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組織獎申報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評審程序
**年度**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獎共設組織獎、平安單位獎、先進集體獎和先進個人獎等四大類。
由所在單位在自查自評的基礎上擇優推薦,并經各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組織初評后,按所分配的名額數向省廣電局統一申報。**廣電集團可直接向省廣電局申報。經省廣電局綜合評審并報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協調領導小組批準同意后,公布評審結果。(**年度**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獎申報推薦表詳見附件1)
二、評審時間
**年度**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獎的評審時限為:**年11月1日至**年10月31日。各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要在**年11月30日前向省廣電局報送初評結果,并附相關申報材料。過期視作自動放棄。省廣電局在**年12月31日前公布評審結果。
三、評審要求
1、**年度**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組織獎申報范圍為:**廣電集團,各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協調領導小組,各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評審要求詳見“**年度**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組織獎評分標準”(附件2),申報單位的綜合得分原則上必須要在90分以上。
2、**年度**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平安單位獎申報范圍為:各級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廣播電視播出、傳輸、監測機構。評審要求詳見“**年度**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平安單位獎評分標準”(附件3),申報單位的綜合得分原則上必須要在90分以上。
3、**年度**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先進集體獎申報范圍為:各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機構及所屬部門,縣級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協調領導小組,各級廣播電視監測中心,各級廣播電視臺(集團)所屬技術(播出)中心、發射(轉播)臺、有線廣播電視網絡中心(公司)、微波站和衛星上行站等。由各市擇優申報。
4、**年度**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先進個人獎申報范圍為:直接從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工作的人員,為安全播出做出突出貢獻的其他人員。由各市擇優申報。
四、評審名額(上限數)
**年度**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獎共設組織獎13名、平安單位30名、先進集體獎55名、先進個人獎100名。
具體評審名額詳見“**年度**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獎名額分配表”(附件4)。
五、獎金發放
為加強我校與高中的聯系,搭建在校學生回報母校平臺,吸引更多優秀高中學子報考我校,根據《xx信息工程大學“優秀學子母校行”社會實踐活動管理辦法(試行)》(學發[2017] 號,附件1)文件精神,2018年寒假繼續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優秀學子母校行”社會實踐活動?,F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18年寒假期間
二、活動宗旨
感恩高中母校、展示學子風采、弘揚大學精神
三、活動內容
在校大學生在寒假返鄉期間,通過拜訪母校領導老師、與學弟學妹們座談以及舉辦講座或報告會等形式,匯報自己在大學的學習、發展以及取得的成績等情況,并就學習方法、志愿填報、個人規劃等方面與母校師生交流心得、分享體會。同時通過《我們的舞臺》宣傳片播放、“我的大學”PPT宣講等途徑介紹我校的發展歷程、專業特色、辦學條件以及就業去向等情況,解答高中學生關注的有關高考和大學生活的熱點話題,努力搭建起我校與相關高中學校之間的橋梁,以吸引更多的優秀學子報考xx信息工程大學。
四、組織單位
由學生工作處、校團委聯合主辦,學工處招生辦公室負責具體組織,各學院學辦、分團委負責在本學院范圍內組織落實。
五、參加對象
全體在校普通本科生均可報名,以個人名義或自行跟老鄉、高中校友等一起組建團隊參加,學校鼓勵成績優良、性格開朗、表達能力較強的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干部及曾獲校級獎勵的學生積極參加。
六、活動組織
1.策劃報名
請各學院通知對活動感興趣且有能力完成活動任務的學生,積極開展活動策劃,并于2017年12月27日前到所在學院學辦輔導員處自愿報名,原則上參加活動的學生不可同時申報個人與團隊,請參加的學生填報《“優秀學子母校行”社會實踐活動報名表(個人或團隊)》(見附件2)。團隊人數建議控制在3-5人范圍內。
2.學院遴選
各學院匯總本院學生報名表后,在審查、遴選或面試的基礎上,確定推薦參加的學生名單(建議不低于本院本科生的4%),面向我校優秀生源基地或省級重點中學的優先,并填寫《xx信息工程大學“優秀學子母校行”社會實踐報名情況匯總表》(附件3),于12月29日下午16:00前將匯總表紙質版(領導審批簽字、蓋學院公章)和電子版報送至學工處招生辦公室。
3.集中培訓
寒假前,各學院負責面向本學院參加活動的學生開展院級層面培訓,培訓涉及安全教育、活動準備、活動組織、活動總結以及學校介紹等內容。
4.活動實施
寒假期間,參與活動的學生(含團隊)根據活動策劃和學校學院相關要求,具體實施“優秀學子母校行”社會實踐活動。
5.總結報告
下學期開學后兩周內,請參與活動的學生(含團隊)向所在學院學辦提交活動總結報告。報告包括如下四項:
(1)“優秀學子母校行”社會實踐反饋表(附件4,紙質版);
(2)圖片(與高中大門的合影,代表性圖片3-5張,電子版,JPG格式);
(3)“優秀學子母校行”活動小結(紙質版);
(4)媒體報道等其他有關支撐資料(原件或照片、截圖等,選報)。
6.成績考核
“優秀學子母校行”社會實踐活動作為我校社會實踐領域的常規性內容,納入學校的社會實踐成績考核與學分認定范疇,具體內容以《xx信息工程大學社會實踐活動學分制管理暫行辦法》(校發〔2008〕11號)規定為準。各學院根據相關規定,及時做好成績考核與學分認定工作。
7.評獎推薦
根據《xx信息工程大學“優秀學子母校行”社會實踐活動管理辦法(試行)》(學發[2017]45號,附件1)文件精神,活動設置先進個人、先進團隊、優秀實踐報告、優秀指導教師以及優秀組織獎。
請各學院在開學后兩周內,匯總學生提交的總結材料,進行考核鑒定和評獎推薦,根據文件規定的評選標準,按比例推薦先進個人、先進團隊、優秀實踐報告、優秀指導教師,并填報《“優秀學子母校行”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匯總表》(附件5)。推薦名單須在學院范圍內公示三天,無異議后通過奧藍將電子版材料報送學工處招生辦公室。優秀組織獎由學院按規定自行申報。
8.總結表彰
學工處匯總后,組織復核、公示、發文,適時開展全校表彰活動。
七、工作要求
1.“優秀學子母校行”社會實踐活動是落實思想教育、專業教育和社會實踐的有效載體,各學院應高度重視,依據通知要求,結合學院特色進行招生宣傳,明確專人負責,統籌策劃,精心實施,在宣傳南信大的同時,使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
2.活動前,各學院要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指導,為每位學生(團隊)配備活動指導教師,確?;顒尤^程安全、文明、有序,真正展示出我校優秀學子的風采,同時努力做到“學生有收獲、活動有成果、媒體有聲音”,積極發揮微博、微信、QQ群等傳播平臺,宣傳活動的開展情況。
3.活動后,各學院要及時總結活動開展情況、具體成效、存在問題以及下一步改進措施(總結文字部分要短、實、精)。下學期開學兩周內,總結紙質材料、申報優秀組織獎報告、附件5評獎材料等(無須報送學生紙質申報材料)經學院分管領導簽字并加蓋學院公章后報送學工處招生辦公室,電子材料通過奧藍系統或電子郵箱報送。
八、聯系方式
活動聯系人: 辦公電話: ;
辦公地點:老 電子郵箱:
學生工作部(處)
一、圍繞全市科技經濟工作重點,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咨詢服務。一是編輯印發《xx科技參考》4期。中心結合本地區產業現狀進行專題調研,并形成專題調研報告,重點就國內外科技發展動向、水平、趨勢及影響,科技成果的應用,科技發展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以及科技發展戰略、發展政策等通過《xx科技參考》有針對性的進行報道,為政府、科技決策部門和從事科技管理工作的領導提供參考服務。二是為市政府化解金融危機提供決策參考服務。積極為市政府收集、整理國內發達城市所采取的應對金融危機的有關政策和措施資料,為我市政府部門科學應對金融危機提供了參考依據。
二、整合科技資源,完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為區域科技創新提供科技支撐
中心通過整合科技資源,加強科技服務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xx市中醫藥企業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技術轉移服務平臺等8個共性技術支撐平臺和17個基礎數據庫,打造了一個區域性公共科技網絡資源服務平臺,拓展了服務空間,為加快區域自主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步伐,不斷提升科技自主創新服務水平,促進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務。
三、發揮優勢,開展特色科技服務。一是依托公共服務平臺,大力開展信息服務。充分發揮現代網絡優勢,通過中心網站、中藥科技創新服務網、技術轉移網等公共服務平臺各種信息23972條,為政府、企業、社會等提供信息服務;二是發揮中心科技人員智力優勢,開展咨詢服務。利用中心科技人員智力優勢,開展咨詢和技術服務,減少企業的創新市場風險,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經濟發展。先后為xx生化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化學工業xx工程有限公司等100多家企業及個人提供了咨詢和技術服務。其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32項、管理咨詢18項、申報項目咨詢20項、解決技術難題、科技成果登記及獎勵咨詢和科技項目查新服務80余項。取得了良好成績;三是組織“三農”專家服務團,開展科技服務三農工作。為加強科技服務三農服務工作,中心對科技服務“三農”專家庫進行了更新和充實,擴大了“三農”專家服務團專家隊伍,拓展了服務領域,三農專家由原來的由60多人擴大到100人。先后組織三農專家深入xx、xx、xx、xx等縣(區)村屯田間地頭,針對xxx病防治、xx優質高產栽培、xx修剪、xx病蟲害防治、xx改造技術等開展技術指導、咨詢服務,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全年共組織專家開展三農服務工作15次,發放技術資料1600多份,接受技術咨詢250余人次。與此同時,為破解制約產業發展難題,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中心積極組織“三農”專家服務團專家對xxx穿孔病、xx病進行課題攻關,其中由市科技局立項支持的xx穿孔病防治試驗,已通過專家驗收,目前,正組織專家在xx主產地xx進行xx病防治試驗;四是積極開展培訓服務,提高科技素質。中心圍繞提高中小企業管理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以及農民的科學素質等關鍵問題,積極開展科技培訓服務。先后舉辦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申報、監理培訓班、組織企業參加“企業轉型與升級管理研討會”、“制造業設計仿真一體化解決方案”研討會以及三農科技培訓等共20多期,培訓各類人員1000多人次。
四、認真組織企業參加“兩會一周”活動。
中心利用“xx科博會”、“xx高交會”和“xx科技活動周”平臺,組織企業參加展覽和項目對接洽談,為企業技術需求項目牽線搭橋,使企業通過“兩會一周”這一平臺,既宣傳了企業,擴大了企業的影響力,又實現了企業與名牌高校、科研院所及大企業集團技術項目洽談對接,為企業產品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今年共組織4家企業的4個項目參加xx科博會,并成功與xx有色金屬總院、xx大學、xx科技大學以及xx中國公司和中國xx工業集團、中國xx總公司等進行了對接洽談;組織22個企業的22個項目,參加深圳高交會;在市科技局的領導下,成功籌備了xx屆xx科技活動周,組織了300多人、80多家企業的新技術、新成果參加了展示展覽及項目簽約洽談,高標準完成了市科技局委托我中心承辦的“新技術新產品交流交易會”任務,在全x評比中xx市獲得最佳組織獎,我中心獲得地市組織一等獎。
五、大力加強廣西科技文獻共享與服務平臺推廣應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為加強廣西科技文獻服務平臺的推廣應用,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加大對平臺的推廣宣傳力 度,與縣科技局聯合將平臺的推廣應用向縣(鄉)機關、企事業單位延伸輻射,為縣級政府部門制定縣域經濟、發展規劃、政策法規,以及企業提供信息服務,有力的促進了縣域科技創新,推動科技進步,對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起到積極作用。今年舉辦平臺推廣應用培訓班2期,其中6月份在xx縣舉辦的培訓班由縣政府主辦。共培訓人員100多人次。全年接待用戶300多個、讀者1000多人次。先后到xx科學研究所、xx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了科技文獻服務,發放了廣西科技文獻共享與服務平臺用戶卡150多張。發展20多個會員單位。
六、加強科技項目工作,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
中心為9家企業編制了國家創新基金項目申報材料,為企業策劃包裝自治區、市科技計劃項目、農業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共15項。對xxx儀器廠、xxx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7家獲得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的企業進行了監理工作,指導3家企業開展項目驗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