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花的樣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海棠花的樹生長得很快,枝條生長得很長,并且十分的勻稱,它的樹型是很優美的,種植當年就會開花。
2、它的果實是扁平的形狀,而且四周還有十分顯著的棱,凸起的十分明顯,所以它還有一個名字是八棱海棠。
3、海棠,性喜陽光,也能耐半陰及耐寒,對環境要求不嚴,適于疏松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數學學習 數學文化 三角形面積計算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35-008
著名特級教師張乃達先生認為,“數學是在數學文化背景下的思維活動”,“思維與文化,集中地體現了數學教育在提高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兩項要素,所以也是現代數學教育的兩個重要方面”。個人以為,作為數學教育的兩翼,思維與文化并不是分離的,而是有機統一體――文化靠思維來打造和提煉,思維就在文化中,思維是數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三角形面積計算”為例,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思考與實踐。
研讀
多年來,小學教材中關于圖形面積計算的學習,有一個比較穩定的邏輯順序:長方形面積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三角形面積計算――梯形面積計算――圓面積計算。“三角形面積計算”是這個鏈條的中間環節,因而教材編排思路是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底等同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等同于平行四邊形的高,面積等同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從而推導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這樣的編排,體現了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新知建立在舊知之上的科學原理。
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為更好地體現圖形直觀的新課改理念,現行教材從一年級下冊開始,對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者一個平行四邊形能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進行了多次鋪墊(圖1為蘇教版二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中的習題),以期學生能從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時的“割補”順暢地轉換到憑空再借一個一樣的三角形來“拼”。
圖1
客觀地講,教材中的這種變化基本上還是在原有的編排框架之中把“戲份”做得更加充分而已,但只增加了“長度”而未能增加“厚度”。
思考
翻開厚厚的數學發展史,我們發現,多邊形的面積計算都來自對土地的測量。譬如古埃及的紙草的第三部分講述了如何確定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梯形以及能分割成這些形狀的圖形的土地面積。隨后,人們又發現任意的多邊形可以分割成多個三角形來求出面積。正因為土地的形狀不太可能出現平行四邊形,所以在歷史上,起初的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壓根就和平行四邊形無關。顯然,教材的安排是出于對學生認知難度考慮而作出的一種優化,而優化往往忽略了發展的曲折。
再從數學自身發展中挖掘這一內容的學科魅力。數學家發現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后,有個難題擺在了前面:“不知道三角形高的情況下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積。”而海倫公式的發現解決了這個難題(注:利用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來求三角形的面積)。很明顯,如果不按照教材設置的指向,而是讓學生像數學家一樣思考、爭論、探索,那學習是不是有另一番風景呢?但是,在課堂重現歷史發展的腳步,還原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另一種推導,無論從自主發展,還是多種方法的創新思維來說,都是有價值的,同時也是有難度的。
以往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在沒有自習書本的情況下,受前一課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影響,還是能想到“割”的,但往往想不到怎么去“割”。有個以往無法避免的難點在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還不知道什么是“中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學教學參考》2015第4期查人韻老師的嘗試給了我靈感的火花。從圖2可以看出,借助方格圖,可以繞過“中點”這個坑,從而順利還原古人的思路,從而實現真正多角度的自主探究。
實踐
我的教學分三個板塊進行。
第一板塊“開門見山”,提問“三角形的面積可能和哪個圖形有聯系?”由于有上一課的經驗,學生很容易回答出“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先規定探究方向,節省時間。
第二板塊直接出示先學單(格子圖上有3種三角形:底4高6的直角三角形,底6高4的等腰三角形,底6高5的一般三角形,每種圖形有三個,期待每個學生有不同的方法),讓學生探究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
在開放的探究環境中,真正地體現了思維的差異,方法的多樣。數格子的學生在真心實意地數格子,而不是教師指點的“還可以數格子”;對于直角三角形,有學生一下子想到了“拼成一個長方形”……因為借助了格子圖,學生直觀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地應用,精彩的想法遠遠超過了教師的預期。可以說,這里的轉化來自學生的直覺判斷,并不嚴謹,但是卻飄逸靈動。
探究后全班交流:1.自評互評,這個方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引導橫向比較,發現優點和不足。2.比較算式,為什么有4×6÷2,又有3×4?怎么看上去算式不一樣?創設困惑,讓學生發現一般的公式,其實3×4就是6÷2×4,雖然看起來不一樣,但本質是一樣的。因為有了充分的探究,學生真正是帶著自己的思考,聆聽別人的想法,合作探究完全不是“做做樣子”。
第三板塊介紹“劉徽著《九章算術》中三角形面積的圖例(如圖3)”,指出:“我們比數學家更厲害,不僅解決了等腰三角形的面積問題,還推廣到了一般三角形呢!”
學生發現自己的想法和數學家一樣,積極的情感體驗帶來深刻的自我認同,“我能行”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
啟示
數學課程標準在“前言”部分提及: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人類文化的數學,應該充分挖掘數學在產生、發展、豐富、壯大的過程中人們所經歷的曲折過程、突破常規的超越、偉大的創造等精髓。讓學生像過去的人們、像數學家那樣去經歷數學的發生、發展過程,會讓學生更多地體會到數學的“溫情”、傳奇、美妙與偉大,這樣的數學學習才會印象深刻,令人難忘。
當然,數學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多樣的姿態,用張齊華老師的話說,就是“探索過程中的執著與堅韌,論證過程中的務實與謹嚴,數學規則推導過程中的理智與自律,數學創造過程中的開拓與超越,甚至于耐心、責任感、敬業品質、民主精神等都具有獨特的‘教化’功能,正是這些,見證著數學更為深沉的文化力量,使數學可以超越知識本身,找尋到更為樸素、更為豐富,也更為動人的內涵”。
童年生活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家門口的小院子,每天沐浴著陽光,在小院子里和伙伴們瘋跑,摔倒了,站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繼續和小伙伴們鬧成一片,直到太陽下山才依依不舍的回去,不必嘆息時間過得很快,因為當太陽再次升起時,又是一個晴朗的早晨……
兒時的很多事已經記得很模糊了,有時,我真的很佩服爸爸媽媽,他們總是可以清楚得記得我小時候的每一件事,然后細細向我講述一個瘋丫頭的成長歷程。
告別了充滿陽光與朝氣的小院子,我走進了小學的大門。那時的我是一朵從膽小走向活潑的花朵,六年,一朵花開的時間,世界的大門徐徐向我打開,無數新鮮有趣的事情刺激著我的眼球,我開始學習,開始懂事,開始有了一大堆伙伴,開始知道記住別人的生日。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第一次過自己馬路時父母鼓勵的眼神,第一次洗衣服時父母欣慰的眼神,第一次做飯時父母開心的眼神……童年,是金色的陽光。
離開了生活了六年的小學校園,懷著對中學生活的憧憬,走進三十一中的大門,有人說,初中就不再是童年了,我們開始走進青春。雖然不能再像兒時那樣在小院子里瘋跑,但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夢,開始為夢想而奮斗,就像和和伙伴們瘋玩一樣,追求夢想同樣是一種快樂。喜悅與傷心結合,失敗與成功交織,共同編織著豐富的多彩中學生活。中學不同于小學,走進中學大門的那一刻,一種無形的壓力隨之而來,但校園里仍然可以聽到我們的笑聲,雖然各科的作業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雖然一學期也睡不了幾個安穩覺,雖然我們不停地穿梭在各個考場之間,但我們仍會抽出僅有的空閑時間,坐在操場的大樹下乘涼、聊天,課余,我們談夢想,談趣聞,談明星,教學樓的走廊上不時會傳來我們的歌聲。
這是一朵什么花?色彩是那么的鮮艷,又是那么的耀眼。
這一條東西走向的馬路,我走過大約有三千多個日日夜夜,每天兩個來回,是再熟悉不過了。路邊每一棵會開花的樹,以及每一株會開花的草,我都能輕易地說出她們芬芳的名字,可是我從來沒有發現過,其中有誰能開出如此碩大而鮮艷的花來。
我靜靜地梳理雜亂的思緒,淘洗我深處的記憶,檢查一下是否有所遺漏。這條路上從春到夏從秋到冬會開花的有紫荊、廣玉蘭、棕櫚、月季……這些美麗的花兒仿佛與我有一個約會,每年都會踏著時令的節奏,唱著歌兒一路芬芳地迤邐走來。在我的內心里,我早已把她們當作我的紅粉知己了,隨時隨地只要一念想,心就會不由地暖和一下,眼前就浮現出她熱情溫婉可人的俏麗姿影。
現在時令正是深秋,時間是傍晚,那些美麗的花兒大多很難覓見她們的芳蹤了。那三兩朵喧鬧在紛繁枝葉問的碩大花兒,往日肯定是藏在深閨令我無緣相識,或是從遠方新近喬遷而來的新綠,今日機緣巧合讓我撞上了。
我心中懷揣著驚喜繼續向前,希望能零距離地一親芳澤,一睹芳容,以慰我一片愛花賞花之心。可惜我想錯了,當我走近時,那些讓我驚艷的花兒卻倏忽消失了,站立在我眼前的卻是一棵普普通通的樹,一棵低矮的梧桐樹。
艷艷地開著的花呢?灼灼地開著的花呢?她們都到哪里去了?沒有誰回答我,只有梧桐樹默然地站著,紛披著枝葉閃爍著夕陽的余暉,迷離著我的眼。我怔在當地似在夢中一般,甚至懷疑起剛才看到的只不過海市蜃樓的幻景,可是我掌握的知識又告訴我,我身處的環境是不可能出現如此奇異的光學現象的。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剛才還在我不遠的前方燦燦開放著的花兒,在我眼前的的確確消失了。難道他們也學香遠益清的荷花,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故而不愿見我,故意躲著我。看來我只有選擇悵然離去。但是就在我準備錯身而過的時候,那些花兒又突然出現了,還是艷艷地灼灼地開著。這一次我是看真切了,那些花兒并不是真的花,而是幾片梧桐樹的葉子一一是梧桐樹的葉子在開花!
一個有花、有草、有山、有水的地方,一個美麗而又溫馨的家園,這就是我的家鄉——德陽。
以前,那美麗的地方人們到處亂砍亂伐樹木。沒有標語,人們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使以往那美麗又富饒的德陽到處亂糟糟的一片,小孩子在草地上飛跑、踢足球、追蹤……小草的葉子到處紛飛,他們全然不顧小草的痛苦與傷心,只圖自己的一時高興,玩累了就來到小河邊脫掉衣褲一頭扎入清澈的河底,開始游泳、嬉戲,短短的十幾分鐘小河便“生氣”了他開始變地渾濁了,小魚、小蝦一下子“生了病”,慢慢地浮在面上。小孩們早已穿好了衣褲奔回了家中……現在可不一樣了,那以往“生過病”的家園得到了很好的“治療”。這里到處都是垃圾桶,到處都是一片鳥語花香,沒有一處還停留著垃圾的身影。到處都豎著“愛護小草,人人有責”“小草也會流淚”等標語,整個德陽又變成了原來那美麗而又富饒的美麗世界。以前,人們本來可以從馬路間直接穿過去到達目的地,可就是因為馬路中間的圍欄,卻不得不繞路行走。現在可好了,自從有了天橋、有了地下隧道,人們就可以直接通過隧道或天橋,隨意進出,再也不用繞路了。
看來,德陽的變化真是大呀,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共創美好新家園,德陽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的。
德陽市華山路學校五年級一班五年級:楊陽
“嘿,說曹操曹操就到。看,小粗心來了!”關主朝窗外指了指。
小粗心正在鎖一輛嶄新的自行車。大家湊上去,小粗心立即炫耀起來:“瞧瞧,我的新自行車可不一般哦,個頭大卻重量輕,還能進行電子變速。”
嗯,不錯不錯,關主連連點頭,很多學生都愛騎自行車,關主今天就帶大家去看看愛變花樣的自行車吧!
鏤空自行車
“你們不是老說自行車太脆弱了嗎?經不起摔,更抵擋不了外力的沖擊。關主今天就帶大家去自行車博覽會,看一種特別結實的自行車。”
走進熙熙攘攘的博覽會現場,小先鋒們瞪大了眼睛,好家伙,展廳里到處都是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自行車。
關主笑瞇瞇地把大家帶到一輛灰黑色的自行車前面:“喏,就是它!”
“啊,它的車桿怎么是鏤空的呀?這不是更不結實了嗎?”小粗心冒出了問題。
開動你們的腦筋,為什么這樣的自行車反而會更堅固呢?
小粗心。我估計人騎上自行車后,車桿上鏤空的地方就會自動填滿。變成完整的鐵桿。
小好問;我覺得鏤空的車支架里面還安裝了別的支撐物。
小靈通:這個車支架應該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
關主釋答
小靈通的答案不錯,小粗心還真是異想天開啊。鏤空的車支架的確是采用了一種特殊材料。很多孩子都抱怨自行車太重,使用鏤空車支架能減輕自行車的“體重”,不過,用來制作鏤空車支架的材料可是大有玄機哦。這種鏤空管由一種碳纖維編織而成,然后再用一種重量輕而又十分牢固的合成纖維捆住,形成類似蜘蛛網一樣的結構。它表面上看起來很脆弱,其實比鋼還要堅固。
這種碳纖維是放在烤爐里,被124攝氏度的大火足足烤了4小時,才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的。設計師們說了,用了這種鏤空管,即使一個鏤空格壞了,整個車支架也不會在外力的沖擊下散架。
“不倒”的自行車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關主和小先鋒們來到了一個展臺前面。這是一輛橙色的自行車,奇怪的是,這輛自行車渾身布滿了電線,在它的車輪下還有三個滾筒,一個在前輪下面,兩個在后輪下面。當后輪下面的滾筒旋轉起來時,前輪下的滾筒也跟著不停地旋轉起來。自行車沒有任何支撐物竟然能夠穩穩地立在滾筒上。
“這輛自行車怎么不會倒下來呢?”關主發問了。
小粗心:我看見車上有兩臺發動機。發動機不停地工作,自行車就一直保持前進狀態,保證重心不會偏。
小好向撓撓耳朵:自行車本身裝著重物,能保持重心不移動。
小靈通:這輛自行車上安裝了3個滾筒,發動機帶動滾筒運動,進而讓車輪運動起來,保持平衡。
關主釋答
哈,快來給小粗心鼓鼓掌,他可找到了這輛自行車的“秘密武器”啊。
老人或者小孩經常會在騎自行車時摔倒,針對這個問題,日本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不倒”的自行車。它最擅長的本領就是自動保持平衡。你們留意過嗎?自行車在快速運動的過程中基本上是不會倒下來的,在運動停止的時候它才會發生傾斜。日本的工程師就是根據這個想出了一個妙招,讓自行車自己能保持平衡。就像小粗心說的那樣,它正是靠發動機控制,才讓自己站穩的。這輛自行車上共有兩個發動機,專門用來控制自行車,一個在車把手上控制方向,另一個則在自行車后部幫助后輪以每秒2.5米的速度勻速運轉。為了監測自行車的姿態和穩定性,工程師在自行車上安裝了一個螺旋儀傳感器和指示燈,然后通過攝像機來監控自行車方向的變化,進一步研制出自行車控制器來。
現在“不倒”自行車暫時還不能在路面上行駛,等工程師們改進了之后,“不倒”自行車就能在各種路面上行駛了。它不僅安全、舒適,而且比汽車更加環保,一定會風靡大街小巷。
奇特的“魔輪”
“這是自行車嗎?”小靈通站在一大一小兩個輪子組成的奇怪裝置前,一臉疑惑地問。
“沒有車把、車座,這能算什么自行車啊!”小粗心忍不住大笑起來。
關主擺擺手,解釋道:“這是英國一家公司推出的一款奇特的自行車,它的名字叫做‘魔輪’,它沒有車座和車把,主要由一個大輪和一個小輪組成,看上去就像半輛自行車。小先鋒們,你們可以輪流去騎一騎,然后說說‘魔輪’的小輪子是做什么用的。”
小粗心蹲下身來研究了一番:我想是為了保持平衡,避免摔跤。
小好問把腳放在路板上試了試。是用來支撐整個“魔輪”吧。
小靈通趁小好向騎車時。仔細看了看:小輪子應該是用來控制運動方向的。
關主釋答
女孩兒似乎就是快樂的代名詞,無論在哪里都能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像山泉般清澈明亮,又如百靈鳥般甜蜜。女孩兒熱愛文學,心情好時總免不了要對藍天白云感慨一番。她們喜歡聚集在一起討論瓊瑤筆下的陸小雙,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這些淚美人經常讓女孩著迷。
閑來無事,女孩兒總愛往小商販那兒跑,看看那些精美而又不貴的小飾品。當她們看到喜歡的東西時更是愛不釋手。這時她們總會耐心地與小商販討價還價,終于買下來了,激動之情難以言表,她們總會小心翼翼收好自己的東西,無聊時又會拿出來細細欣賞。
女孩兒也愛在運動場上尋找快樂,在旁人眼中足球與籃球是男孩的專利,至于女孩子就該學會安安穩穩地走路做事。可女孩卻從沒有這樣認為,她們會在運動場上盡情地奔跑,任憑汗水從臉上往下淌。或許會有人在旁邊指指點點,可女孩兒從來不在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只要我活得快樂就好。
花季的年齡,充滿幻想,五彩繽紛,然而快樂公主也會遇到煩惱事。
一群女孩兒正聚在一起,她們緊皺著眉頭,互相抱怨,一個個像泄了氣的皮球。物理考試女生全軍覆沒,老師還在課堂上說女生太死太笨,第一還得是男生,再看看那些男生趾高氣揚的樣子,心里更不是滋味。
“哼!老師就只會門縫里看人!”
“就是,五連冠男排為啥不行?”
女孩們心里抱怨道,不過她們不會因此而放棄,痛定思痛,認真找出失敗的原因,總結教訓,相信勝利屬于自己!
“快拿鏡子來,我臉上又蹦出幾顆痘痘,我得把它們消滅在萌芽狀態。”一個女孩嚷道。的確,愛美是女孩兒的專利,怎能允許長痘痘呢。
“看那粉刺,一片片似雨點飄落,一點點如鮮花盛開,每天肆無忌憚地在我臉上張燈結彩,把我的五官裝點得一派節日景象,”另一位女孩頗有感慨道,“本來我以為把頭發留長點就會把粉刺蓋住,沒想到一陣大風把頭發吹得亂七八糟,真所謂;春色滿園關不住;啊!”當看到不長痘痘的臉時,阿Q精神大放光彩:
粉刺帶來的苦難是我燦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粉刺是青春美麗的嘎嘣豆,是青春的音符。
女孩,你的生命是美麗的,你是上帝的寵兒,是上帝最杰出的作品。既然已經選擇來到這個世上,就應該活得漂亮,活得精彩。面對快樂盡情享受,面對煩惱也要勇敢面對。
女孩母親告訴我,她已經和女兒反復溝通,可女兒認為母親不該偷看她的信,有了逆反心理。如今女孩母親只能釜底抽薪,希望我能勸阻自己的兒子。
得知這一消息后,我又驚又氣又著急。驚的是沒想到兒子會這么早遭遇感情問題;氣的是他竟然如此主動;著急則是怕自己處理不好,會使兒子產生逆反心理。權衡再三,我打通了兒子學校心理輔導老師的熱線電話。一番咨詢后,我認識到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產生愛慕之心是非常正常的,當務之急是處理好這件事情,讓兒子自己認識到青澀的蘋果不能過早采摘。
女孩跟母親說今天去學校出板報,可她母親跟蹤女兒發現,她和強強去了雕塑公園。于是,我們兩個做母親的商定:盡最大的努力管好自己的孩子,家長經常溝通,把握孩子的動向。
知兒莫若母,強強從小凡事要好,自尊心強。如果直接問他與那女孩的事,很可能是要么他死不承認,要么他干脆認賬卻認定家長多管閑事,產生逆反心理,說什么都聽不進去了。我又和出差在外的老公及平日最信任的老同學紅梅分別通了電話,最后決定請老同學幫忙布一個局,讓兒子體面地走出這個美麗的誤區。
我到家不一會,強強就回來了。我若無其事地做飯吃飯。剛吃罷晚飯,電話鈴響了。我拿起電話:“誰呀?紅梅呀,怎么想起給我打電話了……我哪兒都沒去,做家務、買東西……什么?雕塑公園,不可能,強強去學校了。”說著,我瞟了一眼兒子,能看出來,正看電視的他,聽到雕塑公園的字眼,神色有點不自然。我打著哈哈,繼續跟紅梅侃:“……早戀?不可能,我家強強能那么糊涂?……那倒是。你說孫浩要是早點告訴孩子這個道理,也不會這樣了,多可惜呀……行,改天咱們聚聚。”我放下電話,強強問:“是誰呀?”我說:“是紅梅阿姨,她說下午在雕塑公園看見你了。”
兒子的臉紅了,他吭吭哧哧地說,出完板報他是和同學去公園了。我心里又驚又喜,故意輕松地說:“跟同學一起出去也很正常啊,紅梅阿姨太敏感了。”兒子吃驚地望著我,半晌才突然冒出一句:“那您剛才說孫浩什么的,是怎么回事?”我告訴兒子,孫浩是我們一個同學。她兒子上中學時可棒了,可是初二那年,不知怎么他喜歡上一個女生,據說那女生學習也挺好的。后來老師找了雙方家長,家長肯定得反對呀。可能是家長的方式太粗暴了,不但沒讓孩子明白早戀的害處,反而是家長越反對,孩子越要在一起。為這事牽扯了很大精力。中考后,男孩去了職業高中,女孩考進一所普通高中。我們這些老同學就互相警告,一定要多關心孩子,尤其是早戀問題。所以,紅梅阿姨一看見你們就來提醒媽媽。
“您的意思是說,早戀都沒好結果?”兒子問。我猶豫了一下,說:“那倒未必。”強強吃驚地看著我,我繼續說:“過去還有20來歲就成家,成家之后再求學的呢。不過,像這種情況要學有所成,非有大毅力不可。其實,人生也是有季節的,在哪個季節做哪個季節的事。如果非要在播種的季節收獲,那是不行的。假如你現在開始談戀愛,媽媽現在開始養老,是不是有點矯情外帶著可笑?哎,你們班有沒有早戀的?”
兒子有點不自然地說:“應該有吧。您說,這種事要是被老師、家長知道了,還不得被打入另冊?”我說:“別人我不知道。要是我的話,我就告訴孩子,在這個年齡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正常的,但是要真產生愛情,是不可能的。因為你還沒到播種愛情的季節,怎么能先收獲呢?再說,什么事情都講究比較、鑒別,剛上中學的孩子怎么就知道這個人是最適合的呢。不過,這種事情還是要因人而異。如果趕上個明白孩子,一點就透;如果換成個糊涂孩子,沒準就特別反感,那家長可就白費心了。”
強強看看我,突然問:“媽媽,您是不是知道了?”我猶豫了一下,肯定地點點頭:“媽媽想,也許你不愿意讓我們知道。其實這種事情,爸爸媽媽可以給你一些幫助的……”兒子打斷我的話:“其實我也說不準自己是怎么回事。我是班里新選出的數學課代表,她是班里的英語課代表,我們倆常在一起討論學習方面的問題,在學習上相互幫助,她聰明、漂亮,慢慢地我就喜歡上了她。我覺得和她在一起,干什么都挺來勁,可我們在一起時也提心吊膽的。您說我們還能做好朋友嗎?”
我心里一陣興奮,趕緊告訴兒子:“朋友永遠不嫌多,你這么理智,媽媽就放心了。你最好能和她保持好同學、好朋友的關系,這樣對兩個人都有好處。”兒子鄭重地點頭,說自己會處理好。我說我相信他能處理好。如果做起來有麻煩,還可以和我們商量。
我,獨自一個人呆在那空曠而又安靜的教室中。懶散的趴在課桌上。陽光穿透過那一大片郁郁蔥蔥的樹葉,像陽光般直射到桌面上。霎時間,繁星點點,宛如那神秘莫測的宇宙世界中,成群的星星正在嬉戲玩耍。我感受著溫暖而又刺眼的陽光,閉目養神。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畫面,那就是我的歡樂童年。使我不禁笑出了聲。
我是一個不同凡響的女孩,時常做出一些驚天動地,令人捧腹大笑的蠢事。隨著記憶那條連綿不斷的長河,愈釀愈淳。瞧,這就是一個鮮明的事例。
六歲的我,跟著爸爸和媽媽一起回老家過年。一到那里,天真的我對什么離奇古怪的東西都要研究幾分。藍藍的天空,白云飄飄;清清的湖水,魚兒嬉戲;崎嶇的小路,歌聲陣陣。美好的景物都吸引了我的眼球。忽然,我聽見幾聲狗叫,覺得十分希奇。于是,一個主意油然而升。除夕夜的那天晚上,一家人都坐在電視機前的沙發上觀看那豐富多彩的春節聯歡晚會。誰都沒有注意到正東張西望的我。不用懷疑,我正在尋找早晨狗叫聲的來源。好奇心像一只不安分的小手,撓得我心里直癢癢。我乘大家不注意,一個勁地沖了出來。我鬼鬼祟祟地找著狗窩,小心翼翼的貓著腰,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這時的天空十分昏暗,只有一個圓月伴著幾顆星星。我不禁聯想到了電影中的鬼都是在這樣的夜晚出沒的。嚇得我不寒而栗,直冒冷汗。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提在嗓子眼里的那顆心終于放下了,我深呼吸了幾口,走近一些。可是,好景不常……“好可愛的小狗呀!”我不禁贊嘆到。一只只剛出生的小狗偎依在大狗的身上。雪白的絨毛,耷拉著軟軟的耳朵貼在呆呆的腦袋上,細細的尾巴卷起來活像一個毛線球。我隨手抱起一只,往身上蹭了蹭,撫摸著它的白毛,愛不釋手。沒想到,老天偏偏和我唱對臺戲----這一舉動竟然驚動了躺在一邊的兩只大狗,我想:“那應該就是小狗的父母吧!”一陣陰風吹來,兩只大狗立刻直起身子來,正怒氣沖沖地對著我怒哄,我不禁后退了幾步。“哇……。”地一聲被嚇哭了。立刻拔腿就跑。不一會兒,狗叫聲就傳便了整個院子,我早以被嚇得淚眼汪汪。要不是爸爸媽媽來得及時,不然后果不堪設想。真是有驚無險呀!看著手中這只受驚了的小狗,我慢慢地放下它,看著它戀戀不舍地跑到大狗身邊,真是有一百個不忍。
時間滴答地走,年華似水地流。我已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了。想起那些童年的蠢事,真是令我哭笑不得呀!
往事如煙,花樣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