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社科情報》創刊于1989年,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福建社科院文獻信息中心、福建省社會科學信息學會的社科綜合類期刊。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旨在為圖書資料管理工作者提供學術探討園地,為省內各臺工作單位提供臺情、省情跟蹤分析,為領導決策和教科研服務。十六年來,本刊嚴格遵守辦刊宗旨,堅持學術性,刊載的內容只有三個專題:一是有關“圖書資料文獻建設與管理工作,信息資源開發與服務工作”的學術研究探討;二是“臺灣時政跟蹤”;三是有關“福建省的省情跟蹤調研分析”。
為圖書資料管理工作者提供學術探討園地,為省內各臺工作單位提供臺情、省情跟蹤分析,為領導決策和教科研服務。
臺灣政治、經濟動態、社會文化、歷史民俗、資料。
地址:福州市柳河路18號,郵編:350001。
1來稿請注明以下信息:作者姓名、職稱/職務、工作單位、聯系電話、電子郵箱、郵政編碼。
2來稿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簡練準確。一般稿件3000字左右,綜述稿件不超過5000字。涉及國家或地方基金資助項目的稿件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編號,并附有關批文的復印件,本刊將予以優先錄用。來稿文責自負,并由本人及單位負責保密審查。
3來稿除正文內容外,應附有中、英文標題、摘要、關鍵詞,文章題名要求能簡潔、恰當地反應稿件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摘要應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不能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或加進作者的主觀見解、解釋或議論,一般不超過150字;關鍵詞應就文章內容選擇3~8個。
4來稿請用word軟件排版,文中出現的外文及其縮略詞應在第一次出現時譯成中文。
5量、單位一律采用法定計量單位。公式、數據、曲線圖及敘述性文字中使用量/單位。
6文中圖、表應盡量精簡,切忌太多、太大,同一來源數據不應在圖、表中重復引用,圖、表應置于文中段落處,各圖表應有中文圖序、表序、圖名、表名。圖內文字及線條清晰,圖中文字用中文標注。
7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并在文中相應處用上角標注明,未公開發表的文獻請勿引用。其著錄內容應齊全,格式如下:
專著:[序號]著者.文獻題[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
期刊:[序號]著者.文獻題[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次。
專利:[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8文章的章節編號按《科技文獻章節編號方法》編寫,具體做法是:一級標題1(左頂格)、二級標題1.1(左頂格)、三級標題1.1.1(左頂格),然后依次按(1)、1)、①進行說明。標題文字要精煉,一般不超過15個字,標題后不加標點符號。列項說明前可加編號,如1)、①或者*,*,*。
9請勿一稿多投,編輯部會盡快通知作者是否可刊用,若在3個月內未收到刊用通知,則可自行處理。本刊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適當的修改。來稿一概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
10本刊已入編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刊源期刊》等。如不同意文章上電子版,請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否則視為同意。
臺朝野對“投資保護協議”的看法及有關評論
臺灣經濟的結構性困境及出路
全球化背景下的臺灣地方文化產業發展
臺灣社區發展與治理模式
臺灣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探討
長樂汾陽祖廟與郭氏遷徙臺灣
馬英九就職演說的觀察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考驗與挑戰
蘇貞昌任黨主席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綜述
馬英九深陷執政危機
近期藍綠營的兩岸政策
臺灣產業發展新生態——《天下雜志》1000大調查分析
臺灣調漲電價引發民怨與政策疏導缺失
馬英九任內臺灣青年政策及變遷
兩岸宗教文化學術研究概況
中華傳統文化與余光中詩歌美學創建之關系探魅
臺灣開放陸生政策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