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28.00/年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本刊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主管、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主辦,旨在及時宣傳和報道我國巖溶地質科技研究成果和動態的我國唯一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巖溶學術刊物;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成員刊和《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評價數據庫》、《中國科學論文統計與分析》等重要數據庫來源刊,主要欄目有巖溶基礎理論研究、巖溶地貌與洞穴、巖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巖溶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巖溶礦產地質、巖溶勘探和測試技術等。
主要欄目巖溶基礎理論研究、巖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巖溶環境地質、巖溶資源開發與利用、巖溶與生態、巖溶地貌與洞穴、巖溶礦產地質、巖溶探測技術與方法。
地址:廣西桂林市七星路50號,郵編:541004。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桂西北巖溶地區古樹脯氨酸含量的比較分析
喀斯特山地土地利用方式對土壤團粒的影響——以重慶黔江為例
貴州典型喀斯特地貌區農村聚落空間分布研究——以清鎮紅楓區、畢節鴨池區和關嶺-貞豐花江區為例
四川黃龍鈣華藻類及其生物巖溶作用
貴州喀斯特區草地生態條件下石灰(巖)土的發生特性及系統分類研究
巖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第三屆第七次會議在桂林召開
巖溶山區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地蓄水能力研究——以重慶市中梁山為例
不同植被演替階段的巖溶土壤微生物特征——以廣西馬山弄拉峰叢洼地為例
鄂爾多斯盆地周邊地區野外溶蝕試驗結果討論
云南呈貢龍潭山1號洞堆積物的鈾系年齡
洞穴滴(流)水的沉積及溶—侵蝕作用——以桂林盤龍洞為例
巖溶地下水脆弱性評價“二元法”及其在重慶金佛山的應用
喀斯特流域徑流量時序演變特征分析——以貴州省為例
邵莊—雙廟水源地不同水體U同位素組成特征的初步研究
基于ASTER的喀斯特流域地表水系自動提取研究——以貴州省為例
全國巖溶科技創新學術研討會在廣西桂林隆重召開
巖溶地區石生藍藻與巖溶發育關系研究展望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1CB201001) | 21 |
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211082) | 2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072192) | 1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103068) | 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9632100) | 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672165) | 1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231008) | 10 |
貴州省優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長資金項目(2003) | 10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C01A16) | 9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C01A10) | 8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786 |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 | 264 |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 | 107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99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78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 | 66 |
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 | 49 |
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 | 44 |
貴州省科學技術基金 | 41 |
貴州省科技計劃項目 |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