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氣動實訓總結范文

氣動實訓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氣動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氣動實訓總結

第1篇:氣動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有效教學 實訓設計 實訓布置

氣動與液壓技術是機械設備的一種控制手段,優點比較突出,應用十分廣泛。作為機械方面的重要基礎課程,已為職業學校機械專業廣泛采用。《氣動與液壓傳動控制技術基本常識》課程的理論知識比較枯燥、抽象,而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這門課程缺乏感性認識,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達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在這門課程教學時,實操課就是一個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突破口。現談談筆者在《氣動與液壓傳動控制技術基本常識》課程的實操課教學中的具體做法。

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常言道:“無病不用求醫服藥,不餓不去覓食充饑”。要想學生有效的做,也必須使其產生求知欲。課前,通過有關實際運用來反復強調相關內容。比如說,在機械工業中,目前機床傳動系統有85%左右采用液壓傳動與控制,在工程機械中,普遍采用了液壓傳動,如汽車起重機、輪胎裝載機、履帶推土機、壓路機、挖掘機等;在農業機械中,目前已用于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在汽車工業中,液壓制動、消防云梯等方面都得到廣泛應用;在輕紡工業中,氣動運用廣泛,諸如流水線、包裝機、注塑機、印刷機等;在船舶工業中,如全液壓挖泥船、打撈船等。在軍工業中,陸、海、空三軍的很多武器裝備都采用了液壓傳動與控制,如坦克、飛機、火炮、導彈和火箭等;總之,一切工程領域,凡是有機械自動化設備的場合,均可采用液壓與氣動技術,使用領域和設備越來越寬、越來越多。(以上的這些均根據相關課程內容通過課件演示給同學們看一些相關圖片和視頻。)另外,通過親身經歷進一步激發他們的興趣。給他們介紹一些從事氣動與液壓相關工作的技術人員的待遇,對學生也是個激勵。例如,在氣動邏輯回路的實操課中,如果簡單的給學生本實操系統圖,讓其完成實操過程就結束一節實操。通常情況下多數學生只會昏昏欲睡地完成元件的連接,就當是完成實操任務。這樣就達不到讓學生在實操中提高對梭閥和雙壓閥性能的認識及學會對其使用的有效效果。于是在本實操課前,我先播放利用雙壓閥的設備木材剪切裝置和壓印機的視頻,讓學生看到整個機構的動作及其效果。在觀看過程中,我發現絕大部分學生都非常認真、非常投入。然后,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或其它途徑去查找有關此設備的相關氣動結構,達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并對梭閥和雙壓閥的使用有近一步的了解。于是,在本次實操課中絕大部分學生都非常積極去完成設備木材剪切裝置和壓印機的氣動部分系統圖并非常主動地研究系統的原理及各個相關元件的作用,達到了有效的實操效果。而之前,沒有采用這種方法實操教學中并沒有如此有效。

二、從實訓布置方面來提高有效性

一般情況下,實操需要什么元件,教師就準備什么元件,并沒有很多其它元件放置在實訓臺中。之前實訓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并沒有細致觀察元件也沒有挑選元件的能力,導致出現用過幾次的元件都不清楚其特點或模糊不清的情況。于是我在每次實訓中都把很多類型的元件放置在實訓臺上,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先挑選出所需的實操元件,在挑選過程中他們會發現很多相似的元件,并會發出提問。這樣就是學生在一次實操中就真正的認識了所需元件,并了解相關新的知識。

三、利用實訓內容設計來融合相關及容易混淆的內容

實訓內容的設計對于實訓課來說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效果。

液壓與氣動有很多元件都是相關和容易混淆,如果在設計實操內容時都是單單為某個元件而專門設計一個系統,那么實操內容就會大量增加,還會無意義的重復學生已經掌握的基本操作,這樣效率就比較低。所以在設計實操內容的過程中,我非常注意相關元件融合在同一個系統或同一次實操課中。例如,我會設計包括行程閥,電磁換向閥,手柄式換向閥,氣動換向閥的回路,可以設計都是兩位三通但左右位想法的電磁換向閥在同一個回路中,也可以設計雙壓閥和梭閥在同一個回路或在同一節實操課的兩個回路等等。這樣學生不但實操效率提高而且能夠掌握相關和容易混淆元件的使用和區別。實操教學有效性當然就高。

四、嚴格實操步驟以及操作規范性

無論在液壓還是氣動的實操課中我都采用這樣的實操步驟:課前準備課前列隊布置實操任務分組實操整理總結

課前準備就是在課前的3—5分鐘安排體育委員檢查服裝(統一穿工服),引導學生列隊,并檢查學生的課前準備情況。這樣做的目的是向學生發出準備上課的意向,同時處理特殊情況,檢查他們準備的情況,以免浪費課堂時間。

課前列隊(上課鈴響后前3分鐘):體育委員列好隊后,各排報數,向我匯報出勤是否正常。這樣就能清晰的知道學生的出勤是否正常。

布置實訓任務(課后4—10分鐘):向學生表明本節課的實訓目的、實訓內容、實訓方式。強調安全操作。

分組實訓(課后11—75分鐘):各小組長檢查相關元件是否齊全,完整。教師示范后各小組長帶本組到實操崗位,開始實操,教師同時進行指導。

整理總結(下課前15分鐘):先要求學生停止操作,清點元件,填好記錄表,搞好衛生。教師檢查實操設備,衛生情況;集隊,考勤,然后進行總結,一般包括與本次實操相關的理論知識,技能方面、紀律方面。最后調動積極性,表揚表現優異的小組及相關學生,對所有同學進行鼓勵。

嚴格按照這種實操步驟使學生有效的形成了嚴謹、認真的思想,也解決了實操課課堂秩序較亂,學生較難管理的現象,使實操課井然有序的進行,也就提高了實操課的有效性。

第2篇:氣動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 高職《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 教學改革 教學內容 教學方式 成績考核方式

1 前言

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在機械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高職院校的主要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必要的專業理論基礎知識,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液壓與氣動傳動》課程是高職機電類相關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能夠讓學生掌握液壓與氣動傳動的基礎知識和工程應用的相關技能[1]。該課程不僅理論性較深,而且有很強的實踐性。本文針對目前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就《液壓與氣動傳動》課程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建設及教學評價等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與探索,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課程定位

根據我院對珠三角一帶相關企業的調研分析,高職學生對《液壓與氣動傳動》知識的應用主要是有關液壓與氣壓系統的安裝、調試、維護和保養,較少涉及液壓與氣動系統的設計、計算等工作。因此,高職《液壓與氣動傳動》課程在教學要求上不必追求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只要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礎知識,在實踐中達到夠用即可。

3.教學內容的改革

3.1傳統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弊端

在傳統專業技術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強調自身的系統性、完整性[2],忽視應用能力的培養,不注意和后續專業課之間的融合,往往過于強調流體力學等理論基礎知識,造成學生學習較為困難。而后續課程中涉及的液壓及氣壓傳動部分,又作為最基礎的內容對其進行再一次的講述,從而造成課程內容學習上的重復;對于液壓與氣壓傳動的一些難點,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師在內容安排上銜接不當,對該部分的講述都比較簡略,造成學生對該重點掌握的內容卻掌握不好。

3.2教學內容的改革

我們按照我院3年人才培養方案的總體要求,根據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在不同機電專業中占有的地位不同,結合我院各專業建設特色,將各個專業不同課程分別進行整合。

例如,對于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模具制造、自動化控制技術等專業,《液壓與氣動傳動》課程以“實用、夠用”為原則進行整合,通過分析其與后續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對部分內容進行刪減或增加,將專業課程進行有機結合。教學的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液壓及氣動元件的工作原理、使用條件和應用范圍,對復雜的理論闡述、繁瑣公式的推導計算,以及元件的結構設計不是教學的重點。弱化純理論內容,注重從多種案例分析出發,結合實際工程需要,引導學生對理論公式的應用,強化液壓與氣動系統的安裝、調試、維護、診斷等內容。

對于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由于液壓技術在后續課程的應用方面有很強的專業針對性,則將《液壓與氣動傳動》課程與《電梯結構及工作原理》中的液壓電梯部分相結合,由專業課教師結合液壓電梯的特點及應用,對一般液壓原理進行講述。

4.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

許多高職院校教學方式基本上仍是以知識體系為順序組織的,前半部分集中介紹基礎理論,后半部分重點介紹具體實例。由于學生在以往的課程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很少能夠接觸到液壓及氣動技術,普遍對《液壓與氣動傳動》課程缺乏感性認識,給課程教學內容的展開帶來困難。

4.1采用“理論+實訓”一體化的教學方式

高職教學應注重理論聯系實踐,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與總結,我院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主要采用了“理論+實訓”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加強了實踐性教學,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各專業理論和實訓學時都達到1∶1左右。為了增強教學效果,學院建設了“液壓與氣動綜合實訓室”,增加了實訓設備,在課程安排上基本做到學生單獨操作。在實訓室增加功能完備的多媒體設施,學生座椅旁邊就是各種液壓與氣動設備,理論課程就在實訓室進行現場教學,在講解過程中配以實物拆裝演示,并配備了若干輔助實訓員協助教學。講到什么就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實物,增加感性認識。例如在學習壓力控制閥時,首先由教師做示范,指導學生對壓力閥(如溢流閥)進行拆裝,讓他們了解該元件具體構造,再利用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對比原理圖和實物去分析工作原理,通過加強實踐性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實操能力,加深了學生的理解。

4.2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液壓與氣動傳動》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圖多,其中包括各種閥類元件的工作原理圖、結構圖、各種回路圖等。由于液體、氣體的流動都是在密封的管道內進行,學生看不到具體流動過程,理解起來比較抽象,尤其是一些復油路、氣路的工作原理,因此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進行輔助教學顯得尤為重要。針對該課程特點,我們通過制作大量的圖片、Flas、視頻等手段,把元件的動作、狀態及液壓油的流動過程直觀、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容易接受,使教學效益明顯提高。例如講述電液換向閥的工作過程時,學生通過觸摸電磁閥、觀察指示燈、聽聲音等途徑能夠理解電磁閥閥芯的運動,但很難把閥芯的動作和油路的接通、斷開聯系起來。而用動畫、視頻演示電磁鐵通、斷電后換向閥內部油路的連通情況,能降低感受難度,加強了學生對電液換向閥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4.4開放實訓室

學生僅在有限學時內完成的實訓內容仍是不夠的[3],我院鼓勵學生申請開放實訓室,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來安排實訓。學院根據具體工作安排額外增加實訓室輔助教師和指導老師的課酬。在實訓項目開展過程中,指導老師給予適度的指導,使學生能夠獨立、主動、高質量地完成實踐任務。良好的開放式實踐教學環境,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開放式實訓室中,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性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知識,達到了訓練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5.課程成績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院原來的《液壓與氣動傳動》課程學生成績評價標準主要由筆試、平時表現和課后作業構成,所占權重分別為70%、20%、10%。學生實操能力只能夠從平時表現反映出來,這是由于以前實訓設備不足,分組實訓,學生參與鍛煉的程度不夠造成的,與實際工作中職業要求也相差甚遠。我院增加實訓設備后,突出了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增加液壓實訓成績比重。實訓考試采用“操作+答辯”的形式,由學生單獨完成。學生成績評價標準也變成了由4部分組成,分別是筆試40%,實訓考試30%,平時表現20%,作業10%。這樣既考查了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又注重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6.結語

高等職業教育屬技術應用型教育,近幾年的教學改革與實踐證明:我們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所采取措施使得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改革突出了高職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和就業能力的訓練,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職教改革理念。

參考文獻:

[1]左健民.液壓與氣壓傳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6月第3版.

[2]趙華新,程艷.高職《液壓傳動技術》課程教學新模式探討[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10-11.

[3]李堯忠.液壓與氣壓傳動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J].裝備制造技術,2009,(3):187-188.

第3篇:氣動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教學;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FX2N

“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是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課程,該課程的內容涵蓋了液壓與氣壓傳動、電氣控制與PLC、觸摸屏技術、變頻技術等內容。目前,在我國職業教育大力提倡學生創新能力和技能培養的背景下,該門課程采用任務驅動的理實一體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做中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水平。但是,課程的教學效果對于實驗室條件有著極高的要求。一般院校實驗設備有限,學生需要多人共同使用同一臺設備,在調試過程中遇到困難,會花費大量時間來調試。文章旨在通過引入FluidSIM軟件來緩解設備不足的問題。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軟件仿真的方法來確保所制訂的控制方案和程序編寫的正確性,從而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做系統調試。

1“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課程概況

目前,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以天煌教儀生產的THJDME-1型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考核裝置為主要實訓載體來實施教學過程。根據實驗裝置的結構組成,教學內容整合與優化后分為4個大任務,分別是:送料單元系統安裝與調試;搬運單元安裝與調試;輸送與分揀單元安裝與調試;自動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

2教學實施及存在的問題

2.1教學實施

教學實施過程概況為:(1)教師發放任務單,使學生明確任務要求;(2)整體方案的制定。學生根據任務單的要求完成整體方案設計,包括氣動原理圖的繪制、PLC接線圖及PLC程序的編寫;(3)任務實施。學生根據氣動原理圖完成氣路的連接和調試,根據PLC接線圖完成控制回路硬件接線,完成PLC編寫程序并下載,最后進行系統聯調,實現任務要求;(4)任務考核與評價。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根據任務考核表,對學生任務完成的質量進行打分和評價。對于完成拓展任務的同學,額外加分,以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5)總結與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對于在任務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進行論述,小組之間共享問題及解決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和理論技能水平。學生在下一個任務中可以減少犯同樣錯誤的概率。

2.2存在的問題

本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如下幾點:(1)學生在任務實施過程中的具體硬件接線及下載所使用的程序,與整體方案不一致。(2)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故障,無法判定是軟件的原因還是硬件的原因。(3)學生對設備不熟悉,會造成大量的元器件損壞,給教師帶來大量的維護工作。(4)學生既要完成方案的制定,又要動手需要大量時間,課程時間較為緊張。(5)受到設備數量的限制,老師無法進行拓展任務的考核。

3引入FluidSIM的課程實施

3.1FluidSIM簡介

目前,市面上存在多種液壓與氣壓傳動仿真軟件,例如:FluidSIM,automationstudio,AMESIM等。其中FluidSIM較為適合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使用。FluidSIM是由德國著名公司Festo開發的一款集機電液一體化的綜合仿真軟件。該軟件包含FluidSIM-H液壓仿真和FluidSIM-P氣動仿真兩部分。在“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課程中采用的是FluidSIM-P軟件。該軟件幾乎囊括了所有常用的氣動元件,可以直接將元件拖拽至工作界面然后進行回路的搭建。回路搭建完成后可以通過仿真初步檢測氣路的正確性。仿真過程中能夠清晰形象地看到氣動執行元件的動作過程,且軟件能夠自動檢查氣路連接中存在的問題,提醒使用者進行修改。FluidSIM-P不僅可以進行氣動回路搭建和仿真,還具有電氣控制系統,可以對回路中的控制元件進行控制。該軟件的氣缸上設置有標尺,可以模擬磁性開關的位置檢測功能,獲得傳感器信號。另外FluidSIM-P4.2版提供了DDE/OPC接口,通過該接口可以與PLC控制系統進行聯調,實現機電氣的聯合調試。

3.2FluidSIM與PLC聯調

FluidSIM與PLC之間不能直接進行通信,要借助于第三方。對于西門子PLC,可以采用FESTO公司開發的Vswitch軟件為第三方。Vswitch軟件所提供的協議轉換模式中的一種就是VswitchforFluidSIMandPLCSIM,利用該軟件可以實現FluidSIM-H與PLCSIM的通信,但是DDE通信方式只適用于西門子PLC。THJDME-1型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考核裝置中選用三菱FX2N系列PLC為控制器,教學中采用對應的GXWorks2為編程軟件。GXWorks2是三菱電機推出的三菱綜合PLC編程軟件,是專用于PLC設計、調試、維護的編程工具。該軟件自帶仿真器GXSimulator,與傳統的GXDeveloper軟件相比,提高了功能及操作性能,變得更加容易使用。因此本系統的仿真,只能利用FluidSIM-P軟件提供的DDE/OPC接口中的OPC通信方式來實現三菱編程軟件GXWorks2與氣動仿真軟件FluidSIM-P的聯合調試。工業標準(OLEforProcessControl,OPC)規范目前已得到工控領域硬件和軟件制造商的承認和支持,包括OPC服務器和OPC客戶端兩部分。OPC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可以進行數據通信。目前市場上常用的OPC服務器有西門子PLC專用的PCAccess,三菱PLC專業的MXOPCServer以及KEPware公司開發的幾乎支持所有常見PLC設備的KEPServer軟件等。以KEPServer為橋梁實現三菱PLC與FluidSIM-P的通信,必須具備實際的PLC裝置,而MXOPCServer可以實現三菱仿真器GXSimulator與FluidSIM-P之間的通信,不需要PLC實物,能夠真正地擺脫硬件的制約。因此在本課程中采用MXOPCServer作為OPC服務器。以MXOPCServer為OPC服務器,實現PLC與FluidSIM-P軟件通信的過程為:MXOPCServer服務器讀取FluidSIM-P軟件中氣動系統的按鈕及傳感器信號,然后將該信號寫入GXWorks2仿真器。GXWorks2仿真器根據用戶所編寫的PLC程序決定輸出狀態,并將輸出值寫入MXOPCServer服務器以供FluidSIM-P軟件讀取。“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課程中的4個任務均可以使用該方法進行仿真。

4結語

將FluidSIM軟件仿真引入“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課程與GXWorks2進行聯合調試,仿真結果形象直觀,可以確保方案的正確性。學生可以把有限的時間用在硬件的連接、調試及故障的排查上。教師可以通過檢測仿真結果的方法來驗證拓展任務方案的正確性。該措施極大地縮小了故障范圍,減少了故障排查的時間,提高了教學效果。

作者:許璐 單位: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朱紅娟.項目化教學在“機電設安裝與調試”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15(10):212.

[2]林晨.結合FluidSIM軟件與THPYC-1A型實訓裝置在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的教學[J].學術研究,2014(22):284-286.

[3]李現友.FluidSIM在液壓與氣動技術綜合實訓中的應用[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73-76.

[4]盧志芳,於紅梅.基于FluidSIM軟件的液壓傳動系統仿真實訓教學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13(2):168-171.

[5]王曉輝.FluidSIM仿真技術及其在液壓系統設計和性能分析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2(2):143-145.

[6]岳玉環.基于FluidSIM與PLCSIM液壓控制系統的聯合仿真[J].液壓氣動與密封,2012(6):27-29.

第4篇:氣動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發動機生產線 流水線工藝 PLC控制器 現場總線 自動線實訓系統

中圖分類號:U4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a)-0001-03

Abstract:The engin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quality of the car. The car engine production conveyor line in a sequential operation of the assembly line process.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using PLC of the Germany Siemens company - 300 series controller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whole conveyor line controller, I/O system as a control signal acquisition system, the Profibus field bus technology to communicate, automatically moving engine parts for linear, rotating, lifting, flip, and so on.Using WinCC software interface to form into a system operating monitor product quantity, production rhythm of monitoring. The team members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production to make the corresponding transfer machine is suitable for school teaching practice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equipment.

Key Words:Engine Production Line;Assembly Line Process;PLC Controller;Fieldbus;Automatic Line Training System

汽車的動力來自發動機。為了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優化了工作流程我們將發動機生產線分為5個子系統,包括缸體生產線、缸蓋生產線、曲軸生產線、凸輪軸生產線及發動機裝配線,以便對發動機主要零件進行機加工和裝配。在每一條生產線上有多個完成不同作業的工位,在一定工位上安裝的轉臺,舉升臺,翻轉機等設備。如發動機總裝工藝流程就包括:機體上線翻轉涂膠、裝后端蓋裝活塞連桿翻轉擰緊連桿螺栓裝機油泵、水泵裝飛輪裝離合器總成測定曲軸驅動力矩裝油底殼裝汽缸蓋裝機油濾清器、發電機裝凸輪軸裝變速箱裝啟動電機總成泄露試驗送試驗。在汽車發動機裝配過程中,汽車發動機裝配線是一個對發動機順序裝配的流水線工藝過程,每個工位之間是流水線生產。本文研究的任務就是對發動機生產輸送線進行規范化,模塊化設計。這樣對使用者來說,既簡潔又節省時間。每個環節設計最優的自動控制系統才能保證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1 輸送線設計方案

我們設計生產輸送線主要采用摩擦輥道和啟停式動力輥道、自動升降機系統、機械手。在線上為了方便在不同的工作面上裝配,配備自動翻轉機以提高效率。一條發動機裝配線要保證發動機的裝配技術條件,要保證裝配節拍,實現高效率;要多機型同時裝配,實現高柔性;要有效地控制裝配精度,實現高質量。要實現以上幾個方面必須從生產線的規劃開始著手。要在總裝線和分裝線上設計柔性輸送線。

1.1 現動機生產輸送線應該具有如下功能

該輸送線方案如圖1所示。

1.2 設計輸送器件

(1)軌道:軌道是整個摩擦輸送系統的運行基礎,平滑、順暢的輸送軌道是系統平衡可靠運行的關鍵。

(2)道岔:道岔是改變載貨小車的行走路線的裝置,按走向又分為分流、合流道岔兩大類。

(3)停止器:停止器是用來控制工件在輸送線路中的安全準確停放位置,通常布置在工件轉掛處及輸送線路發生變化的道岔處,主要是安全阻車的作用,防止臺車因慣性或其它原因發生時,造成系統的損壞。

(4)止退器:通常和停止器配合使用,布置在停止器后邊,用于防止小車運動慣性后退。止退板以本身的自重復位。

(5)移載軌道/升降軌道:因摩擦輸送機有工位節距上的單元驅動,所以很容易實現物品(軌道)的平移、旋轉和升降功能。

(6)升降機:升降機在輸送系統中起著關。

1.3 輸送線工位設計

(1)具體設計正常加工過程(各工位沒有不合格):走主干線,如下:

ap10ap…ap45..ap60D02D06D07ap80ap90D10AP80AP90ap95..ap900

(2)自動工位加工不合格時(以Ap80工位為例)走返修路線如下:

不合格時走:D10D9M80,M90(ap80,ap90返修工位)。如返修合格時D8D7D10ap95;如返修不合格時從轉臺D8下線維修下線維修后D8D7AP80AP90D10AP95AP900。為了提高效率,節省空間和資源我們將兩個自動工位Ap80,ap90設計成共用一個返修工位m80,m90。

2 汽車自動生產線實訓裝置設計

結合發動機生產線工作原理和工藝,項目組成員開發了適合學校教學的汽車自動生產線實訓裝置本實訓裝置貼近工業現場要求,是典型的汽車自動生產線,設備從選材、工藝、流程、結構、控制等各方面都從實際工業現場出發,考慮工學結合要求,有機融合了機械、電氣、氣動、傳感器、交流電機變頻調速、步進電機驅動控制、伺服電機驅動控制、直流電機控制、PLC控制及工業通信等多種技術。通過該實訓系統的工作任務訓練,能較好地鍛煉程序編寫設計能力、自動線設計開發能力、自動線連接與調試能力、工程實施能力和安全意識。引導高職院校、機電及自動化等專業教學改革,滿足汽車生產制造、自動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能力訓練要求,突出強調技術的綜合運用。

2.1 傳感器

首先選擇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傳感器。在發動機生產線上主要采用了光電傳感器和電感傳感器。

(1)光電傳感器是通過把光強度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的變化來實現檢測物體有無的接近開關;當光電傳感器檢測到發動機缸體時,氣缸將發動機缸體推入存儲貨道。

(2)電感式傳感器由三大部分組成:LC高頻振蕩器、開關電路及放大輸出電路組成。因為發動機零部件大多數具有鐵磁性質,就可以用電感傳感器檢測轉臺旋轉到位與否,當檢測到轉臺旋轉到位時給PLC提供輸入信號。

(3)光電編碼器:用光電編碼器來對升降的速度、距離、方向進行檢測,以脈動信號的形式向PLC反饋,PLC根據輸入的反饋信號來控制升降距離實現精確定位。

2.2 電磁閥控制

在實訓裝置中應用了大量氣動控制技術如:

(1)無桿氣缸:由單控電磁閥控制。當氣動電磁閥得電,帶動機械手向后移動。

(2)帶導桿氣缸:由單控電磁閥控制。當氣動電磁閥得電,帶動機械手向下伸出。

(3)雙導桿平行氣夾:由雙控電磁閥控制。當氣動電磁閥一端得電時,氣動手指張開或夾緊。

2.3 實訓裝置模塊化設計

該裝置采用導軌式型材,其上安裝有上料臺、行車機械手、輸送輥床、提升機、循跡搬運車、堆垛機、轉臺站、4軸搬運機械手等工作站及相應的電源模塊、按鈕模塊、PLC模塊、變頻器及交流電機模塊、步進電機驅動模塊、伺服電機驅動模塊、直流電機模塊和各種工業傳感器等控制檢測單元。采用西門子S7-300 PLC實現系統控制,真實再現汽車工業自動生產線中的輸送、搬運、暫存、協調生產的過程。它在接近汽車工業生產制造現場的基礎上又針對教學及實訓目的進行了專門設計。如行車機械手站主要由伺服電機及驅動器、步進電機及驅動器、繼電器、限位開關、磁性傳感器、渦輪蝸桿減速傳動機構、齒輪齒條傳動機構、滾珠絲杠傳動機構、高精直線導軌、雙導桿平行氣夾、雙控電磁閥、工業鋁型材、鈑金結構件、機械零部件構成。

2.4 接線端子設計

該實訓考核裝置PLC模塊I/O端子、變頻器接線端子、各常用模塊接線端子,均采用安全型插座,使用帶安全插頭的導線進行電路連接;各指令開關、光電開關、傳感器和指示元件的電路通過端子排進行連接。插拔線連接電路與端子排連接電路相結合,既保證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形成和鞏固,又保證電路連接的快速、安全和可靠。用于教學,可按工作過程導向、工學結合的模式規劃教學活動,可完成多種工業現場環境下的技能培訓任務。

3 實訓裝置軟件設計

以行車機械手為例進行說明軟件設計(見圖2)。

4 WinCC的監控能力開發及Profibus總線的運用

PLC的程序設計能力、WinCC的監控能力和Profibus總線應用能力是自動化技術的專業技能人才不可缺失的知識,本課題對控制結構、硬件連接、軟件開發現場總線、系統接口、人機界面進行了設計。采用Prifibus現場總線網絡技術完成各工位間的通訊。組建的現場信息監控系統,完成了裝配線上的信息采集、生產下達、工位監控及裝配提示等功能。

西門子S7-300PLC作為控制器,其本身集成MPI及PROFIBUS DP通信口,在發動機生產輸送線上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可編程控制器S7-300直接將控制數據傳遞到控制系統中,而且有上位機的實時監控,真正做到自動控制。

本課題Profibus的成功運用對生產廠家的經濟效益提供幫助很大。由于系統運行平穩,通訊可靠性好,從而減少了維護的必要性,同時又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由于Profibus現場總線使得建設期間工程量也大大減少―― 包括布線工程量和工程師操作編程工作量,所以對生產廠家來說,真正做到了投資少見效快。

5 控制系統的調試

雖然本項目龐大,通訊點很多,但是各個子系統設備很大部分是相同,也具有一樣的控制要求,因此,我們將整個項目按照設備劃分成的不同的功能組,這樣可以增大一次開發的利用率,避免了重復開發,節省時間和成本。

升降機的自動控制是項目中的難點,主要是因為升降機的自動控制如果故障就有可能將設備以及車體損壞,對一次調試成功的要求很高。升降機雖然有硬件保護措施,需要特定條件,比如升降機只有在失電后,抱閘將會抱死,因此,對于升降機控制程序的編寫需要反復修改,模擬試驗,才能保證調試中的萬無一失,不會出安全事故。

6 總結與評價

(1)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管理質量。由于該項目大量應用了先進的西門子自動化驅動系統,從畫圖、硬件、軟件和培訓實現標準化、模塊化,這樣可以將項目細化,大家分工合作。由于自動化系統提高通訊速率使發動機輸送線的工藝水平得到提高產品質量好也增加了企業的效益。

(2)提高了生產的安全性,減少了事故的發生。由于該項目方案中對生產安全相當重視,設有很多急停按鈕,在編寫程序中,對重要設備有多重保護,從而保證了設備、人身的安全。

(3)加大了設備可靠性。傳感器使用時對設備的輸入輸出點都是雙重對比的,保證點的信號都是真實可靠,設備的故障率降低了,生產的安全性就提高了。

(4)交流電動機啟動和停止更加平穩、準確。由于起動器在轉臺控制系統中的使用,使電動機平滑升高端子電壓,可以實現無沖擊起動,因此可以最佳地保護電源系統以及電機。變頻器不僅僅是改變電機的轉速,因為轉速的下降,勢必帶來力矩的改變,使轉臺的帶載能力大大提高。

(5)通過三屆學生的實訓驗證,課題開發的實訓設備在工作的狀態下說使用的各種傳感器、控制電機、機械設備能夠達到規定技術指標,并且具有短路過載保護。

參考文獻

[1] 胡云萍,劉文婷.汽車發動機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7):180.

[2] 俞云強.傳感器與檢測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5篇:氣動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技能抽查 氣壓傳動 雙氣缸 故障現象 故障產生的原因

中圖分類號:U47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c)-0045-01

湖南職教界為加強職業教育質量,促進職業院校大面積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建立了學生專業技能抽查制度。專業抽查不合格則該專業就要停止招生,各學校都對此事非常重視。根據專業技能抽查大綱的要求,液(氣)壓系統裝調模塊是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技能抽查內容中的兩個專業核心技能部分中的一個,而這個模塊是由液壓系統裝調項目十個和氣動系統裝調項目十個構成,雙氣缸連續往復控制系統裝調回路是氣動系統裝調項目中的第四個。下面就以學生在此項目練習中出現的故障及故障原因進行分析,以供后續學生參考學習。

1 雙氣缸連續往復控制系統裝調項目

1.1 工作任務

用氣動系統實現生產線上兩個工位連續打孔動作,氣動回路如圖1所示。

1.2 考核內容與要求

(1)搭建圖1氣動回路,連接電氣控制線路;

(2)能實現雙氣缸連續往復控制動作:閥2為NC型,SQ1、SQ2是磁性開關觸點,SQ3、SQ4是接近開關的觸點,當按下SB7,由電氣控制線路可知,氣缸4前進,到頭后,氣缸3前進,到頭后,氣缸3自動退回,退回到底后,氣缸4后退,退回到底后,又重新啟動;當按下SB7后,停止運行。

(3)考核過程中,注意“6S管理”要求。

2 故障現象及故障原因分析

2.1 故障一

缸4不動作。可能的原因如下。

(1)空氣壓縮機未開啟或出氣閥門未打開。(2)氣動三聯件中的空氣過濾器漏氣或者是其中的調壓閥未將壓力調到位,通常壓力要調到0.2Mpa左右。(3)圖1中元件1二位五通電磁換向閥的電磁鐵1YA未得電,未得電的原因有可能是氣動工作臺24 V變壓器壞了,無電壓提供;或者是SB7按鈕開關、與SQ2并聯的KZ1常開觸點、與SQ2串聯的KZ4常閉觸點失靈,該開未開,該閉未閉;也或者是SQ2磁性開關觸點偏移,感應不到器官中的活塞或活塞桿,發不出信號。(4)二位五通電磁換向閥通道堵塞,致使缸4無桿腔進不了氣,有桿腔排不了氣。(5)SQ1與SQ2學生搞混了,交換了位置接,原因是SQ1與SQ2的線是纏繞在氣缸上,學生往往不辨別一下就想當然地直接接了。

2.2 故障二

缸4進到位后,缸3不動作。可能的原因如下。

(1)磁性開關SQ1未反應,2YA就得不了電。(2)KZ2常閉觸點、KZ1的常開觸點失靈。(3)元件2二位三通電磁換向閥P口與A口相通的通道被堵。

2.3 故障三

缸3進完后碰SQ3不退。可能的原因如下。

(1)SQ3接近開關壞了,觸碰后常開觸點不能切換到常閉觸點。(2)元件2中A口到R口的通道被堵。(3)SQ3接近開關為常閉型卻把它當常開型用。

2.4 故障四

缸3退一下就停止了,不再繼續退。可能的原因如下。

(1)電氣控制線路中未在SQ3的進出口端并聯一個KZ2的常開觸點。(2)雖在SQ3的進出口端并了一個KZ2的常開觸點,但常開觸點失靈。學生最容易出現的是第一個。

2.5 故障五

缸4及缸3同時伸出,不能實現先后動作。可能的情況及原因如下。

有可能是元件2選擇錯誤,NC型選成了NO型,常態位P口就與A口接通了。元件2的這個選擇錯誤相應的也會導致故障三的出現即缸3進完后碰SQ3不退。

3 結語

上面這些是學生在實訓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在此總結一下以方便以后學生參考,另外對于其它氣動回路的裝調也可參考解決。實際上學生只要認真細致,一般就可避免出現以上故障。

參考文獻

[1] 周勁松.機電一體化技術(湖南省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能抽查標準與題庫叢書)[M].湘潭:湖南大學出版社.

第6篇:氣動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教學改革 課程設計 Fulidsim軟件 紐帶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c)-0110-02

Abstract:The writer introduced FluidSIM software in the first,using the Components of photos,structure diagram、The animated simulation and other Technical means making the theory teaching more vivid and easy to understand.At the same time,proposed the curriculum design flow of teaching reform,through teaching reform and teaching practice in"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logy",we Found that the curriculum design is very good for the classroom,and aroused the students enthusiasm,exert students'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benefited the students on studying theory knowledge,then summarizes the linking role of software in teaching reform.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courses in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The teaching reform;Curriculum design;Fulidsim software;Linking role

《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是機械類各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技術基礎課,具有實踐性強、與生產實際聯系緊密等特點。尤其是這些年來,隨著機械、電子技術的進步,它與微電子、計算機、檢測等技術相結合,使“液壓與氣動技術”進入了機、電、液(氣)的發展階段。

傳統的“一個教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現在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針對我國高職院校的機械類課程培養目標,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以“實用、夠用、會用”為標準,理論聯系實際,將課堂設置在實驗(訓)室,讓“學生在做中學、教師在做中教”,充分體現課堂以學生為中心。《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在我院已經開始進行教學改革,通過兩屆學生的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FluidSIM軟件在《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起著將理論聯系實踐的紐帶作用,教學中節省時間、精力和教學成本。

1 FluidSIM軟件簡介

FluidSIM軟件由杜伊斯堡大學測量與控制研究室和Paderborn大學專家系統研究室聯合開發研制。軟件分為FluidSIM-P和FluidSIM-H兩部分,是專門用于液壓與氣壓傳動的軟件。該軟件能對液壓和氣動系統進行快速有效的設計,并能對所設計的系統進行仿真,檢驗系統的工作過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本文以《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中雙作用缸自動往復設計為案例,利用FluidSIM進行液壓系統設計,同時對課程教學進行了詳盡的敘述。希望對此類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2 課程設計過程

教學改革后的課程設計堅持以堅持以職業技能培養為核心,以職業素養養成為主線,以知識教育為支撐的理念,每個教學情景提出一個案例(任務),而FluidSIM軟件就是這一教學過程的紐帶。如圖1是課程設計流程圖。

2.1 軟件在理論講解時的應用

在軟件中含有“液壓(氣動)技術多媒體教學”模塊,利用該模塊中元器件照片、結構原理圖、動作仿真動畫等技術手段,可以使學生更容易地掌握抽象的理論知識。如對兩位五通換向閥進行講解時可以找到結構原理圖,并能進行動作仿真,如圖2所示。

2.2 軟件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2.2.1 課程案例(設計任務)

設計要求為:設計某物料的自動往復式抓取機的機械臂,要求通過雙作用液壓缸的自動往復動,實現機械臂的伸縮。提供的液壓、電氣元件為雙作用液壓缸、電控行程開關、三位四通雙電控換向閥、電氣控制盒等。學生完成設計后,能夠在按下電氣控制按鈕時,使雙作用液壓缸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自動往復運動。提示可以先利用軟件進行液壓、電氣回路設計,設計正確后可以利用實訓室內現有元器件進行驗證。

2.2.2 利用FluidSIM―H進行設計驗證

提示學生的設計過程:(1)按照設計任務新建液壓回路文件,然后將采用的圖3液壓回路,將液壓元件和電氣元件繪制在軟件的設計區域內,并對回路進行連接。利用軟件的仿真功能驗證液壓是否正確,是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2)液壓回路設計過程完成后,進行電氣控制回路的設計。圖3中S1、S2為電氣行程開關。如何設計回路是雙作用液壓缸的活塞桿在S1、S2的范圍內運動?提示學生當活塞桿運動到S2時,使1Y2電磁鐵得電,并形成自鎖回路;當運動到S1時時1y1電磁鐵得電,并形成自鎖回路,還要是1Y2斷電形成互鎖回路設計。(3)學生設計完全正確后,在實驗臺上進行驗證。(4)教師在巡視指導過程中解決學生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如液壓管中因有油壓,而不能順利接到液壓上等問題,同時在指導過程中對優先完成任務的同學提出新的要求,進行改進設計。

2.2.3 教師點評講解

教師根據在指導實踐過程發現的問題進行解答分析,對學生出現的不良動作進行糾正,聽取學生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匯報、互評,最后教師進行分組點評和總體評價,并根據任務完成情況和每個同學的具體表現給出綜合評價成績。同時在講解后可以針對部分優秀同學的改進設計(新思路)進行講解,以拓寬同學們的視野,發揮同學們的創造性。

3 結語

在《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的兩屆學生教學改革實踐中,發現這種課程設計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利于高職高專學生對本課程的理論知識的掌握。通過改革后的課程設計,在改革中發現了FluidSIM軟件的紐帶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瑞清,馬宏革.電氣液壓與氣動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2] 余金偉.FluidSIM軟件在氣動系統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08(6):22-23.

第7篇:氣動實訓總結范文

真正意義上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應具備兩個明顯特征:第一,必須是機械產品;第二,采用電子技術,使機械產品的控制具有可編程和智能化的特性。一個機電一體化系統主要由機械裝置、動力源、傳感器、執行裝置、控制器五個要素構成,因此,機電一體化實訓內容、實訓方法和實訓設備的研制均必須圍繞這些要素設計、展開。根據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綜合性及面向實踐應用的特點,筆者對機電一體化實訓內容、方法、方式等進行了探索。

1.實訓課程的目標

機電一體化專業綜合實訓課程是集氣壓技術、液壓技術、電機及電氣控制技術、自動檢測技術、PLC及其自動控制技術、網絡通訊技術于一體的專業技能綜合訓練課程。課程緊扣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核心技術環節,即檢測、控制與執行三大技術環節展開,同時引入最新的網絡控制技術。訓練時應遵循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中心和以培養學生素質為中心的原則,通過實訓使學生既能掌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理論知識,又能從事機電設備或自動化生產線操作、安裝、調試、維修、維護及設計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

2.實訓內容緊扣相關知識點

機電一體化系統涉及機械設計、傳感器、自動控制和微機原理等多門課程的知識,這些知識也是機電一體化產品設計的基礎。盡管學生在學習機電一體化系統之前,已經學過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但在機電一體化課程的實訓中,對相關知識的回顧和加深是必要的,特別要關注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實際應用方法。因此,應緊扣這些教學內容,安排若干典型的、與專業課程相對應的專題實訓項目,通過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應用,學生對專業知識有一個感性認識,為綜合性實訓和設計奠定基礎。

3.實訓方法由教師演示過渡到學生自我設計

從理論學習到實際實訓設計,是一個從知識接受到知識應用的飛躍。由于機電一體技術包含了機、電、計算機、自動控制等多門學科的知識,實訓的綜合性程度高,因此,對大多數中職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演示性實訓是一種更直接的實訓指導,能使學生對將要完成的設計性實訓的過程和結果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提高完成設計性實訓的自信心。實訓的最終目的是學生能夠在相關的實訓設備上根據要求,在實訓裝置上進行系統設計,能夠按照設定的方式正常運行。通過這個設計過程,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對機電知識的運用能力,理解機電一體化系統中各學科知識的關聯性,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實訓教學的真正目的。

4.實訓方式為課內和課外相結合、個人和小組相結合

由于教學課時有限,實訓環節的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設計和準備工作,課內主要是利用實訓平臺調試和實現設計的內容。因此,機電一體化實訓室應該建設成為開放式的實訓室,便于學生課外進行訓練。另外,由于機電一體化實訓包含的知識面廣,綜合性實訓項目包含多個內容,可以采用小組分工、合作完成的模式。這樣,一方面培養學生在科學研究過程中的團隊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對模塊化設計的一種鍛煉。

5.實訓課程的考核方式

為突出學生的能力培養,對機電學生考核的標準為:(1)是否有創新,即能否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處理實際問題,能否就所給的條件提出合理的觀點和可行的處理方法;(2)識圖能力和動手能力;(3)能否搜集資料,報告內容是否合理;(4)是否有團結協作精神:(5)寫作與表達能力;(6)計算機應用能力,等等。考核的形式:理論與技能考核相結合。考核成績的評定:理論測試成績占20%;實訓報告成績占25%;實踐環節占55%,其中拆裝操作占20%,編程、調試與排除故障占25%,安全與環保意識考核占10%。

機電一體化綜合實訓的實施過程可促進教學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綜合實訓一般是針對崗位群,培養學生與就業崗位零距離對接所要求的綜合職業能力,以往的課程教學比較強調課程中知識點和單項技能的掌握,忽視知識與技能在實際工作中的綜合應用。

第8篇:氣動實訓總結范文

Abstract: Taking The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ransmission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of vocational ability and course design, the innovating case of microscopic course design based on vocational ability, and introduced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achievements.

關鍵詞: 職業能力;微觀課程設計;項目導向法;七步教學法

Key words: vocational ability;microscopic course design;project oriented method;seven-step teaching method

0引言

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發展迅速,盡管“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得到了眾多職業教育院校的認可,但如何具體落實到教學培養的環節中呢?本文從微觀課程設計這個側面提出了一點方法和建議。主要以我院數控設備維護與應用專業開設的《液壓與氣動》課程為例,從微觀層面上進行的課程學習資源與教學模式的設計開發,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及手段,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鍛煉他們的綜合素質,提升就業競爭力。

1職業能力及其對課程設計的要求

職業能力包括專業知識技能,正確的行為方式,對工作和企業的責任心,遵守紀律、誠實守信和樂于助人的品質。目前,按照世界職教界比較一致的分類,職業能力可分為三大部分,即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職業能力是知識與工作任務的聯系,純粹的知識不是職業能力,純粹的工作任務也不是職業能力,只有當知識與工作任務相結合,個體能富有智慧地完成工作任務時,才能說他具備了職業能力。這就要求在高職課程中,打破以往僅僅關注“知識點”的觀念,引入結構觀念,不僅要關注讓學生獲得哪些職業知識,更要關注讓學生以什么結構來獲得這些知識。課程設計任務是要在知識與任務之間建立聯系,以職業情境中的實際問題為中心,以知識與行動的產生式表征方式來組織課程內容,強調引導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從而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2圍繞職業能力創新微觀課程設計——以《液壓與氣動》為例

2.1 從課程定位看學生所需的能力《液壓與氣動》的課程性質是“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也是一門能直接用于工程實際技術學科。本課程在培養專業所需數控設備調試及維護相關知識和技能起核心作用。它的前導課程有機械制圖,數控機床結構與維護,機加工實習。后續課程有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電機、泵、閥的拆裝與維修實訓,課程設計,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

課程的目標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三類。本課程教學對專業目標培養的作用在于:培養學生專業理論和技能;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獨立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對職業關鍵能力提高起到重要及核心的作用。

培養目標集中在多種能力的培養,從而本課程教學的重點難點顯現了:重點為培養學生自主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難點為學生綜合能力和自主能力的提高。

2.2 職業能力對微觀課程設計的要求如何解決這些難點和重點,根本上就是培養學生的三個能力,即知識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從微觀課程設計來說,就是要針對課程特色,結合生產實際,充分利用實驗室條件,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激發學生,應用項目及任務引導學生培養他們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借鑒德國職業教育的工作任務導向(項目導向)法,運用七步教學法進行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突出教、學、做一體化。

3實施案例——《典型氣動系統》案例實施過程及分析

3.1 本案例教學內容本案例選自侯會喜主編的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液壓與氣動技術》第12章第6節及知識擴展的內容,是這一個學習單元的最后一塊內容,是對前面所學的內容得以鞏固和應用,是一堂實踐操作課。教材中與本節課對應的實例由于比較單一,雖然也能讓學生掌握典型氣動系統的分析方法,但是全理論的講述很難讓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只是被動的聽,被動的記錄。所以本案例的學習引入七步教學法,讓學生自己搜集資料、設計系統并進行驗證。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典型氣動系統的分析及設計方法,舉一反三,為以后的課程設計打好基礎。

3.2 學生情況分析參加本案例學習的是我校二年級第二學期的數控設備應用及維護專業的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已扎實;專業技能已經具備一定水平,但有待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自主學習并完成任務的能力需提高。學生正走向專業能力自我構建的“成熟期”。

第二學年的后半學期,主動性強,對知識的渴求欲望高;處理實際問題的應變能力有待培養;協作組織等關鍵能力正在構建。學生正走向關鍵能力自我構建的“成熟期”。

3.3 教學目標確定基于學生的這些特點結合教材內容,首先要營造平等、寬松的教學氛圍,設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把理論性較強的課本知識形象化、生動化,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并把各科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只有對授課對象也就是學生的知識結構、心理特征進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特點,將教學目標定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個方面。

認知目標:①使用氣動系統的安全注意事項。②氣動系統的分析方法。

技能目標:①能認識常見氣動元器件,了解其特性,并合理選用。②能正確分析并設計氣動控制系統回路圖。③系統布局合理。④能正確連接回路,連接正確、可靠。

情感目標:①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體驗團隊協作的力量,從而能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②通過完成氣動系統的搭建,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并養成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和嚴謹務實、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

3.4 教法設計主要采用直觀演示和啟發式教學方法,通過實例-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探究設計-實踐應用-歸納總結等環節,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采取的方法為七步教學法。

3.5 學法指導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而教,這要求教師在授課中不僅要讓學生聽懂、學會,還要指導他們的學習方法,不能讓學生離開老師這根拐棍就不會走路了,必須學會自主學習。

在本案例的講授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善于思考,協作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主動探究和協作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3.6 教學過程課前一周布置的準備任務:

①復習上2次課內容(氣動元件、氣動回路的內容),對本案例要用到的氣動元器件及回路有相應認識。

②借閱相關資料。主要來自于圖書館與網絡。

根據本案例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形式,組織的整個教學過程一共分為9個環節,除了第一個環節和最后一個環節以外全部用七步教學法的模式進行:檢查課前任務,導入課題——分組并布置工作任務(設計并在工作臺上模擬實現公共汽車車門的氣壓控制)——確定目標(構建電氣或氣動回路)——收集信息——確定方案——實施(繪制回路圖并進行實物連接)——檢查——整理演示——結束語。

4教學效果分析

從授課實踐來看,教學流程清晰、任務明確,七步教學法可操作性強,且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興趣調動比較高,所有的學生都按照老師的任務去操作,并成功率較高。學生對這種教學持相當肯定的態度,認為這種方法對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有很大幫助,小組教學,小組討論可以集大家的智慧于一體來解決問題,思維不會進入瓶頸,很開闊,很喜歡這種教學。

從能力培養來看,小組教學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團隊合作提高了學習效率,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動手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了學生搜集信息,自我學習的能力;鍛煉了學生與人交流,與人合作的能力。

5缺憾與建議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由于實驗室設備臺套數的限制,比較適應小班教學;若是合班課程,每組人數過多,有部分學生的主動性不能充分調動,不能實現“人人參與”。針對這種情況,作者提出以下改進的建議。

5.1 分組時,若每次任務的分工都一樣,會導致有的學生產生依賴思想,獨立學習能力下降。故每次課程將分組有意打亂,分工也每次不同,使學生體會每個角色的作用。

5.2 合班教學人數較多,教師一人很難對所有學生都能兼顧。故在學生中招聘了學生助教若干名,由班級中學習積極性較高的同學或是高年級同學擔任。由學生助教擔任作業檢查、討論指導和巡視的工作。學生助教和教師合作,很容易控制住教學的節奏,而且學生對助教的接受性更高,更利于展開討論。同時對擔任助教的學生能力也是極好的培養。教師角色更多的體現為教學的組織者和管理者。

5.3 課堂教學與課后作業相結合。多種類的課后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補足,能很好的彌補設備臺套數的補足。課后作業有傳統的答題,小組讀書筆記,實驗臺實物搭建以及虛擬拆裝等等。給學生分配好學生助教,定期參加助教組織的學習小組,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姜大源.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課程開發探索與實踐———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課程開發案例匯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叢文龍.基于工作過程課程的一體化設計[J].職業技術.2010(07).

第9篇:氣動實訓總結范文

(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湖北武漢430223)

摘要:圍繞“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實踐與政策研究報告”重在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目標,從實驗教學、課程設計兩方面分析了實踐教學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同時,結合機電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專業課程的設置,增加了設計性、綜合性的實訓環節,它將電氣控制、PLC控制和氣動系統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關鍵詞 :轉型發展;液壓與氣壓傳動;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TH13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7.0033

0引言

由于液壓傳動獨特的技術優勢,使得它在工程機械行業、汽車工業、現代農業、采礦與冶金工程、油氣探測與加工、土木水利工程、航天與海洋技術、生物與醫學工程、軍事裝備、國防工程等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成為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進程中不可替代的一項重要基礎技術,它具有綜合性、應用性及實踐性強的特點。

“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研究中心2013年11月的《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實踐與政策研究報告》指出,“應用技術大學重在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注重技術應用,突出實踐教學”。在該主旨下,如何改革《液壓與氣壓傳動》實踐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激勵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對地方性本科院校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1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1.1實驗內容陳舊、設備落后

當前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液壓傳動實驗內容主要分為典型液壓泵、液壓閥的拆裝實驗(屬開放式實驗,學生自由安排實驗時間)和液壓泵、溢流閥以及進油節流調速回路的性能實驗。實驗課時共計6學時。結合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學生親自動手對常用液壓泵、液壓閥進行拆裝,可加深對其結構、工作原理的理解。液壓泵性能實驗,主要讓學生了解測試液壓泵基本性能(如壓力、流量、容積效率以及總效率)的方法,得出泵的性能曲線,一方面可根據理論知識,判斷實驗數據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反過來可驗證課本理論知識的準確性。溢流閥性能實驗,主要讓學生了解溢流閥穩定工作狀態下的靜態特性,學會溢流閥靜態特性中的啟閉特性、壓力穩定性、卸荷壓力等測試方法,得出溢流閥的啟閉特性曲線。進油節流調速回路性能實驗,主要讓學生得出不同通流截面積下的速度-負載特性曲線,并能分析它們的調試性能。不管是拆裝實驗還是性能實驗,均屬于認知性與驗證性實驗,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設計和綜合應用能力。實驗內容過多地側重于液壓元件的性能測試,弱化了對液壓系統基本回路的實踐,不利于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實驗設備落后、直觀性差,學生對實驗缺乏興趣。

1.2課程設計整體質量不高

課程設計是液壓傳動實踐教學環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綜合分析與應用的能力。課程設計環節時間僅一周,但設計的內容包括明確液壓系統設計要求、分析液壓系統工況、確定液壓缸主要參數、論證系統方案、擬定液壓系統原理圖、通過計算選擇液壓元件、驗算液壓系統主要性能等。學生要在一周的時間內翻閱大量文獻資料,獨立完成一個質量較高的課程設計,難度非常大。

2實踐教學改革

2.1實驗教學

引進新的實驗得設備,開發新的實驗內容。目前用得較多是快插任意組合式液壓傳動綜合教學實驗臺。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將典型液壓泵、液壓閥的拆裝實驗穿插在理論教學中,將理論教學遷至實驗室進行現場教學,學生對照實物學習,能更好、更快地消化吸收新知識,同時還能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將實驗安排在相應的理論教學過程中,比如液壓泵性能實驗,在液壓泵知識點全部講完之后,立馬進行液壓泵性能實驗,這樣不僅能避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遺忘,反過來可進一步強化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為了提高學生親自動手能力,每次進行實驗時,按小組進行,一班分成2~3組,保證每臺實驗設備3人左右,盡量要求每位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加強實驗內容在課程中所占的分值,比如:在課程考試試卷中,增加實驗考題或者提高實驗在平時成績中的考核比例,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實驗的重要性。

2.2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選題應結合液壓傳動的技術特點,立足于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選擇工程實踐性較強的課題作為設計題目。比如工程機械行業常見設備:混凝土泵車、挖掘機、叉車等某一子液壓系統作為課程設計題目。由于課程設計時間短,要提高課程設計整體質量,靠學生的“單打獨斗”是不行的,必須依賴團隊的力量。因此,實際操作過程中,可將3~5人分為一個團隊,每個團隊挑選一個組長,負載整個團隊的統籌、協調工作。由組長根據組員意見挑選課程設計題目,并定期匯報整個團隊的成果以及遇到的難題,帶課老師及時給予解答并做好考評登記。答辯時,以小組為考核對象,對其中的每個成員所負責的設計內容進行考評。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團隊合作能力。

2.3綜合實訓

根據“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實踐與政策研究報告”重在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特點,結合實驗內容與課程設計的局限性,開發設計性、綜合性的實踐環節勢在必行。綜合實訓是將過去簡單的、獨立的實踐環節轉變為綜合性、設計性的大型實踐訓練,旨在實踐中提高學生查閱資料、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根據機電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專業課程的設置,開發了新的綜合實訓內容即“基于PLC控制的氣壓系統設計與開發”,它將電氣控制、PLC控制和氣壓傳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了多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綜合實訓學時為2周,實訓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確定實訓團隊(每個團隊3~5人)及其課題,下發任務書,給定已知條件,動員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查閱資料;第二階段理論設計,根據現有實驗器材和已知條件,設計氣壓傳動系統及其電氣控制電路,PLC控制的硬件和軟件設計;第三階段在實訓平臺上搭建氣壓傳動系統,完成控制系統接線,輸入控制程序,驗證設計結果。實訓平臺如圖1所示,它由電源模塊、PLC模塊、氣動元件模塊、按鈕模塊、繼電器模塊等組成,采用雙面布置,多個團隊可同時進行實訓。

綜合實訓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動手操作和實踐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還培養了團隊合作意識,為以后進入企業工作打下基礎。

3總結與展望

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是工科機械類專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根據地方本科院校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目標,應不斷改革和創新實驗內容、實踐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除此之外,在轉型發展大環境下,學校應健全校企合作機制,引進當地企業高端技術人才來校講課或將學生送進企業進行技術培訓或在校內建立校企合作培訓班,落實“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辦學宗旨。盡管這些目前較難實現,但相信在后續轉型發展中,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劉振天.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與高等教育認識論及方法論訴求[J].中國高教研究,2014(6)

2倪君輝.地方本科院校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0)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 日韩毛片久久91 | 亚洲国产成人最新精品资源 | 全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 综合久久影院 | 国产精品黄页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 |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国 | 欧美在线高清视频播放免费 | 久草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7美色 | 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 | 免费观看欧美精品成人毛片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99高清一区二区 | 91在线产啪| 在线免费视频国产 |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软件 | 成年女人看片免费视频频 | 日本xxxxx黄区免费看动漫 | 久章草视频 |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 加勒比综合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 a亚洲天堂 | 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 国产色啪午夜免费视频 | 操美国女人 | 黄色网址www |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