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酒店管理開題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育部在2004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中提出,旅游單獨作為一個大類,下設旅游管理和餐飲管理與服務兩個大類。各院校根據自身情況,都設有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專業。目前我國高職旅游專業在課程設計方面還處于從學歷教育向職業技術教育轉化的階段,課程體系設計含有大量學歷教育的痕跡,公共理論課比例過大,特色實踐類課程相對不足,在課程設置上不能很好地解決專業設置的針對性與學生就業的適應性問題。在中國旅游資源不斷得到開發,旅游產品結構不斷完善的前提下,旅游專業的課程設置必須緊跟市場的發展變化,以取得自身發展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動態平衡。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休閑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方面,從休閑娛樂角度來看,旅游是休閑娛樂的重要途徑,品茶在休閑娛樂方面也滿足了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的茶藝館等遍布大江南北,旅游學科與茶藝課程具有明顯的交叉點;從文化這一特定角度來看,旅游專業屬于政治、經濟、文化相結合的邊緣學科,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旅游專業開設茶藝課程有利于課程設置更加完善。
本調查旨在通過理論研究和調查分析,根據市場需求完善高職院校旅游專業課程設置、對茶藝課程開設的內容提出建議。
二 研究方法與過程
1.研究對象
基于服務九江市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理念,抽取的樣本均來自九江市。
樣本一:學生樣本。采用隨機抽樣法抽取學生樣本。隨機抽取九江市兩所高校餐旅專業學生,對隨機抽取的13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到有效問卷118份(有效回收率為90.8%)。
樣本二:餐旅行業工作人員樣本。采用分類隨機抽樣法抽取餐旅行業工作人員樣本。分類隨機抽取7所旅行社80名工作人員、6所酒店100名工作人員、5所茶藝館60名工作人員,對隨機抽取的240名工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得到有效問卷221份(有效回收率為92.1%)。
2.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編制問卷。根據茶藝課程教學與旅游專業特色相結合的理念,以國家職業工種茶藝師為標準,按照學科的系統性和職業工種知識開發要求,設計題項并編制出與旅游專業相銜接的茶藝課程開發調查問卷。
第二階段:問卷修改。將問卷內容給九江市從事茶藝教學的教師進行審閱,看是否有遺漏的問題,在教改課題開題中請專家看問卷設計是否合理,以此確定正式問卷。正式問卷由四部分組成:調查人員基本情況;對茶藝的了解程度; * 本調研報告為2010年度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立項課題《與旅游專業相銜接的茶藝課程開發與研究》的研究成果 茶藝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在餐旅專業開設茶藝課程的需求。
第三階段:問卷調查。確定樣本后,以學校為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組織學生進行填寫。問卷采用匿名方式,并明確告之作答者本問卷是關于開發與旅游專業相銜接的茶藝課程的調查,調查意見將對在旅游專業開設茶藝課程內容有很大的幫助。餐旅行業工作人員以旅行社、酒店、茶藝館為單位,由學生見習時帶到見習單位進行填寫。還有部分問卷是通過旅游專業教師帶到其熟悉的旅行社、酒店進行填寫。
3.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文獻分析法。
4.統計方法
經專業人員對回收問卷做初步甄選后錄入數據,初步分析刪除無效問卷,以確保最終研究數據的科學有效性。
三 結果與分析
1.被試基本情況分析
被試人口學變量統計表(N=339)
變量 類別 人數(百分比) 變量 類別 人數(百分比)
性別 男 84(24.78%) 年齡 18歲以下 22(6.49%)
18~24歲 204(60.18%)
女 255(75.22%) 25~28歲 70(20.65%)
29~35歲 32(9.44%)
35歲以上 11(3.24%)
職業 本科 21(6.19%) 職業 餐旅專業學生 118(34.81%)
大專 179(52.80%)
中專 110(32.45%) 餐旅行業工作人員 221(65.19%)
高中(同等以下學歷) 29(8.56%)
上表中的數據表明,(1)九江市餐旅專業學生、餐旅行業工作人員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比例,女性占75.22%,男性占24.78%。(2)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化,35歲以上人員占3.24%,29~35歲人員占9.44%,25~28歲人員占20.65%,18~24歲人員占60.18%,18歲以下人員占6.49%。18~24歲人員占半數以上。(3)大專學歷人員居于主導地位。本調查的人員隊伍中具有本科學歷的只占6.19%,大專學歷的人員占52.8%。
2.被試對茶藝的認知情況
我們編制了兩條項目測試餐旅專業的學生、餐旅行業工作人員對茶藝的了解程度,所有樣本數據結果表明:(1)53.39%的人認為茶藝就是泡茶的技藝,21.25%的人認為茶藝是藝術表演,20.94%的人認為茶藝就是茶道,2.95%的人認為茶藝是一種花哨的做法,1.47%的人表示不太清楚什么是茶藝。(2)認為茶藝的特點是傳播茶文化的占65.19%,認為茶藝就是讓人覺得有趣的有10.03%,認為茶藝能更好地發揮茶的特色的有21.24%,認為茶藝是一種表演形式的占3.54%。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職;畢業設計(論文)
一、高職生畢業設計(論文)的現狀
2004年4月,教育部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畢業設計(論文)在培養大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比欢?,由于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工作不到位、指導教師的水平不高和責任心不強、學生基礎差而且不重視等因素,導致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內容空洞、東拼西湊、泛泛而談、剽竊抄襲現象嚴重。
二、高職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突出問題
1.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視程度不足。主要因為高職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大, 再加上大三學生已經走上實習崗位, 學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實習工作和尋找工作上, 而這一階段恰恰又是畢業設計(論文)撰寫的關鍵時期。由于現實中畢業論文質量的好壞對就業并無很大影響, 所以許多學生采取了消極應付的態度, 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畢業論文的撰寫,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畢業論文的寫作質量。
2.偏離高職培養目標,畢業設計(論文)脫離就業實習。最近幾年,根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差異,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如高職培養目標的定位、高職的課程觀、教學方法等。然而,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撰寫要求等方面,仍然采用學科本位下的論文標準,強調畢業論文對學生科研能力的訓練功能,強調畢業論文的學術性、理論性、創新性。而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應是以就業為導向組織教學活動,培養具有職業能力的學生。這就要求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結合畢業實習,在進行相應的實踐操作之后完成畢業設計(論文)任務。
3.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寫作能力缺乏及異地實習等因素,教師指導難以達到理想效果。由于專業課程體系中很少設置有關的課程,學生文獻檢索能力、閱讀文獻能力、市場調研能力等畢業論文寫作所需能力無法通過有效的途徑得到,加上畢業設計(論文)與實習同步,學生異地實習,教師指導工作開展有一定困難。一方面,高職學生相對來講文化基礎較差,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較弱,加上大學期間相關課程的缺乏,讓高職生寫出有較高水平的畢業設計(論文)確實有些勉為其難。另一方面,老師受指導學生人數多、教學任務重,時間緊等因素影響,致使難以達到預期的指導效果。
三、解決措施
網絡環境下的高職畢業設計(論文)指導(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外語與旅游系為例)針對目前高職畢業設計(論文)指導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我院根據精品課程建設標準,建成了具備一定規模的“畢業設計(論文)”專業網站(省略),并自從2009年1月以來一直服務于外語與旅游系“畢業設計(論文)”課程教學。有利于切實、及時、有效地做好畢業設計(論文)各個環節的過程管理,保證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畢業設計(論文)與畢業實習結合。一方面,畢業設計(論文)與畢業實習在時間上是同步的,將兩者結合起來,有效的避免了學生為參加畢業實習而缺少時間和精力做畢業設計(論文)這一矛盾。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畢業實習是學生獲得畢業設計(論文)第一手資料的有效途徑。因此,將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兩個實踐環節并行實施,既可以讓學生有側重地根據個人研究方向及就業需求選擇實習單位,通過實習學生基本能夠適應相關崗位的需求,解決學生就業問題;又可以在設計過程中同步進行畢業實習,對所設計的內容作進一步檢驗,使畢業設計(論文)方案不斷完善,更趨合理,更具實際意義。如酒店管理專業采取畢業設計(論文)與畢業實習捆綁式管理方法,有利于學生結合實習工作選題,使得畢業設計(論文)更具實用價值,同時也有利于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寫作任務和實習任務。
2.網絡課程的應用,有利于資源共享,互助協作
①本網站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板塊:(1)課程內容。包括畢業設計(論文)寫作、畢業設計(論文)案例、畢業設計(論文)視頻、畢業設計(論文)大綱、畢業設計(論文)教案等。(2)各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模塊:包括畢業設計(論文)實施流程圖,提供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范文、畢業設計(論文)案例教程、論文寫作指導演示文稿等供學生學習。(3)畢業論文工作管理。畢業設計(論文)的檔案模板、成績匯總、選題統計等。(4)論壇。指導老師和學生可以隨時登陸論壇發帖,對各種焦點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這種透明化、大眾化的方式更有利于問題的快速解決。每一個學生的論文完成進度與過程都會在論壇上詳細體現,從選題、開題報告到論文一稿、二稿直至終稿都會提交到網站上,指導教師會在學生提交的帖子上進行回復與指導。
②資源共享,互助協作:實習學生不論身處何處,不需要指導教師面授,只要通過網絡訪問畢業設計(論文)網站,就能自主學習和更新維護個人相關信息,可以展現出學生主動、協作、探索式的學習過程,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