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漢語語言論文范文

漢語語言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漢語語言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漢語語言論文

第1篇:漢語語言論文范文

1.1自《馬氏文通》問世以來,有關漢語語法的論著對短語的分類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內部結構這

兩個標準來進行的,其中以內部結構為標準的分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實,漢語短語分類中的“功能說”和

“結構說”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葉斯丕森和布龍菲爾德理論的影響。在結構分類方面,布氏的句法結構觀念似

乎特別適合于漢語,因為漢語詞的構成方式、短語的構成方式和句子的構成方式是那樣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

結構類型的分析可以直接應用于漢語每一層面上的語法單位的結構分析。短語在漢語語法單位中處于一種樞紐

地位,因此,短語的結構類型可以上通句子下至詞。這是漢語語法單位進行結構分析的一條捷徑,發展到頂峰

就是“詞組本位說”。如范曉先生在《說句子成分》、《關于結構和短語》①等文中多次提出:漢語的句子結

構和短語結構的構造原則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獨詞句外,句子只不過是獨立的短語而已。根據這種觀點,應當

是有多少種結構的短語,相應地便會有多少種結構的句子。

1.2“詞組本位說”把句法結構類型和短語類型完全對應起來,即以分析短語的結構類型為基礎,擴

展到句子結構。作為一種分析方法,它有可取之處;從實際的作業上看,它也具有相當的成效。它操作起來十

分簡便,似乎可以一以貫之地分析漢語的一切“結構”,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恰恰是這種簡便掩蓋了漢語短

語類型分析的句法分析中的一些實質性問題,如(一)是不是每個短語都可以在結構類型中找出它的歸屬?有

的虛詞和實詞組合,其內部結構關系如何看待?(二)結構類型相同的短語,為什么其語法功能和轉換關系不

同?比如“人才交流”和“學者討論”在結構分類中都是主謂關系,但前者能作“進行”類動詞的賓語,后者

不能;前者能在受定語限定之后作主語或賓語,后者不能。(三)許多結構類型不同的短語卻有同樣的語法功

能,這是為什么?

短語同詞一樣是靜態的、備用的語法單位,對它內部進行分析以及據此而進行的分類,其標準與動態的、

使用的語法單位—一句子的分析不應該是一樣的,事實上,構成短語的成分和構成句子的成分也并不具有完全

的同一性。呂叔湘先生認為“從語素到句子”有一個“中間站”,即短語。②這里我們借用下“中間站”這個

說法。我們認為,如果說漢語語法單位由靜態轉化為動態有一個中間站的話,那末這個中間站不是短語,而是

句子成分。語和短語都需要這個中間站的過渡,才能由靜態的備用單位轉化為動態的使用單位。③“詞組本位

說”所做的單純的結構分析究其根源是混淆了兩種不同性質的單位,因而沒能解決上述問題,也就不能使短語

研究向更深的方向發展。

正因如此,目前有些學者對“詞組本位說”提出質疑,試圖把短語的結構和句子的結構區別開來,進而建

立詞法、短語法(有的學者叫“下句法結構”)、句法三足鼎立的語法分析體系,④這一步邁得很勇敢,也頗

有見地。如果把短語法單列出來,那末短語分類就和句法結構分類有了質的區別。但他們的分類如仍按短語內

部的結構關系來確定,上面提出的問題就仍無法解決。

二短語分類的原則

2.1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試圖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給短語分類。有一個原則問題必須加以強調,那

就是同劃分任何語法單位類別一樣,給短語分類也應該遵守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則:劃分出來的類別能夠有效地

服務于分析。反過來說,就是:不管用什么標準來劃分,只要劃分出來的類別可以用來有效地說明語法規律,

這個分類就應該是有效的語法分類。

基于上述原則,就我們已經掌握的語言材料進行試驗的結果來看,依據短語內部的語義關系進行的分類能

夠較好地服務于語法分析的目的,能夠較好地解決至今尚未很好解決的一些句法分析問題,如句法分析中的主

賓類問題。用這個新的分類能夠較好地說明短語作為與詞一樣的靜態單位,其內部語義關系的不同對它的句法功能以及對包括它在內的更大一級的句法結構有什么影響,而這些問題是依據結構關系分類所無法說明的。事

實上,類似這種分類的觀點已經有人在實際的語法分析中運用過,只不過是非自覺的罷了。比如許多學者分過

“受事主語句”的特點,從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他們的意識中肯定是把“施事—一動作”格式和“受事—

一動作”格式加以對比,而這兩種格式正是從分析語義關系的角度確定的。我們不過是試圖把這種零散的、不

自覺地運用語義關系進行語法分析的做法當作一種理論依據加以系統化而已。

2.2我們給短語分類的標準是詞與詞之間的語義關系。當然,語義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因此這里

就需要給語義標準界定一個范圍。如前所述,從分類的目的和結果來看,以語義關系為標準的分類也應該是語

法分類,因為它最終是為解釋語法現象或語法規律服務的。這種詞與詞之間的語義關系不是指個別的詞與詞之

間的具體關系,而是指某類性質的詞與另一類性質的詞之間的概括關系。

任何一種語法分析方法都至少要完成兩個任務:一是切分層次;二是揭示被切分出來的直接成分(immedi

ateconstituent)之間的關系。切分層次是對結構的處理(實際上也與語義有關),而說明直接成分之間的

關系卻與語義直接相聯系,要想完全脫離開語義關系是不可能的。由于這種事實,再加上沒有分清作為靜態的

備用單位的短語和作為動態的使用單位的句子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語法單位,目前許多語法論著中對短語結構關

系類型的說明實際上是把短語內部的語義關系(如并列關系、補充關系)和句子成分之間的結構關系(如主謂

關系)以及句法成分的語法地位(如偏正關系)糾結在一起了。

2.3有的語法學者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短語和句子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語法單位,短語同詞一樣是靜態語

法單位,“其內部的詞與詞之間就只有單純的語義關系,而不存在其他關系”。并據此提出了十類語義關系,

見下:

Ⅰ并列:機關學校閱讀欣賞

Ⅱ限定:秀麗景色大膽設想

Ⅲ補充:解釋清楚熱得淌汗

Ⅳ施動:風吹人住

動施:吹風住人

Ⅴ動受:展覽書畫維修房屋

受動:書畫展覽房屋維修

Ⅵ評議:應該參加能夠勝任

Ⅶ同Ⅶ判斷:是高山叫海洋

Ⅷ同一:首都北京班長小李

Ⅸ描寫:衣著樸素成就輝煌Ⅹ雙受:問他問題給我知識[⑤]

就我們目前收集到的資料看,這種分類大概是第一次以語義關系為標準的短分類,比較全面地體現了短語

與句子的本質不同。我們將在這種分類的基礎上探求一下語義關系的不同是如何影響短語本身的句法功能,如

何影響包括短語在內的更大一級句法結構的。

需要說明的是“歧義結構”,因為從語義關系的角度無法確定“咬死了獵人的狗”是限定關系還是動受關

系。“歧義結構”是短語脫離語境而產生的現象,在具體語境中,短語的內部關系只有一種,因此“歧義結構

”對我們以語義關系為標準的分類沒有影響。

三、驗證語義標準短語分類實用性的方法

3.1如前所述,我們所做的語義標準分類是為了揭示短語內部語義關系的不同對句法結構和句法分析產

生的影響。就我們觀察的結果來看,它至少在以下三個方面產生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一是充當句子成分時的

搭配能力;二是句子結構的變換關系;三是如果短語由語言單位轉為言語單位,即成為句子時,這些句子所具

有的特點。語義標準短語分類的實用性即在于此。這里需要說明一點,在下面具體驗證的時候,并不一定在三

個方面同時進行驗證,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并不能在三個方面同時產生影響。這里只就其中的一個或兩個

方面進行驗證。

驗證的方法是比較,比如用語義標準劃分出來的兩種不同類別,用結構標準來劃分卻是相同的,屬于這種

情況的如施動短語不同于受動短語,但兩者的結構關系;卻是相同的類別,用結構標準來劃分卻是不同的,與此相反,用語義標準劃分出來的兩種相同屬于這種情況的如施動短語廣義上相同于施動短語(主席團坐著/坐

著主席團),但就結構關系看卻是主謂短語和動賓短語。

3.2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選擇比較重要而且具有典型意義的施動動語和受動短語來比較。倘若把這兩

種短語區分開來能夠更好地分析和說明一些語法現象和規律,那就證明語義標準分類是有實用價值的,因為,

如果用結構關系標準來分,它們就沒有什么區別,都是主謂短語。我們希望這種比較能起到“管中窺豹,可見

一斑”的作用。

比較兩種事物必須以一個在外的條件為參照點,被比較的事物在這個參照點上呈現出相同或相異之處,這

樣的比較才有意義。對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進行比較,也需要參照點。我們找到兩個參照點:一是兩類短語由

靜態的語言單位轉為動態的言語單位時的自足條件,二是兩類短語充當句子成分時的搭配能力。下面我們分節

討論。

四兩類短語由語言單位轉為言語單位時的自足條件

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在結構類型中都是主謂短語,按照一般語法著作的說法,一個主謂短語具備了一定的

語調或加上一定的虛詞就可以由語言單位轉為言語單位—一句子。但是,是不是必定轉成一個自足的句子呢?

回答是否定的。一個有趣的事實是:許多語法著述都講到受事主語句的特點(或限制),而不提或很少提到施

事主語句,因此給人的印象是施動短語似乎更容易直接轉為自足的句子。其實不然,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轉為

言語單位進有各自的自足條件,而各自的自足條件又呈現出明顯的對立,這種對立又主要表現在謂語動詞方面

4.1丁聲樹先生在談到受事主語句的特點時說:“……從謂語方面看,謂語往往不是一個單獨的動詞,

動詞的前后多半有別的成分”。[⑥]這個概括當然是正確的,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受動短語轉成的言語單位

就是受事主語句,因此,我們談受事主語句謂語方面的限制,實際上就是分析受動短語轉為受事主語句(言語

單位)時表現在謂語動詞方面的自足條件。

施事主語句對謂語是否由一個單獨的動詞充當的這一要求不是強制性的,如一些不及物動詞作謂語,前后

可以沒有別的成分,如:

(1)明天下午的會李校長發言。(2)我休息,他勞動。以上兩例的謂語都是由一個單獨的動詞充當的

,而且這幾個動詞本身又不能帶賓語,這和動詞本身是不及物動詞有關。

但是,漢語中的動詞絕大多數是及物動詞,多數施事主語句的謂語動詞也是由及物動詞充當的。另一方面

,受事主語句的謂語動詞則必須由及物動詞充當。恰恰是在這一點上,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轉為句子的自足條

件完全不同。

由施動(及物)短語轉化而來的施事主語句,及物動詞必須帶著它的受事,否則盡管從結構上看主語和謂

語俱備,但它是不自足的,比較下面兩個例子:

(3)醫生們治好了他的病。

(4)*醫生們治好了。

例(4)是不成立的。而由受動短語轉化而來的受事主語句,因主語是它后面的及物動詞的受事,因此,

動詞一般不帶受事賓語仍是自足的,如:

(5)他的病治好了。

(6)這首詩背下來了。

4.2事實上,人們在理解句子時,必然會受到兩種短語的不同自足條件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比較下

面兩個例句來證明這一點:

(7)敵人打退了。

(8)我們打退了。

例(8)無論怎樣理解都是不自足的,“我們”不會是“打退”的受事,而例(7)盡管“敵人”也可以

是“打退”的施事,但這個句子只有理解成受事主語句時才是自足的,而且按照常理,人們一定會把這個句子

的主語理解成受事。

受動短語轉化而來的受事主語句,其主語擔負著語法和語義兩個層面的任務:從語法上看,一個句子必須

有一個話題,即主語。假如這個話題在表層結構中沒有出現,它一定被語境承擔了。話題可以是施事,可以不是施事,受事主語句的受事就是話題。從語義上看,一個及物動詞必須帶著它的受事,不管這個受事在什么位

置,也就是說,受事可以出現在動詞的后面,也可以出現在動詞的前面。及物動詞的受事若不出現,它在語義

上就沒有著落,以施事、受事與同它們相聯系的及物動詞的關系而論,受事似乎更重要一些,這一點還可以通

過“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比較中看出來。

“把”字引進受事,“把”字后面的受事不能省略,如:

(9)我把信寫完了(不說“我把寫完了”)而“被”字引進施事,在許多情況下施事可以省略,如:

(10)小王被人打了(可以說“小王被打了”)我們認為受事主語句可能就是為了滿足語法和語義兩個

方面的要求而存在的,也正是因為滿足了這兩個方面的要求,例(5)(7)才是自足的,而例(4)(8)

不成立。又如:

(11)罪犯槍斃了。(12)行刑人槍斃了。例(11)是自足的,因為它是由受動短語轉成的句子;

例.(12)不自足,因為按通常的理解,它是由施動短語轉化而來的,如果它原本是個受動短語,那末當它

轉化為句子時,動詞的前邊必須加上表示被動意義的虛詞,如“被、給”等才合乎自足的條件。當然它也可以

是施動短語,那就必須在及物動詞的后面加上受事“犯人、罪犯”等才能自足。

總之,按結構關系標準分類,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屬同一類型,那末這種分類對揭示兩類短語因語義關系

不同而導致的不同的語法特點就沒有任何成效,相反,按語義關系標準把它們加以區分,就能很好地說明它們

各自不同的語法特點所產生的根源。

五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作句子成分時的搭配能力

按結構類型來說,主謂短語(包括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可以充當六大句子成分(這里仍沿用傳統的稱謂

)中的任何一種,但是,充當某一相同的成分時,由于二者的語義關系不同對句子的另一成分有不同的要求,

或者對短語本身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分別討論。

5.1作謂語

受動短語作謂語要受到比較嚴格的限制:一方面句子的主語必須是受動短語中動詞所表示的動作的發出者

(施事),另一方面短語內部的受事的范圍也比較窄,或者由泛指代詞“什么、誰”等充當,或者由遍指性名

詞或名詞性詞語充當,并且動詞前有副詞“也、都”等與之呼應。如果不是這樣,往往是同式句子并列出現,

如:

(1)他什么都不說。(2)他樣樣事都會做。(3)大水……,頭也不抬,話也不說。在意念上,以上

各句的主語都是受動短語中動作的施事。從變換式上來看,遍指性句式的施事主語可以和短語里的受事互換而

不改變句意。如:

(4)什么他都不說。(5)樣樣事他都會做。它們可以自由變換的原因大概是這類句子的格式比較固定

,以“S-O(遍指性受事)一也(都)-V”這樣的格式作標志,不會把動作的施事和受事弄混。

當然,除了上述兩個條件外,還有一種情況,即受動短語里的受事是一般名詞或名詞性詞語,如:

(6)我這輛車買貴了。(7)王師傅那套西裝做大了。(8)小劉帽子戴歪了。⑦(6)-(8)的主

語都是施事,受動短語里的受事都是由一般名詞或名詞性詞語充當的,而非周遍性詞語充當的。這三句有兩個

共同的特點:一是主語和受動短語里的受事之間具有領屬和被領屬關系;二是充當謂語的受動短語中的動詞后

面都有形容詞補充成分。我們知道,描寫短語作謂語時,主語和描寫短語里的被描寫成分之間一般情況下是領

屬和被領屬關系,如“他性格堅強”、“李明眼圈紅了”。我們是否可以這樣推測:這類受動短語作謂語對短

語內部動詞的要求是,必須有形容詞補充成分,這個形容詞補充成分的語義指向是短語里的受事,如例(8)

的深層語義關系是“小李戴帽子,帽子歪了”,可以簡說成“小李帽子歪了。”后者的結構關系和語義關系與“李明眼圈紅了”完全相同。因此我們可以說,動詞后面帶形容詞補充成分是這類受動短語作謂語的一個必要

條件,如果沒有形容詞補充成分,這個句子就不成立,如“*小劉帽子戴了”,如果把形容詞補充成分換成時

態或趨向補充成分,句子就覺得不夠自然,如“*小劉帽子戴過了”,“*小劉帽子戴出去了”。

如果把主語和受動短語里的受事調換過來就成了施動短語作謂語。施動短語作謂語時對上述要求不是強制

性的,而是可有可無的,如:

(9)這輛車我買貴了。—一這輛車我買了。

(10)那套西裝王師傅做大了。—一那套西裝王師傅做了。

施動短語作謂語,一般不受這么嚴格的限制,其主語一般是非生命體,在語義上是作謂語的施動短語中動

詞的受事(這是最常見的形式),但也可以是生命體。如:

(11)桌子我搬走。(12)這個人我認識。

例(12)的主語和施動短語中的施事都是生命體,可見施動短語作謂語對句子的主語和短語本身結構的

要求都不嚴格,只要是生命體作施動短語的施事就可以了。又如:

(13)誰的孩子媽都愛。

當然,這方面沒有限制,那方面就要有所“補償”。從變換式上來看,許多施動短語作謂語,其主語又是

非生命體時,二者往往不能自由互換,下面例子中右側的句子都不成立:

(14)漢語我輔導,(英語你輔導。)—一*我漢語輔導,(你英語輔導。)

(15)桌子小王搬走了—一*小王桌子搬走了。

有的施動短語作謂語,雖然主語是非生命體,但二者仍然互換,如例(9)(10)句可變換成例(6)

(7)那樣,這可能和二者之間具有領屬關系密切相關,例(14)(15)句的主語和施動短語中的施事之

間沒有領屬關系,因而二者不能互換。

還有一種受動短語作謂語的情況,如:

(16)姐姐手扎了。(17)我眼睛迷了。

這種受動短語作謂語和上文講過的情況不同,其主語在意念上并不是受動短語中的動作的施事,而是受事

,真正的施事是另外一種事物,如“針、木刺”或“沙子、風”等等,在表層結構中它們都沒有出現。主語和

受動短語中的受事,在意念上不是施受關系,而是領屬關系。正因為二者都是受事,它們之間盡管具有領屬關

系,仍不能像例(6)和(9),例(7)和(10)那樣互換,而且這種“O[,1](受事)—一O[,2

](受事)—一V”句式的謂語只能是受動短語,下面的句子是不成立的:

(18)*姐姐木刺扎了(手)。(19)*我沙子迷了(眼睛)。

5.2作賓語

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都可以作賓語,表示事件或抽象的事物。但它們作賓語時,整個句子的謂語動詞要受

到一定的限制(這一點和它們作主語時對謂語的要求是一樣的),即很少以動作性很強的動詞作句子的謂語,

往往由表示心理活動、感覺現象或表示判斷的動詞來充當。因此,從總體上說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作賓語時沒

有什么太大的區別。但是有些意義類型比較特殊的動詞作謂語,對兩類短語有不同的選擇;反過來說,正因兩

類短語的內部語義關系不同,才使其一可與此類動詞搭配,另一個不可以與之搭配。如“進行”這個動詞在意

義上表示持續性活動,在語法上它是一個形式動詞,本身不表示動作,真正表示動作的是它后面的動詞,“進

行”則在動作動詞前承擔表達時態的任務,并把后面的動詞由謂語改變為賓語。“進行”的賓語一般是動詞,

而且用作賓語的動詞本身下能再帶賓語。有時,“進行”的賓語可以由受動短語充當,但不能由施動短語充當

。如果我們按結構類型來分析,只能說有時“進行”的賓語可由主謂短語充當,這種說法掩蓋了兩類短語的不

同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不同的語法現象。下面的兩個句子都是不成立的:

(1)*進行干部學習(材料)。(2)*進行我們交流(思想)。而我們可以這樣說:3)進行社會主義建設。(4)進行思想改造。

許多語法學者在研究句型時,運用設計框架的辦法來驗證句型的不同,這里“進行--非名詞性賓語”也

構成一個框架,它是區別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各自不同的語法功能的一個標志。

5.3作被限定成分

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如果前面沒有限定成分都可以作主語和賓語,并對謂語動詞有大體一致的要求。如果

前面有限定成分,受動短語仍然可以作主語和賓語,施動短語一般不能。下面兩句的被限定成分都是由受動短

語充當的:

(1)1984年,我國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逐步展開。

(2)我們必須做好機構變動中的人員調整。為什么不能換成施動短語呢?原來,施動短語既不是名詞性

的,也不是動詞性的。而作被限定成分的受動短語,其動詞意義比較抽象,有兼類詞(兼動詞名詞)的傾向,

如(1)(2)句中的“改革”“調整”,又如“這個村的田間管理”,“家庭領域里的精神文明建設”等。

因此,受動短語可以以其整體功能的名詞性充當普通名詞經常充當的成分,即被限定成分。受動短語的這種名

詞性使它在被限定成分的位置上的詞序比較固定,因而又表現出一定的凝固性。上面兩句的受動短語一般不能

變換成相應的動受短語:

(3)*……以城市為重點的改革經濟體制逐步展開。

(4)*……機構變動中的調整人員。受動短語的凝固性還表現在它可以做許多學科的術語,如“苗木定

植”,“地質勘探”等等,許多刊物的名稱也是這類學動短語,如“語文建設”、“漢語學習”、“哲學”研

究等等⑧,這些學科術語和刊物名稱一般不用施動短語或相應的動受短語來稱謂。

通過對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的比較,我們不難看出兩類短語的不同語義關系對其語法功能的影響。我們上

面分析的語法現象,恐怕是結構分類所不能解釋的,反過來卻證明了語義標準分類的實用價值。可供比較的短

語還很多,如動施短語和動受短語,評議短語和動作性限定短語等等,限于篇幅,只好暫付闕如了。

附注:

①范曉《說句子成分》,載《阜陽師院學報》(社科)1983.1。《關于結構和短語》,載《中國語

文》1980.3。

②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商務印書館。

③參見申小龍《中國語法學方法論研究》,載《語文導報》1986.5。

④參見陸仁昌《關系·平面·成分--漢語詞組法試論》,載《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1984

.1-2。

⑤呂冀平《句法分析和句法教學》,載《中國語文》1982.1。

⑥丁聲樹等《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商務印書館。

⑦此三例轉引自徐樞《從語文、語法和語用角度談“名(受)+名(施)+動”句式》,載《語法研究和

探索》

第2篇:漢語語言論文范文

關鍵詞:差異;策略;歸化;異化;翻譯

一、引言

翻譯不僅是一種跨語言的交際活動,更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約。語言是文化的產物,無論從語言的符號觀還是社會觀來看,其都帶有明顯的文化特征。語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現在語言的文化屬性、文化價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為語言內涵的文化,給予語言的影響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1)影響并制約語言系統(包括語音、詞匯、語法等);(2)決定語言的指稱內容與形式;(3)作用于人類的語言思維與表達形式。由此可見,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義。正如美國翻譯理論家奈達所說:“翻譯是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1993:109)文化對語際交流的影響可見一斑。漢英民族在價值觀念、、民情風俗、歷史背景、地理條件、社會制度、生活經驗等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這種文化上的差異不僅給各自的載體語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為這兩種語言之間互譯帶來了重重困難。本文擬從漢英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著手,企圖以歸化和異化策略來尋求其間的語義文化對等翻譯。

二、漢英文化差異

因為語言基本上是一種文化和社會產品,要理解它就應該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去理解。,漢英兩種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給其在語義層面上的轉換帶來了巨大的障礙。其差異首先表現為價值觀念的不同。漢文化是一元文化,強調“社團價值論”;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個人價值至上論”。除了價值觀念差異之外,漢英文化差異還與兩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與社會環境、氣候條件和風俗習慣等息息相關,。

(一)地理環境引起的文化差異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常常給該地區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國和英國,因為地理環境的迥異,氣候條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對的異域文化。英國是島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其民族創造出的語言就沾上了該地理特征。象我們熟知的習語:spendmoneylikewater;makewater;allat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華民族祖居亞洲大陸,其文化自然也難免受其影響。上文所說的“揮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還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黃土背朝天”等不勝枚舉。至于氣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異的例子也是舉不勝數。單就“東風”“西風”之說來看,兩種文化就大相徑庭。雪萊的“西風頌”(OdetotheWestWind)正是對春的謳歌。CharlesDickens在《大衛科波菲爾》中說“HowmanywinterdayshaveIseenhim,standingblue—nosedinthesnowandeastwind!”這也是一個極好的例證。然而漢語中的“東風”卻戰勝了“西風”,是春風,是溫暖的使者。“西風”是秋風,有蕭瑟秋風之說。馬致遠之詞作“古道、西風、瘦馬”,又同是馬曲的“醉鄉中,東風喚醒梨花夢”也說明這一點。詞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讓異域人士費解。

(二)民情風俗造成的差異

漢英民族由習俗引起的文化差異在一些與動物有關的詞匯短語上體現得非常明顯。英國人喜歡馬,養馬、騎馬、賽馬成為其風俗,英國文化就屬于典型的的“馬文化”。所以英語中有關馬的說法及其豐富。諸如:talkhorse(吹牛);getonone’shighhorse(趾高氣揚);horseandhorse(并駕齊驅)等等。然而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國,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漢語囤積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勞,勤奮踏實”的象征。“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是體現的這種情結。相反在英語中卻用馬來代替。漢語中的“老黃牛”翻譯成英語也就成了“awillinghorse”.不光如此,漢英語言中的一些表示顏色的詞匯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紅色”在漢語中含有極強的褒義色彩,“大紅大紫”顯示的是成功和富貴,喜慶和吉祥。與此相反,“red”卻常常讓西方人想起流血、戰爭、恐怖、憤怒和危險,含有較強的貶義。

三、翻譯策略

漢英文化的差異性給兩種語言之間的翻譯帶來了很大困難。但是,這并不是就說明兩種語言之間就不能相互轉化。語言共性論認為:雖然人類的語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是由于在生存環境、身體結構、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處大于不同之處,這就使語言之間的轉換成為可能。Chomsky的普遍語法理論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語言之間轉換的可能性。“如果說每種語言都能表達所指的一切,那么,從原則上說,某種語言所表達的一切都能被譯為另一種語言(蔡毅)。不同語言之間的這種轉換常常借助于翻譯中的異化和歸化策略。(一)異化翻譯策略

異化就是不改變原文的文化、語言、文體等特征傳達原文的內容,要求讀者向作者靠攏,適應原文。它翻譯的前提是,認為語言是有差異的,交際因語言社團之間與語言社團之內的文化差異而復雜化。異化翻譯承認并發展差異,并且在目的語中表現文化差異。異化翻譯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點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語的語言與語篇規范;(2)在適當的時候選擇不通順、艱澀難懂的文體;(3)有意保留源語中的實觀材料或采用目的語中的古詞語;(4)目的是為目的語讀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閱讀經驗”。異化翻譯有利于讀者了解異域文化;有利于讀者運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魚文化的獨特之處;有利于豐富目的語文化和表達方式。但是,異化翻譯也有自己的劣勢,它常常使譯文句式生硬,晦澀難懂,這就給讀者的帶來了閱讀困難。常見的異化翻譯策略有“音譯法”和“直譯法”等。

(二)歸化翻譯策略

歸化翻譯就是遵循目標語文化的當前價值,對原文進行同化翻譯。該翻譯法的最大特點就是采用地道暢通的目的語進行翻譯,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被掩蓋,目的語的主流文化價值觀取代了譯入語的文化價值觀。歸化翻譯有其自身的優越性。對于譯者來說,要全面了解一種異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譯過程中因為對本族文化的親切感和認同感,往往會采取歸化的翻譯策略以便使譯文通順。這樣,對于讀者來說,就可以避免文化沖突,在自己的知識文化范圍輕松容易的理解譯文。由此看來,歸化翻譯的通順常常也會換來文化信息的遺失。常見的歸化翻譯策略有“代換法”、“解釋法”和“異譯法”等。

四、異化歸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們已經談到異化和歸化翻譯各有其優缺點。過度的歸化和異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實際的翻譯中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標準呢?關于翻譯的標準,清末的翻譯家嚴復提出了著名的“譯事三難”,即“信、達、雅”。“信”指忠實原文,“達”指語言通順暢達,“雅”指文字古雅。魯迅也說過:“凡是翻譯,必須兼顧兩面,一當然力求其易解,一則保持原作的風姿……”。錢中書提出了更具體的“化境”文學翻譯標準。他說:“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是“化”。把作品從一國文字轉變成另一國文字,既不能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顯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風味,那就算入于“化境”。從這些翻譯名家對翻譯所定的標準可以看出,“忠實”和“通順”是翻譯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兩項基本原則,缺一不可。那就是說,既要將原文的信息(包括語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傳達,語氣和風格與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暢自然,易于理解接受。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找到異化和歸化翻譯的最佳結合點,讓異化和歸化更得其所。一般說來,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文化間的關系分為:文化交織、文化鴻溝、文化沖突三種。不同的文化關系對翻譯的策略的選用有極大的影響。文化交織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著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這樣語言之間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難理解。為了更多的接觸異域文化,異化翻譯方法就顯示出優越性;文化鴻溝是指兩種文化中存在著文化差距。這時我們可以選用歸化翻譯方法,如果選用異化翻譯方法的話,就必須用直譯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傳遞信息的兩全其美;文化沖突是指兩種文化對某些物質,事物和現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處理這種文化現行,歸化翻譯方法更能大顯神通。

參考文獻: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105-115.

第3篇:漢語語言論文范文

老師在課堂上如果總是用干澀的形容詞和句子,學生體會不出任何的情感,怎能讓學生感動呢?因此,這就需要漢語言文學老師用自己的心去體會作者的心,用心品志,用心感受,如此傳遞出來的情感才能深入學生的內心。當學生發現老師是如此喜愛這篇詩文時,他們也會不自覺地受到感染而喜歡它。我在初次上《虞美人》這首詞時效果很不理想,盡管自己在備課時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無論是對李煜還是對這首詞的思想感情藝術手法都熟記于心。但是在上課時,我就感到自己的語言再優美,學生仍是無動于衷。課后我深刻反思我的問題就在于沒有投入感情。是的,對這首詞授課者都無法感動自己,又如何能讓聽課者感動?那天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開始一遍遍地反復吟誦“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我開始真正感受到詩人那顆孤獨的心,作為亡國之君的痛苦,悔恨乃至絕望。在第二次課上,我用自己的心來告訴學生我對李煜的感受:“這是一個讓我很想心疼的詞人,他的詞,讓我為之感動,我總覺得這是個純真的孩子,他總是毫無保留地告訴我們他的傷,他的痛。他的詞,每個字每個詞都是用血和淚凝結而成的,最絕望的詩歌也是最美麗的詩歌。”最后,真情的交流讓在座的學生也為之動容。

二、以情導情,激起學生內心的情感波瀾

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是一首富有濃厚田園生活氣息的詩歌,可學生在讀了兩遍之后,卻只能看懂這些表面的文字,感受不到其中蘊藏的詩情畫意。為此,我試著讓他們用自己的生活體驗來感受這首詩。如體會首聯“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東輜”,我就帶著學生一起想象山林中雨后的情景:接連下了幾天的雨,山林空蒙蒙的,異常寧靜,空氣潮濕,柴火點了許久終于開始裊裊生煙,雨天里男人們去東邊田頭耕作,女人們則在家里燒火做飯。在聯想和想象中,學生們開始露出會意的笑容,這一幅幅的畫面是多么熟悉啊,家里農忙的時候不就是這樣一番景象嗎?領悟詩境后,學生又開始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為此畫面增添上富有生活情趣的鏡頭:女人在青磚砌成的土灶上搗米做飯,小孩在一旁燒火,烤紅薯,畫面里甚至還能聞到鍋蓋中透出的飯菜香,興許還會夾雜著輕微的燒焦味……在老師的適時適度的引導下,學生的記憶被喚醒了,原來抽象的文字頓時鮮活了面容,詩情畫意不言而喻。漢語言文學和生活從來都是血與水的關系。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語文教學不是為了把學生放進課本,而是幫助學生打開心靈的窗戶,讓生活的陽光照進去,在吸收與體悟中明白,揮斥方遒的書生意氣也是今天的青春飛揚。

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豐富作品的情感表達

教師創造性地開發并利用好課堂教學資源,是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一個關鍵性環節。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征,采取一些新穎的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首先可借助音樂傳情達意的功能。音樂本身有著能誘愫的特殊力量,使人陶醉其中,獲得情感上的共鳴。。在《史記》的講析課堂上,涉及到鴻門宴的章節時,我不失時機地給學生播放了屠洪剛那首經典曲目《霸王別姬》,感人的旋律,豪邁的英雄氣概和窮途末路四面楚歌的悲愴旋律,很快讓學生融入這份濃厚的歷史事件的氛圍當中。其次可借助Flash等多媒體資料。Flash圖文樂兼容,更容易將學生帶入意境中。比如上到柳永的婉約詞《雨霖鈴》的Flash,畫面中的冷雨,寒蟬,蘭舟,楊柳,殘月,情侶分別時的對飲,執手相看淚眼,無不令人揪心。這種凄涼久久地縈繞在每個學生的心頭。教學資源的適當運用無疑使整堂課的情感得到了升華。

四、注重教學中的語言魅力

第4篇:漢語語言論文范文

soleagency----retail

Dear:____

_____[company]isoneoftheleadingcompaniesin_____retailbusiness.Wehaveoutletsthroughout_____[country/area].Weareinterestedinyour_____[products]displayedat_____[exhibition]andwouldliketoknowwhetheryoucouldofferusasoleagencytoretailyourproductsin_____[country/area].

Weareconfidentthatthereisagrowingmarketforyourproductsin_____[country/area],duetotheincreasingdemandfor_____.

Weoperateona___%commissionbasisonnetlistprices,withanadditional___%delcrederecommissionifrequired.Weusuallypayourprincipalsbybillofexchangeonaquarterlybasis.

Ifyouareinterestedintheaboveproposal,wewillsendourrepresentativetodiscussfurtherdetailswithyou.Welookforwardtohearingfromyousoon.

Yourssincerely,

______[name]

______[title]

Encl.

buyingagent

Dear:____

Iamreplyingtoyourcompany''''sadvertisementin_____[commercialjournal]inwhichyouindicatedtheneedforabuyingagenttorepresentyourgroupin_____[country/area].

Mycompanyspecializesinbuying_____[products]andwehaveactedforseveralfirmsin_____[country/area].Wehavewell-developedconnectionswithleadingbrandmanufacturersin_____[country/area].Weareabletokeepyouwellinformedofnewproductsfromthe_____industryandpurchaseawiderangeofproductsatreducedexportprices.Inaddition,wecanofferexcellenttermsforfreightandinsurance.

Ourusualcommissionis_____%onc.i.f.invoicedvalues,andwemakepurchasesinourprincipals''''names,sendingthemaccountsforsettlement.

Ihaveenclosedliteratureprovidingdetailsaboutourservicesandterms.Ifyouareinterested,pleasecontactmeattheaboveaddress.Iamlookingforwardtohearingfromyou.

Sincerelyyours,

_____[name]

_____[title]

Encl

二、指定商

acceptingproposal

Dear:_____

Thankyouforyourproposaltoactasouragentforthesaleof_____[products]in_____[country/area].Iampleasedtoinformyouthatwehavedecidedtoacceptyourproposalonthebasisofa_____percentcommission,payabl

eonallordersreceivedthroughyou.Inaddition,wewillrefundexpensesreasonablyincurredinpromotingoursales.

Providedthatthearrangementsyoumakewithcustomersarefavorabletoourinterests,wewilltrusttoyourjudgementsuchmattersasdiscountsandthegrantingofcredit.Wetrustthattheorderswereceivethroughyouandthetermsonwhichyouhaveacceptedthemwilljustifyourconfidenceinyourabilitytopromotethesaleofourproductsin_____[country/area].

Sincerelyyours,

_____[name]

_____[title]

letterofauthorization

Dear____

Thankyouforyourletterof____[date].

Bythisletter,wenowformallyauthorizeyoutoactasour_____agentin_____[country/area].Enclosedaretwocopieseachofthefollowingdocuments:

1._____

2._____

3._____

Pleasesignandreturnustheduplicatecopyofthisletter,togetherwithonecopyeachoftheabovedocuments.Welookforwardtoapleasantbusinessrelationship.

Yourssincerely,

_____[name]

_____[title]

三、委托

consignee''''srequestfortrialconsignment

Dear_____

Wearealargeretailchainspecializingin_____business.Wehaverecentlyreceivedanumberofinquiriesfromourcustomersin_____[area/country]foryour_____[product].Wehavealsolearnedfromothersourcesthattherearegoodprospectsforthesaleofthisproduct.Wewouldliketosuggestthatyousendusatrialdeliveryforsaleonconsignmentterms.

Wemakethisproposal,hopingthatwewillplacefirmorderswhenwefeelsurethatthemarketisestablished.Ifyouagree,wewillgetdowntodetailsinregardtopayment,commission,andsoon.Youmaycheckourstandingwith_____[bank],ourbanker.

Welookforwardtoyourearlyreply.

Sincerelyyours,

_____[name]

_____[title]

consignor''''sinstructionforconsignee

Dear____

Wehaveshippedtoyoutodayaconsignmentoftencasesof_____[goods]by_____[ship],whichisduein_____[port]on_____[date].

Wearenowenclosingtheshippingdocumentsforthisconsignment,aproformainvoice,andapricelistofalltheitemsshipped.

Youwillofcoursesellatthebestpricesyoucanget.Thelistedpricesareforguidanceonlyandrepresentthelimitsbelowwhichthe_____[goods]maynotbesoldonourbehalf.

Wehopetohearfromyousoon.

YoursSincerely,

_____[name]

_____[title]

Encl.

總結:

soleagency:獨家

outlet:出口

dueto:由于,歸咎于

commission:傭金

delcrederecommission:保證收取貨款傭金(注:delcredere意大利語,是指專門的一個agent,為買方或賣方提供擔保,保證他的客戶可以收到應得的貨物

或貨款,承擔風險)

principal:貨主

CIF:shortfor:cost,insurance,freight.是一種交貨方式,由賣方提供運輸貨物的所有運費以及保險,并把這些記入他們的成本。是所有運輸形式中最貴的一種。其他如:FOB,C&F,FOR,等等,遇到時我會說明的。

consignee代銷人

consignor委托人

第5篇:漢語語言論文范文

當代學者充分地認識到了詞匯層的重要性,早在60年代黃景新先生就對漢語詞匯層進行了開拓式的研究,影響極為深遠(1961),卻也引發了劉叔新先生對其缺點的批評(1964);80年代,武占坤、王勤二位先生對漢語詞匯層提出了新的見解(1983);90年代,劉叔新先生將漢語詞匯研究納入到詞匯體系中來進行考察,提出了漢語詞匯“這個體系的層次性相當薄弱,或者說層次少而又不很明顯”的結論(1990)。當代學者自漢語詞匯學產生之初就對漢語詞匯層次性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卓越的研究,成果累累,卻也誤區重重。

§1.在漢語詞匯研究中,首次推出“詞匯層”研究的是黃景新先生(1961)。他不僅提出了漢語詞匯系統存在著詞匯層的構想,引導人們深入詞匯系統內部,研究其處于等級秩序之中的層級組織結構;而且確定了詞匯層作為詞匯系統的內部組織結構是具有層次性的,是可以“逐層逐層地分析下去”或“逐層逐層組合起來”的。但是,也非常明顯的是,黃景新先生是按照“詞匯一語法范疇”的標準來劃分詞匯層的,這種按照詞的語法特點來建立的詞匯層就只能是語法的詞匯組織層次,這已受到劉叔新先生極為中肯的批評(1963)。

詞匯層是詞匯系統內部的組織結構,所以詞匯層只能建立在詞匯要素本身相對固定的等級特點之上,而不能依據詞的語法特點來建立詞匯的結構組織,這樣的詞匯層只能是語法性質的詞匯層,而不是詞匯性質的詞匯層。因此,黃景新先生明顯是將語言的語法平面和詞匯平面混淆了起來,試圖以語法的標準來解決詞匯問題,這無疑是行不通的。

§2.此后繼續進行詞匯層研究的是武占坤和王勤兩位先生(1983),他們試圖以詞匯成分在音、義、結構、色彩及其地位、作用為標準,建立起一種純詞匯性質的層級結構,從而將詞匯層的研究從語法視角轉到詞匯視角上來。這顯然是認識到了語法平面和詞匯平面的差異性而形成的一種研究理念的更新。

但是,盡管如此,在其詞匯層研究中仍有不盡如意之處。詞匯系統的內部結構形式,應該是“系統化、層次化”的卻不是也不應該是“網絡化”的。詞匯成分的聚合網絡與詞匯系統的組織層次不是同一平面的問題。詞匯成分的聚合網絡是詞匯成分有機關聯的聚合關系的表現,而詞匯層則是詞匯成分在等級秩序中所形成的組織形式。將詞匯內在的結構形式看作網絡化的聚合形式,是源于把詞匯成分在“音、義、結構、色彩”上形成的聚合關系也看作詞匯內在結構形式這一根本性的錯誤所致。更重要的是在內部層次的劃分上,“從詞匯的整體著眼,整個詞匯成分,分屬三個層次:(1)詞素(層);(2)詞(層);(3)熟語(層)”(1983)。這樣看來,語言單位的“級次”應該是劃分詞匯層的標準,也是詞匯內在結構形式的基本骨架。但是,語言單位的“級次”,只是詞素組成詞、詞組成熟語的“生成序列”,并不是詞匯成分在等級秩序中形成的結構“層次”,更不是“詞匯內在結構形式”。以語言單位的“級次”為標準分析詞匯層,這其實是按照語言單位的線性組合關系來分析詞匯內在結構形式的結果,而這種結構層次并不能揭示詞匯系統作為語言的建筑材料的整體性質。

在詞匯系統的研究上,語言詞匯由作為語言建筑材料的語素、詞和固定詞組這三種語言的實體單位構成,這是詞匯體系研究的要素平面的問題,而詞匯層則是詞匯體系研究的層級平面的問題。雖然詞匯層研究不能離開詞匯要素侈談結構層次,但是詞匯層研究卻并不是以語素、詞、固定詞組分別作為一個整體來觀察的,而是從一個個的語素、詞、固定詞組相互之間的共同性和差異性上來考察其相對固定的聯系方式、組織秩序及其時空關系。顯然,兩位先生是混淆了要素平面和層級平面的差別,以要素平面上語言單位的“級次”,當作詞匯成分的組織秩序來研究詞匯層的,這無疑也是行不通的。

應該強調的是,按照層次性的一般認識,上位層次是由下位層次的構成單位組合而成的;一個單位是不能構成上位層次的。在語言中,“詞素”可以構成詞,詞也可以組合成熟語,但是在詞匯的內在結構中,所有的詞素組合成的只能是“詞素層”,而不能構成“詞層”;“詞層”是由全部的詞組成,所有的詞卻也不能構成“熟語層”;“熟語層”也應該是由全部的熟語組成,而不是由“詞層”構成的。另一方面,由一個“詞素層”不能組合成“詞層”,由一個“詞層”也不能組合成“熟語層”。即使“詞素層”、“詞層”、“熟語層”都可以劃分出若干個,而若干個“詞素層”也不能構成“詞層”,只能構成“詞素層”的整體;若干個“詞層”也不能構成“熟語層”,也只能構成“詞層”的整體;若干個“熟語層”同樣也不能構成漢語詞匯,只能構成“熟語層”的整體。

還應該強調的是,在結構的層次分析上,整個結構的性質是由最高層次的構成單位之間的組合決定的。由于“熟語層”是詞匯層的“最高級次”,所以整個詞匯系統的性質就應該由“熟語層”所決定。但是,一個“熟語層”是不能完全決定詞匯系統的語言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質的,詞匯系統的基本面貌也并不是由“熟語層”所體現的。

§3.著名語言學家劉叔新先生根據自己對漢語詞匯的聚合形式深入而系統的研究,提出了“同義組”、“反義組”等十一種真正詞匯本身內部的詞語結構組織的看法(1990)。不能否認,根據詞匯系統內部詞匯成分之間形成的種種聚合關系而得出現代漢語詞匯是個系統這個結論是必然的,這是因為語言建筑材料的聚合網絡也是語言詞匯的本質特征之一。但是,“同義組”、“反義組”等本身只是詞匯成分聚合關系的抽象和概括,是從詞匯的聚合網絡中將以某一共同性為基礎構成聚合關系的聚合體提取出來匯聚而成的,將這些聚合體按照“類”的共同性匯聚在一起才會形成諸如“同義組”、“反義組”這樣的種種性質不同的集合。這種集合中所匯聚的聚合體之間顯然是缺乏足以支持整個詞匯系統的語言建筑材料的特征的,由其構成的所謂結構組織也就很難說是體現語言詞匯整體功能的層級結構。

詞匯的聚合網絡只是以詞匯成分之間某種共同性為基礎同其他詞匯成分所形成的某種聯系,通過這種聯系,使詞匯系統形成一張無形的巨網,這張無形的巨網便是詞匯系統的聚合網絡。詞匯成分在聚合關系所形成的這張無形的聚合網絡之中,并“沒有確定的順序”,是可以“以任何的順序出現”(索緒爾:1980)的。因此,詞匯成分在詞匯的聚合網絡之中的分布是具有任意性的,這種任意性的網絡化聚合形式顯示的是詞匯成分的有機關聯的聯系,并不具備層次性的特征,不能顯示詞匯成分的等級秩序。因此,聚合關系并不是詞匯要素的組織結構關系,聚合網絡也不是詞匯要素的層級組織形式。根據詞匯的聚合網絡來觀察詞匯系統之中詞匯成分的組織層次顯然是混淆了詞匯體系研究的聚合平面和層級平面,因而是不可取的。

雖然劉叔新先生并沒有使用“詞匯層”這個術語,但只要研究詞匯系統就不能不研究詞匯成分的層級組織結構,因此,他認為,漢語詞匯系統可以劃分出兩個詞匯層次:一是由全部詞語組成的最低層次;二是由“十一種詞語結構組織”組成的“高層次”(1990)。

一般地說,既然是層次,而且這層次又有高低之分,那么兩個層次之間就必然也必須具有組織與被組織關系。但應該注意到的是:這“最低層次”既然是由“全部詞語形成”的,那么,這由“全部詞語形成”的,本身并不是一個層次,而只能是整體,在“詞匯”這個范疇中,它本身并不能組織成別的什么結構,因而,這個整體也只能是詞匯系統本身。而這“高層次”既然是由“十一種詞語結構組織”構成的,那么,顯然這“十一種詞語結構組織”是這“高層次”的十一種構成部分,而且這“十一種詞語結構組織”是“把全部詞語都容納進去”的,因而這“高層次”也只是由這十…—種構成部分組織而成的整體,其本身也并不是一個層次,實際上也只能是詞匯系統這個整體。用這個整體去組成這個整體本身顯然是說不通的。在層次結構中,高層次是由低層次構成的,高層次是整體,低層次則是組成高層次這個整體的部分或者是要素,而絕不是這個整體本身。既然這“最低層次”和“高層次”都不是“層次”,只能是詞匯系統這個整體,因而它們之間就不存在層次關系,而不存在層次關系兩個部分之間也就談不上什么“結構組織”了。而從不存在結構關系的各個部分之間來觀察它們的層次關系,也就當然會得出“不很明晰”的結論的。實際上,即使我們仍將“最低層次”和“高層次”看作層次,那么這兩個層次既然是按照“意義結構的關聯”形成的,所以,這樣的組織結構基本上只是詞匯成分的一種“語義”的組織結構,仍不是詞語之間的純“詞匯”性質的組織結構。這種語義上的組織結構,與黃景新先生按“詞匯一語法范疇”建立起來的具有語法性質的“詞匯層”,雖有質的差別,但對詞匯系統而言,都不是決定著詞匯系統整體性質的內在的組織結構。

§4.正像劉叔新先生強調的那樣,一個系統,必須具有“自身有條理的組織狀態”(1990),但是,系統的組織狀態是由——定層次性的結構表現出來的,而這“一定層次性的結構”所體現的應該是也只能是這個系統的最基本的功能。所謂功能,就是事物所發揮的外部作用,是一個系統在對周圍的客體、對象以及環境所發揮的作用中表現出來的其內部相對穩定的聯系方式、組織秩序以及時空形式的外部整體性質。功能與結構是統一的。既然在語言系統中,詞匯就是語言的建筑材料,那么向言語交際提供語言的建筑材料就是詞匯系統最基本的功能。能夠反映這個功能的結構層次,才是詞匯系統的層級結構組織。

雖然系統的層次性是具有多樣性的,詞語之間的聚合關系是多種多樣的,但能體現詞匯系統作為語言的建筑材料這一最基本的功能,作為層次分析依據的卻只有一個,而不能把詞語之間的所有關系都一古腦兒拿來作分析層級組織結構的標準。這正像軍隊中的連隊,連隊的成員之間具有年齡的關系、籍貫的關系、文化程度的關系、政治面貌的關系等各種關系,但是決定連隊作為軍事單位的組織層次的,只有一種,但卻并不是這類關系,而是連隊成員之間作為戰斗員的組織關系,這種組織關系才是能使連隊發揮作為軍事組織的整體功能的基礎。如果我們從連隊成員之間的年齡、籍貫、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關系上來觀察連隊的組織結構,是不會發現連隊的組織層次的。同理,詞匯系統的組織結構只能依據語言的建筑材料這個基本功能來考察其組織形式。

§5.當代學者對詞匯層做了很多研究,但其缺點是混淆了語法平面和詞匯千面,混淆了詞匯的要素平面和層級平面,混淆了詞匯的聚合平面和層級平面。結構與功能統——原理給我們提供了解決詞匯層劃分標準問題的關鍵,因而可將詞匯系統首先分為“造句詞匯層”和“構詞詞匯層”作為最高層次上的兩個組成部分。這兩個詞匯層就決定著漢語詞匯的整體系統性質。

接下來的問題是由造句詞匯層和構詞詞匯層組織而成的這種層級組織結構的內部組織形式的研究。實際上,這個研究在現代詞匯學中當代學者早已進行了這個工作,諸如詞匯學中基本詞匯與一般詞匯以及方言詞語、古語詞語、專業詞語、新造詞語、外來詞語的研究,根詞以及語素的實虛、成詞與不成詞、定位與不定位等等,實際上都反映了現代語言學者觀察浯言詞匯的樸素的詞匯層次的認識,只不過是只平列出了結果,并沒有將其層級化而已。根據漢語詞匯學研究的現有成果,可以將造句詞匯層首先劃分出通用詞匯層和非通用詞匯層;通用詞匯層再分析出固有詞匯層和借用詞匯層;借用詞匯層只包括方言詞匯層和外來詞匯層;固有詞匯層具有專有詞匯層和普通詞匯層,普通詞匯層又可分新造詞匯層和舊有詞匯層,舊有詞匯層包括傳承詞匯層和復生詞匯層,復生詞匯層再分文言詞匯層和固有詞匯層;非通用詞匯層只包括專業詞匯層和習慣詞匯層。構詞詞匯層可劃分為語根詞匯層和非語根詞匯層,下位再按照是否獨立成詞,分別劃分為獨用和不獨用兩類。

上述造句詞匯層和構詞詞匯層的層級組織形式,雖然各個層次的劃分著眼點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以結構和功能的統一為基本骨架的非終極性結構。人們仍然可以根據需要繼續劃分其下位詞匯層,直至最小的詞匯層為止。

參考文獻

1.周祖謨:《漢語詞匯講話》,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

2.黃景新:《試論詞匯學中的幾個問題》,載《中國語文》1961年3月號。

3.劉叔新:A.《論詞匯體系問題》,載《中國語文》1964年第3期。

B.《漢語描寫詞匯學》,商務印書館,1990年。

4.武占坤、王勤:《現代漢語詞匯概要》,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5.呂叔湘:《語言和語言學),載《語文學習)1958年2月號、3月號。

第6篇:漢語語言論文范文

一、什么是網絡語言

網絡語言是在虛擬空間的一種“方言”,它的類型有:數字型,88(拜拜);諧音型,蕩=download(下載);字母型,MM=妹妹;符號型,“O.O”表示“驚訝”的表情;同音型,圍脖=微博;新造類,如“神馬都是浮云”。

二、網絡語言對語言文學的影響

對于網民來說,網絡語言有著獨特的魅力,對于專家來說,也由原來的不認同到逐漸重視。網絡語言以及網絡文化的迅速發展受到了教育界、語言學界的廣泛關注,伴隨著對網絡語言的深入研究,產生了一門新的語言學科—網絡語言學。由此可見,網絡語言是有一定的社會意義的。語言和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兩者互相影響又互相包容,語言研究其中一個熱門話題便是網絡語言,雖然它的理論體系以及研究方法還不夠完善,但是從深層次上來看,網絡語言是對語言文學的一場革新,對漢語言文化的影響是無法估計的。在虛擬網絡以及網絡外部環境的雙重磨合下,現在的網絡語言已經與前幾年的雜亂無章大不相同了。網絡語言在逐漸地形成一種語言系統,其傳播媒介是網絡,網民是語言社團的主體,在網絡語言系統里,沒有人是權威專家,任何人都可以暢所欲言,任何人都可以表達創新的想法,任何人都可以創造新的詞匯、新的語言,而且一旦大家認可了就會很快的在網上傳播,當流行起來又會從網絡進入到現實生活,這樣就豐富了漢語系統,是現代漢語的創新和發展。通過網上搜索,我選出兩個最具特點有代表性的兩個字來分析,總結一下它們特點以及為什么受到網民的追捧,進而能夠深入研究網民的使用心理,也來分析一下網絡語言對現實生活的影響。這兩個字就是“囧”和“槑”。

1.囧讀音:jiǒng。其實是由“冏”衍生而來的,在現代字典里根本查不到。兩個字是相同的讀音。冏的意思是“光明、明亮”,也可以解釋為“鳥飛的樣子”。“冏”在古代常用,對現代來說是個很生僻的字。網義:悲傷、無奈、悔恨、無力回天,窘迫或者特別尷尬的心情。乍一看到“囧”字,大家先想到的是什么呢?第一感覺是不是像一張方臉,眉毛是“八”字形的,下面是一個張開著的嘴,像是一個人悲傷地表情,讓人感覺到了悔恨卻又無可奈何。再仔細觀察呢,好像還有點搞笑的樣子,給了人們想象的空間。網友們單獨使用的時候,它就是“無奈、尷尬”等類似的意思,如“期末考試數學得了59分,差一分啊,囧!”這個“囧”字代表了傷心或是無奈的意思,卻又比單純的傷心更加形象,就好像是看到了當事人當時的表情似的。這是“囧”字最開始使用的時候的意思,隨著“囧”字使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泛,一個方面的意思已經滿足不了網友們的需要,于是又有了新的含義“拜服、欽佩”,如“囧!史上最搞笑圖片”,這是網友在BBS上發的帖子的標題,根據帖子的內容就能體會到發帖人所要表達的是對圖片的拜服。網友們可以根據在不同場景中判斷“囧”字的含義,更加體現了網絡語言的魅力。

2.槑讀音:méi。原義:同“梅”,是梅的異體字,同樣是個生僻字。網義:形容一個人很呆,很傻,很天真。其實,“槑”的本義跟“呆”是相差甚遠的,因為“囧”的流行啟發了很多的網友,使“槑'成為了又一個深受網友喜愛的網絡新詞語,像是兩個“呆”,意思便是比呆還要更呆,網友們豐富的想象力使一些生僻字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對于像“囧”“槑”這些字在網上的流行,大家也由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這是對漢字的不尊重,屬于惡搞,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損害;也有的人認為,這樣的方式提高了人們對于生僻字的關注,是利于漢字文化傳播的。其實,文字的意義本來就是用來便于人們交流的,我認為網絡語言是對漢字意義的豐富和創新,這應該是一種積極的發展和文化傳播。網絡語言的形成和發展是在不斷深化的,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起初網友們是為了節省時間,因為五筆輸入法并沒有普及,網上交流的時候為了方便就出現了一些縮略語或者是諧音詞。比如,88(拜拜)。這樣交流起來速度得到了很大提升,這算是網絡語言的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網友為了在保證速度的同時更加體現自身個性,所以出現了很多的表情符號,如“O.O”表示“驚訝”。網絡語言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是伴隨著網民數量的迅速增加,網絡應用更加廣泛,人們更加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網絡語言得到了豐富。比如,前面提到的“囧”“槑”。這些網絡詞語的流行,從文化高度上來說是這個傳統文化的另類創新,是一種新文化的誕生———網絡文化。就漢字來說,它本身就已經形成了一個文化系統,漢字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審美情趣、價值觀念,等等,而網絡文化則是通過文字、圖片、聲音和視頻等表達觀點的一種文化成果。以“囧”作為例子,它是網民對文字意義的擴展,因為它的頻繁使用,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古漢字,人們對古漢字的熱情被激發了,挖掘出了更多的生僻字和古漢字。每次出現一個有趣的漢字,網友們都積極表達自己的創意,與此同時也會感嘆先人的偉大,也增加了人們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所以說,網友們根據文字的字形創造出新的含義,不但使文字的表達更加生動形象充滿趣味,而且網友之間交流方式也變得獨特,滿足了現代年輕網民追求個性的心理,使網絡語言更加有特色。網絡語言的這些特征符合了網民的心理需求。但是,如果不對這些網絡語言進行規范的話,容易造成對我們現在的語言文字體系有消極的影響,甚至造成文字應用上的混亂。比如,一些廣告語亂改成語,“一見鐘情”被“箭牌口香糖”改為一箭鐘情;某品牌的摩托車打出的廣告語騎樂無窮,等等。青少年網民在網絡上習慣肆無忌憚地使用這些網絡新詞語的同時,要注意加強規范,否則不可避免的將出現類似問題。人們之所以關注這些網絡新詞語,一方面,是因為新奇有趣;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出現和發展在某種程度上符合了網民們的社會文化心理。

網絡語言的形成是兩面性的,下面就以這兩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1)網絡語言帶來的積極影響。世界上的每一種語言的更新和發展,都是在使用之中不斷進步的。從文字本身來說,網絡語言對漢語言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如同英語,每年都有很多的合成詞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所誕生。網絡語言通過縮略、符號、借用一些外來詞或者將傳統的漢語賦予新的意義等手法來創造新的詞匯,不但形式多種多樣,使用起來更是靈活多變。網絡語言的語法打破了常規語法的規則,既改造了傳統的漢語語法系統,又將英漢語法的規則融入其中,使人們文字語言表達更豐富,不受傳統語言的制約,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樂趣,增加了色彩。文化交流也隨著網絡文化的盛行達到從未有過的自由和繁榮。比如,之前提到的“囧”這個字的流行,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也使語言的表達更加形象。就拿一部非常受歡迎的電影名字為例“人在囧途”,如果電影名字是“旅途的尷尬”,這兩者之間的差距不言而喻。另外,很多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也是由于網絡文化帶來的樂趣激發的。從另外的角度看,流行起來的網絡語言大多數是來自于社會的熱點人物或者事件,從側面體現出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和一部分趨勢,因此人們對某一社會問題的注意可能就是因為某一網絡詞語的頻繁出現。網絡語言很多都體現了一個具體事件,如“我爸是李剛”,這句話很流行,在網絡以及現實社會的迅速傳播,引起了人們對事件本身的高度關注,由此看來,網絡語言之所以流行,也是因為人們對這些詞匯的出處非常關注。如今,網絡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每一個人在網絡上都可以暢所欲言,網絡不僅成為大眾表達看法,參與社會生活最普遍最便捷的方式,甚至成為信息傳播的最主要方式。也正是因為這一現象,網絡語言才能如此迅速的發展起來。

(2)網絡語言帶來的消極影響。首先來說,一部分網絡語言偏離了漢語規范。網絡語言普遍是為了追求新奇和方便,在很多方面都沒有遵循漢語規范。有些詞語的詞義被曲解,還有很多刻意的錯別字,這些都會在語文教育方面有負面的影響。網民的主要群體之一,就是青少年,他們喜歡新鮮事物,而且樂于并且善于接受新鮮事物,他們情感非常豐富,卻沒有很強的辨別是非的能力。青少年正處于語言的學習和培養的階段,大量的使用、接觸網絡語言,接受了其中不規范的特點,容易不規范表達的壞習慣,這對語言學習必將造成不良的影響。我就看到過有的學生在試卷上答死亡的反義詞為“掛了”,這很明顯是在網絡游戲中形成的錯誤觀念。與此同時,我們的書寫能力、閱讀能力、對語言的鑒賞能力在慢慢下降。網絡是虛擬的,它打破了現實生活中的界限,營造的是一個文化交流的大世界。網絡語言因為其豐富多樣和巨大的張力建造了一種新的語言模式。這種直白的文字和特殊的表達方式,迅速滲透到了傳統的語言文化中,使得傳統語言的功能變得淡化。隨著全球經濟化的到來,國際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是愈加頻繁,這不單單是說國際之間的經濟貿易,文化產業的交流發展也隨之而來。語言作為交流的重要載體,人們也是越來越重視。新的時期,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擴大,人們對漢語也有了更高的關注,漢語言的發展也有了更為廣闊的前景。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在積極倡導學習漢語,外國人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古老,體會到漢語言文學是魅力無窮的,在世界范圍內都掀起了學習漢語的“熱潮”。中國是一個語言文字起源大國,漢語經過長期的發展,歷史積淀很深厚,做好漢語言文化的傳播是文化的需要,更是搭建國際友好關系的橋梁,漢語言對于國際交流來說意義重大。在新的時期,漢語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所以對于漢語言文化的傳播要大力度開展,擴大漢語言的影響力,逐步實現漢語言的產業化好國際化發展。當然,想要實現漢語言文學的產業化和國際化這一目標還要走很長的路,漢語言文學如何發展,怎樣實現更大范圍的發展,這需要梳理一個長期發展的目標。要積極有效的探索實現產業化和國際化的需要。在這一點上,漢語言文學要注重樹立本身的特點,與此同時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擴大影響范圍,實現進一步的突破和提升。

關于漢語言文學產業化和國際化發展的探討和分析有以下幾點:

(1)樹立產業化發展理念,逐步實現產業化發展目標。對于發展文化產業來說,產業化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向產業化發展對于文化本身是有重要意義的,而且對其長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就這一點來說,大家都知道一種文化要想有好的發展就必須要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根據這一問題,人們就非常關注產業化的發展模式。關于如何實現漢語言文學的產業化、國際化,首先要針對漢語言文學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從而找到一個可行有效的發展策略制定發展規劃。所以,就根據目前漢語言文化的現狀我們就以漢語言文化本身的特點來進行研究。漢語言文學的基礎是古漢語,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為漢語言文學提供了非常付的素材。

(2)漢語言文學的國際化。關于如何實現漢語言文化的國際化,需要一個詳細的分析和全面的規劃。對于發展漢語言文學來說,要想實現它的國際化,實現漢語的國際化,讓漢語被更大范圍的接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而且中國文化想要走向世界,一個重要代表就是語言。語言其實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記憶和沉淀,而漢語在這一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就為發展漢語言文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然而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是有很多差異的。在中國的文化傳統里,龍是象征高貴、權威的,有著吉利的含義;而在西方神話中,龍(dragon)卻被認為是兇殘的。另外,狗在古代是一種比較卑微的動物,成語中與狗有關的大多都有貶義。而在英語的用語習慣里,大部分都可以比喻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個幸運兒)。文化的差異,決定了要想實現漢語言文化的國際化必須要認真研究制定科學的規劃。中國的文化產業包括很多方面,實現漢語言的國際化要把漢語言文學當做中國文化的代表。這就要求人力、物力、財力等各個方面針對這個問題有所準備、支持。最后,想要把漢語言文學發展到世界各地,不能只看重暫時的成效,要以長遠的眼光著眼全球的發展規劃,逐步建立起屬于漢語言發展的系統。

(3)我們需要有意識地樹立漢語言文學的品牌來加強其影響力,從而促進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樹立品牌也是符合市場化發展的需求。產業化和國際化是互相聯系的,兩者應該同時進行。發展漢語言文學不是獨立的,它與中國的經濟和產業發展是一體的。

三、結語

第7篇:漢語語言論文范文

漢語最根本的特點在于缺少形態變化。學俄語的人都知道,俄語有著豐富的詞形變化,性、數、格、時、體、態這些語法范疇都可以靠詞形變化來表示。英語的形態變化雖然不如俄語豐富,但也不少。而漢語缺少形態變化,是一種“孤立語”或“詞根語”。“鳥飛”“飛鳥”中的“鳥”和“飛”盡管語法功能各不相同,但詞形卻沒有任何變化。漢語主要的語法手段是詞序和虛詞。“老師問學生”和“學生問老師”意義不一樣,因為詞序不同。“父親的母親”與“父親和母親”意義不一樣,因為虛詞不同。漢語中詞的語法功能比較寬泛。名詞不僅可以作主語、賓語,也可以作謂語;動詞不僅可以作謂語,也可以作主語、賓語;形容詞不僅可以作定語,也可以作狀語。漢語詞的兼類是重要的語法現象。“在”既是動詞,又是介詞,也是副詞。漢語詞類活用現象較多。“春風又綠江南岸”之類的句子幾乎隨處可見。

漢語的上述特點啟示我們,語文教學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因為,這一特點使得語法規則的強制性相對較小而語言組合的靈活性較大。表達式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經驗,依靠語感。而在閱讀中;感悟的意義則更大。語感的培養,必須通過多讀。多讀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接觸大量的語言材料。只有大量閱讀語言材料,才能充分了解語詞的“分布”,才能學習更多的表達式,才能更好地比較和區別各種表達式的表達意義,才能了解不同表達式的不同語境。古人提倡“讀萬卷書”,其中就有這樣的目標。二是反復地讀名篇佳作。只有反復地誦讀,才能更好地體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反過來體悟某些表達式的特殊意義和特殊價值,才能從語音、詞匯、語法的不同角度綜合地體悟語言運用的奧妙和規律。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中也應當包含這樣一個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當前,特別應當提倡朗讀。要讀得書聲瑯瑯,讀得痛快淋漓,讀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義皆若出于吾之心”。一個從來不懂得享受朗讀的學生,不會是語文水平很高的學生;一所聽不到書聲的學校,更不可能是好學校。

上述特點還告訴我們,語文教學應當重視虛詞。如果說語文教學還應當讓學生學一點語法的話,那么虛詞便是其中的主要內容。這是因為,一方面,詞序的把握在相當程度上靠語感,而虛詞的使用則理性得多。另一方面,虛詞,特別是連詞在書面語中的使用頻率遠遠高于日常口語。只有學好虛詞,才能自如地運用書面語,并提高口語的水平。而且,虛詞的使用與思維的發展關系密切。當然,虛詞的教學也應當是動態的,結合語用實際的。比如副詞“才”,可以以“那一年,他才四十二歲”為例。這句話表達了對焦裕祿同志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讓學生去掉“才”試試,立刻變得冷冰冰的;再換一個“已經”試試,更糟糕,好像嫌他活得長了。這樣學生就能生動地領悟到恰當使用虛詞的重要。

漢語的另一個特點是有著很強的歷史繼承性。現代漢語中活躍著大量古代漢語的因素。不必說句法結構的基本格式“主—謂”和“動—賓”貫穿古今,也不必說“天”“地”“山”“水”“生”“死”“上”“下”這些基本詞匯活躍始終,單是具體的表達方式就很多。現在常用的“瓜分”“血祭”和古代漢語“一狼犬坐于前”“寨中人又騖伏矣”中的“犬坐”“蟄伏”都是名詞作狀語,“發揚光大”“嚴肅黨紀國法”中的“光大”“嚴肅”是古漢語中形容詞用作動詞這種表達方式的繼承,“天地之間”“為語言的純潔而斗爭”中“之”“而”的意義和用法與古代漢語完全一致,這樣的表達式仍然非常能產。就連作為現代漢語一般詞匯的大量雙音詞,其詞素也基本上是古代漢語的詞匯。

從這一特點出發,必須重視文言文的教學。文言文教學的意義不僅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在于提高他們的現代漢語水平。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可以了解燦爛的古代文化,而這種文化積淀又可以成為他們運用現代漢語時的宏觀語境。那些文言文讀得多學得好的人,在運用現代漢語時,也往往多一份雅致和凝重,少一份蒼白和飄浮;多一份精練和輕靈,少一份蕪雜和笨拙。教材的選文,如果說現代文應當多選優秀時文,那么文言文則應當多選傳統名篇。文言文的教學更應提倡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體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自然境界,“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精神境界,領悟孔孟的莊重與熱烈、老莊的智慧與灑脫、墨家的思辯與求實。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課外可進行對聯鑒賞和屬對練習。屬對是一種充分體現漢語特點、集語音、詞匯、語法于一身、溝通古今的極好形式。

作為漢語書面符號的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使用,與漢語少形態變化、多同音詞的特點有關。表意文字的根本特點是字形有意義。從符號的編碼系統來說,漢字符號是多碼的。它不僅有音碼、義碼,而且有形碼。符號的編碼越多,信息量就越大,給人的刺激和聯想就越多;同時,掌握的難度也越大。漢字的多碼性至少決定了兩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是初學難,另一方面是對于漢語書面語的易解、多解和深解。

魯迅曾說:“寫山曰‘嵯峨'''';狀水日‘澎湃'''';‘蔽芾蔥寵''''恍逢豐木;‘鱒魴鰻鯉''''如見多魚。故其所涵,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第8篇:漢語語言論文范文

漢語言文學與語文教育的對接從實踐能力方面來說,我們應當找到他們之間的相似點,盡管語文同漢語言文學有著很多不一樣,但是,從最本質上來說,語言教育是一個大的方面,他包含著漢語言文學,所以,在教學內容上具有著相同的地方,在實踐方面,教師要將這些相似的地方重點找到,以教學實踐的方式,來給學生掌握,對于聾啞學生,更應該加強實踐方面的鍛煉,讓他們仔細品讀文學,文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詩詞歌賦,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探索和運用,這對學好文學和語文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寫作方面,可以多學幾種文體表現形式,培養他們自己寫詩歌,表達自己的感情。所以,適當的加大漢語言文學的實踐性活動,對于學生對文學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文學對一些孩子來說,是神秘而又陌生的。他們總覺的文學披著一層面紗,保持神秘感,所以,有著了解它的欲望。急切地想要去探索,去了解,去認識,所以將這兩個方面進行對接,是有好處的。

二、實現多媒體技術或者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對接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校都引入了計算機技術,各種各樣的新型教學形式出現在每個學校,更加廣泛的教學活動也逐漸出現了,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語文教育提上了日程,實現計算機技術的對接,主要是利用信息技術將漢語言文學中的一些好的素材應用到語文教育中,或者是從漢語言文學中尋找更多語文知識,內容上涉及到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地方非常少,而在高等學府這方面的內容則是重點,很顯然,在這2個不同的教育階段,漢語言文學出現了一個斷層的現象,這是極為不好的,所以,文學教育應該從小學就讓孩子們認識,并去不斷了解,文學要從娃娃抓起,而不是,等孩子長大了,才涉及這些方面。那樣,確實是有些晚了。每個階段都有學生該做的事情,教育應該不分年齡,不分時間,比如我們采用信息技術的時候,主要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為老師提供一個更加便利的教學模式,增強課本的科學性。老師在課前將一些重要的政治新聞進行搜集整理,用于課堂中的內容擴展。課后師生之間還可以進行交流,這些都需要借助信息技術來實現。在這個整體的過程里,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能力,包括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三、實現人文關懷方面的對接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

主要對接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當然,還要考慮到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這是對接的主要體現者。人文關懷是漢語言文學同語文教育的重點,這屬于文學化的東西,文學一旦走入智障學生的心靈世界,將會讓他們感受到人文的關懷,是上帝眷顧的孩子們。應該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被關懷,在這里,健康快樂的成長。教師要多一份關愛,給這些需要被關懷的孩子們。帶有一定的情感的語文和漢語言文學能夠陶冶孩子們的心理,讓他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通過一些方法增加教學的人文化,活躍課堂氣氛,教學上的互動激發學生的能動性,主動去學習知識,主動去探求知識。在教學中運用游戲,學生在游戲中,身心都能夠得到充分的釋放,展開豐富的想象,緩解緊張的情緒。學生在游戲和活動中不斷學習新知識,這樣的環境下,能夠使學習效果加倍。采用游戲化的方式進行中學地理課堂的安排,對學生的健康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讓中學生在玩中獲得了快樂的感受,學習情緒也逐步在提高,課堂教學成績穩步提升。教師在課上也要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一些智障名人的先進事跡,比如體操運動員桑蘭,她在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上,在跳馬項目的比賽中,不幸受到了傷害,造成了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雖然遭遇很悲慘,她可能再也不能進人比賽了,不過,她并不氣餒,憑著自己的那股頑強意志,繼續讀北京大學新聞系,畢業后,進入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特約記者。同學們,桑蘭之所有有這么大的動力,有那么堅強的意志,就是因為她有著遠大的理想,為了那個理想,她不斷地努力奮進,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作為你們,要比桑蘭幸運好幾倍,沒有什么理由讓你們放棄學習,放棄對未來的向往,所以,你們要用正常人的心理來對待自己,不能覺得自己和普通人有差距,就不去拼搏。相反地,你們更應該趕超那些人,做一個讓世人發現你是最強的強者。戰勝一切遇到的困難,成就最好的自己。

四、總結

第9篇:漢語語言論文范文

1.1教學思想后現代教育思想中其教學思想為“去中心”的平等教學思想。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思想是以教師為中心,但后現代的教育思想提倡平等的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反對教師控制與教學控制,反對以教師、學科知識為中心思想,提倡構建師生平等、互動的關系。在后現代教育思想中,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地位、作用等都進行了重新的定義,結合了平等民主的教學理念。

1.2教學方式后現代教育思想中教學方式為“對話”的教學方式,這一教學方式是后現代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對話”的教學方式提倡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關系,要實現開放、平等、創造并富有多元價值的對話關系。“對話”的教學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良好教學氛圍的形成,有利于培養學生與教師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思想認識,有利于提高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有利于實現平等教學,從而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觀念。

1.3教學方法后現代教育思想中教學方法為闡釋教學法,學生在接受教師教育的前提下,以樂觀、積極的心態不斷拓寬學習方法,逐漸引導學生進入到真理的情景中。在后現代化的教學過程中,闡釋教學法的運用,將促使學生學會解讀自身的生活經歷和教學文本,充分體現了教學的創造性,同時有利于學生想象力、觀察力、注意力的培養。

1.4教學評價法后現代教育思想中教學評價法為自傳式的教學評價法,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使用統一的評價尺度去衡量不同的學生。在后現代教育思想中,教學評價要注重評價標準的復雜性、動態性與模糊性,教師要將學生看成知識的發現者、探索者。

2.漢語言文學獨特的文學優勢

目前,我國漢語言文學是有各種象形文字組成的各種文學形式,如:小說、散文、論文等,同時,還有中國特有的詩、詞、曲、賦等韻律形式。我國漢語言文學具有獨特的文學優勢,不僅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韻律,還帶有中國漢文字獨特的象形性。我國漢語言文學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同時,具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文學樣式,對象形與表意進行了完美的結合。獨特的漢語言文學,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其一字一音、一字一義都具有特有的屬性,逐漸孕育了詩、詞、曲、賦等,其聲調起伏婉轉、意境豐富深遠,進而實現了我國漢語言文學意境美與韻律美的協調結合。

3.在后現代教育思想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

3.1教學計劃的改革傳統的教學認為,在教學行動之前,要制定教學計劃,并不能隨意的更改。這種教學計劃其實是對教學與課堂的控制,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是被動的。在后現代教學思想的影響下,漢語言文學教學應樹立“去中心”的平等教育思想,針對教師、學生、課本三方面,制定合作性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應該在教學活動中產生,并進行隨時的調整;教學計劃要具備一定的可變性,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靈活地運用意外事件進行有效的教學;同時,教學計劃要具有實踐應用性,逐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需求,才能實現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多樣化。

3.2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漢語言文學的課堂應實現師生互動的、多維性的教學模式,積極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應定位自己為學習者、思考著、聆聽著以及調度者與排除者,在教學過程中,靈活的調動教學活動、排除教學障礙,實現漢語言文課堂教學的工作。學生應定位自己為思考著、議論著、提問者,在學習過程中要積極主動學習,并在教學活動中承擔一定的責任。互動教學模式的形成,教師要在平等的教學氛圍中進行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教學要充分地信任與鼓勵學生,讓其進行獨立的思考,并對教師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

3.3實現教學的開放性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要確定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以教材為認知對象,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感知、判斷、推理等方法實現對教材知識的掌握,并通過對知識的學習獲得一定的技能,同時將其結合到生活中。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要具備開放性,學生不僅要對教材的知識進行學習與掌握,還要形成個人的見解。

3.4教學方式的探究性漢語言文學教學中要求教師對學生要進行漢語言演化規律的認識與文學素養的培養,探究性的教學方式,將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人做人爱视频精品 | 日韩欧美色综合 | 欧美一级毛片欧美一级 | 国产高清天干天天视频 |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大片刺激免费播放视频 | 国产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看爽爽爽 | 又摸又揉又黄又爽的视频 |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 怡红院日本一道日本久久 | 人久热欧美在线观看量量 | 在线观看一二三区 |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 日韩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99视频在线国产 | 日韩区在线 |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 91久久亚洲最新一本 | 国产精品久久久影院 |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 极品丝袜高跟91白沙发在线 | 成人黄网大全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国产成人免费午夜性视频 | 国产在线极品 | 九九色网站 | 怡红院成人在线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 91最新91精品91蝌蚪 | 一级一片一_级一片一 | a欧美在线 | 免费观看a毛片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情侣久久 | 扒开两腿猛进入爽爽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400部免费看 | 国产精品2020观看久久 | 男人的天堂在线 | 美女视频网站永久免费观看软件 |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