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范文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合同法與合同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

第1篇: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范文

關鍵詞:企業勞動合同;管理;法律風險;防范措施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發展,各個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對于勞動合同的管理也變得愈加重視。科學有保障的勞動合同既能有效維護普通員工的切身利益,也能保證企業的平穩健康發展。但是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很多企業在勞動合同管理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不少的法律風險,在新時期下如何有效這些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是每一個業界人士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之一。

一、企業勞動合同管理的基本概述

在企業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有著種類眾多的合同需要進行管理,其中,勞動合同管理就是合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類。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勞動關系的重要合同形式,通過該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得到明確,不會產生不必要的糾紛。而勞動合同管理則是對勞動合同的實施情況等進行有效管理的一個過程,其屬于勞動關系管理中的一大組成部分。與其他合同管理形式相比,勞動合同管理具有以下的幾個主要特征。

(一)重要性

在企業的勞動關系管理中,勞動合同的管理十分重要,只有科學規范的勞動合同管理,才能使得員工與企業之間實現“雙贏”,讓員工在一種和諧積極的氛圍中工作,實現自己的自我價值。

(二)復雜性

企業的勞動合同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過程,其中有很多需要值得注意的環節,稍有不慎,就會影響企業全局的發展。例如,如何合理處理勞動糾紛、如何有有效進行成本控制等都是勞動合同管理中的難點和重點內容。

(三)全過程性

企業在進行勞動合同管理的時候應該具有大局觀,而非僅僅將眼光局限于眼前。從勞動合同的簽訂到勞動合同的履行等各個環節,相應的管理工作都應該認真到位。對勞動合同的管理實施全程監控能夠有效降低其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保證勞動合同的順利實施。

二、企業勞動合同管理中的主要風險

(一)勞動合同在簽訂的過程中存在的法律風險

簽訂形式上的風險。具體包括企業在簽訂合同的時候未按照相應的法律程序所帶來的風險;企業沒有按時將勞動合同文本送達給勞動者而帶來的風險;企業所簽訂的勞動合同不規范所帶來的風險三方面勞動合同簽訂期限上的法律風險。目前,我國的勞動合同期限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完成一定工作量等三種類型。在具體的實踐中,很多企業未能分清三種期限的具體使用范圍,由此產生了一定的法律風險勞動合同簽訂的內容和條款上存在的法律風險。在具體的勞動合同簽訂中,勞動者與企業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往往存在加大偏差,特別是對于一些重點內容的約束不到位可能造成相應的法律風險。

(二)勞動合同在履行和變更過程中存在的法律風險

在勞動合同履行中也存在著較大的法律風險,例如,企業沒有按照合同的相應規定向雇傭者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要求勞動者增加勞動合同以外的工作時間、未能給勞動者提供健康安全的勞動環境等。而在勞動合同由于主客觀原因需要進行變更的時候而未按程序進行變更,其所帶來的法律風險也是十分巨大的。

(三)勞動合同在解除和終止過程存在的法律風險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也需要相應的步驟,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不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工作的話,法律風險隨之而來。在具體的操作中,不管是企業或者是勞動者,解除合同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否則就會承擔支付賠償金、負責舉證等方面的法律義務。

(四)在處理勞動爭議和糾紛時存在的法律風險

在處理勞動爭議和糾紛的時候可以根據內容的不同進行不同的風險分類,例如,企業在進行裁員的過程中必須按照合同的內容向被裁者支付一定的經濟賠償,如果企業拒不支付賠償的話,就會面臨相應的法律風險。

三、企業有效防范勞動合同法律風險的主要措施

(一)簽訂勞動合同時存在的法律風險的防范措施

首先,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先簽訂合同,后雇傭員工的制度。只有嚴格執行這項規定,才能使得一旦出現的勞動爭議或者是糾紛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果在合同簽訂的過程中出現由于勞動者自身的原因拒不簽訂勞動合同的,企業應該保留證據以備不時之需。其次,勞動合同的文本必須按時返還給勞動者本人。企業與勞動者簽訂合同之后,雙方都必須按照規定持有副本。這也是有效規避法律風險的一大有利措施。最后,在簽訂勞動合同的過程中明確各項條款內容。合同條款的內容是勞動合同的重中之重。其中,對于試用期、競業禁止、違約金等方面都應該重點有所規定,如果規定不明確或者是條款不明晰的話,帶來的法律風險十分巨大。因此,在制定勞動合同的過程中,對于這幾方面的內容應該格外留意。

(二)勞動合同履行和變更時存在的法律風險的防范措施

首先,企業必須按照法律相關規定支付給勞動者足夠數量的薪酬;其次,按照勞動合同的相關規定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準,切忌讓勞動者不按照勞動合同的相關規定加班或者是額外勞動。如果確實需要進行額外加班,企業必須按照相關規定支付給勞動者足夠的加班費等。當簽訂勞動合同的任意一方發生變化的時候,凡是牽涉到勞動合同變更的,都必須將合同進行相應的變更,如果不按規定進行相應變更的,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三)勞動合同在解除和終止時存在的法律風險的防范措施

首先,企業必須明確《勞動合同法》的各項規定,按照明確的法律依據進行勞動合同的解除。對于不能隨意解除勞動合同的條款,應該予以重點關注。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還必須保留足夠的材料以作為勞動者不符合崗位要求或者是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的佐證;其次,企業在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的時候還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足夠支付給勞動者相應的經濟賠償金。同時,對于一些履行隨附義務也不應該隨著合同的解除或者是終止而停止,需要單位開具證明的證明的、移交檔案的、轉移社保資料的等都需要企業配合處理。換言之,這些隨附義務的履行才能有避免企業在勞動合同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

(四)勞動爭議和糾紛處理時的法律風險防范措施

首先,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預警機制,加強企業與員工的溝通,促進企業與員工的和諧相處。對于各種不得不進行的裁員行為給予及時關注,避免由于溝通不暢或者是賠償不到位而造成的勞動爭議和糾紛;其次,當一些勞動爭議和糾紛不可避免的時候,相應的調解、仲裁和訴訟程序隨之而言。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必須明確爭議和糾紛的立案范圍、仲裁時效等多方面的內容。對于爭議和糾紛,能夠采取調解解決的盡量調解解決;最后,企業還必須重視勞動爭議和糾紛時的舉證工作。舉證工作不到位的話,企業也會蒙受一些不必要的各種損失。

四、結語

在企業管理勞動合同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法律風險,因此,在企業開展具體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通過各種有效措施,有效規避各種風險,進而讓企業更加健康持續的發展。

作者:郝猛 單位:安陽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姚騰飛.我國企業勞動合同管理的法律風險評估與防范[D].武漢理工大學,2014.

第2篇: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范文

關鍵詞:建設工程法規;招標投標;合同管理;教學方法;教學整合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5-0068-02

一、《建設工程法規》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為了加強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提高工程項目專業技術人員素質,規范行業行為,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國家立法并強制執行了建設行業的執業資格認證制度。工程建設行業應用廣泛的執業資格有: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建筑師、結構工程師。擁有這些執業資格的專業人士,方能從事相關專業活動。

各種執業資格的具體崗位不同,但資格認定的法定流程是一致的。①建筑從業人員達到一定條件后可以參加國家組織的執業資格考試,考試合格后,取得執業資格證書;②受聘于一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招投標、造價咨詢等單位,通過聘用單位向單位工商注冊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提出注冊申請,通過審批后,取得相應的注冊執業證書和執業印章;③在相應專業領域執業。

各種執業資格考試的考試科目中,均列入了《建設工程法規》。可見,國家對建筑從業人員對法律知識的普及要求。作為建筑工程專業的院系,也應領會行業的教育理念,開設《建設工程法規》課程并加強其課程建設。

二、《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實行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是我國建設工程市場趨向規范化、完善化的重要舉措,對于擇優選擇承包單位、全面降低工程造價,進而使工程造價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有:①形成了市場定價機制,有利于節約投資、提高效益。②降低社會平均勞動消耗水平,使生產力資源較優配置,優勝劣汰。③工程價格符合價值基礎,有利于供求雙方相互選擇、擇優選擇,合理控制工程造價。

企業認真編寫投標文件,結合運用各種投標技巧,中標后,簽訂承包合同,實施承包的工程任務,進入合同管理。工程建設管理水平的提高體現在工程安全、質量、進度和費用的四大控制目標上,這四大控制目標的標準主要體現在合同中。在合同中規定四大控制目標后,要求合同當事人在合同管理中細化這些內容,在工程建設中嚴格執行這些規定。合同管理的具體內容有:①建立合同實施的保證體系;②對合同執行情況進行監督;③對合同實施進行跟蹤;④對合同變更進行管理;⑤及時做好索賠管理和反索賠管理。科學做好合同管理,工程的安全和質量能夠有效地得到保障,進度和投資的控制目標也能夠實現。因此,合同管理能夠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設的管理水平。

項目能不能承包關鍵在于能否中標,項目賺取利潤的多少關鍵在于合同管理。因此建筑行業企業運營有兩步關鍵,招投標是第一步,合同管理是第二步。招投標與合同管理是建筑行業企業運營的關鍵,也必然是建筑專業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

三、教學整合

為了加強學生的頂崗實踐,我們建筑工程系進行了多項教學改革。課程整合就是其中一項。我們將《建設工程法規》、《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由兩門課程整合成了一門課程。

四、課程整合后的切入點

整合,不是單純的合并。如何使兩門課程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是整合成功的關鍵。目前,各大出版社尚未出版我們適用的教材,因此我們仍然采用《建設工程法規》、《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兩本書。《法規》中有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法律制度、建設工程合同法律制度,《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中有招標投標的具體內容,如招標文件的內容、投標文件的編寫、投標技巧、評標的方法,建設工程相關合同條款,合同管理的具體內容,如合同分析、合同交底、合同的執行、合同的變更、索賠。雖然是兩本教材,但并不是講完一本教材,再講另一本教材,而是改變原教材中的章節順序,使兩本教材自然融合。切入點體現在以下兩部分:①先講解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法律制度,再講解招標投標的具體內容。②先講解建設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再講解建設工程相關合同條款,然后講解合同管理具體內容。

五、教學內容與順序

第1章建設工程基本法律知識,教學內容與順序:建設工程法律體系法人制度制度物權制度債權制度知識產權制度擔保制度保險制度法律責任。第2章施工許可法律制度,教學內容與順序:施工企業從業資格制度注冊師執業資格制度建設工程施工許可制度。第3章招標投標,教學內容與順序:建設工程承發包制度招標投標制度招標投標開標評標。第4章建設工程合同,教學內容與順序:合同法律制度建設工程相關合同條款合同管理方法索賠計算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第5章施工環境保護、節約能源和文物保護法律制度,教學內容與順序:施工環境保護制度施工節約能源制度施工文物保護制度。第6章安全生產法律制度,教學內容與順序:施工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施工安全責任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制度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與調查處理相關單位的安全責任制度。第7章質量法律制度,教學內容與順序:工程建設標準相關單位的質量責任和義務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制度建設工程質量保修制度。第8章解決建設工程糾紛法律制度,教學內容與順序:建設工程糾紛主要種類和法律解決途徑民事訴訟制度仲裁制度調解、和解制度與爭議評審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制度。

六、授課方法

由于法律條款較為枯燥,且晦澀難懂,又或者簡單明了,但不宜掌握其精髓,所以授課過程中應該引入案例加以講解,并利用習題,加深對條款的全方位理解。采用多媒體教學,便于引入大量案例及習題。例如,《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28條規定:“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不得偷工減料。”看似簡單的一句法律條文,我們該如何理解透徹?授課中,可引入以下案例,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案例】某建筑公司首次進入某省施工,為了“干一個工程,豎一塊豐碑”,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項目經理李某決定暗自修改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得修改后的混凝土強度遠高于配合比的混凝土強度,項目經理部也愿意承擔所增加的費用。你認為這個決定可取嗎?分析:不可取。混凝土強度提高了,但其他性能可能變差,比如脆性增大,容易造成構件脆性破壞,或抗裂度不能滿足要求,影響構件的正常使用功能。設計單位考慮混凝土標號時,綜合了設計規范中的各種因素,施工單位按圖施工即可,如需變更,須經得設計單位的認可。所以,雖然是提高了混凝土配合比,但也屬于“施工單位擅自修改工程設計”。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都屬于合同文件的一部分,如果施工單位沒有按照工程設計圖紙施工,首先要對建設單位承擔違約責任,同時,由于不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工程技術標準施工存在潛在的巨大的社會危害性,法律又將其確定為違法行為。

七、總結

第3篇: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范文

摘要:為了解決工程建設項目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從加強工程項目合同管理建設的意義著手,分析了當前工程建設項目合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5個方面提出了加強工程建設項目合同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工程建設;合同管理;項目管理;合同

1加強合同管理的現實意義

1.1合同管理是市場經濟的要求

隨著市場經濟機制的發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門轉變政府職能,更多地應用法律、法規和經濟手段調節和管理市場,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預市場;承包商作為建筑市場的主體,進行建筑生產與管理活動,必須按照市場規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關鍵內容之一。施工合同是調節業主和承包商經濟活動關系的法律依據。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必然要求。

1.2規范建設各方行為的需要

目前,從建筑市場經濟活動及交易行為看,少數工程建設的參與各方缺乏市場經濟所必須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有發生,承發包雙方合同自律行為較差,加之市場機制難以發揮應有的功能,從而加劇了建筑市場經濟秩序的不規范。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規范市場主體的交易行為,促進建筑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1.3建筑業迎接國際性競爭的需要

我國加入WTO后,建筑市場全面開放。國外承包商進入我國建筑市場,如果業主不以平等市場主體進行交易,仍然盲目壓價、壓工期和要求墊支工程款,就會被外國承包商援引“非歧視原則”而引起貿易糾紛。另外,由于我們不能及時適應國際市場規則,特別是對FIDIC條款的認識和和經驗不足,將造成我的建筑企業喪失大量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同時,使工程發包商認識不到遵守規則的重要性,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承發包雙方應盡快樹立國際化意識,遵循市場規則和國際慣例,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規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2工程建設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合同簽訂階段的問題

(1)君子協定。

君子協定指合同當事雙方的口頭承諾。由于許多工程合同的履約過程時間跨度較長,若沒有書面協議,一旦一方毀“約”,將給另一方造成很大的損失。

(2)簽訂無效合同。

《合同法》第52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簽訂的合同屬于無效合同,而無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3)合同主體不當。

合同當事人主體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條件之一。而合格的主體,首要條件應當是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合同當事人;其次,承包商應當具有承建相應工程的資質。(4)合同文字不嚴謹。

不嚴謹就是不準確,容易發生歧義和誤解,導致合同難以履行或引起爭議。依法訂立的有效的合同,應當體現雙方的真實意思。而這種體現只有靠準確明晰的合同文字。

(5)合同條款掛一漏萬。

就是說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常見的往往是漏掉違約責任。一旦發生違約,在合同中看不到違約如何處理的條款。

(6)無主合同。

主合同是指能夠獨立存在的合同,從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證合同、抵押合同等。沒有主合同的從合同是沒有根據的合同,就像不存在的“無源之水”。

(7)國際間合同的疑問。

加入WTO后,有些合同使用境外文本,由于國情不同、語言文字不同,加上翻譯問題,這些合同文本存不少疑問。對這些疑問不能回避,必須在合同上加以澄清,弄清其含義,或堵塞其漏洞,以免造成損失。

2.2合同履約階段的問題

(1)應溝通的沒有溝通。

合同履行過程中各相關部門缺少溝通。相關的部門各自為政,互不溝通,出了問題相互推諉。

(2)應變更的沒有變更。

合同變更的目的是通過對原合同的修改,使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實現。不少負責履約的管理人員缺乏及時變更的意識,結果導致了損失。

(3)應發出的書函沒有發。

在履約過程中及時地發出必要的書函,是合同動態管理的需要,是履約的一種手段,也是企業自我保護的一種招數,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4)應簽字確認的沒有簽字確認。

履約過程中的簽證是一種正常行為。但有些企業的現場管理人員對此并不重視,當發生糾紛時,也因無法舉證而敗訴。

(5)應追究的過了訴訟時效。

履約中出現了應該訴訟事件而沒有及時訴諸法律,當時才發現已超過了兩年的訴訟時效,無法挽回損失。(6)應行使的權力沒有行使。

《合同法》賦予了合同當事人的抗辯權,但有的企業對抗辯權認識不足,不會合理的行使。

(7)應重視證據(資料)的法律效力的沒有足夠重視。

并不是所有書面證據都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的證據,應當是原件的、與事實有關的、有蓋章和(或)簽名的、有明確內容的、未超過期限的。

(8)合同的履行僅注意了主要義務的履行,沒有注意隨附義務的履行。

有些義務要求對方的履行時間長。如在質保期內發現質量問題,及時向對方反映,這不僅僅是服務質量的問題,更是一個法律問題。

3工程建設項目合同管理對策

3.1建立專門合同管理部門

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決定了合同不同于企業內部的生產人事、財務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業自身的界限,使之成為一種受法律規范和調整的社會關系,涉及了大量的法律專業問題。所以,企業應專門成立法律事務部門或設置法律顧問,來統一審核合同的簽訂和合同的履行。這是由企業法律顧問職責、任務所決定的。《企業法律顧問管理辦法》規定:企業法律事務機構有“管理企業合同,參加重大合同的談判和起草工作”的職責,同時,該辦法也賦予了企業法律顧問管理經濟合同的任務。

3.2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素質

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素質是企業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務,又是當前的迫切需要。選好人員,企業領導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員應具有的素質條件,選擇本企業優秀人才擔任合同管理人員,通過強化合同管理人員培訓,培養和鍛煉一批與企業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懂法律、懂管理、懂業務、懂財務、懂外語的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合同管理隊伍。

3.3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統

隨著現代工程建設項目規模的不斷擴大,工程信息量也不斷擴大,信息交流的頻率與速度也在增加,相應地工程管理對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信息化管理給工程項目管理提供了一種先進的管理手段。合同在簽訂、履行乃至終結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信息資源,這些信息資源既是現有合同的總結,又為今后的合同管理提供寶貴的經驗資料。加強合同實施過程的信息管理,必須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建立項目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對有關信息進行鏈接,做到資源共享,加快信息的流速,降低項目管理費用;二是加強對項目參與方的信息管理,信息發出的內容和時間應有對方的簽字,要及時處理對方信息的流入。

3.4實行合同實施監督

工程實施監督是施工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務性工作,施工合同監督可以保證施工合同實施,按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結果進行。首先要協調業主、工程師、項目管理各職能人員、所屬的各工程小組和分包商之間的工作關系,對各工程小組和分包商進行工作指導或做經常性的合同解釋,使工程小組都有全局觀念;合同項目管理的有關人員每天檢查、監督各工程小組和分包商的合同實施情況,在進入施工現場后對工程變更進行有效管理。其次是實行合同評審制度,每份合同簽訂前就進行嚴格、細致的合同評審,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潛在風險,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法律風險。還要跟蹤合同實施情況。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由于實際情況的復雜性,可能導致合同實施與預定目標偏離。這就需要合同實施情況跟蹤,以便盡早發現并糾正偏離。

3.5加強施工合同索賠管理

施工合同索賠管理工作是培育和發展建設市場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國工程承包雙方在合同履行中對工程索賠認識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賠所需的意識和動力。施工合同是索賠的依據,索賠則是合同管理的延續。合同管理索賠要求承包商在簽訂合同時要充分考慮各種不利因素,分析合同變更和索賠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賠策略;在合同整個履行過程中,要隨時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結合法律法規進行分析研究。合理履行合同,不僅有利于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業盡快適應國際工程建設規范,提高企業未來的生存能力。

4總結

總之,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既是項目實施的有力保證,又是企業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作為工程項目的各參與方必須認真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從而促進建設市場的健康有序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尹貽林.合同法與工程合同管理[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0.

[2]丁土昭.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3]王洪會.入世后我國企業爭端解決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3,(3):54-55.

第4篇: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范文

關鍵詞:建設工程企業合同管理工程承包法律風險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ntract law the risk is bigger, dissolve the legal risk is building enterprise is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correct the risk evaluation and take the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nterprise contract management project contracting legal risk

中圖分類號:TU72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 企業合同法律風險的概念及特征

企業合同法律風險是指在市場交易過程中,由于外部法律環境、社會環境發生變化,或由于企業自身在內的合同主體未按照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有效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而對企業造成負面的法律后果的可能性。其特征除了具備風險所共有的客觀性、偶然性、可變性等特征外,還具有以下特征:①企業合同風險產生的緣由是市場交易和企業運營的各種因素所致,帶有明顯的復雜多變性;②企業合同風險存在于市場交易當事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全過程;③企業合同風險發生導致的后果是企業承擔合同法律責任;④合同法律風險是可以避免、可以預防、可以控制的。

2存在著的主要法律風險問題及成因

2.1合同主體不合格合格的主體,應當是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合同當事人。合同主體不合格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雖然具有上述兩種能力,但不是合同當事人,即當事人錯位,當然是不合格的合同主體。另一種是雖然是合同當事人,但卻不具有上述兩種能力,同樣是不合格的合同主體。合同的主體就是工程的發包方和承包方,合同主體不當之處主要表現在:工程發包方和承包方缺乏合同履約意識,既不認真研究制訂合同條款,又不嚴格履行合同。在合同履約過程中因為缺少制約手段,違約情況嚴重,致使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工程進度、工程質量也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證。

2.2不簽書面合同現象突出。據權威部門,62%的中小企業僅憑對方的電報、電話、發貨通知單就進行交易,簽訂合同的金額不足經濟往來總額的40%。因企業盲目輕信“口頭承諾”,輕視書面合同,一旦一方陷入經濟困境或失信,便糾纏不清;沒有正式書面合同,形成各執一說而沒有任何憑據,雙方的權利義務不能明確,給合同履行帶來隱患,也不利于見薄法庭證據采信,法律風險極為嚴重嚴重。其原因是主觀上混淆了要約、要約邀請的規定,既有出于信任對方的可能,也有圖省事的可能,沒有重視交易中書面承諾的價值。

2.3 合同簽訂不規范、約定不明確。許多企業在經濟交往中,也注意簽訂相關的合同,但卻沒有使用成文的格式合同文本;雙方合意的目標指向物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約定,含糊不清,對合同標的約定不明確,主要條款不完善,責權利表述不明確;對于效力待定合同的生效條件沒有明確;以上這些合同極容易造成約定、履行不完全,甚至陷入欺詐圈套,致使合同無效,或是引發合同糾紛。其原因在于當事雙方沒有注重使用規范格式合同,不熟悉《合同法》的主要條款、責任和規定,沒有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查、商討來訂立合同條款。

2.4 合同管理不完善,履約效果差。企業基本上沒有把合同管理納入經營管理之中,沒有建立相應的合同管理機構或管理制度,更為突出的是企業的公章和空白合同等重要的法律文書沒有專人管理或被他人盜用、借用。簽訂前沒有進行合同評審;簽訂后認為“合同一簽就完事”,沒有專人來做履行監控或只是流于形式;在履約當中,對于遇到的不可抗力、情勢變更、商業風險時,管理者不能與業務職能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沒有具體執行和監控,而且在發生合同糾紛時束手無策。其原因在于企業不重視合同管理,特別是履約管理。

2.5合同條款不平等工程承包本來應以合同為約束依據,而合同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平等性。但在工程承包實踐中,業主與承包商很少有平等可言。鑒于當前的工程承包買方市場的特點,個別業主常常倚仗著僧多粥少這一有利的優勢,對承包商蠻不講理,特別是政府投資工程項目的業主部門。在簽訂承包合同時,業主常常強加種種不平等條款,賦予業主種種不應有的權力,而對承包商則只強調應履行的義務,不提其應享有的權利。比如索賠條款本應是合同的主要內容,但在許多合同中卻閉口不提;又如誤期罰款條款,幾乎所有合同中都有詳細規定,而且罰則極嚴。承包商如果在擬定合同條款時不堅持合理要求,則會給自己留下隱患。

3防范工程承包法律風險的主要對策

3.1執行合同時,積極處理風險后果也是防范建筑工程合同風險的重要措施之一。合同管理應當貫穿工程承包建設的整個過程,所以合同風險也貫穿工程承包建設的整個過程,對這一點許多建筑企業認識不夠。風險發生后,應啟動災難計劃和應急計劃對出現的風險后果進行認真地研究,找出實際結果和預測結果的差異,并用貨幣量來衡量,分析其原因,采取有效手段加以補救。如投資方不按時撥付工程進度款,則可考慮在合同限定的有效時間內提出索賠。

3.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的制度網絡,一是指企業就合同管理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建立和健全具體的、可操作的規章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二是指建筑企業各層次都應有自己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活動及其運行過程的行為規范。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合同管理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制訂合同管理制度,是搞好建筑企業合同管理的保證。這些合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合同歸口管理制度;合同審查制度;委托制度;合同考核制度;合同用章管理制度;合同臺帳、統計及歸檔制度。同時,還要將這些合同管理制度與建設工程合同投標報價和工程項目管理的全過程有機結合起來,貫穿于整個工程項目建設的始終。

3.3 提高合同的法律意識和管理意識。合同已不再是簡單的要約、承諾、簽約等內容,不僅是經濟責任,更表現為法律責任;企業要重視宣傳合同的法律約束力和法律責任,當事人如違反合同約定的內容,就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業務人員加強法制教育和監督;加強“標的、履行期限、違約責任”等8大權利義務條款、“先合同義務也是法定義務”等主面內容的學習和培訓,明確以上屬于合同法強制性規定范疇,特別是先合同義務是以過錯而不是以合同為要件的,從而徹底走出的認識誤區;同時,要建立專門的合同管理機構和實行專員負責,健全一系列管理和授權制度,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科學的管理。

3.4積極推行合同管理目標制合同管理目標制,是各項合同管理活動應達到的預期結果和最終目的。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的目的是通過在工程項目承包合同訂立和履行過程中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監督和協調等工作,促使建筑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環節互相銜接、密切配合,以提高工程項目管理水平,保證工程項目經營管埋活動的順利進行,更好地發展和繁榮建設市場。合同目標管理的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是工程項目合同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為實現預期的管理目標,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對工程合同的訂立和履行行為實施有效管理的活動過程。這個過程主要包括:合同訂立前的管理、合同訂立中的管理、合同履行中的管理以及合同糾紛管理。

3.5 建立預警機制,對合同進行創新性法律風險管理。合同簽訂后,應及時了解和掌握合同履行的情況,建立合同檔案和報表制度,做好履行的監控工作。但是,市場千變萬化,風險無時不在,為此,下列四點合同法律風險預警機制具有創新性和全程監控的作用,一旦發生與監控有所偏離,就馬上啟動風險處置預案。一是證據預警;主要是在無收發貨記錄或合同收發記錄有瑕疵,有造成合同效力、履行、貨款清收等負面影響時,合同管理人員及時提出通過簽訂補充協議、債權確認文書等方式予以補救的措施。二是時效預警;主要是指距最后一次付款接近兩年、此后無書面催收記錄也未達成書面還款協議時,合同管理人員及時向具體業務人員提出通過公證催收等手段進行彌補時效的措施。三是質量預警;時常提醒義務人員在合同約定檢驗期限內,或在合理期限內、質量保證期內,最晚在收到貨物兩年內對貨物質量進行檢驗并就質量問題及時提出問題,并保留相關書面證據的措施。四是償債預警;如有逾期貨款的,負債方有改制、合并、分立、破產、隱匿財產行為,可能影響合同履行時,企業要通過實施不安抗辯權、代位權、訴前保全、等權利謀求司法救濟,運用法律武器進行自我保護,從而有效控制法律風險。

第5篇: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范文

關鍵詞:勞動合同;人力資源;關系

一、前言

由于人們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加強,在無形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處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為使二者達到平衡,必須對勞動合同法進行有效的認識,并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

二、勞動合同法與人力資源

1.概述

現在勞動者個人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加上新的法律出臺,人力資源的工作也越來越專業化了。簡單的說,人力資源和勞動合同的五大變革:人力資源管理是所有管理者的使命將成為現實;人員招聘和解雇工作的重要性凸顯;增強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成為留人的關鍵;主動管理將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方向;用工方式要因時因事進行調整。除此之外,與勞動用工相關的法律、法規、地方勞動政策等也需要關注。因此,本文主要對二者的關系進行論述。

2.勞動合同法

勞動合同法是勞動關系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基本工作內容,是人力資源管理中員工關系管理模塊下的一個分支內容。勞動關系管理主要指勞動合同、社保等管理方面的內容。勞動關系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一個研究領域和方向,人力資源說到底就是研究人的,研究人就離不開關系,當然要用到用人與被雇傭的勞動關系。勞動法中的重要內容有:(1)勞動合同對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進行規定,對勞動者有一個安全的保障。(2)工資及加班費用計算。這也是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也是勞動者最關心的一項,加班對勞動者來說就是需要補貼的,勞動合同的相關規定就是一種完全的保障。(3)女職工保護及未成年工人保護。這兩種勞動者相對于男性職工來說是比較特殊的,一般情況下禁用童工,但是在特殊情況下要依據勞動合同對童工進行有效的法律保護。對于女性員工有很多特殊情況,如每個月的月經期、懷孕以及生小孩等情況,對此勞動合同中有對女性特殊時期的假期規范。(4)勞動爭議處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風險問題及解除技巧。在面對公司和勞動者發生矛盾的時候,就要依據勞動合同中的相關規定來解決處理。

3.人力資源管理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人力資源策劃、招聘、考核等,是參與決策層的管理工作。目前中國許多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還沒有上述功能,所以人力資源專業目前的就業方向僅僅是行政人事部門的工作。一般學術界把人力資源管理分為模塊或者六大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詮釋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的核心思想,幫助企業主掌握員工管理及人力資源管理的本質。

4.把握二者的關系

對于勞動合同法與人力資源的一般關系,勞動合同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人力資源的戰略規劃、決策。對于規劃和戰略來說,要依據勞動合同進行。勞動合同是在職員工的有效保障,也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依據。(2)人力資源的成本核算與管理。成本核算管理主要是對員工的福利和保障的職責,處理好成本核算管理與勞動合同的主要關系是人力資源的重要步驟。(3)人力資源的招聘、選拔與錄用。招聘時要與應聘者簽定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也是人力資源招聘的一個憑證和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4)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教育培訓要讓人力資源管理者學習勞動合同,使管理者有勞動合同方面的基礎,有利于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5)人力資源的工作績效考評。工作效績是直接和勞動合同掛鉤的,所以二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處理好這一關系對人力資源管理有很大的幫助。(6)人力資源的薪酬福利管理與激勵。福利與勞動合同的關系就像人與飯的關系,是一種必不可少的連接。一切都要符合勞動合同的相關規定,方可進行處理。(7)人力資源的保障。保障主要是對簽定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的基礎保證,對于沒有簽定勞動合同的就沒有勞動保障,所以這也是二者之間的重要關系。(8)人力資源的職業發展設計。職業發展和勞動合同的關系是一個公司在職業認定方面的重要依據,所以是二者之間關系的必然產物。(9)人力資源管理的政策、法規。人力資源的主要政策都是依據勞動合同制定的,二者的關系是附屬關系,具有必然的聯系。(10)人力資源管理的診斷。診斷的基本依據就是勞動合同,所以勞動合同與人力資源管理都有著重要的聯系。

5.二者的重要性關系

勞動合同對人力資源的重要性分析如下:(1)勞動合同法對市場調節具有盲目性、自發性、滯后性特點,要求國家應加強宏觀調控。國家出臺《勞動合同法》是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表現,對各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來說都是一種帶控制的關系,因此二者的結合有利于整個勞動市場向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2)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有利于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者享有的主要權利: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就業選擇都是要以達到人人平等為基礎,不斷完善勞動合同法,這樣有利于推進人力資源管理;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勞動者的報酬計算都是由其相應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心進行的,而其簽定的勞動合同以及國家的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就是勞動者應拿到報酬的基本保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勞動合同法還對勞動者的人身安全進行了相應保障,對于執勤時間段出現的人身傷害,依據勞動合同法的不同規定判斷是否為工傷,然后進行相應的資金補償;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社會保障是每個勞動者應有的基本福利,勞動合同法對此也有明確的規定,避免一些工廠不為勞動者繳納社保;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職業培訓是每位勞動者必須具有的一項權利,可以保證勞動者的崗位技術符合工作需要。(3)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加快構建和諧社會。勞動者是社會中為數最多的工種,因此有相對的保障,對社會的穩定和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結束語

正確把握勞動合同法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有利于整個勞動市場的穩定和平衡,同時勞動合同法也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依據,是勞動者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們要正確把握二者的關系,使其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作者:袁平娜 單位:內蒙古路橋有限責任公司

第6篇: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范文

關鍵詞:建設工程;合同;造價管理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造價指的是按照相關的規定與協議條款約定各種收取費用的標準計算,同時也是用來支付給承包人依照合同的要求完成工程規定內容價款的總額。也是合同的雙方非常關心核心的問題,而施工過程的投資與招標投標也都是主要圍繞著合同的造價所開展的。合同的造價應該根據中標的通知書中中標的價格與非招標工程簽訂合同的時候對工程造價的一系列約定,可以選擇可調價格、固定單價與固定總價等。然而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之中,合同的總價是會隨著工程進展,和工程所處的環境、水文、土質、地理位置以及設計變更等一系列因素發生不斷變化的。所以建設工程合同的造價管理是一個動態、連續的復雜過程。

一、建設工程合同造價管理的特點

1、合同管理特點

對于建設工程合同造價管理來說合同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對工程安全目標、成本目標、進度目標和質量目標等管理綜合的體現,同時更好的實現這四個目標也就是實現合同造價管理的一個動態的過程。

想要做好安全、成本、進度、質量等目標動態的控制,在進行合同管理過程之中,需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對建設工程合同的分析

建設工程的合同分析指的是理解、解剖工程的合同,同時這也是進行有效合同管理前提的條件。一旦對工程合同沒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合同造價管理的工作就不會做的更好

對合同內容的分析是很廣泛的,大多與工程建設相關內容均屬于需要進行分析解剖的內容。通常,主要是對以下幾點內容的分析:

①訂立合同依據的法律基礎

②承包人以及發包人主要的責任

③關于質量、進度以及工程款項的支付條款分析

④對于限制性條款的分析

(2)合同的履行與交底

在合同簽訂完成之后,企業中的預算人員都需要進行組織項目內部工作人員的技術交底工作,將合同之中涉及到規避風險以及相關部門工作主要的條款進行逐一講解并強調。在整個建筑項目施工的全過程也就是履行合同的過程,并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實行動態的控制。在整個建設項目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適時觀察,有效掌握合同履行的質量、進度以及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分析各個種類問題出現的影響與原因,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對履行的合同進行控制。通過對合同的控制來保證最初制定成本、進度、質量以及安全目標等一系列規定的實現,有效進行合同造價管理的控制。

2、設計變更特點

設計的變更指的是設計部門對于原有施工圖紙以及設計的文件之中表達出設計狀態的修改與改變。設計變更只包括了由于設計的本身出現的錯誤與漏洞或者是其他的原因進行補充和修改設計資料。同時設計變更也是工程之中變更的內容之一,因為他關系到工程投資、質量與進度的控制,所以對設計變更管理工作的加強,能夠有效保證工程的工期和質量,并有效控制工程的造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無論是建設單位還是承包單位所提出的設計變更,由建設單位同意進行的變更,都可以使總造價變更。

3、工程簽證特點

工程簽證用書面的形式對施工現場發生特殊的費用進行了記錄,這直接關系的是施工單位和業主之間切身的利益,同樣也是工程結算重要的法律依據。尤其對于投標報價包死工程來說,結算的時候更加需要對現場的簽證與設計的變更進行有效調整。對于工程現場簽證來說,它記錄的是現場情況發生的第一份資料。經過對現場簽證的審核、分析,可以為索賠事件的發生處理提供有力的依據,同時根據簽證來計算索賠的費用。

4、索賠管理特點

索賠指的就是在合同實施的過程之中,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因為對方沒有正確履行或者是不履行合同中規定義務或者未能保證合同承諾條件的實現,遭到了損失之后,向對方當事人提出補償的要求。工程合同造價管理的索賠主要是費用的索賠以及工期的索賠。

(1)索賠成立的條件

①承包人按照合同所規定的程序來提交索賠報告與索賠意向的通知。

②與合同進行對照,對照在工程中對承包方的工程造成的額外支出成本或者工期的損失

③導致工期損失或者費用增加的原因,在合同約定之中不是承包方所屬責任。

(2)索賠程序

索賠的一般程序為:提出索賠的要求——報送索賠的資料——審核索賠的文件——協商解決——提交訴訟或者仲裁。發包人與承包人應該盡量通過協商來解決合同上出現的紛爭,不要輕易的依靠訴訟或者仲裁。

(3)索賠常見的形式

在工程的實踐中,索賠發生的時候有很多,出現頻繁的索賠形式包括:

①對于工程師在指令上錯誤所出現的索賠

建設單位的人是監理單位,所以一旦由工程師導致的指令性錯誤,使承包商發生了不必要的損失,而建設單位則需要承擔一定法律責任,給予承包商一定的賠償。

②對于土質資料上錯誤出現的索賠

在工程的施工中,建設單位有向施工單位提供工程資料的義務,并保證這些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以及真實性。

③對于工程變更出現的索賠

設計變更或者是工程量的清單漏項都會使工程量的清單有一定更新,其相應的綜合漏項普遍由承包人來提出,經過發包人的確認之后作為結算依據

④對于不可預見障礙導致的索賠

工程建設之中不可預見就是指有經驗承包單位也不能預見的損失。如豎井的掘進中突然水量增大,承包商可向建設單位進行索賠

二、建設工程合同造價管理的發展

1、建設工程合同造價管理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進一步的加深,中國的經濟逐漸融入到世界金融市場之中,我國的跨國項目和跨國企業逐漸增多,所以隨著全球化經濟的到來,對于建設工程的合同造價管理也是國際建筑行業的潮流。尤其是在我國加入了WTO之后,我國行業的壁壘逐漸下降,市場趨于國際化,一旦國內外的市場相互融合,國外的企業一定會利用他們在服務、人才、管理、技術以及資本上的優勢,侵占我國建筑市場,所以在未來的建筑行業之中,我們要轉變管理經營的模式,增強應變能力,勇于進取,敢于創新,學會在競爭中生存,尋求拼搏中的發展。

2、建設工程合同造價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互聯網的逐漸深入,對于工程合同造價管理必然會走到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上來。當今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在企業合同管理上的應用普及的速度非常驚人,并且呈現出快速發展趨勢,這給工程合同造價的管理也帶來了許多優勢,從競爭意義上來將已經逐漸成為信息的競爭。

3、建設工程合同造價管理法律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加強,和對工程合同造價的重視,會出臺更多改善合同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措施,實現管理的優化,避免風險發生,更有效控制工程合同造價的安全性,使建筑企業更好的發展生存下去。

結語:在建筑工程建設的過程之中,工程的合同造價決定了建設單位的投資控制和收益,決定了承包單位的經濟利益,只有充分認識建設工程合同造價管理的特點等一系列的問題,才能加強對工程合同的造價管理,從而提高工程管理的收益,有效減少承發包雙方的各種損失,減少承發包雙方各種糾紛,使我國的整個建設事業健康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 王翠艷,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總造價管理的探討[J],建設監理,2010(7)

[2] 閔家偉,關于建設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的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21)

[3] 張靜芳;王守君;王守德,談建設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J],科技信息,2008(26)

[4] 徐玉紅;徐曉陽,淺談建筑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與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22)

第7篇: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范文

一、Cerboni、Rossi與Besta的晚期作品

19世紀后半葉意大利會計研究由Cerboni、Rossi和Besta所主導。而且,此三人對隨后二十年的學術出版均有貢獻。Cerboni主要有一本專著,即“對記賬法研究的自我反思”。Cerboni(1902)的這篇論文一度成為他的“天鵝之歌”;這段時期記賬方法研究非常流行——不光在政府會計領域,而且在企業會計領域也很受重視(見Cerboni1901,1902;Rigobon 1914)。Canziani(1994:144)解釋道“由于這段時期意大利經濟發展引起企業業務的日益復雜,Cerboni復式簿記系統的內在復雜性發展迅速。”

Rossi(1901a,1901b;1907a,1907b)一度也是記賬方法研究的倡導者,表現出類似的傾向。他的專著“Nuovi studi di Ragioneria e battaglie critiche(1907a),流露出傳統與現代思想的碰撞。現代思想是指Besta的思想,而不是zappa的思想,盡管Besta在那時還并非會計理論的主流。

Besta自19世紀的最后十年才嶄露頭角,而且一直到1925年之前仍是學者中的佼佼者。這一時期,他完成了三卷巨著——magnum opus(見Besta1922,以及Besta1880)。Besta同時代表了另外一種“天然”的風格:從人文風格向非人文風格(物質風格)的轉變。但是Besta的思想仍然桎梏于“個體理論”(proprietary)框架,而未考慮到“主體理論”(entity)。總之,其理論體系仍然建立于資產負債表及其估價上。Besta 的magnum opus(1922)的第一卷出版于1891,另外兩卷則出版于1909年和1916年。Besta認為會計的核心是“資金”,由主動(正的)和被動(負的)資金組成,換言之,資產和負債組成。設置第一類賬戶是為了反映不同類型的實賬戶(資產與負債),第二類是為了反映虛賬戶(即資金總量的變動)。資產與負債的變動決定了相應資金的變動總額;因而分錄必須是雙重的。Besta把“實賬戶”稱為“存量賬戶”,而把“虛賬戶”稱為“衍生賬戶”。

Besta把所有的交易看作業益的變動,并因而只確認兩類交易的影響:會引起單一賬戶資產的增加,或者資產的減少。總結為:正向變動為,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或凈資產增加的幅度;負向變動為,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或凈資產減少的幅度。復式簿記系統要求總資產及其變動賬戶與總資產要素(資產、負債)賬戶應反方向,從而,第一類賬戶,正向變動記入“credit”(貸方),負向變動記入“debit”(借方);而第二類賬戶正向變動記入“debit”(借方),負向變動記入“credit”(貸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Besta是將會計與經濟理論建立聯系的第一人。Besta將會計定義為“經濟控制科學”,適用于任何性質企業或經濟體——個人業主制,合伙制企業或公共企業以及政府部門。他所謂的經濟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這意味著“控制”不僅包括計算、估計、推測以及最終資產負債表編制等日常管理工作;且涵蓋敦促經理、員工履職的“管理規定”。他建立了一個組織框架,將組織設計作為經濟控制的前提。此外,Besta清晰地闡釋了“業主理論”。他的magnum opus是對“產權基礎會計系統”的最好論述。通過借鑒Ricardo的價值理論,提出了重置成本,并提出房地產和租賃計價采用現值的思路。

除了以上會計理論研究的貢獻,Besta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學生,正是他們將Besta的思想發揚光大。其中,他最有名望的“門徒”是Gino Zappa,Zappa在1921到1949年間是威尼斯大學的會計泰斗。

二、Zappa的學術貢獻

Zappa不僅拓展了Besta的研究,而且革新了意大利會計研究(甚至于管理理論),部分是基于Mach的實證批判思想;部分則受益于哲學家Giovanni Valilati(1863~1909)與Federigo Enriques(1871~1946)的實用主義思想。Zappa的理論折射出經濟學家與哲學家的深遠影響。Zappa的巨著:La determinazione del reddito nelle imprese commerciali,I valori di conto in relazione alla formazione dei bilanci(Zappa1920~29)等是創新性的。這些研究著作體現出Zappa的兩大核心貢獻——估值、收益計量的經濟觀念。他的這些觀點受到新實證主義、實用主義與經濟思想的影響。具體而言,Zappa的學術貢獻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其一,Zappa(1920~29;1937)提出,企業會計的核心主題是收益確定。這一論斷構成所有會計程序的解釋基礎——尤其是會計理論以及資產負債表與收益表。Zappa強調收益表與會計動態方面特征的聯系。猶如Schmalenbach的動態會計理論,Zappa在其體系中將資產負債表看作收益確定的一種手段。收益體現了價值的流動,是基于兩個不同的時點以及兩個不同的價值存量來計量的,分別為期初與期末資本存量(Zappa 1920~29)。從以上對于收益的界定,不難看出,Zappa尋求一種通過收益能力保全,從而實現“實物資本保全”的方法,計量方式是期間資本經濟價值的變動(不考慮派發股息或追加投資)。進一步地,Zappa將會計賬戶作了四維劃分:將兩種實賬戶加以區分,一為資產,一為負債與業益,有意大利人翻譯為“存量賬戶”(status accounts);同時將名義賬戶分為兩類,即收入、費用賬戶(有意大利人譯為“成果賬戶”)。借方分錄被視為期初資產,記錄資產增加,權益與費用的減少。貸方分錄記錄期初權益、權益的增加、資產或收入的減少。利潤與損失賬戶用來測度由于特定交易引起的收益要素增減變動。資產負債表反映了資金存量變動對未來收益確定的影響。收益的構成要素是基于資金交換,被視為“交換價值量”。本質上來說,收益是價值與價值的分配,因為收益的確定存在于交易過程,為交易而確定。

其二,Zappa基于折現的思想,創立了估值理論,認為單個要素價值的簡單相加并不等于資產總量,企業的整體價值取決于其未來盈利潛力。以資本價值量形態表現的“資本”,僅僅是未來收益的折現或“資本化”(Zappa 1937:306,307)。更準確而言,任何資源的價值都可看作其未來回報的折現。資源的分配方式,乃至于資本的整個體系配置都是為了收益的創造。資本的價值必須由預期未來凈收益的價值確定;但是收益的價值不能由資本的價值來確定。收益是許多因素結合的產物,源于可獲資本的經濟交易(Zappa,1937)。未來收益的折現是資本價值確定的一種方式,但并非唯一的方式。另一種方式,是資產負債表與資本的“重新估值”,這是預測未來凈利潤的一種方法。

其三,Zappa 將收益計量與估值建立聯系并發展出自己的資本保全思想。Zappa(1937)認為“預期未來凈利潤”是“資本經濟價值”估計的根本,因為后者可以被視為預期未來“收益流”的價值之和(按照特定“風險修正”的折現率折現)。資本利得和資本損失并不作為財務年度收益的正項或負項。它們構成前一期間實現收益的“調整項”——這些是基于未來預期的收益計量的前提。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資本利得改變了收益自身的特征(Zappa 1937)。收益計量與資本價值變動的計量密不可分。根據Zappa的觀點,企業收益包括超過資本保全部分的利得。資本保全是收益形成的前提。雖然Zappa傾向于估值的多重目的與周期估值,但他的資本保全觀,既不是真實的財務保全也不是實物保全,而是一種基于現值與收益能力的資本保全。當現值低于或超過取得成本時,需要采取廣泛的重新估值方法。尤其對于長期使用的項目,它們的資本利得不作為實現的收益。然而,資本損失被視為特殊損失,并相應地做出處理。

其四,關于會計功能定位、會計計量與經濟環境的互動關系等Zappa有深刻見解。就會計而言,Zappa(1920~29,1927)不僅是一個主角,更是一個重要的開拓者。他認為自己的“估值理論”與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密不可分。會計是對主體(如企業、機構和其他主體)的結構和經濟生命的詮釋,這種詮釋是基于貨幣量的確定,目的是有效實現企業的“經濟與管理控制目標”。因此,組織理論、管理理論與會計理論密不可分(Zappa 1927:20,1956-57:第一卷,106)。Zappa同時指出對所謂宏觀經濟現象的考察離不開微觀經濟行為提供的信息。同時,企業需要考察市場環境,因為與經濟體的管理和組織有聯系的市場環境對經濟決策有影響。對于收益、資本、生產成本等的計量應該區分市場價格的相關變動;并參考企業生產、消費、交換等環節的特點。

三、20世紀前半葉意大利會計史研究

除誕生了前述四位著名會計學家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意大利會計史研究可謂精彩紛呈。曾幾何時,會計史研究受到意大利會計學者的鐘愛,學者們通過第一手資料的發掘、整理、考證,為意大利乃至世界會計史研究留下了無數的瑰寶,本文只能提及最有名的專家及其著述。

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主要作品包括:Brambilla(1901)的“意大利會計簡史”;Sanguinetti(1901,1902)的“Rossi作品的歷史考究”; Brambilla(1905)的“雅典政府會計研究”;Cantoni(1905)的“會計附錄史”;Palumbo(1906)的“當鋪會計史”;以及(世界聞名經濟學家、意大利此前總統)Einaudi(1907,1908)的“十八世紀Savoy會計與金融的研究”。Massa(1907)的“自羅馬時代,至中世紀再到當代與現代的會計發展史”。Pellerano(1909)的“Cerboni作品的歷史考究”;Ceccherelli(1910,1913,1914)的“意大利中世紀企業會計,和地中海銀行經濟學與14世紀佛羅倫薩復式簿記系統”;Guidetti(1910)的“意大利城市14世紀復式會計”;Tofani(1910)的“佛羅倫薩會計”;Marchi(1911,1912)的“會計演進、會計社會功能的歷史探究”;Bossi(1912,1914,1917)的“教會會計與財務”;Rigobon(1912)的“復式簿記考究”;Bellini(1914a)的“美國復式簿記中日記賬與明細賬的融合”;以及Bellini(1914b,1927)的“Cerboni的成果與生活的歷史考察”;Alferi(1915)的“古代至20世紀會計發展史”; Besta(1922)的“復式簿記大典:起源、演進,實踐與文獻”。

一戰后,以下出版物值得一提:Corsani(1922)的“一個中世紀意大利商人信件與手稿的會計與管理意義”;Caprara(1923)的“復式簿記的文化分析”。此外,Sapori(1923,1928,1931,1932,1934,19

40,1943,1944-45,1947,1952)的“中世紀意大利企業與商人國內、國際貿易中的會計賬冊與復式記賬”。Bellini(1924a)的“意大利會計回顧與總結”;Bellini(1924b)的“會計人職業調查”;Ruffini(1924)的“拿破侖時代政府會計研究”;Chianale(1926)的“教皇會計研究”。

此外,Vianello(1932)的“紀念Fabio Besta并向他卓著的學術貢獻致敬”;Ceccherelli(1933)的“Besta成果的贊歌”。Fanfani(1935)的“一個14世紀商人的活動”;Masi(1935)“關于意大利商業與會計原則爭議作品的編撰”;Rossi-Passavanti(1935)“政府會計的歷史考察”;Zerbi(1935,1936a,1936b)的“一個14世紀商店會計分類賬描述”、“14世紀Milan市場經濟調查”。

Belardinelli(1936)的“Cerboni、Besta與Zappa研究成果對比”也值得一提;Ceccherelli(1938)的“古代會計賬簿描述、分析、解讀”;Riera(1938)的“論帕喬利的簿記論”;Chianale(1939)的“古希臘會計”;Salvatore Sassi(1939)的“復式記賬法下同類賬戶的解讀”。

1940年代卓著的會計史成果有:Adamoli(1940)的“德國會計研究”;Castagnoli(1940)“羅馬世界會計研究”; Salzano(1941a,1941b)的“15世紀意大利小鎮上一個企業和一個銀行的會計與組織”、“15世紀意大利城市的會計、財務與經濟”; Botarelli(1945)的“意大利會計史研究”;Antoni(1946)的“一個15世紀意大利企業使用資產負債表情況研究”;Masi(1946b)的“Fabio Besta會計史研究的歷史貢獻”。

1950年代,以Meils(1950a)的具有里程碑式的會計史研究作為開端,其研究跨度則涵蓋公元前3000年一直到20世紀初期。(見Meils1940,1946,1947,1948,1950a)。此外,還有Onida(1951)的“意大利會計與外國會計與企業理論比較研究”;最后,Zerbi(1952)則系統研究了“復式會計的起源”。

Zerbi(1952)關于“復式會計起源”的研究是該領域更為相關的研究。該書展示了私企和公共企業的會計研究,尤其舉例說明了從單式記賬法向更復雜的記賬方法演變的過程。該過程發生于14世紀前半葉到15世紀中葉。Zerbi研究的很多分類賬和日記賬要早于1494年Luca Pacioli出版的“簿記論”。最具原創性的是Zerbi基于分類交易(借方和貸方)對復制記賬萌芽的研究,Zerbi稱為表式分錄。該書系統探討了“表式分錄”的方法特征及其歷史,以及在總賬中開發“表式分錄”的主要原因,并向人們展示了“借貸記賬法”以及“資產負債表”、“利潤損失表”的使用。

四、20世紀前半葉意大利成本會計研究

相比于會計史研究的累累碩果,意大利學者對成本會計研究則單薄的多。可能的原因是:這一時期意大利成本會計研究面臨不少阻力,分別來自于Zappa和會計界的其他權威。對Zappa而言,“企業內部的所有運作以及管理層的所有決策是相互關聯的,沒法區分作業間的財務影響與后果。對每一個作業的邊際影響與耗費進行分解是一種誤導”。在這種教條下(Zappa),對企業研究形成路徑依賴,對管理細節信息(如成本)的研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工業的需求,英國與德國成本研究文獻的影響,促使敏銳的學者對成本問題的關注。這其中Lorenzo De Minico及其門徒Domenico Amodeo值得一提。De Minico的主要學術觀點有:(1)關注成本所帶來的潛在服務能力(即現金流入),而不僅僅把成本看作收益的抵減;(2)工業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工廠經濟復雜性逐漸加大成為推動人們尋求一種費用分配程序和方法的推動力;(3)企業尤其重視對制造費用的合理分配,而這需要嫻熟的專業判斷以及對具體環境的充分認識;(4)對“成本與收益”充分的因果分析是成本分配的基礎。這不僅對“成本動因”的識別是適用的;而且對于收益相關的“成本分配”也有影響;(5)成本分配的時間觀——尤其是對諸如折舊費用的分攤,不光要考慮特定產品,還要考慮期間問題。

De Minico還認為許多成本項目能被看作是“直接的”,并舉了很多例子闡述這種觀點的合理性。作為對Zappa的回應,De Minico認為,僅僅依靠別人提供的“假造”數據,成本研究問題沒法解決,甚至會進入“死胡同”。此外,De Minico(1946)對成本項目未按其特征進行“歸集或分配”提出了質疑。

其他成本會計研究的重要學者有:Jannaccone(1904),Argenziano(1910),Battarra(1911),Tognacci(1925),Onida(1926),Pacces(1934),Giannessi(1935,1937,1943,1944),Sassi(1940),Amodeo(1945a,1945b),Maecantonio(1942),Riera(1942,1949),Guatri(1951),Salzano(1951)等。

五、結論與啟示

意大利20世紀前半葉會計研究呈現四大特點:第一,對會計史研究的極大興趣深深扎根于意大利傳統會計研究。此類研究是如此的廣泛,以至于僅能列舉代表性的一二。第二,呈現出對成本會計的研究興趣,但不及德國濃烈。第三,對會計科目表及總賬賬戶研究興趣頗少。第四,與德、法相比通貨膨脹會計研究較少——盡管通脹更加間接地影響到了意大利會計。

20世紀前半葉意大利會計研究是一幅“傳統觀念沿襲與現論沖擊耦合下的理論畫卷”,無數會計學者以其嚴謹務實的學術品格,為這幅畫卷潑墨加彩。這是一幅由Besta、Zappa師徒二人主宰了半個世紀的畫卷;也是一幅會計史研究精彩紛呈的畫卷;更是一幅“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畫卷。仔細審視、品味這長達半個世紀的會計研究歷史畫卷,可以得到以下啟示:一是有價值的理論來源于實踐,現代會計研究應向“現實”回歸,源于實踐,服務于實踐。學者到政府部門、企業界觀摩、調研、“蹲點”不失為一個好思路。二是會計學扎根于經濟學、管理學,會計研究應服務于經濟控制、管理控制,但對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研究的重視度可能歷來不足。三是以史為鑒,理論才能走得“更高、更遠、更快”,會計史研究意義重大。四是“繼承與發展”、“批判與爭鳴”是會計理論演進的寶貴經驗。

[本文系郭道揚教授主持的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會計通史系列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1&ZD145)與2012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科研創新項目”(編號:2012B0904)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郭道揚:《會計史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年版。

[2]許家林:《西方會計學名著導讀》,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

[3]郭道揚:《21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會計控制、會計教育縱橫論》,《會計論壇》2003年第1期。

[4]馮衛東、于小旺、喻靈:《瑞士、意大利的政府會計改革及其借鑒》,《會計研究》2006年第9期。

[5]Besta,F. Lezioni di ragioneia trattati speciali( lessons in accounting.Special treatises),Padua: La Motolitotipo,1910.

[6]Edwards E.O. and Bell P.W. 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income, Berkeley,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1.

[7]Bianchi, T. ‘The foundings of Concern economics:The thought of Gino Zappa’ Economia Aziendale,1984.

第8篇: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范文

關鍵字:節能, 電能效綜合管理系統 , 電能單耗 , 廠用電率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user show complete and legible factory with the system equipment energy consumption network diagram, help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 convenient electricity measurement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et up perfect energy-sav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effectively develop production index competition, will bring the long for the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

Key words: save energy, energy efficiency, the electric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power consumption, factory electricity rates

中圖分類號:TM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前言

節能減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2011—2015年)規劃綱要》中的關鍵詞匯之一。發電企業作為重點用能單位開展節能降耗工作既是響應國策的客觀需要,又是降低自身發電成本,提高盈利能,在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經濟環境下求生存謀發展的必然出路。發電企業中輔機電能耗偏高,有效降低綜合廠用電率是節能增效的關鍵環節,開發建設電能效綜合管理系統,通過主要輔機電能耗進行統計、分析、對比、電能量平衡計算等技術手段,為企業進行耗能診斷并為企業節能改造提供確切、詳實的依據和明晰的節能改造方向。

2發電廠目前廠用電系統電能效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發電企業廠用電系統主要輔機電度表配備情況大致分以下三類:(1)大多數較老發電廠裝配有機電式(感應式)電度表,該類型表計易受外磁場影響,功能單一,設備電能耗統計只能依靠人工進行定時抄表;(2)也有較多電廠采用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該類表具備分時計量、跨月結算、事件記錄等功能,部分電廠還配置了相應的自動抄表系統,該類系統均不具備計量回路PT、CT實時參數顯示及數據分析、對比等綜合功能,僅用于代替人工定時抄表;(3)還有不少新建電廠在工程建設階段沒有為廠用電系統主要輔機設計和配置相應電能計量表計,僅用保護測控裝置自帶的電度測量功能來代替,對設備單耗的統計和管理較為粗放。

發電企業要想降低廠用電率,首先必須以機組為單位摸清廠用系統主、輔電機、主要變壓器的電能單耗及電能耗廠用電占比等情況,并持續不斷進行數據比較分析(包括環比、同比、與設計值對標等),確定主要耗能設備及其電耗增高或下降原因,為制定下一步節能降耗方案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最終為發電廠開展廠用電率與國內先進指標進行對標管理奠定基礎。

但上述三類電能效管理現狀因存在諸如人工抄表誤差大、不具備電能耗參量實時數據查詢、無法分班、分時、分機組、分線路進行負荷分析、不具備廠用電分析、電能量平衡分析等功能,管理人員只知總的廠用電率而無法準確知道電能都用在了什么地方、有沒有電能量浪費、哪里有節能空間,無法準確判斷機組內的電能量是否平衡,影響廠用電率計算的準確性,較大的局限性使其不能滿足現代化節能管理要求。

3系統組成與應用前景

電能效綜合管理系統主要由智能化電表采集終端、電能量數據采集器、采集服務器、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及其相關輔助系統組成。

開發建設模式為:首先通過對發電廠重點耗電系統及其廠用電系統主要輔機、廠用變壓器進行智能化電能表計改造,實現全廠電能量消耗信息的就地采集;其次通過FFC電能表處理器對終端電能量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加工處理后,通過多種通訊介質和規約將數據傳送至電能量數據采集服務器;電能量數據服務器同時調取發電廠既有其它數據管理系統的相關數據,連同自有的電能表終端數據經過處理后,送至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對所有數據進行最終編程處理后,向用戶展現直觀、豐富、功能強大的電能量報表或圖示。

發電企業通過電能效綜合管理系統在線監測重要能耗節點的用電狀況,自動或手動形成報表,由電能管理專家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對發電企業現有用電方式和結構是否合理、用電負荷、功率因數如何動態變化等情況作出準確判斷。有這些統計信息,通過精準化用電管理和技術改造,發電企業可以大幅降低電能消耗。發電企業所屬集團公司也可以通過及時掌握下屬企業的實時能耗狀況,為制定全面營利能力優化策略提供參考。

4實際應用案例及其效果初步評估

廣東惠州平海發電廠2號機組電能效管理系統由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協助進行開發建設。本項目包括2號機組6kV廠用系統2A、2B、2C、2D段電源系統、2號機組脫硫6kV系統、2號機組脫硝系統0.4kV系統總計新增73塊多功能電能表及電能效綜合管理系統開發建設。

4.1系統模型

4.2項目建設效果初步評估:

4.2.1項目實施前狀況:平海發電廠上述廠用電源系統的設備均未單獨配備電能表,所有廠用系統設備電能單耗統計通過相應保護測控裝置(美國GE產品)的電能計量功能實現。電能量消耗實時數據通過FECS(廠用電監控系統)讀取并實時轉發至SIS系統(生產實時監視系統)服務器進行存儲、運行,需要時人工手動生成相關電能量數據報表。該統計方式存在以下問題:(1)GE保護測控裝置與FECS系統、SIS系統三者之間通信穩定性差,時常發生數據丟包情況;(2)GE保護測控裝置內的電能量數據不具備保存功能,若三者任一系統(設備)發生故障或重啟時電能量數據無法補錄;(3)GE保護中用于2000kVA及以上大容量廠用變壓器的T35保護裝置不具備電能計量功能。以上三點使得廠用電系統主要設備單耗統計很不完整、數據不準確,使得廠用電系統電能耗分析處于粗放狀態。

4.2.2項目實施后總體效果:為用戶展現完整、清晰的廠用系統設備電能耗網絡圖,便于運行專業生產指標競賽、設備人員維護管理、節能人員建立完善的節能監督管理平臺。例如:

4.2.2.1依據準確、齊全的電能量消耗數據的分析,建立與國內先進值、廠家設計值、歷史尋優值,建立更全面、廣泛的廠用電自動對標體系,提升電廠競爭力和整體效益;

4.2.2.2依據準確、客觀的數據記錄,可以有效開展本企業機組間、運行班組間指標競賽,調動生產人員工作積極性;

4.2.2.3自動計算和統計功能可以使用戶方便地以圖形、圖表方式對設備單耗、直接廠用電率和綜合廠用電率完成情況進行準確、清晰的分析與比較;

4.2.2.4通過廠用電趨勢、設備電能量單耗同比或環比分析、自動趨勢圖表分析等進行多角度的節能分析診斷,對電能量消耗信息進行實現管控;

4.2.2.5電能量狀態監視模塊可以對各設備的電流、電壓、有功功率、功率因數等運行工況進行實時監控;

4.2.2.6通過電表參數越限分析、電能量實時平衡計算可以及時發現潛在的設備計量缺陷。

第9篇: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范文

關鍵詞:班主任 留守兒童 德育管理 教育方法

在近年來,由于“打工潮”的影響,不少家庭夫妻雙雙外出務工,把子女甩在家里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或者寄養在親朋好友家,從而造成了一大批“留守兒童”。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大部分“留守兒童”在情感上缺少關愛。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行為上缺少管教,從而造成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學習差。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教育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班主任在“留守學生”的教育與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視。作為班主任的我,根據政府和學校實施“關愛留守”工作要求,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對留守兒童管理采取了一些策略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促進了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和學習。

一、讓“留守兒童”的生活充滿陽光

作為班主任切忌因為留守學生缺少監護,行為習慣和學習成績差就歧視他們或放任不管,應千方百計從情感上彌補他們在家庭中的缺失。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從細微之處做起,用心去愛護他們,用情去感化他們。大多數“留守兒童”都是隔代撫養或者托付在親戚家,不能同長輩進行有效溝通,在情感上缺乏關愛,容易產生心理障礙,有的兒童性格內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們不愿與別人交往,把自己關在狹小的自我生活空間里,對外界的一切都漠不關心,對他人和集體的情感冷漠;所以教師要給予“留守兒童”特殊的關愛,并使他們切實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減少“留守兒童”受教育的斷層與真空。同時,教師要了解“留守兒童”的有關情況,經常與他們談心,使自己成為“留守兒童”最信任的朋友!在此基礎上,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如“感恩教育”活動、“交往輔導”活動等),讓“留守兒童”在活動中親身體驗感受受到集體的溫暖;同時還經常組織“留守兒童”參與文體娛樂活動,充實業余生活,以此來彌補親子關系的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的消極影響。總之,教師要用充分自己的言行和集體的溫暖去感化教育他們,讓他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二、加強與家長的聯系溝通

充分利用現代通訊的便利條件,定期向家長匯報學生的在校表現,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學習狀況。春節或農忙時,建議家長盡量回家與子女團圓,讓他們享受家的溫暖;平時,要求家長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從而形成一股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經常通過電話聯系,情感溝通了,孩子的幸福感增強了,家長也強烈地意識到養育孩子的責任,更自X的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中來。

傳統的家書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契機,留守兒童與父母分居兩地,鴻雁傳書是最為經濟的聯系手段。引導學生與父母情感溝通的書信來往,老師的“穿針引線”很重要。作為班主任的我經常與語文老師密切配合,要求孩子與父母經常書信交流,孩子們可向家長詢問打工的經歷,外出打工的生活,匯報自己學習生活情況以及家鄉的變化,以可以說成功的喜悅或失敗的啟迪。在孩子與家長的書信對話中,學生感受這濃濃的親情。通過書信活動,孩子們可以時常感受遠方父母的關注,而遠方的父母也可以跨越萬水千山傾聽自己孩子的心聲。我班開辟了“鴻雁傳書”專欄(當然為了尊重個人隱私,家書公開前都征求了作者同意),展覽學生與家長的信件。學期還評選出孩子與家長的優秀書信,隆重進行表彰獎勵,增強了書信寫作的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

三、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定期給生活費、零花錢,所以他們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的環境中,部分學生缺乏對自己、對集體的責任感,讀書好壞無所謂,因而教師對他們進行“責任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培養他們對自己負責的生活態度。有一部分學生不思進取,厭倦學習,逃避教育,缺乏學習目標和遠大理想。教師應積極培養他們對自己負責的生活態度,使他們明白自己最起碼的事情就是要好好讀書,學好本領,將來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做出貢獻。我有時舉一些實例,說明即使是種田做農民、外出做民工也要掌握基本知識,而且知識越多得到的回報也越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欧美一级毛片欧美片 |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美香港a一级毛片 | 香蕉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 女人张开双腿让男人桶爽免 | 久草免费在线视频 |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 日本国产欧美 | 91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 台湾三级毛片 | 九九久久九九久久 | 欧美成人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不卡在线 | 91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91国高清视频 | 欧美大片欧美毛片大片 |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 99re5久久在热线播放 |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久久久精品免费热线观看 | 成年人毛片网站 |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 国产美女白丝袜精品_a不卡 | 人碰人碰人成人免费视频 |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区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精品午夜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 www.三级| 网禁呦萝资源网站在线观看 | 九久久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 手机看片1024久久精品你懂的 | 99爱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免费视频网址 | 久久久一本 | 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网红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视频 | 国产高清视频a在线大全 | 老王午夜69精品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