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野外實習個人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地理學是一門與自然和社會密切想關的科學,資源專業所涉及到的內容也有很多是以地理學為基礎的,所以,不論是地理專業還是資源專業的學生,都需要進行一定的實地考察與研究。從學科的角度,要求學生能將學到的理論和知識應用于實踐,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掌握區域考察與研究的技能和技巧。因此,野外實習是地理專業教學計劃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野外實習,可以加深對地理學基本原理和實際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地理學的空間觀點和綜合分析能力,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野外考察是獲取科學研究資料的重要途徑
所謂科學研究,簡言之就是有目的的探究,通常是以用發現的事實修正現有結論為目的而進行的大量調查和實驗。因此,收集和占有資料、特別是第一手科學資料的豐富程度,直接關系到研究者學術水平的提高,只有資料豐富才能提高科學的生產能力。地理資料包括的方面很多,除了文字資料外,地圖、航空照片、衛星照片(tm磁帶)、幻燈片、錄像磁帶等也是地理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搜集資料有很多方面,諸如教師講課、學術報告、專題講座、文獻閱讀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既要收集室內文字圖件資料,博覽群書,選讀文獻,尤其是外國文獻原著,經常做筆記、卡片,充分利用前人的勞動成果,作為我們從事研究的基礎,又要有拓寬和縱深,學會從實踐中獲得資料的基本技能。因此,堅持做科學的野外考察去收集第一手資料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三)野外實習是提高綜合素質的教育環節之一
大自然是地理學廣闊而富有生機的實驗室,是內容最為生動最為豐富的教育環節之一。野外實習是學生接觸大自然和社會的不可多得的機會,面對大自然和社會的諸多地學和現實問題,將促使大家去思考和探索。地理學野外實習,或是烈日炎炎下的沙漠戈壁,或是森林蔽日的深山峽谷,或是寒風凜冽的高山冰川,在這種嚴酷環境下要測量準確的地理數據,取得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往往需要經歷艱苦的勞動,付出巨大的代價。這無論是對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還是綜合素能的提高,均會起到非凡的作用。
總之,野外實習是地理工作者的基本功訓練,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技能,為以后獨立工作奠定基礎。參加實習的教師和同學必須認真對待,高度重視。
二、野外實習的主要階段
地理學的野外考察工作,根據時間的順序,一般可劃分為準備階段、野外工作階段和總結階段(圖1-1)。其中雖以野外工作為重點,但準備階段和總結階段也是絕對不可缺少的。由于受時間的限制,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實習時間,大部分是用于野外工作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不重視準備工作或不進行野外工作的總結。相反地,只有充分地重視了這兩個環節,實習才能得到圓滿的效果。
為了使野外實習取得預期效果,出發實習之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十分必要。野外實習的準備工作,一般要求在實習前的幾個月內進行,主要工作包括下列幾方面:
(1)確定野外實習的地區、路線和主要實習點。指定實習隊負責人,負責實習的準備工作。初步確定實習的時間、地點、主要路線和主要實習內容,初步做出經費預算。
(2)收集有關實習地區的文獻資料,包括大、中比例尺地形圖和有關專業圖件。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分析區域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要特別注意了解實習區資源開發和經濟建設等方面的實際問題,盡量將實習內容與生產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3)進行野外預查。通過預查進一步確定實習地區和實習路線。專業指導教師要通過預查進行備課,選擇最優的實習方案,確定觀察路線和實習點上的實習內容,包括教師講授的內容和學生觀察與操作的內容。預查中要盡量與當地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取得聯系,一方面通過他們了解區域的實際情況,一方面可以求得他們對野外實習的支持。
通過預查,還要落實實習隊的野外后勤工作,包括落實實習隊的食宿地點、交通工具等。注意了解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給養條件、氣候條件、衛生條件及安全保證情況等。
(4)野外實習計劃。根據教學實習目的,確定詳細的實習日程,寫出每一天的實習路線、地點及主要內容。日程的安排,既要考慮實習內容的合理順序,又要考慮交通和路線的條件,盡量做到經濟、合理。實習中要保留適當的休息時間,特別是在野外工作量大,學生容易疲勞的情況下,休息之后可以收到更好的實習效果。實習計劃應寫明各階段對學生的主要要求。
(5)向學生介紹實習地區的基本狀況和主要實習內容。首先讓學生對實習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以便在野外實習和獨立觀察判斷。實習教師指導學生收集、查閱實習地區的有關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動物以及人類社會生活活動狀況的歷史和現狀等有關文獻資料和圖件,包括前人的調查報告、論文、專著、地形圖、各種專業地圖、航片、衛片、tm磁帶等。
(6)其它準備。
1. 體能準備。
野外實習經常需要連續地坐車、大劑量的運動,對參加的每個人都是體能和精神上的考驗,所以,保質充沛的體能和精力是圓滿完成實習的基本保證。
2. 物質準備
第一,實習過程中所使用交通工具的安排、落實。
第二,實習中所需的設備、器材等的準備,如照相機、攝像機、羅盤等。
第三,常用醫療用品和藥品準備。
第四,個人生活用品以及與野外實習相適宜的著裝準備。
第五,為預防突發事件,請遵循前人從實踐中總結而來的兩條訓誡“窮家富路”和“冬天出門帶干糧,夏天出門帶衣裳”,后者對干旱區域更具現實意義。
(二)野外工作階段
野外階段是實習過程的主體部分,野外工作的時間、地點、內容和方式要按實習計劃進行。在路線調查或沿途觀察中,要隨時對照地形圖,在圖上確定自己的位置,并把觀察到的特殊現象和地理界限等標記在地圖上。在途中停歇或到達觀察點時,要將沿途看到的主要現象、主要認識和主要問題記在野外記錄薄上。
(1)實習記錄。它是實習的最基礎成果,是編寫實習報告與習作論文的基本依據,因此要及時真實地記錄下來。記錄內容包括沿途觀察和實習點的觀察與描述。
(2)照相與素描。照相已成為野外實習必不可少的手段,可全面、記錄自然環境特征。素描是自然地理實習的重要補充,它可有意識地取舍,突出重點,達到照片無法表現的效果,尤其是對地貌和植物的描述,有條件的同學可充分發揮特長。
(3)綜合分析。自然地理實習,是從要素觀察描述開始到綜合分析歸納結束。因此,野外實習要注意每一個實習點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所發生的各種相互作用的性質、過程、方向和發展規律。
(4)互相幫助,安全第一。野外情況復雜,要時刻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險的地段活動,登山涉水,要注意上下游的變化,任何情況下不能一人單獨進行野外活動,以防不測。大家除了學習上互相切磋之外,生活上也要互相關心、互相照顧。實習隊是一個整體,要防止掉隊發生。
(三)總結階段
野外實習的總結,一般在野外工作結束返校后進行。首先要對野外記錄及搜集到的文字資料等進行認真地整理和分析;對野外搜集到的大量數據資料,進行清理、統計和分析;對野外攝影進行洗印與擴?。粚Σ杉臉悠愤M行整理,并抓緊進行必要的室內分析與測試。
1 野外實習基地的選擇
實習基地的選擇是關系野外實習成功與否的重要前提,合適的實習基地可保障和提高野外實習質量,因此基地的選擇尤為關鍵,可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選擇交通設施便利、人為干擾影響較少、基礎資料充實、自然環境優美、藥用植物資源蘊藏量大種類豐富、②便于靈活安排實習路線、具有大規模接待能力的地點。我校曾經先后在湖北神農架、咸寧九宮山、武漢植物園、江西廬山等地進行藥用植物的野外實習,依據以上原則我校最終將廬山作為實習基地。
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內,北臨長江,南靠鄱陽湖,藥用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共有野生和栽培藥用植物242科803屬1859種,其中野生的維管植物171科756屬1027種,包括蕨類植物27科38屬64種,裸子植物7科8屬11種,被子植物137科710屬952種。③常見藥用植物有石松、江南卷柏、紫萁、貫眾、廬山石韋、何首烏、益母草、魚腥草、海金沙、千里光、金蕎麥、杠板歸、孩兒參、黃連、大血藤、箭葉羊藿、華中五味子、山雞椒、獨行菜、垂盆草、楓香樹、杜仲、仙鶴草、野葛、鹽膚木、紫花前胡、過路黃、夏枯草、薄荷、栝樓、羊乳、桔梗、朱砂根、野菊、劉寄奴、淡竹葉、天南星、百合、多花黃精、玉竹、粉背薯蕷等。藥用部位包括了所有中藥類型,有根及根莖類、莖木類、皮類、葉類、花類、果實及種子類、全草類、樹脂類等。藥用植物種類幾乎涵蓋了藥用植物學教材中涉及到的所有科。廬山獨特的資源優勢為野外實習的順利和高質量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2 野外實習的前期準備
2.1 物質準備
預先整理準備好實習期間所需物品,主要包括教學物品,有《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廬山植物志》、《藥用植物學》等工具書;標本采集制作過程中所需的枝剪、鋤頭、采集袋、標本紙、標本夾、吸水紙、號牌、GPS、相機等;必要的常用藥品和常用急救醫療裝備;個人生活物品和必要證件等。
2.2 思想準備
實習前組織相關專業學生召開野外實習動員大會,讓學生明確野外實習目的意義和重要性端正實習態度;通報實習期間的基本安排和必要的相關準備;強調組織紀律性,實習過程中要服從紀律聽從安排,展現良好的當代大學生風貌,同時著重加強安全教育,包括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2.3 人員準備
根據實習情況和有關教學安排,協調好帶教老師,醫生、班主任等人員。根據學生專業、性別、帶隊教師的人數等綜合情況對學生進行實習分組。
2.4 交通工具安排
由于野外實習隊伍較龐大(我校每年有300人左右參與實習),路途較遙遠,挈帶物品較多,所以最好中途不要換乘而采取直接由學校到基地的一站式方式,一般宜選擇汽車作為交通工具,便于靈活安排。因此,野外實習之前要提前安排好交通工具,做好乘車安排以及各乘車小組的劃分等。
3 野外實習的教學實施
3.1 野外實習教學內容
我們根據藥用植物學理論教學內容,結合中部地區資源特點,選擇傳統大宗藥材基源植物的識別和采集為主。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掌握植物識別的基本技能為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兩百余種常見藥用植物的識別特征,在前期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針對實物進一步加強對蓼科、毛茛科、木蘭科、十字花科、薔薇科、豆科、五加科、傘形科、唇形科、葫蘆科、桔???、菊科、天南星科、百合科等重點科特征的掌握。同時注重學生觀察能力(對植株特征、生境等的觀察)、種子植物臘葉標本的采集制作以及野外植物資源調查等方面的培養。
3.2 野外教學方法
對于植物的識別主要從“眼觀”(觀察植物各器官形態特征)、“鼻嗅”(聞植物所散發的特殊氣味)、“嘴嘗”(品嘗植物的味道),以及“手揉”(觸摸感受其質地、厚度、毛茸等)等方面入手,同時將某些方面特征相似容易混淆的科或植物加以區別比較,某些方面相同的特征進行歸類總結,并結合一些口訣、俗語、傳說、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致以便讓學生快速準確掌握常見植物的識別特征。
3.3 野外實習考核
野外實習教學環節結束后,為檢查學生學習效果,都會采取不同的形式進行考核,我校的野外實習考核主要是現場考試,即隨機選取30種左右常見藥用植物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寫出種名、科名,能獨立完成臘葉標本的制作,同時根據學生實習期間學習態度、組織紀律、團隊精神、實踐動手能力等給出綜合表現成績,最后按一定比例得出野外實習綜合成績。
4 小結與討論
一、成都理工大學旅游管理專業野外認識實習的資源依托條件
成都理工大學自2001年開辦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育以來,基于以下多種條件,長期把峨眉山作為專業認識實習目的地的首選。其依托的資源條件如下:
(一)峨眉山旅游資源秀美卓越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秀甲天下”的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號稱“佛國仙山”。峨眉山是“植物王國”,全山約有植物5000種,占中國植物物種總數的十分之一。峨眉山也是“動物樂園”,共有2300余種野生動物,其中包含大熊貓、金絲猴、枯葉蝶等珍稀物種。峨眉山素有“震旦第一山”、“地質博物館”等美稱,在全世界出露的l3個系的地層中,有l0個系在峨眉山均有出露[3]。峨眉山氣象景觀豐富,峨眉十景中的大坪霽雪、洪椿曉雨、象池夜月、金頂祥光景觀美輪美奐,金頂四絕(日出、云海、佛光、圣燈)更令人叫絕。峨眉山人文資源豐富,全山有佛教寺廟26座,處處有氣勢恢宏、色彩斑斕的宗教建筑,以及數量眾多、歷史悠久的各類文物。另外,古往今來,歷代名人墨客詩書字畫、名篇佳作,浩如煙海,引得中外游人贊美不已。
(二)峨眉山有成熟的旅游接待條件
峨眉全山分布有各類飯店300余家,其中涉外星級賓館20余家,農家樂、寺廟招待所等200余家,住宿條件十分優越,可參觀學習對象豐富。峨眉山地區有注冊的國際和國內旅行社10余家,景區有運營旅游車200多輛,旅游購物130余家,以及經過系統培訓的從業人員8300余人。峨眉山景區旅游各要素發育完善,接待條件成熟,是十分理想的旅游管理專業野外認識實習的教學環境。
(三)峨眉山旅游景區管理水平一流
峨眉山自古便是旅游勝地、香客朝山圣地。自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峨眉山一直是四川省的黃金旅游線路之一,年均游客都在150萬人次左右。峨眉山景區設施齊備,管理規范,是“歐洲游客最喜愛的中國旅游景區”之一,也是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消費者最滿意的景區”、“全球優秀生態旅游景區”,獲得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四川旅游金熊貓獎”等榮譽。景區一流的管理不僅培育了完備的實習體驗環境,還能幫助實習學生學習到規范先進、務實鮮活的管理范例。(四)成都理工大學峨眉實習基地硬件條件有保障峨眉山距離成都市140余公里,有成昆鐵路、成樂高速公路連接,自成都出發約2小時可達。成都理工大學峨眉實習基地位于峨眉山市名山路22號,屬著名風景名勝區———峨眉山報國寺景區范圍,毗鄰“天下名山”牌坊,步行到報國寺僅需10分鐘左右。成都理工大學峨眉實習基地直屬于學校教務處管理。該基地占地面積近30畝,配套建設有教學樓、酒店式教師公寓、學生公寓、食堂、浴室、球場、娛樂室,及種植園、車庫等設施,能夠解決教師、學生在野外實習期間的“學習-生活”的基本需求。自1956年成都理工大學建校以來,一直是生物學、地學、測繪等專業野外實踐教學的校外實習基地。旅游管理專業的野外認識實習以峨眉基地為依托,不僅可以使學生快速“零距離”認知旅游產業相關要素(景區、游客及旅游服務六大要素),而且大大節約學校和學生的支付成本,在省內設有旅游管理專業的高校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優勢。
二、成都理工大學旅游管理專業認識實習的創新
(一)堅持四個原則
在旅游管理專業的認識實習中,堅持創新即要堅持四個原則。即在校外的新鮮環境下,必須堅持計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為保證在校外的師生安全,務必做到安全第一的原則;出現故障時即要嚴格執行有關管理規定,又要臨機決斷,堅持請示匯報制與臨場處置權相結合的原則;由于山高路長,學生隊伍很長,必須堅持集中教學與分散實施相結合、的原則。
(二)運行前進行周密計劃
計劃是行動的藍本,行前必須制定周密的包括教學、學生管理與生活服務等環節的計劃。計劃往往可以設計多條,具體執行時根據情形靈活執行。整個認識實習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參見表1),合計三周時間。其中第二周是具體的野外實地踏勘,之前的前期資料收集和之后的報告撰寫與總結(兩周)在校內,由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4]。
(三)行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1.組建教師團隊帶隊教師按照20名~30名學生/教師配備,由工作熱心、責任心強的,具備旅游開發、旅游企業管理專業知識的,能認真指導學生、解答旅游相關專業知識問題的專業教師組建教師團隊。成立專門的“野外認識實習協調小組”,小組設置教學、學生、財務及后勤保障等崗位,責任落實到人。因為人手少(20-30學生/教師),教師就務必既要各司其職,又要彼此兼顧。
2.建立組織溝通渠道針對工作中出現的教學、學生、生活及交通等方面問題,可通過例會、早會等進行任務布置和工作總結;并依托組織結構建立起教師與系部之間、教師團隊內部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內部之間通暢的溝通渠道。制定野外實習管理辦法和相關要求,并通過逐年總結進行完善;層層落實學生管理和認識實習教學工作。對學生按照6名~8名/組分成若干小組,每名教師負責3~5個小組學生的日常管理。由于人在離開常住環境后會格外放松,容易麻痹,因此在實習期間應實行較校內更系統、更嚴格的管理。
3.做好物質準備出發前按照配發的生均實習經費籌足款項,提醒師生準備個人必要的費用;同時提前申請實習基地的教學生活接待場館;師生均要做好個人學習、工作和生活物質的準備。
4.交代相應的管理辦法實習行前,要交代相應的管理辦法,包括緊急情況的救治與處置方法、學生行為規范與獎懲制度、野外實習期間紀律要求、實習工作考核辦法、指導教師的工作細則等。
(四)師生的具體活動分解
在峨眉山實習需要準備兩條以上線路預案,該預案是學生進行認識實習的第二階段,一共7天時間。以風景優美、線路較長的后山為例(如表2所述),從峨眉山的低山區,到中山區,再到高山區,海拔跨度從500米至3099米;從成都———樂山———峨眉山,往返行走472.5公里,校外工作7天,累計62小時,天均約9小時。實習期間學生體驗了火車、汽車到步行多種旅游交通方式,經歷的資源類型也從人文的宗教旅游資源、建筑旅游資源,到動植物、地質地貌及氣象氣候旅游資源等。實際操作內容包括實地考察、現場模擬講解、問卷調查、面對面座談等方式,學習形式多樣,內容充實。
1.指導教師的工作內容(1)通過引導學生參觀與實地講解,幫助學生認識旅游資源、旅游市場、旅游景區管理運行、旅游企業經營管理、旅游政府部門的職能等。(2)消化課堂所學的部分知識,培養學生初步具有分析旅游業運作的能力等。(3)圍繞某一主題進行導游示范講解,提出注意事項。(4)布置每天的教學工作內容,指導和監督學生完成。(5)協調照顧學生生活起居,尤其是在可能出現安全的地方做好提醒和組織工作。(6)其他事項。
2.學生的工作內容(1)對各類旅游資源進行觀察、描述,并進行一定的分析;了解旅游資源的調查與評價的一般方法與步驟;對社會條件、經濟條件、資源環境等因素在旅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感性認識。(2)進行導游模擬講解。根據老師事先示范的導游講解方法、手段和相關要求,逐段進行模擬講解,學生互為模擬導游和游客,進行現場導游講解和知識問答等。(3)進行問卷調查。圍繞旅游景區、旅游企業經營和游客滿意度主題設計問卷,逐步完成問卷調查。(4)實地座談。在景區內向酒店和餐館業主、旅游紀念品商戶、游客進行實地訪談,收集旅游從業人員和游客的行業現狀、工作內容和行業感受的第一手素材。(5)針對運行中老師或學生臨時出現的情況臨時布置,臨時處理。
(五)運行中嚴格落實各項預案
根據實習計劃(如表2),為實現教學目的,必須嚴格執行相關工作內容,并結合實際情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教學手法上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改變校內教學的“老師講———學生練”的傳統方法,以大自然、景區和身邊的人為切實課堂,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積極嘗試,使學生形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學習習慣。
2.明確教學目的,著重培養學生的“三種能力”根據預案,針對不同的實地場景,結合“教師示范———學生試講———教師點評———學生練習———教師指導———學生再練”的方法,目的要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學生之間的積極競賽能力和對未知環境勇于探索的能力。
3.認真落實各項預案在實習中要落實學生練習的四個環節———問卷、座談、講解、考察和教師工作的三個重點———教(講授、評論、示范)、護(生活安排與照顧)、調(協調處理突發事件與應急問題)。
(六)指導學生按照規范要求完成野外認識實習報告
實習結束后,學生需要在指導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結合收集到的有關旅游管理機構、旅游企業、旅游市場、旅游產品與線路、游客滿意度等資料,運用一定的技術和方法,撰寫實習報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結合問卷調查結果,就一定主題(如旅游服務項目、游人滿意度、旅游景區/酒店/旅行社/旅游交通等環節管理服務水平)完成該報告。
三、嚴格落實野外實習的注意事項
(一)牢固安全第一的思想
根據學校有關安全工作的規定,為防止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教師組織學生有序開展相關教學活動不在野外危險地段進行,并時刻做好提醒工作;責令學生嚴格遵守校規、校紀,不得與其他游客、村民、景區管理人員發生爭吵、斗毆等事件;對涉及食品、交通、復雜氣象以及其他不可預測情況下的安全隱患要做充分預估和評判,嚴格制定和執行安全預案。
關鍵詞: 森林經理學 教學改革 野外實習
森林經理學是林學專業的綜合性主干專業課之一,實踐性非常強,因此必須通過參加一些實踐性活動鞏固所學的理論,從而增長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森林經理學的野外實習作為森林經理學教學過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基本技能訓練教學環節,是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的好機會,也是檢驗與運用課堂知識、鍛煉實踐能力的好場所。特別是在用人單位越來越看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背景下,如何搞好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教學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著重從野外實習的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考核階段三個方面探討了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教學改革問題,并指出了改進實習效果的措施和建議。
一、實習的準備階段
為了使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取得預期的效果,在實習正式開始之前,必須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編寫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指導書。
編寫野外實習指導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的目的、意義,明確具體任務、實習的日程安排、實習的基本要求、實習需用的具體儀器和工具、實習內容和具體要求、實習完成后要提交的成果、實習的考核標準及紀律要求。為了使學生對野外實習具體事項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應該在實習開始前幾天,將實習指導書打印成冊發給學生,讓學生對實習做到心中有數。
(二)準備好儀器工具、實習表格、圖面材料及其他必用品。
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的目的是通過野外實際操作,讓學生掌握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實習前必須準備好與實習有關的儀器工具、實習表格、圖面材料及其他文件等。儀器和工具包括羅盤儀、角規、測高儀、海拔儀、測繩、望遠鏡、記錄板等,實習表格包括小班調查卡片、樣地調查記錄表、每木檢查表、林班面積測算表、角規繞測記錄表、各類土地面積和資源統計表等,圖面材料包括實習地的地形圖、航片、基本境界圖及測樹學數表。也要準備好常用的醫療用品和藥品。比如常用的跌打損傷藥、胃腸感冒藥、過敏藥、驅蟲驅蚊藥、解暑藥等,用來包扎傷口的包扎紗布、藥棉、創可貼等。
(三)組建實習領導小組及學生分組。
實習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為了有效提高實習效率,必須組建實習領導小組并對學生分組,每次實習前,應由院、系領導及有關教研室主任等組成“野外實習活動領導小組”,專門負責野外實習的相關組織及協調工作,以便檢查督促專業指導、財務、學生管理和后勤。
老師們各司其職,責任到人。考慮實習指導老師人數、學生人數、性別等因素的前提下,按照10人左右的原則對學生分組,實應該由具有號召力的班長、黨員或者實習委員擔任,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和通知事情。
(四)認真做好實習動員工作。
實習前,應該召開由主管實習的院領導、指導教師及校醫院醫生參加的實習動員大會。在大會上,院領導應圍繞實習安全、實習意義、實習紀律,以及注意事項作出安排部署,專業指導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和實習技能培訓,主要包括:指導學生在野外如何使用地形圖,林班的區劃方法,小班的區劃方法和條件,小班調查的基本知識,森林資源抽樣調查的基本方法,完成森林資源統計分析的方法及實習儀器的檢查、使用和調整。此外,為了讓大家掌握野外生存的基本知識,有效預防野外實習中容易突發的疾病,還應邀請校醫院醫生給學生專門做有關野外實習安全方面的講座。
二、實習的實施階段
(一)安排好學生的生活。
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非常辛苦,因為實習地點路途較遠,大多實習路線需步行穿越,要翻山越嶺,道路崎嶇險峻,林木茂密。因此,只要是在實習經費范圍內,就要盡最大的努力安排好學生和教師在飲食和住宿,保障實習的順利進行。為盡量減少學生野外實習的費用,學院應對學生的住宿和對伙食進行補貼,以免學生的后顧之憂。但是為了節約實習經費,學生應該住集體宿舍,不應住賓館等高收費的場所。而對于指導老師來說,在野外實習的過程中,既要完成實習任務,又要承擔學生的管理工作,因此應當給予適當的補貼,以調動工作的積極性。
(二)嚴明實習紀律。
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地點基本上都是在偏遠的林區,再加上實習時間一般都在盛夏時節,高溫且多雨,學生人數眾多,這些因素對實習工作的進行具有一定的困難和危險性。因此,只有嚴明紀律,才能杜絕突發事件,保證實習工作的順利進行。首先,為了防止迷路和發生安全事故,帶隊教師要嚴格執行考勤制度,出隊和歸隊、夜休之前均要進行考勤,不得在外住宿;必須穿膠鞋和長衣、長褲,嚴禁穿拖鞋、高跟鞋及裙子參加實習;嚴禁到江河湖泊、水庫等游泳、戲水。其次,若實習過程出現緊急或意外情況,帶隊教師要積極采取有效手段處理出現的問題,并迅速向學校有關部門和人員反映。最后,尊重當地群眾,與他們搞好團結,未經允許,不能采摘當地群眾的瓜果和蔬菜、不能踐踏農民的農田莊稼。
(三)有序安排實習進度。
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時間安排一般只有一周的時間,時間緊,任務重。按照實習任務指導書的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實習內容每天應有不同且有側重點。如第一天讓學生首先熟悉實習地區的地形特點,第二天進行林班、小班區劃,第三四天進行林班、小班累計抽樣調查,第五天進行標準地調查等。
三、實習的考核階段
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是一次綜合性的教學活動,不同于單純的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因此不能通過書面考試、平時成績或者實習報告等單純的考查形式確定實習成績,而應建立一套完整的成績評定指標體系評定實習成績,重點要對個人實習表現、工作技能及實結等進行全面考核。
(一)野外實習表現考核。
實習表現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學生是否遵守實習紀律、是否具有團結協作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否具有集體榮譽感,是否提交實習報告等方面。由于野外實習有多位老師參加,每位老師都得給出評分,然后以平均分作為實習表現的最終評定成績。
(二)外業工作技能考核。
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的一個重要宗旨就是要掌握森林經理外業工作的實際技能。這種技能包括熟練掌握地形圖或航空相片的判讀勾繪;初步掌握森林資源調查方法;初步學會森林經營方案編制、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的技能及使用實習儀器的熟練程度和撰寫實習報告的水平等。因此,實習效果考核的目的是檢驗學生是否獲得了野外工作的技能和是否會使用操作儀器設備??己朔绞娇梢圆捎迷陬A定的地點、至少由兩位教師以面試方式進行檢查性考核,且以平均分作為記錄成績。
(三)野外實結考核。
實習結束后每個學生都應該寫一份實結。內容包括:實際技能方面的收獲、思想認識方面的收獲,以及以后實習的意見和建議等。
總之,實習的績效評價不能局限于某一種單純的考核方式或者實習結束后某一個時間點,而是應該貫穿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的整個全過程,達到全面考核學生的目的。
四、增強野外實習效果的措施及對策
(一)建立高質量的野外實習基地。
一個好的野外實習基地是保證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效果的重要條件。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基地的地域范圍、地形特點、森林植被狀況、立地條件等應當滿足野外教學實習的需要。實習基地既要距離學校近,為學生就餐、住宿提供方便,又要森林景觀類型多樣、森林覆蓋率高、生物多樣性豐富。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目前建立了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8處,基地面積10多萬畝。湖南省森林植物園、攸縣黃豐橋林場、攸縣淥田鎮長壽園藝場、株洲縣龍鳳鄉林場、南岳樹木園、瀏陽大圍山林場、衡陽岣嶁峰林場、湖南省林科院杜家沖實習林場。這些實習基地為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提供了良好的實習條件。
(二)購置先進的教學儀器和工具,使教學手段多樣化和現代化。
現代化的儀器和工具是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保質保量完成的基礎條件之一。新儀器的使用也會使教學手段更加現代化和多樣化。從而可以激發學生野外實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近年來林學院利用學科建設專項資金,投資400多萬元購置了學生實習用的數字測高測距儀、數字式測徑儀、數字多功能測樹羅盤儀、光學測樹羅盤儀、數碼拍照望遠鏡、海拔儀、手持GPS、計算機、圖形工作站等加上相關軟件產品,極大改善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實習教學的硬件設備。
(三)加強專業指導教師和帶隊教師隊伍建設。
野外實習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教學活動,需要多位老師的參與才能順利進行,特別是指導教師和帶隊教師的素質對能否完成實習任務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沒有好的專業指導老師,學生就很難掌握森林經理外業工作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實習也就沒什么效果,帶隊老師負責學生日常管理和后勤生活,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才能保證學生住得舒心,吃得放心并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隨著實習學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及一部分老教師的退休,急需年輕教師充實到野外實習專業指導老師和帶隊老師隊伍中,但大多年輕老師專業理論功底扎實,而實踐經驗不足,工作熱情高,但管理學生經驗不足,這就需要有經驗的老教師、年輕教師組合指導和帶隊,讓年輕教師盡快掌握森林經理外業工作的實際技能和流程、熟悉野外實習的各個環節,從而逐步挑起負責野外實習工作的擔子。隨著大量新儀器的使用,需要專門的培訓,才能讓專業指導老師熟悉新儀器的使用和矯正,維護和保養??傊?,建設一支本領過硬的實習師資隊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任務。
(四)不斷豐富野外實習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
隨著遙感、地理信息系統、GPS等大量的新技術日益應用到森林經理實踐工作中來的現實情況,必須對原有的森林經理野外實習內容進行修改和補充,不能僅限于傳統經理森林課程所要求的實習內容。教學方式方法也需要改革,不能只采取教師直接講解和指導,學生實踐的單一模式,教學方式應該多樣化,比如學生先實踐,教師發現問題后及時提醒、糾正和總結。也可以采取學生以組為單位,獨立實踐、教師進行考核等方式。這樣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森林經理學野外實習教學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逐步地完善。只要根據森林經理學課程的特點,切實從加強野外實習教學基地建設、進行實習教學儀器更新、加強指導教師和帶隊教師隊伍建設及豐富實習內容、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科學管理,就能更有效地提高野外實習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的社會需要的森林經理領域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利萍,束慶龍,劉盛全等.林學專業綜合實習改革與實踐[J].中國林業教育,2009,27,(1):33-35.
[2]曹幫華,魏蕾.林學專業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林業教育,2009,27,(1):36-38.
[3]夏毅敏,王琴,何玉輝等.高校生產實習教學改革的探索[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3,(3):91-92.
實習目的:
(1)復習、鞏固和驗證所學的生物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同時進一步豐富所學的生物學知識;
(2)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觀察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了解植物和動物的形態、習性、種類、用途的多樣性以及它們與環境的關系,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3)理論聯系實際,通過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意識;
(4)培養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好作風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珍惜大自然一草一木的良好素質與情感;
()增強集體主義觀念弘揚團隊精神,促進同學,師生之間的了解與溝通。
實習意義:
(1)通過野外實習,我們不僅鞏固了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而且還學到許多在書本上學不到得知識;
(2)通過野外綜合學習,我們更加熱愛自然,熱愛專業,團結合作,吃苦耐勞,同時也提高了獨立觀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創新的新能力;
(3)通過野外實習,增強了我們對植物界生物的認識,認識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主要內容:月29日,早晨五點集合,出發趕往,下午一點左右到達參觀市中山公園的動、植物園,下午2點10分集合,晚上進入水風景區。
月30日,上午在山里采集標本,下山后按小組制作標本,下午去櫻桃園采摘櫻桃。
月31日,挑戰嶗頂,點40出發,中午12點左右到達嶗頂,圍山頂走了一圈后開始下山,下山時由于方向性錯誤我們在深山里迷路了,還遇上了大雨,幸虧遇上了幾名野外登山隊員,才得以走出這座鬼斧神工的大山,到達營地時已經晚上7點多了。
月1日,早上8點多,在棧橋看風景,9點到下午2點在海底世界參觀標本及各種海洋生物(標本館、海底世界、海獸館、夢幻水母宮)下午兩點多向日照出發,來到李趕海園,住在海邊,心情無比激動。
月2日,上午來到燈塔風景區和萬平口風景區看大海,下午回到營地趕海,采集和制作標本。
月3日,上午來到國家森林公園觀賞各類植物,下午回到營地采集和制作標本。
月4日,上午自由活動,下午1點去趕海園趕海,采集和制作標本,這里的海灘好大呀。
月日,上午7點出發趕往公園參觀游覽,午出發返回,晚8點抵達,野外實習順利結束。
總結體會:首先,我覺得這次去,可以說是不負此行吧,我們不僅開闊了眼界,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奧秘以及大海的廣闊與浩瀚也品嘗了正宗的煎餅,感受到了人民的淳樸與熱情,切身體會了山區人民和沿海人民別有一番風味的生活格調,的確是個好地方,尤其是,氣候適宜,景色怡人,時,帆船,游泳等4項就是在這里舉行。
關鍵詞:畢業實習指導;創新能力;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8-0218-03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屬于培養應用類人才的專業,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國家的資源勘查、環境監測和工程建設等領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應用領域也得到空前的拓展,畢業生分配去向為全國各地的資源、能源、環境、工程建設、質量檢測、儀器制造等多種行業和部門。各行各業的工作環境和背景差異很大。畢業生如何能適應這樣廣泛的領域,畢業后能夠盡快承擔工作任務,是畢業實習期間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培養出適合用人單位需求的合格畢業生,桂林理工大學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改革,研究培養高質量人才的思路和方法,其中畢業實習安排和畢業論文指導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翱辈榧夹g與工程”專業的畢業實習時間為16周,實習內容主要為:野外實習、完成畢業論文和畢業答辯。兩者的有機結合,對畢業實習效果至關重要。
一、野外實習
野外實習是“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實習期間的重要實踐部分。學生參加野外實習的形式有多種:參加學校實習基地單位的科研或生產項目;參加教師的科研工作;或到學生即將就業的單位參加科研或生產工作。這些實際的科研或生產活動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工作現狀,了解勘探行業發展情況。在實習期間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培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根據實習項目對畢業生進行指導。在出去實習之前,要求畢業生做實習準備。例如,資源勘查類的科研或生產項目,要求學生了解礦床、成礦理論及所需的地球物理方法原理等內容;工程、水文或環境勘查類的項目,要求學生研究巖土層的地球物理特征及該精度地球物理方法原理等內容;而工程質量檢測方面,則需要了解質量檢測規范及應用地球物理檢測方法原理等。在野外實習結束之后,要求學生作實結,從野外工作施工技術、資料解釋、成果展示及報告編寫等方面總結實習過程。
二、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是本科教學工作的最后環節。指導“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的主要環節有畢業論文選題、論文編寫等。
1.畢業論文選題。選題是做好畢業論文的關鍵環節,也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前的綜合訓練。因此,指導學生畢業論文題目的選擇是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翱辈榧夹g與工程”專業培養應用型高級人才,畢業論文的選題應結合科研和生產單位的需求。畢業論文選題的時間安排在四年級的生產教學之后,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地球物理各方法的理論、野外工作方法和資料解釋。有了各自的專業興趣和對各專業課教師的了解。因此選題是選擇專業方向和專業教師,在選題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讓學生自己選擇畢業論文方向。我們將畢業論文的選擇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的意愿和興趣,先了解學生的個人興趣,以后從事工作的意向以及個人能力。②選題結合實際科研或生產項目。參加野外畢業實習的同學,根據在科研或勘查單位參加的科研和生產實際工作選題。這些結合實際的選題符合科研或勘查單位的需求,具有實用性。使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與科研、生產實際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并且能夠在畢業后最短時間內達到工作單位所需的能力要求。這樣學以致用的論文題目,相當于一次實際工作練習。③專業教師的選擇。學生選擇好論文方向后,為了能夠順利地完成畢業論文,并得到良好的相關方面的鍛煉,選擇教師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每個教師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比如有些教師擅長工程勘查、有些老師擅長資源勘探、有些教師擅長能源勘探、有些教師理論研究等。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選題方向,選擇相應的教師,以便得到最佳指導。④教師在論文選題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學生選題只是選擇了論文研究的方向,其中的細節需要教師進一步完善。確認學生適合的那種題目是應用型還是研究型。對于有明確目的的學生,例如畢業后從事地質找礦工作的學生、已經考取研究生的學生、有一定的計算機編程能力的學生、對某種地球物理方法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針對不同的學生確定不同特點的畢業論文題目。主要的選題原則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從科研項目中選題。對于今后繼續深造,具有較高的計算機編程水平和對地球物理方法有興趣的學生,引導他們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或到有關的科研單位參加研究工作,使他們盡快了解專業發展的新水平、新動向,參與到科研工作中,學習科學研究的系統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學生在科研工作中,會鞏固專業知識,了解自身的能力。二是從工程項目中選題。對于已經確定了就業單位,準備進入地球物理勘查實踐的同學,選題可以來自勘查單位的工程項目。通過這些聯系實際勘查項目的題目,學生對勘查單位的設備、勘探領域、資料解釋方法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認識到勘查單位對人才的要求,通過做畢業論文可以有目的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在上述論文選題的指導思想下,近幾年,桂林理工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方向)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呈現多樣化(如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選擇實踐型題目的人數在近四年中是最多的,約占64.8%,選擇結合型題目的人數約占18.1%,選擇理論型題目的人數約占17.1%。這一比例符合我校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方向)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同時,也滿足了一部分同學想要繼續深入研究的愿望。
2.教師在論文編寫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需要具有綜合素質和先進技術的人才,畢業論文寫作期間,要注重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應用英語、計算機編程和解釋軟件使用等能力。①查閱文獻的指導。論文題目選定之后,學生需要了解相關地球物理方法的發展、研究現狀及應用情況。在查閱科技文獻過程中,教師對相關方向的現狀及學生存在的疑問進行講解和指導。②計算機應用的指導。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教師要安排一定的計算機編程和學習使用最新地球物理資料解釋軟件的工作量。將這部分內容和畢業論文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于計算機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鼓勵他們獨立編程,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對于計算機能力弱的學生,則重點學習現有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廣泛應用的辦公軟件對資料進行簡單處理,比如運用Grapher、Surfer、Excel等的電子表格計算視電阻率等一些簡單的處理。③地球物理資料解釋和繪圖技術的指導。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資料解釋和繪制成果圖示是論文的核心內容。指導教師要對這部分進行重點指導。指導學生寫出明確的解釋依據、解釋思路、解釋結果,并繪制出規范、符合要求并美觀的圖件。規范的插圖和附圖是“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必要的專業繪圖軟件,能夠熟練地掌握繪圖技巧,做出能為畢業論文提供有效證據和支撐的圖件。④論文寫作的指導。在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將資料解釋部分作為論文的重點部分。不僅要有解釋思路、解釋依據,解釋理論和解釋結果的討論,還要有規范的寫作格式、規范用語、規范地引用圖件,以明確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科技寫作能力。
三、畢業答辯
畢業答辯是學生從事工作后項目匯報的一個預演。因此,準備答辯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學生工作能力的一種培養。由于很多學生第一次準備類似的演說,在準備過程中,難免會胡子眉毛一把抓,得不到要領。因此,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設計和組織答辯演講稿,清晰地表達研究內容,恰到好處地使用輔助器具,靈活地應對提問等。
從目前用人單位反饋的信息來看,近幾年我校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方向)專業的畢業生,絕大多數受到單位的重用,經過一年的實習期以后,基本上可以獨立主持生產項目,成為單位的骨干。由此可以說明,有目的、有意識的畢業實習指導,會使學生的知識積累出現一個飛躍,為從事相關地球物理勘探的工作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程志平.工程電法勘探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思考[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5,25(增):35-38.
[2]羅潤林,阮百堯,李亞南.以學生為本的“電法勘探”課程改革[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9,29(增):61-63.
[3]呂玉增,韋柳椰,李長偉.地球物理勘查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J].中國地質教育,2012,1:115-118.
[4]曹麗文,樸春德.地質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國地質教育,2009,4:118-121.
關鍵詞:昆蟲學;多元化教學;教學理念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20-0108-03
The Practice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Applied the Entomology of Normal Universities
Zhang Yanan 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235000,Anhui)
Abstract:Entom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gher biological knowledge. In the study,we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high quality education for entomology,generalized the teaching experiences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application in entomology,then we explored and summarized emphatically from many aspects,including the teaching background,teaching purpose,teaching idea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Entomology;Diversified teaching;Teaching concept
1 昆蟲學教學背景
近百年來生物學無論從國內還是從國際上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與成就??梢院敛豢鋸埖卣f21世紀是生物學的時代。昆蟲作為地球上數目和種類最為龐大的群體,與其強大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分不開。因此,昆蟲學作為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生物界乃至人類社會都有著重大意義,因而廣泛受到學術界的關注??萍紕撔氯招略庐?,教學模式自然不能一成不變。在這個多元化的信息時代,教學創新顯得尤為重要。本著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與新世紀的教學理念相結合的態度,結合高等素質教育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我們致力于將多元化的教學理念運用于昆蟲學的教學實踐。無論是何種教學模式,其本質都是為我國培養一批真正具有高素質的科研人才。然而我國在傳統昆蟲學教學模式下所培養的人才與當代高等素質教育對人才的需求有所出入。究其根本則是陳舊的教學模式所導致。因此,當代新興的教學理念的注入將更有助于培養一批新型的高素質人才。我們所強調的教學理念是在教學當中時刻以學生為主體,在盡可能地規避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將提高學生總體素質水平作為核心要素。昆蟲學教學以其研究對象的普遍性以及個體差異性而有別于其他生物類學科。因此如何讓學生切身掌握昆蟲學這門課程,又不拘泥于理論知識的禁錮,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則顯得尤為重要,顯然這是傳統的昆蟲學教學很難做到的。近年來,為服務地方經濟,向用人部門提供農林類相關專業的人才,很多非農林類院校也開設了諸如園林園藝、動植物檢驗檢疫等專業。與傳統的農林類院校相比,在這些非農林類院校中開設昆蟲學課程,無論是教學經驗、教學方法以及課程體系,還是實驗、實習的設備材料等方面,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1]。而筆者所在的淮北師范大學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突破傳統昆蟲學教學中的短板,克服非農林大學的重重挑戰,充分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和從教多年的教學工作者的寶貴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將多元化應用于昆蟲學教學實踐上的這一新型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
2 昆蟲學教學目的
昆蟲學是農林類院校中農學、植物保護、園林園藝、林學以及動植物檢驗檢疫等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主要向學生講授昆蟲學的基礎知識,包括昆蟲的外部形態及內部結構、昆蟲生物學、昆蟲分類學、昆蟲生態學,以及危害方式、發生發展規律、預測預報、種群動態和害蟲綜合治理等知識,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均較強的學科[2]。昆蟲學作為生物學的重要領域,是高等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園藝及相關學科的專業課程之一。昆蟲學教學則是以在校大學生為主體,教授生物界中種類和數量最為龐大的群體。昆蟲分類小到肉眼不可見的蜱螨、薊馬,大到超出手掌大小的甲蟲、蝴蝶。不同的昆蟲從習性、食性、形態特征上都各不相同,研究起來確實難以著手。但其實昆蟲學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小到普普通通的蚊蟲叮咬,大到駭人聽聞的“蝴蝶效應”。當前,昆蟲廣泛應用于臨床醫學、航空航天等科學甚至包括科幻文學,其成果數不勝數,為全人類謀福祉。因此才促使我們不斷培養昆蟲學相關人才,這就要求昆蟲學教學改革要與時俱進。
3 多元化教學理念
孔夫子座下不僅有著名的七十二賢,弟子門徒更是遍布數千人之多,并留下“因材施教”4個字,這是每位教師都渴望做到的。然而,在當下大環境下,對每一位大學生堅定不移地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實際是行不通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背棄“因材施教”的理念,相反,我們所提出多元化的教學理念正是從側面對“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延伸,是“因材施教”教學理念在當今社會的縮影。多元化的教學理念是在教學當中以學生為主體,盡可能規避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通過多種途徑來提高學生總體的素質,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目的。我們大膽的假設將多元化的教學理念應用于使我們頗為棘手的昆蟲學教學實踐中來,并打破以往的固有思維,將更多地嘗試有利于人才培養的各個途徑。
4 多元化教學途徑
多元化的方式眾多,但其要點基本是一致的,要求合理采用有利于學生的視、聽、感覺來加深所學的知識,并盡可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3]。通過反復總結自我昆蟲學教學及昆蟲學教學前輩的豐富經驗,并有效結合教師、學生及學校三方的能力條件,我們初步制定了信息教學、一教一驗、移動學堂、野外實戰4種途徑。
4.1 信息教學 如果說21世紀是生物學世紀還尚存爭議,那么信息時代肯定是不二選擇。研究表明人類大腦對圖片、影視的印象要遠遠深于簡單的文字說明。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知昆蟲學,我們采取了“信息教學”的模式。教師在課前要認真備課,并把上課內容做成圖文并茂的課件供學生上課時學習以加深印象,課后再分發給學生,以便學生及時復習鞏固。信息媒體的強大使得制作一些精美的課件并不困難。這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收到的教學效果又是令人歡欣鼓舞的。在教師及“信息教學”的幫助下,不出課堂就能欣賞到蝴蝶翩翩起舞的身姿,蜜蜂辛勤忙碌額的背影,大甲蟲求偶間的角逐,一幕幕呈現在學生眼前。相信這些新奇的圖片、視頻會有助于學生打開關于昆蟲學世界的大門,從而不斷培養出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
4.2 一教一驗 “一教一檢驗”與“一教一實驗”雙管齊下。“一教一檢驗”,我們都知道學生的自覺度是有限的,尤其是對大學生而言,過度的放縱和不管不顧成就不了幾個人才?,F如今,尤其是大學期間,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與互動本就匱乏,唯一的聯系也就在課堂,而這顯然是不夠的。作為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去督促學生,主動增加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機會,及時了解學生的動向。因此我們每教授一節新內容前要抽少許時間,有助于檢驗已授課程的教學效果,并根據學生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計劃;“一教一實驗”,眾所周知,再精彩的理論講課缺乏了具體實踐總是難免過于空洞乏味?!皩嵺`出真知”,我們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讓學生動手操作,用心觀察,直接接觸實體昆蟲才是使昆蟲學真正形象化、具體化的不二法門。作為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實驗操作過程和實驗態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實驗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規范實驗操作,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尤其要重視一些學生習慣性不規范的操作,教師要耐心地示范和指導。通過嚴格要求,正確引導,使學生養成嚴謹、求實的科研工作態度[4]。而教學和實驗同步進行既保證了學生對課程的新鮮度,也能確保學生及時復習鞏固昆蟲學知識。
4.3 移動學堂 “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闭n堂上教師能教授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學習從來就不應該是教師的“獨角戲”。但學生能獲取知識、涉取養分的地方還遠不止于課堂。圖書館昆蟲學相關的書籍琳瑯滿目,可惜借閱率較低。圖書館不能搬走,但書可以帶走。“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這樣的“移動學堂”不容錯過。在圖書館學生可以讀懂法布爾筆下的《昆蟲記》里每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從而引發學生對生命的尊重,對自然的熱愛?!熬W絡是工具,不是玩具”,這是我們希望每一位學生都應該分清,但學生卻常常分不清。我們應該看到,隨著手機、電腦的越來越普及,信息載體能為學生帶來的不僅僅是通訊的方便,更重要的是資源的利用,成千上萬的昆蟲學書籍、刊物可以隨時供學生翻閱。這無疑是座巨大的知識寶庫,也是學生私人的“移動圖書館”,能夠時刻準確地為學生傳遞信息。
4.4 野外實戰 每當昆蟲學教學進展到一定程度時,淮北師范大學生科院都得進行“野外實習”活動,而我們更傾向于稱之為“野外實戰”。畢竟對于將來從事昆蟲學相關工作的學生們,這場實習也可以算是他們的戰場。在我們看來,實習更像是一場考驗、挑戰甚至是探險。不僅關乎學生,也關乎教師和學校。野外實習不同于簡單的理論學習,也有別于大多數實驗中所接觸的昆蟲標本;野外實習更多的是給予學生直接接觸活體并且親自制作標本的機會,它考核的是學生對昆蟲學系統知(下轉114頁)(上接109頁)識的認知程度,也是教師和學校檢驗自己教學成果和人才培養計劃的直接途徑。在為期1周的野外實習過程中,教師則從培養學生動手和觀察能力,調動學生對昆蟲學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答疑解惑等多方面踐行人才培養策略。
5 結語
將多元化教學應用于昆蟲學教學實踐,取得了一些成效,培養了一批熱愛并立志于從事昆蟲學相關研究的人才。但是凡事皆不可一蹴而就,“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學改革也非一朝一夕完成。本文所倡導的多元化教學理念在短期內不可能完全成熟,但正因為多元化的教學理念的精髓在于一切有助于培養昆蟲學相關人才的方法、途徑都能夠加入并幫助我們完善多元化教學在昆蟲學教學實踐上的應用。因此,多元化教學應用于昆蟲學教學實踐從長遠來看是當前最具活力的人才培養方式。
參考文獻
[1]門秋雷.非農林類院校昆蟲學教學的改革[J].安徽農業科學,2015(10):380-381.
[2] 彩萬志,龐雄飛,花保禎,等.普通昆蟲學2版[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1.
關鍵詞:水利工程;畢業設計;教學實踐改革
一、問題的引出
眾所周知,大學本科畢業設計是本科學習階段最后的一個教學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不同于學生在四年內所學的任何一門課程,也不同于其他階段的課程設計與階段性實習。它是將大學四年所學的主干知識進行最后一次串講與綜合實戰演習。這個階段的學習過程即是再次強化四年學的重要知識,也是根據學生的就業意愿所選的畢業設計方向,為即將工作崗位做知識的儲備與“出廠的滿格充電”,另一方面也起到查漏補缺的重要作用。人才培養的合格與否,社會與企業說了算,畢業設計階段正是本科學習階段與步入工作崗位的銜接階段,畢業設計過程的好壞,關系到學生是否能順利走上工作崗位以及能否適應社會。另一方面對于高校老師來說,合格高效完成畢業設計的教學實踐工作,能夠反哺課堂教學工作,從畢業設計的指導與實施過程中能發現前期的課堂教學與課程設計以及各種階段實習的不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1-3]。當今教學方法與手段都在飛速發展,不管是課堂教學還是實踐教學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課堂教學方面,基于慕課、翻轉課堂等多種新式教學方法與手段對傳統單一課堂教學進行了沖擊,實踐教學方面也是如此,基于先進三維技術等現代教學素材在實踐教學方面也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是畢業設計這個重要的教與學關鍵環節的模式仍然不會變,仍然是學生做設計與教師確定方向這種模式。那么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教與學的互饋模式如何優化,教與學的互饋關系存在哪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梳理。
二、畢業設計過程中教與學互饋存在的問題
總結近三年來在水利工程本科畢業設計教學工作的經驗,認為在水利工程本科畢業設計教學工作當中,教與學的互饋存在以下幾方面或幾種關系需要進行深入探索。
(一)教師的指導性講解與學生的知識準備
臨近畢業的本科生在進行畢業選題、師生互選完成后,下一步就進入畢業設計的實施流程,首先學生要熟悉選題內容,選題內容在畢業設計選題指南及任務書上有明確的對應。熟悉完選題后,就要進入設計工作,此時需要指導老師進行引導性的知識講解,并對每個重要環節節點上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進行講解。同時需要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畢業設計知識準備。
(二)認領設計任務后學生嘗試性設計計算與指導教師針對性講解的互饋關系
同學們在確定選題后,在初步聽取指導教師講解之后,會進行嘗試性設計計算,此時由于所學知識已久,學生對很多知識的印象不再清晰,很容易遇到問題而“卡住”,此時需要指導老師進行針對性講解。而學生進行常識性計算后應該及時匯總自己的知識盲點,并及時向指導教師請教。
(三)學生對畢業設計實物的認識與指導教師針對性的實踐講解
進入畢業選題的大四同學雖然經過四年的課堂學習、課程設計、課外實習,以及畢業野外實習,但仍然對畢業設計中所出現的各種水工建筑物實體模糊不清,究其原因就是當初在進行課外實習以及畢業野外實習過程中沒有目的性,走馬觀花,看得多,忘得也多。因此需要考慮是否在畢業設計的恰當時間點插入半天或一天的野外實物強化認識。
(四)整個畢業設計流程中指導與實施互饋過程科學性梳理
高校水利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指導與實施流程正在改變,傳統的畢業設計過程是老師布置一個題目,給一些資料,讓學生去做,在做的過程中有學生會就自己不懂的地方向老師進行咨詢。隨著網絡平臺的發展,高校教務管理部門會購置一些管理系統諸如“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這些系統按照流程,依次有指導教師任務、學生選題、提交開題報告,以及定期上傳指導記錄(實際上輔導記錄)等環節。在這種情況下,指導教師應該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不能讓程序僵化畢業設計過程,讓設計過程“活”起來。
(五)指導教師的構成及學生畢業設計小組的構成關系
水利工程類專業的水工建筑物方向的畢業設計涉及的課程內容較為復雜,涉及課程門類繁多,特別是有諸多力學課程,比如水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結構力學,以及專業課水工建筑物及水電站、基礎工程等專業課程。那么指導教師是以專業教師為主還是組成指導小組、學生分組是否考慮個體差異,這些問題都需要探索研究。
三、優化師生互饋關系及提高互饋效果的對策分析
針對以上在畢業設計過程師生教與學互饋中存在的問題,為優化師生互饋關系,提高師生教與學的互饋效果,首先要科學、合理地確定指導教師的引導性知識、重點知識、難點知識的全面講解與單個學生查漏補缺式輔導講解的先后順序及相互關系,但是由于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如果指導教師按照一種模式講解,效果不佳,尤其是對于部分在學業課程上有偏差的學生。因此需要在全面講解引導性知識的同時考慮給個別同學進行查漏補缺式的輔導,才能保證整個畢業生設計小組順利完成畢業設計工作。在全面講解過程中要注意化解學生知識脈絡上的凍結點,讓學生順利從嘗試性設計計算狀態進入正式的設計計算狀態,而指導教師的針對性講解應該面向整個設計小組中全體同學都感覺到有難度的知識點。當畢業設計過程進入實物設計階段,設計任務書中出現前池、扭面、過水堰、橋涵等水工結構物時,學生并不能馬上在頭腦中形成立體實物影像。因此,在畢業設計流程中恰當地選擇時間節點進行野外各種水工建筑物的踏勘認識,可以對學生的畢業設計起到有效的幫助。對于目前高校逐漸采用的系統管理模式下的畢業設計指導過程,雖然先進的管理系統讓畢業設計流程更加科學合理,指導教師也需要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將網絡系統與專業有機結合。這方面需要在不斷的實踐教學過程中進行摸索和探究。對于指導教師與學生分組方面,依據以往水利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經驗,指導教師里需要既有專業教師,也有力學老師。這樣構成的指導教師小組能勝任全過程畢業設計指導工作。學生確定選題后,雖然每個人所做的具體設計計算不同,但往往根據不同的設計類型分為諸如隧道組、前池組、涵渠組。畢業設計以小組組成,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探索疑難計算問題,因此畢業設計小組的分組也需要考慮每組都有一個充當“領頭羊”角色的同學,使其帶動學習上吃力的同學,實現同組學生的共同進步。
為何選擇地球化學專業
在高三同學們進行專業選擇時,常常會被諸如什么專業好就業、什么專業有前途、什么專業有發展前景等等這樣的問題所困擾。然而在我看來,專業沒有冷熱之分,所謂的冷門專業和熱門專業只是大的社會環境背景下所導致的區別罷了。只有對所學專業有興趣,才有動力去學好學精,從而謀求到更好的發展前途。就我所讀的地球化學專業來說,開設此專業的院校全國只有二十余所,每屆畢業生總共才有三千余人,比起計算機、英語等專業,可以說是冷門專業。但是只要地球存在一天,地球化學就要存在一天,所以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地球科學是人類永恒的事業,我自己出于對旅游和地球奧秘的好奇,報考了國內地學教育的排頭兵和國際地學界的知名學府――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作為一所以地質、資源等為特色的行業高校,在國內地學領域中可謂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在2012年的第三輪高校學科評估中,地質學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一級學科連續三輪分別排名第一。所以,想要從事地質工作,報考中國地質大學是最理性的選擇。
課程安排和設置
搞地質曾經給人的印象是找礦、搞風水、上山下鄉,其實這是很狹隘的理解。地質學其實涵蓋了與地球(或者其他宇宙天體)有關的各個方面,它是一門很龐大的學科系統。
進入大學之后,我慢慢地了解到中國地質大學地球化學專業擁有於崇文、張本仁、李曙光等院士,就連“嫦娥奔月”工程的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也是我們專業的第一屆校友。按照以往院士和每年的學生比例來算,平均2000人可以出一個院士。這也就更加激勵了同學們鉆研專業領域的動力。地質大學的學術氛圍十分濃厚,在我所就讀的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老師和同學們研究課題到深夜已經是屢見不鮮的情景了。每次走在校園的主干道上,看著路上行色匆匆的老師和同學,望著伴隨學校成長的白楊,我愈加相信,簡樸的地大,孕育了多少的地質人,又引領了多少的地質人??!地大人始終踐行著“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不斷鉆研,精深著地大的精深。在這里,我更加堅定了終生走地質之路的決心。
在專業課設置的方面,大一、大二期間學習內容主要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主要是為將來從事地質科研夯實理論基礎,包括巖石學、結晶與礦物學、地史學、古生物學、地球化學、構造地質學等課程。同時,專業課還設置了很多實習內容,以幫助我們進一步加深對專業知識的掌握。
在結晶學實習課上,我們把小孩子玩的“積木”琢磨了大半個學期,睡覺的時候都在念叨晶型符號;在巖石學實習課上,我們拿一把小刀、一個放大鏡觀察三大巖類標本的結構和構造特征,若有幾個很相像的標本的話,可夠折騰大腦的;在晶體光學課上,我們利用偏光顯微鏡對巖石薄片進行觀察鑒定,發現原來“石頭也是有顏色的”。當老師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地球的演化歷史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在做著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祟惖臍v史在地球的歷史長河中,只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年華是如此短暫,何不充實度過?在雅安地震后的第二天,老師就為我們講解了此次地震發生的機制原因。讓我們意識到地質對人類社會是如何的重要!很多有名的教授都給我們本科生上課,教授們的知識淵博,待人寬厚,使我們受益匪淺。
本專業的實習和就業
野外是地質工作者的家園。中國地質大學在周口店和北戴河都建有教學實習基地。在大一的時候,我們前往北戴河進行了為期12天的地質認知實習,實習內容相對簡單,但是為我們進一步的學習奠定了理論基礎。大二暑期的周口店實習更加充實緊張,在為期三十五天的酷暑里,我們每天帶上地質三大件出野外,爬山是家常便飯,劃分地層、測產狀、記野簿、繪素描,回基地后,要補充野簿、上課,還要預習第二天的實習內容。實習結束之后,大家都被曬黑了,體重也減少了,但學到的東西很多,掌握了地質工作者應具備的地質基本技能,學會了合作交流,為自己以后的地質工作奠定了實踐基礎。盡管很多人不能理解我們為何要選擇從事這一行業,我想說是興趣與使命讓我們越走越堅定。
大三以后,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專業方向深入學習。同時,若自己對科研感興趣,可以跟隨老師做課題。
時間就像是海綿里擠出來的水,大學的課余時間是十分充足的。如果利用好課余時間,多參加課余活動,對一個人的能力提升是很有幫助的。在大二時,我和同學申請到了兩個國家大學生創新項目,開始了自己的創新之旅。在科研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查找資料,如何寫論文,如何制定可執行的方案。每天的生活雖然很繁忙,但當自己有所進步時,都會為自己感到高興。同時,我也參加了不少比賽活動,獲得了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海洋知識競賽北極特別獎等。總而言之,大學所提供的機會是非常多的,只要你做一名有心人,便會收獲令人欣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