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設計管理論文范文

設計管理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設計管理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設計管理論文

第1篇:設計管理論文范文

但是,隨著市場的某些炒作,住宅設計中的一些作法變得很不理性。例如,有些住宅中起居廳的面積達到60~70平方米,衛生間甚至達到18平方米,空間大得令人不能接受。住宅空間的舒適程度是以人的行為尺度和心理接受尺度為基準的。過大的空間會失去家庭的溫馨感和親和力,失去家庭特有的生活氣息和氛圍,甚至會使居住者在心理上感覺自身的渺小,居住空間顯得冷漠、僻靜。其結果是,人們花錢購買住房,卻又未能獲得相應的功能與質量。這就涉及到了“性能價格比”這個基本概念。

福利住宅講求面積的大小,而商品住宅更注重功能和品質。未來,人們購買住宅,將以買到了什么樣的功能品質和有哪些服務為主要參考批標,而不是買到多少平方米的面積。住宅消費講求的是花錢買更多的功能和更舒適的享受。衡量未來每套住宅的價值,其功能和品質將成為成交的主要因素。因此,未來的住宅設計應當更加理性和務實。

住宅面積的增加無疑會帶來其功能的改善,但無功能目標而盲目擴大面積,那就是“大而無當”,也就是沒有獲得相應的功能增量,就“性能價格比”而言,是不合適的。因而,未來的住宅應當特別強調功能的增量,即隨著面積的擴大,功能隨之升級,套內的功能不斷增加。例如,一個簡單的客廳演變為一個客廳和餐廳,衛生間的設備也由洗盆、便器、浴盆老三件演變為化妝、淋浴等更多的功能,又有可能將各種設備分區使用。浴室除滿足生理需求外,還可變為休閑空間。住宅面積增加了,功能隨之提高,舒適度也得到了提升。

這些年來,隨著商品住宅的發展,住宅面積有了穩定的擴大,一套二室一廳和三室一廳的住宅一般為90~120平方米,各種尺度均較適宜,并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如果再擴大套內面積,則應當相應增加套內功能,改善和提高空間的舒適度,包括增加書房、休閑空間、貯存室、設備間、家務間等。

提高住宅設備的配置水平

住宅設備及其設計與安裝的精品化,對實現住宅的功能增量起著重要作用。考察亞洲近鄰日本和“四小龍”國家和地區,他們提供給普通公務員居住的住宅,每套面積標準一般控制在70~110平方米以內。但由于設備配置周全,住宅部品優良,管道走向布置合理,獲得了較高的舒適度和方便程度,居住生活質量較高。

我國未來住宅的設計,將重點轉向提高住宅設備配置方面。要獲得一個高舒適度的居住環境,不僅要注重套型內部平面空間關系的組合和硬件設施的改善,還要全面考慮住宅的光環境、聲環境、熱環境和空氣質量環境的綜合條件及其設備的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日照及自然光。其生理衛生價值極高,對人的生理、心理狀態影響較大。在住宅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合理開發自然光資源有著重要意義。未來住宅的設計將充分利用日影分析原理和計算機輔助設備,來改善日照和用地之間的矛盾,有效地發揮土地的綜合利用效率。自然采光還涉及窗口布置、窗的構造及所使用的材料等方面,這些也必將引起設計上的創新。

(2)隔聲問題在我國的住宅設計中始終是一個薄弱環節,輕質材料在未來住宅中的廣泛使用,又會加重隔聲的難度。隔聲技術包括空氣隔聲和固體隔聲兩部分。住宅內,人們可忍受噪音約40~45分貝。為達到這一指標,必須增加門窗的密閉性,并改善墻體構造。多年以來,由于對住宅樓地面的固體傳聲問題重視不夠,住宅內隔聲效果較差。在未來的住宅中,加強對樓板的隔聲疊層構造和面層處理,將會受到更多的關注。

(3)熱環境是直接影響居住舒適度的重要因素。對采暖和空調而言,又涉及節能、造價、維修、管理等諸多方面。目前,對各種采暖方式的研究和采暖系統的開發各具特色,可適用于不同的使用條件。

就其綜合效果而言,我們提倡相對集中的采暖方式,但應當改為雙管系統、分戶計量的方式進行。這種相對集中采暖方式的熱源供應,既可以組團為單位,也可以單幢樓或居住單元為單位來組織。

套內集中空調的模式也被普遍看好,但要考慮住戶的經濟承受力,并努力減少室內噪音。

近年來,歐洲先進的節能技術不斷地被介紹進來。經歷了20多年的大量研究和實踐,歐洲在住宅節能方面探索出了很有成效的方法。其中,以低能耗、高舒適度的住宅節能技術尤為突出。該項技術通過使用功率非常低的輔助采暖和制冷設備,既可調整室內溫度,保持舒適的狀態,又節約了住宅的綜合造價。此項技術在我國未來的住宅建設中,有望得到應用和推廣。

(4)住宅室內污氣及有害氣體的排除,是居住者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但是,迄今為止,在有效排除廚房、衛生間的污氣和有害氣體方面仍不盡人意,高層住宅豎向煙風道形同虛設,串煙、串氣、串聲現象十分嚴重,且直排熱水器屢屢出現事故。居住套內排氣、排污裝置實際上是一個大系統,盡管裝置很好,但由于排風管道或煙道不暢,其設備與設施同樣可能達不到功能目標。

未來住宅的通風系統設計,將重點解決煙風道技術問題,研究開發新型專用的煙風道系統和接口配件,形成完整的豎向排煙氣的成套技術產品。水平直連排出煙氣的作法,具有簡便、直接、高效的特點,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得到普遍采用。預計此項技術完善后,將在我國未來的住宅建設中廣泛應用。

為了保證采暖和空調房能夠及時補充和更換新鮮空氣,預計未來住宅中,將采用補新風式冷熱交換空氣補充裝置。此項技術也會在未來的住宅設計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5)住宅中各種管道布置的不盡人意,一直制約著我國住宅品質的提高。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水、暖、電、氣各自為政,造成住宅內各種廚衛管道無序空行。在商品住宅中,這種影響也始終沒有消除,各種管道盡管經過精心包藏,仍問題叢生,極大地影響了我國住宅廚衛整體功能品質的提高,影響了廚衛整體化、集成化技術的進步。未來住宅設計將以“自家管道不到鄰居家去”和“壓力管道出戶”為原則。

各種管道穿樓板是造成住宅跑、冒、滴、漏的主要根源,在商品住宅中也是一種產權不清的表現,這種現象必須改變。解決的辦法是,在下沉樓面和樓面墊層中鋪設水、暖氣各種水平管道。解決水平管道鋪設的辦法是設置管道墻,將所有的設備沿著管道墻進行布置,并將各種水平管道放置在管道墻內。

建設集中管井是現代住宅設計中的一種成熟的作法。為了凈化室內空間,減少由于壓力管道給住戶帶來的干擾,明晰產權,屬公共使用的設備管道應當設置在套型以外,以便于設備的安裝、維修、抄表及設置其他一些家用設備(在日本,管井內設置各種表具及熱水裝置)。管井可以放大尺寸,擴大進深。盡管面積加大了,卻將極大地改善住宅內部的空間環境。

關注“綠色住宅”

所謂“綠色住宅”,應當是健康、有益、節能、低能耗和低污染的住宅。它的基點應是從住戶的切身利益出發,營造健康、安全、文明的居住環境,提高住戶的居住質量,營造文明的居住環境?!熬G色住宅”是涵蓋了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新的概念。

“綠色住宅”不僅注重住宅和居住區等硬件建設,更重視人們文明生活方式的軟件建設。它強調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有效地利用自然,回歸自然,提倡重復利用,努力減少污染,保護自然,以創造一個綠色生活環境。

未來住宅設計的首要目標,應是營造“綠色住宅”,服務于“綠色住宅”,以“綠色住宅”這個硬件支撐“綠色生活”這個軟件。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充分利用居住區基地外部和內部的自然條件,如保留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植被和水系,保護古樹和文物古跡,繼承文化特色。

(2)要把空氣、陽光、綠色引進每套住宅內。未來的住宅設計,將會創造一切硬件條件,讓人們盡享大自然的賜予。不僅套型設計著重調整各種功能與空間的關系,尺度和色彩也將更符合人的情感需求,而且將通過設計師的創新,改善居住的舒適程度,努力營造一個綠色環境。例如,通過增大窗口可容納更多的陽光、空氣和綠色景觀;采取增加保溫隔熱手段或防熱隔膜玻璃等措施,把不必要的熱量拒之室外;通過會“呼吸”的綠色建材,不斷改善和調節室內的溫度和濕度,讓居住更為舒適;通過及時更換室內污濁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清鮮,等等。

通過優良的設計,在住宅中重新引進自然通風的概念,將在夏季取代或減少空調的作用。例如,采用明廳、明臥、明廚、明衛的設計,可減少照明用電,利用太陽能并實現光電轉化,使太陽能系統和房屋面構造結合為一體,既實用、美觀,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

(3)“綠色住宅”建設的一項重要原則,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資源,即最大化利用了最小化排廢。這與“節制”和“節省”有本質的區別。大自然賦于我們各種資源,在技術、經濟有保證的情況下,利用各種資源為人服務,供人享用。在享用和接受服務時,一切浪費都是犯罪。但“節制”和“節省”同樣也不適宜。我們提倡的最大化、有效化,是要提倡重復使用,回收利用。對不可再生物質要十分珍惜,并著重開發各種替代產品。例如,實施垃圾分類,對分類后垃圾按照有機、無機、有害、無害物質分門別類回收,以達到最小排出量和最大化利用。又如,在小區中實施中水系統,循環重復使用再生水資源,收集和利用雨水改善氣象環境等。這些都是未來住宅設計中必重視的問題。

此外,采用綠色建材、環保建材和無放射性建材,對保證居住者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開展對建材及產品、設備的“綠色認證”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4)引導“綠色生活方式”是住區未來建設和物業管理的核心。如果沒有綠色生活意識,“綠色社區”的建設也將無從談起,已建好的也將被破壞。要在社區的建設中,開展對住戶居住行為的引導,并有效加以規范,如愛護環境,節約資源,垃圾分類,自愛自潔,鄰里和睦。這是一項長期、細致的工作,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讓“綠色行為”成為生活的必需,讓“綠色生活方式”成為一種文化、一種文明和一種時尚。此外,還要在社區內組織起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公民參與機制,組成由政府、環保組織、物業管理和業主參加的聯席會,發動志愿者參加,服務于家庭,服務于社區,讓環保觀念和行為走進每個人的生活。

呼吸“長壽住宅”

目前,人口“老齡化”已不期而至。鑒于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特殊情況,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努力創造一種充滿自力、自信、健康、向上的老年區環境,是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第2篇:設計管理論文范文

關鍵詞:零電壓開關;電流反向;有源箝位

引言

Flyback變換器由于其電路簡單,在小功率場合被普遍采用。但是,由于變壓器漏感的存在,引起開關管上過高的電壓應力。普通的RCD嵌位Flyback變換器其漏感能量消耗在嵌位電阻R上,開關管上電壓應力的大小取決于消耗在嵌位電阻上能量的大小。消耗在嵌位電阻上的能量越多,開關管的電壓應力就越低,但也影響了整個變換器的效率,因此,普通的RCD嵌位Flyback變換器總存在著開關管電壓應力與整個變換器效率之間的矛盾。

輕小化是目前電源產品追求的目標。而提高開關頻率可以減小電感、電容等元件的體積。但是,開關頻率提高的瓶頸是開關器件的開關損耗,于是軟開關技術就應運而生。一般,要實現比較理想的軟開關效果,都需要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輔助開關為主開關創造軟開關的條件,同時希望輔助開關本身也能實現軟開關。

本文介紹的一種有源嵌位Flyback軟開關電路,不但能實現ZVS,而且也解決了前述的普通RCD嵌位Flyback變換器中存在的問題。

1工作原理

電路如圖1所示,其兩個開關S1及S2互補導通,中間有一定的死區以防止共態導通。變壓器激磁電感Lm設計得較大,使電路工作在電流連續模式(CCM),如圖2的iLm波形所示。而電感Lr設計得較小(LrLm),使流過Lr的電流在一個周期內可以反向,如圖2的iLr波形所示??紤]到開關的結電容以及死區時間,一個周期可以分為8個階段,各個階段的等效電路如圖3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

1)階段1〔t0,t1〕該階段S1導通,Lm與Lr串聯承受輸入電壓,流過Lm及Lr的電流線性上升。

V2=Vin(Lin/Lm+Lr)(1)

由于LrLm,所以式(1)可簡化為

V2≈Vin(2)

2)階段2〔t1,t2〕t1時刻S1關斷,Lm及Lr上的電流給S1的輸出結電容Cr1充電,同時使S2的輸出結電容Cr2放電。t2時刻S2的漏源電壓下降到零,該階段結束。

圖2

3)階段3〔t2,t3〕當S2的漏源電壓下降到零之后,S2的寄生二極管就導通,將S2的漏源電壓箝位在零電壓狀態。Lr和Lm串聯與嵌位電容Cclamp諧振,Cclamp上電壓vc緩慢上升,v2上電壓也緩慢上升。

v2=(Lm/Lm+Lr)vc(3)

4)階段4〔t3,t4〕t3時刻S2的門極變為高電平,S2零電壓開通。流過寄生二極管的電流流經S2。此時間段依然維持Lr和Lm串聯與嵌位電容Cclamp諧振,v2緩慢上升。

5)階段5〔t4,t5〕t4時刻v2上升到一定的電壓使副邊二極管D導通,v2被嵌位在-NVo。Lr與Cclamp諧振。在保證t5時刻Lr電流反向的情況下,其諧振周期應該滿足

式中:toff為主開關管S1一個周期內的關斷時間。

圖3

t5時刻S2關斷,該階段結束。

6)階段6〔t5,t6〕t5時刻Lr上的電流方向為負,此電流一部分使S1的輸出結電容Cr1放電,另一部分對S2的輸出結電容Cr2充電。t6時刻S1的漏源電壓下降到零,該階段結束。

7)階段7〔t6,t7〕當S1的漏源電壓下降到零之后,S1的寄生二極管就導通,將S1的漏源電壓箝在零電壓狀態,也就為S1的零電壓導通創造了條件。此時,Lr上的承受電壓v1為

v1=Vin+NVo(5)

Lr上電流快速上升。流過副邊整流二極管D電流iD則快速下降。

diD/dt=-N[Vin+NVo]/Lr+NVo/Lm)(6)

考慮到LrLm,式(6)可簡化為

diD/dt=-N(Vin+NVo)/Lr(7)

8)階段8〔t7,t8〕t7時刻S1的門極變為高電平,S1零電壓開通,流過寄生二極管的電流流經S1。t8時刻副邊整流二極管D電流下降到零,D自然關斷,電路開始進入下一個周期。

可以看到,在這種方案下,兩個開關S1和S2實現了零電壓開通,二極管D自然關斷。

2軟開關的參數設計

假定電路工作在CCM狀態。由于S2的軟開關實現是Lr與Lm聯合對Cr1及Cr2充?電,而S1的軟開關實現是單獨的Lr對Cr1及Cr2充放電。因此,S2的軟開關實現比較容易,而S1的軟開關實現相對來說要難得多。所以,在參數設計中,關鍵是要考慮S1的軟開關條件。

電流連續模式有源嵌位Flyback變換器ZVS設計步驟如下所述。

2.1變壓器激磁電感Lm的設定

由于Lr的存在,變換器的有效占空比Deff(根據激磁電感Lm的充放電時間定義,見圖2)要小于S1的占空比D,但是由于t5~t8時刻iLr的上升速度非常的快,所以可近似地認為Deff=D。這樣,根據Flyback電路工作在CCM條件,則

式中:η為變換器效率;

fs為開關頻率;

PoCCM為變換器的輸出功率。

在實際設計中,為了保證電路在輕載時也能工作在電流連續模式,Lm一般取為

2.2電感Lr的設定

為了實現S1的ZVS,t5時刻儲存在Lr內的能量足以令S1的輸出結電容Cr1放電到零,同時使S2的輸出結電容Cr2充電到最大。即

式中:vds=vds1=vds2≈Vin+NVo;

Cr=Cr1+Cr2。

根據式(4)取定合適的諧振周期可以令

2.3電容Cclamp的設定

根據式(4)有

在滿足式(15)的前提下,取定合適的Cclamp令iLrmax=iLrmin。

2.4死區時間的確定

為了實現S1的ZVS,必須保證在t6到t7時間內,S1開始導通。否則Lr上電流反向,重新對Cr1充電,這樣S1的ZVS條件就會丟失。因此,S2關斷后、S1開通前的死區時間設定對S1的ZVS實現至關重要。合適的死區時間為電感Lr與S1及S2的輸出結電容諧振周期的1/4,即

嚴格地講,開關管輸出結電容是所受電壓的函數,為方便起見,在此假設Cr1與Cr2恒定。

2.5有效占空比Deff的計算

有效占空比Deff比開關管S1的占空比D略小。

Deff=D-ΔD(17)

[(Vin+NVo)/Lr]ΔDT≈2(P/DVin)(18)

ΔD≈2PLrfs/DVin(Vin+NVo)(19)

代入式(17)得

Deff=D-2PLrfs/(DVin(Vin+NV0)(20)

2.6開關管電壓應力計算

Vs1,s2≈Vin+NVo+(2PLrfs/DVin(1-D)(21)

式(21)中第三項相對來說較小,故開關管的電壓應力接近于Vin+NVo。

3實驗結果

為了驗證上述ZVS的實現方法,設計了一個實驗電路,其規格及主要參數如下:

輸入電壓Vin48V;

輸出電壓Vo12V;

輸出電流Io0~5A;

工作頻率f100kHz;

主開關S1及S2IRF640;

變壓器激磁電感Lm144μH;

變壓器原副邊匝數比n=N8/3;

電感Lr10μH;

電容Cclamp2μF。

圖4給出的是負載電流Io=2A時的實驗波形。從圖4(e)及圖4(f)可以看到,S1和S2都實現了ZVS。圖5給出了兩種Flyback電路的效率曲線,可以看到,有源嵌位Flyback軟開關電路有效地提升了變換器的效率。

第3篇:設計管理論文范文

關鍵詞:地基基礎后澆帶樁承臺沉降

一、引言

基礎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間的連接體。基礎把建筑物豎向體系傳來的荷載傳給地基。從平面上可見,豎向結構體系將荷載集中于點,或分布成線形,但作為最終支承機構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種分布的承載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載能力足夠,則基礎的分布方式可與豎向結構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時由于土或荷載的條件,需要采用滿鋪的伐形基礎。伐形基礎有擴大地基接觸面的優點,但與獨立基礎相比,它的造價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時才使用。不論哪一種情況,基礎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載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載不超過地基的長期承載力。因此,分散的程度與地基的承載能力成反比。有時,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礎上,墻則支承在沿墻長度方向布置的條形基礎上。當建筑物只有幾層高時,只需要把墻下的條形基礎和柱下的方形基礎結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載傳給地基。這些單獨基礎可用基礎梁連接起來,以加強基礎抵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軟弱,或者建筑物比較高的情況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礎。多數建筑物的豎向結構,墻、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礎分別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條件可以要求增設拱式或預應力梁式的基礎連接構件,這樣可以比獨立基礎更均勻地分布荷載。

如果地基承載力不足,就可以判定為軟弱地基,就必須采取措施對軟弱地基進行處理。軟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質土、沖填土、雜填土或其他高壓縮性土層構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圍內有高壓縮性土層時,應按局部軟弱土層考慮??辈鞎r,應查明軟弱土層的均勻性、組成、分布范圍和土質情況,根據擬采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提供相應參數。沖填土尚應了解排水固結條件。雜填土應查明堆積歷史,明確自重下穩定性、濕陷性等基本因素。

在初步計算時,最好先計算房屋結構的大致重量,并假設它均勻的分布在全部面積上,從而等到平均的荷載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載力相比較。如果地基的容許承載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載值,則用單獨基礎可能比伐形基礎更經濟;如果地基的容許承載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載值,那么建造滿鋪在全部面積上的伐形基礎可能更經濟。如果介于二者之間,則用樁基或沉井基礎。

二、地基的處理方法

利用軟弱土層作為持力層時,可按下列規定執行:1)淤泥和淤泥質土,宜利用其上覆較好土層作為持力層,當上覆土層較薄,應采取避免施工時對淤泥和淤泥質土擾動的措施;2)沖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穩定的工業廢料,當均勻性和密實度較好時,均可利用作為持力層;3)對于有機質含量較多的生活垃圾和對基礎有侵蝕性的工業廢料等雜填土,未經處理不宜作為持力層。局部軟弱土層以及暗塘、暗溝等,可采用基礎梁、換土、樁基或其他方法處理。在選擇地基處理方法時,應綜合考慮場地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建筑物對地基要求、建筑結構類型和基礎型式、周圍環境條件、材料供應情況、施工條件等因素,經過技術經濟指標比較分析后擇優采用。

地基處理設計時,應考慮上部結構,基礎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上部結構的剛度和強度,以增加建筑物對地基不均勻變形的適應能力。對已選定的地基處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礎設計等級,選擇代表性場地進行相應的現場試驗,并進行必要的測試,以檢驗設計參數和加固效果,同時為施工質量檢驗提供相關依據。

經處理后的地基,當按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底面積及埋深而需要對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進行修正時,基礎寬度的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取零,基礎埋深的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取1.0;在受力范圍內仍存在軟弱下臥層時,應驗算軟弱下臥層的地基承載力。對受較大水平荷載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構筑物,以及鋼油罐、堆料場等,地基處理后應進行地基穩定性計算。結構工程師需根據有關規范分別提供用于地基承載力驗算和地基變形驗算的荷載值;根據建筑物荷載差異大小、建筑物之間的聯系方法、施工順序等,按有關規范和地區經驗對地基變形允許值合理提出設計要求。地基處理后,建筑物的地基變形應滿足現行有關規范的要求,并在施工期間進行沉降觀測,必要時尚應在使用期間繼續觀測,用以評價地基加固效果和作為使用維護依據。復合地基設計應滿足建筑物承載力和變形要求。地基土為欠固結土、膨脹土、濕陷性黃土、可液化土等特殊土時,設計要綜合考慮土體的特殊性質,選用適當的增強體和施工工藝。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現場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確定,或采用增強體的載荷試驗結果和其周邊土的承載力特征值結合經驗確定。

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換填墊層法、強夯法、砂石樁法、振沖法、水泥土攪拌法、高壓噴射注漿法、預壓法、夯實水泥土樁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法、石灰樁法、灰土擠密樁法和土擠密樁法、柱錘沖擴樁法、單液硅化法和堿液法等。

1換填墊層法適用于淺層軟弱地基及不均勻地基的處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量,加速軟弱土層的排水固結,防止凍脹和消除膨脹土的脹縮。

2強夯法適用于處理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濕陷性黃土、雜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強夯置換法適用于高飽和度的粉土,軟-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對變形控制不嚴的工程,在設計前必須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和處理效果。強夯法和強夯置換法主要用來提高土的強度,減少壓縮性,改善土體抵抗振動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濕陷性。對飽和粘性土宜結合堆載預壓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砂石樁法適用于擠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雜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和降低壓縮性,也可用于處理可液化地基。對飽和粘土地基上變形控制不嚴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樁置換處理,使砂石樁與軟粘土構成復合地基,加速軟土的排水固結,提高地基承載力。

4振沖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兩種。加填料的通常稱為振沖碎石樁法。振沖法適用于處理砂土、粉土、粉質粘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對于處理不排水抗剪強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飽和黃土地基,應在施工前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不加填料振沖加密適用于處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振沖碎石樁主要用來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地基沉降量,還可用來提高土坡的抗滑穩定性或提高土體的抗剪強度。

5水泥土攪拌法分為漿液深層攪拌法(簡稱濕法)和粉體噴攪法(簡稱干法)。水泥土攪拌法適用于處理正常固結的淤泥與淤泥質土、粘性土、粉土、飽和黃土、素填土以及無流動地下水的飽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不宜用于處理泥炭土、塑性指數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蝕性以及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地基。若需采用時必須通過試驗確定其適用性。當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黃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時不宜采用于法。連續搭接的水泥攪拌樁可作為基坑的止水帷幕,受其攪拌能力的限制,該法在地基承載力大于14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應用有一定難度。

6高壓噴射注漿法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當地基中含有較多的大粒徑塊石、大量植物根莖或較高的有機質時,應根據現場試驗結果確定其適用性。對地下水流速度過大、噴射漿液無法在注漿套管周圍凝固等情況不宜采用。高壓旋噴樁的處理深度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為深基坑或大壩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處理深度已超過30m。

7預壓法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沖填土等飽和粘性土地基。按預壓方法分為堆載預壓法及真空預壓法。堆載預壓分塑料排水帶或砂井地基堆載預壓和天然地基堆載預壓。當軟土層厚度小于4m時,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載預壓法處理,當軟土層厚度超過4m時,應采用塑料排水帶、砂井等豎向排水預壓法處理。對真空預壓工程,必須在地基內設置排水豎井。預壓法主要用來解決地基的沉降及穩定問題。

8夯實水泥土樁法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雜填土、粘性土等地基。該法施工周期短、造價低、施工文明、造價容易控制,目前在北京、河北等地的舊城區危改小區工程中得到不少成功的應用。

9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樁)法適用于處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結的素填土等地基。對淤泥質土應根據地區經驗或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A和樁頂之間需設置一定厚度的褥墊層,保證樁、同承擔荷載形成復合地基。該法適用于條基、獨立基礎、箱基、筏基,可用來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減少變形。對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樁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多樁型復合地基,達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承載力的目的。

10石灰樁法適用于處理飽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質土、雜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層時,可采取減少生石灰用量和增加摻合料含水量的辦法提高樁身強度。該法不適用于地下水下的砂類土。

11灰土擠密樁法和土擠密樁法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濕陷性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可處理的深度為5~15m。當用來消除地基土的濕陷性時,宜采用土擠密樁法;當用來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或增強其水穩定性時,宜采用灰土擠密樁法;當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飽和度大于65%時,不宜采用這種方法?;彝翑D密樁法和土擠密樁法在消除土的濕陷性和減少滲透性方面效果基本相同,土擠密樁法地基的承載力和水穩定性不及灰土擠密樁法。

12柱錘沖擴樁法適用于處理雜填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和黃土等地基,對地下水位以下的飽和松軟土層,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地基處理深度不宜超過6m。

13單液硅化法和堿液法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滲透系數為0.1~2m/d的濕陷性黃土等地基。在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對Ⅱ級濕陷性地基,應通過試驗確定堿液法的適用性。

14在確定地基處理方案時,宜選取不同的多種方法進行比選。對復合地基而言,方案選擇是針對不同土性、設計要求的承載力提高幅質、選取適宜的成樁工藝和增強體材料。

三、基礎的設計

房屋基礎設計應根據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建筑體型與功能要求、荷載大小和分布情況、相鄰建筑基礎情況、施工條件和材料供應以及地區抗震烈度等綜合考慮,選擇經濟合理的基礎型式。

砌體結構優先采用剛性條形基礎,如灰土條形基礎、Cl5素混凝土條形基礎、毛石混凝土條形基礎和四合土條形基礎等,當基礎寬度大于2.5m時,可采用鋼筋混凝土擴展基礎即柔性基礎。

多層內框架結構,如地基土較差時,中柱宜選用柱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中柱宜用鋼筋混凝土柱。

框架結構、無地下室、地基較好、荷載較小可采用單獨柱基,在抗震設防區可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第6.1.1l條設柱基拉梁。

無地下室、地基較差、荷載較大為增強整體性,減少不均勻沉降,可采用十字交叉梁條形基礎。

如采用上述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基礎強度和變形要求,又不宜采用樁基或人工地基時,可采用筏板基礎(有梁或無梁)。

框架結構、有地下室、上部結構對不均勻沉降要求嚴、防水要求高、柱網較均勻,可采用箱形基礎;柱網不均勻時,可采用筏板基礎。

有地下室,無防水要求,柱網、荷載較均勻、地基較好,可采用獨立柱基,抗震設防區加柱基拉梁?;虿捎娩摻罨炷两徊鏃l形基礎或筏板基礎。

筏板基礎上的柱荷載不大、柱網較小且均勻,可采用板式筏形基礎。當柱荷載不同、柱距較大時,宜采用梁板式筏基。

無論采用何種基礎都要處理好基礎底板與地下室外墻的連結節點。

框剪結構無地下室、地基較好、荷載較均勻,可選用單獨柱基,墻下條基,抗震設防地區柱基下設拉梁并與墻下條基連結在一起。

無地下室,地基較差,荷載較大,柱下可選用交叉條形基礎并與墻下條基連結在一起,以加強整體性,如還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或變形要求,可采用筏板基礎。剪力墻結構無地下室或有地下室,無防水要求,地基較好,宜選用交叉條形基礎。當有防水要求時,可選用筏板基礎或箱形基礎。高層建筑一般都設有地下室,可采用筏板基礎;如地下室設置有均勻的鋼筋混凝土隔墻時,采用箱形基礎。

當地基較差,為滿足地基強度和沉降要求,可采用樁基或人工處理地基。

多棟高樓與裙房在地基較好(如卵石層等)、沉降差較小、基礎底標高相等時基礎可不分縫(沉降縫)。當地基一般,通過計算或采取措施(如高層設混凝土樁等)控制高層和裙房間的沉降差,則高層和裙房基礎也可不設縫,建在同一箋基上。施工時可設后澆帶以調整高層與裙房的初期沉降差。

當高層與裙房或地下車庫基礎為整塊筏板鋼筋混凝土基礎時,在高層基礎附近的裙房或地下車庫基礎內設后澆帶,以調整地基的初期不均勻沉降和混凝土初期收縮。

現在我就大型基礎設計中較多見的基礎類型的樁基礎和后澆帶的設計討論一下

1當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的地基承載力或變形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或經過經濟比較采用淺基礎反而不經濟時,可采用樁基礎。

2樁平面布置原則:

1)力求使各樁樁頂受荷均勻,上部結構的荷載重心與樁的重心相重合,并使群樁在承受水平力和彎矩方向有較大的抵抗矩。

2)在縱橫墻交叉處都應布樁,橫墻較多的多層建筑可在橫墻兩側的縱墻上布樁,門洞口下面不宜布樁。

3)同一結構單元不宜同時采用摩擦樁和端承樁。

4)大直徑樁宜采用一柱一樁;筒體采用群樁時,在滿足樁的最小中心距要求的前提下,樁宜盡量布置在筒體以內或不超出筒體外緣1倍板厚范圍之內。

5)在伸縮縫或防震縫處可采用兩柱共用同一承臺的布樁形式。

6)剪力墻下的布樁量要考慮剪力墻兩端應力集中的影響,而剪力墻中和軸附近的樁可按受力均勻布置。

3樁端進入持力層的最小深度:

1)應選擇較硬上層或巖層作為樁端持力層。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對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d為樁徑);砂土及強風化軟質巖不宜小于1.5d;對于碎石土及強風化硬質巖不宜小于1d,且不小于0.5m。

2)樁端進入中、微風化巖的嵌巖樁,樁全斷面進入巖層的深度不宜小于0.5m,嵌入灰巖或其他未風化硬質巖時,嵌巖深度可適當減少,但不宜小于0.2m。

3)當場地有液化土層時,樁身應穿過液化土層進入液化土層以下的穩定土層,進入深度應由計算確定,對碎石土、礫、粗中砂、堅硬粘性土和密實粉土且不應小于0.5m,對其他非巖石土且不宜小于1.5m。

4)當場地有季節性凍土或膨脹土層時,樁身進入上述土層以下的深度應通過抗拔穩定性驗算確定,其深度不應小于4倍樁徑,擴大頭直徑及1.5m。

樁型選擇原則。樁型的選擇應根據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上部結構類型、荷載大小及分布、工程地質情況、施工條件及周圍環境等因素綜合確定。

1)預制樁(包括混凝土方形樁及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適宜用于持力層層面起伏不大的強風化層、風化殘積土層、砂層和碎石土層,且樁身穿過的土層主要為高、中壓縮性粘性土,穿越層中存在孤石等障礙物的石灰巖地區、從軟塑層突變到特別堅硬層的巖層地區均不適用。其施工方法有錘擊法和靜壓法兩種。

2)沉管灌注樁(包括小直徑D<5O0mm,中直徑D=500~600mm)適用持力層層面起伏較大、且樁身穿越的土層主要為高、中壓縮性粘性土;對于樁群密集,且為高靈敏度軟土時則不適用。由于該樁型的施工質量很不穩定,故宜限制使用。

3)在飽和粘性土中采用上述兩類擠土樁尚應考慮擠土效應對于環境和質量的影響,必要時采取預鉆孔。設置消散超孔隙水壓力的砂井、塑料插板、隔離溝等措施。鉆孔灌注樁適用范圍最廣,通常適用于持力層層面起伏較大,樁身穿越各類上層以及夾層多、風化不均、軟硬變化大的巖層;如持力層為硬質巖層或地層中夾有大塊石等,則需采用沖孔灌注樁。無地下水的一般土層,可采用長短螺旋鉆機干作業成孔成樁。鉆(沖)孔時需泥漿護壁,故施工現場受限制或對環境保護有特殊要求的,不宜采用。

4)人工挖孔樁適用于地下水水位較深,或能采用井點降水的地下水水位較淺而持力層較淺且持力層以上無流動性淤泥質土者。成孔過程可能出現流砂、涌水、涌泥的地層不宜采用。

5)鋼樁(包括H型鋼樁和鋼管樁)工程費用昂貴,一般不宜采用。當場地的硬持力層極深,只能采用超長摩擦樁時,若采用混凝土預制樁或灌注樁又因施工工藝難以保證質量,或為了要趕工期,此時可考慮采用鋼樁。鋼樁的持力層應為較硬的土層或風化巖層。

6)夯擴樁,當樁端持力層為硬粘土層或密實砂層,而樁身穿越的土層為軟土、粘性土、粉土,為了提高樁端承載力可采用夯擴樁。由于夯擴樁為擠土樁,為消除擠土效應的負面影響,應采取與上述預制樁和沉管灌注樁類似的措施。

后澆帶設計

因調整地基初期不均勻沉降而設的后澆帶,帶寬800~1O00mm。后澆帶自基礎開始在各層相同位置直到裙房屋頂板全部設后澆帶,包括內外墻體。施工時后澆帶兩邊梁板必須支撐好,直到后澆帶封閉并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后澆帶內的混凝土等級采用比原構件提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如沉降觀測記錄在高層封頂時,沉降曲線平緩可在高層封頂一個月后封閉后澆帶。沉降曲線不緩和則宜延長封閉后澆帶時間。

基礎后澆帶封閉前要求施工時覆蓋,以免雜物垃圾掉落難于清理。并提出清除雜物垃圾的措施,如后澆帶處墊層局部降低等。有必要時后澆帶中設置適量加強鋼筋,如梁面、底鋼筋相同等措施。

設計者必須認真對待由于超長給結構帶來的不利影響,當增大結構伸縮縫間距或者是不設置伸縮縫時,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防止結構開裂。在適當增大伸縮縫最大間距的各項措施中,在結構施工階段采取防裂措施是國內外通用的減小混凝土收縮不利影響的有效方法,我國常用的做法是設置施工后澆帶。另外,當建筑物存在較大的高差,但是結構設計根據具體情況可不設置永久變形縫時,例如高層建筑主體和多層(或低層)裙房之間,也常常采用施工后澆帶來解決施工階段的差異沉降問題。這兩種施工后澆帶,前者可稱之為收縮后澆帶,后者可稱之為沉降后澆帶。

后澆帶的設計

當建筑結構的平面尺寸超過混凝土規范規定的伸縮縫最大間距(混凝土規范第9.1.1條)時,可考慮采用施工后澆帶的方法來適當增大伸縮縫間距。但一般地上結構由于受環境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所以伸縮縫最大間距不宜超過混凝土規范限值過多,同時應注意加強屋面保溫隔熱,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墻外保溫,并適當提高外縱墻、山墻、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縱向鋼筋配筋率。當地上結構由于抗震設計需要而設置了防震縫時,伸縮縫寬度應滿足防震縫寬度的要求。地下室結構超長的情況較為常見,除地下室頂板和處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墻受溫度變化影響相對較大外,地下室內部和基礎結構在使用階段受室內外溫度變化影響較小,需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混凝土收縮應力對結構的影響。除在施工階段設置后澆帶外,應該加強地下室頂板及地下室外墻的配筋,建議縱向鋼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5%,鋼筋應盡可能選擇直徑較小的,一般10到16即可,間距盡量選擇較密的,宜不大于150mm,細而密的鋼筋分布對結構抗裂是有利的。

必須指出的是,后澆帶只能解決施工期間的混凝土自收縮,它不能解決由于溫度變化引起的結構應力集中,更不能替代伸縮縫。有一些結構設計者將后澆帶和伸縮縫等同起來的看法是錯誤的,因為兩者的作用并不相同。

當地下室結構超長過多,單靠設置后澆帶不足以解決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化問題時,可以考慮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在適當位置設置膨脹加強帶。采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進一步增大伸縮縫最大間距,而且可以用膨脹加強帶取代部分施工后澆帶,從而實現混凝土的連續澆筑即無縫施工。但應注意,采用膨脹加強帶取代部分施工后澆帶時,膨脹加強帶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溫度應力集中部位,并應制定嚴格的技術保障措施,保證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和微膨脹劑的配合比準確,結構設計應對地下室結構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脹率提出明確要求。

對高層建筑主體與裙房之間是設置永久變形縫,還是在施工階段設置沉降后澆帶,應該根據建筑場地地基持力層土質情況、基礎形式、上部結構布置等條件綜合確定。當地基持力層土質較好,例如高層建筑基礎做在基巖層或卵石層上,或采用樁基時,高層建筑沉降變形量較小,此時可考慮采用施工后澆帶而不設置永久變形縫,將高層建筑與裙房基礎(或地下室)連成整體。當地基持力層壓縮性較高,且厚度較大,高層建筑主體與裙房之間的高差懸殊較大,高層建筑荷載較大,則由于高層建筑與裙房之間的差異沉降量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況下,還是以設置永久變形縫將高層建筑與裙房徹底脫開為好。當高層建筑與相鄰的裙房之間設置永久變形縫時,高層建筑的基礎埋深一般應大于裙房基礎埋深至少2米,不滿足此要求時應計算高層建筑的穩定性,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高層建筑與裙房之間發生相互傾斜。筆者曾經參觀過某工程,高層建筑地下一層,地上十六層,純地下車庫一層,與高層建筑地下室貫通,其間設置了沉降縫,基礎埋深基本相同,沉降縫間采用硬質材料填充。由于沒有解決好高層建筑與地下車庫間的互傾問題,建筑投入使用后,發現沉降縫兩側墻體開裂,造成地下室滲漏。

近年來,復合地基得到了廣泛應用,復合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持力層承載力,提高土體彈性模量,有效地控制建筑物沉降。北京地區有些工程已經通過在高層建筑下采用復合地基的方法來替代樁基,以解決高層建筑主體與裙房之間差異沉降的問題。不論采用哪種方法,如果采用施工后澆帶而不設置永久變形縫,都應依據相關規范計算裙房和高層建筑的整體傾斜。當采用地基處理時,在結構設計圖紙上,應明確規定采用地基處理后,高層建筑與裙房之間的變形要求。

施工后澆帶的位置,應根據基礎和上部結構布置的具體情況確定,不能想當然,搞一刀切。后澆帶應設置在結構受力較小處,一般在梁、板跨度內的三分之一處,結構彎矩和剪力均較小,且宜自上而下對齊,豎向上不宜錯開,后澆帶間距一般為30米到50米。在高層建筑與裙房之間設置后澆帶時,后澆帶宜處于裙房一側,且在結構設計上,應注意加強高層建筑與裙房相連部位的構造,提高縱向鋼筋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澆帶封閉后由剩余差異沉降差所引起的結構內力。為減小后澆帶封閉后由剩余差異沉降差所引起的結構內力,尚應采取其他措施,通??煽紤]以下方法:

1,高層建筑采用樁基或其他地基基礎處理方法,或補償基礎,盡量擴大高層建筑基礎與地基接觸面積,減小高層建筑基礎底面接觸壓力,而裙房則采用埋深較淺的獨立柱基或條形基礎等,調節高層建筑與裙房之間的差異沉降。

2,盡量減小裙房部分基礎與地基的接觸面積,即盡量增大裙房部分的基礎底面接觸壓力,加大裙房的沉浸量。

3,結合高層建筑埋置深度要求,調整高層建筑地下室高度,使地基持力層落在壓縮性小、地基承載力高的土層上,可有效地減小高層建筑的沉降量。

進行地基基礎設計時,結構設計者應結合工程具體情況,多方面對比,選擇經濟合理的方案。

后澆帶部位的鋼筋一般不宜斷開,而應讓鋼筋連續通過,即只將后澆帶處的混凝土臨時斷開。但有時工程具體情況不允許留后澆帶,例如某工程地下車庫通道的頂板、底板均與主樓相連,但是由于施工場地狹小,無法留設后澆帶,于是要求施工單位先施工結構主體,待主體完成后再施工車道部分,要求施工單位對與主體相連的鋼筋必須預留,后期采用焊接連接,同一截面的鋼筋焊接連接率不得大于50%。

有的工程將后澆帶內鋼筋全部斷開,這時候,為避免在同一截面鋼筋100%連接,宜將后澆帶曲折布置,而不要沿一直線布置。連接方式建議首選機械連接或焊接,但要注意施工質量。采用搭接連接時,應注意后澆帶寬度要滿足按混凝土規范計算的鋼筋搭接連接長度。

基礎后澆帶的斷面形式,應于結構設計圖紙上用詳圖明確表示出來,而不應推給施工單位。當地下水位較高時,宜在基礎后澆帶下設置防水板并增設一道附加防水層。

四、工程實例

一、工程概況

工程總建筑面積5880平方米。無地下室,地上7層框架結構,底層層高4.5m,以上各層層高均為3.1m

二、地質條件

本工程±0.000標高相當于羅零標高5.240米,場地內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為:①素填土,層厚0.8~2.90m,回填時間4年主要填料為殘積粘性土,混磚瓦石塊場地分布均勻。②淤泥,呈飽和流塑狀,主要由粘粒、粉粒組成,夾雜有有機質,該層層厚4.00~9.00m。③粉質粘土,呈飽和可塑狀,手搓稍有粉粒感,粘性較好,標貫試驗的校正平均值為10擊,層位穩定,厚度為4.80~9.55。④含泥中粗砂,呈飽和密狀,層厚0.7~4m。⑤沙質粘土,呈飽和可塑狀,層厚0.5~3m。⑥中砂,飽和,含泥約10~20%,均勻分布于場地,厚度約2.10~7.60m。⑦殘積粘性土:飽和,可塑,原為輝綠巖脈,長石礦物已全風化成呈土狀,標貫試驗校正平均值為17擊厚2.70~6.70m。⑧散體強風化花崗巖,大部分長石類礦物已經風化呈土狀,巖心手捻可散,厚度2.25~14.20m。⑨強風化花崗巖層。⑩中風化花崗巖.

三、設計過程

柱網布置詳見附圖

經過PKPM結構計算軟件對本樓上部結構進行的計算,取軸力最大的情況得出柱底最小軸力為1930KN,最大柱底軸力為5832KN。由于淺層土不足以承受此荷載,所以選用樁基礎作為建筑物的基礎。由于柱底軸力差異較大,從經濟性和節約成本的考慮,所以選用2種樁徑,分別是F500和F400。

在設計工程中還應該注意的是PKPM所算出的柱底軸力為設計值,不能直接用于計算需要把算出的值除以1.25來轉化為特征值來計算.

1、確定單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

樁側總極限摩阻力標準值:Rsk=Up×Σlifsi

樁端極限阻力標準值:Rpk=Ap×fp

本工程中的單樁極限承載力根據靜載試驗確定F500為4100KN,F400為3100KN

單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Rd=(Rsk+Rpk)/1.65

F500Rd=4100/1.65=2484.8KN

F400Rd=3100/1.65=1878.8KN

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a=(Rsk+Rpk)/2.0

F500Ra=4100/2=2050KN

F400Ra=3100/2=1550KN

2、確定樁的數量、間距和布置方式

初步估算樁數時,先不要考慮群樁效應,

在確定樁的數量時,我是根據各底層柱的軸力確定應該選用何種直徑的樁和確定樁的數量,例如在附圖中的(16)-(c)柱底軸力為1944.8KN(特征值),我選用兩樁承臺,樁徑為400;

(8)-(A)柱底軸力為4665.6KN,我選用三樁承臺,樁徑為500.

當為偏心受壓,一般樁的根數應相應的增加10%~20%。

樁的間距(中心距)采用3.6倍樁徑.

原則:使得群樁橫截面的重心應與荷載合力的作用點重合和接近或者是使其重心處于合力作用點變化范圍之內,并應盡量接近最不利的合力作用點。

具體布置方法見附圖。

3、承臺設計

獨立承臺、柱下或墻下條形承臺(梁式承臺),以及筏板承臺和箱形承臺,承臺設計包括選擇承臺的材料及其強度等級,幾何形狀及其尺寸,進行承臺結構承載力計算,并應使其構造滿足一定的要求。

構造要求:承臺最小寬度不應小于500mm,承臺邊緣至樁中心的距離不宜小于樁的直徑或邊長,邊緣挑出部分不應小于150mm,墻下條形承臺邊緣挑出部分可降低至75mm。條形和柱下獨立承臺的最小厚度為500mm,其最小埋深為600mm。

本工程中承臺混凝土等級C30,取其中的(8)-(A)柱位置的承臺為例計算:

一、基本資料:

承臺類型:三樁承臺圓樁直徑d=500mm

樁列間距Sa=900mm樁行間距Sb=1560mm

樁中心至承臺邊緣距離Sc=500mm

承臺根部高度H=1100mm承臺端部高度h=1100mm

柱子高度hc=700mm(X方向)柱子寬度bc=650mm(Y方向)

二、控制內力:

Nk=4666;

Fk=4666;

F=6299.1;

三、承臺自重和承臺上土自重標準值Gk:

a=2(Sc+Sa)=2*(0.5+0.9)=2.8m

b=2Sc+Sb=2*0.5+1.56=2.56m

承臺底部面積Ab=a*b-2Sa*Sb/2=2.8*2.56-2*0.9*1.56/2=5.76m

承臺體積Vct=Ab*H1=5.76*1.1=6.340m

承臺自重標準值Gk''''''''=γc*Vct=25*6.34=158.5kN

土自重標準值Gk''''=γs*(Ab-bc*hc)*ds=18*(5.76-0.65*0.7)*0.8

=76.4kN

承臺自重及其上土自重標準值Gk=Gk''''''''+Gk''''=158.5+76.4=235.0kN

四、承臺驗算:

圓樁換算樁截面邊寬bp=0.866d=0.866*500=433mm

1、承臺受彎計算:

(1)、單樁樁頂豎向力計算:

在軸心豎向力作用下

Qk=(Fk+Gk)/n(基礎規范8.5.3-1)

Qk=(4666+235)/3=1633.7kN≤Ra=2020kN

每根單樁所分配的承臺自重和承臺上土自重標準值Qgk:

Qgk=Gk/n=235/3=78.3kN

扣除承臺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各樁樁頂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豎向力設計值:

Ni=γz*(Qik-Qgk)

N=1.35*(1633.7-78.3)=2099.7kN

(2)、承臺形心到承臺兩腰的距離范圍內板帶的彎矩設計值:

S=(Sa^2+Sb^2)^0.5=(0.9^2+1.56^2)^0.5=1.801m

αs=2Sa=2*0.9=1.800m

α=αs/S=1.8/1.801=0.999

承臺形心到承臺兩腰的距離B1:

B1=Sa/S*2Sb/3+Sc*(Sa+Sb)/S=1.203m

M1=Nmax*[S-0.75*c1/(4-α^2)^0.5]/3(基礎規范8.5.16-4)

=2099.7*[1.801-0.75*0.65/(4-0.999^2)^0.5]/3

=1063.6kN·m

②號筋Asy=3783mmζ=0.068ρ=0.32%

10Φ22@110(As=3801)

(3)、承臺形心到承臺底邊的距離范圍內板帶的彎矩設計值:

承臺形心到承臺底邊的距離B2=Sb/3+Sc=1.020m

M2=Nmax*[αs-0.75*c2/(4-α^2)^0.5]/3(基礎規范8.5.16-5)

=2099.7*[1.8-0.75*0.7/(4-0.999^2)^0.5]/3

=1047.7kN·m

①號筋Asx=3667mmζ=0.076ρ=0.36%

10Φ22@100(As=3801)

2、承臺受沖切承載力驗算:

(1)、柱對承臺的沖切驗算:

扣除承臺及其上填土自重,作用在沖切破壞錐體上的沖切力設計值:

Fl=6299100N

三樁三角形柱下獨立承臺受柱沖切的承載力按下列公式計算:

Fl≤[βox*(2bc+aoy1+aoy2)+(βoy1+βoy2)*(hc+aox)]*βhp*ft*ho(參照承臺規程4.2.1-2)

X方向上自柱邊到最近樁邊的水平距離:

aox=900-0.5hc-0.5bp=900-700/2-433/2=333mm

λox=aox/ho=333/(1100-110)=0.337

X方向上沖切系數βox=0.84/(λox+0.2)(基礎規范8.5.17-3)

βox=0.84/(0.337+0.2)=1.565

Y方向(下邊)自柱邊到最近樁邊的水平距離:

aoy1=2*1560/3-0.5bc-0.5bp=1040-650/2-433/2=498mm

λoy1=aoy1/ho=498/(1100-110)=0.504

Y方向(下邊)沖切系數βoy1=0.84/(λoy1+0.2)(基礎規范8.5.17-4)

βoy1=0.84/(0.504+0.2)=1.194

Y方向(上邊)自柱邊到最近樁邊的水平距離:

aoy2=1560/3-0.5bc-0.5bp=520-650/2-433/2=-22mm

λoy2=aoy2/ho=-22/(1100-110)=-0.022

當λoy2<0.2時,取λoy2=0.2,aoy2=0.2ho=0.2*990=198mm

Y方向(上邊)沖切系數βoy2=0.84/(λoy2+0.2)(基礎規范8.5.17-4)

βoy2=0.84/(0.2+0.2)=2.1

[βox*(2bc+aoy1+aoy2)+(βoy1+βoy2)*(hc+aox)]*βhp*ft*ho

=[1.565*(2*650+498+198)+(1.194+2.1)*(700+333)]*0.975*1.43*990

=9029023N≥Fl=6299100N,滿足要求。

(2)、底部角樁對承臺的沖切驗算:

扣除承臺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角樁樁頂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豎向力設計值:

Nl=N1=2099700N

承臺受角樁沖切的承載力按下列公式計算:

Nl≤β12*(2c2+a12)*tg(θ2/2)*βhp*ft*ho(基礎規范8.5.17-10)

θ2=2*arctg(Sa/Sb)=2*arctg(900/1560)=60°

c2=[Sc*ctg(θ2/2)+Sc+0.5bp]*Cos(θ2/2)

=[500*ctg30°+500+433/2]*Cos30°=1371mm

a12=(2Sb/3-0.5bp-0.5bc)*Cos(θ2/2)

=(2*1560/3-433/2-650/2)*Cos30°=432mm

λ12=a12/ho=432/(1100-110)=0.436

底部角樁沖切系數β12=0.56/(λ12+0.2)(基礎規范8.5.17-11)

β12=0.56/(0.436+0.2)=0.88

β12*(2c2+a12)*tg(θ2/2)*βhp*ft*ho

=0.88*(2*1371+432)*tg30°*0.975*1.43*990

=2229798N≥Nl=2099700N,滿足要求。

(3)、頂部角樁對承臺的沖切驗算:(近似計算)

扣除承臺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角樁樁頂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豎向力設計值:

Nl=Max{N2,N3}=2099700N

承臺受角樁沖切的承載力按下列公式計算:

Nl≤β11*(2c1+a11)*tg(θ1/2)*βhp*ft*ho(基礎規范8.5.17-8)

θ1=arctg(Sb/Sa)=arctg(1560/900)=60°

c1=ctgθ1*2Sc+Sc+0.5bp=ctg60°*2*500+500+433/2=1293mm

a11=Sa-0.5bp-0.5bc=900-433/2-650/2=333mm

λ11=a11/ho=333/(1100-110)=0.337

底部角樁沖切系數β11=0.56/(λ11+0.2)(基礎規范8.5.17-9)

β11=0.56/(0.337+0.2)=1.043

β11*(2c1+a11)*tg(θ1/2)*βhp*ft*ho

=1.043*(2*1293+333)*tg30°*0.975*1.43*990

=2433399N≥Nl=2099700N,滿足要求。

3、承臺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1)、X方向(上邊)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扣除承臺及其上填土自重后X方向斜截面的最大剪力設計值:

Vx=N2+N3=4199400N

柱上邊緣計算寬度bxo:

Sb/3-Sc=1560/3-500=20mm≤0.5bc=325mm

bxo=a=2800mm

承臺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按下列公式計算:

Vx≤βhs*βy*ft*bxo*ho(基礎規范8.5.18-1)

X方向上自樁內邊緣到最近柱邊的水平距離:

ay=520-0.5bc-0.5bp=520-650/2-433/2=-22mm

λy=ay/ho=-22/(1100-110)=-0.022

當λy<0.3時,取λy=0.3

βy=1.75/(λy+1.0)=1.75/(0.3+1.0)=1.346

βhs*βy*ft*bxo*ho=0.95*1.346*1.43*2800*990=5069495N

≥Vx=4199400N,滿足要求。

(2)、X方向(下邊)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扣除承臺及其上填土自重后X方向斜截面的最大剪力設計值:

Vx=N1=2099700N

柱下邊緣計算寬度bxo:

bxo=2*[Sc+(2Sb/3-0.5bc+Sc)*Sa/Sb]=2402mm

承臺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按下列公式計算:

Vx≤βhs*βy*ft*bxo*ho(基礎規范8.5.18-1)

X方向上自樁內邊緣到最近柱邊的水平距離:

ay=1040-0.5bc-0.5bp=1040-650/2-433/2=498mm

λy=ay/ho=498/(1100-110)=0.504

βy=1.75/(λy+1.0)=1.75/(0.504+1.0)=1.164

βhs*βy*ft*bxo*ho=0.95*1.164*1.43*2402*990=3760082N

≥Vx=2099700N,滿足要求。

(3)、Y方向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扣除承臺及其上填土自重后Y方向斜截面的最大剪力設計值:

Vy=Max{N2,N3}=2099700N

承臺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按下列公式計算:

Vy≤βhs*βx*ft*byo*ho(基礎規范8.5.18-1)

Y方向上自樁內邊緣到最近柱邊的水平距離:

ax=900-0.5hc-0.5bp=900-700/2-433/2=333mm

λx=ax/ho=333/(1100-110)=0.337

βx=1.75/(λx+1.0)=1.75/(0.337+1.0)=1.309

βhs*βx*ft*byo*ho=0.95*1.309*1.43*2560*990=4507164N

≥Vy=2099700N,滿足要求。

4、柱下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

局部荷載設計值F=6299100N

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Al=bc*hc=455000mm

承臺在柱下局部受壓時的計算底面積按下列公式計算:

Ab=(bx+2*c)*(by+2*c)

c=Min{Cx,Cy,bx,by}=Min{1050,955,700,650}=650mm

Ab=(700+2*650)*(650+2*650)=3900000mm

βl=Sqr(Ab/Al)=Sqr(3900000/455000)=2.928

ω*βl*fcc*Al=1.0*2.928*0.85*14.33*455000=16227305N

≥F=6299100N,滿足要求。

5、樁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

局部荷載設計值F=Nmax+γg*Qgk=2099.7+1.35*78.3=2205.4kN

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Al=π*d^2/4=196350mm

承臺在角樁局部受壓時的計算底面積按下列公式計算:

Ab=(bx+2*c)*(by+2*c)

圓樁bx=by=Sqr(Al)=443mm

c=Min{Cx,Cy,bx,by}=Min{250,250,443,443}=250mm

Ab=(443+2*250)*(443+2*250)=889463mm

βl=Sqr(Ab/Al)=Sqr(889463/196350)=2.128

ω*βl*fcc*Al=1.0*2.128*0.85*14.33*196350=5090815N

≥F=2205432N,滿足要求。

五、工程小結

1:基礎設計關鍵是上部荷載準確性,上部荷載準確性關鍵是結構選型,即結構計算模型與軟件的計算條件(模型)吻合程度。象純磚混,框架,剪力墻等吻合程度是好的,導荷準確,可直接

用于基礎設計。象混合結構(小設計院現象,經濟欠發達區存在)、復雜結構等導荷準確性與實際有差別,如是拿來主義哪就完了。

2:結構用任何軟件(通過鑒定)進行上部結構計算都可,在于習慣。而其它結構須用兩種以上軟件進行上部結構計算,對結果分析,手算綜合確定上部荷載。

3:基礎設計軟件核心簡單,荷載相同,各種軟件計算結果一致。

4:平時注意設計交流,知識積累,切忌拿來主義,定能成為優秀結構師。

參考文獻:

[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

[2]《建筑地基基礎勘察設計規范》DBJ13-17-91

[3]《軟土地基與地下工程》孫更生、鄭大同

[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

[5]《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GBJ79-91

[6]《基礎工程設計原理》袁聚云

[7]《地基及基礎》第3版中國建筑出版社

[8]《基礎工程》第1版周景星

第4篇:設計管理論文范文

本課題是N10000-OSEPA選粉機的設計。主要從80年代出現的OSPEA選粉機的基礎設計研究開始,借鑒當前在生料粉磨中使用得比較好的新型選粉機。

本課題的設計原則:首先是選粉機總體設計,包括規格尺寸的確定,運行可靠性,風管設計,重點是傳動部分的設計,包括軸的設計計算,傳動形式的確定,電動機、減速機的選型,軸承的選型,最后還有總體與部分之間的銜接技術構造。

設計原則要求選粉機的生產效率高,動力消耗少,故通過調整導向葉片的角度及渦流調整裝置,使之配合分級效率和生產能力,并成為最適當的配置,以做二段分級。依照整流板的作用所產生的分級渦流應盡量設法成為水平方向,進而對效率改善有很大的作用。另外導流葉片角度、渦流調整裝置范圍、整流板張數等三要素,要從分級效率與生產能力的角度來設定,使其達到最佳的分級效率。

關鍵詞:OSEPA選粉機導向葉片分級效率生產能力

Abstract

ThisisthedesignofN10000-OSEPAseparator,whichstudiedonthefoundationoftheOSEPAseparatorthatappearedintheeighties.ItdrawslessonsfromthenewtypeofOSEPAseparator,whichusedinrawmaterialmillwellatpresent.

Thedesignofthissubject:first,itisthetotaldesignationoftheseparator,includingthedesignationofthespecification.Atthesametime,itshouldbesurethatitcanbestabilizedandrunningrateofequipmentcanberaised.Theemphasisisthedesignofthemovingequipmentpart,insistsofthecalculationanddesignofaxle,thechoiceofelectromotorandmodalityandthechoiceofaxletree.Finally,thelinkingoftotalandpartsmustbeconsidered.

Thedesignprincipledemandsthattheproductionefficiencyishighanditconsumeslittleenergy.Intheprocessofthisdesign,thenewstructureisdesignedtochangetheangleoftheguidevaneandthevortexadjustingdevicetocooperatewithhierarchicalefficiencyandproductioncapacity.Anditshouldbeensuredtobethemostproperdisposition,sothatitispropertomaketwoclassifications.Accordingtothefunctionofcowlingpanel,whichproduceshierarchicalvortex,itisbesttoadjustittohorizontaldirection.Allofthiscanimprovetheefficiencyoftheseparatorlargely.Inaddition,somefactorsshouldbeenactedintermsofhierarchicalefficiencyandproductioncapacityandbemadetoreachbestresult,suchastheangleoftheguidevane,therangeofthevortexadjustingdeviceandthenumberofcowlingpanel.

Keywords:OSEPAseparatorguidevane

hierarchicalefficiencyproductioncapacity

動態空氣選粉機自問世以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隨著圈流粉磨系統的發展而不斷的進步。在這一百余年間,它經歷了空氣在內部循環的第一代普通離心式選粉機和第二代空氣在外部循環的旋風式選粉機之后,現在已發展到了選粉機理與以前不同的第三代高效選粉機。

選粉機以空氣作為流體,利用粉體顆粒在流體中的阻力、慣性力和離心力的平衡而使其按粒度大小分選開來,是水泥工業閉路粉磨系統中一個重要的分級設備。選粉機應用到粉磨系統,主要的作用有4項:提高系統產量,降低系統能耗,保證成品的顆粒級配合理,易于調控產品細度。1979年日本小野田公司開發的OSEPA選粉機(第三代高效選粉機)目前已在水泥企業的粉磨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OSEPA選粉機原理先進、分級機理明確,與傳統的離心式、旋風式選粉機相比主要有如下優勢:

(a)提高產量;

(b)降低能耗;

(c)提高質量,降低成本;

(d)操作簡單,細度調節方便;

(e)磨損小,維護簡單;

(f)處理粉料量大;

(g)選粉效率高。

由于OSEPA型選粉機優點突出,一些著名的水泥設備制造公司紛紛參照其工作原理,竟相開發了各自的第三代選粉機,如丹麥(F.L.Smidth)公司開發的Sepax型高效選粉機;洪保(KHD)公司開發的SKH型和ZUB型高效選粉機等等。這些選粉機的工作原理與OSEPA型選粉機相同,但結構上各有特點。

任何事物都有著兩面性,OSEPA型選粉機同樣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如由于氣流量大,含塵濃度高而使內部磨損量大,故須鑲砌陶瓷耐磨塊;由于通過的風量大,因此與之相匹配的收塵器的處理風量也大,收塵器的體積就較大,選粉機及系統價格較貴,所以較適宜于在大中型企業中使用,故而OSEPA型選粉機也被形容為“貴族產品”。如何使其大眾化,運用于普通中小型企業成了水泥業界關注的一個焦點,同樣也是我所著力研究的。

N10000-OSEPA型選粉機設備構造和機能主要構造由六部分組成:

(a)撒料盤、擋料板、密封圈和固定它們的主軸組成的回轉部分;

(b)安裝在選粉室內部的導風葉及固定它們的殼體部分;

(c)收集細粉的管道;

(d)收集粗粉的下部灰斗;

(e)驅動主軸旋轉的傳動裝置;

(f)主軸承的稀油站部分。

其工作原理如下:

選粉機原料從喂料口引入,在撒料盤上被撞擊、分散后沿圓周方向飛行,再與緩沖板碰撞后引入選粉室,在選粉室內被氣流分散的粉粒,經過導流葉片和轉子作渦流調整,由離心力與內向氣流間產生平衡實現分級。細粉與一、二進風口所送來的分級空氣(空氣或含塵空氣)一起被送到選粉室中心部,再進入出風管。另一方面受離心力作用的粗粉被引到的導流葉片處,沿著葉片的內側流動,把所在粗粉表面的微粉用一、二次風口所流入的空氣加以洗滌,實現粗粉的二次分級。粗粉則落入下部灰斗內收集。

基于在選粉機工作原理上的一系列改進,會使OSEPA高效選粉機的選粉效率和分離精度大為提高。與傳統的選粉機相比,可使粉磨系統增產20~30%,節電15~20%,產品中含有對水泥強度起主要作用的3~30μm的顆粒較多,水泥質量得到很大改善;磨內通風及系統收塵氣體全部引入選粉機,使流程簡化;由于選粉區窄長,所以體形小,重量輕,極易布置,尤其對老廠改造,條件更加方便。

設計過程中的路線要點為:

(a)規格尺寸的確定

(b)運行可靠性(震動、物流暢通)

(c)風管設計

(d)耐磨處理(鑲砌陶瓷耐磨塊)

附件清單

序號圖名圖號圖幅

1總裝圖WL10000.00A0

2下錐體WL10000.01A3

3上錐體WL10000.02A3

4殼體部裝圖WL10000.03A1

5外殼WL10000.03.101A1

6迷宮齒WL10000.03.102A3

7撒料盤WL10000.03.103A4

8法蘭WL10000.03.104A3

9緩沖板WL10000.03.105A3

10分級葉片WL10000.03.106A4

11撐柱WL10000.03.107A4

12導向葉片WL10000.03.108A4

13加強板WL10000.03.110A4

14籠形轉子WL10000.03.111A1

15外殼上蓋WL10000.04A1

16轉子部裝圖WL10000.05A1

17主軸WL10000.05.101A2

18壓蓋WL10000.05.102A4

19上填料密封件WL10000.05.103A3

20座蓋WL10000.05.104A4

21焊接件WL10000.05.105A1

22下填料密封件WL10000.05.106A3

23壓蓋WL10000.05.107A3

24軸套WL10000.05.108A4

25擋圈WL10000.05.109A4

26軸螺母WL10000.05.110A2

27出風筒WL10000.11A2

28套筒WL10000.15A4

29底螺母WL10000.16A4

目錄

0前言………………………………………………………………………………………1

1總體設計方案論述………………………………………………………………………3

1.1殼體部分的設計………………………………………………………………………3

1.2回轉部件的設計………………………………………………………………………4

1.3傳動部件的設計………………………………………………………………………4

1.4系統的設計………………………………………………………………………4

2主要技術參數的確定……………………………………………………………………5

2.1選粉機外徑的確定……………………………………………………………………5

2.2主軸轉速………………………………………………………………………………5

2.3喂料量的估算…………………………………………………………………………5

2.4選粉機驅動電動機…………………………………………………………………6

2.4.1選粉機需用功率的計算……………………………………………………………6

2.4.2電動機功率的確定…………………………………………………………………6

2.4.3對電動機的要求……………………………………………………………………6

3計算部分………………………………………………………………………………8

3.1電機的選擇及運動參數的計算……………………………………………………8

3.1.1選擇電動機…………………………………………………………………………8

3.1.2計算傳動軸及工作軸的轉速,功率,轉矩和效率………………………………8

3.2N10000-OSEPA選粉機內顆粒受力分析…………………………………………9

3.2.1選擇軸的材料……………………………………………………………………9

3.2.2軸徑的初步估算…………………………………………………………………9

3.2.3軸的結構設計……………………………………………………………………9

3.2.4按許用彎曲應力校核軸徑………………………………………………………10

3.3滾動軸承的工作情況分析…………………………………………………………12

3.4健的強度校核………………………………………………………………………12

3.5螺栓組聯接的結構設計及強度校核………………………………………………13

3.5.1螺栓組聯接的結構設計…………………………………………………………13

3.5.2螺栓聯接的強度校核……………………………………………………………14

3.6聯軸器的選擇計算…………………………………………………………………16

4設計部分………………………………………………………………………………17

4.1N10000-OSEPA選粉機的工作原理…………………………………………………17

4.2N10000-OSEPA選粉機內顆粒受力分析……………………………………………18

4.3主要工藝尺寸的設計………………………………………………………………19

4.4傳動部件安裝時的注意事項………………………………………………………21

4.5選粉機安裝…………………………………………………………………………21

4.5.1基準放線…………………………………………………………………………21

4.5.2安裝上筒體………………………………………………………………………22

4.5.3主梁就位…………………………………………………………………………22

4.5.4下錐體的安裝……………………………………………………………………22

4.5.5附件安裝…………………………………………………………………………22

4.6預期結果……………………………………………………………………………23

第5篇:設計管理論文范文

摸到自己的設計好象摸到自己的小孩子一樣,特別親切。各位好,我今天早上聽了一句話,覺得是對設計和創意非常好的詮釋,他說無聊是創意的源泉。這個題目對設計來講是一個比較新的看法。大家看這個圖,是大三浙江大學畢業生的做法,他是用手的觸感來做模型方塊。今天我講四個內容,第一,什么是手感,第二手感經濟的發生,第三,手感經濟美學的趨勢,第四,華碩的經驗。

第一,什么叫手感,手感我們甚為是超越大量生產品的獨特溫暖質感。這上面有一些從傳統的物品來的,有一些從傳統的紡織品。從歐美和亞洲已經興起手工制造品,你在網上搜索會查到有很多的手工香皂、手工紙等等。

第二,為什么會有手感經濟的發生。我們相對以前的經濟方式是零情感經濟,最主要是來自生產力,也來自DFM,就是設計為制造的理念,然后是精品產品開始大量的接受。

1、生產力的快速提升,在一般的半導體業界,大家都非常了解摩爾定律,但是在機械加工領域里面也有一個摩爾定律,但是周期比較長,在五年。每五年機械加工能力增加一倍。以前我們加工一個臺式機的機箱底座需要5分鐘?,F在我們到蘇州工廠發現生產一個底座只需要2秒鐘,這是非常驚人的。第二,刺激型營銷,改變了產品生命周期。大家看到左邊這個形狀是從導入期、成長期到成熟期到衰退期。大家比較注意消費性產品,大家發現手提電話在一個區間里面把量做到最大,但是一瞬間就改變另外一個機種,茶葉罐型已經影響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以前是山形直線,現在是直接爬升的直線。

2、共同零件/制造平臺。全世界70%的筆記本電腦,基本上由5家生產出來的,全世界手提電腦是用這五家制造商生產出來的,不管用什么牌子,都是這五個制造商。造成價值鏈分工,導致所有的材料、東西越來越窄化。成本的考慮,我們會變成使用模塊化的零件。近幾年兼容機處于市場一部分,是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模塊化的,提供一個開放的平臺,所有零件的獨特性就會受限。

3、DFM,設計理念應該從“設計為制造服務”(DFM:DesignForManufacture)倒過來變成“制造為設計服務”(MFD:Man-ufactureForDesign)。。為了制造設計,會有非常非常多的限制,你設計的瓶頸就是你的制造瓶頸。在場可能有很多的設計師,你們有時候覺得是很非常好的創意,但是送到工程師那里,他會說這個無法開模。我們也會思考,開模真的是量產的唯一方式嗎?我們開始反思這樣的沖突。

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例子大家都知道這是什么,這是iPLAS(音),大家對它的印象是后面鏡面加工的不銹鋼,開始第一批用日本傳統的打光技術做后面鏡面的不銹鋼。以大部分公司來看,它到底是不是量產,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這個多少已經賣了成千成萬個。

4、精品產品接受度的提升。這幾個要素大家都看到,新富階層興起,有別于傳統,工藝量產化產品。消費者會想我要買跟大家一樣的產品,還是買我自己需要的獨特性的產品。

這是在上海的一個展覽,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三大精品消費國,更讓大家驚訝的是,它的成長非常快,它以20%的速度在成長。

在這樣四個環境之下,我們開始考慮到,到底我如何平衡工藝跟量產,等一下我會找幾個例子,讓大家看一下。手感經濟美學的趨勢是整合手工和量產,不是單純的手工或者量產。量產設備提供勞工,一個生產設計中和工藝突破量產,工藝技術是提升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前段時間我看家具展覽會,你會發現一些家具不會變形,而我們身邊的家庭里面鋼管都會變形,這是超過幾百年的加工工藝,現在用于設計。在這樣的趨勢下面,我想給大家做兩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圖)這個產品實際上索尼的一個系列,是屬于量身定做、半手工制作的產品,首先把你的頭的尺寸量出來,然后找著你頭的尺寸去做。如果你現在要買這個產品,索尼會跟你說這個網站已經關閉。這是意大利一個家具博覽會中的兩個產品,左邊是1978年做的,用的材料同樣跟你們路上買的差不多一樣,但是它加了一樣東西,就是手工精制拋光的技術。當然,你可能會在路上買上百個,你發現拿到這個東西,它的質感跟以前的材料有著非常大的落差。

第四,我們來分享一下華碩的經驗。這是我們以往在做設計時候的方法。當時的主角就是產品設計師的靈魂,他掌握機器設備。我們做DFA活動里面,掌握材料,掌握機器做出產品,但是在手感經濟里面,設計師無法做整個流程的主導師,我們需要工藝師。在手感經濟里面,我們不但要掌握材料,要掌握設備,還要掌握工藝。大家都有皮包,但是并不了解傳統設計師的設計,我們強迫設計師跟皮件藝匠交流,如何變形,如何制作,這上面都是我們的設計師,我們用一年時間了解皮件包括染色等各個方面。我們用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們開始累積足夠的對材料的支持,所以我們下了一個設計語言給筆記本電腦,就是皮革和金屬為介質,來展現筆記本電腦的質感。

S6是貴金屬衍生出來的產品,每一個產品件都是貴金屬件組合出來的,每一個部件都要花很多的時間做出來。大家看到這個皮革沒有怎么樣,但是也會想皮革如何跟我的筆記本金屬外表結合。我跟我們的合作伙伴做了一種特殊的膠,開發了一個很特殊的膠,而且開發了一種很特殊的加工方式。只要大家把身上的皮包拿出來看,為了筆記本我要做到0.2—0.5之間,同樣很薄。我們在這個手感經濟里面做了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設計方法。

當時我跟設計師說給我兩張圖,這是兩個硯臺。告訴大家什么是手感經濟。對于不知道手感經濟的人認為就是兩塊石頭,如果你了解的話,這就不是墨而是用來研墨的東西。

現場觀眾京工業促進中心的,我想問張總兩個問題,第一,您如何看待設計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關系,第二,設計創新對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有哪些作用?

第6篇:設計管理論文范文

教學目的、要求:1.通過獨立閱讀課文,初步了解電腦的功能和用途。

2.使學生掌握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進一步理解電腦如何“管家”,激勵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難點:1.指導學生邊讀邊想,理解電腦的用途。

2.學習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明白電腦“管家”工作的初步原理。

教學準備:一臺電腦。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揭題審題,檢查預習1.板書課題:《電腦“管家”》。

2.審題:什么叫電腦?為什么叫電腦為“管家”呢?它管什么?怎么管呢?學了這篇說明文,我們就會懂得關于電腦的許多知識。

3.檢查預習情況:①作者重點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引導學生從電腦的功能、電腦如何“管家”、電腦的用途這幾方面理解。)②了解學生在預習中掌握了哪些不懂的詞句。(模擬、數據、操縱、履行、貯存等。)③師生討論部分疑難。(如:終端機、神經中樞和電腦的工作原理等。)

二、初讀課文,理清層次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分為幾段?

2.引導討論,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電腦的特點和功能。第二段(第2—13自然段):電腦如何“管家”。第三段(第14自然段):電腦真是個忠實可靠的“管家”。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1.讀懂第一段。①默讀,思考:電腦有哪些功能。②明白“不僅……還……”句式表達的意思。

2.讀懂第二段。①電腦能當“管家”,“我”相信嗎?“我”是怎么弄明白的?自由讀第二段,并分組討論以下四個問題:A.終端機怎樣辦理客人的住店手續?B.餐廳里,客人為什么吃完飯不付錢?C.終端機和主機是怎樣聯系的?D.電腦系統的神經中樞有什么功能?②集體討論,理解電腦如何分步“管家”。

3.讀懂第三段。①齊讀,理解電腦的“忠實可靠”、“不知疲倦”。②為什么說電腦是忠實可靠的“管家”?

四、再讀課文,概括中心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作者通過寫在北京長城飯店的見聞,介紹了電子計算機是怎樣幫助這家飯店“管家”的,說明電腦不僅能代人做許多事,而且忠實可靠,不知疲倦。)2.作者是怎樣表達中心的?

第7篇:設計管理論文范文

關鍵詞:環境心理尺度空間一、心理尺度環境論是衍化的產物

--------------------------------------------------------------------------------

在闡述心理尺度環境之前,我們先對“環境”和“心理學”的概念簡要地了解一下。環境即為“周圍的境況”,相對于人而言,環境可以說是圍繞著人們,并對人們的行為產生一定影響的外界事物。環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結構,可以認為環境是一系列有關的多種元素和人的關系的綜合。人們既可以使外界事物產生變化,而這些變化了的事物,又會反過來對行為主體的人產生影響。心理學則是“研究認識、情感、意志等心理過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學科。例如人們設計創造了簡潔、明亮、高雅、有序的辦公室內環境,相應地環境也能使在這一氛圍中工作的人們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誘導人們更為文明、更為有效地進行工作。

對于心理尺度環境論從環境心理學中獨立出來①,應源于20世紀40年代末巴克等人對自然定居點中居民行為的生態學研究,20世紀50年代霍爾從文化人類學角度對個體使用空間的研究,以及20世紀60年代城市規劃師林奇(K.Lynch)對城市表象和環境認知的研究。在這些研究基礎上,加上當時環境惡化、自然資源減少等現實困境,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的對人類的生態環境產生了特別的興趣,心理學家也更加重視環境對個體心理、行為的影響,紛紛研究與環境心理學有關的課題。

當今,心理尺度環境論中社會心理學的痕跡仍很明顯,因為許多環境心理學家都受過社會心理學的訓練。然而,這種“聯姻”也造成了一些麻煩。這些現象對于環境心理學在起步比較晚的中國也同樣存在著。傳統上,社會心理學依賴于由理論構建的實驗和接近科學的假設檢驗方法。普羅夏斯基(1976)曾多次聲明,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最終會被證明是環境心理學家的巨大財富。社會心理學對環境心理學的影響無疑很大,但我們相信,當一批在某些領域(發展心理學、藝術、建筑、社會學)受過訓練的環境-行為研究者成長起來時,這種影響將會減弱。

其實人—物—環境是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的一個系統。人體工程學和工程心理學聯系到室內設計,其含義為:以人為主體,運用人體計測、生理、心理計測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體結構功能、心理、力學等方面與室內環境之間的合理協調關系,以適合人的身心活動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標應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適。人類是最求完美的,為了使人體工程學主動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環境,于是從人體工程學內部就又衍化出環境心理學,研究人體工程學中人、室內環境和設施的心理和行為之間的相互關系。國外也稱人類生態學或生態心理學。這里所說的環境雖然也包括社會環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環境,包括噪音、尺度、空氣質量、溫度、建筑設計、室內空間等等。

二、心理尺度環境論對室內設計的啟示

關于心理尺度環境論與室內設計的關系,《環境心理學》一書中譯文前言內的話很能說明一些問題:“不少建筑師很自信,以為建筑將決定人的行為”,但他們“往往忽視人工環境會給人們帶來什么樣的損害,也很少考慮到什么樣的環境適合于人類的生存與活動”。以往的心理學“其注意力僅僅放在解釋人類的行為上,對于環境與人類的關系未加重視。環境心理學則是以心理學的方法對環境進行探討”,從人的心理特征來考慮研究問題,從而使我們對人與環境的關系、對怎樣創造室內人工環境,都應具有新的更為深刻的認識。

1、心理尺度環境論非常重視生活于人工環境中人們的心理傾向,把選擇環境與創建環境相結合,著重研究下列問題:

a、環境和行為的關系;b、怎樣進行環境的認知;c、環境和空間的利用;d、怎樣感知和評價環境;e、在已有環境中人的行為和感覺。

對室內設計來說,上述各項問題的基本點即是如何組織空間,設計好界面、色彩和光照,處理好室內環境,使之符合人們的心愿。

2、室內環境中人的心理與行為

人在室內環境中,其心理與行為盡管有個體之間的差異,但從總體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作出反應的特點,這也正是我們進行設計的基礎。下面我們列舉幾項室內環境中人們的心理與行為方面的情況:

a、領域性與人際距離,領域性原是動物在環境中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種適應生存的行為方式。人與動物畢竟在語言表達、理性思考、意志決策與社會性等方面有本質的區別,但人在室內環境中的生活、生產活動,也總是力求其活動不被外界干擾或妨礙。不同的活動有其必須的生理和心理范圍與領域,人們不希望輕易地被外來的人與物所打破。

室內環境中個人空間常需與人際交流、接觸時所需的距離統盤考慮。人際接觸實際上根據不同的接觸對象和在不同的場合,在距離上各有差異。赫爾以動物的環境和行為的研究經驗為基礎,提出了人際距離的概念,根據人際關系的密切程度、行為特征確定人際距離,即分為:密切距離;人體距離;社會距離;公眾距離。每類距離中,根據不同的行為性質再分為接近相與遠方相。例如在密切距離中,親密、對對方有可嗅覺和輻射熱感覺為接近相;可與對方接觸握手為遠方相。當然對于不同民族、、性別、職業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際距離也會有所不同。

b、私密性與盡端趨向,如果說領域性主要在于空間范圍,則私密性更涉及在相應空間范圍內包括視線、聲音等方面的隔絕要求。私密性在居住類室內空間中要求更為突出。日常生活中人們還會非常明顯地觀察到,集體宿舍里先進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許自己挑選床位,他們總愿意挑選在房間盡端的床鋪,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寢時相對地較少受干擾。同樣情況也見之于就餐人對餐廳中餐桌座位的挑選,相對地人們最不愿意選擇近門處及人流頻繁通過處的座位,餐廳中靠墻卡座的設置,由于在室內空間中形成更多的“盡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時“盡端趨向”的心理要求。

c、依托的安全感,生活活動在室內空間的人們,從心理感受來說,并不是越開闊、越寬廣越好,人們通常在大型室內空間中更愿意有所“依托”物體。在火車站和地鐵車站的候車廳或站臺上,人們并不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車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邊,人群相對散落地匯集在廳內、站臺上的柱子附近,適當地與人流通道保持距離。在柱邊人們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

d、從眾與趨光心理,從一些公共場所內發生的非常事故中觀察到,緊急情況時人們往往會盲目跟從人群中領頭幾個急速跑動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當火警或煙霧開始彌漫時,人們無心注視標志及文字的內容,甚至對此缺乏信賴,往往是更為直覺地跟著領頭的幾個人跑動,以致成為整個人群的流向。上述情況即屬從眾心理。同時,人們在室內空間中流動時,具有從暗處往較明亮處流動的趨向,緊急情況時語言訴引導會優于文字的引導。上述心理和行為現象提示設計者在創造公共場所室內環境時,首先應注意空間與照明等的導向,標志與文字的引導固然也很重要,但從緊急情況時的心理與行為來看,對空間、照明、音響等需予以高度重視。

e、空間形狀的心理感受,由各個界面圍合而成的室內空間,其形狀特征常會使活動于其中的人們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師貝聿銘先生曾對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間的華盛頓藝術館新館——有很好的論述,他認為三角形、多滅點的斜向空間常給人以動態和富有變化的心理感受。

三、室內設計行為對心理尺度環境論的影響

建筑結構和室內空間布局不僅影響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響外來訪問的人。不同的室內設計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誼模式。高層公寓式套房和四合院布局產生了不同的人際關系,這已引起人們的注意。國外關于居住距離對于友誼模式的影響已有過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頻率高,容易建立友誼。

房間內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響人們的知覺和行為。顏色可使人產生冷暖的感覺,家具安排可使人產生開闊或擠壓的感覺。家具的安排也影響人際交往。社會心理學家把家具安排區分為兩類:一類稱為親社會空間,一類稱為遠社會空間。在前者的情況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車站,因為在那里人們不希望進行親密交往;在后者的情況下,家具成組安排,如家庭,因為在那里人們都希望進行親密交往。

個人空間指個人在與他人交往中自己身體與他人身體保持的距離。1959年霍爾把人際交往的距離劃分為4種:親呢距離,0~0.5米,如愛人之間的距離;個人距離,0.5~1.2米,如朋友之間的距離;社會距離,1.2~2米,如開會時人們之間的距離;公眾距離,4.5~7.5米英尺,如講演者和聽眾之間的距離,人們雖然通常并不明確意識到這一點,但在行為上卻往往遵循這些不成文的規則。破壞這些規則,往往引起反感。

對此,運用環境心理學的原理,在室內設計中可以得到廣泛地運用,暫且列舉下述幾點:

1、室內環境設計應符合人們的行為模式和心理特征

例如現代大型商場的室內設計,顧客的購物行為已從單一的購物,發展為購物——游覽——休閑——信息——服務等多元化多媒體的需求行為。購物要求盡可能接近商品,親手挑選比較,由此自選及開架布局的商場結合茶座、游樂、托兒等應運而生。

2、家具、設施的形體、尺度及其使用范圍的確定

家具設施為人所使用,因此它們的形體、尺度必須以人體尺度為主要依據;同時,人們為了使用這些家具和設施,其周圍必須留有活動和使用的最小余地,這些要求都由人體工程科學地予以解決。室內空間越小,停留時間越長,對這方面內容測試的要求也越高,例如玄關、衛生間、廚房等住宅空間的設計;車廂、船艙、機艙等交通工具內部空間的設計。

3、人和人在室內活動所需空間的確定

根據人體工程學中的有關計測數據,從人的尺度、動作域、心理空間以及人際交往的空間等,以確定空間范圍。例如辦公區的分塊、展示廳的分塊和其他休閑娛樂空間的設計。

4、認知環境和心理行為模式對組織室內空間的提示

從環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覺器官,評價環境或作出相應行為反應的判斷是大腦,因此,可以說對環境的認知是由感覺器官和大腦一起進行工作的。認知環境結合上述心理行為模式的種種表現,設計者能夠比通常單純的使用功能更能全方位的啟動自身的各個感覺器官以至達到舒適狀態。

5、提供適應人體的室內物理環境的最佳參數

在設計特殊室內場合時需要一套科學的參數,如劇院、醫院、多媒體廳等,這要求必須有正確的決策方案,其中主要考慮到室內熱環境、聲環境、光環境、重力環境、輻射環境等室內物理環境等環境參數。

6、對視覺要素的計測為室內視覺環境設計提供科學依據

室內光照設計、室內色彩設計、視覺最佳區域都對人眼的視力、視野、光覺、色覺等視覺要素提出很高的要求,環境心理學通過計測得到的數據,對此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結語

心理尺度環境論是研究環境與人的行為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它著重從心理學和行為的角度,探討人與環境的最優化,室內環境作為人類所處時間最長的空間環境,與人關系很密切,如何將其內部人的行為和心理結合多門學科,如醫學、心理學、環境保護學、社會學、人體工程學、人類學、生態學以及城市規劃學、建筑學、室內設計學、色彩學、工造學等學科,去做最符合人們心愿的健康舒適安全的室內空間還是個復雜龐大的課題。

注釋:

①有的學者將心理尺度環境論等同于環境心理學,實為欠妥。心理尺度環境論是環境心理學的分支,它更注重室內環境對人在室內行為中的影響。

②環境設計研究學會,世界最權威的環境設計研究論壇會,這個學會每年都在美國舉行年會。

參考文獻:

1.吳碩賢等,室內環境與設備.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2.[美]倫納德·史萊因,藝術與物理學.暴永寧、吳伯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第8篇:設計管理論文范文

連江縣塘坂水庫電站工程位于鰲江干流中游,在山仔水庫下游約7km,在連江縣塘坂村下游3km,距福州市47km,距連江縣城38km,壩址左岸有公路在貴安橋與福飛公路相接,對外交通方便。連江縣塘坂水庫電站是以發電為主,兼有供水等綜合利用效益的河床式水電樞紐工程,電站總裝機11MW,壩址以上流域面積為1701km2,水庫正常蓄水位36.8m,其相應庫容766萬m3。該工程系福州第二水源工程的配套工程,為福州市九五計劃中重點基本建設項目。工程于1998年10月28日正式開工,2001年4月底首臺機組發電,2001年7月底工程竣工,整個工程施工總工期為2年9個月。主要水工建筑物由攔河壩、廠房和開關站等組成。攔河壩頂高程39.8m,壩頂長226.3m,最大壩高27.3m。溢流壩段位于河床中部,上設4孔鋼弧形閘門,孔口尺寸為16X12.5m,堰頂高程24.3m。廠房位于河床左岸。

2.水文地質條件

壩址河谷較寬呈“U”型。巖性為侏羅統南圓組第三段流紋質晶屑凝灰熔巖。兩岸山坡殘積土夾碎石厚約2~5m。左岸風化程度較右岸深,尤其左岸河邊一帶風化較深。河床及漫灘階地有卵石覆蓋,厚約7~10m。

壩址控制流域面積為1701km2,壩區氣候溫和。壩址多年年平均流量59.9m3/s,10月~4月為枯水期。施工洪水特性如下表。

時段

P(%)

10~12

11~1

10~3

10~4

11~4

全年

5

245

151

265

280

238

4900

10

197

133

242

244

213

3990

20

153

115

224

204

187

3360

33.3

123

103

155

179

167

2240

50

103

94

132

156

149

2180

3.導流標準、流量及導流方式

工程壩址處河床天然常水位為23.5m,相應的水面寬為90m。河道右側有近60m寬的大片灘地,兩岸岸邊較緩,故具備分期導流條件??刂乒て诘年P鍵項目為廠房工程,同時大部分施工輔助企業設在左岸,因此一期導流先圍左岸2孔水閘和發電廠房,洪水由右岸明渠通過;二期圍右岸2孔水閘及重力壩,洪水由已建的左側2孔水閘通過。壩址處河床洪枯流量比約為10,汛期洪水較大,而上游山仔水電站系季調節水庫,調節性能好,為減少施工難度,降低導流工程造價,施工導流時段采用枯水期10~4月。工程屬Ⅳ等工程,主要永久建筑物為4級,相應的臨時建筑物為5級。施工洪水導流標準為:洪水重現期10~5年(土石圍堰)或5~3年(混凝土圍堰)。壩址附近有大量的土料可用于圍堰填筑,采用粘土圍堰可降低導流造價,圍堰結構采用土石圍堰。由于廠房工程結構復雜,一期工程量大,施工期長,圍堰過水對工期及經濟都影響較大,故一期導流標準選為洪水重現期10年;二期攔河壩結構相對較為簡單,工程規模小,在一個枯水期可完成,故二期導流標準選為洪水重現期5年。一期導流流量為244m3/s,二期導流流量為204m3/s。一期廠房施工采用攔砂坎加高圍堰或廠房進尾水閘門下閘渡汛。導流平面布置見圖3-1。

4.導流建筑物

4.1導流明渠

導流明渠布置在右岸灘地上,長169.78m,梯形過水斷面,左邊坡為垂直坡,右邊坡為1:1,明渠底寬為20.0m,上游首部底板高程為22.50m,下游尾部底板高程為22.00m。明渠樁號壩上0+020上游段右轉27°后與河道相接,明渠樁號壩上0+020至壩下0+040與壩軸線平行,明渠樁號壩下0+040下游段左轉14°后直線與河道順接。明渠上游首部左側設一長15.7m的竹籠導墻,改善進口水力條件。明渠底板采

用150#竹筋砼,厚300mm,竹筋間距為200X200mm。明渠左側為一期縱向砼圍堰,右側為漿砌塊石護坡擋墻。

4.2一期圍堰

一期縱向圍堰布置在3#閘墩右側25m處(壩0+095.3),長169.78m,圍堰頂高程從27.0m漸變到26.5m,圍堰頂寬2.0m,最大堰高11m,縱向圍堰樁號壩上0+020以上段兩側邊坡1:0.3,其余段迎水面垂直,背水面1:0.6,采用150#混合料砼。一期縱向圍堰子堰采用土石圍堰,利用縱向圍堰外側原狀砂卵石,在右側增加防滲結構,防滲結構采用粘土心墻結合土工膜形式。一期縱向圍堰及子堰斷面見圖4-1。

一期上游圍堰采用土石圍堰,堰項高程為27.0m,堰頂寬6.0m,兩側邊坡為1:2.0,最大堰高約為9.0m,圍堰基礎采用粘土心墻結合土工膜防滲,上下游采用填筑石料護面。一期下游圍堰采用土石圍堰,堰項高程為26.0m,最大堰高約為8.0m,圍堰結構形式同上游圍堰。一期上游圍堰斷面見圖4-2。

4.3二期圍堰

二期縱向圍堰利用攔河閘2#中墩并向上游延伸到壩上0+030.965,向下游延伸至壩下0+073.97??v向圍堰上游段堰頂高程27.0m,采用75#漿砌石堰身,寬600mm的150#砼心墻防滲結構,堰頂寬2.0m,最大堰高8.0m,迎水面垂直,背水面1:0.6。縱向圍堰下游段堰頂高程26.0m,采用150#砼心墻兩側夯填砂卵石結構,堰頂寬700mm,最大堰高6.4m。砼心墻迎水面上部垂直,下部邊坡1:0.25,背水面成階梯狀,臺階寬700mm,高2.0m。二期縱向圍堰下游斷面見圖4-3。

二期上游圍堰采用土石圍堰,堰項高程為27.0m,堰頂寬5.5m,迎水面邊坡為1:2.5,背水面邊坡為1:1.5,最大堰高約為4.5m,圍堰基礎采用粘土斜墻結合鋪蓋防滲。二期下游圍堰采用土石圍堰,堰項高程為26.0m,最大堰高約為4.0m,圍堰結構形式同上游圍堰。

4.4圍堰防滲形式

一期縱向圍堰布置在3#閘墩右側25m處(壩0+095.3),提高建基面高程,覆蓋層較淺??v向圍堰基礎開挖和滲水量較小,在縱向圍堰左側填筑子堰,防滲結構采用粘土心墻結合土工膜形式。在縱向子堰的左側依次填筑袋裝砂、土工布、土工膜、土工布和粘土,防滲效果良好。

一期上下游圍堰基礎防滲形式在招標階段選用旋噴砼防滲墻。這種防滲體防滲效果較有保證,基坑滲流小,但施工時間長,且其施工期內要求防滲墻兩側不能形成較大的水位差,導致基坑排水和開挖時間滯后,影響施工工期。在施工圖階段經多方面比較論證,一期上下游橫向圍堰采用粘土心墻結合土工膜復合防滲。這種防滲形式具有施工時段較短,不占用截流后的關鍵線路工期,為主體工程施工爭取較多的施工時間,但需要解決防滲體水中施工的技術問題。通過調查分析,上游的山仔水庫為季調節水庫,冬季庫水位較低,一般不泄流。塘坂壩址來水主要為山仔水庫的發電泄水。因此考慮山仔水庫短時間停機,降低塘坂壩址水位,為堰基防滲體溝槽開挖施工創造條件。防滲體溝槽采用長臂反鏟挖掘機開挖,倒退法施工。長臂反鏟挖掘機挖深可達6~7m,基本能將覆蓋層挖除。粘土填筑采取端進法施工。由于防滲土料系在水中拋填,無法壓實,無法完全達到抗滲要求,故擬在粘土之后鋪設一道土工膜,粘土和土工膜共同防滲,基本解決堰基滲流問題。通過幾個月的觀察和量測,其滲流基本控制在30m3/h之內,達到預期效果。

二期上下游圍堰在導流明渠上,基礎為砼底板,主要是堰體的防滲,由于堰高較小,采用粘土斜墻加鋪蓋的防滲形式。上游部分圍堰和縱向圍堰采用漿砌石加砼心墻結構防滲。

5.截流

根據施工總進度的安排,大壩一期截流安排在1999年10月初,二期圍堰截流安排在2000年10月中旬。截流時考慮山仔水庫短時間停機,截流設計流量很小,施工難度較小。采用單戧堤立堵截流。

第9篇:設計管理論文范文

剛剛落幕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家具展,囊括了“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辦公家具展”、“2008中國國際家居飾品布藝及燈飾展覽會”、“2008中國國際櫥柜展覽會”、“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家具生產設備及原輔材料展覽會”、“2008中國國際家具配件及材料精品展覽會”五個主題展,將整個家具行業從原料到設計成品,乃至作為配角的小件家具飾品都一網打盡。主辦方還借鑒了米蘭國際家具展“展店聯動”的模式,將展覽與上海徐家匯商圈的400家家具“航母”進行展銷聯動。

金屬色調獲勝

2008年在國際時裝界大肆流行的金屬色調,突然也成為了本次家具展覽上的主角。專業沙發制造廠家顧家工藝就憑著一款用色極其大膽的沙發作品“1101”獲得了本次家具展軟體家具類的設計金獎,這款暗紫色沙發在燈光的照射下呈現出強烈的金屬色調,頗有幾分“雅皮士”的風格。“沙發中最大眾的顏色是黑色和白色以及咖啡色,但是我們在推出新品的時候,會嘗試讓顧客接受更加跳躍、前衛的色彩,”顧家副總裁劉宏這樣表示,“在很多時候,設計師會借鑒包括時裝在內的潮流趨勢變化,這些新鮮問世的作品會在各大家具展上接受客戶的評價。”

相比軟體家具廠商在顏色設計上大膽突破,并小心驗證市場效果的做法,古典家具設計制造商則選擇了追隨潮流,同時稍作折中的策略。“前兩年,木質家具流行天然的木紋色,而今年我們根據潮流趨勢推出了銀色和古銅色兩種金屬主打色?!敝圃旃诺浼揖叩腃HOISI家具銷售總監吳妹珍指著自己展位上一張淡金色櫻桃木雕花餐桌表示,“選用這種銀色和金色的中間色,也是古典家具把握潮流的方式。”吳妹珍表示,家具商在緊扣流行的時候,不會大膽到選擇一年之后就顯得過時的顏色,中間色的設計新鮮感可以保持數年,而純銀色的桌子是用來在展覽上吸引眼球,讓顧客對設計風向有個先行的概念。

與金屬色大行其道的民用家具領域不同,在辦公家具領域,興盛數年之久的“硬邊藝術”代表——追求金屬炫目質感的“新鋒銳”風格悄然退出了主流舞臺,圓潤的風格正逐漸以后起之秀的態勢占據辦公家具的主導地位。圣奧辦公家具有限公司的設計師羅葉富還是個走出校門不久的設計新秀,他所在的設計團隊以一款圓潤設計風格的“Anyways”辦公桌椅獲得了家具展的辦公家具金獎,他表示:“在學校學設計的時候,最常聽見老師提起的就是‘新鋒銳’的設計,流行了那么多年,我們覺得應該變一變了?!薄靶落h銳”設計刀削一般光潔的平面、鋒銳的交線和角度在辦公室的確能夠讓人有一絲不茍的嚴肅感,但是在“創意空間,自由辦公”成為辦公家具設計主旋律的當口,圓潤風格取代“新鋒銳”似乎已經不可逆轉。

設計師的國際化之路

“設計師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我們不方便透露設計師的任何信息。”劉宏對他所在公司麾下的設計“悍將”的資料守口如瓶。不過,他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國際家具展就是各大家具設計、制造公司挖掘設計人才的大好契機?!霸诟黝惣揖哒股?,除了展示自己的作品之外,我們也會觀察其他參展商的作品,這是我們發現有潛力的設計師的機會?!痹趪鴥燃揖咝袠I盲目抄襲、拷貝現象嚴重的環境下,要獲得高端市場顧客的青睞,與眾不同的設計是家具廠商的唯一武器。“賢臣擇明主而事,飛鳥擇良木而棲”,風格鮮明的設計師們通常喜歡單打獨斗,自由來、自由去,家具廠商在尋找這些人才的同時,這些人才也在觀察哪些廠商適合做他們的大樹。

于是,眾多國外設計師開始為求賢若渴的中國家具制造商設計家具,越來越多知名的家具廠商旗下聚集著國際設計團隊。除了在家具展招兵買馬的顧家工藝,CHOISI和圣奧也是如此,吳妹珍說:“我們的家具在上海制造,但是設計室卻是在法國巴黎,設計師每年都會參考國際的服裝展、各類設計展、各類奢侈品展,甚至是游艇展,這些國際性展覽都會成為我們的設計靈感來源?!蓖瑯?,羅葉富他們也通過另一種方式,實現了設計團隊的國際化:“我們在德國有一個專業的設計工作室,德國方面的設計師每個月都會和我們面對面地交流一次?!?/p>

在設計界國際合作成風之時,自立門戶的設計師也必須從國際展覽中汲取養料。獲得本次家具展家具飾品金獎的萬石畫藝設計師Michael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說,每年總有兩個月,自己必須去世界一流的設計展上仔細觀摩和學習,這樣才能保持設計師擁有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一些設計師每年只能出一兩件作品,這樣肯定無法在家具飾品行業立足?!?/p>

細節決定成敗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隨著家具制作工藝技術的日漸精湛,現在評判家具的優劣,多是從細節上入手。在家具行業打拼6年多的過程中,吳妹珍發現國際市場上的買家在挑選家具時,通常十分注重設計和做工的細節?!八麄兛粗肋叺男〉窕ǎ椭雷雷邮欠襁_到了他們所期望的品質?!边吔呛娃D角等家具上常常被人忽略的細節,往往就決定了他們的舍取意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 韩国一区在线 | 一级女人毛片 |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欧美夜夜骑| 久久色国产 | 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 | 国产成人无精品久久久 |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系列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夜间影院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草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久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91免费视 | 97视频免费播放观看在线视频 | 99精品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 | 岛国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美女作爱 | 中文字幕在线无限2021 | 狠狠色丁香九九婷婷综合五月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www.黄色大片 | 在线观看成年人免费视频 | 国产91网| b毛片| 亚洲欧美精品国产一区色综合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的国产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 | 久久人| 国产精品一级视频 | 午夜视频久久 | 日韩色吧 | 国产东北色老头老太性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 |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