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醫藥影像技術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1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
1.1實物標本的選擇
選擇實物標本依托中國藥典,以教材中收載的常用藥材為主。然而,將教材中的藥材品種一一收錄既不現實、也不必要,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實際,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藥材標本。在品種的選擇上要力爭具有代表性,如根和根莖類、莖木類、皮類、花類、果實種子類、全草類、其它類、動物和礦物類藥材等都要涉及;且應根據分類學涉及代表科屬的藥材,如毛茛科選取了黃連、烏頭、白芍、威靈仙等,分別涉及了黃連屬、烏頭屬、芍藥屬和鐵線蓮屬等;同時,根據地方使用習慣的不同,有意識收集本地習用品種,如紫萁貫眾、斷血流等;道地藥材是中藥鑒定技術中最具特色的,收集實物標本還應對道地藥材有所側重,如安徽的鳳丹皮、宣木瓜、貢菊等。基于以上思路,我們根據課程教學的需要,編寫《中藥鑒定技術》教學實物標本目錄,加大收集工作,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
1.2實物標本的制作
《中藥鑒定技術》教學用實物標本編寫目錄后,根據目錄進行收集和制作工作,主要有三種方法:⑴從市場采購。利用去藥材市場參觀學習的機會,從市場采購典型的藥材標本,主要是一些本地不產的藥材,如人參、大黃等,且經過不同批次的采購能得到不同等級和規格的藥材。⑵與兄弟院校和同行之間交換、交流。通過與同行之間進行教學標本的交換和交流,可以擴大藥材標本的種類,減少收集標本花費的精力,有利于建立整套標本。⑶實地采集和制作。這是最重要的方法,將收集實物標本與藥用植物學采藥實習等結合起來,通過實地采集收集本地地產藥材和習用品種。例如,我校每年會到南陵丫山進行藥用植物學采藥實習,可收集到牡丹皮、半夏、魚腥草、金蕎麥、桔梗等地產藥材。同時,還可以利用野外資源調查的機會,搜集各地藥材標本,如岳西的茯苓、僵蠶、靈芝,霍山的霍山石斛、天麻,滁州的菊花和全蝎等。通過野外采集,可以準確鑒定藥材的來源,從而做到在課堂上教授給學生科學、準確的藥材知識。
1.3影像標本的制作
收集的藥材標本有時個體較小,如冬蟲夏草、半夏、太子參等,使用時難以滿足教學需要,還有一些標本容易變色變質,如黨參、大黃等。如何能給予學生最真實的藥材特征,就需要通過制作影像標本來完成。顏色是標本最重要的特征,在制作影像標本時也容易失真,為此,我們引入了專業的攝影設備,同時邀請專業的攝影和計算機老師,協助影像標本的制作,專業教師則根據藥材的鑒別要點提出拍攝意見,如大黃要拍攝斷面的“星點”特征、黃連要拍攝“過橋”特征、冬蟲夏草要特寫頭部特征等。為了增加藥材照片的立體感,還須對藥材的不同面進行拍攝,以期得到最完整的藥材性狀特征。同時,利用野外資源調查的機會,拍攝新鮮藥材的照片,并制作了產地采集、加工等的視頻短片,后期利用專業軟件制作了《黃山采藥錄》等視屏資料,作為對理論課的補充,在課堂上也收到了較好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案例式教學法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參加規范化培訓的影像專業規培生作為本次觀察對象,所有規培生均進行案例式教學法教學和常規多媒體教學。觀察兩組規培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總結能力、學習興趣等教學效果。結果:在醫學影像學中開展案例式教學對于激發規培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規培生學習效率效果顯著。結論:在醫學影像學的教學中開展按歷史教學法較之常規對媒體教學學習效率更高,提高了規培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知識點總結歸納能力以及學習效率,激發了規培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規培生的臨床能力大幅提升,值得在醫學影像學的教學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醫學影像學;案例式教學法;教學效果
在醫學影像學的教學中,主要以常規的多媒體教學法進行教學,針對基礎的知識和理論引導規培生進行學習和了解,對于此類照本宣科式的教學,其教學內容信息量大,系統性較強,但規培生的學習效果不甚理想,規培生在學習醫學影像學的理論知識時處于較被動的狀態,無法通過直觀的方式激發規培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規培生的讀片能力普遍較差,無法自主自發的投入到學習中。在案例式教學法中,針對教學的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師根據規培生的個體差異性使用案例的方式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在此過程中,充分將病歷和教學目標等相結合,激發了規培生的學習興趣,規培生自主的結合問題進行思考并解決,有效提高了醫學影像學的教學效果。筆者就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醫藥影像學的教學中引入案例式教學法對于提高規培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的價值進行分析闡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參加規范化培訓的影像專業規培生作為本次觀察對象,所有規培生均進行案例式教學法教學和常規多媒體教學。
1.2方法
〔摘要〕目的探討螺旋CT技術在急診胸腹部創傷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收治的87例胸腹部創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數字化直接成像系統(DR)診斷和螺旋CT診斷,比較兩種診斷方法的影像成像質量和診斷符合率。結果CT組的Ⅰ級成像質量比例明顯高于DR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T組的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DR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螺旋CT技術診斷急診胸腹部創傷患者具有成像清晰、準確率高等特點,可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關鍵詞〕胸腹部創傷;螺旋CT技術;診斷價值
胸腹部創傷是急診科最常見的疾病類型,患者發病突然,病情迅速,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會延誤治療時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數字化直接成像系統(di-rectdigitalradiography,DR)為胸腹部創傷的常規診斷方法,具有成像迅速、價格低廉等優點,且能夠快速做出診斷;但該診斷方法的診斷準確性不高,臨床易出現誤診或漏診病例,不利于患者的臨床治療[1-2]。近年來,螺旋CT技術越來越多地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胸腹部創傷患者的診斷中,并且取得了滿意的效果[3-4]。本研究主要探討螺旋CT技術在急診胸腹部創傷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收治的87例胸腹部創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R診斷和CT診斷,并經手術病理診斷確診。其中,男44例,女43例;年齡22~45歲,平均(32.51±1.49)歲;發病至入院治療時間1.1~15.8h,平均(0.6±0.9)h;受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7例,重物砸傷9例,銳器傷8例,打擊傷18例,墜落傷25例。
1.2方法
[[摘要]目的:分析超聲影像學檢查技術在婦產科急腹癥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腹癥患者,對其采用超聲影像學檢查技術診斷病情,分析檢查效果。結果:120例患者中,通過超聲影像學診斷出宮外孕73例(60.1%),急性盆腔炎24例(20.0%),黃體破裂11例(9.2%),卵巢囊腫蒂扭轉8例(6.7%),胎盤早剝4例(3.4%);通過分析所有患者的急腹癥影像特征,為臨床醫師診斷提供參考,所有患者均檢測準確,準確率為100.0%。結論:對婦產科急腹癥患者采用超聲影像學檢查技術進行臨床診斷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急腹癥;超聲影像學;婦產科;診斷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婦產科急腹癥患者120例,年齡23~46(29.16±19.28)歲,均有不同程度的急腹癥表現,其中陰道出血28例(23.3%),急性腹痛45例(37.5%),慢性腹痛30例(25.0%),嘔吐17例(14.2%)。
1.2方法
采用飛利浦超聲儀,C5-2型號探頭,頻率3.5Hz,患者檢查前保持膀胱充盈,將超聲探頭置于患者腹部,由左到右、由上到下進行腹部掃描,確保掃描的全面性和全方位性;同時應注意醫療影像的觀察,查看子宮、盆腔等是否有異常,子宮厚度和大小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包塊等現象,以及盆腔內是否有積液;此外,讓患者排空膀胱,用探頭引導超聲檢查,確保得到更加準確的腹部信息,以便于疾病的臨床診斷更加精確。
1河南省醫學教育現狀與衛生人力需求情況
1.1河南省醫學院校醫學類專業設置現狀
2013年,河南省招收醫學類專業的院校共81所,其中13所本科院校招生專業20個,30所大專院校招生專業26個,38所中專衛校招生專業26個。臨床醫學專業為國家控制專業,以本科層次招生為主,5所醫學專科學校招收專科層次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其他專科學校招生以相關醫學類專業為主。在本科、大專、中專三個層次學校的招生中,專業設置差別不大,如護理專業開設率為100.00%,藥學專業開設率為59.03%,檢驗專業開設率為44.51%,醫學影像專業開設率為33.54%,康復治療專業開設率為28.04%,口腔醫學專業開設率為27.34%。
1.2河南省各層次醫學類主要專業招生情況
護理專業招生數量最多,其次是臨床醫學專業,藥學專業位居第三。其他專業招生人數均在5.00%以下。在招生層次比例中,大專比例最高,其次是中專。
1.3河南省衛生技術隊伍需求調查
筆者對河南省3986所醫療機構(省級21所,市級174所,縣級1444所,鄉級2292所,村衛生室55所)的衛生技術隊伍需求情況進行調查。調查范圍覆蓋全省81%的醫療機構,其中2013年~2015年各級醫療機構衛生人才的需求情況,是根據衛生事業發展和各級醫療單位工作需要,結合單位人事編制數量,填報各單位擬于2013年~2015年招聘人才的實際數量,雖然目前該數據有一定滯后,但從中仍可以反映出醫療機構對人才需求的情況。各級醫療機構對人才需求仍以護理學和臨床醫學專業為主,其次是藥學、醫學檢驗和醫學影像專業。對學歷要求以本科層次為主,其次是大專,對中專層次的需求數量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