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68.00/年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
《中國醫療器械雜志》是經國家科委、衛生部批準,在國內外正式出版發行的國家級技術刊物,是國內首家醫療器械專業雜志,已有近40年悠久歷史。本刊編委會由國內生物醫學工程界知名學者、專家組成,確保載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和技術水平。本刊主要報導醫療器械和生物醫學工程的開發、研制、生產、臨床應用和醫械監管等方面的新進展,以及管理和維修等方面的新經驗。本刊是生物醫學工程和醫療器械學科領域的核心期刊,歡迎各界人士投稿,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
辦刊宗旨:報道國內外醫學儀器、醫院設備、手術器械、醫用材料和人工器官等方面的研究、生產和使用維修的成果、進展和經驗。
學科前瞻、研究與論著、綜述評述、法規與監管、臨床醫學工程、醫械管理、海外擷新、使用維修改進。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金銀花路1號,郵編:201318。
1.文稿來稿應能反映該學術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水平。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條理清晰,題文相符,文字簡明。論著、綜述、講座一般不超過4000字,病例報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為宜。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單位名稱和郵政編碼及聯系電話以及E-mail角注在同頁左下方。
2.關鍵詞摘要論著請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論著類文章采用結構性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
3.醫學名詞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97年更名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藥物名稱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中的名稱為準,英文藥物名稱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4.圖表如果能用文字簡潔說明的內容就不必列表。圖、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表格采用三線表,不得有豎線。計量單位參照1991年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
5.參考文獻將參考文獻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編號,并用方括號標注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參考文獻應為正式出版物發表的作品,所引文獻務必與原著核實,內容、版本、卷期、頁碼、年份應準確無誤。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著作權相關事宜作者文責自負。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征求作者同意。來稿決定刊用其權歸本刊所有。除以紙載體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權以光盤、網絡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決定錄用的文稿。
7.本刊誠邀各地特邀編委、編委、副主編具體事宜請與采編部聯系。
信息提取技術在電子病歷中的應用
麻醉氣體吸附器輻照滅菌的研究
嵌入式色盲圖像處理系統設計
一種基于LabVIEW的呼吸機控制系統設計
PET/CT圖像重建技術綜述
基于胸片局部圖像配準的身份識別技術研究
刀口法測量高功率飛秒脈沖Yb:KYW薄片激光器束腰尺寸
DR圖像均衡處理的研究
全數字呼吸感應體積描記技術
用于院外心臟病人實時監護的嵌入式移動終端的研制
數字化磁共振譜儀的設計
基于ARM的超聲潔牙設備智能化檢測系統的設計
關于GB9706.1標準問題
應完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對使用醫療器械的監管規定
醫療機構研制自用器械注冊審批取消的可行性探討
頂空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醫療器械中環氧乙烷的殘留量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學基金(2006KJ097A) | 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27005) | 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071004) | 7 |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07pj14054) | 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360229) | 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670524) | 6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2AA404190)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800246) | 5 |
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09441900500)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400102) | 4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18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57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54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31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 | 20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18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 15 |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 | 12 |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 | 11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