表時鐘異常故障的預防
3.1 時鐘電池電路故障處理
針對時鐘電池電路故障,還要加強電路設計過程中的硬件質量檢測,確認電路是否存在導致電池產生過度損耗的缺陷。同時,需要加強電池有關元器件的質量檢查,并在完成電路設計后進行安全性能測試。此外,還應利用采集系統和液晶顯示屏進行電池欠壓等問題的提示,以確保電池故障能夠得到及時發現和處理。對于電池生產廠家來講,則要做好電池生產和加強電池可靠性檢測,避免電路出現短路、虛焊等問題,進而確保時鐘電路不會出現斷電等問題。
3.2 時鐘軟件設計問題處理
針對時鐘軟件設計問題,還要加強軟件的可靠性設計,即加強對電容頻率曲線等曲線的擬合,并加強對電路有關參數及數據算法的計算和驗證,然后進行電路可靠性測試,以預防時鐘異常問題的出現。此外,還要盡量降低外部干擾對時鐘電路和MCU的影響。具體來講,就是使電路遠離電能表外殼,并將負載電容和石英晶體放置在芯片附近,然后利用地線將電容與晶體包圍起來,中間不進行其他線路的布設,以減少電路所受干擾。
3.3 采集終端對時問題處理
針對采集終端時鐘異常引起的電能表時鐘異常,可以要求終端供應商在出廠前將時鐘設置為自動校時功能關閉狀態。在實際進行終端安裝和使用時,則可以結合實際需求在主站進行對時參數F33的召測,從而完成時鐘自動校時功能的開關狀態控制。而將自動校時功能開啟后,還要進行時鐘召測,并在成功后進行集中器校時命令的開啟。完成校時候,則要將廣播校時功能關閉。如果操作人員未及時關閉該功能,系統則會在15分鐘后自動關閉該功能。
4 結論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智能電能表出現時鐘異?,F象,可能與電池電路故障、軟件設計問題和采集終端對時問題有關。所以,想要預防時鐘異常故障的出現,還要加強電池電路設計、軟件設計和采集終端對時功能管理。因此,相信本文對智能電能表時鐘異常原因展開的分析,能夠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楊銘海,梁波,姬廣厚.智能電能表時鐘異常分析及處理[J].農村電工,2017(03):50.
[2]劉穎,蔡海波.采集終端自動對時異常引發電能表時鐘問題的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03):131.
[3]傅偉棟.智能電能表計量故障分析和解決方法[J].農村電工,2016(09):42-43.
初學英語的人,常用expense來表示一切“費用”。其實expense主要是“花費”、“開支”之意,如current expenses“日常開支”,selling expenses“銷售費用”,travelling expenses“旅費”等等。在現實生活中,各種“費用”有各種不同的表達法:
一、admission (n.)指入場費。
如:admission by ticket only憑票入場
二、charge (n.)“原價、要價”。
常用復數,主要用于一次性勞務所收取的費用,如服務費、行李超重費、旅館費等等。
如:What are the charges in the hotel?
這家旅館收費多少?
三、cost (n.)本義為“成本”、“原價”。
常常用來表示對已取得的貨物或勞務所支付的費用。
如:The cost of seeing a movie is seven dollars.看一場電影要花七美元。
四、fare (n.)指旅客乘公共汽車、出租車、火車、輪船、飛機等所支付的費用。
如:All fares, please.
(公共汽車售票員用語)請買票。
五、fee (n.)醫生、律師或其它專門職業的傭金及會費、手續費、停車費等。
如:My lawyer's hourly fee is 130 dollars.
我的律師的傭金是每小時130美元。
六、freight (n.)運費,指海運、空運、陸運的費用。
如:Who will pay the freight on this order?
誰支付這批定貨的運費?
七、postage (n.)指郵費。
如:How much postage do I need to send this package?寄這個包裹須付多少錢?
八、rent (n. )土地、建筑物、房舍、機器等定期的租費。
如:The student owed three months’rent for my house.那學生欠我三個月的房租。
九、tip (n.)小費。
如:I gave my barber a fat tip.
我給理發師優厚的小費。
十、toll (n.)道路、橋梁、港口、市場的捐稅、通行費及電話費等。
如:This month I had to pay 200 yuan toll call.這個月我要繳200元的電話費。
十一、tuition (n.)學費。
【案情簡介】
2006年4月,重慶市拍賣中心受重慶市一中院委托對重慶奧妮系列商標權進行拍賣,其中包括“奧妮”等23個商標及圖形,涉及個人護理產品等多個行業。拍賣中,廣州立白以3100萬元的高價買走了“奧妮”商標,準備以此為契機,改變自己OEM的身份,推出自有品牌的“奧妮”洗發水產品。然而,2006年7月5日,奧妮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奧妮”)一則聲明,稱其早在2004年就獲得“奧妮”等系列商標20年的獨占使用權,使用期限為2004年11月30日起的20年內: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香港奧妮授權,擅自使用該系列商標,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根據商標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如果香港奧妮的聲明內容確有其事,并且將奧妮商標的使用許可合同在商標局進行了備案,那么廣州立白即使高價買來奧妮商標,也要受到香港奧妮獨占使用權的限制,也就是說花了巨資竟然不能使用奧妮商標。當然,如果奧妮商標的使用許可合同并未備案,而廣州立白對此又不知情,那么香港奧妮依據合同所享有的獨占使用權,依法不能對抗廣州立白,也即不影響廣州立白對奧妮商標的使用。但無論如何,香港奧妮的一紙聲明還是將商標交易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問題凸現出來了。
【律師感言】
商標的交易形態比較豐富,除了商標轉讓、許可和質押這些比較典型的交易形態之外,在企業并購、OEM/ODM、合資合作和特許經營等商業活動中,都可能存在商標的交易行為。不同的商標交易形式,存在著各自不同的風險問題,但也具有一些共同的地方。
這里我們從風險調查的角度,簡要地說明一下商標交易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共同的法律風險,以引起企業的注意。
商標是否享有權利
如果交易的商標根本沒有注冊,或者在到期時沒有及時續展注冊,或者已經被依法撤銷,則沒有法律上的權利可言,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該商標,甚至會被他人注冊,從而妨礙自己從商標交易中獲得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等權利。當然,假設未注冊或未續展注冊的商標是馳名商標或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還是可以享受《商標法》或《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不過,要主張馳名商標或知名商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些情況下,商標雖然沒有核準注冊,但可能已經正式提出注冊申請,屬于正在申請程序中的商標。這樣的商標存在兩種結局:
1、可能因為缺乏顯著性、侵犯在先權利等法律障礙,最終沒有獲得核準注冊。目前一些職業注標人拿著《商標受理通知書》,就開始四處叫賣商標,如果受讓這種商標或簽訂許可使用合同,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損失,因為這種商標的法律狀態是不穩定的。
為了防止社會上一些人把《商標受理通知書》當作商標注冊的正式文本,去誤導他人,商標局從2006年9月份正式將《商標受理通知書》改版,并添加“聲明”條款: “1、本通知書僅表明商標局收到了申請人的商標注冊申請書件,并將依法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以決定是否核準商標注冊。2、本通知書不表明所申請的商標能夠獲準注冊,更不表明申請人已經取得了對該商標的專用權,也不作為免除或者減輕申請人使用未經核準注冊商標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的證據?!?/p>
2、商標最終獲得核準注冊,當然這是符合商標交易雙方期望的結果。但是,從商標提出申請到商標核準注冊的過程,有時并不平靜,一旦遭遇異議人提出商標異議,就可能把商標核準注冊的時間往后拖延很長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如果受讓這樣的商標,還會惹來一堆麻煩,為了應對商標異議將使你疲于奔命。
另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商標雖然核準注冊了,但拿來交易的商標是否與核準注冊的商標一致呢?根據《商標法》第51條,“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準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迸c注冊商標不一致的商標,是沒有商標專用權的,與之交易顯著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
商標權利人是否真實
查明商標注冊的真實性后,還要了解與你交易的人有權利處置這個注冊商標嗎?它是不是這個注冊商標的權利人(注冊人或所有人),或者經過權利人特別授權的人。你可以通過查驗商標注冊證書、商標轉讓合同,或者查詢商標公告或中國商標網,來了解交易商標的真正權利人是誰,目前誰有權利將商標轉讓、許可或質押。
需要了解的是,除非許可合同允許,商標的被許可人(包括獨占許可的被許可人)都沒有資格將其授權使用的商標,再次轉讓或許可,也不可以進行質押。
對于那些從注冊人或前一權利人手中受讓商標的人而言,如果只是拿著一份商標轉讓合同,并不能保證他就有權利處置那個商標。因為對于轉讓注冊商標經核準的,受讓人自商標轉讓公告之日起才享有商標專用權,所以,商標轉讓合同可能生效了,但商標轉讓尚未公告,受讓人還不是真正的商標權人。
在企業并購、特許經營等活動中,也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對方正在使用中的商標將一并轉讓或許可給自己。就像大名鼎鼎的勞斯萊斯汽車公司卻不享有勞斯萊斯(Rolls Royce)商標的所有權,真正的權利人是勞斯萊斯飛機發動機公司,結果當大眾公司花了天價收購了快要破產的勞斯萊斯汽車公司后,價值連城的勞斯萊斯商標卻不在收購的資產之中,最后被寶馬公司花了比大眾公司便宜得多的價錢買走了。所以,不要相信自己的主觀判斷,風險調查不能自由想象。
商標在何地有效
權利人亮出的商標注冊證的確表明他享有商標權。但需要警惕地是,你還要查看這個商標注冊的國家或地區是哪里。商標權的效力具有地域性,在中國注冊的商標只在中國境內有效,在法國注冊的商標只在法國境內有效。
如想取得中國境內的商標所有權或使用權,那么你必須確認這個商標已經在中國核準注冊。如果你想使用這個商標在中國制造商品,同時還要出口到歐盟,那么,這個商標除了在中國需要注冊外,還需要在歐盟國家也取得商標注冊,否則在出口國會遇到商標侵權的麻煩。
商標的指定使用項目
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為限。因此,了解商標注冊時的指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項目是十分地重要的,以避免權利人超出核定使用的范圍,發放許可或從事轉讓,因為這可能引發商標侵權等問題,假如別人已經在權利人超出核定使用范圍的那些商品或服務上注冊了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商標是否存在限制
假設一個注冊商標已經質押了,再轉讓給你,顯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一旦該商標所擔保的債務不能清償,質押權人(債權人)有權以該商標專用權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商標專用權的價款優先受償。結果,你花錢買來的商標最終飛到別人的懷抱。
除了商標權質押外,存在商標之上的限制還有已有的許可協議,尤其是獨占許可。根據獨占許可的特點,除了被許可人以外,商標權利人不得向第三方發放許可,也不能自己使用該商標。如果已經存在獨占許可的情形,則不允許你再去向權利人獲得第二個商標許可,否則得到的也是不穩定的許可,享有獨占許可的被許可人很快就會前來干涉。
商標顯著性是否足夠
【關鍵詞】電工儀表 ; 測量方法 ;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7-0299-01
就目前的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高等學校中的電工電子、電氣自動化、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等專業都在教學理論、工作實踐方面與《電工儀表與測量》這門專業技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就一些平常的電能的產生、遠距離的傳輸、電能的調配及生產過程中電能的消耗都需要有各種電工儀器進行電壓、電流、功率的測量,并用電工儀表進行準確有效的記錄,這樣才能有效保障供電過程中的安全。因而,《電工儀器與測量》是電工電子、電氣自動化等專業所必須開設的一門重要學科。然而,《電工儀器與測量》這門學科并不像常規的《電工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學科一樣具有著較強的邏輯和理論體系,它所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各類電子儀表的邏輯組成機械原理和內部構造,因而所要了解和研究的對象比較復雜、研究的內容比較零散,沒有一個準確的整體性,在研究的過程中需要研究人員具備高度的耐性,這是當前教學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了解《電工儀表與測量》的現狀及所面臨的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高等教學制度的不斷變革,我國社會科學在電工儀表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隨著當前計算機網絡技術、微電子技術、數字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等一些高科技尖端技術的綜合應用和發展都為電工儀表測量、電磁感應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基礎。然而,在當前一些高校在開設《電工儀表與測量》這一課程時,由于受師資力量、教材知識、實際人才的培養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使得《電工儀表與測量》在教學過程中面臨一些問題。
(1)教學課程內容更新速度慢
就目前的教學內容來看,《電工儀表與測量》的教學內容仍然只局限于傳統教學中的電工儀表測量的工作原理和技術要求,對于成熟數字電工儀表測量技術的要求的介紹寥寥無幾,教材中對一些常用萬能表的使用和構造原理也都只是一帶而過。這樣一來就造成學生對所有的儀器都只停留在“聽說過”,具體的實踐操作確是一無所知。隨著社會各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電工儀表與測量》的課程內容也應跟上社會發展的需求。
(2)學生缺乏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眾所周知,學生學習的任何一門課程最終都是要應用的實踐生活中的,讓學生將課本中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有效地掌握最終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在我們進行有效教學的最終目標,因而這是我們進行《電工儀表與測量》這門課程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然而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材知識點的講解和電工實際應用間存在很大的問題出入,加上學生的理解能力的參差不齊,往往對一些實際問題的解決很難講理論學習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到一起。知識的學習缺乏創新和主動性,學生動手能力差,這是學生不能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實踐問題中的主要因素之一。
(3)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新性和專業培養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的影響,高等教學過程中仍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填鴨式”是教學現象?!峨姽x表與測量》這門課程與我們社會實際生產需求存在很大的差異,知識點的零散,課堂進度比較快速和枯燥無味,這些都使學生是學習熱情大大降低。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創新式的教學,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專業化的知識培養和動手實踐能力是進行良好教學的基礎和關鍵。
二、進行有效教學所采取的方法措施
(1)進行直觀教學,注重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
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展,進行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高等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電工儀表與測量》教學過程中,利用這些媒體資源進行直觀教學,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感性理解和掌握。利用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可以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避免學生進行苦悶抽象的想象,直接可以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種直觀的形象。
(2)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在職業院校的學生大都對純理論的知識的學習往往表現出一種厭煩和無趣,對于他們這個年齡段對于一些沒有接觸過的一些新穎事物比較有興趣去了解并進行研究,在教學過程中讓他們對一種電工儀表進行實際動手進行測量,他們往往表現出一種激動和興奮。把學生的這種求知欲和好奇心更好的應用到實踐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處于一種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使學習效果到達一種事倍功半的效果。
(3)實現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相長
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只一味讓學生去被動的接受這些枯燥無味的知識,那這樣是不會有任何的教學成果的。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知識,設計一些實際的問題,讓學生進行互相討論和互相動手去解決一些具體實際問題,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為核心的。將教學應用都日常生活的用電過程種種細節中。
(4)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肯定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好對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肯定和賞識,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跟學生進行及時溝通,對學生抱著一種耐心指導和鼓勵的心態,是學生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興趣是橋梁,方法是紐帶,一個眼神或許就能改變一個學生學習的態度。
就目前社會發展方向來看,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將會把《電工儀表與測量》作為學生對有關電子技術、電氣自動化等專業學習的一個重要學科,這門學科對學生將來真正走進社會參加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畢業后所從事的電工工作中的電能傳輸、變配等實質性的問題都離不開電工儀表的測量,這將會對未來電能科技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從電工儀表與測量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促進有效教學所要采取的一些措施等方面進行了闡述,但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所提出的問題都只是微小的一部分,對于《電工儀表與測量》的技術發展及教學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楊達強.職業中學《電工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189-190.
[2]葉國文.《電工儀表與測量》教學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4,17:170.
隱喻是思維的過程,用一種事物或領域類比
另外一種事物或領域,其主要的功能是對事物的
理解。人們常常談論或描繪實體不存在、不可捉
摸的事物,如人的情感、抽象的概念等等,如果要
解釋這些事物,需要借助于熟悉的、具體的事物,
將兩者放在一起,其中一個作為解釋另外一個的
工具,從而使我們對兩個事物的認識發生變化。
因此,隱喻在本質上是人類理解周圍世界的一種
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自我意識屬于人的思
維領域,人們雖然不能直接洞察不同文化中人的
內心世界,但是人們能夠了解不同文化的隱喻系
統以及如何利用隱喻系統來推理的,以此來理解
人的自我意識。人的行為、思考、創造都是經過自
我過濾的,人們怎樣了解自我,什么決定了人的自
我意識,一直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受到重視的問
題。如今的社會科學沒有比研究人自身的心理狀
態更為重要的事情了。一般認為,自我意識是多
維度、多層面的復雜的心理現象,但主要的內涵包
括自我覺醒、自我體驗、自我控制。自我覺醒是指
“我是誰”的問題。當一個人照鏡子時,他會對自
己的胖瘦、高矮做評判;當他分析自己的性格時,
他會對自己的誠實還是虛偽做判斷,或是對自己
是屬于沖動易怒型還是沉著穩定型做判斷。自我
體驗主要是感覺對自己的勞動、行為、成果等是否
滿意,是否能夠接受自己。而自我控制是對自控
能力的感受,也涉及到改變現狀逐步成為一個理
想的人的問題。這三方面的綜合便構成了自我的
基本概念。本文探討的是西方文化中自我意識的
隱喻表達,從不同側面揭示出西方文化對自我的
認識途徑。
一、自我意識與鏡子隱喻
人的精神追求和自我意識有別于動物的基本
特征。人能夠把注意力從外界轉移到內心世界并
把內心世界作為存在的事物看待,這不僅是人對
于存在思維的基本表現,也是人的本質之所在。
自我的意識來自于人對自身本質的思考,即人把
自己想象成什么。
cooley(1902)提出,人的自我意識的形成依
賴于周圍環境里他人的反映和評價,他人就像一
面鏡子反射人的自我形象,從而影響著人的自我
意識的形成,這一觀點在社會學領域近乎成了
公認的通理。社會是由相互交往的人所組成的,
人們首先要分析和判斷交際對象的反應,然后才
決定如何做出回應,即人們常常是通過他人的反
應來思考自我的。人照鏡子時專注自己的鏡中形
象,打量著自己的發型、衣著、臉型、身材等等,因
為那雖然不是真正的自我,但人傾向于將鏡中的
我當成真我。同樣,人在社會交往中,十分注重自
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關注別人對自己所做的判
斷,通過想象自己在別人看來是個什么樣子,從而
影響著自己的情感和自我意識。人們感到自豪或
慚愧并不是因為自我在別人眼中的機械反映,而
是對自己在別人眼中形象的判斷所作的自我反
思,人們廣泛的社會體驗能夠將社會關系的評價
知識投射到人的內心世界。
erving goffman(1959)認為,社會是個大舞
臺,人人都在表演,以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自
我表現是自我向他人或是自己呈現出所希望的形
象。作為社會性的動物,人們總是想給別人留下
印象以維護自己的自尊和形象。對于一些人來
說,有意識的自我表現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們隨
時監控自己的言行舉止,注意他人的反應,然后調
整自己的表現以獲得希望的效果。他們的表現是
隨著外部環境的改變而做出及時調整的。面對他
人這面鏡子,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有時并不是
真正想法,而是為了適應社會環境而發揮的自身
調節功能,為了有助于適應新的工作、角色或人際
關系而表現出來的。人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在
工作場所,他們受到同事和上司的評價,在路上他
們被陌生人評價,即使在家庭里,子女對于父母或
是父母對子女的評價也會影響人的自尊和自信。
因此,人對自我的認識是通過別人的眼睛做判斷
的,個人甚至通過某些自我表現手段來影響他人
對自己的看法,以此來獲得自信和滿足。
由于人對自己在別人心目中印象的關注,這
種關注在現代消費文化的影響下往往使得人們模
仿明星或其他公眾人物的消費方式,以引起別人
的認同甚至羨慕。一般人雖然不能像明星那樣消
費,但常常無意識的模仿明星偶像的消費行為以
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這反映出消費者內心的自
戀情結。而時尚雜志和商業廣告利用了人們對偶
像的崇拜,把消費大眾變成了追隨偶像的人,從而
進一步加深了大眾的自戀情結。就像希臘神話里
的那喀索斯(narcissus)愛上自己水中的倒影而靈
魂出竅一樣,人們所追求的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
的良好形象,而不是體悟自己的真實感受。自戀
情結,人皆有之,只不過是程度不同而已,其性格
特征主要表現在:對批評的反應感到生氣和羞愧,
雖然在表面上不一定就立刻表現出來;指揮別人
為自己服務,高傲自大以夸耀自己的才能從而引
起別人的注目;想當然的認為自己所關注的事是
世界上最為獨特的事,常常因為他人的不理解而
感到沮喪;對權力、榮譽、成功等有著不可抑制的
幻想,認為自己應當擁有別人所沒有的特權,渴望
別人長期的關注和表揚;缺乏同情心而有著較強
的嫉妒心理,用博得贊揚來標志身份,獲得興奮和
滿足。所有這些體現出現代消費文化下,人過分
關注自我在別人眼中的形象,自我意識過分強烈
的表現。
那么,人的自我意識為什么受他人影響如此
之深,而且在現代社會尤其如此呢?究其原因是
因為現代社會勞動者與勞動產品的分離。勞動及
其成果對于人的心理成長和成熟具有極為重要的
意義,人在勞動的過程中克服困難和障礙,從自己
勞動中獲得自尊、自信和滿足。但隨著社會分工
的不斷細化,個人對自己的勞動和產品的控制力
越來越小,個人只是社會化生產的極其微小的部
分,就像機器上的一顆小小螺絲釘,其功能僅僅是
為了社會這部大機器的運轉而已,個人所貢獻的
力量微不足道,甚至對自己的貢獻無從得知。由
于人的勞動成果對人的自我意識起著重要的作
用,勞動與產品分離就成了異化的勞動,人不能從
勞動中得到滿足和自信,越來越淡漠自己的勞動
產品,其結果必然要從其它方面來尋求自我意識
的確立。于是,人便通過他人這面鏡子,來尋求自
我、確立自我,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便成了現代社會
自我意識的主要來源。
二、自我意識與符號隱喻
自我意識的鏡子隱喻,一直是社會學和心理
學領域占主導地位的隱喻。然而,這一隱喻對人
的被動的自我意識作了過分強調。鏡子隱喻只反
映了自我意識形成的部分原因,而人的自我意識
也依賴于人的行為,特別是那些能夠帶來積極效
果的行為。自我意識不僅是反思的產物,更是行
為的產物。與鏡子隱喻的被動自我意識不同,人
轉貼于
通過與周圍環境的互動而認識環境、改變環境,也
認識了自我,發展了自我意識,這是更為積極的自
我意識。
人的行為所發揮的作用以及人的創造性一直
是符號互動學研究的課題。自我的符號隱喻不僅
強調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中人的決定因素,同時
也強調人與人、人與社會的互動作用。人類有著
與生俱來的理解事物意義的欲望,特別是通過符
號的創造和解釋來理解意義。peirce(1985)認為
人類只有通過符號才能思維。人類所創造的符
號種類繁多,如詞語、形象、聲音等,這些符號并沒
有固定不變的意義,他們的意義是人類解釋的結
果,即符號的意義是符號的解釋者所賦予的。
自我是一個符號。自我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
受傳統道德內容限定的,也就是說,自我的符號是
被語境化了的。例如,杰克·史密斯是一位醫生,
當他在醫院時醫生這一名稱就是他的符號;他在
他女兒的眼里,他的符號變成了父親;而在他自己
父親的眼里,他的符號又成了兒子。有了符號人
們往往越來越遠離現實世界,進入符號組成的世
界。人們不再需要和客觀世界直接接觸,而是通
過符號來了解世界,借助于想象用符號建構世界。
廣義上來說,人的每一個創造、對自然的每一個改
變,都是自己的愿望、智慧、情感力量的表達,人的
自我通過他物表達出來。
自我的符號隱喻所體現的是自我能力,是個
人改變環境的能力所帶來的自我覺醒。這種自我
的符號不是他人給予的,而是通過努力為自己獲
得的。當然,符號隱喻的自我和鏡子隱喻的自我
在某種程度上是有重疊的:一方面,他人對我們的
贊揚往往是基于自己的勞動成就;另一方面,我們
也以他人的贊揚作為自己能力的見證。bandura
(1982)認為,人的正面自我意識與其說取決于行
為的成功,不如說取決于人對行為成功所賦予的
意義。
自我不僅是笛卡爾所謂的個人思想的存在,
自我更是社會中的存在。自我只有既包含個體又
包含社會層面才有意義,當自我作為社會符號成
為社會網絡的一個環節時才能獲得社會和諧。個
人是一個社會符號:它是解釋者眼中的具有客觀
實在的符號。符號所體現的自我不處在中心位
置,而是取決于自我與他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每
個社會都有其社會結構,作為社會符號的自我只
有在社會符號體系中存在。由于人出生在一個并
不是由自己所創造和制定的社會秩序里,人不可
避免的受到社會的語言、法律、風俗的限制,即生
活在自己無權選擇的社會里,所以符號的互動意
味著人的關系的互動。自我意識通過主觀與客
觀、自我與他人,以及人與神、人與世界、人的欲望
與道德規范的矛盾與沖突逐步形成。所以,人的
自我意識不僅存在于靜思默想之中,更存在于人
實際行動里,那些克服困難贏得成功的行為對于
自我意識的形成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人有著與生俱來的發揮能動作用、改變周圍
環境的天性。出生不久的嬰兒通過與周圍環境的
互動,把自我和環境逐步分離開來,形成自我意
識。人通過行為以及行為所帶來的結果來了解自
我、證明自我。在社會組織里,人的自我意識主要
是通過工作得以發展的,人通過工作創造或改變
周圍環境,也改變自我意識。這種改變環境和自
我意識的行為是主動的,而不是鏡子隱喻所隱含
的被動的自我意識。fox(1971)認為人的行為所
形成的自我意識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環境
對于人的能動性的限制程度,二是個人對于環境
的控制力,三是獲得多少資源能夠使行為取得成
功。人只有通過自由選擇,即通過自己做決定并
承擔由此而來的責任才能發展和確立自我,否則
是不可能有堅強的自我意識的。
人創造和改變事物并把它們作為自我的一部
分,這似乎是一個具有普適性的信念。人類學家
們普遍認為,物質的創造者、土地的使用者、莊稼
的耕種者對他們的勞動產品具有所有權,例如,
locke(1690)將此觀點作為闡明物權和政府關系
的基礎,其基本邏輯是:人擁有自我,人擁有自己
的勞動,因而人擁有自己勞動的產品。人所擁有
的物質象征性地延伸了自我,人之所以想擁有物
質,是因為人有擴大自我形象的需要,人能夠了解
自我的途徑之一就是察看一下自己的所有,通過
所有來尋求、表達、證明、堅定自我意識(sartre.
1943)。人的所有物對自我意識的形成和鞏固起
著重要的作用。人總是把所有物看成是自我的一
部分,通過所有物,人的脆弱的自我意識得到有力
的支撐。william james(1890)指出,人的自我就
是人的所有物的總和。這不僅包括人的身體和心
理能力,也包括人的衣服、房子、妻子、孩子,祖先、
朋友,以及人的名聲、成就、土地、游艇、存款等
等。如果這些所有物豐富增加了,人就會感到有
成就感;而如果所有物減少或消失了,人就會感到
失落沮喪。
人的所有物雖然有時并不是自己的勞動產
品,但卻是人為自己所創造的意義之所在,是自我
符號的組成部分。通過所有物,人部分的創造了
自我,將自我向周圍的外部世界延伸。“我”和
“我的”有時是很難區分的,如人對待名聲、孩子
等就像對待自己一樣,人的名聲或孩子如果受到
損害,就像自己受到損害一樣,會予以反擊。許多
年輕人把汽車看成是自我的標志性符號,購買新
款汽車本身意味著有意義的重要事情,在他人和
自己的眼里,自己會顯得更有價值,受到更多的尊
重,感覺也會更好,因而對自己的汽車百般呵護,
汽車受損就像是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受傷害一樣
而感到心疼。這反映出人與所有物的關系是非常
密切的,甚至是融為一體的。所有物就像個人的
檔案或博物館,成為個人標志性的符號,通過它們
體現出個人的發展史,獲得成功感,甚至獲得死后
生命延續的象征意義。
三、自我意識與萬物之尺度隱喻
古希臘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普羅達哥拉斯提
出,人是萬物之尺度。后世對這句話有不同的詮
釋,在脫離當時的語境下有不同的理解是很自然
的。但眾多的解釋有一點是基本相同的,即價值
是相對的,是由人的主觀判斷而定的。畢達哥拉
斯所說的完整的句子是: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
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這
里的人是作為個體的人,也就是說人都是以自我
意識、看法作為衡量萬物的尺度。人以意識來衡 轉貼于
量萬物,以意識的秩序描述萬物,則會隨著主體的
不同而引起判斷標準的相對性。由于人靈魂的不
確定性,人們便不知不覺地將自我變成萬物的尺
度。當人不能夠理解世界時,便從自身出發,通過
類比來理解世界。如柏拉圖在《泰阿泰德》篇中
說,普羅達哥拉斯認為,“事物對于你就是它向你
呈現的樣子,對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現的樣子”,
“同樣的風刮著,然而我們中間一個人會覺得冷,
另一個會覺得不冷。”
普羅達哥拉斯之前的哲學家傾向于把自然作
為哲學研究的唯一對象,自然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他們所研究的哲學問題是自然的本源,如自然是
由什么所組成的這樣一類問題,并根據觀察和思
考而提出種種猜想以解釋自然現象。當時的哲學
家們主要致力于尋找、規定自然的本源,并陷入眾
說紛紜、莫衷一是的局面。同時,希臘民族也是一
個具有豐富神話傳統的民族,神的意志在當時具
有至上的權威,普羅達哥拉斯提出“人是萬物之
尺度”,顯然具有反傳統神學的人本主義的意味。
他在《論諸神》中這樣發表了對神的看法:“至于
神,我既不能說他存在,也不能說他不存在,因為
阻礙我認識這一點的因素很多,例如問題晦澀,人
壽短暫”,從而對神意決定論提出了質疑。哲學
思維的邏輯發展必然要求將研究的重心從研究自
然、研究神向研究人本身的轉變,以擺脫關于自然
本源和神存在與否問題的紛爭而無果的局面。
普羅達哥拉斯第一次肯定了人的主體作用,
把人的意識當成判斷和衡量萬物的標準,人不是
從屬于自然、受制于萬物,人是自然的主人,也是
社會的主人。人作為主角占據了萬物的中心地
位。人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同時人的價值得到
了充分的肯定。在他看來,世界萬物的存在無非
是人的認識的結果。世界本沒有問題,世界的問
題都是人的思考的結果,人也是人本身以及人的
社會的尺度。所以,人的智慧和力量、人的自信和
希望都來源于人的自我覺醒。而社會的一切產生
于人又復歸于人,社會的一切復雜的現象、形態、
特征都根源于人的存在、活動及其互動的復雜性。
人不僅具有社會歷史的本體地位,而且更根本的
意義上,具有社會存在的本體性地位。
蘇格拉底受普羅達哥拉斯“人是萬物之尺
度”命題的啟迪,提出“認識你自己”這一更為鮮
明的自我覺醒、自我意識的哲學命題。這是蘇格
拉底對智者學派關于人的主體意識的繼承和發
展。如果說智者學派把感性的人作為萬物之尺
度,強調人的感覺的作用,那么蘇格拉底所強調的
是發揮人的理性的作用,以理性的尺度看待和思
考一切。在蘇格拉底看來,人之所以能夠成為萬
物之尺度,是因為人的理性思維,而感性所認知的
東西往往只是事物的表象,是靠不住的,感性是不
能幫助人認識真理的。由理性思考而形成的自我
意識發揮著組織思想、表達感情、指揮行動的作
用,同時也有助于人記住過去、評價現在、展望未
來,使人更加能夠適應世界。理性的自我意識是
衡量世界的中心,傾向于把自己作為中心思考問
題,在判斷世間萬物的表現時常常與自己的標準
相比較。
普羅達哥拉斯以人的感性為萬物之尺度到蘇
格拉底以理性為尺度認識自己,兩者都是西方人
類認識史上的里程碑,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后
來的西方認識論的發展受到古希臘哲人的主體意
識論的深刻影響。如培根所提出的“認識的全部
路程從感官的原始知覺開始”,貝克萊認為的“存
在即被感知”,都受到“人是萬物之尺度”的影響;
轉貼于
而近代哲學家如笛卡爾的“普遍懷疑論”,斯賓諾
莎的“唯物的實體假說”,都閃爍著蘇格拉底的人
的理性為萬物尺度的思想光芒。
維柯(1986)認為,在原始民的意識和思維
中,人和自然是同為一體的。人是自然的崇高的
詩人。人從開化之日起,便賦予自然特殊的意義,
當自然環境非人的能力所能理解時,人便利用自
身的經驗和思維來改變和創造外部世界。西方文
化強調以自我為中心作為萬物的量度,這一點尤
其體現在個體主義的觀點上。西方哲學強調自我
的獨立存在,強調自我在時間里的存在,而不是空
間里的存在,從而將自我從社會中抽象出來。西
方文化推崇的是自我獨立的個性,而不是努力完
成他人希望的群體性格,對沒有個性的盲從反感。
個人的身份是由自己的特性和目標所決定的,個
人的成就、權力、自由是最為重要的。西方文學作
品也反映了崇尚個性的傳統,從荷馬史詩《伊里
亞特》到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歌
頌的是個人英雄主義或是個性鮮明的人物,而不
是為了完成他人期待的人物。
四、結語
franklin(1959)認為,世界上有三種事物最為
堅硬難克:鋼鐵、鉆石、了解自我。本文通過隱喻
來觀照自我意識,以期為研究人的自我意識提供
一個新的視角。社會學領域占主導地位的鏡子隱
喻,所隱含的是人通過想象他人如何評價自己而
形成自我意識,它強調了自我意識形成的被動狀
態,而忽視了人的能動作用和創造性。而符號隱
喻下的自我意識意味著通過人的主動的、創造性
的行為確立自我,它所隱含的是人通過改變環境、
獲得物質擁有,即從行為的經歷中獲得自我意識。
萬物之尺度隱喻則強調了人在萬事萬物里的主體
地位,唯有人的思維活動,人的主觀意識才起決定
性作用。所以,自我意識既是心理學、社會學的重
要研究課題,也是哲學上的重要研究課題,人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