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60.00/年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斷塊油氣田》是由中石化集團公司主管,中原油田主辦的一份專門研究斷塊油氣田的綜合性科技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較系統地介紹了斷塊油氣田勘探開發方面的最新理論和國內外最新研究結果,促進了斷塊油氣田理論的形成、完善與發展,推動了油田的油氣生產和技術進步,促進了科學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是中原油田獲取重要技術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中原油田對外進行科學技術交流的媒介與窗口,同時為石油干部職工提供了一個進行技術交流的良好園地,對提高石油干部職工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文化素質,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ISSN:1005-8907,CN:41-1219/TE,地址:河南省濮陽市中原路157號,郵政編碼:457001。
《斷塊油氣田》為彩色印刷出版的雙月刊,本刊始終堅持以鄧小平同志關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和諧的辦刊宗旨,重點突出“斷塊”特色,主要報道斷塊油氣田在勘探、開發、鉆井、采油、測井、測試等方面研究的新理論、新方法,以及科研生產過程中研制開發的新工藝、新技術。
《斷塊油氣田》起源于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開發研究院1984創辦的內刊《中原油氣田地質》,1988年由中原石油勘探局科技情報研究所接辦為《中原油氣》,1994年在信息中心以《斷塊油氣田》正式創辦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一份綜合性石油科技期刊。1999年獨立為局模擬法人單位,2001年并入信息中心,2005年劃歸勘探開發研究院管理。
開設欄目有:專論綜述、地質勘探、開發工程、鉆采工藝、測井測試、信息簡訊等。
地址:河南省濮陽市中原路157號,郵編:457001。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礁灘相儲層裂縫識別方法研究
普光地區須家河組儲層控制因素研究
川東地區黃草峽構造飛仙關組沉積相與儲層特征
我國油氣基礎地質調查獲6大突破
安達曼海海域盆地構造及其演化特征研究
我國自主研發成功精度更高的石油勘探“CT”
塔北-塔中地區三疊紀巖相古地理特征及油氣地質意義
孔隙結構研究在低滲透儲層有效性評價中的應用
東濮凹陷三疊系裂縫性砂巖儲層微觀孔隙結構特征
川東北高含硫天然氣形成機理
永利探區上古生界烴源巖特征
濮城油田沙河街組辮狀河三角洲儲層隔夾層研究
商河油田商25斷塊沙四段儲層特征及控制因素
紅山嘴地區三疊系油氣成藏主控因素
堡子灣地區長6油層組儲層沉積相研究
JZ25S油氣田沙二段油氣成藏時期探討
博興洼陷沙三段“相-勢”控藏作用及油氣充滿度預測
鹽北地區淺層天然氣成藏因素與勘探潛力
用C++編程實現砂泥巖質量分數自動預測
東營凹陷河125斷層構造定量分析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6CB202302) | 25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8ZX05036-002) | 19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51) | 17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06-004) | 14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23-006-002) | 13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02-002) | 10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44-001-01) | 10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06-004-1) | 10 |
四川省重點科學建設項目(SZD0414) | 10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50) | 9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103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474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139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項目 | 87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科技攻關項目 | 60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27 |
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 | 27 |
中國石油科技創新基金 | 27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2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