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師風師德建設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深入改革,高職院校越來越依賴高素質高技能型師資力量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形勢對高職院校教師的選拔和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師德師風建設任務更是重中之重。當前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方面存在管理機制不完善、個別教師理想信念及職業道德感模糊、職業倦怠等問題,高職院校要建立健全師德師風長效管理機制,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關心關愛教師成長,以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
關鍵詞:高職教育;師風師德;師資隊伍;對策
職業教育作為教育事業中的特殊一環,其教育質量與國家戰略轉型和綜合國力的提升密切相關。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和高等職業教育擴招及內涵式發展的探索不斷深入,高職院校的師資需求也與日俱增,打造一批高素質師資隊伍、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是當前高職教育的關鍵任務。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高職院校教師在高職院校實現培養人才目標過程中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高知識、高技能人才的任務,也在塑造大學生思想道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起重要作用?!皫煹率墙處熣w素質的核心,決定著教師對教育實踐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制約著教師教育教學的行為規范。”[1]高職院校職業教育作為教育協調發展的重要部分和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必須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重視并加強師資引進,更好地為育人目標服務。
一、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現存問題
站在歷史新階段,高職教育要緊緊依靠教師這一“軟實力”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師隊伍建設是實現人才培養的關鍵,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高職教師的道德和人格直接影響高職院校向社會輸送的人才質量,不斷加強和提升高職師德師風建設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義。要培養德才兼備之人,必須有德才兼備之師。從事一線教學工作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及管理工作的教職工作為學生德育的主要實施者和踐行者,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的言行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都對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近年來,隨著高職教育改革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教師的思想觀念受到沖擊,準入門檻的放松使得教師隊伍良莠不齊,部分教師理想信念淡薄、道德品質滑坡、德育能力不足、職業精神缺乏、責任不強、紀律不嚴等問題日益顯化。
1.管理機制不完善,師資良莠不齊
我國職業教育起步晚,辦學條件差,總體受重視程度低,社會地位不高,自然增加了高職教師的自卑感和生存壓力,導致有效教育資源匱乏,師資短缺,形成高職教師入職門檻偏低、師資總體水平相對偏低的局面。近年來,高職院校師資需求量隨著高職擴招急劇增加,片面強調知識水平的標準,忽視了對教師思想道德的考察,部分教師嚴重缺乏師范專業素質,部分能力和品質名不副實者乘虛而入,導致現有師資良莠不齊。少數教師甚至無視職業道德,過度注重個人得失,為人師表意識淡薄,不關愛學生甚至歧視學生。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管理體制不成熟,國家財政投入不足,對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不夠重視,缺乏良好的教師崗前入職培訓和后期培養機制,缺乏行之有效的培養考核、激勵機制和客觀評價標準,無法強有力地規范并約束部分教師的不良行為,嚴重影響教師職業品格和能力的提升。對實踐技能型人才培養計劃的傾斜導致部分教師過分看重技能培訓,忽視學生思想教育,“很多專業教師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現象”[2],甚至推卸德育職責。
摘要:體育教師是教師隊伍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體質健康,更要發揮榜樣作用,注重職業道德的完善,堅持以德服人,立德樹人。當前體育教師師德建設存在社會不重視體育老師、學校敷衍應付、教師立德修身意識淡薄等問題,在社會上傳播體育教師正面形象、學校將師德建設落到實處、教師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的覺悟是加強體育教師師德建設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師德建設;體育教師;教書育人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將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并進一步明確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立德樹人作為檢驗學校工作的根本標準,將師德師風建設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2021年5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在教育系統開展師德專題教育的通知》,進一步提出要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涵養高尚師德,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根據上述文件精神,各級學校開展了師德建設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體育教師的師德建設除具有與一般意義上的師德建設共性外,還有其特殊性;但通過檢索中國知網,發現探究體育教師師德建設的期刊論文與碩博論文數量不超過百篇,可見體育教師師德建設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體育教師師德建設為何重要、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將針對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體育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性
如果說學校是一片森林,那么莘莘學子就是一顆顆小樹苗,教師則是給予樹苗充分養分的勞動者。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接觸的學生數量多,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產生耳濡目染的影響。體育教學與普通文化課教學不同,體育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體育運動技能的學習和模仿需要師生間、生生間相互的協作和配合,需要更多的溝通與合作,這些都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情緒,影響學生的感受。體育教育較之于其他學科更能培養樂觀開朗的品格和勇敢無畏的精神。體育教師首先是教師,除了承載著社會對教育所賦予的價值期許外[1],體育教師還有其特殊性,既要育人又要育體,肩負著更多的責任。體育教師不僅需要傳授學生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更要教育學生如何做人。通過技能學習,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通過競技比賽,教會學生團結協作;通過相互學習,教導學生欣賞他人。體育教師可以帶來公平公正、正直誠實、樂觀活潑等積極的品德影響,對于學生而言,是人生的幸事。師德師風建設是深化素質教育和響應國家號召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經之路。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教育質量與教師素質密不可分,國民身體素質與學校體育聯系密切,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的實施主體,體育教育質量不僅與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有關,還與師德師風密不可分。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頑強意志、公平競爭等品質。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目標實現的關鍵,加強體育教師師德修養,提升體育教師素質,就是提高學校體育的教學質量,不僅能促進學校體育的發展,更有利于發掘優秀的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格強健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新時代體育教師應抓住國家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的機遇[2],更好地服務于青少年體質健康,發揮教師的積極性、榜樣作用與創新精神,從一而終地重視自身品德建設,不斷提升專業修養,深刻領會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努力研習業務,促進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同“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等國家重要部署保持一致,主動擔當,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二、體育教師師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對師德建設的重視,師德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在體育教師師德建設中還存在如下問題。
關鍵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新思路
一、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首先,對于社會來說,教育的發展,教師最重要;而教師的素質中,師德是關鍵。教師是社會主義教育大軍中的中堅力量之一,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承擔著為社會主義建設培育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師的思想道德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前途,民族的未來,社會的和諧發展和進步,關系到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綜合發展。其次,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思想觀念、文化修養和行為品德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具有良好師德的教師,對學生的感染力和影響力是無窮的。這比單單的作為知識的傳授者作用要大。具有良好師德的教師,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因此,良好的師德不僅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良好品德的養成,同時也有利于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綜合發展,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成為可以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貢獻的有用之人。再次,對于學校來說,師德建設關系著學校的發展和未來。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彰顯學校辦學價值、豐富學校文化內涵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一個擁有良好師德師風的學校,才能真正成為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才能真正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助力。因此,師德建設是我國高等學校各項工作的重要一環,也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要務。
二、當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我們在強調要大力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目前我國關于高校師德的建設雖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造成了師德建設的滯后:
(一)重視力度還需加強
一方面,一些高校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教師的教學和科研上,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宣傳和整改力度還不夠,并沒有落實到每一位教師身上。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對師德教育的意義認識不夠,認為師德教育更多的應該是針對思想理論課的教師,甚至有些老師認為師德教育是一線授課教師的事,與其他行政人員或員工無關。
摘要:文章基于新時代揚州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實踐,就其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出重視師德自律,激發教師提升師德的內生力;強化師德激勵,樹立高尚師德的價值標桿;優化完善師德建設機制,多部門聯動形成合力;突出黨建引領作用,黨建工作與師德師風建設融會貫通等有效路徑。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院校;師德師風;有效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并將師德師風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高等院校作為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已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一、新時代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現狀
揚州市某高職院校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將教師職業道德作為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的主要抓手與師資隊伍建設的基礎性工程,秉持“立德樹人,知行合一”的校訓,廣泛深入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在頂層設計、機構設置和制度建設等層面進行了有益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一)優化頂層設計
學校發展規劃的制定是學校治理水平的綜合體現。在學校發展規劃、章程設計、建設方案等頂層設計層面突出強調師德師風,是加強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關鍵。為全面履行高校職能,持續推進學校事業科學發展,學?!笆濉卑l展規劃將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作為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笆濉逼陂g,學校印發了《關于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辦法》,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育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切實提高師德師風建設水平,全面提升教師素養,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建設高水平高職院校提供隊伍保障”。學校第二次黨代會對師資隊伍的結構水平也提出了具體要求:實施高層次人才“雙百工程”,使學校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穩定在100人左右,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達到100人以上;在國家級、省級教學名師、省“333工程”第二層次人才上求突破,通過“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工程”“教學名師評選”等一系列措施,不斷改善師資隊伍結構,提升師資隊伍質量。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2018年底學校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與人事師資處合署辦公,其主要職責是在學校黨委領導下,按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組織實施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師德師風建設和人才隊伍思想政治素質提升等。
[摘要]針對新時期高校部分教師師德師低下等現實問題,文章分析了高校師德師風現狀,從師德師風教育載體的開發、師德師風建設專項項目、建立和完善師德師風考核機制和師德約束機制的角度進行深入剖析探討,充分利用新時期出現的各種媒體形式,提出適用于新時期高校背景的師德師風建設對策,以期為新時期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對策
教師是教育的根本,師德是教師的靈魂。高校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淵博的學識,還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現實情況是部分高校對師德師風的建設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部分高校教師師德出現問題[1]。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師德師風建設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是國之未來,是祖國事業的建設者和保衛者,如果教師的師德出現問題,大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其影響和感染,后果可想而知。在新時期背景下,現代科技迅猛發展,新興媒體形式呈現多樣化、多元化,信息傳播速度迅猛化,新媒體的發展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2-6]。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探索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廣大高校應予以足夠的重視。本文結合新時期的教育環境,分析了我國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適用于新時期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一些建議,旨在為新時期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指導。
一、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現狀
現階段,雖然國內各大高校都在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但是仍然存在個別教師師德低下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形象與聲譽[7-8]。本文在分析國內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現狀的基礎上,總結出新時期的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對教學缺乏責任感
現如今,隨著高校研究生的普遍擴招,畢業的研究生越來越多,一個穩定的工作對廣大畢業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導致一些教師不情愿地加入了教師隊伍,對這部分教師而言,教師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這些教師在工作中往往會缺少熱情,會認為無論付出多少,收入都是固定的,對待工作往往會表現得特別消極,能少干的少干,能不干的不干。此外,高校青年教師普遍教學任務繁重,除了職稱晉升的壓力,還要面對各種聘期、年度等考核,再加上工作中和生活中的瑣事繁多,使得部分教師感到壓力大、身心俱疲,容易對工作產生厭煩心理。這種不良心理往往會導致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對待學生和對待教學都是采取應付的態度,這種態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