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護理倫理的心得體會范文

護理倫理的心得體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倫理的心得體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護理倫理的心得體會

第1篇:護理倫理的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先天性心臟病:輪狀病毒腸炎:護理

【中國分類號】:R7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44-5511(2011)10-0176-01

輪狀病毒腸炎又稱秋季腹瀉,多發生在秋冬季節,常見于6個月至2歲小兒①。其特點為:量多而頻,每日可達10次甚至更多,呈水樣或蛋花湯樣,無腥臭味。如不及時處理及加強護理,會造成患兒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加重患兒心臟負擔,會出現心律不齊、血壓降低、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現將我科2010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患有輪狀病毒腸炎的先心病患兒的病例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共20例,年齡1-10月,其中室間隔缺損12例、動脈導管未閉4例、法樂氏四聯癥2例、單心室1例、肺動脈閉鎖1例。

1.2實驗室檢查 全部病例大便常規檢查均無紅細胞、膿球及寄生蟲,白細胞0-3/HP,脂肪球(+~+++),大便培養陰性,大便輪狀病毒檢測均為陽性。

1.3方法 對患兒進行隔離護理、飲食護理、靜脈補液護理、口服補液鹽、蒙脫石散保留灌腸、皮膚護理、健康教育等綜合護理措施。

2.結果

本組20例患兒輪狀病毒腸炎痊愈時間為3-8 d,平均5.5 d。后復查20例患兒的大便常規、大便培養、大便輪狀病毒檢測均為陰性。

3. 護理

3.1隔離護理 輪狀病毒腸炎經糞-口傳播,也可通過呼吸道感染而致病,因此需按腸道傳染病隔離,做好床邊隔離。護理患兒前后要洗手并消毒。

3.2環境舒適 保持病室內空氣清新,陽光充足,調節室溫至18-22℃,濕度50-60,無對流風,避免患兒著涼。

3.3飲食護理 原來母乳喂養的應停止母乳喂養,和普通奶粉喂養的患兒一樣,改為去乳糖配方奶粉喂養。如喂養不當給予大量含雙糖的食物,如給予含乳糖的牛奶或人乳(乳糖是存在于哺乳動物奶中唯一的雙糖)就容易造成消化不全,形成高滲環境加重腹瀉②。已添加輔食的患兒可給予米湯、發酵奶或奶-谷類混合物喂養,少量多餐,既可以保證足夠的熱量供給,又可以防止一次性喂食過多,加重腸道及心臟的負擔。

3.4 靜脈補液 補液之前應先判斷患兒屬哪種性質(等滲、低滲、高滲)脫水及有無酸中毒,補液時應遵循“先鹽后糖、先快后慢、先濃后淡”;“見酸補堿、見尿補鉀、見驚補鈣”的原則。先心病患兒由于心功能差,在補液時應控制好速度,防止在短時間內輸入大量液體造成患兒急性心力衰竭,所以建議使用微量泵輸注液體。

3.3口服補液鹽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用口服補液鹽給急性腹瀉患兒進行口服補液療法,經臨床應用已取得良好療效③。但是由于口服補液鹽口感特殊,大部分患兒對其持抗拒態度,此時可以借助嬰幼兒專用針管式喂藥器。在喂藥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兒的神志,以防先心病患兒嗆咳、長時間哭鬧導致缺氧發作、窒息甚至心跳驟停。

3.4蒙脫石散保留灌腸 蒙脫石散通過保留灌腸留在直腸或結腸內,既可以起到吸附毒素的作用,又可以阻止細菌、病毒對腸粘膜的損害。每次為患兒行保留灌腸、拔出肛管后應將患兒臀部捏緊3-5分鐘,以防患兒將灌腸液由排出,影響治療效果。

3.5皮膚護理 由于大便頻繁,患兒的臀部常處于被大便腐蝕的狀態,容易發生周圍皮膚潰爛,嚴重者可引起潰瘍或感染。因此在患兒每次大便后應用溫水擦洗臀部并用柔軟的干毛巾吸干,后用凡士林或5鞣酸軟膏涂抹于局部皮膚。

3.6健康教育

3.6.1指導合理喂養 宣傳母乳喂養的優點,母乳不僅溫度適宜,喂養方便,營養也很全面;人工喂養者,乳品應按照乳品的說明調制,輔食應循序漸進的添加,切勿一次性添加多種輔食。

3.6.2 飲食的衛生 每日對患兒的奶具、食具定時行煮沸或蒸汽消毒,添加的輔食應新鮮、衛生。

4討論

輪狀病毒腸炎是秋冬季節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嚴重時會造成患兒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加重患兒心臟負擔,而先心病患兒本身心功能就差,此時如不加強護理,不僅會延誤患兒先心病手術治療的時間,甚至導致患兒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有著嫻熟的技術、強烈的責任心、對患兒的一片愛心才能給先心病患兒帶來更加優質的護理,對先心病患兒的早日康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朱念瓊.兒科護理學[M].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25-126.

第2篇:護理倫理的心得體會范文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全社會對護理服務的期望值逐步提高。特需病房屬于高級病房,其護理發展離不開配套高檔的硬件設施,更離不開醫療護理行為為主題的內涵建設[1],多元文化護理是現代社會條件下護理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2]。而護士作為其中的一個服務主導者、實踐者,無疑擔負著較大責任,因此,需要不斷深化加強服務內涵的建設。本文著重談談我院特需病房實施多元文化性護理的心得體會。

多元文化性護理,主要護理措施包括:

1.病房環境

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住院環境和條件,包括寬敞、獨立、整潔的病房,完善的娛樂設施,先進的網絡設備,高水平醫療專家,一整套的醫療幾乎設

備,并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提供會客室;要保持病房的寬敞明亮、干凈整潔,每個病房內都要按照中心供氧、多功能病床、對講式呼叫機等先進醫療設備。在病房的色彩搭配上也要充分體現人性化護理服務理念,可在窗臺上布置一些綠色植物,床單被套采用小碎花來點綴。

2.護理服務

2.1 創建全科性綜合病房,在綜合性護理的基礎上對各科患者提供必要的護理和健康指導,注重個人治療的特殊性和個性差異,為患者提供特色服務。

2.2 開展五個“一”服務,既新患者入院后由護士長到床邊進行1次訪談;護士熱情接待送上1杯茶水;護士親自給新患者送上第1餐;患者住院期間如正逢生日、結婚紀念日、新年等節日,護士給予1次溫馨祝福;患者出院后1周內,護士給予1次電話回訪和問候。

2.3 實行一體化服務,患者從人院到出院全程由責任護士負責。包括評估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根據病情、生活習慣等來決定各項檢查、治療活動的時間并全程陪同。隨時監測患者病情變化和心理特點,多與患者交流,建立良好護患關系,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提高治療效果。在合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滿足患者個體的要求和習慣,充分體現個性化、人性化的護理理念。

2.4 使用多途徑的健康教育方式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制訂了特需病房服務指南,采用櫥窗、生活方式溫馨提示牌、疾病宣教小冊子、微信平臺以及出院隨訪等方式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強調優質服務,認真傾聽、關注患者的需求,給予患者盡可能的幫助與支持。

2.5 人文氛圍:特需病房護理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從患者角度出發,為患者的治療和日常生活添加靈活性和新鮮感;

3.開展多元文化護理培訓

3.1 在護理服務中注重患者的社會性,注重多元文化在護理服務中的體現。護士除了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外,還必須具有心理學、社會學、人文學、倫理學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學習和實踐了解各國、各民族患者的。

3.2 有計劃安排護士進行各專科的輪轉學習,制訂學習計劃,與所在科室護士長商討安排臨床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師負責帶教,教授急救護理知識,專科新知識、新進展,危重患者的病情觀察分析方法等。學習結束后,由培訓科室給予評定和考核,回科室后安排其給本科室護士進行專業講課和結合病例進行護理查房,增進了護士間相互學習的氛圍,增強了帶教能力。

3.3 每月安排護士參加醫院組織的繼續教育講課,護士長在安排好工作的前提下盡量保證護士的聽課學習時間;利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發揮教學醫院的優勢,請專家教授、講授新業務、新知識;利用本病房的本科、專科、高年資以上護師的資源。安排她們給大家進行教學講課、查房,相互促進學習。

3.4 根據護士的特點、興趣,對不同能級的護士制訂了個性化培訓目標,從而激發護士的學習熱情,提高護士綜合素質,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第3篇:護理倫理的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 優質護理服務;重度顱腦損傷;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 R651.1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6(b)-0144-03

自原衛生部提出了“優質護理服務,有我就有滿意”的口號以來,優質護理服務理念應用于臨床各大重點疾病[1-3]。但是,迄今為止,關于該理念應用于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的研究報道所見甚少。本研究總結既往臨床工作中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護理經驗,查找既往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護理缺陷,制定重度顱腦損傷護理流程,把“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真正落實到每一個醫療服務環節。現將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浙江省衢州市中心醫院2010年10月~2012年11月ICU收治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103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均有明確的外傷史;②患者格拉斯哥預后(GOS)評分為3~8分;③患者家屬要求積極治療,并好轉出院;④患者和患者家屬愿意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指導和安排,治療依從性高;⑤本研究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標準:①患者非重度顱腦損傷;②患者為孕婦或者妊娠期婦女;③患者和患者家屬不愿意聽從主管醫師和責任護士的指導和安排。其中,男63例,女40例;年齡18~65歲,平均(41.64±12.59)歲。將患者分為A組(n = 46)和B組(n =57),A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模式,B組患者給予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和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干預

A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模式指導下的干預措施,進行皮膚護理、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用藥護理、加強患者呼吸道的管理、防止患者誤吸和細菌移植等常規護理和指導。B組患者則給予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之前,先對全科護理人員進行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知識培訓,組織全科護理人員學習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和具體實施細則,領會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精髓。具體措施如下:

1.2.1護理人員的配置 根據動態監測APACHE Ⅱ評分結果來配置護理人員和實施護理對策,每隔4 h評估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的情況1次,按照APACHE Ⅱ評分總分將配置方案分為3檔次(分別代表患者不同病情嚴重程度),即1檔次:0~

1.2.2 制定個體化的出院護理處方 出院前1周,責任護士與主管醫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全面評估患者的情況,為患者制訂針對性的家庭護理康復措施,從患者仰臥、床邊坐起、坐位平衡、站起、坐下、站立平衡到步行。根據患者臥床與否和不同肌力分級選擇運動方式:①臥床期間患者肌力在1和2級時,進行肌肉靜力性收縮或助力運動,在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過程中,逐漸增加助力,切不可盲目增加助力,而患者肌力恢復至3級時則調整康復方案,以主動運動為主,患者肌力恢復至4級后才開始行抗阻練習和床上轉移、起坐、頭和軀干的控制和坐位平衡練習注意避免發生直立性低血壓。②非臥床期間,患者進行站立、扶拐行走練習。同時,加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訓練,進行手技巧性、靈活性和四肢精細訓練,指導患者練習一些簡單實用的各種物品的使用方法,通過投球、撥珠算、進食、洗臉、洗手、洗澡、上廁所、穿脫衣服和刷牙等反復訓練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家屬根據Orem自理理論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生活輔助器具,盡量限制健側肢體的替代功能,訓練貫穿于患者出院后的日常活動中。③定期組織重度顱腦損傷專題講座和經驗交流會,共同學習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日常生活護理方式和方法,組織患者和患者家屬觀看電視節目、VCD,使患者得到直觀形象的重度顱腦損傷防治知識,通過網絡、報紙、發放重度顱腦損傷知識宣傳資料,設立腦卒中咨詢熱線等途徑,提供交流平臺。同時,還可以舉辦重度顱腦損傷經驗交流會,鼓勵患者和患者家屬間相互通訊、聯絡,或通過打電話、建立QQ群、發短信息交流經驗或心得體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發癥和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采用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來調查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9.0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獨立樣本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B組患者ICU住院時間、ICU住院費用和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比較

B組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56.52%(26/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184,P < 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因車禍、撞傷、擠壓和高空墜落等顱腦損傷的人數也明顯增多[4-7]。其中,重型顱腦損傷是最嚴重的損傷之一,具有病情兇險、病情復雜多變、病死率高和后遺癥多等特點,患者治療效果直接與醫師的技術和護理人員護理質量的好壞息息相關[8-11]。為此,優化重型顱腦損傷意義重大,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預后。

本研究總結既往臨床工作中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護理經驗,查找既往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護理缺陷,制定重度顱腦損傷護理流程,結果發現,B組患者ICU住院時間、ICU住院費用和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B組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這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12-14]。考慮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優質護理服務活動開展前先對全科護理人員進行培訓,這能夠加深全科護理人員對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理念和精髓的理解,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該理論和精髓貫穿于護理人員的臨床工作,找出護理人員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針,確保各項護理措施能夠落實到位,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的護理服務的滿意度。②優質護理服務活動開展后采用APACHEⅡ評分系統對重型顱腦損傷進行評估,根據動態監測APACHEⅡ評分結果為重型顱腦損傷嚴重程度配置護理人員和實施護理對策,為患者提供整體的、連續的、個性化的的綜合護理服務,護理人員能夠意識到護理措施個體化的重要性,找出護理人員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針,確保各項護理措施能夠落實到位,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的護理服務的滿意度。③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出院護理處方,詳細指導患者臥床與否和不同肌力分級下的康復訓練方式,同時,加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訓練,進行手技巧性、靈活性和四肢精細訓練,指導患者練習一些簡單實用的各種物品的使用方法,通過投球、撥珠算、進食、洗臉、洗手、洗澡、上廁所、穿脫衣服和刷牙等反復訓練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確保各項護理措施能夠落實到位,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的護理服務的滿意度。④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做到定期組織重度顱腦損傷專題講座和經驗交流會,共同學習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日常生活護理方式和方法,組織患者和患者家屬觀看電視節目、VCD,使患者得到直觀形象的重度顱腦損傷防治知識,通過網絡、報紙、發放重度顱腦損傷知識宣傳資料,設立腦卒中咨詢熱線等途徑,為患者和患者家屬掌握更多的重度顱腦損傷知識提供平臺,確保貫徹各項醫療措施落實到位。同時,還可以舉辦重度顱腦損傷經驗交流會,鼓勵患者和患者家屬間相互通訊、聯絡,或通過打電話、發短信息交流經驗或心得體會,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提高患者出院后護理質量,提高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的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活動能夠明顯減少重度顱腦損傷患者ICU住院時間、ICU住院費用和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家屬對ICU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曉琴,宋錦平,郭晶.四川省各級醫院護理管理者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面臨困難的調查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8):1696-1698.

[2] 胡碧波.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病房降低紅燈率的方法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9):787-788.

[3] 邱麗紅.優化ICU基礎護理流程在創建優質護理服務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7):590-592.

[4] Var FA,Rajeswaran J. Perception of illness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 Indian J Psychol Med,2012,34(3):223-226.

[5] Niemeier JP,Perrin PB,Holcomb MG,et al. Factor structure,reliability,and validity of the Frontal Systems Behavior Scale(FrSBe)in an acutetraumatic brain injury population [J]. Rehabil Psychol,2013,58(1):51-63.

[6] Moreno JA,Arango Lasprilla JC,Gan C,et al. Sexuality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A critical review [J]. Neuro Rehabilitation,2013,32(1):69-85.

[7] Suskauer SJ,Trovato MK. Update on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for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and agitat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children [J]. PMR,2013,5(2):142-147.

[8] Dean PJ,Sterr A. Long-term effects of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J]. Front Hum Neurosci,2013,7:30.

[9] Mioni G,Mattalia G,Stablum F. Time perception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 A study comparing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J]. Brain Cogn,2013,81(3):305-312.

[10] 張曉麗娜,衡新華,張小梅.云南省高海拔地區顱腦外傷預后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7):1770-1772.

[11] 徐航.烏魯木齊市冬季嚴重腦外傷患者的急救及預后的回顧性病例對照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0):2406-2408.

[12] 鐘雁飛,陳秋琴,朱文英.6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19):79-80.

[13] 張繼紅.循證護理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3):109-110.

第4篇:護理倫理的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護士;心身壓力;人文關懷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醫院護理工作人員面臨的壓力源越來越多,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護理工作者是醫院工作人員中的主要群體之一,其身心健康狀況對于改進病患關系、改進醫院護理質量,起到很大作用。結合筆者10多年來的護理管理經驗和一線護理工作心得體會就護士人文關懷的現狀綜述如下。

1.醫院或者醫療管理部門應該為護理工作者營造融洽的工作環境

1.1護理工作者應該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

醫院管理者定期或不定期組織不同形式的活動,如技術比賽、文藝演出、外出旅游等,使護理人員精神放松,增進相互了解,促進友好的人際關系。在護士的日常工作中,提倡互敬互愛,相互幫助,營造團結協作的工作氛圍。

1.2醫院應注重護理工作者的職業防護

一方面,減少職業危害。現代醫學技術的運用增加了醫療護理工作者不安全因素,如各種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危險因素對護理工作者造成了一定的職業危害。醫院應該在醒目處有護士注意勞動安全的小提示。如預防針刺(安全處理針頭,遇到針刺時應緊急處理);預防噪聲(對器械、儀器、推車的活動部件上劑,減少異常聲響,必要時考慮采用隔音設備[7])等。另一方面,開展法律講座。開展法律講座提高護士的法律意識,以便必要時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護理部定期安排法律知識講座,組織全院護士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法律觀念[8]。讓護士學法、懂法、用法,用行為準則、道德規范、規章制度約束自己,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

1.3增強護理人員醫院感染監測,加強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增強護理人員醫院感染監測、控制,危險因素評估和自身防護等方面的意識。建議高等教育機構將醫院感染管理及護理人員醫院感染防護的相關課程納入教學大綱,組織授課內容。管理者應做到以護士為中心,以關心和信任護士為前提,如關心她們的婚戀、家庭,并合理運用激勵理論,做到精神與物質獎勵并存。通過角色轉換,設身處地為護士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充分理解并保護護士的自尊心。

2.醫管部門要加強護理人才培養

由于護理人力緊缺,護士自身工作負荷太重,致使護理人員接受繼續教育和培養的機會較少,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偏低而影響了醫院整體建設質量。而財力的保證是護理人才培養的基本條件,醫院管理者要確保資金的投入。拓寬投資渠道,合理安排護理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向。

各級醫管部門應通過多種途徑的教育、宣傳,在護士中普及心理學、醫學倫理學知識,增強護士的心理健康意識,科學安排教育訓練。繼續護理教育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并已經成為護士發展和提高的必經之路。加強在職人員繼續醫學教育,鼓勵護士參加夜大、函大和自學考試,提高學歷層次。

按年齡及寫作水平,老、中、青搭配成立小組提高護士科研及論文撰寫能力和興趣,以及業務學習積極性。讓護士設立自身成長目標,鼓勵其利用業余時間繼續學習,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撰寫論文,參加各種護理學術交流會和學習,增加有益于工作和學科發展訊息的傳播。同時,確立護理工作的學術地位,為護理人才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環境,給予他們在護理科研方面自由的空間,也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給予必要的保障。為人才培養創造必要條件,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聘請專家做顧問,在實踐中培養護理人才科研與創新意識。

3.醫院應該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

3.1積極探索倒班制度,合理調整班次

夜班對護士身心健康的不利影響已成為護理隊伍不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引起護士健康狀況欠佳的原因之一。為此,國內醫療管理學者對排班方法進行了不少探討,實行“周夜班制”、“小循月換夜班法”、“夜班周班制”、“專職夜班制”等夜班排班方法,獲得了初步成效,改善了護士的健康狀況。

3.2探索合理的激勵機制,合理分配獎金

按不同班次、職稱之間獎金拉開檔次,剔除不合理因素,真正體現護士的多勞多得分配原則,把護士的崗位勞動強度、勞動風險、技術含量融進分配中去。以提高各級、各班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和護士繼續教育的熱情,最終提升整個護理隊伍的業務素質。

3.3科學定編,合理用人

人力資源不夠,護士勞動強度大,是護理隊伍不穩定的原因之一。據了解,目前我國大部分醫院護士編制不夠,未達到衛生部1997和1998年制定的《三級甲等醫院護理管理標準》中病床與護士比1∶0.4的標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護理質量。因此,應分層使用不同學歷、不同職稱的護理人員,做到人盡其才,以緩解護士人力不足的矛盾。

同時,打破“論資排輩”的傳統觀念,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選拔優秀人才,調動擴大護士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增強科室的凝聚力及團隊精神。還要大膽引進其它科室綜合素質高、管理能力強的優秀護理人員擔任護士長,適當的崗位和必要的責任能夠極大地激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3.5充分給予護理人員積極地人文關愛和支持

管理者的對于員工的人文關愛和支持是影響個人工作滿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方式。因此,醫院管理者應經常與護士溝通,加深對其了解,及時發現優點并給予表揚,使護士感覺到管理者對她很重視,激發其工作積極性。醫院規定各科必須有40歲以上高年資護士名額,在制度上保護高年資護士的利益,穩定護理隊伍。

參考文獻:

[1]戴青梅,王立英,劉素英,等.醫護人員職業性損傷的危險因素及防護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7):532.

[2]程月娥,葉志霞.手術室麻醉廢氣污染與防護[J].中華護理雜志,2002,36(8):626.

第5篇:護理倫理的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健康傳播;醫患互動;傳播方式;不對稱信息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11-0029-03

健康傳播作為傳播學的一個分支,是以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為目的,運用各種傳媒渠道及方式,制作、傳遞、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過程,最早由Jackson在1992年提出。之后,Rogers和Everett M.在此基礎上予以發散補充,認為“凡是人類傳播的類型涉及健康的內容,就是健康傳播,它囊括四個不同的傳遞層次――個體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1]”人際傳播作為其中最重要的一環,近年來引起不少學者的重視。

基于傳者之異,健康傳播中的人際傳播常見于兩類,一為民眾間經驗性的口耳相傳,二為醫患間專業化的對癥下藥。既有預防性的日常規避傳播,也有治療性的愈疾傳播。自發性經驗交流多見于親朋熟人之間,或聆聽前輩老者汲取過往經驗、民間偏方,或依托人脈關系網絡,定位知情人士予以問詢。偶發性經驗交流多見于類患者群之間,如排隊候診時的零散互動、住院治療中的心得體會、復診康健后的分享建議等。相比于民眾間交流的交互式、分散性特點,醫患對話則更具穩定性,傳播過程雖亦交互,但話語主動權始終掌握在醫生手中,病患表達什么實際由醫方提問所定。加之西醫漸趨主流,醫療器械、數據圖像等客觀存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病患的模糊表達,呈現出單向度特性。同時,病患也愈見迷信、依附于這類科學量度,借此種“醫學符號”斬獲安全感、說服力、可信度,更加深了醫患會話中權威性和接受度。

本文將主要圍繞醫患間的人際傳播問題展開論述,重點言說主流西醫診療中的醫患互動交流,而不與傳統中醫診療進行比較。這樣做的初衷在于西醫診斷并不以病人之感為主要判定依據,代之以客觀數據圖譜為宗,將機體分解為各結構性部件,對癥施治,療效迅速。而中醫“望聞問切”,重視從患者個人陳述出發,以小見大,綜合調理全身機能,過程緩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亦愈來愈高,既追求效率,又希冀關懷,西醫作為世界范圍內臨床醫學的領軍,在技術創新方面占盡風頭,然而,卻對醫患間的人際交往缺乏個性化重視,流于表面,導致病患個人敘事空間較小,無論從互動頻率還是深入程度來看都存在局限性,這也是導致近年來醫療糾紛不斷的一個重要元素。因此,探討西醫病患人際溝通的特點、形式、存在問題等更具地域輻射性和現實指導意義。

一、醫患人際傳播方式的嬗變

鑒于健康傳播的特殊性質,目前醫患之間的主要傳播形式還是采取面對面的直接傳播,通過直觀的目視、陳述、詢問進行即時互動。但間接傳播的功效也不容小覷,特別是近些年,隨著博客、微博等自媒體興起,越來越多的醫生選擇借助網絡平臺與患者進行在線交流,提供諸如疾病的預防性措施及方法,網民的各類提問及初步判定診斷等醫療服務。具有良好的時效性、跨地域性和針對性,便于進一步入院問診的選擇、預約。對某些難以啟齒的疾病而言,此種間接溝通能夠在解決自身問題的同時保持個人身份的隱私性,因此廣受推崇。同時,病患自身對醫者言說進行轉發評論,又可在自身人脈網絡中進行新一輪的人際傳播。

(一)直接傳播

傳統的醫患人際健康傳播通常發生在面診及健康教育講座等直接傳播情境中。面診慣用1V1模式,病患陳述何處不適,醫生詢問相關病史、發病時長、具體癥狀等,在此期間醫生的引導提問無疑是整個對話的主導線索,信息的傳播以醫生所欲知為基點,雖注意保證患者參與其中,但病患的話語權還是遭到一定程度的。大體如此卻有一些特殊情況,如近些年醫療美容行業的興起,使得就醫診療目的不再單純基于去疾治病,還為了更好地雕琢修飾自己。此種情境下的醫患對話,令患方擁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性,話語權得以提升,醫生則在綜合全面考察患方所需的基礎上盡可能予以配合。然而,歸根結底,由于受自身醫療知識所限,患方的設想也僅僅是設想,難以提出決定性言論,還需醫者運用專業所學分析可行性,潤色得出最佳方案,故病人主導也只能流于表象,仍需遵循醫者指定路徑接受檢查,很多提議也因不合己身而被否決,重新設定。薩斯等人曾“依據病人癥狀的嚴重程度將醫患交流化分為三種可能的模式:主動――被動模式、指導――合作模式、相互參與模式[2]”患者之主動性雖依次遞增上升,但核心醫者之權威仍貫穿始終,信息之不對稱盡現于治療關系的方方面面。社區、醫院等特定場所舉辦的健康教育講座則慣用1Vn模式,主講傳播關于疾病預防、日常護理等方面的知識,占據絕對話語權,受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及經驗背景,對所傳遞的信息進行優先、協商或對抗式解讀,但受者自身想法難得彰顯,雖有短暫的互動提問時間,但往往礙于群體力量,羞于表達,繼而淪為“沉默的大多數”。

這兩種形式中,醫者都是權威核心,對傳播進程及結果的控制起決定作用。患者的接受、信任程度一方面與自身學歷、收入地位等方面成負相關,另一方面又與醫者的從業經驗、頭銜地位、所處環境等方面呈正相關。綜合而言,人們自身綜合素質指數越高,對診斷過程的干預性就越強,發問越多,反之即使心存疑惑,也會表現得順從聽話,為專業神圣感所折服。但大多數人對所謂“一流機構、一流專家”仍持迷信態度,更樂于聽取接納其意見。

(二)間接傳播

伴隨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壯大,醫患互動的方式得以不斷更新擴充。常見的間接傳播方式有電話熱線咨詢預約;廣播問詢求診,以夜話用藥居多;電視健康訪談類節目,專家講解、主持人與現場觀眾提問,場外觀眾短信、微博、微信互動等;網絡咨詢見于醫院所設官方在線服務網站,醫者開設答疑解問的實名專版,以個人或組織名義設立的健康科普信息平臺;報紙、雜志健康專欄中專家、病患的現身說法,互動談話記錄;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咨詢來往等。此類傳播形式中,醫者慣有的話語主動權被顛覆,病患反成為主導談話的重要因素,診治的可聽、可見進程均受患者意愿所控――選擇什么媒介,選擇同誰交流,選擇何時開始、何時中斷,選擇答問還是沉默……還能基于同一問題向不同醫者同時段發問,再對其診斷結論進行比較評估優選,擇其善者而從之,大大縮短了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的花費。

其優勢還體現在:1.便利性得以凸顯,特別是對于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相對滯后地域的人來說,可以足不出戶,借助電話、網絡、私信等進行預診咨詢,如有需要,可以提前預約相關專家,網絡掛號節省時間;2.個人隱私得以最大限度的維護,廣播、電話、網絡、讀者來信等問診方式中患者均可匿名提問,對于疑患傳染性、生殖系統等類疾病而憂心忡忡,羞于直接去醫院檢查的病人而言,可以放下社會身份信息泄露等負擔,經由媒介詳實訴說癥狀,進行初步診斷,按需制定接下來該怎么做;3.時效性強,特別是在線服務,幾乎無須等待便可得到回復,對于一些意外情況處理優勢顯著。同時,報紙、雜志、電視等專欄設置、溫馨提示都會根據不同時令氣候變化,流行病蔓延等時間為結點進行針對性較強的預防性健康知識傳播,加之此類媒體受眾群龐大,普通大眾也可在耳濡目染間積累習得許多健康常識,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借助此類媒介可以較為全面了解醫院優勢所在,特色重點科室及知名領域專家的詳實信息,提前做好功課,避免抓瞎亂投醫。私信、短信等方式填補了以往“沒人難辦事”的困頓,跳過關系托關系的重重人情網,直接對話醫者,省時高效,這在過去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二、信息交換中存在的問題

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醫學分科的日益細化,在為病患帶去更為高效、專業的便捷服務同時,也造成了診治過程愈見趨向影像器械的“符號化”審視,無形中壓縮了病體的主觀詳述內容,將大量時間用于諸如各種體液提取,X光、B超、CT、核磁,血液、細菌檢查等項目的數據反饋上,過多專注于病癥本身,用工具理性代替宿體主感,無形中加深了醫患間隙。同時,愈來愈專業細化的分科體制,使得各科室醫者成為各所主臟器的把關人,不再雙管齊下,轉而各司其職,只關注所屬科室檢查范圍的病癥,因而患者常需輾轉于多個醫生之間,無法與其中之一保持穩定的親密聯系,客觀上造成醫患間疏離。同時,人們往往將溝通視點都集中于醫生和患者這對概念體身上,而忽視了圍繞左右的其他個體,如醫生助手、病患家屬的重要作用。醫生助手的態度言行往往影響病患對醫生的印象初斷,病患家屬的信息提供則會有力地促進談話深入和后續診治的成效,二者不可偏廢。

現代醫療機構規模化使得問診手續日趨繁雜,來訪人群數量眾多,醫生無暇專注于對某一個體的全面審查了解。但對每個前來問診的焦急病患而言,在與醫者互動前都抱有個性化的情境預設和心理期望,希冀對方能夠感同身受、對自己格外重視,而現實的反差往往會令他們覺得很受傷。加之大眾媒體對醫療糾紛、無良現象的連番曝光轟炸,也使得不少患者對其形成刻板成見,誘發抵觸情緒,如此種種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醫患關系的疏離,不利于兩者間的良性溝通,以致影響到終極治療效果。

缺乏共通的意義空間也是引發醫患間信息傳播不暢的主要障礙。醫學作為一項技術性、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往往會涉及許多日常生活鮮見的詞匯術語,沒有相關知識背景的患者初聞時常會感到云里霧里,不知所云,無法理解,又何談認同。醫者由于每日需接待大量病患,無暇一一細致講解,特別是一些系統性機理問題難以簡明釋清,故有所取舍,重點交代大致治療進度、可能產生的并發癥與后果,加之自身表達能力所限,醫患間沒有建立起足夠的信任度,無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所顧慮繼而保留等原因,均對溝通環節造成破壞,致使信息交換出現斷層。

此外,“治療方法特點與復雜程度、動機誤解、性別與文化差異、病人自身的角色沖突、管理動機、不公平的社會交換、權威的矛盾[3]”亦是引發交流障礙不容忽視的問題所在。

三、實現良性互動的技巧途徑

醫患間的良性溝通是促和諧,保診效的關鍵所在。雙方態度是保證溝通順暢的一個重要因素。當醫者表現出親切、真誠、專業、負責的關懷態度時,易疏散患者的緊張情緒,獲取信任和更多有益信息。相應地,當患者表現出信任、尊敬、合作的態度時,醫生也更樂于盡心細致觀診。

對患者來說,醫生的技術性觀照是一方面,其言行本身所傳遞的治療話語更是撫慰傷痛的一劑良藥。許多病變并非僅僅是生物機體作用,心理感知亦常常作祟。學會換位思考和傾聽,尊重、認同、關切患者的焦急陳述并適時予以鼓勵引導,使患者感受到來自醫方的理解和重視。以開放式提問代替封閉式提問,多給患者預留發言空間。在全面了解病人的回憶性敘述后,還應注意遣詞造句方式和病人文化背景的需要,盡可能通俗細致地講解病癥的來龍去脈和治療程序、注意事項。留意溝通對象的預想期望、實時感受及情緒變化。非語言符號的運用也是一個重要環節,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表現,醫生或可選擇微笑、點頭、拍肩等輕松舉止調節緊張氣氛,或可隨病患敘述時所現情緒合拍調整自我表情,感同身受。面對不同年齡、身份的人群,也應及時變換選擇適當方式。如:對兒童,多稱贊引導,但主要依據還是來自監護人;對少年,多傾聽引導,其監護人描述作為輔助參考;對老人,多耐心引導,不厭其反復嗦,予以尊重。同樣,面對不同信息需求,醫方也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戰略。如面向網絡、電話等提前咨詢情況時,醫方應實事求是介紹己身優勢、特色和整體醫療水平,為患者提供參考價值較大的信息,杜絕夸大其詞,無中生有的虛假欺騙行為;面向前來診治的病患,醫方應全面了解、檢查、陳述其病癥。本著對患者及其家屬負責的態度,重視當事人過往經歷及社會心理因素,對重癥患者可適度隱瞞信息,多給予鼓舞撫慰,帶動家屬參與、協同治療,詳實分析利害,制定最佳方案。

對醫生來說,患者的積極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患者在獲取醫生指導前,需對對方保持充分信任與尊重,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特別是對于那些涉及到個人隱私但對病癥治療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問題,應與醫方建立信任默契,放下包袱,坦誠相露。這一點既是保證溝通順利展開的前提,也對后續判斷治療大有裨益。日常生活中一些患者認為自己花錢買服務,醫者就應將顧客奉為上帝,故而在診治過程中處處施以責難,干擾正常進程;或外行充內行,以己之想干預醫者治療,不斷置疑;或事前全權交由醫生負責,有問題后只會一味抱怨取鬧,而非商議如何解決……諸如此類的強勢言行,均會引起醫方反感,阻礙及時有效的信息傳遞。當然,不加選擇的被動順從亦是不可取的,對于自己困惑之處,患者應大膽地向主治醫提出,明白此時的清醒既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的負責。這一點上,文化水平越低的人,表現的越瞻前顧后、唯唯諾諾,聽不懂,不會問,更怕一不小心得罪醫生便是其心理寫照。陪同病患的家屬也應積極配合醫生所需,提供適量背景信息,如患者自己遺漏的信息點、疾病史、過敏史、相關生活經歷和文化忌諱等,及時反饋,以幫助醫生更好的認識病人,因人而異安排治療。醫患間的良性傳播,不僅對當事雙方大有裨益,大大提高治療成效,還能為“后來者”樹立典范,形成良性互動循環。如醫生之間可就某些典型病例進行臨床探討,互相學習借鑒,以便今后更好地服務患者。患者之間可以自身經歷為鑒,與他人分享心得體會,并在自己的人際網絡中對醫者服務水平進行擴散傳播,指導更多人得良藥,享康健。此類蝴蝶效應不容小覷,對和諧醫患關系,推動社會衛生事業整體前進具有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 張自力.健康傳播研究什么――論健康傳播研究的9個方向[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5(3).

[2] (美)威廉?科克漢姆.醫學社會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3] 管燕.醫患傳播中的“從――拒”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03.

[4] (美)拜倫?古德著.呂文江,余曉燕,余成普譯.醫學、理性與經驗[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免费观看一区 |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 在线亚洲观看 | 日本午夜人成免费视频 | 欧美另类性视频 |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奶水 | 免费黄网大全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精品 | 花蝴蝶在线 | 欧美亚洲日本在线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 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 | 亚洲b | 欧美一区不卡二区不卡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在线国产 | 91精品啪在线看国产网站 | 亚洲美女免费视频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 新版天堂中文资源官网 | 男女男精品视频 | 欧美亚洲欧美区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成年人黄色免费网站 | 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 欧美顶级毛片在线播放小说 |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 亚洲精品视频网 | 波多野结衣在线看片 | 男人精品一线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 a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三级小视频 |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乱码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