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生看圖寫話范文

小學生看圖寫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生看圖寫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小學生看圖寫話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看圖說話 提高能力

在指導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時,你會發現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有的圖畫內容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無從下手;有的圖畫學生不喜歡,觀察的時候就會缺乏主動性;有的圖畫有人物,有景物,學生在寫話時,往往寫了人物,忽略了景物等等。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呢?

一、注重觀察 看一看

平日里的生活場景,周圍環境無疑是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奧妙無窮的大自然,色彩斑斕的社會生活為孩子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鮮活素材。低年級孩子對外面的世界總是充滿著好奇,向往。多多引導孩子們去觀察自然,關注周圍的事物,孩子們會從中獵取到許多感興趣的內容。文學大師魯迅也曾說:“如要創作,第一是觀察?!贝禾靵砼R了,我會帶他們去田野里觀賞金燦燦的油菜花;到校園中看看那競相開放的花朵,長滿綠葉的樹木,聆聽那清脆的鳥鳴……面對這美妙的世界,孩子們不可能無動于衷。他們仔細觀察,用心感受。當他們的注意力被某一事物或某一現象吸引住時,有的孩子會興致勃勃地講述,愛思考的孩子會不住地提問。有了情感觸動,就會有傾吐的需要。孩子們會把那些使他們激動、贊嘆和驚奇的東西用自己的話語寫下來。在我上完《找春天》這篇課文后,我帶著孩子們到校園中觀察,讓他們摸一摸小草,聞一聞花香,聽一聽鳥叫……自己去校園中找找春天。下面是我們班學生徐文君寫的一段話:春天來了,我們唱著《春天在哪里》這首歌跟著老師去校園中觀賞美麗的景色。我發現春天在那五顏六色的花朵里,春天在那嫩綠的小草里,春天在那小鳥的叫聲里。我高興地叫著:“我找到春天啦!”你瞧,生活是孩子創作的源泉,外面的世界是孩子最好的課堂,觀察體驗是孩子最真的感受。

二、大膽思維 想一想

有的學生在觀察后,還是把作文寫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沒有發揮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寫物,就事論事。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低年級在進行看圖寫話訓練時,在多幅圖中抽去一幅或出現不完整的圖畫,要求學生自己創作添畫,推前測后,更能激發學生去大膽想象。記得一次交流課上,我出示了一張畫,畫中只畫了半個圓,我要求學生在這個半圓上添上幾筆,變成一樣東西,然后展開想象,寫幾句話。后來發現,學生畫的圖有“太陽”、“刺猬”、“烏龜”、“蘑菇”、“小汽車”、 “雨傘”……形形的東西,奇思妙想的話語,讀后讓人忍俊不禁。其中應文若寫的 “太陽”的故事,更是讓我心靈一顫,印象深刻。 她畫的是可愛、生動的太陽。她寫道:“星期二下午放學后,我chén著車回家。半路上,我看見太陽zhuī著車子。車子跑到哪,太陽就跟著跑到哪,就這樣跑來又跑去。我下車了,那太陽還在。原來太陽是zhuī著我在跑啊。到家后,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聽后笑了,我也笑了?!倍嗝锤挥型じ挥邢胂罅Φ恼Z言!臺灣作家林清玄寫的《和時間賽跑》中,不是也有與太陽比賽的場景嗎?這場景與小女孩所描寫的畫面多么相像!

三、化難為易 演一演

有些圖片類似于生活片段,我們還可以用演一演來化難為易。有一次我們碰到了這樣的一幅圖:圖上畫著一個孩子躺在病床上,另一個孩子站在病床邊。要求寫一寫他們的對話。(提示:小軍生病了,小明去看他,小軍同桌小紅有事去不了了,請小明代她向小軍表示問候。)當我讓孩子們仔細觀察圖并認真讀提示,然后來說說時,孩子們都面露難色,舉手的寥寥無幾。我忽然靈機一動,請上了兩位學生,一個孩子坐在椅子上當生病的小軍,另一個是來看望小軍的小明,我沒多說什么,只是讓“小明”到門外去。門外的孩子即刻“咚咚咚”敲起門來,“小軍”應聲:“請進!”“小明”推門探頭進來,邊走邊笑著問:“小軍,你的病好點了嗎?”“小軍”面露笑容:“好多了!謝謝你來看我。”“小明”接著說:“本來小紅也要來的,可她今天有事來不了了。叫我代她向你問侯。”“那也請你幫我對她說聲謝謝!”“小軍”笑著說。此時此刻真應該伸出雙手為他們熱烈地鼓掌,動作、表情、語言他們都表現得如此到位。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為自己解決了難題。當我再問“誰還想演一演?”時,學生們活躍積極。自己表演了,還看了別人的表演,這時再來看圖,靜止的圖畫在學生的眼中、心中必然會“活”起來,“動”起來,這時讓他們看圖說說,再讓他們看圖寫寫,學生們樂此不疲!

第2篇:小學生看圖寫話范文

【關鍵詞】看圖寫話;注重觀察;大膽思維;化難為易;興趣入手

【中圖分類號】G622

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是小學生作文的起步階段,是培養小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磮D寫話能力可以說是作文的基本功。這項基本功非一朝一夕所能練就的,也不是一兩堂課就能形成的。要提高小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就要求小學教師在課堂內外對學生進行有效性的指導,為學生創造各種各樣的途徑,幫助他們入門。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摸索,我積累了一些方法。

一、注重觀察,看一看

我們日常的生活場景、周圍環境無疑是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奧妙無窮的大自然,色彩斑斕的社會生活,為孩子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鮮活素材。低年級的學生對外面的世界總是充滿著好奇。因此,老師要經常引導孩子們去觀察自然,關注周圍的事物。魯迅也曾說:“如要創作,第一是觀察?!?/p>

春天來臨了,我會帶同學們去田野里觀賞金燦燦的油菜花;領他們去果園里觀看那競相開放的桃花,攜他們去爬山,感悟大自然的寧靜,聆聽清脆的鳥鳴……面對這美妙的世界,孩子們興致盎然,他們會仔細觀察,用心感受。當他們的注意力被某一事物或某一現象吸引住時,有的孩子會興致勃勃地講述,愛思考的孩子會不住地提問。有了情感觸動,就會有傾吐、表達的需要。孩子們會把那些使他們激動、贊嘆和驚奇的東西,用自己的話語寫下來。在我上完《找春天》這篇課文后,我帶著孩子們到校園里走一走,瞧一瞧,讓他們摸一摸小草,聞一聞花香,聽一聽鳥叫……

這是我班上的一位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校園里“找春天”所寫的一段文字。“春天來了,我們唱著《春天在哪里》這首歌,跟著老師去校園中找春天……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在那五顏六色的花朵里,春天在那嫩綠的小草里,春天在那小鳥的叫聲里。我高興地叫著:“我找到春天啦!”你瞧,通過他們的親身觀察和體驗,文字是多么的鮮活,多么的真切,沒有矯揉造作,沒有虛情假意。生活是孩子創作的源泉,外面的世界是孩子最好的課堂,觀察體驗是孩子最真的感受。

二、大膽思維,想一想

有的學生在仔細觀察后,還是把作文寫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沒有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只是就物寫物,就事論事。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钡湍昙墝W生在進行看圖寫話訓練時,老師可在多幅圖中抽去其中的一幅或故意出現不完整的圖畫,要求學生自己創作添畫,思前想后,這樣做更能激發學生去大膽想象。記得一次看圖寫話課上,我出示了一張畫,畫中只畫了半個圓,我要求學生在這個半圓上添上幾筆,變成一樣東西,然后展開想象,寫幾句話。學生們有的畫成“太陽”,有的畫成“刺猬”,還有的畫成“烏龜”、“蘑菇”、“小汽車”、“雨傘”……形形的東西,奇思妙想的話語,讀后讓人忍俊不禁。其中王子悅小朋友寫的“太陽”的故事,更是讓我心靈一顫,印象深刻。她畫的是可愛的太陽。她寫道:“星期二下午放學后,我乘車回家。半路上,我看見太陽追著車子。車子跑到哪,太陽就跟著跑到哪,就這樣跑來又跑去。我下車了,那太陽還在。原來太陽是追著我在跑啊。到家后,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聽后笑了,我也笑了。”多么富有童趣、富有想象力的語言!臺灣作家林清玄寫的《和時間賽跑》中,不是也有與太陽比賽的場景嗎?這場景與小女孩所描寫的畫面多么相似!

三、化難為易,演一演

有些圖片類似于日常生活片段,要讓低年級的學生生動真切地表達出了,確實不易。這時,我們可以用演一演來化難為易。有一次我們碰到了這樣的一幅圖:圖上畫著一個孩子躺在病床上,另一個孩子站在病床邊。要求寫一寫他們的對話。(提示:小軍生病了,小明去看他,小軍同桌小紅有事去不了,請小明代她向小軍表示問候。)當我讓孩子們仔細觀察圖畫,并認真讀提示,然后再來說說時,孩子們都面露難色,舉手的寥寥無幾。我忽然靈機一動,請上了兩位學生,一個孩子坐在椅子上演生病的“小軍”,另一個演來看望“小軍”的“小明”,我沒多說什么,只是讓“小明”到門外去。門外的孩子即刻“咚咚咚”敲起門來,“小軍”應聲:“請進!”“小明”推門探頭進來,邊走邊問:“小軍,你的病好點了嗎?”“小軍”高興地說:“好多了!謝謝你來看我?!薄靶∶鳌苯又f:“本來小紅也要來的看望你的,可她今天有事來不了了。叫我代她向你問好。”“那也請你幫我對她說聲謝謝!”“小軍”笑著說。你瞧,他們的動作、表情、語言都表現得如此生動、真切、到位。有時候,先讓學生演一演,再讓他們看圖,靜止的圖畫在學生的眼中、心中必然會“活”起來、“動”起來,這時讓他們看圖后再寫寫,原來棘手的問題變得相對容易。

四、興趣入手,畫一畫

在指導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時,你會發現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有的圖畫內容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無從下手;有的圖畫學生不喜歡,觀察的時候就會缺乏主動性;有的圖畫有人物,有景物,學生在寫話時,往往寫了人物,忽略了景物等等。如何解決這些難題,我想到了畫畫是低年級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件事情。美術課上,學生們熱情高漲,紛紛用畫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課間,也經常看到他們三五成群在一起交流自己得意的圖畫作品,可見他們是多么地喜歡畫畫,在他們心中畫畫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

五、暢所欲言,說一說

口頭表達能力是看圖寫話的基礎。我們不難發現,低年級教科書中每個單元練習都安排了說話訓練??梢姟罢f”是多么的重要。低年級孩子好奇、天真,思維形象、具體,但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說起話來有時前言不搭后語或重復累贅??墒?,我也發現,有些孩子在課堂上表現膽小,不愛說話,但對班級里發生的事、同學身上發生的事,總愛跑來跟老師訴說。奇怪的是,原先連說話都結結巴巴的學生,這個時候他們總能把事情原委有頭有尾地說清楚、說完整。往往我們平常的做法卻是對那些調皮、學習不認真的孩子,總是沒有耐心聽他把話說完,有時還會打斷他的話。這就要求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多給他們創造表達的機會,讓他們暢所欲言。

總之,對低年級學生進行作文起步訓練,教師要注重觀察引導,善于利用各種資源,充分激發學生想象力,讓學生愿說樂寫,使他們能順利地邁上中年級作文的新臺階。我堅信:給孩子一片五彩的天空,他們一定會像小鳥一樣快樂飛翔。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稿)》

[2]《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柳文娟

[3]陶保平主編、袁文輝副主編:《小學語文教育新視野》,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第3篇:小學生看圖寫話范文

一、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

小學二年級的看圖寫話,就是要求小學生首先要學會用眼睛去看,去觀察,這是最基礎的。低年級的小學生,在觀察事物方面的能力都比較欠缺,看圖的時候不按照一定的順序或者是一定的目的,因此,教師應當首先教會小學生如何去“看”,去“觀察”。讓小學生們在觀察的過程中,去發現信息,比如圖中所表達的時間,地點,人物等等做到清楚的了解,這樣,稍后才能把自己所看到的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小學生在看圖的時候,要弄明白圖中所想表達的內容,比如,圖中的人物都在做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學會概括認知的能力,另外,就是指導小學生學會觀察圖畫背景。在看圖時,按照一定的順序,或者是方位去觀察,比如由遠到近,由上到下,仔細觀察還有什么內容與圖畫內容相關,還要注意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等等。長此以往,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事物的習慣,非常有助于小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

例如,讓小學生觀察一幅春天小朋友在郊外放風箏的情景圖。教師在引導小學生觀察的時候,可以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來觀察,遠處的天空中有什么,近處的景物又有哪些,都有誰在干什么,他們臉上的表情又是怎樣的……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小學生通過自己的細心觀察,然后再寫出來,這樣的引導,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合理優化小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教學中,教師首先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除此之外,還需要培養小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有的小學生通過看圖,可以把圖中的意思表達清楚,只不過運用的語言比較單調,圖上有什么就說什么,內容寫出來也比較枯燥,缺乏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能力。如果加上一些想象的句子,那么,寫出來的內容就會感覺“有血有肉”,比較充實。

例如,教師給出一幅學生們打掃衛生的情景圖,有的在灑水,有的在掃地,有的在擦黑板,還有的在擦玻璃……在小學生們進行看圖寫話的時候,就這樣根據圖示表達出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不過有點單調的感覺,如果讓小學生們發揮想象,根據小學生們的表現寫出幾句描寫他們心理活動的句子,內容看起來就比較“活”了。再如,在小學生觀察植樹情景的圖畫時,按照一定的順序,根據圖中小學生們的表現運用恰當的語句寫出來,然后再觀察,不遠處的枝頭落著幾只小鳥,可以鼓勵小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著,像是在跟植樹的小學生們說著什么……這樣的話,就給寫出的文章增添了生機和活力。因此,在小學生看圖寫話的過程中,適當的展開豐富的想象,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

三、科學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小學生看圖寫話的教學當中,語言表達是由看向寫轉變的過程,教師在指導小學生看圖的時候,他們一定會仔細的觀察圖畫,如果小學生觀察的仔細,到位,那么,在用語言表達的時候,就比較有條理,而且很清楚,寫出來的內容也會比較完整。在小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的時候,教師指導小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表達,比如,像描寫一件事情的可以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描繪,像描寫景物的可以按照方位變化的順序進行描繪,在語言表達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小學生盡量的多使用學過的詞,句來表達以及小學生求異思維的發散。同時,教師要用鼓勵的話語激發小學生,比如像:這位小學生表達的很好,還有跟他想的不一樣的嗎?誰能夠再來,表達的更具體一些,更生動一些呢?在教師的鼓動之下,一些小學生就會積極的創新思維,積極的去發言。在教師指導小學生進行了語言表達之后,接下來的寫話就會水到渠成了。

四、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

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在看圖寫話訓練當中,寫出完整的句子應該不是難事,而且,還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和想象的能力。關鍵是鍛煉如何再把內容寫的更具體一些,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圖畫當中人物的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大膽的思維想象,進行揣摩,把事情寫具體,把人物寫“活”。

第4篇:小學生看圖寫話范文

【關鍵詞】二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近年來,本人一直從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深感低年級孩子寫話能力較差,特別是到了二年級這一關鍵時期,教師的有效指導顯得更為重要。下面就自己的一些做法介紹如下,和各位老師商榷。

一、要培養小學生的的看圖寫話興趣

大家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熱情,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變無心為有心。因此喚起學生的說話興趣,恰到好處地進行點撥,激發學生的寫話欲望,使他們產生如梗在咽,一吐為快的感情沖動,使寫話成為學生的自覺要求,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如在訓練學生觀察圖畫《大課間活動》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說說每天在大課間活動中你們都干些什么?和誰一起玩的?玩些什么游戲?是怎么玩的?當時的心情怎樣?于是同學們紛紛舉手,大膽發言,不但說出游戲的名稱,還說出自己是怎么玩的。這時我出示圖畫,讓學生觀察,并展開想象,變“靜圖”為“動圖”, 學生覺得有話可說,培養了學生寫話的興趣。因為是學生親身經歷,所以孩子們優化可說,教師引導下將生動的場景寫內容順利的書寫出來。

二、要引導小學生認真看圖仔細觀察

觀察是一個知覺、思維、語言相結合的智力活動過程,觀察是人們增長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觀察能力的發展是思維、表達能力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看圖說話之前只有經過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會在大腦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學會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就等于交給他們一把認識世界的金鑰匙。認真看圖,培養觀察力。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觀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首先應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在組織教學《摘花》時,由于孩子們有了原先的找秋天活動,結合自己的感受連同圖意,你會發現小女孩的手有點往回縮這一細節,你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媽媽的話語,小女孩的舉動,而這也正是這幅圖所表達的意思。教師在引導孩子看圖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圖畫的細節部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結果孩子們寫作時根據教師的引導把畫面表達清楚明了。

三、要引導小學生認真看圖展開合理想象

第5篇:小學生看圖寫話范文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1)07(B)―0088―01

小學低年級的寫作又稱之為寫話,寫話階段屬于小學生寫作的啟蒙階段,也是寫作的基礎階段,這個階段寫話能力的表現會對以后的寫作產生一定的影響。低年級的作文教學不必進行寫作體裁的限制,也不必過于注重篇幅的長短,只要學生想寫,樂意寫,有寫話的強烈欲望,能把話寫通順,寫完整就可以了。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并采取各種教學手段,逐漸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一、 取消門檻,輕松入門

1.將寫話的要求適當降低,消除學生的畏懼感。對剛接觸寫作的小學生來說,培養寫作興趣是首要的。其次,通過適當降低難度讓學生由愿意寫作到能夠動筆寫作,進而進行順利寫作的良性過渡。同時教師要相信學生能寫、會寫,一年級時,可以首先指導學生寫好一句話,然后逐步過渡到寫好兩句、三句、一段話。

2. 有的放矢,先說后寫。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充分討論,并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寫話。

二、指導學生學會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的基礎是要學會觀察,這是進行“看圖寫話”的首要條件。只有經過細致的觀察,才能對圖畫的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在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寫話。在指導學生看圖時,首先應注意觀察的順序。當然,除了按順序觀察外,還要讓學生找出圖中所表示的幾個要素(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樣?)分別是什么,弄清圖意及這幅圖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之外,同時還要讓學生進行豐富的想象。

如,指導學生觀察一幅拔河場景的圖畫時,我先要求學生觀察拔河的時間、地點和人物,還觀察人物的特征和當時的狀態。不僅觀察個人,還要觀察周圍的觀眾,就連人物頭上的汗珠和圖中繩子上的小紅球等都應仔細觀察,再聯想實際生活中自己參與或看到的拔河比賽的情境,通過想象把自己帶入到圖中的情境中;然后指導學生說說事情是怎樣開始的,怎樣發展的,結果怎樣,并指導學生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最后,讓學生動筆寫下來。

三、體驗成功,樹立自信

1.樹立榜樣,以點帶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朗誦學生的優秀作品,并向當地媒體推薦。作品獲得發表的學生得到了鼓勵,并為其他的學生樹立了榜樣,進而調動起全班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第6篇:小學生看圖寫話范文

關鍵詞:二年級 課內閱讀 寫話 整合實踐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各個語文教師都在不斷探索,爭取研究出更好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技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二年級課內閱讀與寫話

二年級的學生身心發展均不成熟,對事物的認識程度、看法等都會有所不同。同時,他們才剛剛接觸到“作文”這個詞的含義,對于作文的具體寫作方法還不是那么了解。因此,我們不能將高年級的作文教學方式應用于二年級學生的教學過程中。而這個時期,看圖寫話是二年級的學生寫作文的主要方式。幾乎所有的二年級的語文教師都會采取看圖寫話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拓寬他們的寫話思路。這對于學生們未來寫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所謂課內閱讀,就是教師組織學生們對課本教材內的文章進行仔細研讀,體會文章的主體精神,領會其主旨大意。就我國目前二年級的語文教材內容來看,所有的文章都是相關專家、高級教師等精挑細選出來的。教材內容的學習,對學生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2.二年級課內閱讀與寫話的關系

正如哲學上所講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其周圍的事物、環境等方面息息相關。從學生的學習方面來說,不同學科之間、學科內的知識都具有某些想通之處。對于二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課內閱讀會對學生的寫話能力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首先,課內閱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了便于學生理解,現在大部分低年級教材中都會加入一些插圖。生動活潑的插圖形象,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要點。例如,二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坐井觀天》一文,學生們在學習課本內容之前,就能想到這是一個“青蛙”的故事。之后,學生們邊圍繞這個主題進行思考和拓展。因此,課內閱讀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看圖寫話過程意義重大。

第二,課內閱讀的過程有利于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和優美的句子。課內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接觸到更多優美的句子或者相對高級的句式。另外,對于某些較好的文章,教師往往讓學生背過。這對于學生日后寫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提高也會對其課內閱讀能力產生較大的促進作用。

3.二年級課內閱讀與寫話的整合實踐研究

為了進一步驗證二年級課內閱讀與寫話之間的相互促進的關系,尤其是課內閱讀對于學生寫話能力提高的作用,筆者對自己所教的二年級學生進行實驗驗證。

3.1課內閱讀材料的選定

筆者選取了二年級語文教材中的《黃山奇石》一文,并以此作為自己實驗的內容之一。筆者選取這篇文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該文章配備插圖,且圖畫生動形象,與看圖寫話的性質相類似;第二,該文章屬于描寫文,更易于學生理解。

3.2具體的實驗步驟

首先,筆者讓所有的學生找到這篇文章,然后觀察教材中的幾幅圖片,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憑借第一印象描述一下圖畫內容。

其次,筆者又講解了一些關于這篇文章的主要事物“黃山”的知識,主要表達出黃山之美,以此激發學生們進行課內閱讀的興趣。

再次,筆者帶領所有的學生通讀課文內容,將一些生詞、生字都劃出來,并將這些生詞、生字的具體含義和讀音告訴學生。

第四,筆者將所有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分給他們具體的閱讀問題。每個小組的成員先自己進行閱讀,然后進行小組討論,找出教師布置問題的答案。

第五,待答案訂正之后,教師們可以進行相關的寫話練習。這一階段是整個實驗過程中最重要、最關鍵的步驟之一。首先,在看圖寫話內容的選擇上,筆者選取與《黃山奇石》最相近的寫作話題“泰山之美“。其次,筆者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們呈現了關于泰山美景的各種圖片,圖片的內容非常逼真。而后,筆者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寫話字數不多,在50個字左右,要求用到課內閱讀內的相關句子)。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必須注意一點,教師必須在適當時機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3.3實驗結果分析

課后,筆者對所有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幾乎所有學生的看圖寫話字數都超過了50字,并且寫作內容中都用到了課堂上學過的句子,文章質量相對較好。由此可見,二年級的課內閱讀對于其看圖寫話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總結

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不同,其身心發展的水平都會有所不同。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選取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實驗驗證,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課內閱讀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其看圖寫話能力,對于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的提高意義重大。因此,二年級語文教師在進行課本教材教學時,最好將其與看圖寫話聯系起來。

參考文獻:

[1]張萍.《小學課文系列閱讀》實踐研究[J].語文天地,2013(12):69-71.

[2]劉明勝,張彩鳳. 新課程下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新視角[J].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 2011(09) :56-59.

第7篇:小學生看圖寫話范文

【關鍵詞】低年段 寫化教學 實效性 “五步曲”

作為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信息載體與交際工具,語言文字是人類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存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交流日漸頻繁,語言文字的運用也必須更加規范和得體。

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語文教學必須承擔的重要責任。而語言文字的運用不僅體現在口頭方面,還體現在書面表達方面。寫話,就是運用書面語言的重要形式。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語言的關鍵時期,如果在低年段沒有將寫話教學落到實處,會直接影響學生日后的人際交往與學習能力。所以提高低年段寫話實效性勢在必行。筆者認為,要提高低年段寫話實效性,要遵循“巧設梯度、分步到位”的原則,堅持循序漸進地提高小學生的寫話能力,吹奏起美妙的“五步曲”,以此為他們日后的閱讀、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實現從說到寫的順利過渡

學生的口頭能力先于書面表達能力得到發展。所以教師要先做聽寫練習,促使低年段學生實現從說到寫的順利過渡。

聽寫練習在一年級的第一學期就可以進行。為了讓小學生穩扎穩打地提高聽寫能力,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寫學過的詞語、句子,將基本功打好了,再聽寫教師收集來的句子、短文,甚至是報刊上的一段話。到了二年級,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閱讀小文章,摘錄優美的句子,為說話、寫話積累素材。在第二學期,當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常用詞,有了一定的造句能力之后,教師應該讓他們自行用詞造句,鼓勵學生將當天看到的、聽到的、自己做的事情用文字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學生寫的內容就慢慢豐富、充實起來,為下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我在寫話教學中十分注重學生聽說能力循序漸進地提高,為他們定期安排聽寫訓練,并鼓勵他們寫周記,初步鍛煉他們的造句能力。

二、開展填空式寫話訓練

對低年段學生而言,寫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在很多時候覺得無從下手,不知從何寫起。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就應該為學生組織填空式寫話訓練,給學生提高寫話的“骨架”,讓他們自己填充“血肉”,豐富內容。比如我讓學生寫《我的家》,先給他們提供了一段“骨架”:“我叫____________(名字),我是――――(性別),今年――――(幾歲),我在――――(什么學校幾年級幾班)上學。我家有――――(幾個人),他們是我的――――(與自己的關系)。我為有這樣的家人而感到――――(什么樣的心情)。”當學生完成這組練習后,我讓學生分組讀,然后選出本組最好的文章,激勵學生再接再厲,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隨著學生填空能力的不斷提升,我給他們的“骨架”越來越系統,并要求他們用一些好詞語加以修飾,使句子更加優美。

三、提高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

作為社會生活的藝術反映,圖畫是學生進行寫話的良好素材。它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可以為寫話提供線索。小學語文教師要抓好看圖寫話的訓練機會,引導學生從看、說慢慢過渡到寫圖畫中的人或事。

我在教學過程中,借助語文教材中的插圖,引導學生看清楚圖畫上的內容,促使他們弄清楚每一幅圖畫里包括哪些人物,正在做什么事情,以此訓練學生說完整的話,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然后,在看圖說話的基礎上,我開始培養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先引導學生將主要的詞寫下來,再連貫成句,然后告訴他們要注意書寫的格式,比如標點符號的運用等。不管學生寫成什么樣,我都加以鼓勵和表揚,以此維持他們看圖寫話的積極性和興趣。

四、引導學生抒發內心情感

小學低年段學生之所以感覺無話可寫,很多情況下是因為傳統的寫話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內心感受,限制了他們的思維。葉圣陶曾經說過:“教學寫話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利用語文工具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學生在需要的時候說出恰當的話?!庇纱丝梢?,在低年段開展寫話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要求,引導學生抒發內心情感,讓他們感覺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為了引導學生發自內心地寫話,我經常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在校園中呼吸新鮮的空氣、觀賞美麗的花朵。那些五彩斑斕的花兒,自由飛舞的蝴蝶能有效激發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只要他們能將所想的、所說的內容寫下來,我就給予及時表揚,維持他們的寫話動機。

五、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當低年段學生已經培養起遣詞造句的能力之后,教師就要進一步強化其書面表達能力,鼓勵他們寫出完整的、帶有修辭的、內容生動的文章。要實現這個目標,可以從模仿范文入手。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基本都文質兼美,是學生模仿的良好對象。教師要善用課文,運用知識遷移規律讓學生進行寫話。當學生有話可說時,教師不要束縛他們的思維,而是要鼓勵他們大膽去想,大膽去寫。除了教材中的課文,教師也可以選擇那些學生十分熟悉,又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內容素材,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挖掘寫話內容。由此一來,低年段學生寫話的興趣大為提高,寫話內容也變得豐富和寬泛。

總之,要想提高低年段寫話實效性,必須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循序漸進地布置相關任務,從說話抓起,再有意識地進行邏輯訓練,為他們創設民主、愉悅的寫話氛圍,小學生的寫話能力必能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張云鷹.開放式習作教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35

[2]劉濟遠.小學語文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18

[3]唐艷清.低年級閱讀教學中也可隨文練筆[J].現代閱讀,2012 (04):208

[4]雷瑛.低年級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J].黑河教育,2012(01):29

[5]鐘英燕.低年級作文的起步教學[J].廣西教育,2012 (01):12

第8篇:小學生看圖寫話范文

關鍵詞:小學生:看圖說話:培養

小學教學在向素質教育轉變,突破了傳統的講授式教育模式,教材變得圖文并茂、形象生動,課堂教學也逐漸向生動性、趣味性、知識性、直觀性發展。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教學內容和模式要充分考慮到教學主體的年齡特點、學習興趣、理解能力等因素。所以,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內,使學生的觀察、說話、寫話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是小學課堂教學的核心。特別是相對于低年級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過程處于感知階段,因此提升低年級小學生的看圖說話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怎樣培養看圖說話能力呢?

一、提升識圖能力

人的觀察能力是思維能力的基礎,看圖說話有助于提高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布局籌劃等方面的能力??磮D說話的前提是看懂圖畫,也就是領悟畫面大意,明了畫面的整體感知。畫面可以是一幅圖,也可以是一組圖,學生看圖的首要分辨出圖中描繪的是人物還是景物,是故事還是童話。對于景物圖,激發學生說明圖中的景物和景色,例如“這些景物展現的是哪個季節?”對于人物圖,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衣著、外貌、特征、標志提煉出對人物的整體感觀。對于故事圖,指導學生運用想象能力,揣摩故事所描繪的情節。對于童話圖,鼓勵學生弄清主人公和人物關系。對于圖畫的整體感知,鼓勵學生學會把握畫面的總體印象。

二、了解畫面寓意

具備了基礎的識圖能力后,接下來要深入觀察畫面細節,明了作者寓意。觀察是形象描繪的前提,可以培養學生的細心。而圖畫往往反映的是生活中的場景,運用了形象化的語言表達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對于學生來說是意境的集訓。教師要引導學生細致地觀察圖畫,不放過每個細節,比如圖中什么位置有些什么,他們之前是有何相互聯系,反映了什么問題,啟發學生通過圖畫來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

三、挖掘引申含意

對于畫面的剖析,要由表及里,明辨主次,確定核心寓意。每幅圖畫都要表達的主體與客體,學生通常不易分辨出來,這需要教師從旁啟發引導,給學生觀察的主體方向,幫助學生激發想象力。如圖中主要景物是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些,人物與景物之間有何聯系,應當以人為主還是以景為主?引導學生透過現象觀察分析圖畫各部分之間或圖與圖之間的關聯,并找出潛藏在畫面中的時間、地點等,弄清圖畫所表達的主要事件;另外,可通過觀察圖畫中人物的外貌、表情、動作,分析出主人公是誰,通過確定主人公來判斷故事的主題。通過這些因素間的相互聯系,使學生了解圖畫的深層寓意。

四、啟發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人的天性。觀察畫面主要任務是感知畫面,實現對畫面的初步認知。但對于圖畫中所展現的深層寓意,或沒有直接表達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就需要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畫面對學生往往形成視覺沖擊,是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展開思維活動的基礎。由于低年級學生認知能力有限,還不具備將整個畫面的內容串聯起來的能力,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將畫面切割成幾個部分,分別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先弄懂各部分所表達的意思。如觀察《將要發生的事》這幅圖時,先確定圖上所展現的人物有哪些,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然后讓學生觀察圖上的其它景物,分析出這是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的故事;隨后,學生觀察“我”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通過這些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對于畫面分層觀察剖析。

五、激發發散思維

豐富的想象力是激發學生發散思維的基礎。導學生逐步貼近圖畫的主題,剖析圖畫的深層寓意,將各個部分的圖畫連起來的同時,也將每個圖畫的寓意組合起來,分辨出畫面的中心思想。再以《將要發生的事》這幅圖為例,學生在觀察到“我”拉起魚桿的神態時,觀察“爸爸”的神態,聯想“我”將怎樣做。通過這樣的圖畫連貫,使學生的想象力也連貫起來,可有效激活教學課堂。

六、引導提煉思考

每個畫面都有自己的主題。教師根據圖畫展現的內容,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思維,緊扣主題,進行聯想。還以《將要發生的事》這幅圖為例,引導學生揣度“我”在拉起魚桿時的內心想法,聯想將會發生什么事情,“爸爸”會對“我”說些什么,“我”又會如何應付?通過一系列的聯想引導,幫助學生把整個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連貫起來。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圖畫的特點,透過表面觀察剖析事物的本質,盡量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便于學生形象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并通過分析畫外之意和畫內深情,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拓寬思維意識。

七、強化口語能力

看清圖畫的目標是引導學生開口去說,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表達己見。首先,規定學生在小組內部展開討論,總結歸納本組的意見,然后讓敘述比較好的同學在課堂上代表本組發言。若學生看圖說話的思路偏離畫面的意思,教師可適當引導他們的思路向預定軌道發展,利用這一契機強化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八、加強溝通交流

在看圖說話能力訓練之初,學生在發言中往往需要草稿,將心中想說的話寫出來,遇到不會寫的字,暫以拼音代替,并在教師的輔導下,理清撰寫思路,培養發言的條理性。同時在發言中,教師應照顧到各層次語言表達能力的學生,分別挑選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進行發言。讓其他學生根據發言情況提出修改建議,促進學生修改。最后由教師進行綜合點評,提出修改意見,并鼓勵學生繼續發言,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樹立學生主動開口表達內心思想的信心。

總之,抓住興趣展開教學、營造一個快樂、有趣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到學習的快樂,是小學素質教育提升的關鍵。興趣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思考、探索實踐的源泉,是調動學生自覺學習的內因。通過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從感知體驗入手,培養低年級學生觀察、說話、寫話的能力,是當前小學課堂教學的發展趨勢,也是鍛煉低年級小學生看圖說話能力的主要方式,從而有效引導小學生主動思考、發揮想象能力,使小學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第9篇:小學生看圖寫話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段看圖寫話;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272-01

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寫出想說的話,寫想象出來的話,寫出心中的感想,是新課標為小學語文低年級段的老師提出的具體要求。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寫話興趣不濃、欲望不強。教師應采用有效的有趣的活動,引發學生愉悅的情趣和情緒,培養學生“我會說”到“我要寫”的飛躍。

下面,結合一、二年級的語文寫話教學的實際,簡單論述寫話教學的幾點感悟――說得精彩、寫得生動。

一、巧用資源,精選圖片

1、利用教材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漂亮的插圖,教師應善于借助于這些插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看圖是培養學生觀察力的基礎,觀察又是寫話的首要條件。而小學生往往在觀察圖片時,對于圖片內容不知道從哪些地方觀察,往往對圖片內容“目不暇接”,不分主次,抓不住重點,也不夠深入,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改變“目無章法”的壞習慣,力避“亂順序”、“主次顛倒”的弊端。

2、利用插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學生們觀察圖片,往往對圖片內容把握不到位,這就需要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合理想象,敢于想象,只有觀察仔細、善于想象,寫話才會具體,才會有聲有色。

如學習《探母》時,教材中有一幅插圖,的母親半臥半躺在床上,在洗衣服,孩子們觀察圖片時,往往只看到母親和,對在洗衣服時,可能和媽媽談論什么內容,而難以想象,教師應引導學生打開思維的大門,敢于想象,到家后,可能會和母親說什么?洗衣服時,會和媽媽說什么?給媽媽洗衣服,媽媽會怎么說?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想象和表達。

二、授之以漁,引導方法

1、明確寫話的基本要求

寫話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把握時間、人物、地點和事情,以及寫清楚感受如何,類似以記敘文的六要素中的五個主要方面。

(1)指導學生寫出“三素句”

寫話的最基本句型是三素句,即要體現寫話的三個主要要素,也就是突出和強調誰(人物)、時間(什么時候)以及事情(干什么)。如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和媽媽陪我。

(2)指導學生寫好“四素句”

四素句,也就是句子包含四個要素,相對于“三素句”而言,多一個具體的地點(在哪兒)?!八乃鼐洹睉l、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事情。如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和媽媽陪我在公園里玩。

(3)指導學生寫出“五素句”

“五素句”就是包含五個要素的句子――誰、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事情以及心情如何,使比較完整的句子。如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和媽媽陪我到動物園里參觀,我們開心極了。

2、仔細觀察,完整表達

寫話表達的基礎是看圖觀察,終極目的是完整表達,讓讀者知其意。如呈現給學生一張“看圖――值日”的情境,在表達――寫話前,先確定寫話的題目――值日,再仔細看圖,看同學們值日時,都做了些什么。學生們看出圖片中一個女孩在擦黑板,兩個男生在掃地,兩個女孩在擦桌子。那么,這個寫話表達就可以完整地表達為:

值 日

放學了,值日生們在教室里打掃衛生。他們有的擦黑板,

有的掃地,有的擦桌子。他們該得特別認真,不一會,教室就被打掃地干干凈凈。

再如,呈現給學生一幅圖,圖片內容是放學的情景:天下著雨,圖片上三個人,一個是女孩,一個是男孩,一個是大人――老師,老師給女孩披雨衣,男孩和老師合打一把傘。

對于這幅圖,教師應引導學生適當想象,圖中的人物是誰,給人物起個名字,敢于想象圖片中的人物進行了怎樣的對話,他們的心情如何等。如:

放 學 后

一天放學后,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小紅沒有帶雨傘和雨衣,李老師就把自己的雨衣披在小紅的身上。小東看到老師被雨水淋濕了,就說:“李老師,咱們一路,我的家就在您家附近,我們合打一把雨傘吧”,說著,就把雨傘打到李老師的頭上面,他們三人說笑著走著。

總之,看圖寫話的基本套路是:看圖――說句子――寫句子――寫話。寫話就是把每一個句子串起來。一般而言,看圖寫話中的表達,最好采用“三段論”,即三個句子,以“課外活動”的看圖寫話為例子,要求學生寫好三個句子:

第一句話: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第二句話: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

第三句話:要求學生根據畫面或者結合生活實際,展開合理的想象,寫出真實的心理感受。

如:下課了,______到_____上_____。他們有的在______,有的在______,有的在______,還有的在_______。_____玩得_____!

看圖寫話,不能一蹴而就,應注重循序漸進,從如何看圖,到怎樣表達,都應給以方法的引導,表達也就注重方法的多樣化――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學生會說,才能會寫,說得好,才能寫得好,說得精彩,寫得更生動。

參考文獻:

[1] 張秀麗.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問題與對策[J].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0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手机看片精品国产福利盒子 | 一级做a爰在线就看 | 久久久免费精品 | 国产日韩线路一线路二 |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 怡红院老首页主页入口 | 国产成人ay手机在线观看 | 成 人免费视频l免费观看 | 手机免费在线看毛片 | 欧美18毛片免费看 | 免费久草 | 香蕉超级碰碰碰97视频在线观看 | 中国做爰国产精品视频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888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调教网 | 成人午夜两性视频免费看 |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线a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9999 |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在线 |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二区 |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蜜月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 91香蕉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观看 |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香港三级黄 | 一级毛片在线 | 成人偷拍视频 | 亚洲一区免费 | 日韩特级 | 久久国产国内精品对话对白 | 国产97在线视频 | 我想看三级特黄 | 日韩三级黄 | 亚洲免费影院 | 2020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 日本毛片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