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石油學院學報》由黑龍江省教育廳主管,東北石油石油大學(原大慶石油學院)主辦。主要報道我校及油田石油科技最新成果,傳播新的科技信息,促進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大慶石油學院學報》是以刊載油氣地質與勘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油田化學工程、石油機械工程為主,以及經濟管理、建筑科學、計算機與自動化工程、基礎科學及其他方面的具有較高理論及應用價值的學術論文,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油氣地質與勘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油田化學工程、石油機械工程、經濟管理、建筑科學、計算機與自動化工程、基礎科學及其他。
地址:黑龍江省大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路199號東北石油大學學報編輯部,郵編:163318。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大慶油田杏6區葡Ⅰ33小層的可分性
二類油層二元復合體系性能評價及其機理
聚驅后陽離子變形蟲顆粒類調剖劑效果評價
利用丙型水驅曲線計算油田儲量的方法
大慶油田低滲透油藏微生物群落結構解析
松遼盆地北部徐家圍子斷陷沉積體系及其演化規律
基于運動波理論辨識垂直上升管中油水兩相流流型
粘彈性流體的特殊性對油藏工程、地面工程及采油工程的影響
宋芳屯試驗區加密調整方案
水熱裂解開采稠油新技術初探
薩中開發區高含水后期水驅開發含水及產量趨勢分析
應用自適應共振神經網絡法優選鉆頭類型
翻轉板式水力振蕩套管鞋的研制及其應用
低豐度葡萄花油層壓裂投產的模擬效果及現場試驗
低滲低速下非達西滲流特征及影響因素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1CB209104) | 5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634020) | 2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272057) | 13 |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TE2005-24) | 9 |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A00-19) | 8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5CB221300) | 7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60220002) | 7 |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F9917) | 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374018) | 6 |
黑龍江省科技攻關計劃(GZ07A103) | 6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 | 2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2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項目 | 158 |
黑龍江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 | 142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136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86 |
“九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 | 57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攻關項目 | 43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創新基金 | 40 |
黑龍江省科技攻關計劃 |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