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388.00/年
《文博學刊》創刊于2018年,發行周期:雙月刊,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管、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本專注于文博領域的權威學術期刊,其欄目設置既體現了文博領域的廣泛性,又突出了學術性與前沿性,旨在為文博領域的專家學者、從業者及廣大愛好者提供一個高質量、多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
“考古前沿”欄目是雜志的核心欄目之一,它聚焦于考古學的最新發現與研究進展。該欄目不僅報道國內外重大考古項目的最新成果,還深入剖析考古技術、考古理論與考古實踐的前沿動態。通過刊登考古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欄目為文博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展示學術成果、交流學術觀點的重要平臺。
“博物新知”欄目致力于介紹博物館學的新理念、新方法與新實踐。該欄目不僅關注博物館的藏品管理、展覽策劃、觀眾服務等傳統領域,還積極探索數字化博物館、智慧博物館等新興領域的發展趨勢。通過刊登博物館學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案例,該欄目為文博從業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
考古前沿、博物新知、文物天地、遺產世界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東路2號,郵編:510623。
1、文章應以分析和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為目標,研究成果要有指導性、借鑒性、針對性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和實踐應用價值。
2、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其著錄順序為:順序號,作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版本項(任選)刊名,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當整體引用時不注)。
3、正文各級標題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同級題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一位數后不加標點。
4、腳注用宋體小五號字。中國年號、古籍卷數請用中文數字。其他如公歷年份、期刊卷期號、頁碼等,均請用阿拉伯數字。
5、作者姓名:用真實姓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在篇首頁腳注標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工作單位、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
6、中文摘要是具有獨立性、自明性的短文,其撰寫宜在400字以內。應采用結構式摘要格式撰寫,其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項。
7、來稿須具有創新性、指導性、實用性;能代表技術前沿水平的論文;基金項目,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及獲獎論文優先錄用。
8、各級標題不得使用引文標示。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
9、圖、表或照片應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置于文中相應位置。圖中內容清晰,圖中文字建議使用小五號字。圖和照片的分辨率必須在600-900dpi之間,標題在插圖下居中。
10、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