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經濟》(月刊)1985年創刊,是由滬港經濟發展協會主辦的綜合性經濟刊物。旨在振興上海,繁榮香港,促進兩地的經濟合作。內容主要以介紹滬港兩地經濟情況,提供兩地經濟、技術、市場信息,介紹兩地經濟機構和投資環境,提供有關的科技知識及有助于兩地經濟繁榮的資料,報道有關上海合資企業的情況等。
本刊專稿、東方之子、熱門話題、香港專遞、香港人看上海、滬港經濟論壇、編譯參考、財經脈搏
地址:上海市溧陽路路1111號永融企業中心A1室,郵編:200081。
1、投稿時請將稿件電子版(以WORD形式)發送至本刊投稿郵箱,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的真實姓名、單位、電話、電子郵箱、樣刊投遞地址和郵政編碼,如需署筆名請注明;并提供作者簡介、中文摘要和關鍵詞、參考文獻等內容,具體規范要求如下。
2、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以及研究方向(任選)。
3、中文摘要:篇幅為100~300字;關鍵詞:每篇文章可選3~8個。
4、參考文獻:
(1)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初版地,初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3)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報紙名,初版日期(版次).
(4)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5、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經發表,即付稿酬。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本刊已被國內多家數據庫收錄,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6、對以電子郵件方式投稿者,本刊均以電子郵件方式將處理結果告訴作者,請及時查收電子郵箱;對以信函方式投稿者,仍以信函方式通知作者。對未采用稿件不退原稿,請作者自留底稿;對采用的稿件,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將作必要的修改、刪節或摘編,如不同意請說明。
7、凡向本刊投稿者,均作自愿接受上述約定。
恒生中國舉行“2011年春節幫困送愛心行動”
通脹背景下的投資選擇
高鐵新城:全新的城市建設模式
聚焦雷諾“泄密門”
物聯網:市場需求將呈“井噴”狀態
香港將推“逆按揭”助市民養老
HONGKONG2月最關注
建設汽車產業“前端服務”的高地
猶太人對美國決策層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2008:股市會沖上1萬點嗎
房產新政能使房價降下來嗎?
手機廣告:21世紀的市場盛宴
“威尼斯人”給香港敲響警鐘
中國能否成功控制通脹?
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榮獲“最佳外資銀行獎”
如何投資指數化產品
恒生(中國)內地網點將拓展至50個
恒生(中國)杭州分行舉行開幕典禮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教育部“211”工程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