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投資決策分析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互斥方案;NPV;IRR;投資額;壽命期;現金流量模式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4-0168-02
對于投資項目互斥方案,主要基于凈現值法和內部報酬率法這兩種方法進行評價決策。在評價過程中,不僅要考察各個方案自身的經濟效果,即進行絕對經濟效果檢驗;更為重要的是還要考察各個方案的相對優劣問題,即進行相對經濟效果檢驗,對方案進行排序以解決選優問題。這兩種檢驗缺一不可。兩種方法的內涵實質簡析如下:
1.凈現值法
所謂凈現值(Net Present Value)就是把項目壽命期內的凈現金流量按一定的基準折現率折現到某一基準年度(通常是投資初期)的現值累加值,即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與項目投資成本之間的差值。
其經濟含義是指在一定的基準折現率下項目盈利超出最低期望盈利的超額凈收益,其值越大,所獲超額凈收益也就越多,項目就越可行。凈現值是價值型指標,能夠全面完整地反映一個項目的總體盈利能力,符合現代企業的價值最大化目標,因而被廣泛采用。
凈現值法雖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可以說明投資方案高于或低于某一特定的投資的報酬率,但沒有揭示方案本身可以達到的具體報酬率是多少。折現率的確定直接影響項目的選擇。
2.內部報酬率法
所謂內部報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就是指在項目壽命期內,各年凈現金流量現值累計等于零時的折現率。簡單地說,就是使凈現值為零時的折現率。
其經濟意義是:在項目的整個壽命期內按利率 i=IRR 計算,始終存在未能收回的投資,而在壽命期結束時,投資恰好被完全收回。內部報酬率是個效率型指標,反映了項目本身的真實收益率,即內在的獲利水平?;鶞适找媛视蓛壬鷽Q定的――通過項目現金流計算出來。能夠把項目壽命期內的收益與其投資總額聯系起來,指出這個項目的收益率,便于將它同行業基準投資收益率對比,確定這個項目是否值得建設。
但內部收益率表現的是比率,不是絕對值,一個內部收益率較低的方案,可能由于其規模較大而有較大的凈現值,因而更值得建設。
在實際應用中,運用凈現值法和內部報酬率法進行評價決策時往往會得出不一致的結論,從而給投資決策造成困難。如下圖所示:
其中,F點是A B兩互斥方案的NPV相等時的IRR,對應的交點稱之為費希爾交點。從圖中可直觀看出,當基準折現率i0取值大于F點時,用凈現值法和內部報酬率法評價時結論一致;但當基準折現率i0取值小于F點時,則出現了不一致。如上圖所示,按凈現值法則應選擇方案A;而按內部報酬率法則應選擇方案B。
凈現值法是假設每年的現金流入以資本成本為標準再投資;內部報酬率法是假設現金流入以其計算所得的內部報酬率為標準再投資, 兩種評價方法對投資方案每年的現金流入量再投資的報酬率的假設不同會得出相互矛盾的結論。
而上述的這種兩者結論不一致的情況往往出現在投資額不同、壽命期不同和現金流量模式不同的互斥方案選擇中。下面就針對以上三種情況分別進行決策分析并提出各自適用的評價方法:
1. 投資額不同的互斥方案
對于投資額不同的互斥方案,往往會出現運用凈現值法和內部報酬率法得出結論不一致的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下面一個例子來說明:A B 是兩個互斥方案,兩方案整個現金流量情況如表1(i0取10%):
表1
通過EXCEL 的NPV和IRR函數求解結果如下:NPVA=36.03萬,IRRA=14%; NPVB=20.81萬,IRRB=15%,從結果中我們可看出方案A、B 均通過了絕對效果檢驗,且用NPV和IRR 進行絕對效驗結論是一致的。但是,NPVA>NPVB;而IRRA
要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引入增量分析法。也就是經濟學中的一種邊際分析,主要指標是差額凈現值(ΔNPV)和差額內部報酬率(ΔIRR),其中差額凈現值顧名思義就是指兩方案的凈現值之差;而差額內部報酬率就是指使差額凈現值為零時折現率。這種分析方法與現代企業的價值最大化目標相一致。
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用ΔNPV和ΔIRR得出的結論必定是一致的。用上文舉的一個例子(表1)進行驗證ΔNPV=-100+19(P/A,10%,10)=16.75(萬);-100+19(P/A,Δ IRR,10)=0,解得ΔIRR=13.8%。計算結果表明NPVA>NPVB,NPV>0,ΔIRR>i0,三者完全一致。
因此,對于投資額不同的互斥方案進行比選時,可以直接用凈現值法,判別依據是凈現值最大且非負的方案為最優方案。而用內部報酬率法則不能保證互斥方案比選結論的正確性。
2. 壽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
對互斥方案進行比選,方案之間必須具有可比性。而壽命期不同的方案之間,顯然缺乏時間上的可比性,這就有可能會出現運用凈現值法和內部報酬率法得出的結論不一致的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下面一個例子來說明:
A、B是兩個互斥方案,投資額均為4 000萬,基準收益10%,A方案壽命周期為三年,B方案壽命周期為兩年,兩方案整個現金流量情況如表2:
表2
通過EXCEL 的NPV和IRR函數求解結果如下:
NPVA=973.8萬,IRRA=22.1%; NPVB=892.4萬,IRRB=25%,方案A B 都通過了絕對效果檢驗,且用NPV和IRR進行絕對效果檢驗結論是一致的。但是, NPVA>NPVB;而IRRA
要解決這一問題,一般是設定一個共同的分析期, 然后進行比選。當然這種方法事先隱含著一個方案接續假定:即方案在其壽命期結束后可按原方案重復實施。目前較通用的是用壽命期最小公倍數法確定一個共同的分析期,即取各方案的壽命期的最小公倍數作為共同的分析期。
在上面的例子中(表2),最小公倍數為6,以此為它們的共同分析期,則現金流量圖如下:
經計算得:NPVA=1 705萬,NPVB=2 280萬,IRRA=23.5%; IRRB=26.2%,結果表明通過設定共同分析期后,用NPV 和IRR 分析的結果一致:均顯示B優于A。除壽命期最小公倍數法外,還有其他幾種方法,如年值法、年值折現法。由于篇幅所限,對這兩種方法不再舉例做詳細展開討論。
3. 現金流量模式不同的互斥方案
投資項目往往具有各自不同的現金流量模式,有些項目在前期現金流入較多;而有些項目在后期現金流入較多。這就有可能出現運用凈現值法和內部報酬率法得出的結論不一致的情況。如例:有A 、B兩個互斥方案,其中A方案的現金流入主要發生在前期,而B方案的現金流入主要發生在后期(見表3):
表3
假設基準折現率為10%,則經計算得:NPVA=21.6萬,NPVB=23.3萬,IRRA=25.9%; IRRB=18.7%。從中可看出,NPV和IRR出現了不一致的情況。
產生不一致的原因是由于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不同時期流入的相同金額是不等價的,而這種差異的大小又會受折現率以及時間差的影響。也就是說現金流量模式不同的方案其NPV對i的敏感度不同,從而,當i發生變動時,得出不同的結論。而對于任一方案而言,IRR是由方案本身來決定的,與折現率無關,不會受折現率變動的影響。這樣,最終導致了在一定的折現率下,用NPV和IRR評價時出現了不一致的情況。
方案的取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方案設定的基準折現率,而從上分析中發現隨著基準折現率的變動,兩方案的內部報酬率都不會隨之出現變動。在這種情況下,用內部報酬率法來判斷兩方案優劣顯然是不合理的,得出的結論也必然是不可靠的。而用凈現值法則是合理的,也符合價值最大化目標。故對于現金流量模式不同的互斥方案比選,應該用凈現值法進行評價。故上例子中NPVA>NPVB,應選擇B方案。
【關鍵詞】投資決策;決策方法;比較分析;實物期權
21世紀是投資實踐的世紀。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資本在國際間更加自由的流動,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投資和融資,如何有效的進行投資成為每個企業所必須解決的問題。而正確運用合理的投資決策理論和決策方法能夠幫助企業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取得更好的經營效益,是企業存在和壯大的直接動力。
一、投資決策方法研究
合理的投資決策理論是公司投資行為產生的基礎,科學的決策方法是判斷投資項目好與壞的標準,企業應采用多種決策方法來分析投資項目。從投資決策方法的發展來看,可以劃分為傳統投資決策方法和現資決策方法。
1.傳統投資決策方法。(1)會計收益與現金流量。會計收益是企業在會計期間內增加的除所有者投資以外的經濟利益,通常稱為收益?,F金流量是一種付清稅金以后和滿足凈投資額需求以后的,為公司全部權益人所有的現金流量。(2)投資回收期。投資回收期法即根據回收原始投資額所需要時間的長短來進行投資決策的方法。(3)凈現值法(NPV)。凈現值是該項目存續期內發生的每筆現金流量的現值之和。投資項目的凈現金流量現值和可以理解為該項目對企業價值增長的貢獻值。所有現值的計算都包含著關于項目期間現金流量再投資所依據的利率假設。凈現值法假設投資項目期間現金流量按照公司資本成本率再投資。(4)內部收益率法(IRR)。內部報酬率法是指使項目未來的現金流入量的現值與現金流出量的現值相等時的貼現率。一般情況下,內部報酬率可以理解為某單位投資額對企業價值的貢獻。
2.現資決策方法。1995 年,Stephen A·Ross認真研究了Pindyck對投資決策方法的有關論述,他提出應該把所有重大的投資決策作為期權價值問題來對待。期權是一種可選擇權,是其持有人享有的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約定的價格買進或賣出某種實物資產的權利實物期權投資思想通過分析項目所具有的不確定性問題的方式,關注現金流概率分布的特點和變化范圍,將現金流的概率分布和未來預期市場信息有效結合,從而在不確定因素較多的情況下,確定項目的投資價值。投資決策期權方法是以傳統的凈現值方法為基礎的,主體思路為:投資項目總價值=經營性現金流量凈現值+投資項目實物期權價值。投資項目實物期權價值的定價主要采用布萊克—斯科爾斯定價模型,該模型假設期權中的資產收益率服從正態分布,同時假設:期權為歐式期權,即期權只有在合約到期日才執行;不存在交易成本和稅收;在期權生效期內,無風險利率水平保持固定不變;期權所指向的標的資產,如股票,不發放現金股利;資產收益率服從隨機分布,方差在期權有效期內保持不變,并且可以運用過去的數據進行估計。期權定價公式為:C=SN(d1)—EN(d2)/ert。其中,S為股票的當前價格,E為期權的執行價格,t為期權距到期日的時間長度,一般用年數來表示,r為連續復合無風險年利率,e為自然底數,N(d1),N(d2)表示標準正態分布的函數值。該公式不包含任何受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影響的變量,公式中出現的變量為股票當前價格、時間、股票價格方差和無風險利率,它們都獨立于風險偏好。在此基礎上,通過看跌期權與看漲期權的平價關系來推算出現貨看跌期權或看漲期權的價格模型。由模型本身可見,投資決策期權方法并不是對傳統投資決策方法的全盤否定,它秉承了傳統投資決策方法中貨幣具有時間價值的核心,是對傳統投資決策方法局限性的突破,增加了投資決策的合理性。
二、傳統投資決策方法的比較分析
以投資有效期內各年現金凈流量或會計利潤為主要考核指標的傳統投資決策體系,己被國內外企業普遍接受并頻繁使用。根據是否考慮持有貨幣的時間價值,傳統投資決策體系的常用方法可分為非貼現技術方法和貼現技術方法。非貼現技術方法主要包括:投資回收期、會計收益和現金流量。貼現技術方法主要包括:凈現值法和內部報酬率法。
1.非貼現技術方法。投資回收期是反映項目財務上償還總投資額的能力和資金周轉速度的綜合性指標。該方法反映了投資的回收速度,計算簡便,但忽略了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項目回收期后的投資收益,容易導致企業優先考慮急功近利的項目,誤導了整體戰略決策。會計收益法要求企業事先確定要達到的必要會計收益率。該方法存在信用問題,容易通過運用會計技巧在某段時間里被人為操縱?,F金流量法也有著很大的缺點,主要表現在沒有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同時也沒有考慮到投資項目所具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2.貼現技術方法。相對于非貼現技術方法而言,貼現技術方法充分地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更加科學合理,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凈現值法和內部報酬率法。凈現值法將投資有效期內各年現金凈流量按照資金成本或期望報酬率進行折現,通過比較總現值與初始投資額的大小來判斷投資是否可行。在實際操作中,考慮到投資項目所具有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可對凈現值法中的相關參數進行適當調整。內部報酬率法類似于凈現值法,是在衡量貨幣時間價值后投資項目得到的收益率。內部報酬率可以直接理解為某單位投資額對企業價值的貢獻。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可以很清楚的看清收益百分比,從而做出決策。內部報酬率與凈現值是兩個相互競爭的投資決策方法,盡管常會產生相似的結論,但仍存在以下區別:投資決策結論不同,項目凈現值用貨幣來表達、反映絕對量,內部報酬率是百分比、反映盈利能力;再投資報酬率假設上的差異:凈現值法假設項目期間現金流量是以資本成本率進行再投資,而內部報酬率法則假設以內部報酬率進行再投資。
三、實物期權方法與傳統投資決策方法的比較分析
第一,從決策角度來看,凈現值法是從靜止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投資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固定的,只對是否立即進行投資做出決策。而實物期權法著眼于描述實際投資中的真實情況,從動態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管理者不但需要對是否進行投資做出決策,而且需要在項目投資后進行管理,根據變化的具體情況趨利避害。不同的管理行為會有不同的現金流量,因此實際產生的現金流量往往不等于現金流量的期望值。實物期權法得到的是擴展的凈現值,即期望凈現值與實物期權價值之和,能較好地反映投資的真正價值,且與實際情況較好地吻合。
第二,凈現值法假設投資是可逆的,而現實中大多數投資具有不可逆性。在凈現值法中內含了這樣的假設:投資是可以逆轉的,如果市場條件沒有預料的好,可以很容易地撤出,收回初始投資,因此計算凈現值時無需考慮撤離時的損失。但實際上,大多數投資不符合這種假設,即具有不可逆性,一旦投入,就不容易撤出。另外,國家政策法規的變化和企業文化差異等也可能加大資產交易的費用,使其不可逆性上升,如資本控制使公司不能隨意處置資產或重新安排其資本。同時,新的投資項目往往因為高昂的雇傭、訓練、解雇員工成本和高額的開辦費用而不可逆轉。以上種種說明,在市場經濟中,由于信息不完全等因素使市場不可能是完全競爭市場,試圖無代價或以很低代價收回投資是很難的。
第三,凈現值法忽視了企業未來成長機會的價值,而實物期權法則予以充分考慮。凈現值法只強調凈現值大于零的項目作為投資決策準則。在實際經營中,企業進行的投資活動并非都能立即獲益,而且投資目的也不一定單純是為了獲得財務上的利益,尤其是短期性的利益。從長遠來看,企業當前投入的資本是為了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擁有某種專利權,或者保持進入某個新市場的潛力等。對于目光長遠并且有著良好的市場擴張理念和產品發展規劃的企業來說,未來的機會可能比眼前的收益更有價值,它們多是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四,凈現值法忽視了投資項目中的柔性價值,而實物期權法則對其予以充分考慮。凈現值法假設未來的變化總是按決策之初既定環境發生,不論是對未來的現金流還是所需采用的貼現率,都未考慮管理者對未來變化的適時調整。實際上,在長期性的投資中,面對不確定性較大的市場環境,管理者可以在現在或將來根據市場條件的變化對投資項目的運營進行調整。
第五,凈現值法害怕不確定性,不確定性越高,其折現率也就越高,從而降低了投資項目的價值。相反,實物期權法卻認為,不確定性是實物期權價值之所在。不確定性越高,其投資機會的價值也就越高。不確定性有良性與惡性之分,一旦環境惡化,就不執行期權,而環境變好時,就執行期權,進行投資。因此,對不確定性要辯證地對待,期權需要不確定性提高其價值,但期權的執行則需要確定的環境。
實物期權法與傳統的投資決策方法相比,在于它不僅能為項目的選擇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它還能為項目的管理提供積極的風險管理,即在于管理人員能利用他們的技能在期權到期之前,改變那些影響其價值的因素來主動提高價值,使它實際上比購進它或創造它時的價值增高。
四、實物期權法的應用前景
與傳統評價思路不同,期權定價理論的出發點是適時根據市場價格的隨機波動反映投資的價值和潛在價值。從期權的角度看,一個投資機會是一個買方期權,投資額相當于約定價格,投資項目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總現值相當于項目的當前價格,根據現有的業務情況估計其波動情況,再估計投資距離現在的時間和無風險利率之后就可以利用期權方法估算投資機會的價值。
隨著實物期權定價理論的發展,實物期權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對具有高風險、不確定性環境下的項目投資決策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評價工具。在國外,實物期權已廣泛地運用在自然資源投資、海上石油租賃、柔性制造系統等涉及資本預算的研究領域;在國內,實物期權理論可運用于以下方面:
1.實物期權理論方法在創業投資中運用的重要意義。創業投資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在其運作過程中存在著高度的信息不對稱。創業投資家能否根據有限的信息,動態地準確地評估創業企業的價值,并做出相應的投資決策,將直接關系到創業資本運作的成敗。事實證明實物期權理論方法是一種比較能準確評估出創業企業價值的方法,許多大型投資銀行也已逐漸采用實物期權理論的評價方式取代傳統的評價方法。實物期權法在創業投資領域的運用,將推動我國創業投資業的良性發展。
Abstract: The selection of local government-invested proje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of regions. Appropriate evaluation methods will help to make reasonable decision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s a 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Especially, it can be used in situation without complete data. The paper, by using of case illustrating,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processes of AHP. And provide methodological assistance for decision-makers.
關鍵詞: 層次分析法;地方政府投資項目;決策
Key word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local government-invested projects;decision-making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32-0003-02
基金項目:本文是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蘇北地區公共服務項目風險分擔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2SJD63000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江俊龍(1976-),男,安徽肥東人,淮陰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開發投資理論與政策。
0 引言
我國從1978年的經濟改革開始,投資體制改革在不斷深化。2004年,《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頒布是一重要里程碑?!稕Q定》中明確了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完善了政府投資體制。界定政府投資范圍并合理劃分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資事權。地方政府的投資主體地位得到明確和鞏固。
《決定》中規定,政府投資主要用于關系國家安全和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經濟和社會領域,包括加強公益性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推進科技進步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因此,地方政府投資項目(以下稱“項目”),特別是其中的基本建設項目,一般投資額較大,在推動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發揮巨大的聚集和拉動作用。
但是,相對于需求而言,資源總是稀缺的。對地方政府投資項目進行合理的評價有利于將有限資源的作用最大化。目前,評價的方法主要有經濟計量模型、投入產出模型、系統動力學模型等[1]。這些方法在評價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遺憾的是,一方面,這些方法對數據的要求較高,當數據不完備時,作用會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這些方法涉及比較復雜的模型以及相應的軟件,操作難度較大。然而,地方政府投資項目時常在較多方面缺乏完整數據,如居民對生活環境的評價。同時,相關軟件的欠缺。這就使得以上這些方法在應用中具有其局限性,需要一些更合適的方法。層次分析法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在地方政府投資項目評價中利用層次分析法。目的是讓相關決策人員掌握層次分析法的應用過程及注意事項。
1 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是美國運籌學家沙旦(T.L.Saa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是一種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特別是將決策者的經驗判斷給予量化,對目標(因素)結構復雜且缺乏必要的數據情況下更為實用[2]。
應用AHP法的思路是:首先根據問題的性質要求,提出一個總目標。然后將問題按層次分解,對同一層次內的各因素通過兩兩比較的方法確定出相對于上一層目標的各自的權系數,逐層分析直到最后一層,即可求出所有因素相對于總目標的重要性排序[3]。這些層次可以具體分為三類:目標層,只有一個元素,一般是分析問題的預定目標或理想結果;準則層,包含了為實現目標所涉及的中間環節,可以由若干個層次組成,包括所需考慮的準則和子準則;方案層,包括為實現目標可供選擇的各種措施、解決方案等[4]。
應用AHP法的主要步驟:第一步,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第二步,標度及判斷矩陣。標度,為了使各因素之間進行兩兩比較得到量化的判斷矩陣,引入1~9的標度。見表1。
第三步,權重及特征向量。權重的計算方法有多種,相對比較簡單的是規范列平均法。具體步驟是:首先,求出判斷矩陣每一列的總和。其次,用判斷矩陣的各元素除以其相應列的總和,將所得商組成標準兩兩比較矩陣。然后,計算出標準兩兩比較矩陣每一行的平均值,這些平均值就是相應的權重。由這些平均構成的向量便稱為權重向量或特征向量。
第四步,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判斷矩陣是對各因素兩兩比較的結果,對于復雜事物來說,兩兩比較不可能做到判讀的完全一致性,而存在估計誤差,因此也就得到帶有偏差的相對權重向量。誤差在一定范圍內是可以接受的;但當誤差很大時,相對權重向量也就不具有有效性。一致性檢驗的目的就是判斷誤差的可接受程度。一致性檢驗采用的指標是一致性率(CR),其計算公式為:CR=CI/RI。其中CI為一致性指標,RI為修正值。一般規定當CR≤0.1時,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則重新進行兩兩比較判斷。
1)CI的計算步驟。首先,由被檢驗的判斷矩陣乘以其特征向量,所得的向量稱為權重和向量。其次,每個權重和向量的分量分別除以對應的特征向量的分量,并計算出算術平均數,記為λmax。最后,利用公式CI=(λmax-n)/(n-1)(n為維數)計算結果。
2)RI主要通過查表獲得。常用的如表2所示。
第五步,方案比較。通過以上步驟,可以知道某方案在各準則中的權重向量以及各準則在目標中的權重向量。兩向量相乘,即得出該方案的得分。通過各方案得分的比較,即可對方案進行排序。
2 AHP法在地方政府投資項目中的應用
2.1 案例描述 W鎮是東部某省的一個相對比較偏僻的小鎮。W鎮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境內沒有大江大河或其分支,主要靠降雨。在50年代曾修建一個水庫,是降雨外的主要水源。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境內擁有兩處自然風貌的旅游景點,在省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農業收入和旅游業收入是當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W鎮現任領導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鎮長及書記是從基層一步一步提上來的,對鄉土民情十分熟悉,經驗豐富。由于資金及編制的限制,鎮里近兩年僅引進一名旅游管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目前,進入鎮里審核的有三個項目,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的限制,只能選擇其中一個。這三個項目分別是:項目A,建一個主題公園;項目B,建一文化廣場;項目C,擴建一個老的水庫。鎮里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的項目評估小組。
由于鎮長及小組成員的經驗豐富,同時關于居民感受方面的數據不太容易獲得量化數據,所以小組決定選用層次分析法進行項目評價。
2.2 層次結構模型的構建
2.2.1 目標 評估小組認為:任何活動都遵循成本收益原則。即使是政府投資項目也不例外。即,成本收益也有長期和短期之分、經濟與非經濟之分、可量化與不可量化之分。不同的是,因為鎮政府承擔著維護W鎮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等多方面的責任,所以鎮政府投資的項目應該更關注社會總成本和社會總收益。因此W鎮項目評估小組將目標界定為社會凈收益(即社會總收益與社會總成本配比后的結果)的最大化。
2.2.2 準則 在建立準則層的時候,評估小組認為:項目自身的財務評價雖然也很重要,但是作為政府投資的項目,其直接或間接的社會影響也很重要。為此,參考發改委與建設部的建設項目評價方法與參數、電話咨詢省城知名專家并結合小組的自身知識,評估小組給出了如下4個準則:①項目的財務分析。反映項目自身的財務狀況。即項目自身的財務信息。包括凈現值、投資回收期、內含報酬率等。②經濟總量。反映項目對W鎮國民經濟總量的貢獻,包括增加值、凈產值、純收入、財政收入等。③經濟結構。反映項目對W鎮經濟結構的影響,主要包括三次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等。④社會與環境。反映項目對W鎮社會與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社會階層、居住環境等。
2.3 方案的比較及選擇
①判斷矩陣。通過向專家咨詢,結合項目評估小組自身的判斷。給出了方案層的4個判斷矩陣和準則層的1個判斷矩陣。
②權重及特征向量求解。項目在財務分析、經濟總量、經濟結構、社會與環境、目標的特征向量分別為(0.593,0.341,0.066)T、(0.623,0.137,0.240)T、(0.378,0.157,
0.467)T、(0.123,0.320,0.557)T和(0.126,0.384,0.3,0.191)T。并通過一致性檢驗。
③計算各項目的得分。項目A=0.593*0.126+0.623*0.384+0.378*0.3+0.123*0.191=0.451;項目B=0.341*0.126+0.137*0.384+0.157*0.3+0.320*0.191=0.204;項目C=0.066*0.126+0.240*0.384+0.467*0.3+0.557*0.191=0.347。項目A的得分最高,所以評估小組決定選擇項目A。
3 地方政府投資項目中應用AHP法的注意事項
AHP法可以充分利用經驗優勢,但是在應用AHP法時,有兩個關鍵環節需要注意。一是準則的確立。因為準則的優劣直接決定了后面的結果,所選的準則應有理論基礎和地方實際背景的支撐,不可隨意選擇。二是判斷矩陣的構建。在進行兩兩比較時,要確保判斷的獨立性和客觀性。不可因為利益的誘惑或非正常的壓力做出虛假的判斷。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2]《運籌學》教材編寫組.運籌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一、單個長期投資方案決策分析
內含報酬率是指一項長期投資方案實際可望達到的報酬率,用該報酬率對投資方案未來的現金凈流量進行折現,能使投資方案未來報酬的總現值正好等于該方案投資額的現值。也就是說,內含報酬率實際上是一種能使投資方案的凈現值等于零的報酬率。
內含報酬率法,則是根據各備選方案的內含報酬率是否高于資金成本,來確定該方案是否可行的一種決策分析方法。若內含報酬率大于資金成本,說明該投資方案的凈現值大于零,那么該方案可行;若內含報酬率小于資金成本,說明該投資方案的凈現值小于零,那么該方案不可行。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排斥的備選方案的內含報酬率均大于資金成本,那么應根據具體情況選取最優方案。下面將通過舉例來說明如何計算內含報酬率,如何采用內含報酬率法來進行單個投資方案是否可行的決策分析。
[例1]某公司擬進行一項固定資產投資,資金成本為12%,投資分2次投入,第一年年初投資400000元,第一年年末投資200000元;建設期2年,生產經營期6年,生產經營期間(第3年至第8年)每年的現金凈流量分別為200000元、240000元、280000元、260000元、200000元、180000元。
該投資方案未來每年的現金凈流量不等,用逐次測試法計算其內含報酬率。
先用16%的折現率進行第一次測試,計算其凈現值:
凈現值=(200000×0.641+240000×0.552+280000×0.476+260000×0.410+
200000×0.354+180000×0.305)-(400000+200000×0.862)=626260-572400=53860(元)
用16%的折現率計算的凈現值為正數,說明該折現率低于內含報酬率,再次測試時應稍稍提高折現率。
用18%的折現率進行第二次測試,計算其凈現值:
凈現值=(200000×0.609+240000×0.516+280000×0.437+260000×0.370+
200000×0.314+180000×0.266)-(400000+200000×0.847)=574880-569400=5480(元)
用18%的折現率計算的凈現值仍然為正數,說明估計的折現率仍然低于內含報酬率,應再次提高折現率進行第三次測試。
用20%的折現率進行第三次測試,計算其凈現值:
凈現值=(200000×0.579+240000×0.482+280000×0.402+260000×0.335
+200000×0.279+180000×0.233)-(400000+200000×0.833)=528880-566600=-37720(元)
用20%的折現率計算的凈現值為負數,說明該折現率高于內含報酬率。由此可知,該投資方案的內含報酬率介于18%與20%之間。采用插值法計算出內含報酬率具體數據:
內含報酬率=18%+{(5480-0)/[5480-(-37720)]}×(20%-18%)=18%+0.25%=18.25%
由于該投資方案的內含報酬率為18.25%,高于該公司的資金成本12%,所以該投資方案可行。
如果用凈現值法進行該投資方案是否可行的決策分析,那么能否得到與內含報酬法相同的結論呢?
凈現值=未來報酬的總現值-投資額的現值=(200000×0.712+2400000×0.636+280000×0.567+260000×0.507+200000×0.452+180000×0.404)-(400000+200000×0.893)=748740-578600=170140(元)
由于該投資方案的凈現值大于零,故該投資方案可行。可見,對于單個長期投資方案是否可行的決策分析,內含報酬率與凈現值法得出的結論是完全一致的,即內含報酬率大于資金成本的方案,其凈現值必須大于零,反之亦然。
二、多個投資方案中最優方案決策分析
從多個相互排斥的投資方案中選取最優方案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不少人認為在諸多可行方案中內含報酬率最高的方案為最優方案,對此觀點本人不敢茍同,我認為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時內含報酬率最高的方案確實是最優方案,但有時內含報酬率最高的方案未必就是最優方案,問題的關鍵是應該以什么為標準來選擇最優方案,一旦確定了合理的擇優標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一)在投資額相同的情況下選取最優方案。在投資額與項目計算期均相同的情況下,對于從若干個相互排斥的投資方案中選取最優方案的決策分析,內含報酬率法與凈現值法得到的結論是一致的,即在各種方案中內含報酬率最高的方案,其凈現值必然最大;反之,內含報酬率最低的方案,其凈現值必然最小。現舉例說明:
[例2]某公司現有A、B、C三個相互排斥的固定資產投資方案可供選擇,三方案均為期初一次性投資,投資額均為800000元,無建設期,生產經營期為6年,每年的現金凈流量如下表所示,該公司的資金成本為10%。
三個方案具體情況不同,計算內含報酬率的方法和步驟也不盡相同。
A方案生產經營期每年年末現金凈流量均相等,可用簡便方法計算其內含報酬率:年金現值系數=8000/2000=4。查表知,內含報酬率介于12%與14%之間,其對應的年金現值系數分別為4.111與3.889,用插值法求得其內含報酬率為13%。
B方案生產經營期每年年末的現金凈流量不等,應采用逐次測試法計算其內含報酬率。第一次測試用12%的折現率,計算的凈現值為7520元;第二次測試采用14%的折現率,計算的凈現值為-38800元;最后采用插值法求得B方案的內含報酬率為12.32%。
C方案生產經營期每年年末的現金凈流量也不相等,也應采用逐次測試法計算其內含報酬率。第一次測試采12%的折現率,計算的凈現值為108340元;第二次測試采用14%的折現率,計算的凈現值為63400元;第三次測試采用16%的折現率,計算的凈現值為22380元;第四次測試采用18%的折現率,計算的凈現值為-15480元;最后采用插值法求得C方案的內含報酬率為17.2%。
從以上計算結果可知,C方案的內含報酬率最高,A方案次之,B方案最低。由于三個方案的投資額相同,故可以確定最優方案為內容報酬率最高的C方案。如果采用凈現值來選擇最優方案,是否可以得到相同的結論呢?
凈現值(A)=200000×4.355-800000=871000-800000=71000(元)
凈現值(B)=(160000×0.909+180000×0.826+200000×0.751+240000×0.683+220000×0.621+200000×0.565)-800000
=857860-800000=57860(元)
凈現值(C)=(280000×0.909+240000×0.826+220000×0.751+200000×0.683+180000×0.621+160000×0.565)-800000
=956760-800000=156760(元)
從以上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三個方案中C方案的凈現值最大,A方案次之,B方案最小,方案優劣的排序與內含報酬率完全一致。
由此可見,在投資額相同的情況下,由含報酬率與凈現值法可以得到相同的結論。
(二)在投資額不同的情況下選取最優方案。在投資額不同的情況下,從若干個備選方案中選取最優方案,采用不同的決策分析方法可能會得到相互矛盾的結論。我認為解決矛盾的關鍵是選擇什么樣的標準來確定方案的優劣,一旦標準選對了,人們就可以把真正最優的方案找出來,從而不至于作出錯誤的決策。
眾所周知,一個方案的好壞,主要是看經濟效益的高低。撇開社會效益不論,在若干個備選方案中經濟效益最高的方案無疑是最優方案,這是決策分析必須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則,短期經營決策如此,長期投資決策也如此。經濟效益的高低,主要是通過收入與成本的比較體現出來的。對于兩個備選方案而言,通過計算比較它們的差別收入與差別成本,就可以從中選出較優的那個方案,這就是短期經營決策分析中的所謂的“差別分析法”。我的看法是,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應用于短期經營決策分析,也可以應用于長期投資決策分析,特別是應用于在投資額不同的情況下從若干個方案中選取最優方案的決策分析。
在將差別分析法應用于長期投資決策分析時,要注意收入與成本的含義不同于短期經營決策分析中的收入與成本。我認為,應將長期投資決策分析中的收入界定為“未來報酬的總現值”,既不包含投資額在內投資方案未來現金凈流量的現值之和;應將成本界定為“投資額的現值”。這樣界定收入與成本的含義,即不違反收入與成本的本質特性,又充分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這個重要因素,而且還能給解決上面提到的問題帶來新的思路。
[例3]假設某公司現有A、B、C三個相互排斥的投資方案,三個方案均為一次性投資,投資額分別為30000元、60000元和90000元,投資于建設起點一次投入,無建設期,生產經營期為3年,每年的現金凈流量如下表所示,該公司的資金成本為9%。
現將經過計算的各方案的有關數據列示如下:
從上面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凈現值法與內含報酬率法得出相互矛盾的結論。本例中,A方案的內含報酬率最高,但其凈現值卻最小;C方案的內含報酬率最低,但其凈現值卻最大。到底應該確認哪個方案為最優方案呢?我們不妨采用差別分析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B方案與A方案的差別收入=70868-37965=32903(元)
B方案與A方案的差別成本=60000-30000=30000(元)
由于B方案與A方案的差別收入大于差別成本,所以B方案優于A方案,即凈現值較大的B方案為較優方案。用同樣的方法,可以確定C方案優于B方案,所以最終可以確認凈現值最大的C方案為最優方案。
[關鍵詞] 環保 技術創新 方法
山西省是中國最大的煉焦用煤炭資源基地,也會使山西省成為中國最大的焦炭生產基地和世界最大的焦炭出口基地。2000年世界焦炭貿易量2510萬噸,中國出口1520萬噸,占世界焦炭貿易量的60%。其中,山西焦炭出口占中國焦炭出口量的80%,占世界焦炭貿易量的48%,山西焦炭是世界焦炭行業的龍頭,其焦炭產量占到全國的40%,約占世界焦炭產量的20%,焦炭出口量占全國焦炭出口量的80%,并且天津口岸的山西焦炭價格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基準價??梢娊固繉τ谡麄€山西省的重要性。而進行煤煉焦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焦爐煤氣,如何有效環保的對焦爐煤氣進行回收利用,如何對新上項目的綜合價值進行評價,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點。對待上新項目的環保性能、經濟性能進行評價,從而做出準確的投資決策使我們所關心的。
一、NPV評價方法
凈現值法(NPV):是評價投資方案的一種方法。該方法是利用凈現金效益量的總現值與凈現金投資量算出凈現值,然后根據凈現值的大小來評價投資方案。凈現值為正值,投資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凈現值是負值,投資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凈現值越大,投資方案越好。凈現值法是一種比較科學也比較簡便的投資方案評價方法。我們知道傳統的項目評價中對于投資決策分析而言,主要是采用這種凈現值法,這種方法也曾經被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資本資產投資管理學院的DondleL.MeeDer提出并且利用這種方法用于投資決策具有嚴重局限的概念中,因為它是以投資決策在一定條件下能夠還原為前提的,也就是說項目的投資在市場條件惡化時,能夠以某種方式還原,如果不能還原,則是一個要么投資,要么永遠都不投資的決策,而如果公司現在不進行投資決策,那么它將永遠失去投資機會。但是人們普遍認為,凈現值法利用現值可加性原理,運用數學方法進行演繹計算,應該是一種最理性、最科學的分析方法,是投資決策分析中的法寶。
但是就我們所要研究的環保類項目的投資決策而言,凈現值法只是用于靜態的投資項目分析,對于動態的多投資階段的項目顯得有些不足,得到的評價結果勢必也是有局限性的。就焦化產業中的焦爐煤氣利用技術的選擇與比較中,關鍵是如何確定折現率,這也是一大難題,可以說,到現在為止,這不得不依靠我們的主觀判斷,其道理就像任意多的已知數與一個未知數相加其結果還是未知數一樣簡單,在凈現值為零的情況下,向左向右稍微調整某個因素,凈現值就能變成或正或負。還有一個重要問題是焦爐煤氣的利用技術的產生過程有其特殊的局限性和特點。焦爐煤氣是指用幾種煙煤配成煉焦用煤,在煉焦爐氣中經過高溫干餾后,在產出焦炭和焦油產品的同時所得到的可燃氣體,是煉焦產品的副產品。對于單一焦化企業的主營業務就是焦炭生產和銷售。而對那些利用焦爐煤氣生產其他工業產品是由于國家環保政策法規的要求,故其計算時,當其凈現值為零或者是負數時,也都可以投資。但是在什么范圍內進行投資需要新的算法和條件,這也就是本文最終所要傳達的信息。
二、實物期權定價模型
實物期權分析法是指企業或者是個人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擁有的、能根據決策時尚不確定的因素,改變行為的權利(期權)進行投資可行性分析的方法。麻省理工學院FaimoK.Lamalain分析:如果投資者對某個投資項目進行首輪投資后,若該項目盈利前景良好,將能降低投資者進行第二輪投資的成本,而如果第一輪沒有投資,今后想再投資該項目或進入該投資領域就要付出相當高的成本。在進行投資時還要考慮應用動態規劃中的整數規劃進行投資時機的選取。可以看出,期權法強調了投資是分階段進行的,投資資金往往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先投入先期部分資金,生產銷售該產品,同時繼續對產品的性能、技術進行研發和改進,這可以減少投資者的潛在損失,其價值遠遠大于一次性投入的情況。這種方法就是針對項目的發展動態過程,根據項目開始投資后,管理者能夠收集到更多的關于項目進程和最終產品市場特征的信息。后繼的商業化過程是在前期的成功基礎上實施的,是可以選擇的;當新的信息不斷到達,項目投資回報率不確定性逐漸消失時,管理者可通過修正最初投資策略,提高項目的價值和限制損失。如果項目成功,企業能從中獲得巨大的投資收益;如果不成功,企業至多也是損失項目投入的沉沒成本,相當于期權的成本。
對于期權定價模型而言,焦爐煤氣的利用技術中,只有以焦爐煤氣作原料生產甲醇這項技術可以進行下一步投資,可以利用甲醇為原料生產甲醛、聚甲醛、醋酸等化工產品。而其他的投資項目成為最終的消費品。期權的投資前提是籌資的無限可能性,但是在實踐中難免有種種困難。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也使得我們在進行環保技術創新項目投資決策中不能夠簡單的依靠一種投資決策方法。
三、灰色關聯分析評價方法
灰色理論概述與于1982年由我國學者鄧聚龍教授所提出。鄧教授認為現實世界并不是清清楚楚的白色系統,又非一無所知的黑色系統,而是略知一二的灰色系統?;疑到y理論主要研究“小樣本貧信息不確定性問題”。以往用白色的思想處理問題,要找到因素間明確的映射關系,然而確定性作用原理在社會、經濟、農業、生態的等領域都沒有物理原型,雖然能知道某些因素,但很難明確全部因素,更不可能建立明確的映射關系。比如影響物價的許多因素,如心理預期、政府導向等是無法量化的。一些可以量化的數據又缺乏詳細的資料,因此對物價的定量預測具有一定難度,若不考慮這些因素,只將可以得到數據的因素考慮進去,必然帶來預測結果的不準確。就白色系統常用的回歸分析工具而言,在應用過程中具有其缺點。比如:要求樣本有大容量,是正態分布,平穩過程才能得到統計規律,計算工作量較大,不容易分析復雜系統等等。而對于以上困境,灰色理論應運而生,它處理問題另辟蹊徑,不是找概率分布,求統計規律,而是用生成的方法求得隨機性弱化,規律性增強的新數據序列。這一新的數據序列既能體現原數據序列的變化趨勢,又消除了其波動性,它可以較好的解決某些參數已知,某些參數未知的系統問題。
在我國焦爐煤氣的利用技術上既有新的技術也有些不被淘汰的舊技術,當然對于現在的生產而言,這些技術是相當成熟的,而要將項目的技術性和經濟性進行有效結合不是件容易得事情,更何況環保技術創新項目的投入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需要我們對項目的各方面進行綜合性考慮,這就涉及了灰色系統關聯評價方法。作為一種綜合評價方法,這種方法在對白黑兩種情況的考慮是相當充分的,即使實際中技術和經濟都存在不確定性,我們也是能進行相應決策分析的。就焦爐煤氣的利用上來說,可以根據項目的各種經濟性參數和項目的技術參數來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從而為項目投資決策的分析提供決策依據。
四、結論
由于本文所要研究的是環保技術創新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方法研究現狀,我們在對目前比較流行的幾種評價方法進行分析之后,發現在進行單一的項目評價時,如果考慮的因素不是很多,可以采用NPV方法來進行項目投資的決策分析??墒沁@種方法又不能擺脫靜態性,而實物期權定價模型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使項目的投入具有動態性,可以提高決策的效果。但是如果我們在進行一個項目的開發時,如果所要考慮的因素不僅僅是經濟因素,那么影響我們做出最終投資決策的就不能用NPV方法進行簡單的評價,必須借助于系統工程理論中的綜合評價來進行綜合評判,從而決定我們待上項目的未來。
通過對三種評價方法的說明,結合文章的背景,山西的焦化產業環保技術創新項目決策時不僅要考慮投資性指標,還要考慮到技術投入指標和環境保護指標。只有將這三者考慮周全,才能做出正確的評價結果,從而有效的指導實際工作。這也是作者今后所要進一步研究的重點,利用凈現值法和實物期權方法對經濟性指標進行先評價,然后通過這一步整理好的經濟參數與技術指標、環境保護指標進行結合,利用灰色系統關聯分析綜合評價方法對待上投資項目進行最終綜合價值的評價,依據綜合價值最高原則可以選擇出優先進行開發的投資項目。這樣就實現了我們的決策分析。
總之,在今后的研究中,努力將技術創新與環境保護聯系起來,不光考慮項目的經濟特性、也要考慮項目的技術創新性和環境保護特性。充分利用項目評價中的各種評價方法進行深入細致的評價工作,從而有效的指導實際工作。文中提到的綜合評價方法灰色系統關聯理論只是綜合評價方法的一種,今后將其他的綜合評價方法進行再分析,通過實際案例結合數學模型來分析這種投資決策評價方法的優越性。
參考文獻:
[1]白思俊等:系統工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2]葉義成等:系統綜合評價技術及其應用[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6
[3]杜棟等:現代綜合評價方法與案例精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4]馬 中: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凈現值法(NPV):是評價投資方案的一種方法。該方法是利用凈現金效益量的總現值與凈現金投資量算出凈現值,然后根據凈現值的大小來評價投資方案。凈現值為正值,投資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凈現值是負值,投資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凈現值越大,投資方案越好。凈現值法是一種比較科學也比較簡便的投資方案評價方法。我們知道傳統的項目評價中對于投資決策分析而言,主要是采用這種凈現值法,這種方法也曾經被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資本資產投資管理學院的DondleL.MeeDer提出并且利用這種方法用于投資決策具有嚴重局限的概念中,因為它是以投資決策在一定條件下能夠還原為前提的,也就是說項目的投資在市場條件惡化時,能夠以某種方式還原,如果不能還原,則是一個要么投資,要么永遠都不投資的決策,而如果公司現在不進行投資決策,那么它將永遠失去投資機會。但是人們普遍認為,凈現值法利用現值可加性原理,運用數學方法進行演繹計算,應該是一種最理性、最科學的分析方法,是投資決策分析中的法寶。
但是就我們所要研究的環保類項目的投資決策而言,凈現值法只是用于靜態的投資項目分析,對于動態的多投資階段的項目顯得有些不足,得到的評價結果勢必也是有局限性的。就焦化產業中的焦爐煤氣利用技術的選擇與比較中,關鍵是如何確定折現率,這也是一大難題,可以說,到現在為止,這不得不依靠我們的主觀判斷,其道理就像任意多的已知數與一個未知數相加其結果還是未知數一樣簡單,在凈現值為零的情況下,向左向右稍微調整某個因素,凈現值就能變成或正或負。還有一個重要問題是焦爐煤氣的利用技術的產生過程有其特殊的局限性和特點。焦爐煤氣是指用幾種煙煤配成煉焦用煤,在煉焦爐氣中經過高溫干餾后,在產出焦炭和焦油產品的同時所得到的可燃氣體,是煉焦產品的副產品。對于單一焦化企業的主營業務就是焦炭生產和銷售。而對那些利用焦爐煤氣生產其他工業產品是由于國家環保政策法規的要求,故其計算時,當其凈現值為零或者是負數時,也都可以投資。但是在什么范圍內進行投資需要新的算法和條件,這也就是本文最終所要傳達的信息。
二、實物期權定價模型
實物期權分析法是指企業或者是個人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擁有的、能根據決策時尚不確定的因素,改變行為的權利(期權)進行投資可行性分析的方法。麻省理工學院FaimoK.Lamalain分析:如果投資者對某個投資項目進行首輪投資后,若該項目盈利前景良好,將能降低投資者進行第二輪投資的成本,而如果第一輪沒有投資,今后想再投資該項目或進入該投資領域就要付出相當高的成本。在進行投資時還要考慮應用動態規劃中的整數規劃進行投資時機的選取??梢钥闯?,期權法強調了投資是分階段進行的,投資資金往往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先投入先期部分資金,生產銷售該產品,同時繼續對產品的性能、技術進行研發和改進,這可以減少投資者的潛在損失,其價值遠遠大于一次性投入的情況。這種方法就是針對項目的發展動態過程,根據項目開始投資后,管理者能夠收集到更多的關于項目進程和最終產品市場特征的信息。后繼的商業化過程是在前期的成功基礎上實施的,是可以選擇的;當新的信息不斷到達,項目投資回報率不確定性逐漸消失時,管理者可通過修正最初投資策略,提高項目的價值和限制損失。如果項目成功,企業能從中獲得巨大的投資收益;如果不成功,企業至多也是損失項目投入的沉沒成本,相當于期權的成本。
對于期權定價模型而言,焦爐煤氣的利用技術中,只有以焦爐煤氣作原料生產甲醇這項技術可以進行下一步投資,可以利用甲醇為原料生產甲醛、聚甲醛、醋酸等化工產品。而其他的投資項目成為最終的消費品。期權的投資前提是籌資的無限可能性,但是在實踐中難免有種種困難。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也使得我們在進行環保技術創新項目投資決策中不能夠簡單的依靠一種投資決策方法。
三、灰色關聯分析評價方法
灰色理論概述與于1982年由我國學者鄧聚龍教授所提出。鄧教授認為現實世界并不是清清楚楚的白色系統,又非一無所知的黑色系統,而是略知一二的灰色系統?;疑到y理論主要研究“小樣本貧信息不確定性問題”。以往用白色的思想處理問題,要找到因素間明確的映射關系,然而確定性作用原理在社會、經濟、農業、生態的等領域都沒有物理原型,雖然能知道某些因素,但很難明確全部因素,更不可能建立明確的映射關系。比如影響物價的許多因素,如心理預期、政府導向等是無法量化的。一些可以量化的數據又缺乏詳細的資料,因此對物價的定量預測具有一定難度,若不考慮這些因素,只將可以得到數據的因素考慮進去,必然帶來預測結果的不準確。就白色系統常用的回歸分析工具而言,在應用過程中具有其缺點。比如:要求樣本有大容量,是正態分布,平穩過程才能得到統計規律,計算工作量較大,不容易分析復雜系統等等。而對于以上困境,灰色理論應運而生,它處理問題另辟蹊徑,不是找概率分布,求統計規律,而是用生成的方法求得隨機性弱化,規律性增強的新數據序列。這一新的數據序列既能體現原數據序列的變化趨勢,又消除了其波動性,它可以較好的解決某些參數已知,某些參數未知的系統問題。
在我國焦爐煤氣的利用技術上既有新的技術也有些不被淘汰的舊技術,當然對于現在的生產而言,這些技術是相當成熟的,而要將項目的技術性和經濟性進行有效結合不是件容易得事情,更何況環保技術創新項目的投入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需要我們對項目的各方面進行綜合性考慮,這就涉及了灰色系統關聯評價方法。作為一種綜合評價方法,這種方法在對白黑兩種情況的考慮是相當充分的,即使實際中技術和經濟都存在不確定性,我們也是能進行相應決策分析的。就焦爐煤氣的利用上來說,可以根據項目的各種經濟性參數和項目的技術參數來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從而為項目投資決策的分析提供決策依據。
四、結論
由于本文所要研究的是環保技術創新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方法研究現狀,我們在對目前比較流行的幾種評價方法進行分析之后,發現在進行單一的項目評價時,如果考慮的因素不是很多,可以采用NPV方法來進行項目投資的決策分析。可是這種方法又不能擺脫靜態性,而實物期權定價模型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使項目的投入具有動態性,可以提高決策的效果。但是如果我們在進行一個項目的開發時,如果所要考慮的因素不僅僅是經濟因素,那么影響我們做出最終投資決策的就不能用NPV方法進行簡單的評價,必須借助于系統工程理論中的綜合評價來進行綜合評判,從而決定我們待上項目的未來。
通過對三種評價方法的說明,結合文章的背景,山西的焦化產業環保技術創新項目決策時不僅要考慮投資性指標,還要考慮到技術投入指標和環境保護指標。只有將這三者考慮周全,才能做出正確的評價結果,從而有效的指導實際工作。這也是作者今后所要進一步研究的重點,利用凈現值法和實物期權方法對經濟性指標進行先評價,然后通過這一步整理好的經濟參數與技術指標、環境保護指標進行結合,利用灰色系統關聯分析綜合評價方法對待上投資項目進行最終綜合價值的評價,依據綜合價值最高原則可以選擇出優先進行開發的投資項目。這樣就實現了我們的決策分析。
總之,在今后的研究中,努力將技術創新與環境保護聯系起來,不光考慮項目的經濟特性、也要考慮項目的技術創新性和環境保護特性。充分利用項目評價中的各種評價方法進行深入細致的評價工作,從而有效的指導實際工作。文中提到的綜合評價方法灰色系統關聯理論只是綜合評價方法的一種,今后將其他的綜合評價方法進行再分析,通過實際案例結合數學模型來分析這種投資決策評價方法的優越性。
參考文獻:
[1]白思俊等:系統工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2]葉義成等:系統綜合評價技術及其應用[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6
[3]杜棟等:現代綜合評價方法與案例精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4]馬中: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李武威:循環型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測度方法[J].經濟論壇,2006
[6]張松濱:優化層次分析與化工廠廠區環境質量綜合評價[J].環境質量評價,1990
【關鍵詞】企業投資;決策;分析
一、引言
所謂企業長期投資決策指的是企業根據投資項目擬定投資方案,并通過科學的方法來投資方案進行系統分析、科學評價,從而選擇最佳的投資方案的全部過程。企業長期投資決策會影響到企業運營及戰略性問題的決策,其目的就是為了通過長期投資獲得更多的收益和提升企業的整體實力。因此一個正確的長期投資策略對于一個企業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同樣如果長期決策出現失誤,同樣也會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因此一個企業的長期決策最終付諸于實施是需要經過一個非常細致的過程,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科學評價,本文就從這些評價因素著手,進一步分析長期投資決策的方法,并通過案例來分析具體的決策過程。
二、影響企業長期投資決策的元素
(一)貨幣的時間價值因素
貨幣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產生價值,目前我國一年期存貯利率為3.25%,10000元一年之后就能夠變成10325元,這325元就是一年的時間價值。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貨幣的時間價值可能會發生更多的變化,現在一年期存貯利率是3.25%,但是可能在某個時間段就會上調和下調存款利率,從而造成貨幣時間價值的變化,同時如果這10000元購買國庫券或者基金以及股票,可能帶來的貨幣價值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當然購買基金或者股票也算作一種投資,但是不管怎么樣,貨幣的時間價值已經成為長期投資的重要元素,如果你的投資回報率達不到一年期的存貯利率貨幣價值,那顯然是一種失敗的投資。
(二)投資的風險價值元素
正如前面所談到的,如果將10000元購買股票或者基金,最終帶來的回報是不確定的,因為股市的漲跌是受到市場控制,可能會產生套牢導致巨大的投資風險。當然這個風險也可能轉化成巨大的收益,那就是股市在一年后的上漲水平超過了一年期的存貯利率,那么就能夠帶給企業豐厚的回報。投資風險是一種投資的價值,但是我們在長期投資決策時,應該更多的從風險考慮,這樣才能夠降低投資損失,增加投資收益。
(三)資金成本的元素
因為貨幣具有時間價值,而決定時間價值的關鍵元素就是利率,企業的一個長期決策的方案是否可行,就要將可能的收益和利率進行對比,如果收益預期沒有銀行利率高,那么顯然決策不正確,如果收益比利率高,那就要涉及到一個資金成本元素,而這個資金成本就是從銀行的基本貸款利率。如果是自有資金,那么資金成本則是貨幣的時間價值。
(四)現金流量的元素
現金流量指的是企業在項目運營后引起的現金流動,包括收入和流出的數量,理想情況下是現金流入速度大于流出速度,企業于是就能夠產生收益,相反如果現金流出速度大于流入速度,那么資金就會有斷裂風險,那么這個投資策略就會失敗。因此在決定企業的長期投資決策時,需要對投資方案的現金流進行科學的預測,并確?,F金流的平衡,防止因為現金斷裂引起的不良后果。
三、企業長期投資決策分析的基本方法
企業長期投資決策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四種,其一是回收期法,這個方法的公式為回收期=原始投資額+每年現金凈流入量,這個公式簡單,容易理解,但是從長期投資決策的四大元素來看,缺少了對貨幣的時間價值的考慮,所以容易形成早期收益低,中后期收益則不斷偏高的問題,因此回收期法目前僅作輔助決策方法。其二就是凈現值法,所謂凈現值指的是在項目投資運營一段時間后的現金凈流入減去現金凈流出得出的差額。這種方法一個核心點就是要將資金成本折算成現值,從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決策的準確性。其三就是現值指數法,這種方法是將第二種方法中的現金流入除以現金流出的現值得出的百分比,實際上就是一個指標,可以和第二種方法配合使用。其三就是內含報酬率法,這種方法是根據方案本身的內含保持率來評價方案可行的方法,而所謂內含報酬率就是一種能夠讓投資方案的凈現值等于零的報酬率。如果內含報酬率高于資金成本,那么決策可行,反之則不可行。
四、具體企業的長期投資決策分析
下面通過對某一保健食品廠投資項目的長期投資決策通過利用上面的基本方法進行實際分析,來進一步提升對企業長期決策分析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調查,主要包括八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投資項目選擇、資金來源及規模、產品銷售渠道、原材料供應、能源供應、設備投資、生產技術問題、環保問題。其中產品銷售渠道極為關鍵,不僅僅涉及到產品的銷路同時還影響到產品銷售的價格。通過對這家保健品廠的投資項目進行分析,其中最為關鍵的銷路問題因為目前保健食品市場屬于朝陽企業,再加上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經常出現,因此保健食品往往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而且這家保健品廠還具備國際保健品OEM資質,從管理能力以及技術水平都處于國際一流,有著品牌的號召力,再加上保健這個關鍵元素,所以市場的銷售不會在未來的幾年里是不會存在問題,因此經過研究分析,得出了下面兩種投資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某保健品長投資方案
項目 方案A 方案B
投資額(元) 600,000.00 1,200,000.00
年產量(噸) 200 600
年固定成本 94,300.00 286,000.00
單位售價(公斤) 5,000.00 5,000.00
單位變動成本 3,460.00 3,460.00
單位邊際貢獻 1,540.00 1,540.00
保本銷售量(噸) 62 186
年銷售利潤 213,700.00 638,000.00
這兩種方案都是第一年建廠,第二年投入生產,從預測分析結果來看方案B要比方案A更容易為企業領導執行,但是具體的執行之后卻發現5年之后的虧損已經超過100萬元,造成投資的失敗。具體的預測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按凈現值法求兩種方案的預期收益
方案A 方案B
年利潤 折現值 年利潤 折現值
第一年末 0 0
第二年末 213,700.00 176,601.00 638,000.00 527,243.00
第三年末 213,700.00 160,552.00 638,000.00 479,329.00
第四年末 213,700.00 145,957.00 638,000.00 435,754.00
第五年末 213,700.00 132,686.00 638,000.00 396,134.00
合計 854,800.00 615,796.00 2,552,000.00 1,838,460.00
這個失敗的例子并不是證明了上面的長期投資決策理論不正確,最終導致投資失敗是因為對貨幣時間的價值以及風險價值的認識不夠引起的,5年前預測保健品市場大有前途,但是隨著保健品曝光的問題產品越來越多,消費者的信任度開始出現嚴重下降,導致很多保健品出現了滯銷,最后引起了投資的失敗。
五、總結
企業的長期決策涉及到時間跨度大、投資規模較大,所以在決策分析時一定要認真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在制定項目的可行性分析時應多考慮一些不利的因素,不僅僅要考慮當前的市場環境,更要考慮市場趨勢,要知道市場經濟下市場變化很快,如果不能夠準確預測市場,那么可行性分析就很可能成為擺設,成為巨大的風險隱患,所以企業的長期決策應該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決策,而不是拍腦門的決策!
參考文獻:
[1]王笑飛.玉田水電站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
關鍵詞:房地產投資 決策要素 時機 物業類型 規模
近年來,房地產已經成為中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中國房地產投資市場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房地產投資決策難度增加,投資主體面臨如房地產企業對未來的投資前景看不清狀況、消費者對住宅價格判斷模糊、銀行對房地產金融風險擔憂等諸多困惑。因此,分析影響房地產投資決策的要素顯得尤為重要。
一、房地產投資決策概述
房地產投資決策是指在房地產開發投資活動中,房地產開發商對擬建房地產投資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對不同的房地產投資方案進行比較選擇,并做出判斷和決定的過程。[1]由于房地產本身具有的物理和經濟特征,房地產投資也表現出區別于其他項目投資的固有特性。首先,房地產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項目投資數額巨大,對金融倚賴性高。另外,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問題較突出,投資者一般不愿將資金投入到那些難以更換用途的物業,如特種廠房、碼頭等,而商場、寫字樓、公寓等,常被各種公司租用,更換使用性質方便,更能吸引投資者注意;其次由于房地產可作為抵押擔保,并且一般能夠安全地按期收回貸款,所以易取得金融機構的支持。由于房地產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各國政府對房地產市場投資都十分關注,常常將對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調控作為調節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房地產投資額也因而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最后,房地產的不可移動性及回收期長等特點,使得房地產投資長期受未來宏觀經濟、社會、政治、法律法規,以及自然、環境等多方面因素變化所產生的不利影響,風險因素多,風險水平相對較高。因此,正確合理的房地產投資決策對投資開發商意義重大。
房地產開發投資決策的成功不僅取決于決策者個人的素質、知識和能力,并與認識和掌握決策的理論知識、基本內容和類型、應用科學決策的理論方法有著密切關系。房地產投資決策可按以下四個步驟進行:第一,提出房地產投資決策的目標―要求解決什么問題;第二,制定房地產投資的行動方案―有幾種可能方案;第三,對房地產投資項目做經濟評價、社會評價和環境評價,進行投資方案的比較,最后確定出最佳的房地產投資方案;第四,采取合理的步驟,按照科學的方法執行和檢驗最佳的房地產投資方案。①投資策略是實現正確投資決策的先決條件,按照投資策略進行項目決策是科學決策的基本要求。
影響房地產投資決策的因素多而復雜,對其中重要的因素系統分析很有必要,這對投資主體的科學合理決策及獲得巨大收益具有深遠意義。現歸納出影響房地產投資決策的最重要的五個因素進行具體分析。
二、房地產投資決策要素分析
(一)時機的決策分析
投資時機總是存在于投資主體的外部環境中,與投資主體、投資目標和投資形式的特定性緊密關聯,也與特定的投資類型相聯系。房地產投資時機分析的基本模式一般有以下四種:
環境因素分析模式:房地產投資時機是房地產環境中的一些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在特定時期、以一定方式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其中的經濟、社會和政策因素的變化構成了投資時機的實質內涵。在具體分析商業房產投資時機時,可針對特定的商業房產羅列出可能蘊涵收益的各種因素的可能變化,也可把各種因素劃分成宏觀和微觀因素、直接和間接因素來進行綜合分析。
壽命周期分析模式:房地產投資時機與房地產壽命周期息息相關,在房地產壽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對不同的物業和不同的主體蘊涵著不同的收益機會。在商業房產開發投資經營的全過程中,會經歷商業用地選擇、商業房產建設、商業房產租售、商業房產管理及商業房產退化等階段,商業房產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實力來選擇不同階段的投資機會。
開發價值分析模式:房地產類型的多樣性及投資者實力和開發能力的差異決定找尋特定主體的適宜開發類型與開發項目是房地產投資獲利的關鍵。商業房產的價值包含了相當部分的無法量化的服務價值與無形收益,對這些價值進行正確判別會為特定的投資者帶來獲利的機會。
產業發展分析模式:產業發展與變化規律是一般性把握商業房產投資時機的基本點。把握不同產業轉換發展的有利時機來進行相關物業開發,將會有巨大的收益回報。不同類型商業房產的需求常隨不同商業部門的興衰而定,城市產業演進可能在不同時期帶來不同商業經濟活動的繁榮,把握產業演進變化的規律性,有助于正確選擇投資時機。
(二)區位的決策分析
房地產地段的選擇對房地產投資的成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房地產具有增長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區位土地的增值,區位理論是投資地段選擇的理論基礎,而在具體的決策分析中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因素分析法。具體分析影響房地產區位價值的各種自然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和行政因素,在對不同地段的因素比較中把握優勢地段的形成、發展和變化規律。明確能提升特定地域商業房產價值的各種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通過預測這些因素的改變把握優勢地段的形成與轉變。
假設開發法。運用假設開發法的原理,通過對擬選地塊的不同用途的收益與成本進行估算,在不同物業估價值中選擇能為企業帶來最大投資價值的地塊。正確預測特定地段的最佳利用方向,在綜合分析投資企業的內外環境的基礎上,把握那些能為投資者帶來最大收益的地段
竟價地租曲線法。以商業用地的竟價地租曲線為基礎,在正確判別自身實力的情況下,確定對開發主體來說最為有利的商業房產投資地段。對商業用地收益的正確判別依賴于投資者對城市經濟活動規律性和城市土地價值演進規律的正確把握。
威爾遜購物模式法。在商業經濟活動高度發達的城市,可借助于威爾遜購物模式來進行商業優勢地段的選擇。在特定商業房產和競爭性房產相互爭奪消費者的過程中,消費群體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商業房產的理想規模大小,從而也就為特定商業房產的區位選擇[2]確定了標準。
(三)開發內容的決策分析
在選擇房地產作為投資對象之前,投資方向的正確把握要求確定最適宜的投資類型。按物業類型把房地產分為商業房地產、工業用房和住宅房地產。不同用途的房地產投資的投資成本、投資風險和利潤獲取都是不同的。在房地產的不同物業類型中進行選擇需把握以下要點:選擇一塊土地,是作商業用途還是工業用途,此時可借助于土地竟價模型來進行。即城市不同區位上,把一特定地塊用于商業房產開發還是工業房產開發,凈收益是不同的。商業凈收益大于工業凈收益,表示是進行商業房產開發的較理想地段。只有在商業利用價值超過同一區位的工業利用價值之時,選擇此地作商業房產開發才是合理的。當然,如果在商業店鋪、寫字樓或旅館酒店的物業類型中進行選擇,同樣的方法也是適用的。若已選定了一宗特定地塊,還可運用假設開發法的原理來對其不同的用途進行選擇,這種方法的基本公式為:
工業宗地價=預期工業房產售價-預期開發費用-正常開發利潤
商業宗地價=預期商業房產售價-預期開發費用-正常開發利潤
若商業宗地價大于工業宗地價,則可認為選擇該地塊是合理的。
(四)規模的決策分析
商業房產的最佳規模應綜合考慮企業、地域與產品特性等多方面因素。企業在進行商業房地產投資時,不僅要考慮物業因素,還要考慮企業資本狀況、市場地位、經營能力等多方面綜合因素,努力尋求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如對于那些有主導產品生產的企業,其物業投資的最優規模要結合產品價值與物業價值來考慮。而對于完全面向市場的商業房產,不論是寫字樓還是商業店鋪,其開發投資規模還要考量該類型物業的市場存量。在具體實施時可考慮使用:剩余面積=可供面積-成交面積這個公式粗略估算出當前市場的供求狀況,并對主要的競爭對手(或潛在對手)的實力進行嚴密分析,在此基礎上,才能最終確定商業房產的最優規模。
鑒于現行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特殊狀況,房地產投資者愈發難以確定投資規模。房地產市場供求失衡的矛盾很普遍,因此,房地產投資者應根據市場信息和狀況嚴格控制開發規模,以保證市場的供求平衡。一方面,開發商在具體的房產投資規模決策時,從房地產開發費用出發,運用盈虧平衡分析方法,即使投資項目的收入和支出達到平衡時的最低生產水平和銷售水平,確保投資項目產生最優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房地產投資商應以市場為導向,正確預測出市場需求量。必要時,運用經濟控制方法論,建立房地產開發規模優化數學模型,以便為房產開發商和政府管理部門制定決策提供理論參考。[3]
(五)質量的控制決策
商業房產的投資質量包括其本身質量和管理服務質量兩方面。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房地產投資質量的基本內涵就是商業房產租約對雙方權利義務的規定,主要包括:租賃期限、租金修訂期、租約修訂條件和對租戶責任的說明;也包括影響投資者收入的物業本身的物理性能,如區位、樓齡、時尚程度、施工質量、樓宇規模與內部布局的合理性等。但租戶對房地產的質量卻與投資者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
表1 房地產投資者和用戶的質量觀點比較
因此,對房地產投資者而言,房地產質量目標的確定應綜合考慮用戶要求的量、價格以及建設成本和利潤,從而達到用戶愿意購買、投資者對回報滿意的雙層次質量水平。
三、房地產投資決策建議
(一)做好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市場定位
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投資戰略必須以企業的總體經營戰略為基礎,來研究企業的市場定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市場定位是以了解和分析消費者的需求心理為核心和出發點,設定自己獨特的與競爭者有著顯著差別的特征,以引起消費者認同。準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市場定位,必須做好企業的分析、發掘和培育企業的核心能力及目標市場的定位。通過分析企業在價值創造環節中的優勢并相應確定企業的核心能力,使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體系,使核心能力得以維繼發揚??傊?,通過企業的分析,發現和培育企業的核心能力,發掘一個目標市場,就構成了企業的角色定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角色定位最終要清晰準確地表明企業的產品范圍、市場消費群、地理范圍等因素。
(二)做好房地產項目可行性研究
房地產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是指項目建成前,對擬建項目有關的社會、經濟、技術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對可能的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比較論證,對項目建成后的經濟效益進行預測和評價。在此基礎上,對擬建項目的技術先進性和實用性、經濟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全面分析、系統論證、多方案比較和綜合評價,由此得出如何投資的結論性建議,為項目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充分的市場分析和調研是做好房地產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先決條件。[4]
(三)做好房地產項目投資風險管理
房地產業是典型的高風險行業,為了減少房地產投資的風險損失,當務之急是加強和完善房地產投資風險管理。明智的投資者不會因有風險而采取無風險經營的保守做法,而是學會管理風險獲取足夠的風險利潤。風險管理日益受到房地產開發商的重視,可以采取如下策略:風險回避,即選擇相對風險小的投資項目或放棄那些相對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這是一種較為保守的處理房地產投資風險的辦法,能夠將風險控制在較低水平內。但這種策略通常會降低獲取高額利潤的機會;投資組合,房地產投資組合策略是投資者依據房地產投資的風險程度和年獲利能力,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恰當的項目選擇、搭配投資各種類型的房地產,以降低投資風險的房地產投資策略。
參考文獻:
[1]李江宏.房地產投資策略及其決策.市場論壇[J],2008
[2]洪開榮.房地產經濟學[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上述文獻中存在著兩個缺陷:一是雖然在軟件開發項目經濟分析時考慮了項目內含的實物期權價值,但在項目投資決策分析中卻仍然遵循NPV方法的思路,而沒有考慮實物期權的執行問題以及何時執行問題;二是缺乏對軟件開發項目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所包含的實物期權作全面、系統的研究,大多只是考慮到項目中的等待期權。本文則對上述問題作了詳盡的研究和分析。
二、軟件項目的生命周期
從項目管理與項目經濟分析的角度看,軟件項目的生命周期可歸納為圖1所示的一般過程:
在圖1中,橫坐標是時間,縱坐標是收益或投資成本,t0=0是項目的決策點。在決策時,I是項目可行性研究費用(成本),相對于項目的整個壽命期,一般來說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時間很短,所以假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瞬間完成。t1是項目開發的起始點,t2-t1是項目前期開發階段,在這一階段,項目有一現金流C1支出,C1可能是常量,也可能是隨時間的變量C1(t)。從t2時刻起,項目的首期開發完成,項目開始有收益,即現金流B1,B1也可能是常量,更一般的是隨時間的變量B1(t),這一收入可能是企業出售軟件或軟件相關服務效益的收入。同時,對于大多數成功的軟件項目來說,從t2時刻起,該軟件項目又開始了進一步的開發,如增加軟件的新功能,或將軟件移植擴展到其他的計算機操作系統等。從t3-t2階段是軟件項目的第二次開發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所發生的開發費用為C2,C2的特點也與C1相似。從t3到tn,其中可能包括多個與t3-t2階段相似的軟件項目的擴展(二次開發)階段。T是該軟件項目結束的時間。由于技術進步與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一般來說一個軟件不可能永遠繼續下去,它可能在某一時刻被完全淘汰。綜上分析,t0是項目的決策點,t1是項目的開發起始點,他們可能是同一時間,但大多數情況下可能是不同點。t1-tn是項目的開發階段,其中t1-t2是項目的純開發階段,在這一階段上,項目無收益。t2-T是項目的收益階段,在這個時段上項目有現金流入,他們通常大于本階段上的開發費用。值得指出的是,軟件項目在t2-T階段,企業可以中止并出售該項目,并一次性收取轉讓費。
三、軟件開發項目內含實物期權分析
從圖1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個軟件開發項目包含了多個階段。把軟件項目看作是由一系列序貫開發的小項目所組成,這一觀點在軟件開發項目管理中已被廣泛接受。在軟件項目中,前一階段的決策,決定了后續階段的開發投資。所以,在前一階段的經濟評價中,應考慮本階段的決策所帶來的后續階段投資機會的價值。從這一觀點出發,可以分析在軟件開發項目的不同階段中項目可能包含的實物期權。
在t0點,即項目投資決策時,項目內含一個等待(wait)或推遲(defer)開始的實物期權,這相當于一個美國式的買方期權(CallOption)。該期權的執行條件是:推遲項目可以使得管理人員獲得更多(額外)的有關項目的信息,在此基礎上,有利于管理人員采取管理行動,而且,一般來說計算機硬件,軟件的價格隨時間迅速下降,推遲項目會有利于降低開發成本。但同時也應看到,推遲項目也可能導致項目收入的損失和企業競爭優勢的喪失,即推遲項目具有機會成本。在項目決策時,應綜合全面考慮這兩方面因素。因而,在項目決策時,除了篩選項目外,還應考慮這一實物期權的價值,在時間許可的范圍內,決定最佳項目開始時間。
在t0時,除等待期權外,項目還包含有第二階段投資機會的實物期權。
在t1至tn時項目的開發階段。在開發階段上項目具有更大的管理柔性,項目可能包含的實物期權有:1.推遲或中止下一階段的開發。2.若不期望的情況出現,并且繼續下去,則可完全放棄該項目。3.根據新掌握的信息,擴展或縮減項目。4.發現新派生軟件(項目)的投資機會。
最后,項目的經營階段,項目還可能包括中止(出售)的期權,或由于條件的變化,進一步升級軟件的機會。
雖然軟件項目中所包含的期權不同,但一般情況下,影響他們價值的因素主要包括:1.執行項目中實物期權所產生的收益。對軟件開發項目來說,這可能是項目在某一階段的收益,一般來說,其他條件不變,收益越高,期權的價值也就越大。2.執行實物期權所需要的成本。對于軟件開發項目而言,是投資于項目下一階段的成本,一般來說,其他條件不變,成本越小,期權的價值也就越大。3.收益與成本的不確定性的程度。對于金融期權來說,其價值是建立在市場風險之上的,這個風險反映在證券資產的價格變化上。然而,其中之一變為不確定了,則項目所包含的實物期權價值會相應增加。4.實物期權的截止時間。對于軟件項目來說,這一時間就是下一階段項目管理決策的可能時間。在實踐中,它經常是企業因素所決定的。實物期權的截止時間越長,則期權的價值也就越高。5.項目包含的實物期權執行的機會成本。若這一機會成本越高,則期權的價值也就越低。6.無風險折現率。無風險折現率越低,則期權的價值也就越高。
四、軟件開發項目經濟分析的目標與內容
Trigeorgis等學者提出,在考慮內含實物期權時,投資項目的價值包括兩部分:一是傳統的、被動的、靜態的(static)項目直接現金流的凈現值(NPV)。二是管理柔性或靈活性所產生的項目內含實物期權價值。這一思想可歸納為下式:F=NPV+V(1)
(1)式中,F是擴展(Expand)的NPV,也是整個項目投資機會的價值;NPV是按凈現值法計算出的項目凈現值;V是項目內含期權的價值。
根據項目投資決策的NPV法則,內含實物期權的IT項目,其投資機會的價值大于零時,項目可行;篩選IT項目的多個獨立方案時,選擇投資機會最大的投資方案。在大多數投資項目的實物期權理論研究以及實證研究的文獻中,都遵循這一準則。然而,這類投資項目的決策思路卻值得重新審視。
傳統的投資項目經濟評價中,沒有考慮項目中可能包含的實物期權,其經濟評價是為其投資決策服務的。而投資決策的特點是在決策時只有投資或不投資兩種選擇,若項目選擇投資,其經濟評價的使命便告結束。若選擇不投資,項目就放棄了。傳統的投資項目決策的內容可歸納為下面三個基本內容:1.決定投資項目是否經濟可行;2.若可行的投資項目存在多個相互排斥的投資方案,篩選最佳的投資方案;3.在企業資源(預算)約束的條件下,篩選多個項目的投資組合。然而,若投資項目中包含實物期權,項目經濟評價中也考慮了項目內含實物期權的價值,那么投資項目不僅在經濟評價的內容與方式上與傳統項目的經濟評價不同,而且項目的決策內容和方式也與傳統項目的決策不同,具體體現在下面三個方面:第一,項目的決策不僅在項目最初的決策階段(點)進行,而且還應延伸進項目的整個過程之中。第二,在項目最初的決策階段(點),管理者不僅要決定項目是否可行,篩選最佳方案和選擇投資組合,而且還要依據項目經濟評價的結果,決定項目內含期權是否應該執行和何時執行。第三,投資項目內含期權的經濟分析,不僅在項目決策階段進行,而且還應延伸至項目開發的全過程。在項目開發的每一個階段,根據項目經濟分析的結果,決定當時項目所含實物期權是否實施、何時實施。
五、軟件開發項目決策框架與準則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軟件開發項目經濟評價中引入實物期權的概念和實物期權定價方法,是軟件開發項目經濟分析與決策管理的革命,它必然給原有的軟件開發項目的管理帶來深刻變革。本文構建了軟件開發項目的經濟分析與管理決策過程的框架,其主要內容是:1.確定本階段軟件開發的范圍及下一階段開發的可能范圍,決定是否可引出相關的開發項目。2.構造確定本階段開發項目包含的實物期權,如推遲開發、進一步擴展開發等。3.預估開發項目成本、收益、時間和無風險折現率,特別應分析確定成本與收益的不確定性特征,如變化方差等。4.根據開發項目的不確定源的特征,選擇合理、恰當的市區期權定價模型,確定開發項目內含期權的價值。對于相似于美國式期權的實物期權,還應確定最佳執行時間。一般來說,實物期權定價模型主要包括:已有的期權定價模型、偏微分方程法和動態規劃方法等。5.根據項目的經濟分析結果作出管理決策。應該指出的是,在軟件開發項目的不同階段,管理決策的內容有所不同,下面詳細分析不同開發階段管理決策的內容與規則。
在軟件開發項目的最初決策階段,決策內容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傳統項目投資決策內容相同;二是針對項目內含期權的決策。具體可歸納為圖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