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村振興工作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05年,**縣緊緊圍繞財政收入增長、城鄉居民增收、就業崗位增加、發展后勁增強的目標,齊心協力,真抓實干,認真落實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全力推進“三化”進程,全縣經濟持續穩步健康發展。1—5月,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149萬元,同比增長1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97萬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11156萬元,增長21.2%,第三產業增加值12896萬元,增長13.8%。在全面免征農業稅的情況下,預計全縣1—6月完成財政總收入30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2%。
一、上半年經濟發展基本形勢
(一)農業產業建設穩步推進
繼續推進以竹、藥、菜、菌、茶、畜六大產業為主導的特色農業產業化建設。悉心培育、用心打造**特色的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品牌。到目前為此,全縣已落實無公害蔬菜10000畝,發展食用菌大棚755個,新增中藥村7900畝,其中草本藥材5200畝、木本藥材2700畝,新種有機茶400畝,轉換改造有機茶園1100畝。大力推廣“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等產業化模式,重點扶持農業龍頭企業擴大基地,提高產能,暢通銷售,增強示范和帶動功能。東莞世騰公司租賃大塘鄉全溪村、沙田鎮江灣村、周江村等地土地1000畝,種植青瓜、紅茄等反季節蔬菜;深圳鵬大公司在寒口鄉上東村租地種植白磨菇120棚;老桂崠食品有限公司在三洞鄉高龍村租地150畝創辦高山茶基地;寒口秋里草食動物開發公司投入資金20多萬元,養殖良種牛600頭、羊1000余只,播種黑麥草、三葉草等良種牧草5000多畝。與此同時,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民穩步增收強基固本。整合利用農業綜合開發、扶貧、以工代賑等專項資金,加快以農田水利、飲水安全、通信通電、廣播電視、鄉村道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環境。到目前為此,共新修和整修農田水利設施200處,改造中低產田1200畝,改造7個村41.3公里通村公路。與此同時,大力實施“以氣代薪”工程,抓好以沼氣為重點的農村生態能源建設,減少森林資源的消耗。全縣已建成沼氣池100余個,另有700多農戶提交了建池申請。
(二)工業經濟發展步伐加快
進一步挖掘水電潛能,使小水電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產業、第一財富,實現山水資源向山水經濟轉變。目前全縣在建電站項目43個,總裝機3.15萬千瓦,新建成投產電站5座,裝機3480千瓦。同時繼續做好化工冶煉業、勞動密集型工業發展文章。小水電、化工冶煉、農副產品加工幾大支柱工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工業經濟總量不斷擴張。目前,清泉、昌桂等硅廠完成了技術改造,達到了裝爐3600千伏安的要求,全縣新增硅廠裝爐5600千伏安,預計全年新增裝爐可達1.2萬千伏安。大塘電子廠、振興織衣廠、興業針織廠、興旺毛織廠等企業進展順利。1—5月,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8324萬元,同比增長25.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3522萬元,增長26.7%。在加快工業發展的同時,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通過逐步淘汰能源消耗高、就業水平低、投入產出比不相稱的項目,整合土地、電力等資源,優化結構,騰出發展空間。不再出口原竹、原木和未經人工栽培馴化的花卉、苗木,分批關閉小型的圓條、板材粗加工企業,重點扶持竹膠板廠、青天木業等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優勢擴張。大力加強礦業秩序專項整治,禁止引進破壞污染環境的挖采項目,堅決關閉非法礦山,扶持引進精加工、深加工等能形成產業鏈、附加值高的項目。分步關停裝爐3600千伏安以下的金屬硅廠和其他小冶煉企業,重點扶持高氯酸鉀廠、湘肇化工廠加快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千方百計引進一批安全、環保、有規模、回報率高的能耗項目,適當引進能創造就業崗位、繁榮市場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三)城鎮建設不斷加強
在縣城大力實施交通暢達、亮點提升、舊城改造、南延西進戰略。打通車站路、北街、解放路和羅霄廣場東擴以及三臺寺建設工程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正有序進行;湘桂大市場、羅霄大廈、檢察大樓工程建設步伐加快,年內可竣工投入使用;106國道新線路面硬化進展順利,沿線土地開發已立項,正準備實施;大塘工業小區“三通一平”已基本完成,正著手配套工程建設;沙田鎮農貿市場、政府辦公樓、周江至水泥廠道路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正緊鑼密鼓進行。在加快城鎮建設同時,把加快發展以紅色旅游為主導和特色的城鎮第三產業作為工作重點,著力打好“紅色”和“綠色”兩張特色牌。搶抓國家大力發展紅色旅游事業機遇,大力加強對紅色老區的宣傳推介,積極實施紅色旅游發展規劃,讓**這塊紅土地熱起來,富起來。1—5月全縣共接待游客1.54萬人次,同比增長21%,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47萬元,同比增長26%。
(四)招商引資成效明顯
繼續堅持實施開放帶動首選戰略,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菜單”,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縣直部門招商引資目標管理考核的暫行規定》和《關于鼓勵投資的暫行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各級各部門招商引資職責,加大了招商引資獎懲力度,強化了招商引資意識,營造了招商引資氛圍,形成了政府鼓勵招商、領導帶頭招商、部門積極招商、群眾自覺招商的良好局面。今年以來,全縣共組建各種形式的招商小分隊72個,對外招商320人次,組織各種形式的招商會、項目推薦會10多場次,簽訂20多個投資項目合同或協議,如香港利達公司投資1.6億港幣開發硅錳合金項目,香港橋通集團深圳投資有限公司一期投資360萬美元開發草食動物等。成功引進了永立毛織廠、興業針織廠、振興服裝廠、大塘電子廠等8家來料加工企業。1—5月,全縣合同引進資金2.6億元,實際利用內資1.168億元,同比增長55.1%,實際利用外資50萬美元,同比增長400%,出口創匯10萬美元,同比增長66.7%。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上半年,雖然我縣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一是經濟發展速度不快。據市統計局5月18日的數據,我縣1—4月實現GDP22906萬元,同比增長9.6%,比全市平均增幅低2.5個百分點,比增幅最大的永興縣低5.5個百分點;1—5月完成財政總收入2349萬元,同比增長17.1%,比全市平均水平低8.6個百分點。二是經濟結構不優。主要是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的比重偏低,1—4月,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51.5億元,占GDP的39.9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2.2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62.52%,而我縣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5.34%,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4.6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7.7%,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4.82個百分點。三是交通瓶頸制約嚴重。**地處偏僻,交通條件落后,物流成本較大,給招商引資增加了難度。四是由于鋼材、水泥等原材料及能源價格上漲,企業生產成本相應提高,一些企業運行困難,影響了工業生產。五是財政增收壓力大。水電資源開發已近飽和,開發難度較大,已發電企業受天氣影響大;農業稅全面免征;國企改制已接近尾聲,尚未完成改制的企業大部分地理位置偏僻、人員負擔沉重、工藝設備落后,改制難度相當大,新的財政增長點尚未形成,財政增收壓力大。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進一步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加快**經濟發展,潛力在工業,出路在工業,希望也在工業。當前,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市工業化匯報會精神,大力實施開放帶動和“工業興縣、園區興工”戰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資源深加工工業,大力推進企業改革和科技創新,突出抓好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大品牌,努力實現工業經濟有速度、有質量、有效益的同步較快增長。一是進一步擴大工業經濟總量。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2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0%;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增長20%;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工業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重點抓好桂安林產、興旺毛織二期、青天木業二期、在建和籌建電站、沙田化工廠新建、流源化工廠擴建以及部分硅廠改造等項目的竣工投產,重點扶持高氯酸鉀廠、湘肇化工廠、竹膠板廠加快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努力抓好小水電、竹木、藥材、蔬菜、食用菌的生產和加工等五大優勢產業建設,合理規劃,重點開發,形成產業集群。力爭全年新增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二是進一步提高工業發展水平。重點抓好15個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工業大項目,扶持4戶年產值過5000萬元、稅收過500萬元的骨干工業企業。全年重點實施10個工業技術改造項目,完成技改投資8000萬元,增長3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20%。三是進一步轉變工業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和資源節約工作,力爭全縣萬元工業產值能耗同比下降6%,重點企業萬元工業產值油耗下降5%,萬元工業產值取水量下降10%,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產值5000萬元。四是進一步抓好工業園區建設。重點抓好大塘工業小區建設,使之成為全縣工業發展的示范區、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和縣域經濟的增長極,力爭年內有3—5家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入駐。同時加快沙田工業小區發展。
(二)進一步做大做強特色農業
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目標,努力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確保農民收入穩步增長,促進農村社會長治久安。一是要認真執行國家關于全面免征農業稅的政策,讓農民減負增收;全面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讓農民增產增收。二是依托氣候資源優勢,繼續加強竹、藥、菜、菌、茶、畜六大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形成一批有規模、有特色、有效益的農業主導產業,讓農民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增收;進一步提高對農業龍頭企業在市場信息、農科技術等方面的服務層次和質量,大力扶持縣竹膠板廠、青天木業、深圳鵬大和老桂崠等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拉長產業鏈條,讓農民在多個環節增收。同時,要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實施名牌戰略,集中力量推介“桂峰牌竹膠(地)板”、“玲瓏茶”、“老桂崠”等品牌,使我縣品牌走出山門,走向世界,成為名牌。三是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要求,培育、規范、壯大各類農村經濟聯合體,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民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四是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災,做好各項防汛、抗災準備。同時,要加快“5•11”水災水毀工程的恢復。
(三)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
要加壓奮進,抓緊時間,扎實工作,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一是要進一步樹立敢闖敢試、勇于創新以及不甘落后、奮勇爭先的精神,學會看長遠、算大賬,強化開放合作、雙贏共榮的意識,努力營造“時時以招商引資為先,處處以招商引資為上,事事以招商引資為重”的社會氛圍。二是要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要多關心客商,設身處地、熱情周到地為客商服務;要多聯絡客商,有重點、有針對性地拜訪有投資意向、有產能轉移或整體搬遷打算的投資者,積極引導他們來我縣投資。三是要充分挖掘優勢,著力整合資源,認真抓好項目庫建設,以優質高回報率的項目吸引客商。四是要抓好已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凡已簽約的項目,要明確專人具體跟蹤落實,當前,要特別抓好香港利達公司、香港橋通集團以及“港洽周”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力爭簽約一個項目,履約一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