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現代測繪技術范文

現代測繪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代測繪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現代測繪技術

第1篇:現代測繪技術范文

關鍵詞:現代測繪技術;國土測繪;應用分析

1現代測繪技術的主要內容

1.1遙感技術

對于現代的測繪技術而言,遙感技術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根據電磁波的原理而演變過來的。通過這種方式來對土地表面進行勘測,不僅速度快,而且收集回來的信息比較準確。遙感技術具有全天候的工作特點,能夠收集到不同的數據信息,所耗費的時間也比較短。而相關人員在接收到圖像之后可以發現,遙感技術的傳感器所收集的信息分辨率極高,圖像也比較清晰,這也有利于工作人員觀察地形。

1.2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主要是運用計算機的先進技術,對地球表層空間的地理分布情況進行勘察,并收集在勘察過程中所形成的相關數據。而計算機在接收到數據之后,在后期對數據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和運算,從而形成一個專屬的技術系統。在這過程當中,地理信息系統主要對地理環境空間的數據進行多個角度的處理,像地理的分布情況、地理分布成像圖、遙感圖像等都是地理環境空間的一部分,這也對于不同地區所具有的信息數據進行相應的管理和分析。

1.3全球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即GPS定位系統,其本身具有全球性和全天候的特點。而GPS定位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定位的準確度比較高,解算模型也很簡單。在我國的工程測量過程中,全球定位系統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能組成一種名叫“雙差相位觀測”的星際差,能夠有效地對衛星鐘差、衛星軌道偏差等公共誤差具有消除的作用,且會對電離層、流測層造成一定影響,從而為國土測繪的準確度奠定了基礎。RTK測繪技術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使GPS系統在運作時能夠更加高效快捷。通過全天候的對工作區域進行覆蓋,讓全球定位系統能夠快速地得到精準的數據,從而為測繪技術的發展起到了促進的作用[1]。

2現代測繪技術在國土測繪中的意義

2.1提高測繪結果的精確度

針對于當前的國土測繪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測繪數據和結果的準確度。無論當前的測繪技術怎樣發展,首先就是要通過測量收集到實際的信息,并圍繞著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和加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相應的研究人員對測繪技術進行不斷地研究,現代測繪技術的出現也彌補了從前的人工測繪中的一些缺點,改善了因為人工的測繪而產生的誤差,影響到了測繪結果的精確度。

2.2提高信息資料采集的完整性

現代測繪技術的運用能夠實現資源采集的高效性和全面性,在國土測繪工程中合理地運用現代測繪技術,能夠自動構建坐標系,然后將測繪收集的數據內容直觀地呈現在坐標系中,同時資源的位置也與實際相對應,而地理信息也會集合到同一位置,更好地反饋出測繪的全面性,為國土資源管理提供可靠支持。

2.3提高測繪工程的高效高質性

測繪信息技術在國土測繪工程中的運用結合了多個先進的測繪設備和儀器,展現出了良好的測繪效果。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支持,融合了許多先進的技術手段,通過靈活的儀器與技術配合,使國土資源管理能夠利用少量的人員就可以完成大量的實地測繪工作,減少了人員的工作量,有效規避實地測繪帶來的風險。而且國土資源管理機構也能夠利用先進的測繪技術,和其他部門合力完成相關作業,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2.4提高國土測繪的速度

在以往的國土測繪工作當中,人工測繪不僅會造成結果具有一定的誤差,還有特殊的地形、野外的地理環境等因素,這些都會造成國土測繪的速度較慢。且人工在進行國土測量工作的周期也很長,無法提高國土測繪的工作效率。但現代測繪技術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因環境因素等造成的工作進度緩慢的問題。現代測繪技術具有非常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工作人員能在很遠的地方對地形進行監控,還能運用技術對其進行三維空間的分析而得到相應的數據。工作人員不用到野外環境當中進行測繪,而是運用遙感技術的傳感器就能形成相應的數據和信息,縮短了國土測繪的周期[2]。

2.5提高資源整合效率,有利于城市化進程

在進行國土測繪的工作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將獲得的國土信息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在我國當前的發展中,很多的資源策劃部門都會運用到國土測繪的實際數據,根據測繪的結果來分析當前地區的城市化分布進程。正是因為關系到城市化的進程與建設,就必須要運用實時的測繪數據,確保城市化的建設得以更加完善。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提高了資源整合的效率,才能促進城市化的進程和建設,并通過對數據進行合理的運用和分配。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國土測繪工作的進展,從而有效地實現了對國土測繪數據的監督和管理。

3現代測繪技術在國土測繪中的應用對策分析

3.1將3S技術與國土資源測量工作相聯系

3S技術因為涵蓋RS技術、GIS技術和GPS技術,所以被稱為3S技術。3S技術的特點就是可以對國土進行大范圍的測繪活動,并進行實際的勘察工作。這不僅保障工作的效率,而且能確保數據在獲取過程中的準確性,從而獲得更加全面的國土測繪信息[3]。比如,在對農村的宅基地進行勘察的過程當中,工作人員可以運用GPS技術對宅基地進行繪圖。在基礎工作完成之后,工作人員運用遙感技術對地形進行勘察,從而獲得實時的地理信息。3S技術的應用不僅讓農村宅基地勘察工作變得更加快速,而且能加快農村發展的腳步。又例如,3S技術可以運用在全色光譜的分辨率當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其應用的范圍;遙感技術能夠運用在對土地資源整合和預防地質災害的工作當中。GIS技術主要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統,工作人員在運用此技術的過程當中,要借助計算機來收集國土的地理數據,并運用一些軟件、程序來對這些數據進行整合與分析。而GPS技術不會受到空間和時間的約束,具有全球性和全天候的特點,本身就具有實時的定位與導航的工作特點。且GPS技術大多都是運用到國土測繪的工作當中,自身獲取信息的速度與準確度也都是比較高的。

3.2將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技術與國土面積計量工作相聯系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簡稱GNSS,這是我國當前在研究衛星系統的過程中所研制出的“全球第三個衛星定位系統”。而這種定位系統主要包括了空間、地面以及用戶這三部分,讓用戶在使用的過程當中能夠進行全天乃至全球范圍內的定位服務。人們在使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時候也會發現,這種系統的準確度和可靠性都比較高,像定位系統、導航系統等都是如此。所以,工作人員在運用的過程當中,通過在地面的控制中心就能對衛星系統進行調控,讓衛星能夠在特定的軌道當中進行工作,并始終保持著當前的運行軌跡,這也對工作人員的檢測工作提供了相應的便利[4]。例如,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所出現的信號傳播效率慢、設備老化等情況出現時,都會影響到衛星系統對于數據的計算和準確度。所以,在對國土的面積進行計算的過程當中,應當把一些由于外界因素導致的誤差加入其中,從而使收集到的數據和信息更加準確。又例如,工作人員可以將全球導航衛星應用到建立控制網的過程當中,并對每一個測量的節點進行合理的計算與應用,從中獲取控制網的重要節點以及坐標數據,保障了最終結果的準確性。對于國土面積的計量工作而言,WGS84這一個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坐標點,所以要加大其數據的準確度,讓WGS84這個位置坐標與其他的坐標進行相應的配合,從而完善國土的坐標圖。在以往的測繪過程當中,如若用人工來對界址進行相應的配置,可能會導致測量點出現相應的誤差,讓后續工作無法有效地進行[5]。所以,工作人員可以運用計算機來進行計算,將待測地形中的坐標寫到計算機程序當中,并運用相應的軟件和程序進行計算,從而得出最準確的數值。在現階段的發展過程當中,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工作體系已經日益完善,但是由于會由于在衛星工作的過程中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因素,導致其數據的精確度受到了影響。所以,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的過程當中,應當多考慮相應的問題,提高國土的測繪效率和數據的準確性,為國土面積計量工作的運用奠定了基礎。

3.3將RTK技術與土地地形測圖工作相聯系

實時動態差簡稱為RTK技術,它根據工作性質被分成了“軟件系統、數據運輸系統、GPS系統”這三大工作模塊。一般情況下,在運用實時動態差的過程當中,會將分測繪裝置放置到被測繪對象的中間,確保在工作時測繪裝置的四周是沒有高層建筑遮擋的。如果當前的地面設施無法挪動或是不可避免,應當將實時動態差分測繪設備與建筑物距離間隔至少50m,只有這樣,工作人員才能對其進行正常的工作和運營。在其工作的過程當中,工作人員要及時觀察GPS系統的運行狀態,對系統分析出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快速的處理,并將其交給流動站。流動站中有性能比較高的計算機設備和無線信號傳輸設備,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在傳輸過程中不會受到干擾。在這其中,接收機能夠將GPS系統所傳回來的數字信號進行收集,并在計算機系統當中對數字信號進行科學的分類與整理。比如,在運用以往的技術對土地地形測圖進行應用的過程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根據地形去建立控制點,運用經緯儀、全站儀等先進的設備開始進行測圖工作。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又有了很多比較先進的測圖設備,但是還是存在無法單獨操作的問題。在以往進行土地地形測圖的工作時,至少要有兩名人員進行合作,才能運用相關設備進行相應的測量。由于工作人員無法及時對當前的地形進行定位與分析,經常會有測圖的結果存在誤差的情況出現,而這就需要再一次進行測圖作業,不僅耽誤了時間,還浪費了人力[6]。而將實時動態差分測量技術引入到土地地形測圖的工作當中,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改變從前的工作所具有的缺點,并節省了一定的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在使用RTK測量儀對土地地形的測量點進行測量的過程中,僅僅需要1s的時長就能得到準確的地形位置。在這之后,工作人員將地貌的特征編碼輸入到計算機設備當中,就能得到準確的測量位置及數據信息,等到測量結束之后就可以運用相應的軟件和設備去繪制土地測圖。這種技術不僅可以運用到地形測圖工作當中,在交通、海洋等方面也能進行合理的運用。現如今,網絡化的實時動態差分測繪技術也已經應用到各行各業當中,在原有實時動態差技術的基礎上,準確度、相關設備、空間要求等方面都比原有技術更加先進,從而為國土土地的測圖工作奠定了相應的基礎,提高其工作的實際效率。

3.4GNSS測繪和國土測繪工作的聯系

在我國測繪技術手段的發展中,GNSS技術也得到了廣泛運用,在國土測繪工程中也起到了良好的應用優勢,通過GNSS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確定國土資源面積在實際測繪工作中通過定位樁測定相應的位置,準確地測繪國土邊界距離。使用GNSS技術既可以完成控制網的有效構建,同時又可以將每一測量階段充分協調好,以便收集節點位置數據,從而提升了測量成果的準確性。GNSS技術的使用必須保證所做標案和各應用節點之間的高效協調,精確地測算參數,并且按照參數測量不同的地理坐標。在土地測量工程中,測量環節的WGS84位置都是坐標點,所以需要保證測量精確度,并且能夠和其他坐標高度協調,實現最精確的測量坐標圖,從而減少了測量誤差。

3.5CORS系統的外業測繪應用

基于流動站的外業測繪工作中,首先要對測繪圖進行全面測量,同時在實際工作中要重視以下問題:首先必須合理的運用三腳架,同時有效保障位置處于水平的終檢部位,而且在進行高壓測量天線過程中,也要提高測量的精確度,一般至少要將測量精度控制在毫米級別。在進行觀測環節中,也要確保其可以恢復到最初的狀態下,有效提高外業測量的穩定性和數值準確度。在進行待測碎部點的采集工作中,還要有效地輸入繪圖編碼,這樣就能夠對相關程序的信息進行自動保存,對特定區域地理和地形信息檢修測量,并且輸出地形圖,在對碎部點進行測量過程中,一般也需要結合RTK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測量的精確度,同時設置專業人員對流動站進行可靠控制,嚴格按照手冊內容操作。在實地測量過程中,要根據實地情況合理調節圖根精度,在數值穩定后進行記錄。

4結束語

國土測繪工作不僅能夠提供實時性、準確性、完整性的土地信息,而且能讓在測繪過程中合理的運用土地資源。由于我國當前的地形比較復雜,現代化的測繪技術手段能夠為國土測繪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根據當前測繪技術的發展來看,信息技術正在以不斷發展的速度前進,現代測繪技術也在不斷地更新,這也為國土管理工作與技術的發展奠定了相應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亓敏.現代測繪技術裝備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20,11(14):96-97.

[2]高然.現代信息測繪技術在國土測繪中的應用探析[J].智能城市,2020,6(4):51-52.

[3]劉雙俞.現代信息測繪技術在國土測繪中的應用探析[J].低碳世界,2019,9(8):78-79.

[4]姚磊.現代測繪技術在國土測繪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地名,2019,37(7):28.

[5]陳衛明.淺談現代測繪技術裝備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9,40(7):123-124.

第2篇:現代測繪技術范文

關鍵詞:現代測繪技術;數字化;信息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衛星定位系統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的運用使得現代測繪技術的作用領域不斷擴大。目前,世界上已有多個國家實現了現代數字測繪技術代替傳統的模擬測繪技術,數字化信息也正朝著網絡化的方向發展,這標志著數字化時代已經來臨。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使得社會各個領域對數字化測繪產品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數字化基礎地理信息已

經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數字地理空間支撐條件。現在,我國正處于非常重要的發展時期,要進一步加強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這對測繪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也

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此,筆者針對現代測繪技術的作用及發展趨勢進行具體闡述。

一、現代測繪技術的作用

1. 在地理信息系統建設中起主導作用

地理信息系統(GIS)主要分為2種,即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和應用地理信息系統。現代測繪技術主要為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建設服務,同時為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建設提供地理信息平臺。GIS的重要內容是地理信息數據,必須依靠現代測繪技術獲得良好的地理信息數據。因此,現代測繪技術在地理信息系統建設中起主導作用。

2. 為城市信息化管理提供幫助

測繪成果是對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設施的形狀、大小、位置以及屬性等測定的結果,能為城市規劃和土地管理等提供重要幫助。測繪資料是一個各等級控制點坐標和各種比例尺地形圖,其含有極豐

富和詳細的地理信息,是城市信息化管理中有關地理信息的唯一來源。由于不同管理部門的職能不同,其對地理信息了解的詳細程度的要求也不一樣。例如,在城市里同一塊區域,城市規劃建設和土地管理

等管理部門需要信息量大且準確的較大比例地形圖,因為其需要了解該區域建筑物的布局以及土地使用情況,而供電供水部門需要鋪設管線,則需要細化到單體房屋類型和結構的地形圖。

3. 滿足人們對地理位置信息的需求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都使用過交通圖等地形圖,表明地理位置信息已經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測繪資料是繪制地形圖的基礎,因為構建高質量地形圖的關鍵必須依靠準確詳細的測繪資料。隨著GIS與光盤存儲技術、可視化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融合,以及與GPS和遙感技術(RS)的集成,將使空間信息獲取和處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使人們能夠對空間信息進行適時處理,例如進行車輛定位、手機定位等,從而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地理位置信息的需求。

二、現代測繪技術發展趨勢

由于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測繪技術也得到了較大發展。現代測繪技術呈現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如下。

1. 快速高精度空間定位技術

由于采用了快速高精度空間定位技術(主要指GPS技術),大地測量逐漸由靜態大地測量過渡到動態大地測量。動態大地測量使大地測量范圍從地球局部區域擴大到地球整個表面,研究對象也從研究地

球表面的幾何特征變為研究地球內部的結構和特征,從而使傳統的大地測量技術和理論發生重大改革。應用動態大地測量技術還可以精確監測地殼運動和海平面的變化,及時對自然環境變化產生的自然災害作出準確預報,從而降低人類的損失。

2. 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主要用來對地球上的大陸、海洋、大氣等自然環境的變化進行長期觀察和研究。現在,遙感技術正往多種傳感器(高分辨率衛星攝影系統、高分辨率成象光譜儀以及合成孔徑雷達)、多頻譜、多級分辨率、多時相的信息獲取以及快速實時的智能化信息處理的趨勢發展,并且遙感技術與遙感制圖、地球資源調查等的結合成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3. 數字化攝影測量技術

傳統攝影測量經過模擬攝影測量和解析攝影測量的發展階段,現在已經進入數字攝影測量時代。由于數字化攝影測量技術的產業化和商品化,數字化攝影測量系統與地理信息系統的融合極大地促進了測

繪生產過程的數字化,同時數字化攝影測量系統與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的結合實現了少和無地面控制點的航空攝影測量,使繁重危險的野外攝影測量工作變得簡單輕松。

4. 地圖學技術

現在,地圖學已經朝著多層次、多領域、多時態以及多功能的方向發展。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自動制圖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地圖學的理論、技術和工藝發生巨大變化。地圖學技術發

展的關鍵是如何把遙感技術和其他快速更新地圖信息的手段結合,研發出實用化專題地圖設計專家系統、地圖自動編輯制版系統以及地圖信息分析應用專家系統。

5. 海洋測繪技術

在海洋測繪方面,海洋測繪技術向著高精度、全覆蓋以及全過程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利用衛星定位技術或卡爾曼濾波等方法可提高海洋測繪定位精度,研發航空航天遙感測深系統或高精度條帶式測深系

統來達到全面覆蓋測量海洋信息的目標,進一步提高海洋測繪自動化過程,通過與海洋圖自動制圖技術的鏈接建立海洋圖數據庫,最終建立海洋測量信息系統。

第3篇:現代測繪技術范文

關鍵詞:現代測繪;地籍;測量;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現代測繪技術的特征

所謂現代測繪技術就是外業利用動態GPS與全站儀等數字化儀器來采集和解析數據,而其內業則是利用測繪軟件與計算機來實行機助成圖與成果輸出,并且利用建庫軟件對全野外數字化的地籍調查結果數據來建庫,構建相應的數據庫管理,其具有以下幾點特征。

(一)數字化的程度高

數字測圖是通過計算機測繪軟件自動處理外業所采集的數據,并自動地繪出美觀、精確和規范的數字地形圖,其數字測圖的出錯概率比較小,可自動提取面積、坐標、方位和距離等相關的數據信息。

(二)數據的精度高

動態GPS平面精度是 5mm+0.5ppm×D,其高程精度為10mm+1ppm×D,其全站儀精度為測角的±2’’或者±5’’,為測距的3mm+2ppm×D。這兩種儀器外業所采集的數據精度很高,同時其測量數據能夠自動傳輸、處理、記錄、成圖以及存儲。在整個作業過程中,所采集的原始數據精度保持不變,不會存在以往傳統測圖中的繪圖誤差、視距誤差、展點誤差和方向誤差等,可很好地反映出外業的測量精度,獲取和儀器同精度的相關測繪成果。

(三)其測繪成果更全面

在數字測圖的時候,不僅要測定地形、地物點的相應坐標以及界址點,同時還要弄清楚要測點的屬性,隨機將該測點的連接信息與編碼記錄下來。在顯示成圖的時候,將繪圖系統中圖式符號庫和編碼進行對照,并從庫中調出和該編碼相應的這些圖式符號來機助成圖。在數字測圖的時候,所采集的所有圖形信息主要包含點的定位信息、屬性信息以及連接信息,便于檢索和查詢。

(四)可靈活服務于地籍的測量

數字化測圖成果為分層存放,不受圖面的負載量影響,便于成果的更新與利用。利用數字測圖可有效克服大比例尺的聚酯薄膜測圖所存在的各種缺點,在更新擴建實地房屋和地籍變更或者房產更新的時候,只需要輸入有關信息,通過數據處理就可更新與修改圖形,能夠始終保持圖面整體的現時性以及真實性。此外,動態GPS在工作的時候,不需要通視性以及移動站的可升高性,能夠實現多個流動站的同時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僅降低了對林木與經濟林的砍伐,節約了大量的物力與人力,同時還縮短了工期,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便于其經濟效益的提高。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能夠隨時進行地籍變更、土地的注冊登記、圖件和數據的輸出、證書的核發等。

二、現代地籍測量基本模式

現代地籍測量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由于其配套成果資料的現時性很強、地籍數據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數據測量的精度要求很高、其同步的變更需要及時。對此,針對地籍測量所特有的特征,現代測繪技術就地籍測量而言,其主要包括了野外數字的測量、內業掃描數字化測量、GPS測量以及衛星遙感和數字影像模式這四種。由于受到技術和環境的限制,雖然這些模式各有優點和缺點,但是可互相進行補充,以此達到地籍信息全覆蓋采集的目的。

(一)野外數字測量模式

數字測繪技術通過現代信息產業與計算機制圖的理論發展最新成果,逐漸成為了現代測繪的一個主流。全野外數字測繪產品作為全野外測繪的地籍圖以及基礎數字地形圖,一般適用于房產、電力、城建、國土、水利、規劃等各個部門地理信息系統主要基礎信息庫的建立。而地籍管理也是如此,地籍管理系統與地籍數據庫自身的質量好壞主要取決于利用這種測量模式所采集到的相關數據。野外數字測量主要采用的是全站電子速測儀,結合其所搭配應用的不同硬件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

1.全站儀、測圖軟件和電子記錄簿的綜合。這種方式是通過全站儀在野外實地對各種地籍要素的相關數據進行測量。基于數據采集軟件控制,將所采集到的數據實時傳輸到電子記錄簿中,通過預處理以后,根據相對應的格式將其存儲于數據文件中,并且配繪草圖,為測圖軟件編輯成圖提供相應的依據。電子記錄簿和全站電子速測移作為當前最新測量儀器,相對于傳統測量手段而言,其智能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自動計算角度與距離,同時其技術也便于掌握。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點,即容易受到硬件設備約束,操作的可視性比較差,其草圖易出錯,其功效不是很高。

2.全站儀、測圖軟件和便攜式計算機的綜合。這種方式是集數據處理與采集為一體的一種數字式的地籍測量方法,利用全站儀在實地來采集所有地籍要素數據,經過通信電纜把這些數據傳輸至便攜式計算機中,通過數據處理軟件來實時處理并顯示所測量地籍要素的相關圖形以及符號,原始采樣的數據通過處理以后都會記錄在相應的數據庫或者數據文件中,具有直觀、高效和快速等優點,但是其價格較為昂貴,同時其野外的環境適應能力比較差。

3.全站儀、測圖軟件和掌上電腦的綜合。這種方式與上述方式相似,但是該方法主要是通過藍牙來進行傳輸, 通過采用體積比較小且便于攜帶的掌上電腦來滿足外業測量的電子化要求以及智能化要求,該系統能夠實現多種地籍測量法的可視化、融合顯示多種數據格式、自動化計算自由測站等,盡管這種系統現在還不是很完善,但是隨著我國信息科學技術、軟件和硬件的不斷發展,其應用的前景非常的廣闊。

(二)GPS測量模式

該測量模式可實時獲取地籍管理的基礎信息,同時在作業現場能夠提供大量經檢驗后的測量成果,在很大程度可有效地減少內業的工作量。其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種為GPS—RTK接收機和測圖軟件的綜合,一種為GPS—RTK接收機、全站儀、測圖軟件和掌上電腦的綜合,其中后者可有效克服集中數字測量模式存在的缺點,能夠適應于任何地形條件以及任何比例尺的地籍圖測繪。

(三)衛星遙感和數字影像模式

因地籍測量精度要求比較高,其數字攝影測量主要是將大比例尺的航空像片作為其數據采集的對象,利用該模式在航片上采集相關的地籍數據,通過航測區域網法以及光束法來平差,接著通過專用數字攝影測量中相對應的數字處理軟件來完成其地籍測量的內業任務和外業任務。通過這種模式所獲得的地籍測量信息非常的豐富,具有很強的實時性、數字直觀性和易讀等特點,能夠完善地籍圖的界址點。

(四)內業掃描數字化測量模式

這種模式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一種模式,即在原有地形圖上按照地籍臺賬實地的標繪宗地界址線,劃分調查區、街道以及對其進行相應的編號等。要注意的是應用這種模式的前提是測區內的地籍圖或者地形圖的現時性必須要強,同時還要具有完備的目標點與控制點。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上述這幾種測量模式的闡述,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結合測區實際情況、作業單位自身的實力背景以及各種模式適用換將,選擇高效和經濟的測量模式,以此滿足地籍測量的精度要求,推動地籍測量事業的發展,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黃德忠.關于現代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及前景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2,(23):142-143.

[2] 李婧.現代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中國房地產(學術版),2012,(10):73-76.

[3] 張少鵬.試論現代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6).

第4篇:現代測繪技術范文

關鍵詞:現代測繪技術;土地調查; 土地測繪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our city has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of development. Modern Gaoke technology such as GPS technology, RS technology, GIS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new technologies will be widely used in China's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and to play its leading role. The brief analysis of process of land survey the author made, which shows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n the land survey,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land survey; l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中圖分類號:P2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前言

傳統的測繪技術存在著更新困難、精度低、效率低等缺點,而隨著測繪技術的進步,現代測繪可以通過全球定位系統、“3S”集成技術、遙感技術等新技術手段,做到高精度測量,

因而能順利地完成土地調查并能夠保證土地開發的質量和效果,所以將現代化的測繪方法運用到土地調查當中,是維護土地市場秩序、順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現代化的測繪方法充分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準確性和快速性,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土地調查當中。

一、土地調查的步驟分析

1.1 土地現狀的調查技術路線

土地現狀的調查技術流程有現場勘探、平面測量、修測、圖片編輯、建筑現狀研究、地籍管理信息的建立與完善等。測量的具體方式是將城鎮的地籍調查最終數據按照1:500的比例,對不斷變化的土地進行修測與補測,在這一過程中運用全站儀解析法進行測繪,將測點的具置明確標注在草圖上, 并通過相關軟件傳輸到電腦, 運用電腦繪圖軟件進行編輯。在調查過程中,利用數據庫技術及網絡技術,建立完整的土地調查體系。

1.2 土地現狀的分析技術路線

利用上述方法得出調查技術路線,利用統計學技術分析出待開發土地現狀的數據分布、 空間分布,并且通過土地的利用強度、土地的利用率、土地的利用結構等不同方面對即將開發的土地進行評價。土地利用強度是指單位面積土地的開發利用度,是和其他相關區域的比較結果,它既具有時間的可量性,又具有空間的可比性。土地現狀的分析可以讓土地的效應發揮到最大化,對于人類產生較大的效應,從經濟、環境、社會等角度都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1.3 土地潛力的分析技術路線

在經歷過上述兩個總體步驟之后, 要進行土地的潛力分析。待開發土地的潛力分析通常采取單指標評價和綜合指標評價這兩種方法, 在土地功能與適宜程度方面進行調查, 采用測繪技術得到高精度的結果,將待開發土地以功能進行分區, 從多種角度反映出土地的實際功能,并且利用電子技術將土地的潛力展現出來。

二、現代化的測繪技術在土地測繪中的具體應用

2.1 全球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又稱GPS 技術,其具有精度高、靈活性好、速度快等顯著特點,通過提供的三維坐標讓土地調查者獲得空間數據,以達到空間定位的目的。GPS 技術與掌上電腦的結合,則給土地的野外調查提供了便利。將數碼的攝像頭與GPS集合到一起,運用到掌上電腦上,最終實現地形的測量的變更,解決變更區域中形狀不規則、區域不明顯等不良因素,并且利用數碼攝像頭還可以對野外土地進行拍攝,替代人工繪圖不便,減輕工作量。同時,利用掌上電腦與GPS技術結合,還可以滿足野外工作中時間長的問題,達到連續工作和數據儲存的要求,并且及時滿足圖形的更新,使土地調查結果的準確性提高。

2.2 “3S” 集成技術

“3S” 集成技術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三者綜合而成,構成一個整體的系統,對于土地進行實時的觀測、分析和應用管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的3S技術日漸成熟,其在土地調查中發揮數據采集、處理和產品生成等效用,并且在土地更新調查和土地動態監測中變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例如:利用高分辨率的衛星遙感技術,獲得相關的影像數據,然后與土地調查的更新技術進行匯總、疊加分類,并讓專業軟件進行分析,最終得出準確的變換范圍和數據結果。這種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調查方法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精度低等問題,大大加快了土地調查的速度和效率。

2.3 地理信息系統(GIS)

地理信息系統(GIS)是一種特點的空間信息系統,它通過計算機的系統支持, 對地球空間中的地理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分析、描繪。具體而言,他是利用計算機建立地理數據庫,將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要素,包括它們的地理空間分布狀況和所具有的屬性數據,進行數字存貯、處理和分析,建立有效的數據管理系統。通過對多種要素的綜合分析,方便快速地獲取信息,滿足各種不同的應用或科學研究的需要,并以圖形和數字的方式表示結果。經過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對空間數據進行處理已經成為土地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地理信息系統朝著更加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在GIS中,由于所獲取的測繪基礎數據詳盡、可靠、準確,大大提高了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同時計算機的高速運算和具有極強的邏輯判斷功能,可在短時間內提供多方案比選, 增加了規劃設計方案的合理性。而且,計算機可以自動地生成各種規劃用圖、表格和報告, 利用數據庫又易于刪補、更新,因而還可以實現城市規劃的動態監控和動態設計。通過對 GIS的研究和使用,還可增強測繪人員和城市規劃人員的協作,使信息的獲取和使用臻于統一,促進城市規劃工作。

2.4 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是獲取信息的一種高效手段,在我國的土地調查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首先,遙感技術對于重點城市的土地勘測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利用該技術對城市中占用耕地等情況進行監測,加強土地管理。然后,遙感技術對土地調查的信息更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遙感技術利用航空、航天正射影像圖以及地形圖為資料,與原有的土地現狀圖進行對比,將數據進行補充和修改,最終達到更新的效果。

2.5 數據的處理與提取

數據的處理與提取是在遙感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利用計算機將土地利用圖和遙感技術的影像圖相互疊加,按照類別分層處理影像中待檢測出的特征值,并且按照特定的規范,選擇出與以上數據對應的遙感信息特征值進行對比,檢測出變化的區域。然后,通過近年的土地遙感監測技術進行研究,總結得出相關系列的土地變化信息的提取方案。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在測繪行業中測繪新技術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出來,一個國家測繪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發展跟國防。現代化的測繪方法在土地調查中是非常有必要的。現代化的測繪方法可以改善傳統測繪方法更新困難、精度低、效率低等缺點,實現準確性高、靈活性高的測量。現代化的測繪方法有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等方式,全面分析土地的類型、數量、現狀及分布,利用及時更新的數據解決實際的問題,以起到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保護耕地面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作用。本文對土地調查的過程做出簡要分析,并指出測繪的幾種方法和具體應用。希望全文能夠給相關人員一起啟發和思考,促進土地市場的管理。

參考文獻

[1]李翔;丘小春;葉科峰;淺談全州泥石流災害中的應急測繪技術[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第12分會場-測繪服務災害與應急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 年

[2]劉萬利;張偉;淺談 GPS 技術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A];第十三屆華東六省一市測繪學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 年

[3]黃太山; 基于VB與Mapgis SDK開發GIS應用程序[A]; 第十三屆華東六省一市測繪學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4]王力; 李廣云; 地面三維激光掃描儀拼接方法研究[A];2009 年先進光學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第5篇:現代測繪技術范文

【關鍵詞】測繪;發展;探測技術;應用

測繪學是一門關于地球空間信息的學科,是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間對象的定位、描述和表達,動態變化與監測,并將所獲得的各種空間信息進行加工、存儲與處理,使之綜合應用于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科學研究、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中所形成的一門學科。測繪科學既是地球學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門工程應用學科,她服務于各種工程建設,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種民用工程、礦山工程、海洋工程、軍事工程、環境工程、生態工程等領域。現代測繪科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空間信息,而以空間信息理論為核心的測繪學科,與地學、生態、環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關學科都有密切的聯系。現代測繪高新技術,往往是多種專業技術的綜合系統,只有將各類知識融會貫通,構成有機的知識網絡,才能適應現代科技相互交叉、滲透、移植的特點。測繪的范圍從地面擴展到整個近地空間,加之通訊、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給測繪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數字地球構想的實施,測繪學面臨一個歷史性的發展新機遇,傳統的或現代測繪學將以地球空間信息學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學分支學科之林,以更強的活力向前發展。

現代測繪技術主要有:(1)空間測繪技術(2)航空、衛星重力探測技術(3)航空航天遙感技術(4)地圖制圖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5)GPS、GIS、RS的三S集成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下設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三個研究方向。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是培養具備地面測量、海洋測量、空間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以及地圖編制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國家基礎測繪建設、陸海空運載工具導航與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設、礦產資源勘察與開發、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等測量工程、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實施和研究、環境保護與災害預防及地球動力學等領域從事研究、管理、教學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

攝影測量與遙控專業是結合攝影測量(解析攝影測量、數字攝影測量)、地理信息系統、圖象信息處理以及遙感的系統理論和有關儀器設備的原理,培養從事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領域的地圖制作,建立地理信息系統,進行資源調查以及近景攝影測量生產與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已從傳統的地圖繪制發展成為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與信息通信工程。

現代測繪學的內容廣泛,任務涉及面大,是現代高新技術互相滲透的結果。現代測繪學與傳統的測繪學有所不同,它不只是手段先進,方法新穎,而且其研究和服務的對象、范圍越來越廣泛,重要性越來越顯著。

如上所述,現代測繪學是一門科學性、技術性很強的學科。對于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以及科學研究等領域,是一門重要的基礎科學。

在工程建設方面,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竣工及運營后的監測、維護都需要測量工作。在軍事上,首先由測繪工作提供地形信息。在戰略的部署、戰役的指揮中,除必須究和服務的對象、范圍越來越廣泛,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如上所述,現代測繪學是一門科學性、技術性很強的學科,對于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以及科學研究等領域,是一門重要的基礎科學。

測繪工作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一項前期性、基礎性工作,是構成地理信息產業的基礎和主干。它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與地理位置有關的各種專題性和綜合性的基礎信息,其成果是進行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農田建設、能源、交通、水利等大型工程建設、城鄉規劃建設、土地開發利用、重大災害監測預報和科學研究、國防建設以及國家宏觀管理決策必不可少的基礎資料。

隨著空間科學、信息科學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測繪科學技術也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目前,國內外測繪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下列主要趨勢:

(1)大地測量自采用快速高精度空間定位技術,特別是GPS技術以來,逐步從靜態大地測量發展到動態大地測量,作用范圍從地球局部區域擴展到全球,研究對象從地球表面幾何形態深入到研究地球內部物理結構及其動力學機制,傳統大地測量理論和技術將產生重大變革。應用大地測量技術對地殼運動和海平面變化進行精確監測和研究,及時對因環境變化而產生的自然災害做出精確預報將受到普遍的重視。

(2)攝影測量的發展經過模擬攝影測量、解析攝影測量時代,已經于本世紀90年代進入到數字攝影測量時代。數字化攝影測量系統已經進入商品化的階段;將數字攝影測量系統與地理信息系統結合,促進了測繪生產過程的數字化和自動化;利用GPS確定航攝外方位元素,從而實現無地面控制點或少地面控制點的航空攝影測量,擺脫繁重的野外控制測量工作。

(3)遙感技術正朝向多種傳感器、多級分辨率、多頻譜、多時相的信息獲取和快速實時的智能化信息處理的方向發展。利用遙感技術對大陸、海洋、大氣等地球環境的變化進行長期觀測和分析,已經與遙感制圖、地球資源調查一樣成為遙感技術的主要方向。高分辨率衛星攝影系統、高分辨率成象光譜儀、合成孔徑雷達等新型傳感器及其影象信息處理系統日益受到普遍重視。

(4)地理信息系統已在某些專業得到應用并進入商品化生產的階段,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使GIS向多樣化和分布式處理邁進。在側重信息存儲、數據庫建立、查詢檢索、統計分析和自動制圖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GIS逐步進入開發分析、評價、預測、決策支持模型以及增加智能化功能的發展階段。

(5)地圖學的發展呈現出多層次、多領域、多時態、多功能的特點,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機助制圖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將使地圖制圖學的基本理論、技術方法和手段、工藝過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研究解決利用遙感技術和其它手段快速更新地圖信息,實現地圖內容的自動綜合,以及研制實用化專題地圖設計專家系統、地圖自動編輯制版系統和地圖信息分析應用專家系統,是當今地圖制圖技術發展的關鍵。

第6篇:現代測繪技術范文

【關鍵詞】 公路勘測;現代測繪;應用

測繪工作引領著現代公路橋梁勘測設計的方向,起著先鋒和表率的作用,測繪的精度和準度相當關鍵,它不僅影響著測繪數據,還影響施工的效果和質量。現代測繪技術的發展,給公路勘測提供了便捷性,減輕了測繪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難度,提高了測繪的準確性,保證了施工設計和施工質量。當然,現代的測繪技術被廣泛利用在公路勘測的各個方面,在整個公路勘測中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一、公路勘測的流程

公路勘測主要分為踏勘選點、質量控制、中樁放樣、斷面測量、路線地形圖測繪、限制條件下測繪精度的控制原則幾個環節。選點就是在測繪區內選取控制點的位置,首先收集相關地形圖的資料,依據規范標準,設定可參考的方案,然后進行實地踏勘,選定導線點的位置。

現代公路勘測的控制測量作業,大體上由先前的第一代經緯儀器相互配合測量距離、第二代全站儀演變為當前的GPS測量技術。而全站儀具有測量精準度高、測量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的優勢,對于我國的公路勘測坐標直接進行橫斷面測量。

在公路設計時,必須從當地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測繪技術,確保公路測量的精度,提高公路測量的工作效率。

二、現代測繪技術的優越性

3S技術,即RS(遙感)、GIS(地理信息系統)、GPS(全球定位系統)技術被應用在公路的測繪中,在微機輔助設計下,開拓了公路測繪的新途徑,向高精度、高分辨率、數字地面模型、立體技術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3S各具特點,RS可以幫助獲取更多的地面信息,擴大了測繪的面積,但是不能滿足對所有物質的感知,比如說距離比較遠的或者經緯度信息,它就不能準確得到相關的數據;GIS能夠準確度地分析和管理信息,但是獲取測繪數據比較的困難;GPS在進行目標定位的時候,迅速便捷,但是缺乏相關的地理屬性。由此可見,把3個技術綜合利用,發揮各自的優勢,彌補彼此間的不足,構建一個控制網,是當今信息技術發展的必要要求。GPS技術的利用,構建了公路帶狀的控制網,提高了測繪的效率和測繪的精度。

GPS對于大型的道路橋梁施工位置惡劣的地段,可以及時布點、檢查、矯正,并為道路橋梁的設計提供詳細、準確、全面的信息。3S技術的發展以及微機監測的使用,為數字化公路設計提供了新的途徑、較高精度、超高分辨率、地理信息技術、數字化模版、立體三維圖等技術,促使公路的設計和測繪向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3S收集的公路相關數據,在微機上構建模型,對公路走向進行橫縱向設計,所經流域的排水設計,惡劣地段的防護設計,工程的投資預算和結算設計。此外,還可以利用三維的立體圖在微機上模擬計算行車速度,檢測行車的間距,檢測公路的全景,使公路施工達到設計優化、費用節省的效果。

此外,現代公路測繪技術主要向數字化靠攏,減少了測繪的時間和工序。傳統的測繪技術主要依靠人工測繪,人工草繪形成鉛圖再經過反復的審核和修正,最終被驗收,形成資料,它經過的周期比較的長,并且在微機計算分析數據之前,人工在測繪圖紙上長時間地計算和分析,浪費了人力和物力。然而,數字化測繪技術正好可以克服這些不足,新的軟件平臺,對相關地形要素,設計草圖,校對后在微機上自行修改,一次性出圖,大大節省了人力和物力,同時還縮短了施工的周期。此外,數字化測繪技術可以進行各種工程的分析和設計,路上地形圖就是其主要應用之一,通過對主要數據的分析和計算,測繪出公路的長、面積和斷面等。

三、現代測繪技術在公路勘測中的實例分析

在某一段公路的施工中,有很多條公路采用了1:2500的數字地形圖和DEM的制作。它的工作流程可以被總結為以下幾步:首先根據1:2500的比例選取地形的圖像控制點,緊跟著是對空三實施嚴格的加密,之后是建立互相對應的模型,之后正射影像到外業的圖像控制,之后又回到空三加密和模型建立上來,最后是對業內的測圖和外業的調繪,進行業內的編輯和DEM的制作。

在整個流程中,工作人員采用的是1:12500的地形圖,以航飛相片的每6條基線量取兩個比較明顯的特征線和物方相關,接著得到正確的DEM制作,之后創建圖像校對的DOM,做成一定單位的成條帶狀分布的正射影像圖。從地形上看,這條路段的南方比較平坦,北部則是起伏較大的丘陵地帶,為此在DEM制作的過程中,依據地形的不同選取不同的測繪方案。

為了保證測繪的精準度,在公路測繪的時候要以每一個像對測量為特征線,而特征線設置的越多越提高測繪的精準度,但是這樣的話需要更長的時間,可能會影響到工程的進度。因此,在此情況下就可以對以上兩種地形分別選取幾個像對點,特征線測量的時候,對地勢較為平坦的南部采用不相關區包圍整個相對,利用DEM的方法完成正像的校對工作;在北部的丘陵地帶把居民住宅區作為不相關區進行處理。

自動化的三角測量軟件GXP-AAT可以幫助像控業內工作,在JX4C全數字化攝影測量工作站上,半自動化的作業可以完成對空三的加密。依據對空三的加密成果,在JX4C上使用相關的測繪模版,完成對數據進行模型的定向工作。JX4C的最大優勢就是矢量測圖模版,這給工作人員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可以對漫游進行放大和縮小的功能,而這些優勢又為DLG的立體套和查漏提供了有利條件,從而提高公路的測繪效率,保證道路施工的質量。

結論:

公路是人們通行的的關鍵環節,公路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車輛通行的安全性,因此對公路施工前的設計,對公路路基的勘測,對公路出現問題的及時維修都是相當重要的。在這些因素中,公路勘測甚為重要,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傳統的公路測繪技術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現代的測繪技術已經在期待中孕育而生,新測繪技術的產生,被廣泛應用到公路的勘測工程中。新的公路測繪技術提高了公路設計和施工的效率,節省了人力和物力,保證了施工質量的同時縮短了工期,成為現代公路測量必不可少的工具。

參考文獻

[1] 陳琦.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測繪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資訊,2011,(20)

第7篇:現代測繪技術范文

關鍵詞:現代測繪技術;工程測量;應用

前言

工程測量是測繪科學在國民經濟各項基礎建設,如水利、交通、建筑等工程中的直接應用,屬于測繪學中最為活躍的分支學科之一。隨著近20年測繪科技的高速發展,測繪學科相繼提出了數字中國、數字城市等重要概念,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RS)等測量技術的應用,使得工程測量在手段和方法上均產生了明顯變化。且隨著科術發展與工程建設規模的擴大,工程測量在技術面貌上也存在著新的變革。展望21世紀,現代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趨勢表現為:數據采集與處理的自動化、數字化、實時化;數據管理標準化。本文即簡單地就現代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作一些簡單探討。

1 工程測量中的數字化測繪技術

大比例尺地形圖、工程圖測繪是工程測量的基礎內容與任務。常規成圖需要經過艱苦的野外數據采集、室內數據處理與繪圖加以完善,其成圖周期長,已無法適應于日新月異的現代化工程建設需求。而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全站儀、電子經緯儀以及GEOSTAR、GEOMAP等軟件的出現,是工程測繪完成了由傳統成圖方法向數字化測繪的革新。通過野外數據采集設備、微機與數控繪圖儀的連接,即構成了由數據采集、處理直至圖形編輯與繪圖的自動化測圖系統。目前,數字化測繪技術已普遍應用于城市大比例尺基本圖、地形圖、地籍圖等各類型圖件的繪制工作。紙圖、軟盤及其它數據存儲載體的使用為專項數據庫與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夯實了基礎。目前投入使用且反響較好的數字化測圖技術包括以下幾類:

(1)在野外數據采集中采用RTK GIS與全站儀,編碼、繪制草圖,將測量數據存儲至設備內存。內業數據處理時可通過配套儀器、軟件讀取內存數據,結合外業草圖即可完成數據處理與圖形編輯工作;同時,經外業采集數據所繪制的地形圖還可完成與GIS系統的交互。

(2)將全站儀與便攜機(電子平板)相搭配,采集數據可無需編碼,直接進入電子平板繪圖,并可現場修改編輯,以電子平板測繪取代常規測圖板更為直觀,也易于修改。或者由跑尺人員操作便攜機,可實時顯示信號轉換后的測點觀測數據,圖形編輯與成圖質量能夠得到更有力的保障。應注意的是,在數字化測繪作業模式選擇方面,目前普遍提倡的內外業一體化作業方法,即通過電子平板(便攜機)完成野外碎部點展繪成圖作業仍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電子平板與全站儀聯機是否順暢,測圖測程較遠對于電子平板繪圖員的技術要求等,都對復雜地形下電子平板的繪圖效率提出了新的考驗。

2 攝影測量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目前,攝影測量技術在城市和工程測繪領域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尤其是高精度測量儀器與攝影機,在GPS、計算機技術的配合應用下,攝影測量技術可在不接觸被測物體的前提下,提供實時全面的三維空間信息。同時,還能顯著降低外業工作量,以其測量效率高、精度高等特征,使其在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測繪、建筑物變形監測、地籍測繪等方面發揮普通測量手段難以起到的作用。

就目前攝影測量技術的應用途徑來看,航空攝影測量是大型工程勘測、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圖與地籍圖測繪的重要手段,可生成數字、線劃及影像等多種形式的地圖,比例尺最大為1:500。成圖方法除利用高精度解析測圖、模擬測圖儀成圖外,還可以利用立體坐標測圖儀完成數據采集、自動繪圖等工作。

3 3S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3.1 GPS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GPS定位技術的發展完善,為工程測量的測繪定位技術帶來革命性的飛躍,以測角、測距、測水準為基本手段的常規地面定位技術,正逐步被高效、高精度的GPS技術所取代。普通的工程測量,需要完成控制網布置、檢測與樁位放樣等基本任務,經常要利用經緯儀、測距儀或全站儀來完成數據測量工作,設置線形或環狀控制網。而GPS靜態定位則能幾乎無視天氣、地形等因素的干擾,可保證高精確度與高測量效率。GPS技術在工程測量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GPS實時動態樁位放樣,GPS測量精度可將樁位誤差精度控制到厘米級;其二,利用GPS技術放樣平臺,通過利用GPS測量并在施工平臺鋼管樁放樣,可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前提下有效縮短野外作業時間;其三,GPS能夠與傳統測繪儀器有效配合,如建筑方位定點測量時,控制點布控時可通過GPS靜態測量彎曲來確保高程、距離精度,再結合全站儀、經緯儀等傳統儀器實現近距離位移設置,能夠進一步增強新技術的應用效果。

盡管目前GPS應用范圍相當廣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工程測量的技術數據仍無法直接獲取,GPS技術需要與其它測繪方法或儀器合理組合,才能予以達成,較典型的就是水利工程測量。如水下數據獲取,通過GPS與導航軟件完成測量船定位后,測量船沿指定測量斷面航行,每隔一個時間段就通過RTK+測深儀記錄水深數據,驗證潮位輸出,并根據RTK測量所得的平面坐標,才能完整地實現水下地形的測量目標。

3.2 地理信息(GIS)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GIS技術融合了測繪遙感、計算機、環境管理和空間科學等諸多學科領域的知識,可集成地理數據采集、儲存、管理、與三維可視化顯示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目前該技術廣泛應用于城市規劃工程、土地整理開發等工作中。由于GIS技術的多學科集成性,它能夠就地球上存在物體和已發生事件作成圖分析,將地球或某區域的資源、環境情況通過掃描矢量化、全數字攝影測量等手段獲取及時、準確和標準化的數字信息。GIS在工程測量中的普遍應用優勢就在于其龐大的數據庫管理與圖形顯示輸出能力,數據庫存儲信息可根據測量需求及時經軟件處理完成成圖操作,這對于提高工程測量成圖效率、加速工程設計進度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GIS技術可簡化內業數據處理與成圖工作,使野外測量工作量與難度相對降低,以其精度高、勞動強度小、管理與更新便捷等優勢,使GIS技術在工程測量中得到了更有力的推廣。

3.3 遙感(RS)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由于遙感(RS)技術存在大面積同步觀測、數據的時效性、綜合性及可比性等優勢,它在工程測量領域得到了快速的普及。這也是目前對地觀測基礎地理信息的有力手段,以Quickbird為例,其多光譜分辨率即達到2.44 m,覆蓋范圍為16×16(km2?景- 1),全色光譜分辨率則更高。遙感影像能夠有效獲取中、小比例尺地形圖數據,對于城市基本地形圖、地籍圖等工程測量都存在有較大幫助。

4 結語

在現代測繪技術及儀器逐步向數字化、自動化方向過渡的過程中,傳統測繪理念也面臨著新的變革。尤其是針對現代測繪技術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包括外業數據采集模式的改進、成圖標準問題以及圖形數據結構與GIS接口問題等,仍需要我們一線測繪工作者繼續實踐和探索,提出新課題、新要求,才能更好地推動工程測量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溫勇斌.市政路橋工程中工程測量的應用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

[2] 高秀娟.GPS測繪新技術與工程測量的內在聯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2).

第8篇:現代測繪技術范文

關鍵詞:現代測繪技術;發展;應用;

中圖分類號:P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1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測繪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其主要包括衛星導航定位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遙感技術與衛星導航定位技術是綜合了衛星技術、航天技術、傳感器技術、計算機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等多項高新技術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最新技術成果,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則集合了數據庫技術、計算機技術、空間分析與模擬技術綜合研究而形成的。這三項技術是現代測繪技術的核心,他們是空間技術和信息技術等現代高新技術的綜合集成。

一、現代測繪技術的發展概況

(一)遙感技術(RS)的發展。遙感包括衛星遙感和航空遙感,衛星遙感用于測圖正在研究之中并取得一些意義重大的成果,航空遙感作為地形圖測繪的重要手段已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基于遙感資料建立數字地面模型進而應用于測繪工作已獲得了較多的應用。遙感信息獲取技術已從可見光發展到紅外、微波;從單波段發展到多角度、多波段、多極化;從低分辨率發展到高分辨率甚至超高分辨率。傳感器有框幅式光學相機,光機掃描儀、光電掃描儀、面陣掃描儀、CCD線陣、激光掃描儀、雷達測高儀和合成孔徑雷達等;遙感平臺有太陽同步衛星、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太空飛船、探空火箭、航天飛機,并且還有升空氣球,高、中、低空飛機以及無人飛機等,它們幾乎覆蓋了可透過大氣窗口的所有電磁波段。

(二)全球衛星定位技術(GPS)的發展。GPS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而其中文簡稱為“球位系”。GPS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間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其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全天候、實時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并用于核爆監測、情報收集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經過20余年的研究實驗,耗資巨大,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共由24顆GPS衛星布設組成。GPS采用的是全球性地心坐標系統,坐標原點為地球質量中心。

(三)地理信息系統(GIS)的發展。地理信息系統作為多種技術、多個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至今只有40多年的歷史。地理信息系統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和美國學者的在土地和交通方面的地理信息研究。1998年1月31日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加利福尼亞科學中心的一次講演,在該講演中戈爾正式提出數字地球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統作為對空間地理分布有關的數據進行采集、處理、管理、分析的計算機技術系統,其發展和應用對測繪科學的發展意義重大,是現代測繪技術的重大技術支撐。

二、現代測繪技術的應用

現代測繪技術作為一門新的信息科學在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諸多領域正發揮著愈來愈大的作用。在這里主要介紹現代測繪技術在濕地方面、礦產普查與勘探、農業方面以及水利工程方面的應用情況。

(一)濕地方面。利用遙感技術對濕地生物資源的分布、生長狀況及其變化進行估測。利用遙感技術多層次、多時相的動態監測功能獲得及時可靠的數據,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進行相關數據的實時更新,并對這些數據進行空間分析,可得到濕地的動態變化情況。應用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獲取濕地生態環境質量分析評價所需要的數據,借助GPS技術進行水質采樣調查、土壤采樣、植被樣方調查等常規野外調查。根據濕地信息系統的功能,可將其劃分為兩大類:決策支持型地信息系統與查詢服務型信息系統。

(二)礦產普查與勘探。礦產普查與勘探目的是為了開發地下資源,找出有用礦物,并確定其形狀大小及儲藏量(通常簡稱儲量)。礦產普查,首先是查明礦床位置,并加以圈定,確定其隱伏部分或其他隱伏礦體的大致分布地段,作為勘探基地,并作出礦床的遠景評價,然后確定是否進行勘探。為此,在沒有適當的相應比例尺地形圖使用時,須進行正規的地形測圖,或配合地質工作同時進行路線圖測量,或進行簡易測圖,以及少量的普查工程測量,以便為礦點檢查做出評價報告和下一步勘探設計提供資料。

(三)農業方面。農業中,利用GPS技術對采集的農田信息進行空間定位;利用GIS技術建立農田自然條件、土地管理、作物產量的空間分布等的空間數據庫;利用RS技術獲取農田小區內作物生長狀況、生長環境以及空間變異的大量時空變化信息,為分析農田內資源有效利用狀況、自然條件、作物產量的時空差異性和實施調控提供處方信息。RS、GPS、GIS技術及自動化控制技術為支撐的精確農業將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它可以收集土地利用現狀、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植被分布、土壤肥力等多種信息、農作物的災情分布,將信息技術與農藝、農機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優化各項農業資源與生產要素的合理分配,獲取高產量和最大經濟效益。

(四)水利工程方面。遙感技術可以實時地對大河、大江和湖水水位進行監測,可實時監測洪水災害面積。RS和GIS集成能及早預報洪水淹沒范圍和干旱災情范圍,為防災、抗災提供準確信息。在水利樞紐工程竣工后,需對水庫大壩、大型橋梁等進行精密的、連續的監測。現代測繪技術提供了連續、實時的安全運行監控手段。利用數字測圖技術或全數字攝影測量建立數字地面模型,應用GIS的分析決策功能,可以方便快速地進行水庫大壩選址、引水渠修建庫容計算、受益范圍等設計工作,為開發利用水資源提供科學依據。

三、結束語

以“3S”一體化或集成為主導的空間信息技術體系已逐漸成為測繪學或地球信息學新的技術體系和工作模式,其先進性、時效性明顯。現代測繪技術將朝著高科技、自動化、實時化和數字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海世.基于現代測繪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2,33:165.

第9篇:現代測繪技術范文

關鍵詞:地籍測繪;技術應用;智能化

中圖分類號: P2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地籍測量的重要性也逐步顯現出來。這就要求地籍測量工作者不斷深化對地籍測量工作內容的掌握,并深刻認識到地籍測量工作的重要性。為了有效促進城市的發展、城鄉規劃問題以及其他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實。我們應不斷增強自身的技術水平,不斷改善和提高測量手段,致力于更高水平的地籍測量工作。地籍測量一定要為深入創建地基數據庫和地籍管理體系供應精準度高、全方位完善的根本數據信息。以往的地基測量方式目前已不能夠達到現實工作的各方面需求,現代化測繪技術目前正發展現其重大的積極作用。

1現代地籍測量中常見的測繪技術

地籍測量有著很強的專業性能,地籍數據具備有效的法律效力,針對有關數據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具備較強的資料顯示性能,進行同步變更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為此,依據地籍測量所具備的專業性能,在地籍測量中應用現代化測繪技術,常見的有以下四種模式:野外數字測量、GPS測量、數字攝影測量與遙感、內業掃描數字化測量。由于上述測量模式會受到客觀條件及技術方面因素的影響,每一種測量模式都有著自身獨特的性能,但是他們相互間能夠得到有效的補充,進而順利實現地籍信息的全方位采集。現代化測繪技術的主要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測繪工程信息處理的實時化

現代化測繪技術所提供的是一個迅速時效性高的測繪結果,其是在計算機技術、3S(GPS、RS 和GIS 簡稱3S)技術和先進的測繪手段如全站儀、電子經緯儀、激光指向儀等測繪硬件前提下的完成的現代化測繪成果,能夠很好的達到工程建設和社會發展各方面對測繪信息的需求。

1.2 測繪作業的自動化、智能化

現代化測繪逐漸從手工作業轉向系統化、自動化作業,促使以往的測繪多員工操作變成測量工作者一人操作,測繪作業是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和處理。

1.3 測繪學科的綜合化

隨著現代化測繪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往傳統的三維坐標模式的應用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測繪學科逐漸發展成由系統統稱、經濟學、法學、農學、信息學、通訊科學、激光科學、電子科學等多學科構成的綜合科學,尤其是3S技術和測繪學科的綜合促使現代化測繪技術逐漸發展為綜合性能高的一門技術學科。

2、我國地藉測繪展現出的優點

2.1一測多用

不同工程、不同專業、不同使用領域的地形圖的使用情況是不一樣的,有的需要比例較大的地形圖,有的需要比例相對較小的地形圖、在過去,地籍測量人員需要根據地圖使用的具體情況使用平板測圖法進行特定的測量、其測繪工作都是單獨進行的,因為各個測量之間沒有什么可比性,重復工作量非常大,而現在的地籍測量卻可以一測多用,根據需要編著不同比例的地形圖、這樣的話,測量一次就可以在多個行業的多個工作中運用,加強了各行業之間的信息交流,促進其共同發展。

2.2 成圖精度高

地籍測繪系統在工作的時候能夠一邊在全站儀的幫助下準確測定測區地形地貌的特征地物點的三維坐標,實現對外業工作進行精確的測量,另一方面對內業進行細致的數據處理,從而消除了可能由于人為因素產生的誤差,且外業工作省略了讀數、計算、展點繪圖等外業工序,減少了作業人員,外業工效大大提高,時間縮短,直接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

2.3 操作簡單

地籍測繪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在進行外業數據收集的時候,全站儀不會受到圖幅的任何影響,此外,在測區的測程范圍之內,設站也不會受到圖幅的影響這樣一來,圖根點的數量就會大大地減少,而其效率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地藉成圖的過程,減輕了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使生產周期大大縮短,能及時滿足用戶的要求,地藉產品既可以存儲在軟盤上,也可以通過繪圖儀繪在所需的圖紙上,線條、線劃粗細均勻,注記、字體工整,圖面整齊、美觀。

3現代化測繪技術在工程質量檢驗及控制中的應用

在現代化測繪技術當中,GIS 技術、RS 遙感技術自身所具備的顯著獨特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在工程測量當中,GIS 測繪技術的顯著優勢展現在其數據庫存貯量和圖形輸出性能。數據庫儲存信息能夠依據工程測量中所需的完成軟件成圖進行相關的具體操作。這樣能夠為工程設計進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令工程現場施工中的測量工作量和測量難度得以有效的縮減。由于GPS 測繪技術具有較低的勞動強度、很高的測量精準度、信息更新及經管非常便捷,為此,促使工程測量中GIS 技術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及運用。

在地籍工程測量控制當中,選擇使用精準性的測量方式得出具備精確的平面坐標數值的平面控制點,是開展地籍測量的重要性前提。在調查的所有區域當中選出一定的控制點,以構建相對的幾何圖形,使用精密的測量設備以及準確的測算方式在統一化的坐標體系當中來對其平面方位和高程加以確定,以上述控制點位根本因素對細部點坐標進行準確的計算。

RS(遙感)技術具備顯著的可比性、綜合性、數據時效性及大面積實時觀測的優勢,促使RS 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工作當中得到大區域的運用和推廣,使之成為目前地籍測量基礎地理信息當中行之有效的測繪技術方式。遙感技術的應用能夠獲得小比例尺的地形數據信息,這對于工程圖繪制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在科學技術日益進步與快速發展的今天,RS遙感測繪技術成為今后現代化測繪技術的發展主要走向,這種趨勢展現于現代化測繪新理論的逐漸加強、測繪新技術的技術綜合性的顯著提升,各個專業相互間的交叉滲透,地籍測繪技術逐漸與其他科技成果的有效結合。這種學科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將促使現代化測繪技術得到全新的發展。

4現代測繪技術的未來發展及應用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迅速發展,現代化測繪技術獲得了迅猛的進步,現代化工程測繪技術逐漸朝著智能化、一體化、可操控化、測量結果的數字化、可視化的測量信息、自動化處理數據和信息共享數據庫的方向逐漸發展。工程測量技術的應用最終目的是能夠有效的提升工程測量工作效率和測量數據的精準程度,以便于今后的工程作業。現代化測繪技術的不斷更新則要求相關單位需深入強化測量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加強對測量工作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培訓,促使他們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全新的測量技術,以便于今后工程測量工作的順利開展。

科學有效的把現代化測繪技術巧妙的應用在地基測量工作當中,能夠有很好的提升測繪工作效率,確保工程圖的精準度,能夠為今后的工程規劃和工程建設供應充足的根本性材料,促使工程獲得最大化的社會、經濟效益。與此同時,隨著不斷發展與進步的現代化測繪技術,測繪工作人員需要不斷的加深對測繪技術知識的學習和科學技術的運用,以便為今后的地籍測量工作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5結束語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現代化測繪技術發展著十分關鍵性的積極影響作用,其為我國工程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但是,伴隨著目前各種類型的工程測繪新技術的不斷涌現,這一現實狀況對我們的測繪技術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則要求我們的工程測繪技術工作者一定要在測繪先進技術發展的同時不斷的去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水準,加強對測繪技術方面知識的全面掌握,唯有如此,才能夠對于新興的測繪設備進行科學正確的具體操作和使用,在今后的工程測量當中為工程作業的開展提供精準性的數據信息,為工程作業提供優質的技術條件。

參考文獻:

[1]李建松.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7.

[2]張建軍.GPS 工程測量技術應用分析[J]. 測繪周刊,200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亚洲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二区久久 | 色资源二区在线视频 | 男女一级爽爽快视频 |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 三级a毛片| 美女扒开腿让男人桶个爽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 |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 精品国产系列 | 末满18以下勿进色禁网站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 亚洲天堂久久新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 美女扒开腿让男生桶爽网站 |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 美女被免费网站视频软件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国产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51精品国产免费看 | 成人免费看黄 | 久久99精品视免费看 | 手机看片午夜 |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 日本a级毛片免费观看 | 九九视频在线看精品 | 国产美女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 成人黄色在线视频 | 亚洲成人在线视频播放 | 好吊妞998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 亚洲专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