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產業》(月刊)創刊于1999年,由北京新材料產業發展中心主辦,是國內第一份以新材料為主題的產業類雜志,力求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新材料領域的政策、技術、應用市場及投資動態,是新材料領域產、學、研一體化的信息平臺。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主辦的國內第一份以新材料為主題的綜合性月刊。自創辦以來,受到業內外人士的高度關注和普遍歡迎,是行業中最具影響力與號召力的品牌媒體,是《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來源期刊、《中華期刊網》收錄期刊。《新材料產業》雜志力求加速科研與產業結合,推動材料與應用結合,為行業分析和決策提供參考依據。讀者群包括中央各部委材料領域的主管部門,各省(市)自治區主管材料發展的高層人士,材料領域的著名學者及學科帶頭人等。
觀點、關注、透視、前沿、管理、企業、報道、資訊
地址:北京海淀區學院路30號方興大廈516室,郵編:100083。
1.文稿:來稿應反映財經及管理領域的最新發展與水平,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條理清晰、題文相符、文字簡明、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實用性、可讀性。
2.題名:力求簡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順序排列;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腳注在同頁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簡介(含性別、出生年月、最高學歷、職務、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及E-mail,有著作發表的,請列出)。
4.摘要:論著類文章應附300字左右摘要;英文摘要必須與中文標題與摘要內容相對應。
5.關鍵詞:關鍵詞一般為2-5個,應該在摘要下標引,以便讀者索引。
6.參考文獻:將參考文獻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編號,并用方括號標注在正文引用的右上角。參考文獻應為正式出版物發表的作品,所引用文獻務必與原文核實,內容、版本、卷期、頁碼、年份應準確無誤,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
7.著作權相關事宜:作者文責自負。本刊可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來稿決定刊用后,由作者簽署專用授權書,專有使用權歸本刊所有。如發現抄襲、冒名等違反著作權法相關規定的,文責有作者自負,本刊保留以法律途徑追究相關作者責任的權利。
《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將于明年實施
鋼鐵是如此煉成的——業界專家共論新材料領域權威信息平臺的建設方法
碳納米管的開發現狀
科研與產業化的加速器
激發出國有企業的創新能力——中材科工集團副總經理、中材恒和科技園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周育先談國有企業分配機制與用人機制的改革
2003年世界新材料研究領域進展
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的現狀與發展
生物柴油及應用
抗菌材料進展
電子信息材料
OLED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機會和挑戰
我國稀土發光材料行業競爭態勢
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光伏產業
我國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的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
安全工程材料在重大災害事故防治中的開發與應用
新材料產業顯蓬勃態勢夯實高新技術發展基石——上海市新材料專項統計調查報告
汽車超纖皮革得到廣泛應用
浙江省嘉興工業園高技術壓縮機產業分析
基于設備選型改造探討合成氨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
納米復合功能涂料產業應用技術若干新進展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1CB935902) | 10 |
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項目(2010DFA72760) | 8 |
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ZZ2012-011) | 8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13AA050903) | 6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090414182) | 4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310720013) | 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4115100010) | 3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11AA11A257) | 2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7CB209702) | 2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3CB934000) | 2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2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19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17 |
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項目 | 10 |
清華大學自主科研計劃 | 10 |
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 | 8 |
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 | 6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6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5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