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20.00/年
《華夏考古》雜志是中國文物考古大省河南惟一的考古學專業期刊,集考古學資料性和學術性為一體,是河南乃至全國發表文物考古研究成果的重要園地。
本刊田野考古報告、考古文物研究、古文字研究、考古學理論與方法、考古技術與文物保護、譯文園地、學者學術史、書評。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隴海北三街9號,郵編:450099。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黃冶窯唐三彩制品的模具與模制成型工藝
食與禮──淺談商周禮制中心飲食因素
安陽劉家莊商代墓葬所出朱書玉銘考
從商金文的“寢某”稱名形式看殷人的稱名習俗
鳥書構形簡論
史前考古學與詩性智慧
河南南陽市永泰小區漢畫像石墓
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考古發現與研究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考古發現與研究學術研討會”紀要
略論淅川溝灣遺址的仰韶文化遺存
河南淅川馬嶺遺址聚落考古的探索
博愛西金城龍山文化城址的多學科研究實踐與探索——兼議新形勢下一線考古工作者的身份定位與轉變
河南博愛縣西金城遺址2006~2007年浮選結果分析
博愛西金城遺址出土圓田螺的采集季節分析
鶴壁劉莊下七垣文化墓地的葬俗葬制
河南鶴壁市劉莊遺址浮選結果分析
澠池篤忠遺址仰韶文化晚期人骨研究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ZD182)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BKG002)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275265) | 3 |
國家文物局文化遺產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20090105) | 3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1LSB004) | 3 |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2-09)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BKG004)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271186)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9801001)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32008) | 2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16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4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8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2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10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9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9 |
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6 |
山東大學自主創新基金 | 5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