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藥前處理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高起點、多功能的實訓基地硬件建設實踐性課程的教學不僅僅是在教室,更多的應該是在實驗室、實訓基地等“真實”或“仿真”的實踐性教學場所中完成,其中“工學結合”的教學內容只有在模擬或真正車間中才能完成,而藥品生產GMP的內在要求,使得醫藥企業無法滿足藥學類專業人才GMP實訓教學的需要。因而,符合GMP標準的、與現代制藥工業同步的藥學類專業校內實訓教學基地的建設,也就成為相關院校改善辦學條件、彰顯辦學特色、提高教育質量的重中之重。本校擁有行業辦學和江蘇地區醫藥產業發達等特殊環境優勢,為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奠定了便利條件。本校注重本科教育,堅持特色發展,遵循“不唯藥、需圍藥、應為藥”的九字方略,以“學生現在的學習環境,就是今后的工作環境”為目標,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總結了鎮江校區實訓基地的建設經驗,依據國家《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相關法規,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高規格搭建集規模化、系統化、信息化于一體的實訓教學平臺,作為項目化教學的載體,保持GMP實訓與行業生產的一致性,探索課堂教學與實訓技能訓練的一體化,實現“教中學、學中做”的教學和實訓互動,縮短了教學與實踐間距離。本校GMP實訓中心由安徽省醫藥工業設計院參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討論稿)進行規劃設計,規范施工,建筑面積4600平方米,其中凈化面積達3800平方米,現有各種設備、儀器價值1368.977萬元。實訓中心以公用工程為支撐,融藥物合成、中藥提取、生物制藥及藥物制劑等車間為一體。其中,凍干車間配備西林瓶粉針聯動線、真空冷凍干燥機等設備,車間內潔凈度設計為B級背景下的局部A級;注射劑車間凈化級別設計為C級背景下的局部A級,主要包括小容量注射劑、塑瓶大輸液、軟袋大輸液三條自動化生產線;固體制劑車間凈化級別為D級,主要包括片劑和膠囊劑,生產工序包括原輔材料的前處理、制粒、壓片、膠囊填充、包衣和內包裝工序;生物制藥車間潔凈級別設計為D級背景下的局部A級,符合國家GMP要求;中藥提取生產線主要包括浸出提取、過濾、濃縮、醇沉、干燥等工序;藥物合成車間根據撲熱息痛的合成路線設計,包括酰化合成、精制、濃縮回收等崗位;公用工程車間主要包括工藝用水系統、空調凈化系統、冷水機組、空壓機組等。實訓基地硬件設施已達到國內制藥行業先進水平,在國內藥學類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制劑車間內生產線均采用國內先進設備,自動化程度高,并配備了相應的輔助設施,使實訓教學能夠在醫藥企業真實生產情境下順利開展。本校對GMP實訓基地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職業技能的訓練場、企業培訓的推進器、繼續教育的加油站、技術革新的試驗田、科研成果的孵化器。
2.規范化、數字化的實訓基地軟件建設在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從車間工藝設計、凈化廠房建設到設備的選用、安裝、調試、運行的每一個環節均嚴格按照GMP要求實施,并同步開展GMP軟件建設工作,逐步建立包括藥品生產、廠房、設施及設備在內的一整套GMP軟件體系,如:凈化廠房設計、空氣凈化系統、純化水注射用水(清潔蒸汽)系統及相關制藥設備的GMP檔案文件。同時,采用數字化多媒體、計算機虛擬仿真等手段,全程記錄整個硬件和軟件的建設過程,為實訓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獲取第一手實踐教學素材。3.校內GMP實訓基地建設標準的制訂工作本校在充分調研藥學高職崗位職業能力培養需求的基礎上,總結了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的經驗成果,確立了藥學高職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思想,完成了藥物制劑工藝技術、藥物分析技術、中藥制劑技術、化學制藥技術四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標準的制訂工作,方案獲教育部批準,在全國藥學高職教育中實施,對加強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指導與管理,促進實訓基地建設工作更加科學、合理、規范,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取得了廣泛的社會效益。
二、構建實訓教學體系
由于藥學類專業本科校內實訓起步較晚,目前還沒有可以借鑒的教學模式,為此,學院積極探索和實踐以“工學結合”為核心的現代藥學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把實踐教學從理論教學的延伸和應用提升到主體地位,使理論真正服務于實踐。為此,必須打破傳統的學科系統化束縛,將學習過程、工作過程與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發展聯系起來,實現由“學科完整”向“工作過程完整”的轉變。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團隊學習、虛擬學習、專題討論等多種學習方式引入實訓教學過程。以求實、求新、求變,體現工程實訓特征為原則,以生產實踐應用為目的,設計項目化實訓課程,開發實訓教材,探索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藥學類專業實訓教學新體系。建設實訓內容項目化、實訓組織生產化、實訓手段多元化的藥學類專業本科實訓教學體系。
1.實訓內容項目化項目教學是指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本身是以生產一件產品或提供一項服務為目的的任務,它與學科知識領域沒有一一對應關系,而是從具體的“工作領域”轉化而來,常表現為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綜合性學習任務。通過一個學習領域的學習,學生可完成某職業的一個典型工作任務,處理一種典型的“問題情境”,通過若干系統化的項目化教學模塊的學習,學生可以獲得某一職業的職業能力。校內實訓基地雖然按照工廠化、車間式進行布局,但實訓教學主要以基礎性、規范性、通用性技能培訓為主,需要將崗位能力分解為一個個實訓項目,對學生進行崗位基本技能的訓練。我們所要做的工作是以工作過程為主線,找到實訓內容由實踐情景構成的過程邏輯,使學生實訓的過程變成基本符合制藥企業工作的過程,實現由“學科導向模式”向“項目導向模式”的轉變。[2]學院把實訓基地按照制藥企業的實際生產過程劃分為七個車間,即注射劑車間、固體制劑車間、生物制藥車間、中藥提取車間、藥物合成車間、凍干粉針車間和公用工程車間,以各個車間的生產工藝過程為主干線,參照制藥生產的實際生產崗位以及實訓教學的規范化、項目化的需求,將每個車間劃分成若干實訓模塊,以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為基本出發點,根據制藥企業的生產崗位的實際工作過程對每個實訓模塊的實訓內容進行項目化設計,再將每個車間的所有實訓模塊的實訓內容加以整合,成為該車間的實訓內容,然后將各個車間的實訓內容融合起來,形成整個GMP實訓中心的項目化實訓內容。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專業本科生的實際需求,對實訓內容進行模塊化組合、篩選設計,建立不同專業的實訓計劃、實訓大綱、實訓教材、實訓教案等,從而建立了項目化的實訓教學內容體系。
2.實訓組織生產化本著“車間與教室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學生與學徒合一”的原則,以“生產過程即是實訓過程”為出發點,開展實訓教學的組織工作,實現由“學科體系導向模式”向“生產過程導向模式”的真正轉變。在實訓過程中,每個實訓模塊既是實訓崗位也是生產崗位,針對每個實訓崗位,建立一個實訓教學指導小組,實訓教師指導小組由主講教師和輔講教師組成,根據崗位需求,進行教師專業結構的合理搭配,建立主講教師負責制度,完成崗位教學任務。主要包括該崗位的實訓計劃、實訓大綱、實訓教材、實訓教案的編寫和修訂工作;崗位實訓教學的組織和教學研討工作等。主講教師既是崗位實訓教學的帶頭人又是實際生產的班組長,實訓教師既是教師又是師傅,參訓人員既是學生又是學徒。再以各車間實訓教師為基本教學單位,設立實訓車間負責人,組建實訓教學研究室,開展各個車間的實訓教學工作,進而完成生產化的實訓教學組織體系建設。3.實訓手段多元化在實訓教學實踐中,學院以職業崗位技能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為目標,以服務于生產實踐為切入點,以校內實訓基地為依托,以《GMP仿真平臺軟件》為平臺,將現場教學、虛擬實訓和現場實訓三種教學方式相結合,根據實訓項目和學生的特點,合理設計教學方法,強化學生能力培養。這三種教學手段各有所側重又相互融合。一方面,現場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從理論到實踐的軟著陸,虛擬實訓著力強化學生對制藥生產工藝過程及設備的規范化、程序化的認知能力,現場實訓則側重于實際操作技能、實踐經驗技術的積累,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另一方面,將現場教學中的實踐性理論知識實施于GMP車間現場實訓和計算機虛擬實訓中,在實踐中理解、消化與掌握;同時將GMP車間現場實訓和計算機虛擬實訓中的技術、經驗和感性素材應用到現場教學中,進一步提升現場教學的廣度和深度,從而實現了知識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的循環認知過程,全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
三、教學實踐成果及影響
學院以中國藥科大學雄厚藥學專家團隊為依托,以全國大型知名醫藥企業工程技術權威為外援,以GMP實訓中心“雙師型結構”教師團隊為中堅,以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實訓內容設計為理念,開展實訓教學研究,形成“學做合一”教學模式。利用所擁有的校內實訓基地,在原有的藥學類專業本科教學計劃中新增實訓課時,合理安排實訓內容,充分體現“理論與實訓有機統一”,對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交叉培養,以及行業崗位技能訓練。加強實訓教材和實訓制度建設,優化實訓教師隊伍結構,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能力。改革實訓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試方式和方法,增加崗前培訓內容,安全理念貫穿整個培養過程。設計了中國藥科大學實訓教學方案(模塊化),制定了適合藥學專業、藥物制劑專業、中藥學專業、制藥工程專業、生物工程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臨床藥學專業等各個專業的實訓教學方案。以此為基礎,制定了包括注射劑車間、固體制劑車間、凍干粉針車間、生物制藥車間、中藥提取車間、藥物合成車間及公用工程等各個車間的實訓方案、實訓大綱,編寫了細化到每個車間、每個崗位、每個工作項目的單元化、模塊化實訓講義、實訓教案。藥學類不同專業本科實訓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方案、講義等已基本完成,編寫藥學類實踐性理論教材與實訓教材,初步構建了藥學類專業的實訓教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