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常見的貿易方式范文

常見的貿易方式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常見的貿易方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常見的貿易方式

第1篇:常見的貿易方式范文

文/張 磊

凱姆波蒂邁勒,位于意大利南部羅馬和那不勒斯之間。在那里,90歲的老人騎著摩托車在年輕人中間穿行,或者在破曉時分的農田里勞作,并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要不然,它怎么能被稱為歐洲“青春常駐的村莊”呢!這里很少有人在85歲前去世。他們經常到了90歲,甚至過了100歲,也沒有拜訪過醫生。

帶著熱忱享用食物

凱姆波蒂邁勒人帶著熱忱和趣味享用他們的食物。通過在輕松的環境下進食,凱姆波蒂邁勒人也給了他們的消化系統輕松的時間――他們坐在一起進餐,花充足的時間享用他們可口的烹飪。他們會津津樂道地談論即將享用的餐點:白葡萄酒蒜燒牛肝菌蝸牛、橄欖油檸檬燒朝鮮薊、配著新鮮西紅柿和野豬肉沙司制成的碎肉卷,這些都是凱姆波蒂邁勒人經典的美食。

完美平衡的飲食

羅馬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凱姆波蒂邁勒人的飲食達到了“完美的平衡”。它擁有良好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而且蛋白質主要來源于像豆類這樣的蔬菜,而不是動物。所以,人體對8種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得到完美滿足。由于肉類攝入量很低,而橄欖油等的攝入量很高,所以,他們的飲食中有害的飽和脂肪含量低,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卻很高。

水果、蔬菜種類多

水果和蔬菜是凱姆波蒂邁勒人的驕傲和快樂,他們大量種植和食用數量眾多、種類豐富的水果和蔬菜。

他們喜歡自己果園里出產的蘋果、梨、葡萄和檸檬。蔬菜則包含多種美味的地中海品種,如蘆筍、茴香、芝麻菜、辣椒、芹菜、豌豆和胡蘿卜。從山坡上還可以采集到像牛肝菌這樣的野生菌類,把它們在鹽水和醋里腌制,用作意大利面條和湯團的調味沙司。

在諸多蔬果中,西紅柿可以說是凱姆波蒂邁勒人的最愛。他們的意大利面條沙司醬、燉菜和湯里,都有大量的西紅柿,其中含有大量有效防止衰老的抗氧化番茄紅素。

大蒜、洋蔥增強免疫力

大蒜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熟吃,可用作從沙拉到蝸牛大餐的每一種菜的調味料。凱姆波蒂邁勒有一種特產,是一種小洋蔥,它被認為有特別豐富的營養,飲食中也經常食用。大蒜和洋蔥都可以增加免疫力、抵抗癌癥、通過防止血液凝結來保護心臟。

日本感冒偏方:干香菇煎汁退燒

日本自古就有食療祛感冒的傳統,一直流傳至今。其中,三種吃法對預防和緩解感冒初期癥狀有幫助。

干香菇煎汁能退燒研究表明,香菇的成分中含有抗病毒物質,把干香菇煎成汁飲用,自古以來就被日本人看成是治療初期感冒的良藥,對緩解感冒初期發燒、咳嗽等癥狀很有幫助。如果感覺干香菇汁口感不是很好,飲用的時候可加點蜂蜜。

第2篇:常見的貿易方式范文

[論文摘要] 在國際貿易業務中,信用證是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許多人認為信用證付款方式對出口商結匯是最安全的,其實并不然。文章針對信用證中的軟條款及其對出口商收匯的影響進行分析,提出應防范的風險。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業務越來越頻繁,國際貿易業務方式更趨于單據化。信用證是一種銀行開立的有條件的承諾付款的書面文件,屬銀行信用。為保證各自利益,越來越多的貿易雙方在進行國際貿易業務時,多采用信用證作為支付方式。 

一、信用證支付方式下順利結匯的原則 

銀行處理信用證業務時,只憑單據,不問貨物,它只審查受益人所提交的單據是否與信用證條款相符,以決定其是否履行付款責任,同樣,開證人也根據表面上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單據承擔接受單據并對其履行責任的銀行進行償付的義務。因此,采用信用證為支付方式時,要想順利結匯,那就必須使議付單據與信用證的條款相一致。 

二、信用證軟條款與風險 

1.信用證軟條款對賣方收匯的影響 

在國際貿易業務中,進出口雙方都是以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為目標。出口方懂得利用信用證保證自己的利益,而進口方也會懂得利用信用證來設下各種陷阱或條件來保護自己的利益。例如,在簽訂合同時,進口方拿不定其所進口貨物是否能順利賣出去,就利用信用證軟條款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所謂的軟條款即不可撤銷信用證中規定申請人或開征行可以單方面解除付款約束,使受益人處于不利的被動地位,導致其履約和結匯存在風險隱患的條款。簡而言之,軟條款有一個最基本的特征,即它被申請人或開證行單方面所控制,使得不可撤銷信用證變為可撤銷信用證。這樣,受益人(出口商)的利益就得不到保護。 

在實際業務中,出口商對軟條款的認識是不夠的,對信用證上的單證英語不予足夠的重視。一些企業往往急于成交而忽視軟條款,因而掉進了不法分子設置的詐欺陷阱;一些企業過于看重進口商以往履約記錄,對軟條款掉以輕心從而蒙受損失;有些企業甚至沒有足夠的國際結算知識因而對軟條款視而不見。由于軟條款是嫁接在“信用證”這一具有銀行信用的結算方式下,所以隱蔽性很大。此外軟條款的形式千變萬化,沒有固定的模式,特別是一些軟條款的表述十分專業,難以被非銀行人員所注意和理解,沒有銀行的提醒,一般不易引起受益人的察覺。例如以下案例: 

我國一家出口a公司與一家國外b公司進行一項國際貿易業務,a公司收到的信用證后,經公司專業人員審核均未發現問題。但當a公司按信用證準備好單據議付時,卻遭開證行拒付,其原因就是在信用證多達十幾條的附加條款中,就有一條內容:“ this letter of credit is only a sample ,it is not operative until our further confirmation.”由于該出口方從來沒有收到開證行繼這份信用證之后發來的任何電文,那么該信用證還沒有正式生效。事后,雖然在我國當地的使館出面協調得以解決,但此前無疑是給案例中的出口方帶來麻煩,影響了出口方業務的順利完成及時結匯進行資金的有效周轉。 

從以上案例我們不難看出,信用證軟條款對出口商能否安全收匯有很大影響。 

2.信用證軟條款表現方式 

信用證是契約文件,只要受益人接受它,那么各方面當事人就都必須按照這份信用證的規定去做,哪怕規定得毫無道理。因此,一定要特別注意信用證中單證英語表述的意思。軟條款在單證英語中表述變化雖多,但任何事物都有其普遍性與特殊性。其通常不外乎從兩個方面做文章,一是單據,二是付款。與單據有關的軟條款常見有: 

(1)單據由特定的人簽發或會簽,證明貨物合格,或已通關,或已收妥無誤,或確認數量等等。最典型的是檢驗證或貨物收據由申請人或申請人指定的代表簽發,如“inspection certification issued and signed by xxx”。這些由特定人簽發的單據,其最大危險性在于:在行情下跌或進口商找到更便宜的貨物時,可以利用這一條,不派人檢驗或收貨,出口商拿不到信用證下結匯所需單據,必定遭受損失,這在大宗貿易中最為常見。 

(2)某單據由特定的人簽發,并且其印鑒須與開證行的留樣相符,如發票、檢驗證、貨物收據等。這類單據的內容與(1)中提及的單據無異,但危險性更大,在香港地區的來證中常常見到。如“cargo receipt issued and signed by xxx and the signature must be in strict compliance with that of our file.”這類軟條款不但可以使申請人在受益人發貨前占據主動,而且在付款時也同樣能夠進退自如。例如他可以在開證行留張三的印鑒而派李四去簽單,這樣,如果行情看漲,他可以簽發檢驗證,而到付款時一旦行情下跌,就可以利用“印鑒不符”拒付。 

在單據做文章的軟條款,一般出現在swift開立信用證的“單據要求”一欄中,比較容易引起受益人的注意,但在付款上做文章的軟條款,往往出現在“致銀行指示”中,或者出現在“附加條件”一欄中,比較隱蔽。常見的形式有: 

(1)貨物到達港后,由申請人或特定機構(人)驗貨,并向開證行提供合格證明,開證行才付款。如在美國的來證中,若出口產品系食品時常見到這樣的條款:“ documents will be released to applicant against applicants receipt and payment effect upon fda (美國食品藥品檢驗局)approval.”這類條款往往出現在“致銀行指示”一欄中,容易被受益人忽略。初涉對美國食品出口業務的受益人往往不了解fda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沒有銀行的提醒,難以發現問題隱患。美國的食品檢驗標準十分嚴格,經過長途運輸的貨物如到港后未能通過檢驗,受益人必定遭受損失。如銀行僅看到提單條款中物權憑證齊全,忽略了這類軟條款辦理融資,則會出現很大的風險。 

(2)20%的貨款憑申請人出具的到岸檢驗證明外結算。 

(3)全部或部分貨款在申請人提交檢驗證或貨物收妥憑證明后開證行才付款,但出具證明的時間信用證沒有明確規定。 

(4)只有獲得貨物清關或由主管當局批準進口的相關文件后才付款。 

(5)信用證規定以另一信用證項下的付款為付款條件。如國際商會出版物icc5351號案,信用證規定只有在貨物再出口得到貨款后才付款(payment for drafts drawn here under will be made only afte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e-export proceeds program.) 

除了在單據和付款中做文章外,有時也會看到利用修改證做文章的軟條款。如“卸貨港(或裝運日等)將以修改證的形式通知”,這類條款使裝運處于不確定狀態,可能是由于國外進口商擔心碼頭工人罷工,無人卸貨遭受損失。這種信用證要素不全,出口商如果貿然加工備貨,修改證不到,則會增加倉儲費支出,給出口商造成損失。 

對于上述問題,惟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要求進口商及時修改信用證,確保證信用證為不可撤銷性,為出口商順利結匯提供有力保障。 

三、議付單據的制作 

銀行審單是按“單證一致、單單一致”原則,須強調指出的是銀行雖根據表面上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單據承擔付款責任,但這種符合的要求卻十分嚴格。在表面上決不能有任何差異,也就是說銀行在信用證業務中是按“嚴格符合的原則”辦事的。因此,出口方在制單時必須仔細看清信用證的要求,嚴格按信用證規定制作單據,否則出口商將無法安全結匯,如以下案例: 

案例1.某外商向我國某進出口公司購買5000公噸的大米,其中一級米2000公噸,二級米3000公噸。外國客商開來的信用證的條款中有:partial shipments are allowed in two lots. the shipment of the first class rice should be not later than aug.7,2007 and for the second class rice not later than aug.15,2007. 我進出口公司拿到該信用證后,知道可允許分批裝運,以為這樣對其再有利不過了。但就在該公司拿三份提單于2007年8月10日到銀行議付時,銀行拒付了,理由是單證不符。信用證規定只允許分兩批裝運,也就應該最多只有兩份提單。但該公司認為該分批裝運條款用于兩批貨間的分批,就把其中的一批貨分兩批裝運也就一共得到了三份提單,議付也就提交了三份提單,卻因對“partial shipments are allowed in two lots.”理解不正確而遭銀行拒付。 

案例2.我國某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出口一批商品,收到的信用證中條款規定:“ … amount :usd 1232000.00…..800m/t(quantity 5% more or less allowed) of xx , price :@usd 1540.00 per m/t net ,cif a port, shipments to a port immediately. partial shipments are not allowed .”(……總金額1232000.00 美元。……某商品800公噸,數量允許增減5%。價格:每公噸凈值1540.00美元,cif a 港。立即裝運至a 港。不允許分批裝運。)受益人以為有溢短裝條款,就多裝了3%的貨物,在議付單據中的發票貨值為1268960美元而信用證總額規定為1232000美元。兩者不符而遭拒付。雖然事后受益人以多出部分托收又恰逢該貨的市場價突然上漲,申請人又急于提貨才支付信用證項下的1232000美元的票款,但對超額托收部分拒付。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最終損失36960美元。原因是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并沒有嚴格審查和注意信用證中單證英語的表述引起發票單據表面與信用證不相符而造成了本應不該遭受的損失。一般以重量為計量單位的貨物,如允許有增減裝的幅度,條款應作類似這樣的規定:“amount of credit and quantity of merchandise 5% more or less acceptable.”(信用證的金額及貨物的數量均可允許5%增減。)該條款就明確指出金額及貨物均可增減5%,有的信用證雖然在條款中也只規定“the quantity of shipment 5% more or less acceptable. ”(數量允許增減5%)但在信用證的總金額中已經包括了增加5%數額在內。如按上述第二種方式開立本案例的信用證,則信用證金額不是usd1232000.00,而是直接在金額中規定為usd1293600.00。本案例的信用證如只在數量上允許增減5%,而金額既沒有增減條款,也未在信用證總金額的數額中含有5%,這樣的信用證在實際裝運數量上不能增裝。如要增裝必須向買方提出修改信用證,增加金額的增減條款。 

從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看到,要真正做到單證一致、單單一致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并非易事。出口商須完全理解信用證的條款的含義。 

四、結束語 

以信用證作為支付方式的國際貿易業務的買賣就是單據的買賣。信用證付款方式并非是毫無風險的支付方式,受益人(出口商)應要認真、仔細地審核信用證,不忽略任一項條款。對信用證的規定不明確時,要求申請人解釋確定或者提出修改,務必在拿到信用證修改通知書后再發貨;制作議付單據時要嚴格按信用證要求制作,嚴格做到單證一致、單單一致,以確保順利結匯。 

 

參考文獻: 

[1]陳哲:《進出口案例解析》.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 

[2]葉德萬陳原:《國際貿易實務案例教程》.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3]呂:《國際貨物貿易實務(修訂本)》.中國商務出版社,2005 

[4]李穎輝姚永波:2004,淺談信用證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j].冶金財會,第3期 

[5]余清華華軍:2005,信用證軟條款及其防范淺析[j].商場現代化,第12z期 

[6]粱睿粱作民:2007,信用證單證審查嚴格相符原則研究[j].人民司法,第01s期 

第3篇:常見的貿易方式范文

內容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讓整個世界范圍內的國際市場結合起來,作為連接國際貿易紐帶的國際物流,在未來的經濟運行中,將會直接參與到國際貿易中,直接推動著國際貿易的全球運行。從我國當前的物流產業發展來看,起步較晚的物流產業直接影響著我國國際貿易化的發展水平與發展程度。商務英語作為國際貿易中一種不可缺少的語言工具,如何能更好的使其深入國際物流發展中,更好的促進國際物流的持續穩定,值得深思。本文主要以國際物流的發展為背景,分析商務英語在國際物流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且對商務英語在國際物流中發揮更好的作用和效果提供借鑒。

關鍵詞:商務英語 國際物流 發展 作用

商務英語與國際物流相關概述

商務英語作為一種應用英語,它的產生發展與經濟貿易有著密切的聯系。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有增無減的情形下,世界范圍內的經濟貿易合作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在這種潮流之下,商務英語就成為了連接不同國家的貿易主體直接進行溝通交流、協商貿易的重要語言工具。一般來說,商務英語是指人們在商務活動(Business Activity)中所使用的英語。在西方國家通常稱Business English?,F代商務英語的內涵要廣泛許多,它不僅指用于國際貿易交往與合作的英語工具,而且泛指在任何一種經濟貿易中可能會涉及、需要的英語類型。

商務英語的特殊性在于,它不僅具有常規性英語的特質,更是與商務知識、商務背景的一種全新融合。商務英語的這種綜合性,決定了商務英語的專業難度系數,既需要扎實的英語功底,也需要掌握商務貿易的相關知識。商務英語專業知識強,多以經貿、金融、公關、管理、營銷等方面的內容,它的實質是商務背景、專業知識和語言三方面的綜合運用。

物流,顧名思義是指“物品的流動”。它將經濟活動中所有供應、生產、銷售、運輸、庫存及相關的信息流動等活動視為一個動態的系統總體,關注的是整個系統的運行效率和費用。 物流是一個新興的與經濟高速發展相伴生的現代化產業,涉及運輸、倉儲、配送、包裝、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許多行業。物流過程是企業采購、生產制造、流通等環節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和企業經營發展的“第三利潤源泉”,同時也被認為是21世紀企業降低成本的最后手段。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發達國家的現代物流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源泉、產業升級和企業重組的關鍵推動力、以及區域創新和經濟發展支撐環境的關鍵因素之一。

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物流業的發達程度和水平高低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現代物流已成為發達國家最具普遍影響力的經濟基礎和“朝陽產業”。國際物流從本質上來看,它只是物流工作在范圍和規模上的一種延伸,不同國家之間的物流,就是當前的國家物流。國際物流的發展,得益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貿易的發展,國際貿易的發展必然要求國際物流的協助與合作。國際物流的狹義理解就是當整個消費流程需要涉及到不同的國家時,例如買賣雙方、商品在不同國家時,就需要一種工具在整個貿易運行的模式里實現商品的交換、轉移和收益,這是雙方實現商品交易的最終目的,這也是國際物流發揮作用的一種常見方式。隨著國際貿易的進一步深化發展,國際物流在未來也會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場需求。

商務英語在國際物流中發揮作用的表現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國際商貿活動已經成為當前各國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首選途徑,伴隨著國際貿易的興起,國際物流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在國際物流的運行中,商務英語的參與已經成為一件具有普遍性意義的事情,因為物流活動本身其實也是一種商業活動,也會涉及到合同、談判、溝通、交流等常規性的商業行為和商業步驟,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商務英語的使用。商務英語對國際物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入國際供應鏈合作的前提

國際物流的發展帶來了國際范圍內供應鏈體系的構建,對于一些實力雄厚的國際知名企業而言,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已經成為它們在今后國際貿易中的首要選擇。以快速消費品市場的巨頭沃爾瑪為例,沃爾瑪已經在全球各國建立了自己的供應商、銷售商,產品與資本在全球市場流動已經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模式。在這個全球供應體系的構建中,必然離不開國際物流環節的參與,只有通過國際物流才能實現生產原料、產品在全球范圍內暢通無阻的流轉。

對于參與供應鏈環節的每一個當事人來說,雙方所處的國家不同,對于對方國家的相關經濟環境和經濟背景以及國際經濟貿易的一些國際習慣不是很了解,為了保證雙方當事人能夠順利的完成交易,就必須要有精通雙方國家官方語言和交易習慣的專業人士參加,以此來保證雙方交易的順利完成。如果離開了商務英語這門專業的語言技能,不同國家的當事人要進行國際合作幾乎是難以達成合作意向,如果不能達成合作意向,國際物流工作就無法展開,國際性的供應體系也就無法構建,所以,在當前,對商務英語的掌握已經是開展國際物流合作的重要前提。

(二)獲取國際物流信息的重要手段

我國物流業發展水平低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技術的落后。目前國際通用的而我國發展落后的就是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技術,即產品電子代碼,它是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為載體的物品編碼標準。根據埃森哲中國RFID/EPC技術應用調查, 我國EPC實行起來還有很多的困難。值得欣慰的是,在2006年7月正式啟動歐盟 “BRIDGE”,即利用RFID技術給全球提供解決方案。我國積極參與到EPC global的計劃當中,中國香港還作為實驗地區。要分享這些新技術成果、措施和經驗,自然也離不開商務英語。還需要一批精通商務英語的人才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介紹、采購、引進、采用、實施、推廣國際物流經濟技術發展的各種新成果、新經驗和新做法,實現分享和共贏,共同推動國際物流經濟的發展,抵制各種危機,規避各種風險。

(三)商務英語是國際物流進行的一項重要工具

在國際物流貿易中,談判與磋商都是較為常見的貿易過程和交往模式,在交流溝通以后進入實質性的簽約階段,簽約完成以后合同就進入執行和實施階段,然后就是對合同內容的審核,雙方對權力內容的協調溝通或者維護等。這是整個國際物流貿易中比較常見的幾個流程,在這些流程與工作內容中,幾乎每一個細節都少不了商務英語作用的發揮,可以說,如果沒有商務英語,這些工作將無法正常有序的開展和進行。

商務英語在整個貿易交往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工具作用。它既是連接買賣雙方相互溝通相互信任的橋梁,而且在實際的權益發生損害以后,還必須借助商務英語這項工具尋求解決的方案和途徑,以此來促進國際物流工作的開展和進行。這是商務英語作為一種工具在國際物流領域中發揮作用的具體體現。

實現商務英語在國際物流中作用的建議

商務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在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中必然會進一步加強使用,特別是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加強,使得國際貿易已經成為當前各個國家發展其各自經濟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方法。對國際貿易的重視仍然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主旋律,商務英語在我國的國際貿易中應該得到更好的發展。具體而言,如何實現新時期商務英語在我國國際貿易中的運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注意商務英語口語的學習

商務英語與其他的普通英語,例如大學四六級英語有著明顯的不同。商務英語的適用范圍即適用對象更為明確,職業效果更加明顯。使用的方式和方法都與一般的英語種類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最突出的表現就在于對商務英語的口語要求較高,作為國際物流合作之間進行交流溝通的工具,必須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讓貿易對方能夠更好的直接了解你的基本觀點或者基本態度,比較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所需以及對對方的要求,這就要求商務英語的口頭表達能力必須要強,能夠順利地實現思維方式與語言之間的交換,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商務英語功能得到應有的發揮。要將商務英語的學習達到比較理想的狀態,既需要扎實的基礎訓練而且也需要必要的拔高訓練?;A訓練的內容應該包括掌握大量的商務英語的詞匯,不斷的進行訓練和表達等內容,拔高訓練應該包括直接的商務貿易實戰演練,通過這些措施,使商務英語有比較好的發展。

(二)加強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

普通的英語學習也包含英語寫作能力這一問題,但是在商務英語中,英語的寫作能力也是一個關鍵內容。這是因為商務英語將會主要運用于國際貿易,在國際物流貿易中,由于物流雙方很可能會受到時間或者空間上的巨大差異,各種交流或者協商工作都必須通過書信或者合同的方式來進行,如果沒有扎實的商務英語的寫作水平,那么將無法勝任這一工作。商務英語的寫作不僅包括一般的書信或者文件的書寫,而且還應當包括對各種貿易合同的掌握,這兩個方面是在商務英語的書寫中比較常見的兩個重要內容,所以商務英語的學習和運用必須加強在寫作方面的訓練和培養。

(三)掌握扎實的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知識

商務英語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很顯然,這不僅僅是涉及到商務英語自身發展的問題,也同樣涉及到國際物流和國際貿易的一些問題。要做好商務英語在國際物流貿易中的應用工作,除了對商務英語有較高的要求以外,自身所掌握的國際貿易知識也影響著商務英語具體功效的發揮。所以,在掌握良好的商務英語的知識的同時,也必須具備扎實的國際物流和國際貿易的專業知識,二者這種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關系表現得極為明顯,任何一方面的弱勢都會對整個的商務英語在國際物流貿易上的發展帶來困難。

(四)重視并認同文化差異

商務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并非我國的母語。每一種語言的產生環境都代表著一種獨立的文化,商務英語屬于英語的范疇,西方使用英語的國家很多,但是無論哪一個國家的國家文化,與我國的傳統文化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種外部環境的差異性也必然導致了商務英語在內涵和外延上,不同語言文化出生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這種不同的理解很可能會在國際貿易的交流溝通中發生直接的碰撞。對于國際貿易的交流與合作,需要減少各種摩擦發生的原因,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對矛盾或者沖突可能存在的原因進行避免或者忽視,這種態度和方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應該要做的是首先認同這種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差異,并且從對方的角度來進行考慮,尋求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契合點,努力推進雙方的交流與合作。這是商務英語在國際物流合作應用中應該重視和關注的一個比較隱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海燕,呂明哲主編.國際物流[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主編.中國物流發展報告[R].2004-2008

3.張中華.論產業結構、投資結構與需求結構[J].財貿經濟,2000(1)

第4篇:常見的貿易方式范文

【關鍵詞】 貿易企業; 資金; 籌資; 預算; 應收賬款; 風險防控

貿易企業是通過商品進銷差價實現價值,借助內部管理制度控制銷售費用、管理費用額度,計算資金成本,合理確定籌資方式以達到財務費用最小化,最終實現企業價值和社會責任最大化。簡而言之,就是如何籌錢、管錢、用錢。任何企業最終導致破產的首要因素就是資金鏈的斷裂。如何維持資金鏈有序地良性循環,是貿易企業乃至所有企業做好風險防控的綜合性課題和難題。

一、籌資作為企業資金周轉運動的起點,決定著企業資金運動的規模和生產經營發展的程度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企業新建時要按照企業戰略所確定的生產經營規模核定長期資本和流動資金的需要量。資本金是企業權益資本的主要資本部分,是企業長期穩定擁有的基本資金,是原始啟動資本,是投資者用以享有權益和承擔責任的資金,同時也是企業取得債務資本的必要保證。

(一)企業常見的籌資方式及其利弊

企業籌資最常見的分類方法是按取得資金的權益不同分類。這種籌資方式分為股權性籌資、債務籌資、衍生工具籌資三類,三種籌資各有利弊。第一類股權籌資,企業財務風險小,但是資本成本負擔重,容易分散企業控制權;第二類債務籌資速度快,資本成本低,但財務風險大且籌資數額有限;第三類衍生工具籌資限制條件多且苛刻,是我國上市公司目前常見的一種籌資方式。

(二)企業籌資規模的確定及影響因素

首先,要合理預測資金的需要量,籌資規模與資金需要量應當匹配一致,既避免因籌資不足影響生產經營,又可以防止籌資過多,造成資金閑置;其次,需要合理預測資金需要的時間,要根據資金需求的具體時間合理安排資金的籌資時間,適時獲取所需資金,使籌資與用資在時間上相銜接,既避免過早籌集資金形成的資金投放前閑置,又防止取得資金時間的滯后錯過資金投放的最佳時機;再次,企業所籌集的資金都要付出資本成本的代價,不同的籌資渠道和籌資方式所取得的資金,其資本成本都各有差異,要計算出各種籌資渠道及方式的資本成本,以達到資本成本最優。企業應當在考慮籌資難易程度的基礎上,針對不同來源資金的成本進行分析,盡可能選擇經濟可行的籌資渠道與方式,力求降低籌資成本。

(三)企業的籌資管理,不僅要合理選擇籌資方式、確定籌資規模,而且還要科學安排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優化是企業籌資管理的基本目標,對企業的經營安排產生制約性的影響。資本成本是衡量資本結構優化程度的標準,也是對投資獲得經濟效益的最低要求,企業籌得的資本付諸使用后,只有投資報酬率高于資本成本,才能表明所籌集的資本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企業籌資要考慮股權資金與債務資金的關系、長期資金與短期資金的關系、內部籌資與外部籌資的關系,合理安排資本結構,保持償債能力,防范企業財務危機,提高籌資效益。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價值是企業資產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的現值,計算現值時采用的貼現率通常會選擇企業的平均資本成本,當平均的資本成本率最小時,企業價值最大,此時的資本結構是企業理想的最佳資本結構。

一定時期企業成本率的高低,不僅反映企業籌資管理的水平,還可以作為評價企業整體經營業績的標準,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實際上就是所籌集資本經過投放后形成的資產營運,企業的總報酬率應高于其平均成本率才能帶來剩余收益。

貿易企業籌資除受上述各種因素及條件影響外,還與企業自身年度的經營規模,各種資產周轉率、結算周期、現金、應收賬款及應付賬款的管理有關,涉及內部管控制度建設,這也就是本文開頭提出的管錢、用錢的問題。

二、資金營運管理是控制財務風險的防火墻,也是貿易企業興衰的關鍵

企業資金營運管理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在保證合理資金需求的前提下,潛心研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節約資金使用成本。

(一)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加強預算監督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充分說明預算管理的重要性。預算通過引導和控制經濟活動,使企業經營達到預期目標。預算是控制經濟活動的最為具體的計劃,是對目標的具體化,是將企業活動導向預定目標的有力工具。要實現全面預算管理,包括業務經營預算、專門決策預算和財務預算。整個預算從企業內部到各部門業務量入手,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步匯總”的程序進行,統籌兼顧,全面安排,搞好綜合平衡。從貿易量、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利潤總額做好預算。編制科學客觀的預算是第一步,財務管理部門還要具體負責企業預算的跟蹤管理,監督預算的執行情況,分析預算與實際執行的差異及原因并提出改進管理的意見與建議,使預算朝既定目標進行。

(二)資金管理集團化,有效節約資金成本

第5篇:常見的貿易方式范文

關鍵詞:鋼鐵貿易 供應鏈融資 模式

一、鋼貿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目前鋼貿企業資金來源主要包括自有資金滾動發展、關聯企業的資金拆借、民間借貸及銀行資金。由于鋼材貿易的利潤很薄,通常只有3%的毛利率,資金的累積相當慢,因此采取自有資金滾動發展的貿易商通常發展較慢;關聯企業的資金拆借是當資金不足時便依靠家族及關聯企業的資金解決;民間借貸方式下的風險與資金成本相當高;由于鋼材貿易企業本身的規模小,資產不足,財務欠規范等因素,傳統模式下的銀行評價系統很難對其有大的資金支持。鋼貿企業,特別是一批中小型的鋼材貿易企業的融資問題一直是“老大難”,嚴重困擾貿易商的經營。

二、鋼貿企業供應鏈融資模式設計的對策

供應鏈金融體系該是一個由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商業銀行及第三方中介服務機構這四個核心部門組成的。供應鏈金融的主要運作方式就是在整個產業鏈的關聯方中找出一個占主體地位的主導企業,通過它來為整個產業鏈提供融資服務。鋼貿企業供應鏈融資模式設計的對策主要包括:

1、解決供應鏈融資中的資金流問題。在制定財務決策時,要在設計供應鏈之初就統籌兼顧到供應鏈內的投資方式、提高資金流動率的方式,這樣才能嚴格的控制資金成本,最終將各種金融工具,杠桿保證資金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在制定供應鏈決策的過程中,我們假設可以預測今后的市場需求和價格。實際上,市場上的價格和需求是隨時都在波動的,供應鏈決策并不一定能預測到這些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個地區的通貨膨脹率和匯率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這些都是制定供應鏈決策要考慮的因素。

2、解決供應鏈融資中的物流問題。物流活動是供應鏈中最常見的一種活動,雖然每一個領域的物流活動都包含相同的基本要素,但是由于這些領域的物流目的、對象、范疇、范圍各有差異,因此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物流類型。目前,業界還尚未明確物流的分類標準,常見的物流分類方式有:社會物流與企業物流、微觀物流與宏觀物流、區域物流與國際物流。

3、解決供應鏈融資中的信息流問題。作為驅動供應鏈的關鍵要素,信息流是以非實物的形態存在的。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這供應鏈各個環節的神經,主要體現在:第一,信息流與供應鏈的任意階段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其協調作用下,供應鏈能不斷擴大其利潤空間;第二,對于供應鏈的日常運作而言,信息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基于需求信息,企業才能制定出詳細的生產計劃,安排好生產事宜,這樣才能高效率的生產出客戶滿意的產品。只有基于倉儲管理信息才能了解出庫存量的大小,從而才能做出是否要加倉的決定。

4、解決供應鏈融資中的風險問題。鋼鐵貿易供應鏈融資風險是企業在應用供應鏈融資服務后,由鋼廠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選擇、信息傳遞等一系列活動造成的企業經營前景和盈利能力等的一種客觀不確定性,導致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出現偏差,從而造成企業成本增加甚至是致命的傷害,這種不確定性可以根據公司所處的內外環境通過定量方法進行一定精確范圍內的衡量。

參考文獻:

[1]陳淮.關于物資銀行的設想[J].中國工業經濟研究.1987(3):33-35

[2]羅齊,朱道立.第三方物流服務創新:融通倉及其運作模式初探[J].中國流通經濟.2002(2):46-48

[3]邱巍,梁超杰.供應鏈融資風險管理的六大要素[J].社會觀察.2009(1):21-22

第6篇:常見的貿易方式范文

一、業務流程分析及變化

(一)業務流程分析

在貿易公司的參與作為下,服裝產品批量出口海外的主要流程為:貿易公司接收海外客戶的服裝訂單,選擇國內合適的工廠轉嫁下單,經項目流程的運作,包括款式設計確認、樣品成衣審核、商務簽單、收付款及交付貨運等,完成全部的項目運作。以項目管理的角度,業務流程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等樣確認??蛻粝蛸Q易公司提出大概的服裝款式需求,這個需求有時為文檔形式(1ib裝結構圖,尺寸表和簡單的文字描述),有時以一個實際的樣品做為參照,要求基于此款基礎上仿制或改制做出對等樣。貿易商會安排內部的打樣人員制作樣衣,對于沒有打樣問的貿易商,會直接找自己的合作工廠安排款式樣品的試制,并將樣衣最后交付給客戶手中,同時給出此單的一個意向報價。一般樣衣的制作數量2—3件左右,客戶、貿易公司、工廠各留一件用于評估和款式細節討論溝通。此階段客戶主要考察款式設計能力。若客戶不滿意樣衣,會要求再制作一次樣衣以確認;或取消此次基于此款的意向合作;若滿意樣衣,則會與貿易商商討確認正式款式并討論商務條款。當然,若報價離客戶期望差距過大也會導致跑單。

第二階段:產前樣確認及訂單確認。此階段一方面,客戶與貿易公司之間要基于對樣衣的審核評估,達成對批量交付的成衣的規格定義,并以此做為對生產樣衣的評估依據;同時客戶也會基于貿易公司的初步報價就商務條款不斷溝通并在此階段達成比較一致的約定,包括訂單的數量、價格、交期、交貨方式、付款方式等內容。另一方面,貿易公司與工廠之間也在同步進行類似的工作:生產樣衣的定義、制作交付和評估;價格的商榷及最終生產訂單的約定和初步下達。如雙方不能達成一致,貿易公司會在交期允許的條件下及時更換工廠。此階段的目的主要是評估工廠批量生產時成衣是否與需求一致及商務條款是否能達成一致。該階段的結束以客戶與貿易公司就生產樣衣正式確認、封樣,以及客戶給貿易公司簽訂正式的訂單為結束標志。若任意一個條件無法滿足均不能結束。如果是因為樣衣無法確認,貿易公司通常會迅速安排重新打樣,直到客戶滿意為止;如果是因為商務問題貿易公司會一直就商務細節條款持續談判直到拿到正式訂單并完成對工廠的下單為止,否則會取消訂單,終止項目。

第三階段:生產成品,訂單交付。此階段為執行完成正式合作的階段。其目的就是完成訂單,如期交貨、收款。通常以貿易公司完成與客戶方的生產樣衣確認,并獲得客戶的正式訂單為開始。貿易公司同時會向合作工廠簽訂正式的訂單,跟蹤督促生產進度,并協調相關貨代安排運輸(國際物流向客戶交貨),直到客戶收貨付款為止。

上述三個階段定義,基于順利和無意外發生的情況。在經營實踐中,最后的催收付款經常問隔比較長,有時也可另定義為一個階段。此外,難免會有延期、拒收、索賠等事情發生,出現這類情況時,需要業務、質量、財務、甚至法律方面的人手參加,重新定義項目目標。

(二)實踐中的幾種變化業務流程在每一個公司都不可能完全相同,這是因為各個公司在各經營要素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如合作工廠資源構成、客戶關系及渠道、經營產品種類、自身能力等。一個相對穩定經營的公司,其業務流程必然是基于該公司的經營要素現狀,在嚴謹和效率兩個方面取得較好平衡后的結果。所以,上述流程只是一個大致的基本流程。在實踐中,會有以下幾種變化。

1.在對等樣確認階段,若貿易公司預先準備若干款式的樣衣,請客戶選擇,即變客戶開發產品為基于公司已有款式選擇或變化來定義產品。這種情況下,流程就不是客戶首先發起尋求樣品了,而是業務人員定期請買家到公司看款,選中后可直接開始進人第二階段的合作。

2.同樣,對于對等樣衣的制作,完成方法也有兩種:自己打樣報價,或轉合作工廠打樣自己報價。前者利于了解樣衣制作具體的單件消耗量和工藝,利于準確估價控制成本,及自由的選廠,擁有更多的主動權。后者利于節省自己的內部人力資源。

3.有的貿易公司在其合作工廠在批量制作成衣時,生產所需面料不是由工廠方面自行采購的,而是由貿易公司采購后供應工廠的。貿易公司在拿到客戶的正式訂單后,會啟動生產用面料的采購并協調供應合作工廠。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般來說幾個因素:一是海外客戶指定的進口面料,工廠沒有能力采購;或貿易商有便宜的渠道和貨源,自行采購可以降低整個項目的成本;或貿易商為控制成衣質量而為;有時也有工廠因經營資金不足而采取完全代工的形式。

4.批量成品的檢驗工作,對于設置了QC人員的貿易公司來說,會派出自己的QC人員到工廠去做成品檢驗。而有的公司,會將交付檢驗外包給第三方檢測公司,由檢測公司判定是否達到合同約定的交付質量要求。

二、組織架構建設及變化發展

(一)基本參考架構從上面的流程描述中,可以看到一點:無論是客戶與貿易公司之間,還是貿易公司與國內工廠之間,工作交流通常都包含兩個方面,即樣衣制作檢驗方面的技術類和商榷具體交易條款的商務類。所以技術類和商務類人員構成了貿易公司的主要職能部門。對于有設計能力的貿易公司來說,其組織架構大致可分四塊(部門):業務部門、技術質量部門、設計部門,以及行政人事財務IT系統等綜合平臺部門。其中各個部門和崗位的職責大致如下:

業務部:負責公司所有業務的完整業務流程,包括與客戶、工廠間的商務合同,交期價格的總協調,物流協調,協同財務進行催放款操作等。一般來說,將一次訂單為一個最小業務項目。在業務部的人員配置中,一個業務員會負責一個項目的從開始到最后結束的所有的對外商務和對內的工作進度協調,確認,保證從意向、訂單開始,能按計劃交付并回收所有貨款。業務經理負責所有項目的總體關鍵節點的監控,并分配給業務員合理的項目。一般一個業務員同時做好幾個項目。分配的原則基于工作量飽滿,同時項目效率盡可能高。基于一家客戶的多個單子,一般被安排同一個業務員負責,或者按產品類別如毛衣,夾克等同一工廠的若干項目由一個業務員負責。

技術質量部:負責樣衣的技術質量檢驗包括樣衣的適體度,尺寸規格,工藝及安全環保等環節的把關。在實踐中,服裝產品本身的設計變更是經常發生的,其規格,工藝也會相應的調整,所以樣衣往往也要反復制作多次,對等樣和產前樣均是如此。尤其是產前樣,要經過QA的檢驗確認后,才敢放行讓工廠量產。另外,對工廠的量產出貨,貿易公司也會安QC人員到工廠驗貨,或委托第三方的檢測行負責驗貨。設計部:負責產品的款式設計,設計依據一方面是客戶的要求,另一方面可自己依據市場趨勢和相關資源自主設。一般來說每一個設計師都要加入一個項目的團隊,根據戶的下單習慣和款式風格,在其每季下單之前預先設計,樣,準備。設計主管負責設計師的人力資源與項目間的調,技術培訓,共同設計要素資源的掌握與分配等。行政人事財務IT系統等:這些是一個公司的基本配支撐部門。

(二)組織結構的變化與發展上述的組織架構示意,已經體現了矩陣式架構的基本概。即以業務部為龍頭,橫向跨部門組織面向一個個具體業的業務團隊,完成一個個項目。

一個企業的組織架構不是僵死的,是會隨著外部條件、身發展程度和方向等而變化的。即便是同樣結構的企業,于發展機會的不同,各個部分的成長程度不同,也會導致織結構的變化。這個變化有兩種類型,一類是職能部門的減,一類是因某一單一業務的業務量成長遠超過其他業務時而剝離成為單獨的部門。具體到對于服裝貿易公司來說,這些可能的差異化有以下幾種可能:無設計部門:常見于初創的小貿易公司,因業務量不穩定,或經營的產品類別尚不穩定,或因合作的國內工廠本身有設計實力的。同時有QA和QC部門:在貿易公司中,QA和Qc的工作差別在于QA負責產前的技術質量確認,Qc負責量產中和出貨時的質量檢驗。有的貿易公司因業務量大種類多,所以QC的工作量較大,配置人員較多,因而將質量部分為QA和QC兩個部門。

三、基本盈利方式分析

(一)進出價差

這是貿易公司的最基本的盈利方式。大概貿易公司一年做的單子總數乘以平均進出價差,基本上就是其年度經營毛利了(未計運營成本的)。目前在中國大陸從事服裝貿易的公司,其產品的進出價差大概在1O%——15%之問,少數可達到2O%。一般高端品牌服裝的價差會大一些,低端的則反之。

(二)帳期差

不少已經有一定運營時間和穩定的營業額的貿易公司,會在對內和對外的收付款的時間上做一些差異。例如,接到客戶訂單時,會收取10%~20%的預付款,而轉單下給國內工廠的時候,往往沒有預付款。工廠完成交貨并經貿易公司轉客戶后,客戶給貿易公司的貨款一般是收貨即付或一個月后。而貿易公司對國內工廠,則經常是交貨后1—3個月才付款。比如,一個20人左右的貿易公司,每月的營業額如果有200萬元,按帳期差2個月計算,則每個月會多出400萬元在貿易公司的帳戶上。這些錢對貿易公司的運營提供了不少便利,可以做一些短期的進出口項目盈利,甚至直接進行短期的金融類投資獲利。

四、發展之道

企業經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何不斷的發展,是每個公司都關心的問題。對于一個在經營中的服裝貿易公司也是如此,從實踐中總結,可關注的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升業務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多拉單子,是簡便的思路,通過加強營銷能力,多配銷售人員跑客戶,多參加相關展會等來提升業務量。這個方法常見于初創的貿易公司,對于已有一定規模的公司,業務部門和其他職能部門的人員配置達到一定的均衡關系,簡單地多拉單子,必然意味著其他職能部門要以齊步走的方式同步增長,而在實踐操作上則不容易,因此不以此為主要的發展方法。

(二)加大差價加大差價,一方面是盡量尋找有信譽的能出高價的客戶;一方面是盡量將工廠的出貨價格壓低或以保障給單量的長期協議方式、或代購面料、持續尋找新的可低價供貨者工。目前服裝的國際貿易市場,已經非常開放和充分競爭,貿易公司之間、工廠之間的競爭激烈,價格大多比較透明,加大差價的方法給貿易公司所帶來的利潤增加已經非常有限。

(三)提升產品開發能力服裝是非常感性的消費產品,一個好款式一旦推出,可能立刻激發市場的購買欲望和購買力,但仿制產品的推出也很快,同時產品過時也很快。這樣的市場競爭格局下,依靠客戶定樣啟動項目的貿易方式其產品對市場的反應速度自然偏慢。有些貿易公司在競爭中初步站穩后,即開始產品開發能力的建設。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能使自己的公司更直接地感受市場的脈搏,及時推出適合市場口味的款式,大大增加獲訂單的概率。另外,服裝款式常有周期性的重復變化的特點,貿易公司保留曾經做過訂單的款式樣衣尤其是為知名品牌代工的樣衣,及其相關制作資料(圖檔、供應商、料單、價格交期等信息),當有再流行趨勢時或風格和新客戶類似時,也能吸引客戶及時下單。產品開發做得好的公司,會定時邀請客戶來看款,或向客戶推薦面料,一方面獲得原本沒有的訂單,同時也大大維護了客戶對自己的依賴和忠誠度。投入的是研發,降低的是公司的營銷成本。

(四)提高業務流程運作效率現代制造業,拼的是物流和供應鏈管理。對于服裝行業來說,更需要廠商對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和供貨能力。有一定規模的貿易公司,更會在業務流程運作效率上下功夫,縮短訂單交付的時間,加快投資回報周期。一年多做一個回合,年度的利潤率就多一個回合的利潤率。要提高運作效率,必須持續優化內部以及與上下游的業務流程,而一個好的IT系統是業務流程的強大支持。

第7篇:常見的貿易方式范文

[關鍵詞]外貿英語信函翻譯技巧專業詞匯縮略語

大體而言,外貿英語信函主要有兩種目的:一種用于正式的外貿交易;另一種用于貿易雙方建立友誼或加深情感。針對兩種不同目的,信函翻譯的手段和側重方法也有所區別。在這里,筆者主要是針對兩種外貿英語信函提出幾點翻譯技巧。

一、用于正式外貿交易的英語信函翻譯

1.專業詞匯:外貿英語信函中對專業詞匯的翻譯務必精確、符合經貿專業要求。外貿英語中的價格術語意義固定:有的是單獨的詞,inquiry(詢盤)和offer(報盤);有的是則是由幾個詞構成,todrawonsomebody(向某方開出匯票)。這些專業詞匯的翻譯稍微有差錯就會給企業造成負面的影響甚至巨大的損失,如曾有則報道說,某譯者錯將“不銹鋼”譯為“炭素鋼”,這兩字之差就給企業造成近20萬元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外貿英語專業詞匯與其本意大相徑庭。Document本意為“文件”,而在外貿英語中則為“單據”,如AnL/Cnormallyspecifiesthedocumentsthatarerequiredbythebuyerandthedatebywhichthegoodsinquestionmustbeshipped。(信用證上,通常規定了買方所需的單據,以及有關貨物的運貨日期。)

2.歧義詞:英語中常常會出現一個詞匯有多重意義,而這幾個意義恰好又是對立的。因此在外貿英語信函的書寫或翻譯中,應避免使用歧義詞。面對這類詞匯應及時發現,并立刻和對方取得聯系,以便及時糾正,以免使締約雙方發生分歧,為日后貿易帶來后患。如inaweek可指在withinaweek(一周內),又可以指afteraweek(在一周后),這就必須要與對方商榷,及時換上表義明確的詞。

3.英美詞匯差異:外貿英語信函的翻譯還應注意英美詞義的差異:在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中,同一個詞可能有不同的含義。在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即是單位的差異,如billion在美式英語中意思為“十億”,而在英式英語中,則代表“萬億”。因此,在翻譯中一定要注意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使用場合。

4.縮略語:縮略術語在外貿英語信函中也很常見,其意思對外貿交易極其重要。這里僅介紹幾種常見的縮略術語的翻譯法。

(1)音譯。如:AIDS艾滋?。籇DT滴滴涕;OPEC歐佩克。

(2)用漢語的縮略語譯如:UFO飛碟;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V.F視頻;XL特大。

(3)部分譯,部分不譯如:DNAfingerprintingDNA鑒別術;FOBShanghaiFOB上海價。

(4)還原成原文意譯如:EconomistsplacedgreatertrustintheCPIreport,contendingthatthesurgeinthewholesaleindexwasmerelyafluke。(經濟學家對消費者物價指數比較信任,認為批發物價指數的飊漲只是偶發現象。)(CPT=consumerpriceindex:消費者物價指數)。

(5)外來語譯法與以上方法差不多,以意譯為多。如:EP(單方面)—exparte(拉丁語);E/R(在途中)-enroute(法語)。

5.套用格式化語言或句型對應翻譯法:以簽署文件、合同等為目的的外貿英語信函,多套用已有格式。在翻譯的時候,應用相應的中文格式,用程式化語言翻譯即可。它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一些套用、固定搭配及句式結構的應用中。譯者可相應地采取“套用句型對應方法”來翻譯。在此類商業信函中,對方一般也會采取正規書面語,風格繁冗。尤其是為了增加嚴肅、正式的意味,他們常常會選用帶法律、語言保守傾向的古體詞。常見的有以”here;there;where”為詞根的詞,如:herein;hereof;herewith;hereby;thereby;therefore;whereas;whereby等。翻譯的時候不一定要字字對應,可以在其他地方以詞匯手段予以補償,用相對比較古雅的詞匯將原文的文體風格反映出來即可。6.整體格式差異:整體格式差異主要體現在英文與中文信函中。眾所周知,英文日期常寫于右上方,而中文日期常寫于右下方。英文稱呼使用復數Sirs/Gentlemen,而在中文中,則體現為統稱形式的整體單數。雖然,按照國際貿易慣例,外貿電函英譯漢時,可保留英文外貿函電的格式,也可套用中文外貿函電的格式。但是,根據慣例,建議使用中文格式,以取得整體美感。

二、用于達成友誼、交流感情的商業信函的翻譯

除用于正式交易的外貿英語信函外,為達成貿易雙方的友誼,商家會特別注意禮貌,因此會大量寫作交流情感類信函。對這一類信函,譯者翻譯的時候,應注意選取適合的詞,使用翻譯具有“信、雅、達”的美感。并且提醒注意的一點是,商人畢竟是商人,他首先考慮的是商品、質量及相關問題與條件,而非客套與人稱,漢譯時,應突出重點信息,精簡繁枝冗葉,以達到強化重點的目的。

針對外貿英語信函所帶有的書面語體的語言結構特點,譯者在翻譯時,應該選擇相應的書面語。在中文外貿信函中,使用的是介于文言文與口語之間的半文言文體與之相對應。如Sincerelyyours漢譯為“謹上”即可。而針對港臺地區保留大量古語的特點,譯者在翻譯時,還應該把開頭的“先生”之類詞婉譯為“敬啟者”。在傳統英語貿易辭令中,大量套語,更應該恰當增減。如:Wearepleasedto…;Wehavepleasurein…;Weacknowledgewiththanks…這些套語,產生了諸如Wearelookingforwardwithinteresttoyourreply.等句式,這里若直譯為“我們帶著極大的興趣盼望您的答復?!憋@然,這種翻譯拖沓而且生硬,只要稍微套用一下格式,采取婉譯方式,譯為“盼復”,則簡潔明了。類似的情況還有:Yourpromptreplywouldbegreatlyappreciated。(直譯為“貴方的快速回復將使我們不勝感激”;婉譯為“即復為謝”)

第8篇:常見的貿易方式范文

關鍵詞:加工貿易;報關單;正確填寫;常見錯誤

進出口報關單是企業辦理貨物進出境的必要單據,正確、完整地填寫進出口報關單不僅關系到國家的相關政策制度能否落實,也關系到企業能否順利通關。但在實際報關中,由于報關單據的填寫內容繁多且復雜,還要根據貨物及企業的不同性質填寫,經常會出現許多不符合規定的報關單據, 尤其以加工貿易方式下的報關單填寫問題最多。本文力圖解析加工貿易項下企業報關單的填寫的常見錯誤及注意事項,以期提高企業的通關效率。

一、備案號欄的填寫

擁有加工貿易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在料件進口之前必須到海關進行加工貿易手冊備案,取得案備號。備案號指的就是企業在海關電子口岸錄入備案資料庫和完成手冊備案資料錄入后,經海關審核無誤,下發給加工貿易企業手冊備案當中的編號。或者是擁有加工貿易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在海關辦理征、減、免稅審批備案手續時,海關給予的《進出口貨物征免稅證明》或其他有關備案審批文件的編號。如非加工貿易,本欄免于填報。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一批進出口貨物中,同時有備案商品和非備案商品,要分開填寫報關單,不能填在一個報關單中。例如:某公司從馬來西亞進口純棉布8000米,其中5000米用于加工成品西服后再出口,海關備案手冊號為B04025452111,而另外的3 000米用于加工成品后轉國內銷售。我們可以看出,這批貨物中的5000米是來料加工,所以報關單中備案號欄應填寫B04025452111,但剩余3000米純棉布則屬于一般貿易,應按照一般貨物進出口填寫報關單。

但需要指出的是,加工貿易的成品并不都是用于出口,在某種情況下,加工貿易成品貨物可經過一定審批,憑海關簽發的《征免稅證明》轉為享受減免稅優惠的進口貨物。這時要注意,加工貿易企業算做出口,要按照出口填制報關單,備案號欄要填寫其《加工貿易手冊》編號;而購買該成品的企業視為進口,要填制進口報關單,備案號欄填寫《征免稅證明》編號。例如,廣州某企業來料加工貿易生產攪拌機,來料加工手冊編號為:B11004523141,后來該批攪拌機被福州某家企業作為投資設備購買,其《征免稅證明》編號為Z01004B01065,對廣州這家企業而言,視為出口,要在其出口報關單的備案號欄填寫B11004523141,對于福州這家企業則視為進口,其進口報關單的備案號欄要填寫Z01004B01065。

二、運輸方式欄的填寫

報關當中的運輸方式欄填寫較為簡單,主要按照實際進出口時選用的運輸工具填寫,本文主要強調一下海關規定的特殊運輸方式,比如無實際進出境時運輸方式的填寫。在加工貿易項下,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之間貨物的流動,即便沒有發生實際進出境,但視同進出口,也要填制相應的進出口報關單。如境內非保稅加工區運入保稅區的貨物,或境內存入出口監管倉庫的貨物應視同出口;保稅加工區運往境內非保稅區的貨物,或保稅倉庫轉內銷的貨物應視同進口。這時其運輸方式的填寫就要特別注意,分別應填寫為“非保稅區”、“保稅區”、“監管倉庫”和“保稅倉庫”。

例如,寧波保稅區某企業將其加工生產的變壓器轉為內銷貨物,經由鐵路運輸至南京,視為進口,應填制進口報關單,但報關企業誤將其運輸方式填寫為鐵路運輸,代碼為3,造成企業通關受阻,不僅影響貨物的銷售,還被海關處以相應罰款,正確填報應為“保稅倉庫”。

出口加工區外運入加工區或者從由出口加工區運往區外的貨物,區外企業填報“出口加工區”,區內企業則填報“其他運輸”。 而一般企業加工貿易中的余料結轉貨物、深加工結轉貨物、內銷貨物、同一出口加工區或不同出口加工區的企業之間相互結轉(調撥)的貨物。則統一填報“其他運輸”。這就要求企業要特別熟悉這種特殊的運輸方式,否則就會導致通關單填寫錯誤被海關部門退回,損害企業經濟效益。

例如,鄭州出口加工區某企業將其加工貿易項下的紙箱運往區外洛陽某家企業,這時鄭州該企業運輸方式應填報為“出口加工區”,而洛陽這家企業運輸方式應填報為“其他運輸”。但如果鄭州出口加工區某企業將該批貨物結轉給洛陽出口加工區內某企業結轉,則兩家企業運輸方式均應填報“其他運輸”。要特別注意不同出口加工區之間貨物的結轉與出口加工區區內區外貨物的結轉是不一樣的,其運輸方式的填報是不同的。

三、起運國/運抵國欄及裝貨港/指運港欄

以中國為例,起運國指的是進口貨物經由始發地發出,直接運抵我國境內的國家或地區,運抵國是指出口貨物離開我國關境直接運抵的國家或地區。在報關單填制中,若不發生中轉,起運國欄和運抵國填寫不易出錯。但若涉及到第三國的中轉,則要注意,若在運輸途中經過中轉但未發生實際商業易,則起運國和運抵國按照進口貨物的始發國和出口貨物的最終目的地填寫。但如果在中轉國發生了商業易,則中轉地為起運國或運抵國。具體判斷商品是否發生實際交易,還是要通過發票中賣方的國別判斷貨物中轉時是否發生買賣關系。例如,中國某企業購買來自澳大利亞的奶粉,如果直接運往中國,則起運國欄填寫“澳大利亞”,但若中國經由新加坡購買原產于澳大利亞的奶粉,則起運國欄應填寫“新加坡”。

類似的還有裝貨港和指運港,裝貨港要填寫貨物運抵我國前國外的最后一個裝貨港,一般情況下,裝貨港要與起運國一致,但若貨物在運輸途中發生中轉,即便沒有發生實際性商品交易,裝貨港要填寫中轉港名稱,這時裝貨港和起運國國別可不一致。而指運港指的是出口貨物運往境外的最終目的港,但要注意,指運港不一定在運抵國內,比如出口至歐洲捷克的貨物,通常指運港是德國漢堡港,再經陸上運輸運至目的地。例如,中國某企業購買來自新西蘭的羊毛衫,經香港轉船后運抵上海,不管有沒有在香港發生交易,裝貨港都應填報為“香港”。

四、運費及保費欄的填寫

在進出口報關單中,運費和保費都不是全部要填寫的,要具體根據合同中的貿易術語方式選擇填寫。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容易混淆,以常用貿易術語總結如下:若以FOB、FCA出口,由進口方負責運費和保費,則進口報關單中要填寫該兩項費用,出口報關單則不用填寫;以CFR、CPT出口的,出口方承擔運費,則出口報關單中要填寫運費,進口方負責保費,則進口報關單中要填寫保費;以CIF、CIP出口的,出口方承擔運費和保費,所以出口報關單中要填寫運費和保費,進口報關單中則無需填寫這兩項。在實際報關中,以集裝箱海洋運輸為例,運費計算較為簡單。要注意若是整箱運輸,運費=單位每箱運費×整箱數。但拼箱費用的計算略微復雜,分按體積與重量計算兩種方式:按體積計算,X1=單位基本運費(MTQ)×總體積;按重量計算,X2=單位基本運費(TNE)×總毛重,然后取 X1、X2 中較大的一個。另外,要警惕出口運費的少報事件,因我國對于生產性企業的出口退稅基數是以FOB價計算的,若企業以CFR、CIF價出口,這樣運費越少,其FOB價越高,企業可以獲得的出口退稅額就越多。

在保險費的計算中,當貿易術語為CIF、CIP時,保險費=合同價×k×r;當貿易術語為CFR、CPT時,保險費=合同價×[(k×r)/(1-k×r)];當貿易術語為FOB、FCA時,保險費=(合同價+ 海運費或空運費) × [(k×r)/(1-k ×r)],其中保險費率為r,保險加成為k。保險加成可選擇110%、120%或130%,保險費率通常選擇一切險外加戰爭險和罷工險,尤其要注意,同時投保戰爭險和附加險時,費率只取其一。例如,中國某加工貿易企業以FOB貿易術語進口一批蔗糖,裝運港雅加達,目的港上海,合同金額84480美元,由貿易術語可知,進口商承擔運費和保費,進口報關單欄的運費和保費都要填。由裝貨單知該商品裝兩個20尺柜,查閱運價表得知,該商品運費為205美元,商品投保險種為:海上運輸一切險,其費率為8‰,外加戰爭險及罷工險,費率為0.8‰,投保加成110%。根據上面所列計算公式,貿易術語為FOB時,保險費=(合同價+海運費或空運費)×[(k×r)/(1-k ×r)],保險費=(84480+205)× (1.1×8.8‰)/(1-1.1×8.8‰),計算可得,保險費為

在填制報關單中,要特別注意貿易術語和運費、保費之間的邏輯關系,并要計算正確,以便海關對完稅價格的正確確定。

五、件數及包裝欄的填寫

一般情況下,報關單中的“件數與包裝欄”,填寫的是商品的外包裝,件數并不是合同中的銷售數量,而是整個外包裝的數量。還要注意一些特殊情況,如果配艙回單件數以集裝箱為單位,件數欄填報集裝箱個數;如果配艙回單件數為托盤,則直接填報托盤個數;如遇到有兩種計件單位的,件數欄應將兩者合計填報??傊?,件數欄不得填報為零,不能為空,散、裸裝貨物填報為“1”。例如,某企業進口一批化妝品,在合同中的數量是15000瓶,外包裝用的紙箱,查閱商品明細,商品銷售單位為瓶,一紙箱等于150個銷售單位,所以可計算出商品共裝了100紙箱,所以對應在進口報關單中,件數欄應填寫100,而非15000。又如,某企業出口一批貨物,再裝貨單上顯示計件單位為“3unie&4cartons”,說明該批貨物有兩種計價單位,此時出口報關單上件數欄應填報“7”,包裝則填報“其他”。

六、數量及單位欄

報關單中的數量及單位欄,涉及到成交數量、成交單位、法定第一數量、法定第一單位、法定第二數量和法定第二單位,這些項目怎么填寫,是不是都要填寫,很容易混淆。成交數量和成交單位參照的是合同,根據合同填寫,法定第一單位及第二單位的內容根據海關稅則的規定填寫。報關單中涉及數量及單位欄的填寫共有三行內容,第一行填寫法定第一單位和法定第一數量;第二行填寫法定第二單位和法定第二數量;第三行填寫成交單位和成交數量。在這里要特別注意,如果貨物合同中的成交單位和法定第一單位一致,則成交單位及數量一欄無需填寫,若不一致,則都要填寫;如果海關列明的貨物沒有法定第二單位,則法定第二單位及數量都無需填寫,若有則要如實申報。

同時還要注意,數量及單位欄的計算公式。法定第一數量=成交數量X比例因子一,法定第二數量=成交數量X比例因子二,若無法定第二單位,則第二數量也無需填寫。

例如,某企業進口澳洲羊毛加工成成品羊毛衫,欲出售給美國一企業,要填制出口報關單,該商品合同中成交單位為件,成交數量為13600件。該成品監管條件見下表:

第9篇:常見的貿易方式范文

一、用于正式外貿交易的英語信函翻譯

1.專業詞匯:外貿英語信函中對專業詞匯的翻譯務必精確、符合經貿專業要求。外貿英語中的價格術語意義固定:有的是單獨的詞,inquiry(詢盤)和offer(報盤);有的是則是由幾個詞構成,todrawonsomebody(向某方開出匯票)。這些專業詞匯的翻譯稍微有差錯就會給企業造成負面的影響甚至巨大的損失,如曾有則報道說,某譯者錯將“不銹鋼”譯為“炭素鋼”,這兩字之差就給企業造成近20萬元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外貿英語專業詞匯與其本意大相徑庭。Document本意為“文件”,而在外貿英語中則為“單據”,如AnL/Cnormallyspecifiesthedocumentsthatarerequiredbythebuyerandthedatebywhichthegoodsinquestionmustbeshipped。(信用證上,通常規定了買方所需的單據,以及有關貨物的運貨日期。)

2.歧義詞:英語中常常會出現一個詞匯有多重意義,而這幾個意義恰好又是對立的。因此在外貿英語信函的書寫或翻譯中,應避免使用歧義詞。面對這類詞匯應及時發現,并立刻和對方取得聯系,以便及時糾正,以免使締約雙方發生分歧,為日后貿易帶來后患。如inaweek可指在withinaweek(一周內),又可以指afteraweek(在一周后),這就必須要與對方商榷,及時換上表義明確的詞。

3.英美詞匯差異:外貿英語信函的翻譯還應注意英美詞義的差異:在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中,同一個詞可能有不同的含義。在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即是單位的差異,如billion在美式英語中意思為“十億”,而在英式英語中,則代表“萬億”。因此,在翻譯中一定要注意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使用場合。

4.縮略語:縮略術語在外貿英語信函中也很常見,其意思對外貿交易極其重要。這里僅介紹幾種常見的縮略術語的翻譯法。

(1)音譯。如:AIDS艾滋??;DDT滴滴涕;OPEC歐佩克。

(2)用漢語的縮略語譯如:UFO飛碟;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V.F視頻;XL特大。

(3)部分譯,部分不譯如:DNAfingerprintingDNA鑒別術;FOBShanghaiFOB上海價。

(4)還原成原文意譯如:EconomistsplacedgreatertrustintheCPIreport,contendingthatthesurgeinthewholesaleindexwasmerelyafluke。(經濟學家對消費者物價指數比較信任,認為批發物價指數的飊漲只是偶發現象。)(CPT=consumerpriceindex:消費者物價指數)。

(5)外來語譯法與以上方法差不多,以意譯為多。如:EP(單方面)—exparte(拉丁語);E/R(在途中)-enroute(法語)。

5.套用格式化語言或句型對應翻譯法:以簽署文件、合同等為目的的外貿英語信函,多套用已有格式。在翻譯的時候,應用相應的中文格式,用程式化語言翻譯即可。它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一些套用、固定搭配及句式結構的應用中。譯者可相應地采取“套用句型對應方法”來翻譯。在此類商業信函中,對方一般也會采取正規書面語,風格繁冗。尤其是為了增加嚴肅、正式的意味,他們常常會選用帶法律、語言保守傾向的古體詞。常見的有以”here;there;where”為詞根的詞,如:herein;hereof;herewith;hereby;thereby;therefore;whereas;whereby等。翻譯的時候不一定要字字對應,可以在其他地方以詞匯手段予以補償,用相對比較古雅的詞匯將原文的文體風格反映出來即可。6.整體格式差異:整體格式差異主要體現在英文與中文信函中。眾所周知,英文日期常寫于右上方,而中文日期常寫于右下方。英文稱呼使用復數Sirs/Gentlemen,而在中文中,則體現為統稱形式的整體單數。雖然,按照國際貿易慣例,外貿電函英譯漢時,可保留英文外貿函電的格式,也可套用中文外貿函電的格式。但是,根據慣例,建議使用中文格式,以取得整體美感。

二、用于達成友誼、交流感情的商業信函的翻譯

除用于正式交易的外貿英語信函外,為達成貿易雙方的友誼,商家會特別注意禮貌,因此會大量寫作交流情感類信函。對這一類信函,譯者翻譯的時候,應注意選取適合的詞,使用翻譯具有“信、雅、達”的美感。并且提醒注意的一點是,商人畢竟是商人,他首先考慮的是商品、質量及相關問題與條件,而非客套與人稱,漢譯時,應突出重點信息,精簡繁枝冗葉,以達到強化重點的目的。

針對外貿英語信函所帶有的書面語體的語言結構特點,譯者在翻譯時,應該選擇相應的書面語。在中文外貿信函中,使用的是介于文言文與口語之間的半文言文體與之相對應。如Sincerelyyours漢譯為“謹上”即可。而針對港臺地區保留大量古語的特點,譯者在翻譯時,還應該把開頭的“先生”之類詞婉譯為“敬啟者”。在傳統英語貿易辭令中,大量套語,更應該恰當增減。如:Wearepleasedto…;Wehavepleasurein…;Weacknowledgewiththanks…這些套語,產生了諸如Wearelookingforwardwithinteresttoyourreply.等句式,這里若直譯為“我們帶著極大的興趣盼望您的答復?!憋@然,這種翻譯拖沓而且生硬,只要稍微套用一下格式,采取婉譯方式,譯為“盼復”,則簡潔明了。類似的情況還有:Yourpromptreplywouldbegreatlyappreciated。(直譯為“貴方的快速回復將使我們不勝感激”;婉譯為“即復為謝”)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草在线视频新时代视频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 www.久久精品| 欧美精品成人 |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 欧美成人欧美激情欧美风情 | 一本高清| 久久99精品免费视频 | 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毛片欧美一级成人毛片 | 免费一级特黄欧美大片勹久久网 | 色青青草原桃花久久综合 |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 成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91 |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 日本午夜人成免费视频 |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 永久免费看毛片 |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玖草| 在线看片 在线播放 | 国产免费资源 | 韩国一级a毛片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 手机福利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热 | 欧美一级录像 | 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视频 | 99re国产视频 | 欧美亚洲在线 | 色偷偷亚洲偷自拍 | 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9在线免费 |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免费最新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