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因素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這里的“環境”狹義是指建筑物為人所提供的特定環境,廣義是指社會環境(如:生活環境、學習環境等)概念,這個“環境”包括建筑物外空間。建筑空間是相對于建筑實體而言,空間(尤其是內部空間)大多有固定的形態,而“環境”所指的卻為不一定指某種具體的空間形態。因為有時空間形態盡管不變,但環境氣氛可能因設計手法變換而迥異。室內設計遇到的問題有些可能與空間無關,然而與環境有關,比如改換一塊窗簾的色彩或紋樣,并不一定使室內空間發生什么變化,但也許一下子改變了室內環境氣氛。
人對建筑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是什么?要先從原始的生理需求談起。自從人類脫離穴居,巢居的原始狀態而學會構筑自己的遮蔽物——房屋以來,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經歷了千百年來的變遷。然而,建筑最基本的結構,如圍護空間、支撐屋頂的實體和屋頂本身,并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它是人在大自然界中為自己構筑的掩蔽體,遮擋風雨,躲避獸害是最原始的動能需要,安全感和圍護感恐怕是人類最原始的空間心理感受。人隨之會產生對建筑的堅固感、穩定感、實體感。不過這些圍護實體所構成的空間的形態變化是太豐富了。如人類在猿人時代學會用火,隨后在建筑中給火以重要位置,溫暖和光明的環境給人以親切感(時至今日,歐美住宅建筑許多仍保留壁爐的設計,有些甚至是純裝飾物)。
隨著建造技術的進步,建筑的跨度、面積有所增加,人懂得了使房屋各部位更適應人體的尺度,并懂得了更合理地利用空間。并且對建筑環境有了精神上,審美上的要求。這種綜合感覺,回顧原始人類的心理感受并與現代人的心理需求加以比較,在這方面人類并沒有走出多遠。比如我們今天的臥室,一般人都要求有安全感、圍護感。我們愿意處在親切的、有人情味的環境中,而討厭令人疏遠的、冷冰冰的環境。一個宜人的環境必須處處適合人體尺度,因為人是以自身為尺寸來度量空間,尺度感可以說是人下意識的一種感覺。至于舒適,這種感覺只有在溫度、濕度、光線、尺度、體量、色調、觸感諸方面都基本合乎人的要求的建筑環境中才能產生這種感覺。我們在設計的過程當中經常會對某一個空間中出現的體量進行反復的調整,幾十毫米的體諒差別在空間中都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我們要求舒適,也要求美,舒適是美的前提條件之一。在美感要求方面,現代人的心理是很復雜的,由于所處地域、生活習慣、文化傳統、民族精神、氣質、風俗、、政治觀念、人生哲學、經濟、文化水準、個人性格、愛好等方面的差異,人們評價建筑環境的美學標準可能五花八門,難求一致,但是人基本的需求是具有共性的。這種共性,應該說是人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對自己觀察到的任何信息符號產生的一種共性的反映,這更是我們設計時應該牢牢把握住的。
2空間視覺的一些特點
我們要研究空間與心理的關系,首先應對人視覺的生理、心理機制應該有所了解。據心理學家研究,人的空間觀念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嬰兒在出生后九到十八個月時,從了解外物的永久性到體察物與我的關系,這才確定了空間的存在。這時形成的空間觀念,是以自我為中心,認識不到空間的客觀獨立性。一直要到九至十歲時,由于種種身體運動的經驗,空間完全是自己身外的客觀世界的觀念才建立起來。
人對空間距離、大小的判斷,無須觸覺介入,憑視覺就能大致判斷,這和眼睛積累的運動經驗有關。我們知道,人雙眼有一定的間距,左、右眼視網膜上映出的同一對象的兩個映像稍有差異,這樣看到的對象才有立體感。由于對象愈近夾角愈大,若無法判斷距離和大小,則夾角愈小。看很遠的東西則雙眼視軸趨于平行,雙眼視差趨于零,對象的立體感也趨于消失。由于眼的這種生理機制,人才得以判斷距離。還有人觀察較遠的對象,沒有適當的參照物的尺度,則必須是人所熟悉的,如人體,或與人體成一定比例的某物體,象汽車、建筑的門窗之類。人觀察和判斷對象的空間位置時,生活中積累的經驗也起一定作用。如透視的消失規律,對象輪廓的清晰程度,細部的可分辨程度(細密度),視覺的同時對比作用,遠近物體重疊而產生的遮擋效應,色彩冷暖的習慣感受(由于空氣對光線的折射,愈遠的物體愈呈現天空的藍色調)等等,這些都會影響人對空間的視覺感受和判斷。
人眼的視域是有一定范圍的,根據對人雙眼視野的測定,最佳水平視域在60°夾角左右,在垂直方向的視角一般不大于45°,即人與觀察對象的距離至少要和對象的高度相等,才能獲得真實、完整的印象。人對不同的顏色視野范圍不同,白色最大,視角達90°,黃、藍、紅、綠等色依次遞減。不同顏色的不同心理效應,也是造成空間開敞或收斂效果的重要因素。
室內設計必須考慮人的視野、視線,懂得最佳視區的利用。譬如設計壁畫、懸掛畫幅或陳放觀賞品,必須考慮觀賞距離,保證看整體、看細節都能有適當位置;畫幅、陳設品的位置高低要盡量在人平視的范圍之內,避免過高或過低引起觀賞者不舒適和產生視覺畸變。
日本學者曾把各種畫面呈現給被試者,利用電視眼球標記攝像機對人視軸方向進行測定,得出了很有趣的結果,發現人眼注視點的運動具有以下的性質:不論畫面呈現時間長短,注視點停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黑白交界的部分,尤其集中在拐角處。若在畫面內有運動的圖形,或者在畫面內存在時而出現時而消失的圖形,則視線容易集中在這些地方。圖形存在一些不規則性,注視點也容易往這些地方去。注視點在畫面內主要集中之處,是對視網膜、大腦皮層視區或上丘等神經元起強烈反映及有某些特征的畫面部分。
這些發現,對我們從事室內設計應當有所啟發。在室內空間中易引起注視的部位應作為重點裝飾的部位,例如不同質地、不同色彩材料的交界處,空間各個面相交、拐角處等,尤其應該精心處理。
3空間設計與心理調度
我們創造一個建筑空間,想把美的信息傳達給身臨其境者,就一定要懂得空間形象和環境氣氛的心理效應,并有意識地對人的心理活動進行安排和調度。在這一問題具體展開之前,概括分析一下不同空間形象的心理效應還是必要的。
空間的形狀基本取決于其平面。平面規整的,像正方形、正六角形、正八角形、圓形,令人感到形體明確、肯定,并有一種向心感或放射感,安穩而無方向性。這類空間適于表達嚴肅、隆重等氣氛,在空間序列中有停頓或結束的感覺,其上部覆蓋形式可以是平的、球面穹隆的、角錐或圓錐體的等等。矩形平面的空間,橫向的有展示、迎接的感覺,縱向的一般具有導向性,其上部覆蓋形式可以是平的,三角形空間序列中有結束的感覺。三角形平面較罕見,會造成透視錯覺。還有不規整的形狀,任意的曲面、螺旋形或比較復雜的矩形組合,則令人感到自然、活潑、無拘無束,也許會有向某方向運動或的或拱形的。半圓形平面的空間有圍抱感,用在延伸的感覺(視形狀而定)。
空間的大小、高矮也有不同的心理效應:大,氣魄、自由、舒展、開朗;過大則空曠,令人產生自身的渺小、孤獨感。小,親切、圍護感強、富于私密性;過小則局促、憋悶。高,崇高、隆重、神圣、向上升騰;過高則與過大毛病近似,甚至令人有恐怖感。低,尺度宜人、舒適、安全;過低則有壓迫感。
從空間的形狀和容積(體積)來分析,空間氣氛的形成還有更多的因素在起作用,如明暗、色彩、裝飾效果等等。因為人的空間感受是一種綜合的心理活動,不是簡單的數學或物理量的迭加,我們對某建筑空間進行評價時,往往要具體環境具體分析。空間感又常常因人而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特點,因此,對同一環境可能會有完全相反的反應。
4空間設計與視覺信息
我們可以分析人所接受的視覺信息。人在行為活動中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不同的視覺信息,比如真實物體,圖片,媒介信息甚至是文字和音樂等等一系列的具像和抽象信息人們基本上上靠著這些信息來定義他們所感受到的事物那么我們在表達設計的時候,就是借助這些信息經過設計語言的處理來完成與設計受動人群的交流和溝通實際上視覺信息含蓋的方面可以說是上述分析中某方面的綜合。視覺信息與空間設計的關鍵在于人的潛意識,人是可以自我暗示的。在很多時候人雖然無法通過很精準的語言描述出他對空間設計的看法,但是感覺已經在他意識中有了結果。
因此,我們在把握某一個空間的設計時盡量能夠把握人們被這些信息所影響時的共同的感受,也就是共性,這樣才能很自然的表達出設計理念。
綜合上述四點,可見室內設計一定要考慮到人的感覺,一定要重視分析空間環境的使用者的心理因素,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的加入人性化的色彩,從而使室內設計更有生命力。正如禪宗創世神話中的慧能法師所說:帆動、風動、亦而心動。
[關鍵詞]女大學生犯罪心理對策
近年來,不時有在校女大學生犯罪的報道。雖然,女生只占犯罪大學生的極少數,但其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不能小看。研究其犯罪心理,進行有針對性地矯正工作,對于降低女大學生犯罪率,不無益處。
一、女大學生犯罪心理種種
犯罪心理是指行為人對其所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故意或過失的特殊心理狀態。從近幾年所報道的女大學生犯罪情況來看,女大學生犯罪多是出于故意。既有因貪圖享受而去盜竊或坐臺的,也有因感情受挫而無法承受而走上犯罪道路的,還有因各種原因所致的心理失衡而觸犯法律的。
(一)愛慕虛榮、貪圖享受的心理
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部分女大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發生了改變和錯位,她們高消費心理突出,把穿名牌服裝,買高檔商品看成一種時髦。有的甚至把物質利益作為衡量個人成敗得失的尺度。對物質享受和滿足虛榮的過分追求誘發和刺激了女大學生們去進行偷盜、搶劫、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有的女大學生甚至拋棄了個人的基本道德,出賣肉體、出賣靈魂。據調查顯示,在校女大學生犯罪,從事和盜竊的占到了70%,主要原因就是虛榮心過強,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喜歡攀比,貪圖享樂造成的。
(二)不成熟的戀愛心理
煥發著青春朝氣的大學時代,青年期性機能的成熟與性意識的覺醒,引起了女大學生心理上的微妙變化。如今隨著人們的社會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戀愛問題已滲透到她們的學習、生活、人生態度、理想等各方面。然而,由于女大學生的戀愛心理并未完全成熟,她們心理波動大,易沖動,加上她們社會閱歷淺,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下,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她們就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誘發犯罪。這類犯罪在女大學生犯罪中占有相當比例。
1、戀愛受挫能力差。女大學生一旦陷入熱戀之中,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缺乏理智的駕馭能力,對戀愛對象過分依賴,稍有波折就痛苦萬分。一旦戀愛受挫,即會情緒失控,無法自拔。如江西某大學的王某因與男友黃某某發生矛盾,認為以后兩人不可能生活在一起,遂產生先毒死男友,然后自殺的念頭,并付諸行動。
2、性心理不健康,缺乏性責任和性道德。大學期間,女大學生的生理迅速走向成熟,開始對性充滿了好奇和渴望。部分女大學生輕率偷嘗禁果,結果付出了身心健康、學業、名譽的慘重代價。如南京某學院學生程某戀愛后,偷嘗禁果、未婚先孕,后遭男友拋棄。為了籌集打胎的錢,在現任男友的慫恿下,她鋌而走險,以約會網友為名實施搶劫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3、戀愛交友不當,導致犯罪。女大學生喜歡閱讀文學書刊,喜歡把書中的白馬王子當成現實中的理想,她們的愛情觀單純,天真,信奉愛情至上,一旦遇上自己愛的人往往會不顧一切,一頭陷入感情的深淵,置道德與法律于不顧。而現實生活是那樣復雜,那些心術不正的愛情騙子就利用女大學生的這一弱點,屢騙得手。當現實將夢幻擊得粉碎時,那些心靈脆弱的女大學生就易走極端,并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如西南某大學的一個女大學生被愛情騙子拋棄之后,痛不欲生,舉起了手中的刀,成了殺人犯……。又如,北京某大學新聞系女大學生黃雅寧因愛上黑道“老大”,無法回頭而犯了包庇罪。
(三)貧富差距導致心理失衡
目前,因家庭困難造成經濟緊張而陷入困境的大學生在大學里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據統計,每年全國26.4%的大學生支付不起學費,13.5%的大學生甚至連生活費用都有成問題。高額的學費與生活開支增加了他們的心理負擔,而貧困的女大學生的心理負擔尤甚。經濟的窘迫使她們的心特別自卑敏感,她們不愿讓同學知道她們的情況,她們的苦悶只能壓抑。一旦有什么事傷及她們的自尊,導致心理失衡,她們就很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如家境貧寒的上海女大學生小董,靠每月家中寄來有限的生活費,幾乎沒有余錢買學習資料和娛樂。眼看同寢室同學穿著時髦,出手闊綽,她的心理逐漸失衡。一次,室友外出時忘記拿放在書桌上的手機,結果被小董“順手牽羊”。此后,她又接連多次盜竊同學手機,甚至在打工做家教時,將學生家里的筆記本電腦也拎走了。又如2003年6月,北京某大學2000級女學生奚某因看不慣同學平素處處炫耀自己有錢、目中無人的做派,偷走同學寶來1.8T型轎車。④
(四)自卑、敏感的偏激心理
步入大學后,部分女大學生表現出種種不適應。她們由于缺少生活閱歷、交往經驗,而自尊心又過強,在與老師和同學的交往中受到挫折后,便回避與人交往,以至陷入無端的自我封閉之中,形成多疑、自卑、敏感的性格。在遇到沖突時,這部分人容易采取極端的暴力方式解決問題。如蘭州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的三年級學生張君慧與男友李某因瑣事發生口角,張便拿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朝李左胸部捅了一刀,李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張個人也因故意傷害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
(五)報復、泄憤的心理
由于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當女大學生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沖突矛盾時有發生,這些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以致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以泄其憤。如蘇州某大學的王某因當尼姑被拒絕,懷疑別人戲弄她,為泄憤,就撿起石頭狂砸銀行及路邊公物。
二、預防女大學生犯罪的對策
具有美好前途的女大學生因為觸犯法律,身陷囹圄,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因此,預防女大學生犯罪,既是學校的任務,也是司法機關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任務。只有社會各界共同創造一個有利于女大學生發展的環境,預防女大學生犯罪才能取得明顯效果。
(一)強化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
目前,我國針對在校大學生的法制宣傳教育仍很薄弱。在開設課程發面,各個高校都普遍重視專業課、外語等,而往往忽視思想道德的教育。而開設的法學基礎課和思想政治課針對性不強,內容僵化,一般局限于講授一些法律基礎知識,導致一些大學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特別是學校招生規模逐年擴大,而校方對學生的德育等管理卻未加強,存在重知識“輸入”而輕思想品德的“塑造”,致使一些大學生在對物質享受的盲目追求中迷失了方向,犯罪的數量才會與日俱增。有些人在實施盜竊行為時都不知道自己是在犯罪,法律意識比較薄弱。對此,各大專院校應首先增設法制宣傳欄、宣傳刊,采取各種方式有針對性地加強法律常識教育。其次是加強與司法機關的聯系,由司法機關工作人員結合校園內的案例講危害,使大學生在實案中學法懂法,起到引導和教育作用。最后是學校應將法律學習貫穿于整個高等教育階段,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通過開展課堂教育,結合校園文化生活,開展主題教育、法律專題講座、知識競賽、法律咨詢等活動,促進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提高。
(二)加強對女大學生的心理引導,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女大學生的犯罪固然與其法制觀念有關,但從上述案例可知,女大學生走上犯罪道路主要與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有關系。根據一些地區和高校的調查統計發現,來自農村和小城鎮的學生有心理障礙的要高于來自城市的學生;大城市的學生的心理問題的比例要低于小城市的比例;女生心理問題的比例高于男生;大學二年級有心理問題的比例高于其他年級。因此,預防女大學生犯罪,應該法制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雙管齊下,其中又應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因為當她們心理失去平衡,不知所措、走投無路時,哪還管法律的規范。
1、引導女大學生控制情緒,消除其人格障礙。針對女大學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特點,學校要有意識地開展生理、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設女大學生心理咨詢機構,幫助她們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提高應對挫折的能力。
2、引導女大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由于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生在中學的學習生活多處于相對封閉狀態,社會實踐的機會不多,一心一意考上大學幾乎是唯一的目標,造成人際交往能力普遍較弱,來到大學之后,四年或五年的集體生活中該如何與周圍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相當多的大學生不知如何做。因此,學校應在大一第一學期開設有關人際交際學方面的課程。針對女大學生心細,比較敏感的心理,輔導員應當經常關心女大學生的生活,特別是貧困女大學生的生活及心理狀況。引導女大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3、培養女大學生成熟的戀愛心理。由于我國“談性色變”,加上我國的應試教育,因此,女大學生們在高中以前,可以說,對性是朦朦朧朧的。一進入大學這個開放的環境,免不了對異性產生好奇感。因此,學校的教輔人員要有意識地開展女大學生性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教育她們擺正戀愛與學業的關系。
總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滲透在教育觀、人才觀和生活觀中,教育模式也應以預防性為主,教育領域應從人格輔導擴展到學習、職業、生活輔導等等。
(三)重視對女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隨著普通高校的擴招,女大學生在其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上升。由于人數的增多及就業歧視,女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是很樂觀。因此,在大學里流傳著一名話:“找份好工作,不如找個好老公。”部分女大學生不愿將自己的精力過多投入到學好文化知識的理想奮斗中,她們的目光只停留在現實上,整天挖空心思想現在就能如何更好的享樂,如何才能釣個“金龜婿”。所以,在女大學生進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四自”理想信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幫助她們提高對社會現象的認識、分析和辨別能力,增強她們對社會負面影響的免疫力。幫助她們克服女性的個性缺陷,發揚自身優勢取長補短,樹立健康的價值觀和遠大的理想。
[參考文獻]
關鍵詞:熱敏打印機12導聯同步打印SPI口模擬
目前,我國各醫院普遍使用的心電圖機絕大多數是機電式的,即通過電極檢測心電信號,放大后直接記錄,存在著打印效率低、噪聲污染嚴重、心電波形失真等缺點。與之相比,數字式心電圖機通過軟件實現噪聲抑制和心電參數的提取,并采用數字式打印機輸出心電圖形,可為醫護人員提供更完美心電圖和更多診斷信息,必將成為市場的發展趨勢,有著更廣闊的應用前景。由于數字心電圖機通過ADC采集的數據是離散的,要將其在圖紙上還原為原始的心電圖形,除了要將數據與圖紙上的離散點對應起來,還要根據信號變化的趨勢,在這些點之間連線,使之成為連續的圖形。將心電數據尤其是多導聯心電數據同步、準確、快速打印出來是整個系統開發的難點和關鍵,而高效打印算法對數字心電圖機的開發無疑是很有意義的。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打印機已經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成為各種智能數字化儀器儀表的重要數據輸出手段。而其中熱敏打印機憑其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打印字符清晰、無噪聲、走紙均勻等獨特能而越來越受到青睞,更是成為小型醫療儀器如心電圖機的首先。
下面以筆者課題組開發的12導同步心電圖機為例,介紹以普通52單片機為主控芯片應用串行熱敏打印機實現多種方式的心電圖形打印,并重點描述了12導聯同步打印方式的程序實現方案。
1系統硬件設計
系統配置了一個內置式數字打印機,它主要由熱敏打印頭(W216-QS)和步進電機組成。W126-QS點陣式熱敏打印頭打印數據采用串行輸入,其內部不僅包含有由C-MOS集成芯片構成的1728位移位寄存器,還包含借助高密度厚膜工藝制成的加熱元件。這些加熱元件通過鎖存和切換晶體管驅動,可在熱敏打印紙上產生1728個點,對應的打印寬度為216mm,分辨率為8dot/mm。熱敏打印頭所需的打印數據為串行數據,數據傳輸遵循SPI口的通信協議。系統采用了口線模擬SPI的工作方式與打印頭通信,電路如圖1所示。
考慮到52單片機內部令有256字節的內部RAM,系統還外擴1片HM628128存儲12導心電數據和中間轉換結果。
2系統軟件編寫
數字打印實現的兩個關鍵問題:①如何將心電數據轉換成打印數據;②如果將數據輸出到數字打印機。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轉換數據同時將其輸出到打印機打印。這樣節省了存儲器空間;缺點是程序實現復雜,通用性差(不同打印方式的數據輸出程序不同),系統功能不易擴展,數據轉換和輸出都要考慮打印點位置,并且每輸出一點的數據都要調用一次程序,加大了系統開銷。系統軟件中沒有采有這種方式,而是在內存中開辟216字節打印緩沖區,將熱敏打印頭1728個點與216×8位數據相對應,每次將要打印的一線數據都轉換完再輸出。這樣只需在數據轉換時考慮打印位置和方式,輸出程序只需將216字節的數據按位輸出即可,并且每打印一線數據只需調用一次輸出子程序,字節了系統開銷。缺點是占用系統資源,這一點在12導同步打印表現得尤為明顯。
系統程序實現三種打印方式:分兩次打印12導聯數據,每次打印6導、12導同步打印、縱向打印(打印效果如圖2)。在每一種打印程序中實現模擬SPI口將打印數據送至數字打印機的子程序共用,不同處在于如何將心電數據轉換成打印數據。
2.1I/O口線模擬SPI口
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總線串口是由Motorola公司提出的一種同步串行外設接口,通過四根線進行通信:時鐘線(SPKCLK)、數據輸出線(SPIMISO)、數據輸出線(SPIMOSI)、片選線(CS),內部通過SPIDAT寄存器完成串-并/并-串轉換。它主要工作在主從式系統中,一個主器件可以帶多個從器件,主器件通過片選線控制總線沖突,使同一時刻只有一個從器件與從器件交換數據。
系統應用的串行熱陣式打印機數據傳輸采用SPI時序,但普通52單片機無SPI口,所以采用I/O口線模擬SPI時序。考慮到系統中MCU作為主器件總是發送數據,而數字打印機作為唯一從器件又總是接收數據,所以只需用口線模擬SPI口的時鐘線(SPIKCLK)、數據輸出線(SPIMOSI),程序模擬SPIDAT完成并-串轉換即可。如前所提到打印頭打印的數據點數為1728點,分辨率為8mm/mV,對應216字節的數據,為此從內部RAM中分配出216字節的空間作為打印緩沖區,程序從緩沖區依次讀數據,在模擬時鐘線的控制下將并行數據轉換成的串行數據按位依次送至打印機的移位寄存器中,結束后送LATCH鎖存信號和打印頭加熱脈沖STROBE,從而在熱敏打印紙打印出一線心電圖形,驅動步進電機向前走紙即可以連續打印。SPI口模擬程序如下:
OUTPUT:
現場保護
LCALLINTRAM;初始化內部打印緩沖區
MOVR0,#Dat_Buff;初始化R0為緩沖區末位地址
DAT_OUT:
MOVA,@R0;從緩沖區讀數據
MOVR7,#08H;初始化R7控制并/串數據轉換
CONT_CHG:
RRCA;對ACC循環右移實現并-串轉換
MOVP1.3,C將串行數據送至打印機
SETBP1.1;模擬SPI時鐘
NOP
CLRP1.1
DJNZR7,CONT_CHG;判斷1字節數據是否轉換完
DECR0;尋址下一字節
CJNER0,#15H,DAT_OUT;判斷數據是否全部轉換完
CLRP1.2;產生數據鎖存信號
NOP
SETBP1.2
NOP
CLRP1.0;產生加熱脈沖
LCALLHEATDLY;調用加熱延時程序
SETBP1.1
LCALLMOTOR_RUN;步進電機走紙
恢復現場
RET
2.2打印算法
數字打印機實質上實現了數據與打印點的對應,也就是說8位心電數據數值范圍為0~255,對應于熱敏打印紙上的256點,通過加熱敏單元使紙上某點變黑顯示數據的大小。這就需要將表征實際心電大小的數據(以下稱為原始數據)轉換成能夠指示加熱點位置的數據(以下稱為位置數據),通過位置數據的控制將心電數據對應的點依次打印出來,就可獲得心電圖。但是由于系統模數轉換器獲得的心電數據是離散的,如果僅將它們對應的點打印出來,得到只是一些離散的點,要想獲得連續的心電圖形,需要將相鄰的離散點按照一定的算法將它們連接起來,對于縱向打印方式和橫向打印方式,離散點連線算法是不同的。限于篇幅,在下面介紹打印方式的實現中,僅對橫向12導同步打印和縱向打印進行詳細闡述,而對6導聯打印僅介紹其實現思想。
2.2.1橫向6導聯打印
心電圖紙長度為216mm,為每一導聯心電信號分配32mm,對應于打印緩沖區中連續的32字節,打印數據轉換后的位置數據存儲于這32個字節中。12導聯的心電數據被分為兩大組,當一組打印完成再打印剩下的6導聯的數據。具體的實現過程可參考橫向12導聯打印方式。
2.2.2橫向12導聯同步打印
在6導聯打印方式實現過程中,注意到在大多情況下一個完事心電波形中僅QRS波主峰較高可以點滿整個空間外,其他波段幅值都較小占用空間很少,而這些波段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此外將12導聯分開打印,不利于醫生對比同一時刻不同導聯的心電波形。而采用12導聯同步打印,雖然會出現波形部分重疊,但是在一些心臟疾病診斷中影響不大,且可以得取更直觀的效果。
12導聯同步打印程序實現的基本思想與6導聯同步打印相同,不同在于將12導聯的數據同時在216mm寬的打印紙上打印出來,不可避免地出現不同導聯心電圖形重疊的現象,對應的內存單元也會出現復用的情況。如果簡單地套用6導聯打印程序,那么前一導聯的數據會被相鄰導聯數據沖掉,從而使圖形無法正確顯示。圖3列出了為各個導聯分配的熱敏打印紙空間與緩沖內存單元(這里假定緩存地址為0x1DH~0xEDH)。從圖3中可以看出除了I導聯前16mm空間和V6導聯的后16mm空間沒有被復用,打印紙的其它空間都是被兩個導聯共用。內部RAM使用情況也與之類似。為此在外部RAM開辟一個內部打印緩沖區的影像區(大小為216字節,單元地址的低8位與內存相應單元相同,如內部RAM0x1DH單元與外部RAM0xXX1DH相對應),將12導聯分為兩組:一組(I,III,aVL,V1,V3,V5)仍然存儲于內部存儲器,而另一組(II,aVF,V2,V4,V6)存儲于外部影像區,在12導聯一線數據轉換完要打印時,將兩部分按照對應單元相與即可。這樣做不但可以解決上述問題,而且節省了內部資源、降低程序編寫的難度。
如前所述不同導聯所占的打印空間不同,所以,對于某導聯心電信號,先要確定其打印區間,然后再確定打印數據在該區間的相對位置。
假定某導聯所占打印空間的起始字節為第n個字節,而要打印的心電數據為m,將m除以8,得商k,余數為1,則此心電數據對應點對數(n-k)字節的第1位。即該心電數據對應的位置數據為第(n-k)字節(該字節的1位置1,其它位清零)。因此,打印此心電數據時,該導聯所要傳送的32字節打印數據中只有第(n-k)字節的第1位為1,其他都為0。
與液晶顯示相類似,對于一個導聯的心電信號,要實現心電圖打印,必須將盯連兩個心電數據用線連接。即對于一條心電曲線,起始顯示數據點在起始列只顯示1點;從第二個數據點開始,要在下一列顯示上一數據點到此次數據點之間的線段。在熱敏打印紙上表現為將兩數據點之間的點都加熱,對應于內存則是將兩點之間的數據都置1。
對于—導聯的心電信號,先讀出第一個心電數據,將其轉換成32字節位置數據直接打印。從第二個心電數據開始,除了要轉換成位置數據外,還要與上一個數據相比較,用大數對應的位置數據減去小數對應的,然后結果與大數的位置數據相加,結果即為此心電數據應送打的32字節數據,也即完成了與上一心電數據連線的操作。分析發現連線算法只影響相連兩個位置數據中非零字節之間的數據,為了簡化計算,只需對這些字節進行減法操作,而不必計算所有的32個字節。對于加法,也只需將大數對應位置數據中的非零字節進行加法,即進行單字節加法。
舉例說明,對于導聯V6心電信號,前一個數據37H,下一個數據為55H,導聯V6分配的打印區間為1DH~3DH,按照位置數據轉換算法,37H的位置數據為第37H字節,該字節內容為80H,其他字節都為00H;55H的位置數據為第33H字節,該字節內容為20H,其他字節為00H。由于37H〈55H,因此應是心電數據55H的位置數據減去33H的位置數據,計算如圖4所示。
2.3縱向打印程序
縱向打印能夠實現將12導聯數據無重疊同步顯示。這樣醫生可以參考比較同一時刻的各個波形的變化趨勢,為疾病的診斷提供方便。
熱敏打印紙寬度為216mm,分辨率為8dot/mm,這樣最多能夠打印1728點,將這些點與某一導聯連續的1728個心電數據相對應,也就是說導聯順序第n個數據對應于一線圖形中的第n個點。與模向打印相比縱向打印仍然要解決將離散的點連接起來的問題;但與橫向順序打印方式,即打印點按時間順序打印相比,其難點在于需要將不同時刻同一幅值的多個點同時打印出來,即打印點按空間順序打印。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在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既沒有學習觀念,更沒有勞動觀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有收過碗碟,更沒拖過地板。為了讓他們養成愛學習、愛勞動的好習慣,我搜集了大量有關這方面的歌曲,在課堂上不僅播放給他們聽,在又唱又跳的快樂氛圍中體會到學習和勞動的快樂。如在教學《讀書郎》這首曲子時,我不僅教會他們怎樣打拍子,還讓學生們自覺地走到教室中間,自編自演,要他們把“不愛學習,沒有學問無顏見爹娘”那幾個句子反復表演出來,在同學們精彩的表演中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學《我有一雙小小手》這首歌之前,我讓學生們把手舉起來,然后讓他們說說手有什么作用。小學生們踴躍地回答出很多有關手的作用,諸如吃飯、玩電腦游戲、打球、寫作業等,但沒有想到過用手去勞動,安靜下來后我讓他們聽聽這首歌,再數數手的其他作用。在音樂的播放聲中,他們懂得還要愛勞動,在輕松愉快的音樂聲里,明白了勞動的光榮。
二、利用音樂課堂培養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大多數人對音樂天生就有興趣,小學生也是一樣,他們愛唱歌、愛跳舞,對一切充滿好奇和希望。音樂老師抓住這些特點,在音樂課中選取一些能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歌曲,或者開展一些有意義的音樂活動,讓小學生在快樂的歌聲和趣味盎然的音樂活動中,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素質。例如,在教唱《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時,在教會學生如何識譜、如何打拍子的同時,我還通過這首歌醉人的旋律和令人奮發向上的歌詞,去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進而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低年級學生中,邊用音樂伴奏,邊讓學生做游戲,老師帶領學生玩捉迷藏、老鷹抓小雞,甚至是玩過家家,營造一種快樂而又和諧的氛圍,既讓學生們感受到了音樂活動的趣味無窮,又讓他們覺得集體生活的無比快樂,從而形成健康良好的個性,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利用音樂課堂培養小學生的自尊心
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樣是小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表現。它不僅關系到小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還會影響到整個民族素質和國家形象。現在的孩子大多是泡在蜜罐中長大的,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不擇手段,甚至打諢耍潑的事都做得出,不達目的不罷休。音樂教育可以幫助小學生懂得什么是廉,什么是恥;哪些事可以做,必須做,哪些事不能做,不該做。每一級學生,我所教的第一首歌曲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我把這首歌的旋律、歌詞的內涵詳盡地詮釋給他們,告訴學生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人都要自尊自愛自強,才能立足于世界。現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國際競爭更加激烈,為了捍衛祖國的尊嚴,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四、利用音樂課堂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論文摘要:中美合資企業是中外合資企業的典型代表,我國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其管理問題也得到人們的日益關注。薪酬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杠桿,本文以中美合資企業為例,對影響其薪酬管理的文化因素進行研究,希望對合資企業的管理問題提供有益的參考。
中外合資企業在中外兩種文化和管理模式的碰撞和融和下蓬勃發展起來,在某些行業和領域占到了主導的地位。鑒于合資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其管理問題也得到人們的日益關注。薪酬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杠桿,本文以中美合資企業為例,對影響其薪酬管理的文化因素進行研究,希望對合資企業的管理問題提供有益的參考。
1中美合資企業在我國的發展概況
在中國開辦合資企業對中美兩國管理者都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兩國文化的巨大差異必然影響到合資企業的管理及雙方管理者的工作關系。中國的改革開放給中國企業和美國企業都帶來一個極好的機遇。中國企業可以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改造自己的企業,學習國外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美國企業可以進駐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中美從1979年建立外交關系以來,貿易額從不到10億美元到現在的1700多億美元,美國對華投資從零到現在的500億美元,兩國經濟已經形成了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美國對華直接投資始于首都北京,1980年4月中國政府批準美國伊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國旅行社北京分社合資興建北京長城飯店,打響了中美合資興辦企業的第一炮。至今美國企業在中國的直接投資及投資項目數僅次于香港,居其他各國之首,美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生產性投資項目的規模許多都在1000萬美元以上,見表1。
與中美合資企業的規模和檔次的提升相對應,其管理也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過程,大致經歷了下面三個階段:(1)初級階段—全盤外籍化管理。美方將美國成熟市場上形成的管理機制移植到中國的合資企業中,不少企業實行的管理模式是經過與國外專業企業管理顧問共同切磋制定的。(2)中級階段—中美文化互滲管理。包括文化的相互認可、接近,人力資源配置的外籍化到本地化,中外企業管理形式的結合等。(3)高級階段—文化差異統合管理。人力資源配置布局的國際化,東西合璧的跨文化管理人才的需求和中外文化的形神俱備,雙方共同接受。
2中美文化對比及其在薪酬管理中的體現
隨著中國加人WTO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幾乎所有的跨國公司都把在中國的發展作為長期的發展戰略,合資企業無疑是一種普遍的選擇。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曾指出:“合資企業是在多種經營方式中困難最多、經營要求最為復雜,也最不容易被理解的一種方式”。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沒有解決好合資企業的跨文化管理間題,中美合資企業同樣如此。薪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強烈受到中美兩國特殊因素的影響,中美合資企業的薪酬管理具有更多的特殊性。影響企業競爭戰略和薪酬實踐的因素有幾種,綜合起來包括國家文化,組織文化以及組織和產品的生命周期三個大類,如表2所示。
薪酬管理最突出的影響因素是中美兩國的文化差異。美國一位資深企業家斷言:“如果能有效地克服文化障礙,美國對華投資、貿易量可以比現在增加兩倍。”文化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國家文化和組織文化方面:
(1)國家文化(National culture )。指在一國國界內本國人所共有的行為規范和思想信仰。國家文化是戰略薪酬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考慮因素,它作為優秀員工的動力影響著各種形式的工資的效力。其中權力距離是人們對一個公司的等級制度或者權力結構的接受程度,顧主和雇員的差異在權力距離大的文化中非常明顯。崇尚權力距離的文化可能采用加強雇員之間權力距離的薪酬戰略,可能會賦予某種權力的無形獎勵,如中國國有企業高管的職務消費、上級對下級的顯著地位優勢。在權力距離不是主導價值觀的地方,薪酬戰略可能會使用平等的薪酬戰術和參與性的工資方案;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是人們對于個人獨立或者集體參與的重視程度。美國文化是典型的個人主義,強調手段,員工為了良好的業績而奮斗。美國的薪酬制度主要獎勵個人業績,時間跨度也傾向于短期,通常是1年或者1年以下。中國是集體主義價值導向的國家,一般采用以需要為基礎的平均化的工資方案,以團隊業績為基礎來鼓勵員工,并重視個人資歷。不確定性規避是社會對待風險及其成員流動性的態度。中國人傳統上厭惡風險,重視穩定和常規,強調固定工資比浮動工資重要,而且在發工資時,主管的決定作用很小。美國則相反,反映在薪酬制度上,獎金比例彈性很大,主管被賦予決定工資分配的權利。男性/女性指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是男性還是女性的價值觀。男性文化的薪酬戰略可能采取性別不平等的工資政策和對婦女家長式的福利政策,如帶薪產假和日托。女性文化的薪酬戰略可能在工作評價時不考慮性別組成,福利發放也不以性別為基礎。中美兩國這兩種性別價值并不是特別明顯,但是加以對比,可以看出中國偏向男性價值觀,美國偏向女性價值觀。
(2)組織文化。是組織內部導致共同行為規范的系統的價值觀和信仰,它們明顯的體現在公司的組織和工作結構中。傳統的美國公司的設計強調效率、經理決策和信息在公司自上而下的傳播,組織結構扁平化、寬帶化,更加鼓勵團隊合作。傳統的中國企業的設計是典型的科層體系,職權等級鮮明,信息傳遞渠道不暢,吃“大鍋飯”的平均主義思想嚴重。不同的組織文化對薪酬設計有很大的影響。
對于合資企業來說,進行戰略性的薪酬管理必須是建立在對自身特點和環境因素的科學的考查和分析基礎之上的。合資方不同的國家文化、企業文化的結合,必然是一個不斷磨合的過程,深刻地影響著合資公司的薪酬戰略。同時,合資企業本身從初創到成長、成熟、衰退,也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薪酬戰略應該是適時而變的。
3.如何對中美合資企業進行跨文化薪酬管理
中美合資企業的跨文化薪酬管理既不同于美國的模式,更不同于我國的管理活動。對中美合資企業進行跨文化的薪酬管理,是多年來眾多管理者和專家研究的課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對中美合資企業的薪酬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認為對中美合資企業的跨文化薪酬管理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思考:
(1)中美合資企業跨文化薪酬管理的步驟
第一,文化差異識別,全面認識由國家文化和組織文化差異導致的中美各自薪酬管理的特點。中國幾千年來受傳統的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影響,推崇“中庸”和“無為”,表現為一種重資歷、學歷,傾向于平均化的薪酬結構。美國文化的核心是:個人主義和理性主義,在薪酬制度上突出績效工資,薪酬彈性比較大。在對中美合資企業進行薪酬管理時,必須注意中美文化差異在薪酬上的投射作用。
第二,文化適應性練習,即在認識到兩國的文化差異之后互相認同和適應,以求解決在薪酬上的沖突。例如,中國的企業過年前給員工發“紅包”是十分普通的事情。而在一些中外合資企業,開始時外方經理堅決抵制。他們認為公司已經每月都給員工發了工資和獎金,沒有理由額外再給錢。但是,員工們卻認為過年分“紅包”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合資企業沒有給他們分“紅包”引起了員工的公憤,影響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甚至有的還會尋機發泄不滿。為避免得不償失,慢慢地,差不多所有的中外合資企業都已“人鄉隨俗”了。
第三,建立共同價值觀,打造“合金”薪酬體系,并不斷鞏固和完善。企業合資后,本土化、當地化便成為了合資企業的文化核心。將中美兩種不同的薪酬文化有機地融和在一起,強化員工認同和支持,將“合資”薪酬制度打造成“合金”薪酬制度,這種新的薪酬模式將更加具有靈活性和優越性。跨文化薪酬交流與融合對企業的發展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使跨國合作的勢頭生氣勃勃、蒸蒸日上。
(2)中美合資企業薪酬管理的解決方案
第一,薪酬構成。薪酬構成包括三個部分:核心薪酬( core compensation)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薪酬。邊緣薪酬( fringe compensation)也叫員工福利(employee benefits ),是非貨幣報酬,包括法定福利和額外福利,這里我們把后者單獨列出來強調。合資企業的薪酬一般來說比較復雜,因為在企業中存在中國、美國和第三國三種文化背景的員工,他們的薪酬組成有一些相應的區別。美國員工屬于駐外人員,其薪酬組成如表4所示,表現了對其離國工作的一種補償,也是對駐外人員的一種激勵,如駐外津貼和困難補助等。
在中美合資企業中,美方派遣來的高管和專家一般會保留其原有的工資福利水平。根據華信惠悅2004年對外資企業外派人員薪酬福利調查結果,來自歐美的企業外派人員除了原薪酬組成的常規部分(基本工資、固定獎金、變動獎金等)外,通常還享受一大塊的額外津貼,其水平一般在個人基本工資的巧%左右。此外,公司還會根據被派遣地的情況為他們提供各種名目的補貼,包括住房、搬家、子女教育、交通、稅收、回國探親等等,甚至包括娛樂費用,如高爾夫、騎馬、健身之類的補貼。當然具體的名目和數額對不同職位的人是不一樣的。但是,沒有這些額外的補貼,是很難將合適的人外派到異國他鄉去任職的。這是在合資企業人力資本投人中典型的與中方人員薪酬不同的部分。但是,這些人的薪酬一般是由其總部決定的,中方對此一般沒有很大的發言權。隨著合資企業人力資源的逐步本地化,這些區別會慢慢地淡化。第三國員工,如在中美合資企業里工作的日本人的薪酬組成與美國駐外人員的薪酬組成相似,但是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在美國占主導地位的工資基礎是績效和知識,在日本則是資歷,因此在薪酬結構上要有所體現。作為東道國的中國員工,薪酬結構則有所不同。中國人重視公平分配和集體福利,注重人際關系,在薪酬上表現為對核心薪酬要求不高,但是對邊緣薪酬有較高要求。員工在感情上更多地依賴公司,比如醫療費用報銷、職務消費報銷、提供住房等。
聲樂是1門綜合藝術,是通過歌唱的各種技能技巧與人的思想情感有機結合來表現的,然而在聲樂的演唱和教學中,人們比較重視的往往只是歌唱的各種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1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心理因素對演唱和教學所起到的作用和影響。那么為了正確、規范、完美地來表現聲樂藝術,本文將從歌唱心理的重要性;哪些不良心理因素影響著歌唱心理;以及如何來培養良好的歌唱心理進行論述。
關鍵詞:歌唱心理;理解;培養;心理學;感受
ABSTRACT
Vocal music is a comprehensive art, which is to display music by connecting both various techniques and skills of vocal music, on which people, however,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teaching but neglect the other important factor----psychological effects and its influence on singing and teaching. In order to express vocal music pieces correctly and perfectly,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y of singing; what kind of negative psychology to effect singing; and how to cultivat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singing.
Key words: psychology of singing; understanding; cultivate; psychology; feeling
目 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緒論 1
1、歌唱心理的重要性 1
2、影響歌唱心理的因素 2
1. 歌唱欲望對歌唱的影響 3
2. 歌唱技術對歌唱的影響 4
3. 得失感太重對歌唱的影響 4
4. 意識對于歌唱的影響 4
3、如何培養良好的歌唱心理 5
1. 平常練習時的心理要求 5
2. 加強藝術實踐,培養自信心 6
4、教師對學生歌唱心理的培養 7
1. 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 7
2. 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情緒 7
3. 采用多肯定少否定的賞識教學法 8
關鍵詞:籃球罰籃,心理因素,技術動作對罰籃的影響,對策
1 、引言
籃球是一項有著激烈、緊張、充滿著迷人的魅力的運動項目。它不僅要有速度,還要有高度;不但要有凌厲的進攻,還要有堅固的防守;不但要有精湛的個人技術,還要有默契的集體配合。
籃球運動的迅猛發展,使得隊伍與隊伍之間的差距也愈來愈小,世界籃壇的發展格局就是比賽的對抗越來越激烈,罰球的次數不斷增多,往往一場比賽最后的勝負決定在罰球線上。一場比賽每個隊伍都有一二十次的罰籃機會。在如此激烈的比賽當中,罰球可以說是在比較容易的條件(既沒有對手的阻礙與防守,又有足夠的準備時間)下進行的,罰籃作為一種對侵害者的一種補償方式,每一個隊員沒有理由不掌握好這一基本技術,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最習慣的正確的投籃方式,輕松為本隊獲得一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罰球在現代籃球比賽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對影響罰籃命中率的主要因素進行的科學分析,尋求消除這些不良影響因素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進一步提高運動員對罰籃的理解和重視程度,對促進籃球運動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研究方法與實施
2、1獻資料法:查閱在籃球運動發展過程中與罰球有關的資料。科技論文。
2、2觀察法:觀察隊員在比賽過程中罰球的情況,統計其罰球情況。
2、3數理統計法: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
3、分析與討論
3、1技術動作對罰籃的影響
技術動作對保證罰籃命中率至關重要。技術合理而嫻熟是籃球運動員參加比賽的最基本的前提之一。一個運動員的技術要領未掌握,導致技術動作不穩固,那罰籃自然就很難總是得到理想的結果。
3、2心理因素對罰籃的影響
心理因素是影響罰球的核心和樞紐,它是最主要的因素,或者說是根本性因素。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等會有不同的心理狀態,而不同的人的心理更是千差萬別。一個心理素質不過硬的人,即使他的技術再好,到了比賽的關鍵時刻也必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必須要重視心理因素對罰籃的影響。
3、2、1自我效能與歸因
自我效能是當面對一項挑戰性任務時,個人對自己能否主動參與、全力以赴的完成一項任務所秉持的信心和期望,對自己成功完成一項任務所具備的潛能的認識。許多研究表明,自我效能越高, 努力程度越高,運動成績越好。科技論文。自我效能對提高罰籃命中率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3、2、2缺乏自信心對罰籃的影響
自信心是指不斷超越自己,產生一種來源于內心深處的強大力量的過程。在籃球比賽中,它是運動員充分發揮運動和技術水平的前提條件。在罰籃過程中,缺乏自信心的運動員就會感到心情焦慮、全身拘束、動作僵硬、不協調,自然不能百分之百的發揮出自己本身的技術水平,從而影響技術的正常發揮,降低罰籃的命中率。
3、2、3情緒緊張對罰籃的影響
罰球時,當運動員對成功的期望和怕失敗的顧慮交錯作用時,便會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壓力——緊張。因此,運動員在情緒緊張的狀態下進行罰籃時,自身的知覺和動作的準確性都受其影響,使得運動的操作水平下降。因此,在情緒緊張的狀態下,對保證罰籃命中率是非常不利的。
3、2、4喚醒與注意
籃球罰球需要輕度喚醒,但在執行可以決定勝負的關鍵罰球(高喚醒狀態) 的情況下,運動員可能會變得焦躁不安以至于不能集中于與任務有關的信息,將注意縮小到過度狹小的區域,導致把與罰球有關的正確技術動作感知信息摒棄,而把與運動任務無關的信息作為注意中心, 從而使運動員的罰籃技術動作變形,從而使罰球的命中幾率變小。
3、3環境對罰籃的影響
面對一場比賽,特別是比較重要的比賽,環境即外界因素對運動員罰籃時易受到不同影響。在相關資料統計中,認為比賽中執行罰籃一首到觀眾影響占46.2%,認為不受影響的占53.8%,認為比賽規模越大罰中率越高占63.1%,不受比賽規模影響的占36.9%。認為全場觀眾偏向對方時罰球命中率下降的占21.5%,不是占78.5%。這些跟運動員的訓練程度有關,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對罰球有強烈的愿望,自身的心態良好,對罰籃充滿著信心,動作輕松自如,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擾。
4、對策
4、1掌握正確的罰籃技術動作,加強罰球基本功的訓練
在罰籃技術中站立姿勢是關鍵性環節。運動員一般應站位于罰球線中央,使前腳和肩對準球籃,而且正好位于投籃手之下;另一腳位于非投籃收之下;站位稍后于前腳。身體重量均勻地落在兩腿上,以保證肩關節靈活自由。拿球時手指自然分開,協調放松,具有良好的手感。球出手時,嚴格控制手指動作,食指使球適當后旋。球出手后,投籃手和手腕指向籃框。規范的投籃技術動作是獲得較高命中率的前提。科技論文。因此,必須掌握正確的罰籃動作,在平時的訓練中通過大量的練習,找到屬于自己的罰籃節奏,形成良好的動力定型。
4、2目標設置訓練
目標設置直接關系到動機的方向和強度,正確、有效的目標可以集中人的心理能量,激發、引導和組織人的活動,推動和指導人的行為。對籃球罰球這種簡單任務,明確的目標不僅有助于積極高效的行為, 而且有助于結果評估,有助于定量化地檢驗是否達到了目標。
4、3自我暗示
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來提高意志品質。如心里說: “我有最強的信心, 然后罰球出手。”例如,NBA 爵士隊的卡爾·馬龍就會在平時罰球訓練和比賽中, 在罰球之前會先在心里默念一遍, 建立自我暗示,然后再進行罰籃。
當然,自信心的建立,首先來源于高標準、嚴要求的罰籃訓練。只有平時刻苦訓練,功夫到家,比賽時才能胸有成竹,滿懷信心。
其次,必須明確罰籃的目的。罰籃時,運動員應樹立“罰籃來之不易,自己要認真對待”的正確態度,把握住每一次罰籃的機會,要建立對自己對球隊負責的態度。
4、4模擬實戰罰籃訓練,強化穩定心理。
罰球訓練必須結合比賽的實際進行。當某隊員進行罰球時, 教練員可有意識地組織隊員用嘈雜的聲音或是故意起哄的方法或播放一些觀眾起哄的錄音帶干擾罰球者, 分散其注意力。采用這種方法能使訓練更貼近比賽的環境, 在有干擾的情況下罰球可使隊員得到一定的心理素質的訓練和鍛煉,提高其在比賽中的罰籃命中率。
4、5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是運動員對抗外界干擾的有效方法。據有關資料表明,由于注意
力不集中而影響罰籃命中率的占75%至80%。所以,罰球的瞬間運動員將注意力全部投到罰籃動作或籃圈上時,便會對外界干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以保證罰籃技術水平的發揮。
4、6加強體能訓練,調節呼吸
良好的體能是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的基礎。沒有好的體能也就沒法正常完成罰籃的技術動作.在平時的訓練中,要經常的將罰籃技術訓練合理的安排在大強度技戰術訓練之間進行,并要求隊員在4秒內,調整呼吸,穩定情緒,以準確、規范的罰籃技術完成罰籃練習.
5、小結與建議
5、1現代籃球運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而相應的罰球規則隨籃球運動不斷完善,要始終重視這一最基本的技術,不斷發展和完善罰籃技術。
5、2比賽中的罰球命中率與比賽勝負密切相關,關鍵的罰球有時候會決定著一場比賽的勝負。通過加強內線的攻擊力可增加得到罰球的機會,罰球命中率的高低又使機會變成得分,使得內線攻擊力更加強大。
5、3在平時的罰球訓練中,教練員應著重抓心理訓練,并且要把技術訓練和身體訓練結合起來,這樣能讓運動員更全面,更具體的掌握這一技術。
5、4 要對罰籃有清醒的認識,在訓練中,建議各專業隊、業余隊、專選班重視罰球的訓練,不得忽視大意。
6、參考文獻:
1許林亞等.論影響罰球命中率的因素.安徽體育科技
2馬毅.關于罰球在現代籃球比賽中的作用.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3梁洪濤.罰球時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籃球月刊
4運動心理學[M]1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5葉國雄,陳樹華1籃球運動研究必讀[M]1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6籃球罰球若干問題的研究.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7黃麗娜體育考核中學生緊張心理的調控河北體院學報
8何偉當前籃球罰球存在的問題及訓練建議.山東體育科技
9張紅兵.淺談克服籃球運動員賽前緊張情緒的訓練
10籃球運動高級教程[M]1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11籃球縱橫[M]1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12奧林匹克籃球[M]1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13李日成.籃球比賽中投籃過程的心理分析及訓練.中國體育科技
14趙宏明.淺析注意心理與投籃準確性.遼寧體育科技.
15田元仁.提高籃球比賽中罰球命中率的心理訓練方法初探.福建體育科技
16歐小健.影響罰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的探討.
語言是為了滿足社會交際的需要而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它總是和社會中各種問題緊密聯系在一起。不同社會群體的人們有不同的社會生活,因此在語言方面也就反映了不同社會群體的差別。長期以來,人們已經注意到語言中的性別差異,在大多數國家和社會里,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語言是有區別的,盡管這些區別并不妨礙彼此的交流。女性語言在其語音、詞匯、語法和語用方面都表現出鮮明的特征,而作為一種語言變異,這些特征必然是由各種社會因素引起的,印次從社會角度去研究女性語言的形成是有價值和意義的。
二、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
很久以前人們就已經注意到語言中的性別差異,但直到二十世紀初,“語言和性別”問題才真正引起語言學家的關注。最早從語言學角度研究“性別語言”的,應當首推丹麥語言學家奧托•葉斯帕森(O,Jespersen),早在1922年,葉斯帕森在其頗具影響的語言學著作《語言:本質、發展及起源》中闡述了女性語言的特點,如女性在詞匯和句子的構成等方面的特點。我國的語言學界對性別語言的研究起步比較晚,并局限于外語界,主要集中于以下四個方面:理論介紹和研究綜述;反映在語言上的性別歧視;性別語言的表達方式;言語交際上的性別差異。
三、個人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參考近年來對女性語言研究的論文,大多是在歐美的影響下對英語中的女性語言特色進行分析,其實用的調查結果和語料甚至舉例都相仿,而對于女性語言的形成原因——社會因素大多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只是在結語處一帶而過。鑒于前人在研究女性語言時大多把重點放在語音、詞匯、語法的特點上,在此次論文中,計劃將重點放在社會因素對女性語言的影響上,從社會角度來分析女性語言的形成和發展,其難點是社會心理因素對女性語言的影響。
四、具體計劃
(一)時間安排
從現在至明年三月期間分為四個階段:
1.20**.11搜集資料;
2.20**.12—20**.1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并進行社會調查;
3.20**.2深入研究已整理的資料并形成初稿;
4.20**.3與導師交流并對初稿進行修改。
(二)提綱
1.導言
2.社會分工對女性語言產生的影響
3.社會地位對女性語言產生的影響
4.教育因素對女性語言產生的影響
5.社會心理因素:(1)自我保護意識;(2)自我展示意識;(3)協調合作意識
6.結語
五、已參閱的文獻目錄
1.陳松岑.《社會語言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2.祝畹瑾.《社會語言學概論》.湖南教育出版社.
3.[英]瑪麗•塔爾博特.《語言與社會性別導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4.張愛玲.《論女性語言的特點及其文化內涵》[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95(1).
論文關鍵詞:身心靈整體干預,消化系統癌癥,必要性
當患者被確診為消化系統癌癥后,出于對腫瘤的恐懼,以及高水平的心理應激,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此外患者還將面臨生理、心理、經濟、家庭、社會、人際等壓力。盡管癌癥在臨床治療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消化系統癌癥患者仍然面臨一系列生理不適,如食欲減低、消化不良、惡心、嘔吐、大便習慣改變等一系列消化道癥狀;進而引發自卑、孤獨、與家人關系轉惡,頻發各種心理沖突等,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消化系統癌癥作為威脅患者生命的一種疾病,伴隨而來的各種治療,生活方式的突然改變和腫瘤對身體的損害,使患者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2]。這些心理問題不僅包括常見的焦慮、抑郁,也涵蓋了悲傷、自我價值感降低等;還出現精神與社交方面的功能失調,包括擔心復發與轉移、死亡焦慮、失去工作和社交活動、人生無意義感及家庭關系的緊張等[3],這些社會心理方面的困擾反過來又進一步導致病人的生理健康狀況惡化,在癌癥患者中形成一個惡性循環[4]。
1 心理因素與消化系統癌癥的發生
現代研究證明心理因素,如人格特征、情緒狀態以及各種生活壓力事件在消化系統癌癥的發生、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5]。1980年英國學者Morris、Greer發現癌癥患者有著某些易患癌癥的個性特征。1985年美國學者Temoshok和法國學者Baltrush通過回顧性研究提出C型性格(type C),是癌癥高危性格。岳文浩等調查發現:胃癌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在焦慮、抑郁、憤怒、壓抑等方面得分較高,有C型行為傾向[6]。Sultan等對636例結腸直腸癌患者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情緒支持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有很大幫助[7]。美國心理學家Cohen的研究發現,高社會支持的患病個體較少產生抑郁[8]。隨著心理社會腫瘤學的發展,人們對心理社會因素與癌癥的發生關系有了進一步認識。研究顯示,壓抑的個性特征、不確定感、負面情緒因素以及消極的應對模式等能促進癌癥的發生。
2 消化系統癌癥患者心理狀況的臨床表現
在消化系統癌癥發展過程中,心理因素引發植物神經和內分泌功能紊亂,導致消化功能和免疫力下降,從而促進腫瘤生長加速,機體功能衰退。臨床調查表明胃腸道惡性腫瘤的治療過程中,放療、化療毒副作用大,機體損傷嚴重,容易導致患者痛苦、抑郁、失去治療信心等。而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大多需要進行部分臟器切除,手術時間長,創傷大,對患者造成痛苦。如胃癌根治術后及結腸癌手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是明顯下降的,突出表現在切口疼痛、進食受限、體力減退及生活活動能力障礙等[9]。永久性結腸造口術后患者面對術后排泄方式的改變,不能很快適應,有的極為抵觸和反感,會計本科畢業論文排便失去控制、臭味、皮膚刺激等窘迫情況使患者感到自卑,擔心親人和朋友嫌棄自己[10]。化療給患者造成創傷,抑郁情況更加嚴重,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國內外研究顯示,焦慮、抑郁、憤怒、壓抑情緒在消化系統癌癥患者表現明顯。王玉丹通過對35例胃癌患者化療3個周期后的抑郁情況調查,發現抑郁發生率為 32.11%[11]。殷英等對130名TACE術后肝癌患者的抑郁情況及與生存質量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TACE術后肝癌患者抑郁發生率為 53.6%,且抑郁程度越嚴重的肝癌患者生活質量越低[12]。研究表明,消化系統癌癥患者所產生痛苦的心理,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和預后,使其生活質量降低,并有可能促進腫瘤的復發、轉移、惡化等[13]。
3 身心靈整體干預在消化系統癌癥治療中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心理干預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個體抵抗力,緩解負性情緒和心身癥狀,對癌癥轉歸和預后都起著積極作用。因此,對消化道惡性腫瘤術后患者除給予及時正確的臨床治療外,心理療法是必不可少的[14]。
生理與心理是息息相關,癌癥患者的某些不良情緒出現也是由于身體狀況所改,而改善身體狀態可在短時間內將負性情緒調整過來。因此在身體干預中,加入身體鍛煉的內容如太極拳、六字訣、穴位按摩、冥想放松是必要的。這些身體鍛煉活動在調節身體機能的同時可以釋放負性情緒,進而調節免疫能力,增強患者康復能力,改善生活質量。消化系統癌癥往帶來全身消化,吸收功能的損害,導致身體消瘦若強行給予高能物質補給,機體不但不能吸收,僅而增加了消化系統負擔,若給人清淡,易消化飲食,則有助于機體康復。
患病過程可能導致病人出現憤怒、恐懼、傷痛或其它的負性情緒也會令病人與家人,朋友和他人關系轉變,若能加以靈性的轉化就顯得非常重要。借助靈性轉化幫助病人接納腫瘤為生命的一部分,與癌癥和平相處,少一些恐懼,多一些平靜和坦然。在經歷中體驗人生的意義,重構生命意義和目標,無論生命長短,均能體驗豐富人生,建立和諧人際關系。這些平和的靈性改變,能減少病人的負性情緒、心理癥狀,改善家庭和社會的緊張關系,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中國傳統哲學的忍受苦難,寬恕觀念,強調對痛苦的接納的忍受是保持對疾病積極態度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給以寬恕釋放他們對疾病的憤怒,實現內心平和,而這是其它形式的治療很難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