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應用文寫作學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應用文與我們?nèi)粘I詈凸ぷ饔兄芮械年P系,在社會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應用寫作能力是高職學生必備的基本文化素質(zhì)能力,是面對就業(yè)競爭,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基本技能,對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提高應用寫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大學生應用寫作能力整體水平低,達不到教學要求
應用文寫作在日常工作中運用相當廣泛,但高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整體水平低。很多學生連最常用應用文都寫不規(guī)范。筆者曾在學生中作過調(diào)查,很多大學生對抒情散文、小說的寫作信手拈來,卻對通知、邀請函、申請報告這種最基礎的應用文寫作束手無策,這成了當前大學生的通病。
現(xiàn)在是經(jīng)濟社會,人文素質(zhì)教育十分重要,應用寫作水平高低對就業(yè)有很大的影響。一些大學畢業(yè)生有很好的專業(yè)水平,卻因文字能力不足讓用人單位大感失望,因為他們寫出的求職信往往出現(xiàn)邏輯不通、格式錯誤、病句多等問題,這種現(xiàn)象也極大地限制了畢業(yè)生職業(yè)空間的提升,應用文寫作能力需要大力加強。
目前一些高職院校也認識到應用寫作能力對高職學生的重要性,但教學效果達不到教學要求,究其原因,除了有文體上單調(diào)枯燥的因素外,也有教師教學方法的程式化因素,最關鍵的問題是學生缺乏對應用文寫作學習欲望,認為自己的目的是學習專業(yè),應用文寫作對自己的學習生活無太大幫助,有些內(nèi)容與己無關,學無所用,因而缺乏學習興趣。
二、激發(fā)學習欲望的關鍵是學以致用的寫作實踐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納說過:“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是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因為現(xiàn)實需求極易轉化為行為的動機”。要教會學生寫應用文,就一定要讓學生認識到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
由于應用寫作所學的文種,有許多是工作以后才用的,寫好應用文需要有必要的寫作經(jīng)驗和生活閱歷,在校的大學生多是從學校走向學校,對應用文的使用程序和寫作技巧很陌生,這就給教學提出新的要求:既要有理論性又要有趣味性,既要注重理論更要加強實踐。應用寫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缺少實踐環(huán)節(jié),只能是“紙上談兵”,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理論與實踐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到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三、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增強應用寫作教學的實踐性
應用寫作是一門與社會生活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學科,直接傳授的理論,學生缺乏感性認識,很難真正領會。??南宋詩人陸游有這樣兩句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變封閉式的模仿為開放式的實際操作,以彌補學生生活閱歷和寫作經(jīng)驗的不足。
校園就是一個微型社會,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校園文化活動這種資源,增加學生寫作實踐,提高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增強應用寫作教學效果。
1、根據(jù)學校文化活動,制定相應教學計劃
教師在學期伊始與各組織及科室進行充分溝通交流,了解本學期學校將要開展的各種文化活動及要求,根據(jù)實際需要合理地調(diào)整章節(jié)順序,制定符合學校文化活動進程的教學計劃,為寫作實踐做好準備。
應用寫作課一般在第一學期開設,作為新生,學校班級都會開辦歡迎晚會或班會,讓學生為學校領導或班主任寫歡迎詞,作為新生要寫答謝詞。那么教學計劃中可以把歡迎詞、答謝詞排在前面;新學期開始學生要寫學習計劃,參加各種社團要寫申請書,參加干部競選要寫競聘報告,在開學初期很多學生需要用到這些文種,根據(jù)需要提前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動手寫作,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會大大增強。再如“總結”定在期中;“調(diào)查報告”在放假前教授……這樣安排教學計劃能讓應用文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等方面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而且針對性強,學生比較歡迎,教育質(zhì)量有把握。
2、教學中充分利用校園文化活動增強寫作實踐性,學以致用
校園生活豐富多彩,不少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特長,參加學校開展的各種社團活動。這些社團開展活動又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文書,比如,學校運動會的前兩周,教師開始策劃講授相關文種,如開幕詞、閉幕詞、班級運動員入場詞、新聞采寫、運動會廣播稿、板報宣傳,再比如科技文化藝術節(jié)、籃排球比賽、健美操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文藝匯演等,需要寫作通知、海報、倡議書、活動方案、工作計劃、總結等,要求學生在將要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去寫作。這樣應用寫作教學配合校園文化活動來開展,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課堂內(nèi)延伸至課外,讓他們運用課內(nèi)的理論知識自行解決現(xiàn)實問題,應用寫作能力得到檢驗和提高,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了學以致用的的樂趣。
3、利用校園文化活動考核學生應用寫作水平,增強學習自主性
利用考核可以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在期末要求學生根據(jù)校園開展的各種文化活動,每人選擇一個活動寫出多種應用文種,參加考核。比如:跳繩比賽是新生班級常見的體育活動,針對這個活動,可寫出通知、廣告、活動方案、簡報、消息、總結等等文種。考核時不僅要進行文字考核(即上交的應用文),還要進行口頭考核,讓學生講述所寫文種的寫作知識。這樣就會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欲望,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就會提高,從而能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
關鍵詞:拋錨式教學 大學英語 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7(a)-0159-0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Anchored Instruction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Liu Yanhua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xiàn)uxin Liaoning,123000,China)
Abstract:English writing is an important skill of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but it has always been a short plank for students’ learning,and there are many improvement in writing teaching.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interest,the level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urrent writing teaching method has become a key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In view of thi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of learn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chored teaching mode,emphasizing the teaching should be for students to create the real situation,to cultivate students in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problem solving ability.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aching model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writing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which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Anchored instruction;College English;Writing teaching
2007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教學要求》)對大學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寫作課程)提出的一般性要求為:能完成一般性寫作任務,能描述個人經(jīng)歷、觀感、情感和發(fā)生的事件等,能寫常見的應用文,能就一般性話題或提綱在半小時內(nèi)寫出120詞的短文,內(nèi)容基本完整,用詞恰當,語意連貫[1]。從現(xiàn)在大學生英語寫作水平來看,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與《教學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在寫作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用詞不當、論述不清以及連貫性差等問題,難以寫出好文章,急需探索一條新的寫作教學模式以改善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因此,該文試圖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進行“拋錨式”寫作教學模式的討論,對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借鑒作用。
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的思想來源于認知加工學說,以及維果斯基、皮亞杰和布魯納等人的思想。例如:皮亞杰和布魯納等的認知觀點──解釋如何使客觀的知識結構通過個體與之交互作用而內(nèi)化為認知結構,維果斯基的“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的廣為流傳,都是建構主義思想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建構主義是一種關于知識和學習的理論,強調(diào)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于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常常是在社會文化互動中完成的。建構主義的提出有著深刻的思想淵源,它具有迥異于傳統(tǒng)的學習理論和教學思想,對教學設計具有重要指導價值。拋錨式教學被視為建構主義的一個構成部分。本質(zhì)上,它是以目標為基礎的情境教學模式和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的綜合。
2 拋錨式寫作教學模式
2.1 拋錨式教學模式概述
拋錨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有意義的真實情境,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解決真實情境中遇到的問題,并從多個方面反復進行學習訓練。如何設計“錨”是學習與教學的核心所在。比如在寫作教學中,影像和軟件作為“錨”設計的主流,以新聞、圖片、案例等形式作為補充,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視覺沖擊,并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設計“錨”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確立寫作主題、構思寫作內(nèi)容和寫作方法。“錨”一旦確立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圍繞“錨”進行課堂討論,“錨”中蘊含的內(nèi)容不僅要為學生提供真實情景,而且要與學生的知識相關聯(lián),以保證為學生提供多方面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學習興趣,使他們投入到如何提高寫作技巧中來。
2.2 拋錨式教學的設計原則
拋錨式教學的設計原則依據(jù)的是吉布森有關“供給者”的理論。杰布森指出,環(huán)境的不同特征支持著有機體的各種特殊的活動,同樣,不同類型的教材也支持著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作為教學支撐物的“錨”的設計不同,使得建構主義學習觀所強調(diào)的學習活動類型也不相同。比如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設計不同真實情境的錨,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2]。
拋錨式教學設計包括以下兩點:(1)學習與教學活動應圍繞某一“錨”來設計,所謂錨是指某種類型的個案研究或問題情境。(2)教學設計應允許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探索。
2.3 拋錨式教學的環(huán)節(jié)
拋錨式教學由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構成:(1)創(chuàng)設情境。(2)確定問題和提出解決問題方法。(3)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4)教師總評。
2.3.1 創(chuàng)設帶有“錨”的真實情境
傳統(tǒng)課堂教學往往缺乏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學習效果不好。而拋錨式教學模式可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進行自發(fā)學習。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確定這類真實事件或問題被形象比喻為“拋錨”,因為一旦這類事件或問題被確定了,整個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進程也就被確定了。
2.3.2 確定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上述情境“錨”選擇出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nèi)容。問題既可以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也可以分解為一系列小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獨立辨別出要解決的問題,并初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當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提供一定的引導和線索,但需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解決問題。
2.3.3 自主學習
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線索進行相關資料信息收集、分析和總結,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應包括以下幾方面:(1)確定與問題有關的學習內(nèi)容所需要的知識點清單的能力。(2)獲取有關資料信息的能力。(3)分析、利用有關資料信息的能力。體現(xiàn)在寫作教學上,學生可以逐步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自己設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并運用適當?shù)膶W習策略來完成計劃,在這過程當中要保證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和空間,不僅提高了學生對自身寫作學習的監(jiān)控和調(diào)整能力,而且增強了寫作成就感,使學生有更多的熱情和積極性投入到寫作學習中來。
2.3.4 合作學習
創(chuàng)建有利于合作學習的真實情景是拋錨式教學模式的目標之一。有時教師拋出的“錨”涉及的問題比較復雜,由個體來完成比較困難得不到很好解決,合作學習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必要。可以通過建立學習小組來實現(xiàn)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可以有男有女、可以有成績好的學生和后進生,盡量在性別、性格和學習成績做到互補。在寫作教學中,小組不同成員對同一問題看法不盡相同,存在差異和局限性。合作學習可以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取長補短,有利于增強學生特別是后進生的寫作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2.3.5 效果評價
在傳統(tǒng)寫作教學中,學生的寫作終稿是教師評價的主要依據(jù),學生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被忽略了,不重視寫作過程的培養(yǎng);而拋錨式教學要求學生解決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學習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對這種教學效果的評價更注重形成性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等,避免了原來的一錘定音,這種過程性評價更合理、更有說服力,便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3 拋錨式教學模式研究現(xiàn)狀
3.1 國外拋錨式教學模式研究現(xiàn)狀
拋錨式教學模式最早是由美國約翰?布蘭斯福德教授所領導的認知和技術項目組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發(fā)的一種學習和教學策略[3]。
Branford研究運用電影《出神入化》做“錨”。該研究在五年級的學生中展開,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實驗班授課時以電影內(nèi)容為素材設立“錨”,而且教學也圍繞著“錨”進行;對照班沒有設定“錨”,兩個班通過不同教學模式授課后,發(fā)現(xiàn)實驗班學生在寫影評時能夠應用電影中出現(xiàn)的詞匯而對照班卻不能,并且能將演員的行動與電影情節(jié)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說明拋錨式教學使實驗班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Glaser認為拋描式教學有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他們將10個受過一般教育的學生和9個輕度殘疾的學生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實驗分為四個過程:觀察分析錨(觀看電影To Kill a Mockingbird);復述;角色扮演;學生自主總結。首先通過電影To Kill a Mockingbird將權利、種族、金錢等話題信息介紹給學生,然后經(jīng)過生生和師生互動討論,思考一個民族該如何從愚昧、偏見、固執(zhí)中走向文明、公正、理性,結果表明很大程度提高了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4]。
綜上所述,從20世紀80年代起,國外學者主要把拋錨式教學模式應用到一般寫作及批判性思維研究之中,并收到了較好效果。
3.2 國內(nèi)拋錨式教學模式研究現(xiàn)狀
直到21世紀初,國內(nèi)學者才開展拋錨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如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是最早將拋錨式教學模式引入國內(nèi)的專家學者之一。
在1998年,高文、陳海燕在對國內(nèi)外拋錨教學模式文獻綜合分析后,全面介紹了拋錨式教學模式,其中包括拋錨式教學的目的、原則和步驟,認為拋錨式教學模式是使學習者在真實情景下能夠通過自發(fā)學習、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來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5]。
拋錨式教學模式一開始是在科學、數(shù)學等領域進行了應用研究,近年來有學者將其應用在外語教學當中。如李曉董將其應用在在英語寫作方面,通過課堂教學效果驗證了拋錨式教學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熱愛寫作,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6]。此外,喬惠娟對拋錨式教學模式與學生角色的轉變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進行了分析[7]。
可見,國內(nèi)學者們介紹了拋錨式教學模式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實施辦法,并初步在科學、英語教學等領域中進行了應用基礎研究,為拋錨式教學的廣泛研究和應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有益借鑒。
4 結語
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以老師為中心”的模式不同,拋錨式教學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模式上進行了有效突破。通過“錨”的設立,這種基于“問題”的教學既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大學英語寫作中采用拋錨式教學模式,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小組討論強調(diào)合作學習,這其中包括了互相質(zhì)疑、合作寫作、合作評改,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有效教學方法。基于建構主義的拋錨式教學模式還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它對教師的知識領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學效果評價上如何做到更客觀等;但它確實為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即“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教師設“錨”,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加上教師的適時引導,切實能夠起到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活躍思維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 廖順萍.“拋錨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30(4):48-49.
[3] 夏天瓊.拋錨式教學對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寫作能力影響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1):84-86.
[4] 滿丹南.拋錨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5] 高文,王海燕.拋錨式教學模式[J].外國教育資料,1998(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