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80.00/年
《建設科技》創刊時間于2002年。國內統一刊號:CN11-4705/TU國內郵發代號:2-543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1-3915。雜志圍繞建設科技的中心工作,宣傳“科教興國”戰略,彰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為己任,是建設系統科技產業政策,建設科研項目、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和項目評估等行業信息的權威窗口,是獲得國內外建設科技信息和交流經驗的最佳平臺,也是聯系科研單位、設計單位、開發單位、施工企業、建材生產企業的紐帶和橋梁。本刊讀者對象呈現多元化傾向,包括:“官”、“研”、“產”、“金”、“群”。“官”是指政府及建設相關行業有關部門的領導;“研”是指相關科研院所及企業的科技人員;“產”是指城市建設、建筑、房地產、建材、建設機械、裝飾、家居產品以及鐵路、公路、能源等基礎建設領域的企業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金”是指從事建設融資、保險及投資工作的人士;“群”是指關心、熱愛國家建設和科技發展的社會各階層的讀者以及消費者。
雜志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思想,立足大建設,大科技,建筑節能,垃圾污水減量化,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科技的中心工作要求,宣傳“科教興國”的戰略,彰顯科技環節一生產力的偉大成就,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主要版塊欄目:封面文章特別關注高層聲音熱點追蹤大建設政策法規小康社會城市開發小城春秋綠色暢想視覺沖擊永恒樂章大師風采名企擷英專家視點百家爭鳴休閑驛站成果評估項目推廣科技興企維權話題建設信息環球視野特快專遞新品櫥窗市場傳真媒體鏈接編讀往來聚焦會展精品書屋技術交流。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13號,郵編:100031。
一. 旨在促進建筑節能和建設科技領域的研究與工程實踐交流,有助于推動新技術和產品的綜合應用和解決當前存在的相關問題。為了開展學術研討及科技成果的應用推廣,本刊要求來稿必須是有學術價值、能指導行業技術進步的學術論文。
二、來稿文責自負;要求文字簡潔通順,論點明確,條理清晰,技術合理,數據準確;要求配有中/英文標題,中文摘要、關鍵詞,注釋或參考文獻,2000—4000字為宜。相關圖表精度在1Mb左右。稿件以word格式為佳。
三、來稿請用電子郵件傳送至本刊電子信箱,或提供打印稿一份,注明聯系人姓名、出生年月、職稱、職務、電話、電子郵件、工作單位及通訊地址和郵編(方便寄刊)。
咨詢與服務·工程咨詢篇
中國建設科技優勢企業代表感言
《建設科技》理事年會及通聯工作會議召開多方互動共話創新
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主任陳宜明寄望《建設科技》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
互動話題一:創新建設科技交流平臺
互動話題二:創新建筑節能科技
互動話題三:技術商對接開發商
互動話題四:創新科技推廣模式
互動話題五:創新《建設科技》雜志
加強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
王鐵宏在中國建設科技自主創新報告會暨表彰大會上致辭: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和先導作用
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金德鈞《中國建設科技自主創新優勢企業調研報告》大力支持建設科技企業自主創新
大連明珠公用卡——雙界面卡技術商業應用的先鋒
財政部、國家經貿委關于《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
天津市綺華里節能小區簡介 送至本刊電子信箱,或提供打印稿一份,注明聯系人姓名、出生年月、職稱、職務、電話、電子郵件、工作單位及通訊地址和郵編(方便寄刊)。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9ZX07318-005-02) | 7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J06B03) | 7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7411-001) | 5 |
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Z13111000560000) | 5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9ZX07419-006) | 4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J04A01) | 4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J04B03) | 4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J04A14) | 4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310720013) | 4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9ZX07318-002) | 3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15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86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計劃項目 | 58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57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52 |
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 | 13 |
建設部科學技術計劃項目 | 11 |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資助項目 | 11 |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青年科研基金 | 11 |
能源基金 | 10 |