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無功補償技術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 電氣自動化的,節能概述
電氣自動化是一門重要的電力學科,與工業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改善勞動條件和提高勞動生產率、運行成本、工作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于當前電網線路中有大量諧波,從節能和消除諧波方面考慮,電氣自動化系統應積極利用有源濾波器、無功補償、變壓器等技術[1],減少電路傳輸損耗,實現電氣自動化系統的節能效果。
2 電氣工程的節能設計
2.1 高運行效率
為了提高電氣自動化系統的運行效率,應盡量選擇節能型的電力設備,通過減少系統損耗、無功補償、均衡負荷等方法,治理電網線路的不平衡電壓,平均分擔導線負荷壓力,不僅可有效提高系統運行效率,并且獲得明顯的節能效果。例如,在電氣自動系統配電設計時,可合理選取設計參數和調整電路負荷,從而提高電氣系統電源設備的綜合利用率和運行效率,直接或者間接地降低電能損耗。
2.2 完善配電設計 [本文轉自DylW.Net專業提供寫作物理教學論文和職稱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點擊進入DyLw.NeT 第一 論 文網]
配電設計應首先考慮電氣自動化系統的適用性,滿足供電設備的穩定性、可靠性要求和用電設備的電力負荷容量要求以及電氣設備度對控制方法的要求等。在設計配電系統時,除了要滿足電氣設備和用電設備的運行要求外,還要確保電力系統的可靠、靈活、易控、穩定、高效等。其次,重點考慮電力系統的穩定和安全性,第一要確保電氣自動化系統線路具有良好的絕緣性,第二,在設計走線時,應嚴格控制水平導線的絕緣距離,第三,確保導線的動態穩定、熱穩定和負荷能力的裕度,保障電氣自動化系統運行中配電設備和用電設備的安全、穩定性,同時應做好電氣自動化系統的接地和防雷設計[2]。
3 節能技術在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
3.1 加裝有源濾波器
電網線路中的大量諧波易導致電氣自動化系統中的電氣設備出現誤操作,為了提高電氣自動化系統的安全性,可在電氣設計時加裝有源濾波器,消除電網的大量諧波,降低電氣自動化系統的線路損耗。隨著電網線路中各種電氣設備數量不斷增加,電網線路諧波也不斷增加,這時基波電壓和諧波阻抗電壓易發生重疊,導致電力系統電壓發生不同程序畸變,引起電氣設備誤動作。在電氣自動化系統中加裝有源濾波器可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有源濾波器使用功率寬、動態性能好、反應速度快,并且可有效補償電網線路的無功功率,通過有源濾波器過濾電網線路的諧波,有效減少電氣設備的誤操作和誤動作,提高電氣自動化系統的節能效果。
3.2 加裝無功補償裝置
在電氣自動化設計中,可適當加裝無功補償裝置,減少電路損耗,確保電網的運行效率和運行質量,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通過加強無功補償裝置補償電網線路的無功功率,應滿足以下要求:其一,根據電網無功功率情況,設置無功補償裝置的投切參數物理量,可有效避免無功補償裝置發生投切震蕩、無功倒送等情況;其二,安裝無功補償裝置時,對電網線路的局部區域進行就地補償,特別是用電量較大的線路,不僅可保障電網供電質量,而且可有效減少電網線路無功功率的長距離傳輸,具有顯著的節能效果;其三,為了獲得更好地武功補償效果,在選擇無功補償裝置的投切方式時,由于無功補償裝置的分擔方式、投切開關方式、按編碼分配方式、按比例分配方式等難以達到預期的無功補償效果,因此最好采用具有調節平滑、跟蹤準確、適應面廣等特點的模糊投切方式[3];其四,在使用無功補償裝置對電網線路進行無功功率補償時,要根據電氣自動化系統的具體運行參數值,如目標功率因數、配電電壓值、電流負荷等,來合理確定電容器容量。
3.3 優化變壓器選擇
為了提高電氣自動化系統的節能效果,應優化變壓器的選擇,一方面,電氣自動化系統應盡量選擇節能型變壓器,降低變壓器的有功功率損耗;另一方面,變壓器電氣設計,通過在三相電源上均勻分解單相設備、單相無功功率補償裝置、三相四線制供電等方式,減少電網線路的不平衡負荷,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
3.4 減少線路傳輸損耗
由于電網線路上有電阻,在電能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有功功率損耗,雖然這部分損耗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可通過一定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線路損耗。第一,增大導線橫截面積,在確保電氣自動化系統的電氣特性基礎上,適當增加導線橫截面積,降低導線電阻,從而減少線路損耗;第二,合理設計布線路徑,電氣自動化系統設計在導線布線時,應合理設計布線路徑,避免線路過度彎曲,可有效減少導線電阻;第三,減少負荷中心和變壓器之間的距離,縮短供電距離,減少電網線路傳輸電能的功率損耗;第四,為了減少電網線路電能損耗,盡量選擇電導率較小的導線材質,提高電網線路的節能性。
4 結語 [本文轉自DylW.Net專業提供寫作物理教學論文和職稱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點擊進入DyLw.NeT 第一 論 文網]
在節能減排的社會大環境下,電氣自動化節能設計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結合電氣自動化系統的運行要求,積極應用多種節能技術,優化電氣自動化系統節能設計,最大限度地發揮節能技術在電氣自動化中的作用,減少電網損耗,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馬建華.數字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與創新[J].制造業自動化,2012,06:142-144.
[論文摘要]低壓電網如何有效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降低電能損失,與電網穩定工作、設備安全運行、工安全生產及人民生活用電都有直接影響。分析無功補償的作用和主要措施。
無功補償是借助于無功補償設備提供必要的無功功率,以提高系統的功率因數,降低電能的損耗,改善電網電壓質量。
從電網無功功率消耗的基本狀況可以看出,各級網絡和輸配電設備都要消耗一定數量的無功功率,尤其是以低壓配電網所占比重最大。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無功功率的傳輸損耗,提高輸配電設備的效率,無功補償設備的配
置,應按照“分級補償,就地平衡”的原則,合理布局。
一、低壓配電網無功補償的方法
隨機補償:隨機補償就是將低壓電容器組與電動機并接,通過控制、保護裝置與電機,同時投切。
隨器補償:隨器補償是指將低壓電容器通過低壓接在配電變壓器二次側,以補償配電變壓器空載無功的補償方式。
跟蹤補償:跟蹤補償是指以無功補償投切裝置作為控制保護裝置,將低壓電容器組補償在大用戶0.4kv母線上的補償方式。適用于100kva以上的專用配變用戶,可以替代隨機、隨器兩種補償方式,補償效果好。
二、無功功率補償容量的選擇方法
無功補償容量以提高功率因數為主要目的時,補償容量的選擇分兩大類討論,即單負荷就地補償容量的選擇(主要指電動機)和多負荷補償容量的選擇(指集中和局部分組補償)。
(一)單負荷就地補償容量的選擇的幾種方法
1.美國:qc=(1/3)pe
2.日本:qc=(1/4~1/2)pe
3.瑞典:qc≤√3ueio×10-3 (kvar)io-空載電流=2ie(1-cosφe )
若電動機帶額定負載運行,即負載率β=1,則:qo
根據電機學知識可知,對于io/ie較低的電動機(少極、大功率電動機),在較高的負載率β時吸收的無功功率qβ與激勵容量qo的比值較高,即兩者相差較大,在考慮導線較長,無功當量較高的大功率電動機以較高的負載率運行方式下,此式來選取是合理的。
4.按電動機額定數據計算:
q= k(1- cos2φe )3ueie×10-3 (kvar)
k為與電動機極數有關的一個系數
極數:2468 10
k值: 0.70.750.80.850.9
考慮負載率及極對數等因素,按式(4)選取的補償容量,在任何負載情況下都不會出現過補償,而且功率因數可以補償到0.90以上。此法在節能技術上廣泛應用,特別適用于io/ie比值較高的電動機和負載率較低的電動機。但是對于io/ie較低的電動機額定負載運行狀態下,其補償效果較差。
(二)多負荷補償容量的選擇
多負荷補償容量的選擇是根據補償前后的功率因數來確定。
1.對已生產企業欲提高功率因數,其補償容量qc按下式選擇:
qc=kmkj(tgφ1-tgφ2)/tm
式中:km為最大負荷月時有功功率消耗量,由有功電能表讀得;kj為補償容量計算系數,可取0.8~0.9;tm為企業的月工作小時數;tgφ1、tgφ2是指負載阻抗角的正切,tgφ1=q1/p,tgφ2= q2/p;tgφ(ui)可由有功和無功電能表讀數求得。
2.對處于設計階段的企業,無功補償容量qc按下式選擇:
qc=knpn(tgφ1-tgφ2)
式中kn為年平均有功負荷系數,一般取0.7~0.75;pn為企業有功功率之和;tgφ1、tgφ2意義同前。tgφ1可根據企業負荷性質查手冊近似取值,也可用加權平均功率因數求得cosφ1。
多負荷的集中補償電容器安裝簡單,運行可靠、利用率較高。
三、無功補償的效益
在現代用電企業中,在數量眾多、容量大小不等的感性設備連接于系統中,以致電網傳輸功率除有功功率外,還需無功功率。如自然平均功率因數在0.70~0.85之間。企業消耗電網的無功功率約占消耗有功功率的60%~90%,如果把功率因數提高到0.95左右,則無功消耗只占有功消耗的30%左右。減少了電網無功功率的輸入,會給用電企業帶來效益。
(一)節省企業電費開支。提高功率因數對企業的直接效益是明顯的,因為國家電價制度中,從合理利用有限電能出發,對不同企業的功率因數規定了要求達到的不同數值,低于規定的數值,需要多收電費,高于規定數值,可相應地減少電費。使用無功補償不但減少初次費用,而且減少了運行后的基本電費。
(二)降低系統的能耗。補償前后線路傳送的有功功率不變,p= iucosφ,由于cosφ提高,補償后的電壓u2稍大于補償前電壓u1,為分析問題方便,可認為u2≈u1從而導出i1cosφ1=i2cosφ2。即i1/i2= cosφ2/ cosφ1,這樣線損 p減少的百分數為:
δp%= (1-i2/i1)×100%=(1- cosφ1/ cosφ2)× 100%
當功率因數從0.70~0.85提高到0.95時,由上式可求得有功損耗將降低20%~45%。
(三)改善電壓質量。以線路末端只有一個集中負荷為例,假設線路電阻和電抗為r、x,有功和無功為p、q,則電壓損失δu為:
u=(pr+qx)/ue×10-3(kv) 兩部分損失:pr/ ue輸送有功負荷p產生的;qx/ue輸送無功負荷q產生的;
配電線路:x=(2~4)r,u大部分為輸送無功負荷q產生的
變壓器:x=(5~10)r qx/ue=(5~10) pr/ ue 變壓器u幾乎全為輸送無功負荷q產生的。
可以看出,若減少無功功率q,則有利于線路末端電壓的穩定,有利于大電動機的起動。
(四)三相異步電動機通過就地補償后,由于電流的下降,功率因數的提高,從而增加了變壓器的容量,計算公式如下:
s=p/ cosφ1×[( cosφ2/ cosφ1)-1]
如一臺額定功率為155kw水泵的電機,補前功率因數為0.857,補償后功率因數為0.967,根據上面公式計算其增容量為:(155÷0.857) ×[(0.967 ÷0.857)-1]=24kva
四、結束語
在配電網中進行無功補償、提高功率因數和做好無功優化,是一項建設性的節能措施。本文簡要分析了三種無功補償的方法和兩種無功功率補償容量的選擇方法以及無功補償后的良性影響。在實際設計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無功補償應用獲得最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關鍵詞:光伏發電;無功補償;研究
中圖分類號:TL413+.1 文獻標識碼:A
1概述
隨著內蒙古電網越來越多的光伏發電項目核準及投產,光伏電站的電能質量及無功補償問題勢必將成為新的焦點,我們對本地區電網某個即將投產的29MWp光伏發電項目進行無功補償容量的專題研究探討,為更好的使新能源項目與電網協調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2光伏電站的接入系統及設備參數
光伏電站占地1800畝,58臺500kW太陽能單晶硅電池組件經逆變器轉換為交流電后,每兩臺接入一臺升壓變壓器,29臺升壓變壓器經35kV線路接入7個電纜分支柜,再由電纜分支柜匯集至匯集柜,由匯集柜經匯集線路接入開閉站。
2.1接入系統及35kV送出線路
光伏電站以一回線路接入附近110kV變電站的35kV側,由LGJ-240架空線及YJV62-26/35-1×400電纜組成,具體參數見下表。
表1 35kV開閉站至希望變送出線路參數統計表
2.2 升壓變參數
所研究的29MWp光伏電站升壓變壓器采用ZGS11-Z.G-1250/35型箱變,容量1250kVA,電壓38.5±2x2.5%/0.27-0.27kV,接線組別Y/d11- d11,變壓器短路電壓百分值6.7,空載電流百分值0.4。光伏電站共安裝29臺箱變。
2.3 匯集線路
箱變至電纜分支箱及電纜分支箱至匯集柜至開閉站線路總長5.6km。
2.4 逆變器
逆變器按國標要求,在不犧牲有功容量的情況下,可按功率因素0.95發出容性無功。
2.5 0.27kV線路
逆變器出口至升壓變0.27kV電纜線路每相由4根ZR-YJV-0.6/1-1×150電纜并列使用,單根長10m,共58根。
3 光伏電站容性無功補償容量計算
根據國網公司《 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Q/GDW 617-2011)》及國標《 光伏發電站無功補償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GB/T-201X)》,通過10(6)kV~35(20)kV電壓等級并網的光伏發電系統功率因數應能在超前0.98~滯后0.98范圍內連續可調,有特殊要求時,可做適當調整以穩定電壓水平。如考慮光伏電站為系統提供一定的無功儲備容量,即正常運行方式下,逆變器按功率因數超前0.98~滯后0.98范圍內發出無功,則可以認為本次計算中光伏電站所補償容性無功即為光伏電站升壓變及線路損耗無功和線路充電功率之差。
其中線路需要補償容性無功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
為線路需補償的容性無功(kvar); 為線路無功損耗(kvar); 為線路充電功率(kvar);為線路額定功率(MW); 為線路額定線電壓(kV);os 為功率因數,取值0.98;x 為導線單位長度電抗(?/km); 線路長度(km);為線路頻率(Hz),取值50 Hz;c 為單位長度導線對地電容(μF/km)。
升壓變無功損耗計算公式為
式中:
Q為升壓變損耗(kvar);n為升壓變臺數; 為變壓器短路電壓百分值; 為變壓器空載電流百分值; 為變壓器功率因數為0.9的情況下的視在功率(kVA); 為變壓器額定容量(kW)。
經計算在系統電壓為35kV、33.95kV時(額定電壓的97%)光伏電站所需補償的容性無功值分別為2236.42kvar、2647.72kvar。表2為光伏電站所需的容性無功容量構成。(見表2)
4 潮流計算
4.1 計算工具及邊界條件
本研究項目應用了中國電科院電力系統計算分析軟件包PSD-BPA。發電機采用暫態電勢恒定模型,負荷采用40%的恒定阻抗、60%的馬達模型構成的綜合負荷模型。
4.2 計算結果
方式一:系統正常運行,逆變器功率因數為1的情況下,當光伏電站開閉站容性無功補償容量為3Mvar時,通過潮流計算,送出線路傳輸功率為(28500+j1500)kVA,光伏電站開閉站電壓為36.0kV,各匯流分支柜電壓、匯流線路端電壓在36.0 kV~36.1kV之間,電壓合格。
方式二:希望變35kV側電壓運行在33.95kV,逆變器功率因數為1的情況下,當光伏電站開閉站容性無功補償容量為3.0Mvar時,通過潮流計算,送出線路傳輸功率為(28500+j1000)kVA,光伏電站開閉站電壓為34.3kV,各匯流分支柜電壓、匯流線路端電壓在34.3kV~34.4kV之間,電壓合格。
潮流計算結果表明,考慮線路充電功率,3.0Mvar容性無功補償容量可以對光伏電站及送出線路無功損耗進行完全補償。
結語
本論文以29MWp光伏電站為研究對象,改電站用升壓變升壓至35kV,通過匯集線路匯集至35kV開閉站,以單回線路接入110kV變35 kV側,通過理論計算光伏電站需補償容性無功容量分別為2647.72kvar。經仿真程序校驗計算結果滿足運行要求。
經本文計算及檢驗,因光伏電站變壓器等參數基本為標準參數,所以當送出線路很短時(低于3公里),且光伏電站為一次升壓(即0.27/35kV),可認為補償電站裝機容量10%的容性無功時,即可滿足要求。
參考文獻
【Abstract】In the three-phase power supply, the number of single-phase power supply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leads to the unbalance of three-phase power supply and increases the difficulties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three-phas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is analyz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three-phase compensation and single-phase independent compensation. It can avoid the overcompensation and under compensated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three-phas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ensure the high efficiency, reliability and economy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P鍵詞】無功補償;三相不平衡;電容器
【Keywords】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hree-phase unbalance; capacitor
【中圖分類號】TM7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5-0149-02
1 問題的提出
目前,在用電設備中大多數為感性負載,消耗有功功率的同時,還產生大量無功功率,導致功率因數(cosφ)偏低。功率因數低造成有功功率一定時線路電流和變壓器容量增加,電力系統無法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電能質量、電網的經濟效益。我國供電企業每有向用戶收取電費,如平均功率因數低于規定值時,則要收取額外費用,以鼓勵用戶提高功率因數。100kV?A及以上高壓供電用戶功率因數為0.9以上,其他電力用戶和大、中型電力排灌站、躉購轉售電企業,功率因數0.85以上[1]。
在工廠中三相交流電動機、變壓器等三相對稱負載給三相電源每一相引起的無功功率是相同的,也就是說三相電源每一相的功率因數相同。但是在供配電系統中存在有大量的單相負荷,例如家電、辦公設備、手持電動工具、小功率電焊機、照明燈等,這類負荷的使用沒有規律,呈現出明顯的隨機性,因此電網三相不平衡問題非常普遍,并且電網中三相電源每一相的功率因數也有明顯差別。如何對三相不平衡電力系統的進行有效的無功補償,減小電能損耗,改善電網的運行是當前許多電力用戶面臨的問題。
2 并聯電容無功補償的種類
在工程技術中主要采用并聯電容的方法實現無功補償,感性電路的無功功率可和與電容電路的無功功率相互補償,從而減小與交流電源進行交換的無功功率,提高線路功率因數。
2.1 高壓集中補償
高壓集中補償一般是將高壓電容安裝在10kV電壓以上的母線上。這種方式可以補償高壓母線上的無功功率,對于用戶在母線以后和低壓則的無功功率作用不大,更無法有效解決三相不平衡時的功率補償。但是高壓集中補償投資少,維護方便,可以滿足單相設備容量少(單相容量小于總容量的15%)的大中型工廠的總功率因數要求。
2.2 低壓集中補償
低壓集中補償主要用于380V母線上,針對低壓側的無功功率進行有效的補償,成本低、效果好。采用低壓電容組,按Δ聯結,通常是取B相的功率因數后,對三相同時補償,三相平衡配電系統中表現優異。但是在解決三相不平衡時的無功功率補償問題上表現出其先天不足。因為補償后的三相功率因數不同,以B相為標準進行補償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而A相、C相就有可能出現欠補償或者過補償的情況,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3 單相補償
單相補償是對低壓三相負荷的功率因數進行分別計算,算出每一相所需要補償的電容量進行自動補償,完全避免低壓集中補償中出現的欠補償和過補償的情況。這種方式對三相不平衡系統可以獲得理想的補償效果,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單相補償中注意電容器容量要與線路容量相匹配,大容量電容補償小容量線路會導致精度降低;小容量電容補償大容量線路會出現切換頻繁。為了提高補償的精度,將單個補償電容器的容量減小,總組數增加。由于每組電容器的投切都需要一只開關器件控制,更多的分組意味著開關器件使用量的增加,這將引起成本的上升[2]。
2.4 混合補償
混合補償是將低壓集中補償和單相補償相結合的方式,先用低壓電容組對三相負載中對稱分量進行集中補償,再采用單相電容器對三相負載的不對稱分量進行補償。混合補償能吸取優點,在滿足技術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對成本的控制。混合補償可廣泛應用于居民小區、大型綜合建筑、單相設備比重大的企業等。
3 混合補償的應用
3.1 混合補償的結構
用JKGFF-3G3F型智能混合無功補償控制器實現某用戶的無功補償,如圖1所示。其中前3路為三相共補回路,后9路為分別為A單相補償回路、B單相補償回路、C單相補償回路。該控制器先執行三相共同補償,再通過分析計算,對每一相的無功功率進行單相補償,實現混合補償。在圖1中因篇幅限制未繪制出放電燈、保護裝置和端子等內容。
JKGFF-3G3F型智能混合無功補償控制器與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相互配合,獲取三相線路上的電流、電壓、功率因數參數,按用戶預先設定的工作模式進行無功補償。JKGFF-3G3F的主要端子分配如表1。
3.2 補償電容器的保護
電容器對電壓較為敏感,對于電容器所受電壓不超過額定電壓的10%。在電容器應用的線路中如果易出現電壓波動要加入過電壓保護裝置,否則有可能導致補償電容器過壓擊穿。
在現在供配電系統中存在有大量的非線性負荷,使得電網中的諧波含量常常很高。在線路中變壓器電抗、電網電感和電容器形成一個振蕩回路。當該同路的固有頻率與電流諧波的頻率相互重合時,振蕩回路勵磁而產生很高的過電流,造成供電回路過載,甚至引起電容器的燒毀[2]。有必要在電容器支路中串聯一個電感用于防止產生諧振和吸收高次諧波電流。
4 結語
現代電網中負荷出現的多樣性、復雜性,電網的三相不平衡和無功功率補償等問題日益突出,是供電系統中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電網的三相不平衡的綜合治理措施及智能換相GUI技術研究也得到發展,今后有希望從技術上解決一定范圍內的三相不平衡問題。新型的靜止無功補償裝置(SVC)、靜止無功發生器(SVG)等的研究與運用,會使得無功補償技術更加完善與智能。
【參考文獻】
關鍵詞:電氣工程;安全供電;節能降耗
中圖分類號:F4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世界能源的大規模使用及其不合理的浪費,能源的短缺越來越引起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的普遍關注。其中,電力能源的耗費和電力設計也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人們在追求智能樓宇、博物館建筑、住宅樓和校園建筑的舒適、安逸、安全和人性化的同時,也開始注重電氣自動化工程的節能設計,既要做到合理、達到用戶使用需求,又要兼顧到節能設計。
1電氣工程設計原則
1.1優化供配電設計。促進電能合理利用
在做電氣工程設計時首先考慮的是適用性,就是要能為電氣設備的運行提供必要的動力:為在建筑物內創造良好的人工環境提供必要的能源;應該滿足用電設備對于負荷容量、電能質量與供電可靠性的要求;應能保證電氣設備對于控制方式的要求,從而使電氣設備的使用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做到供電系統高效、靈活、穩定、易控、多樣、便捷、暢通。其次考慮的是安全性,電氣線路應有足夠的絕緣距離、絕緣強度、負荷能力、熱穩定與動穩定的裕度;確保供電、配電與用電設各的安全運行:有可靠的防雷裝置:防雷擊技術措施;在特殊功能的場合下還應有防靜電、防浪涌的技術措施;按建筑物的重要性與火災潛在危險程度設置相應必要的技術措施。在滿足電氣工程的實用性和安全性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技術,優化供配電設計。促進電能合理利用。
1.2提高設備運行效率。減少電能的直接或間接損耗
在滿足建筑物對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建設投資,最大限度的減少電能與各種資源的消耗。選用節能設備、均衡負荷、補償無功、減少線路損耗、降低運行與維護費用,提高電源的綜合利用率,提高設備運行效率、減少電能的間接或直接損耗。
1.3合理調整負荷。
選取合理的設計系數,提高負荷率和設備利用率在滿足建筑物對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設計時盡可能提高電能質量、合理調整負荷、選取合理的設計系數、在特殊用電的情況下選擇合理的節能措施,提高負荷率和設備利用率節約電能。
2電氣自動化節能技術
在進行電氣自動化的技能設計時,主要就是希望能夠通過一些可靠的新技術和新思路來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實際的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可以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來實現,下文中分類簡述之。
2.1減少電能傳輸的損耗
電路線路上必然會存在電阻,因此只要有電流通過線路就會產生有功功率能耗,對于這樣一種形式的能量損失,我們就需要根據其能耗的機理來進行設計處理,考慮到線路上的電流是不允許改變的,因此就只能夠在線路的電阻上做文章,也就是說,只要能夠在不影響線路正常運行的狀況下減小線路上的電阻,就能夠有效的起到節能的作用。我們更進一步的來探討,與線路電阻有關的是線路自身的電導、線路截面和線路的長度,相應的節能方式也就可以分為三個大類:一是選用電導率比較小的金屬材質來作為線路的輸電導線;二是盡可能的減少線路的長度,這一點可以通過線路少走彎路、不走回頭路來實現;三是適當的增大導線截面的面積。
2.2無功補償
在電氣自動化系統中,無功功率占有供配電設備的很大一部分容量,因此增大了線路的損耗,從而造成電網的電壓下降,從而大幅度影響到電能質量和電網的經濟運行。因此,為了實現無功就地平衡,減少損耗,可以選用恰當的無功補償設備,這樣也能夠有效提高社會和經濟的雙重效益。具體而言,對無功補償設備有以下幾點要求:一是在使用電容器補償時,電容器容量的確定應該根據具體參數,如目標功率因數、配電電壓的容量、負荷等等,通過對這些參數的計算來確定;二是為了達到良好的補償效果,應該采用集調節平滑、跟蹤準確、適應面廣等優點為一體的模糊投切方式,因為以前的補償電容組中電容器的分擔方式、投切開關的方式、按編碼配置的方式、按比例分配的方式等,都不能達到現在我們想要的補償效果;三是最好選擇無功功率作為投切參數物理量,以有效防止投切振蕩、無功倒送等情況的發生。此外,無功補償裝置最好就地安裝,實行就地補償,這樣才能使線路上的無功傳輸減少,達到節能的目的。
2.3使用有源濾波器
為了有效避免與電網聯結電氣設備的誤動作,就必須消除諧波,而消除諧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有源濾波器。誤動作主要是由于電氣設備數量的增加,產生的諧波越來越多,又由于這些諧波電流在電網阻抗上產生的電壓與基波電壓重疊,就會引起電壓的畸變,從而造成電氣設備產生誤動作。概括起來,有源濾波器主要以下特性:具有優異的動態性能;反應快;能使功率范圍更寬大等,能使無功補償達到更好的效果。一般情況下,采用有源濾波器對產生的諧波進行過濾,在電氣設備誤操作之前就能夠將其阻止,使電氣設備的運行更加有效率,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2.4選擇電壓等級
電壓等級的合理配置同樣能夠起到較好的節能效果,一方面是處理好高壓和低壓配電的電壓等級選擇,另一方面就是在進行供電電壓的確定時,需要綜合性的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來進行,包括用電設備的性質、設計的前景規劃、電網的發展計劃以及供電回路的數量等。
2.5供配電系統的設計
通過供配電系統的合理設計來實現節能無疑是最為直接也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著手進行:一是盡可能的減少配電的級別,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供配電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二是要要結合實際的用電狀況來對供配電的狀況進行確定,盡可能的保證變壓器處于負荷的中心位置,這樣就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供電半徑,從而實現電力節能,并且,這樣一種節能方式還能夠一定程度上提高供電的質量。
2.6提高自然功率因數
自然功率因數就是在沒有配備無功補償裝置的供配電系統中有功功率與無功功率的比值。用電設備根據其性質可以分為直流、電感和電容三大類,而在實際的應用中通常這三種性質的電器都會同時存在,這時候系統中就會因為感性和容性電器的存在而產生一部分無功功率,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通過系統自身超前的無功引入將其抵消掉。從這樣一種狀況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提高功率因數的好處就在于能夠在保證負荷有功功率不發生任何變化的情況下降低無功功率來實現線損降低的目的。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實現功率因數降低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直接采用功率因數較高的同步電動機,二是采用電容器來實現補償。
2.7照明節能
在電氣自動化的節能設計中,還可以通過照明節能來實現,具體來說同樣是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直接利用高效光源,傳統的白熾燈雖然簡單便宜,但是其發光的效率比較低;另一種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光,這就需要對構筑物的門窗進行擴大,或者是對建筑物或者是構筑物選擇一個較好的朝向。
3結束語
社會還在不斷的發展,電氣系統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斷的進步,而對于電氣自動化中的節能技術而占也正處于發展階段。現在的節能技術能夠達到節能的效果,而今后研究的節能技術將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而現在要做好電氣自動化的節能設計則應該從導線的選擇到最后安裝的完成都應該做到最好,并且還要讓節能技術在電氣系統中發揮到最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永恒,綠色自動化改變生活——施耐德電氣自動化暨Modicon40周年現場報道[期刊論文]-自動化博覽2008,25(8)
關鍵詞:DSP;CPLD;磁控電抗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126
0 引言
磁控電抗器控制器作為磁控電抗器調試、運行中的一個必要部件,在項目開發對前其安全可靠性做全面的考慮,結合電網運行的實際情況,分析得到應輸入輸出的信號信息包括:(1)采集電網電壓、電流,計算電網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功率因數及相關開關信息;(2)根據參數設定和實際檢測值自動閉環調節磁控電抗器移相觸發脈沖信號;(3)手動、開環調節磁控電抗器移相觸發脈沖信號;(4)控制液晶觸摸屏,實現人機界面;(5)與變電站綜保設備通信,實現遠程控制。
1 控制系統原理
基于磁控電抗器的無功電壓綜合補償控制器原理,采集電壓、電流信號,計算系統的有功功率及無功功率,快速跟蹤電壓及無功功率的變化,動態地調節投入的補償電抗器容量,平衡無功及電壓。也就是說,控制器能自動檢測系統的電流、電壓,并能根據檢測量自動調整晶閘管移相觸發角的大小,進而改變磁控電抗器輸出的感性容量。這樣,磁控電抗器就可以根據電壓和所需的無功,自動調節投入的補償電抗。控制系統原理圖如圖1所示。
2 硬件電路設計
控制器硬件部分由8個獨立模塊組成,模塊間由母板連接。控制器前部為液晶觸摸屏,后部為各模塊的輸入輸出接口。控制器硬件框圖如圖2所示:
(1)電量采集模塊1、2。電量采集模塊功能是將輸入的電壓、電流信號變換為-5~+5V正弦波信號、0~+12V方波信號。
(2)CPU模塊。A/D轉換部分是將-5~+5V正弦波信號變換為-2.5~+2.5V正弦波信號,送入AD轉換芯片轉換為數字量,再送入DSP芯片;輸入輸出部分是將CPLD芯片發出的觸發信號進行隔離、功率放大,將輸入的開關信號進行隔離再送入CPLD芯片;通信部分將DSP芯片收發的串行通信信號進行隔離和電平變換,連接至輸出RS232端口與上位機通訊、與液晶屏通信端口通訊。
(3)光纖輸出模塊。光纖輸出模塊功能是將晶閘管移相觸發脈沖信號轉換為光信號輸出。
(4)開關量輸入輸出模塊。開關量輸入模塊是將輸入開關量通過繼電器隔離后,轉換為0~3.3V信號;開關量輸出模塊是將輸出開關量通過繼電器隔離后,轉換為機械觸點信號。
(5)工作電源模塊。工作電源模塊是將輸入的AC 220V電源(含地線)轉換為+5V、±12V、+24V工作電源。
(6)觸摸式液晶屏。觸摸式液晶屏可顯示和觸控,完成系統運行狀態顯示和控制參數修改任務。
3 軟件系統設計
本系統 的程序分為DSP軟件程 序和CPLD硬件程序兩部分,這兩部分程序結合起來共同完成了MCR控制 器的控制功能。
系統設計的 思路是DSP完成采樣、計算、控制、人機交互的工作,CPLD實現邏輯和時 序電路。圖3為程 序系統設 計示意圖。其控制過程為:(1)交流采樣 的系統 參數接入DSP中,判斷系統支行狀態,由CPLD發出相應的觸發信號;(2)通過 計算得出 每相MCR的控制角;
(3)DSP通過 總線發送控 制角到CPLD;(4)CPLD根據同步電壓信號,生成六路晶 閘管觸發信號;(5)DSP實現了通信、時鐘、鍵盤、顯示等功能;CPLD實現了鎖相 倍頻、鍵盤處理、開關量處理 等功能。
這里的數據采集、處理、控制算法等程序功能都在相應的中斷處理程序得到實現。所以主程序主要是用來進行系統初始化和非實時事務的處理,具體包括以下幾個功能:進行系統初始化、完成通訊報文處理、完成人機交互數據處理。
3.1 控制原理及主要控制算法
本次設計的控制器采取了電壓無功綜合考慮的控制策略,即用戶可以只調無功或只調電壓,也可以電壓無功綜合調節。其交流采樣算法流程如圖4所示。
同步倍頻信號輸入到AD模塊的ADSOC控制口時,通過軟件設置,使同步倍頻信號每一次上升沿觸發一次AD轉換,AD轉換結束后自動觸發AD中斷服務程序,中斷服務程序的流程圖如圖5所示。每采集一個周期的數據,執行一次瞬時無功計算程序,計算出電網的電流、電壓、無功功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數、視在功率,再取平均值,與設定值比較,其差值來控制觸發角,使檢測到的無功逼近設定值。程序里使用的一些子程序,如定點數正弦運算、定點數開平方、定點數余弦運算等,可以在DSP定點函數庫中得到。
3.2 系統軟件設計
本次設計中主要的數據采集、處理、控制算法等程序功能都在相應的中斷處理程序完成,主程序主要是用來進行系統初始化和非實時事務的處理,即完成系統初始化、通訊、人機交互數據處理等功能。
控制器開機后,主程序首先進行DSP的初始化,然后進入程序主循環,在主循環里,主要完成液晶屏顯示、鍵盤操作、通信等任務。
DSP主程序流程如圖6所示。
4 結語
本文通過對磁控電抗器的硬件與軟件設計的闡述,可以實現對磁控電抗器感性容量的平滑調節,達到無功補償的目的。本系統采用DSP與CPLD相結合的控制方式,大大提高了運行效率,保證了設備運行速度,可以全自動在系統中運行,有效控制觸發導通角,進而輸出系統所需的無功補償量。
參考文獻:
[1]韓琳.基于可控電抗器的無功電壓綜合補償[D]. 武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高元楷.電力系統無功電壓調整與控制[M]. 電力工程師手冊 電氣卷(上). 中國電力出版社.
[3]胡銘,陳珩.有源濾波技術及其應用[J]. 電力系統自動化.
[4]張皎,趙剛,湯廣福.超高壓大容量靜止無功補償器(SVC)裝置研制[J].四川電力技術.
[5]彭軍.靜止無功補償器研究現狀及發展[J].四川電力技術.
[6]四銘興,勵慶孚.磁飽和式和變壓器式可控并聯電抗器[J].高電壓技術.
[7]王兆安,楊君,劉進軍.諧波抑制和無功功率補償[M].機械工業出版社.
[8]司棟森.基于雙DSP的高壓無功補償裝置設計與實現[J].微計算機信息.
【關鍵詞】廠區供電;節能技術;應用分析
0. 引言
目前,不少高耗能企業的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了上萬kVA,在一個裝機容量10000kVA的高耗能企業中,只要實現一個百分點的節能降耗,每小時就可以實現100kVAh的電能,這可以給企業帶來較直接的經濟效益。本文要設計的是一個綜合自動化感抗補償系統,通過適當調整容性增壓和抗性增壓的方式,實現廠區供電節能的補償。
1. 現狀及需求分析
某生產企業安裝3000V150kW電動機35臺,1140V75kW電動機72臺,680V11.4kW電動機211臺,380V小型電動機122臺。電動機總裝機容量13787.4kVA,運行在3000V、1140V、680V、380V四個電壓等級上。工廠采用35kV進線,直接在廠區內布置中央變電所,采用三臺10000kVA變壓器并列運行,形成35kV進線母線、3000V離場母線、1140V離場母線、380V自備母線。680V和380V用電變壓器由分布在廠區內的12個3000kVA變壓器執行變配電工作。廠區低壓網絡雖然分別由12個并列變壓器提供電源,但是680V網絡和380V網絡已經實現了互聯。
因為廠區內的大功率設備以抗性設備為主,所以,設備運行過程中會引起抗性增壓的現象。抗性增壓會直接造成系統中的視在功率增加,引起不必要的功率損耗。如果采用每電動機逐一補償的方式,雖然可以平衡大部分抗性增壓,但因為電動機和變壓器的容性漏電功率難以確定,所以,本文采用集中補償的方式滿足廠區供電的無功補償。
2. 模糊算法分析
在臨界取值上,電壓臨界默認整定為U±0.05U,電壓上下限值整定為U±0.10U。無功功率的正常值范圍默認整定為±0.03P。
3. 硬件實現
本文采用4個自動化補償柜實現以上20級自動投切功能。根據表1設計,1#柜安裝60臺20kVA電感器,每3臺并聯為一組,共20組,同時安裝60臺8kVA電容器,每3臺并聯為一組,共20組。2#柜布置的電容器和電容器結構與1#柜一致。3#柜部署60臺10kVA電感器,每3臺并聯為一組,共20組,同時安裝60臺3kVA電容器,每3臺并聯為一組,共20組。4#柜部署60臺5kVA電感器,每3臺并聯為一組,共20組,同時部署60臺2kVA電容器,每3臺并聯為一組,共20組。四個柜子分別負責3000V、1140V、680V、380V電壓等級的自動化無功補償工作。控制方法上,采用MTC MTX MTK 300A系列可控硅完成投切操作,通過微電腦重動控制,每柜子共需要MTC MTX MTK 300A系列可控硅120臺。
主機選型方面,本文系統計劃采用全志A20處理器,該處理器采用了兩個ARM7核心并列運行,提供512MB運行RAM和1GBROM。120個可控硅的控制端前置120個光電耦合器,用以隔離12V控制鏈路和5V計算回路。在50Hz工頻工作模式下,采用半波重動的方式,合閘間隙應控制在10ms以內。此間隙要求下,大部分光電耦合器均可以滿足要求,本文選擇夏普電子生產的,SOP-4 PC817B PC817C光電耦合器作為控制執行部件。光電耦合器前置的鎖存器同樣選擇夏普公司生產的74HC595D SOP-16。地址控制使用的32位與門芯片選用夏普公司生產的TSSOP-14 SN74LV32APWR。
控制原理上,采用A20的PD接口構成32位數據總線,采用A20的PA接口構建32為地址總線。使用A20的PC接口構成16位顯示總線,連接到顯示控制器。在PD和PA構成的64位總線上,引出不少于30個外部模擬量輸入或開關量輸出接口。每個接口前置采用2個TSSOP-14 SN74LV32APWR32位與門計算器,首先根據跳線挑出的地址與地址總線上的地址進行與計算,得到的值與數據總線形成二次與計算。計算結果寫入74HC595D SOP-16鎖存器中,鎖存器輸出端直接連接光電耦合器。反向數據通過夏普公司的SOP14 LM339 LM339DR 電壓比較器進行數字化,同時與兩個TSSOP-14 SN74LV32APWR32位與門計算器連連接。與門計算器通過地址總線上的數據與跳線地址進行與計算,計算結果與電壓比較器輸出結果合并寫入數據總線。
因為A20是運行在1GHz的主頻上的,且其搭載了安卓2.2操作系統,可以充分利用兩個ARM7處理器的計算資源。所以,本文系統的響應時間遠小于10ms,其投切開關重動執行時間也遠小于10ms。
4. 結束語
通過本文系統的部署,可以實現4個電壓等級上的20級無功補償自動投切,通過全志A20工業控制計算機的支持,可以始終確保廠區電壓控制在U±0.05U級別上,在降低了無功增壓效應帶來的視在功率增加的基礎上,也提高了廠區供電的純凈性,使得因為電壓波動帶來的設備損壞比率大幅度下降。本文系統的不足是使用了較多的電容器和電抗器以及可控硅控制器,使得本文系統體積較大,散熱壓力也較大。隨著后續研究的進行,相信本文系統可以更加完美。
參考文獻:
[1]王思宇.組合式無功補償控制策略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關鍵詞】提高;母線電壓;合格率;措施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220kV bus voltage qualification rate
WEIHuiqin,FANXinjian,DUJuan
(Henan province electric power company Sanmenxia power supply company, Sanmenxia City, Xiaoshan Road West 472000)
Abstract:The voltage quality and power factor are important technical indexes of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Reactive power balance and compensation are the base to ensure the voltage quality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e management of reactive power and voltage is an important work for Electric power dispatching system, and it is also the base of other works. The qualified rate of 220kV bus voltage is an important index of benchmarking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an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qualified rate of 220kV bus voltage, introduces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hopes to help the relevant companies。
Key words: Improve, bus voltage, qualified rate,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M451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電壓是衡量電能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它與電力網的穩定及設備的安全運行有著重大的關系,電壓質量和功率因數是供電企業的重要技術指標。電壓不合格造成的危害廣泛,不但直接影響電氣設備的性能,還將給系統的穩定、安全運行帶來隱患,甚至引起系統電壓崩潰,造成大面積停電。因此,有效的電壓控制分析和合理的無功補償,不僅能保證電壓質量,而且能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和經濟效益。
提高電網電壓合格率有很多手段,但無功補償是常用和比較重要的措施,對無功補償的研究比較多,但如何結合供電區電網的特點,采取最合理的措施,是運行管理人員需要不斷研究探討的課題。本文通過調查和分析影響某地區電網220kV母線電壓合格率的原因,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
2 影響220kV母線電壓合格率的原因
某地區電網地理布局為東西狹長分布,電源主要偏重于西部,負荷偏重于中東部,220kV變電站電壓大致呈“西高東低”的趨勢。電網結構主要以500kV某變電站為中心,變電站分層分區分布發展,這樣靠“一點”統一均衡調節電壓,難以同時滿足電網東、西兩端的電壓高低要求,形成“翹翹板式”調節難題。220kV電壓合格率的難點主要在于:一是電網結構、地理布局限制。二是地調可調節的有效手段受限。220kV及以上設備屬省(網)調調度,地調主要調度范圍在220kV以下設備,所以對于220kV電壓的重大調節需求不能直接、及時實施,只能采取間接匯報、申請、建議等手段,往往效力不大,或錯過有利時機。經過長期以來對無功電壓的管理,我認為影響地區電網220kV母線電壓合格率的原因有9個方面。
2.1 無功補償設備配置規劃設計不科學
規劃設計時沒有注重無功配置,在傳統管理模式中,地區電網主要側重于電能質量和線損的管理與控制,主變高壓側的受電力率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在電容器的配置、主變分接開關的選擇上,往往只考慮電壓要求,未充分考慮力率的因素,不能在源頭上對無功補償設備進行科學配置。實際配置容量不足,無法實現就地補償[1]。
2.2 電網運行方式、負荷變化,引起電壓在某一時段內的偏移。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用電器進入千家萬戶,加劇了峰谷負荷的懸殊,造成負荷畸變,引起峰段電壓偏低[2]。
2.3 無功補償設備操作時間長
通過對區內的無功補償設備運行情況進行調查,發現部分無功補償設備不具備遙控操作條件,造成無功補償設備操作時間長。導致電壓調節遲緩、滯后,常常錯過電壓調節的最佳時機。調度員從發現220kV母線電壓越限,到采取措施,再到變電站人員投切無功補償裝置時,需要相應的時間,不能把越限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嚴重影響了220kV母線電壓合格率。
2.4 不能及時監控220kV母線電壓臨近越限情況
調度員雖然加強了監視,但只能在母線電壓越限后才被發現。錯過了指揮電容器投切的最佳時機。
2.5 無功補償設備檢修導致電壓越限
本人調查了2011年1-12月無功補償設備檢修情況,對電壓越限情況進行了分析。發現因無功補償設備檢修造成的電壓越限點,占越限點總數的2%。
2.6 系統電壓波動引起電壓越限
電網220kV母線電壓受主系統電壓影響比較大,但220kV及以上設備屬省(網)調調度,地調的調度范圍在220kV以下設備,所以對于220kV電壓的重大調節需求不能直接及時地實施,只能采取間接地匯報、申請、建議等手段,往往效力不大,或錯過有利時機。
2.7 地方電廠最大、最小方式對系統電壓的影響
通過對2011年無功出力及系統電壓對比曲線的調查,某電廠最大、最小方式對系統電壓有一定影響,例如,當某電廠最大方式下,系統電壓為233.4kV,當某電廠最小方式下,系統電壓為224kV。
2.8 大功率用戶負荷發生突變
通過對2011年某區域電網的調查,區域內主要工業用戶負荷變化,直接影響到系統電壓。負荷重,造成母線電壓偏低,負荷輕,造成母線電壓偏高。
2.9 節假日負荷變化大
通過對2011年9-11月節假日期間的某區域電網的負荷變化和負荷預測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因節假日造成的負荷變化在負荷臨時變化總量中所占比重較小,僅為3%。調度員具有一定節假日電壓調控經驗,該因素對220kV電壓合格率影響較小。
3 提高220kV母線電壓合格率的有效措施
3.1一般常見措施
3.1.1 提前介入公司電網規劃建設
針對電網結構薄弱的問題,地調應積極提前介入電網規劃,對存在的電網結構問題不但在每年的年度方式中提出解決措施,還在公司每年的運行方式編制匯報會議、省調年度方式編制匯報會議時提出合理化建議,并針對具體問題做分析報告,從根本上保證母線電壓質量合格[3]。
3.1.2 加大電網建設,改善電網結構。
加強無功補償容量建設,配網線路及臺架合理配置補償裝置,提高用戶功率因數,減少線路輸送的無功功率[4]。新增用戶配變必須進行合理無功補償,無功電力應就地平衡。凡功率因數不能達到規定要求的電力用戶,供電企業可拒絕接電。該條對所有用戶的功率因數標準都做出了規定。所以,對新增變壓器無論大小必須要求做好無功補償設計,并嚴格把好驗收關,保證用戶無功就地平衡[5]。
3.1.3 科學合理地配置電容器的容量
現在的電網中部分電容器組的容量很大,根據敏感性的分析結果,電容器在投切之后會出現無功缺失和無功過補的現象。這也是引起小容量電容器頻繁出現投切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電容器都分組運行或者在總線上配置兩組不同容量的電容器。根據現場投入的電容器組的實際容量,進行人工修改相關的容量參數,系統控制投切,將取得更好的成效。搞好無功電壓管理、降低線損的基礎是各變電所都應按《導則》要求合理的配置無功補償設備,不能不配或少配電容器,還應考慮負荷的發展需要,便于運行操作[6]。
3.1.4 嚴禁用戶向電網,下級電網向上級電網倒送無功。
地方電廠無功出力,大功率用戶的無功補償設備,接受地調、配調調度,應按照負荷和電壓變動及時調整無功出力,嚴禁用戶向電網,下級電網向上級電網倒送無功[7]。
3.1.5 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
要在確保安全、可靠、滿足電能質量的前提下,根據電網結構及接線方式,優先考慮電網運行的經濟性,了解電網運行動態調整,對易出現電壓質量及損耗增加,不利于電網經濟運行的方式進行及時調整和變更,將潮流計算分析作為調整運行方式和安排計劃檢修的依據,科學安排電網運行方式。
3.1.6 削峰填谷,提高負荷率。
地區負荷波動大是造成供電電壓合格率低的主要因素。目前,電力市場正逐漸由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使負荷峰谷差有所加大,但是,為了用戶用電質量的提高,也為了減小電網占用容量和降低電網損耗,我們還是應該提倡大用戶避峰用電。
3.1.7 無功設備運行維護
由于無功設備的運行狀況與電網電壓調整息息相關,必須協調好無功設備管理和電壓管理。因此,無功設備管理部門與無功電壓管理單位需要密切配合。一方面,管理部門及時了解無功設備的健康狀況,并提出處理要求及應急措施;另一方面,根據電壓運行情況合理安排無功設備的檢修,對于影響電壓質量的設備缺陷優先處理[8]。
3.1.8 利用各種手段,調整系統電壓。
加強對變電站無功、電壓的調整,保持變電站母線電壓質量和補償裝置的即時投停:全部調壓手段用完后,變電站母線電壓質量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及時匯報上級調度員協助調整[9]。
3.1.9 加強監視,發現越限,及時調控。
當系統監控的母線電壓超過上下限值時,自動發出報警,由值班人員及時調整把功率因數控制在合格范圍內。避免了無功電壓考核發生,有效地提高了無功電壓合格率[10]。
2011年10月16日值班人員發現某變電站220kV母線電壓為234.7kV,越上限運行,及時調整,把功率因數控制在合格范圍內,避免了無功電壓考核發生。2011年6月11日值班人員發現某變電站220kV母線電壓為222.088 kV,越下限運行,及時調整,把功率因數控制在合格范圍內,避免了無功電壓考核發生。
3.1.10防止電壓下降,導致電壓崩潰引起大面積停電事故。
在電力系統發生事故時,調度值班人員既要控制有功電力的輸送以防止聯絡線過負荷,同時又要防止由于無功電力的缺乏引起電壓下降,導致電壓崩潰引起大面積停電事故。
3.2 應采用的有效措施
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本人感到僅采用常見的提高措施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尋找更有效的措施需要不斷研究探索,以下措施供大家參考。
3.2.1 加強無功電壓全過程閉環管理
由于無功電壓涉及電網規劃、建設、生產、運行、維護等全部電力生產環節,所以應及時成立無功電壓管理領導小組,按照”統一調度,分級管理”的原則,實行全過程閉環管理。實行日、周、月分析制度,定期召開電網調度分析會議。對電網220kV無功電壓調整合格率情況進行統計及分析,查找影響電壓質量的主要原因,并針對性提出提高電壓質量的具體措施。調度員加強監視,密切關注系統電壓變化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并積極與上級調度溝通,說明情況,協助調整系統電壓,保證220kV母線電壓合格率。加強缺陷管理,保證無功補償裝置健康投入運行。
3.2.2 加強自動化技術手段應用,設置220kV母線電壓臨近越限報警。
應加強自動化技術手段應用,通過SCADA系統設置220kV母線電壓臨近越限報警,在電壓越限前作出預警,為調度員調節無功設備預留下充足時間,把電壓控制在合格范圍內,防止其越限。同時利用調控一體化系統實現無功設備遠方操作,大大縮短了無功補償設備的操作時間,使電壓調節做到快速、準確。
2011年5月7日值班人員發現某變電站220kV母線電壓為233.5kV,臨近上限運行,及時調整,將電壓控制在合格范圍內,保證了220kV母線電壓合格率。2011年5月31日值班人員發現某變電站220kV母線電壓為223.4kV臨近下限運行,及時匯報上級調度,協助調整系統電壓,將電壓控制在合格范圍內,保證了220kV母線電壓合格率。
3.2.3 加強負荷預測,及時調控電壓。
天氣異常、節假日影響負荷變化大,通過加強負荷預測,提前預知負荷的臨時變化會造成電壓的非正常變化,及時調控電壓。
3.2.4進行專業培訓,提升掌控電網水平。
使調度員熟悉電網結構,掌握各供電區的無功補償裝置分布情況。以便統籌考慮電網運行情況,在保證220kV母線電壓合格的同時兼顧110kV、35kV、10kV各電壓等級電壓合格。
4 結論
通過一系列措施,影響某地區電網220kV母線電壓合格率的問題逐一得到了解決,提高了220kV母線電壓合格率,為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打下了基礎。結合各自供電區電網的特點,采取最合理的措施,是我們運行管理人員今后需要不斷研究探討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呂翔.提高電網電壓及力率合格率的措施[A].第四屆(2010)全國電力系統無功/電壓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10:550-553
【2】賀艷.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供電電壓質量[J].科技資訊,2010,(31)112
【3】童琴華 如何加強調度運行管理提高電壓質量的措施及建議[J].科學時代,上半月2011(12):111-112
【4】黎遠忠.無功電壓分析及改進措施淺談[J].科技致富向導,2013,(3)57
【5】黃巖,徐強.電力調度無功電壓對網損減少的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4) :113
【6】孫凌雁.無功電壓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7):110
【7】趙剛,徐紅云. 桐廬電網無功電壓管理探討[J].機電信息,2011,(36):55
【8】楊丹.無功電壓全過程全方位管理探討[J].湖南電力,2011,31(z1):136
【9】賀春茂,戴文.國內電網無功電壓的優化控制方案[J].科技傳播,2011,(23)137
【10】孟慶娥.電網無功電壓管理系統研究[J].電源技術應用,2013,(1):34
作者1簡介:魏惠琴(1966-),女,漢族,河南省偃師縣,大專,工程師,河南省電力公司三門峽供電公司調控中心經濟運行專責,主要從事電力系統無功電壓管理工作。
【關鍵詞】有源電力濾波器;諧波;補償;PWM變流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量的電力電子裝置廣泛的應用于工業的各個領域,給工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大量電力電子裝置的廣泛應用,同時也給電力系統這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其根本原因就是電力電子裝置是非線性負荷,在系統中運行會產生諧波,造成十分嚴重的危害。治理諧波污染已成為當今電工科學技術界所必須解決的問題,開發和研制高性能的諧波抑制裝置迫在眉睫。
有源電力濾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是目前研究比較深入的一種裝置,它是一種用于動態補償,既可抑制諧波,又可以補償無功的新型電力電子裝置,它能對大小和頻率都變化的諧波以及變化的無功進行補償,其應用可克服LC濾波器等傳統的諧波抑制和無功補償方法的缺點。
1.有源電力濾波器的基本原理
1)機理:通過一定的控制算法使有源電力濾波器發出與諧波源所產生的諧波的幅值相等,相位恰好相反的量,抵消諧波源中的諧波成分,使其剩下基波成分,其本質就是一個諧波源。
2)基本原理:最基本的有源電力濾波器系統構成圖如圖1[4]:
圖1中表示交流電源,負載為諧波源,它產生諧波并消耗無功。有源電力濾波器系統大體上由兩大部分組成,即指令電流運算電路和補償電流發生電路。其中指令運算電路的核心部分就是諧波和無功電流檢測電路,其主要作用就是檢測出需要補償對象電流中的諧波和無功等電流分量;補償電流發生電路由電流跟蹤控制電路、驅動電路和主電路三部分組成。其作用是根據指令電流運算電路得出的補償電流的指令信號,產生實際的補償電流,主電路多為橋式PWM變流器[1]。
圖1 并列型有源濾波器系統構成說明圖
2.有源電力濾波器的基本特點
1)動態補償,可對頻率和大小都變化的諧波進行補償,動態響應快。
2)補償諧波時所需儲能元件容量較小。
3)即使補償對象電流過大,APF也不會發生過載,并能正常發揮補償作用。
4)受電網阻抗的影響不大,不易和電網阻抗發生諧振。
5)能跟蹤電網頻率的變化,補償性能不受電網頻率變化的影響。
6)對較高次諧波濾除困難,需要與無源高通濾波器配合。
3.有源電力濾波器的設計
有源電力濾波器的設計大致可分為五個部分:
1)主電路設計
2)指令電流運算
3)電流跟蹤控制
4)直流電壓的控制
5)APF的控制方式
(1)主電路
作為主電路的PWM變流器,在產生補償電流時,主要作為逆變器工作,因此可稱為逆變器。但它不僅僅是單獨作為逆變器而工作的,當在電網向有源電力濾波器直流側儲能元件充電時,它就作為整流器工作,即它既可以工作在逆變狀態,也可工作在整流狀態,所以多以變流器稱之[5]。
在應用中主電路多以三相橋式變流器為主,三相橋式變流器又可分為電壓型和電流型兩種。而電壓型應用較為廣泛。隨著電力電子器件技術和控制技術的發展,先進的功率器件的應用給主電路性能帶來了很大變化。
常用的PWM變流器多為電壓型變流器,單個電壓型PWM變流器基本拓撲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2 單個電壓型PWM變流器
基本拓撲結構圖
其中VT1~VT6表示電力電子功率器件,Udc表示直流側電壓。電壓型PWM變流器的基本特點是:
1)直流側為電壓源或并聯有大電容,在正常工作時,其電壓基本保持不變,可看作電壓源。
2)對電壓型PWM變流器,為保持直流側電壓不變,需要對直流側電壓進行控制。
3)電壓型PWM變流器的交流側輸出電壓為PWM波。
控制各個開關器件輪流導通和關斷,同時使另一個器件導通,就實現了兩個器件之間的換流,電路的環流方式分為180度導通型和120度導通型。
所謂180度導通型是指同一橋臂上、下兩管之間互相換流。而120度道通型是指在同一排不同橋臂的左、右兩管之間進行的。但180度導通型應該注意防止上、下橋臂的直通。
本設計中,主電路形式選擇為電壓型PWM型變流器,功率器件選擇為IGBT,直流側電壓選擇:一般選擇為直流電壓的大小等于交流線電壓峰值的1.5倍。對于380V等級系統,直流側電壓為選擇為800V。APF的容量為:
其中E為電網相電壓有效值,Ic為補償電流的有效值。該設計中給出的數據額定線電壓為380V,容量為10KVA 則可以計算出額定電流
。
連接電感的選擇:可按下式近似取值:
其中為補償電流指令信號的最大值。為載波周期,取為10KHz,括號里面的值取0.35,結合計算出來的計算得額定電流值,帶入上面公式計算得L=0.0067H。
(2)指令電流運算部分
實質上就是諧波電流檢測部分,諧波檢測的方法很多,早期的模擬法,到后來的傅里葉分析法,還有人工神經網絡法,瞬時無功功率理論等,但應用較為廣泛的還是瞬時無功功率理論,該理論的產生為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現在依舊采用瞬時無功功率理論來檢測諧波電流。基于瞬時無功功率理論的檢測方法中的-變換法的檢測框圖如下圖3:
(3)電流跟蹤控制部分
該部分作用是:根據補償電流指令信號和實際補償電流之間的差別,得出控制補償電流發生電路中主電路各個器件通斷的PWM信號,控制的結果應保證補償電流跟蹤其指令信號的變化——電流型功率放大器。
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跟蹤型PWM控制方式有以下三種方式:滯環比較方式、定周期瞬時值比較方式和三角波比較方式。
這里還是選擇比較常用的三角波比較方式。其基本控制框圖如圖4:
圖4 控制系統結構圖
其中K多為PI調節器,其參數直接影響著逆變電路的電流跟蹤特性。三角波比較方式的基本特點是:
1)硬件電路較為復雜;
2)比例調節控制方式,電流響應稍慢;
3)跟蹤誤差較大;
4)功率器件的開關頻率等于載波頻率;
5)輸出電流所含諧波少。
(4)直流電壓控制
基本思想:通過控制APF與交流電源的能量交換來調節直流電壓。
(5)APF控制方式
基本方式包括檢測電源側電流和檢測負載側電流,還有兩者結合的混合型控制方式。這里采用檢測電源側電流控制方式。其基本的控制框圖如圖5[3,4]:
圖5 檢測電源側電流控制方式原理圖
4.結束語
有源電力濾波器是一種用于動態抑制諧波、補償無功功率的新型電力電子裝置,能對大小和頻率都變化的諧波及無功功率進行補償。和傳統的無源濾波器相比,有突出的優點。本文分析了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系統結構和工作原理,對其主電路的參數設計給出了理論上的依據。
參考文獻
[1]王兆安,楊君,劉進軍,王躍編著.諧波抑制和無功功率補償(第二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王兆安,黃俊主編.電力電子技術(第四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3]肖湘寧編著.電能質量分析與控制[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4]陳仲.并聯有源電力濾波器實用關鍵技術的研究[D].浙江大學工學博士論文,2005.
[5]姜齊榮,趙東元,陳建業編著.有源電力濾波器——結構.原理.控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